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建筑生態化論文

建筑生態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4 15:14: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生態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建筑生態化論文

篇(1)

生態建筑設計

生態建筑設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以人為本理念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筑要凸出生態化特色,實現建筑設計與生態環境的有機融合,在實現建筑設計的同時,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建筑設計要注重建筑應用過程中的舒適程度。由于生活節奏加快,社會壓力增大,人們對建筑居住的舒適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建筑設計過程中應滿足健康、舒適的基本特征。同時要保證生態建筑設計符合當地的建筑風格和居住習慣,即保證建筑具有創新性,同時保證建筑具有適用性。生態建筑,要突出其生態性、無污染,促進居住人群更加健康。設計過程中也要實現“再利用”功能。我國工業、制造業發展迅猛,使能源應用越來越緊張。為真正實現生態建筑設計,要與創新科學技術相結合,實現資源再利用,降低建筑材料對環境的影響作用,實現節能減排。

生態建筑設計中有著具體的技術要求,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①要求一:實現節能減排。將太陽能裝置進行創新改造,提高裝置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a:根據太陽軌跡實現線性追蹤,使太陽光追蹤定位更加準確,增強太陽光的接受率。b:實行主動追蹤,主要依靠時鐘機械式方式,促進太陽能裝置運行效果的提升,同時實現使用壽命的延長。c:擴展太陽能光板面積,既能夠降低太陽直射地面的影響,同時也能提高太陽能接受效率,實現太陽能裝置與太陽運用軌跡相吻合。

②要求二:垂束導光裝置。該技術裝置的應用是采集光源的一種技術,主要包括采光器、追光器以及反射管等裝置。該技術的應用具有一定的清潔功能。通過延長光線,提升光強度,增強陰暗區域亮度,減少該區域的光電需求,促進費用節約。

③要求三:光氣源熱泵。在冬季實行制熱,有效的將室外光能與空氣進行組合,實現熱源應用,促進循環系統的設計引用。該建筑設計要求能夠促進水的加熱速度加快,提高加熱效率。同時實現不受季節限制的熱水循環供應。

建筑設計生態化趨勢

就目前生態建筑設計形勢來看,在未來的建筑中將進一步實現建筑設計生態化。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建筑設計生態化趨勢:

1.建筑材料的節約

建筑材料的節約主要是指在建筑中采用的結構材料、建筑修飾材料以及水電暖氣材料幾個方面進行材料的節約。通過材料的節約而實現建筑結構建設,能夠實現更輕型的材料構架,既有效節約了材料應用,同時也減輕了建筑負重,促進建筑設計穩定性的提升。例如,在建筑設計中采用膜結構,節省建筑材料,充分拓寬了建筑空間。

2.實現能源的節約

能源節約主要體現在光能節約上,應用能源技術處理,使光能充分應用與建筑設計中。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促進了采光器等先進技術設備的研究應用,促進了光能與建筑的有機融合。利用先進技術促進能源應用效率的提升,無論是光能還是熱能。通過擴大采光范圍,實現能源再利用,節約有限資源,進一步推進建筑設計生態化。能源的充分利用也使建筑設計中的水電等建筑材料得到節約。

3.建筑的重復利用

在建筑的設計上,設計師只是片面地注重建筑的美觀和獨特性,從而忽視了建筑的廣泛適用性,導致許多建筑在建設之后,出于某些原因對建筑進行拆遷重建,降低了建筑的利用率,同時還導致建筑資源的大量流失,增加了費用的壓力。由于房地產行業發展迅猛,更是大規模地拆遷重建,嚴重地破壞了生態環境,降低了建筑生態化趨勢。因此,建筑設計要從區域環鏡、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出發,因地制宜,考慮建筑的廣泛適用性,提高建筑的再利用。通過建筑之間的相互關系,與整個自然環境形成有機整體,提高建筑的適用性、經濟性和壽命周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

結束語

篇(2)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節能,生態環境,理念

 

1前言

建筑業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環境功能質量的同時,在建筑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維護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壽命過程中應考慮環境影響,促進資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減少污染,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即發展綠色建筑。

一、綠色生態建筑內涵與要求

要做到四點:一是在建筑工業中實現高效、節能、使用再生、不產生副作用的建材產品。二是建材的研發應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盡快擴大這種材料的使用范圍。三是注重工程建設中的能源節約,盡量使用節能降,能夠再生的天然材料,四是建材原料從使用到回收是否影響環境的污染,也是劃定生態建筑的重要標準。

二、綠色生態建筑設計原則

(一)講求節約能源

綠色生態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節能原則,也就是節約能源、資源、無害化、無污染、可循環。建筑材料使用應盡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資源,同時還要嚴格做到建材的無害化(無污染,無輻射)。綠色生態建筑的設計,要求利用各種手段來創造一個有利于人們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的平衡,構建一個和諧高效利用以源的生存環境。

(二)講究生態和諧

建設綠色生態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態和諧。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邊的植被、微生物、動物和人之間的關系,強調各種物體之間的共生共榮,強調人與自然和和諧統一。這些都可以通過植被的多樣性、自然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化學污染的降低來體現,這樣就營造建筑旁邊的環境質量。

(三)設計科學。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應當是設計的根本原則。這是因為,人是社會的主體,追求高效節約決不能以降低生活質量、犧性人的健康和舒適性為代價。在以往設計的一些太陽能建筑中,有相應一部分是服務于經濟落后地區的,其室內熱適度較低,沒有認真做到合理設計和以人為本。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這種標準的“綠色生態”建筑很難再有所發展,也必將被社會所淘汰。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這與國家寵觀要求也是相符的。

(四)從實際出發,不照搬盲從

綠色生態建筑應該著重強調的是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不能照搬盲從。我國的綠色彩生態住宅設計存在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很多設計者喜歡照搬西方的現成設計,認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發達國家與我國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綠色生態建筑設計也應該講究地域性特點。建筑設計應充分結合當地的氣侯特點及其他地域條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被動式集熱和制冷,從而減少因采光、通風、供暖、空調所導致的能耗和污染。

二、綠色建筑在總平面設計時的思考

(一)場地的全理選址與設計

綠色建筑的場地選址應避開建筑抗震不利的地質環境,選用無洪災、泥石流威脅,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的場地。

進行場地設計時,應結合建筑場地的現有條件,充分保護和利用原有場地上有價值的樹木、水塘、水系等,采取措施提高土地生態價值。在有天然河道的場地設計中,充分利用天然河道與人工水景相結合,利用天然河道的不資源作為場地灌溉和人工水景的用水需求,達到節水的目的;在山地場地設計中,采取合理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場地的生態環境,可以采取庭院式建筑,對建筑的采光需求、自然通風達到生態化的設計;在適宜的場地設計利用地下空間,可利用地下空間作公共活動場所、停車庫或儲藏室等用途,亦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結合民用建筑工程修建地下人防工程,達到節地的目的。

(二)景觀與綠化設計和合理化

建筑實體材料有很強的蓄熱能力,這將導致城區內熱量時間得不到期揮散,甚至會導致建筑場地的的熱島效應。總平設計時,可根據當地的條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點和土壤條件,栽植多種類型植物、喬、灌、草結合構成多層次的植物落,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增加綠化面積是改善有效生態因素。綠化在調節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的同時還可以結合景觀小品的設計,發揮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和降低建筑熱島效應的影響,營造由樹木花草等植物組成的自然環境與建筑和人和諧共處的畫面。

三、綠色建筑在建筑單體設計時的要點

(一)因地制宜。綠色建筑非常強調的一點是因地制宜,絕不能照搬盲從。科技論文。氣侯的差異也使得不同地區的綠色設計策略大相徑庭。建筑設計應充分結合當地的氣侯特點及其他地域條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被動式集熱和制冷,從而減少因采光、通風、供暖、空調所導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區,太陽能的利用就顯得高效、重要。而對于終日陰云密布或陰雨綿綿的地區則效果不明顯,甚至可有可無。北方寒冷地區的建筑應該在建筑保溫材料上多花錢、多投入,而南方炎熱地區則更多的提要考慮遮陽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陽輻射和避免產生眩光。科技論文。某種建筑平面或戶型在一個地區也許是適合氣侯特點和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個地區則會成為最蹩腳的抄襲。

(二)尊重基地環境。在保證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經濟性基礎上,在建筑規劃、設計的各個環節引入環境概念,是一個涉及多學科的復雜的系統工程。規劃、設計時須結合當地生態、地理、人文環境特性,收集有關氣侯、水資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系統,人文環境等資料,力求做到建筑與周圍的生態、人文環境的有機結合,增加人類的舒適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三)重視整體設計。科技論文。整體設計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綠色建筑鐵性能及成本。建筑設計必須結合氣侯、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進行縮合門析、整體設計,切勿盲目照搬所謂的先進綠色技術,也不能僅僅著眼于一個局部而不顧整體。如熱帶地區使用保溫材料和蓄熱墻體就毫無意義,而對于寒冷地區,如果窗戶的熱工性很差,使用再昂貴的墻體保溫材料也不會達到節能的效果,因為熱量會通過窗戶迅速散失。在少花錢的前提下,將有限的保溫材料安置在關鍵部位,而不是均勻分布,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于有些類型的建筑如內部發熱量大的商場或實驗室,沒有保溫材料利于降低空調能耗,也會更利于節能。

(四)建筑總體格局的合理設計

建筑格局的設計在要考慮場地的功能組織,對建筑單體、人流、車流等諸多活動在空間上的合理安排的同時,建筑總平面設計要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開主導風向,夏季則利于自然通風。可以利手場地自然條件,合理設計建筑體形、朝向、樓距,采取有效的遮陽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采取不同建筑層次的組合,南高北低的建筑布置,形成高低錯落有致的格局,達到日照充足、采光合理、通風舒暢的總平規劃,實現對可再生能拳的最大限度的和利用。協調建筑與景觀格局的合理設置,實現中水的合理利用,采用建筑自身優質排水作為再生水源,使建筑中使用者生活用水的經過凈化處理后,供給景觀用水。

(五)創造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包括:使用對人體健康無害的材料,控制危害人體健康的有害輻射、電波、氣體等,符合肥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室內具有優良的空氣質量,優良的溫、濕度環境,優良的光、視線環境,優良的聲環境。

(六)應用減輕環境負荷的建筑節能新技術能源使用的高效節約化。減輕環境負荷的建筑節能新技術能源使用的高效節約化包括:根據日照強度自動調節室內照明系統、局域空調、局域換氣系統、節水系統;注意能源的循環使用,包括對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熱系統,排熱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強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建筑保養、修繕、更新的高計;設備堅井、機房、面積、層高、荷栽等設計留有發展余地。

(七)使建筑融入歷史與地域的人文環境。融入歷史與地域的人文環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對傳統街區景觀的繼承和發展;繼承地方傳統的施工技術和生產技術;繼承保護城市與地域的景觀特色,并創造積極的城市新景觀;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參與建筑設計與街區更新。

結束語

要實現人與自然、建筑與環境共生的綠色建筑,需要對傳統的建筑理念進行反思。任何一個綠色建筑的實施離不開綠色建筑的策劃,科學、合理、有序的策劃有助于綠色建筑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劉海龍.發展生態建筑,改善人民環境[J].住宅科技,2001,9

[2]李效軍,陳翔.可持續的生態建筑設計[J].建筑學報,2000,5

[3]籈黎,李桂英.綠色生態建筑-房地產業發展的新趨勢[J]環保視窗,2002(3).

篇(3)

【關鍵詞】高校學報;旗艦;建筑學學科

一、引言

高校學報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內向性,其辦刊目的主要是為學校學科建設服務,為本校師生開辟一個園地;二是綜合性,即學校有什么專業,就刊登什么方面的文章[1]。造成所有高校期刊內容雷同,是同一水平的重復,看不出優勢,體現不出特色,可以說高校學報的內向性和綜合性,是制約其發展的軟肋。

二、高校學報的現狀及特點

高校學報要改變這種處境,最根本的出路就是辦出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現出的獨特色彩、風格,就是與眾不同。學報有特色才能吸引讀者,才能贏得市場。我國著名的出版家鄒韜奮先生說:“沒有個性或特色的期刊,生存已成問題,發展更沒有希望了。”因此說,特色是學報的生命,是學報的生存之根,發展之本,是變軟肋為硬肋的不二法門[2]。

然而學報特色是需要以一定客觀條件為基礎為前提,加以發展強化而形成。高校學報是反映學校科研水平,展示學科建設成果的窗口,要辦出特色,最根本的辦法就是發揮本校學科優勢,在眾多欄目中精心培植特色欄目,打造學報旗艦,使其成為亮點,凝聚點[3-4]。

發揮學科優勢,建立特色欄目。優勢就是能夠壓倒對方的有利形勢。優勢體現了學校的實力,評估一所大學最重要的是看它有多少個國家重點學科,多少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學科建設是高校建設與發展的基礎工程,目的是提高學校教學和科研水平,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實力,所以學科建設在很大意義上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高校學報與學科建設息息相關。是高校科學研究和教學成果傳播的重要平臺,是學術傳承的渠道和工具。學科建設和期刊的互動作用迫使我們辦刊人去思考,如何將最美、最亮的景象展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認為就是要以高校重點學科為依托,打造學報特色,而學報特色主要是靠內容和欄目來體現。欄目勝人一籌,期刊高出一檔。

三、特色欄目發展

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學學科是遼寧省及國家住建部的重點學科,被命名為“遼寧省建筑學領域唯一的提升高校核心競爭力特色學科建設工程”一流重點學科。這個學科與國內外四所科研院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先后承擔國家、省部、地市各級科研課題180余項。承擔的工程項目獲得了“中國建筑創作大獎”,“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優秀勘察設計獎等20多個獎項。在國家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全國排名第9位。在我校這個學科的科研教學水平領先其他學科,是我校的強勢學科。為此,編輯部決定以建筑學學科為重點培植對象,確立了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建筑學專業為特色,服務經濟建設的目標,開辟了《建筑與美學》專欄。

我們的體會是對待特色的挖掘要像淘沙取金那樣去尋找,去富集。學科和學術帶頭人,重點科研課題項目負責人等是作者力量的中堅,是學報的核心作者,對他們的狀況我們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跟蹤建筑遺產保護與當代城市建設研究課題,主動與課題組聯系,一出成果,立即組稿,并且嚴格遴選,優中選優。加強對這個學科的組稿力度和發稿量。每期建筑學的論文占全部論文的30%左右。刊登了《建筑遺產歷史和藝術價值》、《建筑遺產再利用》、《當代城市建設中如何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論文。到目前為止,共發表跟蹤課題文章400余篇。為政府城市建設,提供了專家咨詢決策依據,充分發揮本校學科的優勢和專業領域特長,用本校優勢打造學報品牌。在綜合性中體現學報特色。

有了梧桐樹,招引鳳凰來。我們的建筑與美學特色欄目在建筑學領域,引起了強烈反響。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紛紛來稿(莫斯科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著名大學的學者不斷投稿)。這不但體現了我們辦刊的開放性,更使得校內作者處于競爭之中,學報質量不斷提高,極大地提高學報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力。

我們還緊跟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發表了《關于山地村莊新農村建設與規劃思考》、《新農村社區空間布局模式研究》、《城鎮化對我國耕地資源變化影響分析》、《城市開發區新城規劃與建設》、《城市新區規劃設計探析》等研究成果的論文。這些成果從規劃角度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小城鎮建設,特別是黨的十以來提出的城市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具體的規劃設計。在生態城市生態建設和節能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如發表了《遼寧省小城鎮建設中的生態環境探析》、《北方地區生態保護規劃策略研究》、《老工業基地改造中的城市用地生態布局研究》、《沈鐵工業走廊的生態化網絡構建》等文章,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出了重要貢獻。

《建筑與美學》欄目發表的研究成果,還為2004年沈陽故宮,清東陵,清福陵成功申報世界遺產提供了重要依據,所發表的一系列關于園藝研究與設計論證和討論的文章,為2006年國家舉辦的園藝博覽會中“遼寧園”和“沈陽園”成功設計做出貢獻。

學報從1999年創刊以來,特別是確立了特色欄目以后,獲得了許多榮譽,曾獲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獎,全國理工院校社會科學版優秀學報,“建筑與美學”獲特色欄目獎并多次獲教育部“科技論文在線獎”、學報被許多權威數據庫收錄。現為“中國學術核心期刊”來源期刊。

特色欄目是綜合版期刊走向專業化、精品化的重要突破。學報特色欄目的形成是編輯長期辛勤工作的結果,依托學科打造學報旗艦,必須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追求,百折不饒,持之以恒,使學報特色越來越鮮明,創出與眾不同的具有特色的綜合版社會科學期刊。

參考文獻:

[1] 陳浩元, 鄭進保, 李興昌, 等.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的功能及實現措施建議[J].編輯學報, 2006, 18(5):323-327.

[2] 劉海濤, 張曉云.論高校學報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性[J].編輯學報, 2002, 14, (4):280-282 .

篇(4)

【關鍵詞】生態建筑;城市;建筑學

人類無節制地征服和掠奪自然的行為給整個自然界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與破壞;自然資源被大量消耗,耕地銳減,土地沙化,環境污染,已給人類自身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嚴酷的現實促使人類進行思考、反省。建設綠色家園的呼聲日漸高漲對“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也在世界各國迅速開展起來。從那時起,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開始萌芽,繼而出現了生態建筑及生態城市的理論與實踐。而在近幾年來“生態建筑”、“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等名詞概念不僅成為一種時尚,而且已成為建筑學發展的前沿學科,也使人類理智和文明得以升華。

1.我國生態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正確理解生態建筑的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建筑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的關系,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并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減少污染、延長建筑壽命、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但是有人認為只要將建筑物周圍加一些綠化就是生態建筑,在建筑物內部點綴一些植物就是生態建筑,建筑物單純的節能就是生態建筑,還有人認為建筑的平面將來有重新劃分的可能就是生態建筑等等。但這些觀點只停留在生態建筑的表面,對生態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1.2缺乏對農村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不平衡,其中城鄉的差別較大。目前各個學科研究的重點大多局限在比較發達的城市,缺乏對農村居住環境的系統研究,特別是東北地區。大部分的研究都從本學科(生態學、環境學、城市規劃學、建筑學、農業建筑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雖然研究的內容較為豐富,但是各個學科之間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進行深人的研究,特別是如何在特定地區將人居環境與植物環境工程結合起來是函待解決的課題。

1.3缺乏生態建筑的廣泛實踐。目前,我國建筑界發表了許多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這些論文對傳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大多數的論文都停留在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原則及生態學理論對建筑學的指導、國外先進生態建筑的經驗介紹,缺乏實際工程實踐模式、計算機模擬、環境效果的測試分析。

2.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思路與對策

從本質上講,生態建筑設計是一種由生態倫理觀、生態美學觀共同駕馭的城市建筑發展觀。在實踐中的生態建筑設計思路可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

2.1貫徹以人為本的人文原則。國際建筑師聯合會第十四次會議宣言指出:“經濟規劃、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應當是探索并滿足人的各種需求”。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不僅是建筑發展的最終目標,而且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在未來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自然的雙向互動關系,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空間的創造中,以適應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市民的多樣化需求。

2.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環境屬性。根據生態學的進化論,生態建筑設計包含著資源的經濟利用問題,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問題。今后城市的發展,勢必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內展開,為了節省有限的土地,必須建立高效的空間體系,如在地面上建立親和大自然、充滿人情味的低層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態技術建立起巨構城市,向地上空間要效益;充分開展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連接為有機協調的立體網絡。生態建筑設計強調與環境具有最佳關系,對環境破壞最小,一并充分發揮環境效益。與環境互選共生、共同增長是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選擇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與周圍的環境特點以及當地的地理與氣候特征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

2.3增強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和協調。建筑物作為聯系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橋梁,應盡可能多地將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邊,這也是生態原則的一個重要體現。人是自然環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動必須建立在生態化的基礎上,必須與環境建立起一種新的結合和協調關系。從建筑設計到建筑建造、使用、報廢的全過程中,生態建筑對環境的破壞影響最小。

2.4增加“綠色”面積,保護生態平衡。生態建筑外部與自然相呼應,內部空間的設計也應綠色化,即通過精心的室內設計,將室外的綠色引人室內環境。綠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氣,吸收各種有害氣體、慮塵、調節濕度、溫度、減少噪音等。生態建筑的興起為綠化環境開辟了廣闊天地。通過建筑設計,可以使室內空間室外化,運用綠化、水面等劃分空間,這些設計手法在建筑創作上最為常見。如建筑物內的共享大廳、內庭院,在其上部加一個可調節的開啟式屋頂,根據時間季節的變化,由計算機或人工控制,達到室內溫濕度的調節,又可使室內外空間連成一體。另一種設計手法也被建筑師經常應用:屋面綠化。不僅美化了環境,獲得了良好的景觀,而且對屋面剛性防水有維護作用。生態建筑在保護生態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為。根據以上發展思路,生態建筑設計對策可以在以下幾個具體環節上進行操作。

(1)首先,在宏觀環境方面,城市規劃設計要根據生態原則了解城市發展的自然過程,用它來指導土地的利用和開發建設,同時協調好城市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在空間利用方式、強度、結構和功能配置等方面與自然生態系統相適應;區域規劃,則要與城市整體環境所設立的系統相銜接,研究探討城市改造、更新過程中的復合生態問題等。

(2)其次,在微觀環境方面,如單體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等,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建筑與自然因素的關系。由于微觀環境方面極具廣泛性和靈活性,所以,其具體途徑和式、法非常豐富,蘊含著廣闊的創造性生機。

(3)另外,要完善生態建筑設計法律和規范。法律規范是建筑設計的基本依,直接影響我國生態建筑研究的戰略方向。在生態建設方面,目前我國已頒布了很多法律法規,對我國節約建筑能耗,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府通過立法對建材選擇、每平米能耗標準,對生態技術研究、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等進行規范,不僅使建筑設計中采用的生態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鼓勵有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從而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

3. 結束語

生態化的思想是人類的取向和必然選擇,城市和建筑設計的生態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它契合了“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共識;另一面它為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發展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生態建筑理論的發展將導致建筑科學技術內容的極大豐富與建筑藝術創造的相應發展,推動整個建筑學不斷向前發展。

篇(5)

關鍵詞:生態建筑;設計;發展思路

所謂的生態建筑就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其建筑與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并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生活,工作所需的舒適環境,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它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改善生態環境,減小環境污染,延長建筑物壽命等諸多好處。

一、關于生態設計產生對于現代建筑的反思

從設計目標上看,一般現代建筑以功能和空間設計為目標,滿足功能的需要,創造適合公眾需要的空間;生態建筑在滿足功能和空間需要的同時,強調實現資源的集約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生態建筑強調資源和環境,強調建筑在整個壽命周期內要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環境污染,

生態建筑在整個壽命期內基本目標大致歸納以下幾點:第一點就是盡可能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第二點就是把環境直接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第三就是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第四點就是創造健康舒適的室內外環境,第五就是使建筑功能質量目標統一,第六就是使建筑生態、經濟取得平衡。在生態建筑基本目標當中,創造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和建筑功能質量目標相統一,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節儉和適用的目標。

二、分析我國生態建筑發展存在的相關問題

1.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正確理解

生態建筑的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建筑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的關系,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并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減少污染、延長建筑壽命、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但是有人認為只要將建筑物周圍加一些綠化就是生態建筑,在建筑物內部點綴一些植物就是生態建筑,建筑物單純的節能就是生態建筑,還有人認為建筑的平面將來有重新劃分的可能就是生態建筑等等。但這些觀點只停留在生態建筑的表面,對生態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生態建筑的廣泛實踐

目前,我國建筑界發表了許多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這些論文對于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思

想、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大多數的論文都停留在關于生態建筑

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原則及生態學理論對建筑學的指導、國外先進生態建筑的經驗介紹,缺乏實際工程實踐模式、計算機模擬、環境效果的測試分析。

三、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思路與對策

1.貫徹以人為本的人文原則

國際建筑師聯合會第十四次會議宣言指出“:經濟規劃、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應當是探索并滿足人的各種需求”。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不僅是建筑發展的最終目標,而且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在未來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自然的雙向互動關系,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空間的創造中,以適應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市民的多樣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環境屬性

根據生態學的進化論,生態建筑設計包含著資源的經濟利用問題,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問題。今后城市的發展,勢必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內展開,為了節省有限的土地,必須建立高效的空間體系,如在地面上建立親和大自然、充滿人情味的低層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態技術建立起巨構城市,向地上空間要效益;充分開展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連接為有機協調的立體網絡。生態建筑設計強調與環境具有最佳關系,對環境破壞最小,一并充分發揮環境效益。與環境互選共生、共同增長是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選擇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與周圍的環境特點以及當地的地理與氣候特征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強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和協調

建筑物作為聯系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橋梁,應盡可能多地將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邊,這也是生態原則的一個重要體現。人是自然環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動必須建立在生態化的基礎上,必須與環境建立起一種新的結合和協調關系。從建筑設計到建筑建造、使用、報廢的全過程中,生態建筑對環境的破壞影響最小。與以往建筑設計相同,生態建筑應致力于為人類提供品質最佳的空間和環境,即使建筑本身對環境污染很小,極為節能,但如果人們的各項活動無法在建筑空間中順利展開,其空間的存在與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這樣的建筑無疑是失敗的。生態建筑的功能應更趨合理,空間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與自然環境間的交流。它應該具備更良好的物理環境,盡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并具有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4.增加“綠色”面積,保護生態平衡

生態建筑外部與自然相呼應,內部空間的設計也應綠色化,即通過精心的室內設計,將室外的綠色引人室內環境。綠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氣,吸收各種有害氣體、慮塵、調節濕度、溫度、減少噪音等。生態建筑的興起為綠化環境開辟了廣闊天地。通過建筑設計,可以使室內空間室外化,運用綠化、水面等劃分空間,這些設計手法在建筑創作上最為常見。如建筑物內的共享大廳、內庭院,在其上部加一個可調節的開啟式屋頂,根據時間季節的變化,由計算機或人工控制,達到室內溫濕度的調節,又可使室內外空間連成一體。另一種設計手法也被建筑師經常應用:屋面綠化。不僅美化了環境,獲得了良好的景觀,而且對屋面剛性防水有維護作用。生態建筑在保護生態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為。

5.根據以上發展思路,生態建筑設計對策

可以在以下幾個具體環節上進行操作首先,在宏觀環境方面,城市規劃設計要根據生態原則了解城市發展的自然過程,用它來指導土地的利用和開發建設,同時協調好城市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在空間利用方式、強度、結構和功能配置等方面與自然生態系統相適應;區域規劃,則要與城市整體環境所設立的系統相銜接,研究探討城市改造、更新過程中的復合生態問題等。其次,在微觀環境方面,如單體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等,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建筑與自然因素的關系。由于微觀環境方面極具廣泛性和靈活性,所以,其具體途徑和式、法非常豐富,蘊含著廣闊的創造性生機。另外,要完善生態建筑設計法律和規范。法律規范是建筑設計的基本依,直接影響我國生態建筑研究的戰略方向。在生態建設方面,目前我國已頒布了仲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M-)、《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佚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規,對我國節約建筑能耗,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府通過立法對建材選擇、每平米能耗標準,對生態技術研究、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等進行規范,不僅使建筑設計中采用的生態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鼓勵有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從而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

參考文獻:

[1]李燕琴.淺談綠色生態建筑設計.建材與裝飾,2011.

篇(6)

【關鍵詞】生態建筑;設計;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S8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在眾多的研究領域之中,生態建筑在建筑領域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并通過發展成為了一門研究學科,從該學科的出現到現在也最多不到50年,在20世紀60年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師把生態學Ecology和建筑學Architecture兩個名詞進行合并形成了這樣一個詞Arcology,通俗的解釋就是生態建筑學。之后還有不少建筑師開始研究生態建筑,通過幾十年的研究和摸索,生態建筑的理論和實踐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二、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研究現狀

在20世紀80年代顧孟潮就提出了“未來的世界是生態建筑學的時代”的觀點,1994年5月,中國政府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后,我國環境保護運動日益擴大和深人,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的綠色革命蓬勃展開。1996年3月,中國國家環保局推出兩大舉措:

一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二是實施“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計劃”—在九五期間重點治理淮河、海河、遼河等的污染。199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將“綠色建筑體系研究列為九五重點資助課題”,1998年又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居環境研究”列為重點資助項目。2000年我國頒布了《建筑節能技術政策》;2001年,建設部通過雄錄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貝邸首次明確提出了綠色生態小區的概念、內涵;2001年開始實行《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2001年我國第一部生態住宅評估標準《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出臺,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以節約資源、防污染、保護生態為主題,創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推進住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生態設計產生于對現代建筑的反思

生態建筑的設計思想是在本世紀不斷發生地區性的環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態環境惡化的過程當中,不少學者和建筑師對現代工業文明開始進行深刻的反思。在生態建筑基本目標當中,創造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和建筑功能質量目標相統一,在很大程度上要保持節儉和適用的目標。

四、技術選擇決定生態建筑設計水平

生態建筑要實現它的基本目標,必須要有現代技術的支持。對生態建筑和使用技術的要求可以用三點來判斷,首先技術本身的功能與生態環保功能是一致的,第二要求采用的技術和制造的產品有利于資源能源的節約?第三采用的技術和產品有利于人的健康。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目前在生態建筑技術應用上應該說還是非常廣泛的,包括門窗節能技術、屋頂節能技術等等。

在應用生態建筑技術過程當中,技術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一個是經濟性,由于生態建筑采用哪個層次的技術,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要受到經濟的制約。在我們國家普遍采用高新技術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經常碰到環保和生態利益和經濟利益不完全一致。在這個取舍當中經濟性就是非常關鍵的。目前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英國、法國,在所建立的生態建筑上,它是以高新技術為主體。在年健康建筑住宅會議曾提出過高生態就是高技術的口號,所以這是在戰略基礎上建造生態的建筑。目前在我們國內把整個生態技術發展建立在高新技術的基礎比較困難,一個是經濟發展水平,另外一個是技術和材料不太完善。

五、我國生態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正確理解

生態建筑的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建筑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的關系,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并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減少污染、延長建筑壽命、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但是有人認為只要將建筑物周圍加一些綠化就是生態建筑,在建筑物內部點綴一些植物就是生態建筑,建筑物單純的節能就是生態建筑,還有人認為建筑的平面將來有重新劃分的可能就是生態建筑等等。但這些觀點只停留在生態建筑的表面,對生態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對農村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不平衡,其中城鄉的差別較大。目前各個學科研究的重點大多局限在比較發達的城市,缺乏對農村居住環境的系統研究,特別是東北地區。大部分的研究都從本學科(生態學、環境學、城市規劃學、建筑學、農業建筑學、能源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雖然研究的內容較為豐富,但是各個學科之間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進行深人的研究,特別是如何在特定地區將人居環境與植物環境工程結合起來是函待解決的課題。

3、缺乏生態建筑的廣泛實踐

目前,我國建筑界發表了許多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這些論文對于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大多數的論文都停留在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原則及生態學理論對建筑學的指導、國外先進生態建筑的經驗介紹,缺乏實際工程實踐模式、計算機模擬、環境效果的測試分析。

六、設計是實現生態建筑的基本技術策略

從技術層面上來講,做到規劃選址合理,減少環境污染,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太陽能、風能等等。從過程上來講,提高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實現建筑防曬?自然采光照明等,這是生態建筑采用的基本技術策略。

建筑通風是生態建筑普遍采用的比較成熟的技術,自然通風應該取代機械通風和空調制冷,一方面可以不消耗能源而降溫除濕,另一方面提供新鮮的自然空氣,有利于人的健康。我國土地資源非常緊張,如果住宅建筑房間進深太大,對土地使用很不利,建筑要面向夏季主導風向,一般房間進深不大于米,自然通風還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解決。同時要強調地理空間?建筑物前后包括圍墻和植被都可以改變自然的風向,改變風力。利用這些東西進行自然通風。

七、生態建筑設計對策

1、在宏觀環境方面,城市規劃設計要根據生態原則了解城市發展的自然過程,用它來指導土地的利用和開發建設,同時協調好城市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在空間利用方式、強度、結構和功能配置等方面與自然生態系統相適應;區域規劃,則要與城市整體環境所設立的系統相銜接,研究探討城市改造、更新過程中的復合生態問題等。其次,在微觀環境方面,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建筑與自然因素的關系。由于微觀環境方面極具廣泛性和靈活性,所以,其具體途徑和式、法非常豐富,蘊含著廣闊的創造性生機。

2、要完善生態建筑設計法律和規范。法律規范是建筑設計的基本依,直接影響我國生態建筑研究的戰略方向。在生態建設方面,目前我國已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等法律法規,對我國節約建筑能耗,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府通過立法對建材選擇、每平米能耗標準,對生態技術研究、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等進行規范,不僅使建筑設計中采用的生態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鼓勵有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從而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

八、結束語

在城市化發展的步伐之下,生態化思想同時也是城市建筑設計一個必然的發展過程。在充分認識和理解生態建筑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之后,在設計時使用科學的設計方法,就能夠設計出更多的生態建筑,最終能夠更好的改善人們的工作和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 邱景. 生態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生態化發展方向[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09(11)

篇(7)

關鍵詞:生態學,綠色,視覺魅力,人文魅力,共享空間

 

色彩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有視覺,就總會感覺到只身處在色彩世界之中。在光譜中,從排列順序看(紅.橙.黃.綠.青.藍.紫)與色彩的興奮到消極的激勵程度是一致的。處于光譜中間的綠色,被稱為“心理平衡色”,以它為界限,可將其他各色劃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兩類色彩。因此,綠色往往被用來調節平衡視覺感受,消除視覺疲勞。

“生態學”(Ecnology)以綠色為象征,而綠色又是自然界植物的象征。人類與生俱來的對自然與綠色植物的強烈認同感與親近感及其帶給人類的安定感,使得綠色植物在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營造活動中始終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尤其是在生態環境備受關注的今天,綠色植物更是借助于各種技術手段融入建筑設計和建筑環境,成為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

1 綠色植物的視覺魅力

“建筑僅僅是環境的一個部分,建筑美從整體上說是服從于周圍環境的”建筑作為穩定的不可移動的具體形象,總是要借助于周圍環境恰當而和諧的布局才能獲得完美的造型。而綠色植物則賦予了它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以綠為中心的規劃指導思想,經常被建筑師貫穿于設計的主軸線。實際上建筑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結合,不僅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而且也造就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景觀。雖然現代資源共享帶來人們生活方式.審美取向的日漸趨同,使建筑風格的同化現象不可避免,但迥異的建筑室內外綠化景觀卻為城市面貌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覺景觀,這種不易消融的特點,使其成為一幢最不易磨滅的印記。

2 四季更迭的綠色景觀

四季變換的姿態,顏色,氣味和隨風飄動的秀影使建筑外部空間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其微妙的動態變化,使原本凝固的音樂也變的靈性起來,并在各個季節呈現出不同的風姿和魅力。綠色景觀在空間和時間緯度上的變化,不僅為人創造了豐富的交往空間環境,而且架起了建筑與自然交流的橋梁。其或優雅,或自然,或絢麗的外觀自然而然成為建筑空間的延伸,呼應和限定。

3 變幻的色彩

色彩最能引起人們的情感聯想,綠色植物千變萬化的色彩更增添了建筑空間的迷人魅力。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綠,秋季燦爛的金紅,冬季寂靜的冷綠,使建筑造型和外部環境在一年四季變換出生動的表情,穿上不同的迷人外套,帶給人們層出不窮的心理和視覺感受。

4 綠色植物的人文魅力

不同種類的綠色植物因其姿態,生長特性的不同常被人們賦予獨特的個性和品格,從而表達出一定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內涵。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綠化嚴謹而對稱,呈現出了肅穆莊重的氣氛。山東曲阜孔廟成列的松柏令人肅穆起敬。勒.柯布西耶的流水別墅,鑲嵌在綠林之中,成為舉世之作。縱觀各個時代的建筑文化,都能覓到植物被賦予神圣象征含義的蹤跡。

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巧妙互借和融合是中國私家園林的精髓所在。建筑物在園林中既是居住處.觀景點,又是景觀的重要成分。在傳統園林中,建筑雖是配角,但那些植物的選擇,花木的精心配置,無不使人產生無限遐想,為園林增添了非凡的自然魅力和人文魅力。論文參考網。

建筑與自然環境的結合,不僅表現在建筑與其依附的自然基地上,同時,還反映在建筑內部空間的組織與外部自然環境的溝通上。

當代建筑的“共享空間”,除了解決建筑空間的公共性與私密性之間的關系上,還直接將自然環境從室外引入室內。在室內設置噴泉,溪流,瀑布,能喚起人們對自然的聯想,流水的波動,反光等特性使空間出現動與靜的變化。

從外部空間到建筑內部,綠化可以使內外空間相互滲透,加強空間的內在聯系。室內交通地帶的綠化處理可以起到引導人流和空間導向的作用。論文參考網。在大型開敞式室內空間里,綠化起著劃分室內功能范圍的作用并能強化空間的自然品格。室內植物,做為室內特殊裝飾和陳設部件,充滿自然的生機與活力,是一般的陳設品不可代替的,形成特殊的空間節奏。

世界現代派第一代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Le cobusier)曾經說到:“建筑對空間的占有是存在之第一表征;然而任何空間都存在與環境之中,故提高人造環境的物理素質及其藝術性,就必然成為提高現代生活質量的重要構成因素。”建筑始終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之中。并與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論文參考網。現代工業的發展造成城市人口密集,住房擁擠,環境污染嚴重,人逐漸遠離了大自然。在鋼筋混凝土包圍的城市居住空間里,人們開始尋找失去上午大自然,渴望一切自然要素重新回到生活中來,在建筑室內外設計中竭力創造充滿陽光,空氣,植物和水的清新環境。使建筑與自然融合,成為自然的一部分,建筑在綠色中自然生長。

[參考文獻]

[1]杜莊,2004。5 《建筑設計方法論》

[2]朱保良,1991.8 《室內環境設計》

[3]張文忠,2003.4《公共建筑設計原理》

[4]趙國清,1996。9《色彩構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西西人体444www大胆无码视频|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3d|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同性猛男gay69|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成人网| 肌肉男同巨大超爽gay网站|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酒店大战丝袜高跟鞋人妻|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欧美性狂猛xxxxxbbbbb| 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 | 女邻居丰满的奶水|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 熟熟熟熟熟熟熟熟妇50岁|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成人乱色伦区|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免费三级网站|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欧美精品aaaaaa片 |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日本在线视频www鲁啊鲁|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樱桃视频大全免费高清版观看下载| 久久久国产精华液| 国产v在线最新观看视频| 在办公室被c到呻吟的动态图|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国产激情内射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