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效率管理論文

效率管理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5 10:51: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效率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效率管理論文

篇(1)

一、夯實基礎,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無論是材料新穎的選擇題,還是關注現實生活的富有創意的主觀題,稍加分析,其答案絕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學過的基礎知識中。同學們丟分的原因,尤其是選擇題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技能不熟練造成的。因此,在政治總復習中,首要的一條就是夯實基礎,熟練掌握高中學段三個學科(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爛熟于心",猶如電腦一般,鼠標一點,"記"上心來。要達到這一點,一要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疇、原理的基礎上去強化記憶,而且要學會同遺忘作斗爭,運用心理學規律來鞏固和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二要適當增加看教材的遍數,同時必須不斷提高看書學習的速度,正確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的關系;三要學會從宏觀上去把握知識,使基礎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絡化、圖表化。考生在總復習過程中,應當自覺做到章章有歸納,節節有提煉,課課有總結,自我建構每一門學科的立體知識體系,以備需要時隨"點"隨"到"。

同學們一定要自己動手建構有關政治學、哲學、經濟學三門學科的知識體系,學會從總體上駕馭知識,提高從整體上去思考問題的自覺性。當然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去整理,不過一定要自己動手,切不可照搬照抄別人的東西,更不能實行簡單的"拿來主義"。否則就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更談不上印象深刻和融會貫通了。

二、把握重點,凸現理論聯系實際

如何來識別和斷定考試的重點呢?我們認為:第一,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就是高考政治全面復習的重點。因為這些知識是基礎的基礎,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而且反復強調的東西。比如說物質概念就是哲學大廈的基礎,如何正確全面地理解這一概念,對整個哲學的復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二,當年國內外重大時政的熱點與焦點問題是政治高考理論聯系實際的重點。考生在全面復習過程中,必須關注一年來發生的重大時政,注重全面理解和掌握黨的十六大確定的方針、政策和黨的基本路線,并學會將當年的時政熱點材料與教材中的相關理論掛鉤,實行"對號入座",既要抓住熱點與知識點的顯性聯系,又要善于發掘熱點與知識點的隱性聯系。對國內外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環保、衛生等熱點問題,既要熟悉其時代背景、產生與發展過程,以及引發的事件和導致的后果等,還要思考可以從哪些角度、哪些側面去設計問題,進而把握命題的切入點。第三,當年高考考試說明中必考點和新增加的考點是政治總復習的又一個重點。考試說明是每年高考命題的依據,而且每年都使用加減法。仔細分析這些考點,參照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來的高考試題涉及的頻率,區分高考內容的必考點、選考點和盲點。對于必考點,應作為重點抓住不放,花大力氣從多層次多角度全面地進行復習;對于選考點特別是當年新增加的考點必須倍加重視,并且要與當年時政熱點(焦點)緊密聯系起來進行思考,作為政治總復習的重中之重。第四,針對各自的弱項加大復習的力度,通過強化復習和適度的練習,重點把握其內涵與要領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明確方向,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篇(2)

一、金融工程的含義及其基本組成

金融工程(FinacialEngineering)現在有關文獻中,但直到80年代后幾年,動態套期保值策略——組合保險的創始人李蘭德和魯賓斯但才開始討論。‘金融工程新科學”。1988年,美國金融學教授費納蒂(Finnerty)的背景下首次給出了金融工程的正式定義,即“金融工程包括新型金融工具與方法的設計、開發與實施以及為金融問題提供創造性的解決辦法.

一般說來,金融工程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金融工程主要是指利用先進的數學及通訊工具,在各種現有基本金融產品的基礎上,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分解,以設計出符合客戶需要并具有特定P/L性的新的金融產品。而廣義的金融工程則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來解決金融問題的技術開發,它不僅包括金融產品設計,還包括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本文采用的是廣義的金融工程概念。

金融工程是金融業不斷進行金融創新,提高自身效率的自然結果,其原因在于金融工程的應用范圍來自于金融實踐且全部應用于金融實踐。概括他說,金融工程應用于三大領域:一是新型金融工具的設計與開發,二是新型金融手段和設施的開發,其目的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運作效率,挖掘盈利潛力和規避金融管制,三是為了解決某些金融問題,或實現特定的財務繹營目標制定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金融工程的組件是各種現有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再復雜的金融產品和工具,都可以分解成各種基本的金融工具。如果把傳統的金融產品(如股票、債券)及其衍生金融工具(如遠期、期貨、調期、期權等)比作建筑房屋用的基礎材料的活,那么各種新型金融產品就是這些簡單基礎材料組建的樓房和大廈。不同的結構組合就會形成結構造型卞同的高樓大廈。目前金融創新產品已達3200多種,名義價值達18萬億美元。目前已成熟的金融產品大體可分為股權類、債務類、衍生類和合成類四種,其中最主要的是目前大量涌現的衍生證券工具。合成類金融產品是一種跨越了利率市場、外匯市場、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中兩個以上市場的產品。證券存托憑證(DR)、股指期貨等均屬此類。基本的金融手段則包括:電子化證券交易、證券的私募與公開上市、存架登記、電子資金劃撥等,這些都與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有密切關系。

金融工程的運作具有規范化的程序:診斷——分析——開發——定價——交付使用,基本過程程序化。其中從項目的可行性分析,產品的性能目標確定,方案的優化設計,產品的開發,定價模型的確定,仿真的模擬試驗,小批量的應用和反饋修正,直到大批量的銷售、推廣應用,各個環節緊密有序。大部分的被創新的新金融產品,成為運用金融工程創造性解決其他相關金融財務問題的工具,即組合性產品中的基本單元。

金融工程中,其核心在于對新型金融產品或業務的開發設計,其實質在于提高企業效率,它包括:(1)新型金融工具的創造,如創造第一個零息債券,第一個互換合約等;(2)已有工具的發展應用,如把期貨交易應用于新的領域,發展出眾多的期權及互換的品種等;(3)把已有的金融工具和手段運用組合分解技術,復合出新的金融產品,如遠期互換,期貨期權,新的財務結構的構造等,其一切設計原則常呈現出如下的特點:(1)剝離與雜交。即運用尖端技術對風險和收益進行剝離、分解或雜交而創造出新的風險與收益關系。如將附在國債券上的息票從本金上剝離下來單獨出售,創造出SRTIPS之后又將其同掉期結合產生了SRTIPSWAP產品;(2)指數化與證券化。指數化是將一些基本的金融工具的價值同某些市場指標,如股票指數、LIBOR等掛鈞,為避免市場反向變動的損失,常將其設計成期權的形式。證券化以原來缺乏流動性的資產,如不動產、不良債權、垃圾債券等為基礎發行新的證券,如資產后備債券(AssetbackedBond)或資產掉期證券;(3)保證金機制。使交易雙方違約風險下降,確保交易公平,同時使金融機構資金占用大大降低;(4)業務表外化。監管機關對商?狄兇時境渥懵實囊笫菇鶉詮こ炭⒊鮒詼嗖輝謐什赫砩戲從車囊滴褚員Vび納譜什赫峁梗岣咝省?BR>二、金融工程與金融效享的互動機制及金融工程對金融效率的推動金融工程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不斷追求更高的金融效率的產物。與此同時,金融工程又直接促進了金融效率的全面提高。金融工程的產生與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推動,主要是經濟、金融環境的轉變,經濟主體內在需求的變化,金融理論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及向金融領域的滲透四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從深層次上看,這四方面都從本質上反映了市場追求高效率的內在要求。

1.70年代以來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的巨大變化為金融工程提供了萌發的土壤。首先,70年代初,以固定匯率為主要內容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浮動匯率制取而代之,再加上中東石油危機等原因,匯率、利率、股息率等一系列相關的變量處于極不穩定、難以預料的波動之中;其次,隨著生產的國際化和資本流動的國際化趨勢日益加強,價格的易變性由一國擴展到全球,世界金融市場風險大大增加,傳統的金融商品如股票、債券、外匯等已不能有效地對付日益擴大的風險,以“避險”為目的的金融創新大量涌現,金融工程也應運而生;再次,西方發達國家80年代以來實行的“放松管制”以及金融業務全球化又給金融工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制度空間。金融全球化作為世界經濟和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又是相對并在很大程度上背離實質經濟的全球運動,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的金融交易量大約是商品(服務)交易量的25倍。顯然資本流動、貨幣體系、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全球化必然要求有相應高效的金融運作效

率,這就成為金融工程產生的原始推動力。

2。經濟主體在激烈競爭中對金融資產流動性和盈利性需求的加大,是金融工程產生與發展的內在動因。傳統金融工具和方法在收益性、流動性上存在矛盾,但現實的金融企業和非金

融企業卻有著以最小的成本(包括風險成本、流動性成本)換取最大收益的本能要求,因而對低成本、多樣化融資方式需求增加。金融工程順應這種需求創新出了一系列金融產品,或增加流

動性、或風險管理、或增加收益性、或降低企業所有者將資產委托給經營者的成本(AgencyCost)。其中風險管理要求,即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增強多樣性從而提高金融市場的運作效率,是金融工程發展的本質動因。

3·金融理論的發展是金融工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近20年來華爾街的兩次革命實現了金融理論的突破。1972年12月米爾頓·弗里德曼的題為《貨幣需要期貨市場》的論文,為貨幣期貨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費金·布萊克和馬龍·肖在1973年提出的期權走價模型,使當年的期權交易所得以成立。80年代達萊爾·達菲等人在不完全資產市場一般均衡理論方面的經濟學研究從理論上論證了金融工程對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重大意義。90年代的各種金融工程理論,如資產定價模型、風險模型更是得到空前發展,客觀適用性和精確性也大大提高。金融工程得以迅速發展。

4·技術進步及其向金融領域的滲透,給金融工程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技術支持。計算機與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使金融變量變動加快、風險增加,對金融工程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而且加上以人工智能力代表的復雜計算能力的增強,使許多需要高精技術的金融創新成為運用的可能,許多理論模型獲得了得以實際運用的條件,并能夠模擬檢驗,從供給方面給予金融工程發展的技術支持。

總之,提高金融效率是金融工程產生和發展的最根本推動力。金融工程是金融業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斷提高自身效率的結果。但金融工程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推動了金融效率的提高。

1)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機構的經營效率與功能實現。首先,金融工程開發設計出的新型金融工具相互之間在特性上混雜、交叉,打破了銀行制度的專業化分工,使金融機構業務種類、經營范圍擴大,獲取的收益大幅度提高。如可轉換證券融合了債券與股票的特點,銀行貸款也可具有證券的特性。金融機構業務進一步交叉,縮小了傳統的金融專業分工界限。如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一些商業銀行,其業務范圍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金融業務,使銀行的組織體系發生著重大變化,推動著整個金融業向縱深方向發展壯大。其次,從需求的角度看,金融工程有助于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金融創新開發出的種類繁多的新型金融工具,為人們的投資提供了多種選擇,滿足了客戶對金融資產的多種需求,激發了金融機構創新金融工具的內在沖動,隨著金融工程的深化,金融機構服務內涵的擴大對其經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機構可以運用金融工程,為客戶提供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提高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再次,金融工程使金融機構組織結構和管理素質發生變革。金融工程推動金融機構形成合乎現代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金融組織模式和治理結構。90年代金融機構兼并之風使其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在完成組織機構變革之后,其功能和業務都有所增強。管理方面,金融機構注重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資產負債管理和風險管理,決策機構和執行機構日趨融合,決策效益加強。最后,金融工程鼓勵了競爭,促進了金融機構提高競爭力。金融工程的核心要素,如對金融的創新程度、技術含量的高低、信息技術的優劣以及收益/風險的配套,已成為金融機構體現其經營實力與地位的競爭熱點。這種競爭性具有充分的相互替代作用。一方面促進構在資產收益性、流動性、風險性基礎上不斷創新金融工具,以增強自身競爭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金融機構不斷運用現代技術和先進通訊技術,建立高效的運行機制,提高金融信息管理系統的技術水平。一般而言,在既定的技術條件下,產品總是受至“投入的制約,金融機構單純地增力。資本或單純增力”人員都將面臨收益遞減規律的影響。,口果沒有技術進步的支持,要實現持續增長是十分困難的。而金融工程通過開發新的金融產品,獲取新的收益來源,使得金融機構的持續增長、持續發展成為可能。如,西方商業銀行的表夕)業務收入已占收入的40%~60%,可見金融工程對金融機構收益增長的明顯作用。

2)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市場的效率。首先,金融產品、業務創新極大豐富了金融市場交易,壯大了市場規模。自60年代美國花旗銀行推出第一張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至今,各種系歹!化、復合化的金融工具,如NOw。帳戶、貨幣市場共同基金、自動轉帳帳戶、股票指數等層出不窮。這些金融工具以高度流動性為基本特征,在合同性質、期限、支付要求、市場化能力、收益、規避風險等方面各具特點,力。快了國際金融市場的一體化進程,壯大了金融市場規模,促進了金融市場的活躍與發展,高效率的金融市場應該為絕大多數理性投資者提供能夠方便構建被他們自認為有效投資組合的機會)金融工程正是豐富了投資者的選擇,提高了金融市場的效率。其次,金融工程有助于金融商品的價格發現,實現金融市場均衡。根據金融工程的運作機制,如果現存金融商品的價格沒有處在均衡位置,就存在著“套利機會,就必然可以通過利用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組合出新型金融工具獲得無風險利潤。金融工程使金融市場上出現的任何微小的套利機會都會被利用。因此,不論是信息因素使金融商品價格的短期失衡,還是市場條件的根本變化導致的均衡價格移位,者。能因為金融工程師的行為促使其迅速恢復至均衡狀態。再次,金融工程提高了投?謐時憷潭取@媒鶉詮こ躺杓瓶⒊齙慕鶉謔諧∽櫓問健⒆式鵒魍ㄍ綰橢Ц肚逅閬低車齲芄淮蛹際跎蝦臀鎦侍跫下閌諧∫螅乇鶚墻昀次拗交灰子朐凍討斬肆灰追絞郊涌熗俗式鵒魍ㄋ俁齲劑私灰資奔浜頭延茫雇度謐駛疃臃獎憧旖藎鶉謔諧⌒蝕蠓忍岣摺?nbsp;

3)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宏觀調控的效率。金融工程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創造性地解決央行宏觀調控問題,實現風險管理。央行可利用金融工程創造新型的監管調控工具。如1990年春、秋季,德國政府通過非公開銷售方式發行了一種特殊的十年期債券,它實際上是標準的十年期政府債券與以其為標準的看跌期權的綜合,這種特殊產品非常出色地自動實現了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功能,從而大大削減了傳統公開市場操作人為判斷入市時機所帶來的誤差和交易成本。可見金融工程為新型金融監管體系、調控機制的構建提供了有力支持+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由于金融工程的高度專業化和復雜化及其產品的高杠桿性和虛擬性,給金融業的監管和金融體系的穩定帶來了新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的解決仍有賴于金融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和有效利用。

三、發展我國的金融工程、提高金融效率的思路

目前,我國金融業正經歷著從封閉的財政型銀行體系向開放的現代化金融體系轉變的過

程。由于長期的金融壓制,使得國內金融體系運行效率低下,面對貨幣市場基礎薄弱,資本市場極不完善,且國際國內金融風險增加、金融監管難度加大等不利因素,金融體制改革的每個環節都存在風險。為此,建立和發展我國的金融工程,積極有效地借鑒各種風險管理技術,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來看,都具有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作用。金融工程在我國已具雛形。金融衍生工具市場有了初步發育,外匯期貨、股票指數期貨、認股憑證、可轉換債券和國債期貨曾小有規模,外匯遠期和貨幣互換也曾小范圍存在過。雖然大多數衍生品市場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先后關閉,但反映出我國對金融工程一定程度的現實需要。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一級、二級市場發展迅速,公司股票包裝上市、買殼注資、企業兼并重組等活動中,系統化、工程化的策略手段己偶有使用,為大企業集團理財的財務公司也逐步成立,

應用各種金融手段提高企業的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對外融資活動規模不斷壯大,銀團貸款,項目融資,在國外發行債券、股票等雖大多由外國著名投資銀行機構運用金融工程進行策劃,實際上也意味著金融工程對我國的滲透。

目前,金融工程在我國的發展主要面臨以下制約因素:

1·體制約束。金融工程的發展必須有相應的市場需求主體作支持,但由于我國的企業改革特別是國企改革滯后,企業的經營管理尚不健全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薄弱,內在利益沖動有余而責任約束不足,缺乏內在的風險防范需求;金融改革還未有實質性進展,多數的金融機構經營管理體制沒有改變,缺少壓力和創新的動力;此外,投資者整體素質較低。因此,風險管理市場需求主體尚未真正到位,這無疑將對我國金融工程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2·市場基礎約束。金融工程的發展和運用,尤其是衍生工具的創新要求發達、高效的金融市場和豐富的現貨基礎。我國金融市場分割、狹小,信息成本高,股票、債券等基本金融工具規模小且不夠規范,更為主要的是金融價格市場化進程太慢。目前形成我國金融資產價格的市場機制很不健全,市場化程度較低,主要表現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行政色彩濃厚,雖然匯率已經并軌,但目前的匯率水平并不能真實反映外匯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況。此外,利率市場化進程舉步艱難。銀行存貸款利率、國債發行利率仍然由國家控制,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因參與對象少、交易量不大基本上體現不出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更無法成為資金市場的基準利率。

3·技術約束。盡管我國證券市場電子化程度較高,銀行業務處理也普遍推行電腦化,通訊設施及技術水平部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我國國民經濟的信息基礎設施還遠未建成和睦全,快捷、高效的信息傳輸網絡建設進展緩慢,清算交易系統離高效、快速、準確要求甚遠,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遠程通訊技術未能在金融領域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金融工程運用所要求的技術條件不能滿足。

4·理論制約。我國金融理論還停留在理論描述、定性分析及經驗判斷的階段,統計、數理分析及其它尖端前沿科學的成就尚未用于金融理論的研究,金融工程尚未得到應有的先進理論支持。另外,中央銀行的監管能力與調控方式亟待進一步提高,金融工程所需的復合型高級人才的缺乏以及金融體系對外的長期封閉等因素也制約了金融工程在我國的發展。

推動金融工程在我國的發展從而提高整個金融領域的效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結合

當前的經濟金融環境,發展具有我國特色的金融工程,具體可從以下幾個環節著手:

1·努力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商業銀行體系改革步伐,中國正值經濟體制的轉軌時期,國有商業銀行在產權安排、組織結構、經營機制和行為特征上是壟斷化、計劃化與競爭化、市場化并存,在金融體制改革的過程同時進行金融工程建設,可以實現中國金融業效率的高速增長。為此,一要進一步加快國有銀行的商業化改革步伐,加快外資金融機構的引進,促進金融同業競爭,改善金融服務水平;二是加速建立、健全金融宏觀調控體系,完善金融調控和調控政策工具,改進政策傳導機制,提高政策執行效率;三是進一步加強金融法制建設,完善金融監管制度。通過對發達國家金融創新和衍生工具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的借鑒,研究有效的針對金融工程運用及其產品的監管手段和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四是抓住政府機構改革的有利時機,加速政府職能轉變,逐步淡化行政干預金融市場的力量;五要加速推進企業改革尤其是國企改革步伐,積極培育風險管理的市場需求主體。

2.大力發展現貨市場的同時適當介入衍生金融市場。穩步推進利率的市場化改革進程和人民幣的自由兌換進程,大力發展現貨市場,再根據現貨基礎的厚實程度和現實風險管理的需要發展相應的衍生市場,充實金融工程技術發揮的工具基礎。可考慮首先重點發展外匯、股票指數、國債的遠期與期貨市場以及可轉換債券市場,然后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使債券利率、優先股紅利浮動化,最后試點并逐步推廣期權與互換交易。在推廣初期,應制訂較高的保證金比率,并限制交易主體和品種,以控制風險和過度投機。

3.發展投資銀行業務,逐步引進金融工程系統化、工程化的理財技術。在目前金融工程難以馬上應用于金融衍生工具創造的情況下,可考慮重點發揮其理財、風險管理功能。適應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和企業、個人日益旺盛的理財需求,投資銀行不但要從無到有的快速發展業務,還要提供全方位的資本營運服務。投資銀行應成為實施金融工程的急先鋒,為國企改革提供資金和制度創新的動力,促使企業管理方式和股權結構轉變,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以完善金融市場,降低市場的信息成本,提高金融效率。

4.積極鼓勵、正確引導適應中國國情的金融工程建設和金融創新。首先,商業銀行應提高對金融工程的認識,真正把研究、開發新業務當作發展的新增長點,其次,中央銀行應從組織和制度上保證金融創新的順利進行,加強與國外金融機構的交流和合作。在現階段,商業銀行可根據我國的金融市場發育情況、監管情況以及客戶的需求情況,權衡收益與風險,選擇一些風險較小、簡單易行的金融新業務進行模仿、改良,謹慎地嘗試,如貸款承諾、可轉讓定期存單、貸款出售等。

5.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引進金融工程理論和技術,培養金融工程人才。應努力推進國民經濟的信息化進程,特別是企業的信息網絡建設,為金融工程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為此,有必要利用當前國家加大投資以啟動國內需求并把信息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來培育的大好時機,進一步加大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同時完善國內的清算交易系統,加快電子化進程,減少金融交易的時滯,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也是金融工程運用的必要條件。另外,應立足于我國經濟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場的現實,在總結我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一方面積極探討金融工程在我國建立、發展的基本條件、應用規律及其相應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及時加強對國際金融工程發展態勢的動態跟蹤研究,逐步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工程科學,發揮我們的后發性優勢。在金融工程人才培養方面,應重點培養數理分析能力與創新意識,可以通過對現有金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與高等院校專業培養相結合來實現,中國金融業的整體效率的本質提高期待著中國自己的“金融工程師”的出現。

參考文獻

1。JohnF.marshall,VipulK.Ransal:<<FinancialEngineering>>

2.袁管華:《金融工程“拔地而起”》,《金融時報》,1998.2.2

3.閻冀柄、張維、劉志弘:《金融創新及金融工程的發展趨勢》,《金融理論與實踐》1998。11

篇(3)

六西格瑪管理是對平衡計分卡等其他管理工具的發展和完善(見表1)。商業銀行通過推行六西格瑪管理,努力提供完美的、高水平服務,進而實現質量、效率和效益目標的統一。

二、西方商業銀行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實踐與啟示

(一)增強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提高資本回報率。六西格瑪質量管理體系為商業銀行管理各類風險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式和適用的方法工具。利用DMAIC等工具方法(見表2),有助于對客戶、產品、渠道等各方面歷史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有效分析,為開展低風險、高資本回報的資產業務和服務產品提供支持,大大提高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效率。

(二)對流程的梳理規范、整合優化,提高效率和效益。六西格瑪管理以確保核心流程能按最佳的方式有效地滿足客戶需求和實現銀行價值化,強調銀行內部組織架構和運營管理的簡單化與集約化,其倡導以流程績效提升為著力點的改進方法,突破了職能部門設置所帶來的邊界,員工以群策群力方式,為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從而改進運營的效率并提高組織的競爭力。通過簡單化,提高前臺運作的效率。借助于集約化,通過專業化的分工和實現人力、財力和資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對市場和服務前臺的響應效率。

(三)充分滿足客戶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實現更高績效水平。客戶滿意度是客戶對產品服務的感受與評價,來自客戶對接受產品服務的實際值(感知質量)與其期望值(認知質量)的比較,具有主觀性。商業銀行不僅要考慮全面實現客戶暗含的基本需求,有效滿足顯現的客戶期望需求,還要盡力追求暗含的客戶興奮需求。又由于客戶的主觀需求逐步客觀化,對商業銀行整體績效水平的要求將不再是一個靜態水平,而是通過不斷創新和突破,滿足客戶更高、更加全面的需求,從而達到更高績效水平(如圖所示)。

(四)不斷地對流程進行改進,有利于提高綜合運營效率。由于過程運行失效或缺乏效率,實際上存在著大量的不增值活動或不被人所察覺的損失過程。按照六西格瑪方法來尋找流程的缺陷,組織實施改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綜合體現出提高運營效率。如,商業銀行辦理一筆貸款審批通常要經過材料受理、分析評價、貸批和簽訂合同等4個程序或步驟,一周內共受理了100筆貸款,每個步驟淘汰10筆,每個步驟由于各種原因返工上一個步驟的有2筆,即:貸款審批的合格率=(100-4×10)/100×100%=60%;貸款審批的流通合格率=90%×[(90-12)/90]×[(80-12)/80]×[(70-12)/70]=55%。即,流通合格率要低于合格率。花旗銀行利用帕累托圖對效率、質量、循環時間和成本方面進行分析與改進取得了驚人的成效。電子渠道(ATM、網上銀行)方面的差錯減少了88%;信貸處理時間縮短了50%,一個針對抵押貸款申請的項目使該項業務周期縮短了15天,信貸損失(包括欺詐)在每賬戶基礎上減少了28%,在全公司范圍內客戶滿意度增長了25%。

(五)強有力的領導層支持,有助于完成共同的戰略目標。六西格瑪實際上是自上而下,涉及設計、生產、市場等跨部門共同協作的龐大管理工程,其成功的關鍵是企業最高層領導不打折扣地支持。最高層領導要承擔推行六西格瑪的責任,而不是把六西格瑪的工作推個某個行政副總、質量經理或者培訓中心。六西格瑪需要企業最高領導層親自領導和參加培訓,并根據企業自身的優勢,對企業所服務的客戶有明確的界定,對企業的發展有清晰的認識,六西格瑪才能通過DMAIC的理念來協助企業完成共同的戰略目標。如,美洲銀行從總裁到員工一級抓一級地進行六西格瑪法則培訓,把六西格瑪法則推廣運用到了產品供應、銷售、售后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使每一位員工都具有較強的質量意識。

(六)分享知識和經驗,形成銀行與員工個人共同成長的良性循環。六西格瑪給員工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培養和造就競爭力的平臺,員工通過參與和實施六西格瑪項目,在滿足客戶需求,達成項目目標的基礎上,也能有效實現個人競爭力和價值提升。員工通過投身于六西格瑪管理工作之中,就能夠分享銀行內其他部門其他人員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加速個人學習和成長。實踐表明,推行六西格瑪質量管理是一項覆蓋整個銀行、涉及到所有業務和管理流程,關系到銀行中每一個員工的全局性工作。

三、我國商業銀行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建議

(一)應統籌規劃,合理配置資源,促進商業銀行流程梳理改造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對流程整合優化工作的開展應綜合考慮項目所需資源等多方面因素,合理配置資源,促進商業銀行流程梳理改造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如,戰略遠景層面需要系統地進行外部市場調查和內部能力分析,確定本行實現戰略遠景的戰略轉型重點和業務創新方向。戰略績效目標考核層面要積極借鑒平衡計分卡的管理思想,將財務結果性考核與流程前導性考核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建立適合“流程銀行”管理模式的戰略績效目標考核體系框架。目標市場選擇和客戶細分層面要根據本行戰略重點確定目標市場,將客戶之聲歸納提煉為客戶期望,并將其轉化為本行開展業務的服務質量效率要求,驅動戰略導向業務流程的改進和創新。流程改進與創新層面要根據戰略導向確定流程改進和創新重點和優先級排序;并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六西格瑪項目或現場改進等一系列方法穩步開展流程改進和創新行動。未來績效驅動力層面要把滿足當期經營需要和未來競爭需要有機結合起來,結合業務崗位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能力培養計劃,使員工隊伍素質、能力和思維等方面能夠領先同業。

(二)加強對六西格瑪項目的測量、選擇與評價,提高支持保障流程的質量和效率。六西格瑪項目選擇應遵循戰略相關性、重要性、范圍合理性、資源的可獲取性、有清晰的質量衡量指標的原則,必須突出追求盈利最大化、股東回報最大化等效益性特點,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項目選擇標準和方法。第一,建立商業銀行客戶之聲收集、分析和應用機制,為科學地聽取、分析和應用客戶之聲提供方法技術支持,提升流程銀行建設的市場驅動力。第二,建立商業銀行內部流程用戶之聲收集、分析和應用機制,為各部門科學地聽取、分析和應用內部流程用戶之聲提供方法技術支持,提升流程銀行建設的部門協同能力。在項目過程中保持順暢的溝通與反饋機制,以保證項目結果滿足內外部客戶的真實需求。第三,加強對核心流程能力的測量和評估工作,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流程調整和優化,進一步提高了支持保障流程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的運營績效。

(三)加強六西格瑪質量效率管理培訓和能力建設,保障流程的規范穩定運行。一是加強系統的培訓和學習。商業銀行要普及流程管理理念,讓更多的員工掌握流程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努力營造持續改進流程能力的文化氛圍,培養大批掌握流程管理知識和技能的人才。二是組建六西格瑪項目團隊。商業銀行應轉向以客戶為導向的業務流程驅動型的一個跨部門的多功能的團隊,團隊的運作是自我管理型的,整個團隊接受倡導者的指導,由指定的黑帶大師、黑帶或者綠帶帶領,以完成確定的項目目標為任務,具有較大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能動性。三是加強流程運行操作手冊(SOP)的制定和執行工作。建立流程運行質量監測流程,保證操作手冊的正確執行、及時修改維護,以確保流程能力的持續提高。在開展流程梳理規范、整合優化工作時,要注意及時記錄、總結、歸納流程梳理規范、整合優化工作的成果,制定相關流程的業務操作手冊,以保障流程的規范穩定運行。

(四)建立以客戶為中心,對市場快速反應的商業銀行運作模式。商業銀行在推行六西格瑪質量管理過程中,建立以客戶為中心,對市場快速反應的銀行運作模式,通過流程的持續改進優化,從而為提高整體運作效率。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數量和規模穩步增長,外資銀行業務的逐漸開放使銀行業的競爭更趨激烈。數量眾多的銀行,依靠同質業務模式和相對單一的收入結構越來越感到生計維艱。銀行業競爭態勢的改變,促使銀行必須嚴格控制成本,提高創新能力。在產品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只有成本最低的銀行才有可能盈利。銀行通過增加對老客戶的銷售量,可以獲取具有競爭力的市場優勢。準確把握客戶的需求與完美的實現客戶的需求同樣重要。顯然,六西格瑪管理抓住影響客戶滿意度的關鍵質量要素進行系統改進,降低客戶流失率。同時,隨著兼業經營限制的松動,商業銀行的競爭對手擴展到了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這些公司不僅分流了銀行的存款和部分貸款業務收入,其產品創新能力也讓銀行感到了壓力。因此,加快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增加銷售量,擴大盈利基礎。

(五)以事實和數據為基礎,以績效作為考核標準,探尋效率和效益的有機結合。一是強調以結果為導向。員工的績效高低以工作結果作為衡量標準,而且結果必須客觀,能夠量化和衡量,改變以往從主觀方面進行評價的方式。二是關注對員工行為和能力的評估。六西格瑪應用的是一套嚴謹、科學和規范的方法,通過應用于實踐檢驗其行為和能力的有效性。對員工的評價也將采取行為量表、評價中心、職業素質測量等一系列新的方法。三是績效評價結果與薪酬、晉級和員工個人發展緊密結合。員工參與六西格瑪項目獲得成功,為銀行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員工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發揮了關鍵作用,績效評估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員工的貢獻程度,并采用頒發獎金,提供個人發展機會,晉升職務等方式予以認可和承認。四是質量是每個人工作的內容,實施六西格瑪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無疑是項艱巨的工程,需有公司高層領導與基層共同關注質量。領導必須高度重視,親自抓,強力推行,帶領團隊苦練內功,真正實現從經驗管理、粗放管理向科學管理、精細管理的轉變。

參考文獻:

[1][美]羅納德兼備D.斯尼(RonaldD.Snee),羅格W.何瑞爾(RogerW.Hoerl)著.熊偉,譯.服務業六西格瑪[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美]迪奧米蒂·斯坦馬蒂斯(DiomidisH.Stamatis),著.楊振華,譯.金融界人士六西格瑪必讀[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3]Snee,R.D.2003.TheSixSigmasweep.QualityProgress(September)pp76~78.

[4]Jones,M.H.,Jr.2004.SixSigma…atabank?SixSigmaForumMagazine(February)pp13~17.

篇(4)

    會計財務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杜興強,曾泉,杜穎潔.政治聯系、過度投資與公司價值——基于國有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11(8):93-110.

[2]杜曉瞭.產權性質、債券融資與過度投資一一基于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與管理,2012(8):23-28.

[3]范海峰,胡玉明.機構投資者持股與公司股權融資成本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2):44-50.

[4]黃少安,鐘衛東.股權融資成本軟約束與股權融資偏好——對中國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進一步解釋[J].財經問題研究,2012(12):3-10.

[5]黃乾富,沈紅波.債務來源、債務期限結構與現金流的過度投資——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證據[J].金融研究,2009(9):143-155.

[6]蔣琰,陸正飛.公司治理與股權融資成本——單一與綜合機制的治理效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2):60-75.

[7]姜付秀,伊志宏,蘇飛,等.管理者背景特征與企業過度投資行為[J].管理世界,2009(1):130-139.

[8]李維安,姜濤.公司治理與企業過度投資行為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財貿經濟,2007(12):56-61.

[9]劉昌國.公司治理機制、自由現金流量與上市公司過度投資行為研究[J].經濟科學’2006(4):50-58.

[10]羅進,李延喜.管理者過度自信對股權融資成本的影響一一基于信息透明度的視角[J].技術經濟,2013(12):112-117.

[11]毛新述,葉康濤,張頓.上市公司權益資本成本的測度與評價——基于我國證券市場的經驗檢驗[J]會計研究,2012(11):12-22.

[12]潘敏,金巖.信息不對稱、股權制度安排與上市企業過度投資[J].金融研究,2003(1):36-45.

[13]龐明川.中國的投資效率與過度投資問題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7(7):46-52.

[14]屈冬冬.制度環境股權再融資與上市公司過度投資_屈冬冬[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11):43-50.

[15]盛明泉.預算軟約束、過度投資與股權再融資[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4):84-90.

[16]唐雪松,周曉蘇,馬如靜.政府干預、GDP增長與地方國企過度投資[J].金融研究,2010(8):33-48.

[17]唐雪松,周曉蘇,馬如靜.上市公司過度投資行為及其制約機制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7(7):44-52.

[18]汪平,孫士霞.自由現金流量、股權結構與我國上市公司過度投資問題研究[J].當代財經,2009(4):123-129.

[19]王曉梅.投資者利益保護與股權融資成本研究——基于原始股東視角看IPO融資[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5):49-54.

[20]王彥超?融資約束、現金持有與過度投資[J].金融研究,2009(7):121-133.

[21]魏明海,柳建華.國企分紅、治理因素與過度投資[J].管理世界,2007(4):88-95.

[22]鄔國梅.控制權收益與上市公司過度投資——來自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的經驗證據[J].當代財經,2008(5):115-119.

[23]肖浩,夏新平.政府干預、政治關聯與權益資本成本[J].管理學報,2010(6):921-925.

[24]楊華軍,胡奕明.制度環境與自由現金流的過度投資[J].管理世界,2007(9):99-106.

[25]楊興全,張照南,吳昊旻.治理環境、超額持有現金與過度投資——基于我國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的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10(5):61-69.

[26]楊興全,魏卉.股權融資成本影響因素綜述與啟示[J].新疆農墾經濟,2011(8):75-80.

[27]葉康濤,陸正飛.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影響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5):127-131.

[28]俞紅海,徐龍炳,陳百助.終極控股股東控制權與自由現金流過度投資[J].經濟研究,2010(8):103-114.

[29]張洪輝,王宗軍.政府干預、政府目標與國有上市公司的過度投資[J].南開管理評論,2010(3):101-108.

[30]祝繼高,陸正飛.融資需求、產權性質與股權融資歧視一一基于企業上市問題的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2(4):141-150.

會計財務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 曾永藝, 吳世農, 吳冉劼. 我國創業板高超募之謎: 利益驅使或制度使然[J]. 中國工業經濟,2011(09): 140-150

[2] 張強, 張寶. 機構投資者情緒、承銷商聲譽與融資超募: 來自中國創業板市場的證據[J]. 經濟經緯, 2012(02)

[3] 衣龍新, 楊峰. 創業板上市公司首發“超募”動因分析與實證檢驗[J]. 深圳大學學報, 2012(03):112-117

[4] 衣龍新. 市場熱度、券商利益與 IPO 超募[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2(05): 85-91

[5] 郭泓, 趙震宇. 承銷商聲譽對 IPO 公司定價、初始和長期回報影響實證研究[J]. 管理世界,2006(03): 122-128

[6] 蔣順才, 蔣永明, 胡琦. 不同發行制度下我國新股首日收益率研究[J]. 管理世界, 2006(07):132-138

[7] 徐浩萍, 羅煒. 投資銀行聲譽機制有效性——執業質量與市場份額雙重視角的研究[J]. 經濟研究, 2007(02): 124-136

[8] 張丹, 廖士光. 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情緒研究[J]. 證券市場導報, 2009(10): 61-68

[9] 夏峰, 謝詠生, 張霖等. 創業板投資者整體情況及交易行為特征分析[J]. 證券市場導報,2009(11): 42-47

[10] 劉文虎. 基于 Malmquis 指數的中國股市羊群效應測度研究[J]. 證券市場導報, 2009(08):72-77

[11] 郭海星, 萬迪昉. 創業板 IPO 發行定價合理嗎?[J]. 中國軟科學, 2011(09): 156-166

[12] 郭海星, 萬迪昉,吳祖光. 承銷商值得信任嗎——來自創業板的證據[J]. 南開管理評論,2011(03): 101-109

[13] 莊虔華, 張文, 郭良鵬. 創業板投資行為分析[J]. 證券市場導報, 2011(12): 49-57

[14] 張強, 張寶. IPO 發行成本與中介機構聲譽——來自中國創業板市場的證據[J]. 證券市場導報, 2011(12): 4-10

[15] 劉志遠, 鄭凱, 何亞南. 詢價對象之間是競爭還是合謀——基于 IPO 網下配售特征的分析[J].證券市場導報, 2011(03): 35-44

[16] 陳煒, 吳世農. 交易信息、訂單簿透明度與投資者訂單提交策略[J]. 證券市場導報, 2012(12):66-73

[17] 張亦春, 洪圖. 創業板 IPO 市盈率與超募率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券商聲譽及私募股權投資的實證分析[J]. 廈門大學學報, 2012(03): 42-49

[18] 范漢熙. 股票首次公開發行抑價現象理論研究[J]. 管理世界, 2011(05): 176-177

[19] 陳見麗. 承銷商聲譽、融資超募與超募資金使用效率——基于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012(03): 47-57

[20]王彥超.融資約束、現金持有與過度投資[J].金融研究,2009(7).

[21]馮巍.內部現金流和公司投資.經濟科學.1999(1).

[22]何金耿,丁加華.上市公司投資決策行為的實證分析.證券市場導報.2001(9).

[23]郝項超.公司治理、財務信息質量與投資者保護——基于最終控制人視角的分析.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

[24]郝穎,劉星,伍良華.基于內部人尋租的扭曲性過度投資行為研究.系統工程學報.2007(2).

[25]劉昌國.公司治理機制、自由現金流與上市公司過度投資行為研究.經濟科學.2006(4).

[26]梁光紅,龔蜜.公司過度投資國內外文獻綜述[J].財會通訊,2011(12).

[27]李青原.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資本配置效率.南開管理評論,2009(2).

[28]李青原.會計信息質量、審計監督與公司投資效率[J].審計研究,200%4).

篇(5)

論文關鍵詞:外包,人力資源,內容劃分

 

一 引言

目前人力資源外包的研究已經非常的普遍和廣泛,但是專注于人力資源外包內容這一領域的研究還比較少。人力資源外包內容的劃分是企業進行人力資源外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企業要外包那些內容,外包什么,不應該外包什么?這需要一些針對性的劃分方法。

二 人力資源外包內容劃分的主要方法

(一)基于價值和獨特性的劃分方法

這種方法建立在兩個標準上面:價值標準和獨特性標準。所謂的價值標準是將企業的人力資源活動界定在高價值和低價值這一范圍內,高價值是指對企業的戰略目標具有較大的影響。低價值是指一般的事務性的操作,對組織的影響也比較小。獨特性標準是按照人力資源活動在企業中的特殊性界定的。高獨特性指的是非常特殊的活動,在市場上難以獲得,低獨特性指的是普通的日常活動。根據這兩個標準將人力資源活動劃分為4個象限如圖---1:關于這四類的名稱,李頎稱為核心活動,傳統性活動人力資源管理論文,核外活動,特殊性活動(李頎,2009),顧海、雷婷稱之為核心類活動,外圍類活動,傳統類活動,獨特類活動(顧海、雷婷,2004)。

在第一象限中,這些活動屬于高戰略價值并具有高獨特性,這樣的活動對企業帶來核心競爭力影響較大,所以企業不會外包出去,而是交由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處理。

在第二象限中,這些人力資源活動對企業的戰略影響較大,但是可以通過外部的標準服務來解決,比如招聘活動。找到合適的人員能保證戰略的有效實施,反之則對組織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市場上有很多專業的人才中介可以做到這些活動,因此這些活動適合外包期刊網。

在第三象限中,這些活動屬于低價值,低獨特性,既不會對組織的戰略產生較大影響,市場上也很普遍,比如薪資發放人力資源管理論文,退休金管理等活動,最適宜外包

在第四象限中,這些活動不能為企業帶來巨大收益,但是外部的資源也很難解決,比如說員工糾紛等事物。這些活動留有內部解決更有效率。

另外基于同樣的原理Alan speaker則把獨特性的分析細化,將其變為可交易性活動和關聯性活動,但是得出的記過是基本相同的。如圖----2:。

基于價值和獨特性的劃分方法只能在理念層次上給企業的外包內容劃分一個直覺上的認識,它很難做到細分,也沒有考慮到成本和收益的影響。由于它是在人力資源外包的初期階段提出的,由于當時的人力資源外包機構的數量,質量,和規模都比較有限,所以個別的時候不太適合今日的市場現況。

(二)基于專業化和收益/成本的劃分方法

這種方法將外包活動是否能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化及外包的收益/成本比值來進行考慮的(呂佳,2008)。亞當斯密認為專業可增加熟練程度,節約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效率。而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則認為當組織費用大于市場的交易費用時就可以將此項活動外包出去。基于這兩個標準,將人力資源活動又劃分為四個象限,如圖---3:

在第一象限,進行外包技能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化程度,而且成本收益也比較高,是最為適合外包的。比如企業的培訓活動

在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則是只能獲得提升專業化和較合理的收益/成本比值的一個方面。這主要取決與公司的實際情況而定。在第二象限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市場成熟度不高,外包市場競爭不激烈早成的人力資源管理論文,企業可以等待市場成熟之后外包。而第四象限則是純粹的業務關系。這個時候企業要注意考慮外包后外包商的道德風險。

在第三象限是外包之后既不能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程度,收益和成本的比值也不高。這樣的活動就不適合外包,比如企業的員工糾紛,家庭矛盾等等。

基于專業化和收益/成本的劃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了外包的成本和收益問題,在簡單的成本和收益方面也可以做出計算,能為企業的外包提供一定意識上的理性分析,具有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過度性質。它的不足就是太過于籠統,在細節實施方面還不足。一般只適用于大企業。它還沒有考慮到企業的地域性和企業的特性對外包內容選擇的影響。

(三)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劃分方法

企業在不同的階段對人力資源外包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李沐天,2007),企業的生命周期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如圖---4

在創業期的時候,企業規模小,財力有限,人力資源部門處于初步階段。人力資源部門的各崗位職責還不清楚,缺乏有效的績效考評,薪酬制度,這一階段企業最適合人力資源的規劃,咨詢外包。而其他的人力資源的管理任務相對較少,不適合外包期刊網。

企業在成長期的時候,人力資源逐步買入正規人力資源管理論文,這個時候企業繼續大量的員工,因此適合招聘外包。在薪酬方面需要外包公司根據市場的調查,給出合理的薪酬依據,也可以全部外包。這個時候企業的培訓也胡相應增多,適合外包。

企業在成熟期的階段,各方面已基本完善,并形成了較濃厚的氛圍。員工基本穩定,能力已基本定型,因此在招聘和培訓方面已沒有外包的必要。這個時候薪資、福利、待遇的計算和發放等成了一項事物性的工作,一般可以采取外包。

企業在衰退期的時候,企業要面臨合理的裁員。如何合理的裁員,不留下后遺癥,需要人力資源法律方面的專家來幫助解決。這個時候勞資關系式最適合外包。

基于生命周期的劃分方法考慮到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同特點,開始將考慮的因素向活動外圍伸展,在一定方面也體現了企業的規模與人力資源外包的需求的關系,但是還沒有考慮到企業的性質及地理位置的關系,即沒有考慮到外包的可行性。

(四) 基于地域和企業特性的人力資源外包內容劃分方法

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眾多,分布也不均勻,有的離城市比較近一些有的離城市比較遠一些,而人力資源外包機構的發展還只限制于較為繁華的城市,在鄉鎮以下則很少有人力資源外包機構。而企業的特性比如生產性的企業和銷售性的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是不一樣的,因此外包的需求也是要分開對待的,針對這一點人力資源管理論文,我們也將其分為四個象限,如圖---5,

在第一象限中是城市型的銷售性的企業。這樣的企業由于對人才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招聘外包方面做的比較謹慎。一般是將招聘廣告外包給網站,經過內部的選擇來實現的。在培訓方面,大型的企業有自己的培訓機構,但是有的時候也通過外包的方式對員工進行培訓。在薪資方面,城市型的銷售企業都是制度性的,保密的,一般都是外包的。

第二象限內是鄉鎮型的銷售性企業。這樣的企業一般比較小,人數也相對較小,可以歸納為“微型企業”一類。這樣的企業的員工素質一般比鄉鎮生產性的企業高,但是文化偏低。所以這樣的企業培訓的時候比較多,最適合將培訓外包。而在招聘方面大部分是靠熟人介紹等方式獲得人才的。在薪資方面由于人數少,計算簡單,一般不適宜外包

第三象限是鄉鎮型的生產性企業。鄉鎮企業一般距離大城市比較遠,而且規模也相對較小。但是依靠農村充足的剩余勞動力,所以在招聘上一般不用外包。在培訓方面由于鄉鎮企業缺少專業的人才,所以一般是通過外包的方式進行培訓的期刊網。由于鄉鎮型的企業的員工比較穩定,而且經常有遲發的現象,所以在薪資方面主要是內部計算,內部發放而不外包的

在第四象限中是靠近城市的生產性企業。這樣的企業一般在城市規劃的開發區內。由于生產性的企業需要大量的生產操作工人,而且由于工業的密集中高層的人員也容易跳槽人力資源管理論文,所以適合將招聘外包給專業的中介或獵頭公司。在培訓方面由于城市中的企業規模比較大,有計較成熟的傳幫帶制度,所以生產性的培訓一般不用外包。在培訓方面主要是引進新技術的時候,對第一批工人的培訓。在薪資方面,一般都是采取內部計算工資,而發放是外報給銀行的。

基于企業性質和地理位置的劃分方法既考慮到了不同性質企業的外包需要,也考慮企業的地域性及與外包商合作的可能性,這樣的方法在實際中運用廣泛,指導性比較大。但是沒有將外包商加以區分,沒有考慮到不同外包商的優點和缺點,長項與弱項,這是下步研究的方向。

三 總結和展望

結合以上幾種劃分方法,我們可以總結出兩點:首先人力資源外包內容劃分的考慮范圍在擴大。從較早的分析人力資源活動本身擴展到企業生命周期再延伸到企業的性質和地理位置。可見劃分人力資源外包內容時所考慮因素更加更加全面,以后的研究方向可能會進一步的外延即要考慮外包商的差別能力分析,市場的成熟度與外包內容的關系等等。第二是目前的劃分方法都是以定性分析為主的,缺少定量分析的方法。如何用定量的方法來劃分人力資源外包內容?這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另一個區域。

參考文獻:

[1]李頎,淺析人力資源外包的判別模式和內容,現代經濟[J],2009.4,89-113

[2]顧海、雷婷,企業人力資源外包探析,企業論壇[J],2004.8,19-21

[3]張曄林、陳萬明,人力資源外包探討,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04.1,29-30

[4]呂佳,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外包決策模型研究,黑龍江對外經貿[J],2008.7,90-91

[5]Gilley,Human resource outsourcing andorg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 firms,

JouralofBusinessResearch,57(2004),232-240

篇(6)

論文關鍵詞:我國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問題研究進展—基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的調查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現代流通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而且可以促進國民經濟總體發展,對于社會就業、國民福利及城市發展也有著重大貢獻。[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流通服務業雖然獲得了巨大發展,但是“還不夠快”,并且流通產業集中度低,流通費用高,流通方式陳舊,商業網點布局不合理,流通企業核心競爭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問題依然存在。流通服務業發展的滯后,帶來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業資本周轉和經濟節奏放緩,城鄉居民消費受到非收入方面嚴重制約等。[2]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流通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外資在中國流通領域的加速擴張企業管理論文,已經使缺乏創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務業遭遇嚴重威脅,而且容易引發政府調控能力弱化、上游產業失控,導致國家經濟安全等問題。[3]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流通服務業的發展面臨復雜而嚴峻的形勢,如何實現我國現代流通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已經成為關乎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黨的十七大高度重視自主創新,為我國現代流通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當前我國流通服務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普遍缺失,這和該領域理論研究嚴重滯后有密切關系,已經嚴重制約著流通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國流通服務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唯一砝碼。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嘗試著對國內學者在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并梳理分析其理論脈絡,以便更好的了解該領域研究進展和尚未解決的問題,為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發展指明方向。

“自主創新”是我國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風將“自主創新”界定為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國家堅持技術學習主導權,并且把發展技術能力作為競爭力或經濟增長動力主要源泉的行為傾向、戰略原則和政策方針,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創新。[4]事實上,對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關于服務業創新的研究上。鑒于國內流通研究領域單純以“自主創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見,我們在研究中將流通服務業及其所包含的四個子行業(零售業、批發業、物流業、餐飲業)創新的研究成果均視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中國期刊網是我國最大的全文現刊數據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其收錄的核心期刊對行業的研究現狀很據代表性核心期刊目錄。本文通過以下方式對我國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文獻進行檢索,具體包括:(1)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創新”,同時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發”、“餐飲”“飯店”、“酒店”、“商業”、“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選擇2000-2009年,來源類別選擇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書評、新聞、會議等非學術論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內容不是流通服務業創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區經濟》等)上的論文。按以上標準,共得到論文樣本330篇。(3)分別按照三個標準對論文樣本進行分類,即按研究主題進行分類、按年份進行分類、按流通服務業中零售、物流、批發和餐飲四個子行業進行分類。根據以上三種分類,本文從三個視角對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圖1)。

圖1 分析框架圖

三、文獻回顧與分析

(一) 研究主題分析

以研究主題為標準,我們可以把研究樣本劃分為9個研究主題,分布結果顯示研究最多的是綜合創新,即涉及非單一創新維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創新,共55篇;再次是組織創新(以業態創新最多)企業管理論文,共40篇。

1. 綜合創新。該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務業戰略創新、價值創新或體系創新等許多摘要用時間消滅空間。[7]

2. 組織創新。該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國流通組織存在問題的基礎之上,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組織措施的對策。關于我國流通組織的現狀,主要觀點認為我國流通組織規范化、組織化程度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術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長模式仍屬于粗放型;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低,各自盲目發展;流通組織間的競爭仍停留在低水平的過度競爭,且競爭不充分和過度競爭并存。[8]孟鐵和張殿波總結了流通產業組織優化的政策選擇,即堅決打破行業壟斷、部門分割和地區封鎖;制定適度市場壁壘政策;流通產業有效競爭政策;制定跨區域集團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現代大型流通企業。[9]關于組織創新研究最多的是業態創新,如李飛認為零售業態的構成要素就是零售營銷中產品、服務、價格、店址、環境和溝通6個組合要素,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了零售業態創新的路線圖,6個要素中24個細節維度的組合變化就是零售業態創新的具體內容。[10]此外,還有一些研究涉及了農產品流通組織的創新,如馮邦彥和段晉苑提出通過建立專業運銷合作組織改革現行的生豬流通制度的建議。[11]

3. 流通模式創新。該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內容比較分散,包括生產模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物流模式創新和渠道模式創新等,表明我國的流通模式在許多方面還存在著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于奎和文啟湘分析了批發商業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批發商業發展模式創新可以通過推進供應鏈管理模式,積極探索電子商務批發交易,向現代物流中心過渡以及發展規模經濟等途徑來實現。[12]

4. 營銷創新。該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發上面,大都從企業營銷手段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入手,探討了如何創新改進營銷方式。很多學者強調零售企業營銷創新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正確選擇。[13]范增認為營銷創新是連鎖超市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能持續、穩定的發展的必然選擇,營銷方法的創新應包括綠色營銷,情感營銷和導入CIS推廣形象營銷等方面。[14]

5. 技術創新。該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術創新對流通服務業的重要性,如何進行技術創新等。如張宏以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為基礎,提出了改進的A—U模型,流通產業的升級可以是跳躍式的,發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這都是由又是由技術創新的跳躍性所決定的。發展我國流通產業應從宏觀層面加強技術創新的政策地位,強化對加快發展現代流通產業的政策支持,積極引導第一、第二產業參與流通技術創新,提高流通企業對流通技術的認知和掌握程度,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物質基礎建設等角度進行改進。[15]

6. 制度創新。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從政府企業管理論文,企業以及社會組織等角度探討了如何健全我國流通市場的制度創新。如文啟湘和趙玻指出流通產業天然就是低進入壁壘產業,要防止流通產業過度進入,今后我國必須加快流通產業進入管制制度創新核心期刊目錄。[16]

7. 觀念創新。該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則提出要確保流通產業的先導地位, 充分認識流通和流通創新在市場經濟當中的應有地位和作用。[17]黃國雄認為流通是基礎產業,并從流通觀念的創新理論要點出發,對商業的本質、商業城市建設、商業信譽、商業市場、商業利潤、商業文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18]

8. 服務創新。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國流通業服務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適應新時期流通業服務創新的若干措施。如許彩國和柳思維指出零售企業必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擴大服務范圍,完善服務設施,更新服務內容,通過服務創新才能實現顧客滿意,培養顧客忠誠。[19]

9. 其他。以上的分類方法并不能涵蓋所有流通創新論文,凡是不能歸入以上類別的學術論文歸入該類,合計共16篇學術論文。

(二) 時間序列分析

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國內學者們在流通創新方面的研究,我們對論文樣本進行了時間序列分析,對總的樣本論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題的論文分別按時間序列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學者們研究重點的變化。

圖2 流通創新論文時間分布圖

從圖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國內學者在流通創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達到兩個峰值。2001年末中國入世之后,外資流通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速度加快,此時的本土流通業迫切的需要創新理論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流通創新的研究持續增多,所以考慮到學術成果刊登的滯后性,在2003年流通創新達到一個相對峰值是符合實際的,但是這種研究態勢并未持續。直到2004年底零售業全面對外開放以后,本土流通業面臨外資的威脅和壓力驟然增加到一個更高的程度,這使得通過創新提升競爭力的研究成果應需要而增多,同樣考慮到學術成果刊登的滯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間才達到另一個更高的峰值。但是隨后流通創新的成果又出現了下滑的跡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在流通服務業受到沖擊的背景下,自主創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關注。總之,流通服務業創新的研究論文數量呈現著波動,這表明學者們在該領域的研究還不夠成熟企業管理論文,并未形成持續穩定的增長局面,同時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該領域的學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時間關注流通服務業創新的發展。

(三)流通服務業各子行業的研究文獻分析

以下我們對流通服務業4個子行業即零售、物流、批發、餐飲的研究現狀進行簡要分析。

1. 零售業創新。零售行業的研究論文有79篇,研究的焦點集中在零售業態創新,服務創新,營銷創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研究中大多數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創新的,論文樣本中僅有5篇是專門研究農村零售創新的,主要研究了農村零售業的業態創新和營銷創新等。如汪旭暉和徐健從農民消費行為偏好視角對農村零售業態創新模式進行了探究,通過探索農民消費行為得出了新型業態創新模式“農村現代綜合商場”,這種業態與城市大型綜合超市有顯著差異,融合了農村現行傳統業態——雜貨店、集貿市場等的優勢,并且摒棄了這些傳統業態在商品品類少、假冒偽劣商品多、環境臟亂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組合要素各個方面具有典型的農村化特征。[20]張蓓從綠色營銷、體驗營銷、定制營銷、整合營銷和關系營銷等新型營銷方式出發,對農產品超市的營銷方式創新提出了若干建議。[21]

2. 物流業創新。物流行業的論文有106篇,研究內容包括物流服務模式創新,供應鏈創新以及技術創新等。張光明認為物流服務創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隨競爭創新、顧客需求主導創新、物流技術創新、物流網絡創新、增值物流服務創新等,各種創新模式具有不同的優劣勢及風險,選擇何種模式取決于企業環境條件及諸多因素的考慮。[22]魏際剛提出物流技術創新涉及經營管理和工具、裝備、設施等領域,物流技術與裝備的發展趨勢是先進性,信息化,多樣性與專業性,標準化與模塊化,系統性與可擴展性,智能性與人性化,綠色化與節能化。[23]總體來講,我國物流也起步較晚,無論在技術還是管理創新方面都還與發達國家有顯著差異,關于這幾方面的研究還很不成熟,多數的設計和建議還都停留在紙面上,這需要我們一方面加大物流現代化的研究,同時也要結合國情逐步健全我國的還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統。

3. 批發業創新。研究批發業的論文有27篇,具體包括了批發商業態模式的創新及批發市場的創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國農村批發商業的業態創新問題,指出由于農村批發業存在著批發網點組織化程度低,批發商業功能萎縮,批發成本過高,流通效率低下等問題,所以農村批發商業業態創新方向應該是產、供、銷一體化,批零一體化企業管理論文,產銷地一體化,批發與物流配送一體化,貿工農一體化等核心期刊目錄。[24]譚本艷和趙曉飛提出了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創新策略,即組建批發商群,擴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模;通過創新模式,實現批發市場間的橫向整合;通過打造龍頭,實現批發市場間的縱向整合。[25]

4. 餐飲業創新。檢索到研究餐飲業創新的文章只有23篇,與其他幾個流通子行業相比,餐飲業創新相對較少,這些論文集中在研究餐飲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等方面上。如楊銘鐸對餐飲企業產品創新體系進行了設計,認為餐飲企業產品創新系統可分為菜點創新、服務創新、環境創新三個子系統,各個子系統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26]于干千從中國餐飲企業“集體創新動力缺失”的現狀及成因出發,分析了不同餐飲企業對自主創新、模仿創新及合作創新三種技術創新模式的選擇。[27]

四、結論

本文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對我國2000-2009年流通服務業創新的學術論文進行了檢索,研究發現可歸納為以下方面:(1)通過研究主題內容分析,發現學者們對現代流通服務業發展的研究已積累了不少成果,但總體來說比較分散,而且大多側重于流通業創新的某一方面,對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科學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組織創新,流通服務方式創新,流通技術創新以及流通制度創新等有限方面。迄今為止還沒有學者用系統的理論統攬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整個全局,并深入探究現代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系統的構成及運作規律,這將成為流通服務業創新研究的重點。(2)通過時間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學者們在流通服務業創新的研究論文數量呈現一種上升勢態,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流通服務業創新問題。但論文數量并不是一種持續上升,而是折線上升,表明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還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對某一方面問題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時間段,如何全面,系統并且有層次的對流通服務業創新進行研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3)通過對4個子行業的研究,發現學者們對流通服務業各子行業的側重點差異很大,零售和物流領域創新的研究比較多,而批發和餐飲則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為商流的終端企業管理論文,是最終實現企業利潤的環節,理所應當的受到更多的關注。物流在節約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也得到了人們的不斷關注,其創新研究也涉及到各個方面。而作為零售商背后的批發業,則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從商業發展的趨勢看,多種現代流通組織的出現如工廠實行產銷一體化,零售連鎖公司實行批零一體化等搶占了批發業的經營空間,使許多人質疑批發業存在的價值,批發業的創新也未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至于餐飲業創新的論文最少,主要是因為高等院校對餐飲相關專業的設置起步較晚,從事餐飲研究的學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飲企業長期漠視創新所致,但是隨著餐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餐飲業自主創新問題將會越來越被關注。此外,需要特別指出的目前零售業創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領域,但是隨著城市零售業在城市競爭日益激烈,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的零售商進軍農村市場,而對于農村零售創新的研究將成為一個熱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夏春玉.流通概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宋則.中國流通創新前沿報告[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宋則,李蕊.外資在流通業超速擴張值得警覺[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3).

[4]路風.走向自主創新——尋求中國力量的源泉[M].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徐從才,李颋.論流通創新與貿易增長方式轉變[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8,(11).

[6]趙振民.價值創新:零售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J].商場現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體系創新——從行政區域組織到經濟區域組織[J].經濟管理,2001,(11).

[8]宋羽.淺析我國流通產業組織創新[J].商業時代,2007,(8).

[9]孟鐵,張殿波.論我國流通產業組織結構優化與創新[J].經濟縱橫,2008,(9).

[10]李飛.零售業態創新的路線圖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6,(24).

[11]馮邦彥,段晉苑.我國農產品流通制度的組織創新研究——豬肉漲價背后的制度經濟學分析[J].學術研究,2008,(8).

[12]于奎,文啟湘.談批發商業的模式創新[J].商業時代,2005,(32).

[13]葉敏,蘭昌賢.我國零售企業營銷創新策略思考[J].江蘇商論,2007,(10).

[14]范增.連鎖超市的營銷創新[J].商場現代化,2006,(1).

[15]張宏.技術創新與我國流通產業的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09,(9).

[16]文啟湘,趙玻.論我國流通產業進入管制制度創新[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4).

[17]宋則.新世紀新主題:流通現代化——促進流通創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業研究,2003,(9).

[18]黃國雄.流通觀念的創新理論要點[J].商業時代,2008,(28).

[19]許彩國,柳思維.我國零售企業的服務創新淺論[J].中國流通經濟,2004,(4).

[20]汪旭暉,徐健.農村零售業態創新:一個基于東北地區農民消費行為的探索性研究[J] .農業經濟問題,2009,(5).

[21]張蓓.論我國農產品超市的營銷創新[J].經濟縱橫,2007,(7).

[22]張光明.物流服務創新模式研究[J].經濟管理,2006,(18).

[23]魏際剛.物流技術的創新、選擇和演進[J].中國流通經濟,2006,(3).

[24]李芬儒.農村批發商業業態的創新與開拓農村市場[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4,(1).

[25]譚本艷,趙曉飛.創新批發市場經營模式提高農副產品流通效率[J].宏觀經濟管理,2009,(11).

[26]楊銘鐸.餐飲產品創新系統構建[J]. 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7, (4).

篇(7)

一、選題依據、意義和實際應用方面的價值

企業成本管理理論在企業管理理論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為解決企業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論得以存在和不斷發展這一事實本身也印證了成本管理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對企業起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富鐵軌枕有限公司節約勞動耗費,增加生產,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加盈利。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競爭能力提供保障。同時也為相關企業在成本管理問題上提供借鑒。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國外:企業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別是作業成本的應用和結合ERP的實施對成本管理的創新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英國教授羅賓-庫珀(RobinGooperand)提出了以作業成本制度為核心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實質是在傳統的成本管理體系中全面引入作業成本法,關注企業競爭地位和競爭對手動向的變化,從而構成了一種嶄新的會計崗位--戰略管理會計。20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論界和企業界也開始加強對戰略成本管理及其競爭情報的應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義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劃。這種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是從事物的最初點開始,實施充分透徹的成本信息分析,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比較,來設計產品的成本,從而使成本達到最低,其本質是一種對企業未來的利潤進行戰略性管理的情報研究過程。

國內:國有企業的成本預算內容不全面,不能發揮預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導作用。成本管理比較單一。成本管理的內容由產品成本逐漸向企業成本和戰略成本管理發展,理論研究者和企業也在進行相關研究和實踐。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擬采取的辦法

研究內容:從富鐵軌枕社會成本分析入手,針對富鐵軌枕存在的成本管理的問題,找出影響富鐵軌枕的成本管理的因素,并進行整理,結合理論所學和相關文獻的理論支承,提出解決富鐵軌枕成本管理問題的對策擬采取的辦法:實地調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歸納分析、規范研究等。

四、課題研究中的主要難點及解決辦法

難點:成本數據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術問題可能會導致相關數據偏離真實值。

解決:技術分析與邏輯分析,實地調查。

五、論文工作日程安排

第六周至第七周開題報告準備及開題答辯

第八周至第十周撰寫論文提綱整理資料外文譯文

第十一周論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論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論文定稿、答辯準備

第十六周論文答辯

六、參考文獻:

[1]冉秋紅。戰略成本管理的觀念、方法與應用[J].中國軟科學,2001,(05)。

[2]于婕。基于客戶價值創造的營銷成本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5.

[3]張智洪。戰略成本會計在黑龍江省制造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

[4]韋德洪,王珊珊。成本管理系統的柔性研究[J].會計之友(下),2015,(01)。

[5]葛兆強。戰略管理、銀行成長與商業銀行戰略轉型[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5,(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在线| 巨熟乳波霸若妻在线播放| 国产 在线 | 日韩|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动视频| 成 人 社区在线视频|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业余 自由 性别 成熟视频 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 中文天堂资源| 少妇人妻邻居| 久久无码av三级| 国产无夜激无码av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va中文字幕|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自慰小少妇毛又多又黑流白浆| 亚洲 欧美 小说|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永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网站|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手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