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醫護師德總結

醫護師德總結精品(七篇)

時間:2022-10-16 00:49: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護師德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醫護師德總結

篇(1)

撰寫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供應室年度培訓總結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臨床工作的總后勤。它負責臨床一線的各種器械、敷料等衛生材料的消毒供應工作。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病人的安危和醫護質量,更有甚者會影響醫院的聲譽醫學全在線。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杜絕醫院感染的發生。

健全的領導管理體制

我院消毒供應室由分管護理的副院長直接領導,由護理部及院內感染科進行業務指導及監督檢查工作。科內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領導管理體制。

高標準的硬件設施建設

嚴格按照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準”的要求,在建筑方面計劃做到最合理的改造。該室位置遠離污染源,又接近臨床科室,處于相對獨立、無污染的區域。室內三室劃分明確,嚴格區分為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采取強制通過方式,形成由“污—凈—無菌”的運行路線,做到人流物流不交叉逆行。由護理部及醫院感染科定期到科內進行業務指導及監督檢查工作醫學全在線。科內每季度對工作人員進行“三基”知識考試,定期學習院內感染知識,提高工作人員的消毒隔離意識,嚴格各項技術操作規程,防止因人為因素造成的院內感染流行。各種醫療用品的分類清洗、消毒、包裝、滅菌都有嚴格的質控標準,由護士長及質檢小組在工作中隨時隨機檢查,確保醫療用品消毒滅菌效果。

細菌、微生物學檢測標準

室內衛生每日濕式清掃,紫外線照射每日不少于1h,消毒液擦拭每日1次,每周一大掃,每月徹底清掃制度。各區域抹布、拖把分開使用,用后懸掛晾干。定期對各區域進行空氣、物表細菌微生物檢測,各區域空氣、物表細菌數都在正常范圍內,無超標現象。

消毒、滅菌設備檢測標準

紫外線燈的檢測

為確保紫外線燈管效能的有效發揮,對紫外線燈管采取日常檢測、強度檢測。嚴格燈管的使用保養原則醫學全在線。日常檢測的內容包括燈管的使用時間、累計照射時間和使用人簽名。強度檢測每季度1次,且保證新燈管強度不低于100μw/cm2,使用中燈管不低于70μw/cm2。

3.壓力滅菌器效果檢測

每包進行化學檢測,每周用嗜熱脂肪桿菌芽孢菌片進行生物檢測。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及質檢措施,我院從未發生因消毒物品不合格引發的院內感染現象。

一、培訓的重點內容及措施:(一)、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我園圍繞局下達的年度重點工作,著力加強對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

xx月份組織全體教師集體師德培訓,幫助教師在學習中不斷凈化自己的心靈;開展學習心得交流活動,讓教師在思維的彼此碰...

期貨培訓總結期貨培訓總結:相對于券商、期貨公司的內部培訓,第三方培訓更容易為投資者所接受。第三方擁有的廣闊平臺,也相對容易吸引國內外優秀實戰派講師的加盟合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堅持以黨的xx大和xx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財政中心工作,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工作理念,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全市人才工作的安排部署,積極為全市人才工作提供強有力地資金支持,...

本學期我院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服務精神,以散播愛心、傳播文明、奉獻社會、完善自我為口號,去回報社會,并不斷開拓創新,使民生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好的發展與進步,無論在校外還是校內都要將青協的志愿...

xx月25至xx月xx日

,我們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的全體學員參加了為期四天的封閉式軍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給我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憶,綠色的軍裝,嘹亮的歌聲,整齊的步伐,矯健的軍姿同時軍訓還鍛煉了我的體魄,增進了與其他學員之間的友誼...

教師培訓總結1通過參加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我仔細聆聽了專家的講座,進入發貼、跟貼,寫學習日志,精心編寫教學設計與反思,用心地完成作業,使我學到了當前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

本人xx,男,xx年xx月出生,xx年xx月大學本科畢業,現對自己以往的工作、思想、生活情況做如下小結:一、工作方面參加工作以來不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能夠服從公司安排,盡心盡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做好本職工作。

什么是時間?一種科學的解釋,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時間的腳步匆匆,永遠不會受外界影響,因外界的變化而停止。

篇(2)

[關鍵詞] 臨床專業認證;青年教師;綜合素質培養;基礎醫學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10(a)-0133-04

Improv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 in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s an opportunity

ZHAO Shuang1 WEI Shiping2 DU Meisu2 HUANG Yanfeng1 ZHANG Shengchang3

1.Basic Medical College,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aise 53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Basic, Xingtai Medical College, Hebei Province, Xingtai 054000, China; 3.Anato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are the new forces and backbone elements of facult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arnestly implement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s are the highest priority of reaching the aim of running a medical school especially in basic medicine,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It is also the guarantee for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ed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aking the clinical medicine accreditation as a good chance, the training work for young teachers should be made more scientific, standard and systematical. Its cultivation contents and forms should be optimized, we must strength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moral character and demeanor, improve their teaching 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Learning advanced educational notion, developing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widening the culture method and evaluation mode for young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young teachers who teaching basic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Young teach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Basic medicine

高等醫學教育擔負著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基礎醫學教育教學時期是為醫學生學好臨床專業課并做好臨床實踐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非常重要的階段。只有高度重視醫學基礎教學,才能有效提高醫學教育質量。教育質量的提高必須依靠教師綜合業務能力的提升[1],而青年教師是高校師資隊伍中的新生和中堅力量,因此做好青年教師的教育和培養工作,是實現醫學院校辦學目標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事業得以鞏固和發展的保證。

1 基礎醫學青年教師隊伍現況

以右江民族醫學院為例,青年教師的隊伍數量龐大,40歲以下青年教師已至60%以上。近年來高校大規模擴招,學校的教學任務量特別是本科教學任務量隨之增多,很多青年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系統地教育教學及授課培訓學習,就擔任一門甚至幾門課程的主講老師,可是這些青年教師多數畢業于醫學類院校,尚未十分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學規律、缺少一定教學經驗,教學基本功會相對略顯弱勢[2],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相關課程的授課質量,整體教學業務能力有待提高[3]。同時,加強師德師風、人文素養和科研能力等有針對性的培養培訓,對于提升基礎醫學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尤為重要[4]。

2 優化青年教師培養內容與形式

2.1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與培養

醫學生們將來要從事醫療行業,為患者服務,作為醫護人員就要必備良好的醫德醫風,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要始終貫穿于醫護人員的整個職業生涯,這是成就任何事業的前提。同樣作為培養醫生的醫學院校高校教師,更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爭做優秀師德師風的典范。每年國家教育部都要評選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和教書育人楷模,這些榮譽獲得者多來自基層,其先進事跡無不體現著他們對教育事業和對學生的熱愛,師德高尚,是廣大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也正是學校對青年教師進行師德師風培養很好的機會。這樹立起優秀的師德師風潛移默化中會影響講臺下的醫學生,未來的白衣天使,可以為培養醫學生將來從事醫療行業樹立良好醫德打下堅實的榜樣基礎。

2.2 教學技能培養

針對青年教師多畢業于醫學類院校,很少有教育教學實踐背景的客觀現狀,高校負責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和培訓的有關部門,需組織廣大青年教師進行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前崗位培訓,其中應包括基本理論學習,即傳統的崗前培訓課程研修,如“教育心理學”“教育教學法規”等,還應包括結合教師自身從事的學科、專業特點,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技能訓練,并多給予青年教師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專家學習交流的機會。剛剛步入教學崗位,由于經驗缺乏,教師可能沒有過多自己對課程授課技能的深入理解和過高駕馭課堂的能力,此時只要多聽資深教師的授課,哪怕所講授的知識中所舉的事例或病例都只限單純的模仿,也會使課堂授課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且不會影響專業知識的準確傳授,因此,初入課堂教學,不斷積累授課經驗的前提是虛心學習前輩的授課技藝,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并不斷豐富自己的授課經驗,逐漸形成自己的授課風格,以逐步提高教學業務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5-6]。

在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學水平工作方面,右江民族醫學院教師發展中心經過精心籌劃準備,組織開展了2013、2014年度的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培訓,包括“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技能”“Sandwich教學、PBL教學等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工作坊活動”“課堂PPT制作與演示效果”“名師指導教學――教學經驗交流”“微格教學”等專題講座,同時觀看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組辦的全國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獎錄像,并參加校內優秀教師“精彩一課”教學觀摩等活動。學員們覺得學校此項舉措就像及時雨一樣,成為了提高青年教師教學基本技能很有效的途徑。講座中談到的各種課堂教學技能,如導入技能、提問技能等,教師在實踐中可以去慢慢摸索、總結和積累;參加培訓的老師還親身體驗了Sandwich教學和微格教學法;在PPT制作講座中指導老師分析PPT課件制作中常見的一些錯誤,并提供了許多實用簡便的解決方法。這些舉措為提高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無不說明青年教師崗位再學習并貴在堅持的重要性[7]。

2015年右江民族醫學院將接受國家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的認證工作,其中認證指標體系中就有對基礎醫學課程授課及考核評價的原則,即課程計劃的設計與實施中教學方法要多樣性、數字化,可采用以問題為基礎的PBL教學模式、團隊導向TBL模式、案例教學CMT模式等教學手段[8],以真正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今后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9]。因此,應以這次的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為契機,從而大力推進教學方法的普遍改革,如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病案導入,并以病案貫穿于整個授課過程,結合臨床知識采用以病案為主線的橫跨基礎與臨床的系統教學等[10-11],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質[12]。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有利于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對青年教師業務能力的培養[13]。

突出以“分子-細胞-器官-系統”為主線,從正常和異常兩個方面重組,盡量優化、整合出更有利于學生對基礎醫學知識全面系統掌握的一門課程“基礎醫學”,是根據“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總體實施方案”精神,將原來開設的“人體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生理學”“人體生物化學”“免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等學科課程進行優化整合而成。針對2013級“卓越醫師培養試點班”,探索為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提供最核心、最科學的基礎醫學知識體系,為以“器官系統為基礎”的臨床系列課程作知識鋪墊,并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為導向,深化基礎醫學教學改革[14]。因此,這就對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未來的發展與專業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著力培養“全科醫生”的同時要緊抓基礎醫學“全科教師”的隊伍建設,教師也要重視向以“器官系統為基礎”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積極投身專業知識的整合學習中,刻苦鉆研。作為民族醫學院校的特色學科是民族醫藥,在民族醫學授課方面可鼓勵青年教師多利用校園特色中藥材藥圃資源;在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橋梁學科如“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病理學”“局部解剖學”等學科的授課方面,也可鼓勵青年教師向附屬醫院醫師們多請教臨床實踐問題,這樣的基礎與臨床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將更有利于青年教師業務能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2.3 科研素質培養

高校教育的功能,即教學和科研,作為醫學院校的基礎醫學教師,要具備現代教育理念,教學和科研工作應該齊頭并進,“兩條腿走路”,才能促進醫學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若教學與科研不能很好結合,將導致教學方面傳授的知識觀點陳舊,如果擁有切身的科研經歷和創造經驗,才能把知識講活,并有助于對學生創新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所以,要不斷拓寬青年教師的知識視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如可以建設基于“學科群”的模式,增強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和創新思維,多給予青年教師外出學習和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助力青年教師早日成為“研究型教師”,有利于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15]。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指標體系中也明確指出提倡將科研活動、科研成果引入教學過程,通過科學研究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及科學精神[16-17]。

2.4 人文素質培養

教師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可以使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有機結合,從而增加其教學效果和教學感染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領悟能力[18]。應多鼓勵青年教師擔任兼職班主任工作或學生社團指導教師,教師與學生要如朋友般真誠地交流,真正做到關心愛護學生,樂觀、陽光、充滿信心,并于教學進程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并帶給學生以正確認識社會、學習和生活的正能量。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于2014年主辦了全區第一期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提升計劃培訓,這個培訓集中了全區所有高校選拔的部分優秀青年教師,分文、理科組,有教學業務技巧的集中學習,有遠赴省外著名高校的隨堂聽課學習,還有網絡課程學習和校內導師的指導性學習實踐,每個環節都設置得很有意義,這也充分說明了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青年教師培養的高度重視,最終培訓效果非常顯著,學員們也取得了很多教學上的好成績,其中在集中培訓學習環節中有一項令所有學員印象深刻,那就是以集體做戶外游戲的方式進行素質拓展訓練,游戲中帶給學員的是很多的思考,鍛煉和培養了大家勇于自我挑戰、勇敢面對困難、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因此應鼓勵青年教師踴躍參與這類活動,這是可以帶到平時工作和生活中的寶貴財富,培養好自身的人文精神也可以成為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一種感召。

3 拓寬青年教師培養方法和考核方式

高校青年教師精力旺盛、思維活躍、視野開闊,青年教師都很希望能夠通過培訓來促進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故應根據青年教師的性格特征和學習特點,不斷拓寬培訓及考核方法。多種培訓方法靈活運用能營造良好的情境,引導青年教師在培訓活動中不斷反思、在交流分享中學習、激發青年教師多角度的思索和探究,有助于他們將所學內容在今后的教學科研中靈活地加以運用。青年教師培訓工作可以建立目標考核、過程考核等相結合的長效“多元考核機制”,如與青年教師座談,組織參加授課基本功競賽、教案設計比賽、學生評課、專家或同行聽評課等,使青年教師培訓的考核方式更加靈活和科學。同時要充分發揮老教師及各級“教學名師”對青年教師培養的“傳、幫、帶”作用,可以借鑒兄弟院校教師培養經驗,如開展“名師工作坊”等交流活動,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和提高。

4 小結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和進步是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加強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業務素質的培養,對于創辦高水平醫學院校、培育高質量醫學人才有重要的意義。高校青年教師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應不斷注入新的內容和新的方法,可以以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為契機,多措并舉,全面提高醫學院校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業務素質。

[參考文獻]

[1] 馬秀珍,吳忠道,王斌.基礎醫學教育中青年教師師資培訓的幾點體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27(3):78-79,93.

[2] 杜朝東,王沁,付延功.醫學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培養方法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23(2):46-47.

[3] 樊小杰.系統構建提升青年教師教學力的新機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8):758-762.

[4] 韓巍,黎潤紅.醫學院校公共基礎課程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6):839-846.

[5] 何曉瑾,汪悅,周學平.運用PBL模式優化醫學專業臨床課程教學初探[J].江蘇高教,2014,(5):102-103.

[6] 郭林,金剛,劉玉婷.CTTM結合Sandwich教學法在核醫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29(2):12-13.

[7] 袁力,張敬軍,劉林祥,等.改革傳統醫學教育模式 提高醫學生核心競爭力[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5,35(1):15-17,107.

[8] 張艷青,孫沛毅.案例教學――醫學教育后PBL時代的新選擇[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6):1111-1112,1120.

[9] 趙萬紅,于龍順,鄢紅春,等.適應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的基礎醫學教育改革探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5):156-158.

[10] 趙爽,蒙山,朱名毅,等.民族醫學院校病理生理學教學融合多媒體技術實施CPBL模式探討[J].重慶醫學,2013, 42(18):2172-2174.

[11] 趙爽,張勝昌,蒙山,等.醫學熱點融入病理生理學教學的探討[J].重慶醫學,2014,43(2):235-237.

[12] 殷曉麗,王德炳.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探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1):10-13.

[13] 劉含登,丁嵩濤,彭惠民,等.改革醫學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8):823-825.

[14] 孫維權,李君,廖詩英.地方院校臨床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創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29(2):45-46.

[15] 戴雙雙,何鳳田,連繼勤,等.基于學科群模式的基礎醫學青年教師成才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 26(1):50-51.

[16] 王昌明,覃泱,莫碧文.創新教學團隊在地方醫學院校中建設思路與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7):142-148.

[17] 柯海萍,李偉東,章皓,等.基于專業群構建基礎醫學平臺課程的實踐及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8(6):75-76.

篇(3)

留守兒童在中國越來越多,部分兒童剛出生就沒有了爸爸,沒有了媽媽的陪伴。他們長時期生活在無愛、無語的環境中。我們應該多給他們一點關注,幫助他們健康成長。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范文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暨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并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托人照顧的中小學生。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今年,我校積極響應各級領導的號召,從實際出發,在全校范圍內啟動了“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工程”,現將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摸清情況,確立工作目標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縣農民大量外出務工、經商,有許多成功人士已在經濟發達地區購置房產安家落戶,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農民在外過著低收入的打工生活,無力支付高額的異地借讀費用,只好將子女留在本鄉由長輩或其他親戚幫助看管,我們班像這樣的“留守兒童”就有20多人,他們享受不到父母的溫暖叮嚀,只能在隔輩或親戚有心卻無力的關愛中徘徊,而貧困山區的留守人員,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殘、文盲、半文盲。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多么不利啊。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是祖國的希望,“留守兒童”的問題引起了社會與相關領導的關注和極度重視。面對現狀,我校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把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立為“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發揮了學校在“關愛工程”中第一陣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

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每班推薦4—5名典型學生與我校在職教師結對,每位教師結對2—3名學生,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3、大力宣傳,發動社會力量。

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微薄的學校是不夠的,所以在這次活動中,還發動了村委會成員以及退休老師一起加入到“關愛行動”中來,此舉得到了相關人士的熱烈支持,紛紛擔當了“家長”的角色,與孩子們一道,邁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制度。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5、積極開展文體活動。

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間和下午課后,由結對老師輪流值日在學生活動室和操場組織、安排豐富的問題活動。諸如:課外閱讀、學習指導、體育活動等。

6、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進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取得的成績

經過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成績提高了,待人接物禮貌了,自立、自主、自強了……在結對的老師中更是涌現了許多優秀教師。我們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工作,也許現在還僅僅是起了個頭。但是在那么多人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有決心對這項工作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這項工程,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學校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扎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煉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范文二__中心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隨著農民外出務工的增多,“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隨之越來越多。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從校區實際出發,做了一些探索,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召開家長會,摸清情況

每學期開學初,學校以班為單位召開家長會,會上除了向家長匯報學校的工作情況,另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監護情況。有的學習無人管理,出現疑難問題缺乏指導;有的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緒波動大;有的行為習慣差,常有違紀現象。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我們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程。

二、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形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總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于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三、營造氛圍,健全制度,開展活動

1、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溫暖

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在團支部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達到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2、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

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清楚監護人的姓名、聯系方式,便于老師與家長、監護人聯系溝通,配合教育。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在每班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建立健全家校聯系。要求班主任老師期初、期中、期末與留守兒童進行家訪,了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況。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溝通一次,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科學育兒、科學監護孩子的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3、開展關愛活動,快樂成長

學校制定了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開展關愛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特殊關心和監護,全方位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在校園里做到對“留守兒童”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參加。”為留守兒童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定期開放。在學校少先大隊的統一組織下,孩子們可以在留守兒童活動室自主閱讀自己喜歡的圖書、展示自己的書畫作品、組織小組討論、開展合作學習,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共同進步,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真正成了兒童學習活動的樂園。

開展“校園歌手賽”活動。為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給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藝的舞臺,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學校于12月22日在階梯教室舉行了第三屆校園歌手大賽。經過各班的選拔推薦,最后全校區共有12名同學進入了今天的比賽。比賽分2個組展開角逐,比賽中小選手們個個滿懷激情,引吭高歌,《童年》、《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少兒歌曲被歌手們演繹得激情四溢、個性飛揚。嘹亮的歌聲響徹賽場,引來臺下觀眾和評委們的陣陣掌聲。有的家長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參加校園歌手賽,不遠千里,趕回家親歷孩子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成功時享受到更多的關愛。

邀請醫護人員為留守兒童進行體格檢查,關愛孩子的健康。開學剛剛一周,學校邀請太和三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領導和醫護人員免費為校區全體學生進行體格檢查。檢查的項目有量血壓、量身高、測視力、測肺活量、量胸圍、五官檢查等,并對兒童建立健康體檢檔案。醫生們一邊為孩子檢查,一邊宣講著兒童保健知識,極大限度地保證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孩子們在檢查中沒有絲毫膽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溫暖。

另外,學校定期和不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以上是我校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還有待進一步創新。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愛,學校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的高度,對他們要嚴慈相濟,用愛去滋潤,用心去呵護,用情去溫暖,就能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的荒漠,走進親情的綠洲。以后我們將更務實工作,不懈努力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范文三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認識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我校從實際出發,加強了對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兒童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為切實做好關注教育,關注留守兒童的這一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中層干部和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各負其責,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留守學生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

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

學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學校的留守兒童,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清楚監護人的姓名、聯系方式,便于老師與家長、監護人聯系溝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并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

2、建立監護人隊伍,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

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學校還多方面聯系社會上的愛心媽媽,至今有四名留守兒童找到了愛心社會媽媽,社會媽媽負責孩子的全年的學習開銷,還定期到學校看望,節假日領回到自己家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3、建立“家校”聯系制度。

為及時了解掌握各方面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學校建立定期聯系制度。學校對監護人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

三、營造關愛氛圍,開展關愛活動

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利用元旦、六一等節日契機,開展了“校園爸爸、校園媽媽——關愛留守孩子”座談會,為每個孩子送上學習用品,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與溝通,讓這些“留守孩子”體會學校對他們的關愛。使每一個留守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覺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樣,可以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生活,讓他們的心理充滿陽光與歡笑。

四、感受溫暖,快樂成長

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留守學生之活動室,配備了電腦、親情電話、活動器材、圖書等設施設備。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學校定期和不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使他們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五、取得可喜成效

通過各種關愛工作的開展,形成了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關護網絡并取得較好成效,留守兒童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絕大多數留守兒童不僅學會了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還培養了堅韌、獨立的個性,出現了廣大留守兒童安心學習,家長放心工作的喜人局面。學校四項關愛留守兒童措施__教育局網給予報道,學校建立留守兒童關愛網在__晚報給予報道,在全市發揮了較好的示范作用。

六、今后工作打算

1、倡導全校師生,為留守兒童獻出自己的愛心。

開學典禮上,為貧困留守兒童搞一次校園爸爸媽媽活動,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2、結合教師開展的“教師幫扶”活動,在師生之間開展“手拉手、同成長”為主要形式的結對互助活動。

3、實行家長制,滿足留守兒童的心理需要。

各教師兩位留守兒童的家長,定期與學生交談,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給學生以家庭般的溫暖,從而使其安心學習。

4、各班組織本班“留守兒童”開展“兩地書親子情”活動,讓學生把學習、生活中的樂趣和困難告知父母,能與父母更好地溝通。

(學校免費提供信封)學校在_月份將開展一次“給遠方父母一封信“為主題的征文活動。

5、打開留守兒童心靈之窗,每月上一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課,開設心理咨詢,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6、關注留守學生的生活和學習。

每位教師需幫扶一位留守兒童,做到隨時與孩子溝通交流,關注孩子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

七、存在的問題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愛,我校在這方面雖然做了大量工作,獲得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們也感到這一工作單靠學校的努力,是不夠的。目前,“留守學生”人數增加,給學校,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其次,家庭教育觀念錯誤,家長教育沒有方法,給學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作用。所以我們應用愛去滋潤,用心去呵護,用情去溫暖,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的荒漠,走進親情的綠洲。

篇(4)

“關愛留守兒童”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留守兒童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因長期與父母分離,再加上代管人多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愛現象比較嚴重,學習上、思想上與孩子進行交流較差,因此,這些孩子在學習上、思想上、行為上、心理上容易發生偏差。作為一名教師,如何作好這些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體會很深,我認為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我與xx班xx同學結了對子,她是一個學習成績中等,性格很內向的小女孩,很少與他人交流,從而養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上課回答問題也膽小,不敢舉手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就經常請班上活潑開朗的同學跟他一起玩,在班級集體活動時,讓他多與同學交流,在課堂上經常鼓勵他,我也經常與他交流,這樣他就慢慢學會與同學交流了。

二、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

xx同學學習成績中等,完成作業時常會遇到困難。我找到班主任和課任老師,針對她的情況,專門拿出方案,進行補課。她的成績穩步提高了,在外打工的家長也放心了,還經常打電話和我交流。

三、關愛留守兒童的生活

留守兒童的情感波動性較大,對周圍的反應敏感性強,他們需要平等友善、關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更容易被寵壞、更容易形成嬌氣的不好習慣、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傷害。作為教師應當采取措施使留守兒童經常保持樂觀、穩定、愉快的積極情緒,使他們獲得愛的互助、愛的激勵,從而促進其在學校、家庭的學習與生活。并引發全體同學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幫助。比如:我利用寫信的方式,讓所有的同學都寫一封給父母親的信,往往寫得感情最真摯的是那些留守兒童,因為他們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將好的作文展出或誦讀,讓全體同學都感受一個孩子對父母的真摯的心。這樣所有的同學都深受感染,他們都會用一顆誠摯的心關心身邊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應當幫助,體貼父母不在身邊的同學,那么,留守兒童也不再覺得自卑、孤獨、可憐。他們要與同學、與教師、與社會上關愛他們的人親切的交流。我班同學也相處融洽,形成了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我所做的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相當長時期內都會存在的現象,那么,只要留守兒童存在,關愛留守兒童這項活動就必須深入、持久地、有聲有色地開展下去。

“關愛留守兒童”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xx中心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隨著農民外出務工的增多,“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隨之越來越多。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從校區實際出發,做了一些探索,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召開家長會,摸清情景

每學期開學初,學校以班為單位召開家長會,會上除了向家長匯報學校的工作情景,另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監護情景。有的學習無人管理,出現疑難問題缺乏指導;有的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普遍不夢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緒波動大;有的行為習慣差,常有違紀現象。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我們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程。

二、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構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總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于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本事。

三、營造氛圍,健全制度,開展活動

1、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溫暖

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學校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在團支部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到達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團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2、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職責

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清楚監護人的姓名、聯系方式,便于教師與家長、監護人聯系溝通,配合教育。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構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在每班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教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家長”,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團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建立健全家校聯系。要求班主任教師期初、期中、期末與留守兒童進行家訪,了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景。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溝通一次,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經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科學育兒、科學監護孩子的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3、開展關愛活動,歡樂成長

學校制定了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開展關愛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特殊關心和監護,全方位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在學校里做到對“留守兒童”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參加。”為留守兒童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定期開放。在學校少先大隊的統一組織下,孩子們能夠在留守兒童活動室自主閱讀自我喜歡的圖書、展示自我的書畫作品、組織小組討論、開展合作學習,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真正成了兒童學習活動的樂園。

開展“學校歌手賽”活動。為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給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藝的舞臺,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學校于x月x日在階梯教室舉行了第三屆學校歌手大賽。經過各班的選拔推薦,最終全校區共有x名同學進入了今日的比賽。比賽分2個組展開角逐,比賽中小選手們個個滿懷活力,引吭高歌,《童年》、《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少兒歌曲被歌手們演繹得活力四溢、個性飛揚。嘹亮的歌聲響徹賽場,引來臺下觀眾和評委們的陣陣掌聲。有的家長得知,自我的孩子要參加學校歌手賽,不遠千里,趕回家親歷孩子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成功時享受到更多的關愛。

邀請醫護人員為留守兒童進行體格檢查,關愛孩子的健康。開學剛剛一周,學校邀請太和三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領導和醫護人員免費為校區全體學生進行體格檢查。檢查的項目有量血壓、量身高、測視力、測肺活量、量胸圍、五官檢查等,并對兒童建立健康體檢檔案。醫生們一邊為孩子檢查,一邊宣講著兒童保健知識,極大限度地保證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孩子們在檢查中沒有絲毫膽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溫暖。

篇(5)

關鍵詞:兒科護理;臨床帶教;護生臨床

實習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臨床帶教正是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的紐帶[1]。隨著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和獨生子女的普及,給兒科臨床帶教帶來了較大的難度,為進一步提高兒科護理帶教質量,現就兒科帶教中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1兒科臨床帶教中存在的難點問題

1.1護生因素(1)專科理論知識缺乏。護生在校時不重視兒科理論學習或選擇性學習書本上的內容,有些臨床常見的疾病對護生來說是空白。護生入科實習前沒有系統復習兒科理論知識,所以大多數護生的專科理論知識極為缺乏。

(2)主動性差。進入21世紀后,護理隊伍中獨生子女護士在不斷壯大,其動手能力、協作精神及主動性等方面明顯不足,絕大部分護生不愿意從事基礎護理工作,其溝通技巧和工作適應能力也差。

1.2帶教老師因素兒科護士相對年齡較大,學歷不高,理論知識較薄弱,教學能力相對不足,對帶教任務認識不深,這些都影響了護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影響教學質量。

且兒科工作高度緊張,勞動強度大,鎖碎細致,個別老師為了防止護理糾紛和差錯或嫌護生動作慢,一般只給護生做一些基礎性護理工作,不讓護生動手參與專科技術操作,從而降低了護生的工作積極性。

1.3社會因素(1)獨生子女患兒與家長對兒科工作要求更高更嚴。兒科患者90%以上是獨生子女,即使是幾乎對小兒沒有傷害的護理體檢項目,家長一看到嬰兒哭鬧便不讓實施,從而使護生失去更多的動手機會,進而造成操作技能的缺乏。

(2)課程安排與教育不能滿足新發疾病的需要。

《兒科護理學》對最新出現的各種疾病如腸道EV71病毒感染、甲型H1N1流感、性傳播疾病等缺少描述,且小兒不同年齡階段的各項正常值都有不相同,而各醫學院對《兒科護理學》的學時、實習時間的安排上,相對其他學科來說顯得有些不足。

(3)臨床教學中的法律問題。在我國法制尚未健全,與護理有關的法律課程尚未普遍開設的情況下,帶教老師和學生雙方都存在著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另一方面,隨著患兒家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醫療糾紛逐年遞增。因此增強帶教老師及實習學生的法律意識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2對策

2.1加強兒科理論知識培訓掌握兒科護理常規入科后每個護生必須認真復習兒科理論知識,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經常提問,使理論聯系實際,強化記憶。按時完成隔周一次的小講課,內容為臨床常見病的護理知識,強化理論知識學習。組織每輪一次的教學查房,提高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護士長利用晨會時間進行提問,提問內容為教學計劃所要求掌握的內容,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2對護生進行崗前教育加強入科教育,由護士長或總帶教老師詳細講解科室環境、布局、物品放置、主要病種、工作流程及工作特點,以幫助護生盡快熟悉兒科環境和設施;講解各種規章制度、勞動紀律、醫用垃圾分類以及操作中的自我保護等。強化醫德醫風教育,嚴格按照《實習生管理制度》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護生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

2.3注重帶教老師的選拔帶教老師是護生臨床實踐的啟蒙者,在臨床教學中師德、師風直接影響著護生的心理和行為,選好帶教老師是提高臨床教學的根本保證[2]。因此,我們通過公開競聘,選擇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工作責任心強、語言表達能力好、護師以上職稱人員為帶教老師,這樣可以增強教師的教學意識和責任感。

2.4探索新的帶教方式護理帶教不再是傳統技術層面上的傳幫帶,更講究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做到技術立體化,內容綜合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以癥狀護理為主線,解決課程內容和結構問題。以實例將教學大綱要求的理論課內容按照臨床常見癥狀的護理歸類:即以“常見癥狀-常見疾病-主要疾病-主要護理診斷-護理措施”的思路設計教學的內容。從而達到重視能力培養,重視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是以護生為主體的護理教學查房。科室進行每月1次的護理教學查房,充分發揮了教與學的主動性。此模式采取護生備課主講,現場提問,現場解答。結合具體病例,除探討疾病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以問題為中心。對病人存在哪些問題,采取了哪些護理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以及改進措施,都逐一進行分析判斷。逐漸培養主動、積極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思想。

三是體現“人性化”帶教。人性化的帶教要求帶教老師既嚴格按照帶教計劃執行帶教任務,又要具備良好的自身素質和職業態度,從生理、心理兩個方面關心和愛護護生,對護生的從業態度有正確引導作用[3]。我科采用“一對一”的帶教方式,以“一對一”的方式指導學生實習。身為帶教老師,既擔任長輩的角色,又有老師的義務,通過主動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改變傳統的權威化的教師角色模式,強調人性化的教學管理[4]。

四是采用雙向評價法。即通過定期發放自制評價表由護生對教師,教師對護生進行教與學的評價,有利于調動師生雙方主觀能動性。出科前召開實習生座談會,重視實習生的反饋意見,促進帶教水平的提高。

2.5課程安排適當調整和增加兒科護理內容希望各醫學院校能經常開展社會調查,對各種新發病要及時補充相關教育材料。同時要教育學生明白,學習途徑不能限于教材、教師和課堂,要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規律,主動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新晨

2.6進行安全護理教育提高法律意識。

在臨床帶教中,從護生第一天踏入病房就對護生加強安全教育,并根據兒科特點強化易引起失誤的要點。結合實際案例向護生講解有關法律知識、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我院的各項規章制度,使護生在臨床實習時,注意以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依法做事的思維或行為習慣。

3小結

由于兒科的特殊性給帶教帶來一定的困難,而且在醫療改革的新形勢下,患者對醫護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分析目前兒科護理臨床帶教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不斷總結和改進兒科護理的臨床帶教水平,可使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力群,李湘蘇.簡論護理臨床見習帶教的原則[J].實用護理雜志,2004,20(2):66-67.

[2]楊丹,張德遼,劉成霞,等.新形勢下臨床護理帶教方法與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9):186-187.

篇(6)

關鍵詞 德育 護理 核心能力 培養 研究

一、課題的提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提倡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高職護理教育作為教育部重點扶持和發展的專業,正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為解決這些弊端并且使高職護理教育既要突出護理專業的特點又要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必須以當代職業教育理論為指導,將核心能力教育理論運用到高職護理教育中,從教育學的視角探索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具體的核心能力,運用教育學的基本原理探討培養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途徑。

本課題立足于當前世界職業教育改革所依托的終身教育理念、核心能力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和教學論、課程論的基本原理,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入手,結合護理專業的特點,進行理論上的探索和實踐上的拓展。

因此,本課題對高職護理教育專業的發展和學生個人的終身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 通過對高職護理專業課的教學改革,探索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結構體系及方案。

2. 通過對高職護理德育教育教學實踐、第二課堂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3. 通過臨床實踐教學,探討提升高職護理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4. 最后形成指導高職護理學生核心能力結構體系及培養方案,撰寫研究報告與理論著述,用于指導高職護理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

三、課題的研究過程與方法

本課題研究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 前期準備階段: 時間為2011 年6 月——2011 年8 月本階段確立了課題組成員,組建了課題組;認真查閱資料,了解國內外同類課題的研究狀況, 進行理論學習和交流,達成共識。經研討搞好課題設計,寫好課題開題論證報告;制訂實施方案,在邀請專家論證后,進一步改善方案設計,完善開題報告。

本階段的主要研究方法為文獻法,調查法和比較法等。

第二階段, 調查分析階段: 時間為2011 年8 月——2012 年1 月此調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針對在校所有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基本情況現狀調查,目的在于發現高職護理專業在培養學生核心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探討相應對策。二是針對實習學生的核心能力需求的調查,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在校期間核心能力培養情況,為學校培養學生核心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此階段要對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研究,依據分析結果,課題組制定具體實施內容,在實踐中進行探討研究,課題組成員還要撰寫出調查報告學術論文。

本階段的主要研究方法為文獻法、列表法和比較法等。

第三階段,具體實施階段:2012 年2月——2012 年6 月本階段分為“三塊”、“二步”、“一總結”進行:所謂“三塊”即是德育教育教學、高職護理專業課教學和實習教育教學三方面同時針對各部門的研究內容,展開科研活動。

所謂“二步”、“一總結”即是“三塊”分別進行前兩步走,最后共同一起對研究進行探討總結。具體做法為:第一步:1.德育教育教學方面:由學生處和德育教研室負責,通過訪談的方式,使學生、教師暢談對德育教育教學的認識;德育教育教學實施的最佳方式、途徑及效果的保持等,由參研人員匯總,做收集材料的基礎性工作。本處之所以采用訪談法,目的是減少學生、教師的受約束性,愿意談,真心說,有利于調查材料真實性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并從問題需要出發,確立研究重點,制定實施方案和具體分工的計劃。

2.專業課教學方面:

由護理教研室負責,結合學生調查反應的問題,組織專業課教師訪談,了解教師對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從問題需要出發,確立研究重點,制定實施方案和具體分工的計劃。

3.實習教育教學方面:

由實習科和學校附屬醫院負責,組織實習教師和醫院臨床教師訪談,了解他們對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找準實踐依據,從問題需要出發,確立研究重點,制定實施方案和具體分工的計劃。

第二步:

1. 德育教育教學方面:依據實施方案和具體分工計劃,根據高職護理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課堂教學改革開始,在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機制、如何使學生認可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探索,并探索學校整體德育教育功能的發揮,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學生處開展和諧班級與和諧校園建設活動,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角度出發,努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2.. 專業課教學方面:

依據實施方案和具體分工計劃,根據高職護理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課堂教學改革開始,在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機制、如何使學生有效靈活地掌握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探索。并在教學中注意學生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職業意識的強化,縮短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的距離,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能盡快進入角色。

3. 實習教育教學方面:

依據實施方案和具體分工計劃,根據高職護理學生臨床實習的實際情況,和教授學生職業生涯及就業課的教師合作,進行信息反饋,使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更具有針對性。再有就是讓學生了解就業市場,請已經就業的和即將就業的學生回校“現身說法”,使學生對自己將來的就業方向明確,踏實學習,刻苦鉆研,提高自身的職業核心能力,立志在適應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去實現自身的價值。

“一總結”:

就是依據實施方案,教學、管理、實習和臨床醫院的課題組成員,圍繞課題的重點內容、研究目標,學生特點,在運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實施教育教學的同時,探討如何有效配合,發揮整體資源的優勢,進行課題的具體研究。此階段具體實施中采取邊研究、邊行動、邊調整、邊總結的方式。

本階段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行動研究法、個案法、調查法、訪談法、經驗總結法。

第四階段:成果總結階段 2012 年6 月—2012 月12 月本階段分為“三步”進行:第一步:對所搜集和整理的研究資料進行認真分析,得出研究結論,形成《衛生職業學院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和《高職護理實習學生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撰寫有關教育教學的論文,進行教育教學內容改革的探討。

第二步:對課題具體實施及成效進行評估反饋,聘請專家學者指導研討,并撰寫相關的學術論文。

第三步:課題組全體人員對課題進行研討,撰寫并修改結題報告,向科研管理部門申請結題驗收。

本階段的主要研究方法為文獻法、分析法、座談法、統計法等。

四、研究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注重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明確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突出高職護理特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和評價觀。

課題立項后,為了讓課題組成員更好的做好科研工作,學校不但通過圖書館給課題組訂閱了《職業教育雜志》、《高等職業教育》、《中華護理教育》和《護理學雜志》等,還同意購買《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教學理念與模式與創新》、《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論》、《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報告》、《護理人際溝通》、《臨床護理三基實踐指導》等開拓教師視野的專業書籍,課題組還要定期學習國家有關高職護理教育的方針政策。通過學習,使課題組成員更加明確認識到高職護理教育的重要性,感到肩負的責任,從而達成共識,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和科研當中去,開闊視野,增強現代教育理念,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和評價觀。

2. 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

(1)課題組除在自己內部組織學習交流外,還走出去向專家、學者學習。

①由課題負責人參加河北省教育規劃辦組織的科研課題培訓,會上不但認真聽取學習與會專家所作的科研學術報告,還購買了內容光盤帶回組織課題組人員學習,它不但增長了課題組人員有關的科研知識,也使大家對做好科研充滿信心。

②課題負責人把自己在讀研究生期間所學的有關高等職業教育的先進理念,根據課題計劃,分別就自己所學的內容和心得向課題組成員做了匯報,課題組成員進行了討論和交流,達成共識,提高認識,為進一步做好科研課題夯實基礎,推進課題工作的開展。

③課題組鼓勵成員參與科研有關學術會議,并把會議有關內容進行整理,供課題組成員學習借鑒,專家學者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開拓性的教育教學方式拓展了課題組人員的思維方式。

(2)根據計劃,課題組成員通過學習、討論和交流,達成的共識有:①是教育教學要樹立以人為本、換位思考的觀念,要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充分尊重、理解、信任他們。因為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3+2 護理專業的學生,雖不是在選拔中被淘汰的學生,但多數卻是被拒之高中校門之外或是覺得升入普通高中后上大學無望才走入職業院校大門的,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中大多數不被教師重視,在成長的過程中處于被壓抑的環境中,缺少關愛,所以,他們更需要師愛,教師要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可以說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和切入點。

②是要放棄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以心相待,以誠相交,唯有真心才能換得真情,唯有真情才能鑄造出一顆顆火熱的心。

為此教育教學要以親情、溫情為開端,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讓老師和學生的心理“零距離”接觸,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真誠的愛,體會到老師確實是為自己著想,是自己的精神父母,這樣才會使我們的教育在學生心靈中“軟著陸”,從而學生自覺地跟老師前行或按老師指引的方向前行。

③是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準確定位,和學生同行。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顧完成教學計劃和任務,不顧實際教學效果,要和學生充分交流,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教學,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要齊抓共進,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更是要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全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這是現代護理事業發展對從業人員提出的要求,也是學生將來在工作中能夠學有所用,實現自身價值的保障。

⑤是要以座談的方式,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問題研討,課題負責人要親自負責進行會診。研討會上大家把棘手的問題擺出來,以探究的態度共同研究討論,出謀劃策。課題組每一名成員都要談出自己的觀點,進行交流切磋,使許多“難題”有了好對策,好方法。

3. 為找準課題實施的研究方向和立足點,對在校3+2 護理學生和3+2 護理實習生進行了問卷調查(1)由德育教研室和學生處課題組成員共同研討,分析問題,做出有針對性的3+2 護理專業學生基本情況調查問卷,由學生處組織學生進行調查,課題組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由專人負責撰寫調查報告。

(2)由護理教研室和、實習科和校附屬醫院課題組成員共同研討,分析問題,做出有針對性的3+2 護理專業實習生基本情況調查問卷,由實習科和校附屬醫院組織實習學生進行調查,課題組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由專人負責撰寫調查報告。

調查結果為課題的研究提供了資料依據,明確了課題研究方向。

五、研究成果及成效

(一)理論成果經研究,課題組認為“德筑人生、技創未來”是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在核心能力培養中必需貫徹執行的兩條線,因為“德”是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人、職業人進而對社會和他人有所貢獻及幫助的前提和保障;“技”是學生在社會生存的基礎,是實現其人生價值的條件,優秀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是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追求的目標。“德筑人生、技創未來”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此理論總綱指導下,課題組達成的理論共識有:1. 明確德育工作具體目標,構建大德育框架,營造全員德育環境氛圍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職業院校培養目標融入到學校德育工作的全過程,把立德樹人的任務落實到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各個環節中,落實到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各個環節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使學生具備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職業素質、專業技能、敬業精神和協調溝通能力。要緊緊圍繞課堂常規的落實及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以德育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兩假一習”為突破口,教管協作,并把家庭教育納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來,努力構建“以生為本”的職業院校“大德育”框架體系,營造良好的學風、教風和校風,優化育人環境,使德育工作更能做到實處。

2. 更新教育理念,突出職業教育和醫學教育特色,培養合格的職業人職業教育不同于其它的教育,就在于它是在“教育”二字之前冠以“職業”的教育,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有自己的特色,作為教師應從心底深處打破習慣傳統和社會造成的主觀偏見,尊重學生,熱愛護理職業,堅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所說:“把衛星送上天的是人才,使抽水馬桶不漏水的同樣是人才。”樹立全新的人才觀念。

成功不一定是“出人頭地”、“成名成家”,“安居樂業”,學有所用同樣也是一種成功。

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確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形成符合社會和個人實際的就業觀,提高自我就業能力,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準備。

3.深化課程改革,建立高職護理專業的課程標準課程是育人的方案,它與作為育人過程的教學一起,是達成教學目標,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之一。課程的設置應包括三個層面:知識和技能屬于同一個層面,是第一層面的目標,它是掌握方法和獲得能力的基礎和前提。第二層面的目標就是方法和能力,它概括的程度比知識和技能更高級一些。第三層面的目標是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實質上是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問題,是最高層面的目標。課程的設計要注意內部構成的層次性,完整性,要加強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的完美統一和平衡。為了科學設置高職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必須要建立相關的課程標準,然后根據課程標準來科學設置高職護理專業的課程,以利于培養人格健全的、具有廣闊知識基礎,高度適應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專業技術服務人才。課程設置應堅持的原則是:(1)突出核心能力標準以核心能力為主是高職護理教育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由于學生在校學習的實踐是有限的,能力的培養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使學生掌握護理專業的核心能力。每一門課程的設置都要承擔著培養學生某項或某幾項核心能力的任務,以這些核心能力的培養為主線構建其課程體系。

(2)突出理論知識應用向理論和技術創新的轉化課程標準要充分發揮其導向性,要引導教師和學生把教學的重點從掌握系統完整的學科理論到形成學生的理論和技術應用能力,從注重科學概念科學原理和科學方法,引向注重它們向臨床靈活的應用護理技術和技術與理論創新的轉化。課程標準應準確把握理論知識和科學原理的深度和廣度,做到合理與適當。

(3)將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的培養納入課程標準現今社會在人才培養上,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是新時期具有時代特征的教育理念。為此課程標準不能只規定知識和能力標準,而要將素質培養納入課程標準之內。專業護理人才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包括具有人文關懷理念,對他人利益和健康完好狀態的關心;給患者提供信息做到知情同意;有尊嚴:尊重個人、群體的獨特性和內在的價值;遵守職業道德,恪守倫理準則和執業標準:堅持道德、法律、人道準則。這些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的培養不是單單靠哪一門課程就能實現的,而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教育過程,因此應將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的培養貫穿在整個護理教育的過程中。

4.整合高職護理專業課程,淡化學科界限(1)要合理整合高職護理專業的課程。

高職護理教育要體現“實用、實際、實踐”的原則,培養應用技術能力為主線,采取課程精簡、融合、重組等多種形式,優化課程結構,進行課程整合,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如可以將護理倫理與法規、護士人文修養兩門課程整合為一門課程,內容可以涉及到護理倫理學,衛生法,職業生涯規劃基本知識,以及心理學的基本知識,綜合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法律意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考慮增設循證護理的課程。課程內容要涉及到經濟學和文獻檢索的基本知識,通過開設循證護理這門課程,培養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生涯規劃能力以及信息素養;打破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框架,整合職業基礎課程,按人的生命周期重組職業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臨床決策能力和交流溝通的能力。

(2)整合中專、高職和本科層次的護理教育課程,以減少各個教育層次之間課程嚴重重復的現狀。高職層次的護理教育是介于中專和本科之間的,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應該考慮到中專、高職、本科之間課程的內在一致性,難易程度的遞增性,如在中專課程中將循證護理作為一種理論納入護理學課程中進行介紹,使學生了解該理論即可;在高職階段,則將循證護理單獨設置為一門課程作為必修課,使學生會用“循證’’的思想進行護理工作,初步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對于護理學基礎這門課程,可以分為護理學基礎( 一) 和護理學基礎( 二),分別作為中職和高職護理專業的教材,內容從淺到深,自然銜接而不重復。

(3)淡化學科界限,拓寬基礎。護理教育課程設置應改變只重視人的疾病而忽視人的社會心理變化的課程體系。以整體人的健康為中心,并貫穿于護理程序的應用,要淡化學科界限,合并一些課程,開放學科邊界,鼓勵跨學科修習,加大人文、社會、法律、心理、行為科學方面的比例,以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學生的獨立見解,兼顧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

5.改進教學方法,使用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在現代醫療體系中,護理工作的靈活性越來越大,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工作情境更加復雜化,所以,護理人員必須能夠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自身具有的能力去創造性的解決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

而我國護理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基礎的灌輸式教學,這極大的制約了學生積極性的發揮,創造能力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顯然不能滿足護理事業發展的需要和學生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改進教學方法,采用更加有效的、靈活的而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在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讓學生模擬醫生、護士、患者等角色扮演,練習如何接診、如何鼓勵患者、如何交代注意事項等,讓學生學會語言的組織、語氣的使用、動作神態的展示。練就自然得體的交往技巧。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溝通能力,增強自信心,為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案例教學,可以使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疾病,提高其疾病診斷能力。

6.縮短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的距離,聘請“雙師型”教師參與教學為了能把最新的醫護知識和信息教給學生,有利于學生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在實踐中, 我們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引進。“雙師型”教師培養的關鍵是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盡可能安排專業教師到醫院實踐, 引導教師為醫院開展技術服務, 不斷積累實際工作經驗, 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縮小教學與臨床之間的差距。

7.吸納社會資源參與教學,增加學生實踐機會(1)積極尋求合作,保證臨床教學順利進行根據學校的培養計劃與醫院的要求可能出現的偏離,學校可以通過與有關醫院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構建院校之間的協調機制,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合作的形式和內容,如:開展護理專業調研、課程體系分析及課程標準制訂,護理人才培養方案論證,科學界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共同商討確立教學不同時期的工作計劃,突出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的結合,并把臨床教學工作納入醫院的正常工作;雙方合作承擔臨床課程教學和共同申請科研項目,互派教師和醫護人員到對方單位學習進修等。通過合作實現共建專業、互通師資、共享資源,為有的放矢地組織學生的臨床學習,實現臨床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總體培養目標提供保障。

(2)吸納社區教育資源,緩解醫院實習壓力隨著國務院將社區衛生服務技能作為醫學教育重要內容的提出,社區衛生服務得以全面推開,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實行學校實訓+ 社區實踐+ 醫院實習,學校、社區、醫院聯合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的實踐教學新體系已越來越受到肯定。這種吸納社區為護理實踐環節的教育模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還在某種程度上有力地緩解了學校因擴招給臨床教學醫院帶來的實習人數急增的壓力。

8.建立健全護理教育學生學業考評體制高職護理教師在考評學生學業績時,不能單純依靠死板的記憶式考試,要從多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核心能力,反對以分數高低作為學生優劣的評價標準。課業考評要包含學生完成的各種有自己獨立見解和觀點的研究計劃或小型論文等,以刺激學生查閱大量的參考文獻,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辨別知識、獲取知識。在設計試題時,應從應用的角度出發,設計情境,或給出真實病例,側重于考察學生的臨床決策能力和應變能力。

(二)實踐成果

1. 教師的素質水平和科研能力明顯提高,探索出相應的教育教學模式。

(1)以真情感動學生、以真知教育學生、以實力服務于學生,已成為本課題組教師共同的工作準則。一個“以生為本”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在這個群體中已經形成。

(2)教師教育觀念得到轉變,科研意識得到增強。

課題組通過多元化的理論學習與定期交流,對教師的功能做了重新的思考與定位,他們重視樹立科研意識,積極參與教育研究,主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思考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總結教育教學規律,并自覺運用這些規律為工作服務。

(3)課題組教師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在從事科研的過程中,課題組教師使用現代技術的教育理念不但增強,而且自己使用現代技術從事教學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以前很少關注的音頻、視頻知識也納入了學習的范圍。

(4)貼近學生,關注生命已經成為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南丁格爾精神得以傳承,并激勵著師生前行,“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服務生命;善待生命”的理念已經貫注到課題組每一個成員的行動中。

(5)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教育教學模式,促使大德育框架形成并發揮作用。

整合性德育教育教學內容分為課堂教學、校內課外教育活動和校外教育活動三部分。依次分為政治思想教育、社會公德與責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軍事素質訓練教育、職業生涯教育、安全法制教育、應對災害生存教育和生命意義教育。其特征為:①整合性德育教育的基本點是一個基礎即和諧的師生關系。兩大平臺即群體德育活動和個體德育咨詢。三大整合即專門化的德育課程與非專門化的生涯服務整合、校內學習與校外活動的整合、活動體驗與專題咨詢整合。其核心特點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德育,基本目標是教育學生做合格的職業人、做幸福的職業人。

②整合性德育教育是分階段的德育教育。它分為“準職業人”角色和“職業化”形象的培養;“職業化”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養和“職業化”規范和“職業理想”的培養三個階段。

2. 課題組教師個人取得的教育教學成果課題組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積極進行理論探索,發表國家級論文13 篇;其中國家級核心期刊論文9 篇,在國家級學會評比中有1 篇論文獲一等獎、2 篇獲得二等獎;以主編、參編國家級著作3 部。

此外,課題組教師在科研工作中,還多次獲得市級先進工作者稱號和校級先進個人獎勵。

六、研究的結論

1. 教師在教育教學上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態度和方法上要轉變為:尊重;服務;引導;幫助。

2. 德育工作過程的模式、目標和方法為:創設環境;人文管理,多角度、低坡度、全方位地進行,教學和管理一體,堅持德育大框架,實施全員德育。

3. 高職護理專業課教學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一體, 創建了具有護理核心能力培養功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如在學校多門課程中開展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一系列能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評判性思維;采用角色扮演法及小組討論用以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同時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 廣泛應用多媒體建立網絡教學平臺。

4. 注重實驗教學, 提高學生護理操作和動手能力。建立教、學、做一體化的情景模擬實驗室、模擬病房進行病房情景模擬實驗教學。采取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自我練習為主的實驗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的操作和動手能力。

5. 在人文和職業道德方面的課程中,注意和學生專業內容貼近,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實用性;在專業課教學加入醫學人文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醫學人文職業素養。

6. 改革教學評價機制,即減少終結性評價, 增加形成性評價, 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 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提高自學能力。建立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理論+ 實踐操作+ 綜合能力的評價,, 改變由教師單獨評價學生狀態, 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及小組間的評價, 體現師生互動,從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7. 在臨床實踐時間安排上,將臨床實踐分階段安排,即在講授臨床課的同時進行,讓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階段都有機會接觸臨床實踐,形成“課堂學習—臨床實踐—課堂學習—臨床實踐”的良性循環機制;在臨床實踐指導上,借鑒“雙重臨床指導”的方式,由學校的全職老師和病區臨床老師共同指導學生的臨床實踐,使學生可以得到及時和恰當的指導。

七、研究的展望

1. 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有相當多的教師對現今的高職護理專業教育中的學生素質不適應,產生了“職業枯竭”癥,如何喚起教師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和教學中去,是做好今后高職護理教育教學工作的關鍵。

2. 在高職護理教育教學中無論是教育者還是管理者其本心所做的工作都是有利于學生的,但是學生卻不接受,教育者的工作是不是存在誤區?如何克服這些誤區?3. 培養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需要設計高職護理專業的核心能力課程。

所謂核心能力課程是設計、構建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的方案、系統,實現教育目的、課程目標的整個教育過程。但目前所提出的課程整合還是停留在原有課程體系上的整合,缺乏對與核心能力相配套的新課程開發,這還有待于我們對核心能力課程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

參考文獻

[1] 中國德育網;河北德育網。

[2]《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文件匯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 年版。

[3]《衛生職業教育》雜志

[4]《讓“準職業人”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 俞松濤校長所做演示文稿[5]《德育應該是快樂的》中央科教所演示文稿[6] 邱桂紅. 護理學專業教育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結合的教學策略[ J ].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6)[7] 張貴源. 醫學專科學校實施創新教育的思考[ J] . 醫學教育,2000, 6: 12- 14[8] 王克芳, 高慶嶺. 護理學基礎 實驗教學的思考與改革[ J ]. 護士進修雜志, 2003,18( 12 ) : 1088- 1089.

[9] 張玲芝, 周彩華, 李光蘭. 護生臨床處置能力在模擬職場環境下的培養實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8):102-103.

[10] 黎燕清. 我國臨床護理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 中華護理教育,2008,5(6):266-269[11] 殷磊, 王艷. 談護理理論教育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J]. 中國護理管理,2009,9(1):9-10.

[12] 吳原. 臨床教學引發的幾點理性思考[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03,(20):106-107.

[13] 樓蓉蓉, 蒲杰, 丁玫, 周瑛. 臨床護理教學的管理思路與實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6, 22(7):74-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成熟少妇喷浆视频|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小说|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精品28p|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激情综合五月| 色偷偷av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级毛片内射|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午夜无遮挡男女啪啪免费软件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拔萝卜视频播放在线观看免费| 群体交乱之放荡娇妻|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1区2区3区产品乱码免费| 伊人一本到本勒蕉在线| 亚洲成亚洲成网| 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免费观看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电影69|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柠檬福利精品视频导航| 深夜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麻豆人妻无码性色av专区|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小说|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