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工業建筑設計論文

工業建筑設計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5-26 11:43: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業建筑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工業建筑設計論文

篇(1)

傳統工業建筑設計的弊端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經濟收入水平持續上升,工業企業的規劃發展也更加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國工業建筑設計方案,還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工業建筑設計的要求,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質量是建筑的命根,質量上的缺陷是建筑設計的最大缺陷。設計階段是工業建筑項目的初始環節,設計方案是否合理,對工程建設的質量有決定性影響。傳統的工業建筑設計,僅限于常規的生產需求,多數只是為了向企業提供生產空間,并沒有考慮設計方案存在的質量問題。如在設計廠房建筑時,對占地面積、空間改造、建筑性能等問題沒有充分考慮,造成建筑設計方案與實際生產要求不相符,設計方案存在明顯的質量問題。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這也要求建筑行業朝著“環保節能”方向發展,以促進整個工業產業鏈的優化改造。在工業化生產的背景下,建筑物設計改造中出現了多種“污染問題”,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設計人員沒有充分考慮綠色建筑的要求,建筑防污處理不夠理想。以電力建筑物為例,變電站建筑施工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建筑方案設計不合理,就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或者出現在森林區域肆意開發等問題。從工業建筑項目投資的角度考慮,無論是中小型還是大型工業建筑,都需要投入巨額的成本資金。建筑設計關系到成本耗資的數額,如果設計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不強,對項目規劃需消耗的費用缺乏全盤考慮,那么就可能導致資金的浪費。如工程設計師對工業建筑材料的分配不合理,導致材料采購成本增多;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則會造成了工程的返工返修現象,增加了項目建造成本。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主要內容

鑒于傳統工業建筑設計的缺陷和不足,新時期工業建筑設計應以“綠色環保”為宗旨,從環保、節能、除污、低耗等方面詳細分析,設計出更加科學的建筑方案,建造出更加優越的工業建筑物。“保護環境,避免污染”,這是綠色建筑設計的核心思想,對綠色工業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根據工業建筑設計標準,設計人員必須要結合前期勘測得到的數據信息,制定“環保型”建筑方案。工程設計師可以從材料、結構、外觀等方面全面提升工業建筑的綠色效果,嚴格防范有害建筑的形成。能耗問題是限制工業建筑發展的重要因素,過大的能量消耗,對工業生產活動造成了較大的阻礙。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對建筑節能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節能系統,工業廠房建筑盡量采用外墻保溫系統、內墻保溫系統等結構,避免熱能過度耗損帶來的不便。二是節能材料,廣泛采購新型節能材料,提高工業建筑的綜合性能。除了對工業建筑的結構進行改良設計,還需配備高性能的除污系統,以此來改善工業建筑的使用性能。“除污”是綠色建筑設計思想的新內容,要求為工業建筑提供多功能的操控系統。通常應在建筑物內部安裝自動化除污系統,利用除塵器、除煙器等裝置維持建筑物內空氣的正常流通,防止各種污染現象的發生。熱能耗損過大是影響工業建筑內部環境的一大因素,由于傳統建筑設計條件有限,對熱能消耗問題未能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新時期綠色建筑設計應堅持“低耗”原則,對建筑內、外部的熱能消耗加以控制。比較常見的低耗設計是采用“保溫系統”,在冬、夏兩個季節協調熱能供應,營造良好的工業生產環境。

工業建筑設計融入綠色理念的表現

目前,國內建筑行業總體實現了綠色改革,綠色建筑成為了建筑市場發展的新趨勢。越來越多的工業建筑設計體現了“環保、節能、綠色”的新理念。在綠色理念指導下,設計單位對工業建筑物的建造工藝進行了優化改進,以保證后期施工符合綠色建筑物的要求。常見的改造方式是簡化工藝,在保證建筑設計質量的前提下,對原始工藝精簡調整,以適應節能降耗的建筑設計要求。建筑行業新型材料的出現,大量綠色材料的普及和運用,為實現建筑節能創造了條件。首先,改造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工業建筑的基本要素,設計人員對混合料進行了綠化改造。如智能混凝土,具有性能強、材質優、成本低等優點。其次,更新工業建筑裝飾材料。如內外墻體材料、地面材料、頂棚材料等,均采用了新型的綠色環保材料。除污系統是基于自動化控制平臺的新系統,設計人員常根據工業企業的生產情況,結合存在的污染問題,配備專業的除污控制系統。針對空氣污染,可在廠房適當位置安裝排煙系統,及時把有害氣體輸送到廠房外部,或者完成相應的空氣凈化處理。此外,工業污水也是綠色建筑設計需考慮的問題,多數企業已經在工業廠房內配置了給排水系統,避免了污水聚積產生的污染。從現有的工業建筑來看,建筑物的主要結構可分為“單層、多層”兩種形式。每一種形式的建筑物都得到了全面優化,整體結構形式在不斷改造升級。就多層建筑而言,設計人員注重結構空間的利用,適當降低每個層面之間的高度,減少建筑能耗,降低結構承載。同時,在工業建筑結構交接處設置加固構件,增強了建筑物抗震、抗病害的能力。

建筑綠色設計方案的管理

設計單位選定工業建筑方案之后,還應對設計方案實施優化管理,以確保建筑物結構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綠色建筑設計管理的內容包括:勘測管理。按照工業建筑設計的要求,對工業生產區域的地質情況,進行詳細勘測,收集多項數據以輔助設計。數據管理。利用計算機建立自動化數據管理模式,將企業提供的建筑數據輸入計算機,進行自動化處理,以獲得可靠的工程數據,為設計人員提供必要的指導。綜合審核。監理單位應安排專業人員,對工業建筑方案進行全面審核。對方案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提醒設計單位進行修改,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最優化。

篇(2)

關鍵詞:舊工業建筑;創意產業園;共生思想

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環境污染和地價上漲等多方面原因,位于市中心的大量傳統企業逐漸遷至郊區,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這些郊區的工廠再次成為城市局部的中心區。由于這些廠房見證了城市文明的發展,因此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任意將其進行拆除或改造,必然會對“資源”造成嚴重破壞。將其進行合理地改造再利用,延續城市的工業文脈是我們亟須解決的問題。目前,舊工業建筑的改造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經驗和理論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既有舊工業建筑改造已經成為建筑改造的熱點,按照其改造后使用功能分類有創意產業園類、博物館類、公園類、辦公室類、住宅類等,其中改造為創意產業園的數量最多,占到總體建筑改造比例的42.5%。因此,舊工業建筑轉換為創意產業園作為研究對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創意園主要以發展創意文化事業為主,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有潛力的產業。由于其創意的特殊性需要一種無拘無束的大空間,這就與舊工業廠房的原始結構空間不謀而合。繼北京798創意園成功改造后,掀起了國內舊工業建筑創意產業園類改造的新熱潮。但在現有的創意產業園改造中存在著對舊工業建筑破壞嚴重、整個創意園區缺乏活力、創意產業園區改造手法同質化的現象,因此本文希望通過引入共生思想來解決上述問題。

1.共生思想的基本內容

共生思想最初是一個生物學的概念,是指生物之間通過各種方式共生、共存緊密結合在一起,后來逐漸由黑川紀章引入到建筑設計中。共生思想極力反對現代主義機械論過于注重科學和技術,而忽略了文化、材料、宗教、藝術等感性因素,極力主張一種有生命力的建筑。共生思想注重強調建筑與異質文化相融合,設計出一種人與自然共生的建筑。共生思想主要有四個方面:人與自然的共生、內部與外部共生、人與技術的共生以及異質文化的共生。

2.共生思想在創意產業園改造中的延伸

(1)創意產業園的中間領域共生思想中的中間領域是指建筑在改造或者轉換中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并且在改造轉換中存在著可以改造的“契合要素”。即舊工業建筑創意園類的轉換中存在“契合”要素,這就是改造的重點。創意產業園的“中間領域”包括了所有的舊工業建筑改造的元素,即找出對立雙方可相互轉換的要素,這些因素主要包含建筑自身要素和建筑技術兩個方面。建筑自身的要素主要有建筑的內外部空間、建筑的結構、建筑的立面、建筑形態等。如在北京798創意園的改造過程中,建筑外部墻面的標語雖然已經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但是在創意園的改造中卻仍能表現出當年獨特的歷史記憶,這兩者存在著可以轉換的中間領域。這些存在的可以轉換的契合要素,就是我們在轉換中實現共生的必要條件。(2)創意產業園的圣域圣域論主要強調的是“文化自尊心”,它主要提倡的是一種對于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尊重,每個國家、民族、人群都有自己獨特的圣域,并且都應該得到尊重,就像“米”對于日本人來說應該得到尊重,而對于美國人來說它只是糧食。在舊工業建筑的保護中,有重要歷史記憶或者價值的舊工業建筑就像是日本人對米的態度一樣,應該對其進行最大可能的保護或保留,就是應該值得尊重的圣域。因為它不僅滿足簡單的使用功能,而且能對心靈進行慰藉和回饋。但是相較于歷史和文化性比較弱的舊工業建筑,就像是黑川先生所提到的美國的“米”,這種建筑就不是我們改造中所注重的圣域,在改造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其實際應用價值,最大可能地發揮出舊工業建筑的使用潛力。如上海市國際時尚中心的改造設計中,由于原工廠車間的建筑容積率過大,不能滿足于當代創意園區的發展需求,設計師首先根據《上海市歷史建筑保護名錄》將具有較大歷史價值的舊工業建筑進行更新保護,使整個廠區獲得了歷史的回饋,拆除了在中心廣場的幾個歷史價值較弱的舊工業廠房來適應新的功能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紡織廠區的歷史風貌和記憶。(3)創意產業園中的“道”的復權東西方的城市規劃中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西方城市的規劃是以廣場為主,著重建造一種高大的廣場形象,而東方城市的規劃中則著重去強調一種“道”的文化。街道是存在于密閉和開敞空間之間的中間領域,即黑川先生在建筑設計中所提到的“利休灰”。共生思想倡導一種流動的、共存的、有生命力的街道空間。在舊工業建筑改造過程中的“道”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創意產業園在整體的規劃設計中與城市和外部環境的“道”;二是指創意產業園內部規劃過程中建筑與環境的“道”。這就要求在舊工業建筑的改造過程中要從城市規劃的角度、內部環境規劃角度、建筑底層業態布局、建筑內外部空間共生等幾個方面去考慮,來營造一種富有活力的“道”空間,通過“道”空間來統一協調產業園內各部分,達到建筑與環境共生、建筑內部外部共生和建筑與人的共生,延續舊工業建筑的歷史記憶并發揮出舊工業建筑的價值。就如在北京798創意產業園(圖1)改造中,在內部建筑和環境的處理上注重了“道”的空間,實現了建筑與環境的共生,在改造中藝術家注重了底層空間的開放,并且還引入了咖啡和西點等小型休閑空間。室外的參與性休閑空間和大量的藝術性雕塑,大大豐富了先前冰冷的街道,是一種近人的空間尺度設計。而與之相對應的大連市15庫(圖2)改造項目中就存在著“道”空間缺失的問題,在建筑與內部環境的處理上采用了簡單的幾個“片”式的金屬構件,毫無“道“空間親近感,建筑的整個外部空間顯得冰冷,毫無生命力。

3.共生模式的建立

基于共生思想在創意產業園改造中的延伸并且結合改造實際,將從三個方面建立舊工業建筑創意產業園改造的共生模式,然后由“共生模式”指導具體的改造實踐(圖3)。共生思想中的圣域主要是指建筑改造中對于歷史文化的保護,即舊工業建筑的場所精神,需要構建出舊工業建筑保護評價體系,對舊工業建筑的文化和歷史價值進行評估,確定舊工業建筑改造的可行性。實現建筑與歷史的共生,并通過實例進行驗證分析。共生思想中“道的復權”主要是強調一種“道”的建筑,即“道”是建筑中處于封閉和開放中的一種灰空間。這種空間能夠促進人與人的交流,道主要引申為兩個方面即規劃角度的建筑與城市的關系和創意園內部環境兩個方面,運用共生的思想分別處理好“城市的道”和“創意園內部的道”,實現建筑與人與城市關系的共生。共生思想中的“中間領域”主要是針對現代建筑中“二元論”的觀點,對立的雙方中存在著這些共通領域即舊工業建筑轉化中的主要契合因素。將中間領域引申為兩個方面,即建筑自身的共生與建筑與技術的共生,建筑自身的共生分別從建筑空間、建筑結構、建筑立面等因素,建筑與技術共生主要是從舊工業建筑建筑生態技術方面進行論述。

4.結語

舊工業建筑轉換為創意產業園相較于拆除新建有其特殊性,因此現代建筑設計理論并不能夠完全指導設計。通過對共生思想進行解讀并延伸到具體改造設計的各個方面,建立舊工業建筑產業園類共生模式。用共生思想去協調建筑改造中新與舊、異質歷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問題比較有針對性,可以進一步完善舊工業建筑的相關設計策略和方法。

參考文獻:

[1]韋恩•奧圖,唐•洛干.美國都市建筑-城市設計的觸媒.第一版.王勁方譯.臺北:創興出版社,1994,

[2]黑川紀章.新共生思想.第一版.覃力譯.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3]王建國.后工業時代產業建筑遺產保護更新.第一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4]劉析諦.面向展覽建筑的舊工業建筑更新研究:[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0,

篇(3)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特征;設計原則;設計要點

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環保意識的提升,對于現實中的企業來說,講究企業與社會綜合效益的總體提升的呼聲越來越高,下文對綠色建筑設計進行一系列的展望,期待環保型建筑工業的日益發展,以提升社會的環保效益,促進環境的改善。

1.綠色建筑設計是未來的建筑設計發展方向

隨著傳統石化能源的枯竭和人類生活環境的惡化,人們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綠色建筑沒計,不但能夠很大程度的節約能源,更能在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問題上提供建設性的成果。因此,可以說綠色建筑設計時建筑設計未來的發展方向。綠色建筑設計是人們在經歷了長期發展后理性反思的結果。我國是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人均資源非常匱乏,因此在我國推行綠色建筑設計,不僅僅是出于資源匱乏的考慮,更加是對我國長遠的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的規劃。所以結合我國的經濟、環境、氣候條件,采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綠色建筑設計,實現節能、節地、節水、減少環境污染和改善居民住宅舒適度。綠色建筑是―項系統的工程,它不但在建筑設計上要追求綠色,同時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也要遵循綠色原則,這種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必定將成為未來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

2.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和特征

2.1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

所謂“綠色建筑”是指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并利用了環境因素,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最低,運行階段能為人們最大限度提供健康、舒適、低耗、無害空間,拆除后又對環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綠色建筑”可以理解為在建筑壽命周期內,通過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各種廢物的產生,實現與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資源與環境損失,換取最好的人居環境的建筑。綠色建筑能為人類提供―個健康、舒適的工作、居住、活動的空間,同時能實現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它是實現“以人為本”、“人一建筑一自然”三者和諧統一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實施二十―世紀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2綠色建筑設計的特征

首先,綠色建筑沒計應該有節能的特征。這是綠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體現的是人與自然地和諧相處,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最大限度地利用環境中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對對自然有污染的傳統火力發電電能的利用,防止污染。其次,綠色建筑還應有環保的特征。綠色建筑從最開始的設計,到后來的施工和最后的拆除,都應該注重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使用無污染的建筑材料。再次,綠色建筑的舒適安全特征,綠色建筑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內部的布局設計應該注重安全性,同時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設計。綠色建筑設計應該遵循以上概念和綠色建筑設計的特征進行合理的設計,充分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的人性化和環保性。

3.綠色建筑設計的常見方法

3.1綠色建筑設計的前期策劃。鑒于綠色建筑設計的人性化,綠色建筑設計應該是在設計師和用戶共同策劃下完成的。設計師要充分考慮綠色建筑的環保性和節能性等特點,進行初步的設計,設計初步定稿之后還要充分聽取用戶對于建筑設計的要求,做到設計的人性化。同時還要保證項目的設計要經過廣泛的論證,這樣才能保證設計方案的優化,在設計決策階段解決問題。

3.2綠色建筑方案設計中的重點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如自然風和自然光。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建筑長期的成本計算,而不僅僅只是考慮工程本身所花費的成本。要考慮到綠色建筑后期對材料的回收利用,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住戶的舒適度,必須要考慮到適當的生態策略技術。允許在設計階段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在選擇設計方案時要協同各設計方案的優點,取長補短,力求使設計方案最佳,在設計時要考慮為群眾設計活動場所。

4.綠色建筑設計的設計要點

4.1重視整體設計

整體設計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綠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設計必須結合氣候、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整體設計,切勿盲目照搬所謂的先進綠色技術,也不能僅僅著眼于―個局部而不顧整體。如熱帶地區使用保溫材料和蓄熱墻體就毫無意義,而對于寒冷地區,如果窗戶的熱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貴的墻體保溫材料也不會達到節能的效果,因為熱量會通過窗戶迅速散失。在經濟拮據的情況下,將有限的保溫材料安置在關鍵部位,而不是均勻分布,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于有些類型的建筑如內部發熱量大的商場或實驗室,沒有保溫材料利于降低空調能耗,也會更利于節能。

4.2因地制宜

綠色建筑非常強調的一點是因地制宜,絕不能照搬盲從。氣候的差異也使得不同地區的綠色設計策略大相徑庭。建筑設計應充分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及其它地域條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被動式集熱和制冷,從而減少因采光、通風、供暖、空調所導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區,太陽能的利用就顯得高效、重要。而對于終日陰云密布或陰雨綿綿的地區則效果不明顯,甚至可有可無。北方寒冷地區的建筑應該在建筑保溫材料上多花錢、多投人,而南方炎熱地區則更多的是要考慮遮陽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陽輻射和避免產生眩光。某種建筑平面或戶型在―個地區也許是適合氣候特點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個地區則會成為最蹩腳的抄襲。

4.3尊重基地環境

在保證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經濟性基礎上,在建筑規劃、設計的各個環節引入環境概念,是―個涉及多學科的復雜的系統工程。規劃、設計時須結合當地生態、地理、人文環境特性,收集有關氣候、水資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系統、人文環境等資料,力求做到建筑與周圍的生態、人文環境的有機結合和協調,增加人類的舒適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結束語

綠色建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綠色平衡理念,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集成綠化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利用、地熱利用、中水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充分展示人文與建筑、環境及科技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薰浩.綠色建筑初探[D].北京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2]江步.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劉彩萍.淺談綠色建筑設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24)

[4]李雪平.淺議綠色建筑設計[J].工業建筑,2006(36)

篇(4)

關鍵詞:工業遺產地、城市公共空間、再造、沈陽市鐵西區

中圖分類號:[F2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對工業遺產地進行改造是工業社會向后工業社會過渡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過程。工業遺產地城市公共空間再造是城市更新和美化的重要部分,再造后的公共空間品質直接影響著城市的品質、品味和城市更新的成敗,更直接影響著市民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質量。工業遺產地城市公共空間的再造隨著經濟模式、政治體制的變革而不斷變化,新時期有新的城市公共空間,以適應新的生活需求。因此,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生活品味的提高,工業遺產地城市公共空間再造產生了新的變化。

一.概念解析

1 工業遺產地

工業遺產地包括工業文化遺存中相關的建筑物以及各類工業生產、運輸、倉庫等活動的用地,還有與工業生產相關的其他社會活動場所。它們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被烙上了歷史印記,在特定階段和特定時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能體現人們的自我認同,寄托豐富的情感,記載人類進步的歷史,構成了工業文明的記憶和作為歷史遺產的文化價值。

2 城市公共空間

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實體之間存在著一些開放空間體,它們是城市居民進行公共活動的開放性場所,為大多數人服務。同時,它們又是人類與自然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場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現之處。這些開放空間體擔負城市的復雜活動(政治、經濟、文化)和多種功能,它們是城市生態生活的重要載體,包括城市中的街道廣場、公園、綠地、濱水空間等,具有景觀、商業、聚會、交通、休閑活動、宗教等功能,具有開放性、整體性、多樣性、動態性的特點。

3.再造

再造主要有三種意思:重新給與生命,多用于表示對重大恩惠的感激;泛指再生、復活;重新創建。在本文中“再造”主要是對于指工業遺產地城市公共空間的重新利用或重新創建。

4 城市公共空間的再造

英國學者克里夫.芒福汀認為城市公共空間是一種“復雜的、多維度的、動態的空間。它既包括城市道路、廣場和綠地,也包含必要的社會基礎設施,如教育、衛生、治安等機構和擁有行政、司法和立法等職能的建筑也被認為是公共空間。”面對存在諸多問題的城市現狀和快速城市化的壓力,城巿更需要通過對公共空間的塑造來改善城市整體環境。工業遺產作為城市中被廢棄的生產單位,有著巨大的內部和外部空間尺度,本身就具備改造為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潛力。對于工業遺產中己有的室外開敞空間,只要增強其對城市的開放性,并作相應的景觀處理,作為城市的公共空間就非常適宜;對于原本缺乏室外開敞空間的工業遺產,也可基于所在區域對城市公共空間的需求量,對工業建筑采取不同程度的拆除,完成向城巿公共空間的轉化。因此,利用工業遺產完成對城市公共空間的再造,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二、城市公共空間的再造分析

1工業遺產地原有室外開敞空間改造為城市公共空間

工業遺產地的原工業舊址,大都是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往往獨處與城市一角進行封閉式管理,條塊分割,與城市的其他區域或城市生活嚴重分離,形成獨特的單位大院式的室外開敞空間,這些由住宅樓圍合形成的空間缺乏與城市生活的必要聯系,嚴重影響了居住區的活力。

在對工業遺產地進行改造、再造成城市公共空間的過程中,我們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工業遺產地外部。改造后的工業遺產地不再是相對獨立的區域,而應面向城市開放,從城市發展的角度讓城市居民能夠充分利用經過改造的工業遺產地原有室外開敞空間;二是工業遺產地本身。要慎重評估該基地的經濟、文化和環境價值,充分挖掘基地潛力,同時給予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以沈陽市鐵西區工人村生活館改造為例(圖1.2),政府把原有工人居住區改造為展覽空間,打破長期以來原有工業遺產地與城市相對孤立的局面,把工業遺產地轉換為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充分尊重城市整體規劃,從城市整體發展的角度探討工業遺產地的功能定位和空間發展,注重保護工業遺產地在長期的工業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帶有濃厚工業特色的建筑、空間與環境,并在改造中使之得以延續、發揚(圖3)。

2工業遺產地原有建筑改造為城市開敞空間

在城市不斷更新的過程中,為適應新的城市功能,工業遺產地的改造通常會根據所在區域城市公共空間和性質的再次調整。對于原本建筑密度較大的工業廠區,需要對部分工業建筑以及居住區進行不同程度的拆除以獲取新的城市公共空間,滿足附近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根據對原工業建筑拆除程度的不同,其改造手法可分為兩類:①將建筑完全拆除,在原址新建城市公共空間;②將建筑部分拆除,作為景觀元素加以利用。

①將原有建筑完全拆除

以沈陽鐵西萬達廣場為例。鐵西萬達廣場是在沈陽工業大學原址上改建而成。隨著城市的不斷更新,鐵西區原有的工廠逐漸被遷走的同時建起了大片的住宅,沈陽工業大學原址所在區域就被改建為居住區。從城市整體規劃的角度出發,同時根據需要在沈陽工業大學原址上建起萬達廣場。萬達廣場是城市綜合體集大成者,精準配比住宅、休閑、娛樂、百貨、酒店、公寓六大城市機能,整合國際商業資源打造沈城新都市中心,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生活娛樂空間(圖4)。

②將原有建筑部分拆除

以沈陽鐵西區重型文化廣場為例。重型文化廣場是在沈重集團的原址上改建而成(圖5)。這個企業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為沈陽乃至全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廣場上的建筑、雕塑、設施均由原來的廢廠房、舊設備、舊零件改建而成。該廣場在功能上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場地,還能在特殊情況下為民眾提供緊急避難的場所。廣場中的1905創意產業園由原廠舊車間廠房改建而成,保留了老廠房的建筑風格、框架結構和部分設備遺跡,細節裝飾也彰顯工業文化特色。1905創意產業園為城市提供了藝術文化信息交流的平臺,可開辦各種大型展覽與活動(圖6)。

3工業建筑單體改造適應城市空間發展

工業遺產的改造與再利用,通常涉及到城市中某一區域的復興和發展,因此它必須首先符合城市整體規劃和更新,其次才是針對建筑單體的具體改造。因此,在城市總體規劃的背景和前提下,工業建筑遺產單體的改造與再利用必須與周邊的城市空間相適應,而不是一味地為保持所謂的“原真性”而犧牲城市整體層面的利益。沈陽鑄造博物館是由原沈陽鑄造廠改建而成,原廠址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位于衛工北街和北一馬路的交匯處(圖7)。在城市整體規劃中原廠搬遷至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因為具有代表性,能夠體現沈陽工業傳承的特色,政府決定把原來的翻砂車間舊址保存下來,并改建成一座能夠充分反映沈陽鐵西老工業基地工業文脈的博物館。原廠址一間間巨大的廠房,是日偽時期留下的產物,主樓是1937年的建筑,前有高大寬闊的門樓,后有半包圍形的精致花園式天井,是難得一見的日式辦公樓建筑,也是一組罕見的世界工業建筑群。現在的沈陽鑄造博物館基本保存了車間的原貌和傳統的鑄造工藝流程,館里很多東西都是以往資源的重新利用(圖8)。當年重達50噸的國內同類模型中最大的鋼錠模型,仿佛一個時光隧道的入口,把人們帶進鐵西的工業歷史之中;當年的冷渣罐,如今用作養魚缸來裝飾環境;當年用過的燜火窯如今被改建成了小型的放映廳,每個窯內可以容納二三十人;而昔日的燜火窯窯車,如今已改成小型演藝舞臺,一架老式的鋼琴和呈弧形的鑄造模件充當的座椅,讓這里冷冰冰的鋼鐵工業氣息沾染上很多藝術的氣質。室外展區一部鑄鐵書脊的書樣雕塑,頁面上記載著鐵西歷史的由來。水泥地面上烙有各種生產工具、文字以及手印形狀的象征著工業文化的圖形。還有許多具有標志性的工業設備及工業構件作為文化景觀融入到場地當中(圖9)。

4工業文明與工業文化

如今文化和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發展變化,每個時代人們都應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印記,不斷創造新時代的文化遺產。其中工業遺產無疑也是具有標志性的時代記憶,工業遺產地同時承載著有形的物質資源和無形的文化資源。城市的工業文明是城市的一種特殊語言,城市的老工業遺產地乃是非傳統的城市空間和景觀之一,是一種工業景觀,是一種工業文化。對這些工業遺產地的開發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其歷史文化價值。充分考慮創造和包含工業遺產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結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清楚地意識到工業遺產地存在的價值,并竭盡全力地保護它們,以新的方式傳承它們。那些工業遺產地為城市積淀了文脈,賦予工業遺產地新的含義,不僅完善了城市功能,也為城市發展帶來生機。作為建筑師更要提高保護工業遺產地歷史文化價值的意識,如何使這些工業遺產地重新煥發活力,城市公共空間再造成為城市設計中的重要課題之一。現階段,對待工業遺產地大拆大建的激進做法已經不能適應城市發展,因此,研究和探討工業遺產地城市公共空間再造方法,對于城市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

參考書目

董衛 王建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建筑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周陶洪舊工業區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北京為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博士論文2005

張伶伶 夏柏樹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改造的發展策略工業建筑 2005(3):2-3

沈清基舊城更新與生態建設城市規劃1996(5):46-48

馮濤文化情境與西安市城市公共空間結構規劃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 2006

羅能工業遺產地景觀改造基本方法初探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8

篇(5)

【關鍵詞】商住樓;環境;設計

一:引言

隨著城市人不斷增加,城市日益發展所帶來的有關居住環境與生活設施等方面的問題,確實是現代生活城市建設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目前已經出現的矛盾;一個是現代城市人口驚人的增長,與有限的城市田地的矛盾:一個是現代城市的發展要求,與落后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設施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就必須對有限的城市用地進行更有深度的開發和利用,有效地組織生活。 由此商住樓就成了節省資源,實現利益的首選。

商住樓,顧名思義,就是底部商業營業廳與住宅組成的建筑,是住宅觀念的一種延伸。它屬于住宅,但同時又融入寫字樓的許多硬件設施,使居住者在居住的同時又能從事商業活動。商住樓的雛形可追溯到商業繁榮和里坊制瓦解的北宋,其主要模式有前店后宅和下店上宅兩種模式。既商且住 ,互相便利。在北宋張澤端《清明上河圖》里均可見前店后宅的建筑模式。老舍著名話劇《茶館》的主要場景也是前宅后店的模式,而現在的明清兩代的不少建筑則采用了下店上宅的模式。隨著城市的發展,近年來大中小城市不斷涌現此類建筑,城市的主次干道比比皆是 商住樓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史無前例。

比較好的商住形式是在一個項目內,商用和住宅兩部分截然分開,各為獨立的建筑體,有各自的區域,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互不干擾。此外,商用與住宅各自實行不同的標準。這種形式的商住項目,對居住的影響并不大,只要商、住兩個區域的管理嚴格區分就可以了。還有一種形式是在同一棟樓內,商與住按樓層分開,把商用限制在固定的低樓層內,商與住各有各的電梯與通道,把兩者的交通沖突減至最少。這種商住樓對樓內居住的影響不大,但是對綠地、配套等外部公用設施可能還存在著“共享”的問題

二:商住樓存在的問題

商住樓樓房大多位于城區主次道路和公共場所周圍,一樓或二樓為商業經營用房,二樓或二樓以上為市民居住房。由于一樓或二樓的商業經營用房經營所產生的噪音、油煙等,因而造成了住戶與商業經營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本文僅從結構設計和環境設計兩方面分析商住樓存在的問題。

2.1結構設計

商業部分要求有較大的靈活性,要求盡可能少的墻體落地,柱跨也要盡可能的大。而居住多為墻體承重(剪力墻或磚墻),抗震剛度較大。這樣就造成了整個建筑頭重腳輕,實乃抗震之大忌。

2.2環境設計

對于商住樓的居民而言,沿街住宅的環境品質差強人意,因為街道上的污染無法規避

由于路面的反射作用,機動車輛的噪聲向水平方向和高處傳播,對高處住宅直接造成噪音污染,噪聲污染是臨街住宅居民面臨的首要問題。一般來說,即便是位于一般道路旁的居民樓,居民也能感受到汽車,非機動車的噪聲一天到晚不絕于耳,難于忍受。

越來越多的汽車還帶來大量汽車尾氣的排放,現已成為影響中國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道路灰塵和餐飲油煙直接飄向高處住宅,并在空氣流動差的街巷中長時間聚集,沿街住宅的居住品質和商業的繁榮明顯呈反比關系。

商住混用的問題

(1)人員太雜。商住混用人員太雜,辦公的、推銷的、聯系業務的、送盒飯的、搬家的、往來的人比走親戚看朋友的人多多了,也雜多了。單元防盜門和保安登記核查基本形同虛設,選房時看到的寧靜、恬淡的居住氛圍完全沒有了。

(2)裝修擾民。一個家可能會住上幾十年,但是公司卻待不了那么久,今天這個公司開張,明天那個公司搬家。新來的公司要裝修,于是公司常開,裝修常干,樓里戶無寧日。

(3)電梯難用。商住樓電梯是按居住的人員數設計的,但公司的出現使樓內多了無數人,搬家具、運貨、上下班、聯系業務,電梯里永遠是滿滿的,等梯的時間很長,梯內很擠,電梯的運輸量經常是超負荷的,因而折舊、損壞的速度很快。

(4)環保指數下降。公司多了,人也多了,垃圾數量和汽車尾氣多了;綠地少了,健身娛樂、休息的地方少了,新鮮空氣和寧靜居住氣氛也少了,住宅區內不那么清靜了。

(5)車位難覓。商住樓車來人往,熱熱鬧鬧,車位常常是滿滿的,很難停車。即使你買了車位,也很難保證不會被別的車搶占了。而且,人太雜,車的安全指數也大大下降,車被盜、被碰、被劃、被刮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6)樓內干擾強烈。 公司多了,作息時間各不相同。你想早睡早起,公司鄰居加班到半夜;你想睡個痛快,公司的人8點來上班了。

(7)安全隱患。人多手雜,亂扔煙頭,亂接電線,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遮擋前防栓,安全隱患增多。

參考文獻

1.盧閩軍高層商住樓的設計[期刊論文]-工程建設與設計2002(3)

2.王學鋒淺析高層商住樓的設計[期刊論文]-中國科技博覽2011(25)

3.譚晶晶商住樓建筑設計論析[期刊論文]-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6)

4.郝俊文.HAO Jun-wen淺談商住樓建筑設計[期刊論文]-山西建筑2005,31(24)

5.尹冬霞商住樓小區設計中的幾點基本思路[期刊論文]-科技致富向導2011(13)

6.賴慶文高層商住樓結構設計問題探討[期刊論文]-工業建筑1998,28(8)

7.鄒立榮.姜松論民用建筑商住樓的實用價值[期刊論文]-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5)10.丁新宇.黃澄.楊聯秋談談商住樓建筑中疊合空間的合理使用[期刊論文]-廣西城鎮建設2007(3)

篇(6)

【關鍵詞】綠色建筑;精細化;建筑全壽命周期

1 綠色建筑的內涵及評價體系

1.1 綠色建筑的內涵

在我國頒布的第一部有關綠色建筑的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中,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從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節約能源,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角度,提出了綠色建筑的定義: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共生的建筑物。其中突出強調了四個方面:全壽命周期的概念、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滿足建筑根本的功能需求和建筑要與自然和諧共生。

1.2 綠色建筑的評價體系

40年來,綠色建筑由理念到實踐,在發達國家逐步完善。近年來許多國家發展了各自的綠色建筑標準和評估體系,概括起來主要有六點:一是選址和規劃是否合理,綠色建筑必須盡量保護原來的生態系統,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充分考慮自然通風、日照、交通等;二是是否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循環使用,綠色建筑必須降低資源消耗,盡量使用再生資源;三是是否采取了各種節能措施,以有效減少能源的消耗,是否盡可能采用了太陽能、地熱、風能、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四是是否盡量減少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的排放,并采用各種生態技術實現其無害化和資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五是是否有效控制室內空氣中各種化學污染物質的含量;六是是否具有建筑功能上的靈活性、適應性和易于維護的建筑體系。①

2 走精細化道路發展綠色建筑

2.1 精細化考慮建筑全壽命周期

所謂建筑體系的壽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獲取,建筑材料的制造、運輸和安裝,建筑系統的建造、運行、維護以及最后的拆除等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建筑系統與環境之間進行著不斷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2.1.1 精細化建筑設計

以往,建筑師的重點主要在于建筑設計的功能或者形式,選材或選型上的依據往往是形式的要求或者甲方的意愿,建材和建造多服從于設計的需要。精細化建筑設計要求考慮建筑全壽命周期,因此,作為建筑性能決策者的建筑師有義務自覺地將提高建筑壽命周期環境性能作為重要的設計決策基礎,在設計階段預測建筑系統在壽命周期內的資源能源及污染的輸入輸出,從設計上統籌安排,綜合節能,并盡可能使用耐用的建筑材料、設備以延長建筑使用壽命,減少全壽命周期建筑環境負荷,以實現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更好的推廣全壽命周期的設計觀念,我國引入了建筑壽命周期評價方法。建筑壽命周期評價不僅是對建成建筑的性能評價工具,更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作出科學合理的設計決策的工具。它可以輔助建筑師對建筑系統全壽命周期進行預期性研究,在設計過程中,強調設計與評價的互動交叉,要求建筑師在設計時考慮建筑系統在其全壽命期間對生態環境系統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盡量在設計階段加以避免或弱化。

2.1.2 精細化建筑施工

綠色建筑要求綠色施工,綠色施工的基本內容之一是減少施工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當然,綠色施工除了封閉施工、降低噪聲擾民、防止揚塵、減少環境污染、清潔運輸、文明施工外,還應該減少場地干擾,尊重基地環境,結合氣候施工,節約水、電、材料等資源和能源,采用環保健康的施工工藝,減少填埋廢棄物的數量,以及實施科學管理、保證施工質量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也有人將綠色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認為綠色施工具有“四化”的特征,即系統化、社會化、信息化、一體化,這實質上是將施工技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②

精細化建筑施工要求充分考慮到施工的各個方面,不僅是完成建筑的建造,還應該從清理場地起到交付使用,整個施工過程中都要將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我國目前的施工整體水平較低,所謂的工業化還只限于建筑機械的使用,整個過程依舊依賴傳統的人工作業。系統化、信息化等也只是限于管理層面或者資料的整理,建造的主力――工人依舊是文化水平很低。所以在施工領域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求我們認真研究、探索和實踐,爭取早日實現施工的“四化”。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在每個工程施工之前,都要制定環境管理計劃,在滿足ISO14001環境管理標準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與生態協調。我們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不斷完善綠色施工體系及其評價標準。

2.1.3 精細化建筑的運行和維護

精細化建筑的運行和維護即在建筑的運營管理階段能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高效、低耗、無害的空間,降低建筑及設備老化,易更新、易維護,保證建筑在使用周期內均能達到綠色建筑的標準。為了節省初期投入,而增加后期的運營管理成本,或以降低健康、舒適、高效等標準作為代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1.4 精細化建筑的拆除

對于廢舊建筑的拆除,最重要的是對建筑垃圾的處理。目前建筑垃圾的數量很大,僅北京、上海每年的排放量分別達到了1000萬t。堆放或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建筑垃圾的淋濾液滲入土層和含水層,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有機物質發生分解產生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忽視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造成資源浪費。因此重視施工垃圾的處理,是發展綠色建筑的關鍵之一。

精細化建筑的拆除需要設計初期采用易拆除、易降解、污染小的材料,拆除過程中降低建筑垃圾的產生,提高建筑垃圾的循環再利用。

2.2 精細化考慮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

對于資源的利用和環境的保護,不要僅僅是落于概念的炒作和手法的盲目照搬,而應該認真分析各種途徑的優劣及適用條件,依據建筑基地、周圍環境、氣候多方面相關因素,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精細的部分設計,集成綠化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利用、地熱利用、中水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充分展示人文與建筑、環境及科技的和諧統一。

在保證建筑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基礎上,在建筑規劃、設計的各個環節引入環境概念,規劃、設計時結合當地生態、地理、人文環境特性,收集有關氣候、水資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系統、人文環境等資料,力求做到建筑與周圍的生態、人文環境的有機結合,增加人類的舒適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這是一個涉及多學科的復雜的系統工程。

2.3 精細化建筑的功能

經濟、美觀、適用是建筑最基本的三大基本要求,精細化建筑的功能設計也要求從這三方面綜合考慮。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人口增長、資源短缺的國情、世情,精細化建筑功能,節約土地資源尤為重要。通過合理布置建筑朝向,合理組織交通流線,合理安排功能分區,提高建筑的功效和土地利用率。使用對人體健康無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體健康的有害輻射、電波、氣體等。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室內具有優良的空氣質量,優良的溫、濕度環境,優良的光、視線環境,優良的聲環境,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等。

3 結語

現今,我國的經濟增長由快速型逐漸向穩定型轉變,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的基本路線得到修正,粗放型大批量建造成為歷史,新建建筑的數量明顯降低,建筑質量要求提高,促使建筑師由快速、粗放型設計向精細化設計轉變。綠色建筑理念的發展,綠色建筑體系的完善,同樣對建筑師的精細化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決這個問題既需要轉變建筑師的觀念和工作,也需要從建筑教育開始,同時也需要業主和領導不要一味要求“形式新穎”,還需要制造業的介入,即整個國家工業水準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于震平,宋中南.施工建筑垃圾管理調查[C]//第二屆國際智能與綠色建筑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楊子江.建筑垃圾對城市環境的影響及解決途徑[J].城市問題,2003,(4).

[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T50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4]Nils Larsson.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中國綠色建筑[C]//可持續發展建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1:28-45.

[5]甄蘭平,邰惠鑫.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節能建筑設計方法研究[J].建筑學報,2003,3:56-57.

注釋:

篇(7)

關鍵詞:時間;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

1.引言

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價格相對低廉,它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土木工程中。傳統的建筑結構設計和鋼筋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對鋼筋混凝土強度與時間關系研究較少,尤其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應力隨時間變化的研究更少。近年來,隨著建筑設計和施工技術的發展,才涉及了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與時間的關系。通過對鋼筋混凝土柱的破壞概率的研究,表明低強度的鋼筋混凝土柱破壞概率低于偶然荷載作用下的破壞概率,這種方法已經被運用到隨時間而變化的破壞概率上。低強度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上的研究認為這種作用加速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破壞。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分析表明,不同因素作用影響鋼筋混凝結構強度。基于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研究時間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影響是必要的。

2.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強度因素

許多因素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力,如鋼筋的幾何尺寸、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使用環境以及時間因素等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力。

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的變化是的一個隨機函數過程或者說是一系列材料和結構變量的相互作用。現在許多研究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斷裂、疲勞破壞的模型還沒有得到大家認可,獲得相關鋼筋混凝土模型的實際方法是一種多因素理解方法。對于單一的因素許多結果只考慮到混凝土的碳化作用,碳化的厚度公式:

D(t)= K t(1)

式中D(t),K和t分別為厚度,速度系數與碳化的時間。

鋼筋混凝土碳化是混凝土合成物與空氣中二氧化碳緩慢中和反應的過程。密實的混凝土在空氣中碳化需要花幾十年的時間,但是非密實混凝土碳化只要幾年的時間。若是混凝土合成物的含量較高,隨著碳化過程的進行,混凝土的抗力就會下降。碳化作用會造成混凝土堿度下降及鋼筋的銹蝕,使鋼筋混凝土結構保護層產生裂縫甚至脫落,降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下降。

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非碳化保護層15mm處的鋼筋腐蝕最嚴重,主要是因為混凝土保護層上裂縫和較薄的表層加速了鋼筋腐蝕。當鋼筋的應力小于其屈服應力時,鋼筋腐蝕較為緩慢,當鋼筋的應力超過其屈服應力,鋼筋的腐蝕加速。鋼筋的銹蝕導致鋼筋的面積減小、粘結力破壞,從而引起結構抗力下降。疲勞破壞分為固定疲勞破壞和隨機疲勞破壞,固定疲勞破壞是周期荷載作用,隨機疲勞破壞是任意荷載。當結構承擔活載時,鋼筋混凝土結構在鋼筋腐蝕的情況下承擔活載,其極易發生疲勞破壞,也易造成結構剛度下降及裂縫的擴展。荷載的調幅可以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力降低。

3.時間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的影響

3.1時間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影響解析公式

時間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影響是屬于該情況結構的隨機變量是彼此相互獨立的,以隨機時間相依函數為特征的鋼筋混凝土可以用下面公式來表示:

計算結果表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力隨著時間增加而減小。這對于校核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不可忽略。

4.結論

通過對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混凝土碳化、鋼筋的腐蝕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力。

(2)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力隨時間的增加而減小,這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養護,安全性評估提供理論參考。

(3)針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力隨著時間的變化,建議采用解析方法進行分析。(作者單位:1.江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2.綠地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曾志興;吳曉斌;;鋼纖維陶粒混凝土碳化后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工業建筑;2009年01期

[2] 曹大富;富立志;;凍融環境下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J];混凝土;2010年10期

[3] 牛荻濤,王慶霖;一般大氣環境下混凝土強度經時變化模型[J];工業建筑;1995年06期

[4] 曹雙寅;朱伯龍;;受腐蝕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的性能[J];同濟大學學報;1990年02期

[5] 徐乃欣;腐蝕控制最近25年的發展――美國腐蝕專家的回顧[J];腐蝕與防護;2000年06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老熟妇乱xxxxx|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大胸美女污污污www网站| 久久 国产 尿 小便 嘘嘘|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大地资源网高清在线观看动漫|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九九re6热在线视频精品66| 欧美群妇大交群|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真实单亲乱l仑对白视频| 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香蕉| 中文幕无线码中文字蜜桃| 国产白嫩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无码|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丁香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网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 中文在线中文a| 国产对白国语对白|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 免费av在线| 玩50岁四川熟女大白屁股直播|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