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商貿流通業

商貿流通業精品(七篇)

時間:2023-04-14 16:58: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貿流通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商貿流通業

篇(1)

1、區商務局的政府職能和管理的行業

(一)、貫徹執行國家、自治區及*市關于商貿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制定*區商貿流通發展規劃。

(二)、研究提出流通體制改革意見,培育發展城鄉市場,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化流通方式。

(三)、負責對*區各種經濟成分的商貿流通企業實施宏觀管理和指導,研究擬定現有商業企業的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推進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指導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改造。

(四)、負責全區流通領域的行業管理,包括從事日用工業品、副食品、服務、旅游、進出口的經營活動。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

(五)、負責全區商貿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工作,協調指導商業企業的招商引資活動,幫助商業企業申請項目,爭取資金。

(六)、研究擬定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場壟斷、地區封鎖的政策措施。對煤炭和成品油市場經營業戶的資質進行初審,對其經營場所進行整體規劃、合理布局。

1、組織實施煙、酒等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監管,對煤炭、成品油、散裝水泥等重要生產資料的流通管理。

2、負責對拍賣、典當、租賃、醫藥流通、民爆器材經營流通、舊機動車交易、廢舊鋼材等舊貨流通行業業戶的資質進行審查并對其業務指導和管理,監督其依法經營。

3、負責全區畜禽屠宰市場的規劃、審批和管理。

4、負責全區綜合市場、專業市場、集貿市場等各類市場建設的規劃和審批及各類市場物業的規范和管理。

5、負責全區危化品經銷行業的規劃、管理或備案。

(七)、分析研究國際、國內貿易政策,提供區內外貿易、進出口貿易信息并組織相關活動,指導并幫助企業按國際化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爭取商品出口配額,解決貿易爭端。

(八)、負責外經貿發展促進資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項目的申報和管理;協調辦理出口退稅工作;指導外經貿企業的會計、統計業務;收集、分析、對外經貿信息和信息咨詢服務。

(九)、代表區政府協調海關、商檢、外匯管理、國稅等中區直部門落實有關外經貿企業的優惠政策。

(十)、承辦*區人民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交辦的其它工作。

2、全區商貿流通及服務業的基本情況

到*年全區各類商業網點達1.98萬個,其中:城區網點15268個,農區網點4450個;商品交易市場38個(含4個在建市場),交易額66.9億元,其中:城區市場22個,年交易額58.3億元,農區市場16個,年交易額8.2億元;年銷售額超億元的市場有8個;規模較大的業態形式有綜合、專業及集貿市場38個,連鎖超市60個,大中型百貨店9個。大型賓館10所。全區現有建成營業面積144萬平方米,其中:市區114.5萬平方米;商貿流通業從業人員有7.8萬人;新型商業流通業態正在形成,各類連鎖超市網點已發展到60多家,國內大型連鎖超市店、品牌店紛紛進駐*區,連鎖經營收入近10億元,年均增長90%,占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由2000年的0.95%,增長到了14.5%。幾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及環境改造的快速發展,社區商業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現代物流開始起步,多層次物流體系、多元化市場格局日漸形成。

全區個體商業實現營業額50億元以上,占全區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的80%以上,剔除石油、煙草等壟斷行業營業額,個體私營商業已經成為商貿流通業的絕對主力。

二、區商務局的重點工作

*區商貿流通業發展的總體思路。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主題,以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核心,以推進流通現代化發展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調整業態,擴大規模,提高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充分發揮流通行業在我區經濟增長中的先導性作用,促進內蒙古東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建設和社會全面進步。

1、打造蒙東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做大作強蒙東物流園、工業物流園。以*物流園區為核心,加強物流信息整合,促進以信息化建設為重點的現代商貿物流業的發展;

2、要加快我區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就要盡快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在現代商貿流通理論的指導下,改變現有的商業網點布局不合理、企業規模整體偏小、業態雷同、服務功能不全、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的粗放式發展方式。我們認為,制定發展規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高起點建設全國性商品批發市場。走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共同發展的批發市場體系建設路子。并建立適應商品特性的流通方式,按專業特點分層次組織批發市場。為此,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避免出現重復建設、有場無市的局面,要改變現有的招商、擺攤和趕集等落后模式,充分發揮大批量集散、配送、加工、信息處理等現代物流功能;二是繼續構筑多元化的商貿網點建設投資格局。在政府的統一規劃和管理下,通過招商引資和調控投資導向,積極調動本地商人積極性,鼓勵各方按規劃要求參與商貿網點建設投資;三是加強軟件建設,強化商業網點建設監督、管理和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商貿網點建設的現代化、規范化程度,提升商貿流通品位;四是積極引進國際知名品牌連鎖企業,催生新型流通業態,加快流通活市進程。整個流通經濟以開放、激活零售業為重點,加快發展商業連鎖、超市、專業店、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會展營銷等新型流通業態方式。

3、根據科區商業網點建設的實際情況和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科區商務局會同市商務局共同聘請北京時代澳商城市環境研究院完成了《*市城區商業網點規劃*-2010》編制工作,并經*市政府批準實施。

4、目前推動的重點工作

一是全面推動*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工作,加強農牧區商業網點建設改造力度,滿足廣大農牧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到*年底前,將有196個“農資農家店”以嶄新的面貌為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二是協調、服務、建設好以華融五金建材市場及木里圖工業園區綜合物流園為代表的市、區重點市場物流項目。

三是著力培育以百貨大樓、金葉廣場、太平洋商業廣場、露天市場為主要構成的明仁大街城市商業中心,規范發展大中型零售商業網點。

四是著力培育以清谷新禾、萬順達淀粉、威世國貿、興合化工、富鏵農業等外貿企業為主的出口創匯能力,特別是要改善出口產品結構努力提高加工貿易在出口總值中的比重,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檔次,逐步改變我區“大內貿,小外貿”的局面。

五是大力扶持餐飲服務業,特別是以蒙古族飲食風格為主的特色餐飲。

篇(2)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 商貿流通產業 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商貿流通產業已成為特色鮮明的基礎產業

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點是推進產業一體化,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區域商貿流通產業鏈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區域間的合理分工將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使資源在區域內部達到優化配置。

信息技術的飛躍推動電子商務迅速發展,電子化交易方式降低了商貿流通企業的成本,電子商務網店不斷建立,和大型購物中心、倉儲式超市、大賣場、百貨店等組成了較為完善的I態結構體系。多元化業態的建立,促進了商貿流通市場的信息化管理,使商貿流通企業的交易和物流更加方便。商業連鎖經營的發展,帶動了上游的生產企業和下游的銷售企業,提高了商業企業的組織化程度。商貿流通業態結構的多元化,加快了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提高了第三產業在整個GDP中的占比。

區域經濟一體化取消了對商品流動的限制,區域內的經濟政策逐漸協調,但同時,區域商貿流通業發展非均衡現象也日益顯著,這體現為:區域經濟越發達,流通發展水平越高,且城市和農村的商貿流通組織存在較大差距。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地區,外資商業比重提高,商貿流通產業國際化明顯;而農村消費水平普遍較低,缺乏承接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的商業設施,商貿流通市場的小型零售組織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城市和農村的商貿流通企業組織集中度不能對接,亟需區域經濟協作來實現商貿流通的城鄉統籌。

目前,我國商貿流通業綜合評價體系已初步建立,使用流通規模、流通效率、流通結構和信息化水平等指標來衡量地區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建立了反應商貿流通企業發展潛力的檢測體系。商貿流通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助于突破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推進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

我國商貿流通產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隨著商品流通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商貿流通業已經逐漸成為決定經濟運行速度和質量的引導性力量。當前,我國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兩大特點。

其一,商貿流通業總體規模不斷擴大。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跨區域發展的商貿流通企業增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迅速增長。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78年的1558億元,擴大到2014年的27.19萬億元,近3年的平均增速達到了20%。商貿流通產業提升了相關產業的整體收益,提高了對政府財政收入的貢獻率。但是,地區之間的流通規模差距增大、區域發展的不平衡等因素,也加大了商貿流通業的管理難度。

其二,商貿流通方式現代化,流通機制市場化。目前,在流通方式上,我國商貿流通已經基本實現了現代化。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方式廣泛運用于商貿流通市場,在流通業的發展中實現了網絡營銷、網上支付、網絡信息反饋等功能,電子商務交易額比重增加。商貿流通的物流方面正逐漸實現由傳統物流模式向現代化物流配送的轉變,開始建立企業物流配送中心,增加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合作,使商貿流通方式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需求,并形成了多層次的物流體系。

同時,商貿流通產業發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是商貿流通市場結構不合理,商業業態結構不夠完善。我國商貿流通市場結構不斷調整,在城市化進程中加大了城市商貿流通市場的要素流動,但流通市場對區位聚集依賴性較強,城市交通擁擠的負效應導致流通市場結構出現分散化傾向,不利于商貿中心的建立。而農村商業發展相對滯后,發展需求得不到滿足,小型商貿企業經營困難。整個流通市場結構呈現“兩多兩少”的局面,即單一流通網點多、零售市場多;綜合型網點少、專業市場少。此外,我國的商業業態結構不完善,表現為創新能力不足。商貿流通的傳統業態層次低、效益差,極大地制約了商貿業的自主創新。

其次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流通產業的地區差距加大,總體上呈現“東強西弱”的格局。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結構合理,擁有較為完備的交通基礎設施,區域商業氛圍濃厚,商貿流通業發展較快。中部地區居民人均收入增長較快,居民消費能力提高,其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次于東部地區。西部內陸地區城市人口少,商貿流通發展內動力不足,流通水平相對落后。但西部地區環境壓力較小,普遍擁有豐富的土地和能源資源,商貿流通產業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從市場環境體系建設、流通主體、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多管齊下

加強流通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體系建設。商品交易市場的規范化和法制化是商貿業高效發展的必然要求。探索建立商貿流通市場的長效管理機制,政府部門應在商品流通組織形式、商品市場調控體系等方面做好宏觀指導和政策引導工作,通過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和服務規范,建立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制度。此外,還應加強商貿流通的法治建設,為商貿流通企業建立共同的行為約束準則,堅決打擊各種商業欺詐、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維護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推進商業信用體系建設,提高社會參與監督商貿流通市場的程度。構建商貿流通業戰略協調機制,政府各部門之間要進行良好的溝通協作,及時收集商貿流通領域的基礎數據,確保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的科學性,最終建立健全統一開放、規范有序的商貿流通市場體系。

積極創新商貿業態,培育多元流通主體。一是引導中小商貿流通企業進入農村地區發展,減少農產品“賣難”與工業品“買難”同時存在的現象,帶動農村商貿發展。二是構建城鄉連鎖經營體系。依托城鎮化發展促進農村市場傳統流通模式的變化,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推廣農貿市場超市化,著重發展特許加盟和自由連鎖,建立農村連鎖超市,提高連鎖經營的總體規模和水平,構筑大市場和大流通的商貿格局。三是形成電子商務體系。做好商貿流通網點的建設,完善商業網點布局,建立多層次的商業空間網絡體系。培育多職能的行業門戶網站,規范發展虛擬經營,從而擴大居民網上消費。

加快商貿流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完善商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商貿流通信息技術的投入,政府應對商貿流通業信息技術創新、技術引進等方面給予稅收優惠,加快商貿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改造升級。在物流方面,商貿企業通過與傳統物流商合作,推進網上商貿信息和商務平臺的建設,促進電子物流的集約化發展,縮短流通環節,減少流通成本。做好商貿流通的信息采集與工作,建立商貿流通信息平臺和有效的市場信息傳導機制,完善商業基礎設施建設,如增加流通運輸工具、扶持商貿流通市場安檢設備建設、加強信息硬件基礎設施建設等,促進國內商貿流通相關技術與國際標準對接。

作為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商貿流通產業已經逐漸成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之一,面對流通業市場結構不合理、業態結構不完善、區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我國應積極擴大內需,提升城鄉消費市場潛力,適時制定和調整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政策,構建規范有序的流通市場。

(作者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經濟管理研究院)

【參考文獻】

①徐喬梅、梁芷銘:《商貿流通與區域經濟共生發展路徑選擇》,《商業時代》,2013年第13期。

②李楊超、祝合良:《中國流通現代化區域性差異實證分析化》,《中國流通經濟》,2014年第10期。

③宋則、王京:《新時期流通業的發展與經濟結構的調整》,《財貿經濟》,2002年第11期。

篇(3)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農村商貿流通業;二者關系

一、引言

為加快我國城市發展水平,相關政府部門積極研究探索,發現新型城鎮化可以充分的促進我國的城市建設。而農村商貿流通業對我國新型城鎮化關系密切,可以通過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同時新型城鎮化的快速建設也會促進我國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所以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共進關系。

二、新型城鎮化與農村商貿流通業的概括

1.新型城鎮化的意義。新型城鎮化作為一種新的城鎮發展方式,與傳統的城鎮發展相比具有節約集約、城鄉統籌、和諧發展及適宜的生態環境,同時還具備城市與農村共同發展進步等優點。新型城鎮化還注重農村的發展,在保證不影響農民的日常生產生活及保障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將城鎮化覆蓋農村,實現鄉鎮平等,共同發展進步的良好建設目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新”是指新的城鎮建設理念,采用新的建設技術及新的工業化等等。“型”是指產業結構、交通系統及施工場地等的轉型。可以說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包括的環境、服務、農村建設的多方面內容,將成為我國城鎮建設的主要形式。

2.農村商貿流通業的內涵。商貿流通業是商品之間的流通。商貿流通業不接包括農村商貿流通業,海還包括餐飲、物流及日常零售店等。農村商貿流通業就是指農村生產的農業產品與生活服務之間進行流通的一種經營形式。農村商貿流通業目前作為連接城市與農村經濟的一種產業。發展情況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點關注,特別是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農村商貿流通業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因此必須建立良好的農村商貿流通業體系,才能保證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促進我國城市發展水平。

三、新型城鎮化和農村商貿流通業之間的關系

1.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為農村商貿流通業發展提供內在源力。新型城鎮化在建設過程中會大大提高人們對生活的需求。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會帶動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在保證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下,為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方便城鄉之間的商品流通,促進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另外新型城鎮的建設還會為農帶來更多的生產性需求,促使農村改善生產的產業結構。不斷產生新形式的生產方式。使農村富余來動力加入到生產規模中。保障農村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勞動力及原材料充足。促進農村商貿流通業發展。

2.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集中人口的能力,存進農村商貿流通業的商品流通。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工作。可以達到農村人口的市民化,增加城市人口數量。增加城市人口對商品的需求,還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教育環境等。為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提供相關的工作者。因為農民的工資待遇相對來說較低,可以為農村商貿流通業發展減少資金的投入。使其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發展。

四、提升新型城鎮化與農村流通業的具體探究

1.重視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新型城市建設為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建設過程中要保證建設的質量,符合相關規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及城鎮人們的消費狀況,選擇合適的發展機會,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我國新城城鎮化與農村商貿流通業的關系表現為,新型城鎮化占據主導地位,新型城鎮化能充分促進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因此在具體建設是,要先進行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建設過程中要將人口問題、戶籍制度、交通問題、環境問題及人們生活質量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主要問題。充分刺激城鎮人們的消費,提高其對消費的需要,進一步提高關于消費的服務。促進農村流通業的發展。

2.提高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經營能力。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村商貿流通業開展工作還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產業結構單一、發展方式不足等。因此,在進行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經營時。良好的經營環境及基礎設備建設水平與農村商貿流通業發展關系密切。要積極改善與農村商貿流通業相關的基礎建設設備及市場經營環境,才能促進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另外相關部門要積極探究,發現符合實際生活的農村商貿流通業產業結構,促進其全面發展。最后政府要對農村商貿流通業發展給予政策支持,如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資金投入及交通方面的管理等。

3.運用新型城鎮化與農村商貿流通業的關系,促進共同進步。

在進行新城城鎮化建設胡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時,要充分利用兩者間的促進關系,實現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帶動農村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在農村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同時完善新型城鎮化建設。主要方式有通過農村商貿流通業的建立,如建設大型農村產品交易市場、建立連鎖超市等擴充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將城市和農村鏈接起來。促進城鄉共同發展。

五、結束語

新型城鎮化建設對于我國城市發展十分重要。是一項可行性城市建設方式,而農村商貿流通業能夠良好的將城鄉發展結合起來。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因此在實際建設是要注意新型城鎮化建設與農村商貿流通業的關系。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篇(4)

1.1商貿流通業稅負水平的相關指標定義

參考相關學者對稅負水平的研究,本文選取以下四個指標衡量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稅負水平:

(1)宏觀稅負:該指標反映了商貿流通業的總體稅收負擔,也是反映商貿流通業單位占生產總值的稅收貢獻指標。一般地,商貿流通業的宏觀稅負用商貿流通業稅收額占生產總值比重表示,計算公式為:宏觀稅負=商貿流通業稅收額/商貿流通業增加值×100%。

(2)邊際稅負:即商貿流通業的稅收彈性系數,反映了商貿流通業新增單位GDP的稅收貢獻。其計算公式為:邊際稅負=商貿流通業稅收增加額/商貿流通業增加值的增量×100%。

(3)稅收增額貢獻率:該指標反映了商貿流通業的稅收增長對我國稅收增長的貢獻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稅收增額貢獻率=商貿流通業的稅收增加額/全國稅收增加額×100%。

(4)稅收協調系數:該指標反映了商貿流通業稅收增長與商貿流通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稅收協調系數=商貿流通業稅收占總稅收的比重/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如果稅收協調系數的值為1,則表明商貿流通業稅收增長與商貿流通經濟增長之間完全協調;如果稅收協調系數的值大于1,則表明商貿流通業稅收增長是超貢獻的;如果稅收協調系數的值小于1,則表明商貿流通業稅收增長的貢獻不足。

1.2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稅負水平實證分析

選取2005~2013年我國商貿流通業兩個細分行業的相關數據,計算各年份商貿流通業的稅負水平相關指標。其中原始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稅務統計年鑒》。

(1)宏觀稅負。對于批發和零售業,在2005~2013年期間,其宏觀稅負有不斷增加的態勢,且宏觀稅負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我國商貿流通業宏觀稅負水平與全國平均稅負水平之間的差距基本保持恒定。總體而言,我國批發和零售業的稅負水平較高,換言之是超稅負的。對于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即物流業),雖然2005~2013年期間其宏觀稅負水平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宏觀稅負水平總體上有逐年增加的態勢,且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斷減小。總體而言,我國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的稅負水平較低。

(2)邊際稅負。對于批發和零售業,在2005~2013年期間,其邊際稅負存在較為劇烈的波動態勢,且邊際稅負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相對而言,全國平均邊際稅負水平在2005~2013年期間的變化趨勢則比較平穩。綜合宏觀稅負和邊際稅負,分析來看我國批發和零售業存在較大的稅收負擔。對于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在2005~2007年其邊際稅負呈現平穩的下降趨勢,在2010~2013年期間其邊際稅負又呈現平穩的上升趨勢,但是在2007~2010年期間邊際稅負的波動非常大,2009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的邊際稅負甚至小于零。

(3)稅收增額貢獻率。對于批發和零售業,在2005~2013年期間,其稅收增額貢獻率總體上呈現了提升態勢,但局部波動仍然比較明顯,特別是2006~2008年、2010~2012年期間稅收增額貢獻率起伏不定。同時,批發和零售業的稅收增額貢獻率基本保持了高于15%的位置,說明批發和零售業的稅收增長對我國稅收增長的貢獻程度較高。對于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在2005~2013年期間,其稅收增額貢獻率呈現了非常明顯的震蕩波動特征。特別是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的稅收增額貢獻率為負。同時,2005~2013年期間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的稅收增額貢獻率都低于5%,說明該行業的稅收增長尚未給我國稅收增長帶來較大貢獻。

(4)稅收協調系數。對于批發和零售業,在2005~2013年期間,其稅收協調系數變化比較平穩,都保持了大于1.7的高位,說明我國批發和零售業稅收增長對整體稅收增長的貢獻是比較過度的,進一步說明了我國批發和零售業處于高稅負的狀態。對于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在2005~2013年期間,其稅收協調系數變化雖然也比較平穩,但是稅收協調系數值都低于0.6,這說明我國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稅收增長對整體稅收增長的貢獻是不足的,也進一步說明了我國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處于低稅負的狀態。

2我國商貿流通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

根據分析可知,我國商貿流通業兩大細分行業的稅負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對我國稅收增長的貢獻也存在較大差別,商貿流通業內部稅收存在不平衡性。而出現這種情況,與當前我國商貿流通業稅收政策問題存在必然聯系。我國商貿流通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如下:

2.1稅收結構失衡,商貿流通業稅負偏高

由于我國稅收體系中,以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為代表周廣為: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稅負水平及稅收政策優化研究與探討的間接稅額占稅收總額的3/5以上,因而與消費直接相關的商貿流通業實際稅負較重。近年來,我國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維持在14%左右,但商貿流通業整體稅負卻超過25%,尤其是批發和零售業的平均稅負高于35%,可見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稅收負擔過高。而高稅負也導致了商貿流通業稅收增長與總體稅收增長不相適應,批發和零售業稅收增長貢獻過度,而物流業稅收增長貢獻不足,顯然商貿流通業內部稅收貢獻失衡。

2.2“營改增”試點政策難以回避一系列問題,政策體系亟待完善

自2012年起,我國于上海實施“營改增”試點,以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近年來,試點范圍不斷擴大,逐步覆蓋北京、江蘇等區域。但是,這些試點區域與其他非試點區域存在稅收洼地效應、物流業稅負波動加大等問題,不利于物流業良好發展。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當前“營改增”試點區域約2/3企業實際上繳增值稅平均增加稅負5萬元,有約57%的企業稅負高于5萬元,24%企業稅負高于10萬元。

2.3稅收政策與商貿流通業發展不契合

隨著我國商貿流通業新型發展模式、新業態不斷出現,當前的稅收政策已不能適應時代需要:

(1)物流業營業稅存在3%和5%兩種稅率,增值稅存在6%和11%兩種稅率,這種不統一性顯然會造成稅負不公平。

(2)商貿流通業服務外包明顯,其中存在較多業務重復交稅,也不利于社會公平與提高市場效率。

3我國商貿流通業稅收政策的優化策略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國商貿流通業的整體稅負水平較高,但產業內部的稅收結構失衡,不能適應商貿流通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國家有必要調整商貿流通業發展的相應稅收政策,促進商貿流通業良好發展。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商貿流通業稅收政策的優化策略。

3.1調整商貿流通業的稅收結構,合理降低商貿流通業稅負

(1)逐步減少流轉稅在稅收中的份額,逐步提升所得稅、財產稅等稅種的份額,促進商貿流通業稅收結構不斷優化,也促進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拉動內需,為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提供更大動力。

(2)進一步推行商貿流通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逐步緩解商貿流通業特別是批發和零售業的稅收負擔,保證商貿流通業健康發展。對于流轉稅,可將免征商貿流通環節增值稅的政策逐步拓展到日常生活用品等領域,加快推進農產品進項稅額的抵扣政策,對滿足相關條件的商貿流通企業進口設備、配套技術、配套部件等,可嘗試免收進口關稅和增值稅。對于所得稅,商貿流通企業經營基本農產品所得的收入,可減按90%進行征稅,所得稅額用于購置完善農村商貿流通網絡體系建設所需的設備及系統。

(3)逐步取消含有稅收性質且重復征收的部門行政性稅收,為商貿流通業營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

3.2完善“營改增”試點,健全相關配套政策體系

(1)進一步推行和完善“營改增”試點。一方面應兼并增值稅稅率,促進稅率層次統一,減少“多征少扣”和“少征多扣”等現象,便于我國商貿流通業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適當降低增值稅稅率,具體可嘗試降低2至3個百分點,特別地,對生活必需品、醫藥用品等可實行低稅率或直接免稅策略。

(2)完善其他配套政策。一方面,探索實施跨區域商貿流通企業聯合納稅政策,包括跨區域商貿流通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匯總納稅、企業兼并重組等措施。另一方面,統一商貿流通業各個業態領域的發票,尤其是物流業發票,實施稅控裝置開具發票,以減少偷稅漏稅行為。

3.3完善商貿流通業特殊領域的稅收方案

(1)優化農村商貿流通業稅收。適度兼并涉農稅收優惠政策,逐步擴大農業農村稅收優惠范圍,對農村合作社在生產、銷售、物流等方面免收增值稅,降低農業企業所得稅。農村商貿流通領域的相關企業或投資主體,對其投資項目減免稅收,對有利于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農業流通環節,實施免收增值稅政策。

(2)完善出口貿易關稅優惠政策。統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保稅監管區的進入退稅政策,加快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健全出口保稅物流監管體系。

篇(5)

關鍵詞:商貿流通服務業 前沿報告 六大新發現 十大新主張

報告摘要(上)?六大新發現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我國經濟增長、穩定物價、促進就業和平衡對外貿易都存在一系列突出的問題,種種結構性矛盾也很難再久拖不決,經濟增長動力已別無選擇,只能更多依賴國內、依賴消費。但是,要在如此復雜的局勢下加快我國經濟轉型,還面臨許多深層障礙的困擾。在這種大格局下,將目光轉向金融、商貿等服務業,尋求宏觀經濟層面新的解決方案,應該是合理的選擇之一。其中,從商品流通領域入手,能否解決或促進解決國民經濟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呢?這是值得探討的重要思路。

眾所周知,按照現行統計框架和口徑,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商貿流通服務業是專門從事商品流通活動的行業。但公眾不了解的是,在現行國家統計口徑之外,第一、第二產業還存在眾多生產企業、經濟組織自行設置的同樣專業化的采購、分銷和物流機構,擁有巨額的人財物資源。究其社會分工的性質,也應視為商貿流通服務業,但目前還大都疏于識別、統計與核算,并致使大量商品流通活動難以進入現行政策設計的視野。我國商品流通已具有龐大規模。最新統計顯示,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已達47.2萬億元。與此相對應,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8.4萬億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超過40萬億元,全年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60萬億元,在商品流通領域的從業人員達1.39億人之多。這些數據還將以10%以上的年增長率不斷刷新。探尋這些天文數字背后的含義和趨勢,是我國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也是本報告的主攻方向。

我們發現,長期以來對商貿流通服務業影響力的評價不夠完整準確,主要表現是偏重于直接影響力(因為比較直觀),而低估了其間接影響力(因為比較隱蔽)。以往的研究和實踐中注重測算商貿流通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如增加值、直接就業、提供利稅等等,其間接貢獻(外溢效應)卻沒有真實完整體現在統計數字之中,從而大大低估了商貿流通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間接貢獻和總體貢獻。這個研究思路和新的發現,對重新認識現代服務業可能具有普遍意義。商貿流通業影響力,特別是間接影響力主要表現在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節約社會成本及吸收轉移勞動力乘數效應等方面。

我國制造業的矛盾和問題最為突出,而商貿流通服務業對制造業影響力日益增強的趨勢也最為明顯。第一,流通業影響力可以緩解制造業產能過剩。第二,流通業影響力可以優化制造業區域分工。第三,流通業影響力可以促使制造業節能降耗。第四,流通業影響力可以提升制造業國際地位。第五,流通業影響力可以強化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關注商貿流通服務影響力不斷增強趨勢,特別是其間接影響力貢獻增強的趨勢,具有極強的政策含義和戰略性啟示。以往只是看到了商貿流通領域充分競爭的一面,片面強調其市場性,而忽視了其間接影響力公益性貢獻的另一面,因而對商貿流通服務業的財政支持“多有虧欠”。為使這種功能得到可持續發揮,應當合乎邏輯地將充分發揮其間接影響力納入公共財政支持范疇,以使得這種外溢效應得到適當、合理的補償,使得這種服務能夠延綿不斷地為社會造福(舉一反三,合理解決這一問題對各種服務業領域都具有普遍意義)。

除了商貿流通服務業影響力日益增強這一基礎性的新趨勢之外,還存在新世紀“經濟節奏較量加劇”的新趨勢;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呈井噴式發展的新趨勢;商品生產采購銷售與提供服務相互融合的新趨勢;供應鏈向金融與商貿融合主導型轉變的新趨勢;商品流通成本絕對上升和相對上升的新趨勢;等等。

其中,動態化的“新財富觀”最具有戰略啟示。按照這種新財富觀,就不僅要看我國每年生產了多少物質產品,更要看這些已經被生產出來的產品中有多少是真正處于實際發揮效能的狀態,即看“有效產品率”的高低。社會財富存量既定以后,貨暢其流,消滅耽擱遲滯、庫存積壓和斷檔脫銷,努力使所有經濟環節和領域趨近于“流暢平滑”、最為經濟合理的有效狀態,就是社會財富實際效用和總福利的真實增長,就意味著社會生產效率提高和人民生活得到實惠;反之,則是社會財富實際效用和總福利的虛假增長。假如缺乏動態化的、關注存量效能的“新財富觀”,踐行科學發展觀就仍然是不完整的。

新世紀新主題是“經濟節奏的較量”,是經濟社會向加快節奏、減少耽擱遲滯的流通領域“投小錢、找大錢”。憑借先進的信息技術,儲備信息正在取代儲備商品,能力儲備正在取代實物儲備,高昂儲備成本有望快速消失。互聯網信息技術、電子商務呈井噴新趨勢,深刻而迅速地改變著商貿流通業的整體面貌,以往被簡單定義為低技術含量、高勞動密集型的傳統服務業,正在向高技術含量和高資本投入的現代服務業轉變。高端技術和專業管理人才奇缺,已經成為商貿流通服務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最大瓶頸。據此推測,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將徹底改變商貿流通服務業的傳統格局,引發難以想象的巨大變革,并迅速改變原有的生產和消費方式。

金融與商貿業的融合發展,倉單質押、融資擔保等等大大增強了商貿企業的融資能力,加快了資本周轉速度,推動了流通創新。大銷售商已越加占據供應鏈的中心地位,產供銷和金融呈現出了緊密型供應鏈戰略聯盟。目前,類似于浙江物產集團、銷售額上千億元的批發商在我國工業品生產資料流通中有六家,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16家。而金融業加盟,將使商貿業如虎添翼,大型商貿物流企業將更容易得到金融支持,實現流通創新,并有希望成長為類似于日本商社的綜合經濟體,逐步形成金融與商貿聯合主導的供應鏈。在新時期大型流通企業和金融融合發展的戰略要點是進一步提高市場集中度、培育、掌控上游制造商,增強融資和資本運作能力,促使市場成交額向現代大批發商集中,從外延數量擴張階段轉向內涵化、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流通成本動態最值得注意。與產品生產―流通時間結構相對應,產品的生產―流通成本結構也在發生趨勢性新變化。主要表現在:一是低附加值商品的生產成本絕對下降,流通成本絕對上升。即在產品最終銷售價格中,流通成本絕對超過生產成本,例如煤炭產區的坑口煤成本已經低于后續的運輸成本,大品類蔬菜生產成本低于運輸成本等。二是高附加值商品生產成本相對下降,流通成本相對上升。即這類產品流通成本雖然沒有絕對超過生產成本,但在最終銷售價格中的比重,卻是上升的。三是在流通成本中,商流成本所占比重下降,物流成本比重上升。四是在物流成本中,倉儲和管理成本所占比重下降,運輸成本比重上升。流通成本上升,表明實體經濟中綜合成本的基本結構發生了趨勢性變化,值得進一步研究。從體制和政策視角看,流通成本還可以劃分為經濟性成本與體制性成本。前者屬于流通領域正常經營活動中所必然發生的成本,屬于不可避免、需要補償的合理成本;后者則是由于管理體制和政策缺陷引發的不合理成本。前者是設法降低的問題,后者是堅決剔除的問題。

附加值較低的農產品成本變動趨勢最為明顯。目前總的情況是,農產品蔬菜價格總會有一時的短期波動,而經營蔬菜的批發商、批發市場和“農超對接”中包含的經營成本、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卻是剛性的,不但難以降下來,還將繼續上漲。這就是為什么近年來農民“賣難”與市民“買貴”并存,產地菜價大跌,而銷地價格依然堅挺的重要原因。

總體而言,商品實體的空間轉移(儲運等)難成虛擬,流通電子化降低商流成本的能力,遠遠大于降低物流成本的能力,人工成本、能源成本、減排成本剛性上升勢頭難以扭轉;經濟運行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生產的相對成本趨低,但流通的相對成本趨高,生產時間較短,但流通時間很長。因此,發展現代流通業,縮短流通耗時,降低流通成本,不僅關系到流通業本身的轉型、升級和競爭力的提高,而且關系到我國經濟的整體轉型。而深化體制改革,徹底鏟除流通過程中的體制性成本理應是今后的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

報告摘要(下)?十大新主張

本報告從商品流通和商貿流通服務業視角,提出以下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全局和長遠的十大前瞻性的戰略要點和主要結論:

(一)商貿流通服務業深度參與“轉方式、調結構”戰略

轉變發展方式的要害是率先轉變調整結構的方式。市場調節在現實生活中具體表現為參數調節、商務機制調節和中介機構調節。正因如此,我們發現服務業不僅是一個“產業”,還是一種經濟調節“機制”。作為市場配置資源的“人格化”、“產業化”表現,服務業對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和市場運行效率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發揮金融、商貿服務機制的調節作用。倘若“調結構”的方式、特別是實體經濟中制造業“調結構”的方式不能率先改革,那么十二五規劃關于轉變發展方式的諸多目標就有可能再度落空。

(二)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轉變先導戰略

圍繞戰略重點,最重要、最有效的戰略舉措就是按照“大部制”的思路大刀闊斧地深化改革、精簡機構,在轉變職能基礎上實施商貿流通服務業相關管理機構重組。

(三)商貿流通服務業新思路促消費戰略

促進消費增長要一手抓“增收”,一手抓“化解”,兩手不可偏廢,尤其需要根據收入增量有限而購買力存量巨大的突出特點,充分發揮商貿流通服務業影響力,提供消費便利,改善消費環境條件,加快釋放收入―消費能力的存量。鑒于我國已經進入高度依賴國內居民消費的時代,促消費必須理清思路、尋求戰略突破。坦率而言,雖然促消費已談論多年,但仍可發現這種談論“跑題的多,扣題的少;虛的多,實的少;權宜之計多,長效機制少”。無論收入增長是高是低,總是個既定的量。因此,促消費貴在出實招。在增收措施既定和收入增長既定條件下還能做什么?這才是出實招、出奇招、可操作的關鍵思路。實際上,這些年確實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該做的似乎都做了,再煞費苦心也想不出更多更好的“招數”了。但調研發現,我國促消費還有潛力,甚至還有死角。在理順收入分配關系、增加收入的同時,著眼于商貿流通服務業影響力,對促消費長期戰略還可以具體細化為有針對性的很多“實際招數”。例如,針對城鄉諸多購物不便而抑制的消費潛力,實行“消費便利進萬家”舉措;針對幾億農民變市民的消費新特點、新動向實行“新市民實惠消費”活動;以及“安全誠信促消費”、“節能環保促消費”、“網購實體化促消費”、“高端產品促消費”、“關注農村留守群體促消費”、“反壟斷促消費”、“庫存(積壓)家電產品半價促消費”等等。這些舉措不僅將會收到立竿見影的近期實效,而且也是帶有戰略性的長效機制。

(四)商貿流通服務業公共財政支持戰略

應明確將“優惠政策促進型”政策思路設定為長期戰略而不再是權宜之計,要以財政補貼為后盾,減輕企業負擔,充分發揮商貿流通服務業對保民生、促消費、轉方式、調結構等多向性影響力。

(五)走出“中等規模陷阱”大型企業成長戰略

商貿企業經過一段外延式的擴張之后,已經進入相對徘徊階段,掉入了“中等規模陷阱”。我國商貿流通服務業原有的片面追求外延、粗放、數量擴張的增長勢頭難以為繼,如何突出重圍,開創大型化、集約化、內涵化、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是新時期亟待解決的戰略問題。

(六)零售業主營業務回歸戰略

從“自營”到“聯營”,從“零售商”到“零售服務商”,在現階段有其生存土壤,有其優勢、特點,否則早就夭亡了,更不可能普遍存在。零售商的服務租費只要大體屬于競爭性的行業平均水平,也有其合理性、合法性。但它是市場發育特定階段的暫時現象還是代表未來的主流方向?目前似不便過早下結論,需要尊重實踐標準,持續密切觀察分析。但即便如此,也需要指出它明顯存在的硬傷和弊端。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做好自己的主營業務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回歸主營業務、重建大型企業規模化、高效能、低成本的流通渠道是今后的一項戰略任務。假如“開店的不做買賣,做買賣的不開店”成為普遍長期現象,有實力零售商的主要注意力和主營業務發生蛻變,紛紛“自廢武功”,則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災難性后果。放棄自營的主業,就從根本上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這個意義上說,零售商主要注意力長期大面積不放在做買賣上,的確有不務正業的失職之嫌,就好比工人不做工、糧農不種地、公務員不上班、學生逃學、士兵開小差。零售商大面積普遍“失職”、“塌陷”終非長久之計,需要亡羊補牢、探尋良策。告別賣方市場后,我國應從戰略高度,探索在買方市場環境下,推動主營業務回歸,重建大零售商自主渠道的新途徑。逐步形成“自營業務為主、提供服務為輔”(也即自營為主,聯營為輔)的新格局,努力使兩者保持適當比例。

(七)批發業微觀基礎轉型升級戰略

突出問題是:“市場大,商人小,秩序亂,隱患多”,工業品批發業依然嚴重滯后,困擾了國民經濟的高效安全運行。這一強烈反差是中國工業品批發業滯后的癥結所在,也是長期以來批發體系發展思路“重數量、輕質量”,“重場所建設、輕主體培育”所導致的必然后果。新動向顯示,加快攤位商向公司制企業轉型的時機已經成熟,公司化轉型的比率有所提高。在成千上萬的攤位商中,有相當一批已經完成原始積累,已經“發達”起來的個體攤位商認為,像以往那樣為了偷逃稅款而失去“大生意”,已經遠不如堂堂正正開公司更“劃算”。 要因勢利導加速攤位商向公司化轉型的進程。

(八)現代物流業健康發展戰略

我國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的時機逐步成熟,需要將其納入節能降耗、提高國民經濟質量“總盤子”。將發展“第三方物流”、優化流程和大幅度降低傳統制造業的物流成本作為重中之重。發展第三方物流的關鍵是健全體制機制,理順利益關系,降低稅費負擔,增強營運能力。當前尤其要堅決制止各地采用違背物流規律的做法“大辦”物流產業的傾向。

(九)商貿流通能力向海外延伸戰略

就服務貿易中的商貿和物流業而言,我國在海外的商業存在是逆差,是赤字,國際影響力是負數。長期以來,特別是持續的經濟危機使人們更深切感到,自主渠道就是收入,自主品牌就是利潤,渠道安全才有經濟安全。在國際商品貨物貿易市場上,我國是舉足輕重的頭號產品出口國和能源原材料進口國,但為什么總是“買啥啥貴,賣啥啥賤”,“剪刀差、里外里”地給貿易對手“無償獻血”?為什么貿易對手不但不買帳,還回過手來威脅對我實施“反傾銷、反補貼”,指責我是“血汗工廠”?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缺乏海外的商業存在,在國內外沒有足夠強大暢通的自主購銷渠道,價格話語權和采購分銷渠道這個命脈掌握在別人手里。

從戰略角度看,自主渠道向海外延伸將給我國帶來巨大利益。我國需要反向思維,以自主渠道、品牌建設為中心,以現代服務業為基礎,在下一個30年,應努力實現傳統工業資本主導向商業資本主導轉變;外資主導的流通渠道損毀正是我國商貿和物流企業“走出去”,抓緊培育自主分銷網點來取而代之的重要契機。從長遠看,我國巨大的商品輸出必須同巨額的商業資本輸出相匹配。只有這樣的外貿戰略和政策才是完整的,服務貿易逆差才有望根本扭轉,有巨額效益的商品出口才可望回升。

總體而言,要抓住機遇構建內外貿一體化、城鄉一體化、批發零售物流配送一體化的商貿物流渠道體系網點,實施國外搶灘、國內整合的“兩頭擴網”戰略。我國應順勢走出陳舊的“傳統制造業思維”,牢固樹立“流通渠道同樣是稀缺資源、是經濟命脈”的新理念、新思維,充分發揮商貿和物流業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抓住戰略機遇期擴大我國在海外的商業存在,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努力改變世界的商業版圖和國際分工,促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的世界服務貿易新格局。

(十)農產品市場反周期調控戰略

農產品市場是動態連續的過程。在市場信號強烈拉動供給的時刻,政府信號不要加碼;市場信號明顯減弱的時刻,政府信號應該加碼。迄今為止,總是做反了,結果是兩頭花錢。極為強烈的高菜價信號預示著大宗蔬菜供給注定將接踵而至,這就是市場規律,但主管部門卻總是很不合時宜地出臺“順周期”的刺激政策大肆鼓勵。違背市場規律的結果,就是“政府加市場”,共同造成極為夸張的放大信號和強烈誤導,造成蔬菜種植面積的瞬間疊加。這才是蔬菜過剩的真正原因。而將蔬菜如此大面積過剩、集中上市的責任一概都推給“氣候原因”,顯然是說不過去的。殊不知,瞬間疊加的種植、供給,就已經醞釀著下一次農產品供給過剩、價格瞬間大跌、種植面積瞬間萎縮的結局,如此循環不已。

幾十年來,順市場周期調控的政策思路是市場劇烈波動的直接原因之一。我國農產品市場大起大落絕不僅僅是“分散小生產鬧的”,事前掉以輕心、渾然不覺,事后倉惶上陣、過度反應的政府調控也很“給力”。在這種場合,政府對市場調控已降低到了菜農、果農的水平。因為,當菜農、果農發現“菜多了、果多了”,大面積過剩了,有關機構才跟著“發現”。

篇(6)

所謂的“互聯網+”實際上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即對傳統行業經營模式的一種技術性轉化,并在轉化的過程中創造新的業務模式。“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與融合的過程(寧家駿,2015),是一個系統性概念,涉及到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乃至互聯網金融等各個方面。“互聯網+”技術在商貿流通領域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梁海紅,2016;孟妍、王亞民,2016)、物流管理創新(郭金勇,2015)及經濟發展(方巍巍,2017)等方面。”互聯網+”促使信息更加對稱(孫韜,2016),搜索成本大幅度下降,交易效率則大幅提升。我國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一輪互聯網創業浪潮正在形成(辜勝阻等,2016),“互聯網+”背景下國內創新創業的熱情有增無減。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使得創新創業活動十分活躍,在當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也促進了金融行業的變革。在運用互聯網技術方面,英美等國早就走在了前列,美國的《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及《網絡空間國際戰略》(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Cyberspace,ISC),英國高校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JISC)的《JISC2010-2012戰略》、《信息經濟戰略2013》等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戰略的提出與實施,旨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我國在2017年3月份了《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進一步表明國家對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高度重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許多行業將會發生巨大變化,生產經營形態會發生革命性變革。數據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新經濟的到來,充分把握數據時代機遇,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有望獲得新的突破和機遇。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評價商貿流通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的商貿流通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漸由社會再生產的中間環節變成中心環節,由末端行業變成先導產業(任保平,2012),成為支撐相關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商貿流通業與消費市場和物流運輸市場密切聯系,涵蓋了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的生活起居離不開商貿流通業的支持。我國商貿流通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對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有賴其發展方式的轉變。從傳統的發展方式分析,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勞動、資本和技術的大量投入。如表1的統計,勞動貢獻率(1997-2014)平均值為8.97%,而資本的貢獻率達到了79.49%,技術進步的貢獻率為77.23%,這種貢獻率結構與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方式相吻合。在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影響下,企業發展依靠投資主導,結構性失衡問題比較突出,這點在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從統計分析數據能夠看出,無論是勞動、資本還是技術進步都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貢獻巨大,且貢獻率處在不斷的增長當中,技術進步和資本的貢獻率基本持平,這與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實際情況是相符合的。1997年至2001年技術進步貢獻率為53.42%,2001年至2005年資本的貢獻率超過技術進步(70.81%),表明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對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逐漸由勞動密集型產業演變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商貿流通業傳統的發展方式在創造企業利潤的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問題:一是傳統發展方式下商貿流通業依靠單一進銷差價盈利模式獲得生存,盈利模式單一,增值服務相對缺乏,經營方式較為粗放;二是依賴簡單重復的物流實現貨物跨區域的運輸,交通線路規劃不合理、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凈利潤微薄;三是企業庫存管理經驗性因素過多而技術性因素相對不足,容易出現產品積壓和資金周轉困難;四是傳統發展方式下商貿流通領域的企業融資難問題制約其發展。

“互聯網+”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

(一)“互聯網+”的動力之源分析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的經營方式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經營方式被優化,價值鏈的主導模式被重構(宋瑞,2015),企業的生產經營更加高效快捷,交易成本逐漸降低,服務效率在不斷提升。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絡用戶規模達到7.31億,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提升了2.9個百分點。充分尊重行業發展規模,擁抱信息技術變革,利用互聯網生態創造新的價值是商貿流通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選擇。如圖1所示,“互聯網+”帶來了信息技術的變革,使得經濟參與主體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和快捷,參與網絡交易的各方積累了原始的數據資源(見表2),通過運算便可轉換成新的生產要素。數據資源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在信息基礎設施(云+網+端)上實現高效傳遞,并通過各類算法模型進行信息匯總分析,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以輔助商業決策。信息基礎設施的廣泛建立為分工形態提供了平臺,使得不同主體之間能夠實時進行協同合作與分工。“互聯網+”催生出新生產要素,與資本、勞動等傳統經濟發展要素共同構成了現代經濟增長的影響要素。信息時代里信息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經濟要素,而在DT時代(數據時代)里各類數據構成了新的要素,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出現能夠將各類無關數據轉換成有價值的信息,從中挖掘商業價值和商業機會。(二)互聯網渠道運用分析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商業生態產生了系統性的變化。眾多企業開始逐漸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業務推廣,在國內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企業市場規模正在進一步擴大。根據CNNIC的調查,2016年我國企業選擇互聯網作為營銷渠道的比例為38.7%,較上年提高了4.9%,手機渠道2015年為10.5%,2016年為10.6%,電視渠道2016年為17.6%,通過戶外廣告營銷的比例為28.7%,占比要低于互聯網渠道,整體而言借助互聯網進行營銷推廣的比例遠遠超過其他推廣模式。表3統計的是我國2010年至2015年間網民數量的增長情況,網民數量的大量增長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生態基礎,是商貿流通企業開展網絡營銷的關鍵。表4所統計的是我國企業開展互聯網營銷的比例,2011年互聯網營銷占比24.2%,這一數據到了2016年已經增長為38.7%,增長趨勢明顯。就商貿流通企業而言,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多數企業紛紛布局互聯網領域,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行業變革,改變傳統的發展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從表5的統計能夠看出,企業開展在線銷售和在線采購的比例逐漸增加,2016年在線銷售比例達到45.3%,而在線采購比例為45.6%,增長幅度較大。從企業采購、銷售、物流到消費者購物等各個方面,互聯網技術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是“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就銷售環節而言,互聯網技術使得精準營銷模式得到大幅度推廣,企業獲取客戶的渠道越來越多,獲取客戶的成本也越來越低,對市場的分析能力逐步提升。互聯網技術也使得物流配送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對庫存決策和物流路線規劃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對消費者而言,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便捷購物,充分做到“貨比三家”,提高了購物消費的效率,大大方便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互聯網+”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變革方向

篇(7)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服務*、發展*”的戰略思路,以商貿流通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優化商貿業業種業態,提升產業能級;以突出特色,提高層次為著力點,培育高端品牌消費市場;以重大商業建設項目為支撐,穩步實施貿易拉動、品牌特色、聯動發展、抓大框小、概念引資五大戰略,全力打造商品交易和品牌展示兩大平臺,在優質、誠信、特色、錯位發展中增強集聚輻射能力,實現商貿流通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商貿業的內涵發展與品質提升,促進商貿業規模不斷壯大、結構持續優化、效益質量顯著提高,商貿業流通力、集聚力和輻射力進一步增強。*年力爭實現區域商貿銷售總額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的工作目標。

三、工作重點

努力打造標志性商貿區域,增強解放碑商貿中心區的集聚輻射力,提升解放碑核心商圈的品位和形象;調整完善經營結構,推進市場品牌建設,增強朝天門市場競爭優勢;完善功能、提升檔次,樹立菜園壩地區批發交易市場群新形象;積極發展兩路口上清寺文化旅游、體育健身等服務業;結合地區開發,建設培育大坪區域性商業中心;整合商業、旅游、文化資源,推動餐飲娛樂休閑產業發展,開發建設長濱路經濟產業帶及嘉濱路立體餐飲休閑帶。

㈠強化貿易拉動,加快拓展商貿增長空間。

批發貿易業是區域流通業發展的重要內容。要緊緊依托我區歷史形成的*乃至西南地區批發貿易中心的先發優勢,大力發展批發貿易業,打造區域交易平臺,增強集聚力,擴大輻射半徑。一是要繼續鞏固朝天門市場在全市的地位,提升菜園壩市場群形象和品質,改善市場周邊環境。二是繼續扶持石油、金屬材料、中西藥等重點批發行業做大做強。三是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發展總部經濟,引進具有強大營銷功能,并擁有穩定市場分銷網絡的現代化批發企業,形成*貿易最集中的交易地,進一步增強商貿業的輻射能力。四是加快現代貿易與訂單貿易相結合的貿易中心建設,培育發展要素市場和無形市場。五是積極推進電子商務,探索傳統零售方式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模式,引導連鎖經營企業加快電子商務的應用,促進銀企合作,推廣信用卡消費,擴大刷卡結算覆蓋面。

㈡大力發展高端商業,增強特色消費吸引力。

要借鑒發達城市中心城區都市商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立足我區獨特的區位條件和資源優勢,促進高端商業快速發展。圍繞將解放碑商圈打造成為時尚之都的目標,堅持引進與調整結合、錯位與特色并進,強化高檔消費和高質量服務功能,大力培育解放碑商圈的高端商品和個性特色化的消費市場,展現“西部第一街”引領時尚和現代消費高地的個性魅力。一是有針對性地引進國際國內頂級商品品牌,著力發展品牌專賣店,引進異國餐飲,強化高檔休閑娛樂功能,凸現解放碑商圈高端商品和服務的高集聚、高檔次和高品味。二是圍繞商貿中心區建設,引導培育新型商業業態,大力發展連鎖便利、折扣商店等新型業態。三是綜合利用市場、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大調整力度,將不符合發展導向和目標的業態逐步調整出去,充分實現解放碑商圈的品牌價值和效益。

㈢推進重點商業建設項目,調整結構,提高層次。

我區新一輪商貿發展將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重大商業建設項目的推進,對已有資源的整合,增強新的吸引力和發展動力。

1.積極推進主要街區建設,形成新的商業亮點。

⑴整合利用長濱路沿線珊瑚公園、濱江公園、川道拐等休閑娛樂設施,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明確功能定位,打造川道拐老街休閑娛樂區。

⑵加強朝天門市場環境整治,進一步整合朝天門廣場、朝天門市場、朝天門碼頭,湖廣會館、規劃陳列館、洪崖洞民俗風貌區等各類資源,打造“朝天門商業旅游文化休閑區”。

⑶抓好嘉濱路重要節點商貿資源整合和潛在商貿資源利用工作,培育和打造水上步行街。充分利用嘉濱路沿線市政、環衛等部門的已有場地和設施,發展餐飲、娛樂、休閑業。協助做好洪崖洞民俗風貌區商業項目招商及開街慶典策劃宣傳工作。

⑷著力打造特色專業街,調整七星崗精品家居裝飾一條街的經營品種,促其錯位發展,推進以華夏產權交易市場為主的人和街二手房交易一條街建設工作,培育泰古廣場旅游、文化、藝術品市場,提升東方女人用品一條街檔次,鞏固鵝嶺汽車一條街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2.全力推進大坪商業副中心建設。利用大坪地區已形成的嘉華、蓮花國際、華宇廣場等商業設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購物中心為依托,發展特色超市,配之以各種專業店、專賣店以及餐飲和娛樂設施,在為周邊居民提供日常生活需要和休閑需要的同時,著重提高大坪地區的集聚輻射能力。

3.緊緊依托上清寺至兩路口沿線的*三峽博物館、人民大禮堂、文化宮、少年宮、大田灣體育場等資源,引導培育發展健身、旅游、休閑業及便民購物等服務業,形成該區域特色發展。

4.擴大以得意不夜城為中心的較場口中央娛樂區(CED)的影響力、集聚力,改造完善周邊的景觀、燈飾等配套環境,修建音樂廣場,定期舉辦各種音樂娛樂節目,逐步擴大八一路二期及周邊地區的泛休閑娛樂業比重,增強和擴大夜間消費市場。

㈣積極發展會展經濟,培育會展品牌。

打造*區標志性會展活動,辦好旅游節、都市消費節、啤酒藝術節、國際服裝節、禹王廟會等重大品牌節慶活動。在解放碑適時舉辦時尚品牌展示活動,打造西部時尚展示平臺;組織舉辦菜園壩市場群金秋商品交易會,積極搭建工業、農業產品市場交易平臺;引導對星級以上賓館會展功能的開發,吸引國際國內知名會展活動來我區舉辦。

㈤加強市場監控,建立完善市場監測調控體系。

1.著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經營氛圍。針對商貿流通領域各種新情況,嚴格按照相關法規、行業標準和服務規范,依法治商;強化商委、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衛生防疫等部門的協同配合,開展專項治理和綜合執法,依法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公示有嚴重不良經營行為的企業,依法維護市場經營秩序。

2.建立健全市場監測調控體系。加強重要生產資料和肉類、糧油、食鹽、食糖、蔬菜、成品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監測、預警和調控,把握市場景氣指數和國內外市場行情,建設市場信息快速反應系統,制定重要生產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應急預案。

3.繼續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嚴格推行食品行業管理規范,嚴把食品市場準入關,建立健全包括酒類在內的食品安全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確保消費者放心消費。

4.推進商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商貿流通領域的精神文明建設,大興“誠信經商”之風,嚴守職業道德,做到誠實守信、童叟無欺。開展誠信市場評比和創建文明市場等活動。規范發展商會、行業協會等中介服務組織,充分發揮其行業自律作用。

㈥加大商貿服務業的統計力度,完善商貿業統計體系。

加強商貿統計,積極推進現代商貿業統計調查方法改革,探索建立商貿服務業的統計指標體系,重點加強對區域新興服務業發展的動態統計,全面、準確、及時反映我區商貿業發展特點和水平。

四、工作措施

㈠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區商貿流通發展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職責,加強對全區商貿流通工作的統籌和指導,提高決策水平和服務質量。相關部門務必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商貿流通業在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轉變職能,狠抓落實,明確目標和措施,大力推進各項重點項目,通過定期召開商貿流通領導小組會議,完善協調機制,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㈡規劃先行,強化商貿發展規劃的權威性。

細化落實“*”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切實維護“*”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的權威性,增強城市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與商貿流通發展規劃有機結合。加強對商業設施布局、建設和商業業態選擇的調控和指導。控制房地產開發商、投資商將商業用房的同一樓層劃小拆零銷售。對區域內新建商貿設施的使用,要提出導向意見,凡符合我區商貿業發展導向要求的,要積極支持;對不符合的,要限制發展,并予以逐步調整。

㈢圍繞商貿中心發展,加大商貿配套環境建設力度。

圍繞商貿流通業發展,加大投入力度,在增加商業項目建設的同時,注重結合消費需求多元化趨勢,建設一批與其配套的燈飾、景觀和市政設施項目,改善和提升商貿業硬環境,促使消費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增強我區消費環境吸引力。

㈣加快商貿業發展的政策研究,探索扶優扶強機制。

商業作為競爭性行業,主要依靠市場自身調節,但要強化商業的有序發展,必須加強對商貿的政策研究,引導和扶持一批重點商貿流通骨干企業做大做強,擴大政策適用范圍,延伸政策扶持領域,運用各種調節手段,促進我區商貿健康有序發展。

㈤積極推進商旅文產業結合,加快形成新的綜合競爭優勢。

利用各種標志性主題節慶活動和時令季節等特征,組織商貿企業開展各類主題營銷活動。對重點地區開發、重點項目建設以及業態調整,堅持商旅文的融合,促進三大產業的共同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射寡妇射| 青青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内射夜晚在线观看|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国产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丁香六月久久婷婷开心|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2021 |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大地资源网更新免费播放视频| 免费看泡妞视频app| 国产a级毛片|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又爽又黄无遮挡高潮视频网站|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gl视频|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蜜臀aⅴ在线|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86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