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5 16:52: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典文學讀書筆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讀書筆記閱讀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記”不同。這里的教,主要是教記筆記的方法和閱讀重點的指導;在“學”的方面更注重自學和討論,注重探索和創新。從所選群文來看是先學后教,教以學為基礎,克服了教的主觀性、盲目性。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一、規定性與靈活性結合
就讀書筆記的內容看,它包括理解、揣摩、評議、識記、感悟等幾個方面,具有規定性。學生按照這幾個方面來做筆記,基本能有效避免無從下筆的尷尬。但也要充分發揮它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具體到筆記內容,如個人質疑及心得等就要因人而異,更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收獲,從而實現讓學生在閱讀中去發現,最終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二、閱讀與思考相結合
即要求學生養成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思考的習慣,教師重在指導學生質疑并把自己的見解記錄下來,或者把對同一本書在不同階段的閱讀收獲記錄下來。如閱讀《西游記》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筆記中記錄自己在小學階段和現在讀這本書的不同感覺,深入閱讀《水滸傳》這部經典名著時對所謂的“梁山好漢”是否有新的認識。堅持下去,學生的閱讀水平定會提高。
三、閱讀與討論相結合
自我閱讀,獨立思考,寫出筆記,是自學;教師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總結意見,使學生的質疑在討論中明確,教師還應對學生的疑惑之處加以點撥,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收獲加以鼓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完善筆記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閱讀與積累,與能力培養相結合
群文閱讀所選文章大都是很優秀的范文或經典文章,選文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對學生知識的積累、思維的訓練,要重點指導學生學會方法,促使其文學欣賞能力的提高。這些內容如果只憑教師手把手地教或學生個人淺嘗輒止地讀是沒有效果的,只有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感知、去思考、去再創造,讓他們主動開展學習活動,養成持之以恒記筆記的習慣,其閱讀、審美、寫作和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展現和鍛煉,才更能凸顯所選群文的自身價值。
五、讀書筆記直接引入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讀書筆記后,教師不能聽之任之,只把任務交給學生了事,更要當好引路人。首先,許多學生并不懂讀書筆記的寫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布置寫讀書筆記時,學生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獲得指導的學習欲望。那么,如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疑難問題急于求解時,教師對其進行啟發指導,這樣一來學生寫讀書筆記的熟練程度自然會得到提高。
其次,針對學生的讀書筆記,教師要認真批閱,認真講評。只有這樣,教師對學生讀書筆記中的優點、不足、重難點、質疑及遺漏等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更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以指導,有必要時甚至可以直接以打出分數的形式直觀地顯示優劣。當然,教師也要注意學生的層次性,學生基礎、能力、興趣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讀書筆記質量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以自己為起點進行閱讀,以他人為提高的參照或目標,從而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如在文學作品的鑒賞方面,有些同學可能談得很膚淺,有的同學會有很深的感悟,教師在評價打分時既要考慮到差異優劣,又要注意不要刺傷學生的積極性,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即使有一點獨到的見解,也要及時肯定,給出一定的高分。把讀書筆記引入課堂教學,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推M作用。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首先我對教室進行了重新布置,讓教室的每一寸墻壁都會說話,讓教室中浸潤著芬芳的書香。我發動學生收集了有關閱讀的名人警句,再從中選擇學生喜愛的名言,有班級中由書法特長的同學揮墨作品,如: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懸掛在教室的墻壁上,讓學生以名言為伴,通過這些格言激勵學生閱讀。并與學校、家長取得配合,建立三級閱讀基地: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角和家庭圖書屋。我在教室里設立了班級圖書角。此圖書角通過學生自主捐書,班級基本儲書量能達100冊左右,書籍的種類豐富多彩,并設立了相關制度,使書籍能時時更新、交換、流通。使學生有豐富的書可以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家校聯系,讓家長重視學生的積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讀書,多觀察,多積累。當教師讓家長支持學生積累,督促學生積累時,家長是求之不得的。家長會按要求給孩子買詩書名著,并會帶孩子四處走走,擴大眼界,協助孩子完成每天的積累。
二、系統的布置積累任務,扎實認真的落實。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我細致的布置每天的積累任務??词裁磿?背誦什么詩文,觀察什么景、物、人、事,怎樣記下來。然后用專門的學生,專門的時間來檢查記載。不好的要返工“補火”。
三、千方百計鼓勵學生多積累
我平時布置讀書、背誦、寫觀察日記,對于做的好的學生,就大張旗鼓的表揚,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如背誦比賽、將好日記當范文,對上檔次的可以幫助向各報刊投寄發表。還可以將學生的觀察日記,修改打印張貼在優秀習作欄里,等積累多了讓學生出書,學生嘗到了甜頭,有了成就感,就更有積累的興趣了。
學生的興趣在教師的引導、鼓勵、強化中,會漸漸成為習慣,成為自然。這樣,學生搭建習作房子的材料會越積越多。
四、開展活動――促積累
在教學中,我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渠道,并輔以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加強各語文資源的聯系,啟迪學生認識他們并主動利用他們進行語言文字積累。
1.常規活動
(1)每個學生準備兩本“采蜜本”,一本摘抄課堂中學到的好詞好句,它可以是課文中的經典字句,也可以是課堂上同學老師的精彩發言。另一本摘抄課外所積累的好詞佳句,它可以是課外書上的經典句子,也可以是電視、廣告、廣播的經典句段。每周交一次由老師根據數量和質量給出等級。
(2)班級中設立好詞佳句角,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的摘抄拿出來和同學們共享。
2.特色活動
(1)讀書交流活動
在讀書活動中,不限制交流的形式,可以復述作品,也可以談體會介紹,或者是表演,由學生自主選擇形式。
(2)評選優秀讀書筆記活動
評選優秀讀書筆記也是促進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讀書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首先教學生記讀書筆記的方法,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班內每周要檢查學生寫的讀書筆記情況,既要檢查數量又要檢查質量。評選的時候,學生互看互評,并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表揚或批評,然后選出優秀的讀書筆記。
五、總 結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班學生的朗讀、作文、語文綜合實踐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語文學習習慣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初步證明我的教學方法有利于閱讀和作文教學。
1.從學生的閱讀興趣來看,我班學生大大超過平行班,閱讀量也在不斷增加。從平時學生的習作來看,我班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習作中能大量使用積累的名人名言、古詩、諺語、歇后語、成語等好詞佳句。
2.學生養成了認真閱讀,自覺積累的良好語文學習習慣,掌握了主動學習的方法,激發了學生閱讀和習作的興趣,學生的學習壓力減輕了,有了大量的語言素材就能輕松愉快習作,課堂效率也提高了。
但由于以下原因我們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卻令人擔憂:
1.現代傳媒搶占了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
2.許多家庭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學生家庭藏書都很不足,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也不多。
3.部分教師缺乏正確的閱讀認識觀。不是積極鼓勵學生看一些有益的書籍,更愿意讓孩子做各種各樣的作業試卷。
4.學生課外閱讀習慣難以養成。大多學生閱讀書籍囫圇吞棗,粗粗瀏覽一遍即是閱讀,很少做讀書筆記。
因此,如何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有效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學校閱讀特色,創建書香校園文化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一、營造讀書氛圍,讓書香彌漫學生身邊的每一寸空間
學習應該與書香為伴,師生應該與經典為伍。學生在校園里眼睛所觸及的每一處風景也都應該有文化的熏染。通過校園墻體的改造,在教學樓、辦公室、教室、走廊等墻壁上進行精心的布置和修飾,以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
1.1 打造墻體文化。致力打造校園墻體文化:(1)在教學樓走廊、樓梯墻上及連廊的石柱上統一裝飾140余塊題寫有名人名言的條幅,內容主要是激勵學生愛讀書的、愛國、勤奮學習、樹立理想、熱愛科學等。(2)石桌文化——在校園景觀區設立8張石桌,為學生提供另一個閱讀場所。(3)藝術長廊——欣賞名家書畫、張貼學生優秀習作書畫等作品。(4)文學長廊——介紹從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到現代文學中與課本有關的名著名作及文學家故事,引導學生讀好書,多讀書,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5)學科長廊——介紹體育、音樂、美術、英語等知識,拓寬閱讀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這樣,使學生走進校園就能舉目見人文,放眼品經典,在濃濃的書香氣氛中感受文化的浸潤。
1.2 建設班級"書香"文化。以班級為單位努力打造 "書香文化"班級,調動師生共同參與,兼顧共性與個性。我們要求每班教室的國旗、班訓、信息欄等都有固定的位置,在保持全校整體共性的同時,各班師生共同設計出風格各異的墻體文化。
二、整合閱讀資源,讓書香浸潤學生生命的每一段時間
2.1 開設語文閱讀指導課,加強閱讀指導。每周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語文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帶領學生潛心閱讀經典美文,老師們利用材料,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如: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等等,引導學生領略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強化國學教育,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初步掌握讀書的方法。同時,控制作業量,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時自由閱讀時間。組織閱讀公開課觀摩教學,探索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教法,逐步形成課外閱讀的基本課型。
2.2.加強圖書館和班級圖書角建設,實現資源共享。著力做好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裝備建設工作,豐富師生的閱讀資源。安排學生每兩周到圖書館借書閱覽一次,每周向班級圖書角借書一至二次,教師每學期向學生提供不少于5本的必讀書目。各班開展了"存二讀百"活動,使班級每學期圖書角存書都達到200多冊。豐富的書源,為學生增加了精神食糧。
三、完善閱讀體系,讓書香伴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3.1 倡導教師帶頭閱讀,實現師生共進。 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教師,引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教師每人每年購置5本圖書,訂閱2份報刊(其中必有一份是教育雜志)。加強對學生閱讀指導,舉辦"語文課外閱讀講座",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跟蹤檢查記錄。通過開展師生同讀一本書,同背一首詩,同過一個讀書節等活動,達到師生共同成長。
3.2 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培養閱讀興趣。 有計劃地開展古詩文考級活動,舉辦"讀書節"、讀書故事會、佳作欣賞會、人物評論會、讀書看報心得交流會、優秀詩文朗誦賽、讀書辯論賽、讀書筆記展評等讀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和幸福。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主題是“走進名著”,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在理解故事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興趣。所以,在教學時,筆者將“語文教學”和“經典誦讀”有效結合,在浸潤中讓學生愛上經典、學會閱讀。
1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Z文教師需要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根據學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充分開發和利用與名著有關的各種閱讀資源,因勢利導,創設一種融知識與趣味為一體的閱讀氛圍,消除學生對名著的敬畏心理,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接觸名著,從而達到走進名著的目的。
《走進名著》單元,可讓學生在“窺一斑”的基礎上,激起“知全豹”的欲望。比如,教學《景陽岡》,引出與武松有關的情節,推出許多有關的人物,課后布置學生列出《水滸傳》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寫出他們不平凡的事跡等。還利用第二課堂,請每位同學輪流向大家介紹自己閱讀的名著。介紹內容包括作者的情況、寫作背景、故事梗概、藝術特色等。還要有聲有色地朗讀一個相對完整的優秀片段。有時播放VCD,讓學生欣賞名著拍成的影片,從而獲得較直觀的感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 合理利用媒體資源,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
新的傳播媒體產生了大量的可以為名著教學利用的新型資源,如“百家講壇”、“讀書時間”等電視節目。如果定期有選擇性的向學生播放,學生能夠從中直接聆聽到專家學者的論述,從他們的談話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閱讀體驗。這類新型的教學資源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學生更快、更新地了解名著閱讀信息,從而喚起學生自覺閱讀名著的欲望。另外,還可以把由名著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的精彩片段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在“視聽閱讀”的基礎上,再進行“文本閱讀”,在對比閱讀中深入了解名著的精彩之處。
譬如在講《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時》時,先讓學生仔細閱讀有關文字,了解作者對王熙鳳的刻劃是多視角、全方位的,并通過對先聲奪人的出場、服飾的鋪陳、容貌的描畫、接見黛玉的一笑一哭的刻劃品析討論,使同學們對王熙鳳的性格特征達成公識:潑辣能干、工于心計、八面玲瓏、機變逢迎、圓滑世故。然后布置同學們回去看《紅樓夢》第十二、十三、四十六、六十八、六十九回等,對王熙鳳的精明、貪婪、強干、笑里藏刀等性格進一步體會。由此學生不難悟出整部《紅樓夢》一開始就對王熙鳳的性格通過特別的肖像、特別的言行進行了界定,對其一生的命運給予了暗示,而這也為學生了解其他人物指點了迷津。
3 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巧妙閱讀
教師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后,還要教給學生閱讀名著的方法。筆者認為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讀書筆記是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導火線,是激感體驗的催發劑,是溝通閱讀與寫作的橋梁。
讀書筆記的寫法可以總括為下列幾種,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實際進行選擇:
摘抄式筆記,就是把書上那些見解深刻、描寫形象、詞藻豐富的語言直接摘抄下來匯集成篇,可以分類摘抄,也可以專題摘抄。摘抄式筆記能為學生寫作積累豐富的材料,但應注意的是必須要求學生長期堅持,才能在寫作中“厚積而薄發”。
符號式筆記,即在讀物上運用多種閱讀符號勾劃圈點,標明讀書的重點、難點、疑點等,符號的標記為以后深入的閱讀提供了導向。
提要式筆記,即把讀物的內容用簡明精煉的語言進行概括,有助于對整部名著的整體把握,有利于學生的概括能力的培養。
批注式筆記,即對書的內容進行直接的評點,這種筆記是讀者與作者進行的一種對話方式,能拉近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在自主閱讀中醞釀了新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
心得式筆記,即讀者看完文本后談自己的體會、收獲及自己的思考和看法。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閱讀的心得,讀因寫而深化,寫因讀而豐富,既加大了閱讀的深度,又擴大了寫作的廣度。
名著閱讀中,只有做到讀寫結合,以讀帶寫,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使整個閱讀活動行之有效。
4 開展多種閱讀活動,搭建師生交流平臺
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尋味,使得交流在閱讀中成為一種必需。在名著閱讀中組織好學生之間的交流至關重要。學校和教師應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體驗閱讀名著帶來的成功的喜悅。
4.1舉辦“閱讀沙龍”
定期舉辦“閱讀沙龍”,讓學生在和諧寬松的氛圍中暢談讀書體會,讓情感自由碰撞,讓心靈直接對話。同伴間的相互交流和討論,構建了一個閱讀名著的興趣場和信息場。學生在獲得對名著的深層次的理解的同時,精神得到提升,思維得到發展,語言得到演練。
4.2舉辦成果交流會
讀書筆記展覽、 精彩語段朗誦、講故事比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個展現自我的舞臺。當學生的作品及其表現得到了老師的贊賞,獲得同伴的夸獎,學生的滿足感不言而喻,毫無疑問他們將帶著更大的熱情投人今后的閱讀。在教完本單元后,全班內舉行了“走進名著”故事會,大大激發了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和表達的欲望,可以說起到了一石兩鳥的作用。
4.3進行文學創作
讓學生嘗試在名著閱讀中發揮想象,或改編、或縮寫、或仿寫、或續寫,進行文學再創作。比如在教完《猴王出世》一課后,筆者讓學生對文本進行縮寫。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原著的精神,一方面促使學生主動接近和親近文學名著。
關鍵詞:閱讀興趣;初中語文;讀書筆記
一、提升學生興趣是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藗冊谧鋈魏问虑榈臅r候,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好奇心去不斷探索,并且以此為樂趣。在這種興趣的激勵下,也才有可能創造出一定的成就。老師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時候,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若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就能蛑鞫去閱讀,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自然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那么老師如何提升學生的興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名人名言的激勵很重要。不論是中國的著名學者還是國外的詩人、哲學家等,歷朝歷代都有眾多推崇讀書的人們,也留下了很多名言警句。諸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等,都在告訴后人讀書的重要意義以及讀書對于提升個人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學生在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之前,應該首先學習這些名人名言,以在心中形成“讀書使人明智”的印象。其次,為學生介紹經典名著。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說明其內容、形式都有超出其他書籍的優勢。所以為學生介紹名著可以幫助學生從讀名著開始逐漸打開閱讀的世界,提升學生讀書的興趣,讀名著、讀經典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也一定是深遠而持久的。
二、老師帶領學生閱讀
語文老師有較大的閱讀量,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與其只是耳提面命地讓學生讀書,還不如帶領學生共同閱讀。老師可以將自己覺得好的書推薦給學生,并且利用自習課的時間,每周一到兩次,帶著學生一起讀。也可以到講臺前為全班學生閱讀,每讀完一個章節后,與學生分享體會。采取這種師生一起閱讀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熱情以及參與度,使學生閱讀的效率提升,閱讀的質量提高。此外,還可以利用中午自習的時間,一般是二十分鐘左右,固定或不固定叫一個同學為其他學生閱讀。實際上,大部分不喜歡讀書的學生也并不是多么討厭讀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覺得自己讀書沒有意思,而且也堅持不下來。所以老師帶著學生一起讀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讓學生每天都能讀幾頁書,長此以往,對學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堅持寫讀書筆記
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應該寫讀書筆記。在寫讀書筆記之前,應該首先明確讀書筆記的內容以及作用。讀書筆記總體上應該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書中運用得非常妙的描寫,可以是段落,也可以是幾句話,甚至是一個詞。在積累這樣的內容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知識也會逐漸豐富起來。另一部分則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思考、與作者的共鳴。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一些思考和共鳴,這些思想的火花一定要及時記錄。隨著思考的不斷積累,學生的思想也會逐漸變得深邃,思考范圍也會逐步變寬、變廣。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應對閱讀理解的題型,更能夠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構筑完整的思維方式,完善學生的人格??偠灾?,讀書筆記的意義非凡,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理解。首先,它是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好辦法,從這一點來說,其作用相當于積累本。其次,是學生記錄生活,記錄思考和情感的載體,也會在日積月累中逐漸豐富起來,使學生日漸成熟。因此,老師應該督促學生寫好讀書筆記,記錄下每一個思考過程。
總之,初中一年級階段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異常重要,對學生日后語文的學習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個階段,要想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需要從以上所提及的幾個方面入手。首先,以提升學生的興趣為抓手,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之后,學生就能夠做到主動閱讀,在閱讀中思考。其次,老師要身先士卒,帶領學生閱讀,為學生樹立榜樣。最后,要求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這將會對學生日后的人格形成以及思維培養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都需要學生長久地堅持。
參考文獻:
[1]劉斐斐.初中語文現代文句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蘇青.新課標下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8.
[3]陳為信.淺談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J].閱讀與寫作,2013(42):15-17.
語文教學必須牢記葉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學中,要讓學生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樹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1勤查工具書,務求準確;俗話說“字典是不開口的老師”,查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這不僅可使泛讀達到順暢的程度,還可以擴充詞匯量,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工具書的種類很多,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典》《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也可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同樣是大有收益的。
1.2多讀書,讀經典書;不朽的經典名著凝聚了人類思想藝術的精華,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給人以深沉的思維空間。從小讀經典名著,加以思考,對學生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處。同學們通過這些不朽的文學作品來認識和感悟世界,認識和理解真善美、假惡丑,潛移默化地接受人生哲理,比我們這些老師膚淺的說教要深刻、有效得多。所以,每冊語文書后要求閱讀的課外名著一定要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本書給不同人的啟發都是不一樣的。當讀完一本書后,要學會從多方面去分析它的立意,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總結出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再由此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我認為這樣才叫讀書,才能吸收書中的精髓,才能豐富自己的思想。
1.3多朗讀,勤背誦經典的知識語段;朗讀背誦是我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朗讀要做到吐字清晰,音準氣足,節奏停頓合理,要有抑揚頓挫的韻律美,準確地體現出作者的情感。通過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語音的韻律也都能體會出來。背誦要下苦工夫。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后連貫地背誦。背出以后還要經常復習運用,這樣就可以做到終生不忘。朗讀背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能根據不同語言材料和不同交際場合適當地使用語言技能,最終形成良好的語感。
1.4勤動手,做好課堂筆記和讀書筆記;讀書要學會圈點勾畫,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做讀書筆記有助于培養勤于思考的習慣,讀完書后用筆記記下來,想一想,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鍛煉人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分析綜合能力,有助于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初中一年級以摘抄式筆記為主,如果能加上一、兩句自己的點評、感悟則更好;初中二年級以提綱式、提要式筆記為主,每篇最好有自己100~200字的評論、感悟;初中三年級以讀書心得體會為主,著重寫自己的觀點、感悟。
1.5善于思考問題,用心去感悟;善于思考,可以從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創作的源頭,搜索到有靈感的細節。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不斷積累生活體驗,才能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同時要學會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朵精彩的浪花。當看到一些精彩瞬間時,能夠快速在腦子里組織語言,在腦子里把這件事寫下來。這種訓練方法,不受時間、地點、紙筆的限制,易于操作,長此下去,就會掌握大量的寫作材料,使用時選擇的余地較大,寫出的文章也會更貼近生活。
1.6勤于練筆,加深對生活的感悟;經常寫作可以把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選擇、有重點地記錄下來,對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經常寫作主要是為了練筆,練習對客觀事物的表現力和對自己思想感情的表達能力。因此,只要有利于練筆的都可以寫。但要注意把對觀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訓練結合起來。一定要堅持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要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看法,做到“我手寫我心”。
2.引導學生練好語文基本功
2.1加強對課本的學習,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語文基礎知識是一切知識的基礎,是學好其他各門學科知識的必要條件,能為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離開知識的能力是不可設想的,輕易否認語文基礎知識對語文學習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容易使語文學習走向非理性主義的誤區。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比較系統有用的理論,改變知識零散的狀況。在初中階段,學習一定的漢字音形義的知識、基本的語法、修辭知識、常用的段落、篇章結構知識、基本閱讀和寫作方法知識等,是非常必要的。
2.2學會說流利、標準的普通話;要想學好普通話,首要就是要每天堅持說,這一點非常重要,同時在說的時候注意發現自己的問題。發現自己的問題后,需要找到正確的訓練方法,可以請教老師,有針對性地加以訓練。同時,每天應注意聽一些普通話標準的發音,包括聽廣播和身邊普通話說得好的同學。另外,如果有時間,每天應進行一些朗讀訓練,按“古詩詞――詩歌――散文”的順序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總之,普通話學習也是語言學習,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見效。
2.3寫一手端正、瀟灑的字;每天抽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臨帖,練習三年,堅持不懈,定能出手不凡。中國的漢字是講究間架結構的,學生在練字的過程中,會有意無意地形成一絲不茍的習慣,久而久之,就能培養起學生一種嚴謹的作風。不但在寫字上是這樣,在學習上、生活上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要想把字練好并非一日之功,需經過長時間的耐心的臨摹才會有所收獲,學生循序漸進地按一定的規范進行寫字訓練,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毅力,并養成學生一種良好踏實的作風。
2.4消滅錯別字;學生在作業中寫了錯別字,一般說來,自己是意識不到的,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改錯意識。批改作業時,不直接幫學生圈出錯別字,而是在有錯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個標記,提示學生這一行里出現了錯別字,要求他們自己查找并加以改正,而且還讓他們準備一個錯字輯錄本,讓他們留心觀察別人的作業、書籍、報刊、大街上的招牌中有沒有錯別字,將錯字記入錯字輯錄本里,這樣培養學生發現錯別字的能力,在檢查作業時能夠自己找出錯別字,為不寫或少寫錯別字打下基礎。
2.5廣泛閱讀和識記背誦;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關鍵在于個人對語文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當語文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而積淀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廣泛閱讀和識記背誦。多讀好書,多買好書,積累好書,“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會使自己的眼界開闊,志向更遠大,語文知識也更豐富。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21—0033—01
一、引領學生感受經典文學的語言美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有兩處講到了誦讀的目標。一是“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所謂“展開想象”,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阻隔,把孩子的思維引導到兒歌、兒童詩和淺近古詩所描述的情景中去,讓孩子與內容中的人、事、自然相融相合,獲得歡快、熱愛、積極、幸福的心理感受。通過誦讀優秀詩文,留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增加了對內容的理解。二是“誦讀優秀詩文,留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再次重申了語言美。概括起來就是“傳承文化,培育人格,內化情感,欣賞語言”。 對學生的經典誦讀進行指導,不同學段的學生要有不同要求和方法。對低年級學生,語文老師應以為學生示范誦讀篇章為主,讓學生在交流中體會感受經典。對中高年級,教師要對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和要求進行重點指導,并及時交流反饋,適時地與學生交流心得,讓學生及時感受到讀書帶來的成功的體驗。
二、日積月累,循序漸進
有些經典誦讀文章較長,背誦時不妨化整為零,再各個擊破。這樣段段背、段段清,做到步步為營,最后再化零為整,連結成篇。如背誦《道德經》時,開始可以“化整為零”,讓學生在課外每天背兩章,八十一章就可以在四十天里完成。再花十五天時間把它們化零為整,連結成篇:首先讓學生一天復習十章,要求連起來背,八天完成,然后用四天讓他們二十章連起來背,再用兩天讓他們四十章連起來背,最后一天背誦整篇《道德經》。這樣,一本《道德經》就可以在五十五天里誦讀成功,里面所包含的道理足以讓他們終身受用。
三、以寫促讀,以讀促寫
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如果誦讀時一邊讀一邊寫,讀讀寫寫,這樣就能調動眼、口、手、腦等多種感官的參與。這種方法還能為默寫打下堅實的基礎。正如朱熹所說:“余嘗謂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卑ㄋ小敖浀洹痹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過是“例子”。從對“例子”的反復咀嚼涵泳“走進”,再到升華思想,夯實人文學養而“走出”,才可談得上“繼承”與“創新”進而“創造”。 為了彌補擴展閱讀不多不夠不經常,不能滿足學生現實和未來的需求的缺陷,我始終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進行擴展閱讀,不失時機地啟發學生閱讀的創造性,鼓勵學生參與對作品的解釋。因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的內涵是多層次、多義的、模糊的,甚至是無法言傳,并且常讀常新。當然,在教學法上,特別要注意盡可能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激發想象聯想能力,鼓勵創造性閱讀。
四、 按圖索意,讀圖悟文
許多傳統經典作品都是內容形式完美結合的產物。特別是古詩詞,其韻律、意境感很強,每一首詩詞都是一幅畫,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詩詞誦讀中,我不再單純地向學生呈現文字,而是制作生動形象的課件,把文字放在畫面中,同時配以與詩境、詩情相通的背景音樂。這時的古詩詞,不只是文字,而是從視覺、聽覺上同時作用于學生大腦的一個立體化的事物。這樣一來,詩情、詩境在畫面和音樂的作用下形象化、具體化了,學生反復誦讀就會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輕松地讀出詩的味道、詩的情感和詩的美感。其后,隨著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的學習條件的改善,尤其是電腦網絡進入尋常百姓家以來,我指導學生自己根據對經典作品的閱讀理解,制作PPT、動畫視頻。這樣的誦讀,如同欣賞一幅畫、聆聽一首歌,快樂而令人陶醉。可見,在誦讀中用藝術手段創設意境,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