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20: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技人才培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教育;科技人才;創新
作者簡介:李慧敏(1981-),女,廣東興寧人,廣東藥學院人事處,助理研究員。(廣東 廣州 51000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3-0014-02
國以才興,政以才治。科教興國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支撐。實踐證明,科技和教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教育是科技進步的基石,為科技進步培養創新型人才;科技進步是教育發展的推動力,提高教育發展的知識更新、核心競爭力。科技工作者作為科技資源的核心,最具創新性和革命性,在科技研究、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等諸多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黨的十明確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歷史證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科技進步要取得迅猛發展必須建設一流的科技創新團隊,方能躋身世界民族之首。而科技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為此,研究學校教育加強科技人才的培養,竭盡全力形成我國的人才優勢具有戰略性的現實意義。
一、國外研究的歷程與現狀
關于科技人才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國外起步很早。1959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Charles Percy Snow指出,20世紀學術文化的發展促成“人文”世界與“科學”世界產生分離,衍變成兩個各自獨立、自成一統的不同世界。70年代后,科技工作者普遍存在學術交流、人際交往、團隊管理等技能素質嚴重欠缺,引發西方發達國家職業界擔憂不已。來自美國的學者Kent開始關注對人文素質在工程教育中的影響;Vesilind從規范、倫理和道德的視角探討了人文素質在科技人才培養中的作用;Cranch認為,科技人才素質包括交流溝通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和專業技術知識。這些軟資源決定了科學技術的創新以及成果、應用和轉化。[1]19世紀后,伴隨著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西方發達國家與時俱進地將科技人才培養與敏銳的問題導向、有效的運行機制和合理的類型結構相結合,使其在科技與教育方面獨領。西方發達國家大學與社會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日趨完善,科技人才已經成為大學人才培養的主體。
國外學界對創新型大學建設展開了比較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盡管解釋力尚不完全,但毋庸置疑它已經成為教育研究的一種趨勢。Jaroslav Pelikan提出大學具有發展科學和培養人才的雙重職能,人才培養是在發展科學的過程中實現的。Frank H.T.Rhodes強調研究型大學作為“學術共同體”的特征。Burton R.Clark總結了創造自主創新型大學的五個組織特征。[2]Henry Etzkowitz指出現代大學的地位與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此引發了大學—產業—政府三螺旋合作的創新模式。Jerome S.Bruner提倡在教育過程中用“發現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方法。J.Paul.Guilford認為要把一切能夠激發散思維的內容都納入到傳統的課程里,以便對學生按創造性的精神和需要進行教學。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作為前沿的熱點,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生命力,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在解釋實際問題的實證研究也尚有大量的發展空間。
從理論視角對教育與科技人才培養進行研究,在國外較為流行。一個國家的強弱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方面,而綜合國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工作者作為科技創新能力的主要載體,在科研、經濟管理和社會發展等諸多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3]學校教育是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的關鍵環節,如果說中小學校教育實施的是基礎知識教育和基本做人道理的教育,大學實施的則是專業知識和技術教育、世界觀人生觀等思想教育。學生在校期間不僅接受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等智力因素教育,而且接受理想信念、道德標準、心理素質、素質拓展能力(包括學習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與人相處能力、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從理論上總結探討這些問題對豐富教育學和科技人才培養的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內研究的歷程與現狀
20世紀70年代末,伴隨著工程教育研究的深入和人才學的興起,國內開始廣泛關注科技人才的培養。特別是1995年,中國開始參與國際競爭力的世界性排名,科技教育和人才培養也因此迅速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當前,對高校創新型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綜合研究。如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馬陸亭認為,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需要綜合考慮高等學校的結構體系、教育思想體系和學術體系。高等學校要按層次和類型兩個維度設計分類體系,通過結構化課程設計融合通識教育和專才教育思想,努力建立讓廣大教師醉心于學術工作的機制。楊曉燕等針對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實驗教學從體制到機制、從實驗室的設置到教學內容體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問題,提出了實驗教學的建設目標,研究探討了地方工科院校構建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實驗教學體系與模式。另一方面是對不同類型和不同專業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討。汪張林認為,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較多問題,應根據知識經濟、市場經濟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構建工商管理本科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4]吳曉波等認為,應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層次創新型人才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培養選拔方式,落實相應的資助服務措施,進行動態的目標考核管理,最終形成一套定位明確、銜接緊密、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的選拔培養、資助服務和考核管理機制。
科技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培養工程,涉及啟蒙教育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是一個終身教育的過程。高等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延伸和提高,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基地和搖籃,特別是培養科技人才方面,是教育鏈條上的關鍵環節。因此,高等教育的培養質量成為社會各界的共同關切。早在“七五”期間,清華大學就從科技人才培養類型、主要特征、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專門對高等工程技術人才的類型與主要素質的培養展開分析探索和深入研究。1998年,中科院院士楊叔子深刻分析指出,高等教育的嚴重弊端在于重理工輕人文、重專業輕基礎、重書本輕實踐、重功利輕素質、重共性輕個性,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要加快實施素質教育,旨在培養“厚基礎、博知識、強能力、高素質、寬口徑”的綜合人才。[5]與此同時,有關大學生的科技人文素質教育很快成為研究熱點,尤其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追捧。近年來,學者們又將目光投向科學與人文的融通,通識教育因此進入研究與實踐的視野。我國高等教育陷入“學歷教育”的誤區,人才培養信息的單向流動、人才培養目標的扭曲,缺乏專業特色和學科,造成科技工作者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缺失,人才質量不盡如人意。[6]雖然我國“應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養規模不斷擴大,但培養質量標準和培養過程差異不明顯。
三、結論與述評
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對“學校教育與科技人才成長”的研究,總的來說無論是理論的層面還是實踐的視角,研究成果頗豐。通過分析發現,國外研究成果很多,但是針對進行系統性、綜合性的研究相對少見。同時,研究范圍主要局限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研究少之又少。關于國內的這項研究起步較晚,發展卻很迅速,成果也很豐富。但大都拘泥于對已有理論的再闡述和比較,而關于理論創新、體系創新的研究總體較少。現有文獻表明,學校教育與科技工作者的培養與成長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盡管強調學校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的大有人在,但在機制上(兩者的結合點上)卻鮮有人專門研究。
綜觀國內外對科技人才研究的教育實踐,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科技人才”盡管使用頻率較高,但人們對其內涵與外延認識大多不一,且當前高校對科技人才的素質結構形態存在“理想化”的誤區,較少從職業化的視角來看待科技人才素質的“社會適用性”。
參考文獻:
[1]孟現志.等教育的現實使命:培養專業人才[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4,(9).
[2]劉錚,孫健.我國各地區科技人才開發環境的影響因素[J].廣東社會科學,2013,(5).
[3]韓文玲,陳卓,韓潔.科技人才培養計劃下的科技人才成長路徑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5).
[4]羅瑾璉,李思宏.科技人才價值觀認同及結構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8,(2).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構建區域產業體系和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是實現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戰略綱領。“以人為本”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基礎,創新驅動的根本在人,質量保障的根基在人,綠色發展的內涵在人,結構優化的基礎也在人。綱要指出:要堅持把人才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加快培養制造業發展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實用技能人才[1]。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制造業人才隊伍,對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義重大[1]。
國家發展需要人才,這對制造業科技人才及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結合2011 年加拿大《環球郵報》將其評為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的翻轉課堂,為我國制造業科技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方式,它的特點如下:(1)翻轉傳統語言的學習模式,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新視角;(2)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一種探索途徑;(3)翻轉課堂內外熏陶出中國特色的文化視域下的“尚巧、求精、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翻轉課堂改變了中國延續已久的教育模式,建立面向“中國制造2025”科技人才培養的翻轉課堂理論模式。
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制造業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帶動了制造業的發展,經濟發展趨于多元化,復雜化,結構更為合理。我國制造業規模龐大,設備基礎、產品門類齊全。但對于國際尖端產品缺乏創新能力。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可概括為三個階段:
(1)我國制造業結構不完整、科技人才相對短缺,靠消費升級拉動制造業升級。
(2)制造技術創新能力尚未完善,造成生產效率不斷下降。
(3)我國制造業的高速發展主要依賴于發達國家的制造業轉移。
綜上所述,我國制造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對科技人才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我國人才要具備自主、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視域下的工匠精神。
(二)翻轉課堂現狀
翻轉課堂在國際上使用“Flipped Classroom”直譯為“翻轉課堂”,它的本質強調學生課前使用在線視頻學習的一種學習環境的翻轉,即學生在家視頻上課,到學校和老師同學討論問題。學習環境的變化不能讓現在的教和學的關系發生本質性的變化。“教”“學”,關鍵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總之,翻轉課堂被引入我國以后,無論是在內涵、方式上都發生了改變。盡管都稱之為“翻轉課堂”,意義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二、翻轉課堂實施
為更好的培養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科技人才。翻轉課堂實施分為三個部分:
(一)提出問題
由老師在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上提出較為簡單的問題,使大家有一個知識內化開始的環節,由老師提供視頻。
(二)觀看視頻獲得知識
學生回家后觀看教學視頻,并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反饋,解決教師之前提出的相關問題,將不懂的知識甄別出來,這個環節是翻轉教學的關鍵環節,可稱之為第一次知識內化。因為正是從這個環節開始,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開始和新的概念知識發生作用。學生觀看視頻所得到的概念是“正確概念”,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是“前概念”。這個環節如果激活了正確的概念,就能抑制前概念;這個環節如果不能激活正確的概念,前概念在大腦中依然處于興奮狀態,被隨時提取的概率就會增加。
(三)解決問題
師生在課堂上對大家不懂得問題做相互討論并解決這些問題,可通過多種渠道讓大家積極參與,比如有獎競答,小組討論,競賽等趣味方式,使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獲得新知識,并建立正確的且比較深刻的概念,學生在已有知識下獲得更多的知識,在第一個提出問題環節開始就培養大家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整個過程中鼓勵大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交流提高大家的創新能力,就不同難度的新知識,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做到尚巧、求精。
三、結束語
本文以培養科技人才為目的,根據中國制造2025的人才需要,以翻轉課堂為基礎方法培養在校學生。通過尋找國內需求人才類型與學校培養人才類型的共同點,提高學校培養人才的效率,最終可以高效率的培養出獨立自主,創新向上的科技人才。
關鍵詞:科技人力資源 人才培養 管理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是以創新為生命線的,人力資源作為創新的源泉以及知識和技術的“承載者”,已經取代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等傳統生產要素,成為國家和社會最重要的資源。特別是伴隨著新技術革命的不斷推進,科技人力資源更是成為影響創新活動的決定性力量。據估算,在發達國家約有60%的新增財富是由科技人員直接或間接生產的。國家間的差距歸根到底是人才的差距,因此作為人力資源核心部分的人才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稀缺資源。各個國家都充分認識到,只有保障人才的供給,才能保障新思想、新創意的不斷產生,從而保障創新活動的有效開展。
1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的現狀分析
從廣義上來看,科技人力資源是指實際從事或有潛力從事系統性科學和技術知識的產生、促進、傳播和應用活動的人力資源。總體上,我國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總量與發達國家大體相當。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呈不斷增長的趨勢。2005年,我國科技活動人員達到381.5萬人。以科技人力資源中直接從事研究與發展(R&D)的R&D人員為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R&D人員總量除了1998年和1999年略有下降外,一直處于逐年增加的態勢。R&D人員由1995年的75 2萬人增加到2005年的136 48萬人,R&D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數量由52.2萬人增加到111.87萬人,每萬勞動力中從事R&D活動的科學家與工程師由7.6人增加到14人。
盡管我國在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上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從科技人力資源的內部結構來看,作為科技人力資源中高端部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具有明顯的稀缺性。以每萬勞動力中從事科技活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為例,通過國際比較可以看出我國在人口的科技素質以及科技投入強度方面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的差距。2005年我國每萬人勞動力中R&D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人數僅為14人,而2003年日本每萬人勞動力中R&D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人數達到101人,法國為71人,德國為68人,韓國為66人,美國在2002年就達到91人。
2003年,由世界經濟論壇、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世界銀行聯合對世界82個國家和地區信息技術(ICT)及其發展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在對各國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可用性這一子要素進行的排名中,我國名列第66位,得分僅為4.10,低于4.88的平均值。韓國、新加坡、泰國等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在這方面都要好于中國,而與我國同屬發展中國家的印度更是位居世界第二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在科技人才配置上不僅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在發展中國家中也是處在較低的水平。
2 加強科技人才培養與管理創新,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應該看到,創新是以人為載體進行的。人的創造性和能動性直接決定著創新能力的高低。要發揮人才在科技發展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必須通過制度上創新,建立有利于人才發展和創造的驅動機制,為人才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形成充滿活力的人才培養、使用、激勵和保護機制,才能真正推動科技創新活動的發展。要把科技人才培育及管理體制的創新作為科技創新的中心環節。使其能夠不斷為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和保障,成為創新活動的持續驅動力。
2.1 加強科技與教育聯動機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培育的教育體系
人才資源在經濟學中又稱人力資本,它是指存在于人體之中、能夠直接創造效益的知識、技術、能力、經驗等資本存量的總稱。人力資本的形成通常是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舒爾茨提出的學校正規教育,主要是提高勞動者本人的生產技能和收入水平;另一種是阿羅提出的“邊干邊學”。無論是正規的學校教育還是在職學習都直接關系著人力資本存量的增加。
當前,科技的發展對人才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等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人才的知識水平、智力水平、創造能力直接關系到科技創新的發展。在人才培養上,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的培育,重視科學研究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要加強科技與教育的聯動機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培育的教育體系,從而為科技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特別是要重視基礎研究活動對于創新人才培養和成長的重要意義。要使人才在基礎研究過程中得到鍛煉,通過跟蹤培養、重點扶持,使其成為科技研究的新生力量。從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經驗來看,經過基礎研究的歷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而且有基礎研究素養的人才源源不斷地進入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國防等各行各業,能夠大大提升現代社會的整體創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握現代科技發展的方向和特點,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當前,在技術分工、技術分化不斷深入的同時,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也呈現出不斷融合的趨勢,學科之間的邊界不再涇渭分明。許多新興的科學生長點正是在學科交叉的界面上產生的。這對于人才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在人才培養上,要以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為導向,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方向,適應技術變遷所帶來的變化,使人才能夠更好地為科技發展服務。
2.2 構建科技人才發展的動力體制
按照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人的需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維持需求,如工作條件、薪金等,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人們就會產生不滿的情緒,但這類需求沒有明顯的激勵作用;另一種則是激勵需求,如公平、晉升、個人發展等。這類需求的實現可以產生滿足感和激勵作用,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和個人期望。
創新人才在重視自身技能發揮的同時,更看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的認可。因此針對創新人才獨特的價值觀,要通過構建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使人才的個性得以發揮,自我價值得以實現。激勵機制是人才管理中十分有效的制度安排,決定著人們努力程度、努力方向及其持續時間。只有建立科學的激勵手段,使人的價值受到普遍的尊重,才能更好地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探索精神。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針對激勵問題所做的研究顯示,如果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發揮只不過20%~30%,而如果實施激勵,一個人的能力可以發揮到80%~90%。
2.3 建立開放性的科技人才流動機制
當前,人才流動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尤其是創新活動頻發的領域。這是由創新人才的特點決定的。創新人才的突出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強調自主性。創新人才往往出于對自身職業的感覺和發展前景的追求,會不斷尋找更適合自身發展的空間,他們把流動看作是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手段。而人才流動本質上實際是人力資源的配置過程,主要是通過人才的流動來實現人才的優化配置。如果采用強制性手段人為地限制人才流動,只能是有百弊而無一利。
為此,對于人才流動應采取理性的態度來對待,要加快建立開放性的科技人才流動機制,推動人才的合理流動。要利用市場機制,而不是行政手段。對人才流動進行調節。運用市場機制協調人才的供需,加大對人才市場的培育。加強人才市場的規范和完善。為降低人才流動的機會成本和風險因素,應著眼于建立人才流動的柔性機制,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更好地促進人才與科技、人才與資本的結合,從而實現了人才市場與其他要素市場的貫通與融合。
兵團科技系統通過加強對中央、自治區和兵團黨委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的學習理解,認為科技系統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搶抓機遇,銳意創新,認真解決科技事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科學謀劃未來科技事業的發展。在這次解放思想大學習、大討論活動中,兵團科技局針對兵團科技事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科技創新人才嚴重匱乏等突出問題,在認真調研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結合科技工作實際,提出實施兵團創新型人才推進計劃的思路和措施。
一、實施創新型人才推進計劃的基本思路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至2020年)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兵團黨委六屆四次、五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兵團科學技術局提出科技創新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緊緊圍繞兵團黨委確定的目標任務,按照“三聚焦、三著力、三加強”的科技發展總體要求,在人才成長的各個環節,重點是在智能管理、現代農業、煤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生態環境、清潔能源等領域,通過多層次、多渠道的培養方式,實施創新型科技人才推進計劃,完善人才培養資助體系和評價機制,擴大科技人才規模,提高科技人才素質,改善科技人才結構,發揮科技人才效能,形成貫穿科技人才成長全過程的創新培養資助鏈,為兵團重點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民生改善等提供科技人才支撐。
二、實施創新型人才推進計劃的重點工作
圍繞兵團科技創新人才工作思路,著眼于創新型兵團建設,“十二五”期間,兵團在創新型人才推進計劃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關注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壯大兵團科技人才后備力量。積極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引進補助專項計劃”,引導各師積極引進碩士、本科畢業生等青年人才,資助其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幫助各師培養急需緊缺的專業人才。組織實施“兵團青年科技創新資金專項計劃”,資助具有較高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的研究生等青年科技人員,開展與兵團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結合的科技創新問題研究。繼續實施“兵團博士資金專項計劃”,吸引和穩定優秀青年博士人才在兵團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設立“兵團杰出青年資金專項資金”,提升優秀青年的學術造詣、技術發明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水平。舉辦“青年科技論壇”,活躍學術交流氛圍,營造建言獻策環境,促進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長。設立“兵團青年科技獎”,獎勵在兵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
兵團創新型人才推進計劃力求通過多層次、多渠道的培養方式,努力為兵團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民生改善等提供科技人才支撐。激勵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踴躍創新。
(二)加強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造就兵團科技領軍人才。實施“兵團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補助專項計劃”,進一步調動兵團企事業單位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的積極性,提升兵團科技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實施“兵團科技創新團隊計劃”,選拔優秀創新集體,資助其圍繞兵團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前沿學科和優勢學科重大關鍵科技問題,開展具有創造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科學研究或技術開發活動,打造高層次的創新型人才團隊。舉辦兵團高層次科技人才培訓班,加強對兵團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和科技帶頭人的培養,提高兵團高層次科技人才的科技管理能力。組織好新疆農墾科學院與中國農業大學聯辦的博士學位班,培養一批農業和生物技術、機電工程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等研究領域的博士人才,帶動提升相關領域研究水平。同時,在兵團重點企業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吸引相關專業的院士專家人站工作,為兵團新型工業化建設培養學術帶頭人和領軍人才。依托全國科技援疆這一機遇,積極引進中科院等國內外科研機構的科技特派員到兵團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帶動兵團科技人員素質和能力提升。
(三)實施定向科技人才培養計劃,提升科技創新效能。按照科技管理自身能力建設的要求,開展科技管理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提升科技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加強科研輔助人才培養,通過培訓、交流和學習等方式,提升科研輔助人員的能力和水平,強化科研活動效能和質量。加強企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推廣天業集團急需人才定向培養模式,進一步推動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兵團企業持續發展和進步。與中科院研究生院聯合培養工程研究生,培養一批急需緊缺的工程技術人才,進一步優化兵團科技人才結構。與浙江省科學技術廳聯合舉辦兵團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人才培訓班,提升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科技創新意識與能力。
(四)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帶動創新型人才快速成長。與中科院、中國科技大學等國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互派科技人員進修或掛職;與海外優秀人才或創新團隊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建設兵團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通過開放、交流、合作,帶動提升兵團科技人員的素質與能力。進一步實施兵團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積極參與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引導創新型人才向團場、工業企業、偏遠地區流動;鼓勵兵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間加強人才交流與科技合作,通過產學研結合,培養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五)依托培訓培養載體,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進程。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各類科技園區、創新型企業等載體。凝聚和培養各類科技創新人才;依托國家“973”、“863”、科技支撐和兵團科技攻關、科技支疆等重大項目的實施,鍛煉、培養和造就科技領軍人才。
三、實施創新型人才推進計劃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對科技人才培養工作的領導。設立科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科技局內部各職能部門的科技人才工作。建立兵團與對口支援省市會商機制,定期溝通科技人才需求,統籌科技人才培養資源。改革科技計劃體系,把創新型人才推進計劃列為主體計劃,并保證穩定的經費支持。
(二)積極為科技人才培養提供政策和資金保障。要制定相關政策,完善科技人才培養開發、評價使用、激勵保障機制,激發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要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養投入體系,積極引導和鼓勵各類社會機構進行人才開發投入領域,為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激勵和保障、流動和配置提供經濟支撐。
(三)不斷拓展科技人才培養的模式。根據兵團各單位的實際情況和科技人才的不同類別和層次,開展培訓、進修、交流掛職、項目鍛煉、專家(院士)指導等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工作,豐富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提高科技人才培養工作的規模、效率和效益。
(四)加快科技人才載體和信息系統建設。充分利用科技援疆條件下的人才、資金、管理、技術和機制條件,加強各級各類科技人才載體的基礎條件建設,為培養、引進和集聚人才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撐。統籌組織、人事、科技、科協、教育等部門的人才信息資源,建立兵團科技人才資源庫。搭建兵團科技人才資源平臺,并協調與對口支援省市科技人才資源平臺的對接。推動兵團與內地科技人才資源共享。
【關鍵詞】農業科技人才;人才培養機制;管理機制
糧食的穩定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定,農業是根本,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近年來,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各種異常天氣頻繁出現,全球人口達60多億,今年全球由于農產品短缺,導致農產品價格大幅上升,不僅增加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還可能引發局部或全球性糧食危機,導致部分地區政治動蕩。而我國地少人多,今年交替出現旱災與水災,時刻危險著的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問題再次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新瓶頸,如何穩定農業生產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急待解決的重要的課題。
湖南省有人口4700多萬,其中農業人口達近4000萬,是一個典型農業大省,農業穩定是全省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和社會安定的基本保證。在當前人口不斷增長、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城鎮化業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日益提高的情況下,湖南要解決“三農”問題,要保持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必須依靠科技,而農業科技人才是最有活力的農業科技載體,是農業科技進步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因此科技興農的關鍵在人才,必須注重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強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開發他們的潛能,發揮他們的作用,把解決“三農”問題逐步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為了加強基層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有效促進湖南社會經濟的發展,本文結合當前農業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與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湖南省科技人才隊伍存在的問題
(1)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據抽樣調查統計,湖南省現有農業科技人才36.7萬人,占全省人才總量的12.9%,每萬農村勞動力人口中有僅有農業科技人才97人,并且90%以上是中專以下學歷。這與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很不適應。農業科技人才結構分布不合理。農業科技人才的年齡相對較大,組織構成缺乏青年人才,在年齡構成上,沒有很好的把握老中青三個群體的有效結合,缺乏組織活力;傳統學科的人才多,新型學科的人才少;普通人才多,高層人才少。這主要是由于沒有及時引進新的農業科技人才和人才缺乏造成的。農業科技人才發展總體上與湖南省農業快速發展不完全適應,人才分布不平衡,高層次人才隊伍發展緩慢,高層次人才總量不足。
(2)工作環境不理想,農業科技人才隊伍難以穩定。在農村工作,相對于城市而言,工作環境不理想,生活環境不方便,個人發展空間相對較窄,工作條件較艱苦,導致許多農業科技人才不穩定,主要表現在:一是“厭農”思想嚴重。許多的農業科技人員對自己的工作不太滿意或很不滿意,有63.2%的人表示如果有機會將改行從事非農職業。相當一部分農業科技人員已經停薪留職或下海經商,即使留守在農業科技陣線的也是以“經營為主、指導為輔”,其工作重心是賺錢養活自己,幾乎無暇也無力顧及農業科技研究與推廣。
(3)經費不足,農業科技人才流失嚴重。一方面,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投資處于非常低的水平,許多鄉(鎮)農技站人員工資較低,據調查,現在湖南農業科技人才大部分的工資在1200-2000,而現在外出打工的普通勞動者一般工資都在2000以上,有相當部分農業科技人員的待遇還比不上在外打工的普通員工,這樣導致許多農技推廣人員不再安心本職工作,紛紛另謀出路。另一方面,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更加高,經費的嚴重不足,對農業科技人員的培訓基本處于很低的層次狀態,致使農業技術人員素質難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阻礙了現在在崗農業科技人員素質的提高,更阻礙了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擴散推廣。
(4)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錯位.學農不務農。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錯位,具體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農業院校畢業生流往現象突出;二是鄉鎮管理的農業科技人員“跳槽’現象普遍;三是地方培養的大量初、高中畢業生和涉農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也紛紛外出打工,從而加劇了農業科技人才的流失。其主要原因:一是所學知識與實踐脫節。二是教學滯后于生產。三是缺乏應有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5)由于人才管理體制不順,一定程度上致使人才管理機制不夠靈活.影響農業科技人才的培育和交流。國家從嚴控制人員編制,真正需要的農業科技人才,受編制的影響很難調入,而沒有技術的人又無法交流出去,人才資源沒有盤活農村鄉鎮農技站人、財、物“三權”下放后,地方財政在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顯得不夠,上級業務部門只管業務、技術,屬于指導關系,由于指揮不靈,造成了重經營、輕推廣,技術推廣人員流失和非專業人員涌入現象,再加上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編制不足,高校畢業生也無法安排。同時,由于管理斷層,給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也帶來不利的影響,如科研院所的人事、資產、項目諸多工作都由主管廳局管理,而事業費歸科技廳管理,出現多頭管理的局面。此外,村級專職農民技術員的配備和管理處于無序狀態,市級農業部門管不了,鄉鎮一級未擺上位子,村級落實報酬難。體制和管理不順。
二、加強基層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1.從農業教育入手,從源頭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全面提高農業科技人才總量和質量。一是要強化高等院校的農業教育。湖南省有湖南農業大學高等院校,應當充分利用農業院校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同時湖南省在農業研究方面走在前面,我們可以充分發揮“袁隆平效應”,吸引更多的青年投身到農業領域研究。二是地方政府應加大對農業教育的重視力度,這種重視不是口頭上的,而應具體落實到增加對政策上對農業領域傾斜,對農業科技人才與科研項目經費增加投入,三是要拓寬人才培育渠道。四是以改善知識結構,增強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2.改善農業科技人才的工作環境。一是要以農業為本,科學確定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高度。湖南省本身是一個農業大省,應在努力發展工業的基礎上突出農業主體地位,切實提升農業科技工作的高度,建立考核機制,加大對縣鄉農業科技工作的考核力度和獎懲力度,提高積極性,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二是要加大農業科技工作的投入。通過財政預算或信用部門解決一定的科技示范經費,為農業科技工作開拓創新創造條件,并用適當的經濟待遇穩住人才,激勵人才。三是要營造農業科技工作的積極氛圍。一方面要對農業科技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優秀人才的優秀事跡要善于挖掘,善于推介;另一方面對其中德才兼備的應該予以優先提拔,可以相互提拔在縣農業系統部門工作,也可以提拔到鄉(鎮)工作。按《國家公務員法》的規定,分為綜合、執法、專業技術類的公務員,那么可以說在機關事業單位中具有職稱的人員就是專業技術類的公務員。這樣出臺一些優惠政策,讓具有中級職稱的不管在縣(市、區)一級還是在鄉(鎮)一級可以享受科級干部的待遇,這樣從正面鞭策他們更好地開拓性工作。
3.加大財政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財政部門安排一定比例農業科技人才開發配套資金,做好相應規劃。財政資金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方面可以在投入在這些方面:對一些重大的、能夠很好提高農業效率的重點課題與項目,重點進行資助,通過農業課題研究,提升農業科技人才的科研水平;設立專項獎勵基金,獎勵有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人員和其他優秀人才;資助高層次人才承擔的重點項目,引進高層次人才,選送優秀人才進修和培訓;逐步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的待遇,使農業科技人才安心扎根在農村。
4.完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機制,提高農業科技人才的業務水平。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主要是兩個途徑,一是各農業院校培養的、具有較深理論功底的科班型。二是通過長期的農村工作經歷,積累豐富實踐經驗的鄉土型實用科技人才。這兩類農業科技人才各有優勢,也各具特點,我們需要把兩者很好結合起來。擴大農業基層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科技聯系和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加強同省農科院、湖南農業大學及其他農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科技聯系和信息交流,實現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與農村對接。挖掘農民科技能人,建立農村實用人才資源庫。在農村,大力培養和挖掘農民科技能人,并創造條件,為其提供相應的培訓與后續學習的機會,促進其成長。
5.健全農業科技人才的管理機制。遵循人才資源開發規律,堅持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改革取向,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農業科技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根據湖南省的省情與農業發展現狀,形成一整套有自我特色的、符合實際的、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框架體系。用新的模式激勵人才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引入競爭機制、市場機制,充分做到人盡其用,提高農業科技人才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按照“四個不唯”標準,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充分體現人才的多樣性、發展性、層次性和相對性,大力培養全省農業科技人才,努力調整隊伍結構。嚴格目標考核獎懲,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個體的責任心。一是考核其業務水平,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能上能下制度;二是考核其工作業績,實行以獎,績效掛鉤制度;三是建立定點聯系制度,對積極為群眾實踐中研究解決問題,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的要予以重獎。
參考文獻:
[1]何巧云,張謙明.珠海市農村科技人才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Z].2008.
[2]喻科.農村實用科技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探究[Z].2009.
一、明確目標,定位要準
加強科技人才載體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加快科技人才的引進、培養步伐,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科研成果轉化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促進和推動作用。科技人才載體的定位,一般應把握三個標準:一是聚集吸引科技人才的“磁鐵”。就是載體所在的部門或企事業的決策層要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有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支撐,科研資金有保證,能夠為科技人才提供較好的科研條件和必要的生活條件,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培養造就科技人才的“搖籃”。就是載體的用人機制要活,既要有一定數量較高水平的管理、決策人員,也有一定比例的學科、技術帶頭人,形成傳幫帶格局,努力營造尊重個人特點、鼓勵大膽創新、充分理解信任、氛圍寬松和諧的良好環境。這樣,載體才能既出科技成果,又能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三是科技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就是載體應有明確的具有前瞻性、可發展性的科研項目。這樣,科技人才攻關才有目標,在技術創新、轉化科技成果等方面才能有所作為,從而更進一步地促進產學研聯合,推動科技進步。版權所有
二、強化管理,機制要活
科技人才載體建設應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聚集,有利于科技人才發揮作用的新型的人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此,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科技人才使用從“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要積極同大專高校、科研院所、國際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合作交流,做好引智工作,達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共享的目的。要敢于引進這些的科技人才,建立和完善開放吸納、來去自由的科技人才吸引機制。二是科技人才培養方式從“靜態”向“動態”轉變。科技人才載體是一個“靜態”的概念,但是科技人才培養應采用“動態”的方式。要用市場運行機制來加強科技人才培養環節,建立和完善競爭擇優、優勝劣汰、滾動發展的科技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促進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涌現。三是科技人才環境建設從“注重硬環境”向“硬、軟環境并舉”轉變。要建立和完善技術先進、軟硬并舉、協調配套、解除后憂的科技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如,對做出突出貢獻、創造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科技人才實行重獎,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和人才比較價格合理確定科技人才的工資收入水平等。四是科技人才載體人文建設從“單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轉變。既要創造適合本地科技人才創新立業的人文條件,也要營造適合外地科技人才成長的文化氛圍,還要積極拓展適合海外科技人才歸國創業的空間,尊重每個人才的文化習慣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公開平等、拴心留人的科技人才服務機制。
三、大力扶植,服務要優
加強科技人才載體建設,離不開各級黨政部門、載體主體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優質服務。首先,要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充分借助報刊、廣播電臺、互聯網等媒介,廣泛宣傳關于加強科技人才載體建設的各項政策和有關規定,大力報道科技人才在促進科技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聯合過程中的先進事跡,著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營造寬松的用人環境。其次,要提供全方位服務。政府部門應切實轉變職能,積極主動地為科技人才載體的設立創建提供政策咨詢、業務指導、協助申報工作;對載體創建后的人才招聘引進、引智、促進產學研聯合、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積極提供優質服務;對各類科技人才,應在培訓進修、攻讀學位、合作研究、查閱資料、使用科研儀器設備,以及科研經費等方面創造條件,提供保證;應在科技人才安家落戶、配偶隨遷就業、子女入托入學等方面提供便利,在工資福利、醫療社會保險、收益分配等方面逐步提高,充分保障;在職稱評聘、成果評獎等方面優先辦理。
四、健康發展,成效要實
當前,要保證科技人才載體建設健康發展,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必須注意防止和克服三種傾向:一是防止和克服“重設立、輕建設”的傾向。加快創建科技人才載體,已成為許多企業決策層的共識,然而,載體的設立、掛牌,僅僅是“萬里走完了第一步”,應當迅速把工作重心轉向建設,抓緊制定載體建設的標準、管理細則、考評制度,加大科技人才引進、引智和培養管理力度,逐步擴大載體規模,充分發揮載體作用。二是防止和克服“重使用、輕培養”傾向。要按照中央、省、市關于人才建設的意見要求,加強對科技人才的繼續教育培訓,通過開辦講座、組織研討、考察交流,以補充知識、開闊視野、提高層次、增強創新為目標,把各類載體建成科技人才強化培訓、繼續教育的基地。三是防止和克服“重眼前、輕長遠”的傾向。在載體建設的規劃目標上,既要破解當前機關、企事業發展的熱點、難題問題,又要著眼于長遠發展和科技人才的總體需求;在載體建設的投入上,不僅要注重對科研項目設備的投入,更要注重對科技人才的吸引、培養的投入,牢固樹立人才資源開發投入是收益最大最長遠的投入觀念。
一帶一路工程科技人才外語能力培養
一、前言
“一帶一路”戰略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這就要求我國有一大批外語語言基本功扎實、知識廣博、知識結構完善、具備創新思維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了解和熟悉國際事務運作規則、能參與國際交流和競爭、跨文化溝通和交際能力強的國際化創新型科技人才。本文旨在探索一套改革工程科技人才外語能力的培養模式,探索適應新形勢發展的科技人才外語能力培養新途徑,加強校企聯合以及建立快速、高效的政府、高校、企業間的協調機制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工程科技人才外語能力所存在的問題
1.國際合作的工程科技人才的缺乏
遼寧打造裝備制造業基地,對于科技人才外語的需求日趨強烈。針對經濟發展中外語人才供需錯位的現象,改變傳統的“統一型”應試教育模式、倡導建立應用型外語教學模式,使工程科技人才的外語能力培養符合遼寧經濟發展需要,使學生全面發展,使社會經濟與地方院校協調發展。在當今形勢下培養具有高水平外語能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性、緊迫性、現實意義。隨著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和步伐的加快,我們會日益深感外語好、文化素養好、知識廣博、知識結構完整、專業水平高、具備國際意識和國際視野、通曉國際慣例、能夠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工程科技人才的缺乏。
2.企業、高校和政府間有效協調機制和溝通平臺的缺乏
企業、高校和政府間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和溝通平臺。形成了政府外語人才政策難以落實,高校畢業生難以就業,企業難以招到合適人才的尷尬現象。企業缺乏承擔在職員工的外語培訓能力,為了減輕負擔,又不愿意接受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在崗專業培訓,導致企業用人機制僵硬,不利于企業本身的發展,也制約了科技人才外語水平的提升和迅速成長。
三、突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探究
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結合高校服務國家、地方經濟建設的功能,加大工科專業學生外語培養模式的改革,整合優勢教學資源,提高工科本科院校科技人才的外語能力。現階段大學外語教育必須實現由語言技能型向專業知識型的轉變,使外語學習的目的不再是語言技能本身,而是提高外語的實際應用能力,以下是針對突出問題給出的解決方案。
(1)加強校企合作,對接企業和社會需求,調整、改革高校工科專業外語課程設置,使高校培養的工科畢業生的外語能力更適合企業選人、用人的實際需求。遼寧作為教育大省,卻不是教育強省,在人才培養方面,高校應該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2)將就業能力培養與知識、技能培養相結合并貫穿于工程科技人才外語培養的始終。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立足于服務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各高校應轉變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模式,調整外語類課程設置與課程體系,使育人方向向復合型、寬口徑、厚基礎轉變,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探索和構建國際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外語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努力探索每一課程板塊的組成部分,充分考慮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和過程。
(3)增加英語語言技能訓練。英語語言技能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對這五種技能的訓練應該遵循語言習得的規律。首先,針對工科專業學生外語水平的實際,在保障正常的大學英語教學同時,應分階段、有側重地進行訓練。對工科專業學生著重強調英語知識的有效輸入,加強學生聽說技能和閱讀理解技能的訓練,主要表現為分級教學和多維教學模式的結合,課堂教學+自主學習+高年級選修拓展,低年級分級+高年級拓展+網絡自主學習等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校園網的作用,將網絡新媒體、新技術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課外活動充分結合起來,增強教學中師生、同班學生、乃至國際學生之間的互動效果,更好地提高了外語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4)結合高校自身辦學的專業優勢,依托行業背景,為大學生打造“外語+專業”的學習新模式。結合專業,開設通用學術英語課程和專門學術英語課程,設法將英語作為語言工具引入到各專業學科教學和學習中,將語言技能的培養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力爭實現在專業學習中提高語言技能,在語言技能培養中,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為學生今后深造、投身社會實踐工作的扎實基礎。
四、結語
只有“產、學、官、用”通力合作,形成上中下游一條龍合作體系,才能有效地實施培養計劃,實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好工科專業外語學習的能力指標,并實施科學的教學方案,使工程科技人才提供具備過硬的外語基本功和對外交流能力。
結合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戰略,培養外語語言基本功扎實、具有國際視野、能參與國際交流和競爭的工程科技人才,才能更好地融入國際社會,在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為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提供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常穎.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培養應用型外語人才[J].林區教學,2015(10).
[2]樸淑慧.淺析“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多元化外語人才的培養[J].科教文匯,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