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36: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農村戰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土地;利用;問題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DOI編號:10.14025/ki.jlny.2016.02.020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這與我國的各項產業的進步分不開,同時也是城鄉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體現。因此,要求城市建設發展的同時,農村建設和發展也需要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而從農村的發展程度和發展趨勢來看,土地利用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學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焦點。此文以吉林省的新農村建設為例,對土地利用問題進行剖析。
1新農村建設中土地利用的問題
1.1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誤
吉林省作為我國糧食主產區,在農產品、糧食的生產方面擔當著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農村土地并沒有做到以人為本、科學協調、統籌規劃的發展理念,使得農村土地的利用出現了浪費現象。僅僅追求GDP增長,對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學性和全面性。
1.2土地投入減少
部分農民因過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養分降低,為追求高產重度利用而輕于養護,導致土壤的質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鉀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耕地非農化嚴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進步,農村興建各類產業。雖然國家會征用耕地占用稅,但是并不指對非農化產業對農用耕地起到相應的利益負擔,進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轉型成非農產業,再加上農村干部不具備長遠的思維,造成農村耕地減少。
1.4土地利用的違法現象
在部分農村出現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農村宅基地擴建等現象,雖然國家各部門共同配合,齊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顯,而且諸多用地是在出現問題后進行補辦手續來逃避問題的,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門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問題。
2針對農村土地利用問題的對策
2.1加強耕地的保護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農村耕地方面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從而確保耕地總量不會減少,耕地質量不下降,進而保護農民對于土地的經營權和承包權。對于耕地的水利設施進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證田地的水供應同時提高耕地的防災減災能力。實施科學積極的農業標準,使得在節約土地、節約水源、節約肥料、節約藥物、節約種子方面做到最優,實現節約型農業;對于化肥的使用能夠做到科學合理,一方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對于土壤的養分進行科學調動;另一方面從生物學角度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從節約土地資源的角度對農村的建設進行規劃和管理,從節約、經濟的角度為農戶提供科學合理的住宅設計圖樣,引導農民合理建設家園。另外,從現有住房的基礎上進行設施和房屋的改造,從而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保證農村建設的需要及農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對于農村產業用地盡量設在荒地、山坡地帶,盡量減少此類用地對于耕地的占用。
2.2推動土地制度改革在農村的進度
農村土地市場化是通過市場作用達成土地資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動土地制度改革能夠使農村閑置土地及其他類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結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動土地使用權的自由轉移買賣,對于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土地問題能夠起到積極的效應。同時也能夠穩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的各個方面,對于吉林省的發展現狀而言,這樣的方式對于諸多出外務工而家中閑置的土地來講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變的機會,進而對于推動新農村建設帶來利好效果。
2.3加強農村土地整理
新農村建設的土地利用需要對農村土地進行規劃和整理,對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溝塘等進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農村的整體布局和規劃更加分明,農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農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閑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種土地浪費的現象,再如鐵路柵欄圈掉原為耕種土地的現象,從這個層面能夠發現,土地整理問題勢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從而有效解決新農村建設的土地利用問題。
2.4建立農用地質量評估體系
新農村建設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問題,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沒有一個合理科學的土地質量評估體系,農用地質量評估體系不單純的只是土地的養分及礦物質含量評估,同時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質量,利用一套科學合理的農用地質量評估方案制約農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從而實現農村用地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學性,為完善我國經濟發展提前做好規范化準備。同時結合質量評估體系對于農用地的各類補償和處罰也有了明確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實政策,實現新農村建設的戰略布局。
2.5優化農用地結構,提高農業土地綜合效益
在完善土地劃分和布局的情況下,結合農村農業發展的不同情況對地塊地勢能夠有效利用,結合土地投入的大小順序對空間進行合理的布局,從專業化的角度和方向帶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土地利用的最優。
3結語
結合吉林省部分農村的土地利用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我們能夠發現,農村的土地利用情況仍存在各類問題,這也要求相關部門和人員通過不斷的調查和總結對于農村土地的利用情況作出實際的考量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目標。結合以上建議和對策,希望對我國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得新農村建設在土地利用方面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整體進程。
參考文獻
[1]張玉華,劉東生.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幾點思考———韓國新村運動的啟示[A];循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2006年中國農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海南省新農村建設在“國際旅游島”項目不斷推進過程中挑戰與機遇并存。因其自身在農業上的支柱作用,開發探索出一條能夠既服務好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又能迎合海南省農民生活需求和文化傳承的方式方法,對村莊發展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和作用。建設海南省新農村,是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的重要環節,改善生態環境,農民生活環境,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有助于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建設一帶一路是一場經濟社會飛躍的變革,一個經濟結構的調整,企業實現跨越發展的良好契機,如果搭上這趟快車,抓住機遇,經濟社會發展就能跟上甚至超越時展的步伐,如果錯失了這次戰略機遇的快車,將錯失發展機遇。三部委聯合推出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在這份文件中,明確地為海南省指明了方向,加大了對于海南省國際旅游島的開發和開放力度,海口市和三亞市則入選沿海節點城市,將有機會通過一帶一路參與到全球競爭中,在機遇中促進海南省的發展。
二、“一帶一路”戰略下海南省新農村建設存在問題與措施
在海南省新農村建設中,全民的環保意識是建設文明新農村的基礎,全民的“環保”意識可以提升城市品位。第一步,引導農民參與到保護環境當中,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引導漁民退出海域養殖。第二步,宣傳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倡導人人保護環境。海南省現今對于農村環境的建設環節比較薄弱,在建設海南省新農村的同時,對于農村環境的要求比較高,農民由于缺少環保意識,導致農村環境很差,嚴重阻礙了新農村的建設。海南省農村環境臟、亂、差,使海南省文明新農村建設面臨困境,環境的污染嚴重影響農村形象,身處在農村的小路上和小河邊時,垃圾隨處可見,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整治環境污染,為建設文明海南省新農村作出貢獻。由于村民缺乏環保觀念,所以存在很多不文明現象,隨手丟棄垃圾,很少對垃圾分類放置,導致農村環境受到污染,對于新農村建設有一定的阻礙作用。而要想村民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必須要讓村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設環境保護大會,倡導農民保護環境,向村民講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環境污染對人們身體的危害,使農民真正認識到污染環境的危害,使其自身養成良好的習慣,呼吁農民認識到環境保護從自身做起,體現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只有農民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從自身做起,使鄉村環境得到改善,才能進一步建設新農村,真正為建設海南省新農村作出貢獻。同時,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南省地處區位特殊,地位重要,機遇千載難逢,海南省抓住發展機遇,主動對接“海絲”戰略,借開放大勢,謀開放大局,突出海南省在海外、海上、海洋的優勢,全面提升海南省發展水平,建設海南省新農村。例如,抓住海南省海上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海南省旅游業;利用海南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優勢,發展海南省旅游業。通過旅游帶動海南省經濟發展,促進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使海南省新農村建設更上一層樓。而促進海南省發展的具體建議有:持續發揮海南省的開放優勢,強化載體功能,建立以人文文化為引領的海上絲綢之路,利用港口和航運的優勢發展海南省經濟,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海南省擁有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獨特優勢,又是博鰲亞洲論壇所在地,同時也是我國獨一無二的最大國際旅游休閑度假中心,要把海南島打造成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發游客到海南省觀光旅游,所以海南省當地人民的文明很重要,對于這樣一個世界各地有名的國際旅游島,文明建設迫在眉睫,只有建設文明海南新村,才能給外來游客留下好印象,從而增進世界各國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推動民心想通,夯實民意基礎,營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
作者:李娜 單位:海口經濟學院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戰略,以農村社區建設實踐為切入點,不斷探索創新農村社會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力地推進了我市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辦好試點,積極探索農村社區“**模式”
我市被確定全國農村社區建設首批實驗縣(市、區)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市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了市級領導、市直單位、城市社區、企業、新農村建設駐村指導員聯系農村社區的“五聯扶建”責任制,農村社區建設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000多萬元,為推進農村社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和財力保障。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確定農村社區建設主導模式為“一村一社區、社區設小區”,在全市選擇18個村先行進行試點。在推進過程中,按照“行政管理、社會管理、自治管理”“三位一體”的要求,一是加強社區組織建設,建立了“村‘兩委’一社區共建理事會—專業經濟合作社(協會)、社區綜合辦公室、社區志愿者協會-關愛互助小區(志愿者小組)-農戶”的農村社區建設組織架構;二是夯實社區基礎設施,統一按照“一廳六室、兩陣地”(即綜合服務大廳,多功能室、衛生室、廣播室、圖書閱覽室、警務室、文體活動室,學習宣傳暨村務公開欄、室外文體活動場所)的要求,建好了規范化的社區中心;按照“宜居社區”建設目標,大力開展以“五通五改”為內容的生態家園建設工程,優化社區發展環境;三是培育和發展社工隊伍,社區普遍建立了專業工作者、志愿者和市場化人才三支隊伍。同時,以服務“三農”為切入點,不斷完善農村社區村民自治、便民服務、社區管理、發展經濟、社區文化等功能。通過實踐,我市農村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逐步形成,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推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我市的做法被專家稱為“**模式”,受到民政部的充分肯定,在全國農村建設交流會上進行了典型發言
二、示范引路,不斷創新村級組織管理體制機制
借鑒農村社區建設的工作理念和好的做法,銳意改革,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村級組織社會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整合資源,公共財政和新增財力向農村重點傾斜,全市支農總投入9.6億元,完成通村水泥路1500公里,農村人口飲水安全覆蓋面達到87.2%,電話普及率達到72%,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6%,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態新村”。二是創建村級組織便民服務平臺。全市123個行政村統一按照農村社區綜合服務大廳模式,建立了便民服務站,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務。三是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社會組織。全市成立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社48個,農村專業經濟協會95個,科技服務隊191個,形成產、供、銷一條龍、一體化服務。四是構建農村社會管理體系。全市村級組織以綜合管理辦公室、文化治安中心戶、警務室和衛生室為依托,以綜合服務管理員為骨干,廣泛開展“文明社區、平安社區、衛生社區”創建活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村民文明素質,規范村民行為習慣,逐漸形成友好和諧的人際關系。五是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充分發揮農村社區建設的示范輻射作用,將完善農村服務貫穿于村民自治工作的全過程,不斷充實村民自治內容,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我市榮獲“全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縣市”。
1.做強做優特色農業,打造特色支柱產業,夯實縣域經濟基礎
堅持把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基礎。依靠豐富的農業資源,做大做強特色農業,形成了以粘玉米、綠色水稻、大豆、藍莓為主體的種植業和以生豬、蛋雞、肉雞、大鵝為主體的養殖業,展現了九臺特色的農業產業化格局。全市粘玉米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成為東北最大的粘玉米生產基地。綠色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6萬畝,大豆種植面積達到 8萬畝。藍莓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被命名為全省首家“藍莓”種植基地示范市。生豬達到220萬頭、蛋雞達到500萬只、肉雞達到5000萬只、大鵝達到160萬只。以“公司+農戶”的運作方式,發展訂單農業,進一步拉長了產業鏈條。培植發展了以金鑼集團、天景集團、雨田米業、鵝業加工等為代表的“農”字號龍頭企業55家,帶動生產基地50萬畝,形成了粘玉米、綠色水稻、大豆、藍莓、瓜果、無公害蔬菜等優勢農產品基地。年產值突破了35億元大關,占農業總產值的28%以上,已成為九臺市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2.突出發展加工業,抓好項目建設,增強縣域經濟實力
立足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經濟。按照“企業上規模、產業創特色、園區做載體、招商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全力實施“項目拉動、產業升級”戰略,促進了工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突出抓好重點項目的建設,做大做好主導產業。由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投資5.5億元建設的30萬噸營養鮮玉米項目,該項目年可生產各類產品30萬噸,其中鮮玉米汁飲料20萬噸,鮮玉米果穗食品4.7萬噸,鮮玉米膳食纖維食品5萬噸,鮮玉米保健食品3000噸,項目全部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36億元,銷售收入45億元,利稅3.6億元。30萬噸營養鮮玉米開發項目建成后,所需原材料全部采取訂單方式,每年可落實種植面積32萬畝,可帶動農戶6.4萬戶,可安排農村勞動力5000多人就業,每年可直接為農民增加收入8000萬元以上;長春金鑼肉制品項目總投資10.9億元,該項目占地面積55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22.5萬平方米,現已建成生豬、肉雞屠宰及肉制品生產加工線,年可屠宰生豬300萬頭、肉雞4500萬只,年可分割加工冷鮮肉10萬噸,加工高溫火腿腸10萬噸、低溫火腿3萬噸,煉油2萬噸,加工骨素5000噸,項目全部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3億元,利稅4億元,年可轉化糧食150萬噸、精飼料30萬噸,創造就業崗位6000個,直接安置當地3000多人就業,發展養殖戶5萬戶,間接增加就業6萬人,同時可帶動運輸、餐飲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現已成為九臺市最大的農副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著力抓好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繼續堅持扶優扶強原則,培育壯大了米業加工、食品加工、釀酒、制藥等支柱產業,成立了雨田米業有限公司、龍華醬菜公司、九臺釀酒有限公司、亞泰制藥等優勢骨干企業;狠抓新上項目,增強工業活力。在做大做強優勢骨干產業的基礎上,還建成一批糧食加工、飼料加工、面粉加工、水果加工等一批圍繞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極大地促進和帶動了農業發展。
3.發揮資源優勢招商,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后勁
大力宣傳推介九臺農業的優勢資源,主動尋求與發達地區強勢資本的有效對接。明確招商主體,靈活運用招商模式,圍繞農業上項目,切實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并制訂完善優惠政策措施。制定落實了《關于鼓勵外來投資的若干規定》、《關于改善外來投資環境的若干規定》等文件,重點從財政獎勵、基礎設施建設、收費減免等方面吸引外來投資者。強化招商引資手段,近年來共引進投資額500萬以上的項目304個,其中千萬以上的219個,億元以上的24個,總投資291億元。在引進資金、規模、總量和境外資金利用等方面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擴大縣域經濟發展平臺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政府主導;農民主體;良性互動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為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解決“三農”問題,推進農村全面發展而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這一戰略決策需要政府、農民以及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使廣大農民群眾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另一方面,要在微觀層面避免政府工作大包大攬,讓政府更好地在宏觀層面服務于新農村建設,著力解決主體力量無法解決好的具有公共性的問題。
一、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關系的演進
(一)政府與農民關系的歷史演進
政府與農民的關系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不斷變遷。在封建社會,我國一直呈現著一種專制性的“自治狀態”,家族和鄉紳是鄉村事務處理的主導力量,但他們依附于政府,協助政府統治農村。政府雖然很少干預農村的具體事物,但政府掌控著社會的一切,農民還是受制于政府的。建國后,我國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但由于實行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政府實行從生產到分配的一條龍“服務”,農民沒有主動權,從而使農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得不到發揮。這一時期,政府與農民的關系表現為高度的政府集中。改革開放后,我國逐漸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政府與農民的關系再也不是簡單的管制與被管制,而是一種互動博弈。一方面,政府積極探索,不斷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基層民主建設,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另一方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民的自主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增強,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參與意愿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新農村建設中政府主導的必要性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政府擁有豐富的組織資源、經濟資源以及雄厚的財政基礎,政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導力量是政府自身職能的體現,也是政府責任的落實。在新農村建設中強調政府主導,是“為有效克服農民生產資料分散、信息技術缺失、思想觀念滯后、生活方式落后等不足,政府從政策、產業、市場、思想觀念、文明意識等方面動員、組織、引導農民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過程”。
第一,政府是新農村建設的倡導者和組織者。新農村建設是政府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政府作為戰略的提出者,同時作為戰略的主要執行者之一,其主導作用貫穿始終。另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內容繁多,關系復雜,沒有政府的組織、協調和管理是很難完成這一系統工程的。
第二,政府主導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若沒有良好的生產生活設施,農民很難履行新農村建設實踐主體的職責;沒有城鄉統一的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價值主體的角色無從體現。”在新農村建設中,政府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政策扶持,對其進行財政補助和公共產品提供,從而為農民的新農村建設主體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三,政府主導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的發展相對滯后,“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極大地影響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當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新農村建設要在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科學、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必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使黨和政府關于新農村建設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新農村建設中得以實踐,使新農村建設能夠科學有效地發展。
(三)新農村建設中農民主體的可能性
在新農村建設的系統工程中,必須強調農民的主體地位。農民主體是指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和客體的統一,既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參與者――主力軍,又是新農村建設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在新農村建設中,影響農民主體地位實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等方面。
第一,政治環境影響著農民主體地位實現的途徑。農民主體的實現主要依賴于鄉村自治的程度。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民主化進程加速,黨和國家積極開展基層民主建設,并制定相應制度保障基層民主,農民的自主空間不斷增大,政府對農村的直接干預逐步減少,從而為以農民為主體力量的新農村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
第二,經濟發展是農民主體地位實現的內在動力。經濟發展狀況決定著新農村建設的財政基礎和農民的參與度。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和農村社會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財政基礎,促進了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的參與度。
第三,農村社會文化建設影響農民主體性的發揮。良好的社會和文化環境有利于激發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重點發展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科技、體育等社會事業,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強調社會公平,努力改變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的局面,為新農村建設營造了一個健康、文明、和諧的良好社會文化環境。
二、新農村建設中政府與農民互動關系面臨的困境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系到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民利益,是現階段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戰略之一。當前,經過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政府與農民的關系有了明顯改善,如政府越來越關注農民利益問題,政府對農村的投入不斷增加,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意愿和激情不斷提高。但是,在政府與農民良性互動上尚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改變政府與農民關系的現狀,提高農民參與建設新農村的熱情。近幾年來,政府主導過寬,限制了主體力量的發揮。當前,在新農村建設中政府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存在政府參與過度的問題,表現為主導面過寬,如在宏觀層面,由政府對新農村建設進行整體規劃,包括制定建設的標準;由政府決定資源及資金的分配方式及數量、建設項目的選擇等。在微觀層面,由政府決定財物投入的數量和方式,甚至整治村莊環境所需要的購置等,都由政府一手掌握,農民不具有發揮主體作用的空間,限制了農民主體力量的發揮,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
第二,農民自主意識不強。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但在現實中,農民并沒有真正地發揮自身作用。由于定位不明確,對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認識不到位,廣大農民不是積極主動地去建設自己的家園,而是被動地接受新農村建設;由于受歷史傳統的影響,農民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農民對新農村建設關注少、理解不到位,缺少對改變現狀的信心。
第三,政府與農民互動平臺缺失。在新農村建設中,由于農民主體意識薄弱和表達意見建議的渠道有限,政府作為主導力量,作為服務的提供者,與服務客體農民的互動不足,從而導致政府的行為從政府的角度來分析是非常合法合理的,但得不到被服務者農民的認可和支持,甚至引發兩者的矛盾和沖突,出現不和諧現象。
第四,現有體制機制制約和法律法規缺失。一方面,當前城鄉二元體制還未完全打破,政府對農村的投入不足,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距不斷拉大,農民的積極性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另一方面,農民主體地位缺少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保障,導致農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時無法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各項權益。
三、新農村建設中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互動關系的實現路徑
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正確而又妥善地處理好政府與農民的關系,實現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的良性互動。為此,要明確農民主體地位,合理劃分政府與農民的職責,確立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從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的視角出發,不斷培養和發展新型農民,健全各項制度,構建政府與農民的互動平臺。
第一,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是一種“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指導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公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服務責任的政府”,它在新農村建設中作用的發揮,主要體現為尊重農民的權利,為農民群眾服務。一方面,要樹立服務理念。在新農村建設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主動地轉變觀念,充分認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服務農業,服務農村,服務農民,而不是管制或領導,利用手中有限的權利更好地為新農村服務;另一方面,要轉變政府職能。“轉變政府職能,政府要實現從微觀職能到宏觀職能、綜合職能的轉變,要實現以命令手段為主到以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為主的轉變,要實現以提供私人產品為主到以提供公共產品為主的轉變,由全面服務到以提供公共服務的轉變。”在新農村建設中構建服務型政府,必須規避政府對鄉村自治組織的行政干預,將那些屬于市場與社會范圍的事務交給市場與社會自身解決,促進農村自治組織的發展,增強村民管理自身事務的能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來彌補市場的缺陷,為社會提供充足的公共產品,使政府成為一個有限有為的政府;建立機制明確的界定和規范政府的行為,保障農民的自利,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
第二,提高農民主體意識,培育新型農民。列寧認為,一個國家的力量在于群眾的覺悟。只有當群眾知道一切,能判斷一切,并自覺地從事一切的時候,國家才有力量。為此,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農民轉變思維方式,培養農民以主體的角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意識;要加強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力度,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傳達給基層農民,在思想上引導他們參與新農村建設,使其對新農村的政策、措施及新農村建設的意義、目的及內容有所了解,從而增強主體意識;要著力于積極引導農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農民自強自立意識和責任感。同時,政府要加大對農村文化事業的投入,改善農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加強教育與培訓的力度,努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通過法律法規、政策與制度的制定,鼓勵和保護農民的創造力,為農民發展自身能力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第三,健全和完善法規制度,切實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要有足夠的自主空間。農民權利得到保障的程度影響農民自主空間的范圍,同時農民主體地位的實現又能進一步保障農民的權利。為此,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制度。根據時展的要求,建設新農村的現實需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創新和健全戶籍制度,保證農民享有與城鎮公民平等的發展環境;建立城鄉一體的社保制度,保證農民的基本權利。二要從立法的角度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規,通過法律途徑來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使得當農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第四,構建良好的互動平臺,促進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的良性互動。一要發揮農民自治組織的橋梁作用,特別是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做到緩解政府與農民的直接沖突,改善政府與農民的關系。二要暢通農民訴求渠道。通過加強機構的管理和聽證制度的落實,增強政府的回應性。
參考文獻:
1、邱云生,王曉紅.新農村建設: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J].農村經濟,2007(2).
2、孫緒民,權英.論新農村建設主導與主體的良性互動[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08(3).
3、盧福營.當代浙江鄉村治理研究[M].科學出版社,2009.
4、趙淑娉.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J].當代經理人,2006(15).
5、.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DB/OL].中國網,2010-03-15.
6、陳威.新農村建設的政治基礎分析――基于政府與農民關系的理解[J].理論界,2009(3).
關鍵詞:城鎮化;新農村建設;關系
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就應當將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使城鎮化與建設新農村成為現代化戰略布局中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而促進城鄉統籌、實現城鄉共同發展。
一、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內涵
所謂的城鎮化就是指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具體表現為鄉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以及城市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它既包括城鄉人口的變動,人口觀念的轉變和質量的提高,也包括由此帶來國民經濟結構的變動,勞動力向城鎮聚集的過程,資金等生產要素向城鎮流動的過程;既包括鄉村的城鎮化,也包括城鎮自身發展和素質的提高,即“城鎮的城市化”。
新農村建設,它的內涵是: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鄉村的途徑,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黨和政府的引導作用下,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由此可見,新農村建設的根本目的是要通過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建設農村物質和精神文明、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最終實現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
二者內涵的目標同向,任務一致,目的相同,要求一樣。因此,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伴隨于我國現代化全過程,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兩大戰略支點,二者相互關聯,密不可分。
二、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密不可分
目前在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的關系問題上,有一種觀點認為,農村落后是因為農村的資金、資源都被城市拿走了,城市利用農村的廉價土地、廉價勞動力發展起來了,而農村卻落后了,因此,現在需要放慢甚至停止城鎮化步伐,全力加快農村發展。對這一問題,專家們的普遍意見是,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并不沖突,相反,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新農村建設可以推動城鎮化的進程
經濟學家茅于軾表示,要建設新農村,非得減少農民不可。所以,推進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減少農民,使富余農民從土地上轉移出來,讓大量農民進入城鎮是一種必然。隨著農村的進步,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富裕農民必然涌向城鎮,推動城鎮化進程。
(二)城鎮化有助于實現新農村建設的任務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垣表示:“沒有新城市,就沒有新農村。”城鎮化程度越高,城鎮的第二、三產業越發達,城鎮的功能越鍵全,對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就越強。而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是發展生產,主要解決農村增效、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問題。而城鎮化必然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業現代化,吸納和轉移更多農村人口,減少農民,富裕農村,實現新農村建設的任務。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是我國新世紀頭20年的重大發展戰略,它們相互關聯,不可分割,互動互促,相伴而行,誰也離不開誰。城鎮化發展需要從農村大量吸納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新農村建設需要把更多的農民轉移到第二、三產業中去。加快新農村建設,為城鎮化推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之源,城鎮化的加速發展反過來又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三)我國的國情決定了現代化建設必須走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道路
對我國來說,非常重要的就是人口問題,這始終是我們今后改革和發展不可回避的大問題。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太大,若2030年我國人口達到峰值16億人口,按有關學者提出的“合意城鎮化率”為65%,則農村人口仍有5.6億。按照現在能夠利用的資源和生態承載能力,不可能在短期內都轉移到城鎮就業,還會有幾億人口生活在農村,所以,我們要兩條腿走路,一面推進城鎮化、工業化,而且要給農民創造更好的進城條件;另一方面,還要加強新農村建設,發展新農業,使農民可以獲得不斷增長的物質收入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安居樂業。
(四)我國和其他國家的實踐證明,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良性互動的重要性
世界各國的發展歷史表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國家由工業化向現代化邁進的必由之路。事實上,新農村建設只有保持農村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促進,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新農村建設戰略是在我國城鎮化的歷史進程中提出的,是城鎮化發展趨勢在農村的具體政策體現。所以,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和推進,應當與我國的城鎮化進程緊密結合,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協調發展、相互推動的合力作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從我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來看,越是城鎮化程度高的地方,新農村建設步伐越快;越是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結合得好的地方,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就越大。新農村建設只有與推進城鎮化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城鎮化對新農村的集聚、輻射和帶動功能,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取得互動互促、相得益彰的效果。
因此,城鎮化應與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實現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否則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不可能達到,城鎮化也不可能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三、實現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的路徑
各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的實踐告訴我們,推進新農村建設必須凸顯城鎮化的重要地位,加快城鎮化步伐必須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使之相互促進、統籌協調、有機結合。要使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緊密結合,必須高度關注以下方面。
(一)加快產業拓展是二者緊密結合的重要基礎
產業是城鎮化和新農村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拓展產業是調整農村結構,建設新農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鎮化的基本條件。
城鎮化的發展是以產業為支撐的,如果一個城鎮沒有產業支撐,沒有工作機會,大量的人集聚起來,這樣的城鎮化是不可持續的。同樣,農民收入的提高,單靠種地也是不可能得到顯著改善的,必須依靠發展第二、三產業。例如,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的小城鎮之所以繁榮起來,都是專業鎮的發展所帶動的。因此,發展產業,從而以產業的支撐來帶動城鎮的發展和推動新農村建設,是最關鍵的問題。
(二)加強統籌規劃是二者緊密結合的重要前提
新農村建設和推進城鎮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緊密結合,防止兩張皮,務必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發展,突出超前性,體現人文、產業特色,整體推進,使城鄉統籌規劃成為促進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緊密結合的重要抓手。
(三)提高農民素質是二者緊密結合的必要條件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也是城鎮化的主力,高素質的農民對于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尤為重要。農民素質的高低,決定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的進程。農民素質的提高,除了強化培訓外,務必實現兩個轉變,即由農村向城鎮轉變,由農民向居民轉變,調整思維方式,改變生活習慣,增強謀生致富手段,從而達到在轉變中改變,在改變中提高。
(四)突出中心村鎮建設是二者緊密結合的有效方法
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存在互動作用的機理,二者需要協調推進。運用SWOT分析法對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進行了系統地、全面地分析,認為獨特區位、資源、政策優勢有助于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協調推進。從理論上分析了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三方面的機制。結合廊坊市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符合廊坊市的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路徑與對策。
關鍵詞:
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
城鎮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的一部分,努力實現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城鎮化的發展能輻射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反過來,新農村建設的向前推進必然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并且使部分農民向城市轉移,從而促進城鎮化的加快。針對廊坊各縣(市)的區位優勢開創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之路,對廊坊各縣(市)加快實現城鄉統籌與城鄉一體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SWOT分析
1.1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優勢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把握河北區域發展的重大機遇,廊坊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精神,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好機遇,大力發展廊坊。廊坊占據全省環首都13個縣中的近半數,正處在北京最佳拓展方向,盡享省內優惠政策和北京外溢資源[1]。廊滄、密涿、京臺等高速與廊坊市域內密集發達的公路共同構建全市域的交通網絡。廊涿干渠全面試水,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發展制約。這些天時地利的好時機為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協調推動提供了現實基礎。廊坊市的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在城鎮化建設方面,新型城鎮化進程加速,呈現出從傳統鄉村型社會向現代城鎮型社會轉變的趨勢。“三區合一”推進城鄉互動、產城融合,形成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堅持打造環京津特色示范小城鎮[2]。在新農村建設方面,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建設各具特色的新農村。如三河市展現城郊型農村改造,借勢新機場建設,突出打造韓村鎮示范片區;南三縣結合廊南森林濕地開發,建設生態田園美麗鄉村示范帶等[3],實現城鄉互動、產業互動。
1.2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劣勢廊坊市城鎮化發展迅速但區域發展不均衡。2014年廊坊市城鎮化率約為53%,三河市城鎮化率為54.5%,高于全市城鎮化水平,而永清縣城鎮化率為38%,明顯低于全市水平。廊坊市域內呈現城鎮經濟功能低端化、經濟結構同質化的特征,產業結構不合理,城鎮化的質量偏低。城鄉之間生產要素流通不順暢。資金易出難進、土地流轉不暢、信息不能有效傳播等。這些瓶頸因素都不利于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協調推進,不利于城鄉統籌。
1.3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機遇近幾年,從中央到省再到市都不斷提出加快城鎮化的步伐,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廊坊市充分發揮地處京津之間的區位優勢,把推進高品位、生態園林式的具有廊坊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作為重要支柱力量支撐廊坊市經濟社會快速持續發展,初步形成了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生態園林、集約高效的農村新型城鎮發展框架。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機遇加速構建環京津最具特色的生態田園美麗村鎮。
1.4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挑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全市相當一部分村沒有大型的播種機、聯合收割機等機械化生產設施,部分村與村之間的路網不發達,不利于農業的現代化經營。產業經濟集聚效應較弱,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城鄉公共資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不均衡,如九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保險、社會保障方面等方面城鄉差距較大。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協調推進。
2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機制實現
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關鍵在于體制機制的完善與創新,目的是以城鄉居民共享基本公共權益的平等化和文明幸福生活,在此基礎上使城鄉要素順暢流通,達到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2.1建立新型城鎮化對新農村建設的帶動機制由于城鎮化是產業集聚和人口聚集的結果,所以新型城鎮化是以產業為支撐、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的輻射作用,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帶動機制。通過新型城鎮化的市場輻射、工業輻射、科技輻射、文化輻射,帶動農業生產、科技、經營的現代化,將城市居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向農村居民滲透,整體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
2.2全面創新與全民創業的驅動機制推進全面創新,把創新戰略全面貫穿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方方面面,不斷激發體制機制的新優勢,因地制宜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同時把中心鎮作為農民創業的載體,以創業促進就業,激發農民的創業激情,為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提供強大的推動力[4]。
2.3建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配置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在公共服務中的主導作用和城鎮在公共服務中的以城帶鄉的中心作用。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在交通、通訊、文化教育、醫療保障方面形成城鄉一體化的配置機制[5]。
3廊坊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路徑與對策
3.1合理規劃,構建新型城鄉空間格局立足廊坊市的區域特點、經濟水平和城鄉發展現狀,做好城鄉統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使城市的一些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延伸到農村,帶動農村的快速發展。進一步調整《廊坊城鄉統籌規劃》等部分規劃,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3.2以產業聚集為支撐,加快產城融合依托廊坊獨特的“雙環”區位優勢,按照“高端發展,綠色崛起,奮力打造河北環京津新增長極戰略突破口”的戰略方向,做大做強以“新型工業園區、現代農業園區”為代表的園區經濟,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會展旅游、休閑觀光等高吸附力、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通過產業立鎮,做大做強支柱,提升產業集聚區形態、功能和特色,實施城、鎮、村融合和產城融合,為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協調推進提供平臺。
3.3做大做強中心鎮,構造城鄉互促互進的載體將中心鎮培育成現代小城市的重大創新戰略,通過把一批特色產業支撐作用強、人口承載潛力大的中心鎮培育成現代小城市,走綠色城市、低碳城市的道路。如建設環北京、環天津兩大城鎮帶,選擇部分重點中心鎮,出臺政策,放權發展,特別是燕郊、勝芳等中心鎮,將其建設成為高標準的現代化小城市。
3.4加快體制機制創新,讓生產要素順暢流動政府可通過調控土地、資金、人力、信息等要素來推動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協調推進。一是完善農村土地政策。以市場為導向,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落實好宅基地確權發證,實現土地可流轉、可置換、可抵押。致力于建立以專業化、規模化的家庭經營為基礎,實現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產品行業協會的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新型農業雙層經營體制,將科技成果推廣到農業生產過程中,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形成完整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6]。二是完善農村金融政策。鼓勵國有銀行放寬對城鎮企業、個人作坊等的借貸金融政策。加快建設民間投融資實體,鼓勵籌建農業保險公司,通過開展農業自然災害保險,提高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三是加大戶籍社保政策。大力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居住證制度。有關部門開展對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增強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技能。構建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使農民在城鎮居住、務工、入學、教育、醫保、養老等方面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待遇,大力促進城鄉均衡發展,實現社會公平。四是建立城鄉信息流動的平臺。通過建立城鄉互動的信息網絡,加強城鄉之間人才信息、市場信息、技術信息的交流與合作。制定有利于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信息化建設的優惠政策,通過會展、電子商務等方式向廣大城鎮和農村提供信息服務,目前廊坊的9.26農交會、廣交會等是一個很好的零距離信息交流的平臺,建立廊坊市城鄉信息公共服務電子商務平臺等,最大程度上促進城鄉信息的及時、準確地順暢流動。
3.5治理和保護環境,創造優美的生態環境一方面,保護城鎮自然保護區、大氣及水源保護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另一方面,要治理和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統籌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立“村收集、鄉運轉、縣處理”的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體系。努力建設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
參考文獻:
[1]廊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廊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EB/OL].(2012-1-4)[2015-1-10].
[2]馬江水,王龍江.關于推進廊坊特色城鎮化的對策研究[N].廊坊日報,2013-12-19.
[3]尚超.廊坊市加強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片區花開新景.網易[EB/OL].(2015-4-19)[2015-6-20].
[4]顧益康.加快中心鎮向小城市的大碟變[N].浙江日報,2010-10-18(7).
[5]袁海平,顧益康.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J].浙江經濟,2010,(2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