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古代文學特點

古代文學特點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04 09:34: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古代文學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古代文學特點

篇(1)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苑;教學資源網站;創新特點;創新功能

“中國古代文學苑”(gx.省略),是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自行設計和建設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資源網站。自2006年6月正式啟動以來,該網站幾經變更,幾經擴充,幾經升級,目前已具備豐富的內容、穩定的受眾、成熟的管理模式以及活躍的影響力,充分顯示了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全體教師將現代化手段應用于傳統課程教學的觀念與實踐、艱辛與成績,代表了中國古代文學系列課程教學的最新數字化成果。

一、“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建設的緣起及歷程

迄今為止,國內大多數高校教師在講授中國古代文學系列課程時,大都采取紙質平面教材、課堂口頭講授、課后查閱資料這三種傳統的也是基本的教育教學形式。雖然有不少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制一些計算機課件,但仍然苦于沒有豐富的相關數字化資源可資利用,而陷于東尋西找、重復勞動的低層次循環中。傳統的教育教學形式既難以有效地調動高校內外更多的師資力量與學術資源參與課程建設,也難以調動教師與學生在交流互動中促進對課程自身的積極建設。

有鑒于此,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所教師提出實施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資源數字化建設工程的設想,力圖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進行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教學及傳播工作,建立一個融合國內外各種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資源的開放的、立體的、共享的平臺,嘗試一種進行教學資源數字化建設的有效方法,并探索與實踐其作為進行互動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模式的實際效果,最終建成一套完整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資源數字化的軟、硬件環境。

上述設想的實踐,經歷了一個逐步探索、不斷創新的過程。2005年,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以校園網為平臺,建成“中國古代文學史”精品課程網。2006年,北師大古代文學所所長郭英德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資源數字化工程”被批準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隨之初步成型。2009年12月,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與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CENTV)簽訂協議,建立密切的協作關系,利用該臺“學習超市平臺”(果實網(省略))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軟件開發技術,對“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進行了全面改版,建成一個全新的教學資源網站(gx.省略/)。該網站的建成與運作,標志著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資源數字化建設工程進入了良性循環的成熟階段,確立并發展了一系列創新特點和創新功能。以下是目前“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的主頁面:

二、“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的創新特點

一般而言,高校傳統的課程教學,在教材上選擇紙質教材讀本,具有平面化特點;在教學模式上采取課堂口頭講授方式,具有單向性特點;在學習模式上要求學生課后查閱資料、完成作業,具有封閉性特點。在信息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在“交往理性”、“公共領域”等理念成為社會共識的時代,高校傳統的課程教學也需要突破平面化、單向性、封閉性的窠臼,而“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就是力圖在教材、教學、學習三方面都突破常規的創新典范。

(1)“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的教材建設呈現立體化特點。

該網站以袁行霈版《中國文學史》、章培恒版《中國文學史》、北師大版《中國古代文學史》等三套教材的全部文本為對象,按照斷代、文體、主題、思想、流派、群體、作家、作品等不同層面,分別提取和加工相關內容,進行系統的、細致的信息標引工作,對信息進行科學的歸納整理;同時,建立豐富的關聯功能和強大的搜索功能,使任何一個知識點經由超級鏈接功能出現在不同的知識譜系中。

新建成的立體化電子版中國古代文學史教材,包括“大文學視野”、“斷代文學史”、“分體文學史”、“主題文學史”、“文學思想史”、“文學流派與文人群體”、“文苑傳”、“藝文志”等板塊,看似是各自獨立的部分,其實相互之間具有極為深細、廣闊、多元、多變的有機聯系。我們可以舉個例子:

頁面左側是網站整體框架的壓縮,學生可以隨時點擊,實現跨越。頁面正文提取自北師大版《中國古代文學史》,標引為“《西游記》成書過程”。這不是原教材的一個完整小節,而是網站編輯對教材內容所做的更為精細的單元切割和意義概括。不僅具有獨立的知識內涵和邏輯結構,而且具有可引申性、可發揮性甚至可研究性的豐富價值。標題下方“《西游記》成書過程”等三個主題詞,則是對標題的進一步提示和引申,便于搜索功能的最大化發揮。頁面下方“明中期文學”等6個分類,則足以實現豐富的關聯功能,導引出新的“知識簇”。比如點擊“白話小說”分類按鈕:

學生可以從“分體文學史”的角度檢索到白話小說的發展史、概念流變,還可檢索到該文體范圍內的文學主題、主要作品、主要作者等等相關信息,從而迅速地形成發散性思考,便捷而有效地把握多套知識譜系。

因此,這種新型的立體化電子版中國古代文學史教材,不僅突破了紙質教材讀本平面化的單線式信息結構,構成一種立體化的網狀式信息結構,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基礎知識全新的傳授媒介,更成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新想法、開發新課題的催化劑,從而促使學生把知識記憶和創新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

篇(2)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法漢語言文學

0前言

中國古代文學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具魅力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文學體裁的演變、歷代作家作品、文學流派、文學現象等關系作為學習對象,培養學生的古文功底和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近年來興起的“國學熱”雖然使中國古代文學課程重新煥發了活力,但是中國古代文學這個專業仍然是個冷門專業,被打上了“不好就業”“脫離生活”的標簽,使得學生不太愿意靜下心來認真地學習中國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同時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上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教師往往采取灌輸式教學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不夠,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為適應當今社會的迅速發展,需要認真地思考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方式,本文就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1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重要性

當今高校設置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一方面是因為該課程承擔了弘揚中國古代文化,將古代文化藝術與現代文化、經濟發展相結合的使命,另一方面該課程在當今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理念,關注由古至今的文化、經濟發展提供了途徑,進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從歷史發展軌跡來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過程,與中國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連,顯示出民族性、傳承性、時代性的特征。漢民族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主要研究對象,同時兼容地研究了其他少數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從內容上來看,中國古代的文化作品呈現著創作和理論上的不斷發展、豐富,日臻完善,每種題材都有其特有的演進歷程,顯示出以中國古代文字為載體的中國古代文學的豐富內涵。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沒有像經濟學一樣提供了明確的一套理論,也不具備會計一樣的記賬準則,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著每個人,塑造著每個人的精神世界,它傳承著我們古代先賢優秀的思想,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給每個人提供一絲久遠但又格外珍貴的啟發。而大多進入高校的學生對此門課程總有“是否有用”的疑問,整個教學改革應引導學生理解該門課程的深遠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該課程原本就是“無用之學”,然而“無用之學”有“大用”,通過對這門課的學習,通過對歷史上的眾多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的優秀文學作品的解讀,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懷,進而內化為自己的優秀品質,指導自己的人生方向。

2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關鍵作用

雖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但在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還了解甚少的時候,教師仍需發揮重要的作用。作為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引導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的第一要務,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是基本要求,提高學生對所學文學作品的創作背景的理解程度,以開闊的視野從古代文學這門課程中有所明悟是本課程的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系統而深入的思考,對各專業學生因材施教,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的高科技進行教學,例如利用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結合動畫、音樂等方式進行教學,也可以以專題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自己組織專題并就專題內容查找資料,各式各樣有趣的專題在學校內的宣傳也為中國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增添魅力,既讓課堂中的學生有成就感,也帶動整個高校學生對古代文學產生熱愛之情。

3具體的教學方法

作為商洛學院語言文化傳播學院中文系一名多年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教師,在認真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概括出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3.1引導式教學法

引導式教學法發揮了教師的關鍵作用,教師要在教學中根據教育部的教學任務和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特點,還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自主獨立地進行學習,可以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或者是給學生留下針對所講內容或下次課內容的課后作業。可以采用課前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每次課開始的時候,學生都要對教師即將講授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教師就學生所提的問題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先行自學課本。引導式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可以提高課程教學效率。

3.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設定一個有人物、事件的場景,可以選擇再現古代文學中所描述的場景,也可以根據古代文學所描述的場景,然后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狀況來創造新的場景,讓學生自由選擇場景的人物和事件,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古代文學課程所講的內容,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課程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課程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情景教學法可以讓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情景再現,提高了這門課程的教學成效。

3.3演講辯論法

演講和辯論都可以增加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理解度。演講就是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某種觀點或方法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演講的技巧并鍛煉學生人前演講的勇氣。所謂辯論法,即就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某個問題分為正反兩種觀點,然后將學生分為正反兩組,圍繞這一觀點進行一場辯論賽。這樣學生需要翻閱大量的資料,認真準備,并對問題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討論相互學習,例如就可以對《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進行辯論,分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無性”兩個觀點進行辯論。演講辯論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3.4研究性教學法

所謂研究性教學法,即教師將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有關內容集合起來形成專題,以專題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專題可以引導學生獨立查閱相關知識,研究現階段其他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現階段該問題的進展,同時也可以集合所有學生的見解,進行專題討論。這種研究性教學法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

3.5分類教學法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形成了很多具有時代特點的文學作品。每個時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每個時代文學作品的特點也不盡相同,要深入了解這些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特點的文學作品,需要結合不同的時代特征,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進行分類教學。還有另外一種分類教學方式,即按照高校學生的年級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因為每個年級學生的文學功底、知識面都不同,按分類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4總結

篇(3)

【關鍵詞】中學古代文學 師范院校古代文學教學 教學情景

師范院校中文系的學生大多是要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學與實習過程中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學生懂得基本的教學方法,也意識到課堂教學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高校師范生一走上中學講臺,卻不知道該如何講起。究其原因,應與師范院校教學的兩個盲區有關:一是教學法中教師重視教學技能的訓練,對中學的語文實際教學情景不夠熟悉;二是相關科目的教師重視本科目知識點的講析,對中學語文實際教學情景也很陌生。正是這兩個盲點,造成了高校師范生面對中學教材無所適從的困境。鑒于此,筆者以古代文學為例,探討中學古代文學教學情景在師范院校古代文學中的滲透。

課堂教學元素包括教師、學生、教材、教學設備等要素。所謂課堂教學情景就是教師面對具體的學生,以教材、教學設備為輔助,運用具體的教學方法,形成的課堂教學狀況。因此師范院校的學生在實習時,應該熟悉古代文學教學情景。要做到熟悉教學情景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日常教學中,要區別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情景與中學古代文學教學情景的差異性,提醒學生區別這兩者之間的差異。這種教學差異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材重點的處理的不同:高校古代文學的篇目是為了佐證具體的知識點的,重在論證;中學的古代文學教學重在將古代語言翻譯為現代漢語,同時滲透審美教育,還要對古文進行賞析。二是教學的對象不同:高校的學生是成年人,心智成熟,抽象思維能力強,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有一定的古代文學知識的積累,有自學的能力;中學的學生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文言文的積累還不夠深,學習的依賴性相對較強。高校的古漢語教學教師要關注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情景與中學教學情景的差異,學生在日后走向中學課堂,具體面對中學的古代文學作品的教學時,才會心中有數。

二、高校教師在古代文學教學前要精選古文,教學時要設想中學古文教學情景,與中學的古文教學作好銜接。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創設中學教學情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選取中學課本與高校古代文學都講到的古文名篇進行比較。這需要上做到三點:

一是根據古文名篇,提示學生區別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情景與中學古代文學教學情景的差異性。首先教師根據具體的古文,明確告訴學生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情景與中學古代文學教學情景的不同。首先是教材處理的不同:高校古代文學選講該名篇重在論證作家的作品思想與藝術風格;中學的古文名篇重在將古代語言準確翻譯成現代漢語,還要賞析古文,培養學生在讀懂古文的基礎上分析課文的思想藝術的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其次引導學生分析教學對象的差異性:高校的學生是成年人,有一定古代文學功底,自學能力強,一般可以準確理解古文的語言,在教師的點撥下,完全能夠消化和吸收相關的古文知識點;中學生接觸古文名篇不多,對古文文意理解不透,需要教師的講解和引導。然而就中學生來講,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知識儲備是不同的,因此編者得考慮該篇被安排在中學語文的哪一冊,關注此學段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

二是教師根據古文的具體篇目,引導學生創設中學文言文教學情景。首先,明確該篇目的教學要求。這需要做到兩點:明確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文言文和古詩詞閱讀能力的要求;明確該篇目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和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其次還要明確該篇目的體裁,根據體裁特點確定重、難點及選擇教學方法。最后是根據該篇目所處的教學階段,評估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接收能力。

教師在明確高校與中學教學的差異、中學教材要求、篇目體裁及中學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接受能力的基礎上預設教學情景,采用切合中學教學要求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如《小石潭記》,高校古代文學作品選和中學課本都有,教師在講析此文前,先明確此文在古代文學課中的教學要求是理解柳宗元凄神寒骨的藝術特點,因此講析該篇時引導學生圍繞這一藝術特點講析;在此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明確中學文言文教學與古代文學的不同,并根據不同預設中學教學情景,并撰寫教案:

第一步,引導學生查閱中學新課標對文言文的要求: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1]由此看來,初中階段,文言文的學習重點應是在語言點的解讀方面。第二步,引導學生閱讀中學課文該篇所在單元的教學要求:“學習本單元,要借助提示、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要品味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要品味古詩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結合親身體驗加深理解”[2]。由以上二點確定教學的第一個重點就是采用串講法疏通文義。串講法是文言文語言教學的最基本的方法:先講字,再將詞,再講句,最后講文,如同絲線串珠般的理解文意。第三步,明確本文的體裁為游記散文,確定在疏通文義的基礎上,按照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分析該文的優美意境以及其后隱含的情感。第四步,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與接受能力。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就是語言解讀與游記散文的情感理解。本課在八年級下,就學生而言,自七年級接觸文言文以來,已有三學期數十篇課堂內外文言文的積累。學生適合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學簡單常見的字詞、語法現象。

因此,新課標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運用。本文的常用字詞、句式采用積極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對較難的和初次遇到的知識點由教師講解。由此確定基本的教案撰寫思路:一是明確教學重點為理解的文章的語言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難點為分析文章的審美價值。二是明確授課思路:先用探究式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用串講法疏通文義,教師講析較難的語言點并進行歸納總結。在此基礎上,分析重點語句所描寫的意境美及蘊含的作者的情感。隨后可安排學生試講,進一步感受古代文W在中學語文教學定的教學情景。

再如《觀滄海》,高校的古代文學課引用該詩是用來論證曹操詩歌蒼勁悲涼的藝術風格;中學課本此詩的教學目的不同。新課標對古代詩詞的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1]。 觀滄海的教學目的要求:“朗讀應該講究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要想象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與詩人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觀評價”[3]很顯然詩歌的重點在該篇的審美價值。因此應該在串通文意的基礎上,分析詩歌的廣闊雄壯的意境以及該意境下作者廣闊的胸襟與遠大的志向。

當然,高校的古代文學課時也是有限的。為了保證高校古代文學正常的課堂教學,根據中學古文的教學情景,培養師范生中學古代文學教學能力,教師也只有平時多研究高校和中學不同的教學理念,進行有關的教學實踐,為學生布置有關古文名篇, 使師范生根據中學教材要求和學生基本情況預設中學教學情景,撰寫教案,作為平時作業以便教師指導,提高師范生對中學古代文學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教學標準[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篇(4)

典是必要的。閱讀文學經典時,首先是注意端正閱讀態度;其次是采取課下教師指導,師生共讀,討論交流,深入閱讀的方式。最后,對于閱讀結果不做苛刻的評價,達到人人閱讀,身受影響即可。

關鍵詞:古代文學 經典文本 閱讀態度 深入閱讀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人們功利心很強,這也使得教育改革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因此古代文學因為短期實用性不強而日益邊緣化。加之,文學史的編寫體例,也使得教師們更加注重古代文學知識系統的完整性,而淡化文本閱讀,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校學生在學習古代文學時不太注重文本閱讀。然而古代文學中的經典文本比起文學史中的知識系統更能形象而又深刻地體現古代文學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審美價值。因此,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經典閱讀是不可或缺的。

一.端正學習態度

所謂學習態度,指學生對學習的看法和情感以及決定自己行動傾向的心理狀態。在學習態度的三個因素中,情感是核心,起決定性作用。閱讀文本是學習古代文學的最基本方式,因此古代文學的學習態度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經典文本的閱讀態度。因此,在學習古代文學文本前,樹立正確的閱讀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1.確立非功利意識,培養情感。

在學習古代文學時,學生要明確自己對它的看法:古代文學是中國文化之根,文化具有非功利的特點,阿諾德曾說:“文化是一種慢功夫,來不得浮躁,因為它著眼于轉變人的內心,而不是急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古代文學經典文本是古代文學最重要的構成部分,所以也要明白古代文學經典閱讀的心態必須是無功利的,自愿的,是放松愜意,無負擔的。它要求的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正如培根在《談讀書》一文中談到閱讀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其二,就努力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學的情感,就是對而培養情感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對待古代文學,尤其是文學有一番誠意,把它當做一項事業來做;其三,明白文學文本經典,是古代文學的精華,極具藝術魅力,淡化重知識輕經典的思想,這些都為日后平心靜氣的深入閱讀經典閱讀做了一定的鋪墊。

2.持之以恒的閱讀態度。古代文學距離現在時間遙遠。其語言系統與現在完全不同。這使得文言文功底不深的青年閱讀文學經典帶來一定的難度。再者,現在的文化特點雖來源于古代,但是與古代文化畢竟有不同之處。即使在古代,每個時期的文化特色也是不同的,人們的思想也是有差異的,因此透過艱澀的文言文理解與自己時代思想、文化有差異的古代思想與古代文化,難度是很大的。而古代的文化與思想恰體現在文學經典中,因此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地系統地閱讀古代文學經典才能夠理解古代文學的文化精神與思想精髓。

3.科學求真的閱讀態度。

對于古代文學經典要堅持科學求真的閱讀態度。其表現有三:首先對于經典本身的語言閱讀,要準確的弄懂經典語言的含義;其次是要聯系作者的時代、思想、系統而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其三是結合經典本身及其有關因素,對它做出自己的評價。要做到這三點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對于文學經典要吸取精華,避免就只言片語,斷章取義,做出片面的評價;二是要相信自己,避免盲從。

二.深入閱讀經典文本

在端正了閱讀態度之后,最重要的是進行古代文學經典的文本閱讀,這些經典內容過多,大多不能在課堂上詳細講授,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一定的經典文本,在課外深入閱讀。在閱讀時,可按以下方式進行。

1.教師按照自己的教育角度,選一本經典,提供指導方法,學習要求,師生課下共讀。比如在先秦文學中,《論語》是一本比較重要著作,但又不適合教師課上詳細講授。因此布置學生課下深入閱讀,其教育目的是了解我國的儒家思想及其蘊含的人文精神。而古代文學中本身就有論語內容講授。因此在上課前布置論語深入閱讀。要求一個學期完成。

2.課堂指導。學生學習一門功課,重要的不是學習知識,而是學習方法。雖然,我們并不在課堂上用大量的時間去指導課下所布置的文學經典,但是老師的教學方法,在學生身上會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剛開始,我們在講授古代文學時,有意的將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和工具書的使用方法傳授給他們。這樣他們就能進行論語文意的疏通了。在講孟子、荀子時,有意地點出孟子思想特點及有關經典之間的關系,并將他與孔子的思想進行比較,有助于他們對孔子思想的深一步理解。也使得他們有從經典中理解人物思想的意識。

3.作業深入。作業對于學習具有一定的鞏固作用。因此古代文學課的講授中也有作業要求。對于文本經典的閱讀,也需要老師做出一定的作業設計。分層次,按步驟,由淺至深,由易到難地布置作業。如古代文學的整個學期的作業,可以圍繞經典而作。比如要求學生閱讀論語,可分為如下幾步:首先,要求在上《論語》前搜集孔子及論語的有關資料,等到上課時,準備講課。之后進入文本閱讀,選擇較好的論語文本,如論語譯注。教之文本閱讀方法。其次是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內容包括文意疏通與零星感悟;再次是讓學生分類總結論語所反映的思想;最后是讓學生搜集資料看一下,儒家思想對我國古代社會與文人的影響,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4.討論交流,活躍思想。英國作家蕭伯納說:“如果你有一個人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每個人關于文本經典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專門安排一課時。進行經典文本討論,在討論前,可以讓每個人寫出自己的發言提綱。老師先收集學生的發言提綱,將觀點相近的分組,讓他們進一步融合觀點,選一人發言。分成幾組。課上先讓每組代表發言,陳述觀點。然后再由其他組的人進行品評。

5.選修課升華認識。如果學校開的有相關經典的選修課,可以讓學生在自己深入閱讀經典后,選上該選修課。如學生在深入學習了《論語》,學校開的有《論語解讀》,學生可選上,也會有一定收益的。

在深入閱讀文學經典時,我們不能奢望每個人都有獨到的見解,因為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閱讀文學經典,人們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樣,但是,古代文學是中國文化之根,學生在閱讀文學經典的過程中,古代文化的精髓對其內心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他們的內心。

參考文獻

[1]高寶營.大學生心理學[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2]胡顯章,曹莉.大學理念與人文精神[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湯麗萍.閱讀經典完善人格―中國古代文學經典閱讀研究[D].杭州師范學院,2006.

[4]楊春福.數學“小組討論學習法”對師生的要求[J].內蒙古教育,2008(4).

篇(5)

論文摘要: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特色、極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如何介紹這部分中國文化的精髓,本著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教學,如何創新教學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國古代文學史是依據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留學生漢語言專業需要而設置的課程。一般在留學生本科四年級講授。“古代文學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留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紹這部分中國文化的精髓,本著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教學,如何創新教學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確中國古代文學史與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體系

我國現行的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漢語言技能課程、漢語言理論課程、中國人文知識課程、經濟管理課程。漢語言技能課程包括綜合漢語、漢語口語、漢語閱讀、漢語聽力、漢語寫作、漢語翻譯、商務漢語等;漢語言理論課程包括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漢字與文化、漢語語法精講、現代修辭學引論等;中國人文知識課程包括中國概況、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化概論、中國簡史、跨文化交流導論等;經濟管理課程包括進出口貿易實務、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等。通過講授這些課程力求優化留學生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其中,中國古代文學課主要講授中國古代文學知識,要求學生大致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概況,熟悉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樣式、源流變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學生了解、熟悉一定數量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并對古代作品的藝術表現特點有初步認識。在內容安排上以時代先后為序,將中國古代文學分為詩歌(詞曲)、散文和小說三大類,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紹,力求突出重點,讓學生形象而具體地掌握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知識。這門課程能使外國留學生較多地了解中國優秀的文學遺產,提高對中國古代文學的閱讀能力,屬于提高留學生整體漢語水平的課程,為留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文化課程奠定基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進行漢語教授的同時,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切實提高學生素質,是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目的。

二、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表現中國古代文學

對外漢語教學中教授中國古代文學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國留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竅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國古典文化向他們展現開來,得到共鳴,非常困難。所以,當代對外漢語教學應借助現代教育技術的理念,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外國學生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是切實的選擇。

多媒體技術能拓展課堂,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和熱情。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盡可能地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教師應注意搜集和整理有關素材,向學生傳播。比如周杰倫的《發如雪》、《臺》,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詞含蓄優美的佳作、香港藝人黃霑創作的許多古韻詞曲運用得爐火純青的影視歌曲,教師還可以自己動手創作一些中國古代文學課件。

但是,推行教學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表現中國古代文學應注意適度原則。不能將多媒體的“白板”變成擴大的“黑板”,不能將古代文學課變成影視賞析課。多媒體技術手段只是教學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學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濫用、喧賓奪主。在影視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編的問題,教師要以文本為主體,處理好原著和改編的關系,切忌以改編代替原著,混淆視聽。

三、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突出現代思想,體現當代意義

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對古代文學課的定位多是服務于語言的研究,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留學生的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古代文學課是為學習語言而設置的課型,將古代文學課邊緣化、弱勢化和冷漠化。其實,留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非常感興趣。國外中文系的課程設置中,中國古代文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漢城大學為例,29個課目中與古文相關的課目就有11個。

古代文學課是為了培養學生們講授、闡釋、鑒賞和分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進而借助文學這一載體傳播中華優秀民族文化的專業基礎課,它是通過對語言藝術的審美鑒賞進而吸收和理解中國文化,在傳授文化知識之外,通過文學作品的內容輻射出中華優良傳統的精神內核,通過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獨特價值的課程。對留學生的古代文學教學正是出于這個目的。對教師來說,更重要的任務是如何突出現代思想,體現當代意義,將古代文學課程的講授真正應用于當代留學生的生活。如何用當代意識去激活古代文學,將“死”的文本還原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學教學所面臨的問題,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問題。

四、切實處理好文學史與作品選的比重問題

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由文學發展史與作品選兩大部分組成。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很好地銜接文學史與作品選的內容,如何具體分配它們在課堂教學中的時間比例,怎樣更合理地采用與各自的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講作品,不講文學史,也不能只側重文學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筆者建議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化學院主持編寫的“對外漢語教學· 中國文化系列”教材。該教材收錄了從先秦至明清的文學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說、詩歌、賦等多種體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詳盡的注釋,以便于留學生理解。書中還對每個時代的文學發展情況進行了概述。該書適合中級以上漢語水平的外國留學生學習或自讀,也是普通高校大學生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是一項非常復雜、具有很大難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師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靈活的現代意識,同時還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必須熟練地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將對外古代文學課傳授好。

參考文獻:

[1]涂文暉.論對外漢語高級階段古代文學教學的特殊性[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

[2]楊冬梅,訾希坤.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的教學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

篇(6)

關鍵詞:古代文學 教學現狀 改革

在高校中文系中,古代文學是基礎性的主干課程,它具有傳承性。古代文學是我國民族文學的燦爛遺產,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肩負著傳承文化的重要任務和使命。因此,對于高校中文系的學生而言,掌握文學史知識并且學會如何鑒賞文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知識經濟的發展以及功利主義思潮等影響,高校的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但是,古代文學在現代的高校教育中正在“邊緣化”,所以,作為高校為了加強學科的建設以及人文學科的影響力,應該加大對教學改革力度,從根本上扭轉現階段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現狀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現狀分析

在經濟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趨于實用性和多樣性,而作為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古代文學面臨著壓縮學時的困境,從教學內容上來說,對這門課大多是從重點詞、句的解讀的教授,其并沒有注重對其內在的文化內涵進行理解性教學;從教學手段來說,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記相結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學擴招,學生的基礎下降,這就造成了高校學生專業課學習的不合格。簡單枯燥的教學方法也使很多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生反而追求一些對自己具有實用價值的英語等級考試和計算機等級考試。

2.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大學生價值觀的發展變化,許多大學生都沒有看完四大名著,學生對于古代文學的學習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并不是為了獲得文學修養,學生甚至認為學習古代文學沒有前途,因而對其的學習熱情也不高。這樣的教學顯然不利于學科體系建設,因此對高校古代文學教育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改革構想與實踐

1.改革教學方法

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方法上應該突破單一的教學模式而將現代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交叉融合,優化組合教學方法。古代文學的教學內容復雜且涉及面廣,這也就要求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各種途徑使學生具有文學基本功。比如要求學生誦讀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韻美,體會作家的風格特征。教學實踐表明,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古代文學課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它還是存在著信息獲取量小的特點,沒有注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使古代文學的學習成為死記硬背,為了避免這樣的后果,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介入,這樣能夠從視覺、聽覺和觸覺各個方面使學生進行信息接收,這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改革教學模式

現階段,古代文學課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鴨式教學方法,但是古代文學課程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記幾首詩詞這么簡單,古代文學課程開設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具有古代文學素養,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所有的關系都是圍繞此而展開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在古代文學改革思維模式下,應該改變傳統的師生不平等地位,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現在高校的古代文學課堂都是采用論文和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這樣的方式無疑讓學生在死記硬背的樊籠里不能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實現自己的主體性價值觀,未來改革的古代文學課程應該開設專題討論評分制,以某一個課題作為討論對象,以此來評判學生的古代文學思維能力和學習的主體性。

3.改革古代文學的培養目的

古代文學是作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而存在的,而這就需要通過重新確定教學目標,通過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比如,教師在課前指定學生搜集資料、閱讀篇目,在課堂上不采用講授法,而是采用討論法進行,并對一些問題進行現實結合教學法,引起學生思考,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4.改革課程設置

古代文學課程作為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對其的學習并不能由其單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漢語課程以及現代漢語課程做支撐,因此學校應該在開設古代文學課程的同時開設語言類課程,特別是古代漢語課程,這樣學生的學習就形成了一個網絡體系。與此同時,學校也可以設置文化類課程選修課,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選擇性地儲備中國的文化、語言、社會、思想知識,文學和文化其實質是相通的學科。

三、結語

古代文學課程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它與現實之間所能夠共有的空間太小,因此,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必須立足于現實,通過古代文學這樣的課程形式培養學生的實用問題以及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和綜合素養。

改革勢在必行,而在這些改革措施的實施中首先要求學生端正思想,使他們對古代文學有重新的定位和認識;其次是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通過教學法的改革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第三,以培養目標的重新定位為軸心,改革評價體制,使學生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學習。

總之,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但是,其改革的順利完成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地調整教學以適應社會現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克鋒.高校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龍巖學院學報,2011(1).

[2] 韓國良.論當下我國高校古代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7).

篇(7)

關鍵詞:多媒體 古代文學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74.

自我校開始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至今已有8個年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多媒體輔助教學對于古代文學的授課既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存在著不可小視的弊端,在此略加探討,有待指正。

1 多媒體輔助古代文學教學的優勢

首先,可以引發學生對古代文學的學習興趣。

古代文學作為伊犁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長期以來受到高度重視,但是這樣一門集文學、史學、哲學于一體的中文傳統專業課程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卻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學習興趣,這也使多年從事古代文學教學的老教師們深感頭疼。當然,這并非是由于教師的知識儲備不夠豐厚,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從2008年起,招收的學生都是“90后”,這一代學生是伴隨高科技電子產品成長起來的一代,思維非常活躍,但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二是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學生更加注重自身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對潛移默化提高自身素質的傳統學科缺乏應有的重視;三是古代文學課程本身存在的一些特點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比如講授的內容尤其是先秦兩漢部分文言成分較多,學習過程中需要跨越的語言障礙較大,使學生疲于學習;針對當代大學生和古代文學自身的特點,在教學中適當采用圖片和影音資料來拓展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使用多媒體可以大大增加古代文學的課堂信息量,提升教學效果。

古代文學上迄先秦時期,下止清近代,時間跨度長、內容含量大、問題頭緒繁多、作家作品眾多,而有限的教學課時遠不能滿足龐雜的教學內容的需要,尤其是近幾年來對教學課時的壓縮,更是難以做到面面俱到,以伊犁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古代文學課由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周課時6節壓縮至周課時4節,2011年修訂的教學計劃中又進而壓縮成周課時3節。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講授更多的內容便成為古代文學老師所面臨的一大難題,而一些古代典籍,由于文字艱深,口頭介紹學生又很難聽懂,板書又受時間限制,上述眾多難題卻在事先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面前迎刃而解。且以圖像、聲音、動畫配合文字,更有助于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課堂容量,也不至于使學生久聽乏味而導致疲勞。首先,以圖而言,中國古代豐富的文化遺跡,如佛像、書法、繪畫、雕刻,封建王朝的疆域、版圖、圖表、示意圖,戲曲中的生、旦、凈、末等角色形象可以以圖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其次,以聲而論,如詩詞誦讀、古曲演奏等以音頻形式播放給學生,使學生手、眼、耳并用來加深印象,提升學習效果。如像《春江花月夜》這樣的經典作品配以音配畫的朗誦,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將學生帶入詩境中,體會其“盡管悲傷,仍然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的基調;再次,以動畫而論,如戲曲片段等視頻材料的播放也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文學的魅力,比單調地講授文字劇本,效果要好得多。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使授課內容得到生動直觀的展示,不但豐富了課堂知識量,加深了學生印象,而且增強了教學效果。

2 多媒體輔助古代文學教學的問題思考

首先,過多依賴多媒體課件,變多媒體為電子黑板。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用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取代了板書,甚至個別教師直接將教案的word文檔當做課件展示給學生,這樣不但重點不明晰,使得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而且造成教師滿堂灌、學生滿堂抄的被動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有些教師的“三筆字”不過關,羞于在黑板上寫字,完全依賴多媒體;另一方面是由于對現代教學手段的特性認識不夠,造成單純使用課件而不能掌握其特點來輔助教學。具體來說,多媒體的內容往往是按照一定順序逐一點開展示給學生,是事先準備好的靜態教案的濃縮,通過PPT的回放可以進行整體回顧;而板書所展示的則是一個動態的教學過程,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適時對學生迷惑難解的問題尤其是字詞進行板書,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為具體透徹的把握,使多媒體和板書兩者相結合,起到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作用。

其次,忽視教學對象,將課堂變為教師個人的單純演示。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投影儀等設備狀況不是最佳狀態,造成屏幕不清晰,有些教師在授課時將窗簾拉得很嚴實,上課就像放電影,教師似乎變成了電影放映員,以至于根本忽視了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存在,而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沒有得到充分展示,變成了以課件為主體和主導了,完全背離了教學的本質。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學過程必須是師生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而引進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之后,很容易將學生的目光引向屏幕而非教師身上,但越是如此,越需要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多多注意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再次,多媒體課件設計存在問題較多。目前本校的課件制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課件過于單調或過于花哨。第二,課件背景色與字體選擇不當,導致課件模糊不清,致使觀看者感到視覺疲勞;第三,以教案取代PPT,文字太多。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應有的輔助功能,也致使學生只顧埋頭記筆記,而不能當堂有效消化吸收相關知識內容。

3 對古代文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建議

首先,雖然多媒體課件能夠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但不能流于表面效應,還是要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教師更應注意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使多媒體課件真正成為輔助進而促進教學的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同時做到盡量避免對教學產生負面影響。其次,要做到圖片和影音資料的適度,不然會喧賓奪主,使課堂教學偏離重點;再次,文字不宜過多,盡量展示重點,不要將電子課件變成電子黑板。

參考文獻:

[1]涂育珍.基于多媒體教學方法改革的古代文學課程建設[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2006,(12).

[2]劉繼征.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麻豆传煤入口免费进入2023|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体育生gay脱裤子自慰|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把女的下面扒开添视频| 肥白大屁股bbwbbwhd|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久精品区aaa片| 国产高清乱码又大又圆|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 国产1卡二卡3卡四卡乱码视频|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国产|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闺蜜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黑白配|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免费|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桶到爽| 99在线 | 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极品粉嫩小泬无遮挡20p|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久久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日本内射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欧美黑人巨大xxxxx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