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金融服務模式

金融服務模式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06 15:47: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服務模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金融服務模式

篇(1)

【關鍵詞】汽車金融服務 模式 差別定位 多元化

一、前言

國外汽車金融服務業從產生至走向成熟大致經過了初期的“泛化模式”,即利用金融信貸產品來提升汽車購買總量以推動汽車消費市場快速發展的汽車金融發展形態;中期的“深化模式”,即采用多種金融途徑和新興的金融工具為汽車生產制造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幫助汽車金融公司解決融資來源和融資機制問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及目前成熟時期的“混合模式”,它將“泛化模式”與“深化模式”有機結合,是汽車金融提供全方位融資服務的具體體現,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模式”包括美國模式、歐洲模式和日本模式三大類。

二、國外汽車金融服務的代表模式

(一)以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為代表的美國模式

美國模式以美國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為代表,該模式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并重的金融服務模式。前者的重點在于為汽車經銷商向客戶銷售的汽車提供服務,能夠最大限度地對市場進行細分,并針對不同市場不同客戶的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信貸服務;而后者則側重于為包括非自有品牌汽車在內的各類新舊汽車提供汽車租賃服務,具有充分利用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并重的優勢,使得汽車金融服務能夠開發出各種靈活的融資產品,為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產品提供了可能,構成了美國模式的精髓。

(二)以德國大眾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為代表的歐洲模式

歐洲模式以德國大眾汽車金融服務股份公司為代表,是一種極為注重幫助經銷商解決融資問題的“間接融資”金融服務模式,除了保障汽車消費信貸之外,與美國模式不同的是,其為經銷商融資提供的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與汽車銷售、汽車租賃相關的融資服務,還擴展到了投資領域及其它金融附加產品,例如為經銷商提供進貨貸款等等。

在此種模式下,汽車金融服務公司不僅會根據經銷商清欠情況在可接受范圍內適當減少經銷商的貸款利率,而且當經銷商出現財政困難的時候,汽車金融服務公司不僅會為它們提供短期的資助,還會指派專家為其提供有關技術、管理和融資方面的專業建議,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三)以附擔保的貸款為特色的日本汽車金融服務模式

日本推出的具有日本獨有特色的汽車金融服務模式除了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外,還提供附擔保的貸款,即通過消費者與經銷商、消費者與汽車金融服務機構以及消費者以汽車金融服務機構為被保險人與信托之間簽訂三個合同,當汽車金融機構向購車客戶提供貸款后,通過向信托公司支付一定的報酬,委托信托公司負責處理從信用核準直到清欠催收整個購車貸款各環節的業務,一旦客戶無法償還貸款,信托公司必須代替客戶向金融機構償貸還息,從而保證三方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三、國外汽車金融模式的啟示

從美國、歐洲和日本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外汽車金融服務模式中可以看出,三者均具有金融產品種類多樣、衍生服務齊全以及市場環境良好三大特點。例如,提供的金融服務產品均包括分期付款和汽車租賃兩大部分;均為客戶提供了網上貸款購車模板,使客戶在網上能夠選擇車型、貸款期限、保險方式等內容進行自由組合和預算金額,且在衍生產品方面均能夠將維修保養等售后服務設計在分期付款中,為客戶保養愛車提供更為便捷的衍生服務;均具有較為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征信管理體制為其提供保障,從而有效控制了汽車消費信貸的風險,為汽車金融服務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基于上述特點,國內汽車金融服務發展應當從中獲得如下兩點啟示:

(一)差別定位汽車金融服務主體

國外汽車金融服務的主體具有多樣性,包括商業銀行、汽車金融服務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等,其中商業銀行直接參與汽車消費信貸的比例還不足20%,汽車消費信貸在國外主要是由汽車金融服務公司來辦理經銷商的庫存融資和消費者的購車貸款,而日本附擔保的特色汽車金融服務也是由信托公司全權辦理,而不是商業銀行。因而,我國汽車金融服務在逐步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也應當積極推動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的發展,效仿美國在政策法律中針對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和商業銀行業務的差別定位,細分汽車金融服務市場,例如由于商業銀行資信審查起點較高,對于未通過商業銀行審查的消費者提供次級汽車信貸業務等等,從而帶動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的發展。

(二)走多元化發展道路

汽車金融服務市場走向成熟必須走多元化發展戰略。主要體現在服務對象和服務產品的多元化兩方面。一方面,汽車金融服務在起步階段,新成立的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大都是為了擴大本公司汽車銷量而提供直接或間接的融資服務,目前國內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就處于該階段,而從發達國家汽車金融服務模式中可以看到,美國通用、德國大眾等汽車金融服務公司不僅僅是為本公司服務,其業務還擴展到其他汽車品牌。例如美國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提供的新車銷售和經銷商庫存兩大融資在整個美國占比分別高達43%和72%。另一方面,國外汽車金融服務取得成功與其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密不可分,尤其是維修保養、承租轉讓、汽車俱樂部等衍生服務極大地增強了汽車金融服務的吸引力。除此之外,汽車金融服務開展渠道的多元化也必須得到重視,尤其是在當前現代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利用其提供多渠道的汽車金融服務平臺已經成為拓展汽車金融業務的必由之路。縱觀歐美發達國家,30%至50%的汽車金融服務都是通過網絡開展的。

總而言之,無論是在服務主體還是服務產品多樣性上,國外汽車金融服務發展給予我國汽車金融服務的啟示都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國內金融汽車服務的發展應當效仿國外走“以豐富汽車金融服務主體、開發多樣化服務產品為基礎,以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有效控制信貸風險為保障”的多元化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汽車金融服務;業務模式; 金融創新

中圖分類號:F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4-0145-01

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均超過1000萬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國。尤其私人購車比例已經上升至80%以上,成為轎車市場的絕對主體。但現實情況表明中國還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成熟的汽車發展水平,尤其在汽車服務業務模式方面,中國和汽車發達國家還存有很大的差距。

1 國外汽車金融服務模式分析

國外汽車金融服務模式主要有四種,包括分期付款銷售方式、融資租賃方式、再融資方式、信托租賃方式。分期付款模式是各國普遍采用的一種傳統的融資方式,即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享受服務時,一次性支付資金有困難,可以采取首付款后,其余價款分期付清的方式,提前使用商品或者享受服務。汽車融資租賃銷售模式,是一種買賣與租賃相結合的方式,也屬于用金融服務的方式購買,即消費者在首付款后,在租賃期內不需要付完全車款,而是把車款付到所購車輛租賃期滿后的殘余價值為止。這等于只付了租賃期內的折舊款,之后消費者可以選擇支付余款購買汽車,也可以選擇將車歸還汽車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或繼續按這種原則對外租賃、或投入二手市場出售。因此開展這種汽車金融服務業務,對轎車消費的推動作用相當大。融資租賃方式和分期付款的汽車貸款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具體體現在:對于承租人(消費者)來說,“先租后買”方式比較靈活。在租賃期滿后,承租人享有選擇權,決定是否購買所租汽車。再融資是指合同持有人通過受讓汽車分期付款零售合同的合同債權,與作為債務人的消費者重新安排分期付款協議的內容,從而實現對消費者提供融資,它是在汽車金融服務機構以分期付款方式為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之后的第二次融資。信托租賃是信托公司采取的一種特有的融資方式,就汽車金融服務而言,信托公司為實現其財產信托職能,可以通過適當的合同安排,為汽車制造商、汽車經銷商以及最終消費者提供融資服務。

2 我國汽車金融服務業務模式分析

我國的汽車金融業務的操作方式主要有四種,包括以銀行、經銷商、非銀行金融機構、汽車金融公司為主體的四種模式。銀行主體模式是指銀行直接面對客戶,在對客戶信用進行評定后,銀行與客戶簽訂信貸協議,客戶拿貸款額度到汽車市場上選購自己滿意的產品。在這種模式中,銀行是中心,銀行指定律師行出具客戶的資信報告,銀行指定保險公司并要求客戶購買其保證保險,銀行指定經銷商銷售車輛。經銷商主體模式指借款人到銀行特約汽車經銷商處選購汽車,提交有關貸款申請資料,并由汽車經銷商轉交銀行提出貸款申請。銀行經貸款調查審批同意后,簽訂借款合同、擔保合同,并辦理公證、保險手續。也就是消費者向經銷商申請貸款并由經銷商將整套信用資料提供給銀行轉讓貸款。銀行安排的間接汽車貸款是對經銷商提供的貸款進行打折,采取批量處理的方式。非銀行金融機構主體模式指該機構組織對購買者的資信調查、擔保、審批工作,向購買者提供分期付款,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通常為汽車生產企業的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對于汽車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十分清楚,能夠以更加靈活、優惠的價格和服務發放汽車貸款,甚至可以將汽車銷量的增加彌補汽車貸款業務的虧損便于對個人購車者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務和增值服務。目前我國起步中的汽車金融公司暫時對車市大局產生不了多大影響,但無疑有明顯促進作用,尤其是汽車金融公司還可以對汽車銷售商給予較大的支持。

3 中外汽車金融服務業務模式比較經驗借鑒

國內汽車金融服務還處于起步階段,商業銀行是我國汽車金融服務的主體,在我國己經積累了足夠的分期付款的消費信貸經驗,所以分期付款的銷售模式更適合在我國開展;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不規范,再融資模式無法在我國開展;我國在汽車殘值評估方面沒有足夠的經驗,還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的評估體系,導致融資租賃模式也無法在我國開展;我國信托法律的不完善,信托公司發展的不規范也使得信托租賃模式難以開展。所以,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金融服務品種主要是分期付款的汽車消費信貸,很少涉及到融資租賃方式和汽車銷售融資公司的再融資方式及其他方式。從國外經驗看,汽車金融業是可實現范圍經濟的產業,注重從不同客戶的不同需要出發,提供多種產品以滿足其需要。汽車金融除了為用戶提供消費信貸服務,還有融資性租賃、購車儲蓄、汽車消費保險、信用卡、擔保等多種金融產品。

4 發展我國汽車金融服務的對策建議

4.1 合作開展汽車金融業務

建立以汽車金融公司為主導,商業銀行、汽車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租賃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為補充的汽車金融機構體系,應當是建立完善汽車金融體系的最終目標,比較理想的方式應該是汽車金融公司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競爭的同時探索通過合理分工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

從實際狀況來看,最可行的是加強專業汽車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的外部合作,即汽車金融公司自行向消費者提供汽車信貸,銀行向汽車金融公司提供以綜合授信、資金結算、相互為內容的各項業務,這樣當汽車金融公司業務做大后,勢必造成資金回籠滯期問題,這時汽車金融公司以及汽車制造商進一步做大時就向銀行融資,這樣銀行達到了發放貸款的目的,汽車金融公司達到了銷售汽車的目的。

4.2 加大汽車金融產品創新力度

隨著汽車金融服務的專業化,今后汽車消費者將不只是得到購車貸款,還能享受與汽車消費有關的一系列金融服務。客戶對于貸款期限、首付比例、還款方式等都可以自由選擇。同時,將一系列汽車美容、保養、維修等終身服務固定在產品上。專業的汽車金融服務機構在汽車銷售過程中應向制造商、消費者、經銷商提供融資及其它金融服務,包括為廠商提供維護銷售體系、整合銷售策略、提供市場信息的服務;對經銷商的庫存融資、營運資金融資、設備融資、財務咨詢及培訓等服務;為用戶提供的消費信貸、大用戶的批售融資、租賃融資、維修融資、保險等服務。它不僅覆蓋了汽車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過程,而且延伸到汽車消費及相關領域。

參考文獻

[1]王再祥.汽車金融[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2).

篇(3)

關鍵詞:農村金融 融資模式 創新研究

一、引言

今年“兩會”期間,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確保農產品供給,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這充分表明中央對鞏固和加強“三農”工作基礎地位的重要性和決心。在已經開始的“十二五”期間,“三農”發展已成為我國事關經濟、社會整體發展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今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將達到9884.5億元。“三農”之于黨和國家的意義更加突出。因此,“十二五”時期,我國的“三農”發展將進入一個全面提升的階段。

“三農”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全面提升“三農”,需要全面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近年來,各級農村金融部門積極發揮金融杠桿的助推作用,為“三農”提供了全面的金融服務,有效促進了“三農”發展,農村金融服務已經有了明顯改觀。但要滿足日益發展的“三農”金融需求,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我們應該看到目前農村金融服務還相對滯后,農村地區資金投入相對不足,尤其是融資難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村地區,這對加快“三農”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制約。

進入“十二五”,隨著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給農村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農村金融部門緊跟“三農”發展的步伐,緊貼市場,適應變化,不僅要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創新,更要加快創新融資模式,打破融資瓶頸,切實解決融資難問題,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農村金融大環境,增強農村金融服務“三農”的能力。

二、農村金融服務“三農”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

(一)農村抵押與擔保資源匱乏,擔保方式發展滯后

“三農”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村地區有效擔保抵押物不足,擔保方式單一,致使“三農”資金需求者與金融機構之間難以實現有效對接,因而形成了困擾“三農”融資的瓶頸。其根源在于現有農村產權制度的限制,農村企業、農戶一直缺乏有效的擔保抵押資產,農村產權抵押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目前農村的農民來說,其資產有限,抵押擔保資源匱乏,所擁有最有價值的資產就只有房屋和土地。但是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農民的宅地和土地只擁有使用權,而沒有完全的處分和抵押等最基本的物權。故所有權的內在屬性缺失是造成農民無法對其資產行使抵押擔保權利的個根源。由于農民所擁有資產的局限性,符合金融機構抵押條件的抵押物范圍狹窄,種類單一。此外,目前農村企業和農民房產、土地“兩證”不全、手續難辦、中介收費過高、抵押評估手續繁瑣等問題一直得不到根本性解決,加上借貸擔保中介機制不健全,直接影響了農村信貸的發展,加重了農村企業和農民“貸款難”問題。

(二)農村信貸市場拓展的深度、廣度不夠,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不足

由于金融機構受自身商業化經營性質的限制,而農業整體上仍是高風險的弱質產業,使得農業信貸具有高風險、低收益的特點,從而制約了農村信貸市場的發展,也影響了金融機構對拓展農村信貸市場深度和廣度的積極性。金融機構為保證信貸投入的有效收益,防范貸款損失和風險,只對風險有防、有效益的小額抵押貸款和存單質押貸款予以投放,而對其他無抵押物的農業貸款慎之又慎,一般不予介入。從而致使農業信貸產品單一,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不足,沒有創新面向“三農”生產的信貸產品,也沒有提供適合農村消費者特征的、包括消費信貸在內的各類金融創新產品。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農村金融市場競爭不充分,導致農村金融市場缺乏動力和活力,從而使農村金融服務創新力度不足,服務方式和手段落后,直接影響金融服務“三農”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三)農村金融資金大量外流,“三農”面臨巨大資金缺口

近幾年來,一些金融機構不斷深化改革,初步向商業化經營轉變,特別是一些國有商業銀行自1993年以來,經營重心轉向城市,經營策略向“重點行業、重點項目、重點客戶”傾斜。加上農業又是弱質產業,抗風險能力弱,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惡化,農村社會信用意識薄弱,農村資產匱乏,擔保抵押物不足,而且擔保抵押難問題一直未得到緩解。此外,縣域商業銀行的信貸審批權限已基本上收,貸款審批都需上級市行、省行,增加了貸款申報環節,延長了審批時間,同時也提高了貸款準入條件,增加了貸款難度。因此,導致一些縣域商業銀行基本上是只存不貸,存貸比例最低達到40%,其吸納的農村資金大量上存,把信貸投向轉移到城市,從而導致了大量農村資金流向城市,縣域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支持力度逐漸弱化。農村資金大量外流,造成“三農”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已經嚴重制約了“三農”的發展。

三、創新農村金融服務“三農”融資模式的對策研究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發展以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農村信用擔保模式

首先要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降低金融進入農村市場的交易費用,對農村金融機構實施財政獎補,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城市金融返回農村市場的積極性。其次建議政府出資牽頭成立政策性農業擔保公司,在農業經濟占比較大的鄉鎮設立營業所,主要承辦涉農信貸擔保業務。再次要扶持建立政府牽頭、有關涉農企(事)業參與的農村信貸擔保基金,鼓勵政府出資的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積極開展符合農村特點的擔保業務。同時要明確抵押物的登記部門,完善各類評估機構,建立農村產權交易規則,為破解農村地區貸款擔保抵押難提供有利條件。

(二)健全完善法律法規,擴大有效抵押擔保品范圍

當前農村地區有效擔保物不足是制約困擾農村地區貸款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農民最大的資產就是耕地的聯產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因此,必須盤活農民宅基地和房屋等資產,建立完善的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流轉制度和市場,允許農民以轉讓、抵押、出租、互換、聯合建設等多種形式流轉宅基地使用權。對此,必須改變現有法律法規中土地使用承包經營權不可抵押的硬性規定,拓展土地用益物權、林權、水面經營權、海域權等新型權利可抵押種類,不斷擴大有效抵押擔保品范圍,盡快使農民資產能夠轉化為金融部門認可的、可流轉的擔保手段,為銀行創新信貸業務提供廣闊的空間。同時,完善產權交易市場,建立農村產權服務中心,開展相關資產流轉服務工作,增強擔保資產流動性。

(三)拓寬融資擔保方式,加大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力度

一是創新信貸擔保方式。首先要推動土地和用益物權擔保的創新。盡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水面和林地經營權的抵押。在完善健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政府部門要出臺政策和辦法,加快對林權、水面權、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等權利的發證確權和依法登記工作,為農村地區有效運用上述權利進行擔保抵押提供確權基礎。可試行宅基地(房屋)抵押貸款、耕地經營權、養殖水面使用權、經濟林權質押貸款等多種貸款模式。其次,要創新動產擔保方式。金融部門要充分利用農村農產品及其加工制品這些動產流通性強、變現性強等特點,開發出具有較強適用性的創新擔保模式,諸如農機具抵押、農產品抵押、加工制品抵押和訂單農業質押等。同時,積極探索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存貨質押、票據或票證質押和股權、收費權、知識產權質押等多種擔保方式的融資業務,變未來的權益為當前的權益。二是創新金融產品服務模式。在服務“三農”工作中,金融部門要創新金融產品服務模式,可嘗試采取“公司+農村企業”、“公司+農戶”的保證擔保模式,為農村民營企業、個體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發放貸款。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港口物流;物流金融;價值鏈

中圖分類號:F275.6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s, expanding value-added services and extending the value chain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port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e logistics finance, which as an advanced form of the port logistics services,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tremendous attention of the whole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demand reality of logistics finance service, selected and analyzed six logistics finance models which are the most suitable ones for port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suggestions to some relevant enterprises.

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logistics finance; value chain

1物流金融的涵義與起源

物流金融是基于物流業務而開展的金融服務,是物流與金融的有機結合。從廣義上講,物流金融是指面向物流運營的全過程,應用各種金融產品,實施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從而使物流產生價值增值,提高資金運行效率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從狹義上講,物流金融也可以理解為金融機構借助物流企業的幫助而開展的企業融資服務的全過程[1]。

物流金融最早起源于美國。早在1916年,美國就頒布了美國倉庫存貯法案(US Warehousing Act of 1916),建立了一整套關于倉單質押的系統規則,當時主要面向農產品開展倉單質押融資業務。中國的物流金融業務相對起步較晚,有據可查的第一個物流金融業務是1999年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開展的質押監管業務[2]。

2港口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需求背景

2.1港口物流企業延伸自身價值鏈的需要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對外貿易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發展到2013年的4.16萬億美元,創造了讓世人驚嘆的“中國速度”。隨著貿易的高速發展,中國的港口物流同樣經歷了輝煌的30年。目前世界10大港口中,中國獨占7席,港口吞吐量及集裝箱吞吐量穩居世界第一。港口的發展自然帶動了港口物流企業的迅猛發展,但隨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國內對外貿易政策整體上雖沒發生大的改變,但也采取了一系列保護和抑制政策,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對外貿易嚴重受阻,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明顯放緩。在這樣的國內外大背景下,港口物流企業長期以來以進出口貿易為主要增長源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必須尋求新的發展方向。結合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及中國“十二五”物流發展規劃,各港口物流企業擺脫對進出口貿易量的高度依賴,延伸價值鏈,積極拓展增值服務,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拓展物流金融服務,是港口物流企業延伸價值鏈,融入供應鏈系統的有效選擇。

2.2加工貿易企業緩解資金壓力的需要

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美、歐等經濟發達國家在全球普遍推行離岸生產和外包管理模式(包括制造業外包和服務外包),使中國大量的中小企業融入到了全球的供應鏈網絡中,這給這些中小企業帶來了大量的全球訂單,也帶來了運營成本的成倍增加。同時,隨著VMI管理思想的興起,全球賒銷模式逐漸盛行。據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的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小加工、貿易企業出口的產品中,80%以上采用的是后T/T的結算方式。這種貿易結算方式通過延緩采購商的付款時間,極大地降低了核心企業的財務成本,但同時也將資金壓力轉嫁給了上游大量的中小加工、貿易企業。這些數量龐大的中小加工、貿易企業本身資金就不充裕,加上規模小,信用等級低,擁有的往往是原材料、半成品、存貨、應收賬款等流動資產或運單、提單等貨權憑證,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資產不多,要想通過傳統的方式獲得銀行貸款難度大。面對這種資金面的極度饑渴狀態,尋求新的融資模式,緩解資金壓力,是當前大量中小加工、貿易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結合這些中小加工、貿易企業的資產特點,物流金融是解決其資金困境的最佳途徑。

2.3金融機構彌補操作能力不足的需要

在當前資金面并不寬松的環境下,國有四大行并不屑于大量中小加工、貿易企業的貸款業務,但一些中小金融機構卻瞄準了這些資質相對較好的中小企業。因為這些中小加工、貿易企業的流動資產基本上是現貨、原料及有物權憑證做保障的應收款,變現率高且相對變現速度快,這是其一;其二是與大型企業相比,這些中小加工、貿易企業在人員配置上高度精簡,基本沒有專業的融資管理人員,無人、無力應付復雜的融資談判業務,對融資業務更追求高效、方便,相對比較不關心貸款利率,從而為金融機構在一定范圍內上浮利率,擴大自身利潤提升了空間。基于這些原因,中小金融機構開始設計適合中小加工、貿易企業資產特點的物流融資產品,典型的如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中小加工、貿易企業的生產資料、貨權憑證等并不像固定資產一樣難以移動,金融機構在監管貨物及交換貨權憑證方面不但缺少場地、缺少物流企業特有的經驗,更缺少與物流相關的網絡關系。為了降低風險,減少工作量和節約成本,金融機構在開展中小加工、貿易企業生產資料和貨權抵押擔保的融資業務過程中,急需有一定實力的物流企業參與。

基于上述供、需雙方的強烈需求,近幾年,針對港口相關業務的物流金融產品逐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如民生、招商、中信等銀行都推出了適合港口物流企業參與的物流金融服務產品。除此以外,近年來嶄露頭角的小額貸款公司也逐漸將目標瞄準了這些還款能力較強的中小加工、貿易企業,聯合有實力的物流公司開展專門針對進出口貨物的抵押貸款業務。再有就是目前實力較強、規模較大的物流公司,如中遠、中儲、中外運,最近幾年都在極力發展針對港口物流的物流金融服務。在這個“需求”與“創新”都達到最佳時點的轉折期,大量港口物流企業應適時抓住機會,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3港口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業務模式

目前,中國的港口物流企業大部分處于單鏈操作狀態,形成一體化物流操作模式的企業極少。為了給這些單鏈操作狀態下的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參考價值,本文將現有主要的物流金融模式按照與目前港口物流企業中數量最多的倉儲、貨代兩大行業的相關度分成兩類,即適合倉儲企業的模式和適合貨代企業的模式。但由于各個業務流程都是整個供應鏈的連續過程,這種劃分只具有相對的合理性,并不是絕對的。而且港口物流企業也不止倉儲、貨代兩大行業,其它的港口企業可以根據各類物流金融產品的性質及特點,結合自身價值鏈的拓展方向和業務能力,選擇適合自身的物流金融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拓展。

3.1適合倉儲企業拓展的業務模式

3.1.1傳統倉單質押業務模式

所謂倉單質押是指融資企業將其擁有的具有完全所有權的貨物存放在金融機構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并由第三方物流企業出具倉單以供融資企業向金融機構質押,金融機構依據質押倉單向融資企業提供用于經營與倉單貨物同類商品的專項貿易的短期融資業務[3]。倉單質押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

傳統倉單質押業務模式下,由融資企業將貨物送至金融機構指定倉庫,物流倉儲企業根據送入的貨物情況開具倉單;金融機構根據倉單上開列的貨物價值直接向融資企業提供一定比例的貸款資金;當融資企業需要提取質押貨物時,必須先向金融機構存入提貨保證金;金融機構在收到保證金以后向物流企業開具放貨指令;物流企業按照金融機構的放貨指令放貨或送貨給融資企業或其指定客戶。在整個流程中,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根據金融機構與融資方簽訂的質押貸款合同以及三方簽訂的倉單質押業務合作協議書對融資企業和質押品進行管理控制,以保證質押物始終處于銀行的有效控制中,但并不參與貸款項目的具體運作。

傳統倉單質押業務普遍適用于加工、貿易企業完成出口備貨或進口商品清關以后。由于生產任務的安排,出口產品備完貨到真正裝船出運往往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同樣,進口的商品或原料往往成批進口,受生產進度限制,按批清關后的貨物有很大一部分需滯留在倉庫。針對這兩種情況,港口倉儲企業容易利用自身優勢深入到進出口企業的產銷供應鏈中,成為金融機構發展進出口加工、貿易企業傳統倉單質押業務的最佳合作者。一方面獲得了更多優質而穩定的貨源,擴大了倉儲、監管等傳統的業務收入,另一方面通過協助金融機構對擔保品的評估等創新業務取得相應的評估咨詢收益。

3.1.2融通倉業務模式

融通倉業務是倉單質押業務的一種延伸模式,是物流與金融集成式的創新服務,最早由羅齊和朱道立兩位學者提出[4]。對于融通倉業務的具體操作模式,不同金融機構、不同地區的具體操作模式和合同條款略有不同,本文選取最有代表性的一種進行分析,具體業務流程如圖2所示。

融通倉業務模式下,金融機構不再直接向客戶提供融資,而是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經營業績、運行狀況、資產負債比例以及信用等級,授予第三方物流企業一定的信貸額度,由第三方物流企業直接向相關企業提供質押貸款。第三方物流企業負責同融資企業溝通談判并簽訂質押借款合同和倉儲管理協議。融資企業按照合同在指定時間將貨送指定庫位,經物流企業檢查評估后放款;在貨存倉庫期間,融資企業因生產、銷售的需要,可以不斷地進行補庫和出庫操作,此項操作只需要得到物流企業的確認即可,省卻了金融機構的確認、通知、審核等環節,大大提高了生產企業貸款和產銷供應鏈運作效率。同時,金融機構不再參與質押貸款項目的直接運作,而是將這個權力全部下放給了物流企業,由物流企業按照金融機構的規定開展物流融資業務,大大提高了金融機構工作效率。

根據融通倉業務的特點及國內操作該業務最多的中外運的反饋,該類業務非常適合出口產品或進口原料規格少或單一的加工、貿易企業采用。出口企業可以將生產的產品直接送入港口倉庫進行融通倉業務融資,然后持續補貨并根據與外商簽訂的外銷合同指示倉儲企業裝箱發運;進口企業經清關以后直接將貨物儲存在港口倉庫,避免了多次短駁、裝卸的費用,同時進行融通倉業務融資,然后持續進口補貨并指令倉庫按照其生產進度配送在倉貨物。這種模式不但為進出口貿易企業解決了融資問題、節約了多次駁運的成本,更為港口倉儲物流企業更加有效地融入企業的產銷供應鏈創造了條件,并進一步延伸了其在金融領域的價值鏈。從利益角度來說,港口倉儲企業不但獲得了更多優質而穩定的貨源,擴大倉儲、監管、配送等傳統的業務收入,還取得了來自金融業務衍生的評估咨詢收益以及業務操作服務費。

3.1.3保兌倉業務模式

保兌倉是近幾年國內金融市場出現的新的業務項目。其目的是適應有些行業鋪貨的特殊需求,既克服先貨后票的質押模式的弊端,又能保證金融機構資本金的安全。實現保兌倉業務的基本前提是供應商和經銷商之間存在著基本的買賣合同關系且供應商愿意向金融機構作出相應承諾。基本的業務操作流程如圖3所示:

保兌倉業務模式下,先由經銷商根據《購銷合同》向金融機構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申請開立由金融機構承兌的承兌匯票以用于支付貨款,同時,由倉儲物流企業向銀行出具承兌擔保,經銷商向倉儲物流企業出具反擔保。供貨商收到金融機構開出的承兌匯票以后,根據《購銷合同》向倉儲物流企業交付貨物,同時,供貨商承擔因經銷商不提貨付款狀態下的回購義務。收到貨物以后,倉儲物流企業對金融機構的承兌擔保轉化為倉單質押。此后,根據經銷商的還款情況,倉儲物流企業采取逐筆、逐批放貨。在這種模式下,倉儲物流企業介入供應鏈的程度更深,承擔的風險和責任更大。首先是來自經銷商的風險,在倉儲物流企業向金融機構提供承兌擔保的時候需要經銷商提供反擔保,經銷商提供的反擔保的有效性對倉儲物流企業來說存在著風險;其次是來自供貨商就經銷商不付款提貨狀態下的回購義務,供貨商回購實力的大小構成了倉儲物流企業的潛在風險;再是經銷商還款提貨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往往采取的是分批還款、分批提貨的方式,這就要求倉儲物流企業分批逐筆控制質押物的出入庫,這樣一來,監管控制要求也相對提高,責任加大。

在當前國外供貨商紛紛瞄準中國市場,積極搶占中國市場份額,而國內各大港口抓緊轉型升級,拓展增值服務,爭創全球物流分銷中心的背景下,在港口物流中,保兌倉業務具有更強的拓展空間和生命力。首先是國外供貨商搶占中國市場份額的強烈需求。目前國際市場整體疲軟,而中國憑借其人口優勢和經濟發展速度,整體消費力量相對強勁,國外生產商瞄準了這個商機,需要向中國大量鋪貨,搶占足夠多的市場份額,愿意承擔保兌倉業務下的責任。其次是目前國際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絕大部分采取商制度,這些商總體資金實力相對薄弱,無力承擔進銷的全部資金壓力,這是其一;其二是這些國外商品在中國市場存在不確定性,營銷失敗的可能性偏大,需要供貨商共同承擔這個可能失敗的后果,保兌倉業務中供貨商回購義務滿足了這一要求。在保兌倉業務模式下,港口物流企業在承擔更大責任的同時也面臨著無限商機。首先是傳統倉儲、監管、裝卸等業務帶來的收益;其次是提供了倉儲企業發展一體化物流模式的機會。國外供貨商發送至保兌倉的貨物往往都不是完全適合中國市場銷售的商品,需要經過分裝、貼標、裝配、包裝等后續增值服務,再加上經銷商提供的配送等增值服務需求,這給參與保兌倉業務操作的港口倉儲企業提供了一條龍服務的機會。

3.2適合貨代企業拓展的業務模式

3.2.1開證監管(提單質押)業務模式

通常情況下,開證監管模式指物流企業從接到開證行質押的提單開始,將質押監管與貨代、運輸、倉儲、配送等物流各環節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針對信用證結算條款下的物流金融服務模式。其業務操作流程如圖4所示。

開證監管模式的業務流程比前面的三種流程涉及到的主體多且復雜,除了流程圖中顯示的開證行、議付行、出口商、船代、貨代、倉庫、進口商,還包括省略的船公司、海關、港口等。在這種模式下,當貨物到達目的港后,進口商不能及時償還銀行開證時的貸款,就有可能轉入需第三方物流企業介入的監管狀態。一般情況下,從圖中第10環節開始看作是該模式下物流金融的起點。貨代公司接受開證行提供的提單后,會出現二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情況是進口商不提供清關文件導致貨物留滯港口,此時的貨代承擔著對其進行港口現貨監管責任;第二種情況是進口商提供相關的清關資料配合貨代清關業務,貨代在完成清關手續后,將貨物轉入倉庫。此時貨代的監管義務由在途監管轉為現貨監管,而進口商對開證行的質押由提單質押轉為倉單質押,直至進口商歸還開證行貸款,貨代接到開證行放貨指令,通知倉庫放貨或送貨給進口商。

這種模式在貨代與銀行的合作中逐漸增多,目前主要是針對一些大進口商主導產品的進口為主。因為這些大進口商進口的主導產品涉及的金額大、批次頻繁,隨時需要銀行資金短期靈活融通,而辦理傳統貸款手續繁雜、時間占用長;同時,貨代企業青睞這些大型進口商穩定的貨源,銀行也同樣重視這些大型進口商的開證業務。三方共同的愿望奠定了開證監管業務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3.2.2出口海陸倉業務模式

中國的海陸倉業務模式最早由中遠物流于2008年推出。這是建立在真實的貿易背景下,在傳統的“倉單質押”融資模式基礎上向進出口貿易兩端延伸而形成的新的供應鏈融資模式[5]。根據延伸方向不同,可以分為“進口海陸倉”和“出口海陸倉”兩種。由于“進口海陸倉”與“開證監管”模式相似,可以參照“開證監管”模式操作,不再贅述,僅介紹“出口海陸倉”業務。“出口海陸倉”業務具體操作流程如圖5所示:

(1)出口商向金融機構申請將準備出口的貨物出質進行融資;

(2)金融機構委托物流公司通過其在海外分公司、代表處或機構按照其要求調查國外收貨人的信用情況;

(3)出口商、金融機構、物流公司三方簽訂出口貨物質押監管協議,物流公司按照協議要求接受貨物監管;

(4)在監管過程中,物流公司要根據出口商與進口商簽訂的貿易合同的要求及時安排訂艙、報關、出運等相關服務;

(5)待貨物出運以后,出口商將已經背書的提單和目的港需要的相關清關資料統一遞交給金融機構;

(6)金融機構經審核無誤以后,通知物流公司對該提單項下的貨物進行在途監管;

(7)物流公司確認有效監管以后,向金融機構開具全程海陸倉倉單;

(8)金融機構接到物流公司的海陸倉倉單后向出口商發放貸款;

(9)貨物抵達目的港,出口商向金融機構還款、補充質押或者目前比較流行的做法是由進口商TT直接付款給金融機構,并申請提單解押;

(10)金融機構向物流公司下達解押指令;

(11)物流公司通知目的港的操作點清關放貨;

(12)目的港操作點按照指令及時清關并放貨或送貨給進口商,完成該批次的操作業務。

在當前中國出口貨物中后T/T結算比例居高不下的前提下,大量的出口商受流動資金短缺所困,急需新的融資渠道。出口海陸倉業務模式非常適合解決海運遠距離運輸的物流融資,也是在目前已有的物流融資產品中,最適合國際貨運企業拓展的業務模式,尤其適合擁有成熟的海外分公司、代表處、等相關海外機構的國際貨運企業進一步延伸價值鏈。

3.2.3“D條款”下墊付貨款業務模式

墊付貨款業務模式與傳統倉單質押模式相似,都以質押為前提,但質押的主體以及還款資金的來源不同,導致銀行放款客戶和最后還款客戶的分離。其基本的業務流程如圖6所示:

從圖6的業務流程圖來看,墊付貨款的業務模式似乎更適合國內倉儲企業進一步拓展物流金融方向,但目前在廣州、浙江等地,出現了嘗試性的針對外貿“D條款”(DDU、DDP條款)下的一種新的墊付貨款模式。這種模式雖然有一定的缺陷,而且還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但卻有一定的市場,尤其是在北美市場。由于近年來“D條款”貨物不斷增加,加上北美市場的提單中,貨代單占的比例較高,一些有實力的貨代企業開始試水“D條款”下墊付貨款業務。從當前的發展態勢看,有進一步快速發展的勢頭,具體的業務流程如圖7所示:

這種模式目前基本上適用于DDP、DDU貿易條款下的貨物。出口商委托貨代企業根據其簽訂的外銷合同向國外采購商發貨;貨代企業接到委托合同后,及時組織訂艙、報關等相關手續;使貨物裝船發運以后,出口商憑已裝船發運的貨物提單與貨代企業簽訂融資合約并將已經背書的提單及目的港清關資料等移交給貨代企業;貨代企業按照合約條款將扣除運費、倉儲費等物流費用以后的部分或全部應收貨款墊付給出口商,并向其在目的港的操作點發送對該貨物的操作指示及注意事項;待貨到目的港以后,目的港操作點根據貨代企業相關指示進入清關工作,并同時聯系采購商,協商送貨、收款事宜;收款完畢,目的港操作點告知貨代企業收款情況并匯劃貨款,同時,貨代企業與出口商結算余款后解除合約。在“D”條款下墊付貨款業務模式中,存在著一個最大的隱患,即貨代企業與出口商簽訂的融資合約的合法性問題。如何讓業務操作簡易、方便又能合理規避這一法律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4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各大港口物流企業實力的增強,對打造自身價值鏈的關注度逐漸提高,尤其是以其核心能力――“物流”為基礎的“全程物流+融資”的模式得到了廣泛關注,從而形成了如提單質押、海陸倉、融通倉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在參與這些產品的運作中,港口物流企業對國內外供應鏈的掌控能力進一步加強,從而提高了廣大進出口加工、貿易企業對其的依賴程度,為港口物流企業深度融入產銷供應鏈開辟了途徑。同時,也為物流金融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實踐經驗并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物流金融在中國的起步較晚,實踐時間更短,其中必定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風險。尤其是針對港口物流企業的物流金融產品,往往要涉及到國際貿易相關流程,其不確定性和風險就更大,廣大物流企業在進行大膽創新的同時要保持適度的謹慎。

參考文獻:

[1] 李雪輝. 基于物流企業的物流金融業務主要模式分析[J]. 管理觀察,2009(16):7-13.

[2] 胡恩生. 基于區域物流金融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創新淺析[J]. 經濟研究導刊,2011(19):187-189.

[3] 付旭東. 關于動產質押的研究(二):試論提貨權利質押[J]. 中國儲運,2011(2):79-82.

篇(5)

關鍵詞:集聚;金融服務業;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目標模式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7-0079-02

一、上海金融服務業集聚的發展現狀

集聚(agglomeration)是指經濟活動的集中,它由某種循環邏輯創造并維持。集聚有許多層次,從居民小區、為周邊居民區服務的當地購物區、商業區、到工業區,再到倫敦市這樣為整個全球市場服務的專業化經濟區,都是不同層面上的集聚。

1.上海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上海市已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成為全國資金、資本市場中心。已形成一個由證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黃金市場、產權市場等構成的健全的全國性金融市場體系。同時,隨著金融服務業的對外開放,上海已經成為中國引進外資金融機構數量最多的城市。

2.上海金融資產規模。從金融資產規模上來看,2010年末,上海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2 190.04億元,比年初增加7 569.77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4 154.17億元,比年初增加4 470.07億元。全年金融機構現金收入33 877.47億元,現金支出34 941.88億元,收支相抵現金凈投放1 064.41億元。全年保費收入883.86億元,比上年增長32.9%。在全年保費收入中,中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725.26億元,比上年增長31.4%;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58.6億元,下降40.5%。全年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194.54億元,比上年增長10.1%。

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目標模式

1.打造上海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原因。根據金融發展理論,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綜觀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以及經濟自由度最高的國家或地區都有自己的國際金融中心以及發達的金融業。由此可設想通過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來推動金融發展,可以為大陸經濟進一步起飛提供強勁的動力。目前中國內地還沒有國際金融中心,這與中國不斷上升的經濟實力也是不相適應的。為此,一些經濟發達城市,如上海、北京和深圳相繼提出了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設想,考慮到上海的經濟基礎、經濟腹地、市場體系的發展程度以及原有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2.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1)政府政策的支持:上海市政府規定,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金融機構,必須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設辦事處,因此陸家嘴是不少外資銀行總部的所在地。至2010年末,陸家嘴功能區域金融機構加速集聚,已有285家外資金融機構和15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入駐浦東。(2)比較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截至2010年底,上海主要中外資金融機構的數量已超過900家,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 931.73億元,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占比已超過兩位數。上海金融市場、金融工具、金融創新的集中度,已在國內具有優勢。(3)上海具有的地理優勢:上海作為長三角地區的區域金融中心,其金融集聚已經對本地經濟增長產生了較為顯著的促進作用,增長效應比較明顯。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陸家嘴的金融貿易區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落腳點。到2020年,總面積達到2.6平方公里的外灘金融集聚帶將基本建成,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要的功能載體。

3.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障礙。從市場參與者看,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以來,過分注重業務擴張,弱化了功能開發;過分注重爭取優惠條件,相對輕視了自身創新能力和內控水平的提高;過分注重辦公條件完善等硬件優勢,對金融中心軟件基礎設施的投入明顯不足。從市場環境看,上海金融的對外開放度與對內開放度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利率與匯率的市場化尚待深入;金融同業公會的作用有限;貨幣市場建設相對滯后,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低、轉換力弱;監管人員的素質與監管技術水平需要提高;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透明度不高;金融信息化包括銀行IC卡的推廣進展不快;金融中介機構明顯不足;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嚴重缺乏。

從政策方面看,金融中心的形成與發展有賴于中央政府實施一系列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的政策。同時,中國資本項目下貨幣自由兌換的進程不會加速。這樣,上海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必將受到限制。從組織方面看,金融中心的重要構造之一是有一大批商業化的金融機構。國際金融中心通常是外資銀行的云集之地。上海外資金融單位占總數的19%左右,外資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參與度仍不高。

三、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路徑選擇

1.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環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要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環境。首先要日益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基本形成一個由股票、債券、貨幣、外匯、商品期貨、金融期貨、黃金、保險等構成的全國性的金融市場體系;其次是金融機構進一步集聚使得上海成為中國中外資的主要集聚地;再次要加快金融產品的創新步伐,使上海成為中國金融產品最為豐富、最為集中的地方;最后要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使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機制不斷完善。

2.政府對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發揮的主導作用。(1)政府承諾:政府要制定金融服務業集聚的發展計劃,建立金融服務業集聚的分布圖與數據庫,對金融服務業集聚供給、創新、人才培養等提供專門的支持政策,對成效特別好的可以重點扶持,以致發揮它的示范效應。(2)政府立法: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立實質上是一國金融體制進行自由化和國際化改革的系統工程。整個改革進程始于制度的變更,主要相關法規的廢、改、立。而政府主導的金融體制和金融改革是我們國家的一大特征,政府主導排斥了或緩解了金融市場化改革。(3)政府推動:政府可以通過出臺創新市場或業務的政策和優惠政策,以這樣的方式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提供推動力量。政府應進一步加快對稅收的研究,盡快出臺稅收方面對金融業穩健運行、科學發展的配套支持。可以建立相應的地方性稅收優惠政策,在部分行業逐步建立與金融業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機制。(4)政府監管:金融監管與金融發展相伴而生。要建立聯合執法體系,堅決打擊金融違法違規的活動,維護金融市場的秩序,建立和完善金融誠信體系,切實保護公眾的合法權益。

篇(6)

關鍵詞:行業金融;小微企業;城市商業銀行

課題項目:2015年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編號:201501027)

中圖分類號:F832.3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立足行業金融創新保定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的思考

收錄日期:2016年3月18日

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被賦予了更多具體內容。作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和新增就業崗位的主渠道,小微企業發展的戰略意義更加凸顯,引起政策層面的高度重視,國務院多次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近幾年多次削減前置審批即是明證。尤其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規劃的落地,保定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不論在鞏固放大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等為主的產業特色,還是承接北京城市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過程中,將圍繞核心大型企業涌現一批小微企業。小微企業面臨的歷史發展機遇進一步為城市商業銀行的市場選擇和金融服務創新提供了基礎。當各家銀行真正意識到小微金融價值時,發現身邊已經涌現出了不少競爭者。近兩年河北銀行、邢臺銀行、浦發銀行等紛紛入駐保定,銀行機構達到近30家。銀行金融服務產品的營銷已不再是推銷某個產品,而是站在客戶立場上提供綜合化金融“解決方案”。

一、城商行提供行業金融服務適用性分析

所謂行業金融是指銀行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特征及產業集群狀況,選取具有相當規模且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行業,為行業內的企業提供各種金融服務的模式,集產品組合改進與服務模式整合的一種創新。一個行業中大型企業是少數,中小微企業占最大比重,且圍繞核心企業形成上下游供應鏈條,因而行業金融模式是更適合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一種方式,準確地講是“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

首先,脫胎于城市信用社的城市商業銀行最為了解當地產業發展,股份制改制過程中又有地方政府及企業的融入,這加強了城商行與地方經濟及行業發展的密切聯系。譬如,保定銀行第一大股東為市財政局,前十名股東中包括有河北建設集團、三利毛紡、英利集團這樣的當地企業,形成天然的共生關系;其次,國有銀行網點收縮以及股份制銀行趨向二、三線城市市區的網點布局為城商行深入縣域提供了機遇。保定市擁有曲陽石雕、容城服裝、雄縣革塑、高蠡紡織、博蠡膠帶、順平腸衣、滿城紙業、易縣建材等眾多縣域特色產業,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為發展行業金融提供了可能;再次,小微業務單筆額度低、成本高,“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改變以前對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的做法,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交易進行評估。這種批量化的方式可以分攤業務成本,獲得規模經濟效應。

二、行業金融業務模式

行業金融業務模式的主要思路是: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征及產業集群狀況,選取具有相當規模且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行業找出核心企業,由于核心企業與供應商、經銷商建立了戰略聯盟關系,對上下游客戶的訂單、應收賬款情況等信息都有系統記錄,因此銀行獲得產業鏈的交易信息,依托核心企業的支付能力和信用,為圍繞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使三方達到共贏。(圖1)

一個供應鏈往往以少數核心企業為中心,上下游企業一般是中小型生產企業,資金缺口常常出現在購買原材料、維系正常經營活動和收回應收賬款等環節上。因而近年來國內一些銀行運用較多的模式有:一是為供應鏈上游的債權企業融資,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銀行進行融資的一種行為,即應收賬款融資。主要解決供應商因為賒銷無法及時獲得賬款,導致其無法繼續采購原材料,或在接到大額訂單后因為流動資金缺乏而難以完成訂單生產的難題;二是企業把自己的存貨作為質押而向銀行辦理融資業務的一種供應鏈融資模式,即存貨融資模式;三是針對供應鏈下游企業采購商品的預付賬款融資,主要解決商品采購階段的資金短缺問題。

“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關注的不是單個企業的資質、規模和財務報表,而是更加關注其交易對手和合作伙伴,關注整個產業鏈是否穩固。銀行與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進行合作,通過信息互換、供貨與結算信息披露共同達到對上下游小微企業的物流與資金流監控,從而進一步控制貸款風險。

三、行業金融服務實踐及面臨的挑戰

自深圳發展銀行2006年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后,包括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在內的各家銀行紛紛推出類似產品服務,并在組織架構、管理模式、授信流程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與探索。

大連銀行在行業金融的開發上處于國內城市商業銀行的領先地位,制訂了包括汽車行業、工程基建行業、煤炭行業、工程機械行業、鋼鐵行業、化工行業、醫藥行業等在內的十大行業金融服務方案,基本上覆蓋了各分支機構所在區域的重要集群行業。以汽車行業金融為例,大連銀行為汽車供應商、經銷商及終端用戶量身設計了國內保理、汽車合格證質押融資、保兌倉等金融產品。再如,龍江銀行是最早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嘗試者,抓住生產與加工這兩個環節的核心企業,開展了資金流、物流全封閉的農業供應鏈金融嘗試。民生銀行近年來在地產金融事業部、能源金融事業部、交通金融事業部、冶金金融事業部之外拓展特色事業部:現代農業金融中心的茶葉事業部和與泉州分行并列的石材金融事業部等。

對比目前各家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情況,由于供應鏈金融產品復制性強,可以很快被學習,各家商業銀行產品范圍、服務內容等方面大致相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面對大型核心企業、第三方支付、電商平臺等潛在競爭者,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些大型核心企業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電商平臺積極向供應鏈的上下游延展業務,比如京東、阿里巴巴、蘇寧、海爾等,試圖分享銀行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一杯羹”。盡管銀行擁有大量的客戶資源,但競爭壓力已經凸顯。組織架構、管理模式、績效考核等體制因素以及互聯網化信息系統的技術因素決定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競爭能力。

四、對保定市行業金融服務模式的建議

(一)加強專業化管理,建立較為完善的組織架構。行業金融特有的規模化、專業化服務對銀行組織架構提出了一定要求,而目前一些開展行業金融的部門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缺乏專業化的規劃、管理和監控機制。一級支行應根據自身客戶資源,精選一批對銀行利潤貢獻大的行業進行深耕細作。為精簡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滿足中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短、頻、急、小、散”的需求特點,可以嘗試建立適應于行業集群客戶的事業部營銷模式,根據擬涉足的行業特點設計相應的信貸業務流程,施行信貸工廠作業方式。

(二)做好區域市場規劃。“大而全”的發展路線并不適合中小城市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想要在行業金融方面有所建樹需要結合所在區域經濟特色,選定合適的行業開發客戶資源。市場可以是一個產業集群、產業鏈,或者是一個縣域的產業集群等。保定市不僅擁有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行業的大型企業,也擁有曲陽石雕、容城服裝、雄縣革塑、高蠡紡織、博蠡膠帶、順平腸衣、滿城紙業、易縣建材等眾多縣域特色產業,一縣一行業、一鎮一品牌的集群經濟特征可以成為城商行進行行業金融開發的切入點。選擇經營機構所在區域的優勢、特色集群行業進行批量開發,既有助于依托批量開發實現規模經濟效應,也有助于從行業整體進行風險控制。

(三)加快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加強技術支持。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線上化、網絡化已成為行業金融的發展趨勢。目前國內主要的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都已完成了各自的互聯網化改造。例如,工商銀行的易融通、農業銀行的e商管家、中國銀行的融信達、融易達、銷易達等系列產品,交通銀行的蘊通供應鏈以及光大銀行的陽光貿易融資等,都已經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升級。而作為信息技術起步較晚的城商行,應盡快實現兩個層次的技術目標:一是基于銀行內部供應鏈金融作業流程的電子化;二是參與行業金融的合作方業務流程的電子化,從而實現銀行、客戶、其他合作方的信息和工作流程的對接。

主要參考文獻:

[1]陳一洪.試論小微企業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城市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服務模式探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2.5.

[2]吳瓊.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2.

篇(7)

林潔(2009)運用面板數據驗證了金融服務貿易總額、出口以及進口與經濟增長的協整關系[5]。陳恩、黃桂良(2010)以香港地區為樣本,認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6]。Y.J.Cui和F.Y.Shen(2011)根據中國1997—2010年數據對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7]。這些研究為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與借鑒。本文將商業存在模式引入金融服務貿易,根據1997—2011年我國經濟增長與金融服務貿易相關時間序列數據構建多元回歸模型,運用協整檢驗和格蘭杰檢驗對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分模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計量分析,說明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以促進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

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即本國金融機構在國內為境外消費提供的金融服務,這些內容主要記錄于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服務貿易賬戶中的保險與其他金融服務子項。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自1997年開始按照IMF頒布的《國際收支手冊》(第5版)的原則編制,其中統計了保險服務和其他金融服務的國際貿易額。跨境交付形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數據可以由這兩者的相關數據整理獲得。我國自2001年入世后,金融服務(包括保險和金融項目)貿易取得重大進步。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總額達227億美元,保險服務貿易額15億美元。我國保險服務貿易額增長迅速,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在資本方面仍實行較為嚴格的管制,所以增長較為緩慢,并且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的增長。

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是外資金融機構在東道國進行的金融服務,與上述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不同的是,相關數據無法在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直接獲得。由于銀行業在我國金融業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所以可以通過考察中資銀行海外資產和外資銀行在華資產來反映我國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狀況。根據銀監會統計,截至2011年末,在華外國銀行類金融機構營業性機構資產總額增長236%。45個國家和地區的181家銀行在華設立209家代表處;14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37家外商獨資銀行(下設245家分行)、2家合資銀行(下設7家分行,1家附屬機構)、1家外商獨資財務公司;26個國家和地區的77家外國銀行在華設立94家分行。外資銀行在我國27個省(市、區)50個城市設立機構網點,較2003年初增加30個城市。同時,共有6家外資法人銀行分行獲準在其所在城市轄內外向型企業密集市縣設立支行。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以境外收購和設立分行為主,如工行收購印尼Halim銀行、澳門誠興銀行等的股權。截至2011年,我國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設立6家海外機構,參股2家境外機構;5家大型商業銀行設立105家海外機構,收購(或)參股10家境外機構;8家中小商業銀行設立14家海外機構,2家中小商業銀行收購(或)參股5家境外機構[8]。

境外消費和自然人流動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境外消費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是由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務,如對非居民消費者提供的金融服務;自然人流動模式的金融服務是一國自然人居民到非居民所在地為其提供金融服務。這兩種模式的金融服務相對于其他兩種,不僅在中國發生的概率小,在整個世界也相對小一些。根據歷年國際貿易統計報告顯示,境外消費、自然人流動兩種模式在實際中所占份額很小,分別為10%~15%和1%~2%,而跨境交付和商業存在分別占35%和50%。鑒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以商業存在及跨境交付兩種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進行測度。1997—2011年金融服務貿易額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不均衡,并存在順差趨勢。

模型建立與樣本數據

為檢驗金融服務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構建包含商業存在及跨境交付兩種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模型為lnGDP=β1lnNM+β2lnFI+μ(1)式中:GDP———經濟增長;NM———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FI———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β1,β2———待估計的系數;μ———隨機擾動項。變量取對數主要是為了消除時間序列數據的異方差,但并不改變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在指標的選取上,經濟增長以國民生產總值表示。根據上文的分析,NM以保險服務和其他金融服務貿易額之和計算;FI以中資銀行海外資產和外資銀行在華資產之和表示。數據來源于1997—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以及《中國金融年鑒》并經過計算整理。由于樣本數據為時間序列數據,因此首先進行單位根檢驗以確定數據的平穩性,為避免時間序列的非平穩性所導致的“偽回歸”,采用協整檢驗來說明其長期均衡關系。最后,進行Granger檢驗,驗證變量之間的前因后果的推動關系。分析過程借助軟件Eviews60進行。

模型檢驗與數據分析

平穩性檢驗。由于時間序列數據的動態路徑不僅有可預測的成分,還含有隨機的成分,容易產生單位根,導致偽回歸,因此本文采用ADF法檢驗法(Dickey&Fuller,1981)進行平穩性檢驗[9]。該方法通過在回歸方程右邊加入因變量的滯后差分項來控制高階序列相關。為了對常數項、時間趨勢項及存在的單位根作檢驗,可根據參數α,β和γ是否為零的假設進行檢驗。方程中加入p個滯后項是為了使殘差項εt成為白噪聲序列。最優滯后長度p可根據AIC準則和SC準則確定,選擇AIC和SC為最小的滯后階數。由于ADF統計量的分布是非標準的,可用Mackonnon臨界值進行判斷。變量lnGDP,lnNM,lnFI序列的平穩性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中看出,雖然時間序列LGDP、LMN和LFI是非平穩的,但其一階差分是平穩的,可以進一步判斷協整關系和因果關系。

協整檢驗。時間序列回歸前需檢驗各變量是否存在協整關系。從經濟上而言,協整關系表明經濟變量之間短期受隨機擾動項影響可能偏離均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回到均衡狀態。本文是多元變量的檢驗,因此采用極大似然法(Johnansen&Juselius,1990)進行檢驗[10]。可以看出兩種模式的金融服務對于GDP都存在著正效用,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每增長1單位,將帶動GDP034單位的增長量,而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每增長1單位,將顯著帶動GDP188單位的增長量。

Granger檢驗。由于協整檢驗僅僅是對變量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的檢驗,而因果關系還需以Granger(1969)的檢驗方法進行判斷[11]。其基本思想是:變量x和y,如果x的變化引起了y的變化,x的變化應當發生在y的變化之前。即如果說“x是引起y變化的原因”,則在做y對其他變量的回歸時,x的滯后值能顯著地改進對y的預測,就認為x是y的Granger原因。根據AIC準則確定各變量滯后階數為2,對變量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從結果看,lnNM是lnGDP單向的Granger原因,lnNM是lnFI單向的Granger原因。

結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不卡合集视频| 18禁黄无遮挡网站免费|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人妻| 办公室玩弄娇喘秘书在线观看| 高清偷自拍第1页|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好男人社区影院www|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制服 丝袜 亚洲 中文 综合| 各种少妇wbb撒尿| 亲子乱aⅴ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免费毛片a线观看| 男人女人午夜视频免费|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久久久亚洲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