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教育本土化的具體措施

教育本土化的具體措施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11 09:21: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本土化的具體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育本土化的具體措施

篇(1)

一、區域文化對企業文化構建產生的影響

(一)政府資源的影響

政府資源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第一,自然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區域中,差異性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現在民族風貌、器物文化、生產資料、勞動工具等方面,這就使得不同的區域中具備不同的文化特色,這些文化特色對于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第二,人文風俗因素。對于一個城市來說,人文風俗是比較突出的城市特色,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人文風俗會對其產生長期性的影響。

公共文化建設力量薄弱難以滿足城市需求,國家對中部地區的財政資金的投入更多的集中在修路架橋改面貌的基礎性工程上,而精神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致使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落后、人才隊伍不足。很多農村地區根本就沒有文化站、圖書室、老年活動室等公共活動場所,即使有也不能保證正常開放。公共文化建設隊伍薄弱,公共文化人才匱乏,城鎮中的中青年勞動力大量外出打工,許多優秀的民間藝術文化后繼無人,專業人才老化嚴重。

(二)農村文化的影響

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盡管做出了轉型,但是依然受到比較嚴重的農村文化的影響,農民因為受教育程度較低,難以接受企業文化,這給腐朽落后的農村文化提供了滋生的沃土。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發生劇變,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但精神文化水平卻呈現低俗化現象。

近年來,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企業文化本土化顯得尤為重要,不同的地區的地域文化也有較大的差異。企業在一開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個地方發展起來的,因此,其企業文化必然會受到該區域文化的影響。但是,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善于將發達地區的企業文化本土化,不敢大膽的進行創新,墨守成規,這使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此,中小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城市文化進行創新,以創新型的企業文化來引導企業的發展。

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與其創立者有著巨大的關系,創立者的性格和個性都會影響到該企業的企業文化。然而,創業者又會受其所生存的區域文化的影響,在這一個角度來說,企業文化深受區域文化的影響,區域文化深深的參透到了本土企業文化之中,從不同的方面影響著該地企業的企業文化。同時,由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一個不斷與外界交流和聯系的過程,本土企業文化也會受到外地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影響,這就使得本土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個性慢慢凸顯出來。

二、企業文化與城市文化相結合的具體措施

(一)人才本土化

一個企業要進行跨地區甚至是跨國的發展,所面臨的環境完全不同。因此,大企業所在地的員工的語言理解能力、文化適應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業招聘一些本地員工就顯得尤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區和跨國公司實行本土化經營中最重要的經營戰略。

(二)產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文化條件不同,不同地區的人對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實行產品研發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產品研發本土化,才能迎合當地人民的需求。同時,企業還可以對新產地進行市場需求調查,善于發現本地的商機,開發符合??地特色的新產品,以促進本企業在該地區發展和壯大。

(三)營銷本土化

營銷目標顧客本土化和營銷體系本土化是營銷本土化的兩個主要方面。影響目標顧客的本土化就是要開發本地的顧客,提高本地的產品需求,以達到開發本地市場的目的。營銷體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適合當地地域特色的營銷體系,在當地現有的商業網絡和當地經銷商熟悉的市場環境下進行營銷,避免開發新的營銷渠道,規避不必要的營銷成本。

(四)公關本土化

篇(2)

[關鍵詞] 初中英語;地域;文化差異;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31

一,初中英語存在的地域文化差異及產生的原因

幾千年來,中西文化一直在進行交流和融合,英語成為一種國際化的交際用語。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的英語水平受到地域文化差異的影響,學生無法從老師那里獲得正確的英語語言知識,在日常的國際交際中,也無法很好的掌握口語知識。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只有掌握好這種知識才能獲得筆試和口語雙贏的效果。對英語單詞進行準確的翻譯和理解,是學好英語的關鍵,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體現在國家間的經濟基礎、文化背景、社會條件、風俗習慣等的不同,這些條件對英語語言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影響,學生無法準確的理解英語語句的含義,不能實現流暢的國際交流,地域條件的限制阻礙了英語語言的教學和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使學生很好的掌握英語語言交流技巧,和國際友人進行簡單的溝通,要特別注意地域因素對英語學習的限制。再將英語和漢語進行相互轉化的時候,必須充分了解這兩種語言的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的差異,對應于的了解和翻譯通常要在語境中進行。地域文化差異會造成語言理解出現偏差,兩國的地域文化和風俗人情導致我國初中英語教學和學習存在一定的障礙,對英語理解不透徹必將造成英語口語表詞達意的不精準。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中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良好交流,但由于兩國之間的地域文化差異,其交際對象、文化內涵都各不相同,這就造成了學生無法靈活的掌握英語語言,大多數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初中英語,阻礙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的語言能力越來越強,英語已經成為全球化的國際交際用語。初中階段是學生們最早接觸專業英語學習的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在長期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各地的文化差異,造成了初中英語的本土化,當地的地域特征、風俗人情對本地的初中英語學習具有一定的影響,從此大量的不同地域的英語衍生出來,形成了世界各地英語多元化的局面。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在英語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其差異性就越明顯,英語口語的統一性難度就越大,這就使得初中英語教學和學習受到阻礙,這一問題成為我國當今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

二,初中英語教學為解決地域文化差異采取的措施

為了使得我國初中英語教學和學習不受地域文化差異的干擾,必須將所有的變體英語進行分析研究,對英語地域類型進行有效的劃分,并綜合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現狀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初中英語教學的困境和差異化問題得到改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1.對英語地域類型進行總結劃分。一般來說,國家教育部門相關單位根據英語的變化淵源將其劃分為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兩大類,選定其中的一種作為國家通用的英語語言形式,對其進行專門的研究和學習,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地區英語教學差異過大導致的英語本土化問題。另外,相關部門也可以根據英語所在國的地理位置對其進行劃分,由于國家人口較多、英語使用范圍廣的國家,所屬的公民的語言差異性越大,其語言的多元化特征也越明顯,無論是在詞匯,還是語音語法方面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必須對其進行規范和統一,才能解決初中英語的學習差異問題,實現英語語言學習的統一。

2.對初中英語認識層面的改善。在初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意識到英語口語的多樣性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異造成的,并最終導致英語多元化。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英語形式就是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英語地域文化差異,導致了英語口語的差異,但是在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標準的口語和語言形式的出現,只有對英語的認識層面進行改善,尋找最合適的英語語言形式,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初中英語教學成績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完善和提高。

3.對初中英語行動層面的改善。由于地域文化差異導致的英語語言交流問題,應該在行動層面得有有效的解決,在英語語言和口語學習的過程中,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應該結合國外的風俗人情和文化現狀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在初中英語語言教學上,多采用情景反應的形式進行教學,不要刻意的讓學生去記住單詞的意思,而是教會學生理解性的記憶,在一定的英語語境下讓學生理解單詞或句子的意思,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加透徹。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多采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中的其中一種,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學好英語口語并實現交流的最好方法就是進行聽力訓練,長期的有針對性的進行聽力和口譯聯系,能夠使得學生更加良好的掌握英語語言特點,多聽專業性的國際英語能夠提高英語水平和交際能力。在英語聽力訓練中學生能夠全神貫注的去理解所聽到的內容,在一定的語境和語言氛圍中理解初中英語知識,使得英語學習更具有趣味性。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進行一些教學互動,激發學生的應變能力,從而改善英語學習所受到的地域文化差異的影響。

總結

在初中英語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對單詞、句子的理解,還是對英語口語的學習,都要充分考慮由于地域文化差異給英語教學和學習帶來的影響,根據地域文化的特征,對英語語言形式進行劃分,并在認識層面和行動層面對其進行改善,采取語境教學模式,加大語言學習的力度,注意英語語言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對當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風情、等進行了解和分析,才能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融入到語境中,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成果,增強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興起,對英語水平的和國際交流水平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方治強,英語區域性變體之認知分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7(4):58-59.

篇(3)

關鍵詞:公共藝術教育;地方性;地方美術資源

目前,國家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視逐漸加強。公共藝術課程是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而設立的限定性選修課程,對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素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大學生的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現實種種條件的制約,我國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存在種種弊端。特別在地方,豐富多彩的地域藝術為公共藝術課程的精彩紛呈提供了可能,但無法在課堂上得以展示、傳承、發揚,沒有充分實現其藝術價值。

一、地方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現狀

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擴招,藝術作為教育資源的組成部分相對于其他部分教育資源比例較低。老師與學生比例嚴重不協調,致使大部分學生無法與老師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教學器材匱乏造成公共藝術教育課堂教學內容側重理論性,實踐性不強,甚至沒有課外實踐,學生的藝術教育就是單調的聽課。

受傳統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束縛,學生的藝術素質基礎薄弱。地方高校中大部分學生來自地級、縣級城市和農村,對藝術一竅不通,同時又不敢大膽嘗試學習,如書法、攝影和舞蹈等需要一定物質基礎和學習基礎的藝術課程。另外,在以理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理科專業的學生課程繁重,知識結構和思維偏理,無法在藝術追求上投入足夠的精力。因此在追求提升藝術素養方面出現了思想認識的模糊,以及實際目的的不明確和不單純,主要表現為混學分和隨大流。

教師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全面地掌控藝術教育本質以至于沒有規劃出與學生接受水平相協調的教學體制。某些地方高校對公共藝術教育的認識不充分,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導致藝術教育課程設置的失位或不到位,甚至個別院校視公共藝術教育為可有可無的課程,更不用談豐富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藝術在地方高校藝術教育中得以顯現。

二、地方美術資源進入公共藝術教育的可行性

作為楚藝術的發源地,荊州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將地方美術資源引入到公共藝術課程中,可實現在了解美術類型實質的基礎上,喚起大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愿望,并通過身臨其境的欣賞,開展可視、可游、可觸摸的立體教學,創設美術的現實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真正掌握藝術規律和特性。

現階段的地方高校藝術教育存在受教育群體藝術基礎的先天不足與藝術教育內容的不對稱矛盾。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必須進行課程調整與創新,以使藝術教育得以有效進行。將地方美術資源有機地滲透其中,不僅可以拓寬高校公共美術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使地方高校承擔服務于地方經濟文化,保護、繼承與發展地方文化藝術的責任。

三、地方美術資源進入公共藝術教育的具體措施

1.對公共藝術教育的目標定位。在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中,教師需根據學生群體的層次、專業、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準確定位教學目標,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需求相一致,達到事半功倍的授課效果。如在“美術欣賞”課上,分析楚國的鎮墓獸時,可以讓歷史學專業的學生闡述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文化思潮,使藝術與其他人文科學相互滲透與交叉,使學生產生認同感,在學習中傳承地方優秀藝術,從而更好地做好保護與發展地方藝術的工作。

2.注重地方美術資源在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方面的內容開發。地方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必須保持活力和吸引力,增加課程內容,改進教學形式,強化地方性和本土化。

地方文化品牌一般被視為歷史積淀、文化內涵、現實美學的代名詞。地方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可樹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學模式,廣泛開設各種具有特色的藝術任選修課程或系列地方美術專題講座,并通過各種專業教育、非專業教育、課堂教育、社團等形式與途徑進行在校宣傳,使學生在品牌的吸引力下由好奇轉為參與,從而對地方文化產生認同感。

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主渠道還是課堂,沒有統一的教材,只進行理論抽象的形式講授,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對本土藝術的理解。所以應該編著一本符合本校學生藝術欣賞的教材,將傳統美術知識與地方美術資源有機組合,還要在完整的美術信息庫中深度挖掘功能各異、特點分明的地方美術資源。

教師在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過程中應精心設計和準備教學內容,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注意視覺效果與視聽效果,尋找符合學生實際并相互匹配的地方美術作品,不間斷地刺激學生的興奮點,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內化”的效果。教學過程中老師也應注意傳統美術知識與地方美術資源之間的關聯性和系統性。如果教學內容的邏輯聯系不緊密,教學環節略顯松散,缺乏系統性,便難以形成合力。

無論是系統講授,還是藝術作品討論會、PPT作品展示、社會實踐、參觀博物館或畫展等形式,在主題、內容開發上都應當與地方美術緊密聯系,特別是當地時事、與學生的利益和關系發展密切的美術事件。同時,還要注意鞏固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將學生廣泛參與的藝術實踐活動,如書法、動漫比賽、廣告設計等階段性地納入課程設置范疇,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形成教與學、訓與練的互動,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機融合。

3.地方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渠道拓展。例如建立××大學公共藝術教育QQ群或者××大學公共藝術教育微博來開展公共藝術教育,以獲得學生的認同感,既改變大學生對公共藝術教育的傳統認識,又加深學生對公共藝術課程的了解。此外,高校還可以創建地方美術資源信息平臺,以此極大地延伸教學空間。

4.地方美術資源在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的滲透也應注意,因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核心導向是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來提高學生對藝術的審美能力、對藝術發展史的認識和對藝術的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以及他們對客觀藝術現象的深刻洞察力和藝術敏感度,從而逐步加深對藝術形式、事件、流派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健康的審美心理和審美觀念。在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過程中滲入地方美術資源是根據地方高校實際情況而產生的一個教學理念,教師不能簡單理解,一味地強調地方美術資源的重要性,這樣反而不利于學生對藝術的學習。

地方美術資源是地方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們也不能將其完全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這是由公共藝術課程的性質決定的。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跨域性,與地方美術資源的獨特性和親和力,二者有機配合,才能發揮藝術在歷史與現實中的魅力。相反,如果忽略地方美術資源的吸引力,就會使地方高校公共藝術教學缺乏生命力。

總之,引入地方美術資源,創新地方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模式,必須充分發揮其藝術審美功能,以提高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親和力,更好地為我國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增光添彩奉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Z].2006-03-08.

篇(4)

關鍵詞:農民攝影;建設策略;素材本土化

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壯大是我國走向現代化的關鍵。農村文化建設作為農村建設中的“軟力量”,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農村文化建設取得很大進展,但是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攝影文化,卻未能在農村取得有效的推廣。如何更好地推進新農村農民攝影創作隊伍的建設,成為當下攝影文化建設中的重要課題。

一、農村攝影文化現狀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由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上升為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推廣新農村攝影活動可以滿足農村高層次的需要,加強村民的文化建設意識,豐富農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然而攝影文化在農村發展較城市滯后,很多農村缺乏穩定的農民攝影創作隊伍。以筆者所在地浙江義烏為例,義烏是全國率先開展新農村建設的地方之一。義烏新農村文化建設搞得如火如荼,有聲有色。目前,全市農村文化設施30余萬平方米;“送文化、“種文化”活動在義烏農村蓬勃開展。在“送文化”方面,每年以實物形式援建村圖書室10個,組織送戲300場,完成送電影任務6500場以上,農村數字電影覆蓋率逐步達到50%以上;在“種文化”方面,2011年,90%以上的行政村每年開展由村民參與的文體活動2次以上,各鎮街組建了751支綜合性群眾文藝團隊,開展活動40963場次。然而,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攝影文化。在義烏農村未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據義烏市攝影家協會統計,2012年協會會員達226人,農民身份的會員16人。義烏從2010年至2011年間共舉辦了“陽春三月踏青賞花鄉村游”、“風華上溪”、“印象赤岸”等以農村為題材的攝影比賽、展覽活動達8次。其中,參賽作品達1500余幅,參賽人次達300人次?;顒又饕康臑橥苿愚r村攝影,但是農民參賽作品僅12幅,占總數的0.8%,農村身份的參賽作者僅6人,占總參賽人數的2%。

二、建設新農村農民攝影創作隊伍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過去幾十年,攝影創作陣地主要為城市,鮮少涉及農村,農村攝影活動相對薄弱的現象在全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究其原因,攝影藝術原本是一種貴族文化,在經濟條件較落后的農村開展有一定困難。而數碼攝影技術的成熟、數碼相機的普及,以及農民收入上升,為農村攝影活動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以義烏為例,義烏有50余萬農民,通過改農從商,有22萬農民已穩定轉入非農產業,其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75%以上,2011年義烏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121元。義烏農民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投入攝影創作活動。從另一層面,富裕起來的農民也要求更多的文娛生活來滿足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因此,建設農民攝影創作隊伍已經具備成熟的條件。攝影文化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推廣農村攝影文化。

三、建設新農村農民攝影創作隊伍的措施

1.夯實基礎,構建陣地網絡

在推進新農村農民攝影活動中構建陣地網絡是基礎工作。陣地要以市文化館為龍頭,以鄉鎮文化站為樞紐,以村級文化室為依托,創建一套適合農民攝影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增加資金投入,創造有利條件,利用陣地教育,提高農民攝影素質。在鄉鎮區域舉辦攝影展,建立固定的攝影作品展示、攝影沙龍場所,如鄉鎮文化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尤其要重視建設攝影網絡展示平臺,讓其成為組織農民群眾攝影活動的陣地之一。筆者所在地的義烏攝影愛好者組建的名為“攝影空間”的網絡平臺省略,主要服務于義烏的專業和群眾攝影活動。為了更好推進新農村攝影活動,可以在該平臺內開設鄉土攝影專區,讓農民作者的作品有展示交流學習的空間,吸引更多的農民加入攝影行列。

2.加強培訓隊伍建設,提高組織管理的水平

在推進新農村農民攝影活動中首要考慮組建一支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的農民攝影培訓隊伍。培訓指導老師以文化館、文化站干部和當地攝協的攝影創作骨干為主,文化館應加強該隊伍的領導、明確職責。該隊伍主要擔負組織管理、培訓指導、開展活動三方面任務,制定一套適合當地農民攝影隊伍建設的計劃。其次,挑選一批有條件的農民,把他們培養成農民攝影骨干,充實到農民攝影隊伍中去發揮帶頭作用,提高農民攝影領域的整體水平。培訓方式可采用集中培訓、沙龍等形式;培訓內容主要以攝影基礎理論、攝影基礎技術、傳統美學、作品欣賞、創作題材、photoshop軟件運用等。

3.發揮農民主體功能,提倡攝影創作素材本土化理念

在推進新農村農民攝影創作選擇題材上提倡創作素材本土化,要把農民作為農村文化的創作主體,以本土為基礎,以新農村新風貌為基本素材。一方面,強調農民的主體地位,讓農民從攝影文化的旁觀者變為攝影活動的參與者;農民既是攝影產品的生產者,又是攝影產品的享受者,充分調動農民參與攝影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強調攝影創作素材本土化。對于農民來說,他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比較容易接受農村的本土文化,因為他們藝術養分來源于農村。在攝影創作過程中,要引導他們把農村素材的挖掘與時代主題結合起來,讓農民用攝影的語言來展示自身的觀念,創作出表達農民心聲,為農村群眾所喜愛的攝影作品。總體來說,在指導農民創作時,應宣傳本土化理念,尊重農民意愿,給予其獨立創作空間。在實際操作中可以設計若干攝影主題,分若干攝影創作小團隊在創作實踐中逐步深化主題思想和創作形式。

4.以傳統攝影為基礎,注重引導主體意識的創新能力

在培養農民攝影創作創新能力上,必須在全面傳授攝影基礎下,注重提高農民作者的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培養他們對攝影創作的表達形式和個性觀念的創新能力;正確把握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加強主體意識的拓展,使攝影作品在思想深度上、創新程度上、藝術形式上有所提高,不斷創造新的攝影語言形成一種自我的攝影符號,這樣不但讓農民攝影作者記錄著還講述著他們特有的內在情感。最終體現自己,展示自己,擁有他們自己的話語權。

四、結語

在大眾攝影時代以及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推廣農村攝影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建設新農村農民攝影創作隊伍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農村現實,提倡攝影創作素材本土化的理念,讓農民在攝影中展示自己,以尋求農村攝影的價值支點。隨著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深入,我國農村攝影創作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如何更好地建設農民攝影創作隊伍,滿足農民的需求,是攝影文化工作者應在實踐中探索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鐘華珍.淺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現狀及途徑[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1.4.

[2].陳珊,廖淦良,胡丹.城鄉文化創新的構建對策探討,上高縣發展“一村一品”和諧文化的調查與思考[J].科教探索,2008.9.

[3]曾蘭.論當代都市攝影的興起與藝術特征[J].405,2010.

[4]義烏新聞網.淺談如何更好地建設新農村[EB/OL].http://省略/content/201105/13/ywnews.113546.htm.

[5]連輯.立足本土做好歷史文化題材的挖掘創作[EB/OL].http://news.省略/gundong/detail_2011_12/24/11543481_0.shtml.

作者簡介:

金福根,男,1958年出生,義烏市文化館,館員、中國攝影家攝協會會員、高級攝影技師。

30余年來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組織開展群眾攝影創作、攝影比賽、攝影輔導培訓活動。

篇(5)

關鍵詞:地方院校 體育 雙語教學

在我國加入WTO及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社會對高素質復合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相比之下,懂學科專業知識同時又能運用外語(特別是英語)的人才卻顯得稀缺。因此,如何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培養出更多既懂學科專業知識,又有較豐富外語知識且能用外語這門“工具語言”[1]深入探討研究,應用科學專業知識的人才,是我國教育界近年來重點探討研究的課題。

2001年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并在隨后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將雙語教學作為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一項重要指標,反映出國家對普通高等教育中應用第二語言進行學科專業知識教學的高度重視。本文僅就雙語教學和體育雙語教學的含義;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的實施以及所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

1. 雙語教學和體育雙語教學的含義

對雙語教學的界定,英國朗曼出版社的《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的釋義為當今世界的權威釋義,其釋義為:“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這一定義以“Use”為目的,以“know,but not understand”為基點,使雙語教學匯入到“learning by doing”的美國杜威實用主義教學原理之中,因此為各國雙語教學界所認可。本文中的雙語是以漢語為第一語言,以英語為第二語言和目標語言。體育雙語教學指的是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以漢語為第一語言,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雙重語言教學方式,學生不但學習體育學科知識,而且又利于掌握英語應用能力[2]。

2. 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的實施

體育雙語教學的實施這可不是件容易事,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初級階段:用簡單的英語會話貫穿整個課堂。這個階段主要是用一般的英語課上教師常用的語句,如“Look carefully”,“Follow me”等或簡單的句型,還有就是把一些重要的體育專有句譯成英文與中文相對照。例如籃球課上,將與籃球課有關的詞用英文列出,例如basketball、pass、shooting、dribbling等。再如太極拳一課中,可將shadowboxing、step forward、step baskward、white crane spreading it’s wings等等名稱呈現給學生。

中級階段:有了初級階段打下的基礎,學生漸漸適應這種教法,然后可以考慮加大體育課上使用英語的分量。中級階段主要是根據上課內容引用體育英文資料,直接讓學生從中獲取信息。這些材料的引用,對學生學習現代體育將更具有吸引力,當然有些經過篩選的資料,還得在學生生僻的詞上加注,使學生能更快地融入到體育英語情景中去。這個階段英語部分約占整個講解的1/2―2/3。

高級階段:前兩個階段基本上是體育教師單邊實行雙語教課,學生還處在被動的接受階段,由于思維方式及詞匯量的有限使之無法進入英語的語境。高級階段就是體育教師和學生能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語來思考問題和進行交流。這個階段除了提高學生英語說的能力外,還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將一些對體育人物、事件的評價或感想訴諸筆端,提高學生英語寫方面的能力。例如:學生們都知道奧林匹克的格言是“faster,higher,stronger,”而奧林匹克還有一句格言是“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not to have fougth well.”前者強調取勝,而后者強調參與,如何評價這兩句話。就可以請學生用英語來表達,之后體育教師用英文進行點評和補充。這對學生的聽、說以及寫作都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這三個階段是層層遞進的,如果沒有初、中級階段的訓練,是很難進入高級階段的。而現在開展的體育雙語教學還停留在前兩個階段。只有當體育教師和學生都有較好的英語表達能力時,才能實現雙向英語交流。

3. 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3.1 師資力量發展滯后

體育雙語師資的嚴重缺乏和發展滯后是導致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難以推廣的關鍵因素。目前,地方院校各專業課教師外語水平普遍偏低,專業知識好且外語水平高的教師就更少。許多專業知識豐富的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卻由于外語水平尤其是口語能力較差而無法進行雙語授課,而外語水平較好的中青年教師,卻存在專業知識不夠豐富的問題,也無法將專業知識與外語融合在一起進行講授。因此,雙語教學的匱乏,直接限制了雙語教學的實施[3]。體育雙語教學需要的是“復合型”教師,這對體育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2 生源的外語水平偏低

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傳統的精英教育已被大眾化教育所取代,上大學的門檻較以前低,對許多優秀考生而言,現在的問題不是能不能上大學的問題,而是能不能選擇一所自己喜歡且在國內較知名的大學。于是,優秀學生競相報考名牌大學、重點大學,同樣實行擴招后的名牌大學、重點大學也理所當然招到了更多的優秀生。地方院校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表現的弱勢大為明顯,成績較好的學生報考地方院校的比例也越來越少。由于地方院校的生源相當一部分來自農村,外語水平普遍較低,而體育雙語教學以英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的授課、學習方式及體育教學特殊的專業表達。由于班級人數多,加之學生在學習基礎和智力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特別是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便形成了學習英語能力與體育學科目標要求之間的落差,影響到學生體育學科目標的實現。目前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中出現部分學生收獲很大,部分學生不知所云的不平衡狀況,甚至還有少數學生感到體育雙語學習負擔比較重,給學校全面開展雙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3 英語氛圍構建不濃

目前,地方院?;旧蠜]有一個好的“英語校園”環境,不能讓學生時時、處處看英語、聽到英語。英語類的文化活動也不豐富,不能真正讓英語學習“活”起來。教育是講客觀環境的,環境是人格的魔術師。校園中一景一物皆含教育意義,對培養學生的創意具有“潤物無聲”的功效。因此,加強雙語教學氛圍的整體設計,通過精心設計校園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從語言、思想上給學生以無聲的熏陶,乃是學校發展中極其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雙語學院辦學成功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和基本保證。

3.4 外文教材嚴重缺乏,無本土特色

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的正常開展少不了外文教材作為教學媒介。然而,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很大,對外來文化理論的移植不僅考慮到國家層面、民族層面,還考慮到地區層面。目前我國高校體育雙語教材大多數是國外的原版引進,或獲得版權后翻印出版,而國內學者自編的外文教材寥寥無幾,且體育雙語教材都基于我國現在的教育體制、教育模式、社會背景及體育雙語教學實際,沒按照體育雙語教學自身形成的發展與解決的邏輯順序,開展全方位的理論和實證研究。這些教材不符合我國大學生的本土心理,也不利于體育雙語教學的持續健康開展。

4. 開展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的建議及措施

4.1 以政策導向促進體育雙語教學

教育部下發的《意見》中以政策導向要求各高校促進雙語教學,并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將雙語教學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許多地方院校由于各種原因,沒有能夠有效地貫徹執行,或執行效果不好。因此,學校應從經費傾斜、教師培訓、職稱評聘、教師工作量計算等方面進行鼓勵,也可以結合精品課程建議或教學改革立項等方面進行鼓勵支持,以進一步推動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的有效開展。

4.2 采取多種措施加強體育雙語師資隊伍建設

對于雙語師資,可以采取優惠的待遇引進和招聘應屆體育博(碩)士的辦法,還可以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對現有的高職稱體育教師,要不斷加強外語培訓或送他們到國外同類院校通過科研合作等形式集中學習半年到一年,使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英語水平都得到較大的提高,學成后回校開設雙語課程,以達到較好的效果[4]。對現有外語水平較高的中青年體育教師,可以鼓勵他們讀博(碩)士,進一部提高專業知識,使專業知識與外語水平融合在一起進行講授。為此,地方院校要創設雙語教學環境,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多種途徑培訓,培養一支雙語教學的師資隊伍。

4.3 創設雙語教學氛圍的內、外兩個環境

地方院校應注重加強體育雙語教學氛圍的整體設計。雙語教學絕不僅僅是強化英語的教與學,雙語教學必然是一種世界先進文化和人類文明的學習,是中國加入WTO與世界接軌的需要,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抓手。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和增強國際交流活動這樣內、外兩個環境,是建設和搞好體育雙語教學的重要條件。因此,地方院校必須在創設英語語言環境上要下功夫,拓展國際交流渠道,雙語教育必須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如果說課堂雙語教學是實驗雙語的內在因素的話,那么校園語言環境和國際交流就是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了。

4.4 找準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的切入點

地方院校體育雙語教學找到合適、可行的切入點是關鍵。切入點找不到,體育雙語教學就始終浮于表面文章,不可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我們以初級階段為例,如果一味地要求體育教師用英語上課,教學效果必是好不了。但是,如果體育教師找到合適的“切入口”――使用英語口令,就可以起到良好的英語滲透效果。英語口令比較簡單易學,學生哪怕不知道英語口令的意思和拼寫,只要多聽、多跟體育教師的口令做,也就明白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體育教師一發出英語口令,學生就會不加思考去執行,這不正達到了英語滲透的目的嗎?在此基礎上逐步深化和拓展,就為體育雙語教學留出了探索和實驗的空間。

4.5 加強體育雙語教材本土化建設

為保證我國高等院校教學質量,國家應根據大綱要求著手編寫適合我國國情的體育雙語教材。實現雙語教材建設研究的中國化與本土化,必須從研究我國現存的教育體制、教育模式、社會背景及雙語教學實際出發,按照雙語教學自身形成的發展與解決的邏輯順序,開展全方位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理清其脈絡,剖析其原因,揭示其規律,探索其解決對策,逐步積累起研究需要的本土基礎資料,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概念與知識體系。

4.6 大力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的科研工作

體育雙語教學在我國正處于試驗和探索階段,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體育課程采用雙語教學,不僅需要體育教師付出數倍艱辛,而且涉及到教學模式的改進和語言學、社會學、心理學、生理學等學科運用。我們倡導的體育雙語教學應當是基于科學研究基礎上的雙語教學,國外的雙語教學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可以有選擇地借鑒。體育雙語教學研究不能僅停留在試驗層面上,試驗取得一定成果后,要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雙語教學的科學研究。

參考文獻:

[1]郭瑞.淺談雙語教學[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社會科學版),2002,(4):97-99.

[2]李劍霞.體育雙語教學探索[J].寧波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92-95.

篇(6)

【關鍵詞】 鄉土教育資源 資源開發 資源應用

一、引言

我國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薄毒V要》還指出:“教師應善于發現和有效的選擇和利用當地特有的自然環境和社區教育資源,調整自身的教育內容和策略,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p>

二、鄉土教育資源及相關概念的界定

鄉土教育資源內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⑴指我們出生、成長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觀、文物古跡、歷史變遷、社會發展及民間藝術、民俗風情等。它包括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區資源;⑵指教育方法本土化、自然化、情景化、讓幼兒與環境材料直接互動,自主表達他們對世界的認識。

三、鄉土教育資源的類型及開發利用

1、鄉土教育資源的類型。⑴動植物資源。在農村,動植物隨處可見,比如花草樹木、螞蚱、蝴蝶,還有家里養的小雞小鴨、田間耕地的老黃牛,還有拉磨的驢子等;⑵自然物質資源。秋天莊稼地里的麥稈、收獲的各種豆子,還有玉米身上的胡須等都是自然物質資源,它們可以被用來制作一些鄉土的玩教具;⑶地方特色產業、文化資源。地方特色產業、文化資源即可以反映本地方的歷史文化和可以代表本地方特色的一些資源。如:蔚縣的剪紙藝術、壩上的口蘑等;⑷傳統的民間游戲和民間歌謠等資源。傳統的民間游戲資源非常豐富,他們形式各樣,例如傳統的民間游戲有抓石子、轉陀螺、彈珠子、推鐵環、捉迷藏、打寶等,民間歌謠有丟手絹、拉大鋸等等。

2、鄉土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原則。從幼兒認知發展的特點出發,選取適合幼兒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水平的內容,滿足幼兒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體現出教育的啟蒙性和趣味性?;谝陨险J識,我們在選用鄉土資源時應遵循以下原則:⑴生活化原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了大量的鄉土教育資源,如有些家長休息時常會帶孩子到草原、溫泉、滑雪場、森林公園等地方游玩;春節時常會在每家窗玻璃上看到造型各異的剪紙藝術,因此我們把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民間工藝品以及民間風俗活動,納入了幼兒園課程內容;⑵經驗性原則。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家鄉的土特產品往往有很多接觸,因此我們圍繞這些幼兒熟悉的事物開展主題活動,以提升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使他們獲得豐富的社會情感體驗;⑶目標性原則。當豐富的教育資源成為教育內容之后,想發揮應有的教育價值,還必須考慮各領域的教育目標。教師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教育內容、季節變化,不斷為幼兒提供創設新材料。

3、鄉土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方式。⑴情感體驗法 從課程資源的角度看,教材無疑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然而知識是來源于實踐的,如果教育教學活動僅僅局限于教材,就很容易將幼兒局限在課堂上,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有針對性地組織幼兒參與一些實踐活動,使幼兒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自覺地把間接的理論知識與直接的感受和體驗結合起來;⑵探索發現法。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圍繞一定問題,指導幼兒通過親自觀察、實地調查等活動,使幼兒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強化創新意識,提高創造能力,培養合作精神。幼兒在大膽探索、勇于發現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并增長各方面的能力;⑶嘗試操作法。這是讓幼兒通過看看、聽聽、摸摸、聞聞、嘗嘗等活動感知、認識事物,并在動手擺弄與操作中觀察和思考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鄉土教育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與應用

1、動植物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及應用。張家口尚義縣綠蔭幼兒園在園中創設鄉土化的教育環境,比如園中栽種各種花草樹木,使之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為幼兒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在園內開設種植園,幼兒可以親手栽種植物,觀察并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品嘗豐收的果實,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在各班的自然角里,幼兒可以喂養小蝌蚪,小魚等,觀察了解動物的生長過程和生活習性。

2、自然物質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及利用。在對綠蔭幼兒園進行訪談的時候得知該幼兒園鄉土化的玩具有用高低不同的小樹墩做的“平衡木”;長長的木板放在一個木墩上可以玩的蹺蹺板;自制的陀螺,用自制的木板拼圖;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對孩子們來說游戲材料是否精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玩得快樂。

3、地方特色產業、文化資源的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及利用。豐富的物產資源、特色產業、旅游景觀和獨特的民俗文化資源為幼兒園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比如愛康育幼兒園的老師讓幼兒了解傳統的手工藝制作,在元宵節、端午節這些傳統節日中,可以請有經驗的家長帶孩子們自制花燈、龍船;用糯米粉搓元宵等等。

4、傳統的民間游戲和民間歌謠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及應用。傳統的民間游戲資源非常豐富,是農村兒童熟悉的內容。例如綠蔭幼兒園就很好的利用了傳統的民間游戲資源,如:抓石子、跳繩、轉陀螺等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傳統的童謠語言幽默詼詣、簡練易記,富有生活情趣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五、結語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因此,開發和綜合利用農村的多種教育資源是農村實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策略。農村幼兒園教育存在經費緊張、設備條件差、保教人員少等各種問題,但農村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充分開發和利用它們,使它們成為實現高質量幼兒教育所需要的物質條件,符合農村的實際,符合幼兒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論文僅以河北省張家口地區為例探討鄉土教育資源在幼兒園中的開發與應用,可能不足以代表其他省市,但只要能夠引起人們對鄉土教育資源的重視,也就達到了研究的初衷。

參考文獻

1 黃浩森.鄉土課程資源的界定及其開發原則[J].中國教育學刊, 2009,1:81~84

2 袁圓.農村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D],2008,5:22~23李波.讓智慧從孩子指尖流淌出來[J].幼教園地,2006,8:51~52

4 彭愛蓮.充分利用農村資源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J].教育藝術研究,38~39

5 李桂芳.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與鄉土教育資源的利用[J].教育導刊,2005,9:18~20

6 師云鳳.鄉土教育資源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運用[J].研究會“十五”課題優秀成果選登,2006,1:19~20

7 肖莎.談鄉土資源的利用[J] .早期教育,2004,12:21

8 錢慶紅.鄉土資源――農村孩子自主游戲的瑰寶[J].學前教育, 2009,1:47~48

9 鄭亞男.野趣、農趣、童趣[J].科教論壇,2005,7:89~900蘭一心.農村幼兒園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優勢[J].幼教園地,2005,9:58

篇(7)

【關鍵詞】少數民族音樂;繼承與發展;文化價值;機制缺失

前言:

少數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揚工作也一直是我國文化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重要體系性工程之一。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在經歷了民族化的發展之后逐漸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表現出多元的發展可能性。當然,我國在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和發展的工作方面還存在著短板和不足。

一、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得以繼承和貫徹,這與少數民族音樂自身的意義和價值不可分割。首先,少數民族音樂是一個民族在風俗習慣、思想觀念、道德操守等方面的文化的結晶,是展現民族風貌,體現民族精神的載體。從這個意義上講,少數民族音樂就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更是民族魂魄的凝練。其次,少數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展是整個中華民族民族音樂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少數民族音樂代表了中華民族民族音樂的多元性,是民族音樂不斷走向繁榮的內部動力。少數民族音樂就像一條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它滋養和孕育了更加優秀、更加多彩的民族音樂作品,帶來了中華民族民族音樂的繁榮昌盛。最后,少數民族音樂為中華民族音樂發展帶來了創作的動力和創作的啟悟。少數民族音樂的存在和發展代表了少數民族音樂才華的展示和音樂創作的范本。所以,繼承和發揚我國少數民族音樂能夠為其他各民族的音樂創作和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更能帶來音樂創作上的靈感啟發。

二、當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分析

當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雖然近幾年借助電視傳媒的發展以及相關商業運作模式的支持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快速的發展。然而宏觀上來看,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存在著兩個明顯的工作缺失和不足。一方面,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自主、自發的層面。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作為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和行為規范。這就導致了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中面臨著責任缺失的問題。一些重大的傳承工作沒有具體的實施措施和組織方,往往大部分的自發性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品牌效應的形成的目的,真正出于傳承文化精粹、保存少數民族文化血脈的考量的音樂傳承工作還很稀有。另一方面,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忽視了學校的意義和價值。少數民族音樂教學活動在全國絕大多數高校的課程設置中并沒有一席之地,甚至被刻意地淡化或者冷處理。其實,學校面對的是青少年群體,他們的文化感受能力、音樂創作能力以及綜合音樂素養的形成和培養都是遠超于其他社會群體的。然而,由于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在這一方面的疏忽,導致了少數民族音樂并沒有被更多的民眾、群體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所接觸、接受。

三、強化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具體措施

結合當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現狀,以及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在責任缺失以及學校教育方面的缺失和短板,未來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的強化工作應尤其注重以下三個方面工作的加強。

(一)完善機制建設,明確責任劃分

完善的機制是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和前提。這一機制完善工作是一項長期工程和系統工程,需要再法律規范方面進行補充,將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作為重點社會發展課題進行保障并出臺具體的規范條例和工作標準。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完善責任機制、獎懲機制以及激勵機制。借助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的責任劃分工作,將責任意識落實到具體的某個部門或某項課題,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同時借助獎懲機制和激勵機制,提高工作效率,矯正工作態度。

(二)注重對少數民族音樂的整體性保護

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工作不僅僅是音樂作品的傳承和保護,更加是對整個少數民族音樂相關方的一種保護和激勵。比如注重對少數民族音樂作品中本土化、地域性、民族化特征的保護,防止商業化因素的過渡侵襲。同時將少數民族音樂作品的創作作為重要保護內容,積極召開少數民族作品討論會、研討會等,為少數民族音樂作品的持續創作提供動力和支持。當然,這種整體性保護還包括將少數民族音樂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相聯系,借助先進的信息傳播技術為少數民族音樂的推廣提供渠道,并賦予其更多經濟的、市場的因素和色彩。

(三)發揮學校價值,形成三位一體的少數民族音樂傳承體系

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工作,也不是某一機構所能夠獨立完成的。因此,在哦過少數民族音樂的進一步傳承和發展中,需要充分發揮學校的意義和價值,將少數民族音樂作為重要的課程內容植入到學校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之中,發揮青少年在少數民族音樂傳承中的作用。當然,社會、政府的角色也不能淡化。形成良好的少數民族音樂傳承氛圍,政府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等都是建立三位一體的少數民族音樂傳承體系所不可或缺的內容,也是未來需要著重努力的部分。

結語

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工作關系到少數民族文化引進、思想觀念、道德體系的保留和發展,是未來我國社會現代化建設體系的不可或缺的內容。結合當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工作中存在的責任缺失等問題,注重從學校、機制建設等方面強化對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揚是社會主義文化不斷走向繁榮的基礎性工作。

參考文獻:

[1] 自治區統計局普查中心課題組.加快廣西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J].2011(12):54.

[2]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2003 廣西發展報告[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4.9:314-334.

[3] 白振聲.文化.民族與民族學[C].王曉莉.民族研究文集(文化.民族.民俗.考古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蜜芽忘忧草三区老狼大豆|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 欧美 国产 综合 欧美 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成人爽a毛片免费|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成全影视免费观看大全二|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中国女人大白屁股ass|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亚洲 欧美 自拍 美腿 卡通|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国产精品女视频一区二区|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公天天吃我奶躁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一本本月无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末发育娇小性色xxxxx视频| 日本成熟老妇乱|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亚洲综合色无码|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