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分享式教育教學

分享式教育教學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19 16:21: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分享式教育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分享式教育教學

篇(1)

關鍵詞:Web2.0;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4)13/15-0015-04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國際教育改革的趨勢,也是近年來教育改革實踐受到關注的熱點話題。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專業知識、教學技能、專業情意、專業培訓、專業自主等方面的發展,新媒體技術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成為近年的研究熱點。這是由于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能力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在課程實施中具有創新能力、教育實踐能力、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適應新課程、具有專業化水準的教師,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保證,也是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技術與教師的專業發展有著必然聯系,特別在目前新媒體技術廣泛介入并深刻影響教育教學領域的背景下,技術成為影響教師發展的眾多因素中最活躍、最具變革意義的因素。[1]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教師與技術相互影響、互為作用,教師不斷嘗試將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工作中,以此來提高教學的成效。在接受、掌握、熟悉新媒體技術后,教師應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與應用,并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對技術加以改造以適應教育教學要求;另一方面,當新媒體技術在融合滲入到教育教學中時,會促使新教學觀念的產生,形成新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因此,技術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工具、途徑、手段、方法,掌握新媒體技術亦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要求。

一、Web2.0支持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根據社會文化觀與分布式認知理論,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的發展需要在一定的社會場景和人際環境中,有效地利用各種學習資源與工具來實現。教師專業發展要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反思性、復雜性和社會性等特征,而Web2.0所具有的個人化、社會化、自組織等傳播特點,提供了教師專業發展所需的學習資源和社會交往網絡環境。Web2.0應用元素包括Blog(博客)、Podcast(播客)、Tag(分類標簽)、Bookmark(社會性書簽)、Ajax(異步傳輸)、IM(即時通訊)、 RSS(新聞訂閱)、Wiki(維基百科全書)、SNS(社交網絡軟件、社交網絡服務),使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學習需求,以自主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信息的使用、建設、豐富、演變。

1.Web2.0促進教師觀念的變化

在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教師改變原有的教育教學觀念,運用現代的教育思想與理念,掌握教改的最新動態信息,使用先進的教學設計方法與理論,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創造適合時代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優化教學教程,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目前,Web2.0提供的各種教學資源為教師觀念的更新提供了情景資源。例如:播客匯集了眾多教學情景、微課程和優秀的說課視頻,博客利用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分類記錄教學敘事與教學經驗與反思,使教師觀摩、閱讀、思考的同時了解并獲取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Web2.0所提倡的分享、平等、貢獻、社會化、交互、關聯、自主、開放的理念及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改變了教師、學習者、媒體之間的地位和關系,豐富和充實了教師的專業發展理論與實踐內容,促使教師在平等地分享、傳遞、交流、關注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接受、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并讓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滲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使自己的角色逐漸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設計實施者、引導者、者、組織者、合作者、培養者、促進者、參與者,從而讓教育教學工作跨越到一個新的高度。

2.Web2.0有利于新手教師教學經驗的獲得

決定教師專業發展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概括起來包括三方面:“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情意”。[2]教師從新手發展成為專家型或教育家型的教學過程中,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心理品質等方面都需要經歷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需要不斷地反思與實踐。基于Web2.0的各種教學資源提供的眾多成功教學案例和材料中,聚合了工作于教學一線教師的優秀經驗。例如:播客中匯集了許多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的視頻,為教師提高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提供了典型示范,從而解決了以往要通過長期課堂觀摩、聽課、評課才能獲得教學經驗的問題,優秀教師的個人知識與經驗也得以傳遞。目前,許多新手教師會在網絡上自主尋求教學設計方案、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利用土豆、優酷、百度視頻等網站來獲得所需視頻案例。另外,新手教師還可以將自己的教學場景記錄下來,利用虛擬社區、博客、播客、SNS等網絡平臺到網上,以獲取他人的評價建議與幫助,有助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客觀認識。

3.Web2.0提高了教師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

新課程改革決定了教師角色的多重性,決定了在教師教學生涯中自主發展、協同創建的重要性。在課程和教學設計方面,新課程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管理政策,教師不再僅僅是一個課程的實施者,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不僅使課程具有了一種動態的、發展的性質,也讓教學真正成為了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根據社會發展和信息時代的發展需要,結合教學要求和個人的教學風格,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和教學內容特點、學生的需求與基本狀況,對教學過程進行重新設計與組織,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資源,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習效果。同時,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完善新的課程體系,共同參與課程開發,為適應信息社會的要求而成為課程的主動參與者與創造者。利用Web2.0提供的技術與工具,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狀況,發揮創造力,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設計、開發、過濾、加工、處理、制造和傳播,并通過教育傳播活動傳遞給學生。例如:利用博客、QQ進行文字分享、圖片分享、視頻分享等方式,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學心得、教學感悟、教學課件進行上傳或下載,豐富并實現課程資源的分享;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博客搜索、獲得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設計教學方案,還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規劃和分類,實現個人知識管理;利用Tag的標注,自主高效地查找受歡迎的教育站點,區分資源的性質;Web2.0在豐富和優化教學資源內容方面具有整合功能、派生功能和鏈接功能,基于Web2.0的教學資源可以被自由地組合、挖掘、拓展和利用;[3]同時,還可以利用SNS社會性軟件,改變教師在傳統備課中處于不同空間的分散狀況,既可以與同事進行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與評課、虛擬教研等活動,還可以與其他地區或其他學校的教師,自發地形成協作小組,相互分享推薦優秀的教學資源;利用QQ群、Wiki、博客,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和協作討論,在社區互動中分享經驗、積累實踐性知識,在相互的促進、相互協作中形成具有群體文化的教師共同體聯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依據教學要求,充分利用播客為課堂創設圖文聲像并茂的教學情境以表達教學內容,利用概念圖展示事物之間的關系;結合學生實際,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任務,引導學生之間利用MSN、OICQ、QQ、Skype等即時通訊軟件,建立協作性的學習環境,開展小組合作與交流活動,創造寬松合作的學習氣氛,進行師生之間的充分交流,在學習討論中形成一種生動活潑、人人參與、主動積極的學習氛圍,并建立民主、有序的和諧師生關系;教師可以發出討論主題,與異地的師生進行知識的分享,協作學習,促進學習成員間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間的交流;在引導學生利用博客提供的交流平臺討論學習內容時,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心路的思想表達,促進學生對知識與學習方法的反思和分享等;利用開放式的、面向社群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知識庫站點Wiki,師生之間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同一概念進行探討,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進行深入研究,有利于積累集體知識,發揮集體的智慧;還可以在Wiki上組織學生討論解決、協同編輯有爭議的學習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資料查詢,對概念內涵與外延的深入探討與延伸擴展,追蹤知識的持續變化,保證知識的完整性與全面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Wiki對學生的作業給予批改。

課后,Web2.0使教師擁有更多為學生提供教學信息與資源的渠道、建立協作性的學習環境,豐富師生之間的交流。例如:利用文摘、書簽、讀書列表等社會性軟件的項目管理工具,可以為學生提供特定內容傳播的途徑,通過Tag來整合教育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為學習日志、帖子添加標簽,學生利用Tag搜索的方式可以獲取教師的收藏,從而獲得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師生還可以通過網站上與自己使用了相同Tag的優秀教育資源進行管理。這樣可以使網絡中原本紛繁復雜的教育資源變得規范、有序,教師和學生在自發地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同時,也完成了對眾多教育資源的分類;教師利用在線聚合RSS或Feed源可以向學生布置作業,通過推薦Feed的方式將學習資源推薦給學生,幫助學生方便地收訂網站專業培訓課程和有關的教學信息簡報,定制學習頻道;利用播客作為文件、上傳文件及共享視頻的信息平臺,教師可以下載相關內容視頻或將課堂講授活動制作成教學節目,學生通過接收來自教師發送的多媒體素材、教學案例、教育文檔、視頻教程等教育資源來促進對課堂知識內容的深入學習或課后的復習;教師利用博客空間進行以日記體的方式發表文章或轉發相關內容,進行個性化表達,對教學信息進行創造和修正,并指導學生建立Blog來分享學習心得與資源,交流學習信息,促使學生彼此分享讀書經驗,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博客比較清晰地了解到學習者的學習進展情況、所思所想以及學生所需要的幫助是什么;[4]在教學評價中,將學生在博客中發表的文章和在SNS中的交互情況等作為成長檔案,從而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過程性評價。

4.Web2.0促進了教師的課后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教師專業成長=經驗+反思。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有意識地、持續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高,成為教學研究者,這不僅是知識經濟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更是提升教師教學理性,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的重要途徑。教育專業化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的自覺追求,反思是教師持續性的專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通過反思,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并提出創造性見解。Web2.0為教師進行反思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如SNS可以把關注相同研究內容的教師聚集在一起,當一個教師發起對某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探討時,會引起其他教師的關注,并紛紛加入到話題的討論中,從而在交流討論中不斷擴大社區人群,形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人際關系網絡和寶貴的學習資源。教師之間可以通過信息的、經驗的分享、討論交流、通過關注對象等方式來搜索、探討共同的話題,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啟發,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的共同發展;利用博客可以發表個人觀點、記錄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對教學過程、師生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相應處理。并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進行反思,對工作經驗進行適時的總結,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不斷地感悟,在回顧、分析、反思過去經驗與教訓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新問題、新現象。教師的自我覺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會避免失敗教學的重現、提高今后的教學效果;利用博客,教師還可以閱讀、觀摩、體會其他教師的教學行為,并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修正或肯定。通過博客的“回復”、“評論”不僅可以尋求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解決對策,還能得到他人的鼓勵與幫助、贊賞,并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同時,其他教師根據博主描述的現象,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對策。目前,促進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Web2.0應用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案例包括“東行記”、蘇州教育博客網、廣州天河部落等。

5.Web2.0提高教師的教研科研能力

基于Web2.0的社交網絡和虛擬世界引發了教育領域的一系列變革,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環境、資源、工具與服務。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提高研究意識,善于發現問題,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將教學與研究融為一體,探索出新的教育規律,因此,研究應成為教師的一種專業生活方式。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各種新觀念、新思想、新理論、新問題,出現新手段、新模式,都為教師提供了開展教育科研的課題源泉。教師通過分析、發現、探究,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與習慣,提高科學分析的能力和技巧,通過新的教學理念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總結、反思、評價、改進,形成有利于個人發展的實踐知識,創造獨特的教育藝術。在教學與科學的研究過程中,Web2.0為教師查閱文獻、掌握新觀念、新思想、新方法和制定研究方案、搜集資料、處理分析資料、形成結論的過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使教師能夠在行動研究中系統地反思與總結經驗,提升教學實踐的理論層次,不斷調整教學方案以及角色和能力結構來適應信息技術教育環境下學生學習的需要,并在研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例如:利用博客作為個人成長及教學科研工作的工具,教師可以隨時記錄教學反思、學習體會和在教學中發生的各種故事,快速地發表教育敘事、教育案例,積累教學材料;教師在利用博客進行教學經驗的總結、教學靈感的記錄的同時,對教學信息進行歸類管理,提出改進方案,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實現個人知識的管理。

在教育教學研究過程中,利用Web2.0構建多元的信息傳播通道和Web2.0對傳播內容聚合與分類服務機制中,[5]教師可以形成篩選機制,建立相關列表。利用RSS和TAG可以實現知識的訂閱與推送,收藏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的頻道,以快速獲取頻道中更新的內容,聚合更多的與自己研究主題相關的主題,過濾一些不必要的資源,避免信息過載;利用Tag、博客的搜索引擎可以將分散于不同學科、不同地區具有共同特征、共同愛好、共同研究方向的教師匯集起來,利用社會性軟件進行課題的探索交流,推廣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通過在教師群體中分享研究經驗,可以實現思維的碰撞和靈感的產生,從而有利于實現集體智慧,形成擁有共同愿景的教師共同體。

6.Web2.0為教師職后培訓提供了新的途徑

教師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目前,信息技術支持下教師專業發展是當前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技術支持下的教師教育發展模式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研究內容。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學理念的變化,為教師培訓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要求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教學技能的培訓。由于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工作繁忙,既要完成教學工作,又要進行班級管理,還要進行教研活動,身擔多重角色,可以利用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傳統的業余或脫產參加面對面的培訓受到限制,同時,偏重理論講授、難于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進行培訓,形式單一、短期的培訓效果難于維持,也成為各種教師集中面授培訓學習班的詬病。而基于Web2.0網絡環境為教師的職后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與環境,并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器。如利用Web2.0,實現了培訓教師在學校或在家通過觀看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直播課堂,獲取真實教學情景的優秀案例,獲得推薦的專業資源,可以與專家或同行進行在線交流、提交作業、交流成果,對自己教學設計方案和教學行為進行評價,獲得專家的引領和同伴的互助。此外,Web2.0支持教師的知識建構,使隱性知識顯性化,使教師學習者成為學習的主體。目前,Web2.0應用已成為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理想工具與平臺,在基于Web2.0的各類平臺中,教師不僅可以自由選擇觀看教學情景視頻,學習交流教學經驗,也可以分享成功案例和優秀經驗,還可以共同研究解決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既適合于作為自主研修的工具,也可以作為教師學習共同體交流、協作的平臺,還可以是行動研究、分工協作和共享經驗、反思評價、知識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結束語

信息技術是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在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中,新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及其所引發的新教學模式、教育理念和網絡學習環境的改變,對教師專業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Web2.0以其自主、開放、共享、關聯、參與等特性為教師專業發展從理念、技術、平臺、工具提供了支持。至今許多省、地市也都已經建立了基于Web2.0的、用于本地域內、供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用系統。Web2.0提供了自主研修、協同參與、共同創造、交流分享的環境,創造知識的獲取、處理、存儲、交流、共享、管理的條件和技術支撐。不僅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知識、教學技能、教學情意等方面的不斷完善,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條件,也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和嶄新的途徑。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終身的、持續不斷的過程,技術支持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日益受到重視,新媒體技術支持下教師專業發展也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研究內容,Web2.0也正成為教育界共同關注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 李美鳳.教師與技術的關系再論:技術對教師發展的作用機制[J].中國電化教育,2012,(01):7-12

[2]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游思聰.Web2.0在遠程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中的功能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9,(10):66-68.

篇(2)

[關鍵詞]博客 教育博客 教師專業發展

博客起源于美國,也稱blog,中文意思網絡日志。Blog就是以網絡作為載體,快捷迅速簡易的發表自己的心得體會,與他人很有效輕松的進行互動交流,加之豐富個性化展示的一種綜合性平臺,與他人共享。[1]鑒于博客的種種優勢,博客的迅速得到普遍流行,也被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漸漸認同,在教育各個方面成為很有效的工具,隨之產生了教育博客。[2]

一、教育博客的定義

教育博客是教育領域中的教育工作者將自身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心得、教學感悟、教學經驗、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案課件以文字、圖片、多媒體等方式上傳發表,突破傳統以往課堂講課時間等時空局限,讓全社會分享知識經驗和教育教學成果,記錄師生成長經歷的一種博客式個人網站。是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利用互聯網的“零壁壘”的博客技術。[3]

二、教師專業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不是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新課改強調教師是學生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對教師的專業技能,專業素質要求更高,在當前網絡信息化的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尤為重要,需要教師不斷進行反思和創新,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從而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4]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專業思想、專業能力不斷提升完善的過程,從而成為一名專業相對成熟的教育教學專業人員。教師專業要很好的發展,需要教師投入較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較大的熱情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進行提高自我,不斷“充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三、教育博客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系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下教育博客越來越受教師的親睞和重視,很多教師不斷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博客,用教育博客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

(一)教育博客為教師專業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首先,通過教育博客,教師的情感可以得到表述,與他人的互動交流可以解除教育教學上的困惑,是教師的“網上幸福家園”,很大程度的增強了教師專業發展的興趣和主動性。其次,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快捷方便即時的通過教育博客之教育敘事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認真的反思、研究、記錄教師個人成長經歷,把個人的教學資源、教學經驗、心得體會加以整理發表,逐漸養成良好的教育反思習慣,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提高學科知識水平,豐富教育科學知識,提升教學技能。最后教育博客在教育活動中的應用,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可以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互動交流中了解,達到情感共識,有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有效進行,從而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接受新事物,在實踐總結中發展自身專業。

(二)教師專業發展可以指引教育博客

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之一便是教師之間相互合作、共同探討,但事實上當訪問者閱讀被訪者教學日志時往往只看不言。教育博客的應用能很大程度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毋庸置疑,但是可多教師建立起自己博客后往往將其處于擱置狀態,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這個平臺。像這樣的問題很多,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又為教育博客的發展提出了信號,有需要就有進步。

教育博客和教師專業發展息息相關,以自身“門檻低,好入手,超越時空界限性”等優勢為教師專業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幫助作用,同時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為教育博客的發展起到引導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5]

四、利用教育博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對教育博客、教師專業發展已經有很大程度的了解掌握,也明確了教育博客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關系,那么根據當前教育博客發展現狀,借助比較優秀成功的案例,分析總結如何利用教育博客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案例描述

明月悠悠的blog---開平教育博客

該教育博客是由用戶名為明月悠悠的方明老師所開通建立的,是以英語教學為主題的,博客頁面導航條從上到下依次為:時間記憶、最新評論、專題分類、最新日志、最新留言、搜素、用戶登錄、友情連接、博客信息。主題分類下又分為:首頁、相冊、課件、人生哲理、講座體會、英語小講稿、英語美文、活動體會、小文章、讀后感、教學總結、教學案例、夢飛翔、計劃總結、學海無涯、教學設計。

對該博客的瀏覽了解分析,“我的教學生涯―痛快并快樂著”字里行間都記錄著博主對待學生、對待工作的認真,依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理性客觀的管理班級,正確的引導學生的學習成長,和他人分享工作中的感動事跡,分享與學生一起努力的辛酸和成果的喜悅。博主認為有了同事及領導的幫助自己是幸運的,有了一群可愛孩子的陪伴自己是幸福的,每一天有很多事要去做自己是充實的,在工作中收獲成長自己是快樂的。正如文章所寫,“面對學生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如同天上的繁星深情的遙望、守護自己,便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退縮,即使再累再難也渾身充滿勇氣和力量,自己將一如既往的為教書育人做貢獻播撒愛心與希望,讓教學生涯充滿幸福、充滿快樂!”通過教育博客整理課程教案、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及改善措施,比如:“Lesson21 A skating lesson ”教師能夠認真整理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認真總結進行教學反思,認真分析整個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肯定了多媒體應用帶來的良好效果,明確過多的課件播放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針對不足提出改善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適量的采用多媒體教學,依據課本需要適量創設應用多媒體情景,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習英語。同時,博主整理發表教學日志讓訪問者進行瀏覽分享,比如發表的日志:小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訓練及培養,英語課堂中常見提問方式及應注意問題,如何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等。

通過對該教育博客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出博主借助于教育博客記錄教師生涯的點點滴滴,有感到、有辛酸,激發了教師以更高的熱情突入教育事業。通過教育博客對課程進行總結反思,在反思中積累經驗。日志的發表體現出了博主對學科的鉆研,在整理、總結、反思中使專業知識進一步完善豐富,教學技能的提升,可以看出博主認真經營自己的教育博客,借助教育博客平臺記錄成長經歷,與他人分享工作中的幸福感,通過資料的整理和反思提升了業務水平,和他人分享工作中的成果的經驗,給人最大的體會就是能夠通過博客頁面展示博主對學生的正確認識,成為學生的引路人!注重學生的心里情感,藝術性的做好本職工作,在博客這個平臺下教師的認真經營讓教師感到幸福感。

(二)利用教育博客促進教師

1.教師應及時更新完善教育博客

對于開通的教育博客,有的教師將其束之高閣,很長時間都沒有進行更新完善,不能夠及時將日常生活中隱性想法和有意義故事事件整理出來,不能夠使自身教學困惑得意解決,不能夠有效的利用教育博客平臺展示自我、建立合作交流關系,這樣不利于自身專業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時對教育博客加以更新,完善每個環節,認真布局博客頁面,把教育博客當做自己的“幸福花園”,不斷的“施肥澆水”將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辛酸苦辣,感動事跡記錄下來,轉載傳播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養成良好的經營習慣,建立屬于自身個性特色風格的教育博客,長此以往,便會在無形中提升自我。

2.教師應借助博客平臺不斷的對教育教學進行總結反思

教學活動的認真總結反思,往往對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引作用,傳統的日記形式不是那么快捷方便,教育博客為教師提供了一個非常便捷的反思平臺

第一,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博客日志的形式加以發表,記錄教學過程中的事件并合理客觀的分析總結出經驗,發表自己的想法從而分享給他人閱讀,獲取他人意見,進而得到改善措施;

第二,通過閱讀別人教學活動事件和教學反思,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獲取有助于提升自我的經驗,消除教學疑問。

通過教育博客平臺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消除各種顧慮,豐富自身經驗。

3.將教育博客用于教育科研中

教師從一個新手到專家,進行教育科研是必由之路。基于教育博客作為教育敘事研究文本的交流平臺,將過去以書面為載體的敘事研究報告架構在教師專業發展平臺上,教師可以將某節課堂教學敘事出來,使之成為一份相對完整的案例。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將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以及對這一節的反思插入到相關的教學環節中,用“現在想起來…”“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上這節課,我會…”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教學改進的思考;利用教育博客進行自傳,從而反映自己教育觀念、行為。可以加入相關教育博客群,通過和專家、同行的交流互動探討教育相關問題,獲得各種幫助,實現資源共享,教育博客凸顯了交流和互動,從而激發教師教育科研熱情,積累經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6]

4.將教育博客應用于教學活動實踐中

教師完全可以將教育博客應用于像學生學習情況的電子檔案、教育輔助管理、協作學習環境創設等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教學信息、提供教學資料,通過發表日志讓學生訪問閱讀,和學生的互動對話中了解學生所需,認真做好學生的引路人,關愛學生。利用教育博客創新的提供給學生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感覺所需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讓教與學最優化的進行,利用教育博客平臺藝術性的解決好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讓教育博客做好輔助教學工作,在實踐中提升自我專業。

總之,教師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需要,熟悉博客自身的功能,發掘博客的潛力,合理創新的應用教育博客,讓教育博客這個新興教育工具為自身專業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博客 [EB/OL]. http:///view/1509.htm

[2]李聰,胡小娟,王蘭 教育博客的應用與反思,新疆師范大學數理信息學院 [E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

[3]教育博客 [EB/OL]. http:///view/158016.htm

[4]高明山.基礎教育新課程導航[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10):17~18

[5]楊倩.教育博客與教師專業化發展 [J].現代交際,2011年第2期.

篇(3)

一、微信的含義及功能

微信是騰訊公司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微信功能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現在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網頁、平板電腦、快速發送語音、圖片和文字、視頻。微信提供公眾平臺、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等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臺,同時微信幫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帶給使用者全新的移動溝通體驗。據騰訊公司的數據,至2015年一季度,微信活躍用戶5.49億。微信所具有的音視頻、圖片和公告、傳輸文件、共享資源等特點在教育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應用價值。

二、微信能夠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實現課堂延伸

語文是一個需要知識長期積累的學科。現行的課堂教學中,40分鐘的時間內,教師只能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講解與課文有關的重要知識點,很多內容無法進一步展開闡述,只能一筆帶過。課堂知識的局限性,需要學生在課后自我學習,不斷補充。語文素質培養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可以將網絡上的教學資源整合起來,通過建立微信群、開通公眾號的形式,把微信作為課外語文知識傳授平臺,通過搜集整理名人佳作,“常見錯別字,易讀錯字”等各種學習資源、教育資源分享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家就可以學習。將有益的內容提供給學生學習,補充課堂教學內容,掌握新的教育理念。

三、充分利用微信傳輸的互動性,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微信是一個互動的平臺,通過微信群,師生間可以及時進行溝通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好習作”“好作業”可以在微信群中“曬一曬”, 既是對展出作業同學的認可與鼓勵,也為其他同學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與標桿。在教學環節布置語文作業,讓家長協助監督,利用微信語音發送功能,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在拼音認讀,課文誦讀過程中,將每個人的學習情況錄音上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避免有些學生偷懶,利于老師檢查。鼓勵學生學會自我學習,通過在網絡上搜集閱讀好的文章、好的語文知識點等資料在“朋友圈、同學群”中分享。同學之間對好的作品通過“點贊”進行交流學習,老師也可對學生上傳的資料,分享的內容進行回帖評價,如寫讀后感,同學留言等,讓微信分享成為一種自我學習的過程

四、利用微信開展差異化教學,強化家校間溝通交流

篇(4)

一、平常心態,研究實踐,改進教學

平常心態會使研究成為一種教育生活。要引導教師相信研究的價值與能力,讓教師知道,每天對那些存在于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究、解決,就是在做教育科研工作了。科研中多了一份平常心。也就多了一份真實的積累和經驗,也就多了一份超越與提升。

一線教師的教育科研是以學術頭腦和科研意識來審視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學會更理性、更有預見性地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這是一個“做――想――寫”的過程。一是在教育教學第一線腳踏實地地做,沒有這個基礎,教育科研必定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二是我們的做是在不斷思考中理智地進行的,能否在做中想,是一般教師和優秀教師的一個重要分水嶺;第三才是寫,把一些問題想清楚了,寫下來,作為自己實踐與思考的結晶,與同行分享。而這三個環節也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否解決實際問題,在多大程度上解決實際問題,能否改進教育教學實踐,在多大程度上改進教育教學實踐,能否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這種發展,才是衡量教師教育科研的最終標準。

二、化整為零,隨機教研,真實分享

校本教研可以化整為零。如可以定期在“校園論壇”上公布研討主題、提供學習材料,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時間參與學習研討,發表自己的觀點。網上交流人人平等,無拘無束,教師可以暢所欲言。

隨機教研是一種非正式的教研。它表現出這樣突出的三個情形:一是眼前碰到了真實的問題,或有趣,或棘手;二是心中積聚了解決問題的愿望和沖動,或自信,或焦慮;三是身邊的同事成了無話不談的良師益友,或啟發,或建議。

教師遇到了困難,可以隨時提出來,向其他教師求援,由大家來會診,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共同攻堅。教研伙伴也不局限于教研組和同一學校,課堂、走廊、辦公室、學校操場、路上車上、網上都可以是教研的場所。隨機教研會出現各種教師學習共同體,他們在其中進行自我教育(深度的教育教學反思和交流),分享彼此對于教育教學的認知和理解。這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

三、聚集課堂,關注常態,提升底線

關注常態意味著重心下沉,將提升日常教學質量作為底線和重點,把基礎的做好。其實聽課不是非得要聽名家的課,不是只有大師才能傳授“真經”,也不是“遠來和尚會念經”。我們身邊的好教師并不缺少,只不過我們沒有充分利用罷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本校教師有的教學手段高明,出神入化;有的教法獨特。棋高一籌;有的解題分析到位,點石成金;有的課堂教學風趣幽默,妙語連珠;有的體態語言惟妙惟肖,生動有趣……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有選擇地去聽課,以彌補自身的不足。這樣的聽課活動有的放矢,雖然沒有興師動眾,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上好“原汁原味”的“家常課”才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樸實、扎實的“原生態”課,沒有那么多的花架子,而是真正把課堂教學落實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效率上。

四、自我指導,深度思考。有效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中“個人自我指導模式”有許多靈活多樣的形式,常用形式有這么幾種:1、閱讀自己挑選的材料(如學術期刊和專業書籍)。2、記下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尷尬場面,并進行深刻的反思。3、把日常教學中成功的故事和深邃的想法整理出來投給相關報刊。4、建立教學檔案袋,記錄下自己的成長軌跡。5、擬訂個人專業發展計劃,描述自己的學習和成長目標,以及為達到目標所采取的措施。6、參加專業會議,擴大眼界,豐富思維和提高認識。7、選修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課程,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8、申請課題,如負責一個項目。

篇(5)

一、更新教育管理觀念——引領與服務

教育管理者要與教師建立新型的互動、合作、分享和支持的人際關系,給予教師發展的空間,這樣教師的創造潛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園的行政班子在工作中真誠地與教師們交朋友,對教師關愛、信任和尊重,及時了解、關心教師,主動接近教師,為教師創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溝通環境,給予教師充分的肯定及細致、專業的指導,還給予教師學習上的支持與服務,創造機會讓教師走出去,接觸其他幼兒園的先進教育理念,更新教師理念。教育管理者自身也要不斷學習、積極反思、更新理念,尋找、發現問題,探討管理優化策略,觀察、了解教師的真正需要,將支持和服務落到實處。

二、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今日幼兒——明日棟梁”,幼兒園的優質教育與教師的素養成正比,教師的專業素養好壞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健康成長。我園開展“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教師專業素質培訓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定期邀請專家來園引領教師的工作實踐,派遣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培訓回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培訓心得,不斷推動教師更新觀念。每周例會開展“智慧分享”活動,由一位教師把自己工作或學習上的收獲在會上與大家一起分享,從而把積極、上進、健康的思想帶給大家。做好“結對子工程”很重要,發揮骨干教師傳幫帶的引領作用,鼓勵青年教師虛心好學,勇于嘗試創新,盡快成長。通過總園與分園、年級組與年級組搭班結對、自我結對等多種結對形式,搭建思想交流、教育研究、教學研討、成果共享的平臺。注重每位教職工的師德修養、言行禮儀培養。對外開展家長會活動、幼兒園開放半日觀摩活動、親子活動。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能讓家長充分體驗我園的優質教育,從而提升幼兒園的整體形象。

三、推進教師專業成長——分享與交流

1.理念的轉變:“一日生活皆課程”

孩子的發展落腳在課程,要轉變以往只重視課堂教學的觀念,“一日生活皆課程”,要關注孩子一天的活動。幼兒教育的內容是要情境化、活動化、過程化的。我們建立了科學的一日活動常規,園內開展“周冠軍”評比活動,細化每一環節的管理,加強督促、檢查與指導。我們借助音樂常規法、常規記錄法等輕松有趣的方法強化幼兒常規習慣的養成。在一日活動中尊重孩子的人格,讓孩子度過有質量的每一天——給孩子這樣的感覺:每天都很開心、每天都有新鮮有趣的事情做,喜歡在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生活、游戲。鼓勵引導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細化檢查教師一日活動組織實施情況,及時反饋指導,與教師分享好的教育教學策略,優化、提高教師組織管理一日活動的水平。

2.優化集體備課,合作提高

集體備課重效果,講實效。提倡有效備課,并針對教育教學實際問題展開研討,解決實際問題,活動內容相對寬泛,游戲、活動、教學均可,目標指向解決問題,真正提升教學質量。集體備課,能更好地促進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把握和處理,加強對課程的審議,從而優化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群體素質的整體提高。

3.創新園本教研,讓教師在交流分享中成長

從問題進入教研,搜集、整理、確定問題;用理論支撐教研,幫助教師梳理、尋找、建立理論聯系;以案例展開教研,讓反思提升教研。教研要有專業引領,將感性上升為理性,將觀念轉化為行為,將理論內化為一種素養。

在園本教研中,為教師創設“專題研究”“現場案例分析”“一課多研”“同題異構”“沙龍”“特色經驗交流”“智慧分享”“頭腦風暴”等平臺,營造求真、寬松、分享的教研氛圍,讓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如:我園開展的“主題背景下幼兒園自主性游戲的有效開展”園本教研活動,以游戲暢想為導入,用經驗分享法、案例分析法、分組研討分析法一起探討幼兒園主題背景下自主性游戲環境創設、指導策略、有效講評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交流各自在自主性游戲開展中積累的方式方法以及心得體會。教師拋出了面臨的困惑,在大家熱烈的研討中,一起尋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讓教師收集來自同伴的智慧,自身也獲得思想提升的機會。

篇(6)

【關鍵詞】移動教學平臺 平板電腦 教與學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對教育領域的不斷滲透,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已被打破。2015年11月,學校免費引進了“小螞蟻”移動教學平臺,在我班使用平板電腦移動平臺學習,引領師生走進了云課堂。自開展平板電腦授課以來,學生借助“互聯網+”的移動學習,實現與當前社會生活特征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學生興趣濃厚。課堂上,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快速反饋學生學習情況,提升了教師教育決策的科學性和及時性;通過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構建智能環境,讓師生能夠施展靈巧的教與學,從而為學習提供最適宜的個性化服務,促進了教學過程的高效溝通和教學資源的豐富共享。那么,基于平板電腦的移動教學平臺究竟如何有效應用到課堂中?它對教與學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筆者將對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初步研究。

一、移動學習平臺在小學數學中的設計和應用

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移動學習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以及移動終端設備來獲取教學資源和教育服務,它通過滲透、關聯和混合傳統學習方式,促進情境學習、社會性學習、非正式學習等學習理念的創新性實踐。因此,從理論上講,移動學習可以應用到任何學習模式中。但是目前將平板電腦真正應用到課堂上的案例并不多見,本文以小學六年級數學《負數的初步認識》課程為例,將移動學習平臺應用到課程的移動學習中,以期為移動學習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案例和建議。

【課 題】

負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理解負數的意義、了解負數的產生和作用,感受運用負數所帶來的方便。

2、會正確地讀寫正、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通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及其讀法和寫法。

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準備】

教師端平板電腦、學生端平板電腦、大屏幕、

【教學過程】

一、(課前)自主預習

教師通過平板電腦將提前做好的微課和預習單推送到學生端,學生在家觀看視頻,自主學習并填寫好預習單保存提交(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及時批改預習單,通過對完成情況進行整理、分析并調整教學)

二、(課中)認識負數

教師利用平板電腦將練習任務推送到學生的平板電腦,學生完成任務后提交,教師從自己的平板電腦上調出學生不同記錄方式,并集體評議、分析、引導(充分利用了小螞蟻移動學習平臺的秒推功能、及時反饋和雙向互動功能,教師可以通過上述功能及時檢測學生學習效果,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

教師利用平板電腦將不同的數逐一推送到學生端,學生點擊平板舉手功能進行搶答(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三、(課中)達標反饋

教師端將練習題依次推送到學生端,學生完成后并提交(判斷題、選擇題系統會自動批改,教師可根據系統的自動統計功能,查看學生的正誤率,將錯誤率較高的題目和知識點重點講解,還可將優秀作業分享到蟻巢,供學生相互學習)

四、(課后)拓展延伸

學生課后可自行瀏覽講義回顧、錯題集等,也可在蟻巢中建立話題分組討論、交流分享,遇到問題還可向老師、同伴求助,在線答疑(平板的蟻巢功能讓孩子們的討論、交流、分享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真正做到了時時學、處處學、互助互學)

五、優勢分析

移動學習平臺在小學數學課堂的使用,延伸了教師和學生的活動范圍,打破了學習的時空限制,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溝通交流,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移動學習平臺的優勢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逐漸凸顯,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支持師生遠程互動,協助學習

學生之間可以通過該移動學習平臺遠程交流,組建小組,以小組協作的學習方式開展討論交流和資源共享;同時教師也能遠程開課,話題,參與討論,實時觀察小組學習進展,為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提供個性化輔導。

2、課堂互動及時,學習過程可視化

教師可將資料、視頻等通過網絡平臺上傳、分享給學生,使學生課前預習更加到位、有實效;課堂上教師可以隨時將學生的學習成果或需要展示的內容鏈接轉移到大屏幕上,供大家分享與交流;同時,還可以進行學生學習效果的快速調研和作業評判。

3、隨時隨地碎片化學習

教師可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遠程開課,答疑解惑;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不再被限制在教室或電腦桌前,只要隨身攜帶平板電腦,就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蟻巢發起話題并分組討論、交流,共同進步。

六、結語與啟示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學習平臺在數學課堂上的良好應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移動學習提供了新途徑,從某種意義上開辟了移動學習的新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諸如怎樣評價Android平板電腦在教學中的有效性和效益性?如何真正有效地利用它為中小學教育教學服務?為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提供示范和參考?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廣大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在學校的支持下不斷的在實踐中探索,在科技進步中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李廣文,嚴佩宜.Android平板電腦在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應用與未來[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24).

篇(7)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語文教研活動工作本著“為了學生服務”的理念,以新課程改革為主線,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陣地,以全面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校本教研的切入口,強化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具體措施:

1、認真學好理論,不斷更新觀念。

(1)要求本組教師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圍繞“減負”、“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等熱點問題,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

(2)要求本組教師堅持通讀二、三種語文教學研究刊物,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勢,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從而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師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2、加強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全面落實課程計劃,嚴格按課表上課,按備課內容上課,做到提前進課堂,準時下課,把握好教學進度,每天按時處理學生的作業,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2)落實常規教學。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關鍵是落實常規,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本學期,要求本組教師在對照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牢固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教學要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要重視創設教學情景,激活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3)進一步強化教學常規檢查,嚴格執行教學規范,堅決杜絕教學工作中的隨意現象。對教案的編寫、課堂教學、批改作業、復習輔導、成績考查等環節,采取教師自查、教導處抽查等形式,對檢查中發現的不規范現象責成當事人及時整改。

3、開展校本教研,服務課堂教學。

(1)加強集體備課。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成立七、八、九年級備課組,明確備課組長(堅持落實在本學年每一位老師至少主備兩節)每次備課都要有主備人,詳細解說本專題直至某一課的重點、難點、疑點,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后,細致討論,達成共識,主備人開始授課,教研組老師聽課評課,主備人修改教案,繼續授課,最后教案生成。

(2)加強課堂教學研討。要把抓課堂質量作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組教師要認真學習課堂教學的基本理論和要求,形成新授課、復習課、評講課都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加大聽課密度,統籌安排好公開課(觀摩課)聽課、說課和評課活動,讓教師在聽課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4、努力鉆研業務,規范教學行為。

(1)備課做到“三備”,即備三維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加強集體備課意識,注重資源共同分享。

(2)作業設計要“精”,體現“輕負荷,高質量”的教學思想,批改要“細”,要規范、及時,注重糾錯及情況反饋。做好自己對學生補缺補差的工作。

(3)要因材施教,經常分析學生,善于捕捉學生閃光點,熱情鼓勵,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做好分層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展。

(4)鼓勵教師上公開課或研討課。本學期每位教師至少上一節校級公開課課。上課、聽課、說課、評課做到全員參加。

三、活動安排:

第一、二周:個人備課;

第三周:備課組活動,集體備課;(組織優秀教師精彩課堂展評的集體備課)

第四周:教研組活動,安排近期的相關工作;

第五周:集體備課;

第六周:全校師生朗誦比賽(中小學語文教研組)

第七周:中語組互聽互評活動

第八周: 集體備課

第九周:中語組老師讀書分享交流;

第十一周:七、八年級組學生讀書分享活動

第十二周:集體備課

第十三周:各年級備課組對半學期集體備課反思交流

第十四周:集體備課

第十五周:備課組活動,九年級古詩文默寫比賽;

第十六周:集體備課

第十七周:期末復習方法交流會

第十八周:期末復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三上悠亚av影院在线看| 成人天堂资源www在线| 人妻尝试又大又粗久久| 朋友新婚人妻无套| 荫道bbwbbb高潮潮喷| 黑色包臀裙秘书啪啪|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青草青草视频2免费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欧美| 亚洲 欧美 变态 另类 综合|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 西西人体www大胆高清|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另类第八页|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亚洲第一成人网站| 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日本亲与子乱人妻hd| 精品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批| 琪琪色原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内射xxxxx在线| 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爽无广熟女亚洲|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麻花豆传媒剧国产电影| 一本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 国产日韩制服丝袜第一页|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