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22 09:22: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篇(1)

首先是以撰寫歷史小論文的形式出現的帶有研究性學習性質的材料題。這種題型最早出現于1997年的高考試題中。當年的第四十四題要求學生根據所提供的四段材料,結合時代背景來評述李c的治國方針、措施和后果。同時要求表述成文,限150字左右,超過180字要扣分。該題在其它方面(如形式上,材料仍以排列方式出現)與以往無多大變化,但在設問、答題要求上考查考生綜合性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在閱讀理解的前提下提取有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這就使得考生在作答過程中,不僅要顧及答案的整體性、連續(xù)性,還要避免無用的多余的文字。在評分標準上,也采取了分檔給分方式。事實上,分檔給分就是在檢驗考生自主研究學習的情況。

在問答題中,近幾年帶有研究性學習的試題就更為典型。如2001年的第三十四題: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眾服裝、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種發(fā)生了什么重大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這種變化有何積極影響?這道題以中國古代社會的物質生活為研究對象,把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衣服被子的原料和主食品種的變化作為主線條,要求考生分析它們這間的因果關系,闡述其積極影響。此題充分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等特點。

2001年的上海高考卷更是直接創(chuàng)設了研究性學習的典型情景。請看當年的第題:“海市中學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對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興趣盎然。下面列出了學生的三個研究課題名稱。課題一:小區(qū)居民用水問題的探討;課題二:近代文化名人云集多倫路原因考;課題三:上海市中學生自行車牌照稅交納現狀調查。在上面列舉的課題中,請選擇其中一個作為你的課題,并回答下列問題。37、寫出所選課題名稱,并簡述選題理由。38、簡述你的研究計劃與研究方法。39、該課題最終的成果形式是(什么)?”從試題的選材來看,它十分貼近現實和生活,更富有研究性學習的特征。從評分標準來看,也極具開放性,具有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此外,2002年上海歷史試卷的第三十七題也是研究性學習試題的典型例子,在評分標準上,其創(chuàng)造性、探究性、開放性也十分明確:按“選題”、“變化”、“背景”、“啟示”和“創(chuàng)意”等五個方面酌情給分。它較為完美地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探究性等特點。

那么,如何在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呢?首先,必須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教育者,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作為研究性學習課題,從目前多數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是開展這一課題的有效途徑。這是因為,在許多地方和學校,學校的領導、教師和家長都有所顧慮,他們擔心研究性學習會影響高考,因而不希望學生或學校花更多的時間去搞研究性學習。所以,我在教學中,采取了循序漸進的方法,有意無意之中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開展這一學習活動的基礎,樹立超前意識(意識到位),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其次,編演小歷史劇(即我們所說的課本劇)。通過對課本知識的表演,實現研究性學習。如我在講授中國近代史中的和這一部分知識時,在讓學生了解了基本概況之后,我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指定一人負責,將所學知識編排成節(jié)目進行表演。如對戰(zhàn)爭過程的體驗,課堂上光靠教師口若懸河、鏗鏘有詞、繪聲繪色的描述,哪怕是講得口干舌燥,結果給學生的印象和感染力并不是很大。即使是借助于今天的現代教育技術,將戰(zhàn)爭場面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也只是給學生一個更直觀的感覺罷了。如何讓學生有更親身的感受呢?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讓學生深入體驗的場景:由一部分學生扮演士兵,并且事先明確好角色要求,其余的學生扮演親戚、朋友和同學,當戰(zhàn)爭需要這些士兵上前線為國效力的時候,大家去歡送這部分學生去當兵,給他們戴上大紅花,說了很多鼓勵的話,大家互相道別。戰(zhàn)爭一直在持續(xù)著,戰(zhàn)場上硝煙彌漫,……空隙中一位士兵給同學寫信,講述戰(zhàn)爭的殘酷、艱難與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室里,一位同學有表情地讀著士兵的來信。……戰(zhàn)爭結束了,當兵的這部分學生,有的已經陣亡,有的留下殘疾。雖然活著的人胸前都戴著軍功章,但想到已經長眠地下的戰(zhàn)友,他們的臉上并沒有笑容,而是一臉木然。表演結束后,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就戰(zhàn)爭問題發(fā)表各自的看法,這樣,學生對戰(zhàn)爭的認識就十分深刻了,而且也理解了為什么說當今和平與發(fā)展是世界的主流這一問題。

第三,撰寫歷史小論文或開展辯論進行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主要是重視對過程的操作,這種過程滲透于學生的所有活動之中。現行使用的中國近現代史教材中,關于成功與失敗、改革開放后人們社會生活變化的研究性課題,就是現成的研究內容。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發(fā)掘學生的主動性,在所教的兩個班中舉行了一次關于“”是否是中國的起點的專題辯論會。學生們在經過一個來月的充分準備后,最后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有一位學生在其最后的陳詞中這樣寫到:“曾幾何時,當史學界把‘’作為起點的觀點永恒地記錄下來的時候,我們遺忘了馬占山將軍江橋抗戰(zhàn)的槍聲;遺忘了東北抗日聯(lián)軍用鮮血染紅了的土地;遺忘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時全國歡騰的景象,遺忘了不甘做亡國奴的中華兒女胸中熊熊燃燒的抗日烈火,……是問,我們應該忘記這一切嗎?不!它們不應該被忘記!我們要還歷史本來面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靈。所以,我們必須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去審視這段歷史,那就是:‘’是中國的起點!”

篇(2)

[關鍵詞] 大學生; 研究性學習;參與意愿;計劃行為理論

[中圖分類號]G64;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3-5595(2015)05-0105-04

一、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人力資本結構的變遷,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力已成為個人發(fā)展的必備基礎,成為社會對人才素質的根本要求。2015年3月,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將“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作為今后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雙引擎”之一,這成為政府未來的政策指向。在這一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曾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這一要求主導下,圍繞對大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進行教學改革,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就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熱點和重點。[1]

研究性學習(inquiry learning)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2]它以“問題”為核心,具有自主性、合作性、過程性、開放性等顯著特征。[3]目前,對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多通過課堂研討和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來實現。[4]其中,課堂研討活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地位,體現為授課中增加學生、師生之間的討論和以學生為主導的報告;而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則是基于課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是對已立項課題進行選題、論證、調研、實驗、撰寫報告和論文等,是以創(chuàng)新為特征和目標的科研全過程。在上述模式的實現中,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教學效果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積極參與。但是,由于對傳統(tǒng)的講授教學模式和應試教育的習慣性依賴,大學生發(fā)現問題并在問題驅動下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仍較欠缺,一旦被要求主動探究問題與查閱文獻等,多數學生往往表現出畏難和抵觸情緒,對課程要求不能積極響應或是以被動敷衍的態(tài)度草草應付。[5]222大學生對研究性學習參與意愿的不足嚴重阻礙了他們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這已成為影響研究性教學實施效果的重要瓶頸。

關于大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現有理論研究多是從教師和管理者的角度關注研究性學習的內涵、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的一般模式或保障措施,如探討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與培養(yǎng)體系[6]、開展研究性學習所需要的環(huán)境和技術支持[79]、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教學方法與行為[10]和完善教學管理手段[1112]等問題。但是,大學生――這一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問題尚未引起學者們的高度重視。[13]因此,探究大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對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參與意愿,充分發(fā)揮大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科學設計和改進大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培養(yǎng)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二、計劃行為理論視角下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參與意愿的形成

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是以個體信息處理和期望―價值理論為出發(fā)點,解釋個體行為意愿的心理學理論。目前,計劃行為理論被廣泛應用于消費者行為、健康相關行為、投資行為等方面的研究中,并且已有大量研究證實該理論對個人行為意愿的形成具有較高的解釋力。[14]315因此,計劃行為理論框架的引入,為分析大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參與意愿問題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計劃行為理論是在美國學者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茲(Ajzen)提出的理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理理論認為,個人的行為可以由從事該行為的意愿推斷,而從事某個行為的意愿受到行為主體對該行為的態(tài)度以及他人對該行為的態(tài)度(主觀規(guī)范)的影響。[15]但在后續(xù)研究中,Ajzen發(fā)現,人們從事某種行為的意愿往往受到外界資源和條件的限制,這種限制使人感到行為受到了控制,即感知行為控制。通過在理理論中增加感知行為控制這一變量,Ajzen將理理論擴展為計劃行為理論。[16]665

計劃行為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的結果。個體行為不僅受到個人意志的影響,還受從事行為的個人的能力、機會以及資源等實際控制條件的制約。因此,個體行為意愿的形成由行為態(tài)度、主觀規(guī)范和感知行為控制三個變量決定。[17]77在上述三個變量中,態(tài)度是人們對從事某一目標行為所持有的正面或負面的情感,它是由對行為結果的主要信念以及對這種結果重要程度的估計決定的。主觀規(guī)范,即人們認為對其有重要影響的人(如父母、領導、朋友等)在多大程度上希望自己采取某個行為。主觀規(guī)范代表了個體在決策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而這種社會壓力會對個體實施某個行為的意愿產生影響。感知行為控制是個人對其所從事的行為進行控制的感知程度,即個體對要完成某個行為其所必須具有的能力、資源和機會的評價。總之,對行為的態(tài)度越積極、他人對從事行為的支持越大、自身控制力感知越強,個人從事某個行為的意愿就越強烈。

根據計劃行為理論,在大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意愿的形成與他們對研究性學習的態(tài)度、主觀規(guī)范以及感知行為控制三方面因素有關。第一,大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結果的價值判斷和重要性的認識決定了他們對這一活動的信念和興趣,從而決定其對研究性學習的態(tài)度,也表明其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第二,大學生所認為對自己很重要的社會群體,如師長、領導、同學等對研究性學習的看法和投入與否,通過主觀規(guī)范影響自身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第三,大學生對自身完成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和條件的評估,即感知行為控制影響其完成學習過程的信心,從而影響大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意愿。

三、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

(一)行為態(tài)度:大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信念和興趣

大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信念包括對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的評價以及重要性的認識。有關研究指出,對于大學生而言,生存與發(fā)展、求知與自我完善、上進心和成就動機等內部因素是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因素。[18]大學生對學習活動是否有益于自我能力提升和未來發(fā)展的評價影響其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5]223若大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研究性學習所培養(yǎng)的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等在未來職業(yè)生涯以及深造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價值,則他們更容易對研究性學習形成正面、積極的態(tài)度。同時,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也有助于強化自身的學習動機,從而形成對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因此,加強大學生對研究性學習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他們對研究性學習的興趣,是促使學生對研究性學習形成積極態(tài)度的重要前提,對提高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觀規(guī)范:重要社會群體對大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意愿的影響

計劃行為理論認為,個體采取某個行為的意愿受到對個體有重要影響的社會群體看法的影響,[14]315若個體認為對己重要的人希望自己實施某種行為,則個體實施該行為的意愿就會顯著增強。[17]78大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的青年期,且生活方式基本以集體形式進行,故具有較強的從眾意識。[19]由于生活范圍較為局限和封閉,大學生的學習、消費等行為更容易受到與之密切接觸的群體,如老師和同學等的影響。這些群體對某種行為的認同和參與往往會顯著提高大學生采取該行為的意愿。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同學、老師以及高年級學生等重要群體對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肯定和參與對于提高其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具有重要的引領和促進作用。其中,同學對于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有助于營造學習氣氛,促進學生從眾學習的意識,強化學習意愿;用人單位領導和老師對研究性學習的倡導以及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評價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高年級學生的示范對于提升大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參與意愿同樣有著重要意義。

(三)感知行為控制:大學生對自身研究能力和條件的評價和信心

計劃行為理論認為,個體認為自身具備完成某個行為所必須具有的能力、資源和機會時,感知行為控制較少,完成該行為的意愿更強。[17]79如前所述,在現有的培養(yǎng)模式下,研究性學習活動主要通過課堂研討和學生參與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兩大類途徑實現。無論何種模式,均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和實踐聯(lián)系起來,主動、大密度地探究、發(fā)現問題,甚至通過查閱文獻、動手操作或實地調查從而解決問題。[5]222因此,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對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是否能夠達到要求進行評價,對自身能否獲得必需的實踐條件、參與機會等作出預判。而評價和預期結果則影響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參與意愿和投入程度。所以,適合于本科學生的系統(tǒng)研究方法的學習和訓練有助于大學生提升對自身研究能力的評價,從而提高其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

四、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參與意愿的提升措施

根據對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參與意愿影響因素的分析,學生參與意愿的提升應從教學內容和方式、教學組織、課程設計三方面來實現。

(一)改進教學內容和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

首先應在教學活動中倡導和啟發(fā)學生認識研究性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意義,樹立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積極信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動機。在教學中,應結合現實社會和科技發(fā)展背景,編寫以熱點和關注點問題的設定和解決為基本任務的教學材料,結合互聯(lián)網、大眾傳媒的信息以及前沿理論和問題,通過增強教材的新穎性和實踐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深入把握研究性學習的理念,熟悉研究活動的過程,設計出適合學生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學習活動方案。此外,教師應更大程度地由傳授知識的角色向引導學習的角色轉變,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中給予指導,包括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與社會現實,使其結合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并在研究方法的選擇和實施上提出建議,從而幫助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體驗到成就感和樂趣。

(二)推行學習小組模式,營造積極的研究性學習氛圍

對大學生而言,組成合作型學習小組,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營造學習氣氛,進而提升參與意愿。學習小組是由大學生組成的團隊。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均應承擔一定的研究性學習任務,如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具的準備,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報告的撰寫等等。通過小組成員的個人負責和協(xié)同合作,最終完成學習過程。

在建立學習小組時,應選擇小組中學習主動、有興趣、有組織能力和有合作學習經驗的組員擔任組長,合理配置小組成員,在組織成員完成研究活動的同時,不斷調動組員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應鼓勵小組成員間進行充分溝通和互動,從而在組內形成無形的規(guī)范,約束成員活動,這有利于任務完成和保持小組成員積極的參與意愿。同時,可引入組間競爭機制,激發(fā)競爭意識和小組凝聚力,以組員間的團結和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三)強化研究方法訓練,提高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和信心

在目前的研究性教學實踐中,大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還僅僅體現為專業(yè)課程中的研討環(huán)節(jié)和圍繞課題的調研活動。受制于課程學時和內容,大多數學生很少有機會獲得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訓練,導致學生完成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能力和信心不足,影響了學習效果,進而制約了其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使其對更為專深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產生畏難心理。因此,有必要通過完善相關課程,全方位強化對學生的研究方法訓練,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減少學習障礙的目的。根據現有的課程設置,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依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與要求對原有課程內容進行調整,使之適合研究性學習的特點。目前,高校部分課程過度強調課本提供知識的真理性,缺少質疑和探究,更適于傳授而不適于研究。因此,有必要增加課程中的探索和研討內容,以樹立學生的研究意識,使其明確研究內容和可行性從而提升其參與意愿。

第二,設計旨在專門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課程。通過向學生介紹基本研究規(guī)范與研究方法的基礎知識,幫助其學習和應用研究方法、訓練研究能力,從而減少其參與研究性學習的障礙,使其增強完成學習的信心而提升參與意愿。

第三,開發(fā)基于研究課題的課程設計,即結合理論前沿與學生職業(yè)發(fā)展需求,在不同學科領域選擇適當的主題,要求學生完成對研究問題的提煉和界定、資料文獻搜集、研究方案設計與執(zhí)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等工作,使學生通過實踐有機會運用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在研究實踐中得到訓練和提高,從而提升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

綜上所述,為實現國家“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在大學的研究性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強化大學生參與研究性課程的主觀動機,即激發(fā)和提升其在研究性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愿。根據計劃行為理論,大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意愿受到他們對研究性學習的態(tài)度、主觀規(guī)范和感知行為控制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對激發(fā)學生興趣、樹立對研究性學習的信念和積極態(tài)度有重要作用;同學間的交流互動,特別是研究小組的形成和有效組織小組活動,影響主觀規(guī)范進而影響學生的參與意愿;在課程設計中,強化研究方法和技能的訓練,通過感知行為控制影響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信心和意愿。

[參考文獻]

[1] 耿希峰,馬麗枝,曲貴海.教學型大學本科生的研究性學習與研究性教學[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6):148150.

[2] 麻學鋒. 基于課題的商科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人才培養(yǎng)路徑探索[J]. 文史博覽: 理論, 2012(3):69.

[3] 劉智運. 構建大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新體系[J]. 教學研究,2006(5):377383.

[4] 張利榮. 大學研究性學習理念及其實現策略研究[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2:38

[5] 張宇.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及其提升路徑[J].學理論, 2013 (20).

[6] 顧建民,樓程富.以研究性學習帶動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J]. 中國高等教育,2006(21):4142.

[7] 林秀曼,謝舒瀟,吳蕓.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大學生學習能力促進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9):5761.

[8] 汪人山, 鄧宗南, 謝婷. 大學生研究型學習對圖書館需求的個案實證研究[J]. 現代情報, 2013, 33(12): 7880.

[9] Donnelly R. Harmonizing technology with interaction in blended problembased learning[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54(2):350359.

[10] Chng E, Yew E H J, Schmidt H G. Effects of tutorrelated behaviours on the proc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J]. 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2011,16(4):491503.

[11] 宋義林,高樹枚,陳剛.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6):142144.

[12] 任良玉,張吉維. 實施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探索基于課題的本科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J]. 中國大學教學,2011(4):2628.

[13] 張達,宋義林,陳剛,等.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影響因素研究――以地方性綜合性大學工科專業(yè)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5658.

[14] 段文婷, 江光榮. 計劃行為理論述評[J]. 心理科學進展, 2008,16(2).

[15] Fishbein M,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Reading:AddisonWesley,1975:30.

[16] Ajzen I.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locus of control,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6,32(4).

[17] 張錦, 鄭全全. 計劃行為理論的發(fā)展, 完善與應用[J]. 人類工效學, 2012,18(1).

[18] 楊彩霞, 謝發(fā)忠. 當代大學生學習動機研究綜述[J]. 中國電力教育:下, 2009(3):122123.

[19] 趙玉寶,張倩,馮曉華.從眾理論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啟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4):277279.

Factors on the Intentions of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ion in

Inquiry Learning: Analysis and Promotion Measures

ZHANG Y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篇(3)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教材;研究性學習

引言

在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教學方法正式的運用于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在學習各門學科的過程中具有滲透性的研究性學習思維。研究性學習旨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研究的程,進而獲得學習的親身體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的素材可以是有定論的,也可以是未知領域、答案不一的[1]。但是,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對學生必須具有價值,符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有實際意義。

一、數學研究性學習

在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數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數學研究性學習是指在拓展性、基礎性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和現實問題的一種學習。數學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和交流學習。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營造一個相互學習和勇于探索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合作學習、自主探索以及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可見,數學研究性學習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展開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教材主要是建立在學生現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學生通過更進一步的學習,激發(fā)其解決問題的欲望,進而體現出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價值。有效的數學研究性應當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還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活動空間。可見,研究性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中數學教學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其主體為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結果,還關注學生參與學生的程度。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研究性學習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數學研究性學習將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要我學”轉為“我要學”[2]。其次,數學研究性學習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學生在其中可以更好地將實際生活與學習練習起來。最后,研究性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某一個層面上而言,研究性學習其實也是發(fā)現學習。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三、研究性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

如前文所言,研究性學習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思維的形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研究性課堂中踐行研究性學習

在基礎教育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研究性學習已經作為一個綜合性的活動推進高中數學的課堂。就數學課堂教學而言,研究性學課題是一種新型的課題,作為一種學習方法而言,研究性課題可以為研究性學習提供更好的學習素材。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認真組織和開展研究性學習。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數學教材幾乎每一章節(jié)的后面都會包含研究性課題,其主要是對本章知識的簡要說明。教師可以利用這么一個研究性的課題,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收集資料,做出一個詳細的報告,自己提出問題,自己開動思維解決。

(二)在新授課中展開研究性學習

新授課程,教材和教輔是教師展開教學活動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根據。但是,由于各種因素,這些教材總存在一定的不完美之處。例如,在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中,并沒有對相關的知識來源進行詳細地說明,對知識的講授也沒有明確的要求。教師在此過程中,實施研究性學習,不僅可以對相關的數列知識進行鞏固,還能夠讓學生交換、轉化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在新授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多方面展開研究性學習。

(三)在講評課、習題課、復習課中實踐研究性學習

通過教學的實踐就可以發(fā)現,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性的學習方法[3]。在講評課、習題課、復習課中利用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對題目自行改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跳出課堂學習的框架。研究性學習的任何問題都不具有固定的答案和條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發(fā)散性思維。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和能力水平,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而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結語

雖然研究性學習已經被提出,但是該學習方法仍屬于初創(chuàng)期,其還在著較多的問題。為提高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效果,高中數學教師還應當從多方面進行,在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

參考文獻:

[1]何棋.在數學學科教學中恰當選定內容進行研究性學習[J].數學通報,2012,9(2):39.

篇(4)

關鍵詞:四川;縣高中;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9-0299-02

雖然研究性學習的概念明確指出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是高中新課改背景下實行研究性學習方法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對于大多數學校尤其是位于四川縣城的高中來說,在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至少應對以下幾個方面的人員進行系統(tǒng)而持續(xù)的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培訓與指導。比如這些學校的各級領導、教師、學生以及家長[1]。

一、對領導的指導

我們實地調查表明,位于四川省很多縣城的高中領導,由于所處位置的緣故等因素,他們對于新課改背景下的研究性學習方法缺乏更深入的理解與把握,比如缺乏堅決推行研究性教學的強烈意識,或者缺乏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或者還沒有創(chuàng)建有效管理研究性教學的機制與交流平臺等。因此,對他們進行相關的指導與培訓是非常必要的。

1.培訓學校領導具備堅決推行研究性教學的意識。一是學校領導觀念的轉變。研究性教學是一種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的學習活動,其理念與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校長及其領導是一所學校發(fā)展的關鍵,他們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方向。二是培訓與指導學校領導具有推行高中研究性學習的強烈意識。只有校長及其下屬領導首先轉變思想,在理念上認清研究性學習,才能通過對學校教師集體教育思想的領導,使學校集體在研究性學習實施方面達到教育理念上的統(tǒng)一,從而使學校教育工作的方向更明確,才能充分調動教師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2] 。而且,只有校長及其下屬領導不斷提升自身研究問題的素養(yǎng),具有銳意進取和創(chuàng)新思維,才會多方聘請各類課程改革的專家對本校教師進行定期培訓等 [1]。比如有的學校領導充分利用當地高校專家教授,定期聘請高校教授作為研究性教學的專職教師。

2.指導學校領導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組織管理機制。在行政管理上,學校能否有效地組織管理研究性課程是新課改成功的首要因素。因此,培養(yǎng)與指導學校領導健全研究性學習課程組織機構,如成立以校長和副校長為主管的課題研究小組,負責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全面指導、組織和管理。在課題研究中,實行分工合作管理,學校不同教職員工都有明確的責任與任務,以保障研究方案的順利實施 [3]。與此同時,學校領導還應組織力量開展切實深入的研究,以便能更好地根據研究性學習開展的實際需要,并購建相關的設備設施及其使用條例,以及擬定研究性學習管理辦法與評價制度[4]。

3.培訓學校領導具有教育技術管理創(chuàng)新的意識。只有學校領導意識到充分利用校園網建立研究性學習資源庫的重要性,才會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改善研究性學習實施條件。比如有的高中領導充分調動學校教師人力資源,組建由研究性學習專職教師與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技術 “攻關組”,創(chuàng)設出適合本校師生的“研究性學習網絡平臺”,既方便學校領導及時了解教師指導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的教學設計意圖以及師生知識更新情況、最終研究成果等,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實現資源共享以及進行研究心得與體會的交流 [1]。

二、對教師的指導

“教師培訓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關鍵”。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實踐表明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研究性課程有效實施最重要的保障。但是,四川省縣城高中的教師在實施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至少有兩方面的困惑:一是由于目前在崗的高中教師都是按照舊的課程體系培養(yǎng)出來,尤其是一部分年齡相對較大且因自身教學觀念陳舊,或者已習慣了應付高考的應試教學模式,對于新的教學理念難以接受或不愿意接受。二是老師們普遍反映目前對推行高中新課程改革還僅在認識層面,相關理念與政策都還未能及時轉化為可操作性的實施辦法。因此,對這些教師觀念轉變等方面的培訓與指導是很有必要的。

1.更新教師的教學意識。教師教育理念的改變將是學生學習方式改變的前提和保證。為了讓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研究性教學活動中,應采取多種方式的培訓以改變教師的觀念開始 [5]。比如,定期組織教師集體學習有關研究學習的理論知識或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向老師們提供研究性學習的實證調查材料;組織教師進行研究性教學的探討;對教師進行案例培訓或進行實地觀摩;及時發(fā)現和總結教師在研究性學習教學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并加以宣傳與推廣 [4]。只有教師對研究性學習在理論與實際操作層面具有一定的認識,才能逐漸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

2.指導教師具備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新課改要求教師做課程的開發(fā)者,要求掌握研究性學習的原則、方法、程序、評價等相關知識,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做到“滲透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意識”,具有不迷信課本,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教師的開放、懷疑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要求教師在了解研究性學習的特點,要求教學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這就賦予教師新的內涵和新的角色 [6],如從傳統(tǒng)的講授者逐漸轉變?yōu)椤皩W習建議提供者”“學習促進者”和“分享角色者”[7]。而教師實現角色與能力方面的轉變,相應的培訓與指導必不可少。

三、對學生的指導

1.對學生學習心理的指導。研究性學習具有社會實踐性的特點,需要學生走出校園去關注現實生活問題,并嘗試獨自分析與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在陌生的社會環(huán)境中,高中生或許會因缺乏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以及團隊精神不強,或自身缺乏銳意進取、積極探索未知領域的良好品質等因素,在研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或挫折后極易心灰意冷,甚至放棄自己研究的項目。針對這種狀況,學校組織相關專家或教師就學習過程中出現心理問題進行理論上的指導是很有必要的。與此同時,教師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觀察學他們的情緒、心理以及課題進展中所遇到的困難等,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如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意志教育、注重培培養(yǎng)學生主動求知、樂于探究的心理品質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等。同時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而且,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小組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而進行合理學習分工,如讓細致認真的學生偏重于檢索文獻,讓思維活躍的學生偏重于對較困難問題進行分析,讓文筆流暢的學生偏重于多寫文章等,以提高學習效率[8]。

2.對學生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不僅是高中研究性學習中的組織者與參與者,更重要的是指導者。這是因為一方面,教師具備研究問題的能力,因為他們在大學期間做過畢業(yè)論文,具備一定的研究意識與技能。而且,還由于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通過閱讀報刊書籍、教學參考資料,自身也在不斷摸索一些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因而有能力指導。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四川就讀于縣城高中的學生,之前大都在縣及鄉(xiāng)鎮(zhèn)讀的初中或小學,且以應試學習為主,因而幾乎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具體理論與操作方法缺乏了解:如怎樣選題、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如何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設計研究步驟、如何確定研究成果的最終形式等都離不開老師的指導。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以及具體研究的技能如做好平時知識的積累、注意收看電視新聞或專題報道、閱讀報紙雜志等,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做好索引、剪報、摘抄、或寫心得體會等技能 [9]。

四、對家長的指導

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只靠學校不行,還需要家長的緊密配合。只有得到廣泛的支持,高中推行研究性學習才能有效地實施。針對學生家長對研究性學習的態(tài)度的調查顯示,目前四川省大部分高中家長還處于不了解程度,甚至有的家長在某些方面完全不配合,如90%以上的高中生家長都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利用網絡來學習,而是武斷地認為網絡對于應對高考的孩子來說只有消極影響。因此,學校及其地方教育當局應不斷加強宣傳與指導,如有的學校采用公開信或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介紹學校將要開設研究性學習的意義、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家長能支持和協(xié)助學校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周慶林.校長必須對研究性學習進行前瞻性研究――研究性學習立課之本[J].教研科研,2007,(4):44-46.

[2]盧祖琴.中國貧困地區(qū)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啟示――基于安徽省泗縣一中的經驗[D].蘇州:蘇州大學,2008:5-31.

[3]“關于農村普通高中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報告[EB/OL]..

[7]耿杏,孔惠潔.徐州地區(qū)高中研究性學習的調查分析術[J].中國電化教學,2010,(8):79.

篇(5)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化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8

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各種課題或項目設計、作品的設計與制作等為基本的學習載體;以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研究方法、獲得的豐富且多方面的體驗和獲得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基本內容;以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研究為基本的教學形式的課程。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以實驗為基礎"的基本特征,挖掘和開發(fā)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在指導研究性學習與初中化學實驗中應弄清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統(tǒng)一思想認識,提高對研究性學習與化學實驗重要性的認識:

1.通過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活動過程。化學實驗是學生化學學習中能動的實踐活動形式。化學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親身參與實踐的情境,具有獲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學實驗的功能和研究性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必然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2.通過化學實驗作為研究性學習途徑的教學策略

在化學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發(fā)揮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驗證假設或猜想等環(huán)節(jié)中的作用,研究開發(fā)研究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fā)現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研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

而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應遵守學生力所能及的原則,不要貪多求大,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依據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來選擇適當的研究課題。

二、根據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化學課程中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是以化學知識作為載體,其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選擇:①探索性化學實驗;②開放性的化學問題;③跨學科的綜合性問題;④能體現研究過程的問題;⑤聯(lián)系實際的現實問題;⑥現代社會的熱點問題。具體如下:

1.結合化學教學選擇研究課題。當今課改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結合日常生活選擇研究課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無處不在,我們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開始思考,提出問題,并篩選確定研究課題,然后讓學生收集資料、研究實驗方案,通過實驗自主探討、自主學習,極大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結合當地生產實踐選擇研究課題。我們結合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課外活動及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大膽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譬如圍繞水的問題,可以啟發(fā)學生從我縣水的資源、利用、水患、污染、監(jiān)測、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學生積極性高,提出了許多問題,他們調查排污口,參觀自來水廠,監(jiān)測水的pH及重金屬離子、苯酚等含量,并請來環(huán)保局人員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4.結合化學課外活動選擇研究課題。利用化學課外小實驗、趣味化學實驗、化學小魔術等積極探討化學實驗的設計方案,研究化學實驗的現象、實驗裝置、實驗操作、實驗觀察、實驗記錄、實驗分析和實驗報告。

三、研究性學習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設計實驗方案

教師提出實驗目的,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師生共同逐個討論,尋找多種方案或確定最佳方案。例如,在學習實驗室制乙烯這一內容時,先說明乙烯中會混有SO2和CO2氣體。讓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它們的存在。結果學生都知道應先將氣體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看到品紅褪色,證明有SO2氣體。但在接下來的檢驗CO2存在的操作中,意見出現了分歧,學生提出了如下方案:①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②將氣體通過裝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氣瓶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渾濁;③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④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溶液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⑤將氣體再一次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中,品紅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然后師生討論:方案①和③沒有將可能未與品紅溶液反應完全的SO2帶入澄清石水中,方案不合理;方案②雖完全除去了SO2氣體,但SO2與NaHCO3溶液反應會產生CO2氣體,顯然也不合理;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氣體,也不會減少或生成CO2氣體,且現象明顯,上述兩個方案都合理。

2.改進實驗裝置

教材上有些實驗裝置復雜、實驗費時費藥,有些實驗現象不夠明顯,還有些實驗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等,教師可帶領學生對這些實驗進行改進。

3.研究不同反應條件對實驗的影響

學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實驗后,讓他們將上述實驗操作順序顛倒,觀察現象,并進行解釋。再如用較純凈的鋅粒與稀硫酸反應速度較慢,當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反應速度大大加快,可讓學生探索原理。

4.開展家庭小實驗活動

家庭小實驗沒有給出藥品、儀器、步驟、現象等,靠學生在家中獨立完成,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把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和教育理念貫穿于化學實驗之中,增強了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提高,促進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提高了研究課題的質量;反之,研究性學習又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學生在實驗研究中樹立了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質,養(yǎng)成了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參考文獻:

[1]王祖浩主編,2007,江蘇教育出版社。

篇(6)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使信息來源更加豐富,信息容量更大,內容更充實,同時能保留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活動過程,在信息的獲取、傳輸、存儲和處理方面的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成為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有效手段。

一、提供海量的信息資源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基于資源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伴隨著問題的產生與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需要了解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預先準備,甚至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陌生的知識,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與解決問題相關的信息。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網絡媒體上有著海量的信息可以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豐富的信息來源。

我在講授人教版新教材選修1模塊《生物技術實踐》專題四《酶的研究與應用》時,考慮到隨著生物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酶已走出實驗室,走進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所以我將學生帶到網絡教室中利用網絡進行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將課題改為研究性學習“通過網絡調查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布置學生分組通過網絡收集相關酶和酶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資料。由學生合作小組按興趣和意愿確定調查的子課題。學生合作小組根據選定的子課題,確定調查方案、計劃、步驟,并實施。各組將在互聯(lián)網上收集到的圖片、文字資料,設計成幻燈片、小課件及其他展示形式,在課堂交流,相互提問和答辯。同時我引導學生交流分享網絡調查過程中收集資料的經驗。比如,通過哪些網站可以搜集到所需要的資料?通過哪些方法可以快速收集所需的資料?為什么要對資料進行分類等等。這樣利用網絡的豐富資源,培養(yǎng)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目的去發(fā)現、收集、整理必要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檢索、篩選、鑒別、使用、表達和輸入信息的能力,充分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生研究性學習中的優(yōu)勢。

二、提供平等有效的互動交流平臺

研究性學習可以是個人的單獨研究,也可以是多人的合作。但因為每個學生的知識面相對狹窄,學習時間有限,研究手段也比較單一,能夠收集到的資料有限,因此,研究性學習往往難以單獨完成,通常需要與他人合作學習完成。

現代教育技術能為學生的研討和交流提供許多有效便捷的互動交流方式。其中網絡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如同步交流的IP電話、視頻會議和聊天室;異步交流的E-mail、BBS、郵件列表等。我們的學生曾經在進行《設計并制作小生態(tài)瓶,觀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研究性學習時利用網絡在聊天室貼一張?zhí)訉ふ液献骰锇椋业胶献骰锇楹笥秒娮余]件進行快捷的遠程交流,互相交換收集到的資料、交流研究心得、共同探討研究方案等。

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網絡自由選擇合適的教師申請他成為研究性學習的輔導老師。因為網上有很多人力資源,許多教師、特定領域的頂尖級專家或學者都會在網絡平臺注冊成為導師或建立博客,標明自己的研究領域,他們可以接受或選擇學生的輔導請求。這樣學生可以平等地與教師、專家或學者進行討論、交流,向他們請教相關的知識。我的學生經常在多媒體教室開放時間到網上與名家、專家進行遠程交流,虛心向他們學習,有的學習合作小組甚至聘請他們作為研究性學習的組員。這樣既可以達成研究性學習的目標,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利用各種資源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提供良好的學習過程記錄方式

研究性學習將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重要性等同起來,不僅強調學習結果也注重學習過程。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學生可以自主地將學習活動的相關信息完好地記錄下來。例如E-portfolio(電子學檔)技術,強調在多媒體和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保存和記錄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活動情況,完成對學習的自我評估、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過程,而且這種對學習過程的記錄便于學生后來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完善和修正,也便于過程性學習評價與管理,更便于關注研究性學習內容,和研究性學習過程。

例如我們學生在進行《合理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性學習時,要分組調查本校高中生一周的食譜,我們就請信息技術老師先教學生學習E-portfolio(電子學檔)技術,然后用于研究性學習,學生不僅記錄了一周的食譜,還利用學到的營養(yǎng)學知識幫助一部分學生修訂食譜,使他們的食譜更加科學合理,在這過程中充分展示了E-portfolio(電子學檔)技術的優(yōu)勢,使研究性學習如虎添翼。

四、提供多種成果展示的平臺

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的最后形成成果并展示。在成果展示中既是對學生學習行為與成果的積極肯定,也是學生展示自我,與人分享研究成果,實現自我價值的表現,更有助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傳統(tǒng)的研究性學習,學生成果往往是研究報告、論文、實物模型和戲劇表演等形式。而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學生的成果則可以更加豐富多彩,如錄像片段、錄音片段、系列圖片、網頁、電子幻燈片、多媒體課件、電子簡報等等。有時學生還將自己的作品通過網頁作為媒介上傳到互聯(lián)網上,使得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夠分享他們的作品,滿足心理成功需求。

比如我們布置學生進行《校園內的植物資源再認》研究性學習,學生分組合作進行研究,由于植物分類知識知之甚少,同學們在網上咨詢知名植物學家相關的問題,最后將研究成果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標本,并采集實物和撰寫論文。同學們利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等現代教育技術展示成果,有的小組將制作的電子簡報到學校的網站上,有的小組將多媒體課件到我市的生物專業(yè)網站上,有的小組將研究成果特別是自己做的標本、采集的實物拍成照片傳給專家,受到專家們一致的好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研究性學習的興趣。

在中學生物研究性學習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能充分獲取、組合、分析、處理和利用各種信息和學習資源,在充滿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運用各種資源主動進行研究性學習,拓展研究性學習空間,并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結果,從而充分展示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調動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愿意、樂意進行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為將來成為研究型人才奠定基礎。

篇(7)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高職英語教學契合點

雖然研究性學習屬于引進國外的教育理念,但在國內的教育界,關于其研究也不少,大致分為兩類,一是關于研究性學習的理論研究,如張肇豐(2000)對研究性學習的產生背景、內涵、基本特征、時代意義作了分析;陳志科(2003)對研究性學習所作的研究也有類似的論述;李黎波(2004)專門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原則作了初步的探討。另一類是關于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總結或建議,張興華(2002)從研究性學習的定位、師資等問題進行了有意義的思考;最近專門針對于高職英語的研究性學習的應用也有學者探討,如熊蘇春、談慧娟(2007)就研究性學習的發(fā)展與高職英語教學的應用進行了討論;郭能輝(2007)也作了類似的研究分析。他們對研究性學習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對于研究性學習與高職英語的結合的實際問題還有待探討。

一、研究性學習的內涵與特點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是教育部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對“研究性學習”涵義的界定。研究性學習的特點顯而易見,一是實踐性,研究性學習直接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生活,而不是間接從書本上去學習;二是自主性,學生自己主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題,而不是由老師來規(guī)定;三是探索性,研究是發(fā)現問題以確立專題,調查研究,最后解決問題的過程。《指南》說明了三種研究性學習組織形式: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學生自己探索新的未知領域,形成自己的獨創(chuàng)見解或新的發(fā)現,而不是被動地吸收前人經驗知識。由此可見,研究性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應用研究性學習尤為重要,一是可以提高學生英語的水平,二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從而促進其本專業(yè)的學習創(chuàng)新。然而,從其概念中也可以看出研究性學習不是沒有教師指導的單獨學習行為,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地學習行為。但研究性學習并不等同于研究性教學,研究性教學是教師指導為主,起主導作用,而研究性學習卻是以學生的積極主動選擇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因此,在實施研究性學習中,就要特別關注教師指導與學生主動學習的結合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如何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要考慮學生的水平,量力而行,具有可操作性。發(fā)現問題是關鍵,解決問題是目的。第三個問題就是研究性學習是否只是從學生生活中與社會生活中選取專題,而課本所學知識就可以不顧,這就是教材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結合問題。學生、教師、教材在研究性學習中都是不可忽視的,必須加以考慮。

二、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

(一)英語基礎普遍薄弱

高職學生主要來自于高中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和“三校生”。他們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特別是“公外”的學生,他們當中有的連發(fā)音都不過關,單詞語法更不用說。據筆者的同學反饋,他在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兼職時期帶的兩個班,一個是廣告設計班,一個是新聞采編班,他們屬于文科,但在作文當中,簡單的語法錯誤、單詞拼寫錯誤卻屢見不鮮。兩個班共70余人,女生占70%,但成績比較好的也就10來個。另外,也有江西工業(yè)職業(yè)學院的老師反映,她所教的兩個班,機電一班和二班,更是如此,共109人,成績稍微好些的也就是15個左右,他們屬于理科,一個班全部是男生,另一個班除了兩個女生外也全是男生。還有,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相差較大,成績較好的有80多分,而成績差的竟然只有10到20分。這種情況也普遍存在于其他職業(yè)院校。

(二)英語學習動機不足

高職英語的學生因為本來英語基礎就比較差,他們當中80%表示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或興趣,還有一部分學生想認真學習英語,但由于方法不當或缺乏耐心最后還是選擇了放棄。另外,有一部分學生視公共高職英語為副科,不是他們的專業(yè),也就沒認識到高職英語的重要性,學習英語是出于無奈。總而言之,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嚴重不足,從而導致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普通較低。當然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使學生的動機不足,那就是高職英語教師的水平與教學方法問題,各個職業(yè)院校為降低教學成本,外聘部分兼職英語教師來擔任公共英語教師,而職業(yè)院校對于兼職教師的管理不夠完善,基本屬于放任的狀態(tài)。

因此,教師要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性學習,必須充分考慮高職學生原有薄弱的基礎,以及英語學習不足的動機情況。提高對高職英語的重視程度,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其積極性,由易而難,循序漸進,教與學有機結合才能使研究性學習行之有效。此外,雖然研究性學習專題直接來源于學生生活與社會生活,但也離不開一套適合高職學生的英語教材,必須以教材為依托,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擴展,因此,對于教材的特點的分析頗有必要。

三、研究性學習與高職英語教學的契合點

以上分析了各高職院校中學生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作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需要教師角色的轉變,這就是研究性學習與高職英語教學的第一個契合點,即學與教的契合點。筆者根據高職英語教學目標,以《當代高職高專英語》為依托,以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廣告設計與新聞采編兩個班為典型,結合學生專業(yè),探討研究性學習與高職英語教學的三個契合點:學與教、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英語學習與學生專業(yè)。

(一)研究性學習與教師作用

目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還是基本上停留在以傳統(tǒng)單向教學為模式、課本單詞語法教學為主體、應試教育為目的,忽視了學生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可由于高職學生不同于中學學生,不存在升學壓力,加之,學生的英語底子普遍比較差,以教師權威與考試來強求學生學習英語行不通。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課堂主導的角色,成為學生的心理的朋友與學習的組織者,把英語學習融入教學當中,為高職英語研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民主的氛圍。以第一冊第一單元“College Life”為例,筆者先讓學生暢談大學的生活的一些感受包括一些趣事,把他們心里的想法用英語寫在黑板上,進而讓他們填寫學習英語遇到的困難,分為語音、語法、聽力、口語閱讀、翻譯幾個方面,并以實例來說明學習英語不怕起點低,解除他們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并根據每個學生的弱點來糾正他們的錯誤,真正做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朋友。并且要做學生學習的指導組織者,這包括任務的協(xié)商、活動的指導、學習的協(xié)助。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特點來指導,性格比較開朗的,讓他們自己組織實踐調查;性格內向的,可以適當安排與其他同學合作等。

(二)研究性學習與英語教材

研究性學習強調直接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題,而作為非英語國家的外語學習,語料主要來源于教材創(chuàng)造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高職英語的研究性學習要以適合學生水平的教材為語言知識為載體,在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技能的基礎上,進而開展專題性的研究性學習,而不是脫離教材。如圍繞《當代英語》中“College Life”這個主題,在講解關于大學生活的詞匯、語法、篇章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各種有關的實踐活動,組織形式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水平采取個人、小組、個人與集體結合的方式,并靈活發(fā)揮學生自身的優(yōu)勢及專業(yè)特色。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較好,就可以設想給國外一個朋友寫一封有關大學生活體驗的英文信;如果學生社會活動能力較強,就可以設計調查問卷,考查大學生普遍的心理狀況,然后寫一份英語的大學生生活問題報告,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還可以讓幾個班一起舉辦有關大學生活的演講比賽,老師做評委等。

(三)研究性學習與學生專業(yè)

開展高職英語的研究性學習,教師既要看到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差的狀況,也要看到學生自身的優(yōu)勢,要善于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勢及特色。作為“公外”的高職生都有自己的專業(yè),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他們的強項與重點,英語的學習被他們看成是“副科”,不是學習精力的投向范圍。若能把高職英語研究性學習與學生的專業(yè)靈活結合,不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促進其本專業(yè)的學習。例如,圍繞“College Life”這個主題,在新聞采編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模擬記者進行課外采訪,而后進行文字編輯,制作板報,他們可以自愿組成幾個小組,進行評比,老師當英語顧問;在廣告設計班,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為學校設計一副宣傳大學校園生活的廣告,既可以自己個人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但必須有英語的說明,既可以是在廣告上,也可以是展出時講解,教師提供英語幫助;在評比時可以請學校的專業(yè)教師參加。這樣的英語研究性學習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四、結語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必須充分考慮學生、教師、教材在其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既看到學生薄弱的英語基礎,又要充分發(fā)現和利用學生自身的優(yōu)點及專業(yè)特色;教師既是學生英語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的組織者和顧問;學校在鼓勵學生從事社會生活實踐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英語教材的選用。總之,高職英語研究性學習應該處理好三個契合點的關系:學與教、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語言學習與學生專業(yè),更好地為生產、技術、服務、管理等方面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肇豐.試論研究性學習[J].課程教材教法,2000,(6).

[2]陳志科.研究性學習研究概觀[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3,(5).

[3]郭能輝.研究性學習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論壇,2007,(7).

[4]熊蘇春,談慧娟.研究性學習的發(fā)展及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7,(4).

[5]李黎波.研究性學習評價原則初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23).

[6]張興華.關于研究性學習實效性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丝袜旗袍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久久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成熟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 国产自产21区丝袜| 大地资源网最新在线播放|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国产劲爆∧v内射-百度| 公天天吃我奶躁我的在线观看 | 玩弄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色哟哟最新在线观看入口|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无码资源站|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a∨变态另类天堂无码专区|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2022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国产高清精品软件丝瓜软件| 内射人妻骚骚骚|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男人的天堂av网站|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动态图| 丰满大爆乳波霸奶|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