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簡述小學德育的方法

簡述小學德育的方法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22 09:22: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簡述小學德育的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簡述小學德育的方法

篇(1)

教師招考的一項測試準備從事教師職業的人員是否具有中小學教育要求的知識水平、職業道德素養等各方面綜合素質的競爭性考試。一般來講,湖南省的教師招考先進行筆試,包括“公共基礎知識” 、“學科專業知識”(局部少數市、區縣不考)、“教育法規” 、“教師職業道德” 等。然后是面試,面試以采取說課、試講等形式進行。最后是體檢和政審,各項合格后,將被正式錄用簽訂就業協議。

2. 教師招聘面試易出現的“致命錯誤”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二、與面試官套“近乎”;

三、缺乏主見;

四、缺少提問技巧;

五、自命不凡,目中無人;

六、見面就談薪論價;

七、慷慨陳詞,言之無物。

3.2011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考試重點

1.古代教育學教育的特點

2.一堂好課的標準

3.簡答教學過程的結構是什么?

4.課程評價的基本階段

5.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

6.生產力對教育發展的作用

7.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

8.制約課程因素是什么?

9.分析如何教育新型師生關系

10.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基本要求?

11.現代教育學發展的趨勢

12.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13.班主任如何組建和培養班集體

14.德育方法

15.德育原則

16.德育的規律特點

17.確定德育目標的依據

18.列舉有哪些教學方法

19.教育原則有哪些?以及貫徹這一原則的依據是什么?

20.教學過程的特點?

21.教學任務是什么

22.為什么教學是學教教育工作的主體(就是教學的意義)

23.課程實施的結構

24.教育專業素養有哪些?

25.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26.素質教育思想

27.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8.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 ?

29.學校教育在個體身心發展特殊作用?

5、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攻略

1、教育理論中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考試,主要偏重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通過80%的地區得到驗證),因為這些知識與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聯系最緊密。

2、教育理論考試偏重測試考生對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也就是說教育學、心理學中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知識點是教師招聘考試的??键c。比如: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班主任、班級日常管理、新課程教育理念等都是考試的重點。

篇(2)

【關鍵詞】數學;德育;滲透

德育是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主渠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機地進行思想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使其水融,自然生長,這是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抓住德育因素有機自然、適時適量地進行滲透

數學教學是以教學數學知識為主,因此只能結合教學過程抓住德育因素有機自然、適時適量地進行滲透。在“認識東南西北”后,介紹一些北極星、樹的年輪、指南針的相關知識,使學生知道指南針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再如:教學“時、分、秒”時,在學生初步建立了時、分、秒的概念后,通過讓學生數脈搏、讀書、寫字、跳繩等,讓學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長,到底可做多少事情。從而適時地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在教學“元、角、分”時,可教育學生人民幣是國家的財產,代表著國家的尊嚴,我們應該愛護好人民幣。希望全班同學在平時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勤儉節約,合理地使用人民幣。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同時練習也是學習數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學生們對于練是興趣索然。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生性活潑,喜愛游戲,對自己的行為約束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提高他們的興趣并保持住他們的興趣,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首先,要充分利用孩子們好奇心,設計形式多樣的、有趣味性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寓教學與游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讓孩子們始終在心情愉快地情況下練習。例如在低年級口算練習中要常采用游戲練習,激發學生的口算興趣。開火車,接力算,奪紅旗,摘蘋果和分組搶答比賽等都是不錯的形式。強化記憶,收到較好的效果。其次,要在孩子們產生厭倦情緒時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教育。教師可以經常給孩子們講一些古人刻苦學習,努力讀書的故事,讓孩子們慢慢養成刻苦學習的習慣。

二、結合學生特點,榜樣示范

數學課上,教師和學生的師范作用以及;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方法。教師的示范作用體現在,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例如:對上課認真聽講,學習認真刻苦,作業正確、整潔,思考問題機智靈活等方面的同學,教師要及時表揚,為其他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教學時,教師還要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三、結合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的科學性和嚴密性要求學生學習數學要一絲不茍,在教學訓練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培養良好習慣主要是通過不間斷地反復訓練來實現。通過嚴格訓練,使學生形成對待任何工作都認真負責的態度,獨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敢于正視錯誤,改正錯誤的優良品德。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的訓練要有嚴格的要求,正確、積極地引導,從一點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漸進,又貫穿始終。如在進行計算能力訓練時,我先要求學生認真審題,邊審邊思考:“題目有沒有抄錯?先計算什么?再計算什么?能否簡便計算?”在計算時要求學生一步一回頭,自覺進行檢查,做錯及時糾正,自覺分析錯誤原因,防止再錯,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同時要求學生對題目中的數字、運算符號、小數點等必須寫清楚工整、規范,做完作業后要養成自覺檢查的習慣,端正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培養獨立思考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四、善于聯系生活實際,攝取有關信息,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篇(3)

關鍵詞:小學語文;美育教育;研究

奧古斯特•羅丹曾說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可見觀察美、鑒賞美對于人類情懷感受具有重要指引的意義。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美育教育,培養小學生挖掘語言魅力、感受語言內在美、感悟語境意蘊美,從而運用于生活中甚至之后行業領域中,是小學教師的教學核心內容。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教育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審美意識

審美意識需要后天的學習及生活中感悟而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是需要在平時的潛移默化中慢慢培養出對美的感受力。也因此小學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新理念,去引導學生從課文插圖及語言文字中享受語言的魅力。

(二)培養學生鑒賞品味

只有學生對語文教學具有審美意識才能進一步提升鑒賞品味。小學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升學生對鑒賞品味好壞的準確能力,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教育的重心。鑒賞品味的提升離不開讀。因此小學教師要營造閱讀的情景意境,幫助學生投入到課文中與作者情感達到共鳴。

(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具有對美的感知及鑒賞后,需要對美進一步的思考及創造,是美的進一步情感升華。學生要通過自身對審美的感悟來滲透到各個區域中去應用實踐,提升藝術美為社會美、甚至自然美的境界。將自身對美的追求提升到大眾美的滲透,將美的魅力廣泛共鳴是美育的最高境界。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教學的開展方式

美育教育的培養過程需要循序漸進。要想使小學生對語文教學的美感能力提升,就需要做好平日的情感體驗工作。小學教師可以通過讀、說、聽、寫方面重點入手,引導學生在課文教學中認識美、挖掘美、欣賞美、創造美。

(一)美育教育方法——讀,建立美的感知

教師要引導學生去通過朗讀、誦讀來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及內涵。學生在語言文字上的捕捉領悟能力、對意象文字的敏銳感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美的感知程度。因此小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粗讀、精讀、品讀的閱讀方法,感受課文語文的形式美、韻律美、辭藻美,引導他們通過閱讀感受意境,領悟作者字里行間的胸懷。語文教學中通常優美的文字,精美的插圖都可以幫助小學生建立初步的美觀意識。教師要學會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培養小學生對美的感悟認知能力。

(二)美育教育方法——說,表達美的感悟

小學生階段正是性格養成的基礎階段。由于小學生比較愛玩、活潑、好動,對事物注意力堅持度不高,因此教師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去表達。開始時可以是童謠、兒歌形式,而后可以通過播放生動畫面來調動課堂氣氛。由較低的審美展示到較高審美展示過渡性開展,引導學生慢慢去表達對于所展示美的感悟想法。在共同交流挖掘美、分享對美的感悟觀點、獲得他人共鳴感受的同時,口語的表達訓練可從側面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三)美育教育方法——聽,提升審美品位

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來呈現文章意境情景培養學生對課文的審美能力。如通過MV視頻、聲音的旁白、MV人物、動作表情等視覺、聽覺感官刺激使學生身臨其境并加深對文章文字審美的進一步領悟,幫助他們學會將抽象文字想象成形象畫面情景,培養他們的思維拓展、創新能力。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是良好的語文教學手段,也是常用的一種美育教育方式。它既可以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又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呈現引導學生盡快投入到課文的情境中,感受課文的意境美;對課文的再次閱讀,感受課文的辭藻美。通過聽的美育開展途徑幫助學生提升對品味的鑒賞水平,建立審美事物美丑的正確價值觀。

(四)美育教育方法—寫,創造美的升華

若要全面提升對語文教學的美育能力還需要具備將美感轉化為語言表述的應用能力。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加強這一方面的訓練。教師起初可以設置一些寫作難度低的主題,教師可就主題展開討論,引導學生簡述一段文字,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比如主題是花朵,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植物的具體形狀、氣味、顏色來展開對美的感悟,將此種感悟通過一些優美的辭藻表達,提升他人的審美情趣,使自己文章與他人情感達到共鳴。不同的口語、聽讀訓練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感悟程度。學生的寫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體現學生對審美的心理歷程?!笆澜缟喜⒉蝗鄙倜?,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師應該給學生多多提供課外活動的機會、既可以使學生在觀察及領悟中更多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又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陶冶情操,使學生將感悟靈活運用生活中,將美提升到深刻層次為將來升學教學文化積淀基礎。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美育教學,通過美育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進一步提升,促進學生的健康身心發展,是美育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有效地結合美育教育及小學語文教學,通過讀、說、聽、寫方面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感悟能力,是小學教師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

作者:沈潔 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二中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安翠霞.美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淺析[J].教學研究,2015(3).

篇(4)

如何通過科學的研究,澄清敘事德育的本來面目,有效指導教學實踐,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和重視的課題。為此,本文在分析敘事素材對敘事德育重要性的基礎上,立足兒童道德成長與發展,運用教育學、兒童文學的交叉研究視角,對敘事德育進行學術梳理,對敘事德育素材選擇的原則進行初探,并提出該原則指導下的實踐路徑。

一、敘事素材在敘事德育中的重要性

人本質上是一種講故事的動物。敘事是人類最為原始而古老的行為方式之一,同時也是一塊充滿智慧的圣地,滋潤著人類,使人類詩意地成長??梢哉f,人類正是在敘事的熏陶下才不斷地成長壯大。只要人類生生不息,敘事就會生機盎然。那么,對于德育、對于人類生活的這個特定領域,敘事同樣也為德育大廈的構成添磚加瓦。而且,隨著人文科學的發展與跨學科領域研究開拓,尤其是受女性主義和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我們對于敘事與德育之間的關聯,已較之前有所擴展,并有較為深刻的體會。

當然,為了理解敘事德育的本質,我們還是要回到敘事學的母體。在文學批評和文藝理論中,敘事學就是通過對文本的敘述結構的研究,來揭示敘事語言背后的生命意義。根據結構主義敘事學家的研究,敘事包含故事和講述兩部分:故事具有事件、任務、背景以及其他構成敘事內容的成分,講述是指告訴、表達、呈現或敘述故事。其中,故事是敘事活動展開的前提和基礎。

既然,敘事德育研究不可能脫離敘事學這一母體,它在本質上仍要歸屬于這一范疇,那么,要更好地認識敘事德育,使其價值可能得到充分發揮,首先就要從分析敘事德育的出發點――素材――開始,把握敘事德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條件。敘事素材在敘事德育活動中究竟具備怎樣的重要性呢?

第一,敘事素材是敘事德育活動的載體,支撐敘事主體進行德育敘事活動。敘事是一個整體,敘事能告訴我們某件事在何處、何時、何種脈絡中,以何種情感、何種情緒發生。當一個人進行敘事時,他必須先由復雜情境中選擇出一些事件,再就這些挑選出來的事件、情節賦予意義。在德育敘事活動中,同樣包含四個基本要素,即“受敘者”“敘事者”“所敘之事”“對話”。其中,“所敘之事”是敘事德育的素材和資源,是敘事者表達道德觀念的載體,是敘事者和受敘者理解、討論和對話的主要依托。盡管德育敘事活動評價不是敘事素材本身,但是一旦沒有了素材,理解、對話、討論評價就無法進行。所以說,敘事素材、資源是敘事德育活動得以展開的前提和基礎,是名詞的德育敘成動詞的德育敘事的橋梁。

第二,敘事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敘事德育的質量,正是通過故事等敘事素材,人們把自身的文化源頭和一向所追求的信念框架起來。敘事是一種直達人心的智慧。經學大師俞樾曾作《余蓮村勸善雜劇序》曰:故事是“天下之物最易動人耳目者,最易入人之心。是故老師巨儒,坐皋比而講學,不如里巷歌謠之感人深也;官府教令,張布于通衢,不如院本平話之移人速也?!倍鴶⑹碌掠墙柚藬⑹滦赃@種指向人心的智慧思維,在德育過程中,教師通過口頭或書面的話語,借助對“敘事素材(包括直接生活經驗敘事和間接生活經驗敘事――例如神話、童話、寓言、歌謠、英雄故事等)”的敘述,讓學生對“事”有所感觸、有感動、有感悟,道德世界因此受到促進、成長和發展。“……正是通過聽到許多重要的故事……兒童才領會或沒有領會到一個孩子是什么,一個父親或母親是什么……故事在教育我們成為有德性的人的過程中,起了一個關鍵的作用。”[1]由此可見,無論是作為直接生活經驗的敘事素材,還是包含故事的間接生活經驗的敘事素材,都傳達著人類一向所追求的信念和對自身文化源頭的追溯。就像米開朗基羅曾說過的那樣,他并沒有創造雕像,而僅僅是把這些雕像從石頭中解放出來。

第三,對敘事素材的選擇反映了教師對敘事德育理論的理解和消化,研究敘事素材有助于教師正確地進行德育敘事。敘事德育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如何敘事的問題,而是如何能發揮敘事學的優勢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道德內化。這就要求敘事德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深入探討敘事德育過程各個環節和各個要素的特點與規律。當教師在咀嚼、判斷敘事素材時,由于個體的道德經驗優先,他會從自己的角度、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敘事素材。因此,對敘事素材的選擇反映了教師作為敘事者的道德經驗和道德觀念,反映了他們對敘事德育理論的理解和消化。

二、目前敘事素材選擇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德育實踐中,敘事德育越來越得到教師的普遍應用。但由于認知偏頗和經驗匱乏,教師在運用這種教育形式的時候,敘事素材的選擇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素材開發缺乏童心,學生對敘事素材不感興趣,造成德育課堂虛假繁榮。敘事德育近幾年開始走進課堂,很多教師也開始采取這種教學法,敘事德育在教育主體方面引起了重視。但是在實施中,教師發現了一些問題:盡管素材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盡管敘述方式都飽含情感、具備成熟的敘述技巧,但為什么有些素材讓學生聽了明白、感動、充滿意義,也有些素材會令學生覺得虛假荒謬、迷糊、厭煩、索然無味,又有些素材讓學生覺得歷歷在目?敘事德育要以間接生活經驗敘事和直接生活經驗敘事為載體,觸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而促進其道德成長與發展,首先不能忽略的就是素材的智慧和真趣。敘述故事本來是最能走進兒童心扉的形式,為什么有時還會徘徊在兒童的心門之外?原因常常就出在我們選擇素材時遠離了童心,更多是從角對素材進行開發和加工。這樣,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兒童的興趣和需要,用成人的思路引導兒童的聲音,最終兒童的想法被成人直接控制和取代了。因為遠離了童心,學生對敘事德育素材不感興趣,敘事德育無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失去了它本該有的優勢。

第二,敘事素材過于抽象,超越了兒童的敘事性思維的基礎,敘事德育走不進兒童的心靈。瀏覽目前敘事德育課堂上的敘事素材發現,詩歌很少進入教師的選擇視野,其原因常常是認為詩歌太抽象。而研究者在對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美國社會重新高擎道德敘事大旗的研究中發現,在威廉•貝內特主編出版的《美德書》中,詩歌竟然名列選用體裁的第一位。這印證了海登•懷特所說過的,“在詩歌和話語的自覺想成過程中使用的比喻、隱喻、換喻、提喻和反諷的轉義,似乎是以兒童心理遺傳的天賦為基礎的?!盵2]相對于詩歌被當做抽象的敘事教材很少進入敘事德育的課堂,很多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的其他素材卻溜進了課堂。然而它們因為超越了兒童敘事性思維的基礎,而走不進學生的心靈。究竟什么是敘事性思維,什么素材才符合兒童的敘事性思維?

兒童的心智具有一種敘事性的結構。泛靈論的研究指引我們,兒童常常把他們探索的外部世界當做是有生命、有聯系、有故事的世界,他們的夢想、他們的記憶、甚至他們對事物愛和恨的判斷,都是以個別性、具體性、形象性、情境性以及直接體驗為基礎的,過于反映一般性的素材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抽象的。正是因為敘事性思維在兒童心理生活中具有不可動搖的中心地位,教師在敘事素材選擇上如果過于抽象,超越了學生敘事性思維特征的基礎,就很難充分發揮敘事素材的價值,更別說引發他們積極的道德情感,產生更為強大的道德震撼力了。

第三,素材選擇視野狹窄,過于從教育學視角出發,忽視兒童審美心理。可以說,德育敘事研究的視野應該是非常廣闊的。但是瀏覽我國關于敘事德育內容資源的認知,不難發現,更多的教師是從教育學視角出發去審視素材,而不能從更廣的視野去理解、開發敘事德育資源。其實,這是敘事德育的一大誤區。事實上,敘事研究的理論基礎是厚重的,研究視野也是廣闊的,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都為敘事研究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美國敘事學者杰恩在談到敘事學的應用性研究時說:“當前敘事學研究是‘敘事學+X’的模式,這里的‘X’無論是女性主義還是性別研究,是文化研究還是后殖民研究,都是很有價值的?!盵3]這就要求敘事素材的開發要基于多學科的視角,相互借鑒,為己所用。

這也說明,敘事德育本身具備著豐富的素材資源。敘事素材不僅限于文學,還包括電影、音樂片、廣告、電視和報紙新聞、神話、繪畫等等,隨著敘事借助于實物和現代技術(例如互聯網等)傳播,敘事素材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另外,敘事素材的選擇也離不開兒童美學的視角。美學與倫理學盡管關系密切,但并不意味著等同。脫離了兒童審美接受軌道,再富含道德意義的文本也沒法被兒童認知,被兒童感悟,更別談輕盈地飛進他們的心靈了。

第四,素材選擇過于強調與時俱進和貼近生活。有效的德育內容當然要講究針對性和適應性,忌脫離實際而夸夸其談。但我們當前學校的德育敘事,眾多內容往往拘泥于“與時俱進”或“貼近生活”。是否敘事德育素材越與時俱進、貼近生活,德育課堂效果就越好?是否傳統的美德故事、神話、童話等人類精神遺產就應作為遺產被束之高閣?實際上,人類不僅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更生活在想象世界中。如果說,現實世界是人類生存的根基,那么想象世界則是人類生存的燈塔。敘事素材展現的現實世界固然能反映真實生活,但敘事素材呈現的想象生活,更是對現實生活的超越。人類生存在現實世界與想象世界交織的空間中,敘事正是將現實世界與想象世界黏合在一起的橋梁。用華萊士•馬丁的話說就是:敘事“可以處理人類的時間現實,因而可以在過去與現在相關時浸入對于過去的記憶,并且想象將來。”

能否成為敘事德育得心應手的敘事素材,并不在于它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關鍵是它的人本底蘊。比如故事,雖然故事的字面意義是虛構的,但其字面意義的后面還埋藏著某種一般的、普遍的意義,這層意義就是敘事想要告訴我們的故事主題。有了這層意義,故事的虛構便不再是純粹的謊言,而是具有了某種真實性和意蘊悠長的哲學意味。針對此,兒童心理專家布魯諾•貝特爾里姆也提出,文學書籍尤其是神話是兒童獲得生活意義的最重要源泉,“對一個兒童來說,問題不是‘我想成為一個好人’而是‘我想成為誰’。神話故事中的英雄讓兒童喜歡,是因為英雄是最有吸引力的人物?!盵4]事實上,應該考慮的不是作為寶貴精神遺產的神話、寓言、童話等是否該被開發為敘事素材,而是這些敘事素材應如何被講述。

三、激發兒童想象力――敘事德育素材選擇的重要原則

眼下,敘事德育素材資源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還有一些存在但沒列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共同反映了現有敘事德育在素材開發方面存在的缺失。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維度是避免問題出現的舵手。如何把這些維度提煉出來?單純靠現有的德育理論很難突破,更需要多學科、多視角,站在現有德育之外進行審視。筆者建議將敘事德育與兒童文學學科進行交叉研究,以兒童全面發展為方向,它們中間就會產生一個重要交集點――激發兒童想象力。為什么激發兒童想象力既是敘事德育的,也是兒童文學的?

兒童文學在藝術之路上的目的是借助作家敘事導人向上、引人向善,養成兒童本性上的美質,夯實人之為人的人性基礎。敘事德育的目的是教師借助敘事,以直達人心的智慧,促進學生道德成長和發展。二者要想達成理想境界,都離不開兒童想象力的參與。在敘事中,兒童運用他的想象力去創造你希望他去實現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著,他會借助想象力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思想或畫面上,給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為客觀的現實。洛克認為不同觀念的聯結必須借助想象力來實現,“觀念和觀念互相聯系起來其作用最終還需要想象力。”休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為想象力就是“填空能力”。[5]在這兒,其實有一個敘事的秘密。人們對于故事(不論真或者假)都有一種期待、一種渴望,就是因為在敘事中讀到或聽到令他們情緒起伏的時間、情節、人物。故事不斷地講述,我們給了故事想象,故事一詞也給了我們想象。如果敘事素材不能讓敘事者與聽者(讀者)之間產生想象,不能讓敘事者與聽者互相通過想象力完成填空,那么敘事的功能就難以實現,敘事將是一場自說自話的表演。

從敘事德育的目的上來說,要想讓學生自主建構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而達成道德人格的完善發展,更需要從兒童想象力維度去選擇敘事素材,兒童正是在多彩的想象中慢慢建構起成長感的。正如韋茲所認為的,兒童對道德問題的理解是一種人際的、有感情的、想象的、類似于故事般的現象,韋茲把敘事看做“道德生活的實驗室”。因為我們不可能讓學生對每一種道德情境都身臨其境,更多的時候需要想象力去演繹。所以,針對敘事德育,如何尋找可以激發兒童想象力的素材需要深入研究。

四、如何尋找可以激發兒童想象力的敘事德育素材?

基于自身的學術背景,綜合利用教育學和兒童文學的觀察視角與研究方法,筆者初步提出了可以有效選擇出能夠激發兒童想象力的敘事德育素材的方法,簡述如下,供批評指正。

1.放飛童心

童心是對萬事萬物的敏感與驚奇,是對生活世界的天真與激情,是對人生生命的想象與夢想。我們的敘事教育之所以在素材選擇上有時缺乏靈氣,與教師不能放飛童心有很大關系。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說得好:“只有把自己當做兒童,才能幫助兒童成為成人;只有把兒童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童年的重現,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來……”

德育應適應社會、民族與文化的發展需要的成人標準,但與此同時它更需要符合兒童生活的本性。放飛童心,卸掉對兒童精神世界的臆測和武斷,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在選擇敘事德育素材時常常存在著不理解或低估兒童的現象,比如,輕視、忽視兒童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甚至將兒童的經驗視作低級或錯誤的概念,這種“童年健忘癥”會極大地阻礙敘事德育的研究和實踐的深入。敘事德育強調的是以素材為載體的心靈與心靈的互動,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不同生活體驗、期望、意義價值的相接,而不是一個知識載體對不同容器的傳輸過程。試想,如果作為敘事德育組織者的我們都把童心遺忘,那我們所選擇的素材又怎么會激發起兒童的想象力,從而點燃兒童心中的道德火種呢?

2.立足美學

敘事素材絕對不是一堆德育資料的堆砌,兒童也并非沒有美感的小人。相反,審美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對美的感悟能力有時比成人還要敏銳。畢加索說過,每一個兒童都是藝術家;赫伯特•里德等人發現的兒童的“心畫”可以說明兒童具有本能行為層面的審美,“在兒童的心中存在著一種發生在意識層次以下的心理活動或過程,這種活動總是傾向于去組織和改造那些被兒童看到的形象或聽到的音響(即使這些想象是粗糙的,這些音響是凌亂的),將它們組織成和諧有序的式樣。”[6]

敘事德育在素材選擇上要想激發兒童想象力,立足美學大有助益。猶如人類原初時期的思維方式,兒童的邏輯就是一種詩性、感性的美學邏輯,他們如同“本能的繆斯”,不受功利支配的美,可以激發兒童的奇思妙想、無拘無束的沖動、天真無邪的哲學發問。

3.與兒童文學結緣

德育教師覺得兒童文學是語文教師應該關注的事情。其實,德育教師,尤其是有志于深入探索敘事德育的教師,一定要和兒童文學結緣。

兒童文學是什么?兒童文學是少年兒童精神成長的乳汁,也是兒童時代閱讀的最愛。兒童文學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它能夠喚醒兒童的想象力,契合兒童的想象力,培養兒童的想象力。開發敘事德育素材要做的就是尋找那些能激發兒童想象力的資源,怎么能不和兒童文學結緣呢?以行銷200萬冊的《美德書》為例,將《美德書》中十項美德中所選用的不同體裁的短文進行分類歸納,會發現童話和寓言名列選用體裁的前三位,它們大量采擷自兒童文學園林,包括耳熟能詳的《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美女與野獸》《漁夫和他的妻子》《狐貍與公雞》《青蛙王子》《三只小豬》等等。

當然,我們說德育教師與兒童文學結緣,也并不是敘事德育素材一定都要取自兒童文學園林。但至少,德育教師和兒童文學可以成為心有靈犀的知音,因為兒童文學是敘事德育素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擁有它、善用它,無疑有助于敘事德育的理想境界的實現。

敘事德育中敘事素材的選擇應該是一個多視角、多學科的研究課題,從不同學術視角研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從教育學、兒童文學的交叉視角,本文得出“激發兒童想象力”是選擇敘事德育中敘事素材的原則,并對該原則指導下的實踐提出了三個路徑。這僅僅是敘事德育中敘事素材選擇研究的一個結論。要想全面研究敘事德育的敘事素材選擇,需要多學科的專家參與,進行系統性針對研究,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美]麥金太爾著.龔群譯.德性之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272ˉ273.

[2][美]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 后現代歷史敘事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17.

[3]Jahn, M. Poems, Plays, and Prose: A Guide to the Theory of Literary Genres[M].Cologne: University of Cologne,2002:126.

[4]Kilpatrick, W. Why Johnny Can’t Tell Right from Wrong: Moral Literacy and the Case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M].New York: Simon& Schuster, 1992.

[5][德]沃爾夫岡•伊瑟爾著.陳定家,汪正龍譯.虛構與想象:文學人類學疆界[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27.

篇(5)

各位領導、老師:

下午好!

我是小學部的體育老師和大隊輔導員。2020學年,是我加入春曉大家庭的第三年。本學期我不僅要做好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還要安排好各種大隊活動,在教學上,我是一個新人,在行政工作上更是一個新手,不足之處需每一位領導老師指導指正。接下來我從三個方面來簡述本學期我的工作內容。

一、教學方面:

從走上教師的崗位開始就一直與一年級打交道,聽到別人對我最多的評價就是“你怎么越來越幼稚了?”說來慚愧,我沒有用為人師表的高大形象去引導學生,反而被他們同化了,但好處就是學生7歲,我就17歲,保持童心走進他們,教學上雖然還稱不上是經驗豐富,但面對一年級的行為常規與兒童心理有了一定的見解與應對措施。

本學期我擔任101、102、103的體育老師,開學伊始的隊列常規做好規矩,為接下來的課程打好基礎。新一輪的訓練又一次讓我深刻體會到什么叫“萬事開頭難”,都說新一年級要做好規矩,每個老師都瞪著眼睛鼓著嘴,我也毫不例外地扮演起“疾言厲色”、“金剛怒目”等樣子,小朋友吵的時候,我就說“岑老師要發火了!”他們就安靜下來,其實跟小孩較什么真呢?我認為:教學是一個過程,習慣的養成往往在堅持?!吧诼曧?、立靜停”“課堂三認真”成為我和孩子們的約定,有了這些約定的支持,我們在本學期學習了廣播操《七彩陽光》,不僅在學校里認真抓每個動作細節,回家也要進行打卡,大課間當音樂響起,每個小朋友雄赳赳氣昂昂地站在操場上,當第一個節拍響起,四百多個小學生動作整齊劃一,樹立起團體意識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欣慰。練習多種形式跳短繩的方法,選擇合適長度的跳繩、夾肘+并腳比比誰跳得更多,在對比中獲取競爭意識在比拼與獎勵中進步地非常快。小勇士跳躍小欄架和小墊子提升了跳躍的能力,在觀察與練習中得到分析的能力,既能玩又能學。動一動滾一滾,怎么滾得快、怎么包的緊?展現翻滾技能,將思與學相結合。不同于以往的“手把手教”本學期先讓學生去嘗試,再帶著問題到課堂中提高技能,這樣可以留給學生更多練習時間。

二、工作方面:

配合體育組開展大課間活動、第三屆體育節、區健康體質測試抽測等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體育組發光發熱,同時作為102班副班主任,平時空余的時間下班級里轉轉,與學生談談心,輔助班主任工作

本學期我把工作重心放在少先隊輔導員上,我認為大隊輔導員與學生、班主任交流密切,是學生們的服務者,給予學生發展空間,讓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了讓工作能順利開展,我主動及時向領導匯報我的工作情況,配合各中隊輔導員開展工作,勤于收集意見,盡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個人參與的積極性。

1. 完善制度,切實抓好少先隊的基礎建設

每周升旗儀式是少先隊的常規工作之一,國旗下講話是對學生思想上的洗禮和自我認識。選拔并培養主持人,精心設計每一句、每一段之間的停頓、語調,嚴格訓練敬禮、禮畢、呼號等動作,做好榜樣作用。學期初安排好每周國旗下演講的人員,選擇好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每周一之前,做好督促提醒工作。

為了讓學校的班級文明檢查更加規范,集中了各班中隊監督崗進行培訓,細化“兩項競賽”方案,明確每則扣分條件和分值,規范扣分單填寫標準和每天記錄表的上交與匯報,使得“監督崗”在檢查時更為公正、公平。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體現出少先隊員的自主性。

2. 開展活動,大膽積極創新

少先隊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少先隊活動是學校學生的一顆心臟,活起來、動起來,才能顯示出生命的活力。少先隊就是通過各種活動得到體驗、得到鍛煉、得到提高。

為了讓新一年級認識學校文化,快速愛上校園,精心設計組織學部全員參與以“海洋”為主題的一年級適應性教育活動。

開展“推普周”系列活動,通過演講、主題班會了解推廣普通話的重要與魅力;開展二年級語言知識競賽活動,在愛國主義作文朗讀中展現少年愛國的情懷。

十月十三日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日,為了展現少先隊員的風采、增強隊員們的光榮感和自豪感,開展了紀念建隊71周年的主題隊日活動。

秋季研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少不了小學部各部門的相互配合。前期的策劃與實地勘察,設計路線與活動流程,安全細則與人員落實等工作安排到位。

學校對學生近視防控十分重視,大隊部開展愛眼護眼系列活動,家校結合將護眼意識落實到實處。

針對食堂浪費現象嚴重的情況,我們開展“光盤行動”的主題活動。采用糧票換糧、泔水稱重等形式鼓勵學生養成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唱響“勞動最光榮”口號,帶領學生提高自理能力,小學部三個年級段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勞動活動,如一二年級疊衣服系鞋帶比賽、整理書包比賽,三年級“廚神爭霸”賽、釘紐扣比賽。

積極推送學生參加街道、區“書香家庭”、“關愛書香夢”、“孝德之星”的評選。

三、專業提升方面:

為迎接春曉、三山、梅山三校聯合教學展示體育教研專場活動,我積極備課,在師傅、組長、同事們的幫助下多次修改完善教學設計與教學流程,力求少講多練、用“趣”來引導學生練習。我熱愛體育事業,積極參加區教研活動,累計聽課14節,參加市小學特色體育公開課展示交流活動。平時的我經常翻閱《中國學校體育》和《體育教學》等刊物,摘錄其中我認為對我有用的文章進行學習,使我在教學中拓寬了教學手段。

總結不足與展望:

1.加強輔導員的隊伍建設。輔導員自身的素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因此我校積級引導中隊輔導員參加各級各類學習培訓,并通過中隊會、班隊會互幫互學,努力為中隊輔導員的學習、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2.小學部只有1~3年級的學生,3年級只有兩個班,學生文明崗檢查的任務由2、3年級的學生來完成。前期我每天大課間、午間、眼保健操跟他們一起檢查,從檢查的范圍、職責,評定標準、分值細則,表單填寫等一一規范到位。學生工作積極且熱心,后期可以慢慢放手讓他們獨立去完成。經過本學期的培養與磨合,學生基本能做到公平扣分有依據、日常情況天天報?!拔拿魇痉栋嗔鲃蛹t旗”評比還要繼續堅持,并力求使評比更具有操作性,可比性和公平性。

2.低年級學生活潑可愛,無疑是校園中朝氣的代表,但課間文明活動需待加強,特別是低段的學生走廊奔跑打鬧叫喊的現象是天天說、周周念都無法很快有效地去制止,所以在下學期大力開展小學生安全教育一方面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班主任管理教育,另一方面帶領學校紅領巾文明督導隊,進一步做好培訓工作,充分調動隊員當好監督員的積極性,反饋文明督導隊的檢查情況,讓紅領巾執勤隊的工作更細致。

篇(6)

關鍵詞: 品德課堂教學 養成教育 德育

養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品德課程是養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擔道德認識上的教化,又肩負著行為、道德上的規范訓練。以品德課堂為主陣地落實學生的養成教育,可把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育過程,由“知”導“行”,有效地引導學生通過品德課的學習將課堂上接受的道德觀念自覺地用于指導生活實踐,并逐漸內化成道德素質。基于此,我依據課程標準要求,掌握教材教育內涵,將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落實在品德課堂中作了以下嘗試。

一、認識品德課對落實養成教育的重要意義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是新型的德育課程。從課程性質看,它們都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都提出:“學習做人是本課程的核心。”課程的這一定位決定了課程教學活動的方向和著眼點?!皩W習做人”就是要引導兒童做一個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的獨立人;一個能夠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有愛心和責任感的社會人;一個具有現代文明素養和全球意識的現代人。因此,充分認識以品德課堂為主陣地,落實學生的養成教育意義,抓住各年級的訓練重點,抓住各種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把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育過程,把教育內容做小、做細、做實,由“知”導“行”,引導學生在學習做人的過程中,不斷深入地認識自我和他人,了解生活、了解社會,在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交流中逐步實現其社會性發展,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獲得,認知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培養,還要把握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學習做人”。品德課堂尤其要關注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二、發掘品德教材中固有的養成教育因素

對小學生進行養成教育,主要是幫助他們認識自己,提高對小學生活的適應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開朗、向上、樂學、合群、自信、自立、開拓、創新的健康人格。

縱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我們不難發現“突出養成教育的地位”是教材的基本特點之一。在實施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遵循《課程標準》確定的教學認知和行為要求,實現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可以針對學生實際,充分發掘教材內容固有的養成教育因素,有目的地進行了良好習慣的培養,進一步落實養成教育,提高教學實效。擇其主要簡述如下。

1.低年級:教材體現“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關注并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反映兒童成長的需要,突出入學教育,重點培養:追求上進,熱愛學習和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的教育,以及以家庭活動為背景,進行愛父母長輩、與小伙伴友好相處的教育。教材按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學習進度要求孩子學會健康、安全、愉快、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比如“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慣”,“養成正確的坐、立、走姿勢”;“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做個“不說謊,誠實的孩子”,等等。

2.中年級:通過一系列的行為指導、情境辨析,精心創設活動情境,提煉兒童的生活素材,提供典型范例,等等,從小處著手促進養成教育。如《說聲“謝謝”》(人教版《品德與這會》三年級下冊),通過“謝謝”一個簡單的禮貌用語,讓學生學會感謝、學會尊重。《通信與生活》(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這個單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歷史演變、未來通信的發展作為基本事實,將懂得通信禮貌,遵守通信的法律法規,將看報、聽廣播、上網查資料等好習慣的培養蘊含在其中。

3.高年級:凸顯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像(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主題二)“社會文明大家談”這一則教材列舉了一些公民隨意踐踏綠地,隨地吐痰、扔紙屑,說臟話,便后不沖廁等與文明社會格格不入的現象,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讓學生在實際考察中感受不文明人與文明社會的不和諧及給大家帶來的不愉快。讓學生走進生活中,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去分析,去思考,明白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雖然很平常,卻反映一個人、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道理,進而促成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和借鑒,從而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

綜上所述,品德課程從學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學校、社區三個生活場景切入,以兒童熟悉的生活作為教學基本內容,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理解中,學會做人做事。為此,我們應該認真地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資源,學會開發和利用教材資源,聯系當地的社會實際,創造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及時把社會中新的信息,學生生活所遇到的現象,吸收到課程內容中,不斷增強養成教育的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教育的質量。

三、探索品德課堂落實養成教育的方法

品德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超越文本、體驗情感、形成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和養成良好行為規范的必經途徑,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通過品德課的學習將課堂上接受的道德觀念自覺地用于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使學生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

1.加強行為訓練,重視道德實踐。在一定意義上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道德行為只有經過反復實踐、反復訓練,才能養成道德習慣。《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本著回歸生活的理念,設計了很多符合兒童生活特點的主題,有利于教師進行行為訓練。如《校園鈴聲》(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教材要求孩子們“能分辨鈴聲的不同含義,學習根據鈴聲的指示進行學校生活,形成規則意識”。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讓孩子們明理:“上課鈴聲響,趕快進課堂,書本擺整齊,專心把課上”,“注意傾聽別人發言”,“先舉手后發言”,“上課做到眼到、耳到、嘴到、心到?!辈⒁源俗鳛樾袨橐幏兑蠛⒆觽兠恳还澱n都做到、做好。通過這樣反復的訓練,不斷強化孩子們的聽課習慣,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創設生活情境,引導體驗學習。西方教育界流行三句話: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蛔屛覅⑴c,我會完全理解。體驗學習是一種基于學習者自身的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的學習方式。品德體驗課強調關注孩子們的生命經歷和經驗、生命感受和體驗,只有引導孩子們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在兒童喜愛并樂于參與的活動中進行自我體驗,才能使道德認知內化為道德行為。如《家人的愛》(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這一專題中,就安排了一個生活體驗的小活動:“護生雞蛋”。根據教材安排,我們開展了“護蛋大行動”,讓孩子們也過把“雞媽媽”的癮?;顒又校瑸榱耸股u蛋能完好無損地“生活”一天,有的孩子給雞蛋包了一層又一層的紙,小心翼翼地揣在懷里;有的孩子把雞蛋放進了瓶里,可還是碎了;有的孩子雞蛋打碎了,一整天都垂頭喪氣的……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還寫下了“護蛋日記”詳細地記錄下他們護蛋的感受?!白o個蛋真不容易,我擔心它,上課常分了神,結果老師說的問題一個也沒聽進去。下了課,也得小心翼翼護著它,不敢出去玩?!薄拔以撍X了,我想把雞蛋放在哪里安全呢?最后,我把它放在床頭柜上。忽然,一陣風把我的雞蛋吹掉在地,我嚇出了一身冷汗。一下子驚醒了!一天下來雞蛋雖然沒破,卻把我累壞了。”“唉!養個蛋都不容易,爸爸媽媽還要把我養大,可真辛苦??!”

通過“護蛋活動”這樣真切的體驗,孩子們認識到父母把自己拉扯大是多么的不容易。也只有通過體驗和感悟所得到的這種體會,才是最真實最有效的,才會使孩子自覺付諸行動,關心孝敬父母。因此創設生活情境,讓孩子們從體驗中學習,彰顯教育無痕,是落實養成教育的有效途徑。

3.注重言傳身教,增強榜樣說服力?!短K氏家語》說:“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毖詡魃斫毯螄L不是重要的教學手段?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人的很多習慣都是模仿來的,孩子們每時每刻都在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并下意識地模仿老師的言談舉止。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構成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這力量絕非教科書、道德說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貼在墻上的豪言壯語,也不是寫在紙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掛在嘴上的道德信條,它是教師用生命對孩子的教育,它體現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是一點一滴、潛移默化地注入孩子們的心田。像我們教孩子“學會使用禮貌用語”,老師首先要把自己變成儀態萬千的紳士與淑女,遇到學生不妨先打聲招呼,得到孩子的幫助真誠地說聲“謝謝”;要求孩子“養成正確的坐、立、走姿勢”,教師平時也要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走如風”;要求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走,不搭肩來不勾背,安安全全走下樓”,教師在平時的上下樓梯中也要嚴格遵守“上下樓梯靠右走”的守則……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把言傳身教當做是落實學生養成教育的重要教學手段。因為“榜樣對兒童的心靈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陽光,而這種陽光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的”。

4.課外延伸,促進知行統一。陶行知提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如果教學成果只停留在課堂上、口頭上,那么教育就只會是一首流行歌曲、一顆小石子,只在短時間內稍微蕩起一些漣漪。因此孩子們在課堂上受到教育后不能就此了事,還要有意識地把兒童帶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利用一切機會創造時機,為孩子提供踐行道德的機會,使課程延伸到課外擴展到家庭與社會中,讓課堂的教育作用輻射于整個生活。

比如,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慣”,教師除了讓孩子在課堂上明白,養成良好的習慣有益健康也是文明的表現這個道理,還應設置相應的調查表,與家長配合了解孩子平時飲食和個人衛生的情況,并組合主題班會開展“小小營養師”“衛生小衛士”等主題活動,及時跟蹤評價,促進孩子們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

如上所述,我們開展了“護蛋行動”后,孩子們明白了父母養育自己不容易,那么怎么把這剛剛點燃的感激之情化做持之以恒的行動?我們的做法是利用每天晨會的十分鐘,引導孩子反省自己,“今天我給人家添麻煩了嗎?誰幫了我?我最感激誰?我跟人家說謝謝了嗎?”讓孩子說說為父母、為老師、為同學做了哪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長此以往,熏陶教育,孩子就會懂得愛需要反饋與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因此養成教育必須立足于課堂,延伸到課外,只有延續課堂的熱情,恰當地導之以行,才能在孩子們的心里播下一顆顆善良的種子,成為孩子們生命中一股清亮的泉水,洗滌孩子們的心靈,讓孩子們受益終身。

四、品德課堂落實養成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1.教育要淺顯、通俗,忌深奧。對于兒童來說,養成教育不是用深奧的說教可以教育好的,也不是用抽象的規則可以教育好的,因為道理與規則總是像過眼云煙一樣,被他們忘掉。所以道理要用淺顯通俗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學生容易記住。對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將課文的重要情節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指導朗讀記憶。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編了一首兒歌:“眼睛是個寶,生活離不了,保護視力我牢記,健康安全生活好?!币龑W生牢記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教《愛護課桌椅》一課,就用“課桌椅,天天伴我來學習。不弄臟,不損壞,我們愛護課桌椅”總結學習內容。兒歌通俗淺顯朗朗上口容易記住,很容易讓學生記住規范,自覺約束自己,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2.抓住契機進行教育,忌生硬。教育契機是經常大量出現的,但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時教學契機又是稍縱即逝的,所以要及時利用。比如培養兒童使用禮貌用語的好習慣,就可以在不同的場合進行。如課間操時不小心踩到別人的腳,要誠懇地向對方道歉,說聲“對不起”;接過班干部分發的作業本,最好道一聲“謝謝”;下課了跟老師道別,要記得說聲“再見”。此外,到商場購物、乘車買票、外出旅游等機會,都可以提醒和訓練孩子在不同的場合使用好禮貌用語。如果錯過這次時機,你再教育孩子要使用禮貌用語,就顯得生硬,效果可能不好。

3.活動方式宜靈活多樣,忌呆板。活動性是品德課程的特點。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的教學過程,是以兒童直接參與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的,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方式宜靈活多樣,如:游戲式活動,競賽式活動,表演式活動,觀察式活動,展示式活動,體驗式活動,等等,多樣性的教育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樂學好學,使學習成為生命的體驗過程。

4.訓練要持之以恒,忌半途而廢。良好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習慣只有在長期反復的訓練中才能養成。行為訓練要有耐性,忌半途而廢。比如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小至一個坐姿,大至學習方式,都要求貫穿于每一堂課的教學之中,長抓不懈,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方能養成。一陣風一陣雨的教育方式,是不能使良好習慣在孩子身上生根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與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幾堂課、幾個活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為此,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應常抓不懈,力求在品德課和日常生活中注重對學生的教育和磨煉,為培養他們成為真正的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復調;音樂課程;復調思維;課堂教學

一、音樂教育的現狀簡述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隨著社會的進步在不斷發展,教育技術也高度發展,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當今音樂課程有這樣的一些特點:光束式、唱游式、點面式教學等,這些教學方法缺少嚴密的教學思維、學生與老師互動的新的關系。我借助復調思維理論,提出幾個教學設想,為音樂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二、復調思維建構音樂課程的原理運用

(一)復調是根據某一主題,進行自由發展――青少年的心理發展不穩定,具有好奇性、好強性,所以我們抓住這一發展特點,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發展,無論欣賞、表演還是在創造音樂的活動中,都要鼓勵他們從側面、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問題,培養他們思維的創造性和奇特性。

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耙魳穭撛焓侵冈谥行W音樂教學中的即興創造和運用音樂材料來創作音樂的活動。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征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因此,教師應將創造力的培養貫穿于各個教學領域,要啟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不要用‘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同一個練習,可能有多種處理方法;同一首樂曲,可能有多種理解。應重視音樂實踐中的創造過程,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p>

(二)復調是多聲部的音樂,它以多聲線性思維為主,具有嚴密的音程結合關系,同主題、多線條的音樂――音樂課不僅是學習音樂本身,應要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把音樂知識加以拓展,讓學生對歷史、社會、做人的道理都有所了解、發展。

對青少年進行德育,不僅是學校領導和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個任課老師責無旁貸的職責。音樂教學屬美育范疇。我國現代大教育家先生曾明確提出,美育的任務在“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音樂具有教育、審美、娛樂三大功能。我們對音樂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不應當停留在“調劑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休息放松”“娛樂身心”等淺層次上,還應看到音樂教育更深一層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優良的品德,陶冶高尚的情操。

在唱歌教學中,通過歌曲內容進行分析、引導,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使其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在感情上有所升華,如,在教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不僅要教學生唱會、唱好這首歌,還應介紹國歌的作者、創作經過和時代背景,介紹國歌的歷史和現實作用。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祖國在過去遭受侵略的危亡時刻,億萬中華兒女是如何團結一致,浴血奮戰,英勇斗爭的。從而體會到今天的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應當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切。

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教育,這不僅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先是培養人。”因此,教師在教唱過程中要時刻提及課外知識。比如,在教唱《多么幸福,多么快樂》這首歌時,可以做一些課件,讓學生對藏族有所了解,對那里的地理位置、民族風情、人們的衣著打扮、舞蹈動作等都有一定的了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

(三)二部歌曲中的某些復調手法,主要是從補充、豐富主要旋律或主要形象,使歌詞的內容得到更準確、更鮮明的表現這個角度來運用的。這類復調在歌曲中永遠處于陪襯的、次要的地位――上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但特定的時候學生與老師的主體地位要互換。

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到了高段學生的學習就處于被動狀態,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也不積極舉手發言了,覺得不好意思。這會造成上課的氣氛很沉悶,只是老師一味地講,學生只是聽,而究竟效果如何呢,他們到底聽進去多少、吸收了多少呢?特別是到了欣賞課,他們在聽音樂的時候也不展開想象,不去思考,只是聽著音樂。如果老師接下去就開始分析音樂的結構、背景、含義等,那他們就沒有自己的思想,而自然地去接受老師的知識。這樣,就不會使他們的思維得到開發。那么我們該如何開發他們的思維呢?

1.要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實踐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一定要自主學習,自己探究,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應充分分解學生的眼、口、手、腦,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須躬行。”空洞抽象的講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實踐活動將使人終生難忘。

2.通過討論相互交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靈活的組織方式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學生對一個問題認識模糊時,當闡明一個問題需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時,把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各抒己見,共同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論。學生通過激烈討論,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彼此交流,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厚,鍛煉了學生雄辯的口才,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3.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熣n堂上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學生能看懂、讀懂的教師就不要再講,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學生能發現的,教師不要再點明,否則就是限制了學生的發展。教師應該信任學生,解放學生,調動學生,促進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自己探索,自己創新。

三、借助復調思維理論產生的教學方法

(一)對位教學法

“‘對位’一詞的原意是‘點對點’。后來經過引申,不僅包括‘點對點’,還包括‘音對音’與‘線對線’”。這樣對位的概念既涵蓋了不同節奏的相輔相成問題,又涵蓋了不同音高和不同旋律的相輔相成問題。我們可以把對位的原理運用到教學上。

1.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靈活評價

學生智力的個別差異,是因材施教的理論基礎之一,在評價中,也應該適合。在教學與評價中,我們要從認知及技能掌握的層面上給予有差異的教學。不同難度的學習、評價,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輕松愉快地接受,并且有差異地發展,樹立學習的信心。

2.針對學生的個別特長、強項評價

在音樂學習中,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其特長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音色美,有的節奏感強,有的有拿手的樂器演奏能力,而有的表演能力強。在教學過程中,更應發揮他們的強項,為他們創造機會,兒童天生就有一種自我表現欲,讓他們表現自己的特長,從中獲得成功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得到愉悅的體驗。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應疏導他們避免自卑心理的產生。在教學中也可對一些性格內向、不愛表露或是認為自己歌聲不美,怕出丑的孩子實施教學,讓這些學生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從心理上得到滿足,并在這種滿足中,增強自信,熱愛唱歌。在教學評價中發現學生的不足,則應采取“巧妙否定,或“側重表揚”等策略,揚其長,避其短,呵護其自信心。

(二)模仿教學法

相同的音樂材料在不同聲部先后出現稱為模仿――在老師做示范,學生模仿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提供學生廣闊的最自由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空間。

對小學的學生來說,音樂課更多的是老師示范、學生模仿的過程。學習技能就是先從模仿開始,模仿幾乎是人的天性,孩子們通過模仿進行交流。像學會唱一首歌,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識譜能力比較差,要老師的范唱或聽錄音學會唱這首歌。當學會唱這首歌后老師會提出一些唱歌的要求,比如感情的處理、聲音的位置、氣息、口型等,大多都是模仿老師做的。在處理好歌曲以后,老師會讓學生隨著歌曲的音樂跳舞,這時學生又會模仿老師的舞蹈動作而跳起來。以上這些都是通過模仿而達到的效果。但是一味地模仿,對學生好嗎?對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有促進作用嗎?無可厚非,這對于初學階段的孩子可能有幫助,可一直手把手教會讓他們失去獨立的能力,以后拿到新的曲譜他們如果沒有在老師的幫助下就不能自學唱會這首歌。這樣看來,我們要在讓學生模仿的過程中求變。讓他們把老師給予的示范當成一個例子,學會之后要有自己的創新。

通過幾年的學習,對各種教學方法初步涉及產生一種新的想法,這想法從理論上具有可操作性,但實際上存在著許多問題,但這些問題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進行解決。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131美女爱做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又大又黄又粗高潮免费|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爽| 欧美肥妇bwbwbwbxx|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成在人线视av| 日本少妇被黑人猛cao|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香港日本三级亚洲三级|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国产女人被狂躁到高潮小说|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 国产xxxx99真实实拍| 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久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久久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大帝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 | 亚洲| 娇妻在厨房被朋友玩得呻吟|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