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 16:43: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道路污染防治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環境影響;有效防治措施
一、引言
水利工程是為了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水資源在時間上和地域上的合理分配,達到興利除害目的而修建的綜合性工程,它的建設將會對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但在工程建設能夠對經濟、社會、環境的各方面產生有利影響的同時,工程建設對周邊環境和生態平衡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給周圍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參建單位應該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切實做好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并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將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以考慮。本文針對水利工程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及有效防治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二、水利工程施工對環境的影響
1、水利工程施工造成水污染
施工期間的水污染主要是由施工生產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導致地面水產生污染,甚至污染到地下水而引起的。例如:施工設備在使用和維修過程中,將會產生大量含油廢水,如果這部分含油廢水不經過妥善處理甚至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將對河流水質產生質的影響。在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特別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壩體灌漿、骨料清理等工作處理不當,都會產生大量廢物、污水,這些廢物一旦流入河中,將會使河道中的水質產生變化。
2、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大氣污染
水利工程施工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施工中各種車輛行駛和機械作業過程所排放的大量尾氣和產生的大量揚塵;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骨料等)運輸和石方爆破作業產生的塵灰,運輸材料過程中由于車輛顛簸或以及由此產生拋灑及道路揚塵,由于施工過程中灑水工作不到位導致地面干燥由風力吹起的揚塵等,所有這些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因素都會對附近群眾甚至附近田間作物產生不利影響。
3、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固體物和粉塵污染
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廢棄大量的建筑材料垃圾和施工人員所產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土石粉粒、粉煤灰、水泥等粉狀建筑材料在搬運中產生的懸浮物。若對此處理不當,由于揚塵和雨水沖淋等原因會對大氣環境和水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給周圍居民和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4、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噪聲污染
施工期間的噪聲影響主要是由機械設備產生的噪聲、車輛行駛產生的噪聲和施工作業的噪聲。其中影響最大的主要是施工機械噪聲,例如:開挖作業機械在挖運石料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混凝土拌和過程中拌合設備發出的噪聲、爆破所產生的噪聲等。
三、水利工程施工對環境影響的有效防治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對水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根據國家水資源保護有關標準,控制進入水體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污廢水濃度,對砂石骨料加工清洗、混凝土養護、化學灌漿、機械廢油、施工企業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等采取處理措施,防止直接排放污染水體,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施與農田,施工機械檢修沖洗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用于噴灑道路及施工場地。
2、水利工程施工對大氣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根據有關排放標準,采取措施消煙除塵,控制污染源,減少排放量;材料堆放應采取必要擋風措施,減少揚塵;組織好材料和土方運輸,防止揚塵和材料散落造成環境污染;材料運輸宜采用封閉性較好的自卸車運輸或采取覆蓋措施;對施工場地、材料運輸及進出料場的道路應經常灑水防塵;施工機械車輛應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各種燃油機械必須裝置消煙除塵設備;砂石料加工及拌和工序必須采取防塵除塵措施;嚴禁在施工區焚燒會產生有毒有害或惡臭氣體的物質;并加強施工機械、車輛的管理和維修保養,防止汽油、柴油、機油的泄露,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3、水利工程施工對固體物和粉塵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按照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渣,防止任意倒放棄渣阻礙河、溝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結合造田、修路等利用棄 ,減少占用耕地、河道等;防止廢棄物中有毒有害成分污染水體;采取一切措施盡可能防止運輸車輛將砂石、混凝土、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區場地上,安排專人及時進行清掃;工程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應實行袋裝化,并及時清運至施工區周圍較近的城鎮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并做好人群健康保護工作。
4、水利工程施工對噪聲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噪聲標準,采取減噪降振措施或選用低噪弱振設備和工藝,實行施工區與居住區分離,設置隔音設施,所有進場施工車輛、機械設備的外排噪聲指標參數必須符合相關環保標準,尤其在靠近生活營地和居民區施工的單位,必須合理選擇和調整施工時間和機械配置,盡可能在白天進行施工,嚴禁晚上進行大規模施工活動,減少和避免噪聲擾民,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5、水利工程施工的其他有效防治措施
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按工程設計和合同要求采取工程或生物防護措施,防止邊坡失穩、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合理設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現場臨時排水系統,及時疏導雨水,以減少雨水對挖填土坡坡面的沖蝕;填方坡面應及時夯實并進行邊坡綠化;合理確定借土棄土位置,合理開采砂石料場,注意料場棄土棄渣分離處理;多余的土方盡量就地用來整理坡面,當不得不外運時,應該運至無自然保護價值的規定場所,棄土不得破壞或掩埋地表植物;當堆砌高度較高時不應進行護面設計并應設擋土構造物以免將來發生坍塌;盡量避免在工地內造成不必要的生態環境破壞。在工程施工期間不亂砍、濫伐林木,盡量不破壞草灌等植被,并選擇適宜本地區栽植的植物,進行生態護岸、草皮護坡,保持工程與周邊生態環境的協調,盡量減免工程施工對水域生態環境的影響。
2)疾病流行防治措施:防治疾病流行,保護人群健康。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認真做好疾病調查和防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減免流行性傳染病、地方病、自然性疫源性疾病的發生,千方百計保護人民生命健康。
3)文物破壞防治措施: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或疑為文物)時,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防止移動或破壞,同時將情況立即通知業主和文物主管部門,保護好文物。
(一)全區年第四季度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不低于年同期水平,即達到63天以上。
(二)力爭全區年第一季度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70天以上。
(三)全區各類工地不發生被市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下達《督辦單》,或被主要新聞媒體曝光的嚴重揚塵污染問題。
(四)全區每月降塵、道路揚塵監測值達到或好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時間安排
三、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區政府決定成立年季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區委常委、副區長同志擔任,成員單位為區四城聯創辦、區監察局、區綜合考核辦、環保分局等區級有關部門和各街道辦事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四城聯創辦,辦公室主任由區四城聯創辦常務副主任同志兼任。
四、任務分工
(一)各街道辦事處
1.負責監督轄區內各類工地內部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2.負責監督轄區內各類道路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3.負責及時清理轄區內的無主渣土和建筑垃圾,對暫時無法清理的,必須及時落實圍檔、覆蓋、簡易綠化等防塵措施。
4.負責對轄區內燃煤鍋爐設施運行情況進行監管,配合環保分局對主要交通干線兩側燃煤設施冒黑煙問題進行查處。
5.配合環保分局依法取締限期治理無效的高污染企業。
6.負責組織實施秋季秸稈禁燒工作。
(二)區市容園林局
1.負責對全區各類出土工地的出入口硬化、自動沖洗設施和視頻監控系統的安裝使用情況進行監管,重點加強對路、朱宏路、明光路、太華路等主干道沿線拆遷、出土工地的監管。
2.負責組織實施建筑垃圾清運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各類出土工地和渣土車的揚塵污染問題。
3.負責加強道路清掃保潔工作,除雨天或低溫天氣外,對區內主要道路每日清掃不少于4次,重點加強對路、明光路、朱宏路、石化大道、北辰大道、龍鋼大道、北二環等主干道及兩側綠化帶、人行道的清掃保潔,并督促各街道辦事處做好農村道路清掃保潔工作;按照市上要求,及時增加道路清掃、灑水和沖洗頻次,協調、組織開展區內一、二類道路及重點區域大沖洗活動。
4.負責組織落實全區園林綠化施工和環衛基礎設施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5.負責督促各街道辦事處及時清理轄區內無主渣土和建筑建筑,認真落實各項防塵抑塵措施。
6.負責加強對保潔人員的教育管理,改進清掃技術,避免二次揚塵污染,杜絕露天焚燒垃圾、樹葉問題。
(三)區城管執法局
1.負責對全區各類施工工地圍檔設置、拆遷和建筑垃圾清運采取濕法作業的情況進行監管,重點加強對二府莊、方新村、肖家村、三家莊、徐家堡、青西村、聯合村、先鋒村、紅光村等拆遷、出土工地的監管。
2.負責依法查處渣土車沿途拋灑、帶泥上路等違法違規問題。
3.負責依法查處駛出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預制砂漿企業、儲煤場所、大型停車場的車輛污染路面問題。
4.負責對全區飲食燒烤采用清潔能源和無煙環??緺t情況進行監管。
(四)環保分局
1.負責對全區各類施工工地、堆場和露天倉庫的防塵覆蓋情況進行監管。
2.負責對全區工業粉塵、燃煤煙塵、二氧化硫排放企業進行監管,確保除塵、脫硫設施正常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依法對全區主要交通干線兩側燃煤設施冒黑煙問題進行查處。
3.負責對全區工業用煤單位的用煤煤質情況進行監管。
4.負責監督高污染企業限期治理工作,依法取締限期治理無效的高污染企業。
5.負責每月對全區降塵、道路揚塵進行監測,并及時通報監測結果。
6.負責組織實施秋季秸桿禁燒現場檢查和執法工作。
(五)區建設和住房保障局
1.負責對全區建筑施工工地內部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管,重點加強盛龍廣場、百花家園、安盛花苑、陽光北郡等較大規模建筑工地的監管工作。
2.負責對全區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預制砂漿企業出入口硬化、沖洗設備使用情況,以及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防塵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管。
(六)區城改辦
1.負責對所屬城改項目工地內部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管。
2.負責在所屬城改項目開工前,與項目拆遷、施工單位簽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責任書》,制定實施方案,組織防塵業務培訓,并及時向區市容、城管、環保、建設等相關部門通報備案。
(七)區經貿局
1.負責對全區儲煤場出入口硬化、沖洗設備使用情況,以及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防塵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管。
2.負責加強全區廢舊物資回收站管理工作,配合環保分局查處焚燒廢舊物資問題。
(八)區農工局
負責組織實施秋季秸桿綜合利用工作,配合環保分局做好秸桿禁燒工作。
(九)區大興路改造辦
負責對轄區內各類工地內部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監管。
(十)湖管委會
負責對轄區內各類工地內部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監管。
(十一)北客站管委會
1.負責對轄區內各類工地內部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監管。
2.負責對轄區內道路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監管。
(十二)工商分局
負責依法取締無證經營的排污企業,配合環保分局依法取締限期整治無效的高污染企業。
(十三)區監察局
負責成立專項督查組,對本方案執行情況進行督查。對因工作不力、監管不到位造成嚴重大氣污染問題的單位和個人,按照相關規定追究責任。
(十四)區財政局
負責年季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的經費保障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實行每周巡查制度
由區四城聯創辦牽頭,區市容、城管、環保、建設、城改、監察等相關部門參與,以區內實施拆遷、出土、內部倒土作業的工地和較大規模建筑工地為重點,每周至少組織一次聯合執法檢查,督促各工地嚴格落實防塵措施,做好檢查記錄并及時通報情況。
(二)實行通報移交制度
區四城聯創辦、區揚塵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環保分局)對日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向區級相關部門、街道辦事處下發提醒單或進行書面移交。接到提醒單或移交函的部門、街道辦事處應迅速查處并督促整改,在2日內(不含節假日)以書面形式回復查處或整改情況。對造成嚴重大氣污染的違法違規企業,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及整改情況,由監管單位依法給予限期整改并處罰款、停工整改并高限處罰、進行“綠色信貸”制約等處罰措施。
(三)實行聯合檢查驗收制度
由區四城聯創辦牽頭,組織區市容、城管、環保、建設、城改、監察等相關部門,對被市、區兩級提醒、督辦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聯合檢查驗收。重點加強對拆遷、出土工地的監管,對具備出土、清運建筑垃圾條件的,由區市容園林局發放《渣土清運證》,渣土清運單位持證在區四城聯創辦、區城管執法局、環保分局備案后,方能實施土方清運作業;對防塵措施落實不到位、擅自進行土方清運作業、造成揚塵污染的施工單位,由區市容園林局吊銷其清運車輛資質,區城管執法局查扣清運車輛,環保分局停止辦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相關環保手續。
(四)實行聯席會議制度
由區四城聯創辦牽頭,定期組織區級各相關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召開聯席會議,通報有關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五)實行信息周報制度
區級各相關部門、各街道辦事處要安排專人負責報送工作信息。自即日起至年3月31日,于每周五上午12時前將本周工作開展情況,書面報送區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單位上報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后,于當日下午16時前報市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區四城聯創辦。
六、應急保障措施
(一)一般預警應急制度
區政府接到市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預警單》后,各有關單位要按照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立即安排專人進行全面檢查,采取有效措施遏制API指數(空氣綜合污染指數)上升。
(二)橙色預警應急制度
市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橙色預警并報請市政府啟動二級應急措施后,各有關單位要立即開展以下工作:
1.除應急搶險作業外,全區所有拆遷、出土工地及內部倒土工地,一律停止施工。所有揚塵防治措施不到位的工地,一律停止施工。
2.全區主干道及主要次干道實施不間斷保潔,除低溫天氣外,每天灑水不少于4次。
3.拉運散裝物料(煤、焦、渣、沙石、土方和建筑垃圾等)的運輸車輛必須100%密封覆蓋到位。
4.全區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預制砂漿企業未入庫堆放的各類易產生揚塵的物料100%覆蓋到位,并保持場區清潔。
5.全區儲煤場未入庫堆放的煤炭100%覆蓋到位或采取不間斷噴淋,并停止煤炭篩選作業。
在接到市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解除應急通知后,各有關單位自行停止上述應急工作。
(三)紅色預警應急制度
在市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紅色預警并報請市政府啟動一級應急措施后,各有關單位要立即開展以下工作:
1.除應急搶險作業外,全區各類工地一律停止施工。
2.進一步加大道路沖洗頻次,立即組織開展一、二類道路及重點區域大沖洗活動。
3.全區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預制砂漿企業一律暫停生產作業。
4.全區儲煤場一律暫停生產作業。
在接到市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降低應急等級或解除應急通知后,各有關單位按照要求開展相應工作或自行停止上述應急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區級各相關部門、各街道辦事處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環境空氣質量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進一步細化分解任務,制定具體措施,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切實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努力改善我區環境空氣質量。
一、工作開展基本情況
按照縣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和道路保潔工作安排部署,督導組主要加大督導力度,加強督導頻率,嚴格按照縣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和道路保潔措施和建設工地七個到位、六個百分百進行檢查、督導;對上級領導部門檢查中檢查中存在問題立即督導,并要求及時整改,及時匯報督導工作情況至縣交通運輸局。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強化意識,提高工作能力。揚塵治理和路面保潔工作是“治污減霾、保衛藍天”的拳頭部隊,為確保該項工作開展有力,督導組經常性的開展自查,不間斷的學習新的政策文件,以中央環境督查組的督查行動為契機,以幫帶學,不斷增強工作能力,為塵治和路面保潔督導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完善機制,加強業務培訓。為扎實做好揚污染防治和道路保潔督導工作,結合工作實際,督導組下發了《周至縣農村公路管理站關于做好國家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強化督查配合保障工作的通知》,局督導組、縣公路站、祥瑞公司、興周公司形成合力開展工作,為揚塵治理工作的持續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各個單位都能按照標準定期進行治污減霾業務知識培訓,使全體人員清楚操作規范,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施工及路面保潔,效果顯著。
三是按照職責分工,認真開展督導工作。督導組嚴格按照局揚塵污染防治和路面保潔專項工作組要求開展督導工作,做到了執行有力、落實到位,八月份以來,共計出動車輛14臺次;向施工單位、養護單位發放“七個到位、六個百分百”傳單24份,上報文件5份;轉發整改通知單2份,上報整改回復2份,收到整改回復和工作周報16份;督導檢查建設工地和縣鄉道沿線企業20次,路面保潔督導巡查1500余公里,基本做到了建設工地和列養道路全面督導。
四是嚴格督導,落實責任追究。為確保揚塵治理和路面保潔督導工作扎實開展,取得成效,督導組一方面加大重污染天氣督導檢查頻次,嚴查建設工地和道路揚塵行為,督促相關責任單位切實將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落實到位;另一方面檢查中有問題的建設工地和保潔不到位的路段,第一時間通知責任單位,對督導組反饋問題不重視的單位移交問題督導單,按照情節進行處理。
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由于近期砂石車輛違法違規超限運輸,道路清掃設備落后,新添置道路保潔車輛操作處于學習階段,人力清掃效率低,造成個別路段及限高、限寬處拋灑物未能及時清理,保潔不力。
四、下一步工作重點
一是嚴格按照方案開展各項工作。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繼續加強道路揚塵污染治理,按照市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專項工作組關于《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大排查、大整改、大督查活動方案》開展自查整改,為迎接下一步中央大氣環境督察組的檢查做好準備。
關鍵詞:茶園;病蟲害;無公害技術
1 改善茶園生態環境
1.1 茶樹選種及茶園選址
建立優質高產高效無公害茶園,首先要選用高產、優質、抗逆、適用性強的優質茶樹作為種植品種。在茶園種植時要注意品種搭配,多品種搭配不僅可以豐富茶園生態結構、增加茶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提高茶園的品質,提高茶園的市場競爭力,增加茶園的經濟效益。
1.2 茶園生態環境的維護
在茶園四周及道路等地方種植一些和茶樹生長條件相適宜的數木,這樣可以增加茶園的生態結構,提高茶園的抵抗病蟲害能力。樹木可以種植在茶園的四周或道路兩旁,也可以與茶樹間作,使其形成一個堅固的防護林,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茶園的生態結構,也可以對茶園起到遮蔭、防風抗寒等作用,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工業廢氣對茶園造成的污染。
2 農業防治
2.1 防治特點
農業防治主要是指茶園栽培管理方法,即指茶葉生產過程中的主要管理和技術等措施。農業防治是防治病害蟲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過對茶樹修剪、中耕、除草和灌溉等茶園管理方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害蟲賴以生存的茶園生態環境,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害蟲的作用。
2.2 防治措施
采摘可以破壞害蟲的生長環境,減少害蟲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份,破壞害蟲的繁殖場所。在采摘季節可進行分批多次采摘,為了防止害蟲的傳播應對含有害蟲芽葉重點采摘;修剪可以通過改善茶園通風透光等條件,從而達到抑制喜濕怕光害蟲的生長繁殖;中耕,通過該方法可以促進土壤通風透氣性,這樣不僅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增加抵抗力,還可以破壞害蟲的地下棲息場所;其它茶園管理措施,如臺刈、施肥、冬季深耕培土、灌溉、排水等管理方法也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
3生物防治
3.1 防治特點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界定生物與害蟲之間的敵對關系控制病蟲害的一種方法。它不僅包括傳統的利用害蟲的天敵防治蟲害,也包括使用激素使害蟲不育、死亡等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茶園病害蟲無公害防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方法無抗藥性、對環境無污染等優點。
3.2 防治措施
一是通過保護天敵。在茶園周圍及道路兩旁種植杉、棕、苦楝等樹木,形成防護林,為害蟲天敵形成良好的生長繁殖環境。在冬季可為害蟲天敵準備適量的過冬糧食,幫助其生長繁殖。二是引種、釋放害蟲的天敵。主要是指引種對人體和茶樹無害但對病蟲有害的真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為微生物創造適宜的環境,使其大量的生長繁殖擴散,感染害蟲,從而殺死害蟲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三是利用昆蟲性外激素防治害蟲,主要為直接誘殺法,通過其誘殺雄性害蟲,造成茶園中害蟲雌雄比例失衡,從而預防病害蟲。
4物理技術防治
4.1 防治特點
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蟲對光的趨性、群居性等生活習性,通過激素、光源、顏色等對害蟲進行誘殺或機械捕捉防治病蟲害。目前,常采用誘蟲燈進行病蟲防治,誘蟲燈不僅適用害蟲種類廣、殺傷力大,而對害蟲天敵無害,對環境無污染,且效果快、明顯。
4.2防治措施
一是燈光誘殺法。該方法主要是針對趨光性強的茶尺蠖、茶毛蟲等害蟲。目前,應用最多的是東方紅電子滅蛾燈和黑光燈,結合茶園的面積和實際情況在害蟲發生期安裝適量的滅蛾燈可有效殺死害蟲,防治病蟲害。二是嗜殺法。主要根據害蟲對顏色喜愛不同的特性。對其進行誘殺,可在茶園中放置適量的各種顏色的紙片,并對附著在紙片上的害蟲及時殺死,從而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5 化學防治
5.1 防治特點
化學防治是指通過涂抹、包扎、噴施等手段,將農藥等化學藥品散布在茶園中,達到控制、消滅茶園中害蟲,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瘜W防治具有高效、速效等優點,但由于化學防治對環境有污染,且易造成農藥殘留影響茶葉品質等缺點,該方法只能在病蟲害嚴重的情況下使用。
5.2 防治措施
原則上減少或不使用化學農藥防治茶樹病蟲害,但當茶園爆發大規模的病蟲害時可使用該方法。化學防治在選擇農藥時,要以高效、選擇性強、水中溶解度低等為參考標準選擇農藥品種;同時要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劑量使用,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自我保護,防止中毒,在防治過程中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對環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關鍵詞:市政施工;環境保護;措施;
在市政建設的過程中,施工現場多在城市內部,若是沒有采取合適的環境管理措施,很容易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不僅會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還可能引發比較激烈的施工糾紛,進而影響市政工程的施工進度。所以,市政工程施工期間要采取一定的環境保護措施對施工現場進行完善的保護,避免施工中可能會出現的噪聲和振動對周圍居民造成過大影響。對市政工程施工過程加強環境保護也是為了有效保證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減少糾紛,保證施工進度,合理降低成本,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市政工程施工對環境不利影響因素分析
(一)噪音污染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時,會需要眾多大型設備,在進行施工時會產生嚴重的噪音,對周邊人們生活與工作造成影響。另外,部分施工單位在施工期間為趕超工期,不顧文明施工要求,在規定外時間段進行施工,長久持續的施工噪音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揚塵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揚塵問題會引發大氣污染,具體指的是施工現場因為施工操作、車輛行駛、地面風蝕等原因引起的粉塵向空氣中擴散現象。揚塵現象可以分成三種,道路揚塵,施工現場由于車輛設備進進出出而直接揚起道路上的粉塵,在所有的揚塵問題中,所占比重最大;施工工藝揚塵,這種揚塵現象指的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而引發的揚塵現象,例如:裝卸材料或是土方、清理施工現場、回填土方、篩選建筑材料、拌和配料等等;風蝕揚塵,這種揚塵現象指的是,有些容易產生揚塵問題的建筑材料或是施工開挖導致的地面,在風力作用下產生的揚塵問題。
(三)施工廢棄物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涉及各個領域,施工中難免會產生大量廢棄物,例如廢棄的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等,若是沒有對這些施工廢棄物進行妥善處理,就在施工現場隨意堆放,就容易產生惡臭味,進而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甚至也會對市政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產生一定的阻礙。
(四)大氣污染
每項市政建設,從前期規劃到設計再到測量施工,最后竣工,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施工過程中,大量人員集中居住,大型機械同時運行等問題,免不了會對現場周圍的大氣造成一定污染。例如:一些施工機械需要以柴油作為燃油,由于柴油燃燒的不充分會產生廢氣,對大氣造成污染;施工過程中挖土、裝卸、拆除、回填、運輸、夯實等施工過程和露天堆場、開挖面等區域會產生大量揚塵,也會破壞周圍環境。
(五)水域污染
在市政建設的施工過程中各種機械設備排放的廢機油、施工廢水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廢水等均是可能對城市的水體造成污染。由于市政建設的施工現場小,沒有足夠的空間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往往是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這往往對周圍的水域產生了破壞。城市中人口多,居住擁擠,綠化面積小,如果施工現場周圍的水域被污染,往往對附近植物以及人體造成重大的危害。
二、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對環境保護應采取的措施
(一)噪音的防治措施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對防治施工作業時產生的噪音要從多方便進行分析。如果市政工程施工是在居民小區、學校、醫院附近作業的施工現場,要盡量采取隔音措施,若有特殊情況需要在晚上進行作業,則需要取得當地城市建設的主管部門以及環境保護部門的許可,在市政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還是要盡可能地利用適宜的設備來降低噪音。同時在車輛進出施工現場時應減速慢行避免鳴笛這樣就能不影響周邊的安靜環境。
(二)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空氣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針對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大氣污染問題,采取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幾點:第一,若是市政工程需要設置通風管道,則必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做到科學合理的設置,將產生的廢氣從通風管道中排除。第二,對于施工機械設備作業產生的揚塵,例如挖土機開挖土方產生的揚塵,應事先將開挖土方或周邊地面噴灑適量的水,這樣能夠有效降低產生的揚塵量。第三,市政工程施工必定需要大量的運輸車輛,這些運輸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灰塵,因此,應結合施工現場情況,設置專用運輸道路,合理安排運輸時間,并在運輸道路上進行灑水防塵工作。
(三)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
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對其中的有用物質進行回收循環利用,如砂、石類可作混凝土骨料,碎磚頭可作回填料等;對沒有回收價值的固體廢棄物,不得隨意丟棄,必須集中收集,及時清運。
(四)水土保護措施
市政施工過程中若是水土遭到破壞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若是發生了安全事故,管理人員應該及時和市政部門的進行協商處理。施工前,施工單位應該認真勘測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并對基地比較軟弱的部位和邊坡部位進行適當的加固。施工現場中若是存在著能夠保證水土功能的樹木綠地,必須破壞掉,就要采取一定的人工保護措施代替。例如:填筑路基時,應該進行坡面防護。
1 前言
隨著我國公路交通的飛速發展,公路工程建設對當地生態科學環境、景觀風貌造成的影響,對施工區域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沖擊,也引起了多方的關注。特別是生態環境脆弱的西北地區,公路工程的施工對景觀環境的影響極可能是不可逆的。本文通過分析公路施工對景觀環境造成的影響,提出了相應的景觀環境防治措施,為公路工程的景觀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參考,以減少公路施工給景觀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2 沿線環境特征
寧夏回族自治區某一級公路工程位于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1500)m,最高海拔3556m??衫貌輬?6×103km2,主要為荒漠、半荒漠草原。沙漠面積34×103km2,主要是騰格里、烏蘭布和兩大沙漠。為典型的大陸型氣候,以風沙大、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發強烈為主要特點。年降雨量(80~220)mm,年蒸發量(2900~3300)mm。日照時間3316h,年平均氣溫7.2℃,無霜期(120~180)天。
本項目在地理區域上屬溫帶荒漠干旱區,由于受降水稀少、蒸發量大、風大沙多、土壤貧瘠、地上地下水源相對缺乏且分布不均等自然條件的制約,植被具有顯著的荒漠區域植被特點,表現為區系貧乏、種類稀少、結構簡單、分布稀疏。形成了以旱生、超旱生、鹽生和沙生的灌木、半灌木為主的建群種和優勢種。隨著氣候干旱風沙頻繁,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地表植被退化嚴重,生物多樣性脆弱。土壤鹽漬化面積同趨擴大、加重。由于沙漠化面積的逐步擴大,而引發產生的沙塵暴頻率和強度越來越高。
3 公路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其主要出現在施工期和營運期。表現為建設工程對土地的占用,工程的開挖對水體、植被等生物環境的影響,以及由車輛行駛噪聲、施工機械噪聲、汽車尾氣、施工營地、工程現場形成的污染對沿線環境和當地居民生活的影響。
根據擬建公路的工程、公路沿線地區的生態、噪聲、空氣等環境特點,對擬建公路的環境影響因素進行篩選,從而確定了嚴重影響、一般影響和影響較小因素,其結果見表1。
受擬建公路影響的環境因子篩選 表1
工程活動
環境因子 前期
工作 施工期 營運期
自然環境 水土流失
植被破壞
空氣質量
噪聲
土壤質量
土地利用
地表水
社會環境 工業 + +
農、牧業 +
交通 +
社會經濟 + +
公眾健康
居民生活質量 +
拆遷
注:明顯影響 一般影響 影響較小“+”表示有利影響
3.1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公路工程對植物資源的影響主要發生在施工階段,運營階段對植物資源的影響極小。
在道路施工期間,施工方投入大量物資和勞動力,人員較多,活動范圍較大,對施工區周圍植物資源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施工方的活動對動物棲息地生境的影響,施工機械對動物的干擾,施工中對所經過的灘涂、草地挖方和填方將對兩棲和爬行類,特別是對兩棲類動物小生境的破壞等。工程建設用地將永久征收一定數量的灌草叢,使資源面積減少。道路施工時取棄土石方、人流和車流進入,運輸車輛產生的揚塵,施工過程灑落的水泥,都會對周圍植物的生長帶來直接影響。該項目區處在荒漠區域,植被結構簡單、分布稀疏,大量施工機械,人員的進入,如不加以防范會對已經脆弱的植被結構造成毀滅性的損害。
營運期也可能因公路對生態環境的分割會對野生動物產生阻隔影響,主要表現為因生境碎化,可能使個別動物所需的生境面積縮小,或遷移它處,從而導致公路沿線周圍環境的動物數量有所減少。
3.2對生態效能和景觀風貌的影響
公路建設將使施工區域內草場資源減少,特別對于分布在荒漠化、水土流失嚴重地區,這些區域的草場資源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凈化空氣、防風固沙、降低噪音、改善環境。工程建設一旦開始還會造成一定數量的生物量損失,造成地質結構、地表植被的破壞,工程建設勢必會降低施工區域的生態環保效能。
公路工程的實施對景觀風貌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施工階段。西北地區公路建設沿線地植被主要以生態脆弱的人工種植林為主,施工期間,路基土石方開挖填筑、取棄土場開挖、施工便道修建及施工過程碾壓、附屬場地整平和基礎的開挖等都將使得原地貌遭受擾動破壞,改變局部地形地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材料堆場、施工營地和運輸通道等臨時工程在施工期間對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地表裸露,嚴重影響景觀整體性。
3.3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道路施工期間和營運期間都會對項目區及周邊環境質量造成一定影響,主要包括:空氣環境、水環境、及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
空氣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工程施工產生揚塵、粉塵等對空氣環境造成的影響,該項目區域;運營階段機動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及多環芳烴化合物等)會產生大氣污染。
水環境的影響主要為施工期間跨河橋梁施工、施工營地生活污水以及建筑材料運輸與堆放對水體的影響等;運營期間機動車行駛產生一定量的污染物,公路沿線收費站的洗車廢水和生活污,降雨時將隨著雨水被沖刷至附近的溝渠,會對沿線水體造成不利影響。
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產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廢料、工程土石方廢棄物、拆遷垃圾等固體廢棄物,若不妥善處置,不僅會影響景觀、污染空氣等,還會傳播疾病,危害人體健康。
4 公路工程景觀生態影響防治措施
4.1公路工程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防治措施
加強道路兩側的綠化,恢復林緣景觀,以減少公路營運對環境的污染。對林區邊緣、隧道口和涵洞口采用加密綠化帶,并盡可能的擴大綠化面積,以有效的防止燈光和噪音對野生動物不利的影響,并保障行車安全。在野生動物的重點分布區,盡量多設置以方便動物通過和遷徙的構筑物,公路兩側應建有效的保護設施。嚴格管理措施,限制噪聲,減少尾氣污染等。加強隧道口、涵洞口和橋下植被的自然景觀恢復,以更有利于動物通行。加強對承包商的宣傳教育,特別是有關法規、野生動植物的簡易識別及保護方法。加強施工的生態監理,監督施工過程中的生態保護措施和行為,防止捕獵和亂砍濫伐,加強動植物檢疫和環境監測。
4.2公路工程對生態效能和景觀風貌影響的防治措施
嚴格控制路基開挖施工作業面,避免超挖破壞周圍植被,在荒漠化嚴重區域,開挖回填時應有監理人員現場監督。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設計規定的取棄土(渣)場進行取棄料作業,不允許亂取土,不允許將工程廢渣隨處亂排亂放,更不允許排入河中。路基施工和棄土(渣)場施工前,應將占用地的表土層剝離,并在臨時用地范圍內適當位置進行集中堆放,并采取臨時攔擋和覆蓋措施,防止雨淋造成養分流失,以便用于后期的綠化和土地復墾。對于坡面工程及時采取工程或植物防護措施加以防護。凡因公路施工破壞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內外)應在施工結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復植被或造田還耕。在沿線有野生保護動物分布的路段設置禁鳴標志。
4.3公路工程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及保護措施
(1)大氣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現場經常灑水可有效的控制揚塵。運送砂石料的運輸車輛,用帆布、蓋套等遮蓋,以防物料飛揚,沿途撒漏。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應采用站拌方式,拌和站應離居民區和敏感點至少250米,另外拌和站須配備除塵設備。瀝青混合料應采用集中廠拌方式,其拌和機應配備有除塵設備,拌和廠應離居民區和敏感點不少于1公里。公路中橋梁結構應多采用預制構件。
(2)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材料(如瀝青、油料、化學品等)應遠離地面水,并提供環行排水溝和滲水坑,以防意外溢出污染地面水。現場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應建立臨時化糞池進行集中處理,嚴禁直接排入水體。修建道路排水工程時,應建造臨時繞行渠道,以便繼續使用灌溉渠和排水溝。有河溝的地方修建橋梁時,應注意避免施工鉆樁的水或石渣直接污染水源。
(3)固體廢棄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人員居住場地附近設置臨時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生活垃圾定期清運至附近垃圾處理場處置。加強施工期現場管理,垃圾及時清理,妥善處置。施工結束后,施工場地應及時平整,清場要徹底,建筑垃圾用于場地回填,不可利用部分與施工人員生活垃圾一起統一收集送附近垃圾處理場處置。營運期在服務區、停車區和收費站等區域設置垃圾收集桶和垃圾收集池收集工作人員生活垃圾,分別送往臨近的城鎮現有垃圾處理場處置。
5 結語
在我國西北地區,生態一直比較脆弱,特別是荒漠化嚴重地區。公路的建設,施工周期長,動用大量重型機械,施工人員眾多,對路線區域的環境影響較大,因此分析公路工程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因素,對于工程建設過程認識、控制和保護當地脆弱的環境十分必要。
【關鍵詞】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TE99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1)06-0001-01
土壤污染屬環境污染的范疇。環境污染指的是人類活動所引起的環境質量下降而有害于人類或生物正常生存和發展的現象。環境污染的產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當某種能造成污染的物質的濃度或總量超過環境自凈能力,便可能產生危害。環境污染根據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土壤污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人土壤并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中某些或某種有害物質含量過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損害,理化性質改變,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受到破壞,肥力下降,導致農作物生長發育不良,造成減產;對生物、水體、空氣或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現象。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分析:
一、工業污染源的防治措施
工業點源污染物主要有廢水、廢氣、廢渣、粉塵、噪音等。
(一)推行清潔生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嚴格執行國家工業三廢排放標準,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技術進步,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物的產生和排放,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將過去的“資源――產品――廢物”的生產過程轉變為“資源――產品――再資源”的生產過程。包括征收污染稅和排污費等懲罰性政策,以及政府對環保型產業的財政補貼和信貸支持等鼓勵性政策。最后從側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轉變為工業生產全過程控制;由重濃度控制轉變為濃度與總量控制相結合;由重分散的點源治理轉變為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
(二)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推進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產。在化工、冶金、輕工、機械、電力、建材等行業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速技術改造,加快生產設施和工藝流程的更新及改造,減少和控制“三廢”的排放量,強制淘汰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設備和產品。
(三)編制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城市功能布局。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把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環境保護內容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按照城市功能分區,調整工業布局,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力度,改變工廠和居民混雜狀況,從生產和生活兩個方面控制城市環境污染。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增強工業和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能力,提高城市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水平。
(五)構建森林過濾器作用帶和森林緩沖帶。在工業污染集中的區域,通過構建森林過濾器作用帶減緩污染物進入土壤的速度,營建森林緩沖帶減小污染物在風力和水力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對其他地區的影響。具體地:
1.在粉塵沉降嚴重的地段,種植闊葉的泡桐、女貞、夾竹桃、毛白楊、大葉楊等滯塵樹種。
2.在工礦企業周圍選擇種植抗二氧化硫的樹種臭椿、香椿、苦楝、垂柳、桑樹、側柏、杜英、夾竹桃、法國冬青; 抗氯、氯化氫的樹種合歡、榆樹、木槿、構樹、紫荊、槐樹、紫藤、梧桐、刺槐、紫穗槐、胡枝子;防火樹種廣玉蘭、法國冬青、女貞、木荷、油茶、白櫟。
3.在鉛汞污染地區栽植有吸鉛塵本領的青楊、桑樹;有吸汞能力的桂花、棕櫚、臘梅。
二、土壤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
農業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化肥、農藥的大量施用,畜禽廢棄物的隨意排放,廢棄的農用地膜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區,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標準化施用化肥、無公害農藥,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從源頭上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加強對農藥、化肥、塑料薄膜的使用管理,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施用有關規定,控制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機肥施用量。
(二)對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推廣生物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施用次數和施用量,同時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
(三)選擇種植抗性較強的品種,如種植轉基因水稻可以減少農藥的用量。
(四)嚴格控制畜禽養殖污染,大力推廣生態養殖。在畜禽養殖區用畜禽廢棄物充當沼氣底料生產清潔能源,發酵后的剩余物又是高效的有機肥料,既解決了畜禽廢棄物的污染難題,還可以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大力開展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不斷提高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率。
(五)對于已經污染的地區,通過增施有機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劑、調控土壤pH和Eh等生態、生物修復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從而消除污染。此外在面源污染區構建水土保持林,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污染物進入水體,進而遷移到其他地區造成危害。
三、工農業復合污染的防治
在工農業復合污染區,要采取分類治理的措施,對于已經污染嚴重的地區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采用農業生態修復措施,因地制宜地改變一些耕作管理制度來減輕危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 改變耕作制度,選種抗污染作物品種,或篩選出在食用部位累積污染物少的品種;種植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如種植樹木、花草等觀賞或經濟作物;
(二) 采用農藝修復措施。通過增施有機肥或深耕土地等手段調節諸如土壤水分、土壤養分、土壤pH值和土壤氧化還原狀況等土壤理化性質,實現對污染物所處環境介質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