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技術人才的培養

技術人才的培養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05 16:12: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技術人才的培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技術人才的培養

篇(1)

關鍵詞:電子技術 汽車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5(b)-0195-01

1 汽車電子技術人才供求現狀

隨著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不斷廣泛,汽車電子化配置程度已經成為各汽車廠商市場競爭的焦點,但我國汽車電子控制方面的核心技術主要由外國公司壟斷,作為汽車產銷量的大國,若我們沒有自主品牌的汽車電子控制模塊的核心技術,則對我國自主品牌的汽車產業的發展是危險的。所幸,我國汽車電子控制模塊的自主產品已經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但要能使自主品牌的汽車電子控制系統達到能跟國外品牌競爭,具有同樣高性能和價格優勢,必須突破技術關,使自主品牌的汽車電子控制系統能夠勝任市場,還能被市場認可,要達到這一目標,人才是瓶頸。

2 汽車電子技術人才培養方案

2.1 教學設計要合理

教學設計是人才培養的方向,為培養具備扎實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知識,又具備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工程研發技術能力的人才,必須有合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比如,校企合作、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設計方案,其應最少包含以下內容: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在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以理論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三年級以項目驅動的方式進行各專業科目的課程設計,使學生具備綜合應用各專業課程知識解決理論技術方案的能力;在四年級同樣以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畢業設計,并在頂崗實習中結合預就業工作,使學生具備綜合應用各專業課程知識解決實際工程技術方案的能力。

2.2 人才培養定位要準確

畢業生是學校的產品,用人單位是人才產品質量高低的檢驗部門。汽車電子技術人才培養定位是否能夠做到準確,首先需要對專業人才培養的客戶群進行調查、分析,從中尋找合適的客戶發展成為固定人才供需關系[2]。教學團隊在制定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前應調查學校周邊是否有汽車整車廠、總成廠、汽車電子控制企業等單位,然后與用人單位聯系,了解用人單位對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在知識水平、技術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其次,主動與汽車整車廠、新能源汽車企業、總成廠、汽車電器設備廠、汽車電子控制等企業進行洽談,尋求汽車電子技術人才供需合作,爭取成為部分企業的人才培養供給基地。再次,根據崗位群要求,確定培養目標,使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的畢業生能有扎實的電子技術基礎,又能對汽車技術有深刻的理解,具備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設計、性能匹配、制造、試驗的工程技術能力。

2.3 人才培養內容要符合行業要求

人才培養內容是高等院校教學活動的重要部分,人才培養目標需要通過教學活動過程來實現[2]。首先要做好專業基礎課程內容設計,其次要做好專業核心課程內容的設計,這是保障培養目標實現的關鍵,而做好專業拓展課程內容的設計則是體現專業培養目標特色的重要手段。要培養具備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設計、制造、試驗的工程技術能力的本科畢業生,我們在制定人才培養內容時應最少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大學一年級完成所有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最少應該掌握的專業基礎課程有:汽車機械基礎、汽車CAD等二維設計工具使用、汽車UG(或CATIA)等三維設計工具使用、汽車電路識讀、數字電路、模擬電路、C語言等程序語言的編程、Multisim等EDA電路設計仿真設計工具使用。

(2)大學二年級完成所有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最少應該包括的課程有:汽車發動機構造與原理、汽車底盤構造與原理、汽車電器構造與原理,發動機電控技術、底盤電控技術、汽車信息通訊技術、新能源汽車控制技術、汽車單片機技術、汽車傳感器技術等。

(3)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完成所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主要針對的是理論學習,而在大學三年級的教學內容設計若以課程設計方式進行,則能使學生有機會對之前所學的技術理論進行綜合的應用,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設計的內容應該最少包含[3]:①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②車身電子控制系統;③汽車底盤電子控制系統;④電動汽車整車控制系統;⑤混合動力汽車驅動能量分配策略及制動策略。這些課題覆蓋了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安全系統和舒適系統的電子控制。

(4)大學四年級。

在第7個學期進行畢業設計,使學生對所學的所有課程進行融會貫通的應用[3]。第8學期進行頂崗實習,在選擇頂崗實習的單位時結合考慮學生的預就業。

2.4 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要能執行設計好的人才培養方案,有一個具備汽車電子技術教學及工程技術能力的教師團隊是必要的,特別在大學三年級涉及汽車動力系統、安全系統和舒適系統的電子控制模塊的課程設計教學工作,以及大學四年級的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指導工作中,這些教學活動不能按照理論課程的講授方式進行,而以項目驅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指導的方式進行。指導老師除了具備汽車專業的理論教學能力外,還需要具備汽車電子技術的工程技術能力,因此,教師隊伍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

3 結語

高等院校汽車專業教學團隊是汽車行業技術人才培養的負責人,要培養汽車行業緊缺的汽車電子核心技術人才,必須準確定位人才培養方向,正確設計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建設具備汽車電子技術教學能力和工程技術能力的教師團隊。

參考文獻

[1] 楊開城.教學設計:一種技術學的視角[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篇(2)

關鍵詞:英語特色;信息技術;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 引言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懂計算機、會英語是現代人的象征,因此信息類專業一直是學生追捧的專業。信息類專業中,計算機類專業更是最為熱門的專業,在全國高校中分布點數最多。盡管教育部有一個專業培養指導性方案,但各個學校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特色化的培養方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立于2004年初,目前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及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統4個信息類專業,每年招收本科生500人,是國內外語外貿類院校中最早增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校之一,其計算機類專業從開辦就確立了充分利用學校外語外貿的教學優勢培養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又有較強英語能力,面向未來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涉外IT人才的辦學宗旨。

2008年10月25日,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召開了“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廣州分論壇”(YOCSEF廣州)會議,會議主題為“國際化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學校與企業共同探討外語加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教學計劃制定、外語能力培養、信息技術專業課程安排、企業對員工的需求等問題。

2改革思路及教學計劃的制定

針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專業加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在增加英語教學時數的統一規定下,我們制定了英語特色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方案。

2.1改革的思路

圖1是英語特色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工作思路。在各項工作中,教學計劃的制定是整個工作的開始,而課程內容的改革是工作成功的關鍵。

課程內容的改革主要體現在“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系統組成”及“計算機專業英語”這幾門課程的建設上。同時學生個性化培養問題也很重要。

2.2教學計劃的制定

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學院每兩年對教學計劃作一次大的修改。針對教學需求,教學計劃每年略有微調。2008版專業教學計劃在2008、2009級學生中實施。專業教學計劃充分體現了學校踐行“明德尚行,學貫中西”的校訓,著力推進外語與專業的融合,一專多能,“雙高”(思想素質高、專業水平高)、“兩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強、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能直接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國際通用型人才的培養理念。

培養計劃中明確提出,計算機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專業知識的學生。同時強調學生既要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知識,又要有較強英語應用能力,達到社會對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素質“外向型”IT人才的要求。

表1為計算機專業學分分布情況,專業總學時為2844學時,總學分為16分。其中必修課程108學分,占63.91%,選修課程45學分,占26.63%,實踐教學16學分,占9.47%。

* 創新能力學分評分標準按廣外大教[2002]26號文的規定執行。

* 創新能力學分可充抵通選課中同類型課程的學分,最高為8學分。

在培養方案中,英語的授課時數達504時,是一般院校相同專業英語授課時數的2倍。英語授課時數的增加,特別是英語口語的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

3課程內容的改革

由于英語授課時數的增加,必須加強專業課程的改革,我們通過對“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系統組成”兩門課程的改革,節省了200多課內教學時數。

3.1 “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改革

在本課程的改革中,我們率先在全國計算機專業中將三門專業核心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進行有機整合,將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及數字電子技術三部分的內容定為35%、25%及40%,此外還增加EDA技術的內容。該項改革在2001級學生教學中開始實施,目前已經過7屆學生的教學實踐檢驗。課程合并前,每門課程按周4課時算,共需216課時;課程合并為一門后,只需108課時。課程改革后,計算機的學生贏得了更多的專業新技術及自主學習時間,我校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達到專業能力突出、英語應用能力強的特色。同時本課程教學內容滿足計算機專業學生專業學習的需求。

3.1.1改革的必要性

(1) 專業培養目標的需求

各校計算機專業辦學時應體現自己的辦學特色。我校計算機專業的辦學特點定位于國際化視野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畢業生應達到“跨文化交際能力強、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強”的培養目標。

教學計劃制訂,注重加強對學生外語應用能力的培養,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強調在計算機應用行業就職能力的培養。如外資銀行、合資企業和外貿出口等行業的就業。這要求我們針對這種培養需求調整教學計劃課時。

(2) 可整合課程的內在聯系

三門課程存在內在聯系。“電路分析”是“模擬電子技術”的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是“數字電子技術”的基礎。課程合并后可有效地銜接、有機整合,針對學生培養目標,有利于課時減少。

(3) 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程改革節省的時間可用于新技術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在競賽中培養能力。

3.1.2改革實踐

(1) 改革初步階段(2001年~2004年)

在2001年開始考慮該項改革,2002年第1次開設此課程,周學時數為4課時,共72課時,使用兩本教材,由于較多學科知識點難于全面照顧,教學反饋效果一般。

2003年第2次開設此課程,周學時數為5課時,共90課時,使用自編講義,教學效果較好。但有較少關鍵知識點在教學中難于完成。實驗室建設初具規模,并開始編寫實驗講義。

2004年第3次開設此課程,周學時數為6課時,共108課時,使用自編教材,教學效果好。實驗講義趨于完善,并著手網絡課程的建設。

(2) 改革完善階段(2005年~2008年)

2004年開始教學時數固定為周學時數為6課時,共108課時,并開始在軟件工程及網絡工程開設該課程。當年開課學生數達350人,2007年課題組被評為“校級教學團隊”。申報校級教研課題“面向21世紀的計算機專業硬件課程內容改革的研究”獲立項,2005年申報校級精品課程成功。2007年申報省級精品課程成功。2005年“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網絡課件獲校二等獎。2008年獲全國課件比賽一等獎。

我們以下面三種方式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以彌補課時減少帶來的不利影響:

① 常規課堂理論驗證性實驗:以班為單位,教師講解與指導,原則上課內完成實驗,若沒有完成,在實驗室開放時間繼續進行。

② 課外整機電子系統練習:學生在課程學習期間完成一個電子產品的安裝與調試工作。

③ 創新基地:創新基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目標,通過參加“挑戰杯”和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比賽,以賽助學,使學生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全方位得到鍛煉。

2005年、2007年分別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賽,取得好成績。2008年出版了《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教材。

3.2 “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系統組成”課程的改革

在教育部公布的本科專業總覽的計算機專業中,“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及“計算機系統結構”是計算機專業的主干課程。通過分析,這三門課程的關聯度較密切,為課程改革提供了先決條件。這三門課程有相互依賴關系,因此獨立開課時難免有重復現象,而如果整合則可節省大量的課時。三門課程整合后形成一門課程“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系統組成”。

剛開始我們將三門課程分開開設,匯編語言周課時為4,計算機組成周課時為5,體系結構周課時為4。第一步改革是對三門課程課時的壓縮,每門課程周課時均壓縮1課時;第二步改革是將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課程合并,形成一門課程“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組成原理”,周課時數為6;第三步改革是將上述三門課程合并,形成一門課程“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系統組成”,周課時數仍為6。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將“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及“計算機系統結構”三門課程整合成“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系統組成”一門課程,是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妥善組織好課程教學內容,可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有用的內容。課程改革帶來的一個任務則是新教材的編寫。我們采用使用兩本教材的方式,已完成將“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及“計算機組成原理”組合成一門課程“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組成”的改革實踐。而將三門課程整合成“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系統組成”課程的研究正在進行中。教材《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系統組成》將于2009年出版。

3.3雙語課程建設

以上兩門課程的改革為學生爭得了英語學習及自主學習的時間,而國際化人才培養中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學生的英語學習,學校通過加大英語學習的課時,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通過開設英美文化等課程增加學生對西方社會的了解,通過舉辦英語戲劇賽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專業英語能力。專業英語教學不僅考慮本門課程教學內容的講授,同時考慮與其他雙語課程內容的統籌問題。

(1) 在“計算機導論”課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課程在一年級新生中進行,教學中強調學生對學科的了解及對專業詞匯的學習。

(2) 在二、三年級開設使用雙語的專業課程,例如我們聘請外教開展“數據挖掘”課程的雙語教學,提升學生專業英語能力。據來自美國的外教說,數據挖掘課程內容較新,美國的計算機專業開設該課程的院校不多,但該課程應用較廣,我們選擇該課程作全英(雙語)教學,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3) 配合學校的英語教學,在三年級學生中開設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是歸口學校的公共英語基礎課程,學院接管該課程,請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擔任教學工作,強調專業與英語的融合。課程不僅強調專業語匯的學習,更加強專業英語的寫作和聽說。學習中要求學生學作Presentation,提高學生專業英語口語溝通能力。

4結論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在英語特色信息技術人才培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教師教學層面,“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改革獲得了省精品課程的稱號,兩門課程的改革出版了配套教材。在學生層面,畢業生英語水平較高,學生均能通過4級考試。學生參加6級考試,70%以上的學生達到425分以上,97%以上拿到6級考試成績。在2008年畢業生中,有40%學生進入對英語有較高要求的匯豐軟件開發(廣東)有限公司。另外,我們在學生個性化培養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及泛珠三角大學生計算機作品賽等專業競賽,均取得省級一等獎以上的好成績。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中國計算機本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EB/OL].[2005-5-18]. /jiao_xue_318/20060323/t20060323_126300.shtml.

[2] 李心廣. 面向21世紀計算機專業硬件教學改革的研究[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2):41-42.

[3] 李心廣. 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系統組成課程改革研究[C]//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全國計算機新科技與計算機教育論文集.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384-388.

[4] 李心廣. 計算機專業硬件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10).

篇(3)

【關鍵詞】彈藥工程;爆炸技術;人才培養;教學理念

彈藥以及爆炸工程涉及到彈藥的結構、彈藥涉及、引信技術、煙火技術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加強對彈藥以及爆炸工程的研究能夠提高彈藥的理論和技術發展水平,彈藥以及爆炸工程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廣泛的運用前景。在新的時期下,對于相關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這就依賴于對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才實現。彈藥工程以及爆炸技術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培養任務,也是在科學教學理念下的人才培養過程,制定相應的策略能夠不斷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

1.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問題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在我國的高校專業設置中相對來說比較少,主要運用于民用工程爆炸服務,一些專業設置中也增收了國防生的培養任務,為軍事用途奠定了基礎。但也由于這一專業教學水平以及人才培養方式的陳舊,導致了高素質人才輸出和運用的不足。

1.1專業的延伸性教學不夠

在傳統的專業教學和培養中,往往單方面注重于一個方面的培養,懂生產工藝的人沒有技術,懂技術的人不具備安全管理能力,這種現狀會造成相關專業培養的人才是不合格的、不能進入到社會實踐中的。這種專業的延伸性不高,是沒有對彈藥以及爆炸工程具有整體的認知,沒有將人才培養計劃與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從而不能促進我國的彈藥和爆炸工程的建設發展。

1.2爆炸材料與技能的分離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是需要運用到相關爆炸材料的,材料會由于物力化學性質上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在真正的爆炸過程中,只有掌握到材料的差異性,才能促使彈藥的制造和爆炸過程更加的科學和有效。在國外的爆破專業中,將爆破材料與技能的學習融為一體,而在我國目前的高度教學過程中,這種專業設置還是分開的,主干學科分為力學、化學等方面,這種培養模式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

1.3人才利用率不高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培養的是具有彈藥研究技能以及爆炸技術能力的專業性人才,主要服務于民用的爆炸器材研究以及爆炸服務中。進行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學習的人才服務于軍事的還比較少,沒有將專業技能更好地運用到社會實踐的需求中,從而導致人才的流失,出現這方面人才利用率不高的情況發生。人才利用率不高也會反過來造成對專業人才培養投入的不足,造成對教學資源的浪費,同時也不利于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的進步發展。

2.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人才培養的措施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是一門特色發展專業,在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上都有其獨特的要求。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能力,加快我國工程以及軍事方面的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的發展,對于提高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的教學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2.1建設現代化的實驗和教學設施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在進行具體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是需要專業化以及安全性能極高的實驗設備和場所的支撐的。在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增大學校對實驗室相關設備的資金投入和人員管理,在保證師生的安全基礎上,增加課堂演示,讓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從而確保學生可以進行實際的操作訓練。在現代化的實驗和教學環境中,能夠保證教學目的的更好達成,也可以及時的幫助學生糾正學習過程中的不爭取姿勢以及方法。

2.2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提高教學效果,教學環節中的重要角色――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也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在選擇和培養教師隊伍時,應該加大對教師的專業考核,保證教師本身專業技能的過硬,同時也應該注重培養教師的綜合技能和素質,幫助教師樹立現代化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過程中的陳舊、死板,不斷適應于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和觀念,從而打造一支專業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隊伍。

2.3提倡學生的積極實踐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是一門集技術和操作一體的專業課程,包括了工業炸藥、煙火技術、爆破技術以及理論等多方面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課堂教學融入到操作時間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打造出創新學習團隊,從而提高學生的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實踐水平。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在社會各個行業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具有良好的實踐運用效果。

2.4教學模式創新和改革

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也應該被積極的運用到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在對課程進行考核中,也需要結合到專業的特點,制定形式多樣的考核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同時也應該注重對特色課程的開發,發揮專業教師的創新能力,將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的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的高效化和合理化。在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方面,可以不斷結合新興發展事物,將網絡技術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積極互動,從而實現現代化人才的培養目的。

3.總結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的運用范圍很廣,但由于現階段我國的相關高校教育過程中存在不合理之處,導致相關專業課程的延伸性不夠、爆破材料與技能知識教學的分離以及人才利用率不高的現狀。在加強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建設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倡學生的積極參與以及進行教學模式上的創新和改革,從而不斷促進我國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年崗.內爆炸載荷作用下密閉爆炸容器振動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

[2]仝興勇.工程塑料在彈藥系統中的應用問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

篇(4)

    高職網絡技術專業同其他信息類專業一樣,必須根據社會IT技術的發展而發展。一方面,在學生的網絡技術職業發展之路上要有技能和職業素質穩步提升的課程體系;另一方面,院校在進行實訓體系規劃時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不斷更新升級,達到兩種學習環境的融會貫通。

    2雙師型師資的培養

    “雙元制”對于師資的要求很高,不管是企業的實訓工程師還是高職院校的教師,都要有真正的技能實踐工作經驗,特別是對于網絡技術專業的師資。高職網絡技術專業的目標是培養網絡系統運維工程師,而這一職位的特點是技術全面,能夠達到“萬金油”的程度,因此,要求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的教師必須是技術全面的工程師。

    3網絡技術專業“類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

    從客觀角度,真正達到“雙元制”的人才培養要求是很困難的。基于現實的考慮,我校網絡系統管理專業進行了大膽嘗試,初步探索出一條“類雙元制”的人才培養模式。

    3.1實踐背景和效果招生和就業是網絡系統管理專業生存和發展的命門。從2006年專業創辦開始,我校該專業招生和就業就存在很大問題,連續3年的招生都需要校內調劑才能達到課程開設需要的生源下限。前兩批畢業生都為找工作怨聲載道,后悔學習這個專業,甚至出現有些畢業生質疑這個專業在學校設立的必要性。到按照平行志愿招生時,生源更是少得可憐,形勢逼迫專業教學團隊調整思路,重新制定人才培養模式,這樣就有了“類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3.2“類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從整個大的形態看,網絡系統管理專業必須在高職教育體制下運作,在遵從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靈活地變革。

    3.2.1從師資方面入手作為專業的靈魂,教師的技術水平、人格魅力直接感染著學生。專業教學團隊對教師要求:第一,要轉變工作觀念,以高等職業教育的理念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根據職業崗位的需求制定適合學生能力提升的教學方案。第二,要通過參加企業實踐或者IT培訓機構的專業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第三,要推進教師服務和奉獻的理念,鼓勵教師積極與企業溝通,建立合作關系,無償指導專業學生從事實習實踐。第四,為實踐學生提供課程方面的置換和考核工作,實現靈活的人才培養。

    3.2.2從落實專業實踐入手,建立企業實訓培訓中心真實的工作實踐才能考驗專業實訓體系的教學質量。當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熏陶后,要能夠通過市場招聘的考驗,獲得一份專業技能的實習實踐工作,才能證明實訓教學的有效性。網絡系統管理專業借鑒“雙元制”企業實訓中心的要求,與各個IT廠商協同建立了實訓實踐基地,如思科網絡技術學院、H3C網絡技術學院等,依托這些知名廠商的實踐體系完成對學生的初步培養,然后鼓勵學生在實訓學期和寒暑假進行專業的技能實踐,要求學生以自己撰寫簡歷的方式在網絡招聘網站上找工作。經過外部企業的考核,學生專業價值得到了真正的檢驗,不僅通過實際工作獲得實習薪資,更重要的是收獲一份專業技能方面的自信和提升的機遇;而企業通過實習生的工作,獲得了人才的儲備。

    3.2.3加強教師與企業實踐工程師的溝通網絡技術類崗位在企業中會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特別是經過工作的磨礪,專業學生也會成為企業的實踐工程師。專業教師及時與企業的工程師溝通,獲取第一手工作實踐任務,并轉化為新的教育實踐方案,使雙方能夠及時了解專業發展升級的方向。

    3.2.4加強教師與實踐學生的溝通與指導在現實中,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很難達到德國“雙元制”環境的互通形態。實踐學生在參與工作實踐后,面臨的問題是一周工作5天,基本沒有在學校學習的時間,這就需要教師與實踐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通過多種媒體方式進行交流。教師還要有一定的犧牲精神,利用休息日與實踐學生探討工作實踐,并且對學生進行實踐方面的理論指導。

    3.3實施效果

    網絡系統管理專業經過“類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實現了招生和就業的雙重保障,在過去的3屆學生中,這一模式促使專業的對口就業率逐年提高,實現了專業實訓體系的培養目標,并且為專業帶來了良好口碑,促進了招生數量和質量的提高,連續2年獲得了良好的生源。另外,通過這一模式的實施,提升了專業教學團隊的實踐能力,并且促成了專業實訓基地的開發。

篇(5)

[關鍵詞]高職教育: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13―0290―03

一 引言

軟件外包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的產物,通常是指發達國家的軟件公司將一些非核心軟件項目通過外包的形式交給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國家的公司開發,以達到降低軟件開發成本目的,如圖1所示。目前,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勢頭強勁,2007年全球軟件服務收入為7480億美元,其中外包業務約占1/6。我國軟件產業的收入在2007年已達到5834億元,2008年第一季度我國軟件產業業務收入達到1443.6億元,同比增長29.9%,全行業就業人數超過130萬人。為順應中國軟件外包服務市場的高速增長和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軟件外包人才的培養顯得至關重要。

軟件外包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需要既懂軟件技術,也有一定行業背景知識的人才。對于我國外包企業來說,所需的外包人才按照需求不同是有所區別的,最合理的外包人才結構應該是“金字塔”型。具體來說,底層,也就是技術性人才,是基礎的軟件開發人員,基本能力要求是編寫代碼、技術文檔,以及與團隊成員和項目經理共同完善設計方案,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表達能力:中間層是具有豐富項目實踐經驗的項目經理人才,有很強的溝通和團隊領導能力,準確地了解客戶需求,能夠對軟件項目進行系統分析、模塊化分析,協調各種資源并掌握項目進度和質量控制,同時也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術能力:頂層,即高層次人才,是既懂得管理又懂軟件,并具有外包市場開拓能力的高級人才,這種人才應該熟悉國際化企業工作管理模式,能夠緊跟世界前沿技術動態和趨勢,掌握國際標準和規范,熟悉對方的文化,參與國際軟件競爭和市場開拓。隨著產業的逐步發展,信息化人才結構進行了相應調整,呈現出金字塔結構,高層次人才占8.5%,中間型人才占35%,技術型人才占56.5%,見下圖2所示,可見技術型人才占有比例最大,同時需求也是最大。

二 軟件外包人才培養現狀

隨著軟件外包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當前我國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導致很多軟件外包企業都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不缺訂單,缺人才。軟件人才嚴重短缺和整體結構的不合理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軟件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外包企業對軟件外包人才都有技術、經驗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的需求,但我國現有的幾種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還很難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要,具體包括:

1 正規院校學歷教育培訓模式,這樣培養出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軟件開發技術,但缺乏軟件開發工作經驗、項目交流和團隊合作鍛煉,企業選擇這樣的學生需要經過相對的項目知識與技能培訓。

2 培訓機構培訓模式,雖然有的機構重視通用技能培訓,但由于軟件外包項目因行業不同,會體現出不同的專業性要求,所以學生在專業知識,如金融、物流等方面會有所欠缺。

3 企業通過內部進行培訓,直接讓學員接受外包開發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及實際的外包項目訓練,在團隊模式下培養整體的開發和協作技能。但這樣的培訓模式會給發展中的外包企業增加成本。

我國傳統教育模式培養的人才很難適應企業要求,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困擾中國軟件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中國軟件人才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不合理局面:缺乏能夠緊跟世界前沿技術動態和趨勢,掌握符合國際標準的軟件工程規范和技術規范,具有大型系統的開發管理經驗,熟練運用一門以上外語,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進而能夠參與國際軟件發展與競爭的高層次軟件人才;同時缺乏具有很強的紀律性和耐心,能夠一絲不茍地執行重復而枯燥的工作,并能適應國外的開發模式(包括一定的語言能力)的低層次軟件人才。雖然與計算機相關的國內大學本科畢業生每年有幾十萬人,但是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很少,而符合國際軟件外包行業要求的人才則更是寥寥無幾。用人企業招聘進的部分大學本科畢業生也要花很長的時間培訓才能令他們真正可以投入工作。這種情況是因為學歷教育與新技術和企業崗位技能要求的嚴重脫節,尤其在國際軟件外包這個領域上則更加突出。

三 高職院校軟件外包人才培養

我國的高職教育是在高新技術迅猛發展和市場經濟基本形成的情況下大量出現的,它必須超前、主動的去適應現代教育和市場經濟提出的要求,要圍繞地方(區域經濟)或行業經濟發展的需求來進行,培養當地社會、企業所急需的技術型、技能型應用人才;要有一定的行業、職業發展的前瞻性,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后續學習、自我擇業的基礎與潛能。同時,軟件與軟件外包行業因其知識性、專業性、實踐性,決定了該行業必然是智力型、應用型人才高度集聚。由于軟件與軟件外包領域的多樣性、行業的高速發展性和市場的國際性,它對人才的技能與素質的要求有其行業自身的特征:從能力上分,需要具備復合型人才的三種能力:一是熟練使用或開發軟件及信息網絡的技能:二是一門以上外語交流能力;三是項目涉及專業領域的知識。

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作為激烈競爭的職業教育市場的參與者,在軟件外包人才培養中具有獨特優勢。高職軟件專業的學生要在軟件外包產業發展中發揮作用依賴于兩個條件:一是企業進行軟件生產流程再造,如軟件外包大量工作可通過分工細化和生產標準化為高職學生提供適用崗位;二是學校的教學內容實用化,按企業的崗位要求培養實用人才。這就提供了高職院校軟件技術相關專業在低層次軟件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高職院校可根據軟件產業人才需求的特點,有的放矢,培養企業急需的軟件外包人才。基于高職院校的軟件外包技術型人才培養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我國軟件外包產業的重要保障,不僅拓寬了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提供大量合格的軟件外包人才,增強我國軟件外包的競爭力;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金融危機下的就業難問題。

四 高職外包人才培養新模式

現階段的高職軟件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著幾方面的矛盾:一是企業分工不細,對學生提出了過高的要求,高職學生難以適應;二是高校的“共性”教育與企業的“個性”需求相矛盾;三是學校教師知軟件而不知軟件生產,學生所學知識缺少實用性和針對性。這些矛盾導致了許多學生在就業時感覺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崗位能力要求相差甚遠,而企業普遍認為應屆畢業生很難在短期內勝任工作,崗位匹配性差,缺失相當多的關鍵能力。

要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對傳統的軟件專業培養

方式進行改革,完全靠學校的環境是很難培養出來的。高職院校要按照產學結合的要求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須積極主動地與企業加強合作。學校只有融入企業文化,引入企業的競爭意識、市場意識、服務意識、品牌意識、效率意識和用人機制等,創新辦學理念,健全經營管理機制,提升學校的服務意識和競爭實力,提升所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我們認為關鍵問題是明確我們的教育對象和培養目標定位。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層次不齊,邏輯思維相對薄弱,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高職教育既然是直接為社會經濟建設一線培養應用性專門人才的教育,我們就要從需求出發,從課程做起,說白了就是讓學生針對工作而學習。因此選擇更適合自己、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快專業建設的步伐,有利于創新辦學模式,拓寬高職發展的路子。但校企合作的復雜之處是如何根據企業的靈活多變需求,彈性解決課程設置、時間分配以及如何快速收集外包項目真實案例,編制教程、組織教學以及配套實訓等棘手工作。研究目標是校企結合,充分利用高職院校和軟件企業的長處,研究一種在高職院校培養外包軟件人才的切實可行的方法。我們認為主要的實施方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 校企合作建設紹興市外包軟件人才培養基地,通過與軟件服務外包骨干企業的全面合作,在學院建立研發基地,讓學生與教師參與實際軟件外包項目,同時學院在軟件服務外包骨干企業建立多個學生實習基地,計算機系畢業學生將到公司進行頂崗實習。在此基礎上,努力爭取政府及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支持。共建外包軟件人才培訓基地,開展軟件外包人才的培養工作,校企雙方組成教學團隊,共同開發課程和相關配套教材,進入基地學習的學生,將直接以實際開發的外包項目作為實習訓練項目,完成實訓后,將具備相當于在專業IT公司工作超過半年的員工之軟件開發能力與經驗,可直接上崗,參與實際項目開發。

2 校企合作提升學生的能力與經驗,主要目標是通過一些實際的企業真實項目,對學生進行項目虛擬團隊運作。一方面鍛煉學生的項目開發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為后續進入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邀請IT企業管理精英,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為每個學生提供的職業發展規范建議,幫助學生少走彎路,全面提升學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實現畢業生的高就業率,為IT企業輸送更適合直接上崗的畢業生。

3 校企合作開展軟件外包方向訂單式人才培養,與軟件服務外包骨干企業及相關企業共同合作,開展軟件外包方向訂單培養班。目前,已有多家軟件企業上門討論合作的可能性。為此,計算機系專門召開相關的研討會,邀請多個企業的專家,就如何開展該方向教學工作進行研討,初步確定了教學方案,并已開始實施。同時從07級起,將對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讓企業盡早參與到學生的培養工作中,使學生能更好地達到軟件外包人才的要求。

4 從政策層面上要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政策體系。學校要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出臺相應政策、法規和措施扶持和支持校企合作,要求企業、行業有參與職業技術教育的義務與責任,并有相應的鼓勵政策。地方政府設立專門的部門對本地區的校企合作發展給予協調和指導,體現社會對參與校企合作的軟件外包企業的認可度,全力調動企業支持教育的積極性。

改革高職院校軟件外包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外包技術人才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強調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過程一致性的目標,通過與企業深度合作,來帶動其他相關課程的改革,并由此探索軟件外包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方法、新途徑,解決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之間的矛盾,打造完整、順暢的教育價值鏈,為國家培養合格的軟件外包技術應用型人才。

五 結束語

本文從高職學生就業的實際出發,依托軟件外包企業,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創建軟件服務外包實訓基地,改變人才培養模式,聯合軟件服務外包骨干企業,開展外包軟件人才的培養模式的研究,探索軟件外包的專業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職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可以培養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人力資源瓶頸;而且作為高職教育機構,我們可以抓住軟件外包所帶來的機遇,贏得更大發展的先機。學校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為企業服務”的理念,企業要樹立支持教育的社會責任意識,立足“雙贏”,共同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梅.軟件外包人才亟須大力培養[R].經濟日報,2006―7―22(5).

[2]李可學.高職院校“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17(5).

[3]賴利君.面對軟件外包高職院校的機遇與對策[J]l中國成人教育,2008,(3).

[4]馬榮飛.為軟件外包產業培養實用人才[J]職教論壇,2007,(5).

篇(6)

動漫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被很多發達國家稱為“無煙”重工業。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鼓勵數字內容產業發展,包括動漫在內的數字內容產業已經成為國家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我國動漫產業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產業規模迅速膨脹,并向國家大力倡導的動畫“原創”作品的創意策劃和生產制作大國的目標大步邁進。這帶來了動漫人才的巨大缺口。人才的缺乏,尤其是中高級人才的缺乏,阻礙了我國原創動漫作品的開發,并已成為制約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目前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結合計算機動畫、圖形學、網絡技術、動漫編導和數字化藝術與設計等多種學科,培養高水平的復合型動漫人才,實現高水平動漫制作和高質量的動漫衍生產品開發,才能在未來的動漫產業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早2003年就敏銳覺察到了國家的大文化產業未來在動漫技術人才方面的需求,秉承“Computer+X”的一貫人才培養理念,在浙江大學原校長潘云鶴院士的大力關心和直接支持下,向國家教育部申請試辦“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立了數字媒體與網絡技術系,并在2004年開始了第一屆學生的招生,使得浙江大學成為最早開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綜合性院校之一。其專業定位是:培養“技術為主導,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中高級復合型動漫技術人才。因此,本專業的學生不僅將學習數字媒體技術和藝術的基本理論及專業知識,還需要接受數字媒體開發所需的軟件技術與藝術設計的基本訓練,并依托教學實踐環節,掌握面向網絡環境的、新型交互數字媒體研究與開發的綜合知識和技能,形成較強的交互式、新媒體藝術創作能力。

盡管浙江大學在動漫技術的基礎研發方面具有全國領先的地位,擁有全國唯一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計算機美術設計、計算機圖形技術、計算機動畫、虛擬現實、多媒體數據庫、信號處理、數字通訊、計算機網絡和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取得了許多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科研和教學成果,但在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創辦過程中,在技術與藝術復合型的人才培養方面依然遇到了很大的挑戰。雖然我們按一定比例分別設置了技術與藝術類的課程,實現了課程“數量”上的復合,但在如何實現專業主干課程在技術和藝術內容的本質上的復合和交叉?如何把數字媒體的應用領域與作品案例相結合?如何加強與數字媒體內容創意的結合?如何加強數字媒體技術教學與動漫作品創作的實踐過程的融合?我們著眼于國家動漫產業的人才需求,遵循浙江大學“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學理念,對復合型數字媒體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分別提出了基于教學團隊的專業主干課程建設和跟蹤國際前沿的專業圖書室建設等工作,并以數媒作品創作與開發為中心,強調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強化復合型實踐技能的培養。

2基于教學團隊的專業主干課程建設

浙江大學“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是新開設的多學科交叉專業,該專業主干課程明顯涉及多學科交叉,而且不少主干課程都是第一次開課,在課程內容和目標上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多學科交叉特點決定了采用教學團隊的方法進行授課是值得嘗試的方法之一。為此,我們選擇了數字媒體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尤其是涉及到多學科交叉的課程,包括“計算機圖形學”、“圖象分析與藝術化處理”、“數字媒體資源管理”、“人機交互技術”、“計算機游戲程序設計”、“計算機視覺技術”、“計算機動畫”、“虛擬現實與數字娛樂”、“視音頻信號處理”、“數字攝影”等。每門課程委托兩名以上教師負責,實行團隊式集體備課和教學,組織撰寫課程的詳細內容大綱,確定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編寫詳細的教學日歷,并進行集體備課和教研討論,統一形成每節課的詳細課件(ppt),課程實踐項目(projects),以及各類作業和課程考試、考查的方式。上述所有課程建設內容全部上網,建立專門的教學課程網站,初步形成數字媒體專業特色的電子化學習平臺,面向全校師生開放。三年來的教學結果和學生反饋表明,這個教學改革得到了學校和學生的初步認可,通過多名教師的不同專業知識配合教學,能夠滿足數字媒體的學科交叉性教學要求。

3跟蹤國際前沿的專業圖書室和教材建設

在教材資源和教學參考書建設方面,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涉及技術與藝術等兩大領域,而且,動漫產業發展變化很快,在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一個非常成熟的教材參考體系。目前學校圖書館的資料更新周期比較長,不能完全滿足數字媒體專業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數字媒體系通過圖書館的幫助,從國外購買了100多本體現國際最新技術發展的數字媒體外文原版圖書,作為教學參考書,并在紫金港校區安排了專門的專業圖書室,供全系的老師與學生查閱

與此同時,開展了國內外先進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引進和消化吸收工作,以科研來帶動教學。在課程內容建設基礎上,與國內的著名出版社合作,組織在一線的科研骨干教師,一方面消化吸收國外的教材,進行外文原版教材的翻譯和編譯工作;另一方面,著手為數字媒體專業的所有主干課程組織撰寫相應的教材,本著“成熟一本,出版一本”原則,爭取在“十一五”期間出版10本以上的主干專業課程系列教材。

4建立“以作品為中心”的畢業資格確認機制,有效促進技術與藝術技能的融合

為加強學生的科研實踐和創新設計能力,與時俱進地服務于我國的影視動漫等產業,要求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的每位學生在畢業答辯前至少必須提交一件體現技術與藝術交叉的媒體類創意設計作品,作品的內容包括:a) 動畫短片作品;b) 游戲類作品;c) 交互式玩具;d) 互動媒體藝術裝置;e) 實現某種特效的動漫軟件(Maya或3D Max等)插件;f)與數字化藝術相關的創作軟件系統與工具;g)數字影視的特效片段。

這樣就形成了以作品為中心,強調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強化復合型實踐技能的培養模式;從而使得本學業的學生從他們入學的那一天起,就必須不斷地用眼睛去“發現美”(審美能力),用雙手去“挖掘美”(美學技能),用大腦去“創造美”(創意能力),通過持續不斷地領悟和提高,就可以水到渠成地交出一份完美的媒體創意作品,成為社會所期望的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中高級復合型動漫人才。

篇(7)

【關鍵詞】校企合作 數控技術專業 人才培養

一、引言

當前,國內外的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都明確的指出,學校與企業之間構建深層次的合作關系,并走校企合作的發展道路,不僅是有效培養專業型的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與基本保障,而且也是高等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對于高職院校的數控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學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就需要不斷地加強與各大相關企業的合作關系,從而構建“緊密型的校企合作”的數控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為企業的發展輸送更多的專業性的技術人才。

二、高職院校構建緊密型校企合作機制的重要性

在高職院校,其所培養的數控人才,必須是具備了一定的數控機床工藝的編程與操作、設備檢測以及設備的維修等能力,且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專業性的技能人才。因此,對于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必須注重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實用性特點,不斷地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實現培訓同實踐操作之間的緊密聯系。同時,目前在高職院校,其有效開展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于企業,積極構建“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而對于數控技術專業,其教學的宗旨更是為了為企業和社會培養一批不僅具有創新精神與高職業素質,而且具備專業性的實踐能力,能面向企業的生產現場的高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在這種形式下,積極建立“緊密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數控技術的人才培養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數控人才培養的難點

如今,隨著素質教育與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我國的教育部門已經逐漸開始在各大高職院校的教育中積極倡導“校企合作”及“工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而且省委也在2009年頒發了相關的規章制度,對企業構建實習基地的要求與銜、對實習人員的科學管理等方面都做了明確的規定,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的“緊密型的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還沒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因此,在實施“校企合作”的數控人才的培養方案的構建還存在著一定的難處。

當前,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制造業特別是數控技術方面的人才需求普遍處于“供大于求”的情況,從而為學校有效開展校外的實訓基地的建設有一定的困難,學校很難找到適合數控技術專業學生生存與發展的合作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精力、物力去尋找合適的合作企業,而部分企業也是對此缺乏相應的積極性。同時,由于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實施的是“2+1”的人才培養模式,前兩年學生在校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后一年學生就需要到企業展開為期1年的實習活動。然而,在校期間,由于學院在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安排上不合理,理論課偏多,而實踐課程卻是很少,從而使大部分的數控技術專業的學生都明顯的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以至于根本無法真正學到專業的數控技術,到企業實習后難以跟上企業的發展步伐,學習效果不明顯。因此,構建“緊密型的校企合作”機制下的數控人才培養模式顯得很有必要。

四、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緊密型校企合作機制下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

在高職院校,積極構建“緊密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數控人才的培養,一方面需要不斷地加強對企業的合作關系,積極調動企業參與到學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另一方面,學校需要逐漸的改革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重點突出對數控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注重學校的校內實習與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保持一致,從而使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以后,能夠得到企業的高度認可,真正的實現企業與學校的“互利雙贏”。

1.改革課程體系的建設

對于數控技術專業,我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重點就是積極的開展對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的改革,根據目前社會上對數控操作人員、編程工藝員及機床的維修人員等的人才需求類型,對該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教學實訓環節、生產實習及相關綜合課程的設計與畢設等各個環節實行有效的改革。如在相關的實踐操作教學中,通過積極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的感性認識,從而增強每位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同時,在數控技術人才的培養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通過對專業知識的有效應用,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強化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有機結合,并在此基礎之上,為學生積極構建適合且實用性強的知識平臺,進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加強對企業的合作

在“緊密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有效構建數控技術人才的培養方案,就需要不斷地加強對企業的合作,并將其貫穿到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實踐中的各個環節。如我校經過多年的實踐教學與經驗的總結,與錦繡鋁業、無錫新大中集團以及博耳(無錫)電力成套有限公司構建的密切的合作關系,且在校內建立了多個企業冠名班;而對于江蘇天奇物流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無錫燁隆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以及無錫橋聯數控機床有限公司和無錫錫州機械有限公司,我院也與其共同構建了多個實踐教學的基地,將這些企業作為數控技術專業學生進行頂崗實習的基地,真正實現了“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同時,對于上海厚載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與南京翼馬數控設備有限公司這兩個企業,我院就與其共同開展了多個相關的課程項目,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密切合作。

3.建立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

高職院校對于專業性的人才培養,不僅需要不斷的加強對各大企業的緊密合作,還需要從教學的師資力量方面入手,積極地引進并建立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派遣教師到合作企業的現場擔任相關的工作,從而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進而為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職院校的數控技術專業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學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加強對企業之間的聯系,積極的構建“緊密型的校企合作”關系,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保障,進而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1] 錢愛萍,傅強.緊密型校企合作的高職數控技術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研究 [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6):263-2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 99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爱 | 日韩丝袜欧美人妻制服|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97高清国语自产拍|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 欧美 激情 小说 另类| 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免费观看国色天香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 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少妇特黄a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免费看|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 欧美性狂猛xxxxx|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avav国产av综合av| 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护士奶头又白又大又好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