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企業稅收征收方式

企業稅收征收方式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09 08:33: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稅收征收方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企業稅收征收方式

篇(1)

因此,稅收的目的也就具有了國家職能,也就必須為國防開支提供經費,當然也要對國內各項事業發展提供經費,調節資源分配,優化產業結構,以及平衡各項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平衡發展等功能。

而稅收體制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稅收目的實現的好壞。因為稅收體制經過各朝各代、各國各民族從多個角度的完善,終于形成了當代稅種繁多的現象,這既不利于國家財政部門的征收,也不利于公眾對稅收的理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業的成本;并直接造成了各政府部門利益分配不均,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社會中各類商品暴利現象嚴重,物價難以控制等等社會問題。

為了更好的解決稅收體制問題,在這里我們分析一下現有的稅收體制,它的稅種非常的多樣化,但是從稅收主體不同的征收方式來看,無非分為易前稅和易后稅兩類。

第一類,易前稅。其征收方式是從前到后的稅費征收,即交易品在交易前就已經定好征收稅率的,它的征收對象大部分是交易賣方,比如甲方賣東西給乙方,稅費的征收對象是甲方而不是乙方。它的主要代表有:營業稅、資源費、出口關稅等。我們以營業稅為例分析此類稅種的特點。營業稅的定義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均應繳納營業稅。稅率是,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稅率為3%;金融保險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稅率為5 %,娛樂業稅率為 20 %。納稅期限是,每月十日前申報繳納,銀行、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信用社每季度十日前申報繳納。從以上對營業稅的說明中我們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從納稅期限來看,它往往是在沒有發生實物交換之前完成的;它的征收地點是在交易賣方所在地;它的征收對象是交易賣方;它的稅率一般是不可變動的。

第二類,易后稅。其征收方式是從后到前,即產品在交易完成后再根據利潤多少進行核定征收稅率,因為是根據交易買方出價多少而定的稅率,所以征收對象主要是交易買方,比如甲方賣東西給乙方,稅費的征收主導方是買者,因此實際對象是乙方而不是甲方。它的主要類型有:個人所得稅、利息稅、增值稅等。我們以個人所得稅為例分析此類稅種的特點。個人所得稅定義是,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 %―45 %,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5%―35 %,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20 %的比例稅率。納稅期限是,按月申報,次月七日內繳納。從以上對個人所得稅的說明我們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從納稅期限來看,它的稅收完成過程是在已經知道企業和個人交易完成后,對是否有利潤進行檢測后完成的;它的征收地點發生在交易買方的所在地;它征收對象是交易買方;它的稅率是可調節可變動的。

從以上兩種對稅收的征收條件來看,我們事實上也可以將易前稅稱之為假定稅收體制,即此類稅收體制是在假定企業和個人交易過程中一定有利潤的情況下征收的;而將易后稅稱之為實際稅收體制,即此類稅收體制是在交易過程中實際產生利潤后的情況下征收的。我們現在來比對一下兩者之間的優缺點:

從征收的前提來看。易前稅是在交易完成前就已經確定的,它是在假定企業有利潤的前提下進行,它無形使得企業對商品的的定價要有一個稅收加成,對于商品價格提升有一個驅動作用,也就是說此類稅收政策促進了產品的價格上漲。對于國家來說,這樣的稅收體制其實并不是在調節物價而是促使了物價的無形上漲。對于企業來說,沒在產品銷售給客戶、得到利潤前,就要多投入一份稅收成本,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對于消費者來說,意味著要提前承受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易后稅的前提是在商品交易完成后,肯定企業或個人有利潤后完成的征收。當然產品假如沒有到達消費者手中并沒產生利潤前也就不形成征收過程。這樣的稅收體制,對于國家是將稅收體制作為調整物價和企業利潤的手段來看,也就體現了稅收征收的目的,它真正完成了國家對企業產品的利潤增收調整和物價調整的目的,必將促進國家調節企業間平衡發展和商品價格的作用。對于企業來說,減少了新企業建立的投資成本,對于鼓勵企業的創辦有現實的促進作用;對于消費者來說,減少了國家對產品征收稅收帶來的前期促進壓力。

從征收的主體來看。易前稅是對企業(賣家)進行稅收的征收,容易誤導稅收征收的最終目的是最終消費者,而使得消費者喪失了因消費而被征稅的知情權,也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業對政府作出的貢獻,也就出現了地方政府為當地企業非法護航的情況。易后稅是對終端消費者進行稅收征收,真正明確了稅收的主體,事實上無論是對企業還是組織或個人的稅收政策,最終的買單者實際上是終端消費者。易后稅必將促進政府、企業、個人對稅收征收含義的真正理解,調整好三者的關系,使得更有利于國家對整個經濟體制的調整。

從征收的地點來看。易前稅的發生地一般都是在企業所在地,對于企業所在地來說,除企業將產品銷售到其它地區所得利潤全部集中到這地方來,形成利潤的聚集區,還將形成了稅收的聚集區。當然這對于企業所在地來說是一件好事,意味者拿別人的錢來富自己。而這對于其它地區假如沒有企業的話,也就不能形成利潤和稅收的聚集區,還要為了購買產品將手中的錢流往企業集中地。兩者之間根本不能形成平衡,也就形成了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現象,這種稅收體制也就是形成了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假如國家沒有進行宏觀調控,必然使得區域不平衡現象進一步擴大。雖然國家可以要求發達地區的財政上繳國庫進行轉移支付重新進行分配,但是要形成平衡的話,這也就要求國家政府部門對于發達地區必須上繳的財政收入相對于產品利潤和稅收流量之間有一個平衡,而要做好這一財政平衡對于我國現有的財政體系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易后稅的征收地點是在交易完成后所在地,企業產品的稅收地點相對易前稅發生了轉移,不再是將利潤和稅收集中到一點形成的極大經濟不平衡,將使產品的稅收在每一地區按消費者需求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使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現象得到遏制,減少了國家政府轉移支付的壓力。在此過程中,由于企業所在地政府對企業稅收的大幅度減少,以及土地升值壓力等等原因,必將降低富裕區域政府留住企業的動力,而促使企業向貧困、土地貧瘠地區發展,最終促進利潤和稅收的地區平衡。

從征收的整體過程來看。易前稅的征收方式的最大特點是產品出來后,交易完成前進行的,也就是忽視了交易完成的最終階段,最終中介經銷商到終端消費者之間的利潤增值的稅收征收。而一些高利潤的消費物品的價格提升都是在這一階段發生的,比如說壟斷產品,專利產品,房地產,以及傳銷產品等等。它給我們帶來的是暴利行為,對于整個國家經濟的平衡和穩定有極大的破壞作用。在這一過程當中,對于消費者來說,在基本完全喪失對稅收的知情權的情況下(造成權利和義務的不平衡),缺少了對產品的價格檢查,而致使終端消費者被暴利行為所傷害。易后稅的征收過程是在交易完成后完成的,它完善了整個稅收體制,加強了對交易最終環節的管理。對于國家來說,對暴利企業實行監管提供了可能,必將對穩定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分析了稅收體制按稅收主體不同的分類而產生的相互對比,使我們肯定了稅收體制的好壞對國家經濟發展是有影響的,因此,對于稅收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主要改革方向有以下幾點意見:

篇(2)

一、稅款核定征收方式隨《征管法》發展不斷完善

稅款征收方式隨著《征管法》的發展完善,歷經了幾度變化,同樣顯現為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1、1986年7月1日起施行的《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稅款征收方式,由稅務機關根據稅收法規的規定和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情況、財務管理水平以及便于征收管理的原則,具體確定。主要方式有:查賬征收、查定征收、查驗征收、定期定額征收以及代征、代扣、代繳。

2、1993年8月四日起施行的原《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規定:稅務機關可以采取查帳征收、查定征收、查驗征收、定期定額征收以及其他方式征收稅款。由于原《稅收征管法》規定的“扣繳義務人”,截然不同于《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中的“代征人”,已上升為稅收法律關系中介于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之間的一種特殊主體。因此,原《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就不再把“代征、代扣、代繳”作為點名列舉的稅款征收方式。原《稅收征管法》增加了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核定應納稅額對象的規定;原《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增加了第三十五條核定應納稅額方法的規定。

3、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的新《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稅務機關根據保證國家稅款及時足額入庫、方便納稅人、降低稅收成本的原則,確定稅款征收的方式。新《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沒有點名列舉稅款征收方式,但不列也可自明。查定征收、查驗征收、定期定額征收的實質就是新《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七條,新《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七條、第五十七條又分別對原《稅收征管法》和原《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中核定應納稅額的條款作了較大修改。幾度變化,幾度完善,現行稅款征收方式得以基本定型,稅款核定征收方式也真正成為與稅款查賬征收方式并駕齊驅的稅款征收重要方式。

二、稅款核定征收方式在征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稅款核定征收方式充分體現了國家稅收的強制性。依據稅法,稅務機關有權對《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七條及《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七條規定的對象,采用《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七條規定的方法,核定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納稅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納稅額繳納稅款。否則,稅務機關就可以按照稅法規定采取相應的稅收保全措施和稅收強制執行措施。

納稅人如對稅務機關依據稅法核定的應納稅額有異議,應當提供相關證據,并經稅務機關認定后,方可調整應納稅額。具有強制性的稅款核定征收方式,對促使納稅人嚴格遵守建立、使用、保管賬簿和憑證等規定,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和保證國家稅款及時足額入庫,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稅款征收方式是構成稅款征收制度和程序的基本要素,稅款征收制度和程序是稅務征管的核心環節。稅款核定征收方式盡管存在相對合理的局限性,但仍不失是稅務機關唯一可采取,并唯一能解決由于納稅人的原因導致難以查賬征收稅款等情形的根本合法措施。

稅款核定征收方式在稅收征管、稅款征收工作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稅款核定征收方式以《稅收征管法》、《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中核定應納稅額的條款為行政執法依據,具有法律、行政法規等級的法律效力。是稅務機關稅收征管工作所必須遵循的執法規范。但這執法規范在實際工作中的執行情況,卻是令人堪憂的。對法律、行政法規的明文規定若視而不見,與執法規范背道而馳之舉反頗有市場。

筆者認為,為了加強稅收征管,創新或引入一些制度、辦法是無可非議的,制度、辦法存有某些問題也未尚不可。但這些制度、辦法如與法律、行政法規截然相抵觸,弱化、軟化國家稅收的強制性,動搖稅款核定征收方式在稅務征管、稅款征收工作中的地位,那么,不僅其合法性應受到質疑,而且也是稅務機關依法治稅、規范執法的基本原則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三、完善稅款核定征收方式是征管實踐的迫切要求

依托現代信息化技術,省局、市局對稅款核定征收方式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其中參數定稅在個體工商戶中的應用就是有力的說明。但是,稅款核定的具體程序和方法至今還是不完善的。這無可否認的客觀事實,不僅遏制了其作用的發揮,與之重要地位極不相稱,而且也已經給稅務機關的稅務征管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為此,《稅收征管法》特別新增了“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額的具體程序和方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條款。稅款核定征收方式的盡快完善,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規定的盡快完善,確實已成為稅務機關當前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在完善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規定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應重點把握好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完善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規定的形式問題

目前,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的規定還是不系統不全面的,已由國家稅務總局作出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的主要規定有:

1、1997年6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1997]101號文印發的《個體工商戶定期定額管理暫行辦法》。此辦法為單一經濟類型的辦法。

2、2000年2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2000]38號文印發的《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此辦法為單一稅種的辦法。

顯然,這兩個《辦法》的制定早于《稅收征管法》、《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其中許多內容勢必要作大的修改。還有兩個《辦法》也只是一個經濟類型和一個稅種的辦法,根本無法涵蓋核定應納稅額的所有對象。核定應納稅額有七類對象,每類對象都涉及著不同的經濟類型、不同的稅種。不同的經濟類型或不同的稅種,又都分別涉及著不同的核定應納稅額對象、不同稅種或不同的核定應納稅額對象、不同的經濟類型。全復蓋核定應納稅額的所有對象,這是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規定完善的基本標志。如何從這縱橫交叉、錯綜復雜的態勢中選擇完善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規定的形式,確實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筆者認為,完善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的規定,不應選擇按經濟類型、稅種分別規定的形式,而應首選按各類核定應納稅額對象分別規定的形式,即按納稅人特定情形分別規定的形式。這不僅是因為經濟類型、稅種繁多,根本無法一一規定核定應納稅額的具體程序和方法;而且是因為納稅人的特定情形,不只是核定應納稅額對象分類的依據,更決定著核定每類對象的應納稅額必然要分別采用特定的具體程序和方法。按納稅人的特定情形分別規定核定應納稅額的具體程序和方法,其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

要全復蓋核定應納稅額的所有對象,完善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的規定,按各類核定應納稅額對象分別規定,是比按經濟類型、稅種分別規定更為科學的形式。

(二)完善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規定的步驟問題

《稅收征管法》、《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施行后,由于作了重大修改的緣故,留待國家稅務總局必須制定的具體辦法等為數眾多,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制定完畢。法律、行政法規已予明確,相關具體辦法等尚待制定的時期,是有法必依人人皆知,面對實際無法操作的時期,是基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不執法不行,執法法不行”的“執法尷尬期”。核定應納稅額也正處于這兩難境地之中。正視客觀現實,完善核定應納稅額具體程序和方法規定的步驟問題確實值得深思。

篇(3)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境內鐵礦石資源稅的征收管理。

第三條根據有關政策規定,鐵礦石資源稅的征收管理堅持屬地原則,凡跨縣(市)、區開采、加工鐵礦石的不論其是否獨立核算一律在生產經營所在地稅務機關繳納資源稅。

將采、選礦出租、轉讓、承包給本縣(市)、區以外納稅人生產經營的,應在采、選礦所在地稅務機關繳納資源稅。

第四條按省局有關規定對納稅人可采取自核自繳、查賬征收、查定征收、定期定額征收等征收方式。無論采取哪種征收方式,均要履行基層征收單位進行界定、申報,縣(市)、區級稅務機關和市局逐級審批的程序和手續。征收方式審批后基層征收機關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要按審批權限重新履行審批手續。

第五條自核自繳征管方式的納稅人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賬簿設置、會計處理符合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

(二)收入、成本、費用核算真實準確;

(三)賬簿憑證保存完整,且能準確核算原礦開采數量、銷售數量(移送使用數量)、收購數量和經營成果的;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列舉名稱的納稅人和納稅信用等級高的納稅人。

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納稅人于每年11月30日前填報《資源稅征收方式認定表》并逐級報市局審批。

第六條查賬征收征管方式的納稅人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賬簿設置、會計處理符合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

(二)收入、成本、費用核算真實準確;

(三)賬簿憑證保存完整,且能準確核算原礦開采數量、銷售數量(移送使用數量)、收購數量和經營成果的;

(四)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核實征收所得稅的納稅人。

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納稅人需填報《資源稅征收方式認定表》由縣(市)、區局審批并報市局備案。

第七條對財務制度不完善,不能準確核算收入、成本費用,不能真實準確核算礦石開采數量、產品銷售數量(移送使用數量)、產品收購數量和單位經營成果,但具有合法開采、納稅手續的納稅人對其認定為查定征收方式,由縣(市)、區局審批。

第八條對于小規模的群采或無固定采點、無合法開采、納稅手續的納稅人,對其認定為定期定額的征收方式,由縣(市)、區局審批。

第九條認定為自核自繳征管方式的納稅人自行計算應納資源稅,于征期內自行到當地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稅款。

第十條認定為查賬征收征管方式的納稅人,每月初10日內主管稅務機關要責承專人對企業鐵礦石的開采、銷售或加工數量進行查賬核實。查賬核實的數量與測算的實際開采、銷售或加工數量(即采用球磨機、耗電量、炸藥等折算方法折算的數量)基本一致的按賬面記載數量計征資源稅。如查賬核實的數量低于測算的實際數量5%的要按測算的實際數量計征資源稅。

第十一條認定為查定征收的納稅人選擇以下方法測算計征稅款:

(一)單采不選的納稅人測算方式為以下兩種:

1.以炸藥耗用量推算鐵礦石產量并據以計算征收資源稅。每公斤炸藥生產鐵礦石數量的折算比由各縣(市)、區局根據實際情況在以下幅度內自行確定。

地下開采:2-3噸/公斤炸藥

露天開采:3.5-4.5噸/公斤炸藥

2.根據礦點(井)設計、礦石儲量、可采量和礦井井口面積及礦井月掘進進度計算礦石開采體積,以開采體積(立方米)乘以所采礦石比重(噸/立方米)計算礦石開采數量。

(二)采選一體的納稅人選擇以下方法測算計征稅款:

1.按球磨機型號和耗電量測算生產鐵精粉數量,然后再根據每噸鐵精粉的耗電量測算加工一噸鐵精粉耗用的鐵礦石數量。

第十二條采用定期定額征管方式的用以下方法測算定期定額:

根據礦點設計、礦石儲量、可采量、礦石品位、井口面積或采面面積及掘進進度計算礦石開采體積,以開采體積乘以礦石比重(噸/立方米)來測算月采鐵礦石數量。鐵礦石比重各縣(市)、區可根據采點礦石品位自行確定。

第十三條凡是以月定額方式征收稅款的,其月定額必須經縣(市)、區級稅務機關以正式文件批復。

第十四條采用定額征收方式的,其月定額要從嚴核定,促使其建賬管理。凡能夠查賬征收或查定征收的不得采用月定額征收方式。

第十五條實行查定征收或月定額征收的納稅人,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停產或部分停產,要以正式文字及時向稅務機關申報,經縣(市)、區級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后可核減應稅月份或調減稅額。

第十六條自核自繳和查賬征收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其申報的應稅數量及應納稅額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可比照同類企業按月核定其應納稅額。

第十七條已安裝礦產品監控系統的企業,根據礦產品監控系統傳回的數據,同企業申報情況進行比對、分析,凡監控系統數據和企業申報數據相差±10%(含)以上的立即下戶核實,寫出書面報告報單位負責人;發現有重大問題的立即上報上級,根據實際情況按程序提交稽查局處理。

第十八條嚴格代扣代繳的管理制度。凡收購未稅鐵礦石的納稅人一律在收購環節按有關規定為稅務機關代扣代繳資源稅。收購的鐵礦石是否完稅依能否提供資源稅甲、乙種證明為認定標準。

稅務征收機關要按月檢查核實扣繳義務人的稅款扣繳情況。凡未按有關規定要求扣繳稅款,造成稅款流失的,要對扣繳義務人補征并實施處罰。

第十九條認真落實《省資源稅管理證明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范、完善征繳管理機制:

(一)甲、乙種證明的開據權限和程序嚴格按《辦法》規定執行。越權開據或不按規定程序、手續開據的要追究開據人員和主管領導責任;

(二)甲、乙種證明的填開和使用一定要規范。凡有關內容或欄目填寫不全或使用復印件的一律做無效處理;

(三)甲、乙種證明要由專人保管和開據,并按《辦法》要求設置專門的管理臺賬,以備核查;

(四)縣、區稅政部門每季對甲、乙種證明的使用管理情況檢查一次,檢查結果要記錄存檔,市局不定期抽查。

第二十條各征收單位要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有關規定,嚴格加收滯納金、扣押、罰款和實施稅收保全措施,防止偷、欠稅的發生。

第二十一條為保證稅收政策和征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基層征管單位對采用耗電量法測算資源稅的納稅人,噸鐵精粉耗電量低于60度的每年入戶檢查不得少于2次。各縣(市)、區局對基層征收單位政策執行及征管情況要定期檢查。市局每年組織一次抽查。

第二十二條 各縣(市)、區局可依據有關政策規定及本辦法,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研究制定詳細、具體的征收管理辦法或征收管理制度。

篇(4)

第三十五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帳簿的;(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帳簿但未設置的;(三)擅自銷毀帳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四)雖設置帳簿,但帳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帳的;(五)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六)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征管法》第十九條規定,納稅人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帳簿,根據合法、有效的憑證記帳,進行核算。同時《征管法》第八條對納稅人的權利也作出了具體規定。因此,稅務機關在使用核定征收方式時,既要保證國家稅收及時足額入庫,不造成稅款流失,但同時也要充分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現就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中的相關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關于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范圍問題

1、如何解決實際征管中事前核定與事后核定問題,以保證與稅收征管法的有效銜接;原國家稅務總局《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第六、第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工作每年進行一次,時間為當年的1至3月底。新辦企業應在領取稅務登記證后3個月內鑒定完畢。且征收方式一經確定,如無特殊情況一般一個年度內不得變更。同時還規定,對實行查帳征收的納稅人,如發生《征管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之一情形的,可隨時變更為核定征收方式。我們認為這種事前鑒定的方式是欠妥的。主要理由是,事前鑒定證據不足。企業所得稅是以一個經營年度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作為計稅依據的,一般實行按季申報,按年匯算清繳。準確計算稅基是納稅人的義務,也是稅務機關的責任。首先,如果在年初3月內(新辦企業登記后3個月內)鑒定,納稅人的第一次申報并未完成,難以界定申報是否準確、足額,也不存在未按規定期限申報的可能。

其次,設置帳簿,準確核算收入、成本費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征管法》等相關法律對納稅人的要求,《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或發生納稅義務之日起15內,按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帳簿。納稅人按規定設置賬簿并正確核算應該是以一個經營年度為基期,三個月內并不能真實反映納稅人的核算狀況。對前三月核算等不符合要求的,稅務機關可以督促其改正并加以處罰,但并不能作為鑒定所得稅征收方式的一個依據,也不符合法律規范人、引導人的根本立法宗旨。第三,在前三月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核算情況進行調查評估也與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的時間要求不符。新《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實行按年匯算,年未四個月內匯算清繳,納稅人申報結束后,主管稅務機關應納稅人申報情況進行全面納稅評估。如果僅僅是對當年情況評估,會造成多頭檢查,并且納稅人上年實績不能作為參考依據,與稅務機關應充分保護納稅人權益的要求不符合,也不適應新時期構建和諧征納關系的要求。因此,我們認為企業所得稅日管中,應采取按期預繳,事中鑒(初)定,事后認定,跟蹤管理,匯查并重的模式。這樣既有利于與《征管法》等相關法律的銜接,又能保證國家稅收不受損失;也有利于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征納關系。但對未設置賬簿或無能力、不愿意設置賬簿的,可實行年初核定,年未調查測算,按年遞增定額稅款的方式,以保證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2、從哪些方面界定和細化核定征收范圍中收入、成本費用不能準確核算的具體標準;在現行企業所得稅征管中,對納稅人的征收方式鑒定,主要是采用納稅人自報,主管稅務機關審核,上級稅務機關審批的模式。《征管法》第三十五條第四款規定,雖設置帳簿,但帳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帳的,可以采用核定征收。但就近幾年實際情況來看,各地對什么是準確核算收入、成本費用的理解卻不一致。理解的不一致也給同一地區不同主管機關或分屬國地稅管理的納稅人之間的稅負帶來了極大的不平衡。筆者認為,作為稅務機關,在辦理所得稅資料界定時,應注重《征管法》在稅收法律體系中的統馭地位。這主要限于基本按要求設置帳本并進行核算的,《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中規定的九項收入必須全部按期納入核算,至于成本和費用的歸集范圍可以《財務通則》和《會計準則》為基礎,結合會計制度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進行相關帳務處理,即可基本認定符合查帳征收條件,而不能武斷理解為有一張發票未按規定取得(俗稱的白條)就作為鑒定成核定征收的依據。也就是說只要不是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稅務檢查人員能根據稅法通過相關科目進行準確調整的,都不應該認定為核定征收。在征收方式鑒定中,對收入總額核算的界定應該是全面,對成本費用核算的界定主要是憑證齊全,保存完整。這樣做可以保證部分納稅人在實行06版《企業會計準則》后,因政策分離越來越大而相關權益不受損害。

3、哪些行業、哪類納稅人不宜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通過調查和近幾年實績,從行業來看,一般大中型國有企業、糧食收儲行業,實行自開票納稅人認定的貨物運輸業不宜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從類型來看,一般納稅人不宜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小規模納稅人和商品零售業、零星加工制造以及建筑、房地產開發業、小型采掘行業適宜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

4、哪類納稅人適合定率征收,哪類納稅人適合定額征收;我們認為對設置帳簿或收入、成本能夠查實的納稅人,采用定率征收方式比較適宜。對未設置帳簿或雖設置賬簿但收入、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帳的;發生納稅義務,未按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以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以及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納稅人,適宜采用定額核定的方式。

5、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是否也適用核定征收辦法。從2008年1月1日起,我國已經對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進行了合并,新法實行后,從公平稅負的角度出發,應該對內外資企業適用相同的稅收政策和待遇,以杜絕因不同納稅人部分適用相關政策而造成的稅收政策歧視。

二、關于核定征收企業應稅所得率的確定問題

1、各地核定征收企業應稅所得率的實際執行標準;我市統一執行滁地稅[2005]110號文件規定的應稅所得率。

2、近年來當地分行業利潤率情況;⑴建筑行業利潤率一般10-18%;⑵房地產開發行業利潤率一般20-35%⑶化工行業7-10%⑷糧食購銷企業0.3-.08%⑸塑料制品生產行業利潤率6-13%⑹商品零售業5-9%⑺機械制造業4-7%⑻交通運輸業6-11%。(以上數據來源于匯算清繳和稅務重點稽查案例)

3、如何進行應稅所得率的行業分類和細化行業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的細化必須根據行業、地點、企業規模和是否在本地具有壟斷地位來進行。我們認為總局可以制定相應的幅度,具體標準可以由縣一級稅務機關在針對納稅人實際經營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調查測算后實施。行業分類可以參照國家統計局對國民經濟分類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02)來進行。

4、如何確定兼營多種行業的核定征收企業的應稅所得率對兼營多種行業不能分開核算的,可以以主業為準進行核定,主業的營業(銷售)收入必須超過50%;對按要求分別核算的,可以對照不同行業的標準進行界定。

三、關于核定征收方式鑒定問題

1、如何確定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鑒定程序和時限問題可以采用納稅人申報,主管稅務機關調查評估,縣以上稅務機關審批的程序,放在每年的五月至六月進行。2核定征收方式如何與所得稅管理(納稅評估、匯算清繳、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和稅務稽查等)有效銜接;對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的企業,應該分類管理。對沒建帳的,可以通過稽查選案的辦法,加大稽查力度,促進其建帳建制;對已經設置帳并進行核算的,可以在匯算清繳的基礎上,開展納稅評估和日常檢查。3如何細化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具體方式(定率或定額);對收入、成本費用通過調整后能夠查實的,可以采用定率征收的方式;對未設立帳簿或發生納稅義務經稅務機關責令申報仍拒不申報或申報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可以采用定額核定的辦法。

四、關于應納稅額和應稅所得率確定與調整問題

1、稅基如何確定所謂稅基,就是稅務機關據以計算征收稅款的依據。在實行核定征收的過程中,核定的稅基越接近于納稅人實際生產、經營成果,也越有利于稅收政策的貫徹執行。對收入、成本費用能夠查實的納稅人,可以收入或成本費用,參加核定應稅所得率進行確定;對無法查實的,可根據當地同行業,同規模企業的利潤情況進行確實

2、什么情況下需要對核定征收企業應納稅額和應稅所得率進行調整稅務機關實行核定征收后,納稅人對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納稅額有異議的,如果納稅人能夠提供相關的證據,稅務機關認定后,應當及時調整應納稅額。這是《征管法》第八條和《征管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七條賦予納稅人的一項程序性權利,也是對稅務機關執法過程中防止自由裁量權過大造成顯失公正的一種限制,從稅收行政爭訟的角度說,也是對稅務行政機關的保護。對納稅人發生重大經營情況變化的,我們認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應稅所得率或應納稅額也應進行相應調整。重大經營情況變化不僅僅包括企業自身情況,還包括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和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變化,市場供求關系的主要走向等。因為最終決定應稅所得率的主要指標是納稅人盈利率,根據納稅人的市場平均盈利狀況及時調整應稅所率,是稅收立法公平、公正原則在日管中的重要體現。

3、納稅人生產經營發生重大變化是否需要明確納稅人的申報調整應納稅額和應稅所得義務,以及未履行義務如何確定其法律責任;必須明確納稅人調整后的應納稅義務,并書面通知納稅人。《征管法》第八條規定,納稅人有申請減稅、免稅、退稅的權利。《征管法》第二十五規定納稅人必須如實申報,這是《征管法》對納稅人的保護,也是量能課稅、依法征收原則的體現。對納稅人未按調整后應納稅額履行相關納稅義務的,可以依照《征管法》第62條、第68條進行處理,這是對稅務機關依法征稅過程中納稅人的違法行為和后果處罰,是保障國家稅收剛性得以體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證國家稅收征收權不受侵害,引導和規范納稅人主動申報納稅,不斷提高全民對稅法的遵從度。五、關于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問題是否享受,如何享受;核定征收是稅務機關在無法實行查帳征收的情況下采用的一種比較有效征收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納稅人已經按照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履行了納稅義務,那么,納稅人就有權享受國家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今后的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是以產業為主,區域為輔的模式,優惠政策是從有利于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角度來鼓勵納稅人加快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最終實現提高綜合國力的根本目的。因此,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在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后,應該享受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但考慮到核定稅額與實際應納所得稅額之間的差異,建議采用定額享受的辦法。

六、關于核定征收企業的申報管理問題

篇(5)

1現行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1994年確立的企業所得稅體系,由企業所得稅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構成,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的經濟基礎、宏觀和微觀經濟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企業(內、外資)組織機構、規模、類型、性質發生了改變,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目前企業所得稅制及征收管理等方面存在著與市場經濟不適應諸多問題,嚴重制約著稅收功能性作用的發揮,不利于企業發展,不利于發揮稅收杠桿對國民經濟的調節作用,企業所得稅征管機制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分析說明。

(1)現行企業所得稅征管制度不規范,無法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現行企業所得稅制存在弊端,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稅法不統一,稅收優惠政策存在不平等性,內外資企業稅負不公平,所得稅政策具有多變性,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規定復雜,納稅調整繁雜,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界定不清晰,不同行業之間、不同區域之間、不同類型的企業之間,稅負差異比較大,無法真正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因此,必須進行改革,建立科學規范的企業所得稅管理制度。

(2)現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過多,不利于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無法真正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我國現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太多,既有產業政策方面的,也有區域政策方面的;既有內資企業方面的,也有外資企業方面的;既有鼓勵投資優惠政策,也有抑制投資優惠政策,這種過多的稅收優惠政策,應進行必要的清理、調整、減并、取消。“稅收優惠政策不宜過多,其作用范圍應當加以明確限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優惠政策永遠是一種輔的調節手段,其功能在于彌補市場機制的失靈和殘缺”.否則,稅收優惠政策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無法真正發揮稅收經濟杠桿作用,無法對國家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進行調整。

(3)稅收政策與會計政策的差異性,加大了企業所得稅的納稅調整的難度,不利于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和征收。由于稅收制度與會計制度存在著差異性,使得會計稅前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存在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必須把會計稅前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的方法有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遞延法、負債法)。這就要求稅收征管人員要具備一定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核算技能,或者會計人員要熟悉納稅申報業務,然而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無論是企業還是稅務征收機關,具備這種復合型知識人才數量太少。事實上,會計政策與稅法政策差異性影響著征納雙方的主體利益。一方面“表現在稅務機關的稅收征收管理與稽查上,現在的稅務工作人員,不太熟悉新的會計準則、制度和政策,面對大量的政策差異項目,時常出現征管錯誤或稽查失誤,或者錯征、多征稅款,損害納稅人的利益”,另一方面“表現在企業財會人員的會計核算與納稅申報上,大多數的企業財會人員,或者能做到規范會計核算,但不能做到準確申報納稅,因而招致各種稅收處罰,導致企業經濟利益損失,或者為做到準確申報納稅而不在規范會計核算,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4)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方法單一、手段落后,專業管理人員知識老化,稅收征管信息化的程度不高,綜合管理基礎薄弱,漏征漏管現象依然存在。由于企業所得稅是一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納稅調整項目多、計算復雜的稅種,所以要想全面提高企業所得稅的征管效能,確保所得稅的征收管理的質量和科學規范,必須擁有一定數量專業素質的所得稅管理人員及先進的征收管理理念和方法,要充分運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稅收征管信息化手段和平臺,全面加強綜合征管基礎性建設工作,要加強稅收征管信息資源優化和配置,及時保持國稅、地稅、工商、金融、企業等部門的協調,以保持稅收征管的信息暢通。然而目前的情況是: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方法、手段落后,專業人員數量少,知識陳舊,征收管理的基礎性工作薄弱,原有的制度、規章、辦法等已不適應新形勢的客觀需求,稅收征管應用型軟件的開發和使用存在一定問題,不利于所得稅征管工作的科學、合理、規范、高效。

(5)稅收成本較高,稅收征管效率較低,稅收資源結構的配置有待優化。現行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由于專業管理人員知識老化、業務不精、管理的方法手段落后、稅務機關機構設置不合理、部門職能交叉重疊、稅務工作效率低下、稅務經費使用效率不高、稅收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企業所得稅稅收成本較高,稅收征管效率較低,已嚴重影響稅收征管工作質量,必須切實采取各種措施,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提高稅收征管效能,合理配置稅收資源結構。

(6)企業所得稅稅源動態監控體系不完善,稅源信息不完整,不同程度存在稅收流失。由于現行企業所得稅稅源信息化管理的基礎工作不規范,不同類型企業規模、性質、組織結構、信譽等級存在差異性,企業同國稅、地稅、工商、金融等部門的協調不暢,稅務資源信息不共享,稅收征收方式的核定不科學,國稅、地稅征稅范圍劃分不清等原因,造成目前我國企業所得稅稅源監控不力,稅源信息不真實、不完善,直接影響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和征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稅收流失現象,必須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先進的監控手段,對納稅人的開業、變更、停業歇業及生產經營的各種情況實行動態管理,以確保納稅人信息可靠、真實及納稅人戶籍管理規范化。

2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的改革對策

(1)合并“兩稅”,構建新型的法人所得稅體系,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由于兩套所得稅制度在稅收政策的優惠、稅前扣除范圍標準及有關實務的具體處理方面,存在著差異,使得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同,內資企業的稅收負擔要高于外資企業,使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處于一種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中,不符合稅收的公平原則,必須合并“兩稅”,建立一種新型法人所得稅制度,這是企業所得稅改革的核心所在。“這不是名稱的簡單改變,而是科學界定納稅人的需要,這可以解決長期以來企業所得稅以‘企業’界定納稅人,法律依據不足,難以劃分清楚的問題,法人所得稅確定,以民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為依據,界定清晰,對法人征收所得稅,對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納稅人,則用個人所得稅進行調節,這就便于建立法人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兩稅協調配合的所得稅稅制結構”.

(2)調整稅收優惠政策。現行的內外資企業,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存著較大的差異。國家為吸引外資,促進我國經濟全面發展,在全面優惠的基礎上,又在區域性方面給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諸多的稅收優惠政策,而給內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較少,主要體現在產業政策優惠方面,而且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企業之間稅負差異性較大。這種稅收優惠政策的不平等性,直接導致內外資企業稅收負擔的不平等性,違背稅收的公平原則。隨著法人所得稅的構建,要對現有的內外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按照“取消、減并、傾斜、公平”的原則進行調整。首先取消、減并一些優惠政策,其次,為了鼓勵對國家基礎產業、重點行業、重點項目及重點區域進行投資,國家要制定傾斜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國家應實行產業政策為主,區域政策為輔

,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相結合的優惠原則,對內外資企業實行基本相同的優惠待遇”.

(3)法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由于內外資企業在確定應納稅所得額方面存在著:稅前扣除標準及范圍、資產的稅務處理方法、稅法與會計制度的規定等方面的差異性,所以現行的內外資企業所得額的計算既不規范,又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必將引起內外資企業在稅收負擔上的不公平性,使內外資企業所提供的納稅信息方面不具有可比性,無法真實考核內外資企業的盈利水平和運營績效,也給國家稅收征管帶來了一定難度。內外資企業“兩稅”合并后,構建了統一的法人所得稅體系,必須按照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形勢及世界所得稅改革的發展趨勢,及時調整法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構成及計算有關規定。

(4)改進稅收征管的方法和手段,加強稅收征管的基礎性建設,降低稅收征管成本,優化稅收資源結構,提高稅收征管效率。

1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高科技含量的征管手段和方法,構建稅收征管信息化平臺,提高稅收征管效能。根據新一輪稅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及市場經濟的需要,要采用先進的稅收征管方法理念和手段,加強稅收征管信息化建設的步伐。“要依托包含網絡硬件和基礎軟件的統一技術基礎平臺,逐步實現數據信息在總局和省局的兩級集中處理,使信息應用內容逐步覆蓋所有稅種、所有工作環節和部門,通過業務重組、優化和規范,逐步形成以征管業務為主,包括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和決策支持在內的四大子系統的應用軟件,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以業務流程為主線,梳理、整合、優化、規范征管業務流程,利用信息技術和其他技術對稅務機關的內部組織結構和業務運行方式進行重大或根本改造,使稅收征管更加科學、合理、嚴密、高效”.

2優化稅收資源配置,降低稅收征管成本。目前,我國有些基層稅務分局(所),稅收征管支出與征收稅收收入的總量不成比例,征收成本較高,或者隨著CTAIS上線后,基層稅務局(所)業務量大幅度減少,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巨大浪費,稅收資源配置不當,征管效率低下。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要根據稅收征收環境和條件的變化,科學設置稅務征收機構,重新界定職責范圍,合理分流人員,使稅務機關的人力、物力、財力達到最優化的配置,建立和健全稅收征管的激勵機制、考評機制和約束機制,對稅務機關征管工作實行目標化管理,促使稅務資源達到最優化配置,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提高稅收征管效率。

3切實做好稅收征管的基礎性工作。建立和完善稅收征管的工作機制,統一、規范稅收征管工作的程序、辦法、職責、工作流程,完善工作績效的考評體系及考評量化指標內涵,合理界定稅收征收方式及征收范圍,以規范稅收征管的基礎性工作。這是提高稅收征管信息化程度,確保稅收征管工作效能的基礎和條件。

(5)建立和完善稅源監控和納稅服務體系,提高征管水平,減少稅收流失。

1健全和完善納稅服務體系,規范納稅服務工作行為,使稅收征管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我國現行稅收服務體系不完善,納稅服務水平低,內容單一,信息化程度弱,納稅服務意識淡薄,已嚴重影響稅收征管質量和效能,不適應市場經濟條件對稅收征管服務體系的客觀要求,面對稅收征管新的信息環境和條件,必須重新健全和完善稅收服務體系,規范稅收服務工作行為。

第一,“采取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服務的科技含量,在納稅手段上,推行多元化的申報方式,為納稅人提供多渠道的申報服務”.“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稅收信息網絡建設,真正實現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劃撥、稅務咨詢、政策查詢等業務的網絡化服務,真正實現稅收信息資源共享”.

第二,“要完善稅收服務的考評機制,將稅收服務納入征管質量考核,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使納稅服務制度化、規范化,要加強對稅收服務考核和日常監控,量化服務管理,充分發揮和調動稅務人員優化稅收服務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第三,“提升稅收服務的層次,為納稅人提供納稅的方便,這只是稅收服務的一個方面,稅收服務還必須包括為各個經濟主體提供稅收幫助,以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2完善稅源監控體系,提高稅源監控信息化管理水平,減少稅收流失。加強企業所得稅稅源監控基礎性工作的薄弱環節,明確稅源監控的職責范圍、辦法、規程、內涵等基礎性規范問題,應加強同工商、金融、外貿、政府等相關部門的協調,使稅源信息具有及時性、全面性、客觀性,保證稅源信息真實可靠,做到信息暢通,信息共享,同時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搭建稅源監控信息化平臺,不斷提高稅源監控信息化管理水平,防止出現漏征漏管現象,減少稅收流失。

參考文獻:

翟志華。我國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的改革[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4,(2):24~28

篇(6)

建筑安裝業具有流動性強、工程周期長、成本費用核算復雜、難以真實準確反映利潤等特點,且建筑安裝工程實行項目管理,公司簽訂合同,項目經理承包,以項目經理部為單位,單獨核算、自負盈虧,向公司上交管理費后,經營成果歸項目經理所有。加之大部分企業帳務不健全,給稅收征管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2010第一季度,我們以“建筑安裝業稅收征收管理在全市的執行情況”為課題,組織人員在上饒市進行了認真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征管現狀

XX年年該市共有企業征管總戶數為685戶,征收所得稅額為5817萬元,其中:跨省、市(地)外來經營戶在本地納稅的戶數為231戶,征收所得稅額為67萬元;外出經營戶回本地納稅的戶數為95戶,征收所得稅1036萬元。

近年來,全市各級地稅機關把加強對建筑安裝企業稅收征管作為稅收收入的重要增長點,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對建筑安裝業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上饒市地稅局在深入調查基礎上,分析總結建筑安裝業市場的特殊運行規律,結合自身征管實際,制定了《上饒市建筑安裝業稅收征收管理辦法》,對建筑安裝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實行按施工項目進行戶籍管理、稅收管理員負責、稅政把關、全程監控、分級認定、分級年鑒、以票控稅的管理辦法。一是建好臺帳,管好稅基。首先做好納稅人各種基礎信息資料的采集和分類管理,加強對各種信息數據的評析和納稅評估;其次,在總局和省局要求建立12個臺帳的基礎上,根據工作實際,建立了《企業所得稅控管臺帳》、《建筑安裝企業分戶征收臺帳》、等管理臺帳,對稅源實行動態跟蹤和監控;二是加強協調、源泉控管。與國土、房管、城建、發改委等部分保持溝通與聯系,隨時掌握最新情況,摸清稅源底數,防止了稅款流失。與國稅稅政部門建立了聯系制度。在落實國家稅收政策,統一稅負標準,協調征管范圍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三是完善制度,強化征管。規范建筑安裝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明確了征收方式鑒定和年檢辦法;加強外來建安企業的管理。強化報驗登記手續,明確納稅地點,統一稅負標準,加強內查外調。四是雙向監控,以票控稅。制定了《上饒市地方稅務局建筑安裝業發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建筑房地產企業專用發票一律由地稅機關代開,建設單位向建筑安裝納稅人支付工程結算價款時,必須要求納稅人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建筑業專用發票,稅務機關按發票上開具的工程價款金額征收稅款。

二、當前建筑安裝企業所得稅在稅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業主索票意識薄弱,納稅人稅法意識不強。部分建設單位業主,特別是行政事業單位,主要表現在市鎮工程上,業主索票意識淡薄,工程結算大都使用財政收據或自印收款收據,不向承建施工企業索要建筑業發票;部分中小企業,特別是所得稅實行核定征收的企業,采取“單包”或自建房產的,不要票的現象在不少企業存在。另一方面,施工單位納稅意識不強,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千方百計鉆稅收空子,鉆征收管理空子,故意不開票,拖延開票,項目漏申報,收入不入帳、少入帳,偷逃稅款。

(二)企業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納稅申報不真實。企業報送稅務機關的會計報表數據不真實,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的工程完工程度可靠性較低:如為招投標需要、完成利潤目標、承包指標、更充分地享受稅收優惠、便于籌資等目的,營業收入不按規定結算,或延遲結轉,或提早估價確認;向下屬非獨立核算工程隊、無資質等級證書企業、分包轉包單位、掛靠企業收取的管理費,不按規定確認、申報營業收入;企業成本核算混亂,為掛靠單位“以票換票”開票時,掛靠單位提供的各種材料發票嚴重失實,與工程項目實際嚴重不配比;為多個建筑工程項目支出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不能分攤到每個建設項目,完工工程結轉成本、費用時,費用分割不清;假發票、收據、白條列支費用大量存在,如一些機械租賃費、臨時用工支出等,人為操縱損益,控制報表有關數據,使得會計報表數據來源嚴重失實,企業所得稅負擔率和總體稅收負擔率遠遠低于其他行業納稅人。

(三)建設項目控管難度大,工程分包、轉包不規范。稅務機關對建設工程項目立項、中標情況不明,工程開工、進度情況難以掌握,特別是對外地工程,難以確定工程進度、完工結算情況,被動地接受納稅人自行申報,建設工程項目稅源控管主動性不強。工程分包、轉包不規范,一項工程多次分包、轉包,分包、轉包情況不向稅務機關報告、備案;分包、轉包合同簽訂、保管不齊全,分包、轉包工程完工結算無合法票據,企業往往以預付帳款結轉分包、轉包工程成本,使得成本核算極不規范。

(四)發票使用不規范,以票控稅效果不明顯。憑票收款、憑票付款的規定未能完全落實到位,以各類收據收取工程款項的現象時有發生,發票開具、接受的不規范直接導致了稅收的流失。現實經濟活動中,明明是按進度結算的工程款,承建方卻開具“預收工程款”的收款收據;明明應該“料、工、費”合并計征稅款,納稅人卻只就施工費開一張建筑發票入賬,建筑材料部分以商業銷售票代替;明明是甲地的工程項目,承建單位卻用乙地開具的發票也能一樣結算;工程承包人為降低工程造價,購進建筑材料時,為壓低材料進價,往往以不要發票為前提。

(五)日常稅源監控缺位,日常評估稽核不到位。部分工程項目,特別是地處各鄉鎮的工程項目,規劃立項手續不全,無法到規劃、建設等部門取得信息,建設工程項目稅源監控缺位;另外,由于建筑施工單位,一般都以建設項目單獨建帳核算,部分帳冊隨同有關財務人員駐扎在施工工地,一些外地工程項目納稅評估實地稽核難以開展,即使進行評估稽核,質量也不高;施工企業自身沒有工程隊,到外地施工,雇傭臨工的勞務費用,不到稅務機關開具勞務發票,大都列一張臨工工資單,白條入帳,列支隨意性較大。

(六)外出經營管理不規范,異地施工稅收管理缺位。建筑安裝企業大都異地承包施工,新征管法和《江西省地方稅務局外出經營地方稅收管理辦法》都規定了外出施工業戶的報驗、登記和按期申報制度,但建安企業施工時真正能辦理的卻寥寥無幾,等工程決算后再開票繳稅的情況似乎約定俗成,異地經營戶的登記、報驗、申報制度缺乏體制保證。稅務機關可以通過工商信息交換得到本地固定經營業戶的有關登記信息,但對異地經營情況只能靠納稅人自覺辦理報驗登記、申報,稅務部門異地的實地核查又難以操作,外地工程項目漏征漏管情形時有發生。對納稅人外來施工,如果經營活動在沒有稅收監控的情況下結束了,納稅人欠稅、偷稅很可能就再也無法追回了。

(七)現行建筑安裝企業外出經營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的規定不合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外出從事建筑業的納稅人稅收管理政策存在缺陷。根據《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到外縣(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持稅務登記證副本和所在地稅務機關填開的《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向營業地稅務機關報驗登記,接受稅務管理。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外出經營,在同一地累計超過180天的,應當在營業地辦理稅務登記手續。”這一規定賦予了稅務機關對外來從事工程項目施工的納稅人的稅收管轄權,但國家稅務總局國稅函[1995]227號文件規定:“建安企業到本縣(區)外施工的,可憑《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回機構所在地繳納企業所得稅,否則將由經營地稅務機關就地征收企業所得稅。”這樣,僅憑《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以下簡稱《外管證》),外出經營建安企業所得稅就可脫離經營地的管轄,但事實上形成了建安企業管轄權的雙主體,即流轉稅由施工地主管地稅機關管轄,所得稅由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包括國稅和地稅)管轄。施工項目與稅收管轄權的分離,各地管理方式和政策執行口徑的不同,必然導致執行稅收政策的偏差,稅負不公也就在所難免。這也就給了納稅人選擇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的空間。

篇(7)

稅收管理的幾點啟示

企業所得稅是我們地稅征收的重要稅種,所占整個地稅稅收收入的比例較大,各級稅務機關都十分重視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效果也十分顯著。但是,作為近些年強勢發展的房地產業和建筑安裝業的企業所得稅征收十分困難,在各行業稅收管理中處于弱項、末項位置。在今年轟轟烈烈的行業稅收整治中,我們始終把房地產業和建筑安裝業的稅收整治作為重點來抓,把省局、市局關于加強房地產業和建筑安裝業稅收整治精神落實到位。在整治中,注重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指導檢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清理整頓,在嚴、實、細、狠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  加強指導是確保兩行業整治順利進行的保證

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歷來是稅收管理的重點,但在稅收征收上又是十分棘手的難點。針對這種情況,從今年行業稅收整治工作一開始,局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就把房地產業和建安業的稅收整治作為重點內容加以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落實方案,對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稅收整治工作給予全方位的指導。一是思想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按率征收的指示精神,指導全局干部轉變思想觀念,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一方面認真組織科所長逐條學習上級有關文件規定,深刻領會上級指示精神,另一方面仔細分析轄區建安企業和房地產業經營狀況。通過分析討論,積極引導大家認清當前形勢,明確目的任務,把思想統一到上級的指導思想上來,使大家充分認識到,按率征收是上級的重要決策,符合行業發展的實際,因此,必須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全身心地投入。二是政策指導。針對市局下發的兩個行業稅收征收管理辦法,組織有關科室認真研究,制定具體落實辦法,對各科所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普遍問題采用統一培訓的方式進行解決,一些特殊問題,請示上級機關后妥善解決。通過有效的政策指導,使全局干部熟練掌握有關政策規定,全面把握政策要點,確保了整治工作的順利進行。三是方法指導。局領導十分重視兩個行業整治的領導藝術,特別重視加強整治各階段的環節管理。上半年整治以來,共召開19次科所長會,專題分析兩個行業稅收管理各個環節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研究解決辦法,及時指導有關科所正確把握重要環節的稅收管理,同時針對行業經營狀況和不同特點,制定了《關于加強行業整治的若干意見(試行)》,對行業管理辦法進行了細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在兩個行業整治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階段,都建立了相應的應對之策和臨時預案,在工作實踐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四是宣傳指導。在內部人員全面掌握政策、方法的基礎上,對所轄的全部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展開宣傳攻勢,使上級政策深入到兩行業的所有企業。首先,召開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法人代表座談會,宣講有關政策規定,聽取企業意見,講解整治的重要意義,做到政策公開、標準公開、方法公開。其次,以管理科為單位,組織企業財務主管進行政策培訓,進一步學習上級有關規定,吃透政策規定,掌握具體步驟,做好整治配合工作。

二、  深入檢查是兩行業整治順利進行的關鍵

兩行業共同的特點是經營收入數額較大,成本費用難以掌握,因此,在搞好宣傳的基礎上,我們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調查,摸清底數,為全面整治建安企業和房地產業奠定了基礎。一是明確職責,實行責任制。采取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劃分范圍、責任到人、三級簽字認可的辦法,抽調50名業務骨干組成25個調查摸底小組,分別對××戶建安企業和54戶房地產業進行深入調查,全面掌握其經營收入,成本費用、核算方式等基本情況,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二是區分層次,重點監控。對年納稅50萬和年虧損50萬的業戶進行重點監控和稽查,進一步探索和掌握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的經營規律,摸清稅收管理現狀。三是加強復查,全面突破。在上半年初步清查的基礎上,從第三季度開始,組織各管理科(所)和稽查局分別對所轄××戶房地產業和24戶建安企業進行拉網式檢查,采取邊檢查、邊規范的辦法,收集整理各項資料,把兩行業項目摸清、內容摸細、規律摸透,切實把按率征收落到實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丰满熟妇hd|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 男人扒开女人腿做爽爽视频| 疯狂添女人下部视频免费 | 野花社区www高清视频|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图片|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27邪态恶动图gif喷水赞一把|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久久无码av三级|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成全视频观看免费高清动漫| 欧洲熟妇色 欧美|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国产a级毛片|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交换| 制服丝袜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观看黄网视频| 欧美巨大巨粗黑人性aaaaaa|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韩国| 久久成人麻豆午夜电影|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制服 丝袜 亚洲 中文 综合| 色婷婷欧美在线播放内射|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入口|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草草浮力影院|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2019国自产拍|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