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工程管理學科評估

工程管理學科評估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10 16:02: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程管理學科評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工程管理學科評估

篇(1)

關鍵詞 : 工程管理專業建設 培養目標發展方向

Abstract: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compound new specialty, also has the problem in the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and the specialized plan aspect which a series of waits for is clear about and solves. This article has thoroughly analyze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pecialized discipline attribute, the raise goal and the society competitive ability, specially has discussed the disparity which between this specialized raise goal,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and the social demand exists, proposed the career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specialized constructionraise go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圖分類號:TL37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科屬性

1.1工程管理專業介紹

工程管理專業是一個較新的專業,該專業的設置適應了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我國大規模的城鄉建設和房地產業的飛速發展,大大增加了對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別是不斷提高城市化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使我國未來的房地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社會對于工程管理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是巨大的、長遠的。在這一背景下,國家教育部在1998年修訂本科專業目錄時新設立了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下的工程管理專業。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以下簡稱新專業目錄),將“管理科學與工程”設為管理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并下設4個二級學科:工程管理、工業管理、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4個本科專業)。將工程管理專業設在管理學門類下面,即強調了其管理類學科屬性,這與國際上多數國家將其歸屬在土木工程類專業的作法有所不同。與國際相比,我國的工程管理專業偏重于管理。事實上,新專業目錄明確規定工程管理專業的“主干學科為管理學和土木工程”,“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即體現了這一偏重。

1.2學科特點及屬性

工程管理作為一個學科,主要研究工程建設項目的專業化管理。顯然,就學科屬性來說,它屬于管理類學科,只是由于其管理對象(工程建設)的特殊性,因而需要具有相關工程技術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雖然工程管理涉及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管理(決策階段、實施階段、使用階段),也涉及工程建設各個參與單位對工程的管理,但工程管理的專業研究主要側重于業主方和咨詢方對于建設項目的管理,而不是建筑企業的管理或施工管理。研究的客觀對象則是工程建設項目,主要是土木工程項目。與此相適應,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是按照相同的思路進行設置的。 目前也有專家認為,將工程管理的“工程”僅限定為土木建設工程管理違反國際慣例,不符合全世界和我國工程科技發展的實際情況。土木建設工程只是許多工程領域中的一個。工程管理的范圍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土木建設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應該包括范圍更廣的其他工程。二、 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2.1該專業畢業生的業務素質培養標準

新專業目錄明確指出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該專業畢業生的業務素質培養標準(按其要求的程度從高到低排列)是:具有從事工程項目決策與全過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的能力; 具有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和較強的外語能力;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投資經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土木工程技術知識;熟悉工程項目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可見,本專業重在“管理”“能力”的培養,在知識結構要求上也是重在“掌握”管理科學和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而對于土木工程知識模塊和法律知識模塊的要求僅僅是“熟悉”,中心目標是培養“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然而,與此不同的是,建設部高等工程管理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于1999年制定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基本要求”,則明確培養目標是造就“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及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對技術、經濟、管理、法律四個平臺課程的相關知識均要求“掌握”,并且特別將土木工程技術知識放在第一位。顯然,在培養目標上與教育部先期推出的目標有所分離,即傾向于培養具備工程師素質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這就形成了兩種傾向:一種偏管理,一種偏技術。由此造成的結果是,一方面,各高校對該專業的不同定位均有自己的理由和自由;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該專業培養方向的困惑。這一方向性的差異源于觀念的不同,而究竟哪一種觀念更可取,必須以社會實踐和社會需求作為判別標準。

2.2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

對本專業需求量較大的單位主要集中在建設單位(業主)、施工單位、工程咨詢單位和房地產公司,對畢業生的核心知識的要求也主要是工程技術相關內容。房地產公司和投資公司對畢業生核心知識的要求則偏重于經濟模塊。因此,總的來說,社會所需求的主流人才是具有技術、經濟、管理和法律知識的工程師型專業人才,而不是具有技術、經濟、管理和法律知識的經理型管理人才。畢業生必須首先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顯然,這與建設部高等工程管理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的培養標準相一致,而與教育部新專業目錄中的培養目標有偏差。當然,對于本專業的不同方向,社會需求與培養目標的偏差大小也不同。應該針對不同的專業方向制定不同的培養目標,以適社會的相應要求。

三、 專業方向設置問題

我國高等學校于1989年開始設置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 1998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對原有專業講行了調整,將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調整到管理學門類的工商管理學科。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于1999年開始對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的歸屬進行了調整,部分高校將該專業并入工程管理專業,也有部分高校并人了工商管理學科。 建設部作為中國建筑業與房地產業的行政主管部門,于1994年成立了“全國高等學校建筑與房地產管理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1998年改為 “全國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繼承了原對房地產專業教育指導的職責,并將“房地產經營管理”作為工程管理專業的一個方向延續至今。所以,目前在工商管理學科和工程管理專業下都設有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或方向,設在工程管理專業下的為主流。如果設在工商管理門類下,就無法得到“全國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的專業評估

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已有5個方向: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投資與造價管理、國際工程管理和物業管理。其中,工程項目管理方向與國際上的建設管理專業最為接近,也最能體現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要求。投資與造價管理作為工程建設管理的一部分,設為工程管理的一個方向也順理成章。但是房地產經營與管理作為工程管理專業的一個方向是否妥當,值得探討。首先,工程管理與房地產經營管理就其內涵來說,分屬于不同的學科,前者并不能包容后者。房地產開發管理的過程包括市場分析、投資分析、規劃設計、工程項目管理、市場營銷、物業與資產管理等各方面,似乎比工程管理的內容更加寬泛。從學科覆蓋的內容看,工程項目管理與房地產雖然在工程技術與管理技術方面均有交叉,但前者強調技術與管理,后者強調金融與投資。鑒于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學科屬性,宜設為獨立的房地產專業。

四、 工程管理專業的競爭力

4.1主要競爭對手是土木工程專業

工程管理專業的競爭力實際上就是本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力。工程管理專業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土木工程專業,因為在某些就業崗位上,這兩個專業畢業生之間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而且可替代性也是不對稱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做的工作,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不一定能做;而工程管理畢業生能做的工作,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卻常常能夠做。建筑行業和房地產行業的任何崗位每年都大量吸納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是明證。所以,如何與土木工程專業進行競爭,是工程管理專業保持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4.2 提高競爭力的關鍵是強化其不可替代性和獨特性

沒有獨特性就沒有競爭力。要特別強化競爭對手無法模仿的核心能力。工程管理專業學生以經濟和管理知識和綜合素質見長,但是,這類知識如果不轉化為核心能力,就很容易被模仿,從而失去優勢,甚至影響到專業的生存。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討工程管理專業的定位和培養方案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國內高校有兩種傾向:一種是盡量向土木類專業靠,有的在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上甚至與土木類專業沒有顯著的差別;另一種是向經濟類方向靠,弱化技術平臺課程。需要具有土木工程技術知識素養,并不意味著在深度上要向土木類專業看齊。工程管理專業競爭力的關鍵,是要有自己獨有的看家本領:別人難以模仿的看家本領,比如工程造價管理方向,如果學生熟練掌握了造價編制、審核及其電算化的核心技能,畢業后馬上可以與工作接軌,必然會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4.2對自己特點進行專業定位

形成專業特色的途徑有二:一是專業方向有特色,一是在培養方案上有特色。對于專業方向的設立,國家不宜限制過死,只要社會有需求,就應該可以設置。 有了合理的專業定位,才能制定出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案。工程管理專業的建設雖然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但本專業的發展潛力是很大的,關鍵是提高專業的社會競爭力。專業競爭力的核心是能力和特色,所以保持經濟、管理知識結構的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優勢也是特色, 是土木工程專業所沒有的。特別是房地產方向和造價方向,更應該保持這個優勢。這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實現教育部新專業目錄規定的培養目標。

五、 課程設置與課程建設

工程管理專業是交叉型、復合型專業,其知識結構橫跨管理學和土木工程兩大學科,因此,需要設置的課程門數不僅要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還要包括市政、路橋等工程,而不應僅限于房屋建筑。但是拓寬課程范圍,又與課時量限制相矛盾。因此,在有限的課時內如何組織和精煉課程內容是一個重要問題。總之,不論采取何種方案,課程的設置必須與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相適應。

對于工程管理專業來說,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的問題也相當突出。由于本專業是一新專業,各高校沒有形成穩定的課程標準。需要在參照專業評估標準所提出的培養方案的基礎上,進行課程的優化和整合,做到課程目標明確、課程內容精練,課程銜接合理、與專業定位和專業特色相適應,每門課程應該明確其理論知識、實踐知識和能力培養的具體內容。

六、 工程管理專業的發展策略

由上所述,工程管理專業的社會競爭力是本專業發展的立足點,培養目標和專業定位必須以專業競爭力和社會需求為依據。有了合理的專業定位,才能制定出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案。

1、 強化專業特色。

2、 強化核心技能訓練。

3、 保持經濟、管理知識結構的優勢。

4、 重視數學、外語教學。為部分學生進一步深造考研提供良好條件。

七.結束語

從事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就業前景廣闊所以我們正在學習工程管理的學子應該好好學習此專業,工程管理專業方向前途都是無可限量的。加之社會需求像我們這樣的人才 ,雖然土木工程專業給我們造成很大壓力,但是只要我們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就會立于不敗之地。由此我堅信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一定會創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參考文獻:

1. 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中文版),華夏出版社,2002年。

2. 國家統計局工程管理經濟調查總隊:《工程管理監測報告2001》,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年。

3.呂發成 ,馬洪濱 .理性的思考 [M].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2 0 0 0 .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劉洪玉.從國外的經驗看我國的房地產專業教育[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1

篇(2)

[關鍵詞]:房地產,高等教育,工程管理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andtrendsglobalization,thereisanincreasingneedsforthehighlyeducatedpersonnelinChina''''srealestateindustry.Basedonahistoricalreviewofrealestateeducationinchina,thispaperprovidesyouwithageneralpictureofrealestateeducationwithintheframeofconstructionmanagementprograms.Inconjunctionwiththeexperiencesinofferingrealestatecouseinconstructionmanagementprograms.attsinghuauniversity,theauthorindicatesthatrealestateandconstructionmanagementarethetwospecializationwithverydifferentfoundations,andthenationalcodesofsubjectinstallmentcontrolpolicyarethekeyissuesrestrictingtheproperdevelopmentofrealestateeducationinchina.Inviewofthefuturedevelopmentofrealestateeducationinchina,weshouldpayagreatattentionforthedifferentsofrealestateandconstructionmanagement.Forthemutualrecognitionofaccreditedprogramswithoverseasprofessionalbodiesinrealestateandconstruction,theauthorbelievesthatitwouldberelativelyeasytosigntheagreement,buthowtoeducatechinesestudentswithinternationalknowledgeandexperienceswouldbethekeyofthismutualrecognition.

Keywords:RealestateHighEducationConstructionManagement

一、房地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房地產業是從事房地產開發、投資、經營、管理與服務的行業。具體包括: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各類房地產開發、土地開發、房地產投資經營等活動)、房地產管理業(住宅物業管理、土地批租經營管理和其它房屋的管理活動)、房地產經紀與業(房地產與經紀人服務、居間買賣、租賃服務、房地產交易保證服務、房地產估價等)。日益發展壯大的房地產金融保險業雖然不包括在房地產業中,但其在人才需求上也與房地產人才需求有著密切的關系。

中國房地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興起,經過近20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全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000年末已經達到20,5平方米(戶均住宅建筑面積64平方米),農村達到27平方米。據有關部門預測,2010年中國城市化水平將達到45%左右,城鎮人口達到6.3億人,比2000年凈增1.7億人。如果到201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按25平方米計算,將需要新建城鎮住宅建筑面積56.1億平方米,平均每年約5.6億平方米。如果再計入非居住建筑的建筑面積,未來10年中國胸地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000年,城鎮住宅與房地產業增加值約5400億元,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了6%左右,在國民經濟、尤其是國民經濟增長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到2001年末,中國共有房地產開發企業2.7萬個,從業人員100多萬人,房地產估價和土地估價機構8000余家,從業人員約15萬人(其中取得房地產估價師、土地估價師執業資格的人數30000人),房地產經紀機構約2.7萬個,從業人員30多萬人:物業管理企業2.5萬個,從業人員260多萬人。此外,如果加上在政府從事房地產行政管理工作、房地產教育研究機構、房地產信息服務與咨詢機構、房地產投資顧問與策劃機構的就業人數,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就業總人數預計超過550萬人。

房地產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其從業人員基本上都是來自城市規劃、建筑學、土木工程、建設管理、投資與金融等相關專業,真正受過系統的房地產專業教育的人才只占很小的比例。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提供的消息表明,目前上海包括信息產業、金融保險和房地產在內的一類專業,最受考生青睞;《深圳晚報》在未來人才市場上最走俏的將是金融、保險,高級管理、物業管理等13類經濟專業人才。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對北京市有關高校房地產專業畢業生的調查顯示,30.77%的同學認為就業前景非常樂觀、畢業生供不應求,69.23%的同學認為就業前景一般、但是可以找到合理的工作,沒有同學認為就業形勢不好。

二、中國高校房地產專業教育發展的歷史回顧

1、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教育的變革

1989年,經過國家教委批準,中國高等學校開始設置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到1998年教育部頒布新的專業目錄為止,全國設置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的高等學校達到了114所。1998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對原有專業講行了調整,專業種數由504種減少至249種,將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調整到工商管理類的工商管理專業。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于1999年開始對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的歸屬進行了調整,部分高校將該專業并入工程管理專業,也有部分高校并人了工商管理專業。

建設部作為中國建筑業與房地產業的行政主管部門,于1994年成立了“全國高等學校建筑與房地產管理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在1998年過渡到“全國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的過程中,繼承了原對房地產專業教育指導的職責,并將“房地產經營管理”作為工程管理專業的一個方向延續至今。將“房地產經營管理”并人工商管理專業的院校,目前尚沒有納入“全國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指導的范圍。另外,目前中國專科教育的專業目錄中,目前仍然保留有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和物業管理專業。

2、中國高校與房地產相關的本科教育

到2000年底,全國共有77所高校開設有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工程管理專業。此外,還有一些本科生專業與房地產教育相關。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共有以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等在內的32所高校開設了地理學學科門類下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地質學、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水資源計算與管理、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規劃等。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

城市規劃:共有以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大學等為代表的43所高校開設了屬于建筑學門類的城市規劃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包括: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理論與城市發展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區域規劃、城市規劃行政法規與城市規劃管理。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決策咨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與管理,開展城市遏路交通規劃、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園林游憩系統規劃,并能參與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城市開發、房地產籌劃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研究等方面工作。

土地資源管理:以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為行表的34所高校(以農業類院校為主)開設了公共管理學科門類下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包括:土地資源學、土地規劃學、土地管理學、土地經濟學、地籍管理學、測量學、土地信息系統。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能在國土、城建、農業、房地產以及相關領域從事土地調查、土地利用規劃、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規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工程管理專業房地產類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內容

1、課程設置

作為工程管理專業的專業方向之一,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方向與工程項目管理等其他專業方向一起,共同使用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平臺。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方向的專業方向課程包括:房地產經濟學、房地產估價、房地產開發和房地產市場營銷。在培養目標上,要求該專業方向的畢業生初步具有分析和解決房地產經濟理論問題的能力,具備從事房地產開發與評估、房地產市場營銷、房地產投資與融資、房地產估價、物業管理和房地產行政管理的基本技能。

2、各專業方向課程的教學內容

房地產經濟學:房地產經濟學概述、房地產經濟學基本理論、房地產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與價格、市場特性與功能、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因素、市場運行規律)、房地產市場的依存基礎(區域和社區分析、城市發展模式、土地利用分區、土地價值)、分類房地產市場(住宅市場、商業房地產市場、工業房地產市場、其他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中的空置問題、房地產市場與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中的政府干預(宏觀調控、城市土地利用規劃、耕地保護、房地產稅收)。

房地產估價:房地產估價概述(概念、作用、估價制度、估價標準、房地產估價與資產評估)、房地產估價基本理論(市場價值與價格、影響房地產價值的因素、房地產估價原則)、房地產估價程序(程序、估價目的與價值類型、房地產類型及其特點、房地產價值時點)、市場區域和鄰里分析(市場區域與鄰里的含義、市場環境分析的主要內容)、估價對象的確認與描述(估價對象的范圍、政府法例限制與權益性質、場地描述、場地使用經濟性分析、建筑物及其它地上改良投資描述)、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土地估價、房地產部分權益估價、估價結果與估價報告、信息技術在房地產估價中的應用。

房地產開發:房地產開發及房地產開發程序、政府對房地產開發過程的管理(投資計劃管理,項目規劃與設計管理、土地管理、項目開工及建設期間的管理、項目銷售與產權管理、項目竣工及入住管理、市政及配套設施管理)、房地產開發企業與組織(房地產開發企業、組織形式、價值鏈,發展戰略)、房地產開發項目策劃(宏觀因素分析、市場研究與投資機會、場地選擇、產品功能定位)、房地產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房地產開發中的項目管理、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資金融通、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市場營銷、房地產開發經營稅費、物業與資產管理(房地產開發與房地產資產管理、物業管理、設施與設備管理、資產管理、組合投資管理)。

房地產市場銷售:市場概述、市場營銷、市場調查、市場分析、市場營銷戰略、房地產項目前期策劃、房地產定價策略、房地產分銷與促銷策略、市場營銷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四、清華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房地產課程教學的實踐

1、與學校、學院教學平臺的關系

清華大學的工程管理專業設置在土木工程學院。為了體現通才教育、拓寬學生知識面的總體要求,在培養計劃要求的總共140個學分中,有70個學分為校級教學平臺提供(包括數理基礎、外語、計算機等,本專業要求的經濟學基礎、管理學基礎、法律基礎等課程也由該平臺提供),有35個學分由院級教學平臺提供(包括建筑材料、工程測量、工程力學、工程結構等土木工程技術課程,也包括本專業要求的工程經濟學、施工技術與組織等),與工程管理專業密切相關的專業課程占35個學分。為了體現貫通教育的宗旨,清華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沒有再進一步細分專業方向。

2、工程管理專業課程中房地產課程設置

由于歷史的原因,橫跨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的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掛靠在土木工程學院,該研究所的教師與工程管理研究所教師一起,組成了目前隸屬于土木工程學院的建設管理系。因此,清華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中,雖然沒有細分專業方向,但也納入了一定數量的房地產相關課程。目前面向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生設置的房地產相關的課程包括:城市與房地產經濟學(經濟類專業基礎課,2學分)、房地產概論(專業主干課,2學分)、房地產評估理論與實務(專業選修課,3學分)、物業管理(專業選修課,2學分)。

近10年的實踐表明,面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開設房地產課程,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在保證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較強的專業技術基礎的同時,強化了其經濟、管理類的知識和技能,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性。

3、房地產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

城市與房地產經濟學:宏觀與微觀經濟學分析;區域增長;城市發展與土地利用;房地產市場的宏觀經濟學分析(討論課題目:中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預期變化及比較);土地市場與土地價格;住宅市場(討論課題目:住宅市場需求預測);商業房地產市場(討論課題目:寫字樓市場的租金與空置);工業房地產市場;國際房地產市場;(討論課題目:中外房地產市場發展特征的比較分析);住房政策(討論課題目:政府住房補貼與住房支付能力);城市增長與房地產開發;城市發展與房地產市場中的政府干預。

房地產概論: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住房制度與住宅產業、房地產及房地產投資、房地產市場及市場研究、房地產開發及項目評估、房地產市場營銷、房地產金融(開發項目融資、抵押貸款、證券化)、中國房地產主要稅制、中國房地產法律制度(法規體系及其分類、土地管理制度、開發管理制度、市場管理制度、使用管理制度、金融管理制度)。

房地產評估理論與實務

物業管理:物業管理概述、物業管理與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委員會、房屋修繕管理、房屋設各管理、物業管理綜合服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收益性物業管理的主要內容、收益性物業管理中的財各與成本管理、寫宇樓物業管理、零售商業物業管理、工業物業管理。

五、發展中國房地產專業教育的建議

房地產專業是重要的專業科目之一,這是由社會經濟生活中對房地產專業人才的廣泛需求和學生的良好就業前景所決定的。政府和半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含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債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管理公司、房地產投資信托公司和財產保險公司等)、房地產投資和開發企業、物業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以及房地產咨詢機構(含房地產評估機構、機構、投資咨詢公司、信息公司、產權保險公司、建筑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均對房地產專門人才有著巨大的需求。

從中國房地產業對人才需求前發展趨勢及中國越來越融入全球化經濟體系的角度看,中國必須逐步建立起滿足市場需要的、與國外高校基本一致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1、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的學科設置

工程管理(建設管理,下同)與房地產分別屬于不同的學科領域。在國外,建設管理專業通常設置在工學院與土木工程相關的學系內(如得克薩斯奧斯訂大學土木工程系、斯坦福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也有些學校在工學院中獨立設系(如佛羅里達大學建設管理學院、英國里丁大學建設管理與工程系)。房地產專業通常設在商學院,有時獨立設系(如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房地產系、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商學院房地產與土地經濟系),有時與金融、保險等為同一個系(如紐約大學商學院金融系、佛羅里達大學商學院金融保險與房地產系)。

從學科領域覆蓋的內容看,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在建筑技術與管理技術方面有所交叉,只是前者強調技術與管理,后者強調金融與投資。因此,英國多數大學及受英國學科設置影響較大的大學,通常將房地產和建設管理設在同一個學院或同一個學系中。例如,但英國里丁大學城市與區域學院(Faculty)分別設立有建設管理與工程學院(shool),由建設管理與工程系與工程系合并)和土地管理與開發系,香港大學在建筑學院設立有房地產與建設系,新加坡人學在設計與環境學院分設建筑管理系和房地產系。

目前中國與房地產專業學科設置的模式,英國模式相似,但隨著中國房地產業從開發建設階段逐漸過渡到資產運營與管理階段,對開發、建設方面人才的需求會減少,而對投資、金融方面的人才會逐步增加。因此各高校從房地產專業學科設置上,應該關注這種市場環境的變化,適時做出調整。

2、研究生層次的教育是房地產專業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

房地產專業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如果要求學生在本科階段學習廣泛涉及經濟、管理、法律、金融、環境和技術等方面的課程,很難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也很難使學生具備某一方面的專業能力。當前房地產業最緊缺的,是那些在某一領域有較堅實的基礎,又在更多的領域有廣泛知識和素養的人才。以房地產開發投資企業為例,在其所管理的整個開發過程中,需要市場分析、投資分析、規劃設計、工程管理、市場營銷、物業與資產管理等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如果企業的工作人員對各專業領域的內容都是一知半解,則這個團隊是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所需要的員工肯定是對某一兩個專業領域比較精通,對其他相關領域有基本的解,能夠形成優勢互補的團隊共同工作,這樣組成的開發隊伍,才有竟爭力。

為了適應這種需要,高等學校應該面向房地產相關專業背景的學生,開設房地產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含MBA)課程。為其提供“房地產經濟學”、“房地產金融”、“房地產投資”、“房地產創業學”、“房地產資產管理”、“房地產案例分析”、“城市公共政策”、“房地產法”等比較深入的房地產專業課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家雖然沒有設立房地產專業,但該專業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完全可以借助經濟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城市規劃、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和土地資源管理等多個專業平臺來完成。當然,由于專業方向所在的學科分散,也為房地產學科建設帶來了比較大的難度。

3、妥善處理好與工程管理專業的關系

雖然目前我國工程管理專業內包含房地產經營管理方向,但并不表明工程管理學科就是房地產的上級學科,也不表明我們的工程管理專業房地產方向就等同于國外的房地產專業。從目前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建議的培養方案看,與建造技術、土木工程相關的課程占據了50%以上的比例,房地產經營管理方向的學生得到的實際上也是一個營造師應該獲得的專業基礎,不是房地產專業所需要的社會、經濟、金融、投資和工商管理專業基礎。

從國外房地產學科發展經驗來看,房地產學科更多地屬于工商管理學科。例如,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房地產系房地產專業,是美國排名第一的房地產專業,其本科生課程計劃中的37門課程中,有33門課程與沃頓商學院其他18個專業的要求一致(含9門工商管理基礎課程),房地產專業的4門專業課中(“房地產法律、金財與開發”、“房地產金融:投資與分析”為必修,在“城市房地產經濟學”、“住房金融與住房政策”、“高級房地產投資與分析”、“國際住房比較”、“房地產開發”、“國際房地產比較”等課程中選修2門),沒有涉及任何工程技術類課程。英國里丁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系的土地管理、房地產投資與金融專業本科生課程,也是以社會、經濟、管理、法律和房地產類課程為主,對城市規劃和建筑技術相關課程只是少量涉及。

國內財經、師范類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多是由原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轉化而來,在遇參照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建議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制訂培養方案時,就到了很大的矛盾:遵循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性意見,這些學校不具備開設土木工程技術類課程的條件;不遵循這個指導性意見,又找不到一個有效的專業出口。在未來的工程管理專業評估過程中,這個矛盾會越來越突出地表現出來。例如,天津商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培養計劃中,將土木工程概論、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建筑測量、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列為主干課程,但實際上該校并無土木工程專業,任課教師要從天津理工大學聘請。

4、關于房地產專業執業資格與國際互認問題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事管理制度也在發生著重大的變革。國家對專業人員的管理逐漸從專業技術職稱、職各的管理,轉向對專業技術資格的管理。這就為社會評價學校、制約學校專業設置的方向和規模成為可能。房地產專業本來是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出現的新興專業,如果以改革和向前看的姿態對詩這個專業,讓市場對房地產專業人才知識結構的需求來制約學校的專業和課程設置,充分發揮行業學會、協會在評估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將對房地產專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房地產專業的執業資格,目前有房地產估價師,正在籌備中的資格包括房地產經紀人和物業管理經理。目前美國的CCIM(CetifiedCommercialInvestmentMember)在中國與有關單位合作,頒發“商業房地產投資分析師”資格。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也有一個龐大的中國會員發展計劃。當然,CIOB也將在工程管理專業評估結果方面,中國NBCMA的評估結果互認。然而,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具備在國際建筑與房地產市場上工作的能力(主要是語言問題),互認的結果很可能是國外的“洋資格”,伴隨著中國國內服務市場的開放,逐漸占領國內的市場。但中國的相關專業資格,幾乎不可能憑借互認的機會走向世界,而且還有可能失去國內的市場份額(因為中國的客戶大多具有“求洋”心態)。因此,如何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才,是專業資格互認過程中,能否從“名”到“實”的關鍵。

篇(3)

關鍵詞:工程管理;本科教學質量;專業規范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

10052909(2015)02001506

中國高等教育在經歷了規模發展的歷史性跨越之后,已進入“穩定規模、優化結構、強化特色、注重創新”的新階段[1]。教育部針對新的形勢,提出轉變高等教育發展方式,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各教學指導委員會按照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要求并結合各專業教學改革的成果,研制各專業的指導性專業規范。為規范工程管理本科專業教學的基本要求,規定本科學生應學習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應用。2008年4月,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專指委”)根據住建部人事司與教育部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統一安排,著手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以下簡稱《專業規范》)。《專業規范》作為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建設與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前后歷經兩屆專指委,由重慶大學、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等國內高等學校專業教師,歷時6年,經5次全國范圍內征求意見,9次重大修改,20余次局部及小規模修改,3次專題研討性修改,1次審定性修改,于2014年9月最終定稿。

一、工程管理專業的沿革與現狀

(一)工程管理專業的歷史沿革

中國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最早起源于土木工程學科,主要研究領域為建筑工程施工的組織和管理。20世紀50年代,為適應中國大規模基本建設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1956年同濟大學設置建筑工業經濟與組織專業,西安建筑工程學院設置建筑工業經濟組織與計劃管理專業,學制五年[2]。這是中國在高等教育體系中首次將工程管理設置為獨立的本科專業。

1978年以后,隨著改革開放與經濟體制改革,基本建設投資規模迅速增長,建筑業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需求也隨之增加,國內部分高校相應恢復或開設了工程管理專業。如1978年原西安冶金建筑學院的建筑管理工程專業,1980年同濟大學、原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原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的建筑經濟與管理專業,1981年天津大學的基本建設管理工程專業等[2]。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隨著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對外向型、復合型國際工程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多,以及國內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部分高校開始增設國際工程管理、涉外建筑工程營造與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等專業。

1998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設管理工程、房地產經營管理、國際工程管理、涉外建筑工程營造與管理等專業整合并更名為工程管理專業,隸屬管理學門類下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2012年,教育部頒布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又將“工程管理”拆分為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工程造價、物業管理四個本科專業。

(二)工程管理專業現狀

中國工程管理本科專業經過30余年的快速發展,其招生規模已成為管理學門類下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中第一大本科專業,土建類本科專業中僅次于土木工程專業的第二大本科專業。根據專指委統計,2007年全國高等學校中有311所設置了工程管理專業,2013年達到406所,在校學生總人數為15萬人,畢業人數2.8萬人,招生人數3.7萬人。

為指導全國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建設與發展,原建設部于1989年成立了全國高等學校建筑管理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經兩次更名,于2013年定名為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主要職能是促進工程管理專業、學科的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專業教育質量;制定相關指導性教學文件;組織編寫工程管理專業主干課程教材;協助制定工程管理專業教育評估標準;組織與國外高校相關專業開展教學與學術交流[3]。

1998年,原建設部于成立了高等教育工程管理專業評估委員會,1999年開始實施工程管理專業(本科)評估工作。截至2013年底,全國已有33所高校工程管理專業通過了高等教育工程管理專業(本科)評估,占設置工程管理本科專業高校數量的7.5%。且通過評估的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學士學位實現了與英國特許建造學會(CIOB)、美國建設工程教育委員會(ACCE)的互認。

二、《專業規范》研制的指導思想

工程管理專業的發展必須結合當前中國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生態化發展的背景,分析產業人才結構,抓住產業發展的方向,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工程管理專業本科教育應在人才培養質量、師資培訓、課程教材、實踐基地、創新能力訓練等多個方面推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工程。

(一)滿足行業與企業對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

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中國經濟仍將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建設行業人才需求巨大。同時,由于技術創新速度加快,各類工程在規模、技術、管理難度等方面都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局面,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符合國家建設要求,跟蹤行業發展,是工程管理專業在教學改革與創新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的。

(二)適應分層次、多模式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要求

工程管理專業覆蓋面廣,涉及院校多,為更好地培養高層次 、復合型和能夠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一線人才,提倡各高等學校結合自身條件和辦學定位,在分層次、多模式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找準自身位置,分層競爭,特色發展。

(三)堅持知識、能力、素質的統一

工程管理專業教育應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目的,以適當的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為載體,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論與技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的協調發展。

(四)保障新辦專業的辦學條件

新增設工程管理專業的高校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在師資建設、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等方面加強教學基本建設,以滿足辦學條件的要求。

(五)加強國際合作

應以培養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國際化視野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專業能力為目標,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鼓勵開展專業國際認證,提升中國工程管理專業教育國際化水平。

三、《專業規范》研制的基本原則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專業規范》是對相關專業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底線和門檻”。但基本要求并不意味著就是低水平的要求,要充分考慮學科發展的前瞻性[4]。因此,《專業規范》的原則是多樣化與規范性相統一、逐步拓寬專業口徑、規范內容最小化、基本要求剛性化。

(一)多樣化與規范性相統一原則

規范既堅持統一的專業規范標準,又留有可調整空間,允許各高等學校多樣性辦學,鼓勵各高等學校辦出特色,積極探索與實踐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逐步拓寬專業口徑原則

規范基于但不限于土木工程技術背景的工程管理專業來構建寬口徑的專業核心知識體系。

(三)規范內容最小化原則

規范所設置的專業核心知識體系和實踐體系占用總學時比例盡量少,盡可能降低學時學分要求,并提出學時或學分的控制范圍,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以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各高校留夠辦學空間。

(四)基本要求剛性化原則

規范針對國內大多數高等學校的實際情況,規定的教學內容標準和教學條件為基本要求,設置工程管理本科專業應達到的基本標準與要求,各校在滿足基本專業辦學條件、教學內容要求的基礎上,可根據專業特色建設和要求,配備相應的師資、實驗室、圖書及教學要求等。

四、《專業規范》的主要內容

(一)學科基礎

根據2012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工程管理專業屬于管理學門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科專業,對應的一級學科門類是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干學科是管理科學與工程,主要支撐學科有土木工程以及經濟學、法學等。專業的主要管理對象包括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鐵道工程、地下建筑與隧道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礦山工程、水利工程、石油工程、電力工程等。

(二)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領域的技術知識,掌握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礎知識,具備較高專業綜合素質與能力,具有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能夠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領域從事全過程工程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畢業生可報考注冊建造師、注冊造價工程師等國家執業資格,能夠在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投資、房地產、造價咨詢等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和科研等工作。

(三)培養規格

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應滿足行業、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素質結構、能力結構、知識結構的相關要求。其中,素質結構由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構成。能力結構包括綜合專業能力與表達、信息技術應用及創新能力。知識結構按照了解、熟悉、掌握三種程度劃分。

(四)教學內容

1. 知識體系

工程管理專業的知識體系由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工具性知識、專業知識四部分構成。專業知識包括知識領域、知識單元和知識點三級內容,是工程管理專業本科教學最基本的教學內容。

專業知識由五個知識領域構成: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領域技術基礎、管理學理論和方法、經濟學理論和方法、法學理論和方法、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知識單元是闡述或解決某一知識領域中某一問題的概念、定理、方法等知識點的集合。知識單元在內容上獨立完整。《專業規范》規定的179個知識單元和631個知識點,是工程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見表1)。

2.實踐體系

工程管理專業的實踐體系包括各類教學實習(課程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實驗、設計、專題講座與專題研討等環節(見表3)。實踐體系分為實踐領域、實踐單元、知識與技能點三個層次。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工程管理實際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3. 創新訓練

創新能力訓練與初步科研能力培養應貫穿整個本科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在專業知識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實現創新思維與研究方法的訓練;在實踐訓練中通過實驗、實習和設計,掌握創新方法與創新技能;同時提倡和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實踐與課外學術研究活動,培養創新能力,如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校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相關專業或學科競賽,學術性社團活動等。

(五)課程體系

《專業規范》要求基本學時1 958學時,自主設置542學時。《專業規范》在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具性知識體系中推薦課程21門,對應1052學時;在專業知識體系中推薦專業課程22門,對應906學時,推薦專業選修課程10門,對應304學時。在實踐體系中安排實踐環節12個,其中,基礎實驗推薦24學時,專業基礎實驗推薦26學時,專業實驗推薦8學時,實習推薦9周,畢業設計(論文)推薦20周。課內教學、實踐教學及自主設置學時數(周數)分布見表3。工程管理專業與工程技術、經濟學、法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交叉學科特性,為避免知識單元的割裂,建議各高校在設置課程體系時,應注重相關學科知識的融合,通過設置融合性課程等方式,有效整合課堂教學、實驗、實習與設計等教學環節,形成完整、有效的課程體系。

(六)基本教學條件

規范對師資、教材、教學資料、實驗室、實 習基地、教學經費等辦學條件提出的要求屬于基本辦學條件,旨在保證專業的基本辦學質量。其中在師資方面,規范提出的承擔教學任務、教學組織、隊伍結構、主講教師等方面的要求,是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本科)教育評估標準》及國內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的。

(七)主要參考指標

鑒于各高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基礎不同,教學管理模式和方法也不相同,《專業規范》規定以下主要參考指標,供各高等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1)本科學制:基本學制4年,實行學分制的高校可以適當調整為3~6年。

(2)四年制專業,總學分數不少于150~170學分,總學時控制在2 500學時左右。

(3)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20%。

五、結語

滿足不斷發展的工程建設人才需求,提升本科教學質量,實現學生知識結構中不同學科知識的深度融合與能力提高,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管理和技術專業素養,提高學生的工程管理實踐能力、工程管理創新能力,是《專業規范》的研制目的。《專業規范》是對所有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的最低要求,并非最低水平的要求。對于有較長辦學歷史或專業特色的院校,各校可以在保證達到《專業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增加教學內容或提高教學要求,以體現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特色。對于一些新辦專業的高校,所定的要求并不低,甚至是比較高的,必須經過較大努力方能達到。同時,《專業規范》較以前的專業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更為強調實踐環節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并根據行業發展引入了信息化、可持續建設等知識單元,以對國內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指引。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專業認證;教學改革;管理學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13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3- 0209- 03

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課程是工程類專業的通識教育課程。其教學目的在于使工程類專業的學生掌握現代管理科學和工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備初步的解決工程項目管理實際問題和技術經濟評價的能力,適應工程領域經營管理的需要。基于工程類專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等基本培養要求,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課程必須滿足5個最基本的學生畢業要求指標點:能夠在考慮社會、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前提下,識別完成設計任務面臨的各種制約條件,并對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或負責人的角色;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具備就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的能力。為此,筆者針對傳統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教學過程中尚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從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學習成果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改進策略。

1 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加強理論聯系實際

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課程教學通常是大班授課,工科專業重視程度不足。教學過程中以理論教學環節為主實踐環節為輔,教學環節會面臨“老師少學生多”的尷尬,難以做到基于結果的教學模式。從授課教師角度看,每位教師指導學生人數過多,難以照顧到學生個體學習需求,教學結果不易評價。從學生角度看,學生無法獲得授課教師的個性化輔導,進而學習成果大打折扣。這種由“概念到概念、理論到理論”的教學內容,容易造成學生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同時管理學知識在工程領域的應用性得不到體現,也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卓越計劃”等培養目標不一致。總結以上傳統管理學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為理論聯系實際不足,學生難以將學到的管理學理論與專業項目管理實踐結合起來,缺乏解決實際項目管理與工程經濟評價的能力。

對于工程類專業的學生,初次接觸管理學理論與方法,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學生理解概念,使之由抽象變為具體,對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基礎。使用案例驅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先灌輸管理學的理論知識,而是從工程項目管理與經濟評價的案例入手,然后再歸納出管理學理論點。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感性入手到理性分析。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案例驅動教學中心在于學生的“學”,而不是老師的“教”。它以工程項目管理與經濟評價案例的實用性為出發,引導學生理解和模仿案例,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工程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由傳統“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轉變,案例驅動教學法顯示出強大的活力、促使學生明確管理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在管理學教學過程中采取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由實際的企業項目管理與經濟性評價案例提取出本章的理論教學的內容,在理論內容學習完成后再將之用于解決工程案例中。

2 改革教學模式,增強管理知識在工程領域的操作性

傳統的管理學課程教學,通常以教師課堂理論講授為主。缺少實踐經驗的學生在短時間內僅能按照教師要求完成習題演練,很難全面掌握分析企業管理或者工程項目管理實際問題的技巧和思路。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師講得過多過細,教學任務雖完成了,但學生難以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沒有了積極性和創造性,難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工程觀念的教學目標。

“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教育”“持續質量改進”和《華盛頓協議》畢業生能力要求,是國際工程教育大力推崇并踐行的先進理念和權威標準。推動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課程從傳統投入導向、課程導向教育模式向成果導向教育模式實現轉變,以此不斷提升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創新是工程與生俱來的本質屬性。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教學要緊密聯系工程實際,全方位落實創新要求,提高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把創新教育融入工程教育“血液”,貫穿于工程人才培養各個環節,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課程教學,面向工程教育認證要求,樹立通識類課程為專業課服務的教學觀念。在以學生為本的前提下,該課程已逐步形成“課堂教學、案例驅動教學、網絡教學和過程性考核”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立體化教學結構。在課堂引用案例驅動教學法,由企業管理和工程經濟案例導入基本概念,理論推導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一些案例背景資料由學生課下自學、課堂討論完成,既節約了有限的課時,又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強化管理學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問題實際問題的能力。針對工科學生特點,我們在教學當中運用案例驅動教學法,強化課外學習利用QQ等在線即時通訊工具進行討論,解決課后答疑問題。在管理學課程中,將市場營銷、戰略管理和項目管理領域內的新理論、新技術融入工科類專業管理學教學實踐,改變原來“以課堂教學為主,期末一張卷”的教學模式,建立了案例驅動、編制“工科類專業管理學課程”習題庫系統、實施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新課程教學模式。

3 改革學習成果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

按照OBE面向結果的教育理念,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學習成果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描述,使其能表述該成果所要衡量和培養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等。管理學學習成果若要符合清晰確定的標準應注意以下幾個細節:①管理學學習成果的描述應分階段成果和最終成果。階段成果描述應該是與管理學的某個知識模塊相對應,最終成果描述是管理學課程對于工程類專業學生培養最終能夠達到的目標和能力的描述。二者表述的重點應該分別是單一知識模塊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②文理交叉的學科性質決定了管理學課程的具體教學成果的描述方式應該是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量化考核的成果描述起來簡單明了,但考核結果僵化,容易產生一刀切的弊端,而有些學習成果只使用定性的語言進行描述,這類描述的解讀空間較大,容易產生分歧。

傳統的管理學學習成果評價模式主要為考評方式,主要是由期末試卷成績占70%和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由出勤次數和作業成績構成。這種考評方式易造成學生只注重期末卷面成績,而輕視學習過程,也易造成學生以死記硬背方式應付期末考試,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為了達到工程教育認證要求,對學習成果評價方式進行了相應改革,將過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結合起來,建立了新的學習成果評價體系,以代替傳統的“重結果、輕過程”的考評方式。為了適應工程類專業評估的需要,體現過程化教學管理。將學習成果評價方式確定為期末成績占到40%和平時成績60%。學習成果評價體系由以下環節構成:

(1)案例分析報告,運用市場營銷和戰略管理方法對于工程技術方案進行外部環境分析,撰寫企業戰略環境分析報告。將教學班組成不同案例分析小組,開設管理案例研討課,由各組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并闡述理由。運用人性假設、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激勵理論等理論對團隊成員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勝任團隊成員的角色和責任。能夠運用戰略管理和市場營銷的知識與業界同行及不同專業背景的社會公眾和諧溝通和交流復雜工程問題。

(2)技術經濟課程設計,對于具體工程技術問題的解決,能夠設計具體的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程序,評估技術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相互關系。利用經濟決策的方法,進行定性和定量決策,提交盈虧平衡分析和決策樹分析的作業。能夠運用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夠進行工程項目經濟性評價,進行資本時間價值計算,運用投資回收期、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等經濟評價指標。能夠運用技術經濟分析的方法對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了解工程項目技術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結構與內容。

(3)習題庫在線考核,秉承工科教育認證的“成果導向教育”和“持續質量改進”的培養原則和《華盛頓協議》畢業生能力要求。建設教學過程性管理模式,建立管理學在線習題庫,注重以過程性考核為主;改革教師教學內容和方式,實行以“案例驅動教學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教學過程性管理模式。“在線習題庫過程性考核”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況和階段性學習成果多方面、多形式、分階段的考核,它不僅關注學生質量的持續改進,也是實現“成果導向教育”的保障手段,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的綜合考核制度,目的是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變被動式學習為自主式、探究式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期末閉卷考試,期末閉卷考試作為一種傳統有效的考核方式,依然予以保留。期末閉卷考核可以將整門課程的知識點進行綜合考核的一種有效方式,主要考察學生對于企業管理理論的理解及解決項目管理問題的方法等綜合能力。由于對于課程考核方式作了綜合設計,期末考核成績在總成績當中的比重適度調低。

4 結 語

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是工程類專業學生的管理類通識教育課程,能夠滿足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指標點的要求,能夠運用戰略管理理論與方法分析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識別完成工程任務面臨的各種制約條件,并對工程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該課程有利于學生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更是鍛煉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了學生的工程經濟意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卓越培養計劃”目標作為指導,對于工程類專業的管理類通識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學習成果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改革探索,以提高管理學與技術經濟分析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主要參考文獻

[1]吳建強,吳輝.面向工程教育的“電工學”課程建設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32(z2):35-38.

[2]張立巍.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經管學科實踐課程體系優化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3):106-109.

篇(5)

【關鍵詞】工程管理;社會性;內涵

1 問題的提起

1.1 工程管理的現狀。最近幾十年來工程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已經常出現在教科書,報紙,雜志等各種媒體上,出現在國際組織、國家、地方、企業以及部門的各種計劃及各種大大小小的報告中。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 但是在什么是工程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百家爭鳴。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工程管理”這個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簡而言之:工程管理就是對工程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工程管理就是工程主體為了解決工程問題,實現項目目標,獲得預期收益,運用職權對工程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1.2 工程管理的獨特之處

1.2.1 管理的目的不同。工程管理的目標是為了解決上層系統的問題,實現上層系統的戰略。而其他管理卻不盡如此。

1.2.2 管理性質有所區別。工程管理是融工程技術與經濟管理為一體的現代化復合式管理。要求參與者掌握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對人員的素質和整個管理系統的控制和運行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1.2.3 管理手段不盡一致。工程管理在很大范圍內主要依靠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組織內的協調和強制性的管理。這些就要求我們既要把握它們的聯結點,更要著力了解和找出其間的差異之處,只有這樣,才能對工程管理的內涵有深刻全面的認識。

2 工程管理的社會性內涵

2.1 社會性的理論基礎。社會性是生物作為集體活動的個體,或作為社會的一員而活動時所表現出的有利于集體和社會發展的特性。是人的不能脫離社會而孤立生存的屬性。而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又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他還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這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來對待。

2.2 社會性在工程管理活動中的表現和發展趨勢。盡管理論將社會性提到如此高的位置,但工程管理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相反地,工程管理是通過立法形式或是某些合同、協議、條款等法律手段以及其他一些形式進行管理。因此其或多或少帶有強制的性質。而正是因為這樣,它可以看作是社會的無形意志,在一個有限的,具體的,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所以,工程管理表面上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是一種抽象的且帶有理念性質的壓力。而實質上,工程管理集中反映和代表社會的一定范圍內的實際利益分配。

為了加深對工程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一個概念或表達的“外延”是它所延伸到的或它所適用于的事物的集合,如果它是用一個單一的對象憑自身就能滿足的那種概念或表達。(這種概念和表達是“一元(單體)”或“一位”(one-place)概念和表達。)工程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工程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工程管理是由國家、政府、社會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管理的共同內涵。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雖然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性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多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我們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和完善社會性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使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性組織

3 社會性內涵對工程管理績效標準的指導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清楚的認識到社會性的內涵對于工程管理來說是意義重大且不可或缺的本質性內涵。因此,在工程管理活動的績效要求方面,我們就不能簡單地用利潤等標準來進行衡量,而必須從工程管理的社會性內涵出發,用服務效果,工程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帶有社會性質的尺度做標準。這樣才能達到“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要求。相反地,如果工程管理活動的參與者忽視了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其結果必然會造成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也會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重大威脅。

近幾年,工程管理學界內改革的呼聲非常高,而不管是制度上還是具體的標準上,改革必須牢牢的把握住工程管理的社會性內涵,將“效率至上”轉變為“公平至上”,這就使工程管理活動有了明確的目標,其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組織形態上。

4 總之,無論是國家、政府、社會,都是管理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工程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工程管理學學科體系。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工程管理工作。工程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 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物流學學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

1引言

物流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一個新興聚合型產業,它的理論與實踐必然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競爭的國際化、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的一體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階段。許多專家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實踐的發展,需要對物流學理論更深入、更規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我國物流發展的要求、適應物流學理論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提出關于對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們的爭鳴和共同探討。

2.構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從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提出物流這一概念開始,就有許多爭論,并逐步深化與發展,到目前為止,各國對物流的定義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物流業已成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已是既成的事實,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無可質疑。物流作為一門科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國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物流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這個學科就是“物流學”。直至目前,物流學還是一個沒有進行充分研究的新學科,建立和不斷完善這樣一個學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這個學科下面又應該包含哪些子學科、其學科體系究竟如何?這是長期致力于物流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2.1物流實踐的發展急需明確物流學學科體系

目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和物流學理論研究上的滯后已嚴重影響了中國物流實踐的發展。物流實踐活動對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影響日益明顯,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然而,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物流學學科體系至今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致使物流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學學科的本質還沒有被全面揭示出來,進而直接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

2.2新興的物流學呼喚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

物流學理論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術和物流模式,產生了許多傳統學科無法解釋的問題,帶來了傳統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學學科。通過理論研究,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物流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由管理學、經濟學、工學和理學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興學科;物流學學科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作為一個學科,物流學有著自己的學科體系。從物流學理論研究出發產生的建立物流學學科體系的需求,是學科發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

為適應物流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深入,社會和經濟發展各對層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長,目前我國物流教育正在快速發展(見下表),從2001年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專業,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辦物流專業。但是,我們的同仁中仍在對有關物流的學科專業的內涵進行著討論。例如,對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從系統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稱為物流系統工程,簡稱為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從物流系統整體出發,把物流和信息融為一體看作一個系統,把生產、流通和消費全過程看作是一個整體,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物流系統規劃、管理和控制,選擇最低的物流費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顧客服務,達到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組織管理活動過程。”這樣,就從方法論、工學、管理學三個角度對同一概念產生了三種定義。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試想,在這種內涵混亂的情況下,必然產生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是由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產生的。

近三年我國招生物流專業的高等學校數

專業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對今后學科的調整和完善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目前我國的物流學學科體系正在建立過程中。由于受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分業管理等問題的影響,我國物流業呈現一個分散的狀況,再加上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物流教育條塊分割的狀況也未得到徹底的改變。因此,各學科專業的研究領域、研究目標、研究的重點不明確。新設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原來某一物流相關學科的轉型,使物流學學科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進行構建,以期對今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調整和不斷完善起到指導作用。

3.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設計方法

學科是指學術的分類,是指一定的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學科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學科的成熟將要引發這個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集成。對于在一定層次和高度已經認識清楚的事物,人們將會在更高的層次上來認識。物流學學科的發展也是這樣的。以前人們所認識的重點是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這些學科。目前我們認識到,這些學科必需進行集成才能達到更大規模的優化,而這個更大規模的范圍就是物流學學科的研究范圍。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過程,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總費用最小,因此,經濟指標是衡量物流系統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學必然涉及經濟學的有關內容,特別是近代興起的技術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關系。在對作為物流要素的對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對對象物產生時間維和空間維物理性變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術科學的許多領域。在運輸技術、倉儲技術、搬運和包裝技術中融合了機械、電器自動化等學科的成果。對物流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須以數學特別是應用數學、運籌學等為基礎,也要以電子計算機作為手段來實現分析和控制的目的,這些都是物流學的研究范疇。綜上所述,物流學可以說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或是管理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鑒于此,我們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提出以下兩種設計方法,供大家討論和完善。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一種設計方法:

將物流學作為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個一級學科,物流學下面進一步分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二級學科。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表1。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管理學

物流學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經濟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二種設計方法:

在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設立一個二級學科——物流管理工程,該二級學科下可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個研究方向。將物流經濟作為經濟學學科門類中應用經濟學下產業經濟學二級學科的一個研究方向。這種設計方法可鼓勵多學科共同研究物流問題。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表2。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應鏈管理

物流系統分析

等等

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

物流經濟

等等

在上面兩種設計方法中,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基本構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子學科,有必要對這三個子學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為:“高效、低成本地將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等由始發地向消費地進行儲存和流動,并對與之相關的信息流進行規劃、實施和控制,以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論強調物流學科研究的重點就是對物流系統的管理。在我國,物流管理學科應該作為國內物流學的重點子學科進行研究。

物流活動是由物流組織來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企業的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業務的具體運作、物流過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與評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論的指導。物流與許多的管理學專業有關,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學科有著自己的研究范圍。

(1)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可以概括為: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學科的內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對象是物流系統,它是由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物質資料(物品)的運動構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物品實體運動的客觀規律,它包括物品運動的時間及時性、路徑合理性、速度的經濟性以及物品運動過程中的停滯和相關形質變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學科是研究以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來分析處理物流活動,設計建立物流系統,以及對物流問題進行決策的科學。因此,物流管理學科必須以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為基礎,以網絡化的電子信息技術為支撐。

(3)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

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的方法與科技成就,闡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動的規律,發展物流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過程的運作效率。該學科作為一個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方法、管理數學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理論;掌握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物流計劃、預測、決策、經營、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4)物流管理學科的特點

物流管理學科具有理論與應用并重的特點,將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實踐領域,通過分析宏觀和微觀物流發展的規律,研究發展適合宏觀管理和企業管理特點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

(5)物流管理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管理實際是對物流活動的管理,通過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運動,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統”作為概念所反映的物質實體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業構成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運動不僅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而且還由于它的運動,使社會經濟主體之間形成供應鏈。科學地進行物流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可消除或緩解經濟主體之間聯結點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學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動化的物流設施,建設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和工程設計,建成后需要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物流的載體——運輸車輛、自動立體倉庫、裝卸搬運設施的建設等,也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實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術,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學的許多學科方向,如機械、建筑、電子、信息、材料、交通運輸等等。

在眾多的理論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種含義(見本文第一部分)。我們認為,“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工程,國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劃在了工學學科門類下。

(1)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是多目標決策的、復雜的動態物流系統,主要從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2)物流工程學科的內涵

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對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研究。設施設計是工程的靈魂,規劃設計是物流系統優劣的先決條件。物流工程為物流系統提供了軟件和硬件平臺。一個良好的物流系統不能僅留在規劃階段,需要通過具體的工程建設來實現,物流工程的實施過程就是完成整個系統的硬件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過程,同時也需要規劃軟件的功能。在進行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和實現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其經濟性指標,又要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科學性。因此,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以工學學科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它既是技術學科,也有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滲透。

(3)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

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工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根據物流系統的基本要求,對復雜物流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實施,以提高物流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

(4)物流工程學科的特點

物流工程學科具備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僅要運用自然科學中常用的科學邏輯推理和邏輯計算,同時,也常采用對系統進行模型化、仿真與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計算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學科的意義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意義主要在于培養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時掌握管理方面堅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物流工程理論、系統規劃設計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具備獨立從事大型物流工程項目規劃、實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技術人才。

3.3物流經濟

物流學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資源優化配置、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宏觀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增長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靠的是經濟學理論,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理論在物流研究中的具體應用。

日本行政管理廳統計審議會對物流的定義是:“物的流通是與商品的物理性流動相關聯的經濟活動,包括物資流通和情報流通。物資流通由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以及運輸基礎設施活動組成。”日本的物流定義中強調了物流是一種經濟活動,物流在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從經濟學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經濟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經濟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物流產業的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問題。

(2)物流經濟學科的內涵

物流經濟學科應以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和中國宏觀物流問題的關注為基礎,以深度分析宏觀物流發展趨勢及宏觀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經濟發展中的宏觀物流理論體系;同時應關注微觀物流經濟的研究,研究重點集中在與企業問題有關的物流企業制度、物流項目評估、物流市場需求預測等政策和理論問題上。

(3)物流經濟學科的目標

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目標為:研究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及其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關系,對物流業發展提出決策建議,成為有關決策部門和企業的思想庫和參謀部;加強物流經濟理論體系建設并與國際物流經濟學科接軌。

(4)物流經濟學科的特點

物流經濟學科同樣具備多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相關學科有運輸經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經濟、信息經濟和會計學等。該學科的特點就是要緊密結合物流業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宏觀和微觀的物流發展問題進行理論探討。

(5)物流經濟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物流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同時對實現資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還以本身的宏觀效益支持國民經濟的運行,改善國民經濟的運行方式和結構,促使其優化。特定條件下,物流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一個新的物流產業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產業結構。因此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必將促使國民經濟向更加合理的、協調的方向發展。

4.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建議

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物流人才的培養應該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物流學學科的設置應立足于培養復合型物流人才。按照這一思路,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和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如下幾點相關建議:

(1)保留現有某些按物流環節設置的物流類專業。這類專業有交通運輸、油氣儲運工程、包裝工程等,它們既是按物流環節設置的專業,也分屬不同的行業。這些專業都有他的特定的領域適用性,不一定要全盤改造成為物流工程專業。

(2)盡快構建和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進一步明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等學科專業的內涵。

(3)加強高校、學術團體、企業之間的交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問題進行不斷的探討,逐漸深化,,在適當的時候向國家提出調整學科專業目錄的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丁俊發,現代物流與中國經濟發展,首屆中國物流學會年會,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統論,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M

[3]宋偉剛,物流工程及其應用,機械工業

出版社,2003,M

篇(7)

關鍵詞:物流學學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

1引言

物流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一個新興聚合型產業,它的理論與實踐必然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競爭的國際化、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的一體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階段。許多專家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實踐的發展,需要對物流學理論更深入、更規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我國物流發展的要求、適應物流學理論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提出關于對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們的爭鳴和共同探討。

2.構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從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提出物流這一概念開始,就有許多爭論,并逐步深化與發展,到目前為止,各國對物流的定義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物流業已成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已是既成的事實,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無可質疑。物流作為一門科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國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物流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這個學科就是“物流學”。直至目前,物流學還是一個沒有進行充分研究的新學科,建立和不斷完善這樣一個學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這個學科下面又應該包含哪些子學科、其學科體系究竟如何?這是長期致力于物流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2.1物流實踐的發展急需明確物流學學科體系

目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和物流學理論研究上的滯后已嚴重影響了中國物流實踐的發展。物流實踐活動對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影響日益明顯,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然而,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物流學學科體系至今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致使物流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學學科的本質還沒有被全面揭示出來,進而直接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

2.2新興的物流學呼喚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

物流學理論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術和物流模式,產生了許多傳統學科無法解釋的問題,帶來了傳統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學學科。通過理論研究,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物流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由管理學、經濟學、工學和理學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興學科;物流學學科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作為一個學科,物流學有著自己的學科體系。從物流學理論研究出發產生的建立物流學學科體系的需求,是學科發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

為適應物流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深入,社會和經濟發展各對層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長,目前我國物流教育正在快速發展(見下表),從2001年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專業,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辦物流專業。但是,我們的同仁中仍在對有關物流的學科專業的內涵進行著討論。例如,對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從系統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稱為物流系統工程,簡稱為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從物流系統整體出發,把物流和信息融為一體看作一個系統,把生產、流通和消費全過程看作是一個整體,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物流系統規劃、管理和控制,選擇最低的物流費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顧客服務,達到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組織管理活動過程。”這樣,就從方法論、工學、管理學三個角度對同一概念產生了三種定義。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試想,在這種內涵混亂的情況下,必然產生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是由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產生的。

近三年我國招生物流專業的高等學校數

2.4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對今后學科的調整和完善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目前我國的物流學學科體系正在建立過程中。由于受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分業管理等問題的影響,我國物流業呈現一個分散的狀況,再加上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物流教育條塊分割的狀況也未得到徹底的改變。因此,各學科專業的研究領域、研究目標、研究的重點不明確。新設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原來某一物流相關學科的轉型,使物流學學科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進行構建,以期對今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調整和不斷完善起到指導作用。

3.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設計方法

學科是指學術的分類,是指一定的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學科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學科的成熟將要引發這個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集成。對于在一定層次和高度已經認識清楚的事物,人們將會在更高的層次上來認識。物流學學科的發展也是這樣的。以前人們所認識的重點是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這些學科。目前我們認識到,這些學科必需進行集成才能達到更大規模的優化,而這個更大規模的范圍就是物流學學科的研究范圍。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過程,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總費用最小,因此,經濟指標是衡量物流系統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學必然涉及經濟學的有關內容,特別是近代興起的技術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關系。在對作為物流要素的對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對對象物產生時間維和空間維物理性變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術科學的許多領域。在運輸技術、倉儲技術、搬運和包裝技術中融合了機械、電器自動化等學科的成果。對物流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須以數學特別是應用數學、運籌學等為基礎,也要以電子計算機作為手段來實現分析和控制的目的,這些都是物流學的研究范疇。綜上所述,物流學可以說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或是管理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鑒于此,我們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提出以下兩種設計方法,供大家討論和完善。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一種設計方法:

將物流學作為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個一級學科,物流學下面進一步分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二級學科。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二種設計方法:

在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設立一個二級學科——物流管理工程,該二級學科下可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個研究方向。將物流經濟作為經濟學學科門類中應用經濟學下產業經濟學二級學科的一個研究方向。這種設計方法可鼓勵多學科共同研究物流問題。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

在上面兩種設計方法中,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基本構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子學科,有必要對這三個子學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為:“高效、低成本地將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等由始發地向消費地進行儲存和流動,并對與之相關的信息流進行規劃、實施和控制,以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論強調物流學科研究的重點就是對物流系統的管理。在我國,物流管理學科應該作為國內物流學的重點子學科進行研究。

物流活動是由物流組織來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企業的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業務的具體運作、物流過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與評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論的指導。物流與許多的管理學專業有關,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學科有著自己的研究范圍。

(1)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可以概括為: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學科的內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對象是物流系統,它是由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物質資料(物品)的運動構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物品實體運動的客觀規律,它包括物品運動的時間及時性、路徑合理性、速度的經濟性以及物品運動過程中的停滯和相關形質變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學科是研究以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來分析處理物流活動,設計建立物流系統,以及對物流問題進行決策的科學。因此,物流管理學科必須以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為基礎,以網絡化的電子信息技術為支撐。

(3)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

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的方法與科技成就,闡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動的規律,發展物流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過程的運作效率。該學科作為一個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方法、管理數學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理論;掌握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物流計劃、預測、決策、經營、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4)物流管理學科的特點

物流管理學科具有理論與應用并重的特點,將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實踐領域,通過分析宏觀和微觀物流發展的規律,研究發展適合宏觀管理和企業管理特點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

(5)物流管理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管理實際是對物流活動的管理,通過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運動,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統”作為概念所反映的物質實體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業構成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運動不僅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而且還由于它的運動,使社會經濟主體之間形成供應鏈。科學地進行物流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可消除或緩解經濟主體之間聯結點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學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動化的物流設施,建設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和工程設計,建成后需要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物流的載體——運輸車輛、自動立體倉庫、裝卸搬運設施的建設等,也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實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術,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學的許多學科方向,如機械、建筑、電子、信息、材料、交通運輸等等。

在眾多的理論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種含義(見本文第一部分)。我們認為,“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工程,國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劃在了工學學科門類下。

(1)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是多目標決策的、復雜的動態物流系統,主要從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2)物流工程學科的內涵

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對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研究。設施設計是工程的靈魂,規劃設計是物流系統優劣的先決條件。物流工程為物流系統提供了軟件和硬件平臺。一個良好的物流系統不能僅留在規劃階段,需要通過具體的工程建設來實現,物流工程的實施過程就是完成整個系統的硬件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過程,同時也需要規劃軟件的功能。在進行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和實現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其經濟性指標,又要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科學性。因此,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以工學學科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它既是技術學科,也有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滲透。

(3)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

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工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根據物流系統的基本要求,對復雜物流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實施,以提高物流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

(4)物流工程學科的特點

物流工程學科具備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僅要運用自然科學中常用的科學邏輯推理和邏輯計算,同時,也常采用對系統進行模型化、仿真與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計算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學科的意義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意義主要在于培養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時掌握管理方面堅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物流工程理論、系統規劃設計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具備獨立從事大型物流工程項目規劃、實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技術人才。

3.3物流經濟

物流學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資源優化配置、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宏觀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增長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靠的是經濟學理論,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理論在物流研究中的具體應用。

日本行政管理廳統計審議會對物流的定義是:“物的流通是與商品的物理性流動相關聯的經濟活動,包括物資流通和情報流通。物資流通由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以及運輸基礎設施活動組成。”日本的物流定義中強調了物流是一種經濟活動,物流在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從經濟學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經濟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經濟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物流產業的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問題。

(2)物流經濟學科的內涵

物流經濟學科應以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和中國宏觀物流問題的關注為基礎,以深度分析宏觀物流發展趨勢及宏觀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經濟發展中的宏觀物流理論體系;同時應關注微觀物流經濟的研究,研究重點集中在與企業問題有關的物流企業制度、物流項目評估、物流市場需求預測等政策和理論問題上。

(3)物流經濟學科的目標

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目標為:研究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及其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關系,對物流業發展提出決策建議,成為有關決策部門和企業的思想庫和參謀部;加強物流經濟理論體系建設并與國際物流經濟學科接軌。

(4)物流經濟學科的特點

物流經濟學科同樣具備多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相關學科有運輸經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經濟、信息經濟和會計學等。該學科的特點就是要緊密結合物流業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宏觀和微觀的物流發展問題進行理論探討。

(5)物流經濟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物流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同時對實現資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還以本身的宏觀效益支持國民經濟的運行,改善國民經濟的運行方式和結構,促使其優化。特定條件下,物流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一個新的物流產業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產業結構。因此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必將促使國民經濟向更加合理的、協調的方向發展。

4.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建議

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物流人才的培養應該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物流學學科的設置應立足于培養復合型物流人才。按照這一思路,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和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如下幾點相關建議:

(1)保留現有某些按物流環節設置的物流類專業。這類專業有交通運輸、油氣儲運工程、包裝工程等,它們既是按物流環節設置的專業,也分屬不同的行業。這些專業都有他的特定的領域適用性,不一定要全盤改造成為物流工程專業。

(2)盡快構建和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進一步明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等學科專業的內涵。

(3)加強高校、學術團體、企業之間的交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問題進行不斷的探討,逐漸深化,,在適當的時候向國家提出調整學科專業目錄的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丁俊發,現代物流與中國經濟發展,首屆中國物流學會年會,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統論,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M

[3]宋偉剛,物流工程及其應用,機械工業

出版社,2003,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色资源av中文无码先锋| 一本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久久丫精品国产| 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 婷婷五月婷婷五月|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少妇荡乳情欲办公室456视频 |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2019国自产拍| 肥臀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杨依粉嫩蝴蝶150p|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三|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丰满熟妇xxxxx|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欧洲mv日韩mv国产|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中国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凸凹人妻人人澡人人添|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性满足bbwbbwbbw|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亚洲av综合色区| 无码人妻h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