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3 16:29: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科學研究 創新型人才 培養途徑
1.引言
作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擔負著為社會提供創新人才和進行科技創新的重任。隨著國家對創新體系建設的深入,高校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體系承擔的科學研究任務日益繁重,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對人才創新能力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兼顧融合科學研究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發揮科學研究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積極作用已經成為擺在高校面前的重要命題。
2.科學研究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2.1科學研究是建設一支創新型高素質師資隊伍的根本保證。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對學生的影響莫過于教師的言傳身教,要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學生,必須建設一支創新型高素質師資隊伍。而教師創新素質不同于其他人的創新素質,美國學者史密斯認為,所謂創新型教師,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將其積極運用于教學中,并且有獨特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的教師[1]。因此,要建設一支創新型高素質師資隊伍必須重視科學研究工作。科學研究作為探索未知的實踐性創造活動,不僅能夠有效克服教師創新意識薄弱、學科知識落后、知識結構不均衡的缺點,而且可以激發教師進行研究探索的興趣,培養鍛煉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培育科學洞察、獨立思考、邏輯推理與決策力。同時,科學研究作為一項系統研究工程,具有復雜性、多學科性、偶然性等特點,教師通過科學研究可以不斷深化專業領域,拓展學術視野,掌握新的知識與理論,提高學術和教學水平。所以,廣泛開展科學研究,不斷強化教師的創新意識,是高校培養創新型高素質師資隊伍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迎接創新人才培養挑戰的必然選擇。
2.2科學研究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內在要求。
隨著社會對創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斷提升,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正在從注重傳授知識、單純強調課堂教學,轉向強調綜合應用和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教育目標和方向的轉變必然要求改革現有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和拓展符合創新型人才成長的培養手段。科學研究作為教學以外的高校另一種社會職能,是一種智力、心力和勞力相綜合的創造性的勞動,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活動,可以更多地了解和感受科學研究的全過程,加深對現有知識的理解,擴大知識面,有利于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依托科學研究開展教學改革,可以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實現教學與科研互補互動。因此,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的教學資源優勢和科學研究優勢,基于科學研究的各組成要素拓展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是全面推進創新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
2.3科學研究是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基礎。
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準確把握創新型人才的內涵,而什么樣的人才是創新型人才呢?美國《創新雜志》對創新型人才所下的定義是:運用已有的知識想出新辦法、建立新工藝、創造新產品[2]。國內學者對創新型人才的內涵的普遍共識是“具有創新思想”或“具有創新精神”。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創新型人才定義為具備敏銳創造性思維和合理的知識結構且能夠孕育出新觀念,并能將其付諸實施,取得新成果的人。簡單地說,創新型人才除了具備較強的創新綜合素養外,更要有突出的創造性和科學性。因此,培養一名合格的創新型人才的著眼點不僅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理論、具備就業和謀生技能,養成德才兼備的全面素質,而且要在發展智力的基礎上突出科學精神、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而良好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必須在科學研究的氛圍和環境中才能得到培養、鍛煉和熏陶。所以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必須以科學研究為基礎,實現教學與科研的有機融合。
3.高校科學研究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相結合的現狀和問題
3.1高校科學研究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相結合的現狀。
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以及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高校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日益突出。據統計,“十一五”以來高等學校承擔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占半數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點重大項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有分別占全國總數的64%和31.7%;高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分別占授獎總數的52.3%、37.0%和30.9%[3]。同時,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23.3%,人數達2907萬,研究生人數達140萬[4]。在科學研究和創新型人才的規模和質量迅速發展的狀況下,兩者的結合日益緊密。主要表現為:科學研究逐漸成為教學創新思想的重要源泉,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提供了借鑒素材;部分高校設立了針對大學生的科研專項課題和學生科研助手崗位、組建了課外科研興趣小組、實施了科研項目吸納學生參與研究的計劃,做出了讓學生直接參與科學研究的嘗試。
3.2高校科學研究和創新人才培養相結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雖然科學研究和創新人才人才培養的結合不斷加強,高校從內部管理機制和人財物投入進行了改革,但作為一種創新人才培養的新嘗試,兩者在結合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政策單一孤立不夠系統、學生參與度流于表面不夠深入、結合方式簡單覆蓋面狹窄等,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結合途徑單一,對科學研究的利用率較低。科學研究是一項系統工程,涵蓋了項目、平臺、團隊、產學研合作等眾多要素,每個要素又包含了不同創新層次。因此,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就必須建設一個涵蓋科學研究全部創新要素和不同創新層次的結合體系。而目前科學研究和創新人才培養的結合仍是以科研項目為主,且僅僅停留學生參與學習的初級創新層次。對于平臺、團隊、產學研這些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要素,由于存在著人員復雜、經費較大、運行繁瑣等問題,高校在利用這些要素方面雖然也積極做出了嘗試,但都是斷斷續續、點到為止。這種單要素結合方式,不僅造成高校內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匱乏,而且導致學生創新環境、培養手段的單一和創新資源的巨大浪費。
4.基于科學研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4.1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
發揮科學研究的積極作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最好方式莫過于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及主持科學研究活動,讓其親身體會和學習創新的過程。首先,營造寬松的科研政策和濃郁的科學研究氛圍,為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制定扎實的校園文化環境和政策制度。其次,按照學生個人創新能力的大小設立合理的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活動的層次。一要吸收學生參與到大型科研項目的研究中,尤其是國家層面的重大科學研究活動,如“973”、“863”、“國家攻關”等國家中科技計劃項目。通過參加重大科研計劃,可以使學生對于大型科研項目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接觸科學發展的前沿和先進的科學研究手段,在掌握嚴謹的研究方法的同時,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二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符合自身知識水平結構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般性科研課題,例如省市一級的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等,使學生學會在具體科研實踐中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科學問題,并在科學研究中檢驗知識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三要針對學生設立低門檻的科研課題,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凝練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和方向,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開展一些深度的研究,真正當回科技創新的掌舵者。
4.2整合開放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地。
高校科技創新平臺是為了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統一起來,實現人才和資源的充分共享,繼而形成一種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組織運行模式[5]。作為高校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平臺的根本任務就是整合、集成、優化科技創新資源,提高高校科學研究和創新型人才培養能力。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高校內部已經建設了完善的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科技學園區、各類研究所等科技創新平臺在內的創新平臺體系,具備了向學生開放的物質條件基礎。因此,高校要主動將科研平臺納入到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圍繞課程設置、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培養環節,提高科研平臺在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效益。首先要在學生培養方案別是研究生教育培養階段增設學生科技創新實踐科目,將進入科研創新平臺實習鍛煉納入到學生的綜合考評,促進學生主動進入各類科研創新平臺學習。其次要改變科研平立運行、單獨面向學生開放的現狀,從整體和宏觀的角度設計開放型學校科研創新平臺制度,建立“競爭、開放、流動、共享”的科技創新大平臺運行機制。最后要明確平臺向學生開放的方式和方法,并考慮由此而造成的運行成本負擔,從人員、經費、設備、項目等物質方面給予物質條件支持,保障平臺對學生進行實質型開放。
4.3深化產學研合作模式,聯合培養創新型人才。
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在激烈的市場和技術競爭壓力下,對創新型人才有著強烈的渴望和評價標準。同時企業作為產品生產者,掌握著豐富的創新資源,以及對創新發展方向有著敏銳的判斷力。因此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過程中必須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的生產經驗和實踐資源,培養企業急需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實現創新人才從學術型向產業型的平滑過渡。第一,高校要結合專業培養目標,緊密依靠行業專家和企業的技術骨干,共同制定和開展人才培養方案,推進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建設,讓企業創新理念全面融入創新人才成長過程。第二,在企業設立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改變過去簡單參觀介紹的實踐模式,讓學生深入工廠生產一線,親自體驗企業的科學管理、先進設備、高新技術,及時了解掌握行業的發展動態、新技術、新產品,以此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創新的欲望和創造的潛能。第三,建立共同的研發機構,拓寬校企合作的規模和深度。既可依托高校現有的科研機構,又可在所屬的產業領域內獨立建設適應未來發展的研發中心。通過共同建設面向行業共性、關鍵性技術的研發平臺,在深化產學研合作的同時,可進一步拓展培養創新型人才模式,尤其是為碩士、博士等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了研發載體。
4.4注重建設學生創新團隊,培養科研創新合作意識。
高校科研創新團隊是由以科技創新為目的,圍繞共同目標,愿意相互承擔責任的若干技能互補的科技研發人員組成的團隊。由于研究氛圍濃重、研究目標明確、學術交流活躍、創新思想迸發,高校科研創新團隊一直都是科學突破、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并成為創新人才凝聚和培養的重要載體。因此,建設大學生創新團隊,聚集擁有共同科研興趣愛好和目標的大學生,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姓,加快創新思想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播。大學生創新團隊建設的途徑有很多,但基本以下面三種模式為主:(1)發揮校園學生社團的凝聚力,圍繞具有共鳴性的科研熱點,通過政策引導和輿論宣傳,引導學生自發組建紀律較為松散的各類課外科技創新型社團。(2)依托國家各類科技競賽,如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挑戰杯”科技創新大賽等賽事,在投入一定人力和財力的基礎上,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組建競賽型創新團隊。(3)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為目標,在導師的指導下組建課題型研究創新團隊。
5.結語
創新型人才培養有其自身規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為學生提供參與創新創造實踐的機會,營造寬松融洽的學術氛圍,使學生在接受固定課程體系學習和基本創新技能訓練的同時,參與科學研究項目,接受科研一線教師的指導,通過親身學習和體驗科學研究開發實踐,把握科技創新的實質,接受創新文化熏陶。因此,培養造就科技創新型人才必須充分利用高校科學研究條件,依靠科技創新實踐促進科技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意識和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田淑梅,劉波平,韓益鵬.淺議高校教師的創新能力素質[J].科學教育論壇,2005,(23):187.
[2]黃志廣劉效梅試論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模式和途徑[J].教育與現代化.2007,(4):10-13.
[3]國家科技三大獎高校獲164項占授獎總數64.8%.news.省略,2010-1-12.
科研與教學的互動是高校的重要特征,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針對當前高校科教融合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背景與特色,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依托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優勢科研資源,凝聚老師與學生的科教相融的共識,將老師的科學研究與本科教學過程、學生第二課堂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探索并實施科教融合的應用型生物醫學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
生物醫學工程;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不斷拓展人才培養資源與渠道,將多方面的辦學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的優勢。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是高校的主要職能,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1,2]。科教融合是指科學研究與教書育人有機地結合,充分發揮高校科學研究的優勢培育高素質專業人才。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理、工、醫高度融合與交叉的學科,應用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生物醫學、電子技術理論基礎以及醫學與電子信息相結合的工程技術能力,能在醫療器械、醫療衛生等相關行業從事工程技術開發、服務、管理和教育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3]。全面推進科教融合,可以有效地培養生物醫學工程本科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進而提高其專業基本能力與素質。但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往往沒有得到很好地結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學校重視科研而輕視教學,提升高校科學研究能力與水平,學校可以獲得更多地經費、吸引大量地生源、獲得更高的聲譽。同時,在教師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年終考核,甚至資源分配的過程中,以承擔科研項目的數量、的情況等作為考察重點,而授課內容、課時量甚至教學方式和效果僅僅作為參考方面不起決定性作用。二是老師往往重視科研、忽視教學工作。部分老師教學熱情不夠,為教學而教學,沒有站在人才培養的高度去教學,由于科研任務繁重,占據了大師的工作時間,在教學上面所花的時間與精力相對較少。三是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的機會相對較少[4]。一方面大學期間學生的課程學習壓力比較大,很難有地時間參與專業方面的科學研究;另一方面本科期間在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還不高,基礎還不扎實,在老師的科研項目中所起到的作用甚少,老師更希望研究生來參與科研項目。針對當前高校科教融合所存在的普遍的問題以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背景與特色,我校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利用廣西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學科、八桂學者崗位、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相關的優勢學科研究平臺,以及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主要的重大科研項目和以廣西八桂學者為帶頭人的高端師資隊伍為主的科學研究資源,積極制訂相關措施與政策,將學科平臺和科研資源帶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去,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定期舉辦以科教融合為主題的討論活動,凝聚專業老師與學生的共識
科教融合,思想先行。不僅要讓專業老師認識到科教融合的重要性,更要讓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科教融合是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因為學生是科教融合的主體,只有學生愿意參與,老師愿意參與指導,才可能實質性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定期舉辦學院層面的專題討論,圍繞科研服務本科教學的模式與途徑這一主題展開討論,甚至將一些典型案例在會上進行分享。在討論會上,除了專業老師參與外,學生代表也應出席,通過老師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可以逐步凝聚大家對科教融合模式的共識,還可以讓老師與學生進行相互地了解,為更好地貫徹科教融合專業實踐活動奠定基礎。科教融合對于老師與學生雙方面都是受益的。一方面,科教融合可以讓學生接受到最新的前沿專業知識,既可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或者不可或缺的補充。另一方面,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活躍,跳躍性較強,老師可以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獲得新的科研思路。科教融合的實施不僅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更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舉措和動力源泉。
二、將老師科研成果引入理論與實踐教學,實現科學研究與教學過程的有機融合
課堂教學是實施專業教育的主要陣地,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要求任課老師在課程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結合自身的科學研究實施課堂教學和專業教育,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的課堂教學效果[5]。我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定位于培養生物醫學電子儀器行業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在課程教學內容上要求老師圍繞這一核心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中,結合老師的科學研究,充分體現解決醫療器械產業關鍵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培養要求,在課程體系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方式的探索、學生成績的考核等方面,增加科教融合方面的內容。比如在有限的課時內,改革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基礎課《算法與數據結構》的授課內容,增加與生物醫學儀器研制直接相關的算法方面的知識點,如插值、擬合等,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結合老師在生物醫學信息檢測方面的科學研究組織教學內容。又比如在《傳感器原理》、《醫學儀器原理》等專業課程的教學中,要求老師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的經歷,并在醫學儀器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科學研究成果。改革實驗課堂教學和課程設計的組織形式,要求教師在教材的編寫與選擇、教學內容與方法、作業布置與評改等環節與領域貫徹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要求,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特別鼓勵專業老師結合科學研究中的關鍵技術問題設計實驗項目,在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讓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研究,實現科學研究與學生第二課堂的有效融合
第二課堂的作用是培養學生專業興趣,拓寬專業知識面,培養專業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二課堂的開展必須遵循適應性、創新性和主體性原則,即第二課堂應當與大學生的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要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過程應有一定的挑戰性。老師的科學研究與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有效融合,對于提升學生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6]。它既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指導思想,也由于科研項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學生實質性地參與老師科研項目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對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專業素養具有重大地促進作用。我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主要是圍繞學生參與生物醫學傳感與儀器、生物醫學信息處理等方面科研項目的研究。第一,定期向學生公開教師科研課題,讓學生選擇參加老師科研項目。要求老師認真指導學生專業科技活動,讓學生實質參與。要求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以閱讀文獻、參與學術討論等方式參與課題,大三和大四學生可以參與科學實驗、數據分析等項目研究過程。第二,鼓勵老師從科研項目中凝練大學生創新項目由學生承擔,除了承擔國家級和廣西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項目外,學院還設立專項經費,定期支持一批院級大學生創新項目,并明確鼓勵學生結合指導老師承擔的科研課題的研究內容組織申報。第三,鼓勵老師從科研項目中根據畢業設計的要求,擬定畢業設計題目,供學生承擔。在2015屆本科畢業設計題目中,有超過50%的題目與老師的科研項目有關,還有20%左右的題目與學生承擔的大學生創新項目有關。第四,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科協協同育人計劃項目。依據我校《科教協同育人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學生參與老師主持的科研項目,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通過學校的考核后可以替代部分課程設計、實習甚至畢業設計的學分。一方面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的興趣,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這給了學生一定的責任與任務,同時也可以協助老師完成科研項目的研究。第五,依托生物醫學電子領域的企業和大型醫院建立完善的專業實習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地來自于生產實際的科研資源,依托合作企業或醫院的專業技術人才,建立指導學生科學研究的專業師資隊伍。加強校企醫合作,充分利用企業和醫院的資源培養學生的專業工程實踐能力,派出學生到企業或者醫院通過實習、做畢業設計等方式實質性參與專業領域的科學研究。
四、擴大學科科研平臺的開放,實現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過程的無縫對接
對于生物醫學工程這一工科專業來說,實驗室既是實驗教學的重要陣地,也是培養工程實踐創新人才的基礎平臺。學科科研平臺面向本科生開放,建立健全實驗室開放機制,切實增加學生專業工程實踐的機會,是實施科教融合過程,保障科教融合效果的重要手段[7]。學院立足專業辦學實際情況,加強實驗平臺硬件保障,構建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出臺了《實驗室開放的管理辦法》,完善了學院的實驗室管理制度,規范了本科生進入實驗室的管理,既為學生進入實驗室從事專業實踐活動提供了方便,也加強了學生的安全責任意識以及實驗室的有序管理。經過近幾年的實踐,已經構建并形成了符合學院學科專業特點的學生進實驗室模式與制度。在周末、在晚上都會有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專業老師經常在實驗里直接指導學生參與專業實踐活動。總之,通過近幾年鼓勵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融入老師的科研項目研究活動中,取得得了良好的成效,提升了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研究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地提高,直接參與老師科研項目的比例達到了30%以上,還有大約40%的學生通過大學生創新項目、畢業設計的形式參與了科學研究。學生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近3年,本科生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申請各類專利15件,獲得各類科技競賽獎勵20余人次,而且這些本科生研究成果在逐年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凡,周從照.科教結合協同育人[J].中國大學教學,2015(1).
[2]星.科教融合培養創新型人才[J].中國大學教學,2014(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武宇華.科教融合的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
[5]段釗,王貴榮.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6(1).
[6]高璐璐,魏學文,肖蘇.對高校第二課堂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高教學刊,2016(4).
關鍵詞:新時期;新形勢下;高校研究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8-00-01
研究生是高校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一支重要力量,隨著高校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學位點的大幅度增加,研究生教育日益成為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點和核心。
一、研究生教育對學科建設的牽動作用
在《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戰略報告》中指出,學科建設是高等教育,特別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礎。學科建設作為研究生教育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決定者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規模。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須緊緊依靠學科建設。同時,我們要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必須加強學科建設,提高學科的水平。當前高校的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學位點數量大幅度提高,自然而然地對學科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牽動學科向著更高的水平努力。無論是什么階段,什么狀況,只要發展研究生教育,就必然牽動學科建設。從研究生教育和學科建設的關系上來講,高校重視研究生教育,就是重視學科建設;支持研究生教育,就是支持學科建設。重視和支持研究生教育的程度,直接關系到學科建設的深度和廣度。
二、研究生教育對科學研究的拉動作用
研究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力量。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是產生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客觀要求。從科學研究來看,研究生具有精力充沛、思想活躍、思維敏捷等特點,接受了系統的專業知識教育,具有了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尤其是博士生,經過了碩士培養階段的科研訓練,能夠與導師合作,已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研究生作為導師的助手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或獨自承擔科研項目,都會拉動科研工作的發展。加強研究生教育,一方面將導師長期積累的科研成果、科研方法傳遞給研究生,有利于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另一方面促使導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以不斷滿足學生對科研工作的需求。研究生教育是調動研究生和導師兩個科研主體積極性的關鍵。因此,加強研究生教育是提高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研究生培養對于提高導師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從論文題目確定到論文完成,都與導師水平密切相關。特別是“雙肩挑”的研究生導師,由于行政事務的繁瑣,往往沒有很多的時間閱讀最前沿的文章,而且研究生可能涉獵很多方面的問題,不一定都是導師很熟悉的,研究生可能在某個具體點上比導師還熟悉,這就要求導師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來指導研究生。導師的指導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導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三、研究生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帶動作用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任務。無論是本科教育,還是研究生教育,一個共同的的使命就是培養人才。一所高水平的大學,既有強有力的本科教育為基礎,又有相當規模的研究生為支撐。縱觀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生規模一般與本科生相當,有的甚至超過本科生數。在教學來看,研究生教育對教師的理論水平、學術研究能力、教育教學方式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促使教師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重視學生科研基本素質的訓練,并積極采取有利于人才培養的教學方式。更為重要的是,在一所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并重的大學,研究生教育中鮮明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特點不斷地向本科生滲透,讓本科生感受到濃厚的學術氛圍,感受到創新的氣息,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求知的動力。
四、研究生教育對社會服務的促動作用
社會服務是大學的基本功能。大學對社會的服務和貢獻主要通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來實現。研究生教育既對大學的人才培養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又對大學的科學研究有明顯的拉動作用,從而對強化大學的社會服務功能有明顯的促動作用。西方國家的研究生教育,不僅要求導師的研究成果向社會服務,還要求研究生的成果向社會服務。當然,高校通過研究生教育培養出高層次的人才,能成為各個行業的骨干,也是社會服務功能的體現。
五、研究生教育對師資力量的推動作用
研究生是一支潛力很大的研究力量,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補充力量。加強研究生教育,根據學科需要,在研究中啟發他們的理論思維,鍛煉他們的研究方法,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對于增強高校的師資力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是研究生教育能直接促進現有師資水平的提高,因為要培養高質量的研究生,研究生導師自身必須有很高的學術素養;二是每一個學科點要加強研究生教育,必須按照培養高質量研究生的需求去匯聚高水平的教師;三是學校的有關管理部門,也會按照培養高質量研究生的要求出臺一些制度,完善一些機制,穩定和吸引高水平的教師;四是通過研究生教育能夠培養出適合本學科發展的優秀人才,及時補充師資隊伍。可見,研究生已日益成為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主要源泉。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作為大學的三大職能,學科建設是實現三大職能的基礎,師資隊伍是實現三大職能的根本。因此,加強研究生教育,是推動高校持續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如何抓好這個“著力點”,將是擺在每一個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唐敖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4,(6).
[2]顧海兵.研究生教育制度必須改革[N].南方周末,2002,(08).
[3]龔永泉.研究生教育質量有下滑趨勢[N].人民網,2003,(02).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文件明確了提高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水平四大目標,爭取到2020 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到2030 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四大目標評價體系完善程度存在不一致,科學研究評價體系相對比較完善,社會服務相對收益比較大,導致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資源配置比重較大。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資源配置比重較大。高等教育供給結構不合理,培養模式比較雷同和固化,高等教育客體需求出現分流,高等教育供給主體受制于路徑依賴和經濟發展,供給主體區域分布不合理,導致高等教育失衡發展。目前,學界針對高等教育均衡發展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均衡發展概念、高等教育均衡發展差異原因分析以及相關政策建議等三個方面,代表性文獻主要有:張新科(2011)通過分析德國高等教育卓越計劃,提出加大對高校科研項目投入,集聚高等教育均衡發展的優質資源,從均衡發展向卓越發展理念過渡;余宏亮(2013)通過對高校區域分布失衡的歸因分析,得出歷史條件是基礎因素,政府調控是重要導向,經濟基礎是根本原因,制度安排有扶強偏差,并提出改變高校招生方式,加大地方高校經費投入等方式促進高等教育均衡發展;許玲(2014)研究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協調程度,得出教育發展水平超前省份經濟發展潛力較大,并提出了保證高等教育落后省份經費投入政策建議;朱鋒(2015)從區域高等教育均衡發展概念界定,對區域高等教育均衡發展差異進行分析,并提出區域高等教育均衡發展基本途徑;戴勝利(2015)基于長江沿岸九省二市高等教育資源配置能力的差異,提出推進智慧教育理念、資源共享平臺、政府政策導向作用以及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有效溢出等高等教育均衡發展等四個方面措施。本文通過高等教育供給主體資源配置、供給結構、供給主體區域分布等供給側視角分析高等教育發展失衡原因,并從自主演變與政策引導相結合、高等教育供給結構多元化、補人才培養短板、完善高等教育評價體系等供給側視角提出高等教育均衡發展新路徑。
二、供給側視角下高等教育發展失衡現狀分析
(一)高等教育均衡發展內涵
高等教育均衡發展理念存在兩大誤區:第一,高等教育均衡發展平均化主義。高等教育均衡發展不能完全等比例發展,因為高等教育主體構成不一樣,等比例發展是被調節化的偽均衡,而不是高等教育自主均衡。第二,高等教育均衡發展機會均等主義。高等教育均衡發展不能倡導機會均等,因為高等教育各級主體起點不一樣,完全機會均等發展,對高等教育弱勢主體產生更加不利影響,形成馬太效應。
高等教育均衡發展內涵的關鍵是要強調主體認同感,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四大功能,高等教育均衡發展認同感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表現在四大功能之間協調均衡發展,均衡發展不是完全等比例發展,高等教育首要功能是人才培養,人才培養遵循帕累托改進原則,即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發展不能以損害人才培養為前提;其次,表現在四大功能自身均衡發展,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滿足自身發展規律,高等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供給側是否存在供給結構失衡問題;再次,表現在高等教育區域之間均衡發展,高等教育東中西部省際均衡發展,其供給結構空間布局合理,至少確立為地方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高等教育最低供應量;最后,表現在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均衡發展,高等教育資金投入、人才隊伍、政策制度等資源配置應符合高等教育主體發展要求,并通過資源向均衡水平以下高等教育主體傾斜來引導其均衡發展。
(二)供給側視角下高等教育發展失衡現狀
供給側視角下高等教育失衡發展現狀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之間不均衡發展,從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主體由高校教師單一主體承擔,教師作為供給主體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三者之間資源配置上出現失衡,、項目申請、社會兼職成為教師重要選擇。高校教師社會兼職成為新常態,主要受聘于政府、企業、其他社會組織,申請縱向、橫向項目成為學校、學科、教師等三者發展交匯點,項目申請最終演變成利益相關者的一致行動和共同選擇,從公開數量、項目申請和社會兼職情況來看,教師對論文、項目、社會服務投入比較大,必然影響到人才培養精力投入。二是人才培養自身失衡,1999 年教育部出臺《面向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大學進入全面擴招階段,截至2015 年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7. 5%,但相應人才培養資源供給沒有與人才培養需求相匹配,人才培養的師資、設備等資源供給跟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例如: 衡量人才培養重要指標生師比和教育經費投入,2007 年到2015 年這九年生師比呈現擴大趨勢,具體如表1 所示;2012 年生均公共財政公用經費達到歷史最高值9040 元之后,生均公共財政公用經費呈現負增長,具體如表2 所示。三是科學研究自身失衡,科學研究質量和層次不高,智能制造、3D 打印技術、生物制藥、新材料、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最新領域在核心關鍵技術存在不足,專利申請量不足美國、日本、德國等高校的1 /10,以SCI 來說,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平均被引次數8. 1 次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值11.3 次,被引用論文次數只位居世界第四,其中,高被引論文數量只占世界份額的11%,低于SCI 論文總量份額16. 2%。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美國、日本、德國專利被轉讓、許可比例平均50% 左右,根據《中國經營報》2015 年調查,我國高校被轉讓、許可專利比例為2. 03%。四是高等教育供給結構不合理,高等教育提供培養模式一方面過于路徑依賴,與社會需求存在滯后性,培養人才不是社會急需人才,與社會發展存在脫節;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差異性只體現為高等學校自身差異性,而高等教育培養模式差異性不大,具有類似性。從2005 年到2015 年,我國出國留學生數量逐年上升,從2005 年11. 85 萬人經過十年增加到2015 年52. 37 萬人,具體見表3 所示,出國留學人數增加表明我國高等教育供給結構不合理,不能有效滿足其需求,進而轉向到國外高等教育。五是高等教育區域發展不合理,我國高等教育受制于既有路徑和區域經濟,一方面東部省份高校數量整體多于中西部,優質高校數量遠遠多于中西部高校,以211高校為例,北京和上海兩大直轄市占據三分之一,中西部高校主要集中在武漢、西安和成都等三個城市,扣除三市影響,區域發展更加不均衡,具體如表4 所示;另一方面,東部經濟、文化發展較好,在吸引人才、生源等方面具有優勢,大學綜合實力較中西部高校存在優勢,出現像深圳大學這樣新生代大學,而在中西部地區不存在這樣的案例。三、供給側視角下高等教育失衡發展原因分析通過前面對供給側視角下高等教育發展失衡五大問題分析,高等教育發展失衡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參與者高等學校領導者、高等教育主管部門、高校教師、學生(家長)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會導致高等教育人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二是高等學校評價制度不健全,大學排行榜評價指標體系輕教學和文化傳承,重科研和社會服務三是高等教育主體評價體系錯位,教師職稱評價沒有與教學、科研相分離,形成科研顯性指標擠占教學隱性指標。
(一) 高等教育參與者信息不對稱
高等教育參與者涉及高等學校領導者、高等教育主管部門、高校教師、學生(家長),高等教育參與者之間存在三種委托關系:一是學生(家長)與高等學校領導者之間存在委托關系,學生( 家長) 為委托人,高等學校領導者為人;二是高等教育主管部門與高等學校領導者之間存在委托關系,高等教育主管部門為委托人,高等學校領導者為人;三是高等學校領導者與高校教師存在委托關系,高等學校領導者為委托人,高校教師為人。
從三種委托關系不難看出,人是高等教育供給方。由于參與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參與者之間的委托關系必然會帶來委托問題,也就是人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沒有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具體表現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委托問題其實就是人問題,高等教育領導者和教師作為人的供給方,其核心就是高等教育供給方問題。
學生(家長)真實想法是希望高等學校能夠全面合格培養學生,也就是學生( 家長) 注重的是高等學校生產功能,但其評價學校好壞只能通過高等學校傳導功能,依據其就業率、就業質量、學校排名。因此,高等學校領導者作為人就會注重高等學校傳導功能,哪些指標能夠體現其傳導功能就會偏向這些指標發展。學生(家長)就會產生逆向選擇,選擇注重傳導功能的高等學校,而沒有選擇注重生產功能的高等學校。高等教育主管部門真實想法是希望高等學校注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協調發展,也就是教育主管部門注重的是高等學校均衡發展生產功能,但其評價只能通過高等學校非均衡發展傳導功能,這樣高等學校領導就會存在道德風險,沒有按照教育主管部門真實想法去做,而是沿著有利于自身建設非均衡發展路徑去做。高等學校領導者真實想法是希望高校教師能夠按照學校制訂的人才培養計劃去做,但評價教師好壞很難依據人才培養質量生產功能,只能通過教學工作量、科研水平、社會服務情況等其他顯性指標傳導功能,高等學校評價教師就存在逆向選擇,高校教師自身也存在不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的道德風險。
(二) 高等學校評價制度不健全
高等學校作為供給方,具有生產功能和傳導功能,高等學校價值體現是其生產功能,而對其評價卻是傳導功能,如果傳導功能可以真實反映生產功能,傳導功能就是有效的,那么高等學校作為供給方就能滿足需求。目前對高等學校評價依據具體如圖2 所示,通過對高等學校評價制度指標來看,其傳導功能沒有完全反映生產功能,傳導功能強調論文、獎勵、榮譽、名師、社會捐贈、媒體影響力等顯性指標,這些指標都與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相關,與人才培養相關的一級指標是杰出校友,在二級指標中,與人才培養直接相關的畢業生整體就業質量或社會貢獻率等指標沒有直接體現,而是通過杰出校友培養來替代,以偏概全產生誤導,實際上杰出校友培養跟學校關聯度不大。與人才培養直接相關的教學滿意度測評等指標完全沒有體現,至于文化傳承創新在高等學校評價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完全沒有提到,不難看出高等學校評價制度不健全,不健全的評價制度致使高等學校失衡發展,注重傳導功能體現的評價指標,而不注重生產功能,違背高等教育均衡發展的內在要求。
(三) 高等教育主體評價體系錯位
根據前面分析,不難得出高等教育最終人是教師,教師作為高等教育主體,對其評價直接影響到委托人( 學生、家長、高等教育主管部門、社會) 真實意愿,即為委托人培養合格的產品。也就是教師應注重人才培養,其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落腳點要為人才培養服務,而不是相互替代關系。但目前對高等教育教師評價體系錯位,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教師職稱評價體系不合理,目前職稱評價雖然設置教學科研崗、教學崗、科研崗,但評價指標體系注重科研輕教學,教學主要體現在教學工作量上,對教學質量沒有體現,教學工作量成為一個沒有約束的偽指標,起不到對教師人才培養評價作用,科研方面涉及論文、項目、獎勵、社會服務等方面,成為職稱評價關鍵性指標。職稱評價體系錯位必然引起教師作為高等教育供給者對其資源配置傾斜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而對人才培養配置不足,勢必帶來人才培養質量下降。二是高等教育教師職稱多元評價體系沒有建立,傳統路徑教師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并做好三者兼顧協調發展,高等學校設置針對人才培養教師評價體系,設置針對科學研究教師評價體系,讓教師自主選擇有所側重,教師不均衡發展,不影響高等學校整體均衡發展,反而優化均衡發展。
四、供給側視角下高等教育均衡發展路徑
根據前面分析高等教育發展失衡現狀和原因,本小節基于供給側視角分析高等教育均衡發展修正路徑,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一是自主演變與政策引導相結合,確立高等學校辦學主體地位,尊重高等教育自主發展規律性,通過政策引導避免高等教育供給結構空間布局馬太效應和集聚效應二是增加高等教育供給結構多元化,供給結構根據社會需求進行調整,采取高等教育主體多層次發展體系;三是補人才培養短板,將資金、人才、政策等資源向人才培養傾斜,高等學校快速響應社會發展新趨勢,避免學生用腳投票四是完善高等教育評價體系,打破既有高等教育主體評價體系,建立多層次教師職稱評價體系,打通專注于人才培養教師的職業通道。
(一)自主演變與政策引導相結合
高等教育現有供給結構格局具有歷史、經濟、制度安排等原因,高等教育主管部門尊重高等教育主體自主演變,自主演變需要尊重高等學校辦學主體地位。自主演變具有內生發展性和自我調節性,高等教育發展跟高等教育主體自身、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相關聯。內生發展性表現在高等教育主體自身具有原動力,原動力來自高等教育主體內、外兩方面:內在動力主要表現在高等教育教師自我發展訴求,外在動力主要表現在高等教育主體同行之間競爭;自我調節性表現在區域經濟和社會文化等方面,高等教育發展離不開其所生存的環境影響,要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主體自我調節。但高等教育內生發展性和自我調節性會帶來兩個問題:一是較強的高等教育主體的內生發展性就會較好,從而形成馬太效應二是發展較好的區域經濟和社會文化的高等教育主體自我調節性就強,會形成集聚效應,對發展較弱的區域經濟和社會文化形成擠占。所以在尊重高等教育主體自主演變的同時,加強政策引導,通過政策引導優化高等教育現有供給結構,通過高等教育供給結構優化來反饋高等教育主體內生發展性和自我調節性,從而削弱馬太效應和集聚效應,帶動較弱的高等教育主體以及相對落后的經濟、社會文化區域的發展。
(二)高等教育供給結構多元化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供給結構模式過于單一:一方面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社會教育需求出現增長乏力;另一方面,社會教育需求出現分流,出國留學生數量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均衡發展要改變其供給結構模式過于單一,建立多元化供給結構滿足不同層次社會需求。依據《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及社會需求新變化可將現有1200 多所普通高等學校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維持現有格局的普通高校,另一類是以職業化為主的普通高校,不同類別高等學校供給主體承擔相應教育職能。在現有兩大格局上做好三大提升來優化供給結構多元化:一是提升現有格局普通高校辦學層次,現有高等教育供給結構缺少高質量高等教育供給主體去滿足更高層次社會需求,所以應在均衡發展基礎上,建立高等教育卓越培養計劃,建設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大學和一流水平學科;二是提升以職業化為主的普通高校的社會服務能力,改變傳統普通高校發展路徑,將人才培養作為此類高等學校核心,完全按照社會需求標準培養人才,提升人才與社會對接能力;三是提升高等教育供給主體服務渠道能力,高等教育作為供給方與需求方之間存在渠道溝通問題,渠道關系到供給與需求能否有效匹配對接。
(三)彌補人才培養短板
高等教育均衡發展體現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四個方面協調發展,目前在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創新方面存在短板,由于文化傳承創新載體是人,所以人才培養是目前高等教育發展最大的短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在高等教育均衡發展中,其關鍵就是要補短板,彌補人才培養的短板,避免社會需求用腳投票情況出現。彌補人才培養的短板,關鍵要做好三個方面:一是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參與權、選擇權和評議權,目前,高等學校教學安排沒有尊重學生參與權,沒有體現學生對課程、教師的選擇權,學生對課程、教師的評議權沒有渠道來充分表達;二是制定人才培養質量體系,改變過去人才培養重量不重質情況,全面制定人才培養質量體系,從實施計劃、實施過程到實施后評價建立動態的監督機制,確保人才培養質量體系有效落實;三是加大人才培養資源配置,高等教育主管部門專門建立人才培養專項發展基金,激勵高等學校在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大對人才培養投入,從而建立起人才培養保障體系;四是改變人才培養模式,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創新,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路徑依賴,高等學校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從人才培養手段、方法、實踐等多個層面進行創新。
關鍵詞:“5+3”一體化;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長學制
一我國七年制辦學成果及問題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開始試行七年制醫學教育,實行“七年一貫,本碩融通,加強基礎,注重素質,整體優化,面向臨床”的培養方式[1],這種集中優勢資源重點培養的模式使得七年制畢業生在醫療、教學、科研等諸多方面都比五年制畢業生有較強優勢[2]。七年制醫學教育是帶有研究生教育性質的長學制本科教育,國內的培養方式以“5+2”和“4+3”分段培養模式為主。“5+2”模式的本科段和普通5年制的培養過程一致,但碩士段則比專業學位研究生少1年,導致臨床實踐時間偏少,科研水平不高。“4+3”模式的本科段減少了1年,進而縮短了通識教育與專業基礎教育的時問,與七年制醫學教育的培養目標要求有所偏頗[3]。
二我國“5+3”一體化研究現狀
2015年以來,原七年制辦學院校在積極借鑒國際醫學教育標準、總結本校七年制辦學經驗的基礎上,初步構建了各院校臨床醫學“5+3”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南京醫科大學通過進一步整合課程內容、優化課程設置、豐富教學資源、改革教學方法,構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三模塊”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4];哈爾濱醫科大學進行了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對課程設置進行了研究,建立七大課程群,包括公共基礎、人文社會、衛生與健康、生物醫學、臨床醫學、實踐技能、拓展課程等[5]。對生物醫學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進行了橫向整合和模塊整合,同時還構建了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培養體系;首都醫科大學將碩士學位課程全部納入到通科培養階段統籌完成,為學生進入后期碩士專業學位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階段進行臨床能力培養與科學研究留下充足的時間[6]。
三“5+3”一體化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能充分體現長學制醫學教育的優勢
長學制醫學教育生屬于優質生源,但當前的“5+3”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從課程設置、師資配套到就業后的社會認可度、學生個人價值的實現等方面來說,均沒有體現出長學制教育的優勢。
(二)課程設置融通整合不足,“5+3”一體化核心要求體現不夠
“5+3”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置上要有新的思考、質的突破,要重組基礎和臨床的知識體系,將基礎課程、臨床課程、人文課程融為一體;在大一階段引入臨床導論課程,并設置“臨床導師”制,在導師的引領下,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循序漸進地完成本科到碩士階段的過渡;本科和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必須體現出層次性和實效性。
(三)臨床實踐訓練安排重復、科學研究訓練不足
按照國家要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臨床輪轉時間為33個月,其中部分內容與第5年的臨床實習內容重復,同時也造成碩士階段課程學習時間和接受導師指導時間、科學研究時間的不足。這就需要將兩部分內容進行整體設計,減少重復、補充不足。
(四)多部門管理缺少整體統籌,質量評價有待加強
“5+3”中的“5”歸口學校教務部門管理,“3”的階段歸研究生部門管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則由培訓基地負責管理,多部門介入造成職責不清、工作銜接不緊密,有必要建立一套更為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
四對“5+3”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思考
(一)創新培養模式
定位“醫教協同、能力導向、融通整合、立足轉化”,構建以本科入學為起點,以碩士研究生畢業為目標,實現本科教育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有機銜接、醫學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無縫對接的“5+3”一體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二)合理構建課程體系
以醫學生崗位勝任力為導向,按照“學科知識整合、基礎臨床融通、本科研究生課程合理打通、通科二級輪轉安排有效銜接”的原則,構建五大整合課程群:器官系統整合課程、醫學人文整合課程、公共衛生整合課程、醫學科研整合課程、臨床技能整合課程,強調在專業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培養,促進在本科階段注入醫學科研要求,為研究生培養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改革教學方法與評價方式
“5+3”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應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加大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倡導采用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教學,強化理論與實際結合、基礎與臨床結合、科學與人文結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臨床思維與能力等綜合素質,從而培養出高水平高素質的臨床醫師。
(四)加強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培養
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是臨床醫生的核心能力。設立“臨床導師”,早期接觸臨床;利用模擬教學對學生進行臨床操作技能的初步訓練;合理使用標準化病人,用于臨床見習階段培訓采集病史、體格檢查,增進學生實踐動手的機會;設置“臨床技能訓練周”;技能中心設置“開放日”;臨床實習階段設置“自主選科實習”。構建出由早期接觸臨床、臨床技能訓練、實習輪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機銜接的臨床能力培養體系。
(五)加強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培養
“5+3”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要將科研素質和能力訓練貫穿在各個教學階段,重視全過程科研能力的培養。設立“基礎導師”、開設科研類課程、實施各類大學生科研項目等措施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基礎教學階段鼓勵學生早期進入實驗室,申報各類學生科研項目,訓練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在臨床教學階段,將科研的基本技術和方法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重點訓練學生的臨床思維方法和能力。
浙江外國語學院前身為創建于1955年的成人高校浙江教育學院,為適應浙江外向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優化浙江高等教育發展布局,實現自身新的發展,學校作出了“創新創業,走特色發展之路”的重要決策,果斷提出了改制轉型的發展目標。2010年4月,教育部審批同意在浙江教育學院的基礎上建立浙江外國語學院,學校由此開啟了作為外語類普通本科高校的發展征程。改制更名成功后,學校繼續深化特色發展戰略,科學編制的“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提出了“建成外語特色鮮明、教育品質一流、國際化水平較高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成為浙江省國際化應用人才培養重要基地、教師教育重點基地、國際教育交流基地、外國語言文化和國際經濟貿易研究基地”的中長期發展目標。
扎實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特色初步顯現
深入研究人才培養定位與特色,積極探索國際化應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制定實施了《關于深化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見》,設置了國際化應用人才培養實驗班,在非外語類專業開設雙語和全英課。大力實施學科專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集群集約、重點突破,在已設有的20個普通本科專業中,外語類專業9個,語種7個。加強本科教學建設,英語專業被列入浙江省“十二五”優勢專業建設項目,實現零的突破。畢業生就業率年平均達到95%以上。生源質量逐年顯著提升。
著力加強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加快培育辦學特色與優勢
堅持“有重點、有特色、有所為”的原則,以“體現特色、培育優勢”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切實提升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水平。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等5個學科被列為浙江省“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初步建立起以外語學科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高層次科研項目立項數逐年攀升,5年來,共獲省部級以上課題97項,其中2011年、2012兩年共獲47項,超過總數的一半;國家級項目自2008年實現零的突破以來已擁有9項。科研成果質量不斷提高,實現了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零的突破。重視區域國別研究,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省內第一家拉美研究所,先后兩次舉辦國際性學術會議。
關鍵詞:生物科學;人才;培養
一、引言
在知識經濟時代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國家勞動者的素質,尤其是腦力勞動者的知識和科技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的首要指標。然而,在信息技術引領科技創新飛速發展的當代,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步伐,隨著人類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更新換代的日益加快,對于一個國家勞動者的知識背景和創新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于我國新生代科學技術領域人才的培養和挖掘,必須以當今國際通行的標準來評價和考量。因此,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牢牢把握人才成長和發展的黃金年齡段,在時間上搶占先機,才能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技術的競爭,提升我國的科技水平,鞏固和穩步提升綜合國力。
二、把握生物科學人才培養的戰略機遇期
根據有關專家的科學研究,人類的黃金學習期處在17歲到23歲這一階段。這一階段的人智力發育快,學習能力最強,最有利于在某一專業領域成才。因此,如果把生物科學這一基礎性學科的人才培養重點都放在升入高等院校之后,將錯過學生進行專業定位和專業教育的黃金時期。因此,為了能與升入大學后的高等教育培養工作進行更好的銜接,并打好以義務教育為基礎的生物科學教育工作,在我國最新推出的《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第一層次將"生物科學素養"這一概念引入到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生物課程教育日常工作中。
三、基礎教育階段是生物科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點
培養生物科學創新型人才工作,在基礎教育階段,生物科學人才的培養應以打好生物科學學科知識基礎,提升生物科學素養為主。對于生物科學素養這個概念的認識,目前主要以培養生物科學知識和學科問題探究能力,建立生物科學探究精神,增進生物科學相關問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主要依托,通過參加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生產實踐和生物科學教學中的科學實驗,獲得對于生物科學知識和能力的掌握和運用。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學習和試驗,以應對在日后的專業學習中的生物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化,運用創新能力解決生物科學分支學科中的前沿性學術和技術難題。如今,伴隨著生物科學素養這一概念的引入,成為基礎教育生物課程的重要教學任務和關鍵詞,學生生物科學素養水平的提高與否,成為近年來評價和衡量生物科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由此引發了生物科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另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何衡量和界定具備生物科學創新型技能的學生在生物科學方面的創新型潛能?界定一名學生是否具有生物科學素養和潛能是一項涉及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雙重內容的課題。既事關“素養”“潛能”等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內容,有涉及到對于生物科學基礎性知識和實驗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具體歸類和劃分。眾所周知,在西方具有上百年研究歷史的生物科學學科的內涵十分的豐富和復雜,如何結合現代心理學和人類學知識對人的生物科學領域創新型潛能進行摸底和測評中會造成一些標準上的難以統一,造成針對生物科學創新型潛能的測評相當困難。因此,對測評生物科學素養水平工具和方法的研究是對于挖掘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是否具備生物科學創新型潛能的關鍵環節。對此高中階段的生物學課程指南中對于生物科學素養和潛能的具體特征和表現做了一個宏觀的規定。共涵蓋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的內容雖然在精確性上不夠完善,但基本上建立了高中階段對于生物科學學科要求學生在具備掌握和研究相關知識和課題中需要具備的幾項基本素質,以及部分具備生物科學研究潛力的學生能夠達到的標準。首先是要能夠了解和掌握生物學的中學階段生物課教學大綱中提出的關于生物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這些內容是生物科學人才培養需要完成的基礎性工作,如果學生難以對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在頭腦中形成系統化的框架性認識,就無法在日后的生物科學學習和研究中走的長遠。二是對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具備現實了解和理性的認識,并對人類活動對日后生物圈的影響趨勢有較高的關注和興趣。創新型人才的最大特征不在于對舊的知識能夠有多么牢固的掌握,而是能夠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積累探索未來,保持對人的活動與生物圈的發展之間的關系和趨勢進行探究和思考的濃厚興趣,才是具備創新意識的生物科學人才需要具備的素質。三是對生物學研究的歷史和發展過程有所研究和了解,通過對前輩學者進行科學實驗以及課題研究、專業考察等科研活動的方法和過程有所了解和認知,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可能會充滿各種艱難險阻,才能在日后更為深奧的生物科學研究工作中不畏困難,保持良好的科研信念和工作態度。四是能夠對生物多樣性特點具備觀察和探究的能力,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是文化、種族、國家制度、意識形態等諸多多樣性存在的源泉。對于生物多樣性的客觀認識是日后開展生物科學研究的基礎。五是建立好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樹立客觀的科學研究精神,避免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等思想。六是對于現今的生物科學先進技術保持關注,并能夠嘗試運用先進技術嘗試解決學科研究中出現的問題。相信日后在對基礎教育階段生物科學學生創新型潛能的研究不斷深入的基礎上,我國在生物科學人才培養方面一定會開創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李春燕.高中生生物科學素養的現狀和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