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 16:49: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供應鏈管理體系優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物流管理概述
在社會的生產過程中,物流管理可以根據物流企業發展的規律,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在遵循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物流活動進行管理。通過計劃、組織、協調、監督和控制物流活動,有效降低物流企業的各項開支,提高物流管理的經濟效益與管理水平。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管理是一種廣義的物流管理,不僅包括傳統的物流管理過程,還包括物料轉化過程,因此,很多人認為供應鏈管理即是物流管理。
2.供應鏈管理概述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綜合管理過程,包括從供應商到用戶的整個商品流通過程的管理。傳統的物流管理方式追求企業內經營最優化,將各部門的物流管理與生產管理相結合。供應鏈管理與傳統的物流管理方式不同,供應鏈管理主要通過物流管理市場的聯盟,提高物流管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流通效率,有效降低成本,為物流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從理論上來說,供應鏈管理可以為客戶提品和服務的有效價值,使供應鏈內各成員的經濟效益都能夠得到提高。現階段,物流行業的市場競爭形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傳統的物流企業與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演變為各物流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物流企業要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必須積極參與到供應鏈中,與其他企業形成戰略伙伴關系,形成緊密、持續的戰略聯盟,提升供應鏈的總體經濟效益。在供應鏈管理中,必須優化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使供應鏈內各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國際貿易競爭中實現緊密合作。
二、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組織流、工作流的集成度
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組織流、工作流是物流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在傳統的物流管理模式下,這些工作內容都是間斷的,不能實現有效的銜接。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物流管理企業,可以協調好各環節的關系,提高提高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組織流、工作流的集成度,使供應鏈內各企業能夠實現協調運作,有效提升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2.提高快速響應能力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管理是一種拉動式的管理模式,在充分尊重客戶需求的基礎上,能夠對消費者的反饋進行快速、高效的反應,有效提升的物流管理的快速響應能力。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的物流管理也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供應鏈內部各成員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并能夠快速、及時處理相關信息,提高了物流管理的精準性和敏捷性,為供應鏈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3.提高顧客滿意度
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物流管理企業可以在尊重顧客需求的基礎上,為顧客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4.降低庫存成本
在傳統的物流管理模式下,對物流管理的各環節實行逐級管理,將物流管理的過程細化,以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供應鏈管理與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供應鏈管理通過JIT生產和零庫存制度,可以更高效地管理企業庫存,更準確地預計市場需求規模,根據市場需求規模安排合理的庫存量,實現精細化管理,避免資源的浪費。此外,供應鏈管理模式下,可以實現各企業庫存信息的交流與共享,盡量減小庫存量,有效降低庫存成本,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管理的發展策略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管理體系,需要各物流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優化生產和服務過程,以更優質的服務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具體說來,供應鏈中的企業可以通過以下發展策略促進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1.建立合理、規范、科學的物流配送網絡
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配送的速度越來越快,企業只有建立合理、規范、科學的物流配送網絡,才能夠加快配送中心的配送速度,滿足顧客的需要。具體說來,建立合理、規范、科學的物流配送網絡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是要加快配送中心的建設。企業要在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下統一發展規劃,分步驟、分階段地實施發展規劃,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力度,合理利用現有設施,避免造成浪費。企業可以合理利用現有的運輸和倉儲設施,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擴建,建立起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優化企業的流通結構,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與水平;二是要加強信息網絡中心的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積極引進先進的軟硬件設施,為企業打造科學、規范、系統的網絡中心信息系統,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的物流企業,要對企業內部的信息收集、分析和處理等技術進行及時更新,積極引進與開發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現階段,較為先進的物流管理信息技術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即EDI技術;二是RF技術,它有RFID和RF系統構成;三是條形碼技術;四是電子訂貨技術,即EOS技術;五是銷售時點技術。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管理企業要充分利用上述信息技術,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質量。
3.運用第三方物流的形式,優化物流管理體系
在供應鏈管理體系的發展過程中,第三方物流作為一種新型的物流管理形態,在很多物流企業中得到了運用與推廣。第三方物流是指在物流管理中除需方和供方之外的其他物流企業,由這些企業為需方提供服務的一種物流形態。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業務外包的形式,合理選擇第三方物流,通過第三方物流的高效率運作,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供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企業的核心業務,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第三方物流的意義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降低物流企業的經營成本;二是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三是提高市場應變的速度;四是提高服務質量;五是加快服務和產品的市場投放速度。
四、結語
【關鍵字】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供應鏈物流系統
20世紀80年代,隨著物流一體化由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的整合轉向跨越企業邊界的不同企業間協作,供應鏈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簡稱SCM)的概念應運而生。能夠真正認識并率先提出供應鏈管理概念的也是一些具有豐富物流管理經驗和先進物流管理水平的世界級頂尖企業。這些企業在研究企業發展戰略的過程中發現,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僅靠一個企業和一種產品的力量已不足以占據優勢,企業必須與原料供應商、產品分銷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務者等結成持久、緊密的聯盟,共同建設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才可以從容面對市場競爭并取得最終勝利。
一、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1、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資的采購、運輸、倉儲和配送等活動,是企業之間的一種物資流通活動。廣義的物流管理包括了生產過程中的物料轉化過程,基于這種廣義的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也常常被人們認為即是物流管理。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具有相似性,但在管理范圍、管理角度、組織內部關系等方面又有明顯的區別。由此可以看出,供應鏈管理源于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供應鏈管理的實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采購、運輸、倉儲和配送等物流作業環節的管理和運作狀況。因此,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發揮整體效益的前提和基礎。
2、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供應鏈管理是指人們在認識和掌握供應鏈各環節內在規律和相互聯系的基礎上,利用管理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激勵職能,對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價值流以及業務流進行的合理調控,以期達到最佳組合,發揮最大效率,以最小成本為客戶提供最大價值的過程。
供應鏈管理是在滿足服務水平需要的同時,為了使系統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應商、制造商、倉庫和商店有效結合成一體,并把正確數量的商品在正確時間配送到正確地點的一套方法。供應鏈管理把對成本有影響和在滿足顧客需求過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都考慮在內,從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到零售商,甚至是供應商的供應商及客戶的客戶,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供應鏈管理把企業管理的范疇從單個企業擴大到整個供應鏈并對之進行有效管理,通過信息共享將錯失銷售機會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減少整個供應鏈上的庫存,降低操作成本,縮短交貨時間,改善現金流量,將市場需求變化的風險降到最低。
二、供應鏈管理下物流管理的應用
1、供應鏈管理在物流中應用的必然性
物流系統是一個社會化系統,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很多:不同消費區域的客戶情況和環境條件,配送環節,物流成本,庫存控制等等。供應鏈管理應用于物流是一種統一規劃下的物流系統,具有供應鏈的管理特征和集成化優勢。供應鏈管理中“業務流程重組”的思想使得作業流程快速重組能力極大提高,促進了物流系統的敏捷性,通過消除不增加價值的部分為供應鏈物流系統進一步降低成本和精細化運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供應鏈是一個整體,合作性與協調性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特點。在這一環境中的物流系統也需要無縫連接,它的整體協調性應得到強化,例如運輸的貨物要準時到達,顧客的需要才能及時得到滿足。采購的物資不能在途中受阻才會增強供應鏈的合作性,因此供應鏈物流系統獲得高度的協調化是保證供應鏈獲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物流管理主要關注企業內部的功能整合,而供應鏈管理則是把供應鏈中的所有節點企業看作一個整體,強調企業之間的一體化,關注企業之間的相互關聯。物流管理是計劃機制,而供應鏈管理是協商機制,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通過協調分享“需求與存貨”的信息以減少或消除供應鏈成員之間的緩沖庫存。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不僅僅是物流的簡單延伸。物流管理主要關注于組織內部對“流”的優化,而對供應鏈管理僅僅認識到進行內部整合的重要性是不夠的。所以,供應鏈應用于物流不但優化了傳統的物流系統,更使物流系統向更高一級發展,使物流的支鏈變大變廣,使供應鏈管理發揮最佳效果。
2、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物流管理的特點
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顯著特點就是整體性。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傳遞很重要,其信息傳遞是在企業間逐級進行的,信息偏差也會沿著傳遞方向逐級變大,難免會出現信息失真,信息的利用率隨之降低。另外,一般環境下的物流管理缺乏整體規劃的觀念,鏈上的每個組織只關心自己的資源(如庫存),相互之間很少有溝通和合作。這經常導致一方面庫存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當市場需求出現時又無法滿足,因而企業庫存成本很高,企業間因為物流系統不善而錯失市場機遇。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下,各環節之間是戰略合作關系,具有利益一致性,各方的信息交流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的流量增加,信息的傳遞方式實現網絡化,進而各方提高了在信息共享的程度,避免了信息的失真現象。除此以外,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的物流管理還有以下特點。
(1)提高了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供應鏈管理以Internet作為技術支撐,其成員企業能及時獲得并處理信息,通過消除不增加價值的程序和時間進一步降低供應鏈的物流系統的成本,為實現其敏捷性、精細性運作提供基礎性保障。
(2)增進了物流系統的無縫連接。無縫連接是使供應鏈獲得協調運作的前提條件,沒有物流系統的無縫連接,顧客需求得不到及時的滿足、物資采購中途受阻等等而造成的有形成本和無形成本的增加會使供應鏈的價值大打折扣。
(3)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下,企業能夠迅速把握顧客的現有和潛在(一般和特殊)需求,使企業的供應活動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而變化。這樣企業能比競爭對手更快、更經濟地將商品或服務供應給顧客,極大地提高了服務質量和顧客滿意度。
(4)物流服務方式的多樣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流服務方式日益表現出靈活多樣的特點。為了適應國際化經營的要求,出現了發生在不同國家間的國際物流、專門從事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及進行聯合庫存管理的分銷中心等等。
3、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物流管理的功能
(1)庫存管理。通過庫存管理縮短訂貨—運輸—支付的周期,加速庫存周轉,減少及消除缺貨事件的發生,有利于整個供應鏈的協調和運轉。
(2)訂購管理。訂購是給供應商發出訂單的過程,主要包括供應商管理、訂購合同管理及訂購單管理。通過供應鏈管理,企業可利用配銷單據等對整個補充網絡制定計劃,并向供應鏈自動發出訂貨單,通過合同管理在供需雙方建立長期關系,通過檢查訂購數量將訂購單送達供應商并對已接收貨物進行支付。
(3)配銷管理。對進入分銷中心的物資,其管理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配銷需求管理、實物庫存管理、運輸車隊管理、勞動管理等。
(4)倉庫管理。倉庫管理除了入庫貨物的接運、驗收、編碼、保管及出庫貨物的分揀、發貨、配送等一般業務外,還包括代辦購銷、委托運輸、流通加工、庫存控制等業務。
4、如何協調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的關系
物流是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貫穿于整個供應鏈,連接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成為企業合作的紐帶。在制定供應鏈物流戰略的過程中,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問題:要對客戶進行細分,對不同類型的客戶確定相應的客戶服務水平,如訂貨周期、運輸方式庫存水平等;要根據銷售情況對產品進行分組,針對每一類別的產品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定單錄入、定單執行及交貨作業處理占物流活動很大比例,因而需要通過技術和管理使整個供應鏈的物流流程更有效率,特別是對于成員企業間的接口部位,通過集成能剔除多余工作流,提高物流效益。各個成員企業應通過改善合作關系、使用現代管理手段和技術來實現準確預測、信息共享,從而減少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
供應鏈與物流有著密切聯系,在現階段如何協調物流與供應鏈的相互關系,已經成為管理方向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只有協調好物流和供應鏈的相互關系,才能使企業更有條理、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配置、調控,應用更加適應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使企業獲得更大的效益。
三、總結
供應鏈管理在物流中的應用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同,如沃爾瑪公司的銷售配送系統計劃、臺灣雀巢與家樂福的VMI計劃等,這些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物流更加具有實效性和成效性。企業通過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物流來建立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克服了傳統物流的缺陷,更適應企業發展,更能為企業降低成本、創造利潤。
【參考文獻】
[1]方美琪、鐘佳桂:電子商務與傳統企業[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嚴冬梅:電子商務物流與配送[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3]杜榮華、劉中、海霞:電子商務與物流[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朱桂平、李懷政:物流企業分銷網絡戰略管理[M].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5]黃小原、盧震: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2.
[6]查爾斯.C.波里爾、邁克爾.J.鮑爾:電子供應鏈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關鍵詞:紡織服裝業;供應鏈;快速響應
中圖分類號:F274;F426.8 文獻標志碼:A
How Will Textile and Apparel Enterprises Construct a Quickresponse Supply Chain
Abstract: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s developing towards “diversified products” and “fast fashion”, which requires enterprises to set up compatible quick-response supply chain.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such supply chain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including product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as well as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se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uppliers.
Key words: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supply chain; quick-response
隨著全球化經濟和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界的競爭已呈現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有人預言,21世紀的市場競爭將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紡織服裝業由于潮流的不確定性,注定了計劃趕不上變化,需要供應鏈的快速響應來彌補。如何盡快實現對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和優化,已成為紡織服裝經營者的重要內容。
1紡織服裝業建立快速響應型供應鏈的重要性
對紡織服裝業來說,企業家們都意識到多樣化經營的重要性,不少服裝公司都提出“多品種”、“快時尚”的概念。很多企業對于變化萬端的產品需求與遲滯臃腫的供應鏈并不匹配。他們的生產與供應鏈系統仍舊停留在規模經濟時代,采用的是經濟型供應鏈,其特點是響應速度慢、響應周期長,造成企業短缺與積壓并存。原因在于產品雖然采用的是差異化戰略,而供應鏈卻不是響應型的供應鏈,兩者并不匹配(表1)。對于紡織服裝產品,生命周期越短,上市時間越是關鍵。速度經濟要求供應鏈的協同配合。快速響應是開發好產品、高效平衡需求與快速供應的粘合劑。
2紡織服裝業如何構建快速響應供應鏈
紡織服裝供應鏈的管理,實際是對產品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成管理。快速的產品流是根本,快速的信息流是神經,快速的資金流是血液。構建快速響應供應鏈,就要對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綜合集成管理。
2.1供應鏈的產品流設計
2.1.1標準化的基本設計
紡織服裝產品的標準化的基本設計,就是要提高標準化半成品的預測準確度,建立不同產品的共同的“車盤底座”,把差異化降到最低,才能把交貨周期降下來,供應鏈的響應速度才能提上去。標準化的產品流設計與多品種經營并不矛盾。很多服裝企業對于供應鏈管理的掙扎,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款式多,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過早實現了差異化,導致差異化后的過程庫存太高,喪失了靈活性,是供應鏈失去快速反應能力的主要原因。標準化的基本設計要求提高標準化半成品預測的精確度,以確保盡快生產出合適的產品。以生產毛衣為例,雖然毛衣產品可能會有幾千甚至上萬種,但其基本設計卻遠沒那么多,差異化主要表現在顏色等方面,企業可以生產相當數量的白毛衣,一旦發現某種顏色的暢銷,就可以將之快速染成這種顏色,通過快速的補貨系統,在很短時間發放到消費終端。
2.1.2合理的庫存配置
合理的庫存配置,有利于實施科學管理,防止短缺;有利于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縮短訂貨提前期,使得企業的經營活動更為靈活。如何做好庫存控制已成為紡織服裝企業能否成功運營的關鍵。比較成熟的方法是供應商管理庫存(VMI),并不斷監督協議執行情況和修正協議內容,使庫存管理得到持續改進的合作性策略。這種庫存管理策略突破了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體現了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思想,是一種新的、有代表性的庫存管理思想。目前VMI在分銷鏈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越來越多的人重視VMI。在考慮如何實行VMI時,首先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對所處供應鏈的特性進行具體分析。
2.2供應鏈的信息流控制
2.2.1增加供應鏈透明度
信息流是供應鏈的神經系統,支配、驅動產品流。改善信息流是提高響應度的關鍵,很多供應鏈的問題都源自信息不暢。企業內部的不同部門、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之間環環相扣,信息流是把這些環節串起來的粘合劑。增加供應鏈透明度,取決于供應鏈上信息流的通暢。信息不通暢,供應鏈的透明度就下降,各環節之間就產生縫隙,只能由庫存來填平。
以銷售與運營為例,如果企業信息共享不十分充分,透明度不高,那么供應鏈運營的不確定性就會加大,而供應鏈的自然反應就是增加庫存。不確定性會沿著供應鏈傳遞,并且逐級放大,離信息源越遠,變動就越大,相應地就在供應鏈的各個節點產生出一堆堆的庫存來,這就是所謂牛鞭效應。在大部分服裝加工企業中,供應鏈運營就如同黑洞,產品、需求、供應信息孤島化嚴重,信息流不通暢,起不到供應鏈的神經系統的作用,因此供應鏈的反應速度就較慢。這是因為除了不愿意共享信息外,還缺少合適的技術方案。
2.2.2加快決策速度
加快決策速度是提高信息流的基本條件。加快決策速度,一方面要建立標準的決策流程和方法,根據決策的重要性將決策權逐步下放,減少層層審批;二是要實施/改善信息系統,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強實時處理,降低批處理;三是要降低信息不對稱,實現對信息流的有效管理,增加信息流的透明度,加快決定,實現信息流的快速運轉。
2.2.3廣泛采用信息技術
供應鏈管理的產生和發展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密不可分,信息技術為供應鏈管理的產生和實踐提供了保障。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處理并傳遞大量的數據成為可能。以分布式開放系統為基礎的共享數據庫系統,不僅在企業內部,而且在整個供應鏈中可實現信息共享,業務數據不僅對顧客和供應商透明,對顧客的顧客、供應商的供應商也能夠做到選擇性的透明。只要供應鏈上貿易伙伴借助信息技術密切合作,就可以有效解決由信息失真引起的牛鞭效應。
供應鏈管理中所涉及的業務銜接、采購與為庫存管理、運輸管理等,沒有信息技術作為基礎是不可能實現的。幾乎所有的供應鏈管理都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供應鏈管理方法基本離不開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尤其是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edi技術的應用。作為一種廣泛利用的標準資源,信息技術本身能夠轉化為企業的核心能力。
2.3建立有章可循的供應商管理體系
供應商的響應度決定了供應鏈的響應度。建立供應商管理體系是一種致力于實現與供應商建立、維持長久、緊密伙伴關系的管理思想。建立供應商管理體系,旨在建立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機制,目標是通過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緊密的業務關系,并通過對雙方資源和競爭優勢的整合來共同開拓市場,擴大市場需求和份額,降低產品前期成本,實現雙贏的企業管理模式。可以從供應商分類、評估、選擇、績效管理、供應商集成等建立有章可循的供應商管理體系(表2)。
3結語
建立快速響應型供應鏈是紡織服裝業在多品種、少量化經營的新商業環境下增強競爭力的必要手段。建立快速響應型供應鏈,就是要對產品流、信息流進行集成管理,通過建立供應商管理體系,使供應鏈各環節更加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對供應鏈的整體分析,各環節有效控制和合作,確保經營活動能快速有效地進行,以便能適時滿足顧客的需求,使產品供應鏈創造的價值及經營成本達到最優化、最具競爭力。
關鍵詞:歐洲;供應鏈;管理;應用;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一、阿爾斯通集團公司供應鏈管理
阿爾斯通采購管理的口號“共同努力,共同節省”,即通過實際行動,降低采購成本,確保采購物資的品質,使公司產品在市場上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力。其重點在于成本管理和供應商管理。
1、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了管理成本和價格成本兩方面。
阿爾斯通在管理成本的控制主要通過簡化采購授權程序,精簡采購的KPI指標,創建操作性更強和更強調績效的KPI來實現,如其超過7萬歐元的訂單,僅需要3個層面的審批則可完成。
在價格成本控制上,阿爾斯通通過下面幾點舉措實現:
(1)每一種主要貨物的采購都建立了包含商務團隊在內的最高級別工作組,并制定戰略規劃。(2)按照貨物原產地(或供應地)組織采購。(3)由專業的團隊對大宗原材料價格的變化進行分析,通過定期的月度預測體系以及財務保護措施來應對原材料價格的波動。(4)根據最新的市場價格分析結論對供應商重啟價格談判并重新簽署合同。
2、供應商管理。阿爾斯通建立了一整完整的供應商管理體系對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實行質量控制,確保最終采購物資的品質。具體主要有以下幾點:
(1)供應商品控管理原則為全球統一的質量標準。(2)供應商準入。(3)供應商評估。(4)供應商選擇,阿爾斯通各級采購部門參考供應商的產品不合格報告的數量、頻率、故障率、響應情況等歷史表現,對通過評估的供應商進行擇優選擇。(5)供應商品控:根據項目要求,阿爾斯通通過對中標供應商提供的物資進行全過程跟蹤。(6)供應商處理:對供應商的處理分為3級:1級是供應商觀察狀態;2級是暫停新訂單狀態;3級是取消供應商資格狀態。處理措施隨供應商品控情況隨時進行升級。
二、西門子公司供應鏈管理
在西門子公司,一個公司層面的強制性的“供應商管理流程”和“質量管理體系”正有效運轉。
1、供應商管理。西門子公司的供應商管理貫穿于采購流程的每一個階段,包括供應商選擇/供應商資質評定、供應商戰略評估/制定傾向性供應商清單、采購決策、供應商評價(包括項目評定以及供應商分級)、供應商發展等五方面內容。
(1)供應商選擇/供應商資質評定。供應商資質評定結果顯示了供應商與西門子公司要求的匹配程度,供應商的狀態以及改進措施都在“click 4 suppliers easy”平臺中進行管理,并且面向全公司開放。
(2)供應商戰略評估/制定傾向性供應商清單。在供應商資質評定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戰略評估,關注具有戰略意義的“最佳表現和高質量的供應商”,對最優供應商戰略的界定以及對供應基地的有效管理,共同促成了傾向性供應商清單(FPL)的產生。
(3)采購決策。基于標準的供應商選擇流程篩選最佳供應商并簽訂合同。
(4)供應商評價(包括項目評定以及供應商分級)。西門子公司的供應商評價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A、結合項目,強制性從采購、品質、物流、技術等4個方面對供應商的歷史績效評價;
B、從戰略標準和風險標準兩方面,選擇興地對供應商進行評價。
C、根據以上三項評估結果,對供應商進行分級。
(5)供應商發展。通過供應商風險管理流程對供應商庫內的供應商進行評定,基于評定結果,采取積極發展、自我優化、降低使用率、逐步淘汰等多種風險防范措施,并持續監控供應商的風險狀態及進度,從而不斷發展和完善供應商庫。
2、質量管理。西門子公司質量管理的策略是:通過強制性質量元素的執行,實現產品/服務、流程及人員質量的管理及持續性改進。該公司的質量管理通過內部質量管理和供應商質量管理兩方面實現。
三、對公司供應鏈管理的啟示和建議
通過對比學習,本人了解到阿爾斯通公司、西門子公司在供應鏈管理上的一些基本情況和特點,他們很多成功的經驗很值得借鑒,為此,提出幾點工作設想:
1、加強物資供應鏈管理知識培訓。顯然,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體現著整合與協調思想的管理模式,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建議對物資管理人員,結合公司物資管理制度的宣貫工作,增加物資供應鏈、采購管理相關管理理論的培訓,提高物資人員的理論水平。
2、加強信息化建設。供應鏈管理強調的是將客戶所需的正確產品能夠在正確的時間,按照正確的數量、正確的質量和正確的狀態送到正確的地點。而要實現這6R管理的載體是信息系統的建設,對照阿爾斯通公司和西門子公司的供應鏈管理,其信息系統的有效應用正是其管理和效率提升的有效舉措。
3、加強采購與供應商管理。通過對阿爾斯通公司和西門子公司的經驗借鑒,不難發現其采購與供應商管理都有效的結合起來,通過對供應商科學有效的管理為采購提供決策依據,而采購的情況反過來也為供應商管理提供評價依據。故建議公司應盡快開展供應商考評工作,對重要設備供應商還應強化現場評估,將供應商管理成果與評標工作相銜接并在評標系統中實現有效展示和應用。
4、構建物資品控管理體系。參考阿爾斯通公司和西門子公司的質量管理經驗,進一步完善公司的品控管理體系,建立物資缺陷的信息的報送、響應、共享、分級等工作流程。加強對供應商產品質量控制的監督,每季度對物資缺陷進行總結,形成專題報告。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科學設定品控管理工作的KPI指標,開展品控工作的統計和評價工作。
參考文獻:
【關鍵詞】農超對接;果蔬供應鏈;對策
我國業內人士對“農超對接”模式下供應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對果蔬農產品供應鏈本身進行研究和對如何建立果蔬農產品供應鏈進行探討。本文將在這些理論研究基礎上,著重分析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不規范、供應鏈主體企業對供應鏈管理不協調和果蔬農產品流通階段物流網不清晰的問題,并從供應商優化、供應鏈主導企業管理優化和果蔬農產品供應鏈物流優化三個角度對此加以解決。
一、我國“農超對接”模式下的果蔬農產品供應鏈現狀
以“農超對接”模式在國外普遍流行,目前,亞太地區農產品經超市銷售的比重達70%以上,美國達80%,而我國只有15%左右。在我國部分地區,“農超對接”的農產品銷售在大型連鎖超市和產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推動下得到了快速發展,該模式的發展,有效推動當地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提高了供應鏈主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減少了農產品的流通環節、降低了流動成本,對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目前,我國典型的“農超對接”供應鏈模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超市”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超市成立專門的直接采購小組,選擇最優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對其建立契約、投入資金和引入技術等措施與之建立戰略合作計劃,以加強超市競爭力。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連接農民和超市的橋梁,其負責組織農民進行生產、產品分揀和包裝等一系列活動。家樂福超市是這種模式下的典型代表。
第二、“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第三方農業公司+超市”模式。超市通過與第三方農業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第三方農業公司為超市尋求最優的供應商。保證農產品從基地、農場、加工、物流到銷售都符合消費者的要求。麥德龍超市是這種模式下的典型代表。
第三、“基地+超市”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基地農產品直接進去超市,在超市設立鮮活農產品專柜,直接銷售自己的產品。超市在合適的地點與當地建立了“農超對接”大型生產基地,產品涉及蔬菜、水果、禽蛋、肉類等各種城市居民生活必需鮮活農產品。華潤萬家超市是這種模式下的典型代表。
二、“農超對接”模式下果蔬農產品供應鏈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處于傳統供應商這個階段。在此階段,首先,合作社存在一下問題:合作社與超市主要進行單純的物料交換,而沒有更好的提供增值服務,導致其與超市之間存在不信任,易導致供應鏈主導企業另尋供應商。其次,合作社和超市之間存在價格博弈,供應商盡可能提高價格,而超市也盡可能壓縮價格,在這兩種力量之下,最終形成均衡價格,但是其兩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必然導致欺騙行為,從而導致供應鏈的崩裂。我國合作社與超市簽訂的供應鏈契約目前還是單一和短期,缺少一種長效合作,不利于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最后,農民專業合作社難以建立一個標準化的管理體系管理農戶進行生產活動,產品的不合格從而導致最終造成農戶的經濟損失,降低合作社的信譽度。
對于供應鏈主導企業,主要存在其管理運作差異性和缺少監管機制的問題。在日常管理中,常常存在超市管理體系與合作社管理不銜接的問題。兩者之間常常存在著相互博弈行為,其雙方都各自持有相關信息,超市相關管理技術也是被動提供。其次,超市對供應商缺少監管機制,超市接收的農產品對生產過程中種子、農藥及化肥等方面要求嚴格,農戶即使接受了該種種植方式,也可能受利益驅使,在種植和生產過程中不完全按照要求去做。這就從源頭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如果超市采購到的農產品標準化程度很高,就可以在分揀、加工及包裝等環節節約很多人力和成本,有利于后期工作的進行。但是很多時候合作社感覺到篩選剩下的農產品很可惜,就把不合格的以次充好混在其中,這會給超市帶來很大的不便,也不利于兩者之間合作關系長期穩定的發展。
三、優化“農超對接”模式下果蔬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的對策
超市選擇供應商合作伙伴尤為重要,本節主要從三個方面對供應商進行優化。首先,供應鏈主導企業應該建立少而精的供應商。供應鏈管理是個開放系統,供應商隸屬該系統一部分。供應鏈主導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需考慮其產品質量、產品數量、產品價格、交貨周期和品種柔性等因素,從而建立少而精的供應商,提高供應鏈穩定性。其次,在選定相應供應商之后,企業應該與之建立SRM系統,改善企業與供應商關系管理,與供應商結成長期、穩固的戰略伙伴,使供應商及其資源更有效地參與到自己的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中。最后,企業可以通過第三方中介公司尋求最優供應商。企業通過與第三方農業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第三方農業公司為超市尋求最優的供應商。保證農產品從基地、農場、加工、物流到銷售都符合消費者的要求。麥德龍超市是這種模式下的典型代表。綜上所述,超市優化供應商可以建立少而精供應商,并與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同時也可以通過引入第三方中介公司來尋找最優供應商。
“農超對接”模式下對超市本身管理優化極為重要,本節主要從兩個個方面對超市管理進行優化。首先,超市應建立計算機網絡基礎信息系統。構建連鎖超市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體系,需要將連鎖超市信息管理系統(ERP)功能、生鮮農產品采購和流通關系信息管理(VRM: Vendo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功能和生鮮農產品社會公共信息管理功能集成起來,構建公共信息平臺、VRM和ERP“三位一體”的信息管理系統。最后,超市應建立運作標準和過程監督機制。在對供應商進行監督和管理下缺少一個標準化的機制,導致供應商生產效率低下、供應鏈銜接松散和供應鏈競爭力差。
我國“農超對接”模式下果蔬農產品供應鏈物流仍然存在較多問題,本節主要從三個方面對超市管理進行優化。首先,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有保障的加工增值服務。傳統合作社是將單個的農戶聯合起來,以集體的力量提高與上下游廠商談判的能力,通過規模化采購生產資料降低生產成本,集傳統合作社和農業投資企業功能于一體,從事農產品價值增值活動。其次,建立與三方物流公司戰略伙伴關系。經過前面問題分析,果蔬農產品通過農戶配送或是超市配送中心配送其專業性和集成性不高,易導致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因此,建立與三方物流公司的戰略伙伴關系既增強了供應鏈的競爭性同時也有效地節約了社會資源。最后,超市應該完善其營銷體系。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消費者消費習慣逐漸由傳統超市消費轉移到虛擬網絡消費,這也拓寬了超市的營銷體系。超市應制定完善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促銷策略和分銷策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一、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形式與供應鏈管理
1、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形式
我國的電子商務環境中主要有三種物流方式。首先,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他們主要通過自身建立專門的配送渠道以及設施,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配送。其次,是比較適合我國國情的方式,通過專門的配送機構配送商品。最后,聯合配送,由連鎖店、郵政快遞一起合作,共同完成物流配送,這種一體化的配送,便于物流資源的集中使用,使物流配送網絡得到優化。
與物流相關的電子商務網站,主要分為三種:一是純粹的網絡公司,以亞馬遜為代表;二是經營B to B業務的以亞商在線以及阿里巴巴為代表;三是由傳統郵購公司經營轉向B to C業務,以麥網為代表。當前這些企業物流相關的網站主要的業務是經營生活用品、書籍數碼產品、禮品、服飾等,這些機構主要都是委托專門的配送機構進行工作的。但是一些小型網站,在物流方面的問題卻十分嚴重。貨物難以及時送達,采用的送貨方式比較落后,這嚴重損害了電子商務的信譽。
2、供應鏈管理
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的關系,讓各個企業達到共贏的狀態,從而形成供應鏈,建立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主要是通過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它是將供應商、零售商、分銷商、制造商直到最終用戶有機整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模式。將以往的契約合作轉化成了默契合作,增強了企業間的響應能力,配合效果更好,在多變的市場上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本質上,供應鏈管理主要負責各企業間的接口的控制和設計,各企業若想進入某一供應鏈,必須要有能與供應鏈相銜接的業務接口或業務流程。物流管理產生的物流信息是連接各企業間的業務關系以及企業業務與用戶需求之間聯系的基本接口。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實質上就是利用電子商務技術,以中心制造廠商為核心,將供應商、經銷商、物流企業結合為一體,構成一個面向最終顧客的完整電子商務供應鏈,降低企業整體成本,提高企業對市場和最終顧客的響應速度,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從戰略高度上來看,一些制造企業開始更加重視對物流功能的整合,實行流程再造,分離外包物流業務,加強與物流企業間的合作。物流企業也逐漸進入了制造企業物流業務整個過程,在設施與技術整合、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將不斷加強。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模式
電子商務的應用促進了供應鏈的發展,也彌補了傳統供應鏈的不足。電子商務使供應鏈可以共享全球化網絡,使中小型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加入到全球化供應鏈中。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模式要突破傳統的供應鏈存在的障礙,將企業內部和供應鏈節點還有企業間的業務看作一個整體,通過對供應鏈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有效調整,使企業內部外部的供應鏈有機地集合起來,便于管理。集成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可以更好地適應新競爭環境下市場對于企業的各種要求。由于電子商務的核心企業與其他相關企業之間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的快速交換,而供應鏈中各環節間信息也可以互通。利用電子商務,可以有效地鏈接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共享信息和業務。交易時,電子商務要進一步做好物流管理,降低供應鏈中物流所花費的時間,讓物流管理與信息流及資金流管理的要求相符,建立起強大、反應快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以實現電子商務的價值增值。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中的問題
1、缺乏信息共享意識
供應鏈的成員之間各自為政,彼此之間基本上處于一種利益沖突的關系,認為沒有必要與其他成員共享一些敏感信息。特別是商業秘密的信息通常都不會外泄,以保持各自優勢。而各個企業都想讓自己企業實現最優,但由于信息無法共享,對于供應鏈而言這并不是最優的,還大大地影響了供應鏈的競爭力。
2、信息技術問題
信息技術可以改善供應鏈體系的信息準確度、及時性還有流動速度,這也是使供應鏈效益提高必不可少的一點。所以,建立供應鏈運作的信息支持平臺是企業進行管理十分重要的內容,要構建企業供應鏈信息集成系統。
3、物流配送基礎設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我國企業受到傳統的觀念、技術水平和制度的限制,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物流配送的發展依然較為緩慢,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當前,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和規劃、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和完善、現代化物流配送工具和技術的使用以及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的優化等和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要求都不相適應。
4、貿易伙伴之間的合作問題
電子商務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但是我國企業在協調貿易伙伴間的協作以達到供應鏈整體利益的最大化的問題上存在不足。貿易伙伴之間不愿意共享信息,這主要是由于我國企業所處于的環境有關,接受的文化不同。在傳統的觀點看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必定有輸贏之分,就博弈論的研究結果顯示,非零和博弈比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此外,沒有一個良好的供應鏈績效評估系統也會為貿易伙伴之間的合作帶來障礙。績效沒有合理的分配,各企業都只顧各自利益不愿做出犧牲使整個供應鏈獲得最大利益。所以,十分需要協調供應鏈,加強貿易合作。
5、管理體制尚未完善
在物流管理體制上,我國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區域、部門分割管理的狀態,區域之間缺乏協調統一的發展規劃和協調有序的協同運作,致使物流行業管理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管理手段和基礎設備都比較落后,缺少公共信息交流的必要平臺,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完善,沒有統一的物流標準,嚴重使物流配送服務的準確性與時效性受到影響,從而阻礙了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的發展。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措施
1、加大政府支持
發展物流政府科學合理的規劃必不可少。這樣可以避免盲目的重復建設導致的資源浪費。無論是在政策上還是在具體參與的過程中,政府都應給予扶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為企業物流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政府各部門要落實管理職能和責任,切實發揮對物流行業的引導、監督與服務作用。對處于物流供應鏈主要環節的政府部門,要落實或組建專門機構,在各自行業領域內承擔起具體的市場監管與服務支持等日常工作。
2、采取先進的物流技術,提升企業信息化程度
物流系統中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國外大型物流企業都將條形碼、管理信息系統、電子數據交換、射頻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這些系統進行充分應用。現如今,市場中競爭激烈,要想贏得競爭就必須要有其自身的優勢,而物流技術正是企業參與競爭強有力的手段,要努力建立現代化的物流管理體系,做到物流企業配送手段機械化、自動化和現代化。從而可以提高企業的信息程度,更好地進行物流配送業務。
3、實行中小物流配送企業戰略聯盟
針對我國物流配送行業缺少經驗的情況,企業可以多研究一些與其相類似企業并且發展先進的,從中學習借鑒其中的優點,進行改善。成立企業聯盟,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專項不同、技術不同的小物流進行合并,形成一家大規模的物流配送企業,將各個小企業之間的優勢進行整合。通過這種方式將各個企業的各類設備進行優化整合,屬于信息資源的整合。第二種,是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利用動態聯盟的方式,聯合起來。
4、企業之間共同努力,降低配送價格
從供應鏈管理方面來看,要想更好地解決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物流更好的管理,需要各個來往的企業之間共同努力。不僅僅要考慮電子商務公司的訂單數量,同時還需要考慮配送所花費的成本,消費者下了訂單之后,應該提供消費商品的配送范圍并讓這個范圍相對集中。除此之外,企業物流配送時應好好協作,開源節流、強化管理體系,減少物流成本以及配送服務帶來的花銷。
5、大力開展第三方物流
企業應當考慮到顧客的需求,綜合電子商務信息水平,進行開展第三方物流,重視聯運以及綜合管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為企業提供物流流程再造,同時也要為消費者及供應商提供有效的物流服務。開展具有吸引力的心物流服務項目,在物流服務項目、運行機制、組織結構、服務規范質量等方面進行技術創新,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服務活動效率,并且能夠取得滿意的回報;技術創新的內容要與創新活動之間的相協調,并讓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組織結構、物流過程取得新的發展。
6、建立信息共享
企業與合作商之間進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而合作商還與企業的競爭對手之間進行一定的信息共享,這就存在信息泄漏的風險。因此,要與合作商之間簽訂契約時,要對信息共享的范圍和層次進行明確規定,對泄露信息的進行一定的懲戒,建立約束機制。為了引來供應鏈合作企業參與信息共享的共同協作,同時建立合理的鼓勵政策以及多階段長期的共享制度。在企業進行信息共享時,供應鏈企業之間應在一定的協商機制指導下,來解決共享時帶來的信任危機、道德風險等問題。
一、以供應鏈背景為基礎的物流采購
現今,企業的發展以供應鏈管理理念為重要主旨,其主要目的是對采購資源進行升華管理的實現,主要是對企業生產與營銷等活動中原材料的采購管理,是活動開展的關鍵環節。在完整的供應鏈管理理念的前提下,采購管理的地位也在漸漸地展現出來。物流采購管理行動不再是以單獨的交易所進行的過程,更多的是將采購理念與實踐經驗相融合,形成多種多樣的企業經營局勢。在以供應鏈計劃為前提的基礎上,企業在管理機制的模式上得到了延伸,這對于企業多元化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完整的企業供應鏈管理體系的創建,是具體發展采購管理體系的根基,采購管理體系是屬于優化管理體制中的一種,也是實現管理機制的重要實質,而且在現代化供應鏈的根本上信息流的進步與信息化管理體制的建立,也是創建多元化市場經濟的重要舉措。
二、以供應鏈背景為基礎的軌道交通運營物流采購管理分析和存在的問題
軌道交通運營是企業規劃發展中的主要部分,交通運輸管理以客流的預算與分析為基礎,對運輸資源實行了改良。在采購行動中,物流采購是首要的步驟,是符合企業快速發展的必要措施。軌道交通運營物流采購中明確的采購對象和采購源是形成采購供應鏈的關鍵環節。與國外相比,國內的物流行業發展較晚,在物流采購供應鏈的結構中還有很多的缺陷,未能形成完整的系統供應形式。
(一)對于物流采購對象的探討
軌道交通運營中的物流采購是以交通各系統為體系產生的運營行動,其運營系統包含車輛、客服、保障三大系統,對運營系統和物流體系的建立,有著重要的影響。
1.車輛運行系統分析。車輛運行系統就是以車輛與線路等因素形成的最為基礎的系統,目的是為運營物流采購提供強大的運輸能力,其特點是產品流通的多元化與快節奏。建立完善的運輸體系,是完成軌道運營物流采購的前提,對在網絡時代信息系統的形成與發展現代信息化的運營有著特殊的意義。
2.客服系統分析。組建客服系統是對物流質量的保證,包含車站服務、檢票服務、消防等方面。運營物流的客服實質內容是比較煩瑣的,這就需要客服系統在結構組建上要具有完整性。凝聚起物流運營中的不同分支,創造出全面化的客服體制。
3.采購保障體系分析。采購保障體系是直接影響物流管理質量的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配置的維護與檢修等構成,是軌道交通運營物流能良好運轉的根本,也是判定車輛運行系統與客服系統能否良好運轉的重要保證。
(二)物流采購管理存在的問題
與國外對比,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較晚,有諸多的不足之處。軌道交通運營物流布局中存在的缺陷,直接制約了物流采購的實行與物流行業的發展,其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供應鏈布局不完善。在以城市采購為首要方向的軌道交通運營采購供應鏈中,采購的物資品種多以成型產品為首,這類物品的替換性相當強,因此采購途徑穩定,市場也相當廣。而采購的有限產品因標準性相當強,有限定性,反而制約著采購行動的運轉過程,該產品成本較高,很難駕馭,對采購行動的展開非常不利。因此,還是以成型產品的物資采購為主,這就導致了運營采購供應鏈結構的不完善。
2.采購管理存在的弊病解析。交通運營采購鏈的不完善,使采購資金比較小,無法吸引供應商的關注,導致供應商之間缺乏競爭力。關于物流合同的維持在物流運營體制逐步成長中只加強了我國交通體系中的供應商管理,反而對國外的供應商,不僅沒有龐大的資金吸引,也沒有開展對國外的供應商管理,導致全球采購鏈只能靠龐大的資金成本的扶持來進行物流貿易。在運營物流體制中,采購鏈的不完善,造成采購系統欠缺秩序性,以致行賄等情況普遍出現。而且采購方法與過程的不合理,缺少有關部門進行管制,就導致小型商戶成為主要供應商,造成了采購物流進展不平衡而產生的漏洞,對企業成本的把持也引發危害。采購思想的幼稚,看輕采購服務只重視采購的步驟,將服務質量限定在小范圍內,成效較低。在物資的采購中只專注專業物資的采購,進行傳統物資的運營,使采購規模始終處于小范圍之內,對物流體系的構建產生影響。
三、以供應鏈為基礎的物流采購管理的改進措施
解決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對軌道交通運營物流管理的方式進行改進,更正采購觀念,加強供應商管理,深化供應鏈上各個相關部門的配合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一)更新采購理念
由于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較晚,缺乏成熟的采購理念,因此更新采購理念是物流管理建設中的重點,以新的理念創建新的采購形式,從以往守舊的采購形式中跳脫出來,以新的采購形式在國內乃至全世界采購品質優越、價格低廉的產品,減少資金投入,完善物流采購體系的建設。
(二)建立全面的供應商管理體系
第一,創建多元化的供應網絡,加速物流采購管理體系創設的步調。
第二,增強供應商績效約束,創建完美全面的績效體制,提高采購管理的規范化與執行力度。
第三,強化供應網絡的合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構建合作機制,營造出信譽度高的環境。其次是加強規劃和協調力度,使各部門的工作能夠良好地的開展。再次是開發標準計劃,使各線路的規格實行規范化,促進采購規模性的發展。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