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 16:16: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少兒音樂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音樂是快樂的源泉,無論遇上多么不如意的事情,聽一段優美的音樂我們的心情就會好起來,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是人們精神家園的食糧,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它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很多杰出人物身上得到啟示,比如李四光、愛因斯坦、袁隆平、格林斯潘等許許多多杰出人物都有音樂才能,很多家長也意識到,音樂才能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可我們音樂課上的學生切常常體會不到快樂,甚至覺得枯燥無味,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音樂快樂教學的方法吧。
“每一個人都享有學習音樂、接受音樂教育的能力和權利。這是現代音樂教育最基本的主張。不過,每一個體潛在的這種音樂能力是有顯著差異的。”一般來說,音樂能力包括音樂欣賞能力、表演技能、創作技能三個方面,老師必須進行細致的觀察和了解,充分尊重學生在音樂能力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如一個孩子在歌唱時音準把握不好,并不意味著他就一定沒有音樂才能,也許他有著出色的節奏感;一個孩子在學習舞蹈時動作做得不夠優美,也不意味著他一定就缺少音樂天賦,也許僅僅是他的動作協調能力不夠好,但這并不妨礙他對音樂有著不同尋常的感受能力;如果孩子有音樂方面的興趣,那就需要讓孩子接受正規的專業培訓,家長要確認施教者的相關資質,以確保孩子得到高質量的教學。
《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快樂何來?興趣是最好的動力。我覺得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喜歡學了才是快樂學習的前提。“陽光下,快樂唱歌,你笑得很甜蜜;希望中,快樂成長,你和我在一起,希望明天更美麗……”稚嫩嘹亮愉快的歌聲響起,看著孩子們稚嫩快樂臉,不但孩子們陶醉在幸福快樂的氛圍中,就是我們這些動情敎導的老師們也不由得沉浸在一片祥和快樂之中,快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再次得到很好的體現了。
現在有些家長帶孩子學習音樂的動力是為了考級,其對于音樂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技巧的掌握和提高上。把自己未實現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讓其學習音樂。這些都是不可取的。興趣引導專業教育讓音樂走進孩子心靈。
游戲中的音樂學習:“請你像我這么做,我就像你這么做!”這是小學生游戲中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方式。這些口訣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節奏,具有統一行動、便于記憶、運用與音樂教學的節奏練習,學生喜歡念,興趣盎然,一會就記住掌握了。
為使學生對枯燥無味、難學難記的識譜感興趣,我常把一些識譜知識編成兒歌:
張開小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個小手指,就是五條線。
四個手指間,就是四個間。
從下往上數,一二三四五。
線間向上數,越上音越高。
這樣的兒歌,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流暢上口,易懂易記,使他們對識譜產生濃厚興趣,輕松愉快的掌握了知識。
從學生已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來、降低難度:教一年級學生唱《洗手絹》的第一段歌詞是:“紅太陽,白云彩,媽媽洗衣,我也來。哎、、、、、我從學生熟悉的畫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紅太陽、一朵白云、再畫一個笑容可掬的媽媽頭像,最后再畫一個可愛的小孩代表我。一年級小學生看著黑板上的畫,開心的笑了,難度降低了,學生從解決難點中找到了樂趣,一會就把歌背唱下來了。
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激發學習興趣:小學生正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生活閱歷淺,經驗積累少,要使他們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性情、培養情操的目的,就必須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談話等形式,運用聽覺和視覺同步感知的方法來幫助他們理解作品。圖、講、演結合啟發誘導他們的抽象思維例如在講解頓音時,就用一個乒乓球在桌上拋幾下,讓他們細心體會乒乓球落下的聲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彈性”,學生再唱就不難了。
投其所好,讓流行音樂進課堂:流行樂簡單易學伴奏極具時代感,因此學生很喜歡,在課堂教學中,選擇一些優秀的流行音樂讓學生學唱演奏。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利用媒體輔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倡學科整合是新的教學理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種教學輔助重要資源。利用信息資源豐富音樂形象,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通過多種方式去感受音樂的美、理解音樂的美、創造音樂的美。
引導學生做表演,增強學習興趣:表演與音樂是緊密聯系的,表演是教學中倍受學生喜愛的內容之一。學生常常會被一些漂亮的動作和優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常常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臺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勁,課堂氣氛達到。這樣一來,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造愉悅的學習情景,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著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于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蘊含著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溫馨的心曲,或是襯托出一個美麗的夢幻,或是展現一片灼熱的情懷。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留下美的烙印。
一、少兒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完善的人格
音樂教育,并不是以培養專業音樂家為主,而是培養,塑造完善的人格。人類的歷史經驗表明,無論是哪一種社會,正常人不能沒有音樂,良好的音樂教育必須具備雙重功能:不僅讓學生掌握、了解音樂的基礎知識,實現對音樂美的感知,進而產生對于音樂的熱情,而且要使得音樂營養滲透進他們的情感和智力領域,實現身心的健康、全面的發展。基于這樣一種理念,在進行音樂教育的時候,要以培養“通才”為目的,注重藝術熏陶與提高整體素質的關系,力求使得幼兒初期的音樂啟蒙在其終生教育中發揮長久的效應。這就要求教師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的音樂文化素養、培養新時代的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作為教育的首要目的和任務,在教學的時候,要著重把音樂的“美”傳遞給學生,要在教授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兼顧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少兒音樂教育的關鍵是培養興趣
任何教育的關鍵都在于興趣,少兒學習音樂的興趣的培養,需要教師的引導,兒童時期是容易對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但也容易轉移注意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適時地進行興趣的激發和積極情緒的調動,促使每位學生都被深深吸引,促使他們始終處于興趣盎然的探究氛圍中。教師為了開啟少兒學習音樂的興趣的大門,應當想方設法采取多種手段,比如啟發、誘導、獎勵、激獎、比賽等方法,加深少兒學習的興趣。針對不同的少兒,應當根據其音樂天賦的差別,因材施教。音樂細胞比較發達的孩子,在入門階段可能會比較順利,這時要給予他們最大的愛護,保持其認真、主動的學習態度及強烈的求知欲。對不太善于自我表現的少兒,應當多多地制造機會,培養其自信心,給予其表現的舞臺,促進并增強其對音樂美的感受及進行音樂表現的欲望。另外,因為少兒年齡小,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往往有家長陪伴,所以家長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教師在每堂課結束的時候,應當把布置的作業詳細向家長解釋,以便進行課后的輔導與監督。應當鼓勵家長在課余時間,有意識地多給孩子播放音樂碟片、看音樂會錄像、收看電視文藝節目、觀看現場演出,對于孩子們的積極表現,要及時進行物質的或精神的鼓勵和表揚。這樣,孩子們會很興奮并感到自豪,會產生更大的學習愿望,會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少兒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并從這種學習中嘗到了甜頭,便會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把學習視為負擔。這樣,音樂才會真正地成為學生們精神的家園,使他們樂在其中。
三、少兒音樂教育的成效在于教師的主導作用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也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之一。音樂作為創造性極強的藝術,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自由廣闊的創造空間,因此,少兒音樂教師在培養少兒創新能力方面負有重任。少兒音樂教師要有意識做“創新型的教師”。所謂創新型的教師就是那些吸收最新教育科學成果,并將其運用于教學中,并且有獨特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的教師。創新型教師強烈的創造意識,應建立在熱愛教育事業、立志獻身青少年教育的基礎上,教師對于學生應具有強烈的愛心和責任心,這是完成“創新教學”的根本動力。一位具有創新性的教師,首先應當了解兒童的心理。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向孩子們講解樂理知識,例如,把五線譜音符說成是小蝌蚪或球拍,把電子琴說成是大玩具,把十指練琴說成是跳舞等。這些真童的語言可以讓孩子在游戲般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入訓練和學習。一位具有創新性的教師,應當是活潑、平易近人的。在上課時,要有聲有色地進行表演式的講解,主動和孩子們一起唱唱跳跳,和孩子們聊天、談心,營造出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讓他們感覺老師既是師長又是朋友。這樣,孩子們才會克服畏懼、厭煩等不良情緒,才能樂于釋放自己,表現自己,有問題的時候能夠大膽提問,有不如意的時候會主動向老師傾訴,學習有進步的時候會樂于同老師分享喜悅。只有建立了這樣的師生關系,教師才能根據學生的性格、智力水平更好地傳授這門學問。
四、少兒音樂教育成功的內因在于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 視唱練耳 少兒 音樂
視唱練耳,英文sign-singing and ear-training,也就是看著譜子演唱和耳朵聽力訓練,我們簡稱為“視唱練耳”,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看譜即唱和聽覺訓練,但我們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它是一門綜合性的音樂訓練科目,包括樂理、視唱練習、聽覺練習、節奏練習等,它能提高一個人的音樂感知力、音樂鑒賞力、發展音樂記憶力,并培養創造意識,所以視唱練耳在學習音樂整個過程中,處于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學習音樂中必須掌握的技能,無論學習歌唱、各種器樂,甚至于舞蹈,它都是提高音樂素質不可或缺的奠基石,可以這么說,視唱練耳能力水平決定了音樂學習者的能力和上升空間。
如今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開始學習各種樂器或唱歌,社會藝術培訓欣欣向榮,但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小孩剛開始興趣很濃,學習一段時間后學生進度都會大不一樣,有的各方面進步較快(不排除天賦因素,但這是少數),能愉快而長久的堅持下去;有的因識譜不行、因音樂速度不穩定、某個及某類較特殊的節奏感不好、音高聽辨不足(不能準確聽辨音高而導致練習中花了大量時間重復錯誤)、多聲思維結構感不足(和聲、復調、織體等和音只能勉強機械完成,無美感可言)等原因在課堂及課后沒法解決,師生教學效果不好,時間長了學生興趣逐漸降低,結果半途而廢的大有人在。另外,現在很多音樂高考生多數是進入高中才開始學習專業,這個時期他們的音樂能力都基本定型了,音高感和節奏感、速度感若不好,會造成唱歌跑調、跟伴奏配合不到一起、彈演奏中出現很多錯音、速度不穩定、左右手對位不協調、節奏感不強,更不用說準確表達音樂作品內容和風格特點了,這些要集中扭轉是非常困難的,視唱練耳水平不高會直接影響演唱演奏等技能專業的學習,往往最后的藝考成績好壞就取決于筆試(視唱練耳和樂理)成績的高低。這些問題,都是視唱練耳水平(音樂素養)能力的體現,問題在于沒有抓住少兒的關鍵時期進行視唱練耳相關課程學習或少兒學習音樂的起步階段做到與視唱練耳課的同步進行,以至于長大后造成很難補救的后果。
再則,筆者發現現在很多中小學音樂課開課率不足,多數情況下被文化課占據,并且一部分老師工作不嚴謹,對待課堂教學馬虎大意,草草敷衍了事的情況時有發生,學生音樂素質本就較底,正常課時中還得不到保障,就更影響他們的全面發展了,造成的結果是:大多數學生十五六歲了依然不能識譜只會唱歌,基本的樂器音色也不能區分,沒有基本的音高感、節奏感、速度感,從而體驗不到音樂的豐富內涵,不敢從事音樂活動,更不用說掌握一門樂器技能了,長期這樣下來的結果就是,整個國民的音樂素質修養和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大。由此可見, 視唱練耳是全面培養音樂人才的一塊奠基石,但在普通學校音樂教育中,尤其在少兒學習音樂的初級階段,它的學科基礎性并未得到充分體現,提高少年兒童基本音樂素養,使之能真正全面發展是當下教改的重要任務之一。
進入新世紀以來,借鑒吸收外國音樂教育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推動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藝術教育部門著力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未來,越來越重視這一基礎學科,一直在探索教改。最近,出臺了《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并明確,2015年開始對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藝術素質測評,藝術素質測評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以及教育現代化和教育質量評估體系,測評結果納入學生成長檔案,作為學生中考和高考錄取的參考依據。這一政策的出臺,對音樂教育是重大利好,開始得到重視,并有政策上保駕護航,必將至上而下給音樂基礎教育帶來巨大推動,提高我國少兒音樂素質水平。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在一線教學中也要有專業的教師,我們不能指望這項工作由聲樂、鋼琴、各種樂器的老師在教授技能的課堂上解決這些問題,技能的教學自有規律和計劃,而且專業針對性也很強,若既教授技能又分擔基本音樂素質(視唱練耳)教學,不僅不能突出專業性,也影響教學效果,長期下來影響的是整個音樂教學活動的推動。同時,現有的音樂教師要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借鑒學習先進音樂教育體系的經驗,在"音樂教育多元化"理念指導下進行視唱練耳教學,既可彌補本國音樂與各國音樂之間,視唱練耳學科與相關音樂學科之間、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獨立分割的狀態,又能超越兒童視唱練耳學科教學的局限性,為兒童視唱練耳教學內容增添一定的靈活性、趣味性,這就更有利于音樂學科新知識的引進和運用。眾所周知,我國的音樂普及水平和各年齡段的音樂水平是低于國外的,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后,才開始注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有關少兒早期經驗對認知發展影響的理論,當然,這些方向給了少兒教育研究以新的啟示和推動,音樂教育家們尤其意識到加強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少兒音樂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作為一線的音樂教育者,更要緊跟時代步伐,提高教學技能水平。
一、認識鋼琴,激發興趣
如何正確誘導孩子們喜歡上音樂,并對鋼琴演奏產生興趣是我多年來所追求的目標。
鋼琴對于小朋友來說儼然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幼兒在看見鋼琴的時候大腦里肯定有很多疑問,針對幼兒的好奇心,我就巧妙童趣的介紹鋼琴這個龐大的玩具。通常我會當著孩子們的面把鋼琴的頂蓋輕輕掀開,讓孩子們親眼目睹“鋼琴的內臟”,然后用他們的小手彈響鋼琴,接著我即興彈奏孩子熟悉的幾首兒歌,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們無比的興奮和激動,原來鋼琴是這樣的,一些小疑問就自然解決了,孩子的興趣也慢慢激發起來了。在幼兒對鋼琴具有一定感性認識以后,我就抓住機會進行啟蒙的鋼琴教學了。
孩子們絕大多數都喜歡音樂,對各種樂器也充滿了好奇心,聰明好動,富有想象力。可是想讓他們把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鋼琴這一件事情上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如果從一開始就直接教鋼琴演奏難度較大、較難掌握的手指技巧,以及識譜方面的知識,只會給這些年幼的孩子帶來困擾,增大學習難度。所以,對于幼兒鋼琴入門教育,教學中所必須體現的趣味性教學方式至關重要。
二、形象的比喻激發幼兒想學的興趣
由于現在學琴的孩子年齡偏小,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對音符沒有高低的概念,更不要說這些音在五線譜上的位置了。這時形象的比喻對幼兒來說是最適合不過了,我的做法是把五線譜上的線作為一幢高樓房,每個音符就是一個小主人,它們都有自己的家,按照這些音寶寶住的位置分為樓上和樓下。通過這些形象的描述再結合這些音在鋼琴上的位置,使幼兒既容易接受又能幫助他們進行記憶。
良好的手型是正確彈奏的前提,在請幼兒保持正確的手型時也可以請幼兒觀察老師的手型像什么,很多幼兒會說像一個小山洞,這時我就順著幼兒的思維進行想象,告訴他們這個小山洞里要有小火車開過,我們怎么樣保持好讓小火車安全的通過,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很快就會知道小山洞撐好了就可以讓小火車開了。這樣遠比告訴幼兒哪個關節站好要讓他們容易接受的多。
在幼兒剛開始彈琴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手腕僵硬的毛病,導致了彈出的聲音虛而無力。在幫助幼兒解決這一問題時,我把這一股力量在手指中的轉移比作一個球在五個小朋友中間傳遞,告訴幼兒這個球傳給了哪個小朋友,那么這個小朋友應該接好不能掉了,而其他的小朋友就應該在旁邊休息。這樣使幼兒很形象的感受到了力量在五個手指間的運用,也幫助幼兒克服了手腕僵硬的毛病。
三、在開心的游戲中激發幼兒樂學的興趣
當學生第一次走進課堂,,我們不要馬上就開始教授他們識譜、指法和手型這些相對枯燥的知識,這會讓他們馬上變得緊張、拘束,因為越是年齡偏小的孩子越沒有耐心。教師應該和他們在琴上做一些“游戲”,讓他們在玩耍中了解這門樂器的特性。
幼兒的生活中最喜愛做游戲,在游戲中他們可以體驗到快樂。我在鋼琴教學中嘗試了讓幼兒玩接龍的游戲來幫助他們提高識譜能力。老師、家長、幼兒根據樂曲中的樂句來劃分,我先唱一個樂句,接下來家長和幼兒依次接唱后面的樂句。這個游戲要求幼兒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時刻要聽好前面唱的樂句,看好樂譜,這對幫助幼兒提高識譜能力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使幼兒在活動中既學到了本領,而且也學得輕松、開心,沒有任何的壓力。
在幼兒鋼琴的教學中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也是他們學習的一部分,但在教學中如果只讓幼兒坐在位置上聽老師講往往會使他們缺少耐心。在讓幼兒接觸到不同的調號的時候,為了使幼兒記住不同調號升降的不同音時,我們開展了找找在哪里的游戲。讓幼兒在找找、圈圈中把不同調號上升降的音找出來,并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在玩玩、講講、比比中幼兒很快就掌握了不同調號的樂曲在彈奏時應該升降的音。活動中讓每個幼兒都有了參與游戲的機會,在游戲中又使他們與音樂更緊密地走在一起,感受到了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樂趣。這樣的鋼琴教學活動讓幼兒從想學進一步上升到了喜歡學,做到了學而不累。
四、師生共同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少兒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作為一個老師應該時刻注意到少兒在每個階段的進步和不足,多用鼓勵的方式來激發幼兒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讓他們更多的體驗學琴給他們帶來的歡樂,音樂帶來的快樂。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我的教學中,特別重視聽覺能力的培養,,使兒童通過聆聽、感受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各種音響,鍛煉和培養其對各種表現要素精細而敏銳的感受力和反應能力,從而建立起音樂的旋律、節奏、和聲、速度等表現要素與客觀現實依據的聯系,為鋼琴讀譜積累直接的感覺經驗、為準確表現音樂打下良好的感性基礎。
關鍵詞:少兒 古箏學習 意義 方法
引言:古箏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樂器,其具有廣闊的音域,優美的音色,豐富的演奏技巧以及悠久的民族文化,已經經歷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并由于表現力豐富,深受人們喜愛。特別是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民族文化的興起和繁榮,民族樂器古箏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歡迎。從總體來看,學習古箏的主要群體集中在少兒,同時少兒時期也是學習古箏的最佳時期。少年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引導和教育才能取得學習效果,而少兒又擔負著發揚中國傳統民族樂器文化的重任。因此,少兒學習古箏不僅意義重大,而且需要掌握必要的學習引導的方法。
一、少兒學習古箏的意義
多年來,我國少兒音樂的教育大多停留在聲樂層面,而作為音樂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的器樂始終是音樂教學中薄弱的環節。特別是作為我國古老的民族樂器之一的古箏,已經成為我國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部分,在少年兒童中普及古箏樂器的學習不僅有利于促進我國學齡兒童智力的發育和我國民族樂器啟蒙教育的發展,而且有利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進步。
(一)有利于促進學齡兒童智力發育
音樂對人的益處是毋庸置疑的,音樂能夠陶冶情操,抒感,撫慰心靈。對于少兒階段來說,音樂,特別是民族音樂,有利于促進學齡兒童智力的發育和身心的全面發展。演奏古箏一類的器樂,可以使少兒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充實心靈,拓展思維。蘇州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在某小學四年級的一個班中隨機抽樣分組,其中一組每個人選擇一件民族樂器(主要是彈撥樂器),通過一年的觀察,并采用韋氏兒童智力量表進行測驗,結果演奏組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興趣廣泛,身心得到了全面發展。不難看出,演奏彈撥類民族樂器過程中,進行手部運動能夠對大腦產生積極的刺激,從而觸發少兒的益智效應。
(二)有利于發展我國民族樂器啟蒙教育
民族樂器啟蒙教育是我國音樂教育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同時也是相對薄弱的環節,在少兒群體中普及古箏教育,有力與促進我國民族器樂的普及發展。古箏簡單易學,但學習的過程卻是長期的,推動少兒古箏學習有利于培養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練就相對扎實的“童子功”,為今后的古箏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推此及彼,有助于拓展民族樂器在社會的認知程度,使像古箏一樣被人們認為充滿神秘的樂器“走入尋常百姓家”,使這些優秀的民族特色的聲樂在器樂教育中得到傳播和發展,從而有利于發展我國民族樂器啟蒙教育,促進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的發展,繁榮中華民族文化。
二、少兒學習古箏的方法
少兒古箏的學習有利于促進學齡兒童智力的發育和我國民族器樂啟蒙教育的發展,而少年學習少年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差,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引導和教育才能取得學習效果。同時,教學者也應該認識到,古箏器樂教學不僅僅是單純的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感知音樂的能力。因此,加強少年兒童的古箏教育,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除了加強技巧方面的傳授,還應該注意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古箏教學:
(一)培養少兒興趣熱情
興趣和熱情是少兒教育的關鍵,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初,學生對古箏可能只是一時的好奇心,相對缺乏耐心,思想不集中,意志不堅定。這時,不能一味的批評他們,否則會使教學效果適得其反。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少兒的興趣點,利用他們對古箏的熱情,依托心理特點,循序漸進,因勢利導,鼓勵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具體的方法有:融樂曲與技巧為一體,鼓勵與表揚并重,特別實在啟蒙階段,將技巧融入到優美清新、短小精悍,能夠投少兒之所好的樂曲中,激發兒童學習古箏的興趣和熱情;將表演欲演奏相結合,寓教于樂,可以在古箏教學過程中加入類似匯報演出、比賽競技等相關的演出活動,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競爭意識,將知識與趣味相結合,使古箏更具魅力。
(二)引導少兒感知音樂
古箏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學習之前,要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不能單純追求古箏考級等功利目的;教學者不能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家長不能互相攀比、始于壓力。兒童的思維意識尚不成熟,思考能力較低。古箏是獨具民族特色的音樂藝術,能夠在作品中表現彈奏著的感知,因此引導少兒感知音樂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少兒的樂感,結合音樂語言,將抽象的音樂具體化,引導少兒理解古箏作品,逐漸感受音樂中蘊含的意境,并教育少兒結合古箏作品的背景理解音樂的內涵,實現教學要求。同時,還應該激勵少兒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主動參與各種表演活動,展現自我個性,形成“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的和諧學習環境。
結語:古箏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促進少兒古箏學習不僅有利于促進我國學齡兒童智力的發育和我國民族樂器啟蒙教育的發展,而且有利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進步。同時,還應該正確把握少兒學習古箏的方法,積極培養少兒的興趣熱情,引導少兒感知音樂,促進少兒古箏啟蒙教育的繁榮,傳承和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晨·兒童”樂器學習熱”現象的社會成因及教育誤區[J];南京師范大學; 2012;(03):29-30
[2]邢麗萍·淺談民族樂器啟蒙教育創新方法[J],《大舞臺》;2012;(06):43-44
[3]孫朝琪·夏家鑫;演奏民族樂器對學齡兒童益智的初探[J],《中華兒童保健》;1994;(09):73-74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即:Education by life(根據生活而教育)。行知先生針對這個觀點曾做過幾個譬喻:就如農人種豆子,幾畝地要種幾許豆子,要是多少肥料,要多少人工去做,要經過多少時期才能完成,什么地方適合中綠豆,什么地方適合種紅豆,還有什么地方不適合種豆子,適合種玉米。必須抱有生活的根據去做計劃,才能興師動眾,按照這個計劃去做,才能夠有條不紊,才能夠有收獲。我們現代的音樂教育同樣如此。
1.研究土地屬性選擇豆的種類
在從事教育之前我們必須要對我們所想要的結果有一個基本的預知。我們是想種綠豆還是想種紅豆,是想讓學生對音樂知識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還是想讓學生接受音樂美育的熏陶。其次我們要研究我們的土地適合種什么樣的豆子,我們必須要了解學生適合什么樣的音樂教育,有的學生適合唱歌,嗓音條件好;有的學生適合彈鋼琴,手指修長靈活等等。什么地種什么莊稼,鹽堿地里就是長不出好地瓜。不適合唱歌的學生我們千方百計的去教育最后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的幼兒音樂培訓機構要根據幼兒的生活實際,認真研究幼兒究竟適合什么樣的音樂教育,不能盲目的無分別的進行招生教學,為了利益不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音樂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不僅不會起到音樂應有的美育功能,反而會使幼兒從小反感音樂,對音樂失去興趣,甚至造成心理上的陰影。
2.幾畝地種幾許豆子
選擇了豆的種類之后,我們接下來會研究要種多少豆子才能合適。豆子并不是眾多越多就會收獲越多,一畝地我們種十畝地才需要的豆子,一畝地的營養供給不了十畝地豆子的數量,豆子的數量遠超過一畝地最大限度的承載力,結果會豆子只長枝葉,而不會開花結果。十畝地之種一畝地的豆子數量,亦會資源浪費,收成減少。多少地種多少豆子必須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科學的范圍之內,才能收獲到最好的結果。
由此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談我們現代培訓機構的幼兒音樂教育。其一,是從外在的資源配備上去談音樂教育。一個教室,我們要考慮其學生人數容納率,一個教師,能夠同時帶幾個學生才能保持教師的精力在最好的狀態。我們現階段的幼兒培訓機構往往可以見到這種景象:一個班,三四十個孩子同時上課,一個教師在前方聲嘶力竭的控制孩子,亦或一個鋼琴教師在周六周日從早晨八點到晚上八點連續的給孩子們上課,一天教師不換,孩子換了十幾波。試想,這位老師保持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是為了什么?他能否針對每一個幼兒的特點進行教學?一天連續上十幾個小時,給十幾個孩子上課恐怕不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是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那么,對這位教師的教學質量還有幼兒們的學習質量不得不讓人抱有懷疑的態度。一個鋼琴教師每天給幾個孩子上課能夠一個最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肯定會有一個科學的范疇,不切實際只顧自身利益會使我們的音樂教育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
其二是從孩子的年齡心理發展階段去談音樂教育。現階段的幼兒音樂培訓機構存在著一個急功近利的問題,幼兒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在短時間內有一個大的變化,而培訓機構的教師為了迎合家長的這種心理,不顧學生的年齡心理發展階段,進行填鴨式的灌輸教學,6歲的小孩兩三個月就要學習很多的樂理知識、鋼琴指法、演唱技法,孩子們不能理解這些流量眾多的知識,思維產生混亂,不能夠理解掌握這些音樂知識。一畝地種十畝地的莊稼,遠超其能承受之重。
3.工期及肥料
工期及肥料也是影響都子生長的重要因素,我們的音樂教育中設定一個教育目標需用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必須要研究。設定一個教學目標,如果教學時間短,就會欲速則不達,如果時間長就會浪費時間。而肥料則相當于我們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用對肥料就是用了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幼苗茁?殉沙ぃ揮玫姆柿喜緩迷蚧崞鸕絞實悶浞吹男Ч?。
二、Education for life
Education for life,為了生活而教育。我們所有教育的根本目的,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生活,不管是數學語文等廣義上的文化教育,亦或是音樂舞蹈等藝術教育。都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生活的方法,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讓他們能夠根據所學去生活。我們的幼兒音樂培訓機構在這一方面是有所缺陷的。他們固執的認為,教會學生去生活是由學校來完成的,不是有培訓機構來完成的;教孩子們生活亦是高級別高等級教育完成的,而非由幼兒教育階段完成。殊不知這類想法禁錮了多少兒童的雙手。我們一直在羨慕德國或者是美國式的幼兒教育,他們的幼兒在小小年紀就有極強的動手能力,為何我們的幼兒達不到,培養不出這種能力,原因就是在此。我們的幼兒音樂培訓機構因為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生活能力和音樂教育無關,是由正規的學校完成的,豈不知教育不分學科,教育的目的根本就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培養孩子教學做合一的能力,我們音樂教育亦是為了生活而教育。
1.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為曉莊小學立的校訓,行知先生反對“教、學、做”分來來讀,教學做是一件事,而非三件事。他主張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教學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一個活動對人來說是教,對己來說是學,對事來說是做。行知先生舉了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便需在水里學,在水里教。再進一步說,關于種豆子的講解不是為了講解而講解,而是為了種豆子而講解,所有的教育都是為了做而行動。
我們由此反觀我們的幼兒培訓機構的音樂教育,是否能夠執行教學做合一的原理。以幼兒音樂培訓機構的考級為例。我們的幼兒音樂培訓機構鼓動幼兒家長讓幼兒參加考級,練習考級曲目,其目的為何?幼兒學習考級能夠做些什么?教師教授考級曲目能夠讓幼兒做什么?一套鋼琴考級教程教授下來,學生只是彈奏考級教材所要求的一些曲目,最后獲得一紙證書,培訓機構賺取了考級費提成,考級中心賺取了考級費,幼兒家長賺取了幼兒獲得考級證書的虛榮感。而幼兒在其中得到了什么?通過這個學與教能夠做什么?僅僅是為考級而教、為考級而學、為考級而做。幼兒還是沒有獲得生活的能力。
莫扎特、貝多芬在幼兒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創作鋼琴曲目,雖然他們是天才,但是非生而知之,而是后而學之,人而教之。我們的幼兒音樂培訓機構,需要從學生做而指教,學生亦因做而學。幼兒學習鋼琴的和弦彈奏,不是僅僅為了能夠彈奏這一個單一的和弦,而是學會彈奏這個和弦的方法,并能夠明白和弦的構成原理、音階跨度。教師教授和弦亦是不能僅為了讓學生掌握單一和弦而教,而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融匯貫通的做而教。學生能夠明白和弦的構成原理,能夠舉一反三,甚至能夠自己進行和弦的配備,主動的去創造,而好的教育更是能夠通過教學做掌握生活的能力。話至此,有的教師可能不甚同意,覺得太難操作。其實教育本就是如此,感覺困難,才會去解決,解決困難才會有價值的產生。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明代大家王陽明的心學經典“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理論從根本上推翻這個理論,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學理論,他認為有勇敢的行動,才有真知的收獲。我們以此來觀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教育基本都是執行王陽明先生的心學“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理論。先教授學生理論,等學生理論背熟了,考了高分才讓其去行動。先不談幼兒,談談幼兒教師所接受過的教學。以作曲為例,我們都是先學理論,和聲、復調等等理論學通了才去著手創作歌曲,結果如何,基本還是創作不出。反觀好多歌曲的作曲者,基本沒有接受過此等理論的熏陶,直接勇敢行動,反而創作出優秀的歌曲。
我們幼兒音樂培訓機構的教師莫要受自己學生時代教學方式的影響,在教授幼兒時先向幼兒傳授理論,幼兒如果不認真聽老師講的理論而伸手觸碰琴鍵上來就是一頓打,打的孩子再也不敢動手,慢慢失去了動手的勇氣。我們要鼓勵孩子,大膽的去嘗試。以教授指法為例,我們教師一般都是先對孩子進行一些“知” 的轟炸,以一句明白了嗎結尾,但是孩子在實際操作時還是出現折指的現象。我們不如直接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折指所出現的后果他慢慢就會感受到,自己就會主動去修改。
我們的音樂教育莫要禁錮幼兒的動手能力,禁錮了其動手能力幼兒的思想亦會遭到禁錮,大膽地讓孩子們去行動,讓他們勇敢的嘗試,給他們樹立生活的動手能力。相信從小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的培養,我們的未來的音樂將會有孩子們帶給我們綻放的光彩,請拭目以待吧。
一、藝術體操訓練對身體的影響
1、少兒藝術體操訓練可使少兒形成勻稱的體型。在藝術體操訓練中,通過學習各種舞蹈訓練、徒手練習或持輕器械練習,培養了少兒良好的身體姿態。由于在藝術體操訓練中,總是要求小運動員四肢充分展開,動作舒展,身體向上拔立,所以促使了端骨與骨干間軟骨的生長,使少兒個子長高,四肢變得修長。各種基本素質練習,又使其韌帶、肌肉發育平衡,更好地形成脊柱的生理彎曲。少兒經過一段時間的藝術體操訓練,可促進其形成四肢修長、勻稱優美的體型。
2、少兒藝術體操訓練可預防“少兒肥胖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兒常常因為營養過剩,活動少造成肥胖,在少兒的生長發育時期,體重的增長,主要是脂肪的增多造成的,所以說通過訓練能抑制脂肪過多增長。
3、少兒藝術體操訓練可糾正不良的身體姿勢。少兒從事藝術體操訓練,可糾正端肩、探脖子等不良身體姿勢,對于那些O型腿或X型腿的少兒,堅持訓練可使其腿型有所改觀。
4、藝術體操訓練可增強少兒體質,發展身體素質。經過藝術體操訓練,可使少兒力量、速度、柔韌、爆發力、靈巧和協調性有很大提高。少兒活動技能也有明顯進步,表現在節奏感、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等等方面。此外,藝術體操還可使身體的抵抗能力增強,減少疾病的發生,使少兒健康成長。
二、藝術體操訓練對少兒心理發展的影響
少兒正處于身心迅速發育的生長期,這種迅速的發育成長使兒童的身心狀態表現出極大的不穩定性和可塑性,這個關鍵的年齡段正是開發其心智的絕好時機。在藝術體操訓練的過程中,少兒的心理得到很好的發展,通過對進行訓練的少兒家長、老師進行調查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以下心理過程的發展,在少兒身上有良好的體驗。
1、少兒集體主義觀念增強,團結互助的群體意識增強。
2、經過藝術體操訓練可使少兒克服困難的意識品質增強,變得不再嬌氣,變得膽大、勇敢、刻苦、頑強,幫助其克服羞怯、膽小的性格,增強自信心,敢于表現自己,使少兒健康活撥地發育成長。
3、藝術體操訓練可使少兒智力發育好,注意力集中,記憶和理解能力強,思維變得敏捷,反應能力提高,富于想象力,在學習文化知識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