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

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25 16:32: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

篇(1)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現狀

國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自2006年起,向各大高校進行宣傳與普及。由于時間尚短,目前各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較強的就業指導痕跡,缺乏實效性。就目前,國內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來看,存在學生對社會職業、個人的興趣愛好不了解;自身職業生涯目標不明確;家庭與社會缺乏積極、科學的引導;學校職業生涯教育內容缺乏素質能力培養;科學的職業生涯教育體系尚未建立等諸多問題。其中尤為突出的問題是大學生普遍缺少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顧名思義,是指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程度與態度,是大學生進行和完成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在動力。大學生普遍缺少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則意味著,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程度尚淺,并不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真正意義所在,及其對于個人就業與職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大學生缺少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說明其在職業生涯規劃這一問題上存在理解與認知的矛盾,表明其對職業生涯規劃沒有明確而清楚的認識,缺少實際的實踐和加深的了解。

目前,就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現狀來看,存在大學生雖然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法有一定認識,卻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意義與價值沒有清晰地了解;較男生相比,女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及規劃意識較為薄弱;文科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較其他學科學生的規劃意識較為薄弱;有過社會實踐經驗(兼職或工作)的大學生較沒有相關經驗大學生相比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較強;學生干部要比普通同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與規劃能力較強的現象。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培養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僅局限于畢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絕非科學與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需要建立一套全程、科學的教育體系。所有課程與活動的安排與設計,需充分考慮大學生自身每個階段的生理與心理,包括其所學專業的學習特點,從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目的及意義出發,建立和形成科學、完備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全程體系。

第一學年:引導和指導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職業生涯規劃,并完成初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傳統意義上的教育體制,導致大部分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從未涉及或沒有真正思考過個人的職業與生涯發展問題。因此,對于大一新生而言,需通過交流、經驗介紹與“大數據”展示等渠道,教育和啟發其了解職業生涯規劃,導入職業生涯規劃概念,輸入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第二學年:引導和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完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二年級的大學生,已經完成了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換,對所學專業與未來可能從事的業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時,需要結合所學專業與社會、市場的需求,引導和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在完成自我認知的基礎上,積極開始探索社會環境。需通過課程教育與相關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鞏固學生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三學年:指導學生將職業生涯規劃付諸實踐。大三的學生,經歷了兩年的大學生活,通過學習與實踐,對于所學專業及知識結構有了初步明了的認知。面對即將到來的畢業,他們往往在考研、留學、求職等畢業去向的選擇中徘徊不已,此時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該是幫助其完成正確、適時的選擇與判斷。

第四學年:指導學生順利就業。面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此時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是做好其就業服務工作,幫助和指導學生掌握求職的方法和技巧,以正確、平和的心態面對就業。

篇(2)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對策分析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體結合自身情況以及所處的環境和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生涯目標,選擇職業發展道路,制定相應的工作、培訓和教育計劃,并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實踐和行動方案。大學階段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時期,對于當前處于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的我國大學生來說,職業生涯規劃不僅是順利實現就業的有效途徑,也是塑造成功人生的重要法寶。

對大學生而言,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前提下,在認真分析當前環境形勢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知識能力結構,對將來要從事的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計劃安排。職業生涯規劃主要包括三個環節:認識自我,了解職業,對自我和職業及其關系進行評估。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所處環境,揚長避短,確立適當的職業目標,并適時進行調整。職業生涯規劃能幫助大學生明確未來的奮斗目標,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從而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清晰的定位,并以此不斷地鞭策自己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尋找到平衡點,進而獲得良好的職業生涯發展。

鑒于此,我們對燕山大學里仁學院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進行了調查。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是一所獨立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15000余人,本次調查對全院四個年級的三十幾個專業隨機抽取了800名學生作為被試,采用自編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問卷進行施測,共收回有效問卷719分,有效回收率為90%。其中男生379人,女生340人。

二、結果與分析

1.自我認識能力薄弱,對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的認識不夠清晰

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是合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調查中發現,45.48%的同學了解自己的興趣、59.25%的同學了解自己的性格、僅有25.45%的同學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長。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較弱,對自己興趣、性格、能力沒有正確的定位,這將會使大學生在職業選擇中表現出盲目性,不能很好地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2.對所學專業的認知程度不高,未來職業發展方向不明確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5.87%的同學了解自己的專業、31.85%的同學了解自己最喜歡的職業;21.97%的同學清楚自己適合的職業去向、19.7%的同學清楚自己職業發展面臨的優勢和劣勢、17.52%的同學清楚自己將來從事職業的工作內容。可見,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清楚,對未來的職業發展目標比較模糊,這必將導致很多學生在畢業的時候茫然不知所措,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崗位,當然也就無從談起個人的職業規劃,同時也增加了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盲目性和挫敗感。

3.對職業生涯規劃了解不多,規劃意識模糊

職業規劃意識是衡量學生是否具有職業生涯規劃需要的依據。只有充分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才能使大學生更好的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明確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而有效的安排。在調查當中發現,只有19.19%的同學了解職業生涯規劃、53.82%的同學愿意為自己做職業生涯規劃、13.49%的同學了解職業測評;對于未來的人生發展,有61.89%的同學感到缺乏指引、沒有方向。從以上數據來看,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了解不多,規劃意識淡薄,再加上動力不足,自然就缺乏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主動性。

4.大學生渴望深入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但知識獲取渠道較窄

調查當中發現,有71.21%的同學認為需要職業生涯規劃,但在回答“學校有提供相關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嗎?”卻有71.91%的同學回答“沒有”。當被問之“如果學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課程,您會選嗎?”有81.22%的同學選擇“會”,這表示大學生非常渴望得到專業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由此可見,一方面,就業形勢的現實促使學生在認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作用的同時,積極去了解、確立自我的職業生涯規劃,并渴望得到有關方面的指導;但另一方面,對于高校來說,有理論、技能和經驗的教師很少,缺乏專業的教材,缺乏高水平的指導人員,教育方式和途徑也亟待改變。

三、措施與建議

1.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為課程納入學生培養體系,加快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化

調查當中發現,大多數的學生需要職業生涯規劃,但卻沒有得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說明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普及性有待提高。而高校教育的主場是課堂。所以,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課程化,是推動高校職業生涯教育的有效途徑。教育部從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開設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并將其作為公共課程納入教學計劃。讓職業生涯規劃走進課堂,學生通過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可以鑒別和評價自己的興趣、技能、價值觀和偏好的生活方式;熟悉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和職業生涯規劃的系統方法;了解職業資源、開發職業抉擇的技能;學習基本的求職技巧,開始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參與進程。高校要根據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設置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

2.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與指導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促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程化

調查結果顯示,三年級、四年級的學生的在“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愿意做職業生涯規劃”的題目中,答“是”率明顯高于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可見,大學低年級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目前的薄弱環節。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的目標的實現絕非一日之功,所以它需要我們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根據職業發展理論揭示的個體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大學教育的基本特點以及大學生成長的基本歷程,可以將大學生全程職業生涯輔導分為四個階段:對一年級新生應側重使學生加深對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增強大學生專業學習的自覺性,幫助他們樹立就業觀念、增強就業意識,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對二年級的學生則應指導他們做自我分析,了解職業社會環境,鼓勵學生通過參加各項活動,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同時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修訂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對三年級的學生應著重使其認識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要指導學生把目標集中在提高職業技能上,掌握求職策略和技巧;對四年級的學生應注重使其認清就業形勢,調適不良心理,參加招聘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積累和準備,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3.建立全員參與的職業生涯規劃環境

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大學生渴望深入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但知識獲取渠道較窄。所以,職業生涯規劃的完成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學校要整合各種資源,包括學生、家長、教師、校友等,建立一種全員參與的職業生涯規劃環境。經過專業培訓的學生可以以協會的方式或者專業教師助理的方式,在校園宣傳、修改簡歷、提供職業測評和職業咨詢、組織模擬面試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家長是職業生涯規劃中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把家長也邀請加入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的行列,一方面讓家長和學校一起共同關注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另一方面讓家長參加學校的職業生涯活動和各類指導,他們的求職經歷和其他職業生涯相關的問題,都是大學生非常想獲得的重要資料;學校的教師可以為學生做專業咨詢、參加研討會、為學生寫推薦信等;校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可以為在校大學生提供自己的職業生涯經歷、提供自己工作領域的行業信息、參加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兼職崗位等等。

4.培養專業化隊伍,提高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層次

問卷調查中發現,學生有很高的要求學習職業生涯規劃,但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程度不高,難以滿足學生的要求。所以高校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與職業資格認證,不斷提高職業指導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質,建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另外,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內容要從淺層次向深層次轉變,不僅在于分析學生個體的心理素質、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和幫助學生進行短期、中期、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還需要引導學生從職業的角度認識自我、了解社會,把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5.廣泛開展社會實踐和職業訓練,提高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效性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薄弱、專業認知程度不高,因此,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在確定了職業目標后,行動成為關鍵環節。高校在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時,要指導大學生積極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進一步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效果。同時開展校內和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校內的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就業指導課程”、“各種心理及就業講座”、大學生“青年志愿者”活動、模擬性的職業實踐等活動;校外的如組織大學生參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暑期社會實踐基地”、“畢業設計實習單位”、“校友交流會”等,讓大學生深入社會、親身體驗,了解社會需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促進未來職業發展,提高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吳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調研及應對策略[J].教師教育研究,2009,(9).

[2] 蘭亞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其對策[J].中國青年研究,2010,(9).

[3] 楊鳳娟.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4] 龔詠梅.簡論對大學新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10,(12).

篇(3)

關鍵詞: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探新

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三個認識誤區

1.職業生涯規劃等同于職業規劃。其實不然,職業生涯規劃是指規劃從開始工作到退休的整個職業歷程,它主要包括職業規劃、自我規劃、理想規劃、環境規劃、組織規劃等,職業規劃僅僅是職業生涯規劃的一部分。

2.就業教育等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只在大學生四年級的時候將就業教育列為大四學習的重點內容,且認為大四的就業教育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業教育等同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認識上的誤區必將影響畢業生和非畢業生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

3.職業生涯規劃是個靜態過程。職業生涯規劃要受到規劃者自身興趣、素質和自身以外的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要隨時根據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對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做出調整。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而是個動靜結合、交替的過程。

(二)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機構不完善

1.理念缺失。提供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是高校就業指導機構的工作內容之一。但目前高校就業指導機構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辦理就業手續、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導等簡單工作上,高層次、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則嚴重不足。

2.機構缺失。大學生就業指導機構是實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載體。但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校并沒有成立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機構對大學生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仍舊靠就業指導中心幾堂課、幾場招聘會完成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3.專業教師匱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最終要靠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來完成,而目前高校就業指導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和少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師大多來源于學校黨務、政務部門,他們對學生就業和就業管理工作的要點掌握得比較好,但要他們運用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理論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對于“半路出家”的他們來說還比較困難。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專業人員的嚴重匱乏和素質不高,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系統體系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活動應該貫穿于個人發展的一生。在西方職業生涯規劃理念高度發達的國家,很多人從小學時代就開始了職業角度的自我探索,這種從小學到大學的長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得他們的職業選擇是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及社會需求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在我國,學生只有在大四就業時,學校把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服務同時開展,大學生接受到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十分有限。據新浪網教育頻道推出的一項關于“你什么時候接受過系統地職業生涯規劃服務”的調查顯示:“從來沒有過的”占80.98%, “大學期間”占15.9%, “高中期間”占3.12%。這就表明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沒有形成系統,在小學和和初中階段目前還是空白。

(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環境缺失

首先,職業生涯規劃服務購買率低。據調查,社會上86%的人對職業規劃有過了解,但僅有8%的人接受過職業規劃服務,購買率僅為9.79%。其次,高校缺乏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氛圍。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背景下,高校關注更多的是“進口”和辦學質量,對“出口”的關注卻并不夠,投入得也少,領導的不重視,影響了職業生涯規劃機構及其工作開展的環境。最后表現在家庭教育上。在我國,家庭教育以灌輸為主,以“嚴”著稱。孩子從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所有的興趣和價值觀都是父母和社會強加的,在孩子最初成長的家庭環境里缺乏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啟蒙環境。

二、完善我國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

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個體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國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筆者以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高度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加強輿論宣傳

在我國現有的文化背景和氛圍下,要順利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政府和高校必須高度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輿論宣傳。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要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及其工作的開展用法的形式規定下來,形成于政策或法規,使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勵民間機構創辦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培訓機構,彌補目前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機構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體加大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宣傳力度。而各高校要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學校的一件大事來抓,做好職業生涯機構的完善、課程的開設和咨詢等與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工作;通過校園網、校報、廣播站、舉辦職業生涯規劃講座、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競賽等方式或活動宣傳職業規劃的內涵、意義和作用,借助“第二課堂”,利用寒暑假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實踐,豐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經歷。

(二)樹立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正確理解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個新事物,人們對其理念、內涵和外延并不理解,以致于人們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要正確理解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必須樹立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理念。筆者認為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應包含以下主要內容:第一,職業生涯規劃是建立在正確認識主客觀基礎之上的一個長期堅持的自我探索過程。第二,職業生涯規劃重在實踐。職業生涯規劃實踐就是將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目標落實為實際行動,不斷接受社會、企業組織和他人反饋的信息,對自身的職業體力傾向、職業能力傾向和職業個性傾向予以全面科學的衡量與評價,實現擇業觀從“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會干什么”“或我適合干什么”的現實型轉變。最后,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在于實現個體的和諧、可持續發展。職業生涯規劃是要幫助個人正確認識自己,充分了解了內外環境有利和不利因素情況下,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使自己的規劃符合自己的興趣,符合社會的需要。

(三)構建系統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提高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效率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一種系統、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不是就業教育內容的簡單拼湊,它應該有自己的體系。大學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要是教會大學如何進行學業規劃、如何開展自我評估、生涯機會評估、職業生涯路線和目標設計、制定行動計劃與措施等內容。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高級形式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但它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離不開小學和中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鋪墊,這就是說要成功地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首先應在中小學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啟蒙教育。筆者以為小學階段職業生涯規劃啟蒙教育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教育活動來培養兒童的職業意識和正確的職業理念,讓他們對不同的職業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職業理想。中學階段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識、形成職業理想、制定實現職業理想的途徑和方法。 轉貼于

(四)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機構,加強教師隊伍和課程建設。

1.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機構

要指導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進一步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機構。首先是成立一批“第三者”非贏利性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機構。我們可以通過政府提供優惠政策,扶持社會力量建立一批“第三者”非贏利性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機構,以滿足目前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需要。這些第三者非贏利性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機構的存在:第一,可以依靠社會自身的力量,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培訓和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第二,通過政府的資助開發職業生涯規劃系統測評工具;第三,可以通過提供職業信息服務、開展職業咨詢服務、進行就業市場指導等活動,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指導。其次是要完善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內部職能機構。

2.培養一批專業、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

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師培養非常關鍵。一個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接受培訓后,筆者認為應該具備以下專業素質:(1)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方面具有較廣博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和較開闊的視野以及一定的實戰經驗。(2)具有良好的知識運用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兩方面。學習能力體現在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總結的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體現在能夠創新,能夠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的研究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理論,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規劃方案。(3)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主要表現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緒的管理技巧、人際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應對壓力的能力。

3.加快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建設

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建設是核心。根據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設置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至關重要。首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課程設置要體現前瞻性、確定性、開放性、針對性、實用性、實踐性的特點,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設置包括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大學科課程、實踐活動課程、模擬實戰課程、文化素質課程等教育課程,其次,高校和企業聯合開發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更新創業教育的內容。一個企業和企業職員的生涯規劃經歷、過程、經驗和教訓是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最好的內容。高校和企業聯合開發課程,一方面可以使企業最新的生涯規劃成果、經驗教訓、管理理念進入教科書,使學生獲得最前沿、最實用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另一方面,通過與創業開發課程,高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教師也得到了訓練,有利于教師的成長。最后,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課程教學要改革傳統的教師在講臺上講,知識在黑板上寫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實行基礎知識教學講授法,環境意識教學調查法,模擬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實踐法,比如寫職業生涯規劃計劃書,社會實踐等。案例教學法。

參考文獻:

①蔣嶸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年第3期。

②梁國勝、燕雁,《大學生就業遭遇職業生涯管理難題》,《中國教育報》2005年10月26日。

篇(4)

關鍵詞: 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 現狀調查 分析研究

一、研究背景

當前全國高校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社會各界人士也期待大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為大學生就業帶來新的契機。近年來,高職生在就業時有消極怠工的情緒,有盲目選擇的趨勢,有頻頻跳槽的現象等,這些都讓就業教育工作者憂心忡忡,不得不反思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效性問題。因此,本研究將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現狀進行調查,旨在為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供事實依據。

二、問卷的設計和實施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搜集數據,改編襲開國、顧雪英編制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問卷,根據高職生的理解能力及本研究需求,對問題的表述進行修整,并在原有的確定目標的能力、認識自我的能力、認識環境的能力、制訂計劃的能力、反饋修正的能力五個因子的基礎上,增加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因子,共三十道題目。問卷按Likert5級評分,即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有點符合、較符合、完全符合,分別賦予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越好。

問卷經部分調整后,必須首先對問卷進行信度分析。本研究采用克倫巴赫Alpha信度系數法——項目之間是否具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通常認為信度系數應該在0~1之間,系數越接近1信度越好,如果系數在0.7以下則需要拋棄。本問卷修訂后各因子內部信度系數分別為:確認目標能力為0.844,認識自我的能力為0.805,認識環境的能力為0.818,制訂計劃的能力為0.813,反饋修正的能力為0.813,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為0.778。總量表內部一致性為0.950,這說明整個量表內部一致性很好。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以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2013級、2012級(大一、大二)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47份,剔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221份,有效回收率89.5%。其中男生96名,女生125名,2013級學生77名,2012級學生144名。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運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錄入和統計,主要對我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總體情況和性別、年級等人口學變量的差異性進行深入分析。

(一)2013級、2012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總體情況

表一 六個維度描述統計

由表一可以看出,我院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及意識在六個維度上的得分均值在3分到4分之間,總體在中等水平以上。生涯規劃意識較其他能力的得分稍高些,但均值仍沒有達到4分的水平。其次稍好些的是認識自我的能力,最低水平的是制訂計劃的能力。說明我院學生有生涯規劃意識,了解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但在制訂計劃方面存在困難。

(二)人口學變量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影響情況

1.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性別差異

表二 不同性別的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差異統計

注:*p

由表二可以看出,在六個維度里,確定目標的能力和認識自我的能力,女生都明顯優于男生,尤其是認識自我的能力差異十分顯著,而其他維度上男生、女生沒有顯著差異。

2.年級差異

表三 不同年級的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差異統計

注:*p

由表三可以看出,從職業生涯規劃的五個能力上看,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沒有明顯差異,但生涯規劃意識卻呈現顯著差異,并且結果表明一年級學生的規劃意識要明顯優于二年級學生的。

四、分析

(一)我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整體現狀不佳

從數據分析的結果來看,我院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即便學生能夠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自身在行動力上也不能支持自己實現認識自我、認識環境、制訂計劃、反饋修正等規劃步驟。學生整體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和規劃意識都有待提升。

(二)一年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強于二年級學生

一年級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強于二年級學生的,存在這種情況并不難理解。我院在大一上學期開展入學教育,重點是學業規劃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加之《學業發展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也在本學期集中開展,使得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期待。但是,經過半年到一年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性教育的空白檔,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又漸漸趨于淡化。另外,也可能一年級有規劃意識的學生,在進行規劃行動和實踐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但沒有得到及時的指導,導致其失去規劃的信心。

五、建議

(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論層面,應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多做職業生涯規劃訓練與實踐。從課堂教學到課外實踐活動都應該重視學生生涯規劃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二)大學全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跟蹤式教學。入學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完成這項教育任務后,應該完善后續的指導、跟蹤、監督的職業規劃教育體系,讓學生在踐行自己的職業規劃過程中有壓力、有支持、有動力。

參考文獻:

篇(5)

1.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

在當今的信息社會,網絡高度發達并得到廣泛運用,社會競爭越發激烈,社會對現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人才具有雄厚的知識儲備,還需要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等綜合能力。職業生涯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學生踏入社會后獲得良好的就業崗位,對自己的人生有個合理規劃,高校職業生涯指導與創業基礎課程(以下簡稱“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作用重大。大學生是我國人才的生力軍,要使學生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成功把握每一個發展的機會,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便成為大學生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必要途徑。

2.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幫助大學生求職成功的有效路徑

大學生要想求職成功,需要做到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并制訂相應的計劃,而職業生涯規劃為大學生求職成功提供最有效的路徑,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對殘酷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必須通過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發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確定自己的優勢所在,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加強對自身的認識與了解,明確進入社會的起點及后續工作的方式,從而尋求求職成功的有效途徑。

3.職業生涯規劃是實現大學生人生規劃的最佳定位

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前提是大學生對自我的正確定位。大學生通過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自身進行全面、正確的認識,了解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對人生的合理規劃。規劃前需做到“知彼知己”,不僅要對自己分析到位,更要熟悉職業的特性、工作內容和發展前景等,兩者缺一不可。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做到自我分析與職業分析平衡發展,以達到幫助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目標。

二、職業生涯指導與創業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1.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發展存在的問題

(1)部分高校對待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重視程度低。雖然我國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相關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實際對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并不高,不僅在課程設置上有所欠缺,而且相關專業的經費、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不能滿足課程開展的要求,很少有高校會聘任專職的生涯規劃教師,多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者由輔導員擔任,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達不到“1+1>2”的效果,更甚者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起任何作用。

(2)部分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育內容不完善。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高校開設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教學模式上缺乏創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學內容不夠豐富且教學方式單一,課程設計的合理性不夠完善,教師在課程講解過程中只注重理論灌輸而不是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獲得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學內容狹窄,局限在興趣性格引導、職業價值觀的引導等方面,不能提供給學生實踐求職演練等實際性的操作演練,充其量只提供給學生一個簡單的方向。

(3)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講解的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就當前我國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展的情況而言,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薄弱,國內專業儲備知識量小。到目前為止,我國高校并沒有專門開設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關的專業,因此,在高校里從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師一般為大學輔導員或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大多沒有受過專業、系統的培訓,缺少專業理論基礎和相關專業教學經驗技巧。從這些具體情況來看,目前我國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離完成其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2.具體原因分析

(1)大學生自我認識不足,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缺乏興趣。首先,部分大學生對自己本身缺乏正確的了解和認識,對職業的認識也很不清楚,缺乏確定性,不能積極主動地了解當前職業的發展趨勢、素質要求,導致一部分大學生對自我認識和職業認識不足,不能發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作用。一部分大學生不愿參與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認為自己大學畢業后就是人才,所以對一些好的職業抱有較高的期望,認為畢業后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另一部分大學生自我認識偏低,畏懼當前的就業壓力,不敢與對手競爭,容易產生順其自然的心理,從而不會認真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2)校園文化影響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認識。目前,我國校園文化正處于轉型階段,校園文化漸漸地從理想主義走向實用主義。由于受當前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學生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現實,追求的目標也日趨功利,他們逐漸關心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找份“好工作”。大學生在職業生涯中更傾向于“個人主義”而忽視“集體主義”,該群體對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前途的關注較低,更加關心個人前途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同時,由于社會上存在眾多關于找工作的不良想法做法,部分學生的心理受到沖擊,認為個人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才是找到好工作的關鍵,對職業生涯規劃持悲觀態度,因此忽視了職業生涯的設計。當前校園文化的消極方面已經嚴重影響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認識。

(3)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專業化隊伍建設不完善。高校職業規劃教育的專業化不足,是影響我國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應有特定的機構、專業的人員、專門的活動和相應的設施設備等,但目前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專業的教育人才較少,與需求相比有很大差距。其次,高校職業規劃專業化不足,教師在指導時只能停留在課堂上的理論灌輸而缺乏后續過程,如對學生的職業輔導和咨詢等還沒有全面展開,不能系統地、有計劃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職能的開展、機構設置都有所欠缺,缺乏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隊伍。

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設計方案探索

為使當代大學生更從容地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提高高校培養適應當前社會發展人才的效率,幫助大學生縮短離開學校步入社會的不適應期,我國不少高校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高校范圍內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立足于當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發展的總體背景及所處階段,我們要構建一種全面立體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1.豐富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應進一步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盡可能選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多年以來,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采用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的傳統的教學形式,師生間缺乏交流,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因此,創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形式是打破當前教學模式僵化的關鍵。學校要建立以師生互動交流為主、實踐指導為輔的立體型教學形式,打破傳統死板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主動形成學習興趣,獨立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豐富課程內容,真正使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成為激發學生人生規劃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2.重視課程開設,加強專業隊伍建設

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其課程設置是關鍵。高校應根據自身特點,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條件下,創新現有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豐富課程內容,使其更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實踐性,并定期增強教學針對性,注重實際效果,進而拓寬學生思維,提升教學效果。建設科學化、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有效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重要保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者不僅要具備雄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熟知專業當前的就業前景和有關政策法規,切實有效地為學生提供相關領域內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咨詢、評測。同時,盡可能多地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課堂教學的同時設立專門場所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其自身特點的生涯規劃建議。

3.搭建網絡平臺,提供科學服務

篇(6)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 就業質量 職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0)04-0178-01

近年來,在高就業率的背景下,不少同學依然感到就業形勢嚴峻,就業滿意度和專業對口率在不斷下降。另外,據不完全統計,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只有35%的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的。而在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專業的學生中,部分學生的氣質、能力與專業并不十分匹配。許多學生對自我沒有全面科學的認識,導致他們在學習和就業過程中常常產生困惑和不滿意,對未來的職業方向不明確,缺乏奮斗的動力,進而嚴重影響就業質量。

一、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前后就業質量對比分析

筆者在2009年3月對526位深圳某職業技術學院某二級學院的應屆畢業生的調查中發現,76%的學生認為學校開設就業指導課對其就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中只有7.8%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曾認真設計,其就業滿意度較高。其余同學總會遇到各種就業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普遍重視就業技巧與方法的指導,輕視就業形勢與政策及職業生涯規劃,導致沒能根據當前社會形勢與自身的實際情況全面、系統、科學地對職業生涯進行設計。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10年3月對447名同一學院的應屆畢業生的一次問卷調查發現,87%的學生認為學校開設就業指導課起到了重要作用,83.8%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作了詳細的規劃設計,僅18.6%的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感到困惑或對目前的工作不滿意。

二、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就業質量的措施

筆者在借鑒國內外職業生涯規劃經驗的同時,在就業指導課上加強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同時開展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對每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個性化指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通過以下幾條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的應用性措施,幫助學生找準方向,提高了就業質量:

(一)職業生涯規劃成功案例的激勵

通過開展名人進校園系列講座以及優秀畢業生的職業發展成功案例,加強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案例激勵,激發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上的動機與動力,克服規劃時的應付性,注重其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二)幫助畢業生正確認識自我,找準職業方向

職業生涯規劃是建立在正確的自我認識上的,所以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時,必須幫助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自我認識分析,使之準確地了解自己的氣質、性格、能力、興趣、價值觀、優缺點、優劣勢等等。一般說來,自我認識分為主觀自我認識和客觀自我認識。主觀自我認識可以根據自身的經驗體會、對他人評價的認識等來確認;客觀自我認識可以通過霍蘭德職業能力傾向測試以及一些企業針對職業生涯規劃所設計的測評軟件等進行確認。通過全面的自我認識分析,學生能正確剖析自己,了解自己,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分析所選的職業是否與自己的性格、興趣相符,是否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是否有利于自己的長遠發展等,明確職業發展方向。

(三)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

針對三年制職業院校學生在校時間短、學習任務量大、畢業實習時間長的特點,職業生涯規劃在一、二年級進行效果最好。在一、二年級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通過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的活動形式,讓每個學生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問題,并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在校學習目標,能有針對性地學習,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實現自身的職業目標。

(四)加強就業指導課中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

按照“擇己所愛、擇己所長、擇世所需、擇己所利”的職業選擇原則,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涯規劃適應市場需求,學會收集并分析市場需求,密切關注自己的目標職業在市場中的發展變化,使自己的職業規劃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走出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五)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個性化指導

加強學生職業規劃的個性化指導。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或專門的職業規劃咨詢,解答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另外,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傳播和普及職業規劃理念,幫助高校學生學習、掌握職業規劃的基本方法,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幫助學生從容應對就業形勢,以職業規劃促進學生的正確就業,提高就業質量。

通過以上措施,切實可行地幫助畢業生認清了自己的職業能力與傾向,找回了就業信心,明確了就業方向,認清了市場形勢,朝著自己的就業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提高就業質量,實現自己的職業人生。

【參考文獻】

[1]李穎.盡早做好職業規劃,使學生贏在起點.時代教育,2008.3.

篇(7)

關鍵詞: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3)05-0129-03

收稿日期:2013-06-10

基金項目:哈爾濱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學業生涯規劃視閾下促進大一新生學習適應的路徑探討”(2012B018)

作者簡介:謝桂花(1983-),女,黑龍江富錦人,哈爾濱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

近年來,大學生職業適應狀況令人擔憂,據《大學生職業適應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調查的走入職場不滿3年的大學畢業生中,認為自己職業適應狀況差的比例為31%,6%的受訪者則表示不適應現在的工作。受調查的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大學生的職業不適應主要表現在責任意識不強、執行能力較差、自我規劃不足等職業素養方面的欠缺。職業生涯規劃簡稱生涯規劃,又叫作職業生涯設計,是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諾斯威爾曼提出的,他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的制約因素,為自己實現職業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1]根據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大學生正處于生涯發展階段的探索期,主要任務是從各種機會中探索自我,逐漸確定職業偏好,并開始在所選定的領域中開始起步。[2]構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體系、教育體系和社會合力體系,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職業適應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構建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體系

1.當前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現狀――認知度不高,規劃意識相對薄弱

在西方發達國家以及我國港臺地區,生涯規劃理論發展比較成熟。在大陸,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習和推廣始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人們對生涯規劃認知度不高,只是近兩年才在媒體上接觸到“職業規劃”、“職業定位”等相關信息。我國的初等教育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大部分學生除學習、考試之外的事知之甚少,家長也無暇顧及孩子學習之外的事情,職業教育欠缺。根據對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級和2012級兩屆新生調查問卷顯示,在升入大學之前89.5%的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職業生涯規劃,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考入大學以后,雖然接觸到了職業規劃,但很多學生并沒有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簡單地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為了找工作。有些學生玩心過重,無暇規劃;有些學生認為計劃沒有變化快,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沒有進行職業定位;有些學生“被規劃”,敷衍學校,把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當“作業”,應付了事;有些學生不能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和實踐,從眾心理嚴重等。

2.優化多種宣傳方式,構建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體系

重視意識喚醒,普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大學生開展生涯意識喚醒教育,強化學生對生涯規劃的認知,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其生涯規劃意識。在職業生涯規劃中要幫助學生樹立三種觀念:一是自我負責的觀念。職業生涯規劃關乎大學生個人未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有自己能對未來負責,不要期望別人來負責;二是匹配自身的觀念。90后大學生是個性十足的一代,強調個性差異、個別需求,在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個人的實際興趣、能力、價值觀等做出適合自己的規劃,不能簡單模仿他人。三是終身探索的觀念。職業生涯規劃是過程,不是結果,伴隨每個人的一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修正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以適應階段需求。

加大宣傳,增強學生生涯意識,使學生充分認識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在高校強化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入學教育中引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剛入大學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在這個時機對其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但可以引起學生對生涯規劃的重視,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適應大學生活,盡早確立目標,消除迷茫。二是通過校園廣播、網絡、條幅、宣傳板等媒介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宣傳。這些媒介是大學生常常關注的地方,加強這些方面的宣傳有助于生涯規劃意識的潛移默化和深入。三是開展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題班會、座談會和工作坊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學生探索自我、探索工作世界,增強對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性的認知,消除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不合理的認知和被動接受的逆反心理。四是建立職業測評系統。它能幫助學生自我探索、認識職業、協助進行積極的生涯探索,在職業測評中可以看到所有相關的自我特征描述、潛在的預期職業,而且系統會根據前面自我探索與職業探索部分的結果,定制一份完整的職業生涯計劃書初稿,供學生進行更加個性化的職業思考。五是校內開展職業規劃大賽。利用活動推動學生職業規劃的制定與執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目標。

二、構建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1.當前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現狀――體系不健全,規劃過程流于形式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的過程,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知識、技能、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教育應貫穿大學生學習的始終。美國從幼兒園開始就有生涯輔導,[3]在中小學,更是有多種多樣旨在擴展生涯和增進自我了解的職業探索活動和教育活動。在我國,直到大學才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并且許多高校忽略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意識不到職業生涯規劃對職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有些高校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相混淆,沒有設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用就業指導課、就業講座等代替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即使有職業生涯規劃課也主要是講理論,并且內容陳舊,缺乏針對性和現實性;有些高校職業生涯規劃不夠全員化,只有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老師重視,其余的人并不關注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意識不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有些高校師資不夠充足,沒有專門的職業規劃師,由輔導員或者學生工作人員來指導,但輔導員不但工作量大,而且缺乏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選擇和規劃時缺乏全方位、個性化、一對一的指導;有些高校職業規劃教育與企業實際需要相脫節,理論性強,實踐性弱。

2.加強師資、課程、咨詢方式建設,構建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加強師資體系建設。建立高素質、專業化、全員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保障。改變以往單純以職業規劃課程教師、就業指導師和輔導員為主的師資隊伍模式。高校就業指導教師和輔導員事務性工作多,面對眾多的學生,沒有足夠的精力進行輔導,且其中部分人沒有參加過職業生涯規劃系統的培訓,單憑經驗來指導學生。加大就業指導處、學生處、學院主管學生工作領導、輔導員和班主任參加有關職業生涯教育培訓的力度,到企業、高校調研和學習,并把這部分人員填充到職業生涯規劃師隊伍中,這樣不但可以建立高素質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而且可以壯大職業生涯教育隊伍,利于職業生涯規劃的開展,利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宣傳。另外,還應加大專業教師的參與度。他們熟悉專業知識,了解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最新動態,可以指導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發展,對于學生來講更具有切實的指導意義。建立由職業規劃課程教師、各個相關部門人員組成的職業生涯規劃師,由專業教師組成的高素質、專業化、全員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利于學生隨時進行職業規劃咨詢,利于高校全員職業規劃意識的提升,為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強有力的條件。

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構建全程化課程體系,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程化,即把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從大一開始進行,貫穿整個大學。大一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必須課,開展生涯規劃意識喚醒講座,使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并把重點落在自我探索上,通過系統測評和工作坊,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的職業興趣、能力、性格和價值觀。大二和大三主要幫助學生探索外部工作世界,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專業課,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專業實驗、比賽、項目等,幫助學生聯系假期實習單位,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進行社會實踐,增強對工作世界的認知。職業生涯規劃師幫助學生在認知工作世界和認知自我的基礎上,確立職業目標,并制定具體規劃。在此階段職業規劃師應每隔一段時間指導學生反思自己在這段時間是否完成所制訂的計劃,完成的效果如何,并隨實際情況調整目標和計劃。大四階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調整就業預期,提高學生求職技能。

構建多樣性咨詢方式。構建靈活多樣的咨詢方式,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傳統的職業生涯規劃咨詢方式主要采取一對一咨詢和團體咨詢,一對一咨詢對咨詢師的要求高,工作量大,一般一個學生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大概要分四到五次進行,還要進行提前預約等程序,整個咨詢下來時間大概需要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團體咨詢覆蓋的學生面廣,但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所以既要使職業生涯規劃這項工作覆蓋廣大學生,又要能針對每個不同的個體做到個性化職業輔導,就要求學校必須建立一對一咨詢、團體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多樣化的咨詢方式。多樣化的咨詢方式可供學生選擇的機會多,易于接受,特別是網絡咨詢,更是省去了中間的很多環節,操作簡單方便,消除學生面對面咨詢的顧慮,符合當代學生時代化的需求。

三、構建職業生涯規劃社會合力體系

1.當前職業生涯規劃社會關注現狀――重視程度不夠,個人規劃無落腳點

企業用人機制不完善,不能做到人職匹配。目前,僅有少數企業關注員工的自我規劃,在入職時強調職業適配性,對員工進行系統的職業測評和培訓,員工能夠按照個人的興趣和能力上崗工作。大多數的企業不重視發揮員工的特長和能力,不能做到人職匹配。大學生入職后,不區分員工的個人能力,而進行統一的技能培訓,然后立即上崗,導致員工對個人的職業規劃無意識,使職業生涯規劃在社會上不能起到相應的推動作用。在校學生受此影響,沒有根據自我興趣、能力、價值觀等特征和將來適合從事的職業要求來規劃大學生活、學習和工作,學習沒有方向感,隨波逐流,從眾心理嚴重。

2.凝聚高校、家庭、企業力量,構建職業生涯規劃的社會合力體系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不單是高校的教育,還需要實施多層次、多領域的保障與支持,通過整合高校、家庭、企業等多方面的資源,建立全面綜合的社會化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做到資源共享和互補。從高校的角度來講,要整合社會資源和校友資源,主動與企業聯系,共同推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4]一方面加強與企業合作,建立穩定的人才培養和使用關系,與用人單位共同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爭取實習實踐機會,聘請用人單位的HR為學生開設大學生職業素質和技能的訓練課程,增強學生對企業、對社會的了解以及對職業技能的掌握,為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必要的準備;另一方面加強與校友的聯系,他們熟悉本行業管理、技術要求和職業發展,在學校和他所從事的行業的交流溝通中,具有其他人員無法比擬的優勢,通過校友為在校大學生做職業規劃相關方面的指導,將使學生能夠迅速把握社會對人才培養和科技開發的需求,調整個人規劃和社會需求的高效互動機制,通過校友還可以建立培養基地和就業基地,開發更多資源。從家庭的角度講,家庭是孩子學習、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對孩子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陣地,家長在孩子職業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起著啟蒙和引導者的作用。父母對孩子比較了解,他們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認識自我,根據孩子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幫助孩子確立職業目標,并幫助他們制訂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從企業角度講,企業加大對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關注度。通過職業生涯培訓,使企業人力資源需求與個人生涯需求之間達到平衡,不但可以提高在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發展,也可以創造一個高效率的工作環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企業氛圍。同時,在校大學生完善的職業規劃也可使企業招到理想的員工,減少當今畢業生職業不適應狀況,降低員工流失率、跳槽率。

構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做好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內在激勵大學生,激發其不斷為實現各階段目標和終極目標而進取,增強社會職業適應力,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麗.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體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7-89.

[2] 鐘谷蘭,楊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爱情岛论坛永久免费线路|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电影|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专区|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 | 女人喷潮完整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www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麻花豆剧天美星空|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三年片大全视频|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理论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动画|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站| 看黄a大片日本真人视频直播 | 乱码午夜-极国产极内射| 旧里番美熟妇1一2集|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国产亚洲综合aa系列|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久久| 毛茸茸性xxxx毛茸茸毛茸茸|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东北妇女精品bbwbbw|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激情人妻另类人妻伦|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国产九九99久久99大香伊 |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