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 10:08: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休閑農業的發展趨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休閑農業的含義:休閑農業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提供民眾休閑、增進民眾對農業及農村之生活體驗為目的之農業經營。這種農業經營方式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等地興起,后來廣泛擴展到歐美地區。雖然各國的發展模式不太一樣,但內涵都是為了提高社會環境生態質量,能為市民提供方便的觀光、休閑、旅游之所。在我國休閑農業雖然剛剛發展起來,存在諸多問題,但是總體而言,發展潛力非常大。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從而促進全國休閑農業與城鄉結合部休閑旅游的發展,深度開發農業資源,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2.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中國目前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非常多樣化,主要有連片開發模式、農家樂模式、農民和市民合作模式、民俗風情旅游模式等等。
連片開發模式主要是政府投入基礎設施,帶動農民集中連片開發現代觀光農業。如上海市郊區、北京市郊區、南京市郊區基本上都在采用該開發模式。
農家樂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觀,以低廉的價格吸引游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游活動。
農民與城市市民相互合作,共同同參與農業投資、生產、管理的各環節,建立休閑農園。
民俗文化塔臺,旅游經濟唱戲。在民俗旅游發展過程中,不斷結合農業休閑旅游來發展,二者相互促進。
3.休閑農業的特點:休閑農業是以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為基礎的發展,依賴眾多其他資源,但主要還是以農業為首。傳統的農業發展已經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而且這種發展模式已經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休閑農業依托于生態資源與農業資源,二者很好的結合發展,可以深度開發農業資源,調整農業結構。
農業資源與生態資源的結合,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休閑農業的依托要素決定他的發展有一個限度,如果超出最大限度,會造成眾多問題,還會影響。農業和生態資源、景觀等其他發展得以存在的基礎很容易被破壞,這就要求在生態農業的開發過程中,要注重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綜合性的休閑農業區,游客不僅可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住宿、度假、游樂,還可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如此可見休閑農業旅游過程中,游客可以親身接觸農業生態資源,參加農業生產實踐。游客與整個休閑農業發展環境的作用是相互的,游客參與其中,而游客的又會影響生態農業的發展。
農業休閑旅游發揮如火如荼,廣大城市游客不僅得到身體上的放松,心靈上也得到的休整,而且在旅游過程中還可以不斷開闊眼界,增加自身素養。這樣的休閑旅游模式遠勝于傳統的旅游,可以滿足游客更高層次的需求。
二、城鄉結合部發展休閑農業的優勢
在兼具城市和農村的土地利用性質的城市與鄉村地區的過渡地帶,地理位置相當優越,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生態資源與農業資源的結合,城鄉結合部的優勢往往占有更大的優勢。首先相對與城市而言,城鄉結合地區勞動力廉價,土地資源豐富,可以為城市的發展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作城市發展強有力的后盾;其次從地理位置而言,城鄉結合部兼具城市和農村的土地利用性質,城市與農村并不能完全分開,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交融,這又使得城市的發展具有延展性,整個休閑農業發展更具有潛力;最后相對高樓林立,建筑物高企的城市而言,城鄉結合部的環境要好很多,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生態、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三、城鄉結合地區發展休閑農業的意義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國內休閑農業是從改革開放之后才開始真正發展起來的,雖然起步較晚,起點較低,但由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企業和農戶積極參與,經過30多年來的發展,國內休閑農業已經初具產業規模,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休閑農業分布地區不斷拓展。休閑農業的發展已經突破地域局限,從東到西遍布全國各地。據農業部農業休閑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登記的693個休閑農業點中,東部地區占47.5%,中部地區占27.1%,西部地區占25.4%[2]。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國內休閑農業已從大城市逐步向中小城市拓展,從城市近郊向城市遠郊區農村發展福射,從而實現了城鄉經濟互利共贏。休閑農業產業規模逐年壯大。2010年,全國規模以上休閑農業園區為12000家,年營業收入1200億元,從業人員僅500萬人[3]。而據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公布的資料顯示,2012年全國休閑農業接待游客超過8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規模以上休閑農業園區超過3.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2800萬,占農村勞動力的6.9%[4]。休閑農業逐步成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民生產業,成為壯大區域經濟和擴大內需的朝陽產業,成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支柱產業。休閑農業產品類型和經營模式豐富多樣。2005年以前,我國休閑農業發展是以傳統農業的觀光采摘為主,發展模式比較單一,產業類型不夠豐富。近年來,各地不斷探索開發休閑農業產品新類型,休閑農業的發展已經由觀光旅游階段發展到農事、民俗體驗階段,消費者參與性日益增強。在經營模式上,國內休閑農業也由原來的單一的農家樂模式發展到休閑農場、休閑農業園區和民俗村等多種模式并行發展階段。休閑農業品牌效應開始初步凸顯。品牌是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能否打造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休閑農業品牌是休閑農業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為了推動國內休閑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引導休閑農業從業者重視產品的品牌效應,農業部從2010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十大最有魅力休閑鄉村評選活動。評選活動面向社會公眾展開,評選結果在相關網站公布。此項活動對于增強休閑農業經營者的品牌意識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年來,具有良好信譽和較高知名度的休閑農業品牌不斷涌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前往消費。
2當前國內休閑農業在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整體上看,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態勢喜人,成績斐然,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制約我國休閑農業進一步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也初步顯現,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這些不利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國內休閑農業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國內休閑農業開發基本上是以農民或鄉鎮企業自主開發建設為主,缺少整體規劃和科學論證,彼此之間又缺乏相互協調,從而導致各地開發項目大同小異,經營方式過于單一,產品吸引力和競爭力都不強。有些地方在發展休閑農業的時候,貪大求洋,開發的休閑農業產品失去了鄉土氣息和農業特色,無法提高休閑農業的知名度和市場號召力。從整體上看,國內休閑農業還處于簡單仿效和粗放經營的低級階段,在開發建設上隨意性較大,產品同質化嚴重。休閑農業從業者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不少地方,農民是經營休閑農業的主力軍,由于大多數農民文化程度較低,沒有從事過經營休閑農業的專門訓練,經營活動還停留在簡單模仿階段,休閑農業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衛生條件普遍較差,在這種情況下,服務質量很難得到保證。此外,由于受小農意識的影響和資本逐利的本能,休閑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缺乏合作,整個產業出于無序競爭狀態,這在增加經營成本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休閑農業的經濟效益。政府扶持休閑農業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發展休閑農業主要靠市場,但是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特別是與休閑農業發展相配套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稅收在內的各項政策優惠都需要政府統籌協調。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唯GDP是從,熱衷于通過招商引資大上快上工業項目,對發展休閑農業缺乏足夠重視。在對休閑農業的管理上,往往是政出多頭,缺乏統一規劃和指導,使從業者往往感到無所適從。在資金投入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對休閑農業的扶持資金不到位,農民雖有發展休閑農業的主觀愿望,但受制于資金缺乏的限制,無法順利從事該項產業?,F有土地制度的制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實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但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使土地呈現出碎片化的分布格局,不利于整體利用,而休閑農業的發展往往需要將土地連成一片開發經營,才能產生規模效應。好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5]”這對于突破現有土地制度的制約,加快國內休閑農業的發展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
3國內休閑農業的發展趨勢分析
國內休閑農業在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休閑農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農業主管部門和休閑農業從業者,只有在準確把握休閑農業發展趨勢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推動國內休閑農業的科學發展。休閑農業發展理念必須與時俱進。首先,要堅持突出市場導向的競爭發展理念。休閑農業從業者必須要逐步擺脫低水平、同質化的粗放型經營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研究休閑農業消費對象的特點,并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推出不同的休閑農業產品類型。其次,要堅持突出農業文化發展理念。文化是休閑農業的靈魂所在、關鍵所系,發展休閑農業,必須高度重視挖掘休閑農業的文化內涵,不斷提升休閑農業產品的文化品位,從而使消費者在消費休閑農業物質產品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再次,要堅持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發展休閑農業,不能過分關注眼前利益,搞竭澤而漁式的盲目開發,那樣只會斷送休閑農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只有在保護好農業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農業資源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最終推動休閑農業的科學發展。政府管理引導更加科學規范?,F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綜合利用市場和計劃2種手段,單一的市場調節容易導致休閑農業發展呈現出無序競爭的態勢,政府管理對于克服市場競爭的盲目性和無序性至關重要。針對當前休閑農業領域出現的問題,政府應重點從以下3個方面加強宏觀調控:首先,各級政府可以探索建立以農業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參與的休閑農業行業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政府對休閑農業的領導機制,加強對休閑農業的規劃和管理。其次,政府還可以通過“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積極引導鼓勵被征地農民集資入股發展休閑農業項目。再次,政府要大力加強休閑農業人才體系建設,充分利用農業院校的教育資源,加強對休閑農業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全面提升他們的從業質量和水平,為休閑農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動力保障。休閑農業經營方式更加多元。一是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探索成立休閑農業經營的專業合作社,以克服一家一戶經營的局限,推進休閑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二是探索實行休閑農業業務外包制。不同產業間的社會分工和協作在現代社會是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它可以顯著提高各個產業的綜合效益。休閑農業企業可以探索將部分業務對外承包,充分發揮分工協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和生產費用。三是探索組建休閑農業企業集團?,F代社會,企業競爭日益激烈,休閑農業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走集團化的發展道路是大勢所趨。休閑農業企業可以根據各自的相對比較優勢,按現代企業制度組建休閑農業企業集團,從而提高休閑農業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資本運作效率,以期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關鍵詞:淡水漁業;發展現狀;趨勢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6.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我國擁有大量的淡水資源,為淡水漁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淡水漁業也迎來了發展的良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以,對我國淡水漁業的發展現狀及其趨勢進行客觀而深入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淡水漁業地位和作用
在我國漁業發展中,淡水漁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總產量甚至高達國內漁業產量的40%。淡水漁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糧食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水環境;使得國民的膳食結構更加合理化,有助于國民體質的增強;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1]。
2 淡水漁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2.1 現狀
據農業部的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可知,2010~2012年,我國淡水養殖總產量分別為2346.5萬t、2471.93萬t、2644.54萬t。由上述數據可知,我國淡水漁業正在穩步發展。我國淡水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如未形成規模效益、勞動生產率偏低、養殖環境不斷惡化、附加值相對有限等。對上述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并找出解決之道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2.2 問題
2.2.1 未形成規模效益
我國淡水漁業一直面臨小規模經營的尷尬局面,政府沒有給予積極的引導,養殖戶嚴重缺乏合作意識以及市場意識,只是埋頭養魚,而未能及時而準確地分析水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當面臨不景氣的市場時,則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損失慘重。該類問題的出現,和未形成規模養殖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
2.2.2 勞動生產率偏低
整體分析,我國淡水漁業現代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現為先進養殖機械及技術的引用率偏低。部分養殖戶貪圖眼前的經濟利益,不重視科學技術的投入,使得淡水漁業養殖模式一直處于較為原始的階段,再加上相當部分養殖人員缺乏基本的專業素質,給國內淡水漁業的進一步發展制造了重重阻力。
2.2.3 養殖環境不斷惡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給淡水漁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河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體富營養化問題逐漸加重;一部分河流甚至出現斷流問題,有效的湖泊面積也在以驚人的速度減少[2]。上述兩大問題,給國內淡水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沖擊,還有可能導致后續的食品安全問題。
2.2.4 附加值相對有限
對淡水漁業進行分析發現,初級魚產品的市場獲利率通常不高,所以,提高深加工水平,從而形成一條科學完整的淡水漁業產業鏈,最終提高淡水漁業產品的附加值,便成了業內人士普遍關注的焦點。然而,我國在淡水魚產品深加工這一塊剛剛起步,相當一部分企業尚位于產業鏈的最低端,如此一來,便暴露出了產品附加值相對有限的問題,這對于該類企業的長期發展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3 淡水漁業發展趨勢
3.1 生態漁業大有作為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生態漁業迎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在發展生態漁業的過程中,人們提出了以下思路:基于消費者需求,轉變經營模式;致力于水體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研究并開發農牧漁聯合經營,從而保證綜合效益。在實施上述思路的過程中,相信生態漁業所具有的市場潛力將會被一步一步的挖掘出來,從而推動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3.2 休閑漁業前景誘人
現階段,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了極大滿足,因而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休閑旅游市場日漸活躍,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在此背景下,休閑漁業的概念被提出,并獲得了極快的發展,其發展方向主要包括:飲食、垂釣、觀光、觀賞魚開發等。休閑漁業的出現和發展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所以,休閑漁業具有誘人的發展前景[3]。
3.3 水產品加工前途無量
在市場規律的內在引導下,在國家宏觀調控的積極作用下,國內淡水漁業正朝著“三化”(即規?;?、自動化、現代化)的方向不斷邁進,淡水漁業無論在生產質量方面,還是在生產效率方面,均得以穩步提升。與此同時,水產品加工也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朝著系列化、多樣化以及高附加值的方向不斷發展。水產品加工屬于一個朝陽產業,在其不斷發展的帶動下,將會促進我國淡水漁業的進一步優化升級。
4 結語
現階段,綠色經濟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淡水漁業若想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則需要及時調整自身的經營觀念,重視并加大對生態漁業、休閑漁業以及水產品加工等方面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推動我國淡水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靜宜.淡水漁業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J].吉林農業,2012(06):183.
Abstract: Leisure agriculture is a new for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rm, and it has a very positive meaning fo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resources and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stating from the basic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Zhengzhou are analyzed, and some positive suggestions are given b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Zhengzhou City.
關鍵詞: 休閑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消費升級;城市化
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consumer upgrades;urbanization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7-0285-02
0 引言
我國在總量上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通過這種外向型模式推動經濟發展已經難以為繼,轉而通過拉動內需帶動消費升級來推動經濟發展已是必然,這為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之一的“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1 休閑農業的概念與意義
1.1 休閑農業的概念 通過對國內外學者對休閑農業研究的結果進行對比可以看出,由于與國外相比我國休閑農業起步較晚,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背景與過程又有著較大不同。所以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筆者對休閑農業的定義:休閑農業是在城市近郊或與中心城市有便利交通的較遠鄉村,利用當地的自然風光和農業生產條件,結合新型農業科技、園藝技術、信息技術,進行精細化、低耗能生產,提供高質量綠色農產品、優美的自然田園風光,具有觀光旅游、農業生產、教育體驗、環境保護等多功能綜合新型農業產業。
1.2 發展休閑農業的重要意義
1.2.1 有利于實現消費升級拉動內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居民對農產品的消費已由原來的重量變為重質。因此,這些年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這給了消費升級提供了有利的機會。通過發展休閑農業提供高質農產品和休閑旅游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從而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可持續的發展是一條必由之路。
1.2.2 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 我國人口眾多,特別是城市化的加速使我國大量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這些勞動力的進入需要大量的就業機會。休閑農業不再像傳統農業那樣屬于第一產業,它是以農業生產為基礎整合農業生產、加工、銷售整個產業鏈,跨越三個產業,直接服務于城市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這種經營模式與傳統農業比較起來延長了產業鏈條,增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1.2.3 有利于增強農業自身實力 農業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弱勢行業,而休閑農業要求標準化生產,管理模式科學化規范化。它提供的產品已不再是初級農產品,而是精細化生產的高質量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同時休閑農業拉長了產業鏈,除了物質產品之外把農業資源與體驗經濟相結合同樣是它的重要產品。這些都會增強農業自身的盈利能力。
1.2.4 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休閑農業的精細化集約化生產不但提高了農產品產量,更重要的是減少了資源消耗,降低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農產品的安全性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健康,休閑農業通過科學綠色的生產過程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物質產品和悠閑怡人的田園風光,使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 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
2.1 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概況 鄭州市休閑農業的雛形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為迅速。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①觀賞休閑型;②畜牧養殖型;③現代農業園型;④農園采摘型;⑤漁場垂釣型;⑥綜合開發型模式。
2.2 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的SWOT分析
2.2.1 優勢 首先,區域位置較為優越。鄭州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公路、鐵路、航空都十分發達,有著較為良好的物流基礎設施。其次,農業自然資源較為豐富。鄭州市地貌類型多樣、四季特征分明、動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這些都為鄭州市發展休閑農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最后,市場較為需求旺盛,這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廣大的市場。
2.2.2 劣勢 首先,其劣勢表現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特色不鮮明。目前我市休閑農業多以觀光休閑、采摘垂釣等初級模式為主。這種形態單一的初級模式可替代性強,容易被復制,難以形成特色鮮明的產品。不可避免的出現盲目跟風,一哄而上的現象,呈現出“大規模擴張,低水平發展”的狀態。其次,資源利用混亂,生態環境受損。目前我市的休閑農業90%以“農家樂”的形式出現,由于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規模小、檔次低。最后,缺乏統一規劃和經營管理經驗,盲目發展,布局結構不盡合理。
2.2.3 機遇 首先,中部崛起戰略為我市發展休閑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隨著產業轉移的趨勢也逐步明顯,企業在資金、人才方面的西進也在加速,為各個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具有優勢的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遇。其次,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為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促進農業的發展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最后,相關配套措施的完善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休閑農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4 挑戰 首先,休閑農業投資大,風險大,回報慢,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瓶頸。因此投資人都愿意把資金投到回報高、資金周轉快的項目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休閑農業的發展。其次,休閑農業知名品牌的建立,是一個難題。最后,城市化對土地資源的過多使用給休閑農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在加快工業化和誠市化的進程中,非農業建設用地急劇擴張導致農業用地大量減少。
3 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對策建議
3.1 合理規劃,科學發展 首先,合理的規劃是休閑農業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掌握休閑農業的特點,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則,明確發展休閑農業的規劃依據,做好休閑農業旅游規劃。其次,要把握市場,對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進行目標定位。要明確把休閑農業納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范疇,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部分。再次,對鄭州地區資源正確認識,把整個規劃區域按照不同的功能進行結構性分類。
3.2 完善市場,加強旅游規制 因地制宜,建立完整的標準、規范體系。我國地大物博,地域差異比較大,應該以省為單位建立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標準,以市一級制定實施細則。在休閑農業旅游中進行質量管理,對質量低劣侵犯游客權益的行為要進行懲治。通過行業協會的介入,利用行業認證、質量監督等手段,提高旅游質量。
3.3 做好信息服務,發展目的地營銷 目的地營銷是有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建設的一種旅游信息化應用系統,為整合目的地的所有資源和滿足旅游者個性化需求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它的營銷經費由各級政府的財政公共支出,由政府出面塑造和傳播旅游地鮮明的、富有吸引力的形象,提升區域的旅游吸引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滿足經營者和游客雙方對信息和獲取的及時需求[7]。
3.4 掘廣品內涵,提局服務品質 加大對休閑農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必須進行綜合素質培訓,定期舉辦相關技能培訓和教育,使從業者在掌握服務技能中強化服務意識。同時還要加強從業人員對旅游業務知識的培訓,使旅游從業人員更好地了解當前旅游業發展的形勢和趨勢,高休閑農業整體的接待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安文靜.休閑農業產業發展模式研究,以南京市休閑農業和農業嘉年華分析為例[D].2011(6):49-51.
摘 要:北農科技園結合北京昌平地區的資源、氣候、良好的硬件資源積極發展休閑農業,但當前的水平仍舊不高,本文從園區的發展優勢、現有項目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幾個方面對北農科技園的休閑農業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未來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北農科技園;休閑農業;體系;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28
休閑農業是在城市高度發達和居民相對富裕背景下發展起來、農業轉型階段的新的產業形態。隨發展水平的提高,市場需求的擴大、休閑內容的充實,休閑農業能夠為游客提供休閑度假的場所。休閑農業以傳統農業為基礎,近年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在提供新鮮、安全的農產品的同時,附帶觀光、創匯、教育等特點,有加快城鄉融合,促進農業的現代化與特色化的功效。休閑農業是觀光農業旅游的高級形式,農業技術是推動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實現生產過程的動手實踐,游客可輕松愉快的觀光、休閑、度假、體驗、娛樂、健身 ,此外,還能學習農業、生物、生態的相關知識。
北農科技園隸屬北京農學院,地處昌平區、毗鄰北六環,交通便利,是北京中小學生、北京農學院農事農時的實踐教學基地。北農科技園引領新興休閑農業使游客可參觀、體驗各種農業項目,將社會需求和農業院校的硬件資源有機整合,使游客充分體驗農業樂趣,休閑農業的特色和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1 以多樣化體驗項目為特色的休閑農業
科技園引進高新農業技術,起到很好示范觀摩效果,在園區游客可進行水果采摘、農技學習、苗木認養及標本制作等活動,極大的滿足了游客的各種需求。
1.1 農事實踐體驗
在日光溫室前的土地上進行起壟作畦、中耕松土,進行水稻、玉米、馬鈴薯的種植,讓游客了解到作物的生長規律和種植技巧,對農事實踐活動有了比較深刻直觀的印象。
1.2 學技術、悟農道
學農“技”、更要懂農“道”。傳統農耕智慧,需要通過勞動加深體會。此外,園區工作人員還耐心對游客講解傳統豆腐的發展史及磨豆腐的基本流程,讓游客親手磨豆腐,使游客體驗到農事艱辛和農民勞苦。同時,開展歡樂農事體驗,特色的玉米脫粒、獨輪車運糧、扁擔挑物等讓人回味無窮。
1.3 歡樂自娛、豐衣足食
將分割成塊的土地認養給游客,他們可無拘束的種植、采摘水果、蔬菜和花卉,園區內也可提供由園內工作人員代管的服務,游客只需定期來此隨時檢查關注自己經營作物的生長情況即可。此外,讓游客親自動手收割田間蔬菜、林間撿雞蛋,提高家庭的溝通協作的同時,游客也體會到了鄉村自然之美。
1.4 寓情于景,強化學習
設置有特色的情景,引領課堂書本內容的延伸,使游客展開無限遐想,比如在學習駱賓王的《詠鵝》時,就可把園區散養的鵝放入水塘讓同學們進行想象回味。
1.5 植物識別和標本制作
游客識別果樹、花卉、蔬菜,在游樂中走進自然,并采集制作各類不同的植物標本。北農科技園曾受北京市教委委托,結合科技園現有植物資源特色,向中學生開放動手實踐能力的平臺,科技園的多位老師授課講解植物識別要點、標本制作技巧,深受社會好評。
1.6 參觀農業生產線
科技園建有多家農業標準化生產車間,如酸奶加工廠、葡萄酒加工車間、蘑菇菌棒生產流水線、飼料加工、農業廢棄物處理生產線等,加深了游客對現代化生產工藝的了解。
1.7 休閑運動
借助科技園內的綠色生態環境,打造運動項目,如攀巖拓展、競走、跳繩、乒乓球和籃球等運動項目,增強游客身體素質。
2 園區發展休閑農業的建議
2.1 增加休閑服務,引進品牌項目
打造安全、舒適的就餐娛樂環境,打造主題休閑農場,在硬件建設上增加資金投入,打造更多有品牌的大中型項目,力求讓“園區有特色可看,農民有事情可做,學生有東西可學”。
2.2 規劃發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規劃是發展園區休閑農業的首要思路,更大程度的爭取北京市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引導,積極貫徹開發與保護結合,不能一味的盲目搞建設,讓消費者僅僅體驗收果、摘菜的農家樂,破壞自然資源的同時卻讓層次停留在一般現代農業水平,得不償失。
2.3 打造高新休閑農業
農業發展、園區增收是發展休閑農業的根本立足點,繼續依靠都市現代農業、觀光農業的技術優勢,重視休閑農業的開發新途徑、引進新“種質”、新“材料”,積極打造高新技術式的農業園區。
2.4 增加宣傳力度
北農科技園也因休閑農業能帶給游客全方位的舒適感受,而愈加得到北京地區游客的關注,要不斷擴大其知名度,需要依靠政府力量向社會各界推薦,同時,科技園要充分展現學校“窗口”的作用,加強網站的建設,并依靠北京農學院對社會各界的宣傳;借助媒體力量,通過專訪、專題節目、新聞、板報等途徑擴大宣傳;借助其他途徑,如通過入園企業的大客戶介紹,通過入園參觀的中小學生的傳播,通過政府對外傳播等。
3 結語
休閑農業的出現彌補了傳統農業目標單一、技術落后的弊病,本文綜述了北農科技園休閑農業現有情況和前景分析,為下一步進行深入研究奠定基礎。休閑農業是一新興事物,北農科技園的休閑農業也僅有3a時間,加之筆者學術和研究水平有限,勢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歡迎同行各界人士來完善和指導。
⒖嘉南
[1]郭煥成.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意義、態勢與前景[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0(1):39-42.
[2]周淑景.農業轉型階段休閑農業發展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0(56):25-34.
[3]徐廣才,史亞軍,謝翔燕,等.休閑農業標準體系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2(15):306-311.
[4]郭煥成,孫藝惠,任國柱,等.北京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學,2008(4):453-454.
[5]馮建國,杜姍姍,陳奕捷.大城市郊區休閑農業園發展類型探討[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1):23-24.
[6]俞菊生,吳軼韻,羅強.上海都市型生態農業模式及對策[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5):1002-1006.
[7]段小力,張黎強.都市休閑創意營銷的策略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2(9):307-311.
[8]牛君儀.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和對策[J].生態經濟,2014(1):124-125.
[9]戴美琪,游碧竹.國內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2006(4):144-145.
[10]王樹進,陳宇峰.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空間相關性及影響因素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3(9):38-39.
關鍵詞:地區特點;京津翼協同發展;產業結構;文化休閑產業
2016年度廊坊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課題編號、課題組成員”課題名稱:廊坊實施轉型發展打造產業新支撐的研究;課題編號:2016023;課題組成員:孟建鋒、韓立娜、羅雁翎
我國現在正處于轉型的關鍵階段,所需要面對風險及機遇并存,誰如果要是能夠掌握到機遇,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取得顯著成果。先救對于廊坊市來說就是一個發展的絕好時期,在京津翼一體化背景下,廊坊市在發展中能夠協助京津翼整體發展,受到優益最為顯著,對于廊坊市來說是一次挑戰及機遇。廊坊市位于河北省的中部,與北京及田徑相近,享有“京津走廊明珠”的美稱。廊坊市在轉型中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在地區上所具有的優勢,探索出適合城市結構發展特點的經濟格局,形成高端產業結構去,帶動廊坊市經濟發展建設。
1 發展地區特色
廊坊市在轉型發展建設中,應該積極推動個性城鎮及鄉村建設工作。中心城市在廊坊市發展建設中應該給與充分關注,將主城城區內構件商務行政中心及科學產業園區。按照廊坊市內各各鄉鎮產業結構布局特點,將紅木、魯能等等地區建設成為特色性小鎮,創建健康基地。美麗鄉村建設中,對于固安及北三縣等等地區作為重點開發區域,積極創建重點片區,這樣其他市區在發展建設中就能夠形成精品示范去,帶動廊坊市整體性發展建設,將廊坊市所制定的有關項目全部落實,帶動廊坊市旅游行業發展。推動農業建設,最大程度上提高農業所能夠產生出的經濟效益。
廊坊市在轉型發展中,首先就應該將廊坊市周圍地區的實際情況考慮在內,明確區域發展對象,提高廊坊市基礎性建設,提高區域生態環境,將廊坊市與周圍環境優點相互作用,推動廊坊市城鎮化發展,完善廊坊市產業結構,讓廊坊市整體性建設,發揮輻射效應價值,縮小城市與鄉村之間經濟發展差異,真正提高廊坊市競爭力。調整廊坊市空間結構,創建城市主干結構康潔,按照一定功能科學合理對于城市區域劃分。廊坊市在轉型中應該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組團性發展建設,利用北京新機場建設所帶來的商機,整個廊坊市內部結構,構件主城區、永清、固安及廊坊新區所構成的組團結構布局[1]。
(一)區域定位
京津翼整體發展,是所制定的偉大戰略政策,政府部門也將這個戰略作為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通過與京津翼連接,對于城市重點項目重點分析,增加對于產業園區及項目施工重視,通過相關元素帶動新型產業結構的建設,產業應該放在“高”、“綠”上面,讓經濟結構在更加高效率軌道上發展,推動健康城市的建設,樹立廊坊市形象。
廊坊市城市所具有的功能與京津翼城市的部分功能相一致,因此廊坊市能夠有效借鑒京津翼一體化背景下下發展,擁有一定實力,這樣京津積極主動與廊坊市合作。正式如此,廊坊市在發展中必須以新型產業作為支撐,創建高端產業鏈條。廊坊市周圍區域在城市發展中主要功能有兩個,首先就是與京津翼城市功能相結合,探索與京津溝通合作,其次就是創建個性化經濟區域,帶動廊坊市經濟發展[2]。
(二)完善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就是一個城市發展水平的表現,人們在對一個城市發展建設評價首先就判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完善。城市所擁有的環境十分惡劣,空間布局凌亂,這個城市就一定不會吸引到投資商,因此基礎建設對于城市發展而言十分重要。廊坊市在基礎建設中,首先就應該對于區域整體規劃,其中包括對于建筑物及道路完善,這樣才能夠有效調整城市空間布局,提高城市交通系統的高效率性,為人們生活工作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其次就是對于廊坊市的環境美化,增加城市內綠化面積,保證城市內植物數量及種類,保證綠化結構的多層次,讓人們身心得到舒爽,同時還應該提高對于環境衛生的重視,科學合理植物生產形狀,接到的潔凈,科學配置垃圾桶[3]。
2 產業結構的轉化和優化
近幾年,廊坊市經濟在快速發展,有關部門在對于廊坊市財政統計得出,廊坊市財政總值在480億左右,已經遠遠超過廊坊市政府部門所制定的財政預算,經濟增長效率河北省第一,全國第三。廊坊市經濟發展建設中知道充分利用京津翼一體化所具有的優勢,同時廊坊市自身還在積極創新,不斷將先進的技術及高新產業都引入到廊坊市中,在這種背景下,加快廊坊市產業結構的轉型,增加高端產業結構的建設,在提高產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增加對于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視。在有關政策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于新型產業結構上面,通過信息產業體系的發展,讓廊坊市經濟發展中具有顯著特點。
(一)實現傳統產業的升級
京津翼一體化背景下,廊坊市發展建設中能夠有效將傳統結構上所存在的缺點彌補,讓廊坊市擁有主導性產業,積極推動龍頭企業大規模建設。廊坊市在調整自身產業結構的同時,才能夠積極借鑒京津翼所具有的優勢,讓廊坊市能夠使用時代的發展[4]。
廊坊市在借鑒京津翼產業結構所具有的優勢同時,能夠將京津所多于出的高端結構有效接受,促進廊坊市新興產業發展建設,提高傳統產業結構發展質量,優化產業結構。積極促進高端設備產業鏈條、電子信息產業及生物醫藥產業結構的發展建設,這樣才能夠讓廊坊市真正利用京津所具有的優勢。
(二)創新發展“工業化”理念的農業
京津翼地區是京津翼城市集群中經濟發展成果最為顯著的地區,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廊坊市在轉性發展就應該充分利用京津翼地區所具有的市場有點,將京津翼地區內的消費者吸引過來,逐漸完善廊坊市產業布局。就農業產業角度而言,應該積極轉變傳統農業發展建設,創建現代農業結構。廊坊市就應該利用京津翼在資源及產業結構上所具有的優勢,在農業發展中融入工業化觀念,制定高端產品[5]。
3 提升文化休閑產業
文化休閑產業主要是人們所能夠享受到休閑相關性經濟及文化方面,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以旅游行業、服務行業及娛樂行業所構成的文化休閑產業經濟形式。京津翼現在鐵路建設已經十分完善,一個小時就能夠從北京跨省,京津翼一體化建設越加完善,文化休閑產業已經成為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內容。
文化休閑產業想要快速發展,必須是在政府統一帶領下,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休閑產業在發展建設中需要有關政策及資金上的保證。廊坊市問價休閑產業發展較為落后,但是廊坊市在地里位置上還是具有一定有收獲的,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部門要是積極帶動,制定適合文化休閑產業發展政策,增加文化休息產業發展資金投入,創建適合廊坊市的文化休閑產業形象[6]。
4 結論
對于廊坊市發展轉型而言,京津翼一體化正是發展的重要機遇。廊坊市應該明確自身產業結構定位, 充分利用優勢,創建文化產業及商業產業的產業園區。在面對時代信息化、數字化建設形式中,廊坊市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水平較低,科學技術含量及附加性產值地下,應該增加對于科學技術及高端性產業的重視,這樣才能夠讓廊坊市真正借鑒到京津翼一體化的優勢,逐漸利用自身在地里位置上所具有的優勢,創建出適合自身城市所使用的經濟布局。
參考文獻
[1]呂健.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背景下廊坊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分析[J].環渤海經濟t望,2015,02:12-17.
[2]呂健.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廊坊市新型城鎮化策略選擇[J].城市,2015,01:37-41.
[3]呂健.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背景下廊坊市新型城鎮化策略選擇[J].中國集體經濟,2015,03:3-4.
[4]劉治彥,周立群,孫久文,申兵,郭焦鋒,祝爾娟,王佳寧.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改革傳媒發行人、編輯總監王佳寧深度對話六位知名學者[J].改革,2015,08:5-28.
為了尋找心靈的寧靜,越來越多的“城里人”選擇到鄉下去體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淳樸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休閑農業是城市化的副產品,城市化進程激發了回歸鄉村的渴望,無法徹底逃離反而讓“退而求其次”的“鄉村旅游”成為了最優的選擇。
“農業”加“旅游”造就了“休閑農業”這一農業生產經營的新形態。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全國農家樂已超150萬家,規模以上休閑農業園區超過2萬家,年接待游客人數超過6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1500億元,帶動1500萬農民受益。按《全國休閑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接待人次和經營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的要求估算,到2015年,休閑農業將年接待游客9億人次,年收入將接近2300億元。
田野飄過休閑風
休閑農業最早起源于德國的山區和法國的沿海地區,19世紀中期已經開始了有組織的農業旅游,二戰后又出現了農場旅館,在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和成熟期之后,歐洲的休閑農業呈現多元化的形態,例如露營農場、探索農場、狩獵農場等。另一方面,美國的休閑農業自1962年開始也因受到政府的推動而得以迅速發展。
亞洲的休閑農業起步較晚,且與偏重于農場住宿的歐美農業旅游不同,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出現了不少人工建造的農業旅游景點,內容也更為豐富,包括風景觀光、產品銷售、勞動體驗和文娛活動等。在相關制度的保障以及資源的合理規劃整合下,臺灣地區的休閑農業也從上世紀70、8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成為其他城市發展休閑產業的學習樣板。
中國70%的旅游資源分布在農村,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回歸農村的渴望逐漸被激發,經濟的增長和休假的增多又提供了客觀條件,再加上現代農業釋放了農村的部分勞動力,休閑農業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并逐步規范的階段,形成了農家樂、休閑農莊、農業科技園區、農業度假村等多層次共存的局面。其中,農家樂處于略帶“自娛自樂”性質的初級階段,多為農民個體經營,而規?;男蓍e農莊、農業科技園等則逐漸成為投資熱點。
全產業鏈的誘惑與挑戰
休閑農業包含了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服務業,貫穿一、二、三產業,融合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帶動運輸、餐飲、人文創意等一系列產業獲得發展,改變了農業“靠天吃飯”的簡單且不穩定的收入模式,帶來“四季不斷”的收入。正因為如此,全產業鏈愈發成為大型農業園區的共同選擇,全國涌現了一大批農業園區,例如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安徽恩龍世界木屋村、南京傅家邊現代農業園等。近日,計劃投資額為400億元的“中國農谷”落戶湖北荊門。
浙江滕頭村是休閑農業的一個典型代表,由自然村落改造而成。其建立了高科技蔬果種子種苗基地、植物組織培養中心等,將房地產建筑、園林綠化、旅游等第三產業發展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已經擁有農家樂園、梨花湖、千魚公園等幾十處生態景點以及鄉間大舞臺等一系列風俗表演。2010年,滕頭景區共接待游客153萬人次,門票收入3610萬元,旅游綜合收入1.58億元,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47.52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8萬元,一改曾經遠近聞名的窮村的名聲。
與之相比,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孫橋現代農業園區,“人造”痕跡更為明顯,是全國第一個綜合性的現代農業開發區。孫橋采取了“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模式,園區內發展種源農業、農產品加工與市場組織,將生產基地建在園區之外。園區內現已入駐企業60多家,初步形成了種子種苗、溫室工程安裝與制造、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生物技術、旅游觀光等六大產業。六大產業與生產基地前后銜接,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農業鏈條??萍际菍O橋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上百公斤的巨型南瓜和五顏六色的植物令人嘖嘖稱奇,迄今孫橋已經累計接待了數百萬的游客。
全產業鏈的吸金效果明顯,而打造全產業鏈卻是漫長的過程,投資者面臨著周期長產出慢的考驗。沈陽的“荷蘭村”一直被視為休閑農業的一個“烏托邦式”的反面教材,這個預計總投資額高達18億元的項目1999年初動工,2002年由于開發商歐亞農業資金鏈斷裂而停工,2009年作為爛尾樓的荷蘭村開始拆除。青島藏馬山鄉村(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是在建中的一處休閑農業區,青島隆海集團有限公司于2009年與青島膠南市藏南鎮人民政府簽訂投資協議。膠南市政務網公布的信息顯示,工程預算總投資為35億元,規劃景區總面積18.5平方公里,如今3年時間過去了,燒錢卻還在進行中,這種長跑對投資者的耐心與實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農業休閑升級
全產業鏈的大型園區成為國內休閑農業領域的投資熱點,而與這種挑戰頗多、更加依賴后天改造的大手筆相比,在原有傳統農業產業的基礎上擴展出住宿、餐飲、體驗等服務,以點帶面,進行休閑化升級也是不錯的選擇。首先,旅游等增值服務可以直接拉回收入;其次,旅游所吸引的客源可以提升原有產業的效益;另外,原來就存在的產業資源可以節省成本;最后,與產業園區相比,某一細分領域的休閑農業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
在國外,旅游化的酒莊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并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類型,如每年定期舉辦開放日活動的傳統酒莊,提供采摘、農耕參與體驗活動的農場式酒莊,舉辦高爾夫、馬術等活動的酒莊等。法國歌達麗酒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經過19世紀的顯赫,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后開始低迷,1999年,歌達麗推出全球首家葡萄酒溫泉理療度假中心,酒莊、四星級酒店、葡萄酒Spa的結合讓它重煥生機。丹比斯酒莊是英國最大的葡萄園,也是歐洲最大的私有葡萄園之一,占地265畝。游客可以乘坐觀光小火車參觀葡萄園、釀酒廠,并進行品酒體驗,此外,其還提供住宿、餐飲、展覽、會議等其他服務,甚至,走進婚姻殿堂的新人們可以選擇在這里舉行一次親近自然的獨特婚禮。丹比斯酒莊每年接待數十萬的游客,雖然免費參觀,但住宿、餐飲等附加服務為丹比斯帶來了直接的收入,而休閑服務又拉動了葡萄酒的銷售,丹比斯酒莊80%的銷售都是在酒莊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