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 17:25: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標準化信息化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諾蘭模型中,一個組織單位在不斷推進信息化建設的時候,都會經歷從單獨業務系統建設轉入集成建設階段。初始、普及和控制階段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逐漸向好的發展過程,集成階段完成了業務電子化,向信息化管理階段邁進,這是一個質的飛躍,但是在系統集成階段常常遇到由于標準不統一和規劃不全面產生的“信息孤島”和系統間互聯、互操作性差問題。舉一個常見的、簡單的例子。某機構的人員管理系統按照員工檔案構建數據庫,員工李某在人員管理系統中的編號是1234。該機構的綜合管理系統按照組織機構構建數據庫,李某的在綜合管理系統中的編號是2020。綜合管理系統要獲得李某在人員管理系統中的的組織機構和職位,需要做接口程序將2020轉換成1234才能正確地檢索;反之,人員管理系統要獲得綜合管理系統的數據,需要做接口程序將1234轉換成2020。這樣,2個業務系統交互數據最少要2個接口程序。如果再加上辦公系統和綜合服務系統,4個業務系統交互數據,最少也要12個接口程序。假如有20個相互獨立的業務系統交數據,則最少要380個接口。如此多的接口程序是做不完的,即使做完這380個接口程序,業務系統運行起來也會效率低,并極其脆弱。所以,企圖通過做接口實現系統集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由于在初始、普及和控制階段,產生了很多獨立的業務應用系統,這些業務應用系統分別在不同的平臺上開發建設,自成體系,運行方式、使用方式、接口和編碼格式等都不相同,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范,致使各業務應用系統之間互聯性和互操作性差。
2借助標準促進信息化建設持續發展
所謂標準化是為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標準化既能規范信息化建設過程,又能促使一個組織單元內部的相關系統相互關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1)軟件開發標準在信息化建設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全面的支撐作用。軟件項目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軟件開發標準能夠詳細定義軟件開發過程的各個階段及每一階段的任務、實施步驟、實施要求、完成標志及交付文件,提高軟件質量,控制和管理開發過程;并且通過制定統一的數據規范、統一的分類編碼、統一的交換格式、統一的術語、統一的文件格式和統一的質量指標體系,實現軟件資源的充分共享。2)行業、企業標準是實現系統集成的有效途徑。一般認為諾蘭模型中的各階段都是不能跳躍的,要一個單位在信息化建設之初就統一規劃根本無法實現,所以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是解決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的有效方法。各個領域的管理部門協同標準化主管部門建立本領域信息化技術標準,通過標準化的協調和優化功能,建立主題數據庫,對信息數據進行統一定義并分類,規范其用途,確保行業內部做到標準統一。同時,要加強相關領域的聯系溝通,研究制定跨領域系統對接規范和接口標準,避免形成跨領域信息孤島。3)信息分類編碼標準是實現系統互聯互通的基礎。信息分類就是在某個確定的范圍內,為達到某個目的,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可擴充性、兼容性和綜合實用性等原則,按照數據的內容、性質及管理者使用要求等,將各類數據按照一定的體系分門別類的管理起來。信息編碼以分類為基礎,將某個領域的各類信息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律,賦予一定符號,以便于管理和使用。在信息數據較少的情況下,有無編碼也許無足輕重,但在信息數據量不斷增大時,對信息數據分類編碼管理就尤為重要了。此時,對原始信息數據的操作較為頻繁,而通過對信息數據的分類編碼管理,能使各部門提高效率,提高各類資料傳遞速度、促進溝通協調。所以,信息分類編碼標準化是進行信息交換和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重要前提,是實現管理工作現代化的必要條件.而且,搞好信息分類編碼標準化,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能夠幫助組織單位打好業務應用系統之間數據交換和互操作的基礎,消除信息化建設中“信息孤島”壁壘,為數據應用和深度挖掘奠定基礎。
3各方協調,充分發揮標準化在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詞:醫院信息化;信息維度;技術維度;管理維度;醫院信息系統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是指將人、財、物等對象以及相關的過程、管理、手段進行數字化,對內對外實現信息資源的交換和共享,并實現業務的協同,將信息技術與服務、臨床、運營和管理過程相融合,最終提升醫院的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然而,隨著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化,信息觀念在不斷變化、信息技術日益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發展,給當前醫院信息化建設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如何將信息一技術一管理有效結合起來,最終促進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協調發展,是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本文即從“信息一技術一管理”三個維度的對醫院信息化建設進行分析,結合其構建目標,進行整體規劃,推動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向科學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發展。
1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理論
醫院信息化建設從本質上是利用信息技術、管理手段進行信息資源管理,而本文所研究信息資源管理下的“信息一技術一管理”三維度核心理論,是由盧泰宏教授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三維結構論”理論演化而來的,他認為信息資源管理是三種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約化,實現信息資源管理的關鍵在于通過“信息技術一信息經濟一信息人文”相互協調發展,運用現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對與相關的信息資源和信息活動進行組織、規劃、協調和控制,以實現對多種信息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然而,本文所提出的“信息一技術一管理”三種維度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并不是直接照搬“三維結構論”,而是在此基礎上并充分借鑒、吸收國內外醫院信息化建設經驗,從微觀信息管理范疇的角度出發,將信息技術的外延予以延伸,開始關注信息技術之外的內容,充分認識到了人和信息對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作用,提出了以“信息一技術一管理”三維結構為核心進行醫院信息化建設。
本文所研究的“信息一技術一管理”三種維度給當前醫院信息化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由傳統的“三維架構”發展而來的三種維度具體指信息維度、技術維度和管理維度。信息維度是指醫院信息流的活動,涉及信息的收集、開發、儲存、處理、利用和維護;技術維度是指信息技術、以技術為支撐的信息系統和IT服務管理;管理維度則是指醫院管理上的創新和發展,以管理方法和模式的變革來支撐信息化建設。
2“信息一技術一管理”三種維度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分析
2.1“信息一技術一管理”三種維度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
醫院信息化建設首要問題就是明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根據現代信息化建設理念、管理方式和現有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合理規劃,制定統一的信息化建設的戰略目標。由此,“信息一技術一管理”三種維度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是:
2.1.1構建醫院信息基礎設施
醫院應合理利用現有的信息化資源,有計劃、分步驟的構建完善的醫院信息基礎設施,具體可結合醫院業務范圍和發展前景對信息活動管理中的信息的采集、開發、傳遞、利用等的需求,構建由數字化通信網絡、設備、硬件和軟件支撐的基礎環境,為醫院信息化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2.1.2實現醫院信息標準化、規范化
醫院信息標準化、規范化是管理者信息開發和利用必須共同遵循的,其能夠更好的規范信息化建設,否則可能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障礙。實施醫院信息標準化、規范化應該具體從信息表達標準化和信息傳輸標準化兩方面開展,具體可包括系統無縫連接標準化、醫療設備標準化、電子病例標準化等。
2.1.3構建一體化、網絡化的應用系統
一體化、網絡化的應用系統是實現信息化建設分關鍵,它是保證信息系統運行,實現信息傳遞、共享和保證數據一致性的必要前提。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應用系統的構建要兼顧系統內部之間,以及與社區、公共衛生、衛生監督等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交換。
2.2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技術
“信息一技術一管理”三種維度的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所涉及的技術有很多,主要涉及網絡物理聯結技術、相關軟、硬件的選取、網絡架構、系統平臺、數據庫技術等多項技術。網絡技術構架主要分為內網(Intranet)、外網(Extranet)兩種;信息系統平臺分為B/S、C/S或C/B/S混合結構和多層次結構;網絡分為二層結構和三層結構;操作系統主要為Unix/Windows200x,數據庫系統主要包括SQL Server、Sybase、Informix、MySQL、VF、Access等。
3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系統構建
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具體由管理信息系統HIS和臨床信息系統CIS和辦公自動化系統等3大系統組成,其中每個系統又包含許多子系統,且整個系統的架構由4層組成:信息資源層、公共平臺層、決策支持層,由此構成整個醫院信息化系統,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1)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是覆蓋醫院所有業務和業務全過程的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核心模塊包括門診發卡、掛號、門診劃價和藥房劃價收費管理、住院出入院管理、住院記賬、中西藥房管理、中西藥庫管理、物資管理等核心模塊,可以實現醫院信息化無紙化的管理,使醫院的服務效率更加方便與快捷。
(2)臨床信息系統(CIS)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病人為中心,面向醫療過程,是整合、統計、分析和處理病人的相關臨床診斷信息為主的管理系統。目前,CIS系統的構建可分模塊進行,然后再逐步完善。
(3)辦公自動化系統(OA)是整合醫院信息資源,將知識、經驗、過程信息集中存儲、共享、統一管理;分類、控制信息,提供一站式服務,提高醫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基礎平臺,該系統主要涵蓋公文管理、流程管理、計劃總結、新聞公告、行政事務、人力資源等功能模塊。
關鍵詞:合并報表;信息化;財務管理
在當前企業創新發展環境日漸復雜的情況下,加強對財務工作運行模式的重視和改良,有助于企業更好的掌握市場發展機遇。因此,對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的價值加以研究,并制定相關的改進策略,是很多企業財務工作專業人士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不足
(一)會計核算系統的建設質量較差目前,一些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方案的設計缺乏對核算軟件運行狀態的考察,沒能將不同類型和功能的軟件進行統一化處理,導致合并報表信息化系統的構建無法在系統的接口設置和會計科目創新方面取得進展,最終導致會計核算系統在具體構建的過程中,難以充分適應會計核算工作改造控制的實際需要,無法為不同級別會計科目的創新處置提供幫助,導致會計核算內容標準化體系的構建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一些合并報表信息化策略的設計人員缺乏對信息化系統平臺的重視,沒能實現對信息化系統的數據轉化方面價值的有效開發,涉及到公司財務部門分支機構的財務核算工作價值無法得到有效的開發,最終導致合并報表信息化所需的數據支持難以得到高質量的供給,無法為會計核算系統的有效構建提供幫助。一些合并報表信息化方案在創新設計的過程中,對于核算軟件的狀態重視程度不足,缺乏對接口設備特征的有效分析,最終導致信息化系統平臺在建設的過程中,無法為會計核算工作的調整優化提供基礎性支持。
(二)會計科目標準化體系建設質量較差會計科目標準化體系的建設是合并報表信息化的基礎,但是,現有的一些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策略在構建過程中,對于會計科目的組成情況缺乏完整的研究,沒能在創新會計工作流程方面取得進展,導致會計科目標準化建設的推進質量較差,無法在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中發揮理想的作用。一些公司缺乏對下屬分支機構財務數據處理模式的考察,在制定會計科目標準化建設的過程中,無法為信息資源的集中定制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導致會計科目的調整質量較差,難以為合并報表信息化提供基礎性支持。部分會計科目標準化方案的制定對于財務數據的傳遞環節缺乏有效的研究,沒能實現對財務數據資源實時采集方案的調整,導致信息資源的傳遞不具備足夠的及時性,難以為合并報表信息化效率的優化提供幫助。一些會計科目標準化體系在建設的過程中,對于財務信息一體化管理的價值分析不夠充分,缺乏對模塊化管理手段的有效應用,導致會計報表的格式創新推進質量較差,無法在規范審核方面取得理想的進展。
(三)合并報表信息化系統保障措施不夠完善合并報表信息化的推進需要得到各類客觀因素的有效支持,才可以充分適應合并報表的優化應用需要。但是,現有的一些合并報表信息化在推進的過程中,對于公司的基本狀況認知不夠全面,缺乏對財務工作機構實際狀況的關注,導致信息化機構的構建和協調工作無法得到優化處置。一些合并報表信息化在制定保障措施的過程中,缺乏對組織機構創新設計情況的關注,在領導小組設計方面,難以實現對制度創新和政令貫徹情況的重視,最終導致合并報表信息化在具體推進的過程中,無法與財務工作領域專業人士積極性的培養需求相適應,難以為合并報表信息化質量的優化提供充足保障。一些合并報表信息化在具體建設的過程中,沒能對一線工作人員積極性的重要影響力進行有效的分析,系統保障措施創新建設缺乏對財務人員綜合性參與度的關注,最終導致信息化系統的設計工作無法得到有效的改進,不利于合并報表信息化保障機制的優化設計。
二、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改進策略
(一)提升會計核算系統的建設質量在制定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方案過程中,一定要對會計核算系統的作用進行分析,使更多與合并報表信息化戰略特征相關的措施可以得到完整的價值認知,以此實現對會計核算系統的創新改良。在制定信息化系統平臺建設策略過程中,要對公司下屬機構的會計核算軟件選取方案進行創新調整,保證核算系統的改造策略可以精準全面的適應會計工作的發展需求,為信息化系統平臺的成熟應用提供幫助。合并報表信息化方案的設計還需要加強對核算內容供給情況的關注,按照規范化模式處理會計核算系統的信息渠道建設工作,使合并報表信息化系統可以在高質量基礎性信息的幫助之下,有效的提升系統的數據轉化能力。會計核算系統的建設還需要對財務數據的實際應用需求加以考察,尤其要對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所涉及到的各類信息需求進行分析,以此保證會計核算系統可以在技術層面得到更高質量的支持,為信息化系統平臺應用價值的更好開發提供支持。會計核算系統的建設需要對接口設備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使ERP等系統可以得到融合應用,并在信息輸入和輸出方面進行標準統一,以此實現對會計核算系統的優化使用,為合并報表信息化價值的完整顯現提供充足保障。
(二)提升會計科目標準化體系建設水平要將明確會計科目標準化體系建設的作用作為主要工作加以對待,使合并報表信息化的推進可以在會計專業方面得到更加有利的支持。要加強對公司分支機構會計科目構成情況的關注,使用會計科目整合的方法,制定提升業務流程合理性的具體策略,使會計科目標準化體系在具體建設的過程中,可以精準適應會計科目創新實施的具體需要,為會計科目標準化質量的優化提供有利支持。要對會計科目更改的流程進行研究,尤其要對影響會計科目合理性的因素進行完整的分析,以此保證合并業務流程可以得到更高水平的創新,并為會計科目標準化建設方案的改進提供幫助。要加強對企業分支機構實際狀況的關注和考察,尤其要使用集中管理的方式進行財務數據的分析控制,使會計科目標準化方案的建設能夠為合并報表信息化提供更加具體的支持。要按照財務工作流程改革的思路,對企業現有的會計科目體系進行有效的創新,按照模塊化管理的方式,對會計表格的形式以及計算方法進行改良,以此保證審核性質的工作可以充分符合會計科目標準化建設的實際需要,為會計科目實踐應用價值的改進提供幫助。會計科目標準化體系建設需要對信息化系統建設細節的關注,尤其要對信息化系統的構成條件進行合理分析,使集中管理措施的價值可以得到充分顯現,為信息化系統應用價值的完整顯現提供幫助。
(三)提升合并報表信息化保障措施建設水平一定要對合并報表信息化的影響因素加以研究,使其保障措施的構成情況和建設價值能夠得到明確,更加充分的適應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的具體需求,并使其相關保障措施的價值得到更加合理的開發。在進行合并報表信息化系統具體建設策略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行政領導工作運行狀態的管制,更加充分的適應領導小組運行方案的構建和實施需要,使管理制度的創新及相關保障措施的合理構建可以得到有效的改進。在制定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策略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的重視,強化對財務基礎工作參與情況的研究,使合并報表信息化系統在具體建設過程中,可以更加充分的適應新型管理機制和理念的貫徹需要,保證企業的下屬機構可以更加充分的適應財務專業人士工作的具體情況,為合并報表信息化保障措施的高質量構建提供充分完整的保障。在進行合并報表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方案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合并報表信息化系統的基礎性技術供給情況加以研究,并對財務專業人士的輔導機制加以創新,使信息化系統的構建可以在系統的功能及應用方法得到明確的情況下,精準適應合并報表信息化戰略實施需要。
【關鍵詞】會計十二五規劃綱要;會計信息化
2011年9月,財政部印發《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用以指導未來五年(2011-2015年)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工作。作為會計工作的綱領性指導文件,《規劃綱要》將會計信息化建設確立為“十二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環節,從全局高度提出了“十二五”時期會計信息化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其中的會計信息化規劃部分勾勒了未來五年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美好藍圖,對于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提升我國整體會計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綱要》充分體現了我國新時期新形勢下會計信息化宏觀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與新觀點,可謂亮點紛呈,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化
信息化和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我國政府一直重視信息化工作,《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指出“大力推進信息化,是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信息化已經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社會變革的技術手段和基礎性工程。作為企業信息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信息化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這期間,會計工作與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化、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有力地推動了會計改革與發展,但我國整體的會計信息化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基于此,2009年財政部就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專門出臺指導意見,2011年的《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進的重要意義和具體工作安排。
在“十二五”期間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首先,全面推進工作是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戰略的重大舉措;其次,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是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改善宏觀調控與微觀管理的有力支撐,能促進會計信息生成與披露的標準化、規范化,促進會計信息交換與利用的科學化與集成化;第三,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也是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內在要求。
《規劃綱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具體目標是: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管理體系;推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和實施;加快企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步伐;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信息化建設;逐步建立統一的會計相關信息平臺;逐步培育會計信息化服務產業;繼續深化會計信息化國際合作與交流。由于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會計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需要相關措施來確保工作的順利推進,財政部在之后的《規劃綱要解讀》中提出采取八方面的具體措施來保證目標與任務的完成,這些措施基本涵蓋了新時期我國會計信息化宏觀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涉及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相關服務機構等。
二、標準化
會計信息化標準化是指為了在會計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獲得最佳秩序,對在會計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條款的活動(這里的活動指編制、和實施標準的過程)。標準化的實質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其目的則是期望通過標準的實施“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規劃綱要》高度重視會計信息標準化建設,將“不斷完善和強化實施……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作為十二五期間會計改革與發展的一項具體目標,同時明確在具體工作中要“推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和實施。成立全國會計信息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推進會計信息化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形成一套……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會計信息化標準化體系的建設對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乃至會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標準化帶動下,會計信息化工作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將日益凸顯。首先會計信息化標準化是貫徹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是在全面總結、繼承和發揚會計信息化改革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要求而進行的標準創新,是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舉措;其次標準化是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改善宏觀調控與微觀管理的基礎工程,會計信息化標準化實施后將提升會計信息的集成度和共享性,方便對會計信息的充分挖掘利用,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同時標準化將較好地實現財務報告與內部控制的融合,對于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防范風險、作出科學決策等具有重要意義;第三會計信息化標準化將規范會計信息的提供,有效增強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實現企業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交換整合,提高會計信息化應用水平,推進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并充分滿足社會各界對會計信息的多樣化與個性化需求。
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是我國信息化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關鍵,因此該體系構建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顯得尤為重要。
2011年12月23日,為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領域的國家標準體系,推進中國會計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財政部成立了第一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會計信息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會信標委”)。旨在。會信標委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會計信息化標準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對于夯實會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全面深入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三、平臺化
《規劃綱要》指出要“逐步建立統一的會計相關信息平臺”,即實現會計信息“平臺化”。會計信息“平臺化”實質是充分借助信息技術促進會計信息最大限度的共享,實現會計信息數出一門,加快信息查詢、整合與使用的速度,讓會計信息的價值實現最大化,進而提高決策水平。
會計信息“平臺化”是會計信息化應用不斷深化所面臨的必然選擇。從平臺化的實現途徑來看,會計信息“平臺化”主要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企事業單位內部不同系統資源的整合,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新的一體化平臺。目前國內很多企事業單位受到體制、認識或者應用水平的制約,信息系統建設往往各行其是,同一單位內部諸多系統分別在不同階段由不同軟件公司開發,數據分割、信息冗余,造成財務與業務數據不統一,很難發揮信息化的綜合效益。因此迫切需要對企事業單位現有的系統資源進行整合,把原來孤立的系統通過各種接口連接到統一的平臺,對數據進行優化,去除重復冗余的部分,實現數據集成。平臺化整合資源才能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通過系統資源整合,能夠保證基礎會計數據從采集到處理輸出與業務系統數據的一致性,進而大幅度提高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為實現單位內部更大范圍的信息共享、優化單位資源配置、提高單位管理水平發揮更大作用。
二是建立面向不同需求者會計信息的、統計分析與信息共享平臺。會計信息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數據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強,不同企事業單位對政府部門或其他對外機構報送的會計數據也隨之增多,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導致基層單位會計數據報送口徑不一,多次的報送既增加了基層單位的負擔,也不利于政府和監管部門對數據的分析決策。因此為了實現會計信息數出一門、資源共享的目標,以企事業單位標準化會計信息為基礎的統一會計信息平臺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部分發達國家已經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澳大利亞、荷蘭等為實現報表數據報送的統一已開始嘗試采用“標準企業報告”平臺的模式,美國、加拿大等國也在積極推進利用有關信息技術實現企業報告信息共享。《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我國將在“十二五”期間“以詳細標記的企業會計信息為基礎,促進監管信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向社會公眾提供簡單經濟、易于理解、方便使用的企業報告數據,并為宏觀經濟管理和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供支持”。具體來說,就是要以XBRL格式企業財務報告為突破口,構建以數據管理子系統、決策支持子系統、應用管理子系統和會計指數統計子系統等部分組成的會計信息平臺,通過該平臺存儲和管理標準化會計信息,提供多維度會計信息統計和分析等決策支持功能、同時還能夠輔助統計會計信息標準化在全國推廣的范圍與程度,并形成高度結構化和綜合化的會計信息指數。平臺的建設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在平臺建設初期,主要工作是借助XBRL技術完成財務報告數據的統一收集與驗證,待條件成熟時,再將這些數據提供給政府部門及其他監管機構和社會公眾使用。可以預見的是會計信息平臺將最終建成以標準化會計信息的、收集、統計分析與信息共享平臺,推動我國標準化會計信息的收集、和應用,減輕企業報送負擔,促進監管信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平臺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共享性、開放性和動態性,是信息的平臺、數據的平臺、信用的平臺、投資者保護的平臺,同時也是完善基層單位內部控制的治理平臺,在這個開放的平臺上,更多的單位和人員能夠參與進來,成為會計信息使用的主角,而不再是被動的會計信息接受者。
四、國際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我國將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同時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深,全球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經濟依存度加深,作為國際通用商業語言的會計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順應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市場對會計行業的必然要求,《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深化會計對外交流與合作,全面提升我國會計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具體措施方面,《規劃綱要》針對十二五會計信息化工作指出要“深化會計信息化國際合作與交流……使通用分類標準和據此生成的我國企業XBRL數據得到國際主要資本市場認可”,這一措施可以概括為對會計信息化工作的“國際化”要求。
會計信息化(含“會計電算化”)的提法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反映了我國在將計算機應用于會計領域起步晚、技術及應用水平低等具體現實,相比較而言,國外并沒有專門的在“會計”之前加上“計算機”或“信息化”的提法,在涉及有關計算機處理環境下的會計問題探討時一般采用“電子數據處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來表述。正因為我國在會計信息化應用方面與國外的差距較大,發展也不均衡,所以長期以來我國的會計信息化理論與實務工作者較少主動與國際組織或發達國家在計算機處理會計領域進行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該領域的“國際化”也無從談起。而XBRL的提出及在我國的逐步應用和發展,使得我國的會計信息化標準化工作正式參與到了國際合作與交流中來,并扮演了積極角色。隨著我國會計國際化步驟的加快,會計信息化交流的現狀越來越不能滿足有關要求,因此《規劃綱要》以官方指導性文件的形式提出要進一步深化會計信息化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規劃綱要》中深化會計信息化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在XBRL領域繼續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我國的XBRL工作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當時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標準”工作小組決定采用XBRL技術規范作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標準,以充分利用XBRL良好的擴展性,達到與國際接軌并進行數據交換與共享的目的。此后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都開始了XBRL的理論研究和應用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績,特別是從2009年起,上交所上市公司XBRL定期公告實現了同步披露。在研究和應用探索過程中,我國積極參與XBRL的國際交流合作,2005年5月,上交所正式獲準成為XBRL國際組織會員;2006年3月,深交所以獨立會員資格加入XBRL國際組織;2007年12月,XBRL國際組織宣布XBRL China中國地區組織正式成立;2008年10月我國以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名義加入XBRL國際組織,成為其臨時國家地區成員。2010年5月,XBRL中國地區組織正式成為XBRL國際組織的國家地區成員。《規劃綱要》指出要在過去已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與XBRL國際組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其他XBRL地區組織的合作與交流,為了使我國的通用分類標準和由此生成的XBRL數據得到國際主要資本市場認可,需要通過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相關國際組織認可我國的通用分類標準,同時要通過參與XBRL國際組織的各委員會和工作組,加入其XBRL技術規范、應用模式、分類標準架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使我國的XBRL技術研發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二是加強與其他國際會計信息化標準或電子財務披露標準制定機構的交流與合作。《規劃綱要》指出要積極參與財務報告領域信息化標準的制定和國際合作項目,為此需要加大引入國際相關先進會計信息化標準的力度,爭取把我國的會計信息化領域的國家標準升格為國際標準,由此來顯著提升我國會計信息化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參考文獻
[1]劉玉廷.論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J].會計研究,2009(6):3-10.
[2]劉玉廷.中國會計改革領域全面推進[J].會計研究,2010(12):3-10.
[3]楊周南,劉梅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研究[J].會計研究,2011(6):8-15.
關鍵詞:檔案 信息化 存在問題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a)-0170-02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平臺,同時也賦予檔案管理嶄新的工作內容,有利于促進檔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深化。為此,筆者在探討檔案信息化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1 檔案信息化的必要性
對于需要長期保存的紙質檔案,應有適宜的儲存環境,為了避免紙張受潮、蟲蛀和火災等的發生,必須投入大量的經費來做為保證;如果檔案沒有得到備份,在反復查閱過程和保管中,不可避免地可能造成檔案的損壞甚或丟失的發生,不利于檔案及其信息的保管和利用。在采用低檔平板掃描儀將文檔電子化信息化的過程,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還涉及到如何解決電子化檔案的管理、查閱和應用等問題。檔案信息化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實現科學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的關鍵條件,應加以充分利用。
醫院管理的實質是對包括檔案在內的信息管理。醫院制定并遵循既定的目標,通過信息化的過程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醫院檔案。醫院檔案管理信息系統按照既定的方法加工處理各部門運轉過程中形成的信息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這些檔案信息有利于醫院管理者的決策,充分發揮醫院組織功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醫院檔案管理制度和體系,提高醫院決策和控制能力。
檔案管理的目的是為醫院管理提供準確的綜合信息務,構建醫院檔案信息化管理體系,有利于醫院實現標準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檔案。檔案信息化管理就是能夠整合和共享檔案資源,在一定權限范圍內能夠方便快捷地檢索和利用檔案提供的豐富信息,實現了系統性、有效性和共享性的醫院檔案模式,提高了檔案原件及其檔案信息的利用率,為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促進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發展。
2 檔案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
2.1 軟件無信息管理功能,通用性不強
檔案管理部門應用的計算機型號、操作系統等硬軟件各不相同,應用的檔案管理軟件尚不統一,甚或檔案管理軟件只有檔案檢索功能,而無檔案信息管理功能,通用性不強,這不能利用電腦完成檔案信息管理,更不能充分利用軟件快捷地出版信息編輯成果,制約了檔案信息電子化的進程,阻礙了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2.2 缺乏統一的檔案信息系統和網絡建設形式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用于數據交換的機讀目錄檔案系統,缺乏統一的檔案信息系統和網絡建設形式,難以做到檔案信息的規范性、開發性、共享性和服務性,難以滿足社會和單位發展需求。
2.3 基礎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規范化和標準化的基礎工作是實行電子化檔案信息管理的前提條件。由于存在各種主客觀因素,館(室)藏檔案業務基礎和案卷質量相對較差,尤其是檔案種類不同著錄細則不盡相同;檔案自動化管理往往僅限于某一個館或某個專業系統,尚無全國的統一標準,無法全面實施和推廣,即使使用統一管理軟件也難以達到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制約了檔案信息電子化工作的順利開展。
2.4 檔案的技術和組織工作程序標準問題
現行檔案收集、整理、分類、著錄標準及其有關規定與現行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已不能完全適應。未從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特點和發展來考慮檔案信息化建設問題,僅將磁盤、光盤等作為歸檔“文件資料”。
2.5 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適應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許多檔案部門缺乏現代高技術管理人才,由于難以引進人才,多數人沒有掌握現代科技,尤其是缺乏檔案和信息處理復合型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再先進的現代化設備,無人精通,無人能用,只能當成廢物,難以實現檔案信息化。
3 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3.1 制定規劃,突出重點,扎實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
實際工作中,管理者要正確認識檔案信息化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堅持以利用為中心,充分發揮信息化工作的效用。單位管理者要從具有的人財物基本條件出發,制定中遠期檔案信息化建設規劃,以利用為本,講求實效,追求投資效益,不能搞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
3.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是軟硬件基礎設施,是開發和利用檔案信息資源以及應用信息技術的基礎。計算機的優點眾所周知,在文件管理方面,運用計算機可完成檔案的歸檔利用和管理工作,包括查找、借閱、接收、歸還和辨認到期應銷毀的文件等;在檔案管理方面,運用計算機可完成收集、整理檔案過程,可用于編制檢索工具、內容介紹和編制內目錄,還可完成庫房管理之工作任務。因此首先要配備電子計算機這一符合中遠期發展的硬件設備,逐步提高各類檔案館(室)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程度,從而達到提高檔案信息化水平之目的;另外,各單位要完善局域網絡建設工作,以網絡為基礎做好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各項工作,做到醫院檔案信息傳輸、交換和資源共享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3.3 加強檔案信息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
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條件是檔案信息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可顯著提高檔案現代化管理水平。管理性標準規范、業務性標準規范和技術性標準規范是檔案信息標準化和規范化的重要內容。其中,對電子文件檔案信息進行管理的規范為管理性標準規范,包括計算機安全法規與標準,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合法化和確認標準等;對檔案文件信息化處理的規范為業務性標準規范,包括電子文檔的標準和管理規范;存儲、壓縮電子文檔數據,數據的交換和加密,水印技術和系統軟硬件設施技術標準規范等稱為技術性標準規范。對上述各方面工作應做到標準化和規范化,保證檔案信息化的質量。
3.4 重組檔案信息化業務流程
在網絡環境下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檔案信息化,這可避免繁重的手工作業管理模式,并使之轉變為自動化集成管理模式,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在此轉變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重組檔案信息化業務流程。在收集檔案信息時,在文件處理階段就能完成數據處理,從而有機融合公文處理與檔案管理于一體,自動完成檔案資料統計和各類統計報表等工作任務。在檢索和利用檔案信息時,分類、標引、編目和檢索等應在網絡環境下自動完成,并通過計算機網絡查閱和利用多數檔案信息資源。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應將有形實體轉變為虛擬網絡,逐步加強信息技術建設,改善環境條件,發揮檔案信息的社會作用。
3.5 做好電子文件的歸檔技術處理和保存工作
檔案工作者要指導相關部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做好接收、處理和存儲電子文件工作,要將歸檔的電子文件屬性改為“只讀”文件以保護其原始信息和基本結構。在介質層上存儲的電子文件相對較為安全。但是,如何長久保存電子文件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重要問題,必須保證電子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讀性,不得丟失其中的任何信息。
3.6 檔案系統同時保存電子與紙質文件
要同時保存同一內容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并使用不同的編目方法和存貯裝具進行歸檔。為便于利用時參照互補,管理者應在同一內容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的備考表或卷內目錄“備注”項中標示對應檔案文件的檔號和存地。保存電子檔案后不得將紙質檔案丟棄或疏于管理。
3.7 提高檔案人員整體素質
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關乎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檔案工作的政治性和服務性決定了檔案管理者要有較高的政治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崇高的敬業精神。在檔案管理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完成信息化建設,對檔案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檔案管理部門必須重視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建設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
人才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樹立大人才觀,秉持人人皆才、人人皆可才的觀念,充分調動所有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這要求檔案管理部門必須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的實際,通過培訓、繼續再教育、學歷提高等形式,掌握檔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的前瞻性知識和技術,不斷提高檔案信息化業務能力,引進新鮮血液,較好地完成檔案信息化工作。作為現代檔案工作者應當有豐富廣博的專業和與檔案信息化建設有關的計算機、網絡、縮微攝影等其他技術知識,提高其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能,并充分利用這些知識和技術,適應新時期檔案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切實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3.8 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保證信息安全是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要素,這是我國《檔案法》中規定的重要內容。檔案信息安全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檔案管理系統硬件自身的安全,即系統不為外人所侵入;二是檔案信息傳播的安全,即檔案信息不為權限外的權利人所獲取。為維護信息管理系統的物理安全,應從機房管理、軟件管理、操作監督等方面加強安全管理;可通過技術手段解決硬件方面的安全管理,即在考慮系統安全性的前提下選擇和設計檔案管理系統。基層單位檔案信息化管理應用僅供內部人員使用,封閉式網絡,不得與因特網連接。為保證網絡安全,建網時應實行物理隔離,合理確定安全等級和信息安全要求,并且據此來判斷信息系統運行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授權違規操作,切實保證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9 網絡化傳輸檔案信息
利用是檔案信息化的真正價值,所以檔案信息化建設必須為充分利用檔案信息提供先決條件。這要求在單位內部要利用局域網絡建立檔案信息網站,實行網上檔案新信息,為利用人員提供電子郵件服務、聯機公共目錄查詢和光盤遠程檢索服務;同時檔案管理人員與用戶之間要開展定向、定題的檔案信息咨詢服務;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工、提煉和深層次開發檔案信息,為利用者提供更多二次、三次或以上加工的檔案信息,拓寬和拓展醫院檔案的服務范圍和服務功能,不斷提高檔案服務質量,促進醫院發展。信息資源是檔案數字化的基礎,必須保證其數量和質量,這也是檔案信息網絡建設的核心之所在。
3.10 切實提高服務水平
樹立全面服務理念,提供個性化服務。要在遵守保密制度和安全許可的范圍,為不同檔案信息利用者提供多層次、全方位、多樣化的服務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通過整理、分類、提取、分析和加工檔案信息資源,通過局域網絡實現資源共享,針對單位內部和其他利用者提出的具體需求,滿足檔案信息的需求。必要時,應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不同載體的檔案進行圖、文、聲、形的再次或多次合成加工,直到利用者滿意為止。
要主動為利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管理者要樹立主動服務意識,把握檔案信息利用和服務的大方向,逐步提高檔案信息化質量,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以良好的服務態度,講求時效性和質量觀,利用多種途徑和形式為利用者及時提供檔案信息服務。
信息化是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檔案信息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在以知識和信息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存儲和處理檔案信息的數字化、收集與傳遞的網絡化已勢在必行,檔案中蘊藏的豐富信息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檔案管理工作必須適應科學技術發展,重視和做好檔案信息化工作,加快檔案的現代化管理進程,逐步實現檔案的信息化建設,為利用者提供優質的檔案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 孟世恩,王穎,何芳.對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的理論思考[J].檔案學研究,2004(5):29-32.
[2] 牛家旺.檔案管理信息化下檔案管理員應具備的素質[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2):200-201.
[3] 劉斌.信息化時代的檔案安全問題[J].河南社會科學,2008(6):160-161.
[4] 黃華,李艷梅.關于信息化背景下檔案管理技術創新問題的探討[J].黑龍江檔案,2012(3):56.
[5] 陳芳.信息化背景下優化檔案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低碳世界,2014(19):319-320.
[6] 代全賀.信息化檔案管理技術的創新研究[J].民營科技,2014(9):117.
[7] 周萍.信息化背景下的衛生檔案管理工作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13):207.
[8] 鄧小兵.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進程的思考[J].蘭臺世界,2008(6):42-43.
[9] 吳學志.紙質檔案在檔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價值和作用[J].蘭臺世界,2014(5):78-79.
[10] 李h.淺談新形勢下的檔案信息化建設[J].黑龍江檔案,2015(1):50.
[11] 趙群.解析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4(23):150-151.
[12] 馬力.試論高職院校檔案信息化建設[J].價值工程,2014(4):216-217.
【關鍵詞】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R197.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08-0028-01
近年來,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和國際發達國家的水平相比,無論是在應用的范圍、軟件質量還是標準化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如何使醫院信息系統促進醫院科學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減少差錯,為公眾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的服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1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目標
醫院管理的實現有賴于科學化的信息系統管理。建立一套以質量管理為核心,以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為基礎,以信息管理為手段,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工具的完善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是醫院管理必不可少的保證。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以病人為中心,實現醫院的網絡化管理,為臨床醫療、經營和管理提供便捷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內容包括醫療行為、行政組織、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管理模塊,涉及掛號、收費、藥庫、藥房、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手術、麻醉、財務結算、檢查、檢驗、病案處理、醫保、自助信息查詢等業務。
2 存在問題
2.1 法律法規制定相對滯后:現有的相關法規都是依據傳統的醫療模式制定的,對迅速發展的信息化準備不足。網絡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流通,雖然大多數醫院已經裝備了大量的電腦,但醫院的文件交流仍然沒有擺脫傳統方式,醫生電子簽名和電子病歷的合法性沒有得到最終確認;醫療保險單位報銷時仍以底方作為憑證,申請單和處方必須采用書面形式,沒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流的特性實現無紙化辦公。
2.2 醫院信息系統應用層次不高:信息化進程是對傳統模式的顛覆,各個環節和流程都要依據信息化的特點進行本質的變革,而非僅僅形式的改變。醫院信息系統應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各類完整準確的信息。
2.3 醫院信息系統缺乏統一標準:信息共享是網絡的最大優勢,而目前各醫院的系統都是自成體系,互不兼容,獨立制作。軟件產品的商品化程度低,通用性和靈活性差,造成軟件升級及擴展困難,各醫院之間不能進行信息資源共享,形成信息孤島。
3 對策
3.1 建立健全的衛生信息法規體系:一是建立醫療護理執行過程的衛生信息立法。尤其是對電子病歷(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應用和醫療護理執行過程中的法律認可問題,必須加以法律認可下的規范化和具體化,使之成為醫務人員必須遵守的法律規范;二是成立由法學家、醫學專家、醫院管理專家、信息技術專家組成的衛生信息立法機構,加快研究衛生信息立法問題,制定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衛生信息法律體系,以解決當前醫院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衛生信息立法相對滯后的問題。
3.2 全面實現醫院信息化:建立以病人醫療信息為核心、財務管理信息為紐帶、分析決策信息為主導的、全面的醫院信息系統(包括PACS、RIS、CIS、LIS、EMR等),具體實現如下目標:第一,推進電子病歷。電子病歷是醫院所有業務信息的核心和起始點,電子病歷的實現,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程序,降低醫療費用。第二,實現傳染病、腫瘤、慢性病、新生兒出生、死亡等法定報告自動上報。利用醫生工作站及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控制,在醫療過程中實現上述法定報告的自動上報。第三,在醫院之間實現病人醫療信息共享利用衛生信息系統專網及中心數據庫調用轉院病人的醫療信息。第四,實現對醫療質量的計算機自動評價和控制通過建立軟件模型和業務指標,支持醫院的醫療業務管理,實現對醫療動態和醫療質量的宏觀監督與控制。第五,實現醫院人、財、物信息的網絡化管理把醫療業務信息系統與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有機地統一,通過記錄與病人相關的一切醫療活動及醫院的日常業務活動,支持醫院經濟核算,輔助醫院的科學管理決策。
3.3 建立醫學信息的標準體系
3.3.1 醫學術語的標準化:目前用自由文本格式描述的臨床醫學記錄的可利用價值不高,所以要進行標準化,即對醫學文檔實行半模板化甚至全部模板化。但臨床醫學概念的豐富性和多樣化是制定能被廣泛接受標準的臨床術語的主要障礙,現有的標準只適用于較小的范圍,目前沒有一種可以完全滿足電子病歷標準化的解決辦法。因此,電子病歷還必須具備能方便地記錄病人特殊信息的功能。
3.3.2 數據編碼標準化:是建立醫學信息數據庫的必備條件,醫學數據的編碼與醫學術語標準化緊密相連。主要是對于各類疾病、藥品和醫療操作術語等進行統一編碼,如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一10),其疾病分類的細致程度明顯提高,并適用于流行病學及保健評估的需求,編碼方式也更加科學實用。
3.3.3 數據交換標準化:醫院信息化發展趨勢是網絡化、全球化的遠程醫療和信息共享,為利用互聯網在家庭與醫院之間、不同醫院之間、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實現醫學數據的交換和共享,還要考慮數據交換的標準問題。目前我國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醫療資源共享,醫療資源共享的核心就是電子病歷。由美國制定的“國際醫療資訊交換標準”(Health Level Seven,HL7)是架起醫院臨床與保險、管理、行政、檢驗及轉診等醫療領域的信息化橋梁,現已成為醫療界的公認標準。HL7將成為HIS開發應用的主流方向。
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是由多方面的系統組成,并不斷地完善和擴大,使信息化建設履蓋醫院各項業務的建設。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醫院信息化建設將更注重人性化服務,優化及提高信息管理系統功能、性能、及智能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李包羅.我國醫院信息系統新進展及面臨的任務[J].中國醫院,2001,5(7):43-44
[2] 傅征,任連仲.醫院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36―45
【關鍵詞】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措施
通過多年的普及發展,信息化技術已經逐漸成為當前這個知識經濟時代最為耀眼的資源,社會中各行各業的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信息化時代衡量一個產業、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經濟能力與發展程度的關鍵性指標。對檔案管理事業來說,通過信息化建設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同時能夠與其他工作進行信息化對接,對事業單位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我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通過多年的信息化建設,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何解決這些不足就成為各個事業單位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
(一)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檔案本身的性質決定檔案信息化建設必然需要一定的軟硬件基礎,比如局域網、性能良好的電腦、檔案數據庫以及大容量服務器等等,同時還需要開發檔案管理專用軟件,加強檔案網絡日常維護管理工作等。然而,檔案管理部門本身不具有盈利水平,無法通過提供社會化服務獲得相關的收入,資金方面的撥付往往難以滿足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導致檔案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二)缺乏統一的標準與規范。檔案標準化、規范化是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先決條件,即需要共同的信息技術與信息語言組織檔案資料。從1979年開始,我國政府陸續頒布了不少檔案管理工作方面的標準,然而當中大部分都是針對音像、紙質等檔案類型,針對數字化檔案的標準與規范則相對較少,使得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仍缺乏統一的標準與規范。
(三)檔案信息化與電子政務缺乏聯系。現階段,通行于互聯網中的有效信息超過80%左右均掌握在政府部門中,而政府部門中的信息大部分都儲存在檔案館中。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并不只是局限于檔案管理現代化的發展,同時還需要促進政務信息公開的發展。然而,我國當前仍然沒有形成政府信息資料開發利用的良好趨勢,缺乏合理的辦法與組織,檔案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建設缺乏聯系。
二、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措施與建議
(一)加大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1.檔案管理硬件系統建設。各個事業單位應當高度重視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主動為檔案管理部門提供充足的資金,購置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及高性能計算機等硬件設施,針對一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機構,還應當配置專門用于檔案整理、收集的計算機,便于檔案信息的快速傳遞,進一步發揮硬盤儲存容量大、檢索快以及儲存方便的優勢。2.檔案管理數據庫建設。針對之前保留的傳統檔案,檔案管理部門應當加大檔案管理數據庫的建設力度,主動針對各種分散的、多種介質的檔案文本、照片、錄像以及錄音等進行有效的轉化歸檔處理,真正實現檔案資料的自動整理、檢索、查閱以及利用,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精確度與質量。
(二)統一制定檔案信息化規范標準。標準規范與規章制度不僅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制度保證,只有建立在統一的標準與規范約束條件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作用才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對事業單位來說,在進行檔案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的進程中,應當充分考慮檔案管理系統的高效性、兼容性以及實用性,同時要針對技術標準、技術參數等實施標準化設置,例如制定數據的接口標準、安全標注及非同一類型之間的數據轉化標準等各個方面,通過針對整個檔案管理系統進行標準化建設,能夠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減少管理工作中失誤的現象。
(三)有效整合檔案信息化建設與電子政務建設。檔案信息資源作為電子政務建設當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信息資源,要想進一步保障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成效,應當有效整合檔案信息化建設與電子政務建設。這就需要將檔案信息化建設納入政府電子政務建設的層面去進行規劃,使得檔案信息化建設、信息資源開發能夠與電子政務進行有效的整合。對檔案部門來說,應當主動加強與電子政務建設機構的交流,統一協調信息化建設,主動爭取把檔案信息管理歸納到電子政務建設當中,依托我國電子政務內網建設,構建部門網,建立檔案管理主頁,積極檔案政務相關的信息資料。除此之外,檔案管理機構應當加大網站方面的建設,在互聯網中主動實施現行文件服務中心查詢與館藏檔案目錄檢索方面的服務,以便于相關資料的共建共享。
三、結語
綜上所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繁雜的工程,其不僅關系到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并且還關系到事業單位未來的發展。這就需要各個事業單位高度重視檔案管理工作,正視當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不足,針對這些不足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通過加大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統一制定檔案信息化規范標準以及有效整合檔案信息化建設與電子政務建設,全面促進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程文富.提升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方法和策略[J].事業單位改革與管理,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