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文化市場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促進 文化產業化
文化產業是當今世界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也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今天,在全球經濟化和加入WTO的挑戰面前,我們必須提高認識,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大力推進文化產業化。
第一,要提高自己的認識。實踐證明,文化不但能成產業,而且可以做強做大。但有兩點必須注意:(1)文化產業必須以促進精神文明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為出發點。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要考慮市場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市場需求都合理,文化產業不能完全市場化,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二者最佳結合;(2)文化產業的建設關鍵在人的觀念和智慧。好萊塢電影業稱霸世界,每年出口達數百億美元,主要是因為那里聚集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導演、演員和制作人員,還有大批市場營銷人員。文化產業是消耗自然資源較少,但對知識、技術和人才要求卻很高的產業。不要一講發展文化產業就進行大規模基本建設,投入大量資金。
第二,當務之急是建立文化企業,發展中國的文化跨國企業。實現文化產業化,市場化是前提,企業化是基礎。有市場就必須有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文化產業化是為市場而生產的文化企業和為文化產品而流通的市場有機統一。同物質產業一樣,文化產業必須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企業。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動力是資本的全球化,而它的直接發動者和組織者是跨國公司和跨國的經濟組織。中國的文化產業要走向世界,不可沒有自己的跨國公司。因此,認真研究跨國公司的發展規律,加快壯大自己的文化跨國公司,是中國文化產業面臨的重大課題。
第三,要完善產業運作機制。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改革文化產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體系,更多地要依靠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進行管理,減少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要改革文化產業投資體制,完善文化產業投資政策,拓寬融資渠道。運用投資控股、金融信貸、資本融資等手段,建立多渠道投資文化產業的體制和有效的籌資機制,形成一個綜合性投資融資格局。要積極推進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的企業化改造, 同時,動員全社會力量實施多種所有制成分共同參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戰略。要通過完善以文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為核心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以及相應的文化投資體制改革,構筑應對WTO的國辦、民辦一體化的“文化產業方陣”。
第四,要打造響亮的中國品牌。鼓勵文化經營單位之間優勢互補,促進資產、人才、技術的合理組合,形成優秀人才、高新技術、名牌產品、高效益經營單位為龍頭,資產為紐帶, 跨地區、跨部門、跨所有制乃至跨國經營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發揮它們的骨干作用。同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相比,我國文化支柱產業還沒形成氣候,國家應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文化支柱產業的啟動,支持重點項目的開發。比如,我國國土遼闊,風光秀麗,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積極鼓勵開發文化旅游資源就是個好舉措。應該讓旅游拉動內外需求,帶動經濟增長。充分利用現代高新技術, 加速文化產業實現兩個轉變的步伐,打造中國文化產業的品牌。
第五,要擴大文化資源的配置范圍。中國家喻戶曉的《花木蘭》,被迪斯尼公司拍攝成動畫片,將它打向世界,僅在上海就創造票房價值230多萬元;好萊塢巨片《侏羅紀公園》和續集《失落的世界》,采用了中國的恐龍蛋化石資料,讓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驚嘆不已。事實說明,全球化的文化資源配置,已經成為一種時代潮流。中國文化產業要從過去主要依賴國內資源,逐漸發展為依賴國內和國際兩種文化資源,做到天下財富為我所用,天下人才為我從善。當今世界,誰能夠做到這一點,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穩操勝券。
第六,放寬市場準入,制定投資文化產業的優惠政策。文化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加盟,但當前我國只有很少的企業和個人投資于此,并且規模都不是很大,比如說中國的文化產業企業沒有一家名列中國企業500強,這和國外的文化產業極不對稱,以卵擊石,何以競爭?國家應對那些投資文化產業的個人或實體(無論是國有還是私有)采取免稅、減稅、貼息貸款、稅利返還、差別稅率等經濟手段,鼓勵向文化產業領域的投資,使得有逐利性的資本轉向文化產業,從而從總體上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第七,注重文化市場的全面培育。對我國文化市場的培育首先是行業性市場的培育。我國的一些傳統文化市場,如圖書市場相對完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然而,更多的文化市場,如競技市場、藝術類市場等還需要更大的開發。其次是對東西部地區市場的開發,文化市場的東強西弱客觀上要求隨著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政策也來個文化西部大開發,從根本上改變西部文化市場的落后狀況,從地理層面上清除壁壘,完善全國市場;最后是要注重城鄉文化市場并重,努力改變目前我國農村文化市場產品單調的狀況,避免文化層面上的城鄉差別,使兩頭并舉,全面發展。
第八,開發傳統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產業化。五千年的中國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厚的文化積累,其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獨有文化類型,這是一種難以估量的文化資源。傳統文化資源為中國發展文化產業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1)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一脈相承。中國文明長盛不衰從遠古洪荒一直延續到現代。這一歷史事實表明,傳統文化主導的中華文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世界其它文化所不具有獨特文化價值。其生存智慧和文化魅力本身就是一個極富吸引力的謎,具有吸引文化市場目光和思維的奇異性。(2)傳統文化在其演化的歷史過程中留下了文化瑰寶,這些珍奇的文化遺存從上古時代一直排列到現代的整個中國文明史序列,而且分布在從新疆到臺灣、從漠河到海南的山山水水之間,譜寫著中華大地上勤勞的人們從石器時代走到網絡時代的壯麗詩篇。輝煌的故宮,巍巍的長城,謎一樣的秦皇陵,神秘的三星堆,神圣而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不勝枚舉的古跡如星斗一樣閃爍在中華大地。這些古跡都是富有世界競爭力的中國獨有的品牌資源。(3)傳統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兼收并蓄,融合外來文化,并在六朝以后以儒釋道為主流的文化形態,遺留下許多燦爛的文化圣地,儒教的文廟,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宮觀,成為文化旅游的熱點。(4)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既吸取著傳統文化的營養,又在各民族的地理環境中保有和發展著自己的傳統,其民情風俗、工藝技術和構成一道道多姿多彩的文化風景線。總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資源既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財富,也是中國文化產業化的寶貴財富。
市場就是現實中活生生的需求,開發傳統文化資源,將使傳統文化更多地獲得被社會接納和發展的可能性,使中華文明獲得新生,以自己的獨特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此首先要科學評估和保護好傳統文化資源。科學評估就是要對傳統文化資源的社會文化價值、科學技術價值、社會倫理和宗教價值、藝術價值和滿足文化市場的經濟價值等等進行評估。保護好傳統文化價值就是要建立切實的制度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對文化資源的浪費和破壞,尤其應對具有品牌價值的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和開發。其次,把開發傳統文化資源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框架中,給予法律和政策上的合理地位,發揮文化產業化在整個產業化中的作用。最后,把開發傳統文化資源同國際經濟、技術和文化交流結合起來,使文化產業化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徑,又成為中外經濟技術交往的契機。
第九,加大培養文化產業專業人才的投資。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是人力資本主導的新經濟,它的發展主要依賴“有腿資產”,需要用“資本”來追逐“知本”,因而,對文化產業人力資本的投資是有巨額回報的。而我國目前的情況是,無論在大學,還是在企業, 很少有專門培養這類人才的科目,更多的焦點是放在第一、第二產業人才的教育。這就需要國家通過在高校設置相應的文化產業院系、設立與此相關的基金會或采取獎勵的方法鼓勵社會對文化人才的培養。通過培養懂專業、會管理、能運作的文化生產者、文化經紀人、文化企業家,不但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理論的探索,而且可以使真正懂得文化、市場和經濟的綜合型人才投入到文化開發的浪潮中去,加快文化產業的快 速發展。
面對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的新形勢,我們必須大力發展壯大自己的文化產業,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和發展現代化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文化產業;經濟;問題
一、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思想觀念落后。目前,河南省的文化產業發展雖然具有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從發展觀念上看,同沿海發達地區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河南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省,河南的傳統文化主要是農業文化,嚴重的傳統文化觀念使其缺乏與現代經濟的關聯性; 另一方面,從體制上來看,文化單位多為政府單位,不僅缺乏競爭觀念,而且缺乏經營意識,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場供求關系。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行政手段的干預還比較多,企業化的經營方式很難進行,對文化進行“市場化運作”的能力較差,這就造成了文化資源的閑置與浪費。
1.2資金投入短缺河南雖然是文化大省,但是多年來,河南省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投入相對不足,因此文化設施也就相對落后。各地政府雖然具有較高的熱情發展文化產業,但是由于財政緊張,投入到文化產業中的資本支出較低,河南人均文化事業費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目前,河南文化建設投資主要來源于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資、融資體制和機制,資金不足仍是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問題。
1.3高素質文化產業人才匱乏。人才不足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相對較少。2011年河南省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為54.02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0.87%,占常住人口總數的0.57%。二是文化產業高端人才引進不足。三是文化產業人才培養不夠。
目前河南省部分高校雖已開設了文化產業管理及相關專業,但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嚴重匱乏,學生數量相對較少。河南省現在還沒有專門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培養單位,嚴重影響了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四是文化產業從業人員良莠不齊,部分人員素質低下。消費乏力也是影響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河南城鄉人均文教消費593.02元,僅為全國城鄉人均文教消費975.41元的61.9%。同期上海城鎮人口僅文化娛樂消費支出便達2195元,城鄉人均文教消費更是高達3091.95元,與河南農村居民全年消費支出總額(3681.21元)相差無幾。
二、發展文化產業的有效對策
2.1降低行政壟斷,實現產權多樣化。提高文化產業市場競爭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其市場化程度,重塑市場主體,實現產權的多樣化。政府應分清社會經濟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改革當下文化產業大多是“國有獨資”和 “國有控股”的產權制度。要建設面向現代化建設的河南文化產業,必須走市場化道路,打破所有制壁壘,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政府應從制度上打破文化市場競爭性領域的行政壟斷,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完善和扶持民間中介組織和民營文化主體的激勵政策,培育新的多元化競爭主體,形成開放性的競爭環境,盡量改善“政企不分” “一股獨大”的局面。
2.2 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資體制。文化產業有公益性和盈利性領域之分,政府對于文化產業的支持應主要集中于非營利性的領域。政府除了直接對文化領域提供支持外,還應積極引導配套的社會資金及產業資金。可以通過法律法規和政策杠桿來鼓勵各地市、各企業以及全社會對文化事業進行贊助和支持。除此之外,還可以進一步放寬政策限制,積極引入外來資金,鼓勵外商在各個領域投資興辦文化企業。利用外商的資金、技術和營銷渠道,生產高智能化、高附加值的文化產品,進而提升河南省文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鼓勵商業銀行積極開發符合文化產業特點的信貸新產品,加大信貸投入,搭建文化市場與金融市場的對接平臺,改革體制,創新金融融資模式。鼓勵組建各級各類文化產業組織、文化投資公司,形成多元化投資主體的新格局。通過完善文化產業投資融資政策,逐步完善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內資與外資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
2.3重視弘揚特色文化,大力扶持農村文化。河南歷史傳統悠久,文化資源豐富,鄭州的嵩山文化、濮陽的雜技文化、開封的北宋文化、洛陽的古都文化、安陽的殷墟文化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應由政府主導,加強對其研究,增加創意與設計,闡發其文化內核,促進其文化升級,引導其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政府還應通過政策和財政支持,保護農村現有的風俗和藝術傳承,資助民間工藝、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支持民間節慶活動,為河南文化產業的多樣性發展留下足夠素材。
2.4積極創新文化資源,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對文化資源的創新,我們必須要對原有的文化資源進行再創造、再包裝,用現代的、創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河南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但是由于缺乏創新以及商業化的運作,很多資源被別人捷足先登,比如迪斯尼根據河南的花木蘭以及少林功夫,制作出了兩部熱賣電影《花木蘭》《功夫熊貓》。但是,河南省也有不少資源創新的成功范例,比如,濮陽的雜技,濮陽素有“雜技之鄉”稱號,尤其是濮陽東北莊,是廣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顆明珠,東北莊人人愛雜技,田間地頭,屋里院外,均是練習的場所。男女老少人人都能來上個三招兩式。目前東北莊約有500人常年在外進行雜技表演,雜技人才遍及全國27個省市,而在國內外擔任雜技團長的就有37人。朝鮮、日本、德國等41個國家的雜技團體,皆有東北莊的雜技人。近年來,濮陽雜技一直在探索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在國內的桂林、上海、北京、廣州、蘇州等大中城市,都有濮陽雜技的演出隊伍,迄今為止,濮陽市雜技團創作了《獅林春光》、《女子大排椅》、《攀登》等一大批優秀雜技節目,在國際國內雜技比賽中頻頻獲獎;濮陽市還創作了《神龍部落》、《水秀》等一批雜技精品劇目,享譽全國。以百姓喜聞樂見、人人爭相參與的活動作為載體,再現歷史文化,激活消費市場,是濮陽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傳承和創新。
三、小結
綜上所述,大力發展我省文化產業發展對轉變河南發展模式、改變河南形象以及滿足我省人們精神文化需求有著重要意義。以更新思想觀念、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為路徑,不斷促進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是新時期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沿課題。
參考文獻:
[1]姜運倉.河南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劣勢及戰略選擇[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0(8).
[主題詞]主流文化大眾文化守土有責
一
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競爭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較強大傳播力和廣泛認同的文化形式。現代高新科技革命對人類當代文化的發展正在產生著以往所無可比擬的巨大影響。文化生產方式改變、主導傳媒形式的革新和新興文化形態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藝術生態格局的全面變化,封閉的、落后的、狹隘的文化和缺乏競爭力的文化,都將在文化市場中被文化消費者遺忘。一些曾經居于主導地位深受群眾歡迎的、十分紅火的文化藝術形式將逐步失去主導地位被邊緣化。一些傳統的文化形式經過現代技術的改造獲得了新的生命,而另一些傳統的、民族的文化將主要依靠國家保護以維持人類文化資源的生態平衡。在現代社會里,一切關于思想文化的有效傳播、意識形態建設和文化經濟的實現,都只有通過和借助于文化產業的規模和手段才能實現,因此,文化經濟的競爭背后實際上是國家和民族的綜合實力的競爭,也是民族文化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文化敵視到文化融合,從文化輸入到文化輸出,實現文化雙贏。
大眾文化既是主流文化的營養基因,又是主流文化異化的力量。在文化市場化過程中,文化的意識形態性可能有意無意地被人們忽略了,認為大眾文化是消遣性文化,主要滿足人們一般精神需求,事實上,一個民族價值觀和道德文化都是通過大眾文化的傳承而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大眾文化用工業化的手段,以滿足人們好奇心為內容傳播著人類共同價值觀念的同時,也渲染脫離現實社會的、違背人類本性的和民族歧視的極端化傾向以誤導民眾。弱小的個人面對強大的、鋪天蓋地的、持續不斷的大眾文化只能從形式上的主動選擇到被動無奈的接受,久而久之大眾文化所渲染的、適合人們消極意識的價值觀念就有可能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大眾文化傳播意識形態消極因素的強大力量,使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必須高度重視,所謂的國家文化安全問題就是指大眾文化傳播過程中對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的威脅。
二
“守土有責”是主流文化的歷史責任。在主流文化建設工作中有一種不良傾向,就是把大眾文化與主流文化對立起來,用主流文化排斥或遏制大眾文化滋生和傳播。主流文化強調“守土有責”所特別強調的,它也是近年來思想文化建設所面臨諸多問題的表現。這里的“土”就是陣地。由于對于具體的“土”的概念缺乏足夠科學的界定和把握,忽視了思想文化領域里“土”的內涵和外延已經在形態上和本質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的現實,固守傳統的思想意識、運營模式和管制手段。事實上,原來意義上“陣地”,如對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專營和審查,對主流文化的傳播采取傳達文件、班組學習、集中教育、說服談心式思想工作,對大眾文化的滋生、傳播進行強制性遏制等等。這些手段和方法都因背離社會發展,遠離廣大群眾而蒼白無力。面對文化市場化趨勢,主流文化迫切需要解決守什么,怎樣守的問題。
“守”就是保持主流文化的先進性和普適性。先進文化的大眾化和大眾文化的先進化的統一,是主流文化陣地得以鞏固的根本保證。主流文化建設堅持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與民族性和科學性的要求以及社會主義的方向,都是圍繞“大眾”主體,以服務于“大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地。只有在文化建設中使先進文化的特征、性質和要求與“大眾”主體有機地融合起來,先進文化才能獲得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環境。文化的主體是人民群眾,大眾文化發展的程度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了一個社會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它既是一個社會整體文化發展狀態和程度的標志,也是一個社會的文化是否成熟的標志,它為主流文化的創新提供豐富的素養和發展動力。主流文化只有在深入到大眾的心理層面,才能反映出社會文化的主流和基本特點,才能被廣大群眾接受并實現其功能和價值并引導和推動大眾文化發展方向。主流文化之所以成為主流文化是因為其形成和發展是一個自覺的漸進過程,主流文化具有了穩定性、連續性和統率性的特點是主流文化特有的文化自覺和文化生命力在市場競爭中的表現。
“守”就是增強主流文化的產業性和擴張性。文化的競爭是沒有國界的,所謂“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產業中的人才、技術、資本、信息的全球流動和配置。外國文化資本、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將大量滲透和進入我國各種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我國文化產業的主體結構、所有權結構和市場結構將發生根本變化。這既是文明的交流,又是文明的沖撞、競爭和征服。主流文化必須超越時空界限,立足國家民族文化根基,瞄準國際市場空間,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文化傳播力量的大小與文化產業規模是正相關關系,倘若我們不能在文化產業領域里積極參與全球化文化市場競爭,那么,我們的主流文化的陣地就從有“土”難守變為無“土”可守。
“守”就是主流文化的傳播手段和方式科技化、多樣化。在傳統社會中,主流文化大行其道的原因是它依附于國家意志和權力,以獨特的傳播手段和灌輸渠道,以標準的價值觀抑制其它文化的滋生和傳播。而文化的市場化趨勢促使文化傳播手段的科技化和多樣化。大眾文化的市場敏感性要求文化的快捷和多變。主流文化的公益性和普及性使之天然地缺乏市場主動和市場敏感,面對自主的文化主體和鋪天蓋地的文化信息,主流文化陣地已失去了國家權力單純的、強制的有效保護,如果再失去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和形式多樣的傳播渠道,主流文化就會漸漸地在人民群眾視線中淡出,其主流地位也自然而然地在一片“加強”的空談聲中喪失。
“守”就是提高主流文化的親合力和整合力。長期以來主流文化都是以嚴肅的面孔、居高臨下的氣勢和強制性的口吻教育人民群眾;以教條式的、公式化的和僵化的思想禁錮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以高不可攀的道德追求和理想信念作為衡量人們思想行為的標準,不僅抹殺了文化的主體個性,也抑制了多種文化繁榮,阻斷了主流文化賴以生存的源泉,市場經濟造就了獨立的市場主體,培養了人們獨立思考和自主行動的習慣。經濟多元化催生公民社會,滋長大眾文化。主流文化依靠國家權力和政治運動去蕩滌傳統文化,筑起抵制外來文化思想長城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主流文化所提供價值觀和道德理念是溫和的、兼容并包的、人民群眾普遍認同的、對國家和民族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前進動力,對其它文化具有親和力、融合力和整合力。如果人民群眾懼怕或拒絕而不是自覺把主流文化看作是凝聚全社會精神理念,只能說明主流文化缺乏或者還不具備統帥、整合全社會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實質。如果主流文化還沒有擺脫文化對權力依賴的習慣思維,還沒有養成走下圣壇,走進民眾,貼近民心,被民眾認同的文化自覺性,就不可能成為國家和民族精神的支柱。
三
“文化產業被譽為科技前導型產業,技術創新以及新技術的應用不斷為文化產業發展創新提供新的技術支撐,并不斷拓展文化產業新領域和邊界”。現代的光、聲、電以及數字、網絡等技術不僅為傳統文化產業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功能,更開辟了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領域,引領著當代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3)》提出:文化與科技融合已經成為實現文化產業整體升級轉型的重要突破口。當前,文化產業的規模和邊界進一步擴大,文化產業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其顯著標志是,一批以高新技術為依托、以數字內容為主體、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新興文化業態正在出現,產業發展呈現“媒介融合”、“強調互動”時代特征。文化產業處于新業態不斷涌現、新舊業態彼此調整尋找市場定位的時期,部分舊的業態諸如傳統紙質出版、傳統旅游等開始走下坡路,而數字出版、網絡媒體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動漫產業、游戲產業等跨界融合趨勢強盛,形成全新的產業發展模式,發展速度、規模空前。
二、民族文化競爭力分析
民族文化競爭力是該民族所獨特擁有的、能為消費帶來特殊效用,使該民族文化長期具有競爭優勢的內在能力資源。一般來說,核心競爭力通常是個性化發展過程的產物,難以完全模仿掌握,也很難從該地區主體中分離出來,從而使該地區與其競爭對手地區產生質的差別,成為該地區競爭差異化的有效來源。
(一)生態性
文化生態性堅持生態文明的綠色健康、自然和諧、持續發展的基本特點,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力圖用整體、協調的原則和機制來重新調節社會的生產關系、生活方式、生態觀念和生態秩序,從對立型、征服型、破壞型向統一型、協調型、建設型的生態觀轉變。廣西的“生態自然”相對完整,民族文化資源的“原產地”概念顯著,民族文化資源的獨占性和獨特性突出,體現民族地區人們特有的精神家園和精神氣質,是民族文化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元素,呈現出原生態民族文化品牌的魅力,引導人們消費行為向“健康自然”回歸,用健康的生態文化塑造社會生態文明,形成少數民族地區生存和發展的比較優勢、潛在優勢和后發優勢。
(二)民族性
民族地區的民族風情瑰麗多姿,民族藝術種類繁多,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如廣西的壯、苗、瑤等各族,古老的神話、傳說、民歌、民謠、戲曲、工藝、語言、服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其豐富,構筑了多方位的民族歷史文化遺產展示體系,其深邃的人文精神得以傳承和弘揚。而人們崇尚自然、灑脫自由、純樸無忌、坦蕩真誠、勤勞勇敢、熱情樂觀的人性本質,構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元素,形成了民族文化原生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廣西與東南亞多各民族在多方面存在相近或相類似的文化基因,具有文化共生的“場域”、“慣習”、“資本”,有利于縮小與東南亞各民族之間的情感、心理距離,在文化上形成一種合力,即文化力,有利于增進各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三)創意性
任何一種資源都是相對于特定的技術手段而言的,民族文化的豐富資源只有經過一定形式的再創造,才能成為具有知識產權的文化產品,文化資源才能轉化為文化資本。文化產業屬于創意產業,它高度依賴文化的創新意識,通過產業融合,憑借時尚化的創意、浪潮化的運作、巨大而高速的制作、極為迅捷的傳播方式、高新技術的強大支持,產生極強的文化吸附力、擴張力與影響力。民族地區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選擇低能耗、低投入、高產出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堅持走以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產業相結合的道路,成為保護傳統山水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悠久歷史文化,實現文化產業整體升級轉型的主要途徑。
(四)開放性
民族文化必須融入世界,成為既屬于民族又屬于世界的文化精品,才可能具有國際競爭力。但是,由于文化差異和文化認知程度的不同,消費群體在接受不熟悉的文化產品時,其興趣、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會大打折扣,即所謂的文化折扣。廣西擁有優越的地緣文化,位于中國和東盟各國共有的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核心地帶,成為廣西與東盟各國文化合作發展的重要基石。在民族文化建設、發展過程中,盡力尋求不同文化之間在文化觀念、價值取向、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普適價值,營造彼此之間可以共享的文化空間,實現文化對接或文化認同。通過多側面展示民族文化傳統和藝術以及不斷創新發展的當代文化精神,打造適合國際文化市場的文化產品,減少文化折扣,提高競爭力。
三、民族文化發展模式研究
(一)理論基礎
生態文明是一種后現代的“后工業文明”,是人類社會在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階段之后,出現的一種更高級文明形態。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主導文化,與之相對應的主導文化分別是原始文化、農耕文化、工業文化和生態文化。生態文化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要求在改造自然、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強調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根據需求偏好相似理論,一國產品出口的可能性決定于它的國內需求。也就是說,產品只有在國內已經存在大規模需求才會具有最大的相對優勢。而如果兩個國家的偏好越相似,需求結構越相似,即兩個國家的需求結構中重疊部分越大,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量也就越大。產業與距離因素的回歸分析理論認為,國與國之間、區域之間的經濟貿易與交流,有賴于精神上的溝通與交流,精神文化能給世界帶來無限商機,更給世界帶來信任和理解。相反,不同的宗教、種族、社會規范和語言,都可以在兩個國家間形成距離。
(二)建設原則
1.原產地原則
文化是民族的載體,是民族的心理品質、價值觀念、思維習慣的集中體現,不同民族的文化個性和文化差異鮮明,具有顯著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生態性等特征。保護民族文化就是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使人們重新認識本民族的文化,培養民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而非原封不動地繼承和保留。因此,依托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生態文化等特色民族文化元素,重構和創新獨具特色的、符合時代精神的廣西少數民族原生態民族文化體系,打造一批有巨大社會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的地標性文化品牌,集聚民族文化板塊的整體競爭優勢,才能充分發揮民族地區生存和發展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
2.國際化原則
任何文化產品的內容都源于某種特定文化,對于生活在此種文化之中或對此種文化比較熟悉的受眾有很大的吸引力,相反,則會大大降低,產生文化折扣、情感距離。因此,在對待不同的民族文化時,應以開放的心態,參照世界文化發展,開發和保護民族文化,打造適合國際文化市場的文化產品。根據目標市場的需求,重構和創新民族文化精品,同時廣泛吸收其他國家或民族的文化資源,進行文化素材再創造,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不僅可以豐富本民族文化資源,而且可以縮短文化距離,減小文化折扣,更好地傳播民族文化,打開國際文化市場。
3.產業化原則
中國西部的民族文化大量保持著自己特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傳統,保留著原生態,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但是文化資源的多寡,與現實的文化創新能力成正比。只有經過一定形式的再創造,文化遺產或資源得到現代的詮釋,才能成為具有知識產權的文化產品或商品,產生文化吸附力與文化擴張力。文化產業屬于創意產業,高度依賴文化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技術,憑借建立起完善的文化機制及其復雜而完備的產業鏈,促進文化的經濟化、市場化和商業化,實現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本的轉換,實現產業升級,提升民族文化核心競爭力。
4.品牌化原則
現代商品經濟是品牌經濟、品牌消費。文化產業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綠色經濟產業,是民族地區的核心競爭力。文化產業要做大做強,必須進行品牌化開發,走差異化和特色化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以民族文化元素為基礎,突出地標性文化品牌資源,經過布局調整、產業融合、重構創新,依托骨干文化企業,培育和打造一批文化內涵深厚、有持久競爭力、吸引力的文化精品和特色品牌,推動文化產業集中規模化發展,才能增強民族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三)路徑與對策
1.樹立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促進傳統民族文化創新
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瑰麗多姿、民間藝術種類繁多、原生態民族文化特征顯著,體現人們綠色健康、自然和諧、持續發展的價值追求。但是,任何一種文化現象,如果在社會中失去功能,就會自動消失。過去時代的文化資源,都必須經歷一個在今天文化語境中重新闡釋和創新開發的過程。只有與今天的物質生活水平、精神生活需要以及社會發展階段相聯系,才能恢復傳統文化應有的活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保護民族傳統文化,不是原封不動地繼承和保留,而是文化創新,創建超越我們傳統文化意義上的新文化,不斷揚棄、超越傳統民族文化所理解的文化框架及其文化理念,建設具有前瞻性、指導性、穩定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價值系統,傳承、升華民族 特質,轉換傳統文化功能,促進民族文化創新和產業升級。
2.依托創意產業,打造文化精品
文化產業是創意產業,“融合”與“創意”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時代趨勢,為文化產業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領域。文化產業高度依賴文化的創新意識,通過時尚化的創意、浪潮化的運作、強大而高速的制作、極為迅速的傳播方式、高新技術的支持,構成了復雜而完備的產業鏈,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系統,促進文化的經濟化、市場化和商業化。民族文化發展必須立足于產業融合與創新,搭建產業發展載體,以地標性文化品牌資源為引領,選擇、包裝市場前景好、具有高知識附加值、高文化增加值的民族文化產業項目,依靠差異化和特色化發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動文化產業集中規模化發展,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拓展產業的發展空間、促進產業升級。
3.加強合作研發,構建戰略聯盟,建立跨國文化企業
中國(廣西)與東盟各國的文化遺產豐富多彩,特色鮮明,而同源性特征非常明顯,具有極其深厚的共同文化根基。在保護、發揚各國原有文化遺產與文化多樣性基礎上,建構中國(廣西)與東盟各國文化與產業合作框架,縮小彼此之間的情感心理距離和地理文化距離,擴大彼此文化認同區間。通過各種形式諸如文化企業與外國公司開展合作研發,共同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或者結成戰略聯盟、兼并收購等方式,學習先進的國際化運作管理經驗,利用外國公司的品牌和銷售渠道等方式相互獲取自身稀缺資源,增強核心競爭力,共享國際市場,打造文化產品的國際性品牌。
4.整合社會資源,健全運行保障機制
關鍵詞:文化產業;文化市場;文化資源;中外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7-0154-02
一、中外文化產業發展比較分析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高新科技的發展及其在文化領域的推廣和應用,文化產業已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朝陽產業,并且在許多發達國家已經由國家經濟體系的邊緣走向了中心。據報道,英國文化產業2007年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已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僅次于航空、航天等產業,在國際上占據了4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居民文化消費已占據總消費額的30%以上。在開放條件下,擴大文化市場的準入,允許國外文化資本和文化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都已經是不可回避的事實。與此同時,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尚未成熟,市場機制還不完善,文化市場的規則仍然滯后于市場的發展。“媒體匯流”在西方是一種市場趨勢,在中國,文化管理仍然實行黨政二元結構的管理模式[1]。中國文化產業仍處于幼稚產業和弱小產業的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較,在總體實力、科技水平、市場運作能力、創新能力、市場競爭能力等方面與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的差距是明顯的。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之下,發達國家文化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關注并進入中國文化市場,推銷其全球一體化的文化,這種沖擊對中國文化產業的影響既是深刻的,也是現實的。因此,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文化產業政策,以促進中國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勢在必行。
二、中國文化產業的選擇
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在國際文化市場中屬于強勢產業,而中國則屬于弱勢產業。在這種強弱分明的態勢下,國外文化產業對中國文化產業有哪些影響和沖擊呢?
首先,在開放的條件下,中國的文化資源不再為中國文化產業所獨有,國際化的生產方式使傳統上對物質資源的爭奪轉變為對文化資源的爭奪。“文化產業就其本質而言,就是以人類腦力勞動為基礎的精神生產力發展的形態。它通過精神文化產品生產和再生產的規模化、商業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產品生產多樣化、精神文化服務市場化。”[2]文化發展一旦產業化,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中國獨有的資源不再是中華民族所獨有,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以其生產的規模化、商業化、信息化被全世界分享,滿足著世界人民的文化消費。這是開放條件下中國文化資源開放帶給世界的積極的一面。然而,文化資源的開放也帶來了消極的一面,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它加劇了文化資源爭奪,強化了文化資源的有限性,客觀上限制了中國文化產業對中國文化資源的利用程度。過去,人們經常認為物質資源是有限的,而文化資源是無限的,但是在今天,人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認識。只有200多年歷史的美國,文化產業的生產能力空前膨脹,它在把文化產品的生產創作引向虛擬空間、虛擬人物的時候,也把它的生產空間拓展到了文化資源極為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利用他國的文化資源發展本國的文化產業,創造本國的文化產業利潤。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支持下,從技術角度講,它對一國傳統文化產品的生產制作幾乎趨于完美的境界,而對于該國的文化產業落后、經濟和技術實力差的文化生產單位來說,對同一素材文化資源的利用和再生產幾乎成為不可能,因為消費者早已經認同了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的產品,由此引發了文化資源的有限性和對文化資源的爭奪。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國家文化產業背景不同、價值觀念不同,在文化產品的生產中選取的題材就可能不同,對同一題材利用的角度往往不同,也因此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以歐美文化市場對阿拉伯文學的消費為例,歐美文化市場在消費需求多樣化的趨勢下,對第三世界文化的消費呈增長趨勢。在對阿拉伯文化的消費上,有兩類作品特別受西方文化生產者和消費者歡迎,一類是有爭議的作家和遭查禁的作品,這些作品一旦到了西方就大受歡迎,有的甚至被評為諾貝爾文學獎;另一類是表現阿拉伯社會的封閉性特征,描繪阿拉伯社會的愚昧落后、野蠻荒誕的風俗和日常生活圖景的作品。從這一例證中我們可以看到,由于背景和需求的不同,不同國家對文化產品的選擇角度是不同的。發達國家由于對國際文化市場的控制力,使得以它們為主體的標準成為世界性的標準,表現出了文化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單一性機制,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他人的文化資源,從自己的角度來生產自己所需要的文化產品。在世界科技水平如此發達的今天,這些作品必然會很快傳送回文化資源的所屬國,進而對所屬國的文化產品生產產生負面的誘導,威脅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這種由發達國家文化產業所控制的對文化資源的選擇和利用,以及單一性的消費傾向,對發展中國家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其次,中國的文化市場必然受到強烈的沖擊。中國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必然要履行相關規則的要求和承諾,文化產業的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必然貫通,文化產品進出口的審批權將逐步放寬,進出口手續也會簡化,中國文化市場將面向世界各地的文化產業集團開放。在這一過程中,國外文化產品將大規模進入中國,文化產品價格也將隨之下降,雖然廣大消費者作為直接消費者會從中受益,但是它的負面影響也是深遠的,作為新興產業的中國文化產業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和影響,作為文化產業活動領域和文化產品交換場所的文化市場也面臨著被沖擊和侵占的可能。中國文化市場的消費群體規模龐大。中國本土有12億人口,海外還有7 000多萬華人,對作為以傳播文化產品為主要職能的文化產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華語市場。國外文化資本絕不會放過這一巨大的文化產品市場。在中國的文化市場中,中國文化產業雖然有著地緣優勢,但是卻有著經濟、技術等諸多方面的劣勢。
在市場經濟和開放經濟的條件下,不能再用傳統的封閉或行政的手段來保護中國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市場,要避免這一沖突的根本辦法是大力發展中國的經濟,健全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市場的游戲規則,營造適合于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適合于其生長的沃土和起飛的平臺。
1.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經濟的發展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滿足程度的必然途徑。經濟發展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充分發展中國經濟,才能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降低“恩格爾系數”,提高居民文化產品需求和消費水平,進而使文化產品的需求成為帶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拉動力。“文化經濟在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上最成熟的高級階段。這首先表現在它吸收和利用了先前的物質經濟和知識經濟一切有益的成果和條件,從而最適宜人類生存和全面發展;還表現在文化經濟代表了最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和消費力。”[3] 將文化產業當做整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和經濟發展必將實現雙贏。
2.以市場為中心,塑造文化市場的經營主體。文化市場經營主體只有在文化市場的競爭中才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國內文化市場中生存,才能在國際文化市場中立足。因此在文化市場中,政府要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退出競爭性行業,同時避免使用壟斷性的保護政策,讓企業在公開、平等、公正的環境中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展示自己的經營能力和企業形象。要按照十六大報告指出的那樣,把深化改革與調整結構和促進發展結合起來,理順政府和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深化文化企事業單位內部機構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調動文化工作者積極性,推動文化創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一、轉變政府職能,發揮組織保障作用。改進文化建設的領導方式、組織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政府文化部門協調引導、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公共文化市場化運作的工作格局。有關部門要從干預文化建設向監制文化建設轉變,將重點放在政策供給和制度創新層面,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并將有限的資源投入,更加合理地運用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以及對文化主體的培育上,為農村公共文化發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和軟環境。
二、激活民間資本,拓寬文化融資渠道。堅持上級持續投入與自籌資金兩條腿走路,借助政府扶持、資金補貼等措施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到文化建設上來,充分發揮社會閑散資金的作用,形成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資機制。
三、傳承歷史文化,培育特色鄉土人才。要分層次、多渠道組織文化站長、農家書屋管理人等鎮、村文藝骨干加以輪訓。同時,把熟悉文化建設工作、富有改革創新精神、德才兼備的優秀干部選拔到文化領導崗位上來,確保文化建設始終堅持正確方向。
四、建立內生機制,發展壯大市場主體。農村文化團體只有進行市場化運作,才能改變只投入不產出的局面。要把農村文化社團推向市場,在市場環境下增強自身的發展活力。在爭取財政支持、增加對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資金投入的同時,鼓勵和引導集體、企業和個人等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資助文化建設。要實施地方文化產品走出去戰略,大力弘揚民俗民間特色文化,加大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農村特色文化品牌。
關鍵詞:文化產業
發展。
文化產業發端于西方國家,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產物,也是國際公認的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最具增長潛力的“朝陽產業”。
我國的文化產業是在改革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進程中興起和發展的。黨的十六大以來,各地文化發展百舸爭流、各顯神通,文化產業迅速崛起。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國文化產業還處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級發展階段。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清醒地認識我國文化產業的現狀,找準存在的問題,才能找出對策,實現較快的發展。
一、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
1.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整體態勢良好,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改革開放以來,得益于國際國內的良好發展條件,我國文化產業獲得發展,日益表現出持續增長的強勁發展勢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對提供就業機會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自2004年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均高于同期GDP增長速度,平均年增加值1000億元左右,增長幅度15%~20%,占GDP比重年均提高0.15%。2007年我國文化產業從業人員有1132萬,占全部從業人員比重為1.48%,占城鎮從業人員比重為4.0%。2004年至2007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文化產業普遍快速增長,其中北京市年均增速17.4%,上海市年均增速15%,江蘇省年均增速24%,湖南省年均增速20%左右,山西省年均增速24.5%,安徽省年均增速20%以上,各地方文化產業的增長速度均高于GOP的增長速度,呈現出總體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基本實現了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這種全面的增長勢頭雄辯地說明,我國文化產業己經成為地區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2.黨和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逐步從微觀管理轉向宏觀調控,文化產業宏觀調控機制基本形成。
近年來,根據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在文化體制改革深入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下,黨和政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有效機制和途徑,著力在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功能和加強宏觀指導上下功夫。黨和政府逐漸放松了對文化行業微觀領域的直接的、行政性的管理,逐漸放權給企業,逐漸放權給市場,通過市場去建設文化,提升文化,政府的引導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得到進一步加強,政府開始進行文化產業宏觀調控機制的建設,向開放型政府、服務型政府轉變。
3.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高新技術推動新興文化產業的形成和傳統文化產業的升級。
從世界范圍來看,現代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與高新技術日益融合,特別是與信息產業相互關聯,已成為世界性潮流。近年來,信息技術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的日益融合,在我國的文化產業中造成了引人注目的產業關聯效應:信息化突入傳媒領域,引發“傳媒熱”,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等傳統大眾傳媒部門迅速“觸網”,出現了信息產業與文化產業“大匯流”
的壯觀景象,啟動了一個又一個的消費市場,如網絡游戲、手機內容產業等,推動了產業結構重組和優化升級。從相關統計數據可以看到,以互聯網信息為主的網絡文化服務,以旅游、娛樂為主的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和以廣告、會展、文化商務為主的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正在成為文化產業增量提升的重要引擎。
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多年的發展,文化產業在我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也應當看到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以及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制約因素。
1.文化體制改革仍不到位。
1978年以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解放了思想,創新了觀念,改革了機制,抓住了機遇,成為了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但同時也應看到,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變得更為復雜、更為艱巨,傳統體制還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目前,我國現行的文化管理體制基本上還處于部門分割、各自為政的狀態。各管理部門之間普遍存在著條塊、部門、行業和區域的分割,管理分散,使文化企業在實踐中感到難以適從,還容易產生誰都管不著的灰色地帶,使得幾個部門之間各自為戰,難以形成合力。同時,我國文化投融資體制落后,未突破投資主體單一的政策桎梏,多元化、市場化、社會化的文化投融資渠道嚴重不暢,導致外資及民間資本難以進入,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2.文化產業政策不完備。
不可否認,我國實施文化產業戰略后,制定了許多文化產業政策,鼓勵、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特別是2008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114號文件),標志著文化體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日益完善。然而,我國文化產業政策的前瞻性不足,在文化產業這樣一個發展瞬息萬變的新興產業里,實踐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必然很多,這就要求產業政策一定要有前瞻性,否則將不能適應實踐的變化,造成產業發展中的問題,甚至成為產業發展的阻力。另外,規范文化產業市場運行的政策也不完備。我國文化產業政策的制定還處于對文化市場的規范管理階段,制定政策的原則僅僅是對文化市場進行有序化的整頓,而對于文化產業發展中,在行政審批、市場準入、投資融資、市場管理、稅收等各個方面少有足夠吸引外來資金和資源的一系列優惠措施。也就是說,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諸多優勢在文化產業政策上還沒有體現出來。
3.文化產業法律法規不完善,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和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不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法制建設開始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目前,在文化保護領域我國制定了《文物保護法》和《著作權法》,在文化行政管理方面,國務院頒布了《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音像制品管理條例》等。我國的文化產業法規主要是由政府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以政府的名義的,條塊分割的痕跡仍然明顯,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仍然濃重。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之后,雖然又根據WTO原則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管理辦法,但我國現存法規體系與WTO對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更加凸顯我國對知識產權和民族文化資源保護方面法制的不完善。
4.文化產業規模仍較小,整體實力差,競爭力弱。
從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現狀來看,一個國家文化產業競爭力主要表現為若干文化企業集團的競爭力,大的文化企業集團以雄厚的資本、技術和人才實力參與國際和國內市場競爭的能力。由于我國文化產業起步晚,文化企業雖然數量不少,但缺乏市場競爭力:從數量上看,目前中國文化企業雖然數量很多,但仍處于行業、區域資源與市場分割的“圍棋”狀態,現代大型文化企業寥寥無幾;從規模上看,雖然我國目前文化企業較多,但規模普遍偏小,產業集約化程度低,規模經濟的影響力甚微,缺乏市場競爭力;從發展質量上看,今天,全球的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已經普及,高科技與文化產品結合更加緊密。而我國文化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還不夠,專業化水平不高,市場運作能力較差,自我發展能力薄弱,效益低下。
三、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建國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從無到有,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打斷了中國經濟在慣性發展路徑上的進程,文化產業在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和轉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凸顯。因為經濟蕭條時期,人們的物質消費會抑制,而精神消費會膨脹,這往往是文化產業得以發展和繁榮的機遇期。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遇,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1.在發展認識問題上,樹立科學的文化產業發展觀,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的思維理念,發展文化產業同樣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文化產業要做到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文化產業既有產業屬性又有意識形態的特殊性,既可以產生經濟效益,又具有精神功能。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在追求合理經濟利益的同時,應該注重提升其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社會功能。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效統一,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經濟效益;在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中實現經濟利益。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在發展文化產業時,就是一定要堅持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服務人民群眾、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繁榮城鄉文化市場,不斷推出既符合文化發展規律,又反映時代精神的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產業要做到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各地區的全面和協調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競爭力。目前,中國文化產業總體上看東強西弱。東部具有明顯的產業優勢,如資金、技術、人才等,西部發展文化產業盡管面臨種種劣勢和困難,但也不乏其特長和優勢,比如,一些地方比較完整地保留了反映古老文明的遺跡;一些城鎮包容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一些鄉里村落擁有豐富的民間藝術品種等等。這種獨特的文化資源條件是一些現代化程度很高的發達地區所無法比擬的。因而我們應該以東帶西,一方面可以有效配合中國目前己經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另一方面,可以實現與東部的互補,便于東西部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整體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2.在發展戰略問題上,堅持以體制改革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增強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提升文化創新能力。
我國文化產品目前占有世界市場19%的份額,這說明我們已經具有相當成熟的文化產品加工能力,但是在文化創造力方面,我們與文化產業強國仍相距尚遠,創新意識、創造能力仍有待提高。以動漫產業為例,我國動漫企業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原創能力弱,產業素質不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很少,在全球產業鏈中仍處于下游,85%以上的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文化的生命,是文化資源開發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文化產品的生產是智力創造活動,文化產品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具有普遍的、永恒的價值。
要提升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必須以體制改革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我們要充分注意高新技術在文化產業的應用,加強技術引進和自主開發,用高新技術手段改造傳統文化,開發新興文化產業。加強文化產業和文化資源數字化、網絡化建設,要運用現代市場經濟信息和營銷方式,促進文化產品的流通。我們不僅要制定路線圖,而且要制定時間表,進一步整合資源,盤活存量,努力把創新理念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推動文化產業升級。
3.在發展策略問題上,堅持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發展與吸收世界優秀文化相結合,走中國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道路。
我國作為文明古國,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遺產的國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對人類文化的重要貢獻。豐富的文化遺產是我國文化走向世界的立足之本。面對世界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和加入世貿組織后外國強勢文化的大舉入關,只有立足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優勢,充分開發寶貴資源,與時俱進,銳意創新,創造出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才能獲得真正的市場競爭力。
中華文化千嬌百態,博大精深,獨具神奇的東方特色,我們不僅要以熱情的姿態與世界文化交流,更要讓東方文明走向世界,力爭在世界文化市場中爭得我們的一席之地。因此,我們要追求人類文化消費的普適性,讓中國的文化產品打開國際市場,走向世界,為全人類服務。具體而言,我們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大力支持國內的文化企業對外投資;加大我們文化跨國公司的建設;完善我國的外貿政策,鼓勵各種文化力量按照國際慣例開展國際間的文化和中介服務,利用我們龐大的海外華人團體促進中文語言的國際傳播;要鼓勵文化企業發展外向型產業,鼓勵國內優秀的文化企業與國際知名文化企業合作,積極開展與世界跨國媒體的合作,利用他們先進的技術和全球性的網絡市場開拓國際市場,真正實現中國文化的成功遠航。
4.在具體實踐中,一是要堅持文化體制改革,走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擴大產業規模,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二是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建立完整的政策和法制體系,保證文化產業的順利發展。
如前所述,我國現行的文化體制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仍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這些將成為我國下一步文化產業體制改革中的難點和瓶頸問題。因而,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今后,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需著力抓好以下工作:第一,積極調整結構,培育市場主體,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構建產業發展的基礎。第二,改革投融資體制,拓寬融資渠道。要降低準入門檻,積極吸收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產業領域,參與國有文化企業股份制改造,逐步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新格局。第三,通過重組、兼并、破產等形式,整合產業資源,盤活存量,提高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度,爭取規模效益。為此,2009年7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綱要》指出:
“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或重組,培育骨干文化企業;統籌規劃,加快建設一批產業示范基地,發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群。”
不斷完善的法律體系是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文化產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健康發展必須通過依法管理,依法經營,公平競爭,才能得以實現。消費者、生產者法制觀念淡漠,管理者對依法治文、依法行政的認識不足,嚴重制約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我們要繼續完善積極的文化產業法律體系,構建既與WTO原則相適應又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發展需要的文化產業法律系統。一是加強立法。為了給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有序、健康的宏觀環境,就要根據文化產業發展的要求,加強立法工作,通過法律來規范文化市場,重塑文化市場秩序。二是嚴格執法。堅持嚴格執法、依法行政,強化版權意識,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對盜版、偽造、假冒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運用嚴厲的制裁措施。按照“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的要求,通過依法管理,維護文化市場的健康運轉,使文化企業和文化市場的經營活動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蔡尚偉,溫洪泉等。文化產業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2]張曉明等。文化藍皮書:2006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范周。2009全國文化產業發展調研報告[EB/OL].cnci.gov.cn/content/200969/news_47172_p2.shtml.
[4]張曉明等。文化藍皮書:2009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5]歐陽友權。文化產業概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6]李思曲,李濤等。文化產業概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