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文化的特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文化傳統即傳統文化價值體系,是現實文化價值體系中有傳統文化特質構成的文化價值成分。
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雜家、縱橫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陰陽家等文化意識形態,具體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后語,以及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 上海體育類高職學生 心理特質 情緒發展
根據200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無論是招生數還是在校學生數,高等職業教育目前都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早在2005年,針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問題研究文獻較之前就有明顯的增多,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始日益得到教育界研究者的關注①。高職學生,尤其是體育類高職學生在心理特質方面與本科院校學生存在一定的差別性。
一、以情緒發展為主的上海體育類高職學生心理特質分析
在全國范圍內的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研究中,上海市在2007年曾就上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狀況作過一次調查研究,即由華東政法大學張海燕教授主持完成研究成果《上海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從《報告》來看,主要測量指標除了被訪學生的個人基本情況及家庭情況外,主要涉及心理狀況發展的內容包括:學生的認知發展狀況、自我水平、情緒發展、人際交往、性心理、心理健康狀況等。其所涉及調查對象共計4874人,占到上海全體高校學生人數的1%,其中涉及職業院校。高職學生人數為855人,加上各高校中的專科生人數,高職高專類學生約占總調查人數的20%。依據《報告》中的調查結果,高職高專類學生與本、碩、博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差異主要表現在:對社會環境和對自我現狀的認識、自我水平等方面較低。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情緒發展方面,上海專科生的情緒平衡性、穩定性最低,最易沖動,且負性情緒最豐富②。
隨著后奧運時代的到來,我國體育產業中大眾體育健身領域的比重不斷增大。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全國各地區,尤其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大中城市,體育職業院校的發展在近年來的高職院校發展中獨樹一幟。上海體育職業學院是上海市一所以體育專業為主的專科類院校。體育專業學生擁有專業能力強,文化基礎薄弱;人際交往能力強,自我認識水平薄弱;個性心理強,情緒管理弱;競爭心理強,合作能力弱等特點。在學生組成上,男生占到了總人數的80%左右,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來自上海農村;在所有學生中,超過70%在中學階段以練習體育專項為主,即俗稱的“體育生”。
從性別心理差異而言,男生在自尊、自我概念、自信、自我發展方面相較女生有更大的起伏性。專科學生情緒發展的特點,在體育類高職學生中同樣存在。高職教育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其中,體育類高職學生從職業發展角度而言,大部分將直接面對社會基層,進行民眾體育鍛煉指導與服務。這一職業前景更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況,尤其是情緒方面的健康發展。
二、傳統文化跨學科嘗試的可能性
基于目前的上海市體育類高職學生的心理特質分析,以及與體育類高職學生順應社會發展的未來職業需求,兩者之間的銜接性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提供了一個探索空間。如何讓這一特殊群體的學生在心理建設方面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及實用性,成為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目前高職生心理研究多從近期出現的高職生心理問題事件出發,將其中涉及的某個突出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研究,是一種單因素研究③。而從學生本身出發,將多個相關聯的單因素整合進行系統研究,并進行滲入式建設、跟蹤分析的案例卻比較少。而在其中較少涉及的針對體育類高職學生的研究中,亦存在對學生心理特質及成因分析的趨勢,而依據現狀提出對策的文章則相對較少。
近年來,跨學科研究正日益成為學術界的熱點趨勢。將傳統文化與心理建設相結合,正是依據整體性的眼光,將高職學生,尤其是體育類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作為一個問題,形成跨學科研究。
針對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教育作用是一個研究熱點,目前我國在這一方面的研究趨勢主要體現作為德育的有效途經展開、提高學生的文化思想境界、從思政角度培養愛國主義教育三個方面。利用傳統文化進行大學生職業心理建設的相關研究比較少見。作為世界各族文化之一的中國傳統文化,即以儒道為代表的思想文化體系,其對于全局觀、平衡性、靜修的特質與處于成長關鍵期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有極大的契合與指導作用,更因為其宇宙觀、人生觀深深根植于中國人的心理,形成了中國人集體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具有很好的群眾心理基礎。
三、傳統文化在情緒建設方面的優勢
尤其是在情緒發展方面,傳統文化因思想內涵的豐富性與深刻性,對于青年學生的指導依據情緒平衡性、負性情緒豐富性、情緒穩定性、情緒沖動性維度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在天人合一思想中尋求平衡
情緒的不平衡性在于學生對于自身關注過多,而對于外部世界投入目光不夠。道家思想中自然天道觀推崇自然主義,將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主張天人合一,應遵循自然法則做事,在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和樂趣,能夠將學生從以往既定的看到問題模式中跳脫,尋求情緒的平衡。
(二)在辯證視野中尋求豐富
儒家文化講求中庸,道家文化推崇辯證統一,在這種相互轉化的過程中,心理能夠尋求一種不極端、不唯一,幫助學生在看待問題時找到其中具有的豐富性內涵。
(三)在自我靜修中獲得穩定
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其發展的個性特征很難做到平和心靜,尤其是運動專業的體育類學生,因此,傳統文化在自我靜修方面對于他們是一種互補,心理建設在這種互補過程中會逐步穩定。
(四)自我拓展中獲得管理
研究證實,學生的情緒狀態穩定與自我發展水平、抱負水平存在相關,而自我發展水平與抱負水平與學生的心理健康則存在顯著正相關。因此,溝通能力與情緒發展的幾個維度均存在顯著性相關關系。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加強溝通的平臺,讓學生得到情緒管理的鍛煉。
四、針對體育類高職學生活動展開的對策
體育類高職學生較高的體育專業能力往往使得他們在文化知識學習方面投入的時間較少,興趣較低,因此,在傳統文化基礎方面較其他學生相對較弱。如何將傳統文化深入開展,讓學生消除“古文化無用論”,或對傳統文化有抵制的消極態度,關鍵在于如何引入傳統文化。
在情緒發展方面,由于心情不愉快而引發的問題占了較大比重。對教師而言,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地應對不愉快情緒是情緒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可通過傳統文化視野的拓展,課外活動及資源的展開,改變學生不良的轉移和發泄方式,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外學習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情緒管理。
其次,雖然使用古文,但傳統文化本身在傳承模式上就有著生動具體、平易近人的特點。儒道文化中的諸多觀點都是通過故事、諺語的形式記錄,對于學生的理解力而言有方便之處。
最后,針對體育類學生競爭心強、成就動機高的特點,在活動展開過程中較多地引入競賽性的機制,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將目前企業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亦能夠提高學生在步入企業之前的心理適應能力。
注釋:
①截至2010年5月數據,根據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顯示,以“高職學生心理”為關鍵詞,共搜索到558條記錄。其中2000年3篇,2001年7篇,2002年19篇,2003年17篇,2004年39篇,2005年60篇,2006年63篇,2007年82篇,2008年至2010年共268篇。
②張海燕.上海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研究報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26.
③諸如針對心理壓力(王金洪.高職學生心理壓力的成因分析.遼寧高職學報,2008,(8))、自卑心理(趙芳,楊紅梅.高職學生自卑心理解析及對策研究.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8,(3))、網絡成癮性心理(孫靜.某地高職學校網絡成癮學生的心理狀態調查.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8,(7))等部分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海燕.上海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研究報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王景芝.傳統文化與現代人的心理健康[J].河北學刊,2003,(2):92.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課堂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概念和特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對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可以認定代表性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應當符合熟練掌握其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特定領域內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區域內具有較大影響,積極開展傳承活動三項條件。
從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概念決定了其特質:
一是稀缺、瀕危性。能稱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往往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但是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由于受到經濟狀況、文化氛圍、社會環境等影響,變的極為稀缺,有些甚至瀕危。
二是獨特、唯一性。從已經公布入選的數千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來看,大部分項目和傳承人或在區域內、或在特定文化范疇內、或在特定人群內,均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質,呈現唯一性的特點,這也是非遺項目的核心價值之一。
三是傳承、代表性。大部分的非物質物化遺產項目,都是少數人系統傳承的,有些甚至是單人口耳相傳的,極具文化代表性,可以代表特定區域或特定人群的獨特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概念和特質,決定了其特有的文化符號印記需要更大的平臺去發揮作用,這也為其進入課堂提供了先天的土壤。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入課堂的現實意義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入課堂,可以更好的履行傳承人的法定義務。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法定義務中,“采取收徒、辦學等方式,開展傳承工作,無保留地傳授技藝,培養后繼人才”是重要內容,傳承人進入課堂,更容易使傳承人獲得傳承文化遺產的良好平臺,盡快實現有點及線,由線到面的文化傳播過程。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入課堂,是延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無論是教育課堂還是專業的非物質物化遺產傳承課堂,都是非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陣地。從目前的非文化遺產項目和項目傳承人的現狀來看,大多數的項目都極具專業性,在技法、工藝、文化形式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專業要求,在具有一定知識基礎的課堂開展傳承,具有先天優勢。此外,課堂面對的主體更多的為青少年,是文化傳播的未來和希望,也是傳承的主要對象,課堂所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僅僅是傳承,更多的是對文化未來的影響力。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入課堂,對豐富課堂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教育課堂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受社會環境、教育體制等方面的影響,傳統教育課堂對傳統文化的教育長期處于半真空狀態,教育與傳統文化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涵蓋民俗、戲曲、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即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氛圍,又可以起到宣傳文化,提升受教育者綜合素質的作用。此外,如傳統繪畫、戲曲、表演等項目,原本在課堂就比較有旺盛的生命力,傳承人如果能夠有機會親自參與教學環節,會起到多方共贏的效果。
(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入課堂,對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意義非凡。最好的保護就是廣泛的傳承。對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去分享其魅力是最佳途徑,傳承人進入課堂,就是獲得了一個無限放大文化功能的放大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獲得了一層永久“保鮮膜”,新鮮的造血功能能夠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持新鮮生命力,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入課堂的前景展望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識的不斷提高,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文化回歸的步伐逐步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受到了社會的高度評價。同時,大部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都充分意識到,孤芳自賞,不植根社會服務大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沒有存在價值和傳承意義的,所以盡快利用各類課堂的平臺和其他途徑宣傳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在眉睫。
(一)探索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課堂的相關機制。對不同的項目進行分類甄別,針對不同特點,選取不同的課堂開展傳承教學工作;教育部門應該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課堂工作,把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編制相關教學計劃;積極探索符合傳承人教授傳承非遺項目的教學方式,保證教學的效果。
(二)積極篩選編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課堂的教學內容。組織相關文化專家和傳承人參與教學內容的設計和編排工作,針對不同項目的技藝特點和研究現狀,歸納總結規律,分需求教學。突出專業教學和普及教學相結合的特點,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教范圍,保持長久生命力。
(三)重視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徒弟”選拔。對于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由于技藝極為特殊,受眾相對單一,在后繼有人上存在難度,可以更好利用傳承人進課堂的機會,在學校、社區、網絡等選擇合適人員進行培養傳承。
參考文獻:
[1]信春鷹.《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解讀》[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
[2]張仲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3] 張中龍.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利用途徑[J].理論學習,2011(06).
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后語等。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 ,還有墨家、法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中國當代油畫;中國傳統文化;融合
在當前全球化的歷史潮流中,在多元、立體交叉大的文化語境里,要如何研究和發展我國的文化美術事業,我們應該怎么樣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明確的認識,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們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傳統的內涵,這對我國文化藝術及繪畫藝術的發展、創新具有實質性的深遠意義和價值。當代中國油畫在受到西方繪畫影響的同時,也開始了對于我們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回歸。
我國當代油畫面臨的現狀是進入21世紀,隨著西方的各種藝術思潮的影響和市場經濟大潮的帶動下,不僅使得一些藝術家迷失了方向也使我國當代油畫藝術的審美和評價標準模糊不清。
一些中國當代的油畫藝術家由于自身對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淡薄,導致思想上越來越多的受到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影響,而這種影響表現在作品上便是缺乏中國特色和文化內涵,使作品失去了應有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由于西方發達國家通過藝術市場,攫取了中國當代藝術的評判權,使得一些中國的油畫家盲目地迎合西方文化藝術的評價標準,得到西方策展人的承認,從而忽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匯聚中華人民幾千年的智慧和勞動,它經歷了古老的彩陶和文字的發生時代,經歷了青銅時代,在歷史的傳承中,我們的祖先創造發展了自己特色的漆文化和茶文化,有附和自己文化和歷史的雕塑,建筑和家具,享有絲綢之國,瓷器之國等美譽,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中國油畫藝術應該是以其燦爛的民族文化為背景,向世界展示一個歷史悠久,蓄勢待發的一個民族。中國油畫藝術應該既能表現我們的民族精神又能體現時代的風貌。所以,當代油畫中有必要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認識到其中的迫切性,中國油畫的文化語言才會真正走進世界,立足于世界,被人們記住。
我國當代油畫藝術創作的提升有賴于藝術家建立自身傳統文化修養和藝術修為。面對文化的全球化,作為中國油畫家不僅應該熟知哺育自己成長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充分認識到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還應了解和研究西方的各種藝術語言,以此來提升自己的藝術文化修養。
中華民族就是一個不斷融合、不斷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的民族,許多少數民族完全與漢族融為一體。對外來民族文化藝術的引進、選擇與吸收融合的過程中,促進了中國藝術的發展。如印度佛教文化的進入,在藝術上豐富了中國的繪畫、雕塑、舞蹈和音樂的發展。佛教繪畫傳入中國后,迅速的提高和豐富了民族繪畫的技巧和表現力:比如閆立本、李思訓等畫家吸取佛畫中金銀色和其它多種強烈色彩的手法,創立了金碧山水畫。
因此,中國當代油畫家需要正視傳統文化,充滿自信,喚起主體民族意識,使中國當代油畫作品由于繼承了民族文化精神而具備更高的藝術價值。
進入21世紀,通過其開放包容的特質,中華民族再次走向偉大復興的道路。同時,中國的改革開放也給中國油畫帶來了外國的藝術思想,隨著西方的藝術思潮迅速在全國的傳播,給封閉以久的國內藝術界帶來新的氣息。但是,當時中國只單純的對西方藝術思潮和西方現代藝術各流派的借鑒和挪用,并沒有自己創新。緊接著在市場經濟大潮的帶動下,伴隨著后現代藝術思潮涌入導致一些藝術家迷失了方向。針對我國當代油畫的藝術審美標準應該怎樣確立,判斷和評價,其發展應該如何評估,油畫藝術的基本價值應建立在哪些基點上,國際文化藝術領域都在反思和審視當代和后現代藝術的狀態,并認為應該重建本土文化精神,重新認識本民族傳統的藝術精神和文化品質。
中國當代油畫面對文化全球化,應對中國傳統文化引起關注,尤其是具有豐厚文化傳統的東方美學藝術的思想體系。中國藝術、美術的發展、審美取向及價值標準的核心也只有一個,即以民族精神為主導和統領的藝術多元化。所以注重民族精神內涵的表現,大力提倡和弘揚民族精神,也是我國文化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中國當代油畫藝術應該具有時代精神、民族特色、個性創造的藝術語言,我國油畫藝術應該進入一個獨立創造為主的新層面,只有這樣中國面對文化全球化發展當代油畫藝術的民族文化的主體性成為歷史的必然的趨勢。
關鍵詞:東西方體育文化;間性;特質;同質;變遷
中圖分類號:G 80-054 文章編號:1009-783X(2017)03-0213-04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ree main viewpoints of differences, homogeneity and fusion concept between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sexuali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s. It is concluded that nature i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sense of value, homogeneous provides the platform for dialogue and exchang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that change is the norm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and that it must reflect the change and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quality.
Key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inter-sexuality; nature; homogeneity; change
按照季羨林先生的觀點,世界共有4大文化體系: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阿拉伯文化體系、西方文化體系。前三者合稱東方文化體系,后者可稱西方文化體系。關于東西方文化的關系的論爭從近現代以來一直存在。20世紀30年代起,張岱年就試圖在理論上徹底駁倒“全盤西化”論。他主張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肯定中國文化的獨特性。他認為:對于近代中國而言,中西學術的會通成為了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時,民族間的差異是長期存在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強并不能消除中西文化的特點。 在吸取西方近代文化的先進成就的同時,更應努力發揚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1]。尤其批駁了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完全對立起來,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傳統文化除了有階級性、時代性以外,還有人類性和超時代性的一面。這種人類性和時代性的內容,決定了文化的歷史繼承性和連繼性。中國文化雖然在近代落后了;但是,中國文化作為世界文化的一種重要典型,它獨立發展,源遠流長,不僅在歷史上有其獨特的貢獻,在今天乃至未來仍有它深厚的民族性基礎和堅韌的生命力。中國文化不僅不會被淘汰,相反,只要中國人民敢于正視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的根干上就一定能開出現代化的奇葩[2]。
中國與西方體育文化是中西文化在體育層面上的體現,中國與西方體育文化的關系一直是學界存在較多爭論的議題。關于中國與西方體育文化的關系,主要存在3種觀點:差異觀、同質觀和融合觀。
差異觀觀點認為中國與西方體育文化的差異表現在:中國傳統體育植根于農耕文化,西方現代競技體育根源于工業文化。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主靜,強調情感,主張內斂;西方體育文化主動,強調理性,主張競爭:這2種文化具有明顯不同的文化特征[3]。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從文化根源上講,中國與西方體育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因子,是中國與西方文化在體育層面上的不同體現,是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共同影響的結果。
在中西體育文化差異觀的基礎上,有專家在差異中尋根溯源,嘗試在表象差異的基礎上尋求二者的同質關系,提出了中西體育文化的同質觀。同質觀主張中西體育文化同根同源,只是處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是發展先后的關系。主要觀點在于:1)從文化根源上說,西方體育文化同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一樣都誕生于農耕文明;2)中西體育文化的不同表象是由于二者處于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是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所表現出的差異;3)這2種文明是人類文化同一形態在不同階段發展的不同產物,是同質的,而非獨立的不同的文明主體[4]。
20世紀初期,中國社會出現了深刻變化,、使中國的思想文化發生了巨大變革。一些知識分子對西方思想和先進文化進行了深入研究與大力倡導,作為西方文化重要形式之一的現代體育活動也開始逐漸傳入中國。這些西方現代體育活動的傳入與發展,一方面打開了中國面向世界體育的大門,另一方面也對在中華大地上土生土長的中國傳統體育文化造成了強烈的沖擊。雙方的碰撞和交鋒促使更多的人冷靜地思考中西體育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于是中西體育文化的融合成為學者關注的問題。盧元鎮[5]認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動力。如果說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就是一部中外文化的交流史,那么也可以將一部世界的近現代史看成是一部東西方文化沖突與融合的歷史。奧林匹克運動作為一種世界文化,對各民族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同化、融合、兼容和統攝的能力。這些學者認為應大力推進中西體育文化的融合,西方體育給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帶來了現代因素,與此同時,中國傳統w育文化可以使西方體育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頑疾,中西體育在融合中互補互惠,共同發展。
以上3種觀點都有其合理的價值,卻從未平息中西體育文化關系多方論點質疑的爭論;而文化間性的提出,從一個新的角度,以更加客觀全面的態度審視中西體育文化關系及各自的發展。
1 文化間性的幾個核心概念
1.1 差異哲學
差異哲學源遠流長,世界存在于差異之中。霍爾在《表征》一書中對差異作出了以下描述:差異是意義的根本,是事物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意義只有在與他者的對話和比較中才能生成。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論不謀而合。 “不同”或是差異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本,但事物之間的差異和“不同”又不是毫無關聯的,各種異質因素相互關聯,即產生了“和”,“和”是事物之間相互關聯、和諧互補的共生關系。“和而不同”深刻地揭示了眾多異質因素共生存在又和諧共處的規律。
1.2 視域融合與交往原則
文化之g的對話既是自我視域與他者視域相融合的過程,也是當前視域與過往視域相融合的過程。在文化的對話和交往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平等與尊重2大原則。文化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必須在平等的基礎上,以相互尊重為前提,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性的各異。接觸、對話、變遷,這是文化間性的體現,也是文化存在的常態。
1.3 與“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的區別
對文化間性的定義,不僅僅是彼此的差異與相互關系,還必須厘清其余2個概念:“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文化間性”不同于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和政治環境中被定義的,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為避免移民與當地人發生沖突而采取的政治策略,也是美國在消除種族差別的政策失敗后所采取的政治文化策略。“多元文化”提倡不同文化傳統互相交融、互相滲透,基本上等同于雙語混合和文化混合。“文化融合”是以原來的2個文化體系中選取的文化元素,經過調適整合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文化體系,例如現代美國文化就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結果。
1.4 文化間性
“間性”一詞來源于生物學,但在人文社會科學的使用中指一般意義上的關系與聯系。在全球化語境中,文化間性已成為很多研究的關鍵詞。文化間性指的是一種文化與他文化際遇時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交互借鑒的內在關聯。“文化間性”與“多元文化”“文化融合”等概念有著本質的不同,它以文化間的差異和開放為前提,強調文化間的對話和交流,在交流對話過程中,尊重差異、,擴大相互理解寬容的空間。文化間性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寬容,并以文化間的相互開放和永恒對話為最終旨歸。在這個過程中,差異的存在是關鍵。正是由于差異性的存在,各種異質文化之間才有相互交流、相互對話、相互借鑒的可能,并在這一過程中彼此燭照,發現自己、反觀自己并誘發創造性靈感,從而革新求變。
2 中西體育文化間性剖析
2.1 特質:存在的價值
2.1.1 中西體育文化特質的產生
差異或特質是間性理論的基礎與出發點,而文化差異的產生可以從文化學的歷史主義學派和功能主義學派中找到依據。從19世紀末,美國人類學家博厄斯和他的弟子們向進化論主義的方法和成果發起了一系列的質疑,提出了“歷史主義”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在歷史主義的觀點中,每種文化都有一個屬于它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過去,每種文化都是“與眾不同”的,即獨特的和特殊的。每種文化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過去的所有滄桑對它的現在都有影響,何況文化不同,經歷的滄桑也不同。在歷史主義主宰美國人類學期間,一種迥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英國興起,即“功能主義”,其代表人物是馬林諾夫斯基,主要觀點是:在解釋社會和文化特征時,應聯系它們服務于人與社會的功能。歷史主義和功能主義理論從歷史和共識的角度為中西體育文化的各自存在提供了必然性的理論支持。中西體育文化的產生深深地植根于當地的地域、經濟、社會等各種關系和需求之中,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體育文化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歷史積淀中,在社會文化背景中,自然孕育而成的。這種存在是復雜的、必然的,且是客觀的。
最初,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將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分為3個階段,即蒙昧―野蠻―文明,并將文字的產生和工具的使用作為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從廣義上講,人類以生產力水平作為參照物,先后經歷了采集―漁獵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現代文明和后現代文明等幾個階段。如此看來,文明的發展是歷史的概念,但世界文明的發祥與發展又有著極強的地域色彩。正如斯塔夫里阿諾斯所言:“第一縷文明之光出現在烈日暴曬之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滋潤的一片荒原上。”[6]自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燦爛的兩河文化之后,世界上出現了古埃及文明、米諾斯―愛琴海文明、古印度文明和東方的華夏文明及中美洲的瑪雅文明等[7]。每種文明都有其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地域環境下孕育產生的特質,這是必然的存在,也是其存在的價值。中西體育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類分支,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產生并發展的,適應當時、當地人們的需求,有著各自鮮明而各異的特質。
2.1.2 中西方體育文化特質的表現
1)價值觀念的差異。中國傳統體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陰陽八卦、五行觀念之中,在古代中國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下孕育了獨特的“養生文化”,崇尚自然、注重倫理教化,但缺乏競爭意識。而西方體育則在西方哲學中重規則、重爭斗等觀念指導下產生了以個體性、激進性、流變性、開放性為特征的“競技體育文化”,西方體育崇尚規則,注重精確,有強烈的競賽意識,講究更高、更快、更強,重力量、速度、形體。
2)表現形態的區別。古希臘人崇尚自然科學,以客觀理性作為一切思維的邏輯起點,這樣的哲學根基孕育出了獨特的體育文化。于是,古希臘人創造了跑步、跳遠、鐵餅等極具競技特性的體育項目,并倡導和實踐著一套嚴格細化的競技規則;因此,有學者認為西方體育就是“物理體育”和“立法體育”。然而,中國體育卻表現出另外一種形態,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探尋人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文化情懷孕育出的體育理念是:注重天人合一、人際和諧、身心愉悅;注重度的把握,不刻意追求超乎常態的體格與體能,拒絕以單純的量化指標衡量優劣。
2.1.3 中國傳統文化存在的意義
近現代中國的一部分知識分子認為中國的積貧積弱與傳統文化有著必然的聯系,于是,對于中國傳統文化避之棄之。魯迅和梁啟超先生認為中國人的肌肉不夠發達,必須提倡斯巴達精神,甚至認為西方體育文化代替中國傳統體育是時代的進步與文化發展的必然。這樣的觀點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和片面性。中國傳統文化植根于中國本土文化土壤之中,在其悠久的演變過程中,依靠其相對獨立的運行軌跡,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替代的。人類文化形態是多元與瑰麗的,中西方體育文化在差異中體現出彼此的價值,沒有東方體育的內斂,就無所謂西方體育的張揚。奧林匹克運動雖已擁有全世界的影響力,但也無法掩蓋和代替中國體育的內斂張力。世界需要中西方體育文化的特質共存,中國文明需要傳統文化的承載與復興,而西方w育也需要中國體育文化的平衡與調整。
2.2 同質:共同視域下的對話與交流
2.2.1 中西體育文化的同質
中西體育在價值觀念和表現形態上的巨大差異,是其特質的體現,也是其存在的價值。這是客觀存在且不可忽視的,但是中西體育文化同為人類體育文化,人類在生理、心理、社會和發展等各個方面又有著極大的共同之處。人類文明因為地域的不同,劃分出了不同的文明類型,卻在很長時間內經歷了共同的發展階段和階段交叉。這就使得中西體育文化在各自擁有不可取代的特質的同時,在較為廣泛的區域內體現出或明顯或隱蔽,但必然客觀存在的同質化因素。中西體育文化同為人類的體育文化,在追求健康、娛樂身心、磨練意志、不斷超越、向往和平、尊重規則等方面都有著相似或共同的認知,這使得中西體育文化有著同質的根源。比較中國古代體育和西方古代體育,二者在某些體育運動形態上存在著驚人的相似。在人的基本運動能力,例如跑、跳、投擲、摔跤、舉重等方面,中西方不存在差異,除此以外,在身體技巧的表現上,中西方也出現了雷同。據記載,春秋時期的“燕戲”便是表演手倒立、魚躍等動作,出土的漢化石像記載了20余種的倒立,有單手、雙手、直臂、屈肘、屈體、直體、地上、搏上、盈案上手倒立,甚至繩索和馬背上手倒立等[8]。這些種類繁多的倒立和技巧與雅典體操乃至現代體操有著極大的相似。中西方體育在騎射、狩獵等休閑體育活動形態方面的結構樣式也大同小異[9]。于是,在文化間性理論的分析下,中西體育文化的特質與同質是并存的。
2.2.2 中西體育文化的對話與交流
文化同質與特質的存在提供了共同的視域,使得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成為必然。特質性使得中西體育文化各有長處,人類的共性使得中西體育文化可以相互交流,而這種基于文化間性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之上的。中西體育文化差異性客觀存在,但不能以簡單的優與劣、好與壞、先進與落后、科學與不科學進行區分與比較,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必須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依賴于生產力的發展,我們不可否認文化勢能差的存在,在某些特定的歷史狀態下,一種文化會對另一種文化產生強勢的作用和影響,比如戰爭、殖民等,但是這絕不是常態,且不會長久。中國傳統體育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內斂、謙和、儒雅、自在、柔美與西方體育的剛勁、張揚、對抗、規則、超越各有風格,只有在平等與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對話與交流,才能實現文化的溝通與互鑒,這是世界文化繁榮的基礎。
2.3 變遷:量與質的控制和時代的變遷
2.3.1 “度”的變化與“質”的穩定
在文化交流和對話的過程中,文化系統的開放,會受到他文化的影響,在自然選擇的基礎上,會發生適應性的調整和變化。吸收與借鑒,是常有的形態,但是不同文化的進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習慣與思維,于是原有文化系統會產生排斥性的反應。就是在這種排斥與吸收之間,自身文化系統會進行自然的選擇和適度的調整。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文化形態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在“度”的范圍之內,并不會影響自身文化系統的根基,即保持“質”的穩定。在1840年之前,中西體育文化的交往一直存在,西漢時期絲綢之路的開辟,唐朝對外政策的開明,明朝時期的鄭和下西洋,一直到清代中后期的閉關鎖國,中國與西方的交往從未停止,并在這個過程中,中西體育文化互學互鑒,互通有無。1840年之后,西方現代體育伴隨著殖民入侵, 西方近代體育迅速在中國發展,學校體育基本上全盤西化。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中西體育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中國自身體育文化體系遭受了嚴重的質疑與詬病,這不僅僅是度的變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質的穩定,所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對話過程中,中西方文化自身會進行兼收并蓄的調整與變化,這種對話與變化是客觀存在的,但必須是平等的,且各自應該在“度”的范圍內保證“質”的穩定。
2.3.2 時代的變遷
中西體育文化各自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并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展變遷。學界之前對于中西體育文化對比的討論,很多情況下混淆了2個層次。對比中西體育文化時,應該進行2個層面的分析,一是中國對西方,一是傳統對現代。前者是時間的縱軸,后者是地域的橫軸。中西方體育文化由于產生地域的不同,根據人類學中功能學派的解釋,必然會產生風格各異的體育文化形態;但是這2種文化形態,不可避免地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發生適應性變遷與調整。文化的變遷是社會變遷的反映,也是社會變遷的載體。西方體育文化也經歷了變化與發展,同樣是力與美的展示,同樣是對于和平的追求,但商業和科技因素的加入,學校體育、大眾體育及競技體育3大體系的構建,使得西方現代體育的張力得以充分地體現。中國傳統體育同樣經歷了千年的發展與變遷,創造了輝煌的文化,但由于封建禮教的束縛,外來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在近代中國基本上停滯不前。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必須要在傳承歷史、保持東方特質的基礎上,找準時間的坐標,不局限于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而是應該致力于中國現代體育文化的創造。
3 結束語
關于中西體育文化關系的議題討論已有多年,差異論、同質論、融合論等觀點雖各有價值,卻依然爭議不斷。在全球化的語境中,文化間性指一種文化與他文化際遇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借鑒的內在關聯。文化間性以差異和開放為前提,強調文化間的對話與交流,并關注對話中彼此的變化。以文化間性來分析和詮釋中西體育文化的關系,得出“特質”是中西方體育文化存在并體現各自價值的基礎,這種特質的存在可以在歷史主義學派和功能主義學派中得到印證;中西體育文化同為人類體育文化,人類在生理、心理、社會和發展等各個方面又有著極大的共同之處,于是形成了中西體育文化在追求健康、娛樂身心、磨練意志、不斷超越、向往和平、尊重規則等方面都有著相似或共同的認知,這使得中西體育文化有著同質的根源。而這些同質的因素使得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成為必然,而這種對話與交流是平等且互惠的。在文化交流和對話的過程中,雙方的文化形態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在“度”的范圍之內,不能影響自身文化系統的根基,即保持“質”的穩定,并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展變遷。于是,中西體育文化各自的特質是其存在的價值基礎,同質所產生的共同視域為其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和自身的需求,而變遷是中西體育文化在對話交流與時展過程的必然。
參考文獻:
[1] 張岱年.中西文化之會通[J].北京社會科學,1993(2):54.
[2] 張岱年.中國文化與現代化[J].河北大學學報,1992(1):1.
[3] 楊樹安.奧林匹克運動與世界體育的發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7):865.
[4] 李可興.中西方體育價值取向比較[J]. 體育學刊,2005(2):37.
[5] 盧元鎮.東西方文化對接中的奧林匹克運動[J].體育學刊,2006,13(6):3.
[6] f義,白晉湘.對“中西體育文化差異論”的質疑 [J]. 體育學刊,2007(3):124.
[7] 招子明,陳剛.人類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9-11.
關鍵詞: 五禽戲 漢語國際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教學
語言教學在漢語國際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漢語國際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借助語言教學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多種文化進行交流,以促進人類社會的良性發展。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曾多次指出:“漢語國際教育事業是一項以增進各國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關系、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建設和諧世界為宗旨的高尚事業。”①因此,除了語言教學以外,中國傳統文化教學也是漢語國際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容忽視。
然而中國傳統文化寶庫博大精深、蔚為大觀,我們應該選擇什么傳統文化樣式豐富漢語國際教育文化教學課堂呢?筆者認為有兩條標準,首先必須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其次必須符合學習者的興趣和學習能力。而五禽戲正好符合這兩大標準,如果將五禽戲引入漢語國際教育中,將使傳統文化課堂更豐富、生動。
一、五禽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
五禽戲是我國著名的傳統健身方法之一,歷史悠久,在民間廣泛流傳。據《三國志?華佗傳》記載,五禽戲是東漢末年神醫華佗在前人導引術的基礎上結合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陰陽、五行、臟象、經絡、氣血運行的原理,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生活習性和神態編創而成。五禽戲中任何一戲的演練,既主治一臟器的疾患,又兼顧其他各臟器,寓醫理于動作之中,寓保健康復效益于“戲”之中,最終達到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目的。據《三國志?魏書方技傳》記載,華佗的弟子吳普因長年練習五禽戲至九十多歲依然耳聰目明,牙齒堅實。2011年5月23日經國務院批準五禽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五禽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集運動、保健、醫療等功能于一體,具有非凡的魅力。不僅如此,五禽戲還深刻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更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區別于西方文化、反映我中華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而這種民族特質和風貌與我國豐富的哲學思想體系密不可分。
(一)五禽戲深受五行學說、陰陽學說和中醫氣血理論等影響
1.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我國哲學思想、政治制度、中醫理論、語言文學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產生深刻的影響,是形成我中華民族特質的一個重要因素。五禽戲的產生可謂深受五行學說的影響。
在中國傳統中醫理論中,五行金、木、水、火、土一一對應的是五臟心、肝、脾、肺、腎。神醫華佗根據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創制出虎鹿熊猿鳥五禽之戲,每一禽戲與人的五臟及五行都是一一對應的。虎式動作主練肝臟,肝主筋,開竅于目,故練的是肝,五行屬木;鹿戲使得腰身得到充分鍛煉,故練的是腎,五行屬水;熊戲強調鍛煉人的脾胃功能,練的是脾,五行屬土;猿戲突出猿猴的機警、靈敏,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練的是心,五行屬火;鳥戲突出練氣,練的是肺,五行屬金。顯而易見,五行學說是五禽戲重要的指導思想。
2.陰陽學說和氣血理論
陰陽學說成為我國傳統養生理論與實踐的思想淵源,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指出,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根本,認為人類要健康,必須在陰陽協調的狀態下,使之身體與精神達到和諧正常的狀態。而人體內的陰陽平衡是通過筋脈舒和與氣血通暢的狀況表現出來的。若氣血失暢,臟腑經絡之氣閉阻不通,日久則百病叢生。因此,應該通過運動達到氣血通暢、筋脈舒和、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
五禽戲是一套動靜結合的功法,它強調以“動”治病,以“靜”治心,動勢有剛有柔,靜氣有陰有陽,在“動”和“靜”相互配合之間,使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練習五禽戲可使身體氣血運行,打通任督二脈,聯系身體各大經絡,調理臟腑,達到身體的陰陽平衡,這是“動”;五禽戲的“靜”體現在練習過程中使習練者必須保持心無雜念,意念專一,心平氣和,身體自在放松,呼吸自然順暢,用意識配合呼吸引導氣血運行于全身,使肢體運動協調身體的陰陽,從而達到陰陽平衡。以“虎撲”為例,“虎撲”中的動作要抬頭、塌腰、尾閭上翹,兩手盡量前撲,是體前屈的最大動作。先是身體站直緊腰收臀,雙手虎爪平舉,屈膝后仰,然后身體慢慢前屈,直到身體與地面成平行狀態,此過程能鍛煉背部的肌肉,同時使任脈和督脈都得到疏通,運血通氣,進而促進氣血循環,改善體質,強身健體。
(二)蘊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道家創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這句話含義深廣,味之無窮,但很鮮明地指出了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人應該效法天地之自然,應該自然而然地以事物自身規律之“道”為法。“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本根和本體,是統領支配天地萬物和人的總規律、總原則,“道”是普遍的宇宙法則,遵循“道”法自然,必然將人天相聯系,實現天人合一。而五禽戲這項傳統運動是以“道法自然”為根本指導方法,模仿自然界的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自然行為習性和神態特征,創編仿生養生的象形之戲。在練習五禽戲時,要求習練者全身心投入,放棄偏執的想法,做到保持淡泊,心平氣和,感受意識與五禽融為一體,感覺自己就是五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柳宗元曾有詩云:“聞道偏為五禽戲,出門鷗鳥更相親。”③詩句說的是柳宗元練習五禽戲之后,與鷗鳥等自然界的事物倍覺親近,體現出自然萬物和人的生命活動相依相成“天人合一”的精神。
五禽戲以五行、陰陽等學說為理論依據,以個體的健康、延年益壽為其價值追求,在養生中追求個體的平和與自然的協調,強調人與自然、社的和諧,在寧靜、冥想中悟自然之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心與行的統一,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典型文化樣式。
近幾年,在漢語國際教育事業中,開始陸續有人將五禽戲引入教學實踐中,比如一些漢語志愿者的培訓課程中就安排了五禽戲這樣的課程,也有少數國際漢語教師進行五禽戲教學。筆者已經在2014年印尼支教團中和2015年海外華裔青少年春令營中進行五禽戲教學,教學效果好,反響強烈,獲得外國師生的肯定。但是近三十多年關于五禽戲的學術研究,都屬于中醫、體育、養生保健等研究領域,鮮有人將五禽戲納入漢語國際教育的學術研究之中。
二、五禽戲受眾廣泛
與相關研究空缺形成對比的是,一些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得者們對中國的傳統武術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2013年1月,當代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的五禽戲傳承人、安徽省政協委員陳靜說:華佗五禽戲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不僅在中國廣受人民喜歡,同時也被許多外國友人喜歡,五禽戲在美國紐約州還被編入九年級體育課程中。據調查,已有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挪威等多20個國家的外國友人在練習五禽戲④,顯示出國外友人對五禽戲的喜愛及五禽戲在國外良好的發展勢頭。
而以太極拳為首的中華武術文化教學實踐,受到業內教學單位和研究者的重視。國家漢辦與孔子學院總部編寫的《國際漢語教學通用教程大綱》從指導國際漢語教學實踐的角度出發,對課程目標及學習者所應具備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進行了分級分類描述,并附錄了《中國文化題材及文化任務舉例表》,在二級文化題材及文化任務舉例中,將了解太極拳并辨別太極拳與其他武術形式作為一個文化任務⑤。因此太極拳教學廣泛出現于漢語國際教育的課堂上。
事實上作為一門傳統健身氣功,五禽戲和太極拳一樣,都非常適用于文化教學,因為它們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樣式,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都具有親身演練的實踐特色。太極拳、五禽戲是武術,是運動,只有在實踐中親自演練,才能學會;反復地聯系,才能牢固地掌握,因此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語言教學及其他一般文化教學,大都是采用相對傳統講授法,教與學相對靜態化。借助太極拳、五禽戲等中國武術的文化內容和活動方式,會讓學習者從“一看見漢字就頭暈”變得享受豐富有趣的課堂。
但是較之于太極拳,五禽戲教學還有不同的特點:
(一)更具有趣味性
興趣乃是注意的內在動力,要使教學對象保持持久的注意,教學內容就一定要有趣。“五禽戲”,顧名思義,“戲”有玩耍、游戲之意,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熊、鶴五種動物的神態與動作特點而編排的一種仿生健身操,教學內容本身充滿趣味性,自然能讓學習者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專注力。相對太極拳來說,學習者從模仿他們喜聞樂見的動物入手,更貼近生活,更容易激起他們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也更加容易引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動作簡單易學
五禽戲相對簡單易學,現在國內外流傳最廣的國字派五禽戲是動作最簡單而功效最突出的習練版本,五種戲功,十個動作。一種動物,兩種神態,虎舉、虎撲;鹿抵、鹿奔;熊運、熊晃;猿提、猿摘;B伸、鳥飛。相比之下,太極拳難度則大了不少,即使是最簡易版本,也是二十四式,相對五禽戲來說,難度大了許多。
(三)適應人群更廣
五禽戲動作姿勢優美大方、簡單安全、運動量適中,一般身體沒有缺陷的人經過努力都可以做得到。五禽戲動靜結合,剛柔相濟,練習時間較為短暫,也比較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當代審美觀。因此適應人群比較廣泛,無論老人還是小孩,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具備學習的能力。而太極拳入門要求較高,因為這項中華經典運動更強調練習過程中心態的虛靜,動作的柔和、緩慢、連貫、協調,故而練習者大多是中老年人,許多血氣方剛的在現代流行文明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不太能夠做到,非常容易半途而廢。
綜上所述,五禽戲無論是從它的精神內涵來說,還是從它的教學特征來說,都非常適用對外漢語文化教學。
三、結語
通過上述研究,五禽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璀璨明珠,作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因素是毫無爭議的。實踐表明,五禽戲與對外漢語教學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是十分受歡迎的。兩者的結合既能實現對外漢語教學的創新,又能推廣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實屬難得。最后希望五禽戲教學與對外漢語教學這樣一種創新的相輔相成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世界各國廣泛傳遞,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注釋:
①劉延東.在外國漢語教師獎學金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N].中國教育報,2009-11-11.
②老子.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0:779.
④任向陽.安徽省亳州市高職高專學校五禽戲課程開展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