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生物科學專業方向

生物科學專業方向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27 14:55: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物科學專業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生物科學專業方向

篇(1)

關鍵詞:應用生物科學;教學改革;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2-0253-02

目前,我國食藥用菌產業發展迅猛,成為繼糧、棉、油、果、菜之后第六大出口創匯的農產品,總產量居世界第一[1],但食藥用菌產業從業人員卻良莠不齊,或是植病、微生物、蔬菜、生物學等相近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或是根本沒受過專業教育的農民以及南方長年從事食用菌栽培的熟練工等,人才因素嚴重地制約了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據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領域專家及人才市場供求信息反饋證明,我國經濟建設中急需食藥用菌專業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基于此契機,吉林農業大學于2009年及時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全日制培養食藥用菌高技能人才的本科專業——應用生物科學(食藥用菌方向),本專業以培養深入掌握真菌分類、菌種生產與保藏,食用菌栽培,食藥用菌產品加工以及真菌學生物學基礎,具有較強的綜合運用各種基礎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人才為目的[2],加快本專業的發展,是促進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關鍵,本文就如何加快應用生物科學(食藥用菌方向)專業發展進行積極探索。

一、確立業務培養目標和業務基本要求

首先,要確立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業務基本要求。應用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要掌握菌物科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掌握食用菌高產栽培措施、菌種生產、病蟲害防治等基本理論和技能,包括食用菌栽培、病蟲害防治、設施栽培、生產加工、發酵制藥、營銷策劃等實際操作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運用各種基礎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熟練實踐操作技能,能夠在食用菌相關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生產第一線從事食用菌生產、加工、研究、建設、管理、服務以及營銷等工作;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

二、創新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

教師在教學中要實行“模塊教學”,即前兩學期按大類專業寬口徑培養,構筑一個食用菌基本知識的平臺,最后兩個學期設幾個窄口徑的專業化培養方向,并開設與之相適應的四種專業課程模塊。實踐教學上,食藥用菌專業學生一入學就進入實踐教學基地,邊實踐,邊學習。同時根據教育部的有關開展創業園活動的文件精神,結合食用菌產品特點,設計與“模塊教學”相關的四個生產實習模塊,增設創業實踐,旨在通過模擬創辦公司,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創業模式,提供就業新思路,開辟就業新途徑。邀請企業、學生等多方參與,制定體現時代特色、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從學生就業、發展、興趣愛好出發,邀請學生代表參加。同時充分體現以企業為先的理念,根據當前行業要求及社會現實需要,廣泛征求企業、專家意見,制定符合行業持續性、階段性發展特點的菌類藥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主線,建立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培養實踐操作熟練,基本理論扎實,知識面寬泛,心理素質好,綜合素質高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加強第一課堂的實用性,強化第二課堂的技能性”,對課內、課外教育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形成“大課堂”觀,將課內、課外理論、實踐緊密結合,構建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體系。建立校內食用菌基地,主要解決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認知能力和基本技能訓練;成立本專業獨立經營的食用菌研究所,產品研究開發中心等,以科研帶動教學,為師生提供科學研究和實習場所,使科研與“三農”結合;成立食用菌高科技示范園,現代化工程示范園等,為師生鍛煉提供綜合性運用專業知識的場所的同時,學校成為園區的技術依托,展示了農業現代化樣板;成立校(縣)企合作的聯合體,合作辦學體,項目合作等,可緊密與生產實際結合,培養學生專業領域某一方面的技能,畢業生可“頂崗帶職”實習預就業,教師可科研開發及成果轉化,對全面提高師生綜合能力提供條件;成立科教興農(企),為培養人才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為發揮高等農業院校教育、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功能提供了廣闊天地。

三、完善滿足專業需要的教材體系

根據新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結合人才培養方案,有計劃地開展教材建設,針對現在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教學當中缺乏統編教材以及統編教材不很適用的情況,編寫出新的更適用于本學科實際的教材,包括微生物學、普通真菌學、植物生理學、基礎生物化學、菌物學導論、遺傳學、菌類類資源學、食用菌育種學、食用菌栽培學、藥用菌產品開發與利用、食用菌產品加工學等各方面的全套教材,使教材內容能充分反映本學科的最新進展,并力求更多地聯系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

四、教學內容更新和教學方法改革

根據課程特點將課程劃分為各大主體內容,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按理論、實驗和實踐3個模塊組織教學,依托植物病理學省級重點學科的資源優勢,及時引入本學科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相關領域的前沿知識,豐富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構建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強化實驗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內容體系。根據該門課程與生產實際聯系緊密的特點,以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為依托,結合教學實習及季節實習進行現場教學;積極組織學生采集和制作標本,促進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率先實行雙語教學,學生反響良好;課堂教學中引入小組討論、報告、演示等方式,有效促進師生交流和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量。把多年野外采集的植物病害圖片和菌物圖片,制成多媒體課件,以圖片、動畫和聲像材料等直觀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真菌永久顯微玻片、病害癥狀圖片、菌物實物等教具加強學生感性認識。吉林農業大學菌物標本館隨時向本科學生開放,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應用生物科學(食藥用菌方向)專業是新興的學科,需要不斷在摸索中前進。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實現良性互動,為國家培養急需的高素質食用菌專業型人才,進而加快應用生物科學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盧敏,李玉.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新趨勢[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5):3121-3124.

[2]張波,冀瑞卿,田恩靜,劉樸,李曉.應用生物科學(食藥用菌方向)專業實驗課教改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13-14.

篇(2)

1、生物技術專業: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生物科學專業:生物科學(又稱生命科學)專業包括了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這些專業學科主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學生將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進而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關鍵詞:產教融合;生物科學;核心課程

群產教融合是高校根據自己所開設的專業開辦專業產業,使專業產業與實際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形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隨著我國現階段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學術研究型人才培養為主的高校會越來越少,而側重于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的高校越來越多,且將逐步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結構的主體。相對于學術型人才培養而言,應用型人才培養除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外,更注重其實踐性、應用性和技術性。安徽科技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性高校,2009年被安徽省教育廳遴選為“示范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單位,2014年被遴選為“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立項單位。其中生物科學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平臺+模塊”的課程架構,構建兩個平臺(通識教育課程平臺、專業教育課程平臺)和三個模塊(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模塊、個性化拓展課程模塊)組成的“2+3”課程體系。生物科學專業教育課程平臺包含專業基礎課程(植物學、動物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統計學)和專業核心課程(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剖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植物生理學、生態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11門課程中有許多課程內容出現重復,部分課程的開設由教師自主選擇教材、自行開展教學活動,缺乏交流和溝通,常常會出現課程之間的教學內容高度重復或脫節現象。例從理論層面來看,蛋白質和核酸結構、功能及其代謝、DNA復制、轉錄、蛋白質翻譯和基因表達調控等內容,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教材均要講述。如果不能對上述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重組,就不能形成專業知識的系統性,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一、構建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的目的

課程群是高等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課程建設模式,它能夠發揮課程的綜合效應,優化配置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課程群建設是近年來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發展方向。進行專業課程群建設,就是要推動專業課程的優化整合,改變過去課程改革單兵作戰的做法,注重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及課程的規模效應和整體效應。為提高生物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以安徽省《生物化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為契機,根據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要整合理論課程內容,強化課程群觀念,專業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之間要做到整體性和連貫性,使學生從整體角度掌握生物科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實踐教學方面,要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加大專業綜合實習力度,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掌握生物科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構建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的總體目標

結合目前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對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研究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構建策略,加強專業核心課程群內容建設,優化課程群建設的措施,重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為生物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因此,以產教融合為基礎,構建以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五門課程形成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通過研究實踐,逐漸形成一個有序的、統一的整體;以整合后的教學內容及探索出的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為切入點,創建新的相關課程,引進新的思路和教學模式;建立新的實驗實踐教學方式,體現學科交叉優勢,培養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三、構建生物科學核心課程群的策略

1.充分調研,深入分析,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深入企事業等用人單位,調研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生的人才培養質量,收集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素質的需求,調研省內外相關院校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情況,通過比較,對我校及校外應用型生物科學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構建符合我校生物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群。產教融合可以推進校企合作辦學。推動高校與企業間的深度合作,積極開展校企一體化辦學實踐,推動專業與企業、崗位對接。遴選本行業相關專業教師進企業實踐基地教學培訓,企業技術人員到學校教學,促進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共贏。高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學與生產過程對接,著力探索專業核心課程群的建設,提升專業教學水平。2.重新修訂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學校自身特點制定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核心課程群,認真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完善。擬將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課程組建成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經相關專家論證后報學院審定后,再報經學校審批。3.整合與優化課程群各門課程內容,構建核心課程群新的理論教學體系。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多,學生理解難,且課程之間有些內容高度重復。因此,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避免交叉、重復,同時要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組建生物科學核心課程群教學團隊,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研討教學內容,構建核心課程群理論教學體系,并重新制定相關課程的理論教學大綱。4.優化、改革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的實踐教學內容,構建新的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型本科專業要以應用性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實驗性課程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手段。為此,整合、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構建新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研究逐步形成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的“層次化”實驗教學體系。基礎性實驗不同課程之間相對獨立,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設計性實驗要獨立授課,單獨考核,可以以項目為載體進行設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5.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除了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外,還要學會自學。老師要鼓勵學生自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因此課題組要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研究。擬采取:采取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根據課程有關內容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開展討論,最后教師進行點評、總結;選出一些較為合適的章節,讓學生分組備課、登臺講解,體驗講課過程,調動學習熱情,增加趣味性。通過比較分析要進一步固化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并加以推廣。6.改革考試考核評價辦法。評價是教育管理中實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環節。傳統的考核方式其弊端主要是評價體系采用簡單劃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和能力。要加大課程過程考核力度,研究可操作的公平公正的考核辦法。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考查,更要重視其動手操作、創新等能力的考查。考試方式要采取多樣化,考試時間要自主化,通過寫專題報告、撰寫學術論文、參與科研項目等多種形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結語

通過梳理應用型專業生物科學專業基礎課程之間的關系,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構建科學合理的展業核心課程群。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對生物科學核心課程群的建設與實踐,制定核心課程群合理的教學大綱,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應用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孫玉軍,張強,黃守程,等.應用型高校生物科學專業個性拓展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3(9):90-92.

[2]于軍香,劉兆潔.生物化學課程群的建設與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3,(5):202-203.

篇(4)

關鍵詞 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模式;創新能力;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5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8-0145-02

Abstract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is the application type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school is in a tran-sition phase an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Biological science is a major emphasis practical,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iological science, Biological Sciences in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constructed multi-level, va-rious and multiple stage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certain results were realized.

Key words biological scienc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1 背景

生物科學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是培養具備生物科學基本理論,較強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研究、教學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的專業。

應用型本科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體系發展完善的重要方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的重要任務。實踐教學是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節,不僅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理論的感性認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是陜西省應用型高校試點院校,學校正處于轉型階段,因此更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實踐教學是生物科學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最直接的手段。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從2012年起開設生物科學專業,為了適應學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展方向,滿足新時期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以培養高素質的生物科學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對現有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經過進幾年的辦學實踐,逐步構建了多形式、多環節、多層次、多內容的系統實踐教學模式基本思路和構架。

2 實施方案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構建的實踐教學模式是多形式、多環節、多層次的教學體系,且具有鮮明的特點。

1)全程性:以野外實習―實驗教學―綜合能力訓練―教育實習―畢業論文等5個環節組成實踐教學模式,貫徹在本科四學年中。

2)階段性:5個環節分成6個相對獨立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時間保證和階段目標、定位、內容、要求、指導和管理。

3)完整性:5個環節都是相對獨立的,但相互間有內在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4)遞進性:5個環節是依次排序,有前后順序關系,體現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關系。

野外實習 開設在生物科學專業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已經開設植物學、動物學等課程學習。野外實習是通過教師在野外帶領學生認知動植物種類及環境特征,指導學生制作標本或者樣本,并進一步鑒定和分析。這樣鞏固了動植物分類學基礎知識,掌握標本的采集、制作、保存等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動手能力、基礎操作能力和熱愛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環保意識。

野外實習地點和時間的選擇是保障野外實習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野外實習時間一般定在6月底7月初,此時植被茂盛,動植物種類豐富。近年來,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生物科學專業野外實習地點定于太白山自然保護區蒿坪工作站。太白山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有良好的自然原始植被,從低海拔到高海拔,植被垂直梯帶性非常好;離學校距離合適,交通和吃住方便。太白山自然保護區成為野外實習基地以來,跟有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保證了教學實習的正常展開。

野外實習結束以后,由參與野外實習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考核分為實習平時成績和實習報告成績兩個方面,各占50%。實習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出勤率,學生在實習過程的表現,制作標本的能力,采集、鑒定和制作標本的數量和質量,學習態度和團隊合作意識等。實習報告成績包括實習內容、實習體會等。

按照學院生物科學專業課程開設計劃,在大二開設生態學課程。因此,在野外實習過程中,除了傳統的植物學、動物學等課程的學習以外,進一步增加環境綜合知識和動植物數量統計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對生態環境的認知程度、保護意識和進行動植物野外研究和實驗數據分析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實驗教學 近幾年的本科生實驗教學過程中逐漸增大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比如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生態學及植物生理學實驗等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占到實驗總量的30%。且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注意循序漸進,先開設一定數量的操作性、驗證性實驗,學生掌握一定實驗技能以后,再逐步進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同時,開展設計性實驗時,由指導教師給出幾個實驗題目―學生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提交給指導教師―指導教師修改―學生修改―定稿。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習興趣。學生通過不斷地修改實驗方案,提高了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思考能力。

綜合能力訓練 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從大二開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根據自身特長與需求,遵循雙向選擇原則,制訂合適的個人培養計劃。綜合能力訓練充分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申請大學生創新項目。指導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與要求,合理利用自身科研課題及大學生創新項目,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系統性和連續性都較強的訓練科目及相關經費支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從而有利于全面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大二、大三這兩學年,每個學年學生都需要完成學年論文。通過綜合能力訓練,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科技論文撰寫能力,充分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

教育實習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就業方向主要為各中小學生物學教師,因此,教育實習至關重要。教育實習安排在大四第一學期,學生經過3年的理論學習,進行2個月的教育實習,通過教育實習檢驗并鞏固原有知識,而且學習新的知識。另外,通過教育實習,發展學生的教育基本能力,其中包括學科能力與學科教學能力、班級管理工作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

畢業設計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對學生能力、素質的綜合訓練。經過2012級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學院根據學校要求,細化關于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規定,重點抓好畢業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答辯等4個環節。通過畢業實踐綜合訓練,學生的科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應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 結語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更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從多個環節、多方面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幾個環節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從時間上看,實踐教學具有連續性。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適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通過實施多環節、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與科研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入開放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開展感興趣的設計性課題,或者通過參與教師科研課題,多方面提升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應用能力。

據統計,陜西學前師范學院2012級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生畢業后,分布在教學、科研、企事業單位,用人單位反映學生進入角色快,動手能力強,發展后勁足。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實踐教學保障體系不健全,實踐教學管理不夠規范,監控措施不力,過程管理不到位,考核體系不規范,缺乏有效的考核機制,等等。要不斷整合資源、促進產學研結合,不斷探索高校與用人單位協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黃榕輝,林文雄,何水林,等.國家特色專業:生物科學專業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實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9,11(4):139-141.

[2]劉清華,劉永利.論地方高校理工科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0(3):152-153.

[3]劉建軍.新階段下農機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5(1):153-154.

[4]于娜,張航.高等學校實踐教學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2(4):57-59.

[5]韓宗先,王新惠,等.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1):69-71.

[6]張義賢.地方高校應用型生物學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M]//高校生命科學教學論壇文集(200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8.

篇(5)

中國的通識教育其實在古代就已經出現,《易經》《中庸》中均有提起,概括的說古時的通識教育即為博學多識,也就是說博覽群書,學習各家的思想文化,然后進行思考、總結。古時的通識教育大多屬于文學、政治方面,但現代因為專業較多,科學性也較強,所以很大程度上每個專業的發展需要專業人才的悉心鉆研。在教育教學上來講,很多不同專業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有效的新的教學方法、方式,過于依賴他人的成功案例,雖然學生的類型可能大體上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教育不是工業中的流水生產線,而通識教育對于師范學院來講,則是為了培養擁有自己風格和個人魅力的教育工作者。通識教育的基礎,是“博學”,但這里的博學的基礎為自由,也可以解釋為,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的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來選擇其它多樣化的學科教學,以此豐富自己的學識,雖然看上去對學生自身的專業教育沒有任何的幫助,兩者之間關系并不密切,其實不然。從以前到現代,很多學生不喜歡上學的原因就是老師教課枯燥,而通識教育則是為了讓師范學院所培養的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可以擁有自己的意識,無論是研究專業知識或是教育學生等,都是以自己的想法為基礎,研究的方向也是根據自己獨特的意愿,并不是隨波逐流。并且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同時培養民主、平等、科學、真理等思想文化,令大學生的德心智三方共同成長。

二、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分析

(一)課程的有效融合

生物科學專業大致可分為: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等,可以說是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專業學科,因此在課程設置上,可根據生物科學專業每年的課程內容,來制定相應的通識教育課程,以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和相互的影響力。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科雖然很多,但大多數的專業內容都是相伴存在,即:動物、植物、微生物共同生存。而隨著近年來無論是國家或是人民群眾都越來越關注自己生活的生態環境,所以生物科學專業的同時教育課程的內容,可定位人、社會、生態之間的關系。包括了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與動物、植物等生物之間的影響,社會發展對生物的影響等。通識教育的特點之一為多樣性、自由性,所以可以加入動植物與各地區人民、民族之間的關系課程。如:當地人民與該地區動植物的之間歷史發展的文化相關課程,因為從古至今有很多靠山、靠海生存的村莊、城鎮,人們的生活自然與該地區的動植物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利用通識教育把自然、人、生物科學聯系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生態自然的保護意識,另一方面也令學生對自己和其它地域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通過這種課程,可以師范學院的生物科學專業學生更加具備教育教學的多樣化能力。

(二)提高教師團隊綜合素質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是直接與學生接觸,教授學生知識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老師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分析,已制定適合所有學生的教學方式,這就需要通識教育的老師擁較強的綜合素質。而為了提高老師自身的綜合素質,首先就要改變教學理念,轉變以往的以教材、課本為中心的應教育觀念,以及改變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知識的學習方式,強調以“學生的思考、思想”為教學的中心。第二定期開展教研活動,而根據活動的參與人員可分為全校性質和專業科系性質。生物科學專業的老師們可以進行法律相關知識的研討會,及時更新和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而全校性質的教學研討會,老師們則可以交流彼此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心得,共同討論更加有效的通識教育教學方式。

三、結語

篇(6)

強化課堂管理,其關鍵在教師。教師首先根據課程的特點制定詳細的平時成績量化考核制度,且必須嚴格考勤,學生不無故缺勤是課堂管理的第一步。而且考勤要每課必做,這樣學生才不會有僥幸心理,缺課率會大大的降低。另外,有些教師認為每節課都考勤會占用太多上課時間,其實不然,考勤不僅僅只有點名一種形式,可以通過清點人數判斷是否缺人,然后再核實未到學生的情況,會節約很多的時間。

二、提高教師水平,改進教學方法

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生物教學論課堂來學習,但同時每一位任課教師平時的教學方式方法也會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所以要培養出優秀的中學教師,首先要有優秀的大學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如組織教師互聽互評課,組織教師講課說課比賽,組織教師走進中學調研等。我校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試講環節和教育實習都是在大四第一學期進行,實踐學習一個多月就要準備畢業進入工作崗位,時間較短,學生不能充分的鍛煉,造成多數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后不能很快適應。所以,應該增加學生的鍛煉機會,充分利用平時的課堂教學來鍛煉,這就要求每一位任課教師不僅要負責傳授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教學技能,如挑選一些章節讓學生分小組自學,制作教學課件,學生自己講課等,教師在講課時不能填鴨式教學,應多設計思考環節,給學生回答問題和交流討論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課堂回答問題和表達的機會,尤其是膽量小的學生更應該多多鍛煉。

三、優化教學內容,增強實驗技能

加強專業課程內容與中學新課程的鏈接。在保持傳統內容的基礎上,加入反映學科發展前沿的知識及現代生物學的新進展、新趨勢和新成果,并突出現代生命科學研究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以及生物科學技術的應用;教學中應突出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生物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增加師范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同時也會使師范生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借鑒參考相關的內容,更好地組織教學。減少傳統的驗證性實驗內容,增加研究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使學生學會主動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實驗能力;同時可以讓學生幫助教師準備實驗,使學生有更多的實驗操作機會;申請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走進實驗室,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

四、舉辦創新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2012年5月,生物科學專業舉辦了生物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通過班級初賽,專業復賽和決賽,雖然多數學生沒有取得最終的成績,但是此次比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學生通過積極的準備和比賽,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積累了經驗。今后還要不斷增加創新活動,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使學生在教學、實驗、標本制作、科學研究等方面都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五、重視教育實習,提高實習質量

篇(7)

摘要:

本文針對大學生對生物科學專業缺乏興趣,專業認同感不高以及傳統專業課程教學體系難以激發學習興趣等問題,總結了我院近些年針對這些問題展開的對生物科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進行的探索。我們以遵循人才培養規律作為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指導思想,優化本科生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旨在從激發專業興趣與認同感出發,著力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國際視野的創新性人才。

關鍵詞:

生物科學;專業課程體系;人才培養

作為科技發展的前沿學科,生物類專業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我國,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大學在校生人數猛增,無論是開設生物類學科的高校數量還是在校生數量均大幅提高[1]。然而由于宣傳過度,一度引發了“生物熱”現象。據統計我國已經有300多所高校設置了生物學科[2],每年新增幾萬畢業生,遠遠超出了工就業吸收能力,生物科學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直接導致了包括重點高校在內的各高校生物科學類專業普遍存在著第一專業志愿新生比例逐年下降的現象,大學生缺乏對生物科學專業的興趣,對專業認同度也不高,再加上傳統教學體系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專業人數居高不下。以我院為例,2013年和2014年申請轉專業的學生數分別達到了101人和97人,通過考試實際轉出的學生為56人和63人,優質生源流失嚴重[3,4]。為了提高生物學本科生對學習的興趣,本科生物學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就顯得十分重要。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設有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2個專業,原有的課程體系存在層次不清、缺少入門課程、必修課學分過高、不注重科研能力培養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學院組織力量對國內外研究型大學的生物學科課程設置進行了調研,并邀請多位境外高校的教學主管分析和討論改革方案。最終確定了以遵循人才培養規律作為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指導思想,優化課程設置的系統性和層次性,由淺入深、從主干到分支,循序漸進、理論與實踐結合,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對生物科學本科人才培養進行全面系統規劃,從激發專業興趣與認同感出發,著力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國際視野的創新性人才。我們規劃了本科生各階段的培養目標:“大一培養興趣,大二扎實基礎,大三拓展視野;大四全面提升”。通過近幾年的實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1培養方案的調整

本著“優化課程結構、強化實踐創新能力、突出個性培養、均衡課程安排、規范課程管理”的總體原則,學院按照生物學科的專業性質特點,對培養方案進行了一系列調整。

1.1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增強學生對生物科學專業的認同感,提高專業學習興趣,我們實行一、二年級按專業大類培養,不分方向,主要學習公共基本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和學科通修課程等必修課程。二年級短學期分專業后,學生們除修讀必修課程外,還要根據各專業方向的學科特點及職業規劃選擇修讀課程。愿意將來從事生物類學術研究或教育的學生,可選擇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而畢業后走擇業、創業道路的學生,可以選擇專業型人才培養模式。

1.2遵循“由淺入深、從主干到分支”的教育規律

明確大學各階段的培養核心目標。優化課程設置的系統性和層次性,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通過降低必修課學分,提高核心課質量,開設內容豐富的專業選修課,有利于學生根據興趣深入學習。在總體上降低學分,給學生留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增加學習的主動性。調研數據顯示,我院原有的培養方案學分設置比同類院校平均高出10個學分,學生課業壓力大,影響了學習興趣。經過此次整合和精簡,降低了專業必修課學分,增加了選修課學分,培養方案總學分由160學分減少至146學分,使學生有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時間及空間。知識傳授的層次性更加科學,按照興趣主干分支綜合運用的教學規律,合理安排課程的銜接,共計對57門課程進行了綜合性的調整,梳理課程體系、調整開課學期、更新課程內容、合并內容相類似的選修課,使我院的課程數量、結構及優質課程資源均得到了優化。

1.3完善“激發專業興趣、提高學習熱情”的培養方案

學院為新生增設“新生研討課”“普通生物學”“普通生物學實驗”課程,以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幫助學生樹立專業思想、激發學習興趣、轉變學習方式。結合導師制、班主任制度、“科學與人生”講座等措施,讓低年級學生了解并喜歡上生命科學。聘請境內外高水平學者為高年級學生開設短期課程、學術講座、學術沙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批判性思維模式。繼續實施“探索?科研”基金項目,鼓勵對生物感興趣的學生提前進入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科研能力。

2特色課程的建設

2.1以激發專業興趣為主線的大學一年級的課程建設及教學管理

面對轉專業人數日益加劇的情況,我院對申報轉專業的學生進行詳細的走訪和調研,了解到新生對生物學科了解不足、缺乏興趣的現狀。因此,我們新設置了既有挑戰性、又充滿新奇的三門課程,使新生逐步認識生物科學的多樣性和多功能性,并逐漸認同生物科學這一學科。具體舉措如下:

(1)邀請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等開設“科學與人生”講座。為了讓新生了解生命科學到底是學什么,我院開設了“科學與人生”系列講座,邀請著名科學家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和人生感悟,讓學生盡快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標。

(2)新設“普通生物學”雙語課。該課程強調生命世界的特點,即物種的多樣性、分子多樣性和信號通路及其交叉的多樣性,以及非線性思維的重要性。課程內容既生動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我們組織了包括“長江學者”“青年千人”“閩江學者”等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在內的授課團隊對該門課進行講授。通過這門課的學習,使學生形成對生命科學的宏觀認識。

(3)新設“普通生物學實驗”。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大一學期開設了模式生物秀麗線蟲的發育、斑馬魚行為學與發育等獨具特色的實驗課程,讓學生零距離接觸動態演化的奇妙過程。對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68%的學生認為在大一上學期的3門專業課中,“普通生物學實驗”對建立學科興趣的影響力最大。

(4)新設雙語課程“新生研討課”。為了讓新生盡快適應大學“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授課為輔”的學習方式,我院特別開設了“新生研討課”,替換原來的“學科入門指導”課程(全年級大班上課)。課程內容包括老師對生物科學發展歷史和研究思路的介紹以及學生自主調研和全英文報告演講兩個方面。課程采用小班教學(30人左右),學院挑選了7位優秀的海外引進教師進行授課,這種小班研討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專業的興趣。

2.2以扎實的專業知識為目標,建設大二、大三專業課

我們將上述大一課程的設置及教學方法的理念貫穿到整個本科階段的教學實踐中,對大二、大三的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和豐富,從而帶動了全院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一是建設雙語課程。在大二、大三階段,我們建設或更新了4門主干核心課程的內容,均以雙語授課,精選國外最新最好的英文教材。其中,“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榮獲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現代遺傳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建設或更新了13門雙語核心專業選修課,并大部分選用國外最新的英文教材。而其他專業選修課,也將逐漸轉變成用中英文相結合的講授形式。通過學習這些課程,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閱讀英文文獻國際接軌。二是聘請校外專家為本科生開設課程和學術講座。我院聘請美國、新加坡、臺灣等地的外籍教師為本科生開設“EvolutionofImmuneSystem”“BasicProteinSci-ence”“SpecialTopicsinMolecularCellularBiology”“FreshmanSeminar”等全英文課程,全互動的課堂模式和頭腦風暴式的授課方法,贏得了學生的廣泛稱贊。除此之外,我院為高年級學生開設的“癌癥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前沿”課程,特邀了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我院的教師聯合授課。“生命科學系列講座”則是特邀了一系列的長江學者、國家杰青作為主講人。這些精彩多樣的課程,讓學生了解生命科學的前沿,大大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熱忱。

2.3以拓展專業視野為目的的大三科研訓練課程

在大學三年級我們依托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設置科研訓練課程,科研訓練的內容有機結合基礎型、綜合提高型及研究創新型實驗。該課程每學年對大三的學生開放選課,學生可在1~3個課題組里輪轉,進行一學年的科研訓練活動,實驗室訓練一年后需參加科研訓練的答辯,合格后獲取4個專業選修課的學分,以此鼓勵學生選修該課程。科研訓練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學生更早地進入實驗室,營造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的氛圍,激發專業興趣,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通過一年的科研訓練,學生在科學態度、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訓練,為大四的畢業論文設計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2.4以全面提升專業水平為目標的大四畢業論文設計

本科畢業論文是本科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檢驗本科生大學學習成果、綜合運用能力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手段。我院規定本科生升入大四后,須自行聯系學院各課題組并選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指導教師須是我院助理教授職稱以上的專業教師。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參考文獻、使用本學科基本研究工具,對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實驗操作、數據處理、論文書寫等給予具體認真的指導。經過一年的畢業論文工作訓練,學生對科研工作有了全面的認識,并得到了實際鍛煉,為今后進入研究生學習或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經過一系列的改革,近年來我院生源質量逐年提高,生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得到較大提升,學習興趣也不斷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們堅持遵循人才培養規律,進行生物學本科教學改革與實踐,著力培養基礎扎實、科研能力強的創新型人才。學院在教學實驗改革、增設科學前沿課程,推進雙語課程教學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初步實現了創新型人才培養由知識教育向能力培養轉變。

參考文獻:

[1]樊育英,田欣,王世發.新形勢下普通本科院校生物類專業就業影響因素及其對策研究[J].教育前沿,2015,(07):260.

[2]蓋樹鵬,盧偉東,薛仁鎬,等.地方高等農業院校生物類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6(2):10-13.

[3]王福,張新,於曉敏,等.高校生物教學現狀與改革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4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xxxxx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欧美极度丰满熟妇hd| 女人高潮久久久叫人喷水|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a人片在线观看苍苍影院 |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女人高潮被爽到呻吟在线观看| 亚洲 欧美 自拍 美腿 卡通| 精品多人p群无码|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日本xxx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午夜.dj高清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办公室撕开奶罩揉吮奶头漫画|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av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午夜男女很黄的视频|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萌白酱永久在线观看|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 性生大片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电影|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