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科學技術與自然辯證法

科學技術與自然辯證法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01 16:36: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技術與自然辯證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科學技術與自然辯證法

篇(1)

[關鍵詞]自然辯證法;哲學;自然科學;科學哲學;理論

[作者簡介]張媛媛,吉林大學學院2010級博士研究生,講師,吉林長春130012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3)01-0001-04

自然辯證法究竟是什么?是一個學科,是一項事業?還是一個學派,是一種理論?學術界一直存在著爭議,這些爭議一方面表明了自然辯證法本身的復雜性及人們對其理解上的差異性,同時也給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和研究的人提供了探索的必要和可能。但在筆者看來,這些爭議只是表層問題,其深層問題是:如何理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關系?這才是爭議的關鍵之所在。若認為哲學“凌駕于”科學之上,那是近代哲學的觀點;若認為哲學“從屬于”科學之下,那是科學哲學的主張;而認為“存在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學科,則是自然辯證法。本文擬對這一認識和理解,從自然辯證法的創立、自然辯證法與科學哲學的關系,以及自然辯證法是存在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理論學科三個方面加以闡釋。

一、自然辯證法的產生

自然辯證法的產生,既是自然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哲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更是自然科學和哲學相互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從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在古代,自然科學大都是以自然哲學的形態出現的,其特點是科學和哲學渾然一體,很難區分,習慣上我們將其稱為自然哲學。到了近代,歐洲中世紀后期的、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以及近代城市化社會的興起,為近代科學的誕生創造了必要的外部條件,同時自然科學自身也在為爭取自己的獨立性而斗爭。16世紀中葉,一場醞釀已久的科學革命開始了,近代科學就誕生于這場偉大的革命中,其標志是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發表的《天體運行論》。而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則是這一時期自然科學領域中最輝煌的成就。雖然在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其他部門如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也有一定的發展,但基本上還是處于襁褓之中。當然,應該承認這一時期的自然科學使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已經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但是由于生產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當時科學研究方法(實驗、解剖、分析、歸納等)養成的習慣,加上社會的、階級的原因,使得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不能不打上機械論、形而上學和經驗論的烙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宇宙不變”和“物種不變”,代表人物是牛頓和林耐。進入19世紀,自然科學研究的重點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以前主要是搜集經驗事實轉向對事實材料的綜合整理,并將經驗材料概括抽象為系統的理論。自然科學也相應地由搜集材料階段過渡到整理材料階段,由經驗階段發展到理論階段,這是自然科學發展的一個大的時代背景。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自然過程的辯證性質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人們不得不承認它。”與此同時,19世紀自然科學發展所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特別是天文學領域的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假說,地質學領域賴爾的漸變論,物理學領域的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和電磁理論,化學領域的原子論和元素周期律,生物學領域的細胞學說和進化論,一次又一次地打開了形而上學自然觀的缺口,揭示出自然界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客觀辯證法。這些都為自然辯證法的產生提供了自然科學的前提。恰如馬克思所說:“自然科學是一切知識的基礎。”恩格斯則更明確地指出:“要確立辯證的同時又是唯物主義的自然觀,需要具備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

從哲學發展的歷史來看。古代的哲學以“知識總匯”的形式而囊括了全部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呈現為一個簡單而龐雜的混合體,哲學研究的重心是本體論問題。近代的哲學則發生了“認識論轉向”,把認識論問題置于哲學的中心位置,把人們對于認識的理論考察推向了新的階段。認識論本身的這些問題雖然不具有本體論的意義,但卻受本體論的制約并反過來影響本體論問題的解決。19世紀初,黑格爾批判法國機械唯物主義哲學,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提出了系統的辯證法思想,他“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并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在《自然哲學》中,黑格爾又把自然界看作“是一種由各個階段組成的體系,其中一個階段是從另一個階段必然產生的”,整個自然界的發展過程表現為:無機界向有機界的發展和轉化,有機界向生命界的發展和轉化。這表明了“自然界自在地是一個活生生的整體”。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黑格爾是第一個全面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的人,他的著作是一個廣博的辯證法綱要;但是,黑格爾的出發點是錯誤的,因為他認為“精神、思想、觀念是本原的東西,而現實世界只是觀念的摹寫”。因而在黑格爾那里,占統治地位的自然觀仍然是:“自然界是一個在狹小的循環中運動的、永遠不變的整體,其中有牛頓所說的永恒的天體和林耐所說的不變的有機物種。”所以,恩格斯一再強調:“馬克思和我,可以說是把自覺的辯證法從德國唯心主義哲學中拯救出來并用于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唯一的人。”

從自然科學和哲學相互關系發展的歷史來看。科學和哲學是人類理論思維的兩種基本方式,它們是在超越神話和常識的過程中產生的。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科學以未分化的形態而蘊含在哲學母體之中,哲學則以“知識總匯”的形式而囊括著全部科學。人們常常在“哲學”的意義上使用“科學”這個概念,也在“科學”的意義上使用“哲學”這個概念。然而近代以來科學的迅猛發展和日趨成熟,致使各門科學紛紛從哲學的母體中獨立出來,不斷地把哲學“驅逐”出其傳統的“世襲領地”,自然、社會和思維都成為科學的研究對象。而此時的哲學仍企圖以“科學的科學”的姿態而高居于科學之上。正是從這一點出發,恩格斯指出:“對于已經從自然界和歷史中被驅逐出去的哲學來說,要是還留下什么的話,那就只留下一個純粹思想的領域:關于思維過程本身的規律的學說,即邏輯和辯證法。”“現代唯物主義本質上都是辯證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駕于其他科學之上的哲學了。一旦對每門科學都提出要求,要它們弄清它們自己在事物以及關于事物的知識的總聯系中的地位,關于總聯系的任何特殊科學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仍然獨立存在的,就只有關于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他一切都歸到關于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可見,恩格斯既反對用哲學代替具體科學的“科學之科學”,也反對把哲學“從屬于”科學之下、妄圖取消哲學的實證主義。

正是19世紀自然科學、哲學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相互關系方面出現的重大進展,為創始人研究和闡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學的辯證法提供了重要基礎,推動了自然辯證法的產生。

二、自然辯證法不同于科學哲學

科學哲學是以科學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哲學學科,它主要研究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科學哲學的產生是自然科學和哲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19世紀末20世紀初,科學獲得迅速發展,科學理論層出不窮,尤其是經典物理學的衰落和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創立,非歐幾何學的發展,代數、算數的公理化以及命題邏輯的符號化等。這些科學上的重大而根本性的變革自然地喚起人們對科學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另外,還有一些哲學家主張要用科學來改造傳統哲學。例如,德國著名學者賴欣巴哈在《科學哲學的興起》一書中指出:“本書認為,哲學思辨是一種過渡階段的產物,發生在哲學問題被提出,但還不具備邏輯手段來解答它們的時候。它認為,一種對哲學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不僅現在有,而且一直就有。本書想指出,從這個基礎上已經出現了一種科學哲學,這種哲學在我們的時代的科學里已經找到了工具去解決那些在早先只是猜測對象的問題。簡言之,寫作本書的目的是要指出,哲學已從思辨進展而為科學了。”一般認為,科學哲學是在20世紀20年代以維也納學派為代表的邏輯經驗主義形成后,才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

作為一門哲學學科,科學哲學是對科學的概念框架的研究,即是對科學的概念框架的批判與反思。科學概念框架是科學理解的工具,是科學家理解他所探索的世界的基本方式,所以科學哲學是一種理解科學的東西。維也納學派創始人之一、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菲利普·弗蘭克指出:“為了不僅了解科學本身,而且也了解科學在我們文明中的地位,以及它同倫理、政治和宗教的關系,我們就需要一個關于概念和定律的統一體,在這體系中,自然科學以及哲學和人文學科都有它們的地位。這樣一種體系可以叫做科學的哲學,也就該是科學和人文之間的‘缺少的環節’。”從這種意義上講,對科學的人文理解,也就是對科學的哲學理解。具體而言,科學哲學就是要探討科學的性質,科學與非科學的分界,科學發現與科學證明的邏輯,科學概念和科學理論的提出、論證、檢驗和評價,科學理論的結構、解釋和更替,科學發現的模式,科學思維的形式、要素、特點和作用。同時,在進行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研究的過程中,科學哲學也不絕對排斥考察科學的社會本質,不絕對排斥對科學的本體論研究。進而,科學哲學強調,新哲學的出路只能是使其變為像科學那樣實證,或以實證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改造哲學,把哲學從凌駕于科學之上的“科學的科學”變成從屬于科學之下的“關于科學的哲學”或“科學性的哲學”。

自然辯證法作為一個學術領域,在我國最早是從1956年開始的。這一年,國務院組織制定了中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即“十二年規劃”(1956—1967)。在這個既嚴肅又嚴謹的規劃中,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辯證法規劃草案把自然辯證法定位于“在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是在二者之間存在的一門科學。草案說:“在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是存在著這樣一門科學,正像在哲學和社會科學之間存在著一門歷史唯物主義一樣。這門學科,我們暫定為‘自然辯證法’,因為它是直接繼承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曾進行過的研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規劃草案既沒有簡單地把自然辯證法定位于哲學,也沒有把自然辯證法定位于自然科學的分支學科,而是定位在兩者之間。

從這個規劃草案中我們還可以看出,我國學者開展科學技術研究是比較早的。但與西方科學哲學學者不同,我們一直是在“自然辯證法”的名義下從事這項工作的,而且始終強調要以為指導,因為“自然辯證法同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聯系”。正是基于此,龔育之在1996年就已經把“自然辯證法”描述成了“的科學技術論”。

綜上,無論從自然辯證法和科學哲學的產生、發展,還是從理論框架、學科定位來看,二者都有明顯的不同,盡管它們的研究對象有交叉或重疊之處,即都要對科學技術進行研究。因此,不能把自然辯證法等同于科學哲學。

三、自然辯證法是存在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理論學科

自然辯證法既然位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因而使其具有二重性:哲學性與非哲學性(如科學性)。向哲學靠近,它具有哲學性;向科學靠近,它具有科學性。從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在自然辯證法這個“大口袋”里只有大約“不到四分之一”偏重于哲學,偏重于對科學的哲學分析,在這個意義上,自然辯證法理應歸屬于哲學學科。但是,自然辯證法還確實具有科學性,因為它的研究對象是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邏輯與理性特征在自然辯證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那么,自然辯證法與哲學(尤其是哲學)和科學技術之間是何關系呢?我們認為自然辯證法屬于哲學與科學技術之間的中間層次,是哲學與科學技術之間聯系的橋梁與紐帶。哲學、自然辯證法和各門科學技術學科之間是普遍、一般和特殊的關系。因此,一方面,哲學通過自然辯證法為我們認識自然界和進行科研活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和科學技術方法的革新也通過自然辯證法充實和豐富到哲學理論體系中,使之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因此,自然辯證法具有交叉學科性質。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自然辯證法是以為指導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與相互融合的、廣闊的研究領域。”自然辯證法的深入發展,必將進一步推動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匯流,有助于人們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統地研究自然界、人和人類社會,探索科技與自然、社會的關系,實現人與科技、自然、社會的和諧共存、共榮。我們應該正視并承認“自然辯證法”作為交叉學科的特征,發揮其交叉學科的優勢。

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正像于光遠所指出的那樣:自然辯證法作為一個學科是“具有的特色或色彩的諸科學部門的總稱”,帶有哲理性質,但“其中包括許多不屬于哲學的科學部門”。這不僅體現在馬克思、恩格斯最初創立自然辯證法時,即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觀察自然科學,分析自然科學的各種哲學問題,而且還從歷史唯物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考察自然科學的性質、作用及其發展規律,并寫下了許多札記、論文和著作;同時也表現在,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辯證法的研究也在縱橫兩個維度上不斷深化和擴展,以至其中的許多內容如科學方法論、技術創新論、工程哲學以及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等都是哲學學科涵蓋不了的。譬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命題,有人強調它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哲學命題,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個經濟學的命題。”將“自然辯證法”看作哲學的二級學科,勢必要用哲學的學科范式規范“自然辯證法”的研究范圍和方法,而自然辯證法工作者研究那些不屬于哲學的內容,就會被認為“失職”、“不務正業”。哲學學者時常批評從事“自然辯證法”研究和教學的人“搞得太雜”,“專業性不強”,“研究的很多東西不是哲學”,這種批評意見可以理解,但不完全正確,因為“自然辯證法”中的許多內容確實不屬于哲學。勉強地將“自然辯證法”的所有內容都說成是哲學,不僅在學術上不嚴格,學生也很難認可,同時對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與研究的工作者來說也不是很公平。

而把自然辯證法定位于理論學科,就可以把那些不屬于哲學的內容也包括其中。這不僅尊重了我們的學術傳統,也符合我國自然辯證法學科和學術發展的實際;既凸顯了本學科的特色,又體現了本學科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正因為如此,在2004年由黃順基擔任主編的《自然辯證法概論》統編教材中對自然辯證法作了如下的表述:“自然辯證法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對象是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在社會中的作用。”

總之,自然辯證法是存在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理論學科。同時由于自然辯證法目前還是我國高校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必修的一門公共理論課。因此,我們強烈呼吁有關部門將自然辯證法納入到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中,進而使自然辯證法能夠在新世紀、在當代中國以至當代世界重振雄風(于光遠語)。

[參考文獻]

[1]龔育之.自然辯證法在中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2]全國工程碩士政治理論課教材編寫組.自然辯證法——在工程中的理論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黑格爾.自然哲學[M].梁志學,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8]H·賴欣巴哈.科學哲學的興起[M].伯尼,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9]F·弗蘭克.科學的哲學——科學和哲學之間的紐帶[M].許良英,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0]朱鳳青.科學哲學:對科學的人文理解[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6).

[11]自龔育之.科學·哲學·社會[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

[12]張純成.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與發展方向[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13]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辯證法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李桂花,肖愛民.“自然辯證法概論”在“理論課”教學中的定位——兼論它與“基本原理概論”、“現代科技革命與”的關系[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

篇(2)

一、科學技術哲學的產生淵源

科學技術哲學并非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科學技術哲學的產生有著深厚的學術淵源和歷史背景,學界從不同視角闡述了科學技術哲學產生的淵源。如學者任元彪從學術淵源上指出20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哲學主要來自三個方面:(1)現代西方科學哲學及其學術傳統;(2)哲學自然辯證法傳統;(3)中國傳統哲學中的自然哲學傳統。而學者郭貴春、成素梅、邢如萍則認為“科學技術哲學”的根源在“自然辯證法”,他們比較突出“科學技術哲學”與“自然辯證法”的演變關系,認為“科學技術哲學”是從傳統的“自然辯證法”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是對“自然辯證法”學科的繼承和發展。關于科學技術哲學的產生淵源,筆者認同郭貴春等人的觀點。科學技術哲學和自然辯證法關系密切,科學技術哲學是“自然辯證法”在新時期的時代體現,是對自然辯證法的繼承和發展。

二、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定位

學界對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定位富有爭議,學者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如學者黃順基、黃天授和劉大椿在1991年編寫的《科學技術哲學引論———科技革命時代的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對科學技術哲學作出了明確的定位。他們把科學技術哲學定位為以現代科學技術革命提出的新問題為依據,以的觀點和方法為指導,是自然辯證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是科技革命條件下的一門新學科。學者劉大椿在2001年出版的《科學技術哲學導論》一書中又進一步把科學技術哲學定位為“對科技時代提出的科技及其相關問題、要求和挑戰的哲學回應”。而著名學者于光遠先生也曾指出,“自然辯證法”是一個科學群或科學部門體系,它是具有的特色和色彩的諸多科學部門的總稱,其中包括許多不屬于哲學的科學部門。學者于棋明據此認為,在自然辯證法旗幟下匯集或孕育、成長以至分化出了許多分支學科,其中包括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歷史、科學方法論、科學認識論、科學學、科學技術社會學等,也就是說,科學技術哲學是自然辯證法的分支學科。學者陳其榮則認為,科學技術哲學是當代自然辯證法的新范式,這意味著自然辯證法的范式在當生了改變。從以上眾多學者對科學技術哲學學科定位的不同見解中,我們可以看出,現在要想對科學技術哲學進行學科定位,至少應該考慮這樣幾個問題:第一是否從“哲學”的范圍內界定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內容,第二是科學技術哲學的內涵和外延的問題,第三是科學技術哲學的現實性問題。

三、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歷程

學界對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方面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一般都趨向認同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是一門嶄新的學科,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進入新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條件,科學技術哲學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現階段科學技術哲學關注的主要問題

盡管科學技術哲學關注的問題與時代主題緊密相關,但學界關于現階段科學技術哲學關注的主要問題的研究也有所差異,但是有一點比較明顯,那就是學界一般認為“科學與技術的劃界問題”、“科學與技術的本質問題”、“科學與技術的價值問題”以及“科學技術的人文關懷和文化問題”成為現階段關注的熱點。

五、新時期科學技術哲學發展面臨的問題

21世紀科技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科技哲學的發展也面臨相同的境遇。國內一些學者通過研究認為,21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面臨一些潛在的問題。中國科學技術哲學要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其未來發展,必須解決這些問題。學者龐躍輝則認為,以現代科技變化發展規律和特征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科技哲學,無論是從推進現代科技良性運行和創新發展的迫切需要,還是從科學技術哲學自身學科體系建設的迫切需要來看,科學技術哲學都必須下功夫解決面臨的三大前沿問題:(1)如何認識現代科技和科學倫理的內在關系;(2)如何認識虛擬時空與現實時空的內政關系;(3)如何認識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的內政關系問題。

篇(3)

關鍵詞:項目管理;自然辯證法;系統方法

中圖分類號:F29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9-0160-02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科技的進步,工程項目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項目管理越來越系統化、專業化,我們需要一個正確的理論作為依據對項目進行全方位地管理。自然辯證法中的系統方法在項目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自然辯證法的實踐指導意義

(一)自然辯證法簡介

自然辯證法是哲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是關于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學理論體系。自然辯證法屬于哲學門類,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發展的某一具體規律、科學技術某一學科發展的特殊規律以及科學技術中具體學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觀是人們對自然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1]。它吸取了歷史上自然觀的精華,摒棄了舊自然觀的糟粕,研究和認識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學圖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規律,并研究和認識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

科學技術觀是關于科學技術及其發展的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的總看法、總觀點[1]。馬克思、恩格斯把科學和技術作為一種社會想象來考察,科學技術發展到現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成果已廣泛滲透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

科學技術方法論是人們對自己從事科學技術研究所運用的認識和實踐方法的哲學概括[1]。科學技術方法論是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論,是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質、特點、內在聯系和發展變化的理論體系[2]。科學技術方法論對社會認識實踐具有重要的自導意義,唯物辯證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系統闡述了我們在實踐中所用的方法、技術和邏輯過程。

(二)自然辯證法的實踐指導意義

恩格斯指出:“一個名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哲學對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我們要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并通過他的發展來推動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度,需要一個正確的哲學理論來指導我們進行研究,自然辯證法為我們提供這一整套理論,要求我們要用系統的觀點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二、工程項目管理中的自然辯證法

(一)工程項目管理

“項目”一詞越來越多地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定義很多,國際標準《質量管理――項目管理質量指南(ISO10006)》定義項目為:“由一組有起止時間的、相互協調的受控活動所組成的特定過程,該過程要達到符合規定要求的目標,包括時間、成本和資源的約束條件。”

“項目管理”就是以項目為對象的系統管理方法,通過一個臨時的、專門的柔性組織,對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以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實現項目的目標[3]。

工程項目是最為常見也是最為典型的項目類型,是項目管理的重點。工程項目的對象通常是有著預定要求的工程技術系統。項目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它由許多子項、分項和工程活動構成,項目管理必須包括整個系統的管理。完整的項目管理工作過程包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反饋等。項目管理應該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務,有工期、費用、質量(技術)、合同、資源、組織和信息等的管理。

(二)運用系統方法進行工程項目管理

自然辯證法中的系統方法就是從系統整體的觀點出發,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對象,綜合探索系統中要素與要素、要素與系統、系統與環境、系統與系統的相互作用和變化規律,以達到最佳的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運用系統方法進行工程項目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管理理念。

系統方法的一般步驟:闡明問題目標選擇系統方案系統分析系統選擇決策實施計劃。系統方法在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著廣泛的應用空間。并將給工程項目管理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4]。

1.系統方法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內在要求性

工程項目具有一次性、系統性、產品固定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體積龐大、操作空間有限、技術復雜、規模宏大等技術經濟特點,從而對立項的正確性和目標的實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個工程項目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包括許多的子項目,也包括管理項目的人――管理者。工程項目管理者的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技術素質、經營素質與方法等,是實現項目管理目標的主導因素。

(1)現代項目管理具有特征:“1)項目管理理論、方法、手段的科學化。這是現代項目管理最顯著的特征。現代項目管理吸收并使用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具體表現在現代管理理論的應用如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行為科學等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現代管理方法的應用;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最顯著的是計算機的使用。2)項目管理的社會化和專業化。由于現代社會對項目的要求越來越高,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需要職業化的項目管理者,這樣才能有高水平的項目管理。3)項目管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項目管理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復雜的工作,要符合社會化大生產多,使得項目管理日趨國際化。”[5]

(2)工程項目管理過程的內容:包括項目成本管理、項目范圍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項目時間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溝通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采購管理等。

項目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工作,在某一工作區域內采取行動或不采取行動,都會對另一個工作區域產生影響。這種內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很明確的、可以把握的,也可能是不確定的、難以把握的。由于存在這種內在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管理者對各種項目目標進行權衡。在各種管理中,要有整體和全局觀念。任何一個子系統、子項目都不能脫離整體,一旦脫離整體,其組織就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2.進行工程項目管理的系統方法

系統不僅是整體的,也是開放的。系統的內外部環境也會影響到管理者對項目的管理。如何處理系統的開放性問題,管理學中的SWOT方法為我們提供了工具,其哲學依據就是開放性原理。SWOT是在進行項目選擇時最常見的對項目優劣進行分析的方法。如下圖所示:

左右框代表內因,上下框代表外因;Ⅰ、Ⅱ代表積極因素,Ⅲ、Ⅳ代表消極因素。框內內容表示:(1)上邊的Ⅰ為內部積極因素,即自身優勢(Strength);(2)左邊Ⅱ為外來積極因素,即外部機會(Opportunity);(3)下邊Ⅲ為外來消極因素,即外部威脅(Threat);(4)右邊Ⅳ為內部消極因素,即自身劣勢(Weakness)。

在承接一個項目之前,以項目團隊為中心進行SWOT分析有助于提高決策的理性,減少決策的失誤。其方法是:(1)列出團隊自身的優勢以及如何充分地發揮這些優勢,并填入Ⅰ。(2)列出該項目提供了什么外來機會以及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并填入Ⅱ。(3)列出可能影響項目成功的威脅以及如何處理這些威脅,并填入Ⅲ。(4)列出團隊自身弱勢以及怎樣將影響降至最小,并填入Ⅳ。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內部的變化去適應外部環境。項目目標要能實現,就必須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抓住機遇避免威脅。

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事物質和量的統一體現在“度”的范疇里。“‘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是事物的質所能容納的量的話動范圍。辯證法認為,事物矛盾雙方的比例、事物發展的過程.都是有‘度’的,事物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是量變,它能保持事物的穩定狀態,維系事物特定的質。此時,事物總體上處于協調、穩定、有序的和諧狀態。”[6]協調是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取得一個成功的項目,協調具有重要的作用。

協調可以使矛盾的各個方面居于統一體中,解決它們的界面問題,解決它們之間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統結構均衡,使項目實施和運行過程順利。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經理是協調的中心和溝通的橋梁。在整個項目的目標設計、項目定義、設計和計劃、實施控制中有著各式各樣的協調工作。

三、結語

工程項目由于諸如市場條件越來越苛刻,項目變得越來越大,行業變化速度加快等原因,越來越需要更專業、更高級、更系統地進行管理,自然辯證法對項目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論基礎。運用自然辯證法的觀點和方法,來指導我們工程項目管理及其他學科的學習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它告訴我們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方法。自然辯證法貫穿在我們學習工作的各個方面。

參考文獻:

[1]趙修渝.自然辯證法概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

[2]沈楊.軟件工程中的自然辯證法[J].中國科技信息,2005,(6).

[3]成虎.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俞慧玲.運用系統方法進行工程項目管理[J].水路運輸文摘,2005,(2-3).

篇(4)

[關鍵詞]自然辯證法;技術改造;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 B025 4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ABSTRACT: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t philosophical system,is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ystem of a general rule about na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human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KEY WORD: Dialectics of Nature; Transform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隨著經濟的發展、陽江電網從最初的一條10kV線路到目前含多個電壓等級共57座變電站的規模。隨著電網規模、入網運行的電力設備的劇增,陽江供電局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簡稱技改項目)的規模越來越大,管理要求更加系統化、專業化,我們需要一個正確的理論作為依據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管理。自然辯證法中的系統方法在此時顯現出巨大的優勢,在陽江局技改項目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自然辯證法的實踐指導意義

自然辯證法是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學。它是關于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概括和總結,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開放的理論體系[1] 。自然辯證法包括三部分: 自然界發展的一般規律,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規律。

歷史的發展向我們證明:“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作為科學普遍規律總結的自然辯證法對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恩格斯指出:“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我們要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并通過他的發展來推動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度,需要一個正確的哲學理論來指導我們進行研究,自然辯證法為我們提供這一整套理論,要求我們要用系統的觀點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二、技改項目管理中的自然辯證法

(一)技術改造項目簡介

技術改造是指為提高設備性能、生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長設備使用年限、增加生產能力、滿足節能環保、節能降耗要求,達到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目的,而采用國內外成熟、適用的先進技術對現有設備和設施,以及相應配套的輔生產、生活福利設施進行的改造。技術改造的投資形成固定資產,是企業的一種資本性支出。電力系統中的技術改造以提高輸電、變電、調度、通信和配套設備設施安全生產水平為基礎;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提高設備運維能力、節能降耗、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新設備、環境保護為重點;以國家產業政策、網公司和省公司有關規定為依據;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

(二)技術改造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基于現代管理學基礎之上的新興的管理學科,它把集成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溝通管理、采購供應管理和風險管理九大知識領域和五大管理階段有效的進行整合,以達到高效、高質、低成本的完成項目內部各項工作以期實現項目的既定目標。“項目管理”就是以項目為對象的系統管理方法,通過一個臨時的、專門的柔性組織,對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以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實現項目的目標[3]。

電力系統技術改造項目工程項目是最為常見也是最為典型的工程項目類型。一般來講工程項目的對象通常是有著預定要求的工程技術系統。項目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它由許多子項、分項和工程活動構成,項目管理必須包括整個系統的管理。完整的技術改造項目管理工作過程包括立項、招標、實施、閑置物資再利用、竣工驗收、結(決)算、資料電子化移交、后評估等。項目管理應該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務,有工期、費用、質量(技術)、合同、資源、組織和信息等的管理。

(三) 自然辯證法是技術改造項目管理工具的精髓

自然辯證法所研究的領域很廣,其中科學技術是自然發展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是當前研究較深的一個部分。系統觀是自然辯證法中一種較為常用的觀點,自然世界中一個池塘生態可以看成是系統:物質世界中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看成是系統;人類社會中人與自然的可持續性發展系統方法是技術改造項目管理工具的精髓。

自然辯證法中的系統方法就是從系統整體的觀點出發,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對象,綜合探索系統中要素與要素、要素與系統、系統與環境、系統與系統的相互作用和變化規律,以達到最佳的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系統方法有其研究的一般步驟。首先提出問題制定目標,對系統進行分析,選擇實施的系統方案進行決策,實施具體計劃。由于技術改造項目管理本真就是一個系統作業,系統方法存在著廣泛的應用空間,并將給項目管理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系統方法在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內在要求性工程項目具有一次性、系統性、產品固定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體積龐大、操作空問有限、技術復雜、規模宏大等技術經濟特點,從而對立項的正確性和目標的實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個工程項目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包括許多的子項目,也包括管理項目的人―― 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技術素質、經營素質與方法等,是實現項目管理目標的主導因素。(1)現代項目管理具有特征:“1)項目管理理論、方法、手段的科學化。這是現代項目管理最顯著的特征。現代項目管理吸收并使用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具體表現在現代管理理論的應用如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行為科學等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現代管理方法的應用;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最顯著的是計算機的使用。2)項目管理的社會化和專業化。由于現代社會對項目的要求越來越高,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需要職業化的項目管理者,這樣才能有高水平的項目管理。3)項目管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項目管理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復雜的工作,要符合社會化大生產多,使得項目管理習趨國際化。”[5](2)工程項目管理過程的內容:包括項目成本管理、項目范圍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項目時間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溝通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采購管理等。項目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工作,在某一工作區域內采取行動或不采取行動,都會對另一個工作區域產生影響。這種內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很明確的、可以把握的,也可能是不確定的、難以把握的。由于存在這種內在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管理者對各種項目目標進行權衡。在各種管理中,要有整體和全局觀念。任何一個子系統、子項目都不能脫離整體,一旦脫離整體,其組織就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四)進行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管理的系統方法

系統不僅是有開放的、動態的,也是整體的、具有層次的。系統的內外部環境也會影響到管理者對項目的管理。如何處理項目管理的問題,項目管理學中有諸如SW0T分析方法為我們提供了工具,其哲學依據就是系統原理。SWOT是在進行項目選擇時最常見的對項目優劣進行分析的方法。即自身優(Strength):自身劣勢(Weakness);外部機會(Opportunity);外部威脅(Threat)。

內部分析

外部分析 優勢S

1、

2、列出優勢 劣勢W

1、

2、列出劣勢

機會O

1、

2、列出機會 SO戰略

1、列出優勢

2、利用機會 WO戰略

1、克服劣勢

2、利用機會

威脅T

1、列出威脅

2、 ST戰略

1、列出優勢

2、回避威脅 WT戰略

1、減少劣勢

2、回避威脅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內部的變化去適應外部環境。項目目標要想實現,就必須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抓住機遇避免威脅。現實中,無論優勢還是劣勢都是相對的,都需要有參照物作為評估標準,這個參照物的水平,就構成了坐標系的圓心,一般情況下,SWOT分析都是以本項目所處的行業的平均水平作為圓心的,參照物的選擇不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優勢和劣勢的判斷,這也正是系統開放性在SWOT分析工具中的體現。任何一個技術改造項目都具有周期性,它都有一個從孕育、產生、發展、成熟到衰退的過程,今天在項目管理內因分析得到的優勢或者在明天就不再具有任何優勢,甚至會因為競爭對手的發展而轉化為劣勢,外部因素的變動哪就更不用說,那是政治、經濟、法律和環境因素所引發的變動,是項目無法左右的,SWOT分析工具只能跟隨系統動態的步伐不斷的調整自身因素,爭取優勢的擴大與發展。SWOT分析工具的系統整體性也是非常明確的,在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必須綜合考慮項目的優勢和機會,優勢和威脅,劣勢和機會以及劣勢和威脅四方面的戰略。若只分析優勢和機會便會得到一個很樂觀積極的項目戰略;又倘若只分析劣勢和威脅的話,我們得到的戰略必定是一個謹慎消極的項目戰略,任何只分析一個面的片面戰略都會使項目偏移正態發展造成失敗的惡果。任何一個項目的戰略決策都是結合SO戰略、WO戰略、ST戰略和WT戰略的綜合整體戰略。

把SWOT要素兩兩比較,并且應用特征值方法進行分析,可以增強SWOT分析在戰略決策應用中的能力。經過這些比較,決策者會掌握一些新的關于決策環境的定量信息,從而提高SWOT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三、 結語

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由于條件越來越苛刻,項目變得越來越大等原因,越來越需要更加專業化、準確化、系統化,如何更加高效的管理,自然辯證法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論依據。運用自然辯證法的觀點和方法,來指導我們技術改造項目管理的學習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它告訴我們如何正確的處理問題以及正確的思考問題。自然辯證法貫穿在整個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中,我們所使用的項目管理工具也是自然辯證方法的具體展現。

參考文獻:

[1]趙修渝.自然辯證法概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

[2]沈楊.軟件工程中的自然辯證法[J]中國科技信息,2005,(6).

[4] 陳作尚.廣東電網公司技術改造管理辦法. 2010

[5]成虎.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俞慧玲.運用系統方法進行工程項目管理啊.水路運輸文摘,2005,(2-3).

篇(5)

建國40多年來,我國學術界對生物哲學問題進行了廣泛而又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本文試圖通過對40多年來我國生物哲學的研究歷史、研究內容和研究特點的考察,旨在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促進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1、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歷史過程

建國以前,我國的生物哲學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區”,1949年新的號召,形成了一支由生物學家、生物學史工作者和哲學家及自然辯證法工作者相結合的研究隊伍,突出體現了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基本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⑴著名科學家率先垂范,積極參與生物哲學的研究在我國,關于生物哲學的研究被看作是生物學界本身一件值得重視的事,一些著名生物學家舍得花時間從事生物哲學的研究,撰寫有一大批具有較高理論價值的學術專著。在老一輩科學家中,童第周是最早進行生物哲學研究的杰出代表。他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探討了實驗胚胎學中細胞分化與胚胎發育的核質關系,提出了細胞質在動物胚胎發育中控制細胞核的嶄新見解,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重視。〔40〕這一成果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也為唯物辯證法提供了科學依據。遺傳學家方宗熙對進化論哲學頗有研究,生前發表過不少研究論著。其中《生命發展的辯證法》一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生命的本質、生命的起源與演化的辯證法,是70年代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代表作。〔41〕原生動物學家張作人也長期悉心研究生物哲學問題。他積幾十年教學與科研的心得體會,廣采博引古今中外的生物學史料和當代生物學的新成就,寫成了《生物哲學》一書,對一些生物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進行了哲學考察。〔42〕植物分類學家陳世驤以進化論和分類學哲學問題研究見長。他根據現代生物學的研究成果,從哲學的大視野對物種概念進行了新概括,提出了“又變又不變”的物種新概念,把林奈的“物種不變論”和達爾文的“物種可變論”統一了起來。〔43〕這個觀點提出后,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當然,我國熱心于生物哲學研究的生物學家遠不止上述這么多。像遺傳學家談家楨、生物物理學家鄒承魯、沈淑敏、生態學家馬世駿等對有關生物哲學問題進行了認真探索,發表了一系列很有學術價值的研究論文,使得我國生物哲學研究表現出較高的理論水平。在這里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除了生物學家以外,還有一些物理學家、化學家也對生物哲學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并直接參與到這一研究中來。著名物理學家彭桓武、丁達夫專門探討了生物學的自主論與還原論問題。他們認為,與已知的物理學規律相比較,生物規律處于更高級的層次。所以絕對的還原論是不可能的。〔44〕這是物理學家對生物學還原論問題的精彩論述,使得我國生物哲學研究大為增色。

⑵哲學家和自然辯證法工作者是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主力軍 我國生物哲學研究人員主要來自社科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他們大都具有較高的哲學素質和較扎實的生物學功底,所以許多重大理論問題主要是由哲學家和自然辯證法工作者研究并完成的。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第一部理論專著《達爾文學說與哲學》就是由哲學家舒煒光撰寫的。這部著作運用的基本觀點,對達爾文學說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作了全面分析與探索,是50年代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45 〕哲學家胡文耕是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他在不同時期發表過多部(篇)生物哲學論著,可視作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發展史的一個縮影。他的新作《信息、腦與意識》一書對心身問題、腦與意識的復雜關系,進行科學的分析與討論,闡發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是我國生物哲學研究不可多得的學術著作。〔46〕哲學家邱仁宗主要致力于生命倫理與道德的研究,他的《生命倫理學》一書論述了有關生殖技術的倫理及安樂死問題,填補了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一項空白。〔47〕哲學家余謀昌在生態哲學研究方面頗有建樹,他是我國生態哲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他撰寫的《生態學哲學》一書對當代全球生態危機及其解決途徑進行了哲學反思,發人深省。〔48〕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哲學家王志康在進化論哲學研究方獨樹一幟。他在《突變與進化》一書中專門探討了突變概念的演變及其在生物進化中的地位與作用問題,是90年代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的又一部力作。〔49〕由于上述這些研究者同時兼有生物學與哲學理論知識,因此,他們所探討的問題都有較高的理論深度,而并非一些零散的、直感的哲理性體會。

⑶生物學史是生物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這主要通過兩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方面,生物學史工作者十分關注和投身于生物哲學的研究,他們在生物學史研究的基礎上,常常深入探索某個案例而闡發其中的哲學問題,這樣他們既為相關方面的生物學史行家,又較好地解決了所探討的生物哲學問題。例如,李佩珊對遺傳學史及其哲學問題,潘承湘對細胞學說史及其哲學問題,張秉倫對人類進化史及其哲學問題的研究,都屬此例。另一方面,我們許多生物哲學研究者也都是生物學史研究的活躍分子,他們把生物學史與生物哲學研究結合起來,通過生物學史個案研究來拓展、深化生物哲學的研究。例如盧繼傳、傅杰青都是這樣的“兩棲”學者,他們的研究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4 我國生物哲學研究存在問題與建議

勿容置疑,建國40多年來我國生物哲學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它對我國生物學與哲學的發展都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看到,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著不少不盡如人意之處,與化學哲學、地學哲學等學科研究相比,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筆者以為,需要深刻反思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第一、我國目前生物哲學研究基本上是分散的、單打一的方式,研究者各自為陣,缺乏組織與協調。所以,我國生物哲學研究缺乏計劃性、系統性,至今沒有撰寫出一部全面、系統地闡述生物哲學基礎理論的學術專著。有鑒于此,有關方面應該做好組織與引導工作,盡快撰寫出一批有份量的生物哲學論著,使我國生物哲學研究躍入一個新臺階。

第二、我國生物哲學研究涉獵領域雖然比較廣泛,但與社會現實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如生物學(生物技術)對社會的作用與影響等問題的研究尚顯不足。目前,國際學術界已經將生物社會學問題作為生物哲學研究的重點,它體現了當代國際生物哲學研究的最新動向與發展趨勢。開展生物社會學的研究,不僅是學科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國學術界應及時地調整研究方向,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第三、我國生物哲學研究隊伍實現了科學家與哲學家的聯盟,但這支隊伍目前主要依托老一輩學者,中青年學者尚未形成中堅力量,從長遠來看顯得后備力量不足。因此,當務之急是需要加快中青年生物哲學研究人才的培養,建立起老、中、青三結合的學術梯隊,使之擔當起走向21世紀的歷史重任。

第四、我國生物哲學研究應加快同國際學術界的交流,在研究成果上互通信息,在學術思想上交融互補。要盡快加入國際生物哲學研究組織(ishpssb),積極參與國際生物哲學界的學術活動, 使我國生物哲學研究走向世界。

目前,我們正處在世紀之交的年代,生物哲學研究者感到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在哲學指導下,進一步加強科學家與哲學家的聯盟,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一些綜合性課題的研究,爭取在未來的幾年里,使我國的生物哲學研究在理論上有所創新與突破,為勝利跨入21世紀奠定堅實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40〕童第周:生物科學與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0年版。

〔2〕張作人:基因學說是預成論的翻版,自然辯證法雜志, 1995年第3期。

〔3〕吳汝康:國外生物學研究的兩種唯心主義傾向,光明日報, 1978.7.19。

〔4〕袁明:自然科學和階級斗爭,自然辯證法雜志,1974年第1期。

〔5〕黃國楨:現代科學對生命本質的揭示, 鄭州工學院學報(哲社版),1983年。

〔6〕胡文耕:分子生物學中的哲學問題,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7〕中國哲學年鑒,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年版。

〔8〕汪德耀:細胞分裂問題的辯證法,哲學研究,1983年第3期。

〔9〕同〔6〕。

〔10〕胡文耕:遺傳物質認識史,自然辯證法通訊,1979年第4 期,1980年第2期。

〔11〕吳乃虎:基因研究的發展與現狀,自然辯證法通訊,1982年第4期。

〔12〕朱長超:大腦中的辯證法,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85 年第3期。

〔13〕傅世俠:一個值得注意的腦—意識理論的新觀點,自然辯證法通訊,1980年第6期。

〔14〕曉新:腦區定位與整合生理特征,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88年,第4期。

〔15〕胡恩厚:半腦人向裂腦人的挑戰,光明日報,1985.9.16。

〔16〕錢俊生:全國生態哲學研討觀點綜述,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2年第3期。

〔17〕葉峻:論生物科學方法,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86年第3 期。

〔18〕李難:孟德爾學說在科學方法論上的貢獻,哲學研究,1985年第3期。

〔19〕吳曉江:摩爾根創立基因論的方法論模式,自然辯證法通訊,1985年第5期。

〔20〕張春美:略論德弗里斯重新發現分離定律的方法論特點,自然辯證法研究,1993年第5期。

〔21〕鄭經緯:從沃森—克里克dna結構模型的成功, 看自然科學方法論對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自然辯證法研究,1991年第8期。

〔22〕汪云九:試論“數學模型”在生物學研究中的作用,科學通報,1978年第8期。

〔23〕顧凡及:生物學中的數學模型,百科知識,1982年第12期。

〔24〕葉永在:生物全息律與辯證法,福建論壇,1984年第5期。

〔25〕肖效武:全息生物學與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內蒙古社會科學,1986年第1期。

〔26〕葉永在、盧繼傳:評張穎清的“全息生物學”,自然辯證法研究,1995年第4期。

〔27〕錢學森:現代科學體系結構,哲學研究,1982年第3期。

〔28〕董國安:論生物學的自主性,自然辯證法研究, 1992 年第10期。

〔29〕王全志:還原方法與還原論,哲學研究,1982年第12期。

〔30〕張秉倫:“勞動創造人”質疑,自然辯證法通訊,1981年第1期。

〔31〕趙壽元:勞動選擇了人,復旦學報(社科版),1981 年第1期。

〔32〕朱長超:是勞動創造了人,還是勞動選擇了人,自然辯證法通訊,1981年第5期。

〔33〕郭華慶:恩格斯對人類起源理論的奠基性貢獻,自然辯證法研究,1992年第9期。

〔34〕許志遠:勞動創造了“智人”,自然辯證法通訊,1981年第5期。

〔35〕張培炎:人類起源的哲學論爭及其實質,自然辯證法研究,1993年第4期。

〔36〕黃友謀:社會生物學有待重新評價,自然辯證法通訊,1980年第2期。

〔37〕朱長超:應當冷靜地對待社會生物學,自然辯證法報,1983.7.25。

〔38〕張青棋:社會生物學理論模式述評,學術界,1992年第1期。

〔39〕盧啟文:現代綜合進化論與社會生物學,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8年第3期。

〔41〕方宗熙:生命發展的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42〕張作人:生物哲學,華東師大出版社,1986年版。

〔43〕陳世驤:進化論的若干基本概念,百科知識,1982年第4期。

〔44〕丁達夫:論生物學與物理學的統一,自然辯證法通訊,1984年第5期。

〔45〕舒煒光:達爾文學說與哲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46〕胡文耕:信息、腦與意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47〕邱仁宗:生命倫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篇(6)

一九九三年美國的克林頓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從而,這十多年間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一場信息風暴,信息技術幾乎觸及了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張地說沒有了信息技術,現代文明的生活將無從談起;作為信息技術中最重要的部分,計算機技術無疑是其發展的核心問題,而我們知道計算機只是一臺機器,它只能按照計算機語言編好的程序運行,那么正確認識計算機語言的過去和未來,就是關系到計算機發展的重中之重;以自然辯證法的觀點認識和分析計算機語言的發展歷程,將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推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有助于更加準確地掌握計算機語言發展趨勢。

一、科學認識大門的鑰匙

當代自然辯證法,是對于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學,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它主要研究自然界發展的總規律,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科學技術研究的方法。馬克思、恩格斯全面地、系統地概括了他們所處時代的科學技術成功,批判地吸取了前人的合理成分,系統地論述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自然科學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以及科學認識方法的辯證法,以恩格斯的光輝著作《自然辯證法》為標志,創立了自然辯證法繼續發展的廣闊道路。自然辯證法是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體系中,自然辯證法與歷史唯物論相并列。它集中研究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的辯證關系,是唯物主義在自然界和科學技術領域中的應用,它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適用于自然領域和科學技術領域。學習和運用自然辯證法將有助于我們搞清科學和哲學的關系,從而更加清楚地認識科學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更加全面的觀察思考問題,只有加深了認識,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迎接新的科學技術的挑戰。下面我將以自然辯證法的觀點來分析計算機語言的發展歷程。

二、計算機語言的發展歷程和

發展趨勢

計算機語言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其根本的推動力就是抽象機制更高的要求,以及對程序設計思想的更好的支持。具體的說,就是把機器能夠理解的語言提升到也能夠很好的模仿人類思考問題的形式。計算機語言的演化從最開始的機器語言到匯編語言到各種結構化高級語言,最后到支持面向對象技術的面向對象語言。

1、計算機語言的發展歷史: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當計算機剛剛問世的時候,程序員必須手動控制計算機。當時的計算機十分昂貴,唯一想到利用程序設計語言來解決問題的人是德國工程師楚澤(konrad zuse)。幾十年后,計算機的價格大幅度下跌,而計算機程序也越來越復雜。也就是說,開發時間已經遠比運行時間來得寶貴。于是,新的集成、可視的開發環境越來越流行。它們減少了所付出的時間、金錢(以及腦細胞)。只要輕敲幾個鍵,一整段代碼就可以使用了。這也得益于可以重用的程序代碼庫。隨著c,pascal,

fortran,等結構化高級語言的誕生,使程序員可以離開機器層次,在更抽象的層次上表達意圖。由此誕生的三種重要控制結構,以及一些基本數據類型都能夠很好的開始讓程序員以接近問題本質的方式去思考和描述問題。隨著程序規模的不斷擴大,在60年代末期出現了軟件危機,在當時的程序設計模型中都無法克服錯誤隨著代碼的擴大而級數般的擴大,以至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種新的思考程序設計方式和程序設計模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由此也誕生了一批支持此技術的程序設計語言,比如eiffel,c++,java。這些語言都以新的觀點去看待問題,即問題就是由各種不同屬性的對象以及對象之間的消息傳遞構成。面向對象語言由此必須支持新的程序設計技術,例如:數據隱藏,數據抽象,用戶定義類型,繼承,多態等等。

2、計算機語言的發展現狀:

目前通用的編程語言有兩種形式: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匯編語言的實質和機器語言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對硬件操作,只不過指令采用了英文縮寫的標識符,更容易識別和記憶。用匯編語言所能完成的操作不是一般高級語言所能實現的,而且源程序經匯編生成的可執行文件不僅比較小,而且執行速度很快。高級語言是目前絕大多數編程者的選擇。和匯編語言相比,它不但將許多相關的機器指令合成為單條指令,并且去掉了與具體操作有關但與完成工作無關的細節,例如使用堆棧、寄存器等,這樣就大大簡化了程序中的指令。同時,由于省略了很多細節,編程者也就不需要有太多的專業知識。 高級語言主要是相對于匯編語言而言,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種具體的語言,而是包括了很多編程語言,如目前流行的vb、vc、foxpro、delphi等,這些語言的語法、命令格式都各不相同。

高級語言所編制的程序不能直接被計算機識別,必須經過轉換才能被執行,按轉換方式可將它們分為兩類: 解釋類和編譯類。

3、計算機語言的發展趨勢: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以及數據抽象在現代程序設計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未來語言的發展將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語言標準,將會以一種完全面向對象,更易表達現實世界,更易為人編寫,其使用將不再只是專業的編程人員,人們完全可以用訂制真實生活中一項工作流程的簡單方式來完成編程。

三、面向未來的漢語程序設計

語言

從計算機誕生至今,計算機自硬件到軟件都是以印歐語為母語的人發明的。所以其本身就帶有印歐語的語言特征,在硬件上cpu、i/o、存儲器的基礎結構都體現了印歐語思維狀態的"焦點視角",精確定義,分工明確等特點。計算機語言也遵照硬件的條件,使用分析式的結構方法,嚴格分類、專有專用,并在其發展脈絡中如同他們的語言-常用字量和歷史積累詞庫量極度膨脹。實際上,計算機硬件的發展越來越強調整體功能,計算機語言的問題日益突出。為解決這一矛盾,自六十年代以來相繼有500多種計算機語言出現,歷經五代,至今仍在變化不已。漢語沒有嚴格的語法框架,字詞可以自由組合、突出功能的整體性語言。在計算機語言問題成為發展瓶頸的今天,漢語言進入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行列,已經成為歷史的必然。

1、 發展漢語程序設計語言的理由:

1)計算機語言問題解決,只能從人類語言中尋找解決方案;

2)計算機語言的現存問題是形式狀態與功能需求的矛盾;

3)計算機硬件的發展已為整體性語言-漢語進入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提供了條件

2、 漢語程序設計語言的技術特點:

1)漢文字的常用字高度集中,生命力極強,能靈活組合,簡明準確地表達日新月異的詞匯,這些優點是拼音文字無法企及的。

2)漢語言的語法簡易靈活,語詞單位大小和性質往往無一定規,可隨上下語境和邏輯需要自由運用。漢語言的思維整體性強,功能特征突出。

3)漢語程序設計語言的發明者采用核心詞庫與無限寄存器相結合的方法,實現了漢語言的詞素自由組合;將編譯器與解釋器合一,使漢語程序設計語言既能指令又能編程;以獨特的虛擬機結構設計,將數據流與意識流分開,達到漢語程序設計語言與漢語描述完全一致,通用自如。具有漢語言特性的漢語程序設計語言的出現,打破了漢語言不具備與計算機結合的條件而不能完成機器編碼的神話。還為計算機科學與現代語言學研究提出了一條嶄新的路徑,它從計算機語言的角度,從嚴格的機械活動及周密的算法上,向世人證實漢語的特殊結構狀態,及其特殊的功能。

四、計算機語言之父

尼蓋德幫助因特網奠下了基礎,為計算機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尼蓋德是奧斯陸大學的教授,因為發展了simula編程語言,為ms-dos和因特網打下了基礎而享譽國際。克里斯汀•尼蓋德于1926年在奧斯陸出生,1956年畢業于奧斯陸大學并取得數學碩士學位,此后致力于計算機計算與編程研究。1961年~1967年,尼蓋德在挪威計算機中心工作,參與開發了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因為表現出色,2001年,尼蓋德和同事奧爾•約安•達爾獲得了2001年a.m.圖靈機獎及其它多個獎項。當時為尼蓋德頒獎的計算機協會認為他們的工作為java,c++等編程語言在個人電腦和家庭娛樂裝置的廣泛應用掃清了道路,“他們的工作使軟件系統的設計和編程發生了基本改變,可循環使用的、可靠的、可升級的軟件也因此得以面世。”尼蓋德因其卓越的貢獻,而被譽為“計算機語言之父”,其對計算機語言發展趨勢的掌握和認識,以及投身于計算機語言事業發展的精神都將激勵我們向著計算機語言無比燦爛的明天前進。

五、用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

篇(7)

關鍵詞:中國石油形勢 自然辯證法 問題

一、中國石油行業存在的問題

1.油價的高漲

近幾年,中國的成品油價格始終保持不斷上漲的趨勢,雖然偶有幾次小幅度下降,但也難掩總體上油價不斷上漲的現狀。油價的高漲,意味著處于21世紀仍是以石油為主要能源的人類將受到巨大的影響,大到國家政府機構、大型企業,小到小商小鋪、普通家庭,各行各業都會因此受到波及。生活中處處離不開石油以及所屬的副產品。因此,正猶如“牽一發而動全身”,油價的攀升致使物價飛漲,市場“漲”聲一片,讓人們的生活壓力在無形中加大。

2.對外依存度增大

在全球能源形勢日趨緊張的嚴峻對局中,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有增無減。這幾年間,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始終保持在40%以上。2009年,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表示,我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的國際警戒線。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石油的需求空間還很大,對石油的需求量仍然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但是國內的產量難以滿足中國經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從而造成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進一步提高。這給中國敲響了警鐘。石油是關系國家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之一,而中國的石油進口大部分又是通過從中東海路運輸,而漫長的海路運輸線危機四伏。對外依存度過高,將導致中國的石油安全形勢存在巨大的潛在風險。

3.技術的欠缺

中國石油行業雖然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同西方先進國家相比,我國仍然落后幾年至十幾年。在技術方面,我國所取得的實際理論還較落后,資金投入還比較少,研發新技術的條件和能力受到了許多方面的限制。因此開采能力不能跟上經濟快速發展的節奏,而開采難度的逐漸加大更進一步促進了油價的上漲。

二、自然辯證法下的中國石油形勢發展的思考

1.樹立新的科學發展觀

面對石油行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我們應當樹立新的科學發展觀,更新思維,深入思考,認真研究,獨辟蹊徑,創新理念,找出一條適合中國石油行業現狀的發展道路。有了創新才能有發展,否則只能在原地踏步。在創新的基礎上,要落實全面發展的方針。轉變石油行業經濟增長的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以及加快體制的創新等方面是幾個必須加強的工作。特別是體制的創新,是樹立新的科學發展觀的重中之重。只有在體制機制上不斷有新突破,科學發展觀的樹立和落實才能有切實保障。

新的科學發展觀不僅強調全面發展,而且要做到協調與可持續。全面地可持續發展并不是一股勁蠻干。要合理規劃中國的石油分布形式和開采計劃,不能盲目地過度地開采,尤其要禁止掠奪性,破壞性開采。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是:人類應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在不損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發展。在當今石油行業的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只有在行業全面發展中追求可持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是轉變觀念,二是轉變方式,三要轉變體制,四要轉變作風。

2.可持續發展

當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對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利益的驅使下,人們對環境的索取越來越沒有節制。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石油,更顯示出其珍貴。但是有些人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合理規劃,造成了過度開采所帶來的環境破壞以及不可再生資源的迅速消耗。恩格斯曾明確指出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對于石油行業,保護環境,建立人與大自然協同進化的機制,走向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成為世界各國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

其核心是,包括石油工業發展在內的一切人類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必須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協調發展。

3.科教興國

近代中國石油的產生和發展的時代背景,是建立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的。這就突出了科技對中國石油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石油行業發展的重要位置,培養石油戰線所需的各類高素質人才,增強石油行業的科技實力,從而加速石油工業的發展,實現國家的繁榮強盛。

實施科教興油就是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指導下,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石油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科技實力以及向現代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石油人科技文化素質,把石油發展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

4.提高社會的石油需求

恩格斯曾說過:“經濟上的需要曾經是,而且越來越是對自然界的認識進展的主要動力”從歷史上來看,正是由于有大量的需求,才能使科學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和力量興起。而這同樣也適用于石油行業。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有了對石油的極大需求,以及不能滿足需求的重重危機,石油行業才有壓力,才有了緊迫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壓力變動力,就迫使我們放開手腳大膽鉆研刻意求新求發展,也迫使我們投入雄厚的資金去奠定石油行業技術發展的物質基礎。

5.發展創新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科技的發展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養,科技人才的培養。科技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

教育的發展狀況決定了石油行業科技的發展狀況。科技,依賴的是人才。任何一項偉大的科技成果都離不開一支有富有創造力,想象力的人才隊伍。石油行業需要有能力,更需要有創造力的人才,這樣,技術才能不斷得革新,帶來新的發展。教育的作用就是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有了教育,就有了知識的繼承,也就有了創新。教育,能保持石油行業的不竭動力,創新,能給石油行業注入新鮮的活力。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必須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教育結構調整,加大教育投入,不僅要提高石油高等教育質量,還要發展石油職業教育事業。

三、結語

自然辯證法為科技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行動指南,是認識石油形勢和現狀的望遠鏡和顯微鏡,是發展石油工業的重要思想武器。我們必須好好掌握運用于發展中國石油工業。

參考文獻:

[1]楊博文,譚祖雪.自然辯證法新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中文字幕| а√天堂8资源中文在线| 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在线视频 |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痉挛高潮喷水av无码免费| 亚洲 欧美精品suv|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japanese丰满少妇| 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国产96在线 | 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拍摄av现场失控高潮数次|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波多野结衣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爆乳2把你榨干哦|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尤物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天堂资源最新在线|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cn|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仓井空| 欧美老少配孩交|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www| 欧美最猛黑人xxxx|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