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4 16:24: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藥類行業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從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及市場潛力等方面,實例分析了我國現有的18家生物醫藥產業上市公司的發展和資本經營情況,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實例研究;資本融資環境;資本市場
自1993年6月29日我國第一家醫藥公司—哈醫藥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以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至2009年3月我國共有醫藥上市公司100家,醫藥板塊作為朝陽產業廣受投資者關注。醫藥上市公司已成為我國醫藥行業中具有一定規模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優勢群體,成為我國醫藥產業發展的主力。其中屬于生物醫藥領域的上市公司有18家,占醫藥行業的18%,代表了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利用資本市場的總體狀況。筆者將對這18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進行資本市場利用現狀的實證分析,以期對利用資本市場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1生物醫藥產業上市公司總體發展概況
生物醫藥是一個投入相當大的產業,前期的研究開發與后期的產業化都需要雄厚的資金作為保障。生物醫藥業的發展需要資本市場為其注入資金、專業技術和人才等多種現代生產要素。生物醫藥公司上市是走向資本市場利用的有效途徑,上市后的生物醫藥公司可成為龍頭企業,擁有組織制度優勢、市場組織優勢以及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優勢。
至2008年底,我國已有18家生物醫藥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發行股票,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籌集到大量生物醫藥業發展資金,同樣也說明我國生物醫藥業目前對資本市場的利用主要是通過股票市場進行的。自1993年第一家生物醫藥類公司—四環生物上市以來,深、滬A股市場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迅速發展到2008年的18家,流通A股從最初的9億元增長至44.08億元,增長了3.9倍。可見,生物醫藥業類公司整體籌資能力在不斷增強,生物醫藥業的投入不斷加大,有力推動了我國生物醫藥業的發展。
2生物醫藥產業上市公司資本經營情況分析
生物醫藥類企業發行上市進入證券市場,打開了通往資本市場融資的道路,為生物醫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積極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資本運營,為生物醫藥業的產業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企業實力不斷增強,業績穩定增長,為各公司上市后實施配股或發行債券創造良好條件。適時分析該類上市公司的資本運營情況,結合企業實際、經濟發展內在要求以及資本運營的規律,發現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適時進行資產調整與重組,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對于該類上市公司持續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2.1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分析
2002-2007年,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總體呈穩步增長趨勢(見圖1)。2002年平均每個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3.267億元,占醫藥類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1.87%;2007年平均每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已達到4.291億元,占的醫藥類上市公司的26.78%,年平均增長0.205億元,年增長率為5.89%。其中,長春高新、北海國發、交大昂立、錢江生化、星湖科技、誠志股份等6家公司的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在4億元以上,收入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3.842億元,年平均增長7.119億元;其余12家上市公司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長僅2.102億元。由此可以看出,在主營業務收入方面,僅1/3左右的上市公司以較大幅度增長,而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徘徊在2億元左右。
2002-2007年,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公司每年凈利潤為0.149億元,占醫藥行業整體水平的23.97%,變化范圍在0.01-0.31億元之間,年際間有較大的變化幅度。北生藥業、銀廣夏、深本實、四環生物、長春高新等5個公司的平均年凈利潤為負值,萊茵生物、達安基因、交大昂立、誠志股份、四環藥業、上海萊士、天壇生物、雙鷺藥業、華蘭生物、科華生物等10個公司的平均年凈利潤為0.519億元,是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48倍。由此可見,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年際間存在明顯波動,體現出一定的風險性特點,但超過一半以上的該類企業仍然可以獲得較大的凈利潤。
結合圖1來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在2002-2003年、2004-2007年分別是兩個逐年增長的過程。但在18家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中,1/3左右的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一半以上的公司凈利潤都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這些公司應該屬于本行業的優勢企業。但其主營業務收入雖逐年增長,凈利潤卻依然存在年度間的大幅增減變化,說明其年際間存在明顯的成本增減變化。
2.2凈資產收益率分析
凈資產收益率反映企業自有資金投資收益水平和資本運營的綜合效益,是企業獲利能力的核心指標。該指標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和債權人權益的保證度越高。2002-2007年,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41%、9.02%、8.23%、2.41%、-3.74%和3.85%,年度間有明顯差異。但誠志股份、達安基因、天壇生物、萊茵生物、華蘭生物、雙鷺藥業、科華生物、上海萊士等8個公司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6.83%,公司之間的差異范圍在5%-35%之間,年際變化幅度為12%-22%,屬于具有穩定凈資產收益的企業。而四環藥業、北生藥業、深本實、長春高新、四環生物、星湖科技等6個公司的年際間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負值,屬于自有資本獲取收益能力和資本運營效益較差的公司。說明生物醫藥上市公司之間、年際之間其資本收益和資本運營效益存在差異,也是其經營風險的體現。
2.3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分析
每股收益反映企業普通股股東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受的企業利潤和承擔的企業虧損,是衡量上市公司獲利能力時最常用和綜合性較強的財務分析指標。每股收益越高,說明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強。2002-2007年我國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為0.13元,年際間變化范圍在
-0.06-0.23元之間,公司間變化幅度在
-0.76-1.01元之間;其中上海萊士、雙鷺藥業、華蘭生物、科華生物、萊茵生物、達安基因、天壇生物、誠志股份、交大昂立等9個公司的每股收益高于生物醫藥業平均水平,達到平均每股收益為0.45元,公司間變化范圍在0.13-1.01元之間,年際間變化范圍在0.33-0.47之間。但深本實、北生藥業、銀廣夏、四環藥業、長春高新、四環生物等6個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為負值,星湖科技、北海國發和錢江生化等3個公司的年平均每股收益僅0.02-0.06元,遠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凈資產是上市公司年末凈資產(即股東權益)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2002-2007年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6年平均每股凈資產為2.16元,年際間在1.75-2.57元/股之間波動,公司之間的差異范圍在-3.24-4.23元/股之間。除了深本實和ST銀廣夏的為負值外,其余公司的均為正值,其中雙鷺藥業、交大昂立、華蘭生物等12個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高于生物醫藥行業整體平均值,年際間變化幅度在2.73-4.04元/股之間,公司間差異范圍為2.31-4.23元/股之間。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間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營,總體呈現出穩定發展的趨勢,但是生物醫藥公司之間和年際間存在明顯差異,其中50%左右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均比較高,顯示出穩定的高水平發展優勢,其資本經營狀況良好。
2.4我國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市場潛力分析
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與其他行業類上市公司比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場增長潛力。因為投資者投資股市除了希望獲得眼前的穩定收入外,更多的是期盼企業的高成長性和具有良好的未來發展前景。因此,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特征的生物醫藥類高新技術產業,必將是投資者投資追逐的熱點領域。
(1)生物醫藥業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產業。生物技術是當前高新技術研究開發的一個熱點,生物醫藥作為生物技術開發應用的前沿之一,在生物醫藥研發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高科技與資本對接,為生物醫藥類企業提供誘人的發展空間。作為典型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生物醫藥產業既有很高的投資收益和廣闊前景,技術創新活動又充滿風險性。但是風險往往與機遇并存,這也是風險投資的魅力所在。只不過在投入生物醫藥技術創新活動時,企業經營管理者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進行風險控制即可盡可能地避免之。
(2)獲利能力與上市公司本身直接相關。從每股收益來看,2002~2007年有67%的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具有獲利能力,50%的公司具有良好的業績,年平均每股收益達到0.45元,明顯高于醫藥行業的年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其余1/3的上市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為負值,盈利能力較差。說明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資本運營好的公司可以獲得明顯高于醫藥行業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對于投資選擇來說這也是風險性的一種體現。
(3)資產負債率較低,凈資產收益率較高。除深本實和銀廣夏兩個公司外,其余16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2006年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1.62%,明顯低于醫藥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60.83%。2002-2007年醫藥行業的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64%,而生物醫藥業為3.53%,其中近半數的上市公司更達到了16.83%。可見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在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中的突出地位。
綜上所述,約30%-50%的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在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指標方面明顯高于該類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屬于本行業的優勢企業,具有良好的資本運營和獲利能力;除此之外,年際間的差異也是影響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利用潛力的因素之一。
2.5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優勢分析
2003-2007年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9572.78萬元,是非上市生物醫藥公司的7.04倍;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利潤為5624.29萬元,是非上市公司的29.73倍。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都比遠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說明生物醫藥類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優越性。
3結語
目前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積極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資本運營,為生物醫藥業的產業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企業實力不斷增強,業績穩定增長,為各公司上市后實施配股或發行債券創造良好條件。
2002-2007年,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營,總體呈現出穩定發展的趨勢,其中約30%-50%的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在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指標方面明顯高于該類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屬于本行業的優勢企業,具有良好的資本運營和獲利能力;除開公司本身因素外,年際間的差異也是影響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利用潛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醫藥業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投資者投資追逐的熱點領域。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資本運營好的公司可以獲得明顯高于醫藥行業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大多數生物醫藥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較低,凈資產收益率較高。因此,我國的生物醫藥企業具有良好的市場潛力。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都比遠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說明生物醫藥類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優越性。
參考文獻
1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200……全8[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2國家發改委.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200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3中國科學技術部.中國統計年鑒200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1―0054―02
1引言
近時期,醫藥行業越來越擁擠,一方面歸因于患病的幾率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是醫院配資的不協調導致。對于患者的大量出現,對于醫藥的需求量當然會驟然大增,當然對于該地方的醫藥的配資需要合理的加大力度,對于患者的數量增加,考慮到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大量的患者經常選擇去有名氣、有實力的醫院,也給某些大型醫院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壓力,因此對于各地區醫院的醫藥的合理配資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一些醫院的醫藥的配備不均衡主要和醫藥物流成本相關,醫藥對于患者顯得重要,然而醫藥的價格也成為患者的致命殺手,醫藥物流成本大幅度上升,導致的醫藥的價格也相應的上升,因此研究醫藥物流配送成本,優化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對于遏制醫藥價格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未來一段時期的重點發展方向。
2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
醫藥產業是我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藥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良性的醫藥產業能為人們治病防病帶來好處,能夠有效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指數,特別是老齡化的今天,人們對醫藥產業的依賴性越來月強,沒有健康發展的醫藥產業,不可能有快速增長的國民經濟。
2009年,國家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局發了《關于加強藥品流通行業管理的通知》,該通知強調,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藥品流通資源上面,提升醫藥行業組織化程度,消除妨礙公平競爭的機制,實現藥品流通企業的優勝劣汰,確保農村以及偏遠地區的藥品供應,全面的保證藥品的供應的安全、長期、有效、及時。2010年,商務部再次強調,要充分發揮現有的流通網絡資源平臺,完善藥品流通網絡體系,不斷的提高農村和偏遠地區的藥品的供應能力。
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醫藥企業的優勝劣汰、整合兼并將成為醫藥行業發展的主題,醫藥總體發展趨勢將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醫藥行業集中化,新醫改政策要求醫藥行業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醫藥生產企業及流通企業的兼并和重組是未來醫藥行業發展的大方向,現行的醫藥行業發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藥企的不均衡分布,以及藥企之間的合作和配送不協調導致醫藥行業出現不同的病態反應,大城市的醫藥供大于需,而偏遠地區的醫藥卻得不到補給,因此醫藥行業集中化管理顯得很關鍵。
(2)醫藥企業規模化與規范化,新醫藥改革,政府重點支持具有戰略規模發展的醫藥企業,并且要求現在的藥企規范化企業發展,學習國外先進醫藥流通規范化流程以及醫藥的質量標準,企業的規模化發展支持,可有助于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對于醫藥的生產供應有著強大的后盾,因此醫藥企業規模化與規范化進程對于醫藥行業起著決定性作用。
(3)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現行的醫藥物流配送極不平衡,對醫藥物流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由于藥品的種類較多,物流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單單的某一家企業的醫藥物流是無法發揮規模經濟效應,近年來,政府也從宏觀上也做了一定的調整,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現在的許多醫藥物流中心的建設仍以單一企業為主題,缺乏企業的相互合作,從而導致醫藥物流的需要不足,無法實現物流配送的經濟效益,從而提高了醫藥的成本,而又閑置了物流資源和醫藥資源。
3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分析
對醫藥物流網絡優化分析,是近時期亟待解決的問題,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完善醫藥物流行業弊端,整合物流行業資源,提高醫藥行業服務質量,有利于我國醫藥行業物流設施的浪費和重復建設,可以進一步降低醫藥價格,從而一定程度降低醫藥總成本,將進一步的舒緩人們“看病難”等問題,從而促進社會醫藥行業健康發展。通過醫藥物流網絡優化分析,還可實現不同藥企之間的合作交流,進而實現“雙贏”,一方面醫藥生產企業能夠更加專注于醫藥產品的研發,另一方面藥企發揮自身的企業規模效應,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提高醫藥物流行業的競爭力,更加全面的覆蓋全國各地區,實現偏遠地區有藥可用,有病可醫等。
通過分析我國醫藥物流整合不夠、醫藥成本過高等缺陷,結合我國當前國情,以生產企業為導向的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以“籌備-組建-運行”這條主線進行國內醫藥行業改革,從而實現全面的醫藥物流網絡優化。首先分析當前醫藥物流及其聯盟的組織理論,然后進行市場機制研究,針對全國醫藥背景,確定物流模式,從而實現醫藥物流配送物流中的籌備,對于醫藥物流配送網絡的組建階段,考慮到不同的企業之間缺少合作,因此合作伙伴的選擇很重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也很重要,確保物流配送過程中的基本設施齊全,針對醫藥企業的組建,也應該注意利益的分配,從而規范化醫藥企業物流配送章程,確保醫藥配送可持續健康的發展;對于最后一個階段――運行階段,則可從信任管理和績效評價兩個層面進行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分析,信任管理有助于真個醫藥物流行業的健康的發展和規模化建設,而績效評價則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率。
對我國境外生產的醫藥產品在境內流通的渠道模式,主要流程可簡化為,境外醫藥生產企業生產醫藥,通過醫藥商進行醫藥藥品,商將藥品通過醫藥批發企業和連鎖藥店配送中心分發給醫療機構、單體藥店和連鎖藥店,最后送達給患者,這個模式也較好的實現企業高效運作,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境內很多店也省去了許多境外的物流運輸,因此有助于降低醫藥運輸成本,在這個配送路線上,醫藥商可直接將藥品送往醫療機構和單體藥店、連鎖藥店,甚至是患者,而省去中間的醫藥批發企業和連鎖藥店配送中心,從而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應急要求,因此這樣的一種醫藥物流配送網絡也是較合理的。
關鍵詞:SCP范式醫藥制造業市場結構市場績效市場行為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費用支出逐年提高,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是目前我國醫藥制造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市場集中度低,企業規模小、數量多,仿制藥多,產品創新性差等,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本文以產業經濟學中的SCP范式研究當前中國醫藥制造業的市場結構(Structure)、市場行為(Conduct)和市場績效(Performance)。根據實證分析得出醫藥制造業相關結論,并提出相應的醫藥制造業發展建議。
二、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總數持續增長,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的速度加快,醫療體制改革深入,醫藥行業有了足夠的發展,主要體現在:(1)市場規模:15年全國醫藥工業累計實現總產值25,537.1億元,占GDP的比重達4.23%;(2)利潤水平:2016年上半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64萬億元,同比增長10.14%,15年醫藥工業銷售收入達2.67萬億元,復合增長率15.3%;整體上,15年醫藥工業毛利率達28.1%,銷售利潤率達10.1%(3)終端市場:15年國內藥品終端市場規模達到1.383萬億元,10年至15年復合增長率15.41%。
15年,我國醫藥制造業企業達到7116個,實現營業收入2.55萬億元,同比增長9.10%,較2014年12.94%的增速下滑3.84個百分點,利潤總額0.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2.90%。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16年10月我國醫藥制造業主營業收入為2.235萬億元,同比增長9.7%,利潤總額為0.236萬億元,增長15.5%。整體上說,目前我國醫藥制造業維持“一降一升”趨勢,即營業收入增速下滑,利潤規模增速小幅提高。
三、SCP范式分析
(一)市黿峁
(1)市場集中度:市場集中度包括絕對集中度和相對集中度,絕對集中度是最簡單常用的方法,能反映產業集中狀況,是衡量市場競爭程度的重要標志,顯示市場的壟斷和競爭程度。因此本文選擇絕對集中度(CRn)對醫藥制造業市場集中度進行分析,其計算公式如下:
(表示銷售收入,n表示前n家企業,N表示行業中所有企業)
根據行業數據以及相關企業年報計算2011年到2015年5年醫藥制造業的CR4和CR8,得到如下數據:
按照貝恩法可知,目前我國醫藥制造業的CR4
(2)進入和退出壁壘。規模經濟壁壘:根據日本學家植草益對規模經濟壁壘的分類標準,規模市場比重的公式為:(S為總產量,N為行業內企業數。)2015年我國共有7116家醫藥制造業,d=1/7116=0.014%
(二)市場行為
(1)定價策略:通過市場結構分析,我國醫藥制造產業屬于競爭激烈產業,橫向合謀不易產生。但是,目前醫藥市場體系尚未完善,信息不對稱、藥品渠道不暢通等使企業選擇高定價高讓利的營銷手段,造成藥價虛高的現象,產生產銷縱向合謀的定價機制。
(2)廣告行為:醫藥制造企業的廣告投放一直較多,近年來始終保持整體快速增長趨勢,2015年上半年廣告投放主Top10共投放331.89億元,藥品廣告投放占比55%,同比增長8.5%。由于受眾對電視媒體信賴度最高,因此企業多選擇此類渠道。而醫藥電商由于政策限制、缺乏及時性等原因尚未發展良好,因此投放較少。但是醫藥電商發展是必然趨勢,所以幾年來搜索、導航和聯盟網站上的投放有所增加。
(3)兼并行為:我國醫藥行業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缺乏擴張能力。處于擴張企業規模、提升利潤、滿足經營需求的目的以及近年來的政策改革,醫藥制造企業并購整合不斷展開,2015年上半年,以化藥中藥生產為主的制藥企業并購案就高達47起。
(三)市場績效
(1)盈利能力:本文利用凈利潤(萬億元)和資產報酬率表示醫藥制造業的盈利能力:
近五年來,醫藥制造業的凈利潤呈增加態勢。15年的凈利潤是06年的7.81倍,資產報酬率較平緩,但相較于06-10年有較大增長,表明醫藥制造業盈利能力處于總體上升趨勢,績效不斷改善。
(2)償付能力:本文通過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表示醫藥制造業的償付能力:
2006-2015年期間行業資產負債率逐步下降,意味行業財務杠桿逐漸減小,企業的經營風險逐年減小。同時,行業產權比率呈現下降的態勢,資產結構趨向合理化,長期負債能力不斷改善。
四、建議
(1)鼓勵企業間并購:我國醫藥制造業集中度較低,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經營完善、技術先進且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兼并、合并和收購其他規模小、競爭力弱和有互補優勢的制藥企業,有利于進行低成本擴張,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可以避開地方保護主義等壁壘,擴大企業經營范圍和經營區域,增加市場占有率。
(2)支持研發創新和技術改革:我國醫藥制造主要集中于仿制藥的生產,研發投入較少導致技術改革、產品創新少,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相應措施支持醫藥制造企業引進國際技術加以更新改進,在消化吸收再創新中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生產創新性產品。
(3)加強行業規范管理,提高進入壁壘,降低退出壁荊何夜醫藥制造業進入壁壘低,不斷有新企業進入行業之中,造成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小的局面;而行業退出壁壘高,眾多虧損企業不能及時退出,導致資產流動性低。因此,政府需加強行業規范管理,正確調整進出壁壘,改善市場競爭壞境。
(4)發揮我國醫藥潛在優勢:我國醫藥行業具有獨特的中藥資源優勢,有較好的發展潛力。但由于中藥在現代化、規范化等方面的問題,其優勢尚未完全發揮。因此,醫藥企業需要加快中藥研究,提高中藥產品技術與品質控制,使中藥打入國際市場。
五、結語
醫藥行業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都屬于朝陽行業,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伴隨醫療體系改革,醫改政策出臺并穩健落地,我國醫藥制造業也將面臨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人們醫療衛生意識的增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疾病圖譜變化等一系列因素也推動著我國醫藥制造業快速增長。此外,醫藥電商也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醫藥制造業將迅猛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瑩瑩.基于SCP分析的我國醫藥制造業市場績效實證研究[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6.
[2]何苗.基于SCP范式的河南省醫藥制造業現狀分析[J].科協論壇,2009.
[3]張潔.我國醫藥制造行業市場結構與市場績效關系研究[D].西安交通大學,2008.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醫藥信息;培養模式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途徑更好地與人才培養目標相協調,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高校承擔著為地方培養人才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的職能,因此高校必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戰略轉移,實現從學歷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戰略轉移,在教育觀念和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一、應用型醫藥信息人才的需求現狀
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使信息技術一躍成為領導現代技術發展趨勢的主導性技術群,并進而成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奠定了人類社會邁向信息時代的技術基礎。隨著醫學科學、生物技術和制藥技術的迅猛發展,醫藥數字信息化是發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加強醫藥信息化的建設勢在必行,醫藥信息人才的需求強勁。相比其他專業目前人才需求相對過剩的現狀,醫藥信息人才這種有醫藥專業背景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結合的人才旺盛需求在現階段顯得格外突出[1]。
例如,各醫院信息中心的建設都是近十年的事,加上又沒有特別符合這一要求的專業生源,目前,醫院信息中心的人才來源基本有兩個途徑。一是IT專業或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這是許多醫院信息人員的主要來源,45%的人員是IT專業,55%則為相關專業,如生物醫學工程等。二是由原來醫院的醫務人員、統計分析人員轉到信息中心工作的。雖然這類人員的IT專業水平可能會比不上IT專業畢業的人員,但由于他們了解醫院和醫療,在了解醫院需求、提出方案、與醫務人員溝通方面會做得更好,更符合醫院的實際。可見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人才是具有強的競爭力,社會也是更加需要這一類的人才。醫藥信息類專業開辦正是為了培養醫藥專業知識和信息知識很好結合的人才。
二、培養醫藥信息應用人才的基礎和特點
如何培養出高質量的信息應用型人才以滿足醫藥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需要,已是擺在當前的十分突出的問題。醫藥信息學是一門研究計算機和信息科學在醫藥衛生領域中應用的學科,是計算機信息知識與醫藥知識的有機融合,它包括醫院管理、臨床、醫學教育、醫學研究、醫藥學文獻、醫藥統計及決策、醫藥實驗、藥品與醫療器械研制、醫學圖像處理、醫學生物模型和遠程醫療等信息系統[2]。雖然每年都培養了不少的計算機人才,但由于醫藥學相對的獨立性,所以,僅熟悉計算機知識但未掌握醫藥學基礎知識的人是不可能將醫藥學與計算機知識融會貫通的。目前我國醫藥院校中,僅有簡單的計算機普及教育,從事醫藥信息學研究的人才十分匱乏。所以,通過醫藥院校培養醫藥信息化人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一)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特點
首先,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著醫藥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需要加以設計的。在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等基本工作環節上,特別強調基礎學生具有適應在醫藥企事業單位工作需要具備基本適用的醫藥知識。而相對忽略對學科體系的強烈追求和對前沿性未知領域的高度關注。其次,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的能力體系也是以醫藥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需要為核心目標。在能力培養別突出對基本知識的熟練掌握和特別能夠解決醫藥行業信息化問題,這些問題因為醫藥行業的特殊性為其他計算機專業學生所不容易理解。再次,醫藥企事業單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強調與醫藥企事業單位實踐的結合,更加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如實驗教學、生產實習等,通常將此作為學生貫通有關專業知識和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
(二)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方向
根據醫藥信息實際需求,將專業定位為醫學技術信息處理、醫學價值信息處理和醫學語義信息處理三個培養發展方向。整合醫學信息學教育,以集約的形式,將醫學背景知識結合醫學信息學和計算機科學技術課程重新形成三個不同的課程集群,形成三個發展方向。一些課程組合作為基礎的課程集群,在公共基礎集群上,加上專業必修部分,輔助以選修部分,選擇發展方向,這也是目前和社會需求相掛鉤的最有效教學方式,代表了教學方向和趨勢。具體表示如表1。廣東藥學院學報,2007,23(4)第4期蔡永銘,等.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表1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方向改革高等教育要改革封閉式培養人才的方式,面向社會培養人才[5]。在多方位調查與論證的基礎上,根據社會實際需要,設立醫藥信息類專業或方向,全方位地為醫藥行業培養人才。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確立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即適應新時期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發揮醫院校的獨特優勢,實現現代科學知識、醫藥知識與醫藥行業實際的有機融合,為社會培養急需的應用型醫藥信息類專業人才。
三、培養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的措施
在醫藥院校中,如何培養高水平的應用型醫藥信息人才?國內尚無成熟的先例可供借鑒,因而這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如何界定,需要何種的課程體系、師資隊伍需要哪些知識結構、醫藥學知識與計算機、信息知識在有限的時間內采取什么樣的比例結構、采取什么樣的專業教材、教師學生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實際經驗等,都成為直接關系到這個專業方向畢業學生質量的高低、影響這個專業方向生命力的制約因素[3]。因此培養新時期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的關鍵措施必須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課程體系,師資隊伍首先具備應用型知識結構,師生積極投身醫藥行業的社會實踐。
(一)醫藥知識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實用化教學
重視實用性課程的開設是教學模式改變的重要特點。在低年級開設一些編程課程,這些實用性課程的開設,有利于消除計算機的神秘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高年級的課程設計題目采用與醫藥知識背景相關的課題題目,學生通過課程設計可以起到復習和運用所學習過的醫藥知識,同時又可以鍛煉解決醫藥行業信息處理問題的能力。千方百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課程設計項目大作業設計進行有效的團隊作業訓練。通過這種途徑學習學生具有區別于其他院校所不能夠達到的醫藥行業特殊知識背景的能力。
把培養目標映射到教學計劃中,制定合理科學的課程體系。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合理兼顧醫藥基本理論、基本課程、計算機與信息等課程的有機結合。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課程包括醫藥基礎課程、程序設計技術與應用類課程、信息技術與應用類課程和應用軟件類課程。醫藥基礎課程開設了基礎醫學概論、藥學基礎概論、臨床醫學概論、基礎化學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使學生掌握了基本醫藥的基礎理論。對程序設計與應用類課程,主要開設了計算機程序設計技術,以算法、案例驅動來介紹程序設計技術,教學語言主要是C/C#、Java等;在網絡編程方面,主要介紹JavaScript、HTML、CSS、XML等。從培養學生的能力出發,在課程的組織中,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完成項目,每學期學生要完成兩個較大的綜合性編程練習,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開發能力。信息技術與應用類課程主要開設數據庫理論與應用,對高年級學生著重介紹數據庫原理與分析、數據挖掘技術與算法等,對低年級學生主要介紹數據庫的基本應用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包括Internet技術、數據訪問與安全技術等。在應用軟件類課程的教學中,重視通過項目訓練培養學生的程序分析、設計和開發能力,幾乎所有軟件類課程,都有完成項目訓練的要求,項目訓練體現了對程序設計能力、開發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改革中進行嘗試,注重培養學生能力。
(二)加強與社會結合,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為增強師生對醫藥行業的了解,更好地將理論聯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充實應用型人才培養內涵,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利用一切可用的機會與資源,鼓勵教師學生走向社會走近醫藥行業,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鼓勵教師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參與醫藥行業的實踐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醫藥行業相關的科研活動;指導、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依據醫藥行業的特色積極參與相關大學生競賽活動;邀請相關的計算機專家與醫藥行業計算機高手為師生講學,使師生及時掌握國內外醫藥信息前沿知識及醫藥行業的最新動態。
(三)根據專業的需要建立師資隊伍,培養應用型專業教師
學生培養質量的高低,師資力量是關鍵,為保證醫藥行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的質量,重視師資力量的培養是重中之重。所以,為組建具有合理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的師資隊伍,應采取多種形式的師資培養模式。主要措施一是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引進高學歷、高層次、在計算機信息領域有較高造詣的學科帶頭人與專業教師;二是重視現有教師的再培養,鼓勵骨干教師朝應用型、交叉型知識結構的高學歷努力。只有在教師隊伍建設中注意醫藥類、計算機信息類、理論類、應用類知識結構的搭配與交融,才能保證各專業學生對應用型知識的需要。
四、結束語
開展新時期醫藥行業急需的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在醫藥院校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培養方案應遵循基本教育規律,緊扣醫藥信息人才社會的需求,構建一個正確合理的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周怡.醫藥信息學教育結構重組探析[J].醫學教育,2005,(6):79-80.
[2]周毅.醫學信息學的研究領域及人才培養[J].醫學信息,2005,(8):66-68.
[3]王愛軍.從醫院信息人才需求談開辦《醫學計算機應用》本科專業的設想[J].西南國防醫藥,2003,(4):35-37.
醫藥板塊經歷了2010年業績超額透支后,2011年開年以來股市表現低迷,行業增長也受到市場質疑,目前行業估值已接近27倍PE;但是通過對目前人口結構狀況、消費未來增長帶來的巨大需求以及行業目前的增長狀況等因素分析后表明,目前醫藥產業增長依然穩健,行業未來增速有望保持在27%以上,而且這種需求將隨著人口的結構變化以及消費刺激而加速,因此預測板塊估值修復在即。
首先在人口老齡化上,預計到2014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億人,2016年達到3億人,我們認為,老齡化因素的加速將是醫藥市場需求的決定性因素,而背后的消費升級將是行業快速增長的催化劑。
其次,2011年一季度醫藥行業制造業收入增速和利潤增速分別為27.74%和22.29%,低于整個工業平均收入和利潤增速,我們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通漲導致了資源類和很多消費品產品價格大幅上漲,遠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致使醫藥行業相形見絀,同時醫藥行業受制于降價因素影響行業增速并沒有超出市場預期,因此行業增速對比其他行業并不明顯,但實際上醫藥行業增長依然一如既往。
最后,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前期出臺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僅僅是整個醫藥行業2011年的預演之作,未來很有可能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等行業政策,因此行業政策刺激將有利于醫藥股進行估值修復。
本期我們選擇居評級上調的萊美藥業、翰宇藥業進行簡要點評。
萊美藥業(300006)
收購兼并加速公司做大做強步伐
公司專注于注射劑的生產,主要產品分為抗感染藥系列和特色專科藥兩類,以喹諾酮類為代表的抗感染藥是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抗感染藥系列產品新,市場空間廣闊。甲磺酸帕珠沙星作為第四代喹諾酮類抗感染藥,該品種是近幾年增長最快的喹諾酮類抗感染藥之一,預計未來高速增長的態勢將維持,未來公司該產品有望隨著募投項目的達產繼續放量。氨曲南制劑是抗生素制劑中增長最快的品種,隨著醫改、社區醫療、新農合的推進,氨曲南制劑有望持續穩定增長。未來該產品有望受益于氨曲南制劑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增長前景看好。
募投項目原料藥部分今年有望達產。原料藥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工,預計將于今年6月份投產,氨曲南原料藥以及伏立康唑原料藥將實現對外銷售,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同時,制劑產能目前仍是制約公司發展的瓶頸,公司將通過車間改造等手段增加產能。
收購兼并加速公司做大做強步伐。2010年下半年,公司先后收購了康源制藥以及禾正制藥,收購康源制藥有助于加強公司在包材上的優勢,收購禾正制藥在豐富公司中藥產品線的同時也有助于后續新中藥品種的銷售。
公司已具備國際化合作的條件。公司具有強大的研發實力以及高標準建設的制劑生產基地,從全球目醫藥行業產業轉移的發展態勢看,我們預計將來公司有可能會與國外大的制藥公司在研發和海外市場的拓展上展開多方位的合作。
翰宇藥業(300199)
受益醫保擴容
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12萬元,同比增長104%;凈利潤1275萬元,同比增長407%;每股收益0.13元。每股經營性現金流為0.03元。凈利潤增幅大于收入增長幅度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補貼的大幅增加導致營業外收入同比增長203%;一季度綜合毛利率同比升高11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為33%,同比大幅下降17個百分點。
受益醫保擴容,公司胸腺五肽、特利加壓素放量銷售,帶動業績大幅增長。公司是國內少有的“三位一體的”多肽藥物專家,業務涵蓋多肽制劑、多肽原料藥以及客戶定制多肽。一季度國內制劑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991萬元,同比增長99.09%,此外客戶肽和原料藥實現營業收入320萬元,同比增長162%。主要是由于胸腺五肽醫保范圍擴大,由原來的3個省擴容到13個省,特利加壓素進入10個省醫保,醫保放量,帶動業績的大幅增長。
研發費用加大,后續產品值得期待。公司研發費用大幅增加,導致管理費用同比增長39.88%。公司是我國研發實力最強的合成肽企業之一,目前已經擁有16個多肽制劑的生產批文;2011年首訪藥物艾菲肽有望獲得生產批文,2012年卡貝縮宮素、胸腺法新、阿托西班等仿制藥也將陸續推出,研發投入加大,未來新產品疊加效應將愈加明顯。
電子行業:業績增長放緩
在投資評級下調的25只股票中,電子行業有3家公司入圍而名列榜首,具體原因何在?
今年一季度,A股電子板塊實現總營業收入558.30億元,同比增長21.42%,凈利潤23.58億元,同比增長20.29%;同期滬深300板塊板塊營業收入558.30億元,同比增長28.67%,凈利潤4239.19億元,同比增長23.72%。
從子行業來看,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長最快的子行業是磁性材料行業,營業利潤增長最快的行業依然是半導體行業,10個子行業中有6個子行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速低于營業收入同比增速,顯示器件和光電行業出現了利潤負增長。
板塊估值相對滬深300的估值溢價率居高不下加劇風險。從我們統計的BH電子指數估值來看,目前電子行業估值為47.12倍,而同期滬深300指數僅有13.76倍,電子行業板塊不具有估值優勢,從細分子行業來看,半導體、照明、磁性材料估值相對較高,印刷電路板估值較低。從BH電子行業指數相對滬深300估值溢價率來看,目前電子板塊估值溢價率為342%,仍然處在歷史高位。這種高估值以及高的溢價率,加大了行業的估值下行風險,而且從一季度業績來看,行業今年實現30%以上的營收同比增長確定性較小。
本期我們選擇居評級下調的聚光科技進行簡要點評。
聚光科技(300203)
公司面臨三大風險
未來2-3年,國家將不斷加大對環境監測的投入,環境監測系統市場規模CAGR將達20%以上,我們預計到2013年,整個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同時隨著生物沼氣、生物制油等環保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工業過程分析儀器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市場規模CAGR將超過15%。
關鍵詞:醫藥行業;投資價值;中藥企業
一、行業情況介紹
2017年,醫藥行業進入政策密集期,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家級主管部門及地方主管部門陸續頒布了2000多項醫藥行業有關的行業政策及行政命令,這些政策直接與醫藥行業結構性調整相關,說明醫藥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從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數據可以看出,醫藥制造業2017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8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2.5%;實現利潤總額3314億元,較上年增長17.8%。在我國“十三五”規劃中,醫藥行業被定性為戰略性朝陽新興產業,成為《中國制造2025》中的重點發展領域,在此大背景下,醫藥行業的地位日益提高。根據國家工信部數據,在2017年1月至9月間,醫藥行業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增速既高于同期又高于全國工業增速,在工業全行業占據第一。進入新世紀,我國人口結構變化開始加速,占較大人口比例的“50后”開始步入老齡,我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社會對醫藥產業需求很大。近幾年,國家大力鼓勵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投入加大導致資本市場發展迅速,使得醫藥工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醫藥工業盈利水平平穩增長,2018年我國醫藥行業收入達到23986.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094.2億元,累計增長9.5%。
二、同仁堂中藥企業基本情況介紹
(一)企業介紹同仁堂是中藥行業久負盛名的中華老字號。公司始終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制藥的古訓,堅持“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企業文化,以“尊古不泥古,創新不失宗”為宗旨,大力推動傳統中成藥生產走向制藥工業現代化。上市21載,同仁堂已發展成為擁有國內最先進傳統中成藥生產基地、傳統中成藥年產量最大的現代中藥產業集團。同仁堂以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等為代表的十大王牌產品以及眾多經典藥品,家喻戶曉,蜚聲海內外,在臨床病患治療中盛享美譽。多年來,通過穩健的經營管理,上市公司實現了優質發展,通過持續的現金分紅,實現對投資者的長期回報。公司緊跟政策方向,牢牢把握機遇,為實現同仁堂“做精、做優、做強、做長”、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懈努力,為中醫藥振興貢獻力量。
(二)企業發展優劣勢分析1.優勢。同仁堂中藥企業發展優勢主要集中在品牌、產品、研發及市場營銷四個方面。(1)品牌:北京同仁堂創建于1669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全國中藥行業的著名老字號。三百多年間同仁堂恪守古訓絕不偷工減料,制藥過程精益求精,產品具有獨特的配方,選用上乘原料,制作工藝優良,使其產品質量得到很好保證,其產品在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暢銷。可見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2)產品:公司的主要產品品種為安宮牛黃系列、同仁牛黃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絡系列、六味地黃系列、金匱腎氣系列,目前這些產品已經逐漸成為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成為公司未來盈利的重要保證。(3)研發:公司科研部門重點圍繞原有品種二次科研、生產工藝改進、新品開發、標準化建設等方面開展工作,同時充分挖掘產品科學內涵及潛在價值,形成學術推廣資料,為產品營銷和臨床精準定位提供支撐。公司研發投入在傳統中成藥制造行業中居前,從行業整體來看占收入比例不低于同行業水平,研發投入占凈資產比例居行業中間水平。(4)市場營銷:公司營銷團隊繼續在“以品種運作為核心,以終端工作為方向”的思想指導下,堅持“管理做優、產品做大、渠道做實、市場做透”。現有四類品種群在經過近2年的時間運作與維護下,各類品種定位更加清晰,分類定策更為明確。主力品種中的一線大品種———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通過建立聯合營銷模式,報告期內有效理順經營秩序、渠道價格保持穩定、產品流向總體可控,對市場把控能力有所提升,延伸渠道帶動銷售上量,實現多方共贏。2.劣勢。公司主要從事中藥產品的生產、銷售,根據中國證監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公司屬于醫藥制造業,核心業務為中成藥業務。公司目前的業務主要集中在中藥制造領域,在西藥及藥劑方面涉及較少,業務范圍面比較單一。其次,同仁堂主要生產基地和營銷市場集中在國內,國際化程度低,且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很難在國際市場上有重大突破。隨著我國衛生健康事業進入發展新時期,老百姓的健康需求發生很多變化,同時醫改導致醫療服務格局產生了重大調整,加之互聯網時代各種新技術的涌現,必將推動醫療服務的升級優化發展。在互聯網新時代,“互聯網+中醫藥健康產業”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熱點。
三、主要財務指標分析
財務分析就是利用會計信息分析企業的各項財務能力,如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等。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公司的管理層能清楚了解公司基本情況,為制定公司經營策略奠定基礎,同時也能為相關投資者進行投資提供參考。本文以同仁堂2016—2018年的財務數據為基礎,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采用比較分析法把公司與行業作比較,分析公司財務在行業中處于怎樣的水平。
(一)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反映的是公司獲取利潤能力,只有盈利好的企業才能談生存和發展,因此盈利能力是影響公司長期發展的關鍵性指標。盈利能力同時也是股東、債權人、管理層關注的指標,股東需要以該指標作為投資參考,管理層通過該指標關注自己治理公司是否具有成果,債權人依靠該指標作為參考看自己是否具有獲得本息償付的保證。本文選取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來分析同仁堂和行業的盈利能力。從表1可以看出,2016年至2018年三年間,凈資產收益率由12.51%增長至12.83%,銷售毛利率由55.75%增長至58.19%,銷售凈收益率先增長后下降,2016年由12.92%增長至13.02%,又由13.02%下降至12.83%。整體來看,盈利性指標都處于增長中,可見同仁堂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增強。從行業角度看,凈資產收益率從2016年的13.92%下降至2018年的8.46%,銷售毛利率三年間呈小幅度上升,由55.75%上升至58.19%,銷售凈收益率從15.14%下降至10.73%,除了銷售毛利率保持穩定外,其他都呈現下降趨勢,在此背景下,同仁堂的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收益率均保持增長趨勢,盈利能力增長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二)成長性分析企業成長能力也稱增長能力,通過對其成長能力分析,可以評價企業發展潛力的強弱和變化,進而為企業調整戰略目標,制定經營戰略和財務戰略提供信息支撐。而企業的投資人和債券人也可以通過衡量企業的發展能力,決定是否對企業進行投資或追加投資、是否對企業提供融資或進行債務重組。本文選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和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來分析同仁堂和行業成長能力。從表2可以看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三年呈下降趨勢,增長率分別為10.96%、10.63%、6.23%,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三年間從4.85%下降至0.22%。除了這兩個指標下降外,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卻在保持增長中,由2016年的6.59%增長至2018年的11.49%。雖然除了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在增長外,其他指標呈下降趨勢,但成長能力的各項指標都為正,說明同仁堂正在逐步發展和成長。同樣,行業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為15.86%、13.52%和13.7%,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105.4%、28.56%和59.42%。同仁堂的成長性指標雖然為正,但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但從成長能力來看,同仁堂和行業都處于上升的成長軌道。
關鍵詞:醫藥企業;互聯網;醫療行業;互聯網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2107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令世界震驚,醫藥行業作為朝陽產業也在迅猛發展。總理在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制訂“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從目前情況來看,傳統醫藥企業普遍經受著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例如以天貓醫藥館為代表的平臺型醫藥電商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大力整合醫藥供應鏈資源;好藥師則發力B2C電商,謀求線上線下的高度整合;更有大量的創新移動電商醫藥渠道、醫生P2P平臺等,這些無不對醫藥企業的傳統經營模式產生重大沖擊。從長遠來看,醫藥企業未來發展勢必應該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做到順勢而動。另外,中國醫藥市場巨大的潛力和空間吸引了國際上眾多知名外資藥企,這對國內醫藥企業又形成了另一重大沖擊,大多數中國藥企尤其是中小型藥企與其相比,明顯缺乏競爭優勢,尤其在互聯網領域,更是難以與發達國家抗衡。因此,中國醫藥企業如何改善傳統的線下經營模式,制定有效的互聯網發展對策,從容應對全球化的競爭環境,提升國內外的競爭實力,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對我國醫藥企業互聯網發展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尋求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行業自身內在規律,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對策。這有助于尚未成熟的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認清發展道路和目標,能夠有效推動醫藥企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地滿足顧客對醫藥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以至于有力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
二、我國醫藥企業互聯網發展現狀分析
本部分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我國醫藥企業互聯網發展現狀
從2005年藥房網獲得第一張醫藥B2C牌照以來,醫藥電商經過了十年左右的發展。據統計,2014年我國網上藥店總銷售額達68億元,2015年已突破百億元大關。
現有醫藥電商模式包括B2B 模式、B2C模式、O2O模式。其中,B2C最多,B2B因企業之間信息化對接難,發展緩慢,O2O處于探索中。B2C模式包括自I式和平臺式兩種,自營式是企業自營多品種醫藥,向消費者提供醫藥電商服務,平臺式是第三方B2C平臺為買賣雙方提供醫藥交易服務;B2B模式包括政府主導下的B2B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即非營利性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平臺和藥企B2B,即生產商、批發商、醫療機構之間的交易服務平臺; O2O模式簡言之就是線上下單線下取藥,現階段除醫藥電商B2C企業提供的O2O服務外,其他醫藥O2O企業大致分為三類:獨立醫藥O2O企業,如快方送藥、藥給力等;有傳統企業背景的醫藥O2O公司,如叮當快藥、藥急送等;大型互聯網公司提供的醫藥O2O服務,如百度提供的藥直達平臺、阿里健康提供的醫藥O2O服務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僅僅提供附近藥店信息展示而不提供配送服務平臺的醫藥O2O項目。
據 《2015中國醫藥電商發展藍皮書》 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CFDA共發放526 張“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其中第二方批發交易類B2B證書(即B證)112家、第三方平臺交易資格的企業(即國A證)26家、網上零售類B2C證書(即C證)388家,占比分別為213%、49%和738%,C證所占比例最大,獲得B證和C證的即傳統醫藥背景的公司共有501家。但是由于醫藥行業相對于其他行業具有特殊性,國家法律法規約束性較強,因此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尤其是醫藥零售行業的互聯網發展進程一直比較遲緩。
當前,隨著“互聯網+”政策的進一步明朗,我國未來醫藥電商的發展潛力巨大,將呈快速增長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難以抵擋萬億元級市場的誘惑。2015年12月7日,全國首家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誕生。同年12月10日,“全國首張電子處方”開出,它突破了網絡問診的限制。可以預測,未來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醫院將精力更多集中于提供醫療服務,而把藥品銷售的功能出讓給零售藥店或網上藥店;促進醫藥、醫療和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企業的共享,推動醫藥電商加快跨界融合與發展,將是藥品零售行業未來服務模式轉型的關鍵。
由此可見,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傳統醫藥企業紛紛朝互聯網方向發展,做起了醫藥電商。新興的創業型互聯網企業也在不斷試水,探索互聯網醫藥快速發展的路徑。但我國醫藥企業的互聯網發展之路依然困難重重,與國外互聯網醫藥企業差距巨大。
(二)國內外醫藥企業互聯網發展現狀對比
美國是藥品電子商務開展較早的國家,政府積極支持藥品電子商務的發展。該國的藥品互聯網銷售目前已形成B2B、B2C、第三方藥品互聯網銷售交易平臺(公共交易平臺)等多種形式并存的局面;而且第三方物流網絡非常發達,能夠及時完成藥品的分銷與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