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醫基礎理論特點

中醫基礎理論特點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08 16:59: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基礎理論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醫基礎理論特點

篇(1)

1.1中醫基礎理論特點中醫學不斷在臨床實踐中獲得完善與發展,是綜合化、系統化、動態化的一門科學體系。總的來說,中醫基礎理論具有三大特點,分別是開放系統性、實踐指導性與哲學思辨性。中醫基礎理論的這些特點是中醫學發展的基礎,也是中醫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中醫基礎理論具有開放系統性,能夠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完善。中醫基礎理論發展之初,便將各種學科融合作為基礎理論產生與發展的基礎。中醫基礎理論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吸收融合社會學與自然學的研究成果,融匯成綜合的理論體系,在中醫基礎理論發展中這些學科理論占據著理論基礎與源泉的地位。中醫基礎理論具有實踐認知性,中醫基礎理論之所以具有實踐認知性是因為基礎理論的發展同步于臨床實踐應用,中醫基礎理論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臨床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因而具有實踐認知性。中醫基礎理論還具有哲學思辨性,中國古代的中醫學屬于自然科學范疇,其形成與發展與哲學密切相關,如其中的陰陽五行學說等都是中國哲學的基礎理論,中醫也有相關的應用研究,并已發展成中醫學的基礎理論。1.2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方法與創新近年來,中醫基礎理論學科體系不斷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斷發展,已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且多元研究方法的應用也提升了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系統性與科學性。現階段,應用比較廣泛的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包括文獻研究、理論研究、臨床研究、實驗研究、交叉學科研究等。其中文獻研究主要是針對中國古代的醫學文獻解讀與參考;理論研究主要是針對中醫基礎理論及理論學科框架進行的研究;臨床研究主要是病證研究、藥方研究、治則治法研究等;實驗研究則是利用現代化的實驗設備與手段進行的藥理研究與療效研究,并基于實驗進行藥理診療理論闡述;中醫基礎理論研究中的交叉學科研究主要是將醫學與數學、信息科學、天文學、哲學與氣象學等結合,并進行醫學實踐闡述醫學理論。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方法還在不斷完善,而且創新因素不斷增加,信息化水平與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甚至有學者著力進行技術方法創新以不斷推進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

2中醫基礎理論發展規律與態勢研究

2.1中醫基礎理論發展及其必要性我國的中醫理論源于先秦醫學,其基本理論體系發展成熟于漢代之前,是中國現代中醫學的基礎,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離不開對古中醫學的繼承與創新。中醫主要關注人類活動,并對人類發展的身體技能與規律進行探討總結,并在反復總結、論證、概括的基礎上進行理論體系的構建。在中醫基礎理論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眾多醫學大家的醫學理論探討,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形成意義突出,也決定了我國中醫理論研究的發展方向。中醫基礎理論作為中醫發展與創新的核心,其中的認知思維與理論特點對中國現代中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中醫的發展不能脫離中醫基礎理論框架,也不能進行中醫基礎理論的片面取舍,導致中醫研究精髓缺失。2.2中醫基礎理論發展的規律研究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具有必然性與不可逆轉性,現階段的社會需求與疾病演變都對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并基于中醫基礎理論發展規律不斷在實踐中創新應用,對推進中醫基礎理論的突破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現階段,中醫基礎理論在發展與研究中已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中醫基礎理論發展規律性不斷強化。中醫學從產生之初便與其它學科相結合,并注重對生命與自然的整體性、能動性及發展性的研究總結,近年來更多的是與西方現代科學的結合。現階段,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不斷進行整理、吸收與改造活動,還充分運用各種創新思維方法進行理論研究與診治技術創新。中醫基礎理論發展基于傳統醫學學術思想與臨床應用的基礎不變,又加入了現代科技因素,發展更具有能動性。中醫基礎理論研究以臨床應用為基礎,但其對臨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態勢。傳統中醫的發展都以臨床需求為推動力,可以說中醫理論是在臨床應用中完善發展的,由此看來,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對臨床需求過于依賴。中醫基礎仍與中醫臨床學科相結合,但發展已呈現出臨床依附弱化的趨勢。中醫基礎理論開始注重假說臨床驗證,這是中醫的進步與創新。中醫基礎理論發展中假說量不斷增加,迎來了新的發展。近年來,中醫不斷與西方學說理論相結合,各種假說應運而生,如中醫著重臟象學說中臟象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并就傳統中醫經典學說進行論證,這是對中醫科學化水平的創新探索,意義重大。中醫基礎理論發展還進行語言創新與規范。中醫發展歷史悠久,其中含有眾多古言詞匯,以致在使用過程中術語混亂,規范性缺失,且由于語言障礙,眾多的中醫理論不能被廣泛解讀與傳播,影響了中醫的可持續發展。中醫基礎理論的語言創新極大地提升了中醫基礎理論的嚴密性、準確性與嚴肅性。此外,中醫基礎理論語言規范過程中還進行了新的理論補充創新,剔除了中醫基礎理論中比較含混的理論詞匯,推進了中醫理論的系統發展。

3中醫基礎理論創新發展途徑

3.1中醫基礎理論創新性發展的必要性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是整個中醫學發展進步的關鍵所在,隨著近年來中醫學發展的新要求,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必須進行理論創新,與時俱進。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已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但我們仍應注重中醫基礎理論創新,并在理論創新的同時加大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結合應用,力求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用成熟正確的理論指導臨床實踐。3.2中醫基礎理論創新發展的途徑中醫基礎理論發展與創新具有必要性與緊迫性,進行有效的中醫基礎理論創新需先進行創新途徑探討,筆者認為中醫基礎理論的創新需遵照中醫理論發展的趨勢,以自然科學為基礎不斷推進中醫理論研究,此外,中醫基礎理論的創新還要加大中醫理論與其它多學科的結合,加大創新宣傳。筆者認為要將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引向科學實證研究的方向,是當代中醫理論發展的趨勢所在,以實現中醫理論的實質進展。

4結語

篇(2)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41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8-2214-01

中醫基礎理論是以中醫經典著作《內經》為理論淵源,融會了歷代著名醫家的真知灼見和創新觀點的一門課程,是研究和闡述中醫學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學科,是中醫學的專業基礎課。對剛入學的中醫專業學生來說至關重要。中醫理論形成于兩千多年前,根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文字古奧,內容博大精深,在認識論、方法論、思維模式、概念體系等方面均具有較強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中醫基礎理論所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已習慣于中學期間形成邏輯思維的大一新生。因此,要使學生們真正透徹領會抽象而古奧的中醫術語、概念、學說并不容易,例如:五行學說、臟腑概念、氣血津液等。調查發現,學生們普遍認為接受起來比較困難[1]。這就使得初學中醫知識的學生們常常會產生畏難情緒。傳統的中醫基礎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上主要就是教師講、學生聽,“黑板、粉筆與教材”的滿堂灌式教學模式,乏味枯燥,也不利于學生理解文字深奧的中醫基礎理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中醫知識的熱情和興趣,是較快較好地掌握中醫學的思維方法和基礎知識的重要前提。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學人員所面臨的共同課題。筆者認為,在傳統的中醫基礎理論教學模式中合理的引入相關教學病案和增加師生互動式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1.合理引入教學病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學習興趣能有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有助于挖掘他們自身的學習潛能。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設計中的重要內容。現代中醫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是西醫院校的基礎理論為主的教學模式,容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失去對中醫基礎理論學習的興趣。中醫理論源于臨床實踐,并不斷完善于臨床實踐。根據“先感知、后理解、再鞏固、終運用”的學習基本心理過程,中醫學習過程中的感性知識只能從臨床中來獲得,中醫傳統學習模式是“家傳”和“師授”,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早期中醫教育中的重要性[2]。因此根據目前中醫課程的純課堂教學設置情況,結合傳統中醫教育的“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特點,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教學中應用臨床病案,通過模擬臨床激發中醫專業學習興趣并強化教學效果。例:在病因“痰飲”章節講解中,可以通過以下病案分析講解:“王某,男,50歲。面部及雙下肢反復浮腫時間6年余。因勞累導致雙下肢再次浮腫,按之則凹陷。臉色暗淡無光澤,口淡乏味。形體消瘦,腰酸體倦。怯寒肢冷,減退。舌質淡胖,脈沉細”。問:“此患者的水腫癥狀,主要與哪些臟腑的哪些生理功能失調有關?為什么?”

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和分析,學生明白了病為水腫,其病機為脾腎陽虛導致津液代謝失調。然后讓學生回顧津液的生成輸布過程以及參與津液代謝的臟腑的生理功能,這就啟發性的加深了學生對廣義痰之水濕痰飲的理解。當然,在應用病案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切合教學目標,淺顯易懂并把握好教學時間,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采用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中,往往以“滿堂灌”的模式為主進行授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影響了教學效果。互動式教學法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用原有的知識結構去理解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相關問題的討論、分析解答而掌握新的知識[3]。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從前蘇聯引入后,許多課程教學便廣泛采用,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之中最常用的是課堂討論法[4]。因此,筆者認為在中醫教學中開設討論課,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在討論課中,把握階段教學目標,要注重加強對學生思維方法的橫向引導,并對相關知識進行強化訓練。在進行專題討論時,要精心選擇討論專題,最好選定橫跨不同章節的專題內容:如“臟腑關系”部分。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討論一對臟腑之間的關系,并派代表到講臺進行“演講”,然后再由其他同學進行相關的補充。發言之后,老師和其他同學提出相關問題,由發言組的學生當場解答,最后由老師總結同時根據各組的表現予以細致的點評。引導學生透徹理解題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關原理,能將相關知識前后貫通,進行分析、總結,得出結論。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充分理解中醫基礎理論,在理解的基礎上思考、鞏固,從而能自覺運用和分析相關問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結語

總之,“學無定法,教無定規”,中醫基礎理論是構筑中醫藥學的基石,授課教師做好中醫基礎課程的教學能很好的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中醫專業的動力。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深刻體會到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教學病案和互動式教學方法的作用。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培養了學生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既加深學生對中醫基礎理論的理解,又鍛煉培養了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因此,認真研究每一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及與之相適宜的教學內容,并將教學方法融于教學過程,這樣才能保證中醫基礎理論知識能較好的傳授給學生,并為后期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l]王蕾,李春英,張炎,等.中醫基礎理論教學調查情況分析[J].中醫教育,2000,19(6):23.

[2]吳鴻洲,程磐基.古今中醫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12):10-13.

篇(3)

關鍵詞:中醫基礎理論;MCAI;教學軟件;開發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利用多種現代化設備,多方式?多渠道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縮短學時,提高教學質量,己成為當前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1]?把MCAI引進課堂教學之中,是教學科學化和現代化的重要環節?MCAI(Multimedia Computer_assisted Instruction)是指以計算機為重要教學媒介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具有單位時間內信息量大?形式活潑多樣?題材豐富形象?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便于學生課后復習?查詢?自測等優勢[2]?Authorware是目前最好的制作CAI課件的軟件,具有很好的組合性?能把文本?圖像?影視?動畫?解說等教學素材以及運用flash和powerpoint制作的課件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因此,本課題組開發《中醫基礎理論》MCAI軟件以Authorware為主?

一?《中醫基礎理論》教學軟件開發的意義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學的主干和入門課程,在中醫教學中占重要地位[3]?但是它的知識紛繁雜亂,思維抽象,且好多內容都是直接以結論的形式呈現?學生在高中以前接受的是數理思維,則入大學接觸《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往往對傳統中醫思維及表達方式不習慣,并對其科學性與使用有效性存有疑慮?而傳統的中醫基礎理論教學模式和方法過于注重教師的講授?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思考?主觀體驗,也忽視了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這些問題直接削弱學生學習的動力[4],使教和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困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通過精心設計和編排,以Authorware7.0軟件為主,結合其它圖片?聲頻?視頻?動畫等制作軟件把相關內容制成MCAI軟件應用于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保證了《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內容標準化?使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組織形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或反復利用MCAI軟件自學?從而達到掌握先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為提高《中醫基礎理論》教學質量和效率,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同時,由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時間收集素材資料,需要大量的時間設計制作,也需要具備整體設計創意的素質,因而《中醫基礎理論》MCAI軟件的開發可以為其它中醫課程的多媒體教學提供借鑒,為新教師提供多媒教學課件范例?尤其是西醫各專業的《中醫學》,因大部份內容與《中醫基礎理論》相同,如“陰陽五行”?“臟象”?“經絡”?“體質”?“病因病機”?“防治原則”等,按《中醫學》教學大綱的要求,作適當修改就可以用于《中醫學》的教學?

二?必要的前期準備工作

前期準備工作非常必要,只有做好各項準備,制作出來的軟件才能更適應《中醫基礎理論》的教學?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建設?在開發《中醫基礎理論》MCAI軟件之前,我們認真研究教學法,多次組織教育教學思想討論,發表有關教學論文數篇,并已建設《中醫基礎理論》的精品課程?網絡課程建設?試題庫等?

2?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可以通過參加多媒體教學學習班和自學等形式?尤其是Authorwere和Flash等軟件,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我們還通過參加省多媒體教材比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3?資料收集?包括各版《中醫基礎理論》教材,相關的參考資料(包括中基教學參考書?MCAI軟件研發相關資料等),更重要的是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圖表?視頻?動畫等?

4?源程序的制作?在開發《中醫基礎理論》MCAI軟件之前,先用Authorwere7.0或FlashMX制作各章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測試題(有時間限制,測試完畢自動顯示成績并保存),運用于教學中并收集師生的反饋意見進行合理修改?

三?開發思路

我們的思路有四個方面:

1?如何把中醫基礎理論相關知識融合在MCAI軟件中,充分發揮其優勢和科學性,以更適宜學生自學?我們對近三年來中醫基礎理論新的教學改革觀點和MCAI軟件制作新動向和趨勢等資料進行詳細的整理?歸納?提煉,為軟件的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2?在現有多種測試題課件源程序的基礎上,探討如何開發綜合測試?考核系統?可以吸取執業醫師考試和職稱考試的經驗,結合《中醫基礎理論》性質和大一學生的特點進行研究?

3?探討MCAI軟件如何與中醫基礎理論教學過程恰當地結合?依據教育心理學原理來創設良好的氛圍,處理好“主導”?“主體”?“工具”的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依據合理的教學價值取向,靈活有效地選擇使用MCAI軟件來優化教學過程,達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中醫信息素養?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具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的目的?

4?剖析MCAI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使用MCAI軟件應注息和遵循的原則?使用策略等,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

多媒體教學有諸多優勢,但并非盡善盡美?下一步我們將對傳統教學模式和MCAI軟件教學模式進行比較?研究,以開發出更科學的教學軟件?

參考文獻

[1] 劉甘娜.多媒體應用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胡霞.中醫基礎理論多媒體MCAI的應用評價及前景展望[J].中醫基礎理論教學.2002.12.

篇(4)

【關鍵詞】 多元化教學法;《中醫基礎理論》;中醫教育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專業課程體系的主干課程,是學生后續學習《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以及臨床各科的重要基礎。然而,多年來,《中醫基礎理論》的教學一直存在內容抽象深奧,教學方法、手段單一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其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筆者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其教學效果。

1 研究方法

1.1 教學對象

選取2007級本校統招的中醫專業本科學生40人。

1.2 教學內容

選用教材為孫廣仁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基礎理論》(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1.3 教學方法

針對《中醫基礎理論》不同章節的特點,在以課堂教授為主的前提下,對相應章節增加實驗教學內容。具體的實施過程包括以下幾點。

1.3.1 PBL教學法

本法是指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小組討論及自學的教學模式,是一個注重理解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本法強調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可有效地促進學生自學、綜合分析以及獨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加強學生把理論學習與實踐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的觀念。在臟腑關系、精氣血津液神關系章節增加此實驗教學法,課時為4學時。

1.3.2 案例教學法

本法是通過對一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是新舊知識銜接的橋梁,同時又能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在藏象、病因、病機等章節增加此實驗教學法,課時為5學時。

1.3.3 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法

針對課程不同部分各自的特點,選擇性采用觀看錄像、網絡教學等現代教育技術,使抽象的理論直觀化。在藏象、經絡、病因等章節增加此實驗教學法,課時為4學時。

1.3.4 寓教于樂教學法

本法是采取靈活多樣的輔助教學活動,舉辦中醫基礎理論知識競賽,在期中測驗進行,由課代表、學習委員組織全班學生按宿舍分成8個競賽組,通過必答題、搶答題等競賽形式進行,既可以復習專業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精神,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判斷、反應速度,使學生的應變能力及靈活運用知識的素質有所提高,課時為2學時。

1.4 教學法效果評價

教學結束后,用問卷形式調查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意見和評價。調查量表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認可程度、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滿意度,以及對教學方法的改進意見等,每位學生寫出學習體會以及對教學方法的改進意見,對反饋信息分值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研究結果

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40份,收回40份。

2.1 對學習效果的評價

①對中醫是否感興趣(70%很感興趣,30%較感興趣);②專業思想是否鞏固(37.5%很鞏固,60.0%較鞏固,2.5%不鞏固);③愿意學好中醫嗎(90.0%很愿意,10.0%愿意);④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嗎(15.0%很適應,77.5%較適應,7.5%不適應);⑤提高主動學習能力(27.5%提高很大,70.0%有所提高,2.5%沒有提高);⑥對多元化教學法的滿意度(60%很滿意,40%較滿意)。

2.2 對教學方法的認可程度

各種教學法對學習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作用:PBL教學法(77.5%促進作用,12.5%不知道,10.0%沒有作用);案例教學法(100%促進作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法(75.0%促進作用,17.5%不知道,7.5%沒有作用);寓教于樂教學法(77.5%促進作用,12.5%不知道,10.0%沒有作用)。

最喜歡的教學法(67.5%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17.5%案例教學法,5.0%課堂講授法,5.0%PBL教學法;5.0%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法);認為教師采取什么教學法比較合理(85.0%多元化教學法,7.5%案例教學法,5.0%課堂講授法,2.5%PBL教學法)。

2.3 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改進意見

沒有學生提出反對意見,一致認為多元化教學方法很好,對提高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很有幫助,尤其是案例教學法最受歡迎,希望增加案例教學法的課時數。有的同學在學習體會中這樣寫道:“學習完《中醫基礎理論》,極大提高了我對中醫學的興趣,我覺得老師的教學方法很好,因為我的興趣是從無到有的。”另有同學這樣寫道:“通過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使我對中醫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熱愛,同時也對中醫的未來堅定了信心。”

3 討論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專業課程體系的主干課程,是研究中醫學的哲學基礎、思維方法以及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病理認識和養生防治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然而,《中醫基礎理論》又是一門理解性、記憶性要求較高的學科。限于中醫學發展的歷史跨度較大,以及現代人文環境的影響,使得當代大學生在對《中醫基礎理論》的理解上,或者在如何正確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認識上易產生較大的偏差。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普遍感到該課程內容抽象,理論深奧,信息量大,學生難以深刻領會所學內容。《中醫基礎理論》作為一門通向臨床等實踐課程的橋梁,如何針對其特點,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使抽象的內容更形象具體,深奧的理論更淺顯易懂,提高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專業的熱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發展中醫學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是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分析表明,多元化教學法的實施,主要取得以下幾方面的教學效果。

3.1 激發學習興趣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既保證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廣泛性,又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獨立思考,積極參與討論,主動尋求答案,復習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于解釋在實踐中所碰到的疑問上,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意識。

3.2 鞏固專業思想

多元化教學法可鞏固學生的專業思想,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和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口頭表達能力及協調合作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其他中醫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3.3 活躍課堂氛圍

多元化教學法是基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以啟發式教育和主動性學習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結合,將單純的教師活動變成師生的共同活動,講授、討論、案例、錄像、多媒體、知識競賽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養,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加強師生互動。

3.4 提高學習能力

多元化教學法充分發揮各教學法的優勢,教學相長,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進一步督促學生對重點、難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對各種教學方法認可程度的調查,發現案例教學法最受歡迎,100%的學生認為此教學法對學習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有促進作用,許多學生建議增加案例教學法的課時數和教學內容。在調查教師采取什么教學法比較合理時,85.0%的學生認為多元化教學法比較合理,說明多元化教學法被大部分學生認可接受,并且希望以后其他的中醫課程教學時能采用多元化教學法,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和協作精神,提高學習效率。

篇(5)

對《中醫基礎理論》(簡稱中基)初學者常常感到深奧難懂而無所適從,其固然與古奧的文意、抽象的內容以及獨特的思維方法有關,但囿于單一而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其主因。因此,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有必要采用中醫臨床驗案、圖示、啟發式提問以及專題討論等多種教學手段,將抽象、古奧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中醫知識的興趣,快速地建立中醫思維方法,培養中醫學表述方式以及綜合創新能力,為中醫學后期教學打下扎實的基本功。

1 巧用驗案 激發中醫學習興趣

中醫理論源于臨床實踐,又不斷在臨床實踐中完善。根據學習的“先感知、后理解、再鞏固、終運用”這一基本心理過程,中醫的感性知識只能從臨床中來獲得,如傳統中醫學習的“家傳”、“師授”等教學模式,就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中醫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1]。然而,現代中醫高等院校的早期教學,采用的是西醫院校的基礎理論為主的教學模式,純理論的傳統教學法,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筆者基于目前中基課程的純課堂教學設置,結合傳統中醫教育的“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特點,采用中醫臨床驗案教學,通過模擬臨床,在激發專業學習興趣的同時,強化教學效果。如在講解“陰陽學說”時,利用學生求知心理,借養生案例設問。如時值冬令,家有一男性長輩,年屆花甲,意欲進補人參(紅參)。該老人患有宿疾(高血壓),刻下頭暈耳鳴時作,腰膝酸軟,大便干結,時伴有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舌紅少津,脈弦細數。試問能進補否?留下懸念的同時,開始陰陽學說內容的展開,在闡述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時,以上述案例為引子,來加深學生對陰平陽秘的生理狀態及陰陽失調的病理變化的理解,并運用陰陽學說來確定治療原則、分析歸納藥物的性能后,學生往往能自行產生答案,即該老人系“陰虛則熱”的虛熱證,治當滋陰潛陽,而紅參性溫味甘,屬陽,故不宜補之。由此點出陰陽學說在中醫學的思維方法體系中的重要地位,自然也就能領會“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故證有陰陽,脈有陰陽,藥有陰陽……設能明徹陰陽,則醫理雖玄,思過半矣”(《景岳全書》)的意義所在。當然,案例教學的設計,應切合教學目標,力求淺顯易懂,把握好恰當的教學時間。

2 借助圖示 強化理性知識感知

中基課程以較強的理論性和敘述性為特點,傳統教學往往采用板書兼口述、以“經”釋義等形式。然而,對于一些過于抽象復雜的概念、原理以及具有獨特思辨性的理論,如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經絡學說等,采用純文字及文言性用語的教學形式,易產生單調、枯燥、生硬的教學效果,也難以使學生快速地理解、記憶、掌握。故可借助多媒體等圖示手段進行輔教。如在授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后,可借用太極陰陽圖,對陰陽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交感與互藏、消長平衡及相互轉化等涵義、意義,進行直觀性闡釋、小結;又如,在用陰陽學說闡釋人體生理、病理狀態時,借用黑白柱狀圖,來表示在機體生理閾值范圍內的陰平陽秘的生理狀態及偏離閾值范圍的陰陽偏盛、陰陽偏衰等病理狀態,從而強化學生對陰陽學說理論的直觀性感知。借助圖示法可突出事物的本質要素及其相互關系,使抽象枯燥、復雜難懂的理論變為具體、直觀、形象、簡約,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但也必須認識到,中醫理論體系的獨特性,決定了其高度抽象、整體、動態、思辨的特性,不能單純地用直觀式圖示教學來表達,因此,在設計圖示教學時,須防止過于直觀而影響理性認識的深入。

3 啟發式教學 建立中醫思維方法

教會學生運用中醫思維方法,是學習和理解中醫基本理論的入門途徑,也是其后深入研究中醫學的必要手段[2]。通過課堂上“教”與“學”之間的問答形式,理順授課內容中的邏輯軸線,是開啟并建立中醫思維方式的主要手段。在講深、講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學會從宏觀的角度觀察事物,用哲學的思維去分析研究,逐步形成中醫思維能力,最終達到能自覺地運用比較、演繹、類比、司外揣內、試探和反證等中醫具體思維方法。例如,在講授藏象學說,闡述“藏”、“象”的字面含義及其基本概念后,提出藏與象之間的關系如何?讓學生思考。又如在講授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與形竅志液的關系后,留下“試用中醫診察‘心主血脈’功能的方法,闡述藏與象之間關系”的思考題,讓學生討論。通過教學互動,逐漸使學生對中醫基礎理論從感知到理解、鞏固,進而能自覺運用、分析,從而能全面、深入地理解中醫基礎理論的精髓,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4 專題討論 培養專業綜述能力

教育社會學認為,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滿堂灌”式授課,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而影響教學效果。根據教學設置,中基本科教學中開設了討論課,這為強化學生主體地位,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及表述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中基討論課中,根據階段教學目標,注重思維方法的橫向性引導及強化訓練,選擇分述于不同章節的內容而形成的討論專題:如人體津液代謝包括哪些生理過程?主要與哪些臟腑有關?各起何作用?等等。在引導學生主講后,指導學生在解析題意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闡述,并將相關內容前后加以聯系、分析、比較,最后得出結論。此外,文言用語是中醫學表述的最大特點,由于中基課程中大量的術語是直接沿用古代文獻,如“肝失疏泄”、“小腸泌別清濁”等,故在教學中,除要求學生通過文字表象,掌握術語含義,從生理、病理角度把握深層的內涵外,還注重中醫文言表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運用中醫專業術語進行表述,使他們能夠自覺、準確地運用中醫的表述方法。

總之,中醫基礎理論是構筑中醫藥學的基石,而中基課程的授課教師不僅是中醫初學者的啟蒙者,更是專業動力的激發者,合理地運用各種有效教學方法于中基教學中,才能為中醫后期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5 參考文獻

[1]吳鴻洲,程磐基.古今中醫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12):10-13.

篇(6)

    在各科室按照中醫辨證施護病種和中醫護理操作技術項目達到護理部要求的前提下,科室將每月中醫特色護理開展情況上報護理部,經核實統計后上報院部,院部根據科室住院病人床位使用情況,按特色操作的收入予以一定比例獎勵科室護理人員,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中醫特色護理的開展。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護理部制定了護理部臨床護士全員培訓計劃、科內培訓計劃、院內護士針推科輪轉計劃、外出進修學習計劃等,以確保各項培訓制度的落實。制定護理人員培訓目標要求護理人員接受系統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非中醫護理專業護士三年內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時間≥100學時,中醫護理培訓人數達到醫院護理人員總數的70%以上。各臨床科室開展中醫單病種≥2項,開展中醫護理特色操作項目≥3項。要求中醫護理操作開展項目盡量和單病種相關聯。全院護士中醫基本理論考核通過率達100%,中醫護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績≥90分。院內培訓(1)護理部理論培訓。護理部基本理論和技能培訓做到一線護理人員全員參與,采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的方法。集中學習后,護理部上網下載專題學習資料下發到科室,課后出思考題,由護士長督促學習、提問,使護理人員鞏固所學知識。2010年上半年,院部訂購本科教科書《中醫護理學》[2],人手一冊,開設中醫護理基礎理論學習班,邀請院內主任中醫師、針推科主任等給護理人員進行系統的中醫基礎理論授課。全院臨床護理人員懷著極大的熱情,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聽課,4~6月兩個月的時間共完成了38次、72學時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并進行了四次階段性的理論知識考試、一次綜合性的中醫理論考試。素日里,護理部每月組織1次中醫護理知識專題講座,護理部每半年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中醫知識考試,對不合格人員進行補考,直至考核合格。(2)護理部技能培訓。根據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檢查評估細則,并結合本院實際工作情況選定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耳穴壓豆、艾條灸等共4項中醫傳統技術操作作為培訓內容。護理部組織護士長、護理骨干外出短期培訓、參觀學習、觀摩,護理部要求外出學習、進修回院的人員寫學習體會,在護理人員中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業務講座,并制定在科室開展工作的計劃。護理部定時督查,以點帶面,帶動其它科室中醫護理操作新項目的開展。

    評價指標理論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醫護理學》[2]等考試成績為指標,技術水平以《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范》[3]技能考核成績為指標,護理質量檢查成績以每季中醫護理質量檢查得分作為指標。提高了護士學習中醫知識的興趣系統的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全院護理人員對中醫知識的學習產生了興趣,促進了護理人員中醫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內科護理單元被評為全國中醫特色護理優秀科室;2010年10婦產科護理單元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二屆全國護理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麗水市中醫藥學會和麗水市中醫院聯合舉辦的中醫基礎理論和技能培訓合格證書,有125人3年內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時間≥100學時。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醫醫院“三級乙等”等級評審中我院的中醫特色護理得到好評。護士的中醫理論、技術操作成績有大幅度提高,中醫基礎理論成績、考核技能成績,活動前后成績比較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促進了中醫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通過中醫理論的系統培訓和考核,激發和促進了護士參與中醫護理操作的工作積極性。中醫技能護理項目由原來4項增加到12項,中醫技能開展的次數由186次增加到10385次。提高了中醫專科專病的護理質量在中醫醫院醫院管理年活動開展后中醫專科護理質量檢查成績有顯著提高。活動前后比較,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討論

    根據科室的實際情況帶動各護理單元中醫特色護理工作的開展。經過3年的系統培訓,中醫特色操作開展項目從4項增加到12項,開展次數從186人次到10385人次,取得如此大的進步,得益于系統的中醫護理培訓。促進中醫護理操作技能的臨床應用對護理人員進行基礎理論、技能應用的系統培訓,護士的中醫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明顯提高,為臨床護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大大提高了護士工作能力,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積極性。加上醫院給予合適的獎勵機制相結合,進一步促進了中醫護理技術的開展。中醫護理技能如拔罐、熏洗、敷貼、耳穴壓豆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簡單、適用范圍廣和見效快的特點[4]。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病、常見病,及需長期治療患者的治療中有著積極作用,病人樂于接受。由于效果明顯,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滿意度,同時促進了中醫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

篇(7)

【關鍵詞】 中醫內科學;教學模式;改革

中西醫臨床專業的培養多以“兩個基礎-一個橋梁-一個臨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醫學基礎、西醫學基礎;中西醫結合導論;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實習。在此教育培養模式的實施過程中,中醫內科學承擔了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內科理論與實踐技能等教學任務,占有主導地位,起關鍵性作用。詮釋中醫內科學在中西醫臨床學科的教學任務中包含了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雙重教學工作即“兩個橋梁”與“一個臨床”。如果中醫內科學課程的教學目的與目標不明確,甚至不注重處理好“兩個橋梁”與“一個臨床”的相互關系,勢必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筆者在臨床理論與實踐教學過程中強調發揮其中醫內科學的兩個橋梁作用,并指導臨床實踐教學,從而將中西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教學有機結合進行教學管理,對于中西醫結合的教與學具有現實意義。

1 中醫內科學的兩個橋梁作用

中醫內科學課程教學計劃是承接兩個基礎(中醫、西醫)課程率先進入臨床教學,開始中醫內科理論與臨床實踐教學,因此具有中醫基礎與臨床銜接的橋梁課程,將中醫基礎理論融入中醫臨床實踐診治疾病,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教會學生掌握中醫內科課程的普遍規律(病因病機、基本證型、辨證規律)、各系統疾病的辨證規律(各系統常見的發病特點、臨床表現等)、各病證的特點(各病證的特點及辨治的重點難點)、診治特點(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在從事理論與實踐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教會學生以中醫精髓(辨證論治、整體觀)分析處理臨床疾病,起到中醫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橋梁作用,視為臨床課之首。此教學段用一學期的教學時間完成,學生應具備一個中醫師診治疾病的能力,樹立中醫專業思想。中醫內科學科的第二個橋梁作用是中西醫結合臨床診治疾病能力的橋梁作用,學生掌握中醫內科臨床診治疾病的能力,在西醫基礎課程的基礎上完成西醫診斷學,進入西醫內科學的學習,中醫、西醫內科課程同步進行,正是引導學生進入中西醫結合方法與手段認識、分析與診治疾病的大好時機,逐漸學會中西醫結合思維模式,引導學生深層次地認識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學與科學研究,理解中西醫結合的真正含義在于應用現代醫學的先進科學研究手段將祖國醫學發揚光大。在此,中醫內科學具有的第二個橋梁作用更具深遠意義,此教學任務是永恒的,貫穿臨床教學的全過程,是中醫內科臨床教學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

2 中醫內科學在“一個臨床”的重要任務

“一個臨床”即”中西醫結合臨床實踐教學”,包含中醫內科學課間見習、臨床實習,占據學生的三年臨床學習時間,近年由于學生數量增加,基礎教學的實踐見習隨著教學模具研制的不斷增多,模擬教學不斷完善,多數院校的基礎課程見習教學多在實驗室完成,大多數學生對臨床實踐的實質是空白的,學醫兩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臨床見習實習中醫、西醫查體手法、順序不規范、定位不準確、把脈手法錯誤以及匯報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數。所以,中醫內科學臨床實踐見習課程首先是重復與強化中醫診斷學的臨床見習教學內容,教會學生臨床診視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體、病歷書寫規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再進入中醫內科課程的見習教學任務,進一步教會學生如何運用中西醫基礎理論認識、思考、分析臨床上紛繁復雜的各種案例,與理論教學同步進行完成中醫內科學見習教學任務,這是中醫內科學需要完成的“一個臨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醫結合臨床帶教,這部分臨床技能培養中醫臨床內科的教學任務占據主導地位,是本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中醫內科學》課程的理論與臨床實踐教學定位于本專業的橋梁課程,具備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學科的橋梁課程,又是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理論與臨床學科的橋梁課程,具有傳授中西醫結合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教學、科研能力培養等教學工作的責任和義務。縱觀中西醫結合專業教學進度,中醫內科教學與臨床實踐課程,占據本專業教學近2年半時間,對學生完成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專業課程,系統掌握中、西醫兩套理論的結合方法和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科研創新思維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培養意義。

3 如何處理好中醫內科學課程的雙重橋梁作用

3.1 強化中醫內科理論教學 中醫內科學理論課程是中醫學的主干課程,上好中醫內科學課程是培養中西醫結合臨床與科研人才的前提,中醫內科學教學內容涵蓋七大系統,有60個專業示范病種,內容多,教學任務重。如果就書講書、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講課,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難懂,抓不住重點、難點,更不會舉一反三,真正學懂并掌握辨證論治的精髓。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注重強調內科疾病病因病機的基本規律,如情志致病、飲食所傷、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內科各論中是最多見的,掌握其病因導致疾病的演變規律,基本的臨床表現,結合疾病的基本特點進行分析歸納,舉一反三,靈活變通。辨證論治強調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六經辨證的重要性,結合傷寒、溫病、金匱等經典著作條文講述,治法方藥注重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為基本點,強調方與證合一的內在聯系規律,講述共性;各種疾病的臨床表現是特點,講述其個性,譬如具備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納差,舌淡,脈細弱等癥屬于心脾兩虛(氣血虧虛),歸脾湯證的定義,即可用此方治療,在中醫內科疾病中,既有39個疾病選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暈、郁證、血證、癲證、癡呆等),但在藥物加減中則以各病癥的特點選用相應的藥物,如郁證則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機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與病機見于36個病癥,同時又有郁證專篇講述,但發生的病癥卻不一樣,如不寐、癲證、狂證、郁證等都與情志致病有密切關系,而且女性為多,分析病因與先天稟賦(遺傳基因)、性格暴躁有關,病機落實到氣機郁滯,治療除了解郁疏肝理氣,還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治療。

3.2 增加臨床實踐教學是保障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臨床學科教學離不開實踐教學,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課堂教學是從疾病的病名定義開始講述,由此展開其病因病機、因臨床表現、診斷要點、鑒別診斷、證型分類及治療等的討論;實踐教學則是針對病人的臨床癥狀、體征、輔助檢查資料齊備后再進行分析診斷,再確定治療方案。因臨床表現與書本知識存在偏差,且學生臨床經歷太少,出現只會按圖索驥,刻舟求劍的現象,這在臨床上并不少見。譬如一次考試病案水腫病機分析,證屬脾腎陽虛,水濕內停,但教材對水腫分型為脾陽虛、腎陽虛而無脾腎陽(氣)虛,有不少學生就提出教材上沒有此證型,應如何診斷,再如心脾兩虛與氣血虧虛二者的聯系,心脾兩虛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礎上導致氣血生化乏源所致,屬因果關系,治療應補益心脾,健脾益氣恢復氣血生化之源以達治療目的。如果學生臨床實踐見習機會多了,臨床思維開闊了,則可逐漸適應臨床診治疾病的規律與特點,縮短臨床與理論的差距。應對增加實踐教學的途徑和機會可利用課外輔導、導師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帶教、科技興趣小組等多種形式實現多臨床、早臨床的目的,給學生更多的實踐見習、技能操作與訓練的機會, 對鞏固理論知識大有好處。

3.3 強化中西醫結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醫結合學科以“診斷和療效評價的規范化,醫藥并重和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相結合”的模式涉及臨床醫學各學科領域,國內外著名的中西醫結合專家陳可冀、沈自尹、吳咸中等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教授的針刺鎮痛原理研究、陳竺教授等對中藥砒霜治療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藥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治療腎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藥研究及劉耕陶教授的中藥研究等。中西醫結合已引起世界醫學界的重視,在美國、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紛紛成立中醫學院及其各種團體,所以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已逐漸形成世界潮流。

目前,中西醫結合研究學術動態已經形成以流行病學的調查、“證”實質的深入研究、藥物作用機制的研究三方面;形成辨病與辨證論治相結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證論治與微觀辨證論治相結合、同病異證異治、異病同證同治等的”病證結合”治療模式。研究成果:(1)活血化瘀理論:活血化瘀療法的基礎、臨床與藥物實驗研究內容廣泛涉及血液流變學、血流動力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疾病;(2)清熱解毒學說:清熱解毒藥物具有解毒、抗炎、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調節交感神經、腎上腺功能,保護實質器官功能的作用已被廣泛應用于中西醫結合各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治療;(3)補益藥物的研究:注重脾虛-腎虛-脾腎兩虛的研究,根據“腎主骨、藏精、生髓”、“血為精所化、精足則旺血,精虧則血虧”的理論,診治各種虛弱性疾病研究取得顯著成績。將中醫科學化、現代化,建立一種適應中國國情的、新型的民族醫學。因此,中西醫理論教學必須將這些成果灌輸給學生,了解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和科學性、可行性,開設中西醫結合內科課程,講述中西醫結合治療經典案例、科研成果、診治特色優勢,強化中西醫結合治療技能、樹立中西醫結合學科的專業思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巨大黑人极品videos精品|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精品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女女女女女女bbbbbb毛| 久久精品久久电影免费理论片 | 饥渴的熟妇张开腿呻吟视频| 97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 中文在线中文a|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衣片|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禁hnn|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免费两性的视频网站|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а√中文在线资源库|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成人网 |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女人被男人躁得好爽免费视频|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少妇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久精品国产欧美亚洲色aⅴ大片 | 欧美老妇交乱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