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5 17:11: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手機銀行的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手機銀行 商業銀行 對策
一、問題提出
隨著電子商務“十一五”規劃完成,電子商務行業獲得長足的發展,在我國金融業、農業、工商業、旅游業等許多行業的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應用范圍不斷擴張,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國內外電子商務合作逐漸加強,根據工信部發表的《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網絡零售交易額迅速增長,“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速達到100.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不斷上升,第三方支付的規模增長了近60倍,2010年達到1.01萬億元。2010年我國網絡零售用戶規模達1.61億,交易額達到5131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3.3%。互聯網用戶人均每月消費達260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7%。可以看出,電子商務市場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態勢,那么,手機銀行具體是如何操作的,其發展又存在什么問題,商業銀行究竟該怎樣做才能在電子商務市場的迅速發展中斬獲自己的利益呢?
二、手機銀行簡介
手機銀行,也稱為移動銀行,是電子錢包的一種。電子錢包是電子商務活動中常用的一種支付工具,就像現實中的錢包一樣,我們用它存放零錢和完成交易,只不過這里的零錢是我們事先存進銀行或者相關的第三方交易商家的賬戶里的,而交易一般來說是在網上或其他地方完成的。手機銀行則是利用移動通信網絡及終端辦理銀行業務的簡稱。手機卡通常會和開戶行的銀行卡綁定,使交易更加安全可靠。
三、手機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
(一)使用不夠便捷。
目前手機銀行業務還不夠便捷,并沒有真正達到3A(Anywhere,Anytime,Anyhow)式服務標準,最多算實現了前兩個。畢竟目前手機銀行的支付方式主要還是局限于WAP和短信這兩種,距離5A(Anywhere,Anytime,Anyhow,Anyone,Anyservice)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
(二)手機銀行業務范疇過窄。
我們不防來看看建設銀行當前的手機銀行業務。建行手機銀行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服務:查詢、轉賬、理財、繳費。其中,轉賬業務僅有高級客戶享受,并且付賬的還必須是簽約客戶,非簽約客戶只能享受查詢、繳費業務,理財業務也只能享受到查詢功能,要進行手機銀行股票交易等行為還須先成為簽約客戶。
(三)使用成本過高。
使用手機銀行會讓客戶花費高額成本,以建行手機銀行為例,使用建行手機銀行要花費三個方面的費用,銀行結算手續費(0.15%的跨行、跨地轉賬手續費,最低1元,最高15元)、信息服務費(若僅使用賬戶余額查詢功能則不收取服務費,其它的收取服務費,“移動夢網”用戶,普通版1元/月,高級版3元/月;電信“互動視界”用戶6元/月;聯通“神奇寶典”用戶10元/月)、數據流量費(即手機上網費用,還有短信費)。
(四)監管問題。
對手機銀行業務的法律監管措施不夠,相關法律法規仍需完善。手機銀行產業鏈較長,除了商業銀行以外,還涉及到移動通信業務運營商、設備生產廠家等,多家監管的話監管主體不明確,容易造成行業的混亂,一家監管又有越權的嫌疑,建議建立以某一部門為主,其他部門為輔的行業監管體系。
(五)技術問題。
由于目前技術還不夠完善,各種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比較猖獗,手機銀行剛剛起步,各種技術上的漏洞也在所難免。對此應該完善手機銀行的技術,減少風險,使手機銀行成為最安全的支付方式。
四、關于銀行利用手機銀行的發展增長利潤的想法
隨著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好,手機銀行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相信手機銀行必將引領新的支付潮流。但是,商業銀行當前的收費模式似乎并不能將手機銀行帶來的利潤最大化。
經濟學中有一種定價模式叫做價格歧視,指壟斷廠商利用其市場勢力,對不同的客戶制定不同的商品價格,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其中,二級價格歧視(即按銷售量定價,指壟斷廠商按不同的價格出售不同單位的產品,一個壟斷的賣方可以根據買方購買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價格)最為常見。受這一思想的啟發,筆者認為,手機銀行服務費用可以按照客戶月交易額的一定比率來計算,類似于手續費用的收取,而且可以更進一步,如果使用單一的比率會略顯死板,借鑒個稅征收模式,使用累進的比率,劃分不同的收費等級。這么做有個明顯好處,根據理性經濟人假設,符合經濟學中效用最大化原則,對客戶來說,愿意使用并且有能力使用這項服務,那么就能將手機銀行的月服務費用控制在理想范圍內,不愿意或能力不足的用戶則不存在這一負擔,實現了客戶的效用最大化。對商業銀行自身來講,對不同的客戶收取不同的服務費用,也符合自身的經濟利益。因此,這種收費模式可以說是符合社會利益的,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但是,具體的征收方式還有待進一步商榷,因為之前的討論并沒有涉及到使用這一模式自身的運營成本,如果按照個稅的征收模式來,計算過程相對比較復雜,成本較高。而且服務費用的收取應該有一個最高的額度,不能無限制的增加。所以需要搭建一個定價模型,來實現合理的服務收費。
五、小結
本文通過對手機銀行的發展及其背景的介紹,突出了當前商業銀行發展手機銀行業務的必要性,無論從我國的國際化接軌的任務,還是自身的發展來說,讓商業銀行積極融入電子商務發展的大背景,都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手機銀行在未來必將被廣泛應用,其實用性很有可能趕超網上銀行等支付形式,并且筆者認為,銀行和各商家可以利用這個好時機來獲取更多的利潤,相信手機銀行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部分城市商業銀行及農村商業銀行、少數的農合行、農信社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均開展手機銀行業務。
我國的手機銀行業務主要在城市推廣,農村地區推廣面窄,且在農村推廣的都是諸如轉賬、匯款等簡單的業務,創新型業務的推廣程度遠不能滿足需求。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農村、城鎮手機銀行的匯款轉賬比例均較低。
二、農村地區發展手機銀行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即優劣勢分析法,通過從競爭優勢(Strengths)、競爭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s)四個方面對企業自身的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從公司戰略的高度將企業的外部環境與內部資源有機的加以結合。SWOT分析法目前已經發展成一種戰略分析方法,它通過矩陣形式將與研究對象聯系緊密的主要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威脅列舉出來,然后把各種因素加以匹配,用系統分析的思想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帶有一定決策性的結論。手機銀行業務在農村地區有自身的優、劣勢,同時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具體分析如下:
(一)農村地區發展手機銀行的優勢
一是農村金融服務空白與農民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的矛盾需要解決。欠發達地區,農村金融機構基本以農信社、農行為主,網點覆蓋以鄉鎮為準,很多村民要跨村才能享受到服務。當前,農村地區的勞動力大多在城市打工,這部分農民對匯款需求強烈,手機轉賬匯款存在發展空間。農戶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借助手機銀行的多項功能,滿足這一需求。二是銀行發展此項業務有成本優勢。手機銀行因其不需要物理網點,不需要配備專門的設備、人員等特點,使其與傳統銀行相比,交易成本降低。三是農村地區已具備發展手機銀行硬件條件。目前,農村地區90%以上的人擁有手機,由于電腦普及率較低,大多數的網名都是用手機上網。無限移動通信網絡發展加速,3G基站覆蓋了多數鄉鎮。目前,3G網絡傳輸速度達到2M,并且在信息傳輸過程中進行了加密保護。這些發展表明,農村地區可以發展手機銀行業務。
(二)農村地區發展手機銀行的劣勢
一是缺乏穩定的客戶群。農村地區由于民眾的知識水平有限,其對手機銀行這一新性電子銀行業務的認知水平較低。同時,大多數用戶使用手機銀行也只是“嘗鮮”,手機銀行的交易量和活躍度制約著這一業務的發展。二是客戶使用成本高。農村地區無限網絡較少,多數用戶用流量上網,而目前流量費較高,這會給欠發達農村地區的農戶造成負擔。同時,偏遠地區網絡信號不穩定,業務操作可能會被不定期中斷,影響客戶的體驗。三是產品業務需要擴展,便捷性需要加強。網絡的發展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給手機銀行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各大銀行當前推出的手機業務只包括簡單的查詢、繳費、轉賬等功能,更多新的功能服務的增設是各大銀行目前的競爭焦點。
(三)農村地區發展手機銀行面臨的機會
一是借助電商浪潮發展。電子商務迅猛發展,手機銀行這一支付方式與電子商務的結合,是互利共贏,電商對手機銀行的運用顯得愈發迫切。二是政策利好。人民銀行重視普惠金融,主導惠農金融服務點,利用手機銀行發展金融服務,是改善欠發達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環境的有效途徑。三是手機忠實用戶增多。智能手機、4G網絡的普及,使得手機的功能已覆蓋上網、社交、消費等功能,這位銀行開發新業務獲得收入提供了機會。
(四)農村地區發展手機銀行面臨的威脅
一是安全隱患成為制約手機銀行推廣的瓶頸。對于習慣了傳統銀行服務的農戶來說,對手機銀行業務最大的擔憂就是安全性。手機銀行采用動態密碼、動態口令防范風險,但惡意軟件、釣魚程序篡改、竊取的可能性存在。農戶對手機銀行的安全性很重視,一旦聽說個別有關手機銀行的安全性事件,都可能中斷使用。二是法律法規及監管環境方面的支持不完善。由于我國手機銀行業興起時間不長,與之配套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形成,業務開展沒有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客戶權利方面,由于交易雙方通過電子媒介交易,協議的有效性難以確定,客戶的隱私權、信息披露沒有得到保護。三是受教育程度低。偏遠農村民眾知識層次低,操作手機銀行存在一定困難,在使用手機銀行的過程中,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盲目的使用易造成意料之外的損失。
三、發展農村地區手機銀行業務的相關建議
(一)拓寬農村地區的手機銀行模式
我國目前信用體系不夠健全,體制還在完善,因此現階段的手機銀行業務應該以銀行主導型為主。時機成熟時,可借鑒國外模式,逐步推廣第三方支付機構、移動運營商等主導型的業務模式。移動運營商的商網絡覆蓋面廣,可以對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問題加以解決。
(二)開發滿足農戶需求的產品
在設計產品前,要先深入調研,了解“三農”的金融需求,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狀況、受教育情況、消費習慣等方面的因素,針對不同地域、不同群體的農戶,開發差異化的手機銀行產品。同時,在技術上保證手機銀行的硬件兼容性、通用性;在操作上使用簡單易學的業務流程,提高產品的易用性。
隨著3G移動通信時代的到來,網絡高寬帶和高傳輸速率對手機銀行的發展將錦上添花,各家銀行早已嗅到了3G的“腥味兒”,一些基于手機平臺的移動金融業務也如潮水般涌來,絡繹不絕。近日,工商銀行又推出了手機銀行(WAP)業務,用戶可以通過手機WAP瀏覽器訪問工行手機銀行網站,輸入注冊卡號和登錄密碼后即可自助辦理轉賬匯款、繳費、基金、黃金等各類銀行業務。
其實,手機銀行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它早在1999年就已在中國出現,只是發展低迷,曾一度被人們視為“雞肋”。近年來銀行業又掀起了手機銀行的新一輪風潮。那么,手機銀行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對于銀行業的發展來說將意味著什么?
銀行業務模式創新
從電話銀行到網上銀行再到手機銀行,銀行的電子服務渠道在不斷拓寬。而隨著網絡、技術和服務的不斷完善,用戶需求的不斷增長,手機銀行也在中國的大地上蘇醒過來,重新受到各家銀行和移動運營商們的追捧與青睞。各大銀行又紛紛推出自己的手機銀行業務。這一次最大的突破就是在原來查詢和轉賬這兩項主要功能之外,除了現金存取外,大多數傳統銀行業務都能通過手機銀行實現。
據記者從中國建設銀行了解到,2004年8月,建行正式推出手機銀行項目。“經過4年多的市場精心培育和推廣,建行的手機銀行已匯集了一批如投資理財(包括股民、基民等)、公司白領、金領、電子商務、手機支付和一些喜歡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人等應用較為成熟的用戶群體。”中國建設銀行電子銀行部產品發展處高級經理蔻冠介紹。
建行手機銀行的業務模式也突破了傳統手機銀行基于查詢、轉賬、繳費等服務的業務模式,針對一些特定的應用需求開設了一些新的金融服務,滿足了相當一部分由于資金交易不便帶來屏障和有著移動金融業務服務需求的用戶的應用,并在其中積累了一定規模的行業用戶群,進而也為銀行增添了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比如,江浙一帶的中小企業主,每天的資金往來十分頻繁,但使用POS機銀行要繳扣手續費,而通過手機銀行轉賬的方式則能夠輕松完成現場交易; 手機銀行炒匯也是職業匯民必備的功能; 而去年建行推出的手機基金業務,短短3個月時間成交量就達數十億元,讓建行也大吃一驚。
而隨著3G的到來和發展,手機操作系統的標準化問題、手機上網瀏覽速度的問題、手機銀行普及率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建行電子銀行業務經理繆爾寧對3G給手機銀行帶來的影響做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網上銀行的昨天是手機銀行的今天,網上銀行的今天是手機銀行的明天。”
無疑3G的出現將使手機銀行的發展錦上添花。而有了良好的應用環境,手機銀行業務的發展趨勢將呈現出怎樣的變化呢?寇冠表示: “我們預測未來手機銀行的發展和應用趨勢,將主要集中在商業往來和手機支付等業務的開拓上。”
銀行戰略轉型
據了解,一些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的商業銀行正在以電子渠道為著力點,加快物理網點的客戶分流,降低單筆交易成本,進而實現銀行經營模式的戰略轉型。專家指出,未來幾年銀行營業網點將大幅減少,自動柜員機(ATM)數量低幅增長,電話銀行服務也將放緩增長速度,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才是最具生命力和發展前景的兩種服務方式。
目前,我國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的發展已經進入成熟階段,手機銀行也隨著手機不斷普及、電信運營商資費下調、手機上網日漸興起、手機銀行服務日趨完善等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檢測協調局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手機用戶數已超過6億。龐大的用戶群,加之3G的應用,將對手機銀行未來的發展空間和前景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手機銀行業務不僅是商業銀行新型的服務渠道、營銷窗口和交易平臺,更是一種銀行業務模式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其核心價值體現在: 為銀行提高服務效率、增強業務競爭力服務; 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寬泛的服務渠道; 助力業務部門和分支行開拓市場,發展業務提高盈利能力。
市場分析人士稱,當下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已高于貨幣市場資金的運營收益,資金規模不再是優勢,這對銀行經營的傳統盈利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商業銀行必須從節約每一筆成本入手來提高經營效益。測算表明,通過銀行營業網點進行交易的單筆成本為3.06元,而ATM為0.83元,網上銀行僅為0.49元。顯然,加快電子渠道替代柜臺的步伐,對銀行降低運營成本十分有利。
目前,香港的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實施對客戶進行分流、轉移的相關措施。譬如銀行利率實行浮動制,柜臺辦理業務不僅要排隊、繳納手續費,存款利率也比電子銀行存款低。國內銀行如工行、建行等也有這方面的嘗試。繆爾寧告訴記者,目前建行已經對一些繳費、轉賬等傳統業務進行了調整,如3000元以下的取款只能到ATM; 5000元以上的轉賬必須通過電子渠道; 網上銀行交易是柜臺的5折,手機銀行交易是柜臺的3折等政策,促進用戶交易方式的轉型。
寇冠表示,“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實現了用戶群轉移和分流后,銀行網點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去開展能為銀行創造高附加價值的理財產品,在提高銀行盈利能力的同時,實現銀行服務渠道的轉型,以及由交易服務型向營銷服務型的戰略轉型。”
安全與便捷并重
在現代人生活中幾乎人手一部的手機,其安全性似乎沒有什么防御措施,丟失率更是不言而喻。要在這樣一個工具上進行資金交易、金融業務服務,難免讓人有些擔憂。它的安全性如何保障?據繆爾寧介紹,建行的手機銀行安全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不同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最大的特性就是客戶的身份信息是與手機號碼綁定的。如果在網上掌握了銀行密碼,就可以在任何一臺電腦上登錄。然而手機銀行則不行,即使知道密碼,也必須在你自己的手機上進行操作才能看到你的賬戶信息。
第二是采用了一種端到端的加密方法。從手機終端到銀行后臺賬務處理的核心系統,這個鏈接是全程加密的。任何人在網上都無法竊取信息。
第三,手機沒有病毒傳播的環境和土壤,因此手機銀行網絡不易受到黑客木馬攻擊。由于手機型號、技術、操作系統等各不相同,它不像IE瀏覽器那樣標準化,也同網上銀行的操作系統千差萬別,手機銀行的安全性相對獨特,這也讓擔心它的人們吃了顆定心丸。
為了使我們對手機銀行的業務理解得更為真切,在采訪中寇冠特地演示了手機銀行轉賬的全過程。只要知道對方的手機號碼或賬號中的一項,選擇好轉賬的賬戶,從手機里調出手機號或輸入對方賬號,再輸入轉賬金額,點擊確定就輕輕松松地把賬轉過去了,隨后收款人會收到一個短信提示,同時也可以進入手機銀行網頁進行查詢,方便又快捷。
或足不出戶,或銀行隨身行,手機銀行打破了時間、地點、方式的各種限定。隨著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手機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斷豐富,一種新的基于互聯網與移動通信技術的銀行服務方式――手機銀行正悄然走進人們的生活。
采訪
手記
手機銀行成長: 痛并快樂著
自2004年建行推出手機銀行業務,截至目前其用戶數已超過300萬,今年發展100萬活躍用戶的目標也在近日提前完成。在一次中國行業競爭力協會評選上市公司500強中,建行獲得“手機銀行第一品牌”的殊榮。然而在這些成績與榮耀的背后,建行手機銀行卻走過了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辛發展歷程。
據繆爾寧介紹,2004年建行針對聯通的Brew方式,作為試點推出了手機銀行業務,盡管技術和服務在當時已經是佼佼者,在市場上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局限于聯通的客戶群,需要滿足既是133的用戶又要支持Brew功能的手機,所以在當時應用范圍頗小。
手機銀行是利用手機辦理銀行相關業務的簡稱,只要是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將客戶手機連接至銀行,利用手機界面直接完成各種銀行金融業務的服務系統都可稱之為手機銀行。
它是繼網上銀行之后出現的一種新的銀行服務方式,在具備網絡銀行全網互聯和高速數據交換等優勢的同時,又突出了手機隨時隨地的移動性與便攜性,因此迅速成為銀行業一種更加便利、更具競爭性的服務方式。手機銀行利用移動電話與計算機集成技術,為銀行客戶提供個性化、綜合性的服務,以減輕銀行柜面壓力、方便客戶,達到提高客戶滿意度的目的。伴隨著中國3G時代的來臨以及手機終端技術的不斷提高,未來商業銀行必將圍繞手機銀行產生豐富的增值業務。
2、手機銀行的發展現狀。1國內外發展現狀。由于蘊含的巨大的商機,手機銀行吸引了全球眾多知名移動運營商和著名商業銀行的積極參與,從全球范圍看,逐步形成了日韓領先、歐美跟進、中國追趕的局面。在日本,高度注重手機銀行的安全管理,終端可以直接使用Java和SSL,交易的信號經過多重加密,安全保障技術近于完美,再加上與各銀行間使用專線網,因此,銀行業和消費者對這一業務的信賴程度非常高。同時,NTTDoCoMo等移動運營商把移動支付作為重點業務予以積極推進,目前手機銀行在日本已經成為主流支付方式。在韓國消費者也已經把手機作為信用卡使用,目前幾乎所有韓國的零售銀行都能提供手機銀行業務,每月有超過30萬人在購買新手機時,會選擇具備特殊記憶卡的插槽,用以儲存銀行交易資料,并進行交易時的信息加密。
在歐洲,研究移動銀行業務的團體主要有GSM協會、WAP論壇、UMTS論壇、Mobey論壇、Radicchio、PKI論壇等。早在WAP技術出現的時候,歐洲的運營商就已經考慮如何把移動通信和金融服務聯系在一起。歐洲早期的移動銀行業務主要采用的是WAP方式,因此也被稱為“WAPBankingService”,但是早期的WAP并沒有達到技術要求的水平,雖然有了GPRS網絡,但由于終端、業務互操作、運營模式和價格等問題,移動銀行業務不僅沒有很好地發展起來,其他與WAP相關的業務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國內手機銀行業務雖然多家銀行都已開展,但由于公眾的認知度和市場的發展度不高、用戶對移動網絡操作不熟練,還被視作新生事物,樂于接受這種金融服務的公眾尚未形成規模,實際的用戶比例更是無法與手機用戶數量匹配。而銀行也一方面面對著如此龐大的市場蠢蠢欲動,另一方面承受著手機銀行的種種障礙靜觀其變。但總的前景依然樂觀,隨著手機越來越普遍的使用、技術的不斷完善,仍有充分理由相信,手機銀行一定會普及開來。2手機銀行的技術實現形式。手機銀行是由手機、GSM短信中心和銀行系統構成。在手機銀行的操作過程中,用戶通過SIM卡上的菜單對銀行發出指令后,SIM卡根據用戶指令生成規定格式的短信并加密,然后指示手機向GSM網絡發出短信,GSM短信系統收到短信后,按相應的應用或地址傳給相應的銀行系統,銀行對短信進行預處理,再把指令轉換成主機系統格式,銀行主機處理用戶的請求,并把結果返回給銀行接口系統,接口系統將處理的結果轉換成短信格式,短信中心將短信發給用戶。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手機銀行經歷了STK、SMS、USSD、BREW/KJava、WAP等不同的技術實現形式:2.1STK手機銀行。靠智能SIM卡提供的加密短信來實現銀行業務,安全性較高,可以實現一些轉賬和繳費業務,其前提需要用戶將SIM卡更換成STK卡,銀行服務菜單寫在卡中。但各銀行發行的STK卡彼此互不兼容,通用性大打折扣,而且STK卡的換卡成本較高,始終沒有成為主流。2.2SMS手機銀行。普通短消息SMS方式,通過手機短信來實現銀行業務,客戶和銀行通過手機短信交互信息。SMS是利用短消息方式辦理銀行業務,是擴展的短信服務業務,是目前實現手機銀行的方式中手機終端適應性最強的一種,客戶進人門檻低。2.3USSD手機銀行。超級短消息USSD即非結構化補充數據業務,是一種基于GSM網絡的新型交互式數據業務,它是在GSM的短消息系統技術基礎上推出的新業務。USSD可以將現有的GSM網絡作為一個透明的承載實體,運營商通過USSD自行制定符合本地用戶需求的相應業務,提供接近GPRS的互動數據服務功能。這樣,USSD業務便可方便地為移動用戶提供數據服務,而增加新的業務對原有的系統幾乎沒有什么影響,保持了原有系統的穩定性。
USSD方式的優勢在于:(1)客戶群體不需要換卡,適用大多數型號的GSM手機;(2)實時在線,交互式對話,一筆交易僅需一次接入;(3)費用較低,每次訪問僅需約0.1元。
其局限則是:(1)對不同類型的手機,其界面顯示有較大的差異;(2)從銀行端到手機端的下行信息,無法實現端到端的加密;(3)目前該業務僅在部分地區試點,尚未普及。2.4WAP手機銀行。WAP方式是一種無線應用協議,是一個全球性的開放協議。WAP定義可通用的平臺,把目前Internet網上HTML語言的信息轉換成用WML描述的信息,顯示在移動電話或者其他手持設備的顯示屏上。客戶通過手機內嵌的WAP瀏覽器訪問銀行網站。相對于其他手機銀行技術,WAP具有無需下載客戶端、門檻較低、通用性好、實時交互強、安全性高等優勢,目前已逐漸成為我國手機銀行的業界技術主流。2.5客戶端手機銀行。客戶端手機銀行是指在GSM和CDMA手機上下載客戶端軟件,通過Client方式訪問實現手機銀行功能。
客戶端手機銀行有KJAVA,BREW,IPHONE等不同平臺的版本。
客戶端軟件需要針對指定的手機終端進行開發,對客戶使用手機終端的要求較高,此外手機操作系統種類繁多,限于手機主頻、內存、屏幕等硬件資源因素,不同手機操作系統的能力和特點存在差異,增加了手機技術開發的難度,開發維護成本也較高。
3、手機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手機銀行具有傳統商業銀行無法比擬的優勢,但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手其發展同樣存在各種制約因素,突出表現在:1推廣成本高,用戶資費較高。目前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雖然都推出了手機銀行業務,但業務范圍不同,具體的辦理手續也不相同,且彼此互不兼容。一張SIM卡只能使用同一個銀行的賬號,用戶辦理其它銀行業務時須購買相應銀行的SIM卡,無法實現銀行間的轉賬操作和資源共享,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并且手機銀行的收費標準是“信息服務費+流量費”,即用戶每月必須支付信息服務費,這部分費用在手機賬單中扣除,下載及操作過程中的流量費則由銀行收取服務費。與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相比資費仍然較高。
3.2使用不夠便捷,缺乏個性化。目前使用手機銀行辦理業務時操作相對復雜,相當一部分用戶,特別是對手機和網絡操作不熟練的客戶感到困難。各家銀行推出的手機銀行業務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大多雷同,沒有特色。而手機這一普遍的通訊工具,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那么針對手機銀行的目標客戶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也應根據手機使用人群的個性特點設計才能更有效果。3手機支付功能不足。目前,在歐洲電信運營商與餐廳、電影院、航空公司等第三方建立合作關系,實現了手機網上訂餐、訂票、訂座等多種服務。在日本使用DoCoMo3G手機的用戶用手機就可以輕松購買可口可樂,銀行在其中提供無線互聯網的在線支付。但在中國,手機銀行業務由于受技術、流程、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制約還缺乏類似的個性化業務。4安全問題。與網上銀行一樣,安全問題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資金和貨幣的電子化,很容易使銀行在轉帳、交易、支付等服務過程中生成風險。無論是銀行,還是客戶如沒有足夠的安全保障是不會使用這一服務的。因此這就要求在實施手機銀行解決方案時必須考慮交易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環節的安全性,采用比一般的信息增值服務高得多的安全保障機制,包括信息收發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賴性、公平性等。手機銀行安全性的顧慮是制約其發展的首要因素。要想快速、健康的發展手機銀行服務,就必須解決好安全問題,建立并維持一種令人信任的環境和機制。
4、關于手機銀行發展的建議。
過不了多久,這句話或許會成為一句時髦用語。
隨著“第七屆北京金融博覽會”11月初在北京開幕,今年的金博會銀行展臺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占據醒目位置的手機銀行展臺。而且,往往是這類展臺前咨詢相關業務的人較多,也較踴躍。
手機銀行為何走熱?
原因很簡單,一部手機可管理個人所有金融賬戶(分屬不同金融機構),滿足全部投資、理財、消費需求(購物、支付賬單、交通費);同時,對企業客戶而言,亦可隨時掌控企業網銀第一手財務信息,并實現移動授權等多種移動金融服務。難怪各家銀行紛紛點燃戰火,躋身移動金融大戰之中。
“移動金融”戰火彌漫
通過在展臺中央布置多部iPhone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本屆金博會的不少銀行展臺吸引了最多的年輕參觀者。
移動金融是金融機構借助移動通信技術提供有關金融服務的總稱。目前移動金融主要形式包括:手機錢包,手機銀行。手機錢包是通信運營商同銀行聯手將客戶的手機號碼與銀行卡進行綁定,通過手機辦理相關銀行業務;手機銀行則利用移動通信網絡及終端辦理相關銀行業務。
此前,2010年3月,中移動以398億元巨資認購浦東發展銀行20%股權,成為浦發銀行第二大股東,開啟了國內運營商與金融機構的深度合作;隨后,中國工商銀行與中國聯通推出移動支付、手機銀行業務;2010年起,深發展、浦發銀行及招商銀行都開始發力移動金融業務。
在銀行業內看來,移動支付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截至2010年底,我國使用手機上網人數已達3.03億,年增長率超過30%,到2013年用戶規模則可能達到4.97億戶左右。
正是在用戶數量級的增長中,銀行不僅將戰火點燃于個人移動金融消費的戰場中,還在讓“戰爭”不斷升級。在金博會舉辦前夕,10月28日,深圳發展銀行在業內率先推出了企業手機銀行iPhone客戶端,實現了企業手機銀行與企業網上銀行的互聯互通。
據了解,在深發展之后,眾多股份制銀行也在磨拳擦掌,欲跟隨入場。
搶占手機銀行先機
根據易觀智庫《2011Q2中國網上銀行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2011年二季度中國網上銀行市場交易額達到200.18萬億元,環比增長5.2%,同比增長57.1%;二季度網上銀行注冊用戶數達到3.6億,同比增長47.8%。
相對于接近飽和的網銀,手機銀行還是一塊未完全開發的“處女地”。
根據交銀國際所做的中國手機銀行業務用戶調研顯示,用戶開通手機銀行的首選功能是消費、支付,其次是財務查詢、小額轉賬、手機商城等。
另據艾瑞咨詢的《中國企業手機銀行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有65%的企業客戶希望通過手機銀行來處理財務。目前中國的企業手機銀行還處在起步階段,雖市場需求旺盛,但僅有極少數銀行推出企業手機銀行產品。
業內專家表示,手機銀行的加速發展是必然趨勢。作為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相結合的產物,手機銀行能真正實現把銀行“帶在身邊,握在手里”的可能。
并且,隨著手機銀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版手機銀行的收費將與網銀一樣,相比柜臺,在享受便捷服務的同時還能省不少的手續費。
移動金融以“安為先”
財務管理等金融相關業務直接關系到個人財務、企業運營的核心,因此,是否能夠提供更高的安全標準及使用便利,是手機銀行成功與否的關鍵。目前,和各大銀行一樣,深發展等新推出的手機銀行將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技術上采取多道防火墻力保安全性。
比如:手機銀行首次登錄需輸入注冊手機接收到的短信驗證碼,并且結合該行的“公司金衛士”短信通知服務可以實時獲取賬戶變動信息,這就相當于設定了“兩道安全網”。
登錄賬戶要與移動電子設備進行綁定,即使是賬戶和密碼信息泄露,如果不在綁定的手機或者電腦上,其他人也無法登錄。
關鍵詞:金融創新 需求 電子銀行 手機銀行 技術 發展 分析
1 概述
很多國內的行業銀行都加快了現代金融業企業的進程,而城市商業銀行作為一支有生力量也紛紛提出了進行經營戰略轉型的要求。目前,轉型產品研發的方向和核心內容就是個人零售業務,而銀行零售業務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差異性和零距離的服務,此外,銀行零售業務還是倒灶致命品牌的主要工具,也是創造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手段。手機金融平臺不僅能夠提供手機銀行服務,還能夠通過結合金融創新業務、移動通信技術以及商業銀行的地方性金融機構特色為客戶提供移動營銷、移動支付、移動咨詢和移動商城等貼身的金融服務。目前,以客戶端方式結合WAP方式實現整合的手機金融平臺,在服務端除了通過分模塊實現手機銀行、移動咨詢、移動營銷和移動商城以及移動支付等功能外,還可以在主流智能機上實現客戶端的應用。由于安全性是所有金融系統最重要的要素,因此,本文對如何保證移動金融平臺的安全性進行了分析。客戶通過手機金融平臺,實現了隨時隨地辦理銀行各項業務的愿望,更加突出了移動通信快捷方便、貼身以及時尚的優勢。通過手機客戶端辦理銀行的各種業務,已經成為目前一種最便利以及更具有競爭性的服務方式,相對其他方式而言,最大限度的滿足了金融客戶的需求。隨著手機終端不斷的普及以及渠道的不斷擴展,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銀行營業部的壓力外,更有效的降低了銀行的業務成本。因此,不僅是客戶和銀行在高科技背景下共同需要發展手機金融業務,這也是對未來同業激烈競爭的必然選擇。
2 嵌入式移動金融服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隨著現代化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人們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凸顯了以IT服務為主線的軟件產業。雖然現代化的信息產業極大的豐富并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隨著移動服務市場的快速增長和為人們生產生活服務不斷涌現的各種新平臺,也隨之帶來了很多的問題,即移動服務市場的一大弊病就是新服務平臺的管理和整合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新的移動金融服務平臺的開發和實現。手機用戶通過基于嵌入B2C的軟件系統平臺注冊后,就可以享受到系統提供的基于銀行業務和基于地理位置的各種服務,并且服務提供商如銀行、酒店和機場等也可通過系統進行服務信息的和銷售,同時,通過該系統,整個過程中的現金流都能夠自動的進行轉賬等操作處理。因此,它除了是一個簡單的M-Business應用外,它還能夠有效的協同從服務到銷售再到銀行業務的整個過程。由于此系統涵蓋了服務行業產業鏈流程的大部分過程,因此,對于服務提供商而言,此系統無疑是給他們又開拓了一個新的市場。移動金融服務平臺的實現,集網絡運營商、銀行業務提供商、物流服務商和產品服務提供商為一體,有效的管理和引導了服務商的產品從到收益整個過程。同時對移動用戶提供基于位置的和隨處可得的各種服務,并通過個性化的定制來進行理財和消費,成為一個真正銷售服務的商城和服務進行投資的商城。
3 互聯網推動移動金融信息化迅速發展
近年來,除了“大家長”網上銀行外,手機銀行、iPad銀行、微信銀行等電子銀行新型業態、創新業務層出不窮,目前,上市銀行的電子銀行交易替代率普遍超過70%。其中,依托移動終端的“指尖”金融發展尤為迅猛。各銀行手機銀行的用戶數量、交易規模、活躍度的增幅和增速遠大于其它業務。在業內人士看來,因為要適應客戶不斷變化的習慣和需求,依托互聯網金融的特性,與之關聯最為緊密的電子銀行業務必然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其本質始終在于提供更優質的銀行服務。
我們知道,網上銀行的服務是不間斷,電子銀行的突飛猛進與移動終端的發展不無關系。現在,無論何時何地,由網上銀行、手機銀行、iPad銀行、微信銀行等成員組成的電子銀行“家族”都可以不間斷地為人們提供銀行服務。
根據中國互聯網中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國的網民規模已經達到了5.64億人,互聯網的普及率為42.1%;其中手機網民已經超過了臺式電腦,不僅擴速最快,并且已經成為第一上網終端,其規模達到了4.2億人。近兩年,隨著3G網絡、智能手機以及云計算等的發展,移動金融和手機支付也隨之迅速崛起。很多對市場反映敏銳的銀行,紛紛開始在該領域跑馬圈地,以達到搶占市場的目的。目前,有50多家銀行如招商、浦發、工行以及民生等都先后推出了手機銀行客戶端服務,并且,有的銀行針對不同的手機系統還推出了多個版本的銀行客戶端,如招行有iPhone版、Android版、JAVA版等5個版本。
從今年銀行的半年報來看,各銀行手機銀行的用戶數量、交易規模、活躍度均較2012年有大幅提升。從有披露手機銀行業務的9家銀行半年報來看,手機銀行累計用戶數量已超過3.4億人。以招行為例,截至2013年6月30日,其手機銀行累計交易金額達4208.00億元,同比增長228.49%。手機支付累計交易金額為127.19億元,同比增長248.85%。其中,手機銀行及手機支付累計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均已超過2012年全年水平。此外,繼手機銀行、iPad銀行后,微信銀行等電子銀行新業態也日益走進人們的生活。今年下半年以來,招行、工行、交行、中信、光大等均開通了微信銀行服務平臺。除了提供包括業務咨詢、自助查詢、轉賬匯款、預約辦理等銀行服務外,不少銀行還試圖結合微信的特點推出特色服務,例如二維碼支付、“搖一搖”付款等。
“近五億人的微信用戶,有需求、有市場,微信銀行便應運而生了。”招行零售銀行部人士認為,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環境下,電子銀行肯定還會衍生出更多的新型業態和創新業務,其本質始終在于提供更優質的銀行服務。
4 移動金融信息化風險監管
從政府不斷出臺的金融、財稅改革政策中不難看出,惠及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已然成為主旋律,而互聯網金融一直深受中小微企業的青睞,互聯網進軍網上銀行是否可行?與之相配套的監管措施是否齊全?很多專家對小微金融的現實環境、環境大變革、多樣化發展路徑的重點話題與政府機構、金融機構、企業代表展開了積極深入的對話與探討。以阿里巴巴為例,互聯網金融對阿里來講,最大的優勢在于其擁有海量的小微客戶資源,借助這些資源就很自然的向互聯網金融延伸了,但是建立網上銀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監管邊界不夠清晰,在沒有實體網點的情況下怎樣對其風險評估,怎樣做監管的定位,這是最大的難度。如果阿里真的被批準成立網絡銀行的話,那就可以有吸納存款的權利,而至今為止對互聯網金融還沒有確切的監管邊界,這樣就很容易失控,會存在很大的風險性。
有專家認為,沒有監管邊界,所以互聯網金融不能漫無邊界的延伸,以后在經營發展上應該做一些收斂,把業務集中放在它最強項的方面去發展。互聯網金融更應該注重去提升其服務的效率及業務質量,包括降低風險,網絡理財等方面,將這些基礎做好了才能會有更加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小靜.手機銀行:全球流行的貼身金融管家[J].計算機與網絡,2005(08).
[2]麥志文.肖群.打造金融服務新渠道――手機銀行[J].金融電子化,2007(06).
[3]林野.淺談新一代手機銀行的發展[J].數字通信世界,2005(02).
[4]任化莉,呂敏.當銀行遇到手機[J].卓越理財,2006(09).
[5]鄧華鋒.3G時代的手機銀行[J].金融電子化,2006(09).
[6]蘇文川.服務國家建設 服務商業銀行――代前言[A].中國投資學會獲獎科研課題評獎會論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7]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課題組.沈佩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研究[A].銀行與投資――中國投資學會2005-2006年度獲獎科研課題選編[C].2005年.
基本情況
新余現共有10家商業銀行,其中6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分支機構,2家地方性商業銀行分支機構,1家地方性法人銀行機構,1家村鎮銀行。其中6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和1家地方性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在2008年后陸續開辦了手機銀行業務。經過四年的發展,其開戶數已超過全市網銀開戶數的一半。截至2012年年末,新余市共有手機銀行客戶19.9萬戶,比年初新增4.9萬戶,季度平均增幅10.5%;完成業務35.8萬筆,季度平均增幅75.9%。相比較,網上銀行同期開戶數季度平均增幅6.77%,交易增幅65.3%,分別低于手機銀行3.73%和10.6%。手機銀行顯示出良好的上升勢頭,后發優勢顯著。
這一結果一是得益于手機銀行業務品種豐富,幾乎涵蓋網上銀行所有業務類型;二是電信運營商話費套餐搭配智能手機的營銷策略,促使智能手機的普及率迅速提高;三是銀行方面針對手機銀行開展了一系列促銷活動,刺激了業務的快速發展;四是經過十余年電子支付培育的客戶在接受新興電子支付工具方面已不存在太大心理障礙。
存在的問題
業務結構化差距較大。一是機構間業務發展不均衡,4家國有商業銀行手機銀行客戶占比92.3%,交易量占比84.1%。假定以賬戶計算客戶數,7家開辦手機銀行業務的銀行中,4家國有商業銀行手機銀行客戶占比個人賬戶為10.1%,其余3家機構占比僅1.7%。這一方面是業務前瞻性、技術實現等方面的原因,4家國有商業銀行在總行層面對手機銀行業務進行的業務模式探索和系統開發較早,具體業務開辦時間普遍早于其他機構2年;另一方面在品牌實力、業務營銷等方面,4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普遍優于其他機構。二是業務結構發展不平衡,賬戶查詢等非資金類業務占比高達50%左右,轉賬交易占資金類交易70%以上,平均單筆金額2000~3000元,主要滿足的是客戶賬戶管理和小額資金轉賬需求。
城鄉業務發展不平衡。以銀行網點地理輻射范圍看,城區手機銀行客戶16.7萬戶,占城區賬戶的7.4%,縣鄉地區手機銀行客戶3.3萬戶,占縣鄉地區賬戶的2.2%。新余作為欠發達地區和新興工業城市,人口流動呈現縣鄉人口向城區流動及向外地流動的特征,縣鄉常住人員主要為幼齡、老齡和部分青壯人員,對手機銀行認知、接受度低。同時,縣鄉銀行網點少,特別是鄉村一級只有3家涉農機構設有網點,其中1家尚未開通手機銀行服務。
與其他渠道的關系。首先,是手機銀行與網上銀行的關系,在定位上手機銀行不應僅僅是網上銀行業務的手持終端備份。在業務邊界上,網上銀行以離柜自助,全天候服務為切入點,在產品設計上仍以“存、轉、貸”和電商消費為主。手機銀行應在保有網銀業務的基礎上,堅持“隨時隨地”,便民服務的理念,設計更加貼合零售支付需求的產品,如超市收銀、農用物資交易、標準化農貿市場交易等。但從目前調查情況看,新余手機銀行發展從業務類型和業務種類來看,大多參照網上銀行業務功能設計,實現的多半是網上銀行業已成熟的業務功能,體現的仍是網上銀行已成功剝離的自助離柜交易,如轉賬業務、賬戶查詢、賬單繳付、信用卡還款等。從平臺建設和應用場景來看,目前手機銀行更多體現的是第二個網上銀行特征,并未充分挖掘手機銀行的特點。其次,自互聯網支付開始,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已從合作走向了合作加競爭的關系。移動互聯網支付因其零售、便民的屬性,將加劇手機銀行與第三方手機支付間的競爭關系。聚焦新余市場來看,銀行并未顯示出強大的市場統合力,諸如水、電、煤等便民服務,雙方均能提供很好的支持,在更加本地化的商家服務上,銀行對特約商戶的拓展卻遲遲未啟動,關鍵還在于“利差”仍然是銀行主要的利潤來源,尚無動力發展零售型支付業務。
手機銀行安全。目前,大部分手機銀行通過綁定的銀行賬戶(通常是銀行卡賬戶),利用手機客戶端或WAP方式聯機完成鑒權,方向上是銀行對銀行卡無磁有密信息的單向鑒權,事實上并無法保證數據篡改以及釣魚網站等帶來的威脅。
本土化差異創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