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德育的基本要素

德育的基本要素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7 14:52: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德育的基本要素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德育的基本要素

篇(1)

我常常想,許多教育內容都很重要,也必須要從小抓起。如果把諸多的教育內容做一梳理,究竟哪些要素可以涵蓋、包容、牽動方方面面的教育事項,可以是關系人一生的基本的、基礎的骨架性要素呢?按照社會發展的時代特點、教育改革的環境背景、人的發展規律,責任、規則、重要心理品格應成為人的品德養成諸多要素中的關鍵詞。它符合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道德美;符合中國社會發展依法治國的時代呼聲,符合當今社會以獨生子女為主題的青少年人格成長、身心發展的內在需求。

責任,重在擔當,不論從古代流傳至今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少年強則國強”等膾炙人口的名句,還是《中國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剛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的要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的當代教育要求,都反映出國家和社會對人的期待最大的需求是一種擔當精神。不難想象,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對自我有擔當精神,一個對社會、對自己負責任,做事有責任心的人,將會是一個有品德、有追求、能奉獻的人。其實,上面提到的可持續發展教育也好,志愿服務教育也好,禁毒教育也好,都是一種責任教育,體現的是對未來的責任、社會的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因此,“責任”是品德養成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地方、一些學校強調和突出責任感教育,把責任感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切入點和抓手,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可行的。東城區就有許多中小學校是這樣做的。

規則,對一個人的社會行為具有約束力,是人的社會行為的準則。我們的社會中有著許許多多的規則,出行有交通規則,體育運動有各種比賽規則,貿易往來有商業規則,食堂吃飯有就餐規則……規則,從小的方面來說是沒有規則不成方圓。從大的方面來說就是法則,是法制社會的構成要素,是每個人在社會生存應該恪守的底線。從小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從人的社會存在需要來說,是個體走向成熟實現社會化的需要,是培養健康的、向上的社會公正的內在需求,是黨的十提出的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客觀要求,有規則才能和諧。不管是法律還是道德,不管是社會公德還是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其實都能抽出“規則”的要素來。

篇(2)

關鍵詞: 中職語文教學 基本要素 核心要素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系統科學滲入到文化教育領域,我國的語文教育及其研究也引進了系統科學原理。

系統乃是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綜合體。系統科學研究的重點是系統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要素是系統中既獨立又聯系的基本成分。對于靜態系統,要素是構成系統的基本材料,在教學上一般指教師、學生和教材。

一、語文教學系統中的基本要素

根據上述原理,語文教學系統是由語文教師、學生和語文教材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

1.語文教師

語文教師同其他教師一樣,都處在教學系統中主體地位,發揮主導作用。教師要對語文教學的內容、對象、手段、過程等全都予以認識和改造,只有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只有能動地掌握語文及各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發揮教師的主體地位作用,這是教師創造性地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既然是主體,就承擔著改造客體,使學生盡快提高語文水平的任務,這當然是不能去包辦代替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去認識語文教學規律,認識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語文水平。

2.學生

學生在教學中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學生是認識過程的主體,他所要學習的知識是他認識的客體。學生同時又是教學對象,也即教學的客體。在教學中,學生為教師所認識、所塑造。但是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有主觀能動性。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語文教學信息、知識能力的轉換者和接收者,是語文教學效果、語文教學質量的體現者,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地介入語文教學全過程并發揮其作用,才能實現語文教學質量的飛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激發、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參與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對學生來說是外因,為學生的接受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學生的接受才是內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好學不好的根據,教師的教要通過學生的學來起作用,沒有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信息傳播是很難產生好的效果的。

3.語文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沒有語文教材,語文教學就無法進行。語文教材是教師教語文、學生學語文的依據和憑借。教師依靠語文教材進行教學,達到語文教學大綱中規定的語文教學目標;學生憑借語文教材,獲得學習語文的門徑,達到學習語文的目標。

語文教材是為實現語文教學目標而編制的,從內容到編排都為適應教學目標的特殊需要而定。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語文能力,語文教材就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主要憑借;語文教學也有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任務,語文教材是學生獲取語文基礎知識的主要來源,是涉獵各種社會知識、自然知識的窗口;語文教學還有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審美觀,提高他們思想品德素養的任務,語文教材是為他們吸收思想養料建造的園地。

從上述的三個基本要素中可以看出,無論是語文教師的“教”,還是語文教材的“編”,都是以對學生的了解和認識為前提的,更進一步地講,都是以學生為中心進行的。所以,在這三個基本要素中“學生”是核心要素。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核心要素

1.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

(1)學生“學”的現狀。

近年來,中職的學生來源大多是“分流生”,中考分數未達到高中錄取線,大部分學生在初中已基本被“放棄”,因而學習態度不端正。根據我校對當前學生思想狀況調查,約20%的學生認為讀書目的是混日子,約30%是為了應付考試,爭取順利畢業,而僅有8%的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這些學生中大部分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態度不端正,基礎較差,成績不理想。目前學生的語文知識,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識,語法、修辭知識、邏輯知識掌握得不夠好,更不善于謀篇布局,不善于運用相應的語言表達方式,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和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和提高。因而多數學生表現為書寫差、錯別字多,閱讀理解寫作能力低,直接制約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從而影響專業課程的學習。

(2)教師“教”的現狀。

在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大多不被重視,加之多數文化課教師對專業缺乏了解,因而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改變。中職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宰,學生只是“知識的儲存庫”。不少教師習慣于把篇、章、句、語、修、邏等知識嚼碎,詳盡而系統地“喂”給學生,教得支離破碎,學得粗枝大葉。這種教學模式滿足于讓學生聽、記教師的繁鎖講析和現成的答案,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也阻滯了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和個性的發展。這種教學模式也許在應試中能加上一定的法碼,然而未必能真正提高學生運用語文工具的能力和語文素養。這種教學模式,使語文課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學生的胃口。

(3)語文教材的弊端。

①現有的中職語文教材內容多,容量大。由于課時量的減少,一套共兩冊的語文教材,每單元只能講授一至兩篇課文。教學中不能體現整個教材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②中職語文教材更新變換慢。多年來,我校一直使用一套教材。教師的“教”變成了一種簡單重復的工作,教學中缺乏應有的生氣。教材內容陳舊,離學生的生活越來越遠,不適應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需求。有的文章難度較大,學生理解起來的確有困難。

③沒有突出中職教育的特點。現有的教材缺乏對學生職業教育的考慮,缺乏時代精神,缺乏反映中職學生現實生活的作品,不能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新的職業教育教材觀。

2.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核心要素

從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中可以看出,各方面的弊端都是因為沒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予以重視而引起的。

中職學生與高中學生相差甚遠,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不正確,這些直接影響語文教學的進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著這個問題不予以重視,就會使教學脫離實際,更加會抑制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材的編制如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會使教學內容枯燥,學生難以接受。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因為學生“學”的狀況較為特殊、復雜,所以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語文教材的“編”,都應對其更予以重視,“學生”作為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三、抓住核心要素,優化語文教學

抓住語文教學中的核心要素,樹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優化中職語文教學。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素質與進入高中的學生素質存在較大差別,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樹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遵循語文教學基本規律的前提下,體現中職生的特點,增強其“適應性”。

1.中職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的語文基礎相適應

中職語文教學是初中后語文教學的繼續,然而中職學生大多語文素質較低,針對中職生的這一特點,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控制好難易程度,循序漸進,切忌好高鶩遠。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重點進行字、詞、句、文的認、釋、讀、寫,在此基礎上適當進行能力訓練和提高,不能把對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為對中職生的要求。

2.中職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應用相適應

中職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熱情不高,對專業課程卻比較重視,我們應該從學生注重“實用”這一特點出發,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啟發學生從語文學習中去發現學科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對相關學科的探索熱情。除講究德育滲透,職業學校語文教學還必須重視職業滲透,就是這個道理。

(1)注重語言表達教學,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中職學生畢業后將直接融入社會,口頭表達能力是左右學生就業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說出比寫出更重要、更難,語言表達的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教學中,口頭表達課可以演變為“演講與口才”課進行教學,著重強化演講思路、演講語言、演講藝術、演講氣質及演講效果的學習和訓練,讓原本枯燥的語文課成為一股活水。

(2)注重應用文教學,提高文書寫作能力。

應用文是處理事務、溝通關系、聯系工作、商洽業務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寫應用文是中職生必備的素質。加強應用文教學,是滿足學生實際應用需要的重要途徑。然而現行的不少中職語文教材把應用文寫作作為“附文”來對待,沒有突出中職語文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專門對學生進行各類應用文的教學,訓練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相信學生會獲益匪淺。

參考文獻:

[1]王革玲.對中職語文教學困境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0,(9).

[2]卜顏丹.對中職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語文天地(高中版),2009,(5).

[3]向紅靜,葉安全.芻議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諸多困惑與對應策略[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10,(4).

[4]劉先倫.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三要素[J].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

篇(3)

引導在大學生養成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德育過程的積極因素,是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導大學生養成教育,除了要遵循道德教育的原則(說服教育原則、擺事實、講道理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實踐性原則)之外,還要遵循普遍性原則、針對性原則、適度性原則等。一是普遍性原則。這里講的普遍性原則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引導,切不可受“唯智”論的片面影響,只注意到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更要注意那些所謂的考試分數低的“差生”。面向全體噓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盡量把引導滲入到大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各個方面,貫穿到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每一個基本要素,從而使知、情、意、行四個要素統一,促成大學生養成教育的成功。二是針對性原則。一方面,要針對養成教育的對象:大學生。人的發展是一個連續性、非連續性的過程。這就要求教育者必須針對大學生時期特有的心理特征,實施積極的引導。另一方面,針對教育對象的個別差異性。人發展到一定階段,會有共同的顯著特征,但人與人之間又存在著明顯的個性差異。對于養成教育的引導,一定要針對這種個別差異性,做到普遍關注下的個別引導。三是適度性原則。青年的第一個社會化任務是謀求獨立,當教育者限制他們的獨立性,不重視他們的興趣、態度和意見時,他們會抱怨、抗議。此時期的他們還表現在強烈的自尊心,要求個性和尊嚴的尊重。這些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導大學生養成教育時,必須掌握適度原則,避免他們的逆反心理。

2協同

理想的德育,應該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為本”的共識,建立起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使多種力量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德育優勢力量。這里的協同指的是德育網絡中各要素的協同與一致。大學生的德育網絡系統,應包括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校內德育途徑的網絡系統,即由課堂教學系統、課下活動系統、校園環境系統和班級教育系統組成的聯系網絡;另一方面,是校外德育網絡系統,即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途徑的網絡系統,這是一個為有效實施德育,在學校、家庭、社會多種德育途徑之間結成的一種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組織體系。校內德育網絡系統更能體現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價值取向。學校作為大學生養成教育的主導力量而存在,校外德育網絡系統是校內德育網絡力量的有效補充。其中各個網絡系統因素的相互聯系、一致和協同,是大學生養成教育成功的保證。一是德育網絡系統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補。學校、家庭、社會三種教育不僅占領的時間、空間不同,而且在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途徑上也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優勢和不足。學校教育主要是通過認識———理性和規章制度、紀律來實現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對大學生的教育影響有著顯著的特點:奠基性、先入性、親情性、可信性、權威性、有效性、靈活性、針對性、滲透性、感染性、長期性、持續性、隨意性、局限性。社會教育影響主要包括社會宣傳、社會輿論和社會風尚、社會活動和人際交往、社會環境和鄰里環境等,這就決定了社會教育的廣泛性、多樣性、復雜性和自主性。有研究者認為“學校長于言教,家庭長于身教、社會長于境教”,這是不無道理的。如果幾種教育能取長補短、功能互補、形成合力,就會提高整體的教育效果和質量,只不過其中的學校教育應該占有領導和指導地位。二是協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許多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以自己幾十年的經驗告誡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輕易幫助別人等。諸如此類的教育對孩子良好品行的養成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甚至幾乎全部的學校道德教育效果就在父母的幾句話中毀于一旦,業已“養成”的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家長的勸說下功虧一簣。德育網絡各因素的教育影響不協同,就會讓受教育者無所適從,德育效果得不到強化,不利于養成教育的成功。

3活動

養成教育,應該重視在自然的活動中養成學生的德性,讓大學生在游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互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活動在大學生養成教育中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在活動中可以學到很多優秀的道德品質,同時也能使他們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在活動中得到檢驗和矯正。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實際感受,從而深信他們所了解的行為規范是正確的、合理的,這些活動和行為才會變成他們的品德特征。總之,任何良好的品德,是在教育者為受教育者組織的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形成與發展起來的。所以養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說教上,更重要的是組織大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陶冶、實踐、養成。

4自律

養成教育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學生的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大學生不可能永遠接受教師的教育和指導,他們終究要長大,終究要離開教師的引導。因此,盡可能讓大學生獨立生活,使他們時刻能夠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完善自我,使他們在自警、自誠、自勵的“道德長跑”中養成良好的德性,是養成教育成功的捷徑。

5評價

篇(4)

關鍵詞:入心 明理 解惑 力行 模式

思想政治課的學習過程是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的統一。它既是基本常識的學習認知過程,又是思想品德的發展過程。其本質是以學習基本常識為先導的社會主義政治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規律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要解決“無知”和“有知”、“認知”和“情感”、“認知”和“行為”等三對矛盾;這三對矛盾的依次解決,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呈現“明理”、“篤信”、“力行”等三個階段性變化(即知、信、行等三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依據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把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內化為個人的思想信念,進而又外顯為品德行為,從而實現知、情、信、意、行等品德要素的相互轉化與和諧發展,全面達到思想政治課的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等三項教學任務的要求。這個規律描述了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知、信、行等要素相互轉化與和諧發展的基本過程,因而稱之為“知信行相互轉化與和諧發展規律”。它揭示了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內在的順序結構,說明了教學過程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轉化關系,從而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指明了改革實驗的方向和道路。

依據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規律和教學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針對其教學的主要矛盾,我們實施了思想政治課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知信行和諧發展”教學模式(簡稱“知信行模式”)。其基本結構為“入心――明理――解惑――力行”。

所謂“入心”,指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接受并積極參與教學,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準備。這是針對中學生普遍不愿學政治課的情況,為扭轉課堂上的消極心理定勢而設計的教學環節。這個環節通常采取“創設情境”教學方式,主要運用活動情境法、故事情境法、演示情境法、詩歌名言法、榜樣示范法、問題情境法等教學方法。

所謂“明理”,指教師引導學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明白道理,形成觀點。這個環節主要解決常識的認知問題。“明理”是思想政治課的突出特點之一,它是學生提高思想覺悟和能力的基礎和前提。這個教學環節通常采用“自學指導”教學方式,運用自學閱讀、討論、講解相結合的方法。

所謂“解惑”,指教師通過設疑、激疑、質疑、辨析、解疑等方法,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消除學生學習中的疑惑和情感障礙,使他們形成堅定的信息。“解惑”既是情感教育過程,也是進一步“明理”過程。通過“解惑”,情理實現交融,認識和情感都得到升華。“解惑”是知信行模式的關鍵環節,也是這種模式同其他模式的主要區別。這一環節主要采用以問題情境法和討論辨析法為核心的“探究發現”教學方式。

所謂“力行”,指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明確各種條件下應采取的行為對策,促使學生積極踐行所學的理論要求和行為規范,并逐步養成習慣。“力行”是學生“知行統一”和“言行一致”的重要環節。它既是行為教育過程,又是意志訓練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主要解決兩類實際問題。一類是主觀世界的改造問題,即個人思想品德的修養問題。這類問題主要通過行為養成教育的方式解決。另一類是客觀世界的改造問題,即解決社會矛盾,協調人際關系的問題。這類問題主要通過能力訓練方式解決。“力行”環節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活動的行為指導法、活動指導法、社會實踐法、品德修養法、作業法、練習法,等等。由于行為教育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因而“力行”環節始于課堂,終于課后。在課堂上,“力行”環節主要是使學生了解行為要求和掌握行為基本方式。要使行為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還必須經過課后的訓練和鍛煉,特別是學校其他德育活動和措施的密切配合。

知信行模式的特點在于:

1.這種模式的核心和基本依據是思想政治課內在的教學規律和德育目標要求。它是為實現德育目標服務的,它的各個環節順序體現了思想品德各要素的相互轉化過程。

2.這種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教學方法運用程式,它是為全面實現教學目標而實行的素質教育模式。它的各個環節各有其特定的任務和工作方式,彼此聯系并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節課的任務。

3.這種模式追求課堂的“樂學”情境,力求師生活動積極,氣氛熱烈而有秩序,教師不累,學生輕松,效率較高,形成優化教學狀態。

篇(5)

一、前言

高等學校,在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是推動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它不僅進行知識傳播、文化傳承,而且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源泉。

高校以育人為核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社團組織管理,行為規范教育管理以及生活管理等各個方面在內的德育教育體系在育人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為創新性人才培養的基地,高校應當建立科學和完善的德育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它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讓學生的創新潛能和意識,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素質,高尚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實現高校培養創新人才的目標。

二、創新人才的定義

1.創新概念 創新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新思維,可以是為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有創造性的新產品或者新理念。創新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不斷拓寬人的思路,發散人的思維,讓人可以創造出新理念和新產品。

創新主要運用于各個不同的領域,比如說思想、技術、管理、制度等各個方面的創新。創新是在前人的基礎或者是成果上,做出進一步的發現,提出新的見解,創造出一種更加具有現代化,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種思維模式。

創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發現性創新,這種方式是沒有規律可尋的,需要對某種規律,事物本質等,作出一個新的理論發現,就像牛頓定律一樣,是屬于天才性的創新。而另外一種創新,則是指發明創新,包括各種新的技術、工藝、方法等,屬于一種改革的范疇。而創新教育,就是根據這種創新的原理,來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育,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觀念以及創新的能力。

2.創新必備要素 創新能力、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是指具有創新意識的獨特能力;創新人格是指對某種事物有著不懈的追求和強烈的求知、探索、挑戰欲望,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的意志品質;創新思維就是目光敏銳,懂得變通,思維的發散性以及獨創性比較強的思維。在這三個要素中,創新人格是最重要的,它是創新人才的最基本要素,其次是創新思維,最后是創新能力。

創新人才必須要知道如何進行創新,還要清楚為何而創造,一個就是創新的能力問題,另外一個則是創新的價值問題。世界觀和方法論完美統一的新型創新人才,才是社會需要的真正創新人才。

三、制約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

1.高校的因素 首先,目前部分高校認為,德育教育,只是一種用來規范學生的行為。因此普遍注重理論知識的考核,而對于人才的創新能力不夠重視,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創新意識。

其次,高校德育教育的某些環節,容易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勢,使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探索能力受到了限制。

再次,對于德育教育,大多高校還是采用傳統的教育方法,無法將學生的創新興趣激發出來,從而影響了創新人才的培養。

2.環境因素 主要指社會環境,在現代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市場經濟追求最大化利潤,使得就業形勢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對于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觀念都會產生影響。一方面使得學生思想得到解放,變得積極進取;另外一個方面,使得學生產生了較為嚴重的投機主義,享樂主義以及拜金主義思想,使得德育教育與這些思想觀念發生著較大的沖突,給學校的德育教育帶來嚴峻的挑戰。

3.家庭的因素 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和發展,與父母及家庭有著很大的關系。現實社會中,部分的家庭,將一些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傳輸給子女,給子女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短期內很難得到扭轉,這就給高校的德育教育帶來了挑戰,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4.觀念因素 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飛速發展,學生對于互聯網的接觸,時間上比較早,程度上比較深,使得學生的思想觀念,隨之發生著變化。再加上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文化,價值以及思想觀念,與我國文化與價值觀有著較大的沖突,造成了部分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崇洋媚外就是學生的一個典型心理,這些都制約著德育教育工作,從而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發揮德育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的主要措施

1.建立科學的德育管理體系 德育教育,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因此必須要根據現代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建立一個開放的,主動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德育管理系統。將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加大管理方面的力度,使得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有機結合 ,為高校培養創新人才打下基礎。

學校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德育教育的目標,打破陳規,進行開放式教學,建立一個集學校、社會,家庭為一體的德育管理體系,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讓他們的創新意識得到激發。

2.完善德育教育機制 進一步完善德育教育的運行機制,將教育主體、教育客體、環境育人等方面進行重新地整合,推進創新人才在高校的發展。對于高校的德育教育資源,要進行優化,建立起以教育為主導,以服務為原則,以管理為依托的德育教育新格局。德育教育的實效,需要與就業制度,教育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把握管理中的關鍵環節,對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的治理,加大德育教育在高校的管理力度。

3.建立德育科學評價機制 建立一個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德育教育評價機制,為學生進行全過程的德育教育及成長提供重要的保障,以全面提高學生們德,智,體等綜合能力。

4.建立統一網絡格局 利用當代大學生對互聯網的依賴性,建立一個可以覆蓋全國各大高校的網絡渠道,以網絡的力量來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更加地符合現代化,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

篇(6)

關鍵詞 審美 音樂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20世紀以來的中國學校音樂教育思想經歷了從“音樂美育”到“音樂審美教育”,再到2011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確立的"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的轉變,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與形式在人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中國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思想發展的主線。

1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實質及其確立

從《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到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十年課改始終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樂教育理念和課程宗旨,音樂審美作為新課程改革的成功經驗將應用于新階段的學校音樂教育中。新《課標》將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表述為:(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作;(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作為頭條理念得到凸顯,同時強調了音樂教育的實踐性品格和創造,這是對傳統音樂教育極端功能化的深刻反思,是音樂教育科學本體價值的回歸。

《課標》將“音樂審美”的內涵明確定義為:音樂審美指的是對音樂藝術美感的體驗、感悟、溝通、交流以及對不同音樂文化語境和人文內涵的認知。這個界定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也和現代美育思想的發展戚戚相關。

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產生之初確立的音樂美育思想,其誕生就和德育有著密切的聯系,認為他們相互區別又相輔相成,音樂美育是輔助德育的重要手段,這種美育觀深深受到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中“樂以修身養性、以樂教完成德育”文化傳統的影響。“禮為德育、樂為美育”,的西方美育思想中國化的嘗試,將中國古代的禮樂思想與西方美育思想融合,賦予了中國古代樂教以新的時代內涵,推進了中國美育的普及。

音樂美育的思想也隨著現代美育理論的深入研究而不斷拓展。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美育觀念與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產生初期的美育有鮮明的不同,從著眼于現代教育的完整性而提出的美育是德育和智育的輔助,發展到現今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而強調的美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種轉變豐富和拓展了人們對美育本質和作用的認識,也確立了我國學校音樂教育“音樂審美教育”的思想。20世紀末的素質教育改革,明確了音樂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理念的提出,突出了音樂課程的人文性、審美性和實踐性,不僅凸顯了音樂課程“以美育人”的獨特價值,它作為一種具有陶冶情操、促進德育功能和文化理解的綜合教育理念,成為國家教育方針中促進國民素質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2 如何實施“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

2.1 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樂教育理念和課程宗旨,實現音樂基礎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審美體驗、文化認知的有機融合

音樂課程的審美性以及審美作用的凸顯不是指要在音樂課程教學中丟棄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相反,學生音樂審美素養的提高還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依賴于音樂實踐中獲得的審美體驗和對多元文化的認知。

音樂的創作表演有其藝術特性,決定了音樂的欣賞、表演和教學都有特定的實質與技能要求,這是由音樂學科特性所決定的。而只有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認識多元的音樂文化,正確理解各種藝術表達形式,而這也正是音樂審美體驗和認知文化的過程,也是學生音樂素養的組成部分。音樂音響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有組織的音響能激起人的不同的情緒情感反應,對人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它精細人的感知,深化人的思維,豐富人的情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與技能,才能感受與理解音樂,才能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

2.2 重視在“音樂情感體驗”中增進“音樂素養”

音樂素養可以理解為音樂能力的總和,包含音樂理解能力、音樂表現能力、音樂創造能力以及與音樂相關的文化修養。學校實施音樂教育的過程,即是學生音樂素養形成的過程。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應在掌握一定程度的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基礎上,在音樂本體的藝術實踐中,在對多元文化和不同藝術門類的探究與感知中,在發展音樂聽覺與欣賞能力、表現和創造能力中形成。

音樂素養與音樂審美密不可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音樂課程最重要的基本理念,而“音樂審美”不是空洞、虛幻的目標或口號,其內涵是“對音樂藝術美感的體驗、感悟、溝通、交流以及對不同音樂文化語境和人文內涵的認知”。其中對音樂藝術美感的體驗、感悟,依靠的是建立在音樂聽覺能力之上的對音樂藝術的有效理解。溝通和交流離不開以音樂欣賞和演唱、演奏為主要形式的音樂表演活動。“對不同音樂文化語境和人文內涵的認知”則需要有“與音樂相關的文化修養”。簡言之,音樂素養是形成音樂審美能力的根基,正由于“音樂素養”對培育和發展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值得重視。

2.3 重視“音樂本體”,倡導有效的音樂教育

“音樂本體”即音樂自身,它可以泛指音樂作品、音樂作品文本(樂譜)或音樂作品的音響,可以是指音色、旋律、節奏、節拍、調式、和聲等音樂作品的基本要素,也可以指構成音樂作品、形成某種音樂風格或表現特點的內在規律。

在課程改革之初,在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過程中,音樂教育對于“知識與技能”要求矯枉過正,過于忽視音樂學習的技能要求,盲目追求課堂教學的熱鬧效果,滿足于學生課堂層面上的廣泛參與,把音樂課上成了一堂“綜合課”,或者使得音樂課堂成了一堂娛樂活動課。在音樂教學中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音樂文化認知等各面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局限于淺層次的場景描繪,將對學生的音樂要素把握要求降低到只要學生參與其中。這是忽視音樂本體的表現,致使音樂課堂游離在音樂之外,音樂本體的失落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校音樂課程教學效率不高,導致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提不上去,因此,要科學認識音樂教學規律,正視音樂本體的重要性,倡導有效的、使學生真正受益的音樂教育。

2.4 重視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

《課標》要求系統學習母語音樂文化,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特別需要學習的,便是本民族世代相傳的、最具民族音樂特征、自幼耳聞目睹受到習染的民族傳統音樂。這就要求音樂教育者從我國五大傳統音樂精粹中,發掘和建立適宜學生學習的本土民間傳統音樂資源庫,使學生從小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樹立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意識,傳承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地理學科;德育;三生教育

近年來,隨著教育形式的發展與新課程的改革,在中學素質教育中漸漸凸顯出了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許多教育學者研究表明,目前中學的德育工作尚處于探索階段,德育機制缺乏現實意義與切實可行的操作方式,德育內容局限于一般性的理論概括與經驗總結,德育模式過于單一刻板,甚至違背了中學生的道德心理發展規律。在我國,地理是普通中學的一門基礎課程,通過地理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的地理科學知識與技能,同時發展智力和能力,培養思想政治品德,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素質的提高。因此,在中學地理學科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改變傳統德育過于抽象、空洞的說教模式,使德育更加貼近生活中情感道德的主體,是一個重要的渠道。本文試圖從“三生教育”的內涵、在中學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實施等三方面對在中學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三生教育”這一問題作粗淺分析。

1.“三生教育”的內涵

“三生教育”由云南省首先提倡,是學校德育工作的系統中心,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與“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關心他人和集體,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生存教育”,強調“學習生存知識,保護珍惜生態環境,關心社會和自然,強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三生教育”是一個整體,深切地體現了中學“以人為本,以德為先,注重基礎,強化創新,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中學生”的教學理念[1]。

2.在中學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多數學生成為具有良好素質的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是素質教育而不是“應試”教育。地理教育作為“三生教育”最好的教學資源與實施途徑,通過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滲透“三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1 使學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由于中學地理知識內容的綜合性與廣泛聯系性,使得地理教學內容涉及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生產生活實際,所以在中學地理學科教育中涵蓋了豐富的思想政治與品德教育因素。而“三生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通過中學地理教育可以使學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與個性心理素質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挖掘“三生教育”的廣度及內含,使“三生教育”真正成為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打造中學德育品牌。

2.2 中學地理學科教育是踐行“三生教育”理念的主渠道

“可持續發展”即“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同時不損害后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這是當今人類普遍關注的問題[2]36。隨著科學教育技術的發展,研究人類與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關系,并謀求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這不僅是地理科學的現實需要,也是“三生教育”的主題之一。

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應該從資源、環境、人地關系和道德發展等方面入手,正視人類所面臨的全球性重大問題,理解正確處理人與自然、與社會關系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所共同要求的生存與發展的問題。而在中學的各個學科教育當中,地理學科是唯一的以人類的生存發展、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以及人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為基本教學內容的學科,因此,在教育學生關心并謀求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2]37。

2.3 引導學生樹立全球意識和正確的“三生”價值觀念

隨著中學地理教學的改革,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實際確立的教學目標層次中,道德情感目標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在“三生教育”的倡導下,今后的中學生必須具備全球意識和正確的“三生”價值觀念,如人生觀、人地觀、環境觀和資源觀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迎合各種挑戰,成為新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然而,作為21世紀公民的基本素養,在中學階段主要是依靠地理教育,主要是通過地理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的培養來實現的。從“人類共同擁有一個地球”到“地球村”概念的提出,從學生只認識本土本國的環境特征到了解世界各國的地理概況,學生可以認知我國國情及世界的發展現狀,逐步樹立愛國主義情感和科學的世界觀。中學地理教育與其他學科的顯著區別,對貫徹“三生”價值理念有著特殊重要而不可取代的實踐價值。

3.在中學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三生教育”的探索方式

目前,“三生教育”的實踐還處于探索階段,中學地理教學工作者應廣泛運用地理學科的特性,將“三生教育”納入道德情感目標的范疇。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從知識、能力、品德、個性品質等方面全面培養和評估學生,創新人才質量的衡量機制。

3.1 中學地理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改革地理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師是教學改革的關鍵,作為中學基礎學科中的地理教師,不僅要具備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熱愛地理教學的思想品德,還要有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地理教學能力等基本素養。在此基礎上,地理教師要完善自己的能力結構,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要貫徹“三生教育”的新思想,適應地理思想教育發展的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地理思想教育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教育指導思想、教育理論和教學觀念上的轉變。對于教師來講,要把“三生教育”所倡導的“播撒真愛,體驗幸福”作為現代教育的終極價值,重視新課標下的“學生觀”、“人才觀”等教學觀念。

3.2 練就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能力,捕捉教材中的“三生教育”知識

作為中學地理教師,要提升學生的“三生”價值理念,還應致力于琢磨地理學科教育與“三生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多個方面開展知識技能與品德教育。教師要通過課堂實踐改變學生思維空間只局限于課本的傳統思維模式,把“三生教育”滲透到地理教學的各個環節。

在中學地理學科教育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課標下的地理素材,最大限度的挖掘“三生教育”資源,利用地理科學整體性與區域性,向學生普及中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概況。例如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第三章《地球上的水》,通過對這一章節講授,讓學生觀看“西南大旱”的視頻,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在發表自己感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對水資源的保護提出設想,進而上升到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3.3 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寓“三生教育”于學習環境中

地理課堂教學是在教室內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學形式(即我們常說的地理課),該形式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于普及教育。特別是地理學科內容豐富,教法多樣,且在目前三生教學場所較少的情況下,利用課堂教學形式,營造一個良好的集體教育環境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運用課堂學習環境與時間,使學生集中精力,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地理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形式,設計師生統一和諧的活動。教師的板書、語言、板圖、板畫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學生受到感染,引起共鳴。教師的啟發誘導,應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探究“三生教育”的德育范疇。如通過學習世界的人種,使學生懂得人種的不同只是外表特征上的差別,引導學生樹立各種族、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反對種族歧視的觀念,學會關心與愛護他人。

通過課外教學形式滲透“三生教育”于現實生活中,這是當前中學德育改革從封閉式教學轉向開放式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要建立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教學為輔、理論聯系實際的德育新體系。地理教學內容中,環境、資源、人類活動等許多知識,生動具體地存在于現實生活中,通過課外教學活動,學生可以直接感知、觀察,這是地理課的特色之一。教師要引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實踐中去學習,了解自然奧妙,認識周圍環境。課外教學活動對于集體主義教育、關心他人的教育也很有益,使他們在互助的氛圍中經受成長與教育。此外,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環境,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各種現象,對保護環境與破壞環境兩方面的都會有深切的感受與正確的評價,從而加深了環境意識的教育,培養可持續發展觀。

3.4 實施情感教學,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同屬教學過程基本要素中人的要素,比其他要素的發展變化更為復雜。在師生關系上,教師要采用“平等”策略,應經常關心、愛護學生,不能在潛意識中形成“優等生”與“差生”的區別,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要做到“以情育思”,重視給學生參與的機會,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倡導教是外因,學是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還要掌握與學生交往的技巧,尋找共同的話題或興趣[3];在處理好師生關系的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尊重他人,使學生健康向上的發展生命,體現自我價值。

4.結語

在中學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三生教育”,是在推進德育改革進程中的一個探索與思考,也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實踐任務。作為一名中學地理教師,應該在教育實踐中把對于“三生教育”的感性認識上升到一定的實踐高度,探索其中的規律和特征,以便自覺指導行動。“三生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科學研究活動,對于發展地理教育理論,更好的促進德育改革,有效的提高素質教育質量,都是當代中學地理教師所必須重視的。

參考文獻:

[1]三生教育[BB/OL].[2011-5-20]baike.省略/view/1871627.ht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3| 久久综合97丁香色香蕉| 中文字幕人妻伦伦|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爱ⅴa|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性欧美vr高清极品| 影音先锋每日av色资源站|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97色在线 | 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av成人网|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性饥渴艳妇性色生活片在线播放| 老师翘臀高潮流白浆|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下载|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mba下载|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天堂√在线中文官网在线| 男人扒开女人内裤强吻桶进去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十八18禁国产精品www| 永久免费无码av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