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5: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的主要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產業經濟學 理論地位 應用性質
一、引言
產業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的課題,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才作為研究生研究的專業學科而設立起來。產業經濟學是歸屬于應用經濟學中的一個學科。從國外傳入我國時,已經時一個較為成熟的學科,它的理論內容,已經時一個較為全面的系統。在實際經濟交易過程中,是能夠起到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的。產業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重要部分,產業政策與產業經濟理論是一個整體,能夠起到應用經濟性質。
二、產業經濟學概述
(一)產業經濟學概念
產業經濟學結合了產業分析和產業政策,包含了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內容,是相對較新的應用經濟學下的一門學科。從西方的相關經濟學,主要從產業內外關系以及企業組織的結構相關內容進行研究。因此產業經濟學,主要是產業組織理論為主,可以稱為產業組織學這個稱號。在國際期刊上,可以看到國外經濟學上和管理學的相關內容出發,作為核心的主要學科教學中心,高校主要相關的課程有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加入微觀經濟學的討論,同時注入計量經濟學體現其應用性質,還要就是產業經濟學,這些都是學生必考或者參考較多的課程。
(二)產業經濟學理論國際發展
產業經濟學理論,從機器大工業時代的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就提到注意市場分工以及機制等問題,這樣的理論與英國經濟學家在十九世紀提出的經濟規模效應,從壟斷引起的競爭,提出一定的矛盾。這樣的產業組織結構,就是產業經濟學的重點。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提出經驗主義,這是產業經濟學的初步組織理論化過程。到了六十年代,提出的市場的機構和行為、績效等,這些確立了產業經濟學的相關內容。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有了現代產業組織理論的相關探討,更多的西方學者,從產業組織的相關內容,結合了博弈論等相關內容,指出了產業經濟學的戰略性分析。
(三)產業經濟學理論國內發展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的產業經濟學研究參與者愈來愈多。到了九十年代,產業經濟學理論到了這時,才進入高校,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時有了許多眾多的研究成果。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學科發展的多樣化,人才需求的精細化,這就促進了科目的發展。在應用經濟學的二級學科設置中,產業經濟學從各個行業出發,按照經濟的發展需求,在各研究機構和高校,都設定有相關的科目,產業經濟學,也作為應用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學科,逐漸受到重視。
三、產業經濟學理論地位
(一)從現代經濟學科上分析產業經濟學理論的地位
在現代經濟學上看,產業經濟學作為眾多內容中的一個體系,內容較為完整。從經濟內容體系中去看產業經濟學,它隨著經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也越來越規范化和廣泛化。作為二級學科,每個學科都有其特殊性。產業經濟學展示的是組織產業結構的特殊性,有助于人們認識經濟規律的潛在規律,更能夠成為人們進行經濟行為的工具。產業經濟學理論,不僅從概念上,展示其專業的細化特質,更從其研究內容上,可以看出經濟的產業分析的深入化。產業經濟理論的完善和發展,更能夠促進整體現代經濟的發展。
(二)從微觀經濟學上分析產業經濟學理論地位
從微觀經濟學角度出發,產業經濟學理論,也是對其深入和細化的過程。微觀經濟學理論,作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企業和個人在經濟活動中的細化分析,這些都是為了找到經濟運行規律服務的。只有對各個研究,才能看到企業經濟學的個體作用,更能夠從社會發展中,找到其相應的經濟位置,從根本規律出發,找到產業經濟學的相關組織結構地位,促進微觀經濟學的深入化和完善化,這也是和產業經濟學的相關企業分工特點,相符合的一個特性。
(三)從宏觀經濟學上分析產業經濟學理論地位
從宏觀經濟學角度,可以看到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整個社會政局,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性。這樣的關系,不僅僅是促進作用,還有阻礙和停滯不前的時期。但是每個時期,都應該根據各自的特點,結合相關的理論框架,從而發展經濟。產業經濟學從這樣的整體出發,結合當前國民經濟的特點,從而對經濟結構能夠起到廣域上的整體量上的促進,能夠促進國民經濟的多樣化和深入化。產業經濟學理論,是能夠和宏觀經濟學的個量上的促進,更能夠多方面的促進。
四、產業經濟學應用性質
(一)產業經濟學理論經濟性質
產業經濟學理論,可以從其理論經濟學角度出發,以經濟學基礎為導向,結合基本的研究規律能夠促進整個經濟制度的公平化發展,更能夠提高經濟理論發展的效率。從經濟體制的合理性出發,從經濟體制的相關功能,能夠促進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更能夠使得經濟發展的模式多樣化。經濟模式和經濟活動的相關規律,可以包含眾多學科,包括政治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出發,結合應用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基礎,讓其更實用。產業經濟學的理論經濟性質,就是結合實際情況,使其更加具體化和實用性增強。
(二)產業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性質
產業經濟學在其相關的理論研究過程中,應該注意到其應用經濟性質,從其研究的相關課題上看,產業經濟學的性質,不僅僅包括規模經濟的相關討論,也不只是相關的競爭問題和壟斷問題,其中相關合并和產業結構發展問題,應該注意到產業經濟學理論的應用性結合。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應該注意到經濟發展的方向性問題,產業經濟學的應用性質,從國家的不同特點,地區的不同情況出發,應該是符合當地特殊的情況的。這樣的發展過程才能夠促進產業經濟學的應用經濟學性質,更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研究,促進產業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性質的凸顯。
(三)經濟學理論對應用性質的影響
在經濟學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對于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是不斷發展的,從市場的經濟出發,結合經濟發展秩序,從社會的實用性出發,從而得到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凸顯出來的各種經濟哲學中的相關理論的有效性。對于產業經濟學的有用性質的凸顯,是結合經濟學理論而得出的。從凱恩斯的相關歷史局限性,就可以看到經濟理論哲學的發展,不僅從經濟角度,更對社會角度,能夠起到促進作用。產業經濟結構也是根據經濟學理論的有用性出發,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產業經濟理論和政策。
參考文獻
[1]李孟剛,蔣志敏.產業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
【關鍵詞】 信管專業 西方經濟學 措施
1 引言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集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技術、經濟學為一體的新型專業。經濟學作為一門基礎的經濟類學科,它是研究價值的產生、流通、分配、消費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就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即客觀規律。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每個發展階段所對應的經濟關系、經濟關系的運行、經濟關系的發展及其規律的學科。作為我們信管專業的主要學科,學好經濟學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幫助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建立一個良好的模型,更直觀的運用。
2 西方經濟學的發展
2.1 古代經濟學
最早的經濟學起源與古希臘,那個時候奴隸制莊園經濟發展很快出現了商品交換。隨著發展的需要,出現了一些學者對經濟學提出研究。經濟思想和經濟學說的發展是以一定的客觀社會經濟實踐為基礎的,又用來反映一定的社會經濟實踐活動。當古代和中世紀的歐洲還沒有能夠很好地發展起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古代和中世紀的經濟思想實際上不可能真正成為近現代西方經濟思想和學說直接先導的。只有反映近代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的重商主義經濟學說,才能充當這一角色。
2.2 近代經濟學
近代西方經濟學理論主要是指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在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形成之前,有過一個重商主義經濟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時期。重商主義的經濟思想和學說的主要是圍繞如何發財致富問題展開的,指注重發展對外貿易的同時對國家對經濟活動進行保護和干預。重商主義的經濟思想和實踐為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產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
古典經濟學提出了以勞動價值為主的一系列經濟理論體系。古典經濟學的理論觀點也存在著某種片面性。古典經濟學家對于經濟的需求方面沒有充分重視,在分析方法上也不夠全面。此外,勞動價值論更傾向于工人而不利于資本家。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在古典經濟學時期之后,又產生了新古典經濟學的時期。
2.3 現代經濟學
這個時期的經濟學叫做新古典經濟學。它“邊際革命”為起點。這是指英國經濟學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和奧地利經濟學家卡爾?門格爾、瑞士經濟學家萊昂?瓦爾拉斯三個經濟學家分別從不同角度論述相同理論體系和觀點發表的重要著作開始,直至英國經濟學家艾爾弗雷德?馬歇爾的代表作《經濟學原理》的發表,標志著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完成。
新古典經濟學是將勞動價值論為主體的價值理論改變為邊際效用價值論,引進了數學中的邊際分析方法,把強調供給和生產轉變為強調需求和消費。于此同時出現的另一些經濟理論被看作宏觀經濟學的直接理論前驅,為后來的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3 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現狀與問題
信管專業作為一個新興專業,許多學校對本專業的定位不明確。經濟學作為本專業的主要學科之一,各個學校對經濟學的課程安排等不明確。學生對于經濟學的學習也是不太一樣。
具體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3.1 課程設置不合理
現在學??偸前褜嵺`掛在嘴邊,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學校開設的對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學時根本不夠。老是只能勉強的把課講完。根本沒有任何實踐去帶領學生真正去實踐。一些學校只開設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對學習西方經濟學之前的一些基礎性的學科完全沒有涉及。學生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學習西方經濟學,這樣很多概念、模型就無法形成完整的體系。不利于我們學習西方經濟學。
3.2 教師配置不合理
現階段,許多教授西方經濟學的老師全完不了解計算機的知識,導致計算機技術與經濟學完全無法融合。經濟學就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沒有用武之地。
3.3 學生對經濟學的重視度不夠
許多信管專業的學生認為我們是學習信息管理的,只要掌握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就可以了。西方經濟學時金融、財務的專業才要學習的東西。我們學了這些完全沒有用。隨便學習一下,考試過了就可以了,不用掌握系統的知識。
4 解決問題的措施
4.1 合理的設置課程
學校首先應該要重視經濟學,不僅僅當成是一門課來設置。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合理的安排時間的配置,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經濟學的重要性。
4.2 最優的教師資源
注重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的有機結合,使同學們能夠把所學到的不同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更好的運用于學習和以后的工作。注重課堂教學的效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和方法,和學生建立起交流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自然的狀態下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方法,而不是被動的通過考試區實現。
4.3 正視西方經濟學
樹立學習西方經濟學的意識,學習西方經濟學是要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運用的??梢栽谡n下模擬經濟學中的市場運作,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去體會市場變化。去體會這些規律和理論的異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生活中感受經濟學,應用經濟學。
1 國際經濟學的內容、發展及特點
國際經濟學的發展歷史悠久,最早的理論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亞當斯密的絕對價值論。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對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和擴充從未間斷。尤其是近幾十年弗里德曼和克魯格曼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使得國際經濟學的內涵愈加豐富。國際經濟學學科的特點非常顯著,涉及內容豐富,應用工具復雜,理論基礎廣闊。
1.1 國際經濟學的內容及發展
一般的國際經濟學教材主要內容分為宏微觀兩部分,微觀理論部分主要內容是以交換為主要目的各種方法的延伸;宏觀部分主要是從宏觀、均衡、金融等角度對國際貿易的動因及結果的詮釋。最早對國際經濟學研究的亞當斯密,本文由收集整理其在國富論中指出國際間的交換主要是源于絕對優勢。大衛李嘉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對優勢理論,后經h-o理論即資源稟賦理論使得其成為微觀國際經濟學的經典,現代的國際經濟學的進步主要來源于保羅克魯格曼的貢獻。主要貢獻有:在產業內貿易理論有關基本假設和結論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各種模型深入闡述了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的關系,成功地解釋了戰后國際貿易的新格局。
1.2 國際經濟學學科的特點
(1)內容非常豐富。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內容非常廣泛,微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與關稅非關稅壁壘、貿易與經濟增長與規模經濟、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國際經濟學不同于國內交易,國際貿易中普遍存在對貿易和要素流動的自然的與人為的阻礙,主要側重于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與利益分配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其依據等。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收支、外匯市場理論與政策、開放與封閉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國際貨幣制度、國際貨幣政策等問題。
(2)國際經濟學的建立經濟學系統基礎上。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等,在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將會涉及到一些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學科的基礎知識,研究方法上,國際經濟學主要是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國際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部分主要是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本工具,屬于實物面研究。宏觀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觀經濟分析為主要工具,屬于貨幣面研究的范疇。
(3)對學生的學術素養較高。由于學科內容及學科基礎的要求,需要學生除了對經濟學、管理學、金融、投資等都有比較深層次的素養要求,還要求相互之間的交叉引申,從另外一個角度也是對邏輯和數理素養的更高層次的升華。在此種的要求下,就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使得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比較系統地掌握國際經濟學。
2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國際經濟學本身的深刻性和綜合性使得在不同程度學生面前體現出的教學效果有很大差異,在日常的課后調研中呈現的調研結果完全佐證了這一觀點。在(下轉第173頁)(上接第123頁)學生反映的諸多因素中最凸顯的以下幾個:課程難度大、課程內容度、 涉及數理模型多、自身能力有限、教學方式單一、理論模型過于枯燥等原因。除了以上課程本身的客觀原因外,主觀上究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幾種:
2.1學生的學術素養相對較低
學生的學術素養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學生的專業素養,一般情況下國際經濟學的設置應該在第二學年的下學期或是第三學年的上學期,這時學生對該學的基礎課都未完全修完,所以學起來顯得跟不上,即使在所有課程都開的情況下,由于是加強和引申課程也致使所學東西有所欠缺。二是學生的數理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有限,使得教學相對吃緊(國際經濟學要求相對較高的數理和邏輯推理能力)。以上兩種原因是教學過程無法推進的主要障礙。
2.2 教學方式傳統影響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形成有效的溝通,在關鍵難點上只是灌輸式的學習,不利于溝通障礙的有效解決,在未能形成有效解決機制情況下,繼續推進使得問題將長期積壓,最終對整個課程失去信心?,F代的教學條件給我們創造許多新的方式,如增加多媒體,雙語教學、有效的課堂活動、課外活動等可以豐富和彌補傳統的教學。
3 提高國際經濟學教學效率的對策和建議
目前的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通病,尤其是在新歷史格局下,對經濟學本科階段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國際經濟學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效率是刻不容緩的,針對以上提出的各類問題癥結,本文提出以下幾點重要的對策建議:
3.1 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不斷優化教學方式
有效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必然需要教學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良好的師資隊伍主要有以下幾個手段:一是加強教師交流,不斷吸取不同的教學優勢進行優勢互補是必要途徑。二是加強任課教師進行科學研究監督和培訓,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能力。至于優化先進的教學方式方面:目前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大多開展雙語教學、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實驗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式等,雙語教學有利于吸引對外語有興趣的學生,但是對學生和老師的素質要求顯得更高,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導致學科教學情況的經一步惡化??傊幸庾R地培養并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嘗試將所涉及的理論同現實熱點問題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來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經濟學;教學;研究;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發展,在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與研究當中,西方經濟學的影響力逐步提升,甚至有學者提出應當將西方經濟學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流指導思想。而經濟學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已逐步被忽視,出現了邊緣化的傾向。因而,開展相關的研究與探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價值,應當引起相關經濟學教師與研究人員的重視與思考。據此下文之中將主要就,當前我國經濟學的教學現狀進行簡要的分析,并針對經濟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以及意識形態與分析工具等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當前經濟學教學現狀的問題
在我國逐步邁向全球化的過程當中,西方經濟學對于經濟學教學與研究產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并且出現了經濟學被逐步邊緣化的傾向。有許多學生甚至是經濟學的授課教師以及相關的研究學者,不自覺的將西方經濟學作為我國主流的經濟學指導思想。出現這種狀況問題的原因,主要包含了兩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外部因素,我國的經濟制度在由計劃經濟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轉變的過程當中,一些人誤以為我國這些年來所取得的發展成果,均是由西方經濟學帶來的。其次為內部因素,在此方面所牽涉的問題較多,總體而言大致可歸為三類,第一,教學目標問題。我國各個高等院校在進行經濟學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學的方向與目標不甚明確。第二,教材問題。所選用的教材往往不能夠同社會的經濟發展形式相適應,內容還不夠豐富,數量也不夠充足,未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教師隊伍問題。當前我國對于經濟學,教師隊伍的培養力度逐步降低,而在高校當中對于經濟學教師的培養投入也較低。
二、經濟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問題
在經濟學教學當中,關于教學模式的討論,目前被熱切討論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問題源于有一些西方經濟學的學者。他們認為,經濟學不存在國界問題,基礎的經濟學理論內容都體現了人類所普遍共存的規律,不存在東西方經濟學理論之分,所有的經濟學理論都是普遍適用的。有一些研究學者就提出,在經濟學當中對于學術理論當中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問題,根本實質是對于理論性內容,同一些地區性的特殊問題兩者間的關系;國際化的過程即為同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內容相適應,逐步向西方化的經濟學理論靠攏,而本土化則是要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加以相應的結合。并且還提出了能夠因為地區性的問題而否認了基礎理論,這些西方經濟學當中的基礎性經濟學內容是普遍適用的。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經濟學理論內容的“國際化”在本質上也是“本土化”化的過程。將的理論內容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是需要長期的實踐努力的。而那些鼓吹西方經濟學理論的人,其所理解的“國際化”與“本土化”是要將邊緣化。所認為的同國際接軌的本質,是在運用西方經濟學理論內容,同中國實際國情進行結合,所采用的經濟學理論框架應當以西方經濟學為指導思想。對于這種思潮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與思考,由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便決定了我們必須要將經濟學理論內容作為我們經濟理論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而對于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內容應當僅做參考之用。
三、意識形態與分析工具的問題
經濟學的教學活動不但是意識形態上的教育,同時也是對于分析工具的教育。然而在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教學當中,往往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經濟學的教育僅僅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同意識形態的教育完全無關。但是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經濟學是一種社會學科,而并非自然學科,在自然學科當中無關意識形態的問題,因為自然學科通常都是關于分析工具的問題,不存在國界、利益等方面的劃分。而社會學科則卻存在這些問題,社會科學必須依存于一定的利益集團、社會階級之上,反映了相應的社會階級與利益集團,對于各類經濟狀況的認識與理解,而在經濟學當中,對此也絲毫不避諱,并且也十分重視對于經濟問題的分析方法。因此,經濟學的教學活動,不但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同時也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教育。同理,對于同為社會科學的西方經濟,必然也會牽涉到意識形態的問題,因此在經濟學的教學活動當中,不能夠刻意的回避意識形態的問題,也不能將經濟學教學去政治化。
在經濟學當中,所重點闡述的即為研究與敘述方法,這當中便包含了歷史與邏輯的經濟學理論研究方法,這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所采用的即為歷史與邏輯方法,在經濟學的研究當中要遵從邏輯與歷史的規律次序,要具有歷史層面的價值評價,并將之結合起來,不但要重視對于經濟學當中邏輯抽象內容的認識,同時還要重視歷史的價值評判。
四、結束語
本文所重點討論的為經濟學教學當中的,理論領域、教育領域以及意識形態領域等方面的問題。政治經濟學,不應當、也不能夠被西方經濟學所取代,意識形態的問題不僅涉及政治、文化、軍事等相關方面,在經濟領域當中也牽涉有意識形態的問題,并且異常重要。在經濟學教學當中要牢牢把握,基礎理論內容,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學教學與研究,才能夠促使我國的經濟發展保持正確的前進道路。
【參考文獻】
[1]范超.淺談西方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1)
“國民經濟學”這一學科在國內外有著不同的學科淵源。在國外學術界,國民經濟學與經濟學區別不大,目前研究的主要對象都是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英美等國家習慣將其稱為“經濟學”,德國及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則將其稱為“國民經濟學”。亞當·斯密1776年的《國富論》可以看作國民經濟學的先驅之作,現有中譯本文獻中可以查到的直接以國民經濟學為名的西方經濟學專著主要是非英美學者(特別是德國學者)所著,如1915年翻譯出版的日本學者津村秀松所著《國民經濟學原理》、1914年翻譯出版的德國學者傅克斯所著《國民經濟學》、1938年翻譯出版的德國學者狄爾所著《國民經濟學原理》等。在國內,國民經濟學學科發端于國民經濟計劃學,該學科最早由中國人民大學創辦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當前,“國民經濟學”是經濟學門類中“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是一門關于國家經濟是怎樣運行和應當如何管理的學科,從宏觀、戰略的角度來研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問題,并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進行預測與規劃。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學科建設的快速推進,國民經濟學的新理論、新體系不斷涌現??紤]到“保留并發展國民經濟學可能是中國經濟學的特色”“國民經濟學也許是中國經濟學(體系)發展的一個特色點、突破點、制高點”,我們有必要停下來思考國民經濟學的學科建設還存在哪些問題,以及中國國民經濟學學科未來應該如何發展。誠如林木西所言,“國民經濟系統是一個多部門、多地區、多環節、多層次相互交織,諸多子系統相互交錯,多目標、開放性、動態化的巨系統”。面對這樣一個龐雜的大系統,在國民經濟學學科建設過程中,由于不同學者的學術旨趣和側重點有所不同,衍生出一系列的學科建設困境和難題,亟須加以突破或化解。
縱覽現有文獻,可發現不少學者已經注意到國民經濟學學科建設面臨的尷尬或困境,并初步提出了一些解決之道??纱笾聦F有文獻分為如下兩類:(1)關于國民經濟學學科面臨的尷尬或困境。劉瑞指出,國民經濟學學科建設面臨“國內外學科性質不同”“國內學科分工不明確”“國內學科專業同行不同語”等三大尷尬局面。顧海兵、齊心認為,國內學界對“國民經濟學”的理解要么過窄、要么過寬,需要進行必要的折中處理。王廷惠認為,國民經濟學學科發展過程中存在研究對象分歧、學科體系不一、學科特色不足、學科邊界模糊等一系列問題。(2)關于完善國民經濟學學科的建議。和云建議,國民經濟學學科建設過程中應處理好“規范性與特色性”“本土化與主流化”“國民經濟學與其他經濟學科”等三對關系。林木西認為,國民經濟學的學科淵源與其從國外尋找不如從自身挖掘,其學科邊界、研究對象與其同其他學科去比較、界定,不如靠自己的努力和創新?;T濤則建議,一方面要處理好國民經濟學與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尤其是宏觀經濟學)的關系,另一方面在研究的核心內容上,要著重強調國民經濟學的宏觀特性與中國現實國情相結合。
縱覽現有文獻,可發現它們還存在如下不足:第一,現有文獻所提煉的國民經濟學學科所存在的問題尚缺乏哲學方法論層面的反思,從而影響了對相關問題的深入把握;第二,現有文獻所提出的化解之道仍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嫌,缺乏優化國民經濟學學科建設的系統解決方案。為此,本文選擇以科學哲學家拉卡托斯(Lakatos)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為基本工具,對國民經濟學學科建設面臨的“四大困境”展開具體剖析,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完善國民經濟學學科的路徑選擇。
二、學科建設面臨的“四大困境”
1.困境之一:理論內核缺乏
按照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可將一門理論的研究綱領分為“硬核”和“輔助假說”,“輔助假說”圍繞“硬核”形成了一層層外圍保護帶,“正是這一輔助假說保護帶,必須在檢驗中首當其沖,調整、再調整、甚至全部被替換,以保衛因而硬化了的內核”。簡言之,研究綱領的硬核或內核即“一組關于該學科在研究過程中需要遵守的規則”,擁有堅硬的內核是一門理論具有生命力的標志之一。一般認為,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可對一門理論進行細致的結構分析,進而可包容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和庫恩的“范式”概念。國民經濟學內核是關系到國民經濟學學科建設的關鍵問題。不可否認,國民經濟學學科的研究內容較為多元化,與較多的經濟學分支乃至社會科學分支有著豐富的理論“接口”,這是其學科外延較廣的體現之一。舉例來說,在與國民經濟學并列的應用經濟學學科中,產業經濟學擁有“產業組織理論”這一內核,國際貿易學擁有“比較優勢理論”這一內核,絕大多數經濟學分支學科都有各自明確的理論內核。然而,國民經濟學學科發展至今,仍然缺乏一以貫之的理論內核和貫穿研究體系的那根“紅線”。正因缺乏明確的理論內核,且存在較為寬泛的研究體系,容易給人留下一種印象:“國民經濟學是個筐,什么東西都可以往里裝”。進而言之,在國民經濟學學科建設過程中應該捍衛和堅持什么、調整和改變什么,往往就成為不清不楚的問題了,從而必然會影響學科體系的完善和發展。一句話,理論內核不明確嚴重地影響了國民經濟學“研究綱領”的活力和生命力。而當一門學科缺乏自身明確的理論內核時,便存在著被其他學科同化的可能。
2.困境之二:外圍保護帶龐雜
一門學科的外圍保護帶是將研究綱領的內核運用于現實世界所得到的種種具體的假說。在發展一門學科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現實數據或案例不斷地對外圍保護帶進行證偽,通過不斷地“去偽存真”,保留暫時沒有被證偽的假說,進而形成圍繞理論內核的一層層“保護帶”。國民經濟學的發展也不例外。然而,迄今為止,國民經濟學學科體系的外圍保護帶仍然較為龐雜,甚至難以找到其系統而明確的理論假說。在廈門大學錢伯海教授歷經多年構造的國民經濟學學科體系中,財稅機制與調節、貨幣信貸與金融調節、對外經濟及其調節、國民經濟總體模式及發展戰略等內容始終存在,但逐步增加了對總需求、總供給、總供求平衡等相關內容的論述,進而將國民經濟學轉化為國民經濟管理學。顧海兵、齊心認為,國民經濟學包括國民經濟方法論、國民經濟統計學、國民經濟信息論、國民經濟預測學、國民經濟政策論、國民經濟地理學、國民經濟模型論、國民經濟生態學、國民經濟軍事學、國民經濟人口學、國民經濟法學、國民經濟戰略與規劃論、國民經濟社會學、比較國民經濟學等。劉瑞指出,國民經濟學的核心命題應該包括兩大板塊和三個層次,兩大板塊分別是“國民經濟運行”和“國民經濟管理”,“國民經濟運行命題”包括“經濟總量命題”(經濟增長與發展、經濟總供給、經濟總需求)、“經濟結構命題”(產業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經濟平衡命題”(經濟總供求平衡、經濟內外部平衡);“國民經濟管理命題”包括“政府經濟職能命題”(市場失靈、政府干預必要性、政府經濟管理制度)、“宏觀調控命題”(宏觀調控目標與手段、宏觀調控機制)、“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命題”(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經濟政策命題”(宏觀調控政策、經濟發展政策、經濟規制政策)。(注:括號內的表述為第三層次)。林木西則認為,國民經濟學的研究體系主要包括:國民經濟系統(系統總體、系統結構、系統環境)、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分析、需求動力、供給推力、周期波動)和國民經濟管理(管理目標、發展戰略與規劃、監測預警與綜合評價、宏觀調控、微觀規制)。王廷惠指出,中國的國民經濟學應該重點強調國家戰略利益導向、國情與本土化語境,關注可持續發展。目前國民經濟學的學科發展尚缺乏公認的外圍保護帶,學者們也缺乏對上述體系或框架的證偽或證實,使得在全國性的國民經濟學方面的學術論壇或學術會議中,缺乏統一的交流語境和學術背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研究者“自說自話”的局面。這加劇了國民經濟學成為經濟學科中的“大雜燴”,必然影響國民經濟學學科的發展和繁榮。
3.困境之三:學科邊界不清
從一定意義上說,學科發展的交叉局面或許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并且跨學科發展是當代科學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然而,從經濟學角度而言,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科分工、學科邊界不清晰,會嚴重地制約和影響知識積累的進程和效率。即便是跨學科融合發展,也應該是在學科高度分工、知識高度分立的背景下,當各學科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二次融合”。縱覽國內各國民經濟學學位點以及國家級、省級重點學科所涵蓋的研究方向可發現,國民經濟學尚不能很好地體現出與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等學科的區別。當前國內的國民經濟學學科發展還沒有為“二次融合”做好準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國民經濟學不僅在研究內容上與上述諸多應用經濟學學科的邊界不清晰,而且與部分理論經濟學學科的區別還沒有被厘清,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與西方國民經濟學存在含義上的混淆。根據德國學者羅雪爾的看法,西方學者(尤其是19世紀以前)所言的“國民經濟學”主要不是指國民經濟學學科,而是指國家角度的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的一個異體,甚至是政治學的一個部分。目前,德國的經濟學分為國民經濟學和企業經濟學,美國經濟學會對經濟學的1—3級分類中尚不存在國民經濟學學科,但美國經濟學會的分類與國民經濟學相關的有E類、H類、O類、P類。而在中國,國民經濟學是綜合運用各種經濟學基本理論,分析和解決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若干具體問題的經濟學科。顯然,中國的國民經濟學是一門根植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本土化經濟學科,在中國發展國民經濟學學科,并非要傳承與復興德系國民經濟學。也就是說,中國的國民經濟學與德系國民經濟學是不一樣的“國民經濟學”,不能因為名稱相同而將它們混為一談。
二是與政治經濟學的關系不甚明確。有著名學者曾指出,國民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是一回事,甚至引用馬克思的話來加以證明。不可否認,政治經濟學是國民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一。然而,中國的國民經濟學是從國民經濟計劃學轉化而來,肯定需要運用包括政治經濟學(德系國民經濟學)在內的各經濟學流派的基本原理和知識,同時在不少內容中還要吸收哲學、系統論、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等一切人類文明成果所提供的知識養分,這決定了不宜簡單地將中國的國民經濟學等同于政治經濟學。按照目前中國經濟學科體系的劃分方法,國民經濟學屬于經濟學門類中“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面設置的二級學科,而政治經濟學則是“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下面設置的二級學科,在這里的“國民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顯然不是一回事。
三是與宏觀經濟學的關系還不明朗。國內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可以在國民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畫等號。不可否認,國民經濟學的理論來源之一就是宏觀經濟學,甚至國民經濟學只有緊密結合宏觀經濟學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但國民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至少還存在著如下三大區別:(1)分析層次有差別。國民經濟學可同時涵蓋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次的分析(雖然側重于宏觀領域),其分析廣度要超過宏觀經濟學。(2)研究主題有差異。國民經濟學重點分析經濟制度問題、經濟結構問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問題,不同于宏觀經濟學高度關注的經濟總量及其決定問題。(3)知識構成有區別。國民經濟學大量吸收了哲學、系統論、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知識養分,而宏觀經濟學在吸收人類文明成果方面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廣度。與宏觀經濟學的分析視野和研究對象不同,國民經濟學既分析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社會再生產問題,也非常重視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既分析經濟發展中的產業關聯問題,也格外重視不同區域的平衡發展問題。
4.困境之四:研究對象不明
關于國民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當前中國學術界還同時存在著寬派、窄派和中間派三種觀點。寬派以錢伯海等為代表,認為國民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整體,把政治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結合起來,既研究生產力,又研究生產關系,既研究國民經濟運行質的規定性,又研究其量的規定性,還研究國家管理等上層建筑,以及社會產品生產、分配、流通和使用的全過程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窄派以李華、劉瑞等為代表,認為國民經濟學就是國民經濟管理學,是指廣泛運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等多學科知識,研究宏觀經濟運行規律及其管理機制的綜合管理學科,主要研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對國民經濟活動進行科學的決策、規劃、調控和組織,如何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的有效運行。中間派以顧海兵、齊心為代表,認為國民經濟學應從屬于應用(宏觀)經濟學、實證(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一般原理與行政管理學及社會統計數據相結合的應用宏觀實證經濟學。從上述梳理可看出,迄今為止,“國民經濟學究竟研究什么”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當然,這與前述該學科尚沒有明確的理論內核和公認的外圍保護帶存在一定的關系。如果將國民經濟學的理論內核明確下來,并將其外圍保護帶梳理清楚,那么,確立國民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將不再成為一道難題。
三、進一步完善學科的路徑選擇
1.以宏觀經濟學的“三化”(應用化、戰略化、政策化)為基礎,提煉理論內核
迄今為止,提煉國民經濟學的理論內核仍然是一項重要且亟須完成的工作。有學者認為,國民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國家的宏觀調控,計劃、財政、金融等三種政策手段構成了宏觀調控的三種主要手段,國民經濟學應該比財政學、金融學等學科更為宏觀。也有學者認為,市場與計劃的關系理論構成了國民經濟學的理論內核。作為從國家層面入手展開研究的經濟學學科,其理論內核不能是具體的政策手段,因為具體的政策手段只是實現國民經濟運行目標的途徑,其本身并不能形成完整的邏輯鏈條;類似地,國民經濟學的理論內核也不宜是簡單的市場與計劃的關系理論,因為這一理論尚不足以有效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等更為宏觀的國民經濟主題。進而言之,國民經濟學的理論內核只能從國民經濟學系統中去尋找和提煉。這是因為:第一,國民經濟學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國民經濟學這一巨系統具有開放性、動態化、多部門、多地區、多環節、相互交錯、多層次、多目標等特征。第二,系統論是研究國民經濟學的最佳手段。系統論是認識系統、剖析系統的最佳途徑和方法。只有把握了國民經濟學的系統總體、結構及其功能,才能明確其中最為核心的內容是什么、分析這一系統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進而才能找到其理論內核、探索其理論結構。遵循上述思路,國民經濟學的理論內核是宏觀經濟學的應用化、戰略化和政策化。依據這一理論內核,國民經濟學的核心任務是:主要運用宏觀經濟理論,結合經濟學其他分支學科,甚至吸收一切人類文明成果,著力分析和解決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涌現的各種現實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
2.以基礎理論運用于國民經濟現實得出的具體假說為內容,明確外圍保護帶
為了明確國民經濟學的外圍保護帶,需要將其理論內核運用于現實世界而得到種種具體的假說,然后不斷地通過實證分析手段對之進行證偽,并不斷對外圍保護帶進行調整、再調整,才能硬化國民經濟學的理論內核。按照拉卡托斯的看法,在一個進步的研究綱領中,理論導致發現迄今不為人們所知的新穎事實,而在退化的研究綱領中,理論只是為了適應已知的事實才被構造出來。因此,為了使國民經濟學成為一種進步而非退化的研究綱領,需要以宏觀經濟學的應用化、戰略化和政策化等“三化”為主線,將其基礎理論運用于對國民經濟現實的分析和解釋,得出國民經濟學的系列命題和假說,構造其外圍保護帶的基本框架,并以國民經濟學的主要理論驅動“新穎事實”的發現,從而不斷完善國民經濟學的學科體系及其結構。
3.以國民經濟學與其他經濟學分支學科之間的有效分工為原則,明晰與其他學科的邊界
一是強化國民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之間的分工。國民經濟學屬于應用經濟學,也因此,應該突出強調其“應用”色彩,強化該學科與理論經濟學之間的分工。理論經濟學的基本任務是提出并論證各種經濟學理論,其中涵蓋了各種經濟學流派,如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供給學派、后凱恩斯學派等等。而應用經濟學的基本任務則在于合理運用現有的經濟學理論,吸收和借鑒理論經濟學中各個學派的養分,來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為此,國民經濟學的研究和分析不必過多地陷入流派之爭,而應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基本原則,選取經過事實檢驗、尚未被證偽的經濟學理論去分析國民經濟系統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之道。
二是優化國民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其他分支學科之間的分工。國民經濟學應區別于應用經濟學中的其他分支學科,如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等。在這些學科中,區域經濟學主要研究與區域發展、地區差異等有關的經濟問題;財政學主要分析政府收支行為及其背后的動因與規律;金融學探討貨幣資金的融通及其背后的基本規律;產業經濟學定位于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的“中觀經濟學”,主要研究產業發展和演化動因及規律;國際貿易學則主要將(西方)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延伸到“國際”范圍,以便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各種稀缺的資源要素。那么,國民經濟學應該如何定位,以區別于現有的應用經濟學學科呢?我們認為,國民經濟學應該定位于“綜合性、統領性、應用性的經濟學學科”。也就是說,國民經濟學作為一個“巨系統”,雖然其與其他經濟學分支學科之間存在著廣泛的“接口”,但該學科以宏觀經濟分析為基本領域,其視野更寬、研究對象更廣泛、研究方法更多元、包容性更強,對其他各門應用經濟學分支學科具有統領作用。也正因如此,在中國的經濟學學科劃分中,國民經濟學作為應用經濟學的“頭號學科”(國民經濟學代碼為020201),其在應用經濟學中的地位類似于政治經濟學在理論經濟學中的地位(政治經濟學代碼為020101)。
4.以理論內核、外圍保護帶、學科邊界的確立為前提,找準國民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C
當前,各個高等院校在進行經濟學講解中,都采用了把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分開講解的方式,微觀多置于宏觀之前,這主要是沿襲了凱恩斯以后西方經濟學分為微觀和宏觀兩個流派的做法。微觀經濟學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而宏觀經濟學則更多地從整體上研究社會經濟問題,涉及國家如何管理社會經濟的問題和采取何種經濟政策促進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化解社會中不同利益的矛盾沖突,實現社會穩定,主要關注資源利用問題。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很多方面都有較大區別,但是又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以下將從不同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論述。
1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差異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雖然同屬于經濟學科,很多教材甚至把他們編著在同一本書里,但是兩者卻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差異。
首先,兩者的基本假定具有較大差異,微觀經濟學的幾個假設分別是:完全理性、市場出清和完全信息,總體是承認市場的完善性,反對政府干預;而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機制不完善和政府具有調節經濟的能力。
其次,研究的內容看,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主要圍繞兩個市場(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和兩個主體(企業和消費者)來進行論述的,主要研究的是最為基本的單位,居民、廠商、市場等個體對象。宏觀經濟學主要的研究內容立足于經濟體整體,把國民收入的決定理論作為主要研究內容,主要研究的是整個經濟的運行規律。兩者的研究對象的差異,導致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微觀經濟學采用個量分析的方法,考察個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宏觀經濟學由于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分析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總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
最后,兩者解決的問題不同,核心理論差異很大。微觀經濟學主要解決的是資源的配置問題,研究市場經濟如何使得資源配置優化,進而增加社會福利,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為價格理論,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看不見的手理論”,其它內容都是圍繞價格理論展開的,微觀經濟學體系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主張政府不要對經濟進行過多干預。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解決的是資源的利用問題,研究使現有資源如何充分利用,較好地保持經濟穩定和增長,宏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其它內容也是圍繞國民收入的決定問題這一核心理論展開,并指出市場不能完善地解決經濟問題,必須進行政府的有效干預。
2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相互聯系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雖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存在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兩者共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學分析體系。
首先,兩者研究的目的都是探究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從而對人們的經濟活動提供正確的指導,使得整個資源得到最優的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終實現整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在內容上存在相互聯系和補充,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假定資源已經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最優配置的問題,而宏觀經濟學則主要是研究資源是如何被充分利用的,因此兩者的研究內容缺一不可,缺失一個那么整個研究就會不完整,單一方面的研究也就無法進行下去。
最后,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微觀經濟學為宏觀經濟學提供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而宏觀的很多內容必須依賴于對微觀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同時,微觀和宏觀經濟學都是實證經濟學,不進行價值判斷,只是對經濟問題進行實證分析和描述。
3 教學中如何利用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問題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有著很多差異,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雙方總的來說是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在科學和教學體系中的,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兩者的關系。
在教學中,我們要在講解其中一門課的時候,有意識地涉及另外一門課的相關內容,比如我們在講解微觀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時候,應該提及到宏觀經濟學中研究經濟增長時要應用此函數。同樣,我們在講解宏觀經濟學時,也應該對相關的微觀內容進行引用和比較,對兩者內在的邏輯性給予必要的闡釋。
由于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地方具有統一性,因此很多微觀創立的思想在宏觀經濟學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比如均衡的思想,是貫穿經濟學的一個主要思想,它是由微觀經濟學所創立的,但是在宏觀的很多內容研究上都得到了使用,尤其是在國民收入的決定問題上,均衡思想被大量應用,這樣在講解時,最好能夠把均衡思想在微觀經濟學的使用和在宏觀經濟的使用對比,聯系起來講解。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在很多方面有聯系,在很多方面也有區別,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兩者之間比較大的區別詳細進行闡述,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時建立起比較清晰的分析框架。比如,微觀經濟學先是提出了幾條假設,在假設的基礎上對整個經濟學問題進行分析,他本身具有更為濃厚的演繹方法;而宏觀經濟學在研究時,是對已發生的經濟現象進行總結,發現其中所蘊含的經濟規律,更偏向于歸納性的思考體系,這兩種分析問題的差異在學習中不斷地對學生進行講解和分析,非常有助于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深入學習和掌握。
[關鍵詞] 李嘉圖惡習經濟學方法論論戰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
一、“李嘉圖惡習”及其評價
李嘉圖獨創性地運用了一般分析體系,這種分析體系基于相對少的原理而獲得廣泛的結論,是演繹推理過程的一個紀念碑。熊彼特把李嘉圖這種將高度抽象的經濟模型直接應用于錯綜復雜的現實世界的傾向稱為“李嘉圖惡習”。
李嘉圖的經濟學研究方法具有獨創性,它指出了通向現代經濟分析的道路,并產生了最終轉化為數學形式的定理,對后來的經濟學發展影響巨大。李嘉圖抽象研究方法本身并沒有問題,李嘉圖出現問題的地方在于把這種抽象直接應用于現實。
二、回顧經濟學方法論史上的“三次論戰”
經濟學方法論是有關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理論,是開啟經濟學大門的鑰匙。經濟學方法論發展過程中有過多次哲學上的論戰,其中最主要的有三次:歸納主義與演繹主義之爭、實證主義與規范主義之爭、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之爭。通過論戰,經濟學方法論不斷發展和成熟。
1.歸納主義與演繹主義之爭。經濟學方法論中的歸納主義可追溯至17世紀弗朗西斯?培根的著作,它把歸納法作為發現規律、建立公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20世紀出現的實證經濟學方法的思想來源。運用歸納主義分析最早的代表人物是亞當?斯密。馬爾薩斯也強調歸納法,他根據其掌握的某些史實,運用絕對稀缺等概念,歸納出了“人口論”。經濟學中的演繹主義來源于17世紀法國數學家和哲學家笛卡爾,它認為思維的理性至關重要。李嘉圖最早拋棄歷史描述法,強調抽象演繹法,他把抽象化的理論推理和演繹看做是分解和簡化復雜的經濟活動的有力工具,力求把復雜的經濟活動簡化為若干經濟變量之間的模型。西尼爾認為經濟學是一門演繹的科學,是一個從一些“不證自明的公理”出發演繹出的一個體系。
2.實證主義與規范主義之爭。經濟學方法論史上關于實證經濟分析和規范經濟分析的論戰由來已久。西尼爾和約翰?穆勒主張將實證和規范經濟學區別為“科學”和“藝術”形式。“科學”是一系列現實經濟的真理命題,指實證經濟學;“藝術”則是一組規范性的經濟準則,指規范經濟學。凱恩斯則提出經濟學的“三分法”,即實證經濟學,規范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藝術,他創造性的將“政治經濟學藝術”作為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之間的一個緩沖器,應用政策經濟學即歸入此類。
3.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之爭。個體主義在經濟學中表現為個量分析,而整體主義則對應經濟學中的總量分析。個量分析主張從個體的經濟行為出發理解整體的市場行為,總量分析則認為社會經濟生活是一個整體,整體的各部分是相互聯系的,只能從歷史的演化中來把握這種特定的聯系。
三、現代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這里所說的現代經濟學主要是西方主流經濟學,是指當代西方國家的經濟學數學和研究中居于主導地位的,以均衡分析為主要內容和方法的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邏輯實證主義已逐漸成為了現代經濟學的主導思維。在數學媒介即邏輯實證主義思維的支配下,經濟學實現了數理邏輯與經驗主義、演繹主義與歸納主義、計量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的結合。一般認為,邏輯實證主義強化了經濟學理論的形式邏輯一致性,并導向了經濟學的二元化發展(數理建模和計量實證)。
1.提出研究的問題。針對特定的經濟環境,提出研究的問題及研究這一問題所要達到的目標。
2.提供研究平臺,建立參考系?,F代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現代微觀經濟學,而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個人選擇理論――消費者理論和廠商理論,這就是研究現代經濟學的平臺。經濟人假設是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假設,在研究個人選擇理論的基礎模型中,經濟人被假定處于完全競爭的市場中,消費者的決策就是在給定的價格參數和收入的條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
3.運用分析工具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數學模型是現代經濟學研究的強有力的分析工具。運用數學模型這個分析工具把各主要變量及相互作用機制、方向和作用數量化的基礎上,做出其明確的數學表達式。
4.進行數學推導證明并得出結論。進行數學推導也許是現代經濟學家最擅長做的一項工作,在一系列假設的前提下(他們力求使這些假設與現實接近或相符),進行繁雜的數學工式方程推導證明并得出結論。
5.實證檢驗。計量檢驗是經濟學中實證檢驗的一個主要方法。理論模型為了簡化起見,通常把給定的條件盡量簡化,在做計量檢驗時,應該將其他可能影響的因素盡可能地考慮進來,以便控制其他因素的影響,分離出理論模型中所重點考察的因素的影響。
四、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極端化
然而,正是在邏輯實證主義思維的支配下,現代主流經濟學熱衷于實證檢驗和模型構建從而形成了兩種主流研究路向。一方面,主流的數理經濟學偏重于數理模型方面,形式邏輯似乎越來越嚴密和一致了,但卻因缺乏經驗材料的實證而使得理論模型離經驗事實越來越遠。另一方面,主流的計量經濟學偏重于數據統計方面,理論與事實之間的一致性似乎得到維護,但卻因缺乏理論的指導而往往停留在個案或局部材料的經驗層面。
五、結語
李嘉圖作為古典經濟學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基獨創的抽象演繹法在經濟學方法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F代經濟學的邏輯實證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歷史上諸多方法的大融合,它具有任何單一的研究方法無可比擬的優點,但由于基內在邏輯上的矛盾性,現代經濟學家在運用這種方法時將基極端化了,因而這種當前最流行的方法仍飽受詬病。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新的經濟學研究方法必定層出不窮,對經濟學的探討也永遠不會停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