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中政治哲學真理知識點
時間:2023-09-18 17:05: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政治哲學真理知識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政治教學
新課改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改的重點在于探討新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勇于創新、樂于探究、善于合作。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該努力嘗試新的教學形式,探討出高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身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體系,是現在教學中所倡導的。師生之間要及時相互溝通,相互合作,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相關知識,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政治課上有的知識比較抽象,在教學中容易使學生感覺到枯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只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沒有真正學懂知識的內在含義,不能靈活掌握。所以,針對這種狀況,就需要教師的及時指導,同時,在指導中,教師也需要在指導中不斷完善自己,增長教學水平。教師應該注意到以下幾點:(1)教師應該分析研究教材,找出重點難點,分析知識本質,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有效教學。(2)教師在授課前要進行精心準備,對于經濟原理、哲學原理,政治常識的講解,可以把報紙、電視等時政報道引入教學,讓學生有更直觀的認識和了解,讓學生體會到,只有留心觀察,政治學習生動有趣,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既有現實意義。
二、在教學方法上,要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課前預習階段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對周邊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渴望自己去探索,去求實。所以,應該充分利用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設疑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對所要掌握的知識有一個熟悉的過程,對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標記,這樣,就能更有針對性的汲取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更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
(二)課堂教學階段
1.生活教學法
在政治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牢記“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這一主題,把抽象理論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比如:在講授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時,課本上給出的是這樣的定義:在許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處于從屬的地位,起次要作用。在一對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導的決定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處于被支配地位,起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主要矛盾的例子:我國社會主義階段的矛盾有許多,民族之間的問題,國際的問題,等等,但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呢?是經濟發展的問題,是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它由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性質等等決定,制約了其他一切矛盾的解決,其他的矛盾解決以它的發展和解決為條件。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例子:人民內部矛盾,群眾之間有種種利益上的差異和取向上的分歧,人民內涵的不同群體或集團間有相對獨立的利益追求,總之在公有經濟基礎上有種種局部的暫時的利益沖突,但是公共利益是全局的長遠的,決定了人民內部矛盾最終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和平的溫和的手段來解決。這樣,對人民內部矛盾的定性用的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2.小組學習法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由組合的方式,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設立一個相關負責人,并且,在每一次進行小組活動時,負責人會發生變化,這樣,可以鍛煉每一個學生的協調與領導能力,激發學生的使命感。在安排小組活動時,可以運用辯論、演說、交流經驗等方式,促進學生間的有效溝通,使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消除疑惑,對知識點更加明確。在活動結束后,及時進行總結,并形成文字報告,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強化知識的深入學習。
3.案例分析法
高中政治是文科中的一項重要科目,設計到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等基本知識領域,由成千上萬知識點組成,而且每一個知識點都存在著內在的聯系。所以,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不能保證學生能完全掌握相關知識,也不能把知識點串聯起來,把握知識本質,不能全面分析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抽絲剝繭,引入相關典型案例,針對不同的社會背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相關分析,把每一個案例中所包含的政治學問題讀懂講透,從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相關知識點進行全方位的解答。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課后溫習階段
在高中的學習中,課后溫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學習中,有很多知識點是互相聯系又相互區別的,在記憶上容易出現混淆,導致學生對知識點把握不準確,在考核過程中失分。因此,要注重課后的溫習,認真理解上課時老師講授的內容,對上課中的疑問,要及時與老師或者同學進行有效的溝通,更好地把握知識點。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對身邊政治的關注,把所學知識和實踐聯系起來,比如:引導學生對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經濟半小時等節目的關注,激發起學生對社會與政治的興趣點,從而更深入、更有效、更準確地把握知識的內在本質與內在聯系。
【參考文獻】
[1]鄒林德,劉麗.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1(28):92.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的開創人是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主要是從意見和矛盾相互尋求出發,在歸納的基礎上,對真理進行陳述。簡而言之就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要求,善于運用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探究,達到鍛煉學生可以獨立分析、歸納、總結能力的目的。案例教學的宗旨是教育者根據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機整合,按照教學目的的要求,以案例為基本素材,將學生帶入一個具體的真實情境中,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雙向和多向互動,積極參與,平等對話和研討,進而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及團體合作能力,并將課本政治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這樣,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相應知識,盡量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
二、案例教學對高中政治教學的意義
案例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相關知識,有效掌握知識點政治課作為一門單調、乏味的課程,內容難以理解。如果老師們只是授予單調的概念和原理,大多數學生們將只會理解表層意思,更深層次的內容學生們會很難接受。所以案例教學法就是通過真實、生動且帶有一定趣味性的案例,進而引導學生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經過分析討論,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借助理論分析來了解國家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進而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規范個人的價值觀。這樣,學生就更加容易獲得知識,深刻理解所學知識。
此外案例教學法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政治教學理論性較強,?熱荼冉仙羈灘⑶業サ鞣ξ?。近x銎窘櫪鮮Φ慕步餼突崛醚?生覺得政治學習沒有意思過于枯燥。根本無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政治積極性。而案例教學則是運用生動、形象,合理的正反案例,能夠帶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促進學生政治學習興趣的提高。另外,在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們可接受新的政治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又能有效的提高成績。例如,在講解《依法納稅》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用“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讓學生深入認識到逃稅漏稅的嚴重后果,從而自覺依法納稅。通常學生對這種案例的興趣較高,這也為枯燥的學習增添了一絲樂趣,提高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案例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的應用
(一)運用案例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堂
在傳統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經常使用“讓學生預習課本―講解知識點―布置課后作業”的定勢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單一、枯燥沒有新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所以經常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偷”吃零食、說小話、睡覺、玩手機等不規范行為。此外,學生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受到了局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合理運用案例,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更加明顯。教師在運用案例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注意,創設情境所用的案例要?c教學內容相關,并且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精選有針對性、趣味型、時效性和當地性的案例。
(二)通過案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學生對于高中政治教學的感受偏向于枯燥乏味,以致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無法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最終極大影響了整個教學課程的效率和質量。而高中政治教學本身就具有強烈的理論性,所以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就要確保教學案例貼近實際生活,以此為學生構建一個具備生活真實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充分融入到教學案例的探索中,以此有效導入新課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通過案例講解知識,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高中政治教學作為一項偏向理論教學的學科,想要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必須要解決理論知識過于抽象的問題,若是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不僅會造成大量的時間浪費,也很難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需要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展開教學,通過具有針對性和形象性的教學案例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教學內容的真正含義,并在深刻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思想探索,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例如在《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著名的藥學家屠喲喲作為案例人物,為學生簡單介紹一些屠喲喲在醫學方面的重要經歷,并將青蒿的研究作為案例重點,詳細介紹屠喲喲在面臨艱苦的工作環境下帶領團隊戰勝了青蒿素的研究難關,使全球數百萬的瘧疾患者得到了治病良藥,對于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繼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2]。通過這個案例分析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屠喲喲對青蒿素的研究為社會作出的貢獻,充分認識到其艱苦奮斗的精神使自身在醫學層面體現出自身的人生價值,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所謂“點、線、面”的教學思維,即將尋找教學知識“點”及貫穿知識“點”,建立“線”與“面”的教學思路整合為一個系統的教學方式,并保持“點、線、面”的教學過程處于不斷的周期性發展和開放運動中。高中的思想政治課在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明顯的拓展、加深,考點和知識點密集,題目類型和知識應用也靈活多變,對學生的理論應用和分析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高。運用“點、線、面”思維來進行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現代社會物質經濟的發展,為人們的精神和意識領域帶來了巨大變革,也為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將“點、線、面”的思維運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防止學生孤立地、片面地、停止地看待社會問題的形而上學式的思維方式的出現,起到對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能力培養的作用,提高他們認識世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舉一反三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點、線、面”思維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應用策略
2.1 尋找教學知識“點”
高中思想政治課里有很多教學大綱上的知識點及內容的關鍵點,把這些“點”找出來,并一一解決和消化掉是完成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可以通過結合課程標準,從案例設置點及查找思維沖突點兩個方面來著手,尋找突破“點”,“以點帶面”地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打造高效、精彩的課堂教學。其做法首先是選取案例的設置點。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找出相關的知識分點,讓學生從“點”上進行識記和細化、加深理解;并可把案例根據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拆分,讓學生能夠從同一案例的不同層面來進行掌握。其次是思維的沖突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及時抓住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和不同的思維方式等,作為打開學生思維的突破點,在基于“點”的教學方式下,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最大程度的訓練和發展。
2.2 利用“線”貫穿知識“點”
所謂“線”,就是能夠貫穿知識“點”的綱。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通過“線”的牽引,才能將多個相互獨立的知識點及案例,連在一起,從而達到在學生的頭腦中組成一個連貫知識鏈的效果,深化理解教材間各個重點間的聯系。教師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中可以圍繞線索,將已講解過的、零散的基本概念、知識點按照其內在的邏輯關系,連成具有內在邏輯線索的“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學生的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基礎上,進行指導教學,讓學生在基于自己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點撥來梳理“點”與“點”的關系,認清“點”與“點”的關系,從中找出其內在的邏輯綱領。
例如,在關于真理和謬誤的講解中,首先找到如“真理”的含義,及真理的客觀性、條件性,認識的性質等重要的概念知識“點”;然后,教師出示教學目標、進行學習指導;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生生互動,學習、討論有關真理和謬誤的區分及舉例說明,總結認識運動的總規律并舉例說明。
2.3 建立、整合知識的“面”
在把知識“點”串成“線”后,要把各個零散的原理和規律等知識線索整合成“面”,來完成一個周期的系統教學。教師可以立足于教材,以每一單元課程作為知識“面”進行整合;也可對整體的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或將不同模塊的教材進行整合;也可以對于一個知識內容通過“人文”與“工具”的兩面性構建出相關的知識“面”。進而,讓學生采取如建立知識框架圖、關系圖及歸納總結等方式,思考并練習把知識間的關系以“面”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對學生整體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知識構建水平的提高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小測試,以達到對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個檢驗。
例如,應用相關知識,作關于“基因工程”的真理性探究或漫畫討論。在理解有關“認識”“真理”及“謬誤”“科學”等重點概念后,通過師生互動即教師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從中得出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等哲學道理。最后,學生通過做練習進行練習提升,并通過檢查、測驗來進行自查和反饋。
所應注意的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點、線、面”教學應該是一個過程,也就是說,這樣一個周期結束后,并不代表相關課程知識的教學結束;而是需要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斷反思,在原有成果基礎上吸收新的方法制定新的方案,重新開始新一輪的“點、線、面”過程。這樣,在“點、線、面”思想下,保持教學活動的開放性和發展性,以取得高中思想政治課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思想政治;主體性教學;實踐研究
新時期國力的競爭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最根本的還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要培養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就要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在政治教學活動中把握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國家的發展培養出新型高素質人才。
一、高中思想政治主體性教學的原則
(一)層次性原則
就傳統的政治教學模式來看,教師一般都是采用先教后學的教學方法,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教師教多少,學生就接受多少,這樣就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要培養高中學生在政治學習方面的興趣,就要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高中政治教育要建立在“三維”目標基礎上,目的是讓學生在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跟價值這三個維度上都能取得進步。但是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學習能力不同,就需要老師積極把握層次性的教學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次教學。
(二)引導性原則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最為教學的主導者,只有把握好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配合教師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按照教學大綱來完成教學目標。政治給一般人的感覺就是枯燥的,講的都是理論性質的東西,比較乏味。隨便背背就能記住內容的心理讓學生不太重視這門功課,對于政治的學習只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很難對能力的發展提供幫助。要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素質,最關鍵的因素是非智力因素。激情和自主對培養學生素質有很好的推動作用。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抓住教材中的重點和一些難點進行細致的降解,把握事物的本質聯系,運用綜合的手法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難題。除此之外,教師在上每一節課之前,都要進行精心的準備工作。對于一些哲學原理和一些經濟原理要采取其他措施進行引導,可以通過相關題材的報紙和電視對知識點進行引導,并在這些內容中進行篩選,幫助深入的學生政治這門課程,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
(三)實踐性原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是理論知識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要結合相應的實踐,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政治教材的內容也變得更加的豐富,經濟,文化,政治都有很大的比重,還體現了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充滿著豐富的生活氣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營造一種氛圍,結合教材,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應該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思想,就需要教師重視實踐性原則,積極的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知識,讓學生充分了解實踐的重要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主體性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景
在新課程理念下要堅持政治理論聯系實際,把課程模塊建立在相應的生活情景基礎上。政治來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以應用。要在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最為教學的主導者,只有把握好學生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情景的創設,讓學生積極配合教師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按照教學大綱來完成教學目標。在學習“我國國家職能”的時候,可以在開始之前,用多媒體創設真實的教學情景,為大家播放我國政府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中抗震救災的事實,利用這些制作課件,讓學生感受到國家對于抗震救災方面的關心和關懷,通過講述這些事跡,這樣就增加了教學的說服力。在講授經濟中“價值規律”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進行一個《蛋市》情景的創設,讓一位同學扮演養雞場賣雞蛋的老板,一部分同學扮演小販賣雞蛋的,還有一些同學扮演買雞蛋的,現場對蛋市交易進行模擬,要求養雞場的老板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變動雞蛋的價格,看是擴大規模還是縮小養殖規模,之后讓大家對養殖場老板的決定進行評價,這個時候學生就開始運用書上的知識點來回答。
(二)組織討論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研究教材,找出能夠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知識點。在政治課教材中,一個標題,一個事例,一段語言描述,都要讓學生感覺到他們面對的是未知的知識點,讓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體現教學的和諧性。在講解完一個課時的時候,要重視課堂訓練的進行,從而更好的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可以采用時政簡評的方式來鞏固政治知識點。比如,在講解教材中的“健全社會保障制度”這一個問題的的時候,在觀點講解完畢,可以讓學生觀看《焦點訪談》中的一期節目,內容就是談論農村的社保問題,在看到被采訪的農民說出自己的感受的時候,讓學生分成機組,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針對課堂學習的觀點來進行回答老師對此提出的想法,這樣一來,課堂氣氛就被調動了起來。再比如,在講述“金錢與價值觀”這個問題的時候,還可以在課堂訓練的時候上為學生展示一組漫畫,講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腐敗現象,還有一些吃喝玩樂的現象,批判現代社會的拜金主義與享樂主義的不良之風。之后再讓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觀點展開討論,既讓他們掌握了知識點,還對他們進行了思想教育。在學習“保險、股票”等方面的知識的時候,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課堂上講述的保險、債券等存在的有點和缺點,可以引用一些生活中保險公司或者銀行銷售的保險、債券等現象,讓大家進行討論,讓學生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去觀察政治問題,分析政治問題,不斷了解政治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三)調查研究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體現主體性教學,就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調查研究,這樣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比如,在學習教材中“影響價格的因素”這一節的知識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社會中的現象進行知識點的描述與學習,比如,衣服在換季的時候折扣和促銷活動明顯,再比如因為核輻射問題瘋狂搶購食鹽的現象。讓學生的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調查研究,看生活中都有哪些促銷活動,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進過一個星期的調查研究,各個小組都有了自己的調查結果。可以專門開展一節課來對他們的調查研究成果進行檢查,讓學生用小組調查報告的形式把調查結果呈現出來。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案例的分析,結合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這樣就擴大了學生的信息接受量。在講解環境保護問題的時候,可以先為學生講述2009年的春季,北方多處沙塵暴的天氣,還有2012年冬季我國多處出現霧霾天氣的例子,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查詢,報紙查詢找出與霧霾相關的信息報告,找出霧霾產生的原因,各地區針對霧霾采取的措施,出現霧霾天氣的原因是什么?通過這些措施反映了一個什么問題?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等等。學生在堅持了一段時間的調研之后,就會取得很好的結果,這就說明,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體,就會迸發無限的學習和創造熱情。
結論
政治教學是一門藝術,雖然教無定法,但是教學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實施主體性教學。讓他們學會積極的學習,積極的生活,成為學習上的精英,生活中的強者。(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彭關森.政治課教學主體性原則教學實踐淺淡[J].政治課教學.2012(11).
關鍵詞:高中;政治;形式;學生;素質
高中政治不僅讓我們了解到我們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而且讓我們感受到了世界的規律性。了解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政策,是我們作為中國公民的義務,而且可以提高我們的政治素養,讓我們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同時學習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讓我們了解到世界的事情,其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做什么都要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這樣我們才能成功。由此可見政治的重要性,如何讓學生學好高中政治,是教育者需要考慮的問題。那么如何在新型教育方式下創新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呢?下面簡單提幾個建議: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是“填鴨式”“滿堂灌”的模式,教師只關注教了多少,而不關心學生聽進去多少,課堂效率很差。教師只是為了升學而教,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新型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政治素養,注重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高中政治中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些東西遠遠比分數更重要,古人云:先做人而后立天下。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思想,用新型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喜歡上高中政治,從而促進高中政治教育的發展。
二、教師要勤學習
新型的教育方式雖然讓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主體地位,但是教師的引導作用也很重要。教師不能故步自封,之前的傳統教育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教育了,教師要多學習新型教育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作為教育的實踐者,在教育過程中要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見,善于探究新的改革意見,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新型教育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在學校里要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讓自己的政治知識不斷得到更新。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政治教育的發展。
三、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教師的位置高高在上,學生處在被動的位置,對于教師的權威,學生一般都很畏懼,但是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是脫離的,教師聽不到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不利于教學的發展。但是,新型教育方式要求教師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高中政治主要是理論,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下,學生對政治提不起興趣,只是為了升學死記硬背。在新型的教育方式下,特別強調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只需要適當引導,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要積極地給予解決。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學習,發現政治之美,主動提出自己不明白的政治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的發展。教師和學生一起尋求政治真理,共同探索政治蘊含的深層次問題,這樣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四、善于利用新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師講課多采用多媒體課件。多媒體的引入給枯燥的課堂帶來了許多樂趣,但是有的教師并不能完全發揮多媒體的優勢?,F在教師在課堂上用得最多的就是PPT。教師想用好PPT,不能僅僅包括文字,一份完美的PPT應該包括聲音、圖片、文字、視頻等。如果只包括文字,學生就會感到無聊、枯燥。當PPT內容豐富有趣的時候,學生就會不知不覺地被吸引,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高中政治課中有些內容很抽象,知識點很難被學生理解,借助多媒體可以立體性、多方面、全方位地為學生展示一個個內容點,有利于學生理解枯燥的政治理論,也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五、分組學習
新型的教育方式,特別注重學生的積極性。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學習。這樣不僅能增加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而且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去討論、去探索政治問題。教師在預習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分組預習,各自找出預習中出現的問題,小組在講課前互相交流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在課堂上提問解決,這種學習方法不僅讓每個人動腦去思考,而且讓學生感覺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學生在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發現政治原來挺有趣的,會不知不覺地喜歡上政治這門課。學生有時候想問題難免幼稚,教師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的時候,不能只是全盤否定,而應該善于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問題里的漏洞,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又能讓學生對教師心悅誠服,這樣的課堂和諧而有效率。
新型的教育方式提倡素質教育,摒棄了傳統教育方式只重視分數而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高中政治的課堂上,教師應該利用新型的教育方式,努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情感 政治課堂 教學佳境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庇纱丝梢?,師之德,在仁愛。隨著新時代的快速發展,高中政治新課標根據實際需要,提出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這凸顯了政治教學對學生情感教育的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更關注學生內心品性的完善,注重提高學生作為完整生命個體的整體生存質量。在高中政治課堂上,讓情感棲居其中,既可使師生之間情感產生共鳴,又可有效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感悟和教學質量。
因此,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尋找師生的情感切入點,讓情感真正棲居于政治課堂,可完成師生間的真正“對話”,有效創設教學佳境。
一、情感導入觸動學生心靈
個體體驗是情感認知的基礎,如何加深學生的個體體驗,觸動學生的內在情感,是教師的教W重點突破之處。在教學實踐中,富有情感的課堂導入能先聲奪人,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思考,增強教學效果。
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塊中的“愛國主義”導入環節,我設計了兩張PPT:一為緝毒警犬的墓碑圖片,配上文字:為何給犧牲的警犬立碑,卻沒有給為公犧牲的緝毒警察立碑?二則選取了大熱電影《湄公河行動》的宣傳照及其標語:“從來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問題設計:請圍繞“愛國主義”的角度,談談你對上述圖片的理解與感受。
這一導入與主流電影的主題不謀而合,因此激發了學生熱烈討論的興趣,學生紛紛總結:“不為緝毒警察立碑,目的是嚴密保護逝者的信息,防止毒販追蹤調查,對其親人朋友進行報復?!蔽乙龑c撥,愛國主義從來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就如《湄公河行動》中的每一位守家衛國的緝毒警察,他們以實際行動真正踐行了愛國主義,甚至為國犧牲也在所不惜。這一導入設計真正觸動了學生的心靈,投影圖片中所蘊含的愛國大義使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理解有了形象深刻的認識,不再停留在抽象虛無的層面,學生的個體體驗得到啟發與升華。由于導入時進行了情感引導與鋪墊,因此在接下來的新課講授環節,不但做到了學生的知識教育與愛國教育并駕齊驅,而且效果顯著。
二、情感創境達成師生共鳴
成功的課堂應當促成師生主體間的“對話”,而情感則是師生間有效“對話”的橋梁。哲學家弗洛姆于《愛的藝術》中指出①,真正的給予,會不可避免地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給予的同時包括使接受者也成了給的人,而雙方都會因為喚醒了內心的生命力而充滿快樂[1]。而情感,則具備了這種把人連接起來的力量,是建設性的力量。因此,如何巧用情感創設教學場景,達成師生共鳴,是形成教學佳境的重要一環。哲學是高中政治教學中頗有挑戰性的模塊,學生看著覺得神秘富有趣味,學起來卻晦澀難懂。在教學實踐中,舉步維艱,我嘗試將“情感創境”引入哲學教學中,讓學生在共同的情感經歷中感受哲學、體會哲學、理解哲學。
例如,在處理第四單元“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時,我創設了一個情境――未來的你我:生命的追求與堅守。
告別陳經綸中學,懷揣著沉甸甸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我坐上了通往深圳的高鐵。坐在高鐵里,望向窗外同樣飛馳的汽車,不一會,我就從新會到達深圳這個與國際融合的大都市。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想起曾經的一次哲學課,羅老師讓我們構想生命的軌跡,不想到今天已經長大。感悟社會變化,感慨深圳新面貌,感懷國家新景象。心緒飛揚,憧憬入心,新的人生目標在沸騰。
就要到站了,想起臨行前父母的囑咐:“孩子,無論身在何方,都記住,不忘初心?!蔽覉孕?,若干年后,不管世界如何改變,我還是我,初心不變。
問題設計之一:談談你對材料中涉及“運動與靜止關系”的理解。
在探究活動過程中,我引導學生代入材料中的“我”暢想未來,共同理解所蘊含的哲學知識,并分別談談個人感悟。學生紛紛表達觀點后,我也道出了感悟:將來高考結束后,同學們都會呈現情景中的這一幕,坐著高鐵、火車、汽車或飛機,去往你們一直夢寐以求的大學,開始你們新的人生旅程。你們會涉足不同的地方、遇見不同的風景、不斷茁壯成長,但不管將來你們如何變化,你們依然是我的好學生,時光雖逝,師生情誼不變。這便是我們生活長河中的“運動”與“靜止”。學生聽著我發自內心的一番獨白,融入我所創設的情境當中,感動洋溢于心,師生間仿佛共同進行了一場獨特的時空之旅。以情感創景,作為接受者的學生打破了常規,轉化為給予者,師生雙方都做到以情感喚醒了對方身上具有生命力的東西,促成了師生主體間的“對話”,深化了彼此的情感體驗,達到了師生共鳴。此外,情感創景,還道出了“哲學就在我們身邊”的真理,使哲學生活化,達到了深化知識的效果,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情感探究激發課堂活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情感探究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知識自我生成能力成了一種可能。
《經濟生活》這一模塊中存在大量政治理論,這些基礎理論難免枯燥晦澀,甚至遠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如同“海市蜃樓”般觸不可及,往往難以激發課堂活力。因此,在設計探究活動時,我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聯系實際加以親身體驗,試圖將學生喜愛的形式應用于教學,通過情境的創設找出學生情感的突破口,讓學生的自我體驗與課堂學習感受融為一體,力求激發課堂活力與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在教學《經濟生活》“生產決定消費”時,我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形式設計了一個場景,試圖幫助學生對自我與“生產與消費關系”的理解進行探究,場景主題為《班長穿越了》,并以電影慣用的蒙太奇形式分成了四個探究活動:
探究一:班長是個唐朝迷。一天醒來,她發現自己穿越回到了唐朝的長安城!班長驚訝過后非常興奮,想立刻發一條朋友圈告訴所有人,但她知道,即使找遍整個長安城,她也無法找到能發朋友圈的手機。
探究二:班長認為既來之則安之,想一睹古長安的風采,但她只能以馬車或牛車作為交通工具,她不禁懷念起現代的公交、汽車和高鐵。
探究三:班長想一睹楊貴妃傾國傾城之美,但她只能通過古人的口述筆寫來感受,而不能像現代般可以欣賞身臨其境般的實況直播。
探究四:班長準備在長安謀生計,她發現長安城只賣布匹,沒人賣衣服,于是她開了賣衣服的商鋪,沒想到衣服推出后極大地激發了古人的購買欲望。
由于探究活動的內容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以他們追捧的“穿越劇”形式與知識內容高度結合,因此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與強烈關注,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效果良好,氣氛活躍。學生在設定劇情的推動下,迅速結合課本分析與總結出所需掌握的知識要點――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并為消費創造動力。整個課堂學習過程,不但高效,一夂淺桑而且學生參與積極性高,充分發揮了自主性。此外,由于在探究活動問題設計方面,我選擇了封閉式提問,指向性明確,防止了學生思考方向的漫無目的性,因此在答案生成與知識獲取的過程中,學生嘗到了知識自我生成的樂趣,并得到了思維方式與邏輯判斷上的訓練??梢娫谠O計探究活動時,以學生現實生活為素材,關注學生的日常興趣愛好,并以此作為設計的切入點,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知識自我生成能力,既活化了經濟知識,極大地激發了課堂活力,又強化了教學效果。
四、情感點評升華教學主題
作為對學生教學成果的一種反饋,點評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而情感點評則是不同評價主體間“對話”的過程。馬丁?布伯在著作《人與人》中指出,真正的對話是“每一位參與者都真正心懷對方或他人當下和特殊的存在,并帶著在自己與他們之間建立一種活生生的相互關系的動機而轉向他們,對話的基本運動是轉向他人,理解他人”[2]。由于成長經歷、心路歷程、價值觀等方面的不同,學生的個體性鮮明突出,渴望被外界認可與關注,簡單的優良中差,膚淺而單一的評定已經無法滿足他們內在的情感需求。因此,開發探索富有情感化、多元化與個性化的點評,讓情感真正觸動學生,升華教學主題,可以達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在一次期中考試過后,針對學生的失落沮喪情緒,我播放了歌手鄭智化的代表作《水手》,并配上歌詞:……耳畔又傳來汽笛聲和水手的笑語\永遠在內心的最深處聽見水手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我陪伴著學生一邊欣賞歌曲一邊點評道:這次期中考試告訴我們,所有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道理是曲折的,但我們更要堅信,只要一步一個腳印,量變終會促成質變,而我們也會如那瞬爛的煙火、盛放的薔薇般,我們的前途終會迎來光明。
之后,在分析試卷題目時,我選擇了部分較突出的學生,針對他們的實際考試情況,結合知識點進行點評與分析。
A學生:“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你是一個敏感的孩子,或許你認為自己平凡不起眼,但請記住,你就是你,你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因此我們不能因為某一次的失敗就輕易否認了自己,請相信自己的潛力。(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
B學生:活潑熱鬧固可愛,動靜相宜更可貴,學習上少些浮躁,多點腳踏實地,動靜相宜,方可行之千里?。艿膶α⒔y一原理及方法論)
C學生:不必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一步一個腳印,長途跋涉過后,你會遇見最美的彩虹?。孔冑|變原理及方法論)
……
當我用PPT呈現出對某些學生的點評時,他們無不感到驚訝與感動。有學生感慨道:“沒有批判與說教,也不存在刻意的表揚,老師每次點評的方式既充滿了對我們的關心與愛,又有哲理,讓我覺得感動之外,也使我對人生多一份感悟與思考?!泵芫哂刑厥庑裕瑢W生的個性與學習情況不可能完全一致,面對相同的知識,他們的反饋與態度必然不一樣,我們要尋求學生的發光點,尋找彼此的情感共鳴,促成主體間的平等對話,并積極引導。因此,充斥著情感的點評如同細水長流般,無聲勝有聲,可以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升華教學主題[3]。
教學之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愿讓情感棲居政治課堂,成為一位及格的引路人,引領學生一同在情感之路上學會學習,學會成長,以自我完善為目的,使他們成為擁有創造幸福能力的人。
注釋:
①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強調,真正的愛是“給予”。“給予”并不是說為別人犧牲自己,而是奉獻出自己內心最富生命活力的東西,他給予別人的是快樂、興趣、理解力、知識和幽默。通過“給”,他豐富了別人,通過提高自己的生命感也提高了他人的生命感。
參考文獻:
[1]弗洛姆,著.李健鳴,譯.愛的藝術[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22-23.
觀點材料化是指教師在備課和上課中,將教材中抽象的概念、觀點和原理還原于具體的生動的現實材料之中。從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入手,綜合歸納總結出蘊涵其中的基本觀點和原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道理,自覺接受教育,提高覺悟。
注意,將觀點、原理還原于材料的具體操作過程不是任意的、也不是盲目的。哪些觀點應該而且也可以材料化是由教材內容決定的。思政課的內容直接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緊密相聯,它為指導我國的各項建設事業服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當中要充分運用而不是脫離現代化建設中極為豐富生動的實例,讓學生在實際材料中理解和加深對基本觀點、基本原理的認識,感悟出真理的內涵和生命力以及真理對人類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在觀點材料化的運用中,必須做到:
1.明確材料的作用,防止材料運用目的不明確。課堂教學中對材料的運用是一種落實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2.精心選用材料、反對材料的濫用。在備課中,教師首先要對平時搜集備用的材料進行精心比較、篩選,將各類材料按有利于落實教學目標的需要進行優化重組。在運用材料上,一方面要重視隱含的知識點與教材結合貼切,不僅要選用能準確說明觀點的材料,還要選用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并能啟迪其深入思考的“新、近、活、熱”的材料。另一方面,要做到主要選用那些對教材主題處理最合適的縱貫始終的一兩個核心材料。然后對其進行縱深挖掘,切入教學目標的不同層次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這一核心材料步步遞進,層層剖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選用材料不能僅限于引證,還要注意學生獲取和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材料的選用,一方面要能說明教材中的理論觀點,但更重要的應該是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功能。為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綜合歸納和演繹分析。
觀點的材料化不是觀點加材料的簡單堆積,材料的選擇不僅要服務于教學任務的完成,而且要服從于教學對象的實際水平,也就是說還要做到“材料學生化”。
“材料學生化”就是要求教師在材料的選用上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與材料的時空距離。材料應體現時空近體性原則,即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可接受程度,以增強材料的說服力和可信度,使材料真正發揮對學生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材料要反映時代特征和時間近體性原則。從教學的有效性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出發,要讓學生感受當代最新實際,在對最新材料的分析中感悟理論、接受教育,也就是材料的選用要貼近當今時代,反映當代改革、開放、發展的生動的社會場面。
其次,材料要在空間上貼近學生,要真實體現空間的近體性原則。教師在選材上要多選用學生日常生活或周圍的事例。利用學生有切身體會和感受的以及為他們所見所聞或親身經歷的材料,就很容易啟發學生去聯想去深刻領會蘊含在材料中的理論觀點。
第三,學生化的材料應以教育性為根本點。思想政治課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點在于其強大的德育功能。通觀思想政治課教材,每年級均有特定的教育目標。高一年級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知識的傳授,教育學生初步學會運用這些基本的經濟原理和觀點分析我國社會經濟現象,提高其參與經濟活動的能力;對高二年級進行哲學和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有助于學生選擇正確的人生目標和道路;對高三學生進行政治理論知識的傳授,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責任感。明確了特定年級的教育任務,在教學中就應始終對準思想教育的中心和焦點選用材料。要以選用反映現代化建設中光明和積極面的材料為主,多給學生以鼓舞和激勵,有助于他們在學習中做到“知、信、行”的有機統一,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