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自然災害概念

自然災害概念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8 17:06: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然災害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然災害概念

篇(1)

一、重組與整合教材,“用活”教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選修模塊的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強學習效果,我對教材進行了整合與重組:

1.立足本校教材,借鑒其他版本,聯系必修模塊,整合教學內容現行四個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和優點。備課時我立足本校的魯教版教材,分析、比較、吸取其他版本教材,大膽取舍,整合到相應的教學內容。

同時本模塊許多內容在必修模塊中已有體現,例如在《必修I》第四單元第二節《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課標中就有“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簡述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要求。再如四種主要的氣象災害:干旱、洪澇、寒潮、臺風的形成都與天氣系統有關(干旱――反氣旋、冷鋒,洪澇――氣旋、暖鋒,寒潮――冷鋒,臺風――氣旋),課前設計學案時就要考慮到讓學生回顧相關知識,并整合到自主合作學習的內容中。

2.抓住基本線索,優化教材

《自然災害與防治》的教學重點是地質災害、氣象災害和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而對于災害,我們所要探究的基本內容是一致的,都可套用“成因危害時空分布防治措施” 的線索。將零散的知識串成串、聯成線,形成脈絡清晰的知識網絡,理清頭緒,掌握內在聯系,并總結出相應的規律,使“教”、“學”的思路更加明確。

二、找準知識連接點和切入點,固本拓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選修課《自然災害與防治》體現了地理學科特點及其應用價值,教學以基礎地理知識為背景,同時要求掌握部分自然災害的專業知識。地理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不斷對地理知識進行加工和轉化的主動建構過程,因此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掌握的基礎地理知識和生活經驗去架橋鋪路,以此為連接點,通過分析、比較、概括、推理,幫助學生固本拓新,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充分利用案例教學,關注新聞報道,使知識具體化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自然災害的基本原理與案例相比較,學生對于案例更感興趣。學生的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挖掘教材中的趣味點進行教學,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案例可以把各種抽象的原理、概念具體化,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從例到理,有助于學生準確而深刻的理解地理原理、概念,并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原理、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與表現,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利用案例進行教學,不只是簡單舉例,還要通過組織學生討論、辯論,自主學習,并在老師引導下對案例進行概括、提升。

近幾年,海嘯,地震,暴風,火山爆發,沙塵暴……,一次次令人慘痛的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將這些及時引入課堂進行補充,運用地理原理加以解釋說明,鞏固課上所學知識。汶川地震發生后,我特意設計一堂專題課,以深受地震重創的四川綿陽市北川災區為背景,以震驚、感動、奉獻為情感主線,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學習地震災害基礎知識,學會用地理知識化解危難,提高地震防護、自救能力。結果,同學對地震內容掌握的很好。

四、查漏補缺,糾正偏差,準確掌握學習內容

由于自然災害貼近現實生活,學生或者經歷或者聽說過大量的實例,加之初高中地理學習的基礎,多少獲得一些自然災害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形成一定的觀念和經驗,這是進一步學習的前提和基礎。但是,受到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制約,以及對學習內容概括、抽象、比較能力的制約,學生學習時會產生一些思維障礙。思維障礙可能是由于先入為主的錯誤觀點、相近概念的混淆、相似現象的類比不當、概念內涵和外延模糊、思維定勢干擾等原因造成,使得學習中出現各種錯誤,阻礙了正確知識的獲取。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問題,如“為什么我國旱災嚴重地區在黃淮海平原,不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引發學生興趣,進行討論和講解,能夠加深學生印象,明辨基本概念。

篇(2)

關鍵詞:自然災害;社會科學;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 X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1-0000-02

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是構成自然災害的兩個基本要素。傳統的自然災害理解范式認為這兩個基本要素中,自然力是主導因素,而把社會看成是完全被動的。日本學者金子史郎將自然災害定義為與人類關系密切,常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金子史郎,1981)但傳統的災害理解范式卻解釋不了越來越頻發的災害和因災害造成的人類生命和物質財產的巨大損失。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對自然界的影響程度越來越深。由全球變暖、環境破壞導致的自然災害數量正處于上身狀態,如水土流失、土地鹽堿化、海平面上升而造成的洪澇,這些災害的致災因子并非完全是自然界,而是人為因素占據了主要部分。

截至目前,不同學者對于自然災害定義的語言表述各有側重,沒有達到完全一致的共識。但有一點是學界較為公認的:由自然界引起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損失的才稱為自然災害。若對人類沒有造成絲毫損失和影響,則稱為自然變異,而非自然災害。例如深海下的地震、在荒無人煙的沙漠地區的龍卷風等。因此,自然災害的預防、發生后的后果、減災措施、重建過程,都沒有辦法與人類社會相割裂開來。雖然目前有關自然災害的學術研究多側重于災害的自然屬性,以技術為主導的自然科學領域占據了大部分的話語權,但社會學作為一個研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互動的學科,一定可以在解決災害問題上做出自己的學科貢獻。

一、社會科學研究自然災害的意義

李永祥認為如果在研究過程中僅僅把自然災害理解為一個自然事件,那么在防災、應災、災后重建過程中體現出的諸如社會文化的變遷、本土經驗總結、社區成員的主動應對等具體問題將被忽略。(李永祥,2012)烏丙安認為民俗學家應通過廣闊深厚的自然生態背景來研究各種民俗現象的本質和其產生根源。(烏丙安,2002)自然災害體現的正是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過程,在全球自然災害頻發的當下,從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的視角研究自然災害,不僅可以豐富自然科學的視角。從多方面提供應災、救災的方法和途徑,更可以通過自然災害來研究社會的運行方式和文化的生成方式。

二、自然災害概念的界定

有一類學者是從自然和人的關系來定義自然災害的。日本學者金子史郎將自然災害定義為與人類關系密切,常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金子史郎,1981)在這里,金子史郎把自然災害完全看做是一個自然現象,而把人類看作只是被動接受自然災害的角色。而后來的學者提出,自然災害是人類勞動與實踐活動共同作用于自然系統引起的。全球范圍內的生態失衡雖然從表面看起來是由于自然系統遭到破壞而引起的,但實質上它反映的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出現這種問題的本質是由于人的實踐活動進入自然系統導致的。(郭躍,2008)

黃崇福在定義自然災害時更加注重其造成的結果。他認為自然災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為主因造成的生命傷亡和人類社會財產損失的事件。所以,干旱、海嘯這些本身并不能稱為自然災害,而只是一種自然現象,只有當它們對人類造成傷害時才能稱為是自然災害。(黃崇福,2009)

此外,郭躍還從個人和社會的角度闡釋了自然災害。他將自然災害與個人的不幸區分開來,災害應主要指給一個地區帶來損失的社會性事件,而不是針對某個或者某些少數人來講的。(郭躍,2008)

三、社會學視角下對自然災害的研究

社會學更加偏向把自然看作是一個社會性事件。自然災害擁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從社會屬性上來看,災害是人不能承受的自然變故,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自然災害的出現,可能是社會系統內部功能紊亂失衡的結果,也可能是社會結構被外部力量破壞的結果。災害的結果、過程、成因以及與社會的關系都顯現出明顯的社會學特征。(郭躍,2008)

四、人類學視角下對自然災害的研究

李永祥在一人類學研究中指出自然災害是一個和社會、文化、人類行為、政治經濟等密切聯系的過程。災害導致了嚴重的環境脆弱性和人類群體脆弱性,災害后果、救災過程和預防方法能夠改變村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條件和文化類型。救災不應僅僅停留在提供物資的層面上,而是注重社會系統和文化功能的恢復,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李永祥,2012)

學者安東尼?奧立弗-斯密斯、蘇珊娜認為在自然災害的研究中,人類學的視角必不可少。他們認為堅持整體觀、過程論和綜合性分析的人類學能夠對災害成因及其后果影響提供一個更為完整系統的理論解釋框架,人類學的災害研究甚至能對當前人類生存境遇出現的新情況進行分析。(安東尼?奧立弗-斯密斯、蘇珊娜,2011)同樣,我國學者張原、湯蕓也認為應該將災難的考察融入對人們生活世界的整體把握之中,而不是將災難從社會生活的經驗圖景之中剝離出來成為一個抽象的研究對象進行分析,這正成為人類學災難研究的一個基本路徑。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人類學的災難研究是要全面地考察人們的生活經驗圖景,借助對災難現象的分析,就人類的生存環境、社會結構、價值觀念與歷史實踐進行深刻反思,從而審視人類社會在現代性轉型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種種社會文化困境,并就地方世界如何應對現代化沖擊,以及怎么維持其生活可持續性等問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張原、湯蕓,2011)

五、自然災害、生態與文化

張曦認為周期性與突發性的災害雖然給人類的生命及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但也使人們在這過程中不斷吸取教訓、累積經驗,在這過程中不斷更新社會機制或形成新的文化磧Χ栽趾Γ也正是這種新的文化使人類社會愈加進步。災后所生成的新的文化,不僅在災難應對中形成新的經驗,而且對于揭示社會的本質也具有積極意義。(張曦,2013)

1.自然災害、自然環境與本土知識

李永祥經調查發現在泥石流災害發生的時候,當地人面對災害的應急反應都基于當地的傳統知識,所以我們應注重對地方性應災知識的記錄和總結,這些將會對今后以及其他地方的災害應對提供有益的經驗。(李永祥,2012)

2.自然災害與集體記憶

櫻井龍彥在2005年對自然災害的民俗學研究做出了提倡。他通過對亞洲特別是日本與地震、海嘯有關的神話傳說等“口頭傳承”、紀念碑等可視性的“紀念物”以及慰靈祭祀等“祭祀活動”的分析,來探討這些記憶裝置中的“知識”與“智慧”的重要性。并通過挖掘人們對災害的記憶,以及對各國家、地區的災害觀、災害民俗的國際性比較,來考察其普遍性與多樣性。(櫻井龍彥,2010)

基于對因受修水庫的影響而遭到毀壞被迫搬遷的村落的研究,突出了哈布瓦赫在理解集體記憶與空間方面所作的理論貢獻,盡管哈布瓦赫主要參照的是已經有幸被納入現代城市理論的城市范圍,但他的理論也能很好地適用于鮮有文獻提及的村民。他們似乎是在現代化過程中失去最多的群體,但在這一過程他們強有力地團結在一起。(埃米里奧?馬丁內斯?古鐵雷斯、馮黛梅,2012)

王曉葵則通過比較中日兩國在建構地震災害記憶空間過程中的差異,分析了各自災害記憶的特點,揭示了其內在的原因。由自然災害而引起的共同體的崩潰和受災者精神上的巨大傷痛,無法完全由“個人的時間”來自然消除,它需要通過社會構筑的“追憶的秩序”來加以消解。而“追憶的秩序”的建構則受到國家權力、地域社會文化傳統的影響。(王曉葵,2013)

六、暮籩亟

李永祥認為災后重建作為歷時最長、影響最大、所耗成本最大的災害應對階段,其導致的社會矛盾和文化沖突也最為突出,因此應從災民的生活狀況出發,來總結災后恢復重建的各種經驗與教訓。(李永祥,2012;P.263-264)短期的災害避險雖可通過建立完善的預警監測制度、村落搬遷與臨時避讓等方法手段得以實現,但更為長期治本的災害避險則需要開展體系化的環境安全建設。(李永祥,2012)

趙延東利用社會信任理論來研究在社會信任在災后重建的過程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受災居民可以通過自己所在的社會網絡得到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持。同樣的社會網絡會對人們不同類型的活動產生不同的結果。社會弱勢群體更加依賴于自己的強關系網絡,這可能對其經濟恢復帶來不利影響。就宏觀社會資本的作用而言,居民的信任對災后恢復起著相當積極的作用,而居民的社會參與的作用則較為復雜。(趙延東,2007)

參考文獻:

[1]金子史郎.世界大災害[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81.

[2]王曉葵.災害文化的中日比較――以地震災害記憶空間構建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6:47-55.

[3]郭躍.自然災害的社會學分析[J].災害學,2008,02:87-91.

[4]黃崇福.自然災害基本定義的探討[J].自然災害學報,2009,05:41-50.

[5]李永祥.泥石流災害的人類學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8?14 特大滑坡泥石流”為例[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

[6]安東尼?奧立弗-斯密斯,蘇珊娜.M.霍夫曼.彭文斌,譯.人類學家為何要研究災難[J].民族學刊,2011(4).

[7]張原,湯蕓.面向生活世界的災難研究―――人類學的災難研究及其學術定位[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1(7).

[8]菅豐.關于自然之民俗研究的三大潮流.《現代日本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王曉葵,何彬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9.

[9]野本寬一.提倡生態民俗學.《現代日本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王曉葵,何彬,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9.

[10]鳥越皓之.試論環境民俗學.《現代日本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王曉葵,何彬,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9.

[11]趙延東.社會資本與災后恢復――一項自然災害的社會學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7,05:164-187.

[12]櫻井龍彥.論災害民俗學.《現代日本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王曉葵,何彬,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9.

[13]烏丙安.論生態民俗鏈――中國生態民俗學的構想[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3:83-86.

篇(3)

關鍵詞:自然災害 基層政府 公信力 提升

一、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對提升基層政府公信力的意義

1.重大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是指由于自然界中因異常的變化而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資源破壞等現象或一系列事件,它具有不可預測性,時間性,緊迫性,破壞性等特點。重大的自然災害其危害性更大,影響范圍更廣,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會造成重大的威脅。

2.政府公信力

英國著名的政治學家霍布斯在他的著作《利維坦》中就指出“國家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訂立信約,每個人對它的行為授權。”因此,“政府公信力”指的就是政府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以及在人民心中的誠信度。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贏得公眾信任的能力,它可以反映公民對政府信任的程度,是對政府在面對社會差異和利益分配,通過公正、高效、廉潔、民主、負責等途徑獲得公眾普遍性信任的能力的概括。我們可以從這個概念中看出,“政府公信力”涉及一個主體和一個客體,即政府和人民群眾,他們之間相互影響。政府主體責任及義務的履行,確保了人民群眾這個客體對于政府可信任度的提高,信任的提高又加強了政府的權威性,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主客體間協調配合有助于良性循環過程的產生,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3.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與提升基層政府公信力的關系

重大自然災害事件與基層政府公信力之間相互影響,它們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有效地應對自然災害對基層政府公信力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樣基層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對于有效地抵御自然災害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對提升基層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及時準確的災害預警可以使民眾遠離災難,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時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公信力,基層政府健全自然災害預警機制,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就可以體現出政府的責任意識與誠信理念。其次,災后第一時間的救援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援救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基層政府客觀地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破壞,有效地制定重大自然的預警方案,加大對自然災害的監控力度,完善自然災害發生的應急制度,規范救災過程中的政府行為,通過制定的具體營救措施,提高面對自然災害中的工作效率,展現良好的政府姿態,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不斷加強基層政府的公信力建設。其三,災害重建可使民眾樹立生活的信心,因此必須要積極開展災后重建工作,對受災群眾進行心理輔導,鼓勵各類社會組織竟相支援,加大輿論的監督力度等,以上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圍內和一定條件下,對自然災害的抵御產生積極地影響,對基層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具有能動的促進作用。相反,如果沒有制定相關完善的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災前預警機制,災害一旦發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在人們群眾中的認可度,對基層政府公信力將會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同時,具有良好公信力的基層政府可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基層政府公信力的樹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個量的積累,只有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處處彰顯基層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夯實群眾基礎,體現公平正義原則,才能不斷促進基層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才會在災害到來之時經受的住大自然的考驗。在重大自然災害到來之時,擁有良好公信力的基層政府可以使人民上下一心,更加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更加團結、高效的應對自然災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基層政府的地方危機,降低人民的恐慌,達到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只有不斷加強基層政府公信力建設,才能更加有效的應對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影響。

二、基層政府公信力在應對自然災害時面臨的挑戰及原因

1.基層政府應急能力不足以及應急保障的缺乏

在我國,自然災害大多發生在偏遠地區(或山區),這些地區也是政府行政部門中最薄弱的一環。當自然災害突發時,一些基層政府往往措手不及,驚慌失措,缺乏應急處置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盡管基層政府會臨時組建抗擊自然災害的領導班子,試圖提高救災過程中的效能,但由于基層政府的地位導致這種臨時的指揮所在其運行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如信息不暢、協調失靈、調度失措、處置不力及保障缺乏等,這些都無疑影響了自然災害的救援。且災難一旦過去,這些所謂的救災指揮所就會在一定時間內解散,生命周期太短,利用價值不高等問題就會凸顯。對于我國而言,并沒有健全以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為主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危機一旦發生,應急保障物品和人員的缺乏,將進一步加劇救災局勢的惡化。同時,基層政府往往在缺乏科學知識和科學論證情況下,不計成本,不論代價地所謂制止災害,其結果甚至可能發生更大的次生災害的發生。

2.基層政府管理低效,體制僵化,信息滯后以及技術設備陳舊

在面對突發的自然災害時,基層政府盡管也會第一時間處置,但重要的是必須要層層報批,請示領導,由上級政府制定救災方案。這往往就錯過了救災的最有利時機,同時這也是部分官員推卸責任的借口。正因須層層報批,請示領導,基層政府不能在第一時間準確消息,甚至有些基層政府還故意隱瞞消息,所有這些都無不造成流言滿天飛和人心惶惶的混亂局面,嚴重影響了自然災害的及時有力處置。與此同時,基層政府的基礎性的應急技術比較落后,也遲滯了救災活動的開展。例如在2008年南方的冰凍雨雪災害和汶川大地震自然災害發生時,出現了大面積的通信中斷,人們斷水,斷電,中斷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系,人們無法正常的生活,整個救援工作也無法開展開來。

3.災后援助不利

災后重建工作是自然災害發生后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基層政府在抗擊自然災害的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但在重建的關鍵環節往往是捉襟見肘。其一是由于救災過程中的大量投入,導致了重建過程中能力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有些基層政府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救災過程中,對于重建的工作只是輕描淡寫的“做樣子”,重救災而輕重建的思想,直接會導致眾多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得不到充分的落實。與此同時,由于觀念和相關專業人員的缺乏等諸多原因,災后群眾缺乏及時心理安撫,這也增加災害援助的難度。

4.宣傳教育不足,防范意識較弱和應急人才匱乏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缺乏對民眾防范自然災害的宣傳教育,更沒有像日本那樣對民眾進行防范自然災害、自我逃生及自救演練,甚至有些基層政府和民眾心存僥幸心理,這無疑在自然災害來臨時,極大增加他們的恐慌心理,從而造成相當程度的混亂,給救災帶來本可避免此時卻無法避免的更大災害。與此同時,有些基層政府沒有樹立預防第一的理念,功夫并沒有下在平時日常預防與應對上,盡管一些基層政府也有應對自然災害的預案,但往往是將其束之高閣,成為一紙空文。另外,我國目前尚相當缺乏應對與處置重大自然災害的專業人員。應對與處置重大自然災害既需基層政府的努力,更需更需專業人員的臨場指揮與救援。專業人員的嚴重缺乏,對自然災害的拯救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應對重大自然災害以提升基層政府公信力之路徑選擇

1.自然災害的預警階段

(1)逐步完善我國基層政府的預警機制與保障體系

首先需要建立一個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可以統籌協調各個部門、整合各類資源、具有一定權威的綜合性的組織體系,加快落實長期性的應急指揮體系建設,不斷健全防災預警系統,將預警系統以及指揮系統作為常態發展以提高預警能力。其次,基層政府要建立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為主體的保障體系,這既是抗災預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救災工作順利進行的核心力量。對于不同種類災害頻發的基層地區不僅要根據災害特點準備適用的應急儲備物品,而且還要有充足的人員保障。同時,相關人員要嚴格規范救災物資的使用條例,避免出現挪用物資、非法占據的行為,督促基層政府官員落實責任,協調上下級部門及政府間的配合關系,下放部分權利,提高責任意識,依靠科技力量,健全保障體系和危機管理體制,從而實現基層政府應急能力的實質性提高。

(2)科學做好災前預測和預防工作信息的

基層政府在不斷完善和更新科技設備的基礎上,從人本的角度出發,實行相關應急專業人員全天24小時的災害監測制度,定期前往自然災害頻發地區實地考察,杜絕隱患,不斷加強高發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應急管理能力。同時,信息的準確獲取和是預防工作的重點,要建立完善應急信息管理系統,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快速獲取,及時的與共享。

2.自然災害的應急階段

(1)健全基層政府應急管理的快速反應機制和運行機制

必須要加強上下級政府部門之間和同級政府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能力建設,應用先進的科學應急技術不斷更新應急設備,加強監測預警機制和系統建設,制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管理制度,規范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程序,建立應急物資儲備機制,以提高應急反應的速率和效率,完善基層政府應對突發自然災害危機管理的運行機制,完善基層政府應對突發自然災害基層政府危機管理的分級響應機制,建立基層政府應對突發自然災害危機管理的隊伍聯動機制,積極調動廣大人民群眾,減少損失,統一指揮,分散執行,堅持不懈的捍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逐步完善應急法律規范,促進政府公信力提升

在抗擊自然災害中,政府要發揮主導性作用,一方面要靠政府自律,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法律的約束。逐步完善法律機制,要以憲法有關規定為依據,在完善應急法律規范的過程中,強調高效應急處置是政府法定責任的法治精神,通過總結突發事件應對的經驗,結合上級政府的立法在應急制度建設方面的原則,使本地區的應急法律規范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使應急程序的規范和應急能力的提高有法可依,按照法律規范的程序和原則,最大程度的提高救援的質量,這樣才能使民眾的權利得到保障,從而促進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3)完善基層政府與社會團體協同救援的多元體系

在基層地區,災害應急管理工作的關鍵在民眾,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是應急管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強化社會參與應急救災的激勵機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義務參與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群眾自身的危機應對意識、危機預防能力和危機應對水平是決定政府應急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建立應急征用補償等制度,建立專職救援隊伍面向社會服務和參加社會救援的補償政策、資金投入政策、工傷保險政策、指戰員轉崗安置政策等。突發事件發生地的村委會和其他組織應當組織群眾開展自救互救,調動社區、非政府組織等力量在應急中發揮作用。基層政府在應急管理中要充分發揮群眾、社會團體的力量,堅持權利運用公開透明的原則,克服單邊主義的思想,努力構建社會救援的多元體系,促進協調能力的提高,降低應急重心的高度,從而有效的抵御自然災害的造成的影響。

3.自然災害的恢復階段

當對自然災害進行有效的控制之后,災情已經趨于穩定,災后重建工作已經有序進行時,接下來我們將面臨一個重要階段:災后恢復階段。首先,在災后恢復階段,要避免“重救災,輕重建”的思想,正確評估災情,啟動救災專門資金并將其常態化,安置災后民眾,確定重建思路與方案。其次,基層政府在重視物質資料建設的同時,更要兼顧廣大受災群眾的心理教育的輔導。其三,要逐步完善自然災害事后的危機評估機制,通過對己經發生的自然災害事件進行評估后,可以發現災害預測、預警工作、資源投入和監督機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而可以有針對性的改進工作。最后,充分發揮公眾和媒體的監督作用,使民眾的意愿和利益可以得到及時的反饋和切實的維護,只有這樣才能使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一個質的飛躍,才能在自然災害到來之時不斷強化基層政府的權威,促進基層政府公信力的穩步提升。

應對重大自然災害事件與基層政府的公信力建設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提升基層政府公信力要求政府及其公務人員在態度、工作上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通過不斷完善制度法規,加強宣傳教育力度,擴充應急保障體系等一系列的措施,將會對我國基層政府的公信力產生實質性的提高,從而在重大自然災害到來之時可以有效地抵御其帶來的破壞,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同時,當面對自然災害時,只要基層政府本著以人為本的宗旨,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提升民眾對基層政府的認可度,才能更加有效的抵御自然災害。

參考文獻:

[1]吳洪彪.公共危機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D(.河海大學,2007.

[2]魏成坤.我國政府公信力的現狀與提升途經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印海延.我國政府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探索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

[4]唐湘林.縣級政府災害應急體系構建研究(D(.湘潭大學,2012.

[5]郝玲玲.政府公信力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

篇(4)

我們都知道互聯網的概念是指計算機之間通過網絡互相連接,傳遞信息,而物聯網,顧名思義,則是物體之間以互聯網為基礎通過某種協議進行連接,傳遞信息,可以說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升級版,我們將物-物-機連接為一體,達到信息更充分的互換和處理。1999年提出的官方概念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RFID+互聯網)、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傳感器將一個實實在在的物體信息化,并對信息加之交換和利用。

2物聯網的發展

物聯網最早起源于1990年施樂公司的網絡可樂販賣機,而后由麻省理工學院相繼提出物聯網的相關概念,2003年美國提出傳感網絡技術是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技術之首,為物聯網的興起奠定了技術基礎。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在信息社會世界峰會上引用了物聯網的概念,由此物聯網正式進入大眾的視線。2009年歐盟發表了歐洲物聯網計劃,同年,亦將物聯網作為我們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性產業之一,為物聯網的發展灑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作為其重要的技術支持--物聯網的發展更是如破竹之勢,迅猛快速。

3物聯網的技術研究方向

3.1傳感器技術

傳感器技術是從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時就有了,傳感器技術分為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兩大部分,傳感器是將物品的信息數字化,然后按照規律將信息輸出,傳感器網絡則是有大量傳感器節點構成,用于接收,采集,和處理感知對象的的各種信息,并將信息傳給用戶。物聯網需要實現物物信息交換就是一個數字信號的交換,所以傳感器技術是物聯網必不可少的技術基礎。

3.2RFID標簽

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利用射頻信號在空間耦合實現無接觸的信息傳輸,并通過所傳輸的信息自動識別目標對象的技術。一個完整的RFID系統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標簽,讀寫器及應用控制系統,RFID技術就像物聯網的手,幫助物聯網探取到每一個物體的信息,同樣也是構建物聯網的基礎。RFID的工作原理是,無源的標簽接收到讀寫器發射的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而被激活,從而將產品信息發送出去,而有源的標簽則在不斷發送射頻信號,這時讀寫器接收到以后,讀取信息并將信息交給計算機,計算機通過運算做出相應的反應與指令,RFID可以有效的應用于自動識別和人工智能等領域。

3.3嵌入式系統技術

嵌入式系統技術我們并不陌生,我們的生活隨處可見以嵌入式系統為特征的產品,大到衛星系統,小到mp3、手機。我們的生活正在被嵌入式系統改變著,我們的社會也因嵌入式系統技術而不斷進步。嵌入式系統技術是綜合了計算機軟硬件、集成電路技術、傳感器技術、電子應用技術為一體的復雜技術。作為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是用于接收信息并處理這時物聯網智能的一大體現,如果說傳感器技術和RFID只是單純的的收集物體信息,形如手,那么嵌入式系統技術便是物聯網中的大腦,用于思考。

4物聯網在各類自然災害防御上的應用

4.1地震災害方面

一個基于物聯網的地震報警系統的專利中提到,在車輛上安裝地震探測裝置采集地震信息,然后將采集的地震信息傳輸到物聯網服務器,物聯網服務器接收所述地震信息并進行分析處理,判斷是否發生地震或將要發生地震,如果判斷結果為是,則物聯網服務器發出報警信號,否則繼續信息采集和處理。這個發明充分利用車輛本身的供電系統和數據傳輸系統,并充分發揮了車輛分布范圍廣泛的優勢。利用物聯網服務器作為信息處理平臺,可以完全發揮物聯網服務器強大的數據處理優勢。因為物聯網的應用,使得該地震報警系統探測點分布范圍更廣,信息獲取分析更加及時,而且最重要的是成本低。

4.2氣候災害方面

目前,物聯網技術已經被廣泛的用于氣象監測,氣象預報和氣象信息傳輸等方面,基于物聯網技術,福建龍巖氣象局和中國移動共同搭建了一個“災害性天氣監控預警平臺”,同樣的例子,安徽氣象與電信合作,建立了一個綠色通道用于氣候災害預警信息,目的是促進防災減災工作信息化。在物聯網改變了人們生活的今天,我們運用物聯網技術將氣候災害的防御趨向信息化,趨向敏捷準確化,有效的避免毫無準備下的暴雪或干旱的襲擊,從而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4.3洪水災害方面

通過物聯網結合氣象系統,實現對降雨的時長,強度等信息的預先采集,建立防洪防汛預警系統,同時在排水管道,雨水泵站,河流湖泊等地方安裝水位監測裝置,隨時采集水位及運行情況,全面而準確的了解排水管道網的水量負荷狀況以及排放狀況,如此以來可隨時采取相應措施緩解強降雨或水位猛漲的壓力,有效預防洪澇災害;再者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排水管道進行日常監控管理,可以做到及時維護管道,維修受損管道,防范于未然,加強防汛抗洪能力。

5物聯網在自然災害防御上的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5.1物聯網的技術支持

更加完善科技不斷進步,物聯網技術不斷更新,使得物聯網更便捷的用于各類領域中。自然災害的防御是我們乃至全人類都在關注和研究的領域,自然也不會例外。

5.2互聯網的發展

使得信息的傳遞更加快捷準確物聯網的意義就是傳遞信息,當我們在防御各類自然災害的時候,需要的就是氣象,地殼,排水管道等等事物的信息,而如何快速準確的做出決斷或制定緊急預案,就在于信息獲取采集的速度和準確性,今天的互聯網做得到這一點。

5.3設備維護問題

篇(5)

地理教學是初中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這門課程可以增加學生各方面的知識量,但教學方式是重要的問題。新課標改革重視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素質,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成為新課標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新課標;改革;初中地理;教學

新課標改革要求教學應以人為本,緊隨著時代步伐,在各個科目努力探索以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學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教師首先應該深刻理解新課標的概念,以便于基礎工作的展開。地理是一門基礎的科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很強,初中生剛接觸到這門課程,教師應當在重視學生基本科學素養的同時,教導學生學以致用。

一、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注重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不僅要掌握課本上的內容,也要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思想更加開放,帶領學生探索地理科學。地理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地圖學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一張地圖蘊含著很大的信息量,教師在講解地圖時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歷,給學生介紹各地的概況、歷史等,以增加學生的興趣。

二、加強和學生的溝通

如果教師簡單地把課本上的內容復述給學生,學生的記憶只會停留在課堂上,當教師采用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后,效果會事半功倍。例如,在講環境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列舉身邊出現的問題,進而與學生討論各種問題的解決措施;在講自然災害的問題時,可以談一談近幾年我國出現的自然災害,讓學生討論自己的所見所聞,這一環節過后,學生會對自然災害的起因更加感興趣。

三、化抽象為具體

在地理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會經常出現一些陌生的概念,對于初中生而言不容易理解,例如地球的構造、地質地貌、河流的流向等,此時,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化抽象為具體。教師可以借助自己做的模型來介紹,學生觀察過模型后會對抽象的概念有初步的認識,課后,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自己做模型加深理解。另外,運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放映視頻或動畫,也能起到加深學生理解的效果。教育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一門藝術,在新課標改革的時代下,教師應學會高效利用資源,提高課堂上的效率,只有讓學生真正理解每節課的內容,才能做到學以致用。

作者:馬建偉 單位:青海省大通二中

篇(6)

關鍵詞:農業;自然災害;規避措施

中圖分類號:F840.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5-0069-02

2007年以來,全國遭受大范圍、長時間的降雨、高溫及干旱,給整個國家農業經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據統計,2007年全年,因各種自然災害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7.3億畝,其中絕收面積8 620萬畝。僅8月份,農作物受災面積就達到2.1億畝,其中絕收3 500多萬畝,分別占全年損失的28.8%及40.6%。由于特殊的區域結構及氣候條件致使部分地區重復受災、多災并發,加之脆弱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災害的監測與預警機制無法承受與防范風險,使得災情異常嚴重。

一、規避農業自然災害風險的必要性

因自然力不規則變化引起的種種現象,所導致的對人們的經濟生活和物質生活及生命造成的損失和損害,稱之為自然風險(Natural Risk)[1]。農業自然風險主要涉及水災、旱災、風災、凍災、雹災、病蟲害等各種自然災害。自然風險是農業風險中最為主要的風險,同時也是遭受經濟損失最為嚴重的災害。

1.農業自然災害與可持續經濟發展。可持續經濟發展是一種合理經濟發展形態。它主要包括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然而農業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及災害損失的擴大將對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產生較大的影響。

隨著社會生產的不斷擴大,人類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無節制地對自然資源的索取,使得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原有的生態環境難以維持正常的生態功能,致使洪澇、臺風、干旱、風雹、雪災、凍災、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及病蟲害等災害頻頻發生。生態環境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直接決定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協調發展。生態環境系統的破壞使得社會再生產難以維持。嚴重的自然災害影響國家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減少農產品的供給與農民收入,最終影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破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人類、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農業自然災害影響可持續經濟發展。

2.農業自然災害影響國家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更多的是體現在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上。只有穩定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才能夠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保障。從歷史統計資料分析,中國農業自然災害涉及的主要種類有:洪水、干旱、霜凍、暴冰雹及病、蟲害等災害。據統計,1961―1990年三十年間中國農作物生產遭受自然災害的面積年均5.5億畝(3 700多萬公頃),成災面積2.95億畝(1 967萬公頃),分別占年平均農作物播種面積的29.8%和12.7%,造成糧食減產的幅度多年平均為5%,減產量250億公斤,遠遠超過了近幾年中國每年進口糧食150億公斤的水平[2]。從總的趨勢來看,各年的成災面積與受災面積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從全球各種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估算中,洪水、干旱兩大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最高,造成的損失最為嚴重,如1981―2003年,農業遭受旱澇兩種自然災害的成災面積達到107.491萬公頃,成災面積55 746萬公頃。

國家雖不同程度地對自然災害預測、防備和減災等方面做出技術及相關手段方面的支持。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相伴而生的災害隱患不斷增多,原有的致災因素和致災源不斷外延和激化,災害的“擴大效應”表現得更為突出,特別是在全球變暖和生態環境惡化的雙重作用下,復合型、多變性、突發性自然災害進一步加劇了自然災害的強度、頻率、變異性。

二、中國農業自然災害形成的原因

據農業風險的現實特點及中國的實際國情,農業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有其自身的原因。

1.農業風險的地域性。農業風險的地域性表現在農作物生長的地域性上。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而且呈明顯的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地域差異。自北至南依次出現寒溫帶、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赤道帶等六個溫帶。因此,各地區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將會不同程度地受地域差異性的影響。西北高原地帶降雨量少,經常遭受旱災;東北高緯度地區氣候嚴寒,無霜期短,農作物易受凍災;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及淮河地帶,地勢低洼,春夏多雨時,水澇災害嚴重;沿海地區,易受不可控制的洪水、風暴潮、熱帶氣候和海嘯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2.農業風險的關聯性。關聯性與非關聯性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概念,從概率論和大數定律的角度來分析,非關聯性即“獨立性”。人們在做大量隨機事件時,發現事件的結果往往呈現幾乎一致的規律。保險公司是基于此規律集合多數可能遭遇同樣危險的經濟單位的資金力量,分攤少數人將遭受的損害,使每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負擔減輕。但因農作物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及各地區間經濟條件、耕作制度、牲畜結構差異,農業風險表現出較強的周期性、輻射性和非控性,即“關聯性”。風險關聯性導致的最終結果是在同一面積上承保的數目越多,承保的面積越大風險反而越集中,因此保險公司很難集合同類風險進行有效的分擔。農業風險表現出較強的關聯性[3]。

3.農業風險市場化的災害補償機制尚未建立。現階段,中國農產品市場化水平低,市場體系不完善,致使農產品比價扭曲及農業比較利益偏低,農業生產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農民增收難,農民對待風險普遍持僥幸心理,在風險處理過程中,傾向于國家的災害救濟與社會捐贈。實施災害救濟的主體主要來自政府,然而政府可供支配的社會資源有限,實際災害補償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政府對農業自然災害的補償作用主要是應急性的。

根據中國農業自然災害的發生與發展特點,選擇適合中國農業特點的規避農業風險的有效途徑有其現實意義。

三、合理規避農業自然災害風險的途徑

1.建立完善農業保險制度。研究證明,農業保險對農業風險損失的經濟補償功能是其他政府投入無法直接替代的,農業保險是作為政府支持和保護農業的一項政策措施。

堅持以國家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為主體的發展模式,兼顧農業保險的合作制度,促進農業保險健康發展。從總體框架上看,要充分發揮國家農業產業政策、金融政策和保險相關的政策作用,建立多層次體系、多渠道支持、多主體經營的農業保險制度。首先,通過政府的政策支持實現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確保農業保險的經營穩定性。其次,農民自愿聯合、自負盈虧、自主經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廣大農民所接受。再次,政府通過分保形式保證農業風險在全國范圍內分散。最后,政府直接經營與間接支持,中央與各級地方政府相結合原則,劃分了政策性與其他非政策性保險的界限,明確了政府、保險公司、農民三方面的利益關系,增強地方保險的責任。

2.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如果把“外部性”的存在結果理解為人類無節制地索取資源而導致的生態環境惡化。那么可以進一步把“自然”與“人類”的相互“協商與妥協”,定義為類似于科斯所闡述的權利分配問題。“協商與妥協”主要是從利益與成本兩方面進行分析。生態環境破壞的最大成本是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不可持續發展,而利益對于經濟人來講則主要偏重于短期效益。從整個社會經濟角度出發“外部性”的成本肯定是大于短期利益,要想從生態環境中獲取長期利益必不可少的要給予“補償”。對生態環境的補償主要是來自社會和政府兩方面。政府加大財政預算和人、財、物的投入,提高對生態環境補償力度,使國家財政救助資金增長與經濟發展相匹配。并且社會組織機構應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以破環生態環境為代價地進行發展,在考慮短期利益同時兼顧長期利益,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3.完善農業災害的減災及防災體系。面對自然災害的“擴大效應”,復合型、多變性、突發性自然災害進一步的加劇,國家應就自然災害的預測、防備和減災體系進一步的完善與構建。據不同地區的氣候與經濟發展的導向性的差異,有步驟地完善災害的區劃、災害的預測與監控。在洪水多發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新修水利設施,通過生物技術的運用發展高附加值農業;在干旱地區,加強蓄水灌溉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耐旱植被的種植;病蟲害多發時節,通過生物技術的應用,更新優良品種,抵制病蟲害的侵蝕[4]。

鑒于農業自然災害發生的現實原因及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特點,提出適合中國農業發展的規避農業風險的有效途徑有其必要性。

參考文獻:

[1]魏華林,林寶清.保險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馬九杰.農業自然災害風險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影響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5,(4):14-15.

[3]黃正軍.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6,(5):107-111.

[4]王國敏.農業自然災害的風險管理與防范體系建設[J].社會科學研究,2007,(4):27-31.

On Methods of Preventing Chinese Agriculture from Natural Calamities

HUANGZheng-jun

(Teachers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 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Yong chuan 402160,China )

篇(7)

什么是財富?《辭海》對財富的定義是:具有價值的東西。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戴維· W·皮爾斯主編的《現代經濟學詞典》對財富下的定義是:“任何有市場價值并且可用來交換貨幣或商品的東西都可被看作是財富。它包括實物與實物資產、金融資產,以及可以生產收入的個人技能,當這些東西可以在市場上換取商品或貨幣時,它們被認為是財富。財富可以分成兩種主要類型:有形財富,指資本或非人力財富;無形財富,即人力資本。所有財富都具有能產生收入的基本性質,收入既是財富的收益。因此,財富是存量概念,而收入則是流量概念,這種收入流量的現值,構成財富存量的價值。”通常我們也將財富分類為個人擁有的財富和全體居民財富總和,或稱為國家或社會的總財富。

人類對財富的認識轉變

盡管人類不斷追求財富,不斷創造財富,但是對于什么是財富,如何衡量財富,又如何創造財富,并不是很清楚。人類曾先后經歷了三個重要標志性指標及體系,才日漸清楚這些問題,這也可以稱之為人類對自己創造財富的三次大認識和發明。

第一次,20世紀三四十年代西蒙·庫茲涅茨應美國國務部要求,領銜研究國民收入核算,構建了GNP指標及其核算體系。聯合國等編著的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ystems of National Ac-counts)成為世界各國官方統計的藍本,衡量經濟財富的GDP堪稱20世紀人類最大發明之一,但是它有很大缺陷,受到多方質疑。

第二次,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根據阿瑪蒂亞·森(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人類發展思想,構建了人類發展指數(HDI),超越了GDP所代表的經濟財富,顯示了更加廣泛的人類財富,每年以《人類發展報告》形式將世界各國HDI指數予以公布。作者將HDI與總人口相乘定義為人類發展總值,簡稱GHDI,視為“人類發展總福利”,其衡量社會財富包括社會公本,同時也包括了GDP。

第三次,20世紀90年代末,世界銀行首次提出了真實國內儲蓄(Genuine Domestic Savings)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這是一種綠色GDP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是在扣除自然資產損失后新創造的真實國民財富的總量核算指標,它是對GDP的第二次創新。即便如此,人類對財富的認識和衡量仍舊存在信息上、認識上、知識上的不對稱性和不完全性。

實際上,人類的總財富不只是經濟財富,還包括社會財富和自然財富,嚴格的說,GDP只代表經濟財富;GHDI(人類發展總福利)代表了社會財富,特別是在經過不平等調整之后的HDI也反映了社會公平的程度。事實上,人類財富還包括自然財富,這就需要構建一個自然財富賬戶來清晰地表達和衡量。因此,人類總財富是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累積起來的經濟財富、社會財富、自然財富的總和。

人類財富的積累不只是加法,也有減法,因為發展從來都不是免費的午餐,不同的發展模式會有不同的成本,因而就有不同的凈收益。從凈福利的角度看,人類凈財富由如下公式來表示:

人類凈財富 =(經濟財富﹣經濟成本)+ (社會財富﹣社會成本) + (自然財富﹣自然損失)=人類總財富﹣總成本

這里總成本有三類:第一類是經濟成本,是通常可以通過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計算的顯性成本;第二類是社會成本,包括社會不公平、社會沖突、貧困、腐敗等難以計算的隱性成本;第三類是自然成本,包括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自然災害損失、氣候變化影響等難以計算的隱性成本。因此,發展的目標函數,不僅是發展收益的最大化,也包括發展成本的最小化。人類財富的計算和衡量不僅要做加法,還要做減法,要扣除經濟成本、社會成本和自然損失。

從名義GDP到綠色GDP

人類凈財富的公式是十分簡單的,但是實際衡量是十分困難的。這里,我們還是利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澄清并區分三個不同的概念和重要指標:

一 是名義GDP。即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它并沒有考慮到社會成本、自然成本,從這個意義上看,它的確是名義的GDP。為此1992年里約熱內盧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已經意識到名義GDP的局限性,要求各國要“擴大國民經濟賬戶的現有體系,以便把環境和社會問題融匯到會計核算框架中”。

二是真實GDP。這是根據世界銀行綠色國民經濟核算(Green National Accounts)體系計算的GDP。它是指在扣除了自然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以及環境污染損失之后的一個國家真實的儲蓄率。計算真實儲蓄率的公式如下:

真實GDP=名義GDP﹣自然資產耗竭(能源耗竭+森林耗竭+礦產耗竭+顆粒物排放損失+二氧化碳排放損失)+教育支出

世界銀行提出的這一核算體系使得人們首次可以衡量真實儲蓄率,同時還能衡量自然資產損失成本,即自然資產耗竭,同時也考慮到人力資本(指教育支出)對自然資本的替代性。根據該公式計算的真實儲蓄率總是不同程度地低于名義儲蓄率,是人們首次看到“看不見”的自然損失在多大程度上抵消了傳統意義上的經濟財富,如果提高真實GDP就意味著降低自然資產損失或增加人力資本投資。

三是綠色GDP。這是作者基于綠色發展系統的理論以及對人類總財富的認識,對世界銀行定義的真實GDP進行重要補充,提出了綠色GDP的衡量公式,增加了四項重要指標:

綠色GDP=名義GDP﹣自然損失+人力資本投資+綠色投資+外部自然資本輸入

具體來講,該公式可以表達為:

綠色GDP=名義GDP﹣自然資產損失(能源耗竭+森林耗竭+礦產耗竭+顆粒物排放損失+二氧化碳排放損失)﹣自然災害損失+人力資本投資(教育支出+衛生支出+研發支出)+綠色投資(生態建設投資+環境保護投資+節能減排投資)+外部自然資本輸入(凈初級產品進口)

第一項是自然災害損失。它反映了《國家綜合防災減滅規劃(2011-2015)》中的核心指示,即每年平均因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內,在一定程度上,減災就意味著增加綠色GDP。

第二項是人力資本指標。它反映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現規劃綱要(2010-2020)》中首次提出的人力資本指標,包括了三個指標,一是教育支出,二是衛生支出,三是研究與開發支出。《綱要》還明確提出人力資本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由2010年的10.75%提高至2020年的15%。這就構成了中國的總人力資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還反映了全國的知識資本投入,有利于增加綠色財富。

第三項是綠色投資。這是指增加自然資本的投入。它包括了三個指標:一是對生態建設的投入,對于林業、治理水土流失、水利建設等方面的投入,這意味著增加了生態資本;二是對環境保護的投入,這意味著減少了污染物排放;三是對節能減排的投入,這意味著提高了能源效率,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

第四項是外部自然資本輸入。基于綠色發展系統的開放性和中國資源短缺的現實,當增加初級產品凈進口,就增加了從外部獲得的自然資本,在對外開放條件下從以國內價格(國內市場均衡價格)利用本國資源到以國際價格(世界市場均衡價格)利用世界資源,也會大大提高本國的資源利用率,直接減少能源資源耗竭,相當于增加了本國的綠色GDP。

由于對人力資本投資、對生態環境的物質資本投入都會對本國自然資本具有替代性,這反映了人類的綠色發展不但不會損耗大自然,還會反哺大自然,回報大自然,有益于大自然,體現了“天人合一”、“天人互益”。在考慮到從世界市場輸入外部資源條件下,新公式計算下的綠色GDP可能大于真實GDP。從實踐上看,這一公式彌補了世界銀行沒有考慮到人力資本投資、綠色投資和開放條件下的外部自然資本輸入的缺陷。

從政策含義上來看,綠色GDP公式更具有實際意義:一是增加了自然災害損失,使得自然損失包括了兩部分,即自然資產耗竭和自然災害損失,增加綜合防災減滅投入,可以明顯減少自然災害損失;二是增加人力資本投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態環境,創新綠色發展技術;三是增加生態環境投入,直接增加本國自然資本;四是增加外部自然資本輸入,促進不同初級產品國際貿易,不僅有利于增加本國稀缺自然資本,還有利于增加世界資本的利用效率。

事實上,綠色GDP公式不僅僅意味著幾大資本的簡單累加,而且蘊含著要素彼此之間的相互組合和相互替代的深刻邏輯。根據綠色發展系統理論,不難發現歸屬于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和自然系統的名義GDP(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本、外部自然資本輸入(國際資本)幾者之間具有較強的連通性,因此也就可能導致彼此替代和相互轉換。這最終體現為不同要素之間的轉換和重新組合,改變或產生新的基要生產函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樱桃视频影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xxx大片免费观看| 四虎精品影院永久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美女脱了内裤张开腿让男人桶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波多野结衣绝顶大高潮|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青青青在线视频国产| 色婷婷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a级毛片三个男人一女|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8x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中文字幕|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cn|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夜夜高潮夜夜爽高清完整版1|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av老女人|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中国gay片男同志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