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傳統經濟學理論

傳統經濟學理論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26 17:28: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經濟學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傳統經濟學理論

篇(1)

一、知識經濟的時代意義

按照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定義:知識經濟即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建立在知識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從我們所看到的不少資料表明:人們在強調知識經濟這一概念時,主要是區別于物質、資本在生產中起主導作用的物質經濟和資本經濟而言的。與依靠物資和資本等這樣一些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增長相區別,現代經濟的增長則越來越依賴于其中的知識含量的增長。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的創造中其功效已遠遠高于人、財、物這些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所有創造價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識經濟的提法可以說正是針對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創造中的基礎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認為知識經濟僅僅是區別于所謂的物質經濟或資本經濟。其一,人類經濟時代的劃分有自然經濟、工業經濟,但沒有物質經濟或資本經濟的提法。其二,一個經濟時代的劃分重要的不是生產什么而是用什么生產,這里包含一個重大的區別,即一定社會的主導生產工具及由此形成的產業,這顯然不是物質經濟或資本經濟所能反映的。而知識經濟不但從知識在生產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主導經濟增長的知識性產業已經形成。對此美國經濟學家羅默提出,要求在計算經濟增長時,必須把知識列入生產要素函數中。因此OECD定義知識經濟即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正是揭示了知識對現代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并準確地反映了知識經濟的現實。所以,我們從經濟時代的角度來認識知識經濟,才能切實地反映社會財富創造形式的歷史性變化和人類社會已進入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這一偉大現實。我們認為知識經濟是繼自然經濟、工業經濟在人類財富創造形式上的嶄新時代。我們稱之為知識經濟的,就必須使這種稱謂有相應的經濟學理論基礎。這需要一個切入點,這個切入點顯然不是目前報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證知識經濟的提法,而應是論證知識經濟何以可能的理論基礎,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二、知識經濟對經濟學基礎理論的沖擊

知識經濟對經濟理論的沖擊首先是基礎理論。知識經濟的出現使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必然要合理解釋和反映這種社會經濟生活的新本質,從而在更新的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基石上構建指導人類新的經濟實踐的經濟學。事實證明,經濟學的一些研究領域已經初步自覺或不自覺地反映著這種新經濟的沖擊。尤其突出的是貝克爾的人力資本論、發展經濟學、市場營銷學及一些管理性經濟學科,這不斷地加大著部門經濟學科和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分離。我們已經看到了知識經濟的現實,但我們用以解決問題的理論并非建立在這種現實基礎之上。這便是舊理論無所作為的必然。縱觀人類社會全部的經濟活動無外乎這樣兩個內容,其一是社會財富的創造問題,其二是社會財富的分配問題。這里我們的研究主要是針對第一個問題,形成這一問題的核心內容是一定社會的財富是什么?如何實現這種財富的增長?對這兩個問題的認識集中地形成了該社會的經濟學基礎理論即價值理論以及增長理論。我們從經濟學角度考察一定社會所追求的新的社會財富是什么,如何創造出來,不能不看到,新的社會財富的創造總是受制于當時社會的生產方式。從古代社會的錢物積累表現出的社會財富,及與之相應的注重農牧和戰爭掠奪的財富增長形式,到威廉·配第實質性地揭示出農業經濟條件下的社會財富創造中“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這里的勞動成果是直接地表現為社會所認可的社會財富。隨著自由資本主義萌芽的到來,重商主義堅定地認為商業貿易創造價值、增進社會財富。事實上商業貿易只是轉移現實的社會財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創造新的社會財富。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類經濟的核心,揭示了生產創造價值這一人類社會財富增長的實質。在資本主義進入典型機器大工業化生產條件下,馬克思完善和發展了勞動價值學說(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資本主義財富增殖的剩余價值學說)。這些理論集中說明的是在一定經濟時代里新的社會財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產方式相聯系的。自然經濟時代,創造新社會財富(價值)的主要是人的勞動力,勞動也主要是人的體力勞動;工業經濟時期創造新社會財富(價值)的主要是先進的機械力,尤其是工業經濟的成熟期,以機器為主的機械力勞動成為社會財富基本的創造形式。新增加的社會財富完全是表現為滿足人們各種各樣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價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會認可的多少都直接地決定于生產它們所使用的技術的先進性。這使工業經濟時代的勞動價值論典型地表現為價值的技術決定論。當人類進入后工業化社會的知識經濟時代,反映工業經濟時代社會財富創造的勞動價值理論在新的生產方式中表現出明顯的局限性。

首先,在現代化的企業生產中,人們認識到外在于勞動過程的知識性的管理也成為創造商品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經濟學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創造價值的第四個要素。而管理正是隨著人們對企業自身性質認識不斷深化所形成的知識和信息,管理人員正是運用這些知識和信息,服務于生產過程而現實地增加產品的價值。美國德爾福集團甚至提出企業知識管理,認為這是現代企業成功的關鍵。指出“雖然知識管理的首要目標不是技術,但是公司將發現,它們在知識經濟中如果離開了知識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競爭力。”(《參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場自由競爭中企業所投入非生產性領域的大量廣告費、贊助費及各類社會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產領域,按勞動價值理論是不會創造價值的。現在恐怕沒有企業界的朋友會否認這方面投入的豐厚回報,在這些非生產性領域的投入極大地提高了處于自由競爭市場中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些知識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響著消費者的選擇,對商品無論在價值大小以及實現多少上都起著關鍵的作用。

第三,現在主要讓我們來看使工業經濟時代躍升到知識經濟時代的先導產業———信息產業。美國人不無自豪地指出信息產業已成為美國經濟最大的新的經濟增長源,約占近年美國經濟增長的40%。如果你對這個數字還缺乏敏感的認識,那么你對這組數字肯定會感興趣:一個發展才十幾年但已擁有資產2000億美元的微軟電腦公司和已經發展一百多年才擁有400億美元資產的通用汽車公司,后者曾是美國工業經濟時代的象征之一。微軟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給你直接可以消費的面包、汽車或實實在在的鋼鐵。它提供給社會的只有處理信息的計算機和載滿了能滿足你對知識管理需要的各種軟件,這里幾乎沒有辦法用勞動價值理論來分析,最高級的知識在這里直接轉化為最大的價值,過時的知識在這里也一文不值。同樣的編程人員、同樣的工作強度,但可能所創造的價值相差懸殊。這里價值形成的唯一基礎是以其知識含量的高低來比較的。其他如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光電子產業等等高新產業中,知識是與他們所能創造價值的大小、所能實現價值的多少直接地聯系在一起的。也許僅僅因為一個連字符的遺漏而使數十億美元化為烏有,也許僅僅因為一個新的配方而價值倍增。在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業經濟時代社會財富的生產和實現形式,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財富已直接地與人類最寶貴的知識掛鉤,這不但突破著舊的社會財富觀,而且直接使人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創造新的社會財富。

綜上所述,知識正自在地存在于當今源源不斷被創造出來的新的社會財富中,深刻地改變著經濟學的基本范疇的內涵及基本理論。正如我們分析的,一定經濟時代新創造的社會財富,總是最深刻地反映著一定經濟時代的社會生產的實質,并通過這個實質使一定時代的社會生產方式向更高級轉化。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切都是財富,一切都不是財富,對新增社會財富的考察必須和一定的生產方式相結合。如果說工業經濟時代商品的價值主要指一定技術條件下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值的大小體現出在勞動時間多少上的競爭,那么知識時代的商品價值則主要是指在無差別人類勞動中所蘊含的知識和信息,價值的大小體現在勞動中對知識和信息的競爭。我們創造的新財富是未知的,但我們通過當前的勞動卻現實地改變著已經形成的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在這個循環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們在現實消費需求中所消耗的社會財富總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會財富是以空的數字指標表明社會生產的創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會財富增長的途徑是唯一的,因此對一定生產方式下新形成價值的那種核心要素的競爭便是社會經濟增長的實質。而這種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積累,也就是對新增的社會財富的分割、占有和積累。從這個意義上看,OECD定義的最后一句,不無道理。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與工業時代相適應建立起來的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亟待發展。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說明知識經濟是存在的,使知識經濟有合理的理論基礎,把我們看到的現實和我們用于解決現實問題的理論有機地統一起來。

三、知識經濟對社會財富創造形式的改變必然意味著傳統經濟學的增長理論、貨幣理論、周期理論及其他一些理論都必須重構

知識經濟正以其在現實中的迅猛發展向我們展示出現代經濟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和增長形式,使傳統經濟學理論所揭示的內涵式增長、外延式增長、規模經濟增長、投入產出等增長理論都表現出嚴重不足。

首先,知識在現代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已徹底改變了傳統人、財、物要素配置所帶來的增長。

其次,知識作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參與生產的形式完全不同于傳統要素,并形成新興的主導產業。

再次,同傳統工業經濟的規模相比較,依賴知識創造效益的增長正表現出同一產業的分散組合和不同行業間的技術融合,很難從規模化的投入和產出上進行分析。

最后,知識在當今社會新財富創造中的獨特性和基礎性,使我們對形成社會財富增長的途徑并不能直接地從生產領域或某一產業中去尋求,增長的因素或動力也許是直接地存在于生產領域之外。知識經濟條件下,也許真正導致增長的投入在一些非生產領域而并非生產領域。只有我們把上述問題研究清楚,我們才能找到知識經濟條件下促進主導產業形成、推動經濟增長的有效作法。發展經濟學家羅斯托曾明確指出主導產業對一個時代的經濟起飛具有決定意義。曾因煤、鐵為主導產業相互推動而促成戰后經濟奇跡的日本在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業調查會總經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訊產業可以說是21世紀最典型的主導產業。如果說20世紀基本上是發動機和電動機占主導地位的‘動力的世紀’,那么21世紀將是通信、廣播和電子計算機技術三位一體的‘信息的世紀’”。在這一問題上有的同志以產業升級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面臨的機遇。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這樣產業巨變的經濟時代,最能代表知識經濟特征的產業是主導產業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這一產業在根本上只是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其他產業提供生產手段。而各國在此基礎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導產業仍然是要和國際分工、本國經濟現實相結合。知識經濟向我們展現出不同于工業經濟增長的高速度和高效益,無疑有更深刻的增長方式在現實地發揮作用,這就使我們更要深入研究知識經濟增長理論,理解現代經濟增長的內涵和實質,在未來的發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長政策和計劃。并由此出發考察知識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市場、人力、管理等等相關經濟因素在新的經濟狀態中的運動規律,從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識經濟的理論。

篇(2)

【關鍵詞】低碳經濟;理論基礎;經濟學價值

引言

在低碳經濟理論得到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人對低碳經濟理念有了一個更為深入的認識。而加深對低碳經濟理論基礎的研究,并且了解有關理論的經濟學價值,則有助于堅定人們發展低碳經濟的信念。因此,有必要對低碳經濟的有關理論和經濟學價值展開分析,以便更好的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一、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分析

(一)經濟學理論

從經濟學研究歷史上來看,政治經濟學研究學者西蒙曾經指出,財富是使人們獲得物質性度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人類物質享受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政府成立的目的不僅僅是進行財富的累積,更是為了使所有公民享受物質生活。這一經濟學理論的發展,為低碳經濟概念的提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眾多綜合性經濟學理論中,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是四大經濟學體系,都需要利用生態學規律和理論進行人類社會經濟活動運作的引導。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從三高一低轉換為三低一高的運作模式,可以實現資源高投入及高效率向低投入和低效率的轉變,并且實現高排放到低排放的轉變。而這些新世紀經濟學理論和思想,就是低碳經濟的主導思想。

(二)能源學理論

世界上的能源數量顯然是有限的,但是經濟發展卻會進行能源的不斷消耗。所以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出現了能源不足的問題。改變能源利用方式,從而實現能源的循環利用,才能夠使人類社會的發展情況得到改善。正是遵循這一能源學理論,低碳經濟才取得了發展。通過對廢棄物二次利用情況給予充分重視,發展低碳經濟不僅能夠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連續的動力,并且也有助于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環境學理論

一直以來,人們都將低碳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聯系起來。發展低碳經濟,需要以低碳為重點,需要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貫徹低碳環保理論。因為,經濟的發展將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影響,忽視環境因素進行經濟的發展,將導致環境壓力不斷增加,并且使環境污染不斷加速,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所以,想要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得到保護,還要進行低碳經濟的發展。因此,環境學理論是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理論,其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指導。

二、低碳經濟的經濟學價值解讀

(一)使傳統經濟內容學得到了豐富

低碳經濟的發展,使得碳貨幣、碳關稅、碳交易和碳期貨等概念得以出現。隨著低碳經濟理論發展與研究,這些概念也得到了不斷豐富,從而成為了相關學科的研究重點。就目前來看,國際貿易和金融學等經濟學科都對低碳經濟理論及概念進行了研究。而引起氣候變化的因素較多,所以該類問題的處理十分復雜。通過對最基本和最常見的經濟學概念展開分析,則能夠重新進行傳統概念的界定,從而為經濟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因此,低碳經濟理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傳統經濟學內容,從而推動力經濟學理論的發展。

(二)使經濟學體系構建得到了完善

就現階段而言,低碳經濟及相關理論已經被納入到了國際經濟研究中,從而使有關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得到了拓寬。從理論關系角度來看,經濟學為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基礎,所以國際經濟學的發展能夠使經濟學得到進一步延伸,并且使其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而對國際經濟學展開研究,最大的目標就是利用有關理論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通過使國家的國際收入和支出保持平衡,則能夠完成與國家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貿易和金融體系的建立。因此從國際經濟學角度來看,其會被劃分成多個部分。將低碳經濟理論融入國際經濟學研究,則能使國家之間的經濟協作得到加強,繼而使其成為真正的國際經濟學。

(三)使新型消費方式得到了推廣

低碳經濟理論的發展,使得低碳經濟與“刺激消費”的不協調關系得到了妥善處理。從國際市場經濟發展情況來看,發達國家的居民將成為消費的主要全體,而這些人的消費方式已經開始轉變,即逐步完成從生存消費到享受消費的過渡。在這種情況下,持續進行物質消費刺激,將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更加嚴重,并且將導致能源遭到過度消耗。而這樣發展經濟,將導致經濟出現毀滅性的發展趨勢。低碳經濟理論的出現,則使人們的消費方式發生了再次轉變,從而使人們由物質消費轉變成精神消費,繼而使經濟發展獲得了新的動力。

(四)為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途徑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和能源的不斷減少,人們對環境問題也越發重視。而想要實現環境治理,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所以使人類的發展受到了困擾。低碳經濟理論的出現,則為豐富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措施。利用界定產權的相關方法,低碳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交易過程中的各項支出得到了大幅度縮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機制的作用則十分有限。此外,在處理無法界定產權的溫室氣體排放治理問題時,也可以采取碳交易、碳關稅和談貿易等低碳經濟相關辦法,從而使環境問題得到進一步接近。因此,在對國家與國家的環境問題進行處理時,通常需要以低碳經濟理論為指導。

三、結論

總之,為加強環境保護,我國還應該堅持發展低碳經濟,以便使經濟發展帶來的碳排放問題得到解決。為達成這一目標,在發展工業經濟的過程中還要以低碳經濟理論為指導,以便通過不斷嘗試新的發展途徑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浩,付皓.低碳經濟的特性、本質及發展路徑新論[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5:2934

篇(3)

[關鍵詞]網絡經濟、非摩擦經濟、經濟學理論、企業競爭策略

網絡經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熱潮后似乎歸于平靜,然而網絡經濟卻現實地發展著,關于網絡經濟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有什么不同?網絡經濟的運行規律如何?網絡經濟下企業的競爭策略是什么等問題值得人們深入思考。我認為,網絡經濟是不同于傳統經濟的一種低成本、無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經濟型態。網絡經濟不僅對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且對社會制度、法律、政府和人們的觀念形成巨大的沖擊,尤其是對企業的運作機制和競爭策略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

一、網絡經濟對傳統經濟學理論的挑戰

西方交易費用理論認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是要花費費用的,經濟運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也就是說經濟活動是一種摩擦經濟。只有通過合理的產權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費用,減少摩擦,提高經濟效率。由此,如果說傳統經濟是一種摩擦經濟的話,那么網絡經濟就是一種非摩擦經濟。

網絡經濟在大部分情況下就是沒有摩擦的經濟,也就是說,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費用要比在傳統經濟模式下低得多,幾乎以接近于零的成本獲得無限資源,無限地提品、服務及創意,從而使經濟狀況大為改觀。在某種意義上,這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就如同一個虛擬的世界,只要產品低成本制造、廉價銷售,就會贏得用戶。可見,網絡經濟是不同于以往經濟模式的一種低成本、無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經濟型態。

網絡經濟向傳統經濟學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網絡經濟了傳統的供需平衡機制

在傳統經濟學中,生產隨需求而變化,企業根據需求的升降來調整生產。也就是說,傳統經濟是一種“供給支持需求”型經濟,即“看不見的手”努力平衡供給和需求。它的傳導機制是:需求——價格——供給。具體來說,需求下降,引起價格降低,再引起供給減少;需求上升,引起價格升高,再引起供給擴大。而在網絡經濟中,由于沒有什么摩擦,沒有相互抵觸的因素,因而需求毫不費力地隨生產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網絡經濟是一種“供給主導需求”型經濟,即“看不見的手”努力“主流化”。它的傳導機制是:供給——價格——需求。具體來說,供給增長,引起價格降低,刺激需求增長;供給增長,又引起價格降低,再刺激需求增長,如此循環往復。可見,網絡經濟中供需平衡的規律顛倒了。

(二)網絡經濟改變了傳統經濟中的“收益遞減規律”

收益遞減規律打個比方說就是,消費者吃得越飽,饑餓感就越小,對食物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食品商的收益也就越小。而在網絡經濟中,消費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饑餓。例如,微軟公司的用戶需要越來越多的該公司生產的產品,因為軟件用戶已被鎖定在某一個文字處理系統或排版系統上,他們不愿學習使用新的系統,于是不斷購買原系統的新版本。不久,一種產品、一項服務或一個創意就取得了偶像地位,隨之在消費者眼中變成了一種時尚,從而取得了主流地位。主流化了的產品、服務或創意能自身獲得動力,從而使收益遞增,而不是遞減。

(三)網絡經濟具有不同于傳統經濟的“反饋機制”

這里首先要明確負反饋和正反饋的概念。所謂負反饋就象是汽車行駛太快時的突然剎車,是阻力、摩擦力。在傳統經濟學中,負反饋既是阻力,表現為需求阻礙供給;又是摩擦力,表現為制造、分配和銷售的正常開支,表現為收益遞減。正反饋則截然相反,它是在加速而不是阻礙市場份額的變化。降低價格,鎖定特定的用戶群,發展長遠客戶,所有這一切都刺激了需求的增長。這種正反饋機制促使需求不斷增長,迫使產量持續增長,直到市場飽和。因此,網絡經濟自身具有正反饋機制,這種正反饋機制與傳統經濟學中的負反饋機制或收益遞減規律的運作方式正好截然相反。

但是,網絡經濟雖然不同于傳統經濟,但它仍要受市場力量的支配。正如詹姆士·阿利指出的,“遞增利潤的存在并不意味著遞減利潤就不存在了,這兩種現象將永遠共存,并且起著互補作用。”實際上,網絡經濟僅僅是延遲了遞減利潤開始產生影響的時間。

(四)網絡經濟具有非線性的“混沌”特征

某些具有內在不穩定的系統時而會出現紊亂的態勢,數學上稱之為“混沌”。而非線性則是指人們難以預料的因果關系。例如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就是一種混沌狀態,買賣、搶奪市場份額向來就是按非線性系統規律進行的。一個混沌系統就是一個非線性系統。網絡經濟就是這樣一個非線性的系統,它一旦有變化,就不是從一個值均勻地變化到另一個值,而是跳躍式地變化。網絡經濟內在的非線性特征正是傳統經濟學理論無法解釋的主要原因所在。

這種現象只能用“混沌理論”來解釋。一個非線性系統即使呈不穩定的混沌態勢,它仍會趨于某個均衡點,系統圍繞該點上下波動,達到該點時,便處于穩定狀態。這個點就是混沌系統的均衡點。運用到股市上,它就成了某種股票價格的均衡點;運用到網絡經濟中就是各公司的市場占有率。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體系的本質不同就在于它內在的數學原理是用數理混沌理論描述的。傳統經濟學理論只揭示了有形物品、貨物的供需以及市場總是從一種狀態線性地過渡到另一種狀態的規律,它無法解釋當代網絡經濟所具有的非線性混沌特征。

綜上所述,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有著明顯的不同,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不再完全適用于現代網絡經濟。

二、網絡經濟的特殊定律

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學的定律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定律。

(一)莫爾定律(Moore’Law)

莫爾定律認為,網絡技術改變了傳統經濟的變化速度(rateofchange),網絡經濟是按照“因特網時”(internettime)的速度運轉的,計算機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翻一番。由于這個定律首先是由美國因特爾公司的戈登·莫爾提出并應用的,因此被稱為“莫爾定律”。

“因特網時”是網絡經濟的變化速度,它是以小時為計量單位的,這已接近人類能夠吸收信息并做出決策的能力的極限。通常7年相當于因特網時中的1年。在因特網時,每3~5年就是一個網絡經濟時段。一種產品在3~5年里就會達到主流飽和狀態。為了更鮮明地理解因特網時,可以將網絡經濟與農業、工業、后工業等經濟時代列表對比如下:

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時代的對比

時代延續時間(年)交互速度(英里/小時)環球所需時間

農業經濟3~50003~5(人力)3~5(年)

工業經濟3~5003~50(馬車~汽車)0.3~0.5(月)

后工業經濟3~503~500(飛機)0.03~0.05(天)

網絡經濟3~53~5000(網絡)0.003~0.005(小時)

顯然,每個時代的長短取決于交通和通訊的速度,也就是那個時代的技術速度。根據上表,工業時代比農業時代要短10倍,后工業時代要比工業時代短10倍,而網絡經濟中每個時代則只有3~5年,極其短暫。

極端的“因特網時”給網絡經濟的運行強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學習。莫爾定律是網絡經濟中企業和它的競爭對手必須遵循的一種業績學習曲線(performance-learningcurve)。網絡經濟是給信息增殖的一種經濟模式,增殖能產生更多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又能進一步增殖,這種不斷循環著的特殊的信息收集過程,被稱為學習。學習是運行在網絡經濟中的正反饋機制的核心部分,因為它以技術優勢代替了物質優勢。一般來說,一項新發明、新的電腦程序或新方法問世后,必然會有人對其做出改進,在原來的基礎上巧妙地修改、提高或運用,從而掌握了增殖的奧秘。這促進了更多的革新和改進,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學習,導致了后代產品的進一步增殖。這個發明、學習和增殖的循環會一直持續到技術枯竭或該技術被其他技術所取代。學習導致了全社會都在追求速度,學習過程和與之相適應的正反饋機制是網絡經濟的推動力,因此,控制學習變化速度是網絡經濟的一個關鍵因素。

(二)達維多定律(Davidow’Law)

達維多定律認為,在網絡經濟中,進入市場的第一代產品能夠自動獲得50%的市場份額,因此,一家企業如果要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就必須第一個開發出新一代產品。與其作為第二或第三家將新產品打入市場,絕對不如第一家,盡管你的產品那時還并不完美。該定律還認為,任何企業在本產業中必須第一個淘汰自己的產品,即要自己盡快使產品更新換代,而不要讓激烈的競爭把你的產品淘汰掉。這實際上是在“因特網時”中生活的一個必然結果。威廉·達維多在因特爾公司任副總裁時,就注意到了提高產品更新速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這一定律。

(三)新蘭切斯特策略(NewLanchester’Strategy)

對網絡經濟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三個人是英國的F.M.蘭切斯特(1868~1946),他設計了英國的第一輛汽車,寫了《戰時飛機:第四代武器的開端》一書,并于1916年創立了“數學理論策略”。他的思想影響了運籌學的創始人伯拉德·庫柏曼。W.E.德明在60年代把上述兩人的思想介紹到日本,日本科學院院士申夫田岡博士總結了該理論中的精華部分,并以此為基礎針對日本人的消費狀況制定了一種新的營銷策略,被稱之為“新蘭切斯特策略”。該策略描述的是網絡經濟的競爭規則。新蘭切斯特策略被用于商業時,就成為一整套的指導原則,指點市場部門如何在競爭中取勝。

具體來說,新蘭切斯特策略的運用可以使產品、服務或標準主流化。某個產品一旦主流化,它的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動搖,鎖定了一大批固定用戶,并給生產該產品的公司帶來巨額利潤。因此,蘭切斯特被許多人視為運籌學之父,在網絡世界里,可以稱為網絡經濟的建筑師,至少也可稱為市場交易策略的設計大師。

三、網絡經濟中的生存原則和競爭策略

商場就是戰場。網絡經濟中的市場營銷就象打仗一樣。根據以上網絡經濟的特征以及運行規律,企業必須采取不同于傳統經濟的生存原則和相應的競爭策略。

(一)產品主流化(mainstreaming):搶奪市場份額

主流化是網絡經濟生存競爭的首要原則。為了贏得最大市場份額而贈送第一代產品的做法就是主流化。主流化所追求的目標就是“鎖定”(lock-in),即通過吸引客戶從而占領主要市場份額的過程。一旦數以百萬計的用戶對該產品有了依賴感,考慮到培訓費用和其他轉換成本,他們就再也逃脫不了;一旦某個產品取得了主流地位,這個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動搖。顯然,主流化有兩方面的意義:它不僅鎖定了用戶,同時還消除了競爭。

免費贈送是實現主流化的具體方式,它通過把自己產品的價格降到冰點,而使其普及程度一夜之間升到沸點,從而一躍成為市場霸主。許多網絡公司都是這么做的。這也就是著名的“剃須刀和刀片”原理,贈送剃須刀就是為了長期推銷刀片。

主流化的直接目標就是追求市場份額的最大化,而市場份額的多少與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有直接的關系。研究發現,一個企業要想在網絡經濟中白手起家,必須先擁有26.1%的份額,再贏得41.7%的份額,最后達到73.9%的份額。這一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當一個企業使用高明的計謀達到26.1%的市場份額這一最低目標時,才能成為“競爭者”,即才可被看作是一個可參與競爭的企業。若低于26.1%,則它的生存能力就很弱,只能算是“不穩定的競爭者”,它的地位可能隨時會被競爭者取代。一旦擁有26.1%以上的份額,就開始與其他公司相脫離,處于領導市場產品的地位。獲利能力一改變,市場份額也隨之改變。(2)彌補缺口來進一步贏得41.7%以上的市場份額,這樣就會成為市場“領導者”。所以市場霸主的目標是獵取超出41.7%的份額,這時,該公司與它的競爭對手之間贏利能力的差距才能擴大。在網絡經濟中取得這一關鍵地位的捷徑常常是兼并和收購(M&A)。(3)通過主流化以賺取73.9%的份額,從而成為“壟斷者”。當然,壟斷是每個雄心勃勃的公司的最終目標。但是,但再往上超過73.9%時就會停滯不前,因為其一,很難刺激出更多的商品需求量;其二,會引來與其他產業集團或專業化產品公司的競爭;其三,市場份額與贏利能力兩者之間就會錯位。因此,雖然擁有90%、95%或100%的市場份額,似乎是最理想的目標,但在網絡經濟中不應該是一個聰明企業的目標。

(二)鑄造價值鏈:“黃金定律”

網絡經濟中,許多高科技產業已構成價值鏈上的分支。價值鏈是由基礎科技公司、中等增殖公司及最終用戶共同聯結成的價值增殖鏈條。網絡經濟通過價值鏈實現價值增殖,企業從價值鏈的一個或多個分支中抽取資金,賺得利潤。網絡經濟決定了任何公司若只是贏利,而不實現價值鏈增殖,將難以幸存。

價值鏈中包含有“黃金”,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價值鏈上的分支越多,它所獲取的“黃金”也越多,這就是“黃金定律”。任何企業意欲挖掘網絡經濟的潛力,就必須充分利用由一個甚至多個市場空間構成的價值鏈。

網絡經濟下,價值鏈比各組成部分的總和價值要大。單槍匹馬地干無濟于事,所以各企業要聯合起來,形成“價值鏈群”才能幸存。隨著產品的分解,價值鏈不斷整合。各企業應建立合作關系,發揮聯合的作用,竭力從整個價值鏈上獲取利潤。

(三)PICN原則:產品個性化

網絡經濟中產品和服務必須要有個性,即質量和外觀以及感覺要對人性因素具有吸引力。個性也許很難定義,但是有個性的產品就有市場。一個企業要在網絡經濟競爭中獲勝,必須瞄準個體市場,實現產品、服務和創意的個性化,即遵循PICN原則。

PICN是一個縮略詞,由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客戶化(customization)和特定化(narrowcasting)四個詞的英文首字母大寫組成。這里,個人化是指產品恰恰正好符合個人的需要;客戶化是指客戶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剪裁某項產品;個體化是指某項產品是專門為某個特定的人的生活方式而設計的;特定化即指客戶是通過單人市場發掘出來的。所有這些,都組成了PICN因素。在網絡經濟中,個人化代替了效率,個體化代替了大規模生產,客戶化代替了客戶支持,特定化代替了大規模銷售。

顯然,PICN原則迫使生產超越了銷售的束縛。網絡經濟中的生產不再是整體地、大批量地生產出普通呆板的產品,或提供僵硬、沒有特色的服務,取而代之的是,它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事后能夠改進。個人化和個體化使價值乘數達到了最大化。總之,在網絡經濟中,個人化、個體化和個人市場這些新觀念正在深入人心,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節約資金這些傳統觀念正在悄然逝去。由于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個性化了,所以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在網絡經濟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四)虛擬社區和部落意識

虛擬社區是由有著相同需要的人組成的群體,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把世界各地的人們與世界各地的產品和服務聯結起來,虛擬社區這個概念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網絡經濟中,企業首先得找出富有代表性的個人習慣、個人喜好和個人品味,并據此生產出符合個人需要的產品。然后企業必須找出大量的這種類型的潛在客戶,把他們當成一個獨特的群體,向他們出售產品。但是要想吸引住這個群體,就得迎合他們共同的人生經歷、價值觀念和興趣愛好,也就是說,要創造出一種社區意識。一個成功的營銷策略必須迎合他們心靈深處的那種農業時代的部落意識。網絡經濟中的產品和服務不僅要適合一個單個的人,同時要能引起整個部落的興趣。事實上,虛擬社區已超越了社團的范疇,隨著網絡經濟趨于成熟,每個人都將成為某個虛擬社區的一員。這一觀念實現主流化以后,很多后工業時代的做法將被過去的農業時代的傳統所代替,人們的觀念必須領先一步得到更新。

(五)企業產業化

在網絡經濟中,當市場份額增加到最大值時,該產品就成了市場的主導產品,制造該產品的企業就能創立完整的產業。企業就要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產品轉變為產業的標準,否則該企業就會失去壟斷市場的機會。發展一個產業與壯大一個公司有天壤之別,區別在于發展一個產業得到的回報比發展一件產品的回報更為豐厚;換言之,一家公司若是轉變為一個產業,其價值就轉化為一個“金礦”。例如,微軟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個產業,而蘋果公司只停留在一家公司。微軟公司的產業包括了本公司,外加成千上萬個第三方開發商、合作伙伴及追隨者,是最成功的例子。

綜上所述,網絡經濟條件下,經濟運行和企業內外環境均發生了奇異的變化。企業只有密切注視并適應這種變化,采取不同于傳統經濟的競爭策略,才能在網絡經濟中生存和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T.G.勒維斯[美],《非摩擦經濟——網絡時代的經濟模式》,卞正東、王宇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3;

篇(4)

[關鍵詞] 并購動因;管理者非理性;行為金融學;傳統經濟學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0. 001

[中圖分類號] F27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3)10- 0002- 02

在過去的20年中,許多國家都經歷了并購活動的高漲以及隨之而來的蕭條。總體而言,并購能否創造價值這一問題,經濟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無法肯定并購是否創造價值。然而,公司管理者們的答案卻非常明確:并購能夠創造價值,他們掀起了一個又一個并購浪潮,公司管理者為什么會成為并購的擁躉?是什么促使他們實施并購?他們為什么會掀起一個又一個并購浪潮?本文分別從傳統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兩個視角來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析。

1 傳統經濟學的并購動因分析

在傳統經濟學中,公司的管理者被假設是理性的經濟人,其作出的經營決策符合一般理性經濟人的假設,因此傳統經濟學中的并購動機主要是以下幾點:委托―理論、經理階層擴張動機理論、交易成本理論、協同效應理論、價值低估理論、市場勢力理論和稅負效應理論等。

1.1 委托―理論

委托―問題是Ross(1973)首次提出的,作為契約理論最重要的理論之一,該理論主要是從企業的所有權結構入手,該理論的學者們認為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之下,管理者的利益和股東的利益會出現沖突。股東的利益是實現股東財富的最大化,然而經營者的利益是為了實現自身薪酬的最大化或者是承擔風險的最小化,在這種情形之下,股東為了能促使經營者為股東的財富最大化服務就必須要承擔一定的成本,這就是成本。管理者的個人薪酬往往是和公司的規模成正比例的,因為公司規模越大,管理者控制的資源就會越豐富,同時薪酬會越豐厚(Mueller,1969),因此,基于這種理論的存在,公司的管理者可能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樂此不疲地進行并購活動,這構成了管理者實施并購決策的內在驅動力。

1.2 管理層擴張動機理論

管理層擴張動機理論是由著名經濟學專家Jensen(1986)提出的,該理論認為作為具有公司經營管理權的管理層,他們都有擴張公司的愿望。持有此種觀點的經濟學家認為,并購并不能為公司創造利潤和財富,并購也并非是實現最佳財富的有效途徑,而并購活動的發生只是在管理層這種愿望的驅動下進行的,管理層認為管理本身所追求的目標就是通過擴大公司的銷售范圍增加銷售量進而提高公司的經營績效,并且要使這種趨勢不斷增強、延續,并購恰恰能夠實現公司規模的擴大,這與管理層的愿望不謀而合。并購可以帶來更大范圍的資產控制、更多的員工、更好的產供銷渠道,因此這種動機就成為了引起并購發生的因素之一。

1.3 交易成本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最初是由Ronald Coase(1937)提出的,屬于新制度經濟學的范疇,該理論認為并購交易的發生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是出于對市場交易效率的考慮。當市場交易費用大大高于企業內部之間的行政指令成本時,并購就會發生(大多數情況下是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縱向并購)。該理論之所以產生是源自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①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無論從得到的信息數量還是處理信息的能力來講這一點都可以證明人是有限理性的;②人又是機會主義的,在交易的過程中都會想盡各種辦法采取符合自己目的的行為,甚至可能去損人利己;③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更是加大了交易的成本,這也是市場非常大的缺陷;④少數的壟斷性質的企業存在時,機會主義可能帶來更加致命的損害。

1.4 協同效應理論

協同效應理論由Weston等(1998)提出,該理論可以分成2種:一種是管理協同;一種是財務協同。前者認為并購發生的可能性是因為主并方存在著過剩的管理能力,而被并購企業在管理能力方面卻是欠缺的,因此兩個公司之間的并購聯合是實現了“1+1>2”的作用,實現管理效應的協同,將主并方過剩的管理能力應用到管理能力相對不足的被并方上,這樣可以提高公司利用資源的效率,進而可以提高被并方的收益,同時這種管理協同的效應還會使公司從利潤率較低的生產活動轉移到利潤率相對較高的生產活動之中,優化資源的有效配置;后者認為并購還可以在財務方面得到優勢互補,發生并購的兩家公司之間財務結構不完全相同,因此這樣兩個公司之間的并購聯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破產的概率,不同的財務結構必然存在著不同的資金、債務或者是現金流問題,資金相對充裕的主并方可以彌補被并方在資金方面的短缺,現金流也可以相互補充,這樣可以加大利用合適的現金流進行投資又不至于存在過剩的現金流而造成浪費問題。因此該理論無論從管理協同還是財務協同,都會有效地促使管理者進行并購活動,這又構成驅動并購發生的一項因素。

1.5 價值低估理論

價值低估理論認為之所以發生并購行為是主并方認為目標公司的股票價格低于目標公司真實內在的價值或稱之為潛在的價值,因此作為主并方可以支付遠遠低于目標公司真實價值的資源就可以達到控制目標公司的目的,根據Newbold(1970)的研究發現,價值比率(即目標公司市場價值低于真實價值的程度)越高,越能激發并購行為的產生,因此這也是傳統經濟學中認為的能夠驅動并購行為發生的因素之一。

1.6 市場勢力理論

市場勢力理論認為公司進行并購活動主要是為了爭取市場勢力,主要是基于對企業經營資源的壟斷性控制的愿望。一個公司的壟斷性越強,它維持高利潤的時間就越長,壟斷的強度越大,那么由超額利潤轉化來的壟斷利潤就會越多,這就促使很多公司為了達到這個愿望而進行著市場控制權的爭奪,其中實施并購擴大公司規模占據有效市場是主要的方式。

由于長期任其發展的公司并購勢必會造成市場中壟斷公司的出現,所以在市場經濟中會嚴格地控制壟斷性公司的發展,因此當并購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政府就會加以限制,防止壟斷公司的出現。有效控制市場的愿望構成了管理者進行并購活動的又一驅動力。

1.7 稅負效應理論

對于稅收方面是否可以引起并購活動,主要是看并購活動是否會獲得稅收好處。基于稅收好處而進行的并購活動主要就是為了從并購活動中獲得稅收的優惠亦或是減少稅收方面的損失。這一理論的效應主要分為2個角度:①在稅法完備并且被嚴格執行的情況下,通過并購可以使凈的經營虧損和稅收優惠遞延;②并購會擴大公司規模能夠引起公司資產的基數增大,可能會增加公司的年折舊額,進一步增大折舊的抵稅效應。因此基于這2個角度的效應,現存的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可能就會成為刺激公司進行并購活動的動因。

2 行為金融學的并購動因分析

我們總能夠為并購中的個別案例找出一個它之所以發生的理由。但是,這種對個別案例動機的解釋卻只能為并購呈現出一個支離破碎的答案。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解釋并購浪潮的理論。

傳統經濟學理論可以解釋并購個別案例發生的部分原因,但難以讓我們了解為什么會出現并購潮。

傳統經濟學認為人是理性的,因此所作出的決策是理性決策,是與公司財富最大化的目標相吻合的,然而在當代頻繁發生的并購活動中,傳統的經濟學假設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對于解釋當代正在發生的并購活動顯得力不從心。傳統經濟學理論可以解釋并購個別案例發生的部分原因,但它所提供的也只是一個個支離破碎的答案,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解釋并購浪潮的理論。例如,20世紀90年代,似乎所有的公司管理者都處于并購或被并購中,而在21世紀最初的兩三年中,并購似乎突然失寵了。在靜寂了3年之后,并購市場在2004年底至2005年初又開始活躍起來。我們需要解釋為什么現今還會發生著如此規模大、頻率高的并購活動。

經濟學專家開始對傳統的經濟學假設進行修正,將心理學的觀點引入到管理學領域,從而對現實存在的經濟現象進行了更加實際的分析,開始從心理學視角基于管理者個人心理情緒的角度來研究發生的并購現象,我們知道公司之間的并購是一項復雜的經濟活動,會涉及到比較嚴格的判斷和決策程序,一旦判斷失誤或者是管理者的非理性造成決策的失誤,那么并購活動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行為金融學提出了兩種理論來解釋并購及并購潮。一種理論認為,市場是理性的,公司管理者的非理導致了并購的發生;另一種理論則認為,市場是非理性的,公司管理者是理性的,并購是管理者對市場的非理性作出的理性反應。

2.1 管理者過度自信假說

Malmendier & Tate(2006,2008)研究發現過度自信的管理者較之理性的管理者更加傾向于選擇并購行為,尤其是當內部自由現金流充裕時,這種行為更加明顯。這種假說是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對管理者的心理活動進行的一番論述,自“過度自信”從認知心理學引用到管理學活動中,管理學的很多利用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問題得到了強有力的佐證,因此管理者過度自信的假說在管理學的研究領域內是處于重要地位的,當然對于驅動并購行為發生亦是如此。

2.2 非理性市場假說

傳統經濟學的假設之一就是市場是有效的,市場上所有的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因此不存在股票價格偏離實際價值的現象,更不會存在著由于股票價格的高估或低估而帶來超額的收益,實際上投資者都存在過度樂觀、盲目從眾的現象,這就會導致市場上股票的錯誤定價,Shleifer & Vishny(2001)在其研究中針對市場中存在的非理性的因素制定了由于股票錯誤定價而實施的并購行為模型,對于主并方而言,如果被并購方的股票市場價格被低估,那么主并方就會選擇收購股權的方式進行并購活動,從而減少并購成本,這種現象在現實中是被廣泛證明已經存在的現象,行為經濟學就是以這種非有效的市場和非理性投資者存在為前提,提出了市場的非有效假說,在此假說存在的情況下現實中存在的頻繁并購活動的發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2.3 錨定效應假說

錨定效應也屬于心理學的范疇,該效應認為管理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失敗之后可能不會立刻退出,而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英明亦或是保護自己在市場中作為職業經理人的聲譽,都會為了彌補失敗而進行具有較高風險的投資,這也是有人稱之為“管理層非理性”的原因解釋之一,在錨定效應存在的前提下,管理者就會更加頻繁地實施并購活動來證明自己的超凡才能,這也是將其從心理學領域引入到管理學研究領域后存在的驅動并購活動的因素之一。

3 結 論

本文分別從傳統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的視角出發,對影響管理者發起并購的動因進行了研究,從降低管理者非理性因素、改善公司治理情況、合理認識公司并購歷史和政府干預情況提出幾點建議:①建立科學的盈余預測機制以降低非理性決策;②正確認識國家或者政府干預的作用;③客觀評價公司發生的歷史并購行為。

主要參考文獻

[1]傅強,方文俊.管理者過度自信與并購決策的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8,198 (4):76-80.

[2]潘建亭.美國企業并購簡析及對我國企業并購的政策建議[J].中國工業經濟,2000(11).

篇(5)

關鍵詞 轉型期 科技資源

配置模式 經濟增長

科技資源是科技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創造科技成果,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要素的集合。隨著科技資源系統內涵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在當前資源稀缺性存在前提下,特別是在現今加速轉型期的科技作為滿足人們的無限欲望需求的情況下,決定科技穩定和高效產出的科技資源配置系統必然要成為學者和專家研究的重心。筆者認為,在對科技資源配置研究的基礎性問題進行重新審視的基礎上,加速轉型期的科技資源配置面臨著科技資源配置主體的分化、模式的選擇、有效配置衡量標準重構以及有效配置的理論發展等四個方面的問題。

1 加速轉型期科技資源配置的主體研究

科技資源配置的主體由科技資源配置的微觀層次的執行主體和宏觀層次的調控管理主體構成。其中,執行主體包括大學、研究機構、企業,它們是執行科學技術活動的實體,科技資源配置的基礎層次,也是科技資源配置的運行層次;調控管理主體是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中介科技服務機構,它們對科技資源配置按市場經濟和科技活動自身的規律進行分配、管理、調控、評估組合等,使科技資源配置達到優化目標。執行主體與調控管理主體既通過體制組成資源配置系統,也融會于運行機制,在全社會的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系統中運行。然而,在我國當前科技運行體制下,筆者認為科技主體分化程度不夠,直接表現在宏觀調控管理主體權利集中和科技活動執行主體經濟形態單一兩個方面。

首先,由于我國原有的科技體制是政府主導型的,科技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的指令性計劃下達,因此政府在科技資源配置系統中的行政作用十分明顯,主要表現為政府對資源配置的調控指導不足,而管理功能過于倚重,其直接影響是科技資源的配置不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產出與市場脫節,造成科技資源的浪費和低效。在加速轉型期,科技與經濟一體化要求必須以市場作為基本運行機制,由于社會的分化,在新的整合機制尚未建立之前,國家的政治整合能力應該不斷下降,否則就會阻礙社會轉型。因此,政府的職能重心應該是相對下移的。要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必須明確政府職能,大力發展社會組織,使市場主體完善,主體行為適應加速轉型期的經濟運行機制。同時還要推進政府職能轉移到社會,培育各類社會組織承擔政府讓渡的職能,通過建立廣泛的社會對話機制,積極發展政府、科學活動執行主體和社會組織三者之間的伙伴關系,落實民間社會與政府共同治理的合作關系,

其次,由于我國參照原蘇聯的科技體制,其科技執行主體多年來一直分化緩慢,已不能適應當前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混合經濟形式,阻礙了市場運行機制資源配置作用的發揮。因此,要在加速轉型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必須深化科技活動主體體制改革,主要是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科研體制改革,重構政府和高校以及科研機構的關系,優化運行機制。

2 加速轉型期科技資源配置分析框架

對科技資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資源配置規模、配置強度、配置結構和配置效果四個方面,對其合理性的判斷就是這四個部分的綜合表征。

科技資源的配置規模宏觀上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內配置的科技資源總量,一般對該部分的研究采用指標體系法,從定義的角度加以研究,并進行定性的分析和評價。其合理性主要表現在人力、資金從總體的數量上來表征對科技系統發展的支持程度、保障程度。

科技資源的配置結構包括科技資源配置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兩個方面。科技資源配置的內部結構是指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科技資源在不同方面的分配和使用比例。科技資源配置的外部結構是指科技資源在整個社會資源中的使用和分配比例,具體包括科技資源在不同活動層次配置結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不同活動主體的配置結構(企業、高校、研究機構)、不同的行業部門配置結構和不同的學科領域間的配置結構。總的來講,科技資源要素的配置結構(包括資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科技系統的功能和效率。對該部分的研究一般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

科技資源的配置強度主要表示對科技的支持力度和強度,包括科研人員的經費支持力度、國家財政對科技的撥款力度等;科技資源的配置效果主要是對科技資源配置合理性的問題研究,一般采用DEA、AHP、SD等研究方法予以檢測和說明。

在科技資源的配置過程中,各科技活動主體的行為規范、市場運行的機制等都表現為一定的制度規范。真正制約和引導資源合理流動的不是宏觀的調控主體、市場,而是制度,整個資源配置的過程表現科技活動主體在制度約束下的自我組織過程。如果存在著科技資源配置的經濟尋租行為,那么只是制度的缺陷,其損失就是交易成本。所以,有效地資源配置模式應該是在彌補現有制度缺陷的基礎上的總效應遞增。根據這一分析,筆者借助科技制度資源適應度的概念來描述科技資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其理論值為科技資源系統內科技產出的增幅與交易成本降低額度的之比,其中,交易成本為科技制度供給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科技制度資源適應度可用來描述科技資源配置中的科技制度對科技產出的推動力,其值越大,表示科技資源配置越趨于優化,科技制度對科技產出的推動力越大,數學表述如下:

科技制度資源適應度=科技產出的增值額/交易成本減少額

=Δ科技產出/Δ科技交易成本

這一公式是鑒于加速轉型期科技資源系統內科技活動主體多元化、多種經濟運行機制并存以及市場化程度不平衡等的特點,根據系統論的黑箱原理得出該理論模型可以在不考慮加速轉型期科技資源系統內部配置結構復雜性的基礎上實現科技資源配置的優化和調控。

3 加速轉型期的科技資源配置方式

科技資源的基本配置方式一般分三種:計劃配置、市場配置、混合配置。對加速轉型期科技資源配置方式的選擇應該是在考察國際社會科技資源配置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經濟發展實際創造性的選擇和使用。

目前,國際上國家科技資源配置的模式選擇通常有三種類型:“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模式、“社會市場經濟”的德國模式、“社團市場經濟”的日本模式。這三種資源配置模式,其實都是對科技資源配置混合方式的發展利用,其共同點是都認為科技資源的配置方式應該市場經濟為主、政府的計劃作用為輔。區別在于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職能和所起作用有所區別。

根據國際科技資源配置的經驗,由于我國加速轉型期實際實行的是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混合經濟運行模式,這決定了我國現階段必須實行以科技資源的混合配置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模式,又由于加速轉型所涉及的面廣、層次深、強度大,新的整合機制一時難以形成并安全運作,致使社會分化與社會整合交接過程中存在的空白環節以及社會的分化導致政府職能存在著讓渡等客觀現實情況,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就應該強調政府作用,以確保加速轉型期的安全過渡,所以,在加速轉型期,我國應該實行政府主導型的混合科技資源配置模式。

政府主導型的混合科技資源配置模式一方面可以通過科技政策、產權規范等制度的供給發揮政府的職能,在宏觀上對全社會科技資源進行引導,使科技資源的布局更為合理,促進科技、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使科技資源更好地在不同科技活動主體和層次、不同的科技活動過程、不同的學科領域、不同的地區和不同部門之間分配,有效防止市場失靈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以大多數微觀科技活動主體為中心,依靠市場的自發調節,遵守一定的市場規范,使這些科技活動主體高效率地調動自身科技配置,實現資源配置的最佳效益,推動經濟增長。政府主導型的混合科技資源配置的最終目的是促使科技活動主體生產出更多符合經濟發展需要的科技成果,實現科技經濟一體化。

在此還要強調一下的是,之所以選擇政府主導型的混合科技資源配置模式,強調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其主要鑒于政府具有其他組織所無法替代的職能,可以通過法律、政策引導等制度手段為科技資源規范的市場化運行創造先決條件,促進科技的高效產出。

4 加速轉型期科技資源有效配置理論發展

由于科技資源是經濟資源的子系統,具有資源的一般特性,經濟學作為研究人們如何利用稀缺資源并實現其最優配置的科學,對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理論構成了經濟學理論研究的落腳點,也構成了科技資源配置理論的一般前提和基礎。而當作為科技資源配置理論的前提和基礎——傳統經濟學理論在解決資源配置問題時本來就存在著問題,而科技資源的特點早已超出了經濟資源自身的特點的時候,科技資源配置理論就不應該是簡單的經濟資源的配置理論的應用,而應該是由其發展和延伸的新的理論支撐。

4.1 傳統經濟學理論在解決經濟資源配置時就存在天然缺陷

科技資源配置理論是建立在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的,而經濟學理論自身是為經濟資源有效配置的解決而產生的。然而,不管是從方法論的角度,還是從邏輯的角度,經濟學在解決資源配置是存在著的不自洽的問題,這種不自洽是與生俱來的。主要是由于傳統主流經濟學研究方法是建立在抽象分析、邏輯演繹和實證經驗方法的基礎上,以需求分析為出發點,利用數理為基本工具,使經濟學走向科學化、定量化、嚴格化的道路,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嚴密演繹結構的、無懈可擊的內在邏輯演繹體系,忽略了與環境的聯系。而科技資源配置作為一個系統,不是一個簡單的分配財力、物力、信息資源到各主體進行研究與開發、測試再由生產部門生產的線性過程,而是一個由人、物、信息、制度、市場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有機體系,而是既要實現在各主體之間宏觀層次的資源分配,又要實現各主體系統擁有資源后的微觀配置,即擁有科技資源后的自組織行為,這一點是傳統經濟學理論無法達到的。

4.2 現有的科技資源配置理論忽略了科技資源自身的特點

科技資源作為經濟資源的子系統,具備經濟資源的基本特點,這就意味著科技資源的經濟資源屬性使其資源流動、配置以及使用必須遵循一定的經濟學規律,也構成了用經濟理論解決科技資源配置的一般前提,但并不意味著構成了一切前提,這主要是因為科技資源有其自身的特點,科技資源是智慧性資源,具有可積累性、發展性、可繼承資源、開放型資源、非強排他性,正是由于科技資源與眾不同的資源屬性,形成了對傳統資源概念和意義的突破,而對傳統經濟資源質上的區別,迫使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科學技術作為生產要素所產生的內部效應,重新審視科技資源無法完全轉化為物質流進行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學范式分析的現實,重新審視科技資源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4.3 現有的科技資源配置理論忽略了科技資源的時代特點

現代社會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以及科技經濟一體化,當信息化為全球信息資源共享帶來了方便時,對基于狹義的科技資源配置對信息資源的漠視,對網絡信息資源存在嚴重不均衡性背景下的統一資源配置模式以及信息資源形式的改變和信息作為資源的交易成本特性所應導致科技資源統計和評價方式的變革就必須引起重視。與此同時,科技資源配置應該建立在國際化的背景下,是一個充分考慮其他國家資源配置形式下博弈配置,單純的數理分析是不能真正反映科技資源本質要求。

4.4 數理方法應用前提的高抽象性不可避免會產生資源配置評估失真

各種應用于科技資源配置研究的數學模型研究方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實踐,理論嚴密,模型成熟,但是在與科技資源配置研究內容相結合時,存在著不同的側重點和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科技資源的有關數據來源都經過一定轉化處理,具有高概括性和高抽象性。其次,過分強調客觀數據,忽略主體環境的考慮,使得產生評估結果往往是簡單前提條件下高效評估,復雜條件下的無效評估。第三,就是單個模型往往只能反映科技資源配置某一方面的問題,不是在綜合條件下的全面反映,所以就可能會出現同一數據由于使用程度和使用面的不一致導致結論的相悖或相互削弱的現象,最終導致科技資源配置評估失真。

鑒于以上分析,把握現實的資源配置信號以及資源配置主體的活動規則和特征,單靠理性邏輯的認識工具是遠遠不夠的,需借助非理性的工具,如對市場習俗、本能、欲望就是理性邏輯不可言狀、難以描述的對象,而事實上,它們也是市場賴以存在、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內驅力,而這一切正是傳統主流經濟學所缺乏。

5 加速轉型期科技資源有效配置的理論選擇

自新古典經濟學之后,經濟學演繹出了許多流派,其中有一個學派卻異常引人注目,這就是制度經濟學派。制度經濟學著重于從價值判斷標準、倫理學的角度進行宏觀制度分析,建立了包括制度權力及其他非經濟因素在內的整體方法和注重歷史因素的演進方法以及規范分析方法,擴大邏輯演繹前提的內涵和在理論構架上以及方法論上的突破,很大程度彌補了傳統經濟學的不足,為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解決的方向。

科技資源的有效配置之所以必須要以制度為保障,這主要是因為制度作為“約束個人和團體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共同的習慣、常規、既有的經驗和規則”,可以通過一系列外在形式化的規則或程序強制賦予人們的行為一種外在的限制和規定(涵蓋角色、功能、責任、權利和義務等),使其形成一種內在共同的文化價值模式,由此產生共同的長期穩定的行為預期,使人們能夠在價值模式的內在約束下自覺地按照各自所扮的角色及功能進行有序的共同發展和互動。這種制度安排的制度化和定型化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利益分配格局的塑造過程,通過制度,人們可以對經濟活動的規范產生一種長期穩定的預期,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制度經濟學將人類行為的根基建立在制度結構(標準、工作規則、用法和習慣)上,納入制度和文化背景中,保持加速轉型時期社會分化后的活動主體單位的現實狀態,并通過假設的制度結構與觀察相比較,從而從經驗上加以檢驗分析,對于加速轉型期不同的經濟運行機制、經濟形態以及不同發展區域的經濟行為具有更強的指導意義,在某種意義上講,比現代的主流西方經濟學范式更具親和力和張力,也為科技資源配置問題的合理解決提供了可能。

參考文獻

1 劉海峰.我國科技資源配置的問題研究[J]. 科研政策 ,1999(2)

篇(6)

投資界與自然界同樣遵循達爾文法則

春節期間,我讀了一本好書――《財富的起源》(The Origin of Wealth―Evolution,Complexity and the Radical Remaking of Economics)。作者貝哈克(Eric Beinhocker)是麥肯錫高級咨詢顧問。他在書中總結了經濟學研究最新成果,并得出結論:市場是一個不斷演化并進行適應性調整的體系,它和自然界“適者生存”的達爾文法則極為類似。

作者試圖闡釋這樣一個觀點:價值與人類的基本需要息息相關。比如,達爾文認為人類進化是由于不同個體相互競爭資源,并復制繁衍自身的過程。而在以前,權力和財富使得許多男人能夠吸引眾多異性,從而保證優秀的基因得以存續繁衍。從這個意義上說,財富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有利于實現人類生存的欲望。

正是基于這種洞察,可以看出人類為了生存,往往會按照適應性的模式調整自己的行為。由此引發了一個新興的經濟學理論,即所謂的“復雜性經濟學”(Complexity Economics)。 這本書很好地闡釋了這個理論。

按照書中邏輯,許多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都經不起推敲。例如,我們用于評估市場收益和風險的各種模型(如馬爾科維茨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甚至市場是一個隨機漫步過程的假設都可能是錯誤的。曾做過金融學教授、現在是基金投資主管和風險顧問的阿維納什佩爾紹德(Avinash Persaud),最近對傳統金融理論有一些獨到的評論。在他看來,第一,馬爾科維茨的模型通常假設只有一個投資者采用這一模型,而在實際市場交易中,可能許多交易者都采用同一模型,這往往造成所謂的“擁擠易”(crowded trades),最終市場波動要比理論預測大得多。第二,利用衍生工具來轉移風險的辦法,也可能會加劇市場的波動性。因為對沖基金并非風險的吸收者,而是風險的交易者。一旦發現自己手中持有的資產風險過大,如次級抵押債券,他們就會迅速轉手逃離,這無疑加大了市場的波動。第三,投資者的行為特征和投資工具都會帶來風險,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同時看投資者的行為和其所使用的投資工具,兩者都會造成風險狀況的迅速改變。

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市場總是有效的,這并不必然真實。復雜性經濟學理論則認為,金融市場是由相互競爭的交易策略組成的不斷演化的生態系統。市場是一個高水平的處理器,能對市場參與者分散擁有的信息進行有效整合,但是因為相互競爭的不同交易策略和復雜的行為模式,市場仍然可能會劇烈波動。市場中存在復雜的反饋機制,許多專業投資者總是期望那些個人投資者的平均預期發生變化,因為后者的行為會造成市場的波動,在泡沫明顯的市場上則會觸發急劇的市場調整。

復雜性經濟學能更好地解釋動量交易,畢竟市場也是路徑依賴的。這一理論框架顯然更加實際,因為沒有一個投資者具有完美的信息、零交易成本和無限的資源。反而大部分投資者只有非常不完美的信息、極高的交易成本和相當有限的資源。如果按照新古典的理論去指導交易,你就需要動用無窮的資源來支持重要的市場決策,這正是十年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所發生的故事。1998年俄羅斯債務違約,債券市場偏離了均值15個標準差;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使用的模型僅僅考慮了4個標準差的波動。最終他們崩盤了。同樣地,許多華爾街公司仍然對基于有效市場理論的模型頂禮膜拜,結果在次債危機發生后損失慘重。

復雜性經濟學的分析更貼近我們對真實生活的觀察。因為市場是由不同策略相互競爭所驅動的,所以你需要了解市場上其他的投資策略和你自己的策略存在多大的差異。

過去許多年,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關聯相當微弱。時過境遷,今天商品和服務貿易已經全球化,市場比過去更緊密地相互連接,許多投資者的投資模式也大體相似。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中國國內市場的價格開始受到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反過來,中國國內價格的波動,也會對國際市場造成一定沖擊。市場不僅相互連接,而且相互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加入國內市場,國內的投資者也需要考慮這些國外投資者的想法;同樣地,隨著本地投資者開始投資海外市場,他們需要認真思考自己的投資戰略和海外市場的戰略。這正是“適者生存”的過程,所有投資者都要汲取曾經的錯誤和教訓,及時改變投資策略,否則就無法在市場中生存。

篇(7)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of circular economy is the weak link in the theory. Highlighted in the study of economics problems is the lack of continuity theory, easy to go to extremes,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overly dependent on government and lack of control means. Ideas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sh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previous economic theory, so that a circular economy within the ecological truth, biochemical and self-running power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control means.

關鍵詞:循環經濟 經濟學難題 解決思路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 economics problems Solutions

作者簡介:多魯洪?哈地爾(1973- ),新疆尉犁人,副編審,博士,現主要研究方向為循環經濟。

一、循環經濟發展的經濟學難題

1.缺乏理論的延續性,容易走極端。很多情況下,經濟學理論研究往往割裂經濟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過程,武斷地將其與傳統經濟學相對立。套用生態學、物理學等自然學科知識來指導經濟活動,缺乏對循環經濟的經濟學機理的研究。

2.循環經濟發展過于依靠政府。促使經濟行為主體主動參與循環經濟實踐的制度與政策環境尚不完善,依靠政府獨自的力量推行循環經濟實踐,不能實現生態真理與經濟現實的有機融合,從而使循環經濟缺乏內生化和自運行的動力,造成“有循環,無經濟”的現象。

3.循環經濟調控手段不足。單純追求物質技術上的循環鏈接,較少考慮社會經濟因素對經濟系統物質流動的影響,缺乏對循環經濟發展進行有效調控與管理的方法。

二、循環經濟發展中經濟學難題的解決思路

1.循環經濟并不否定現有的經濟學理論體系

從“循環”這一脈絡來考察經濟思想演進的歷史軌跡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圍繞著經濟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問題,經濟理論的發展同樣經歷了一個從“開放經濟系統――封閉經濟系統――開放經濟系統”的螺旋式“循環”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在對經濟過程的認識不斷深化和提高的同時,對通過經濟過程所反映出的人與自然的關系的體察也更為全面、深刻。

循環經濟將經濟學中所關注的經濟系統內部再生產循環及其均衡關系問題,擴展到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物質良性循環為表征的生態經濟大系統的再生產循環及其均衡關系問題,其產生和發展是在人與自然關系的特定歷史背景下經濟理論創新和發展的趨勢。循環經濟的概念模型可以概括為“內外均衡,一體循環”。“內外均衡”就是把反映經濟系統內部再生產關系的“內部均衡”,與反映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再生產關系的“外部均衡”緊密地結合起來。

2. 讓生態真理在市場中得以體現,使之成為循環經濟內生化和自運行的動力

經濟系統已經由農業文明時代的“空的世界”達到如今工業化時代的“滿的世界”,自然對經濟生產的限制――這條“橡皮筋”不再處于松弛狀態,而是逐漸拉開,直至繃緊,而傳統經濟學并沒有考慮到作為經濟系統存在的基本前提――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應該有一個適度的規模限制問題。要實現經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使兩個系統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保持在自然資源與環境系統的承載力之內,這就是經濟系統活動必須遵循的“生態真理”,以維持生態經濟大系統的整體均衡與功能持續。[1]

現階段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主要由政府來推動,而企業與公眾未主動改變自身選擇與行為方式,政府的政策與企業和公眾的行為之間存在著重重屏蔽,其表現為:園區層面,產業共生程度不高,污染集聚效應明顯;企業層面,開展清潔生產動力不足;社會層面,較難推行可持續消費模式。根本原因在于,自然資源與環境容量具有公共物品性質,市場機制不能自動將其納入到配置中,生態環境承載力對經濟系統規模的限制不能直接影響經濟主體的行為。

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循環經濟內生化與自運行的堅實保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循環經濟目標的實現來說,決定了它的實施既要按照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實現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又要按照生態規律的要求,通過政府和制度的力量來限制和引導市場活動的范圍和方向,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目標。[2]

3.以減物化為重要測度標準,完善循環經濟發展的管理與調控手段

物質流是連接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紐帶,對經濟系統的物質流的分析和調控,是循環經濟實施管理的重要內容。經濟系統的組織運行依賴于與周圍自然環境之間的交換關系,即依賴于由生物物理規律和經濟規律共同作用的“代謝”過程。從代謝的視角來認識經濟系統的物質流流動,融入社會經濟因素分析的物質經濟代謝分析是循環經濟理論的微觀分析基礎,包括物質經濟代謝通量分析、物質經濟代謝過程分析、物質經濟代謝調控與管理,主要應用于最優規模的調控與宏觀經濟調控目標的調整、物質經濟代謝路徑選擇行為的影響因素以及代謝路徑替代與代謝路徑依賴等方面。同時,經濟系統生產與消費過程中的物質經濟代謝流通量最終來源于自然生態系統,因此,將減物化理念引入循環經濟評價體系,用于測度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水平。評估過程中利用經濟系統物質經濟代謝通量測度區域物質代謝通量規模,并從物質消耗強度與物質消耗總量的變化關系上研究反彈效應規律,從而建立背景指標與特征指標相結合、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指標相結合的系統層次架構的循環經濟綜合評估體系。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免费| 妓女爽爽爽爽爽妓女8888|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黄页网站视频|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下载|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被黑人猛烈30分钟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一|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超薄肉色丝袜一二三四区| 人妻阿敏被老外玩弄系列|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成 人 黄 色 网 站 在线播放视频 |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欧美性狂猛xxxxx深喉|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 性猛交╳xxx乱大交| 三级特黄60分钟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