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09:06: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道德與教育的關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通過對東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分析和認知,從其發展到形成百家之言,都表現出其理論主張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服務的基礎之上的,都是從滿足于其時的政治主張,也就是作為政治工具而受到當時的追崇,因此,在今天我們所試圖追求道德教育的理論淵源時,一定要站在客觀的角度,用批判的思想來反思道德教育的價值,并從中擷取出道德教育所蘊藏的睿智和情趣,單純的追求所謂的“道德價值”,勢必會對道德的理解顯得蒼白而稚嫩,正是帶著對先秦道德哲學思想的審慎態度,來試著開啟“道德教育”的淵源之門。
一、道德教育與哲學的關系范疇
道德教育的范疇則是在于昭示對人的自我的訴求和期望,從某種程度上顯示了人的文化品性,并將人的道德精神所國有的一種價值作為道德的思想內核。而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哲學,更是將道德所彰顯的價值進一步內化成思考問題的基點,從哲學的角度來對道德問題進行分析和把握,并在對道德的追求上,片面的追求教育的功用,以此作為道德的普遍意義,背離了我們思考問題的出發點,為此,從思維的維度來探索道德教育的普遍性,將是漫長的求索的過程。道德從人性的訴求上來關照道德的教育價值,并以對人的理解來探尋道德的本真,人的高貴的品質在于其精神,也就是說,道德的建立是對人的本性的一種狀態的反省和自覺,蘇格拉底所謂的“德性即知識”,也是其對人和人的生活進行的實踐體驗,并從中得出的一種反思,他所倡導的關于人的自身的訴求,讓哲學成為在人的道德教育過程中,將嚴肅的道德和客觀的哲學糅合在一起,從而規定出人之所為人所應遵循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準則,從而將對人性的思考引領到了哲學的高度,對人的道德的教育轉變為對人性的完善過程,對人的生命意義的詮釋。
在我國的道德教育的漫長研究中,“道”作為哲學范疇的重要存在,在文化源流的演變中,將“道”和“德”進行了相互的融合,使得人的體認從“道德”開始,并作為人的本性受到公認,在這個歷史演化的過程中,先秦時期的文化思想的影響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正是由于春秋戰國時期多方文化思想的交叉融合與發展,才將道德的本真從對宗教的信仰中解放出來,并逐步為后人所體認。無論我國的精神文化的沿襲,還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沖擊,作為道德精神的教化性,已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中找到了適宜的土壤,并實現了人類對自我的體認和界定,實現了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共識。人性的即是道德的,道德的即是人性的,對道德和人性的概念進行分析,均是同一個范疇的,這也是人類之所以為人,而超越動物的本質所在,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程度的一種體現,對道德教育的思想回歸,將對人性的塑造建立在對突破自我的徹底解放,以完美的人性作為自我追求的最高使命,并通過對自我缺陷的彌補上來徹底的完善和發展自己,為此,在對道德教育的探討中不在于所闡明的道理的深刻,而在于對道德教育的內在真諦進行把握,從而在追求人的獨特性的道路上,體驗到人類的本質的美和幸福。
二、道德教育在當今的地位和隱憂
道德教育的日下與隱憂,讓我們得以從哲學的視角來面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作為政治統治的工具,道德教育的陷入困境從道德教育的發展進程中,道德教育的發展和展開越來越體現出其政治工具的隱性特征,在這種思維的指導下,道德教育失去了其自身對智慧的追求和對崇高的敬仰,而是將一種程序化、僵硬的道德標準來囹圄人的思想,使人喪失了其生動性的本質要求,這種錯誤的工具性的框式道德,將人類社會中所應扮演的社會角色肢解了,人類對道德的遵循已失去了最基本的文明禮貌,同時在社會活動中也缺乏了其應有的責任感,在所謂的塑造和培養的有道德的人的過程中,葬送了人的本質追求和精神向往,也難以形成獨立的道德教育。
2、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缺乏對道德精神的樹立道德教育作為一種對人的教化和引導,它與哲學的意義是相融互通的,我們在道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忽視了對道德精神的堅持,從而使得道德教育只能體現其外在的、甚至是虛偽的道德表現,無法將對人的內心進行深刻的教化和影響。人類的精神作為閃現智慧之花的天性,沒有道德精神的感化,就難以實現對人的思維的引導,也難以點燃人類的道德情感,更談不上實現對人類的自我反思和智慧追求了。
三、道德教育的實施與措施
1、尊重人性,善待人性在道德的思想演變過程中,道德與人性始終是交織在一起的,尊重人性,從善待人性來開展道德教育,將道德教育的實施建立在對人性的完善和尊重上,我們古代的思想家和哲學家所推崇的德化理論,以及西方先賢所倡導的對人性的思考和追問,都是在表達一個簡單而真摯的道理,即是對人性的承認和善待人性。為此,拋開對認知的爭議,在善待人性的基礎上來思考人之為人的意義,從人的自身發展需求出發,來化育道德的光輝。
2、重視道德智慧的價值和作用道德教育不僅僅是孤立的說教和知識的傳授,也不是對世俗的逆來順受,而是打破偽善的外衣,運用多重視角來透析人性的卑微和尊崇,以一種曠達的胸襟來追求智慧,來療治人性的偏頗,促進自身的精神超越。
3、重視道德精神的培養和熏陶精神賦予了人類最完美的風采,人類更是因為精神而愈加閃耀,精神作為智慧的光華,要從人的心靈來感染,更要從人性的揚棄中構筑道德的品質,并將道德精神的踐行貫穿到道德教育的全過程中。
關鍵詞:生態道德;;自然;人類
日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長期以來,特別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興起以來,人們逐漸形成一種傳統的觀念:即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系。如何擺脫這種偏見,并確立一種正確的生態倫理觀念是當今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中一項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人與自然的關系
關于人的學說認為,人是社會存在物。這就是說,人不是一種單純的生物存在物,而是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人的生產、生活、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都是社會活動,離不開人具有的社會生物屬性。“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在一定的歷史階段,人的社會關系主要表現為階級關系。與此同時,也從來不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從不否認人的生物維度上的意義。相反,“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絕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絕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與正確運用自然規律。”[2]
從生物學的觀點看,人是動物經過發展而形成的一類高級動物,所以說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在自然過程中形成的。最初的裸猿是屬于靈長目物種中的一種原始食蟲動物,大約在1500萬年之前,氣候變化導致森林萎縮,一部分裸猿走出了森林開始與地面動物競爭。在競爭的過程中,地面猿的腦容量得到了擴充,前肢也解放出來,能從事精巧的勞動生產,這為猿人的最后誕生奠定了自然基礎。人類進化史也就是地球的一個物種發展的歷史。如果必須說人有什么特別之處,那就是,人類是一個了不起的物種,他現在一定程度上掌控著地球,僅此而已。盡管人類已經取得了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但是他依然是受到動物行為的各種基本規律無情擺布的低級動物,人也必須受到動物法則的制約。
只有嚴格審視人類的起源方式,才能對人的生存有個全面的、客觀的認識。人具有自然屬性,也就是具有一種自然的本能。這種自然本能,表明人與動物之間的聯系和共同點,也進而可以理解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任何動物都有自我保存的本能,它恰好反映了人類這個物種的根深蒂固的生物特征。
從上述簡單分析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具有生物的基本屬性,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除了自然屬性之外,還具有社會屬性。這個社會屬性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經濟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政治關系、思想關系等等的綜合。然而,即便是社會屬性,同樣也是在自然條件的基礎上的產物。
在人類的產生過程中,為了抵御外部的侵襲必須結成群體進行生活,在群體中,人類必須加強與同類的交流、協作能力。由于當時的條件,特別是生產力極為低下,原始的人類只能以氏族為單位生產生活,個人離開集體是無法生存的。正如恩格斯所說:“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所賦予的最高權力,個人在情感、思想和行為上始終是無條件服從的。”[3]人類社會是自然長期發展的產物,沒有自然界也就沒有人類社會。
無論是從人類的起源,還是人的自然屬性,或人的社會屬性,都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對立就是同自己對立。因此,人絕不能站在自然的對立面。
二、人對自然的道德責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平等的。人類必須自覺的維護自然的生態平衡,這是人類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強調道德的作用是因為道德手段相對于其他調節手段而言,范圍更廣,更為持久。而且在人類履行其道德義務時,也能體現出人類的能動性,而這是人與其他動物的重要區別。
在維護自然的生態平衡中,道德所起的責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調節功能。在道義上,它規范著個人、集體、社會和自然的關系,使其得到合理的調節。在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上,道德的功能就是要求人們把自己同整個自然界聯系起來,并以后者為標準去正確地處理。其次,認識功能。道德規范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一定道德關系的反映和概括。道德規范一經確立,又反過來指導人們的行為。人們大力提倡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是要求總結人類在生態系統平衡的問題上的經驗和教訓,明確認識到人口增長、社會發展的影響等等問題,從而正確處理自然和人的關系。最后,激勵功能。道德總是以“善”和“惡”的雙重形式反映出來的,于是就有了比較和激勵的作用,使“善”得到強化和發揚,而使那些“惡”的行為為人們所否定。
人類來自自然界,自然界又是人類及其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的條件。因此,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不應該是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系,而應該是“互惠互利”的關系。人們如果置長遠利益而不顧,急功近利地“改造”自然,勢必破壞生態系統平衡,其結果必定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破壞了生態系統平衡,就是破壞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因此,愛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應該成為每個人都應該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
三、生態道德教育
(一)生態道德內涵
有學者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義,是因為這種關系最終反映著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1]人類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道德關系,迫切需要思想武器——生態道德的輔助。生態道德就是把人類的道德認識從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擴延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充分認識自然的存在價值和生存權利的基礎上,增強人對自然的責任感和義務。[2]因此,概括地說,生態道德是將生態倫理思想付諸實踐的主體思想素質和精神評價機制。『3]
(二)重新定義
1.人與自然關系的重新定義——價值觀轉變
生態道德作為一種新的道德觀,首先體現在它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重新定義上。人與自然的關系一直是學術界關心和研究的重點,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也發生變化,人類社會環境道德觀也處在在不斷的演變中,有學者認為傳統人類中心主義社會環境道德價值觀發展于工業革命前后;現代人類中心主義社會環境道德價值觀形成于工業社會中;生態系統協調環境道德價值觀則形成于后工業社會中[4】。早期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認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為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即人類對自然擁有利用、改造和掠奪等等全部的權利,人類主宰和掌控自然。是自然的主人。在這種認識的指引下。自然成為人類可以任意索取資源的場所,環境惡化和資源枯竭等問題開始出現。現在人類開始認識到這樣的觀念是不對,意識到人類與自然都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只有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才能使其發揮正常的功能和作用,自然才不會報復人類。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人類還是擺脫不了人類作為主體的狹隘,仍然按照有益于本身發展的方向進行生產、生活實踐。而生態道德強調的人與自然的關系猶如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倫理關系,應該是相互尊敬、相互平等的。自然除了有為人類提供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價值外,本身還擁有內在價值,自然不是依附于人類的附屬品,它具有獨立性,擁有不可漠視和剝奪的權利。生態道德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重新定義,有助于人類轉變狹隘的價值觀,確立人與自然之間存在倫理關系。
2.人類道德范疇的擴大——行為得到監督
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系的確定是對傳統倫理關系的重要補充。要求人類在同自然生態環境的互動中應該要承擔道德責任和義務。道德是指人類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與規范,是對人對人、人對社會行為正當與否的判斷。生態道德將道德關系從人與人、人與社會擴大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直至人與自然,[21使得人類道德范疇得到擴大。道德最重要的社會功能就是調節,實現該功能可通過多種方式,如評價就是一個重要方式,道德行為通常會受到社會大眾的監督。因此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納入人類道德范疇,就意味著人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也會得到全社會的評價,當個人行為受到集體共同監督,大家互相約束,那么行為規范也更容易實現。假如上述得以實現,那么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禁止亂砍伐樹木會像禁止亂扔垃圾一樣成為人們文明行為規范里普通的一條。
3.人類道德境界的升華——伸張環境正義
生態倫理學認為,所謂的“環境正義”是指人類社會在處理環境問題時,各群體、區域、族群、民族、國家之間應承諾的權利與義務的公平對等。[5】“環境正義”強調不同環境利益主體之間在環境保護義務分配上的公正與公平。伸張環境正義是人類道德境界的升華,它的提出有助于調適人類生態環境保護中權利與義務分配不公現象,促進人類本身和諧的可持續發展。這里主要討論代內兩個層面的環境正義: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之間的環境正義;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環境正義。
(1)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
環境權利弱勢群體和強勢群體是由于環境保護的義務責任分配不公平所產生的。強勢群體由于擁有更多的財力、權利或社會機會利用資源,對生態環境產生更多的影響。但目前的部分強勢群體利用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責任主體難以判斷,或投機取巧甚至觸犯法律使得承擔的義務與他們獲得利益極不成比例。弱勢群體是指在環境資源權益和義務分配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社會人群,他們往往被迫要共同或是承擔更大部分強勢群體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有學者開始關注農民環境權利,目前由于社會對城市和農村的環境關注度的差異,大量污染企業由城市向農村轉移,對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和農民環境權益都產生極大的影響【6]。隨著社會對環境弱勢群體的關心度的提高,將來對不同環境利益主體的研究也將越來越細化。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目前生態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的特征表現為全球化,如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臭氧層問題等受到全球的關注。環境問題的全球化,使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環境公正問題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國家環境公正要求一國在滿足自身社會、經濟發展等的環境資源需求。應該建立在不損害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環境利益前提下。實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公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做出對未來發展的承諾。
二、生態道德教育主要問題剖析
(一)受眾群體狹小
生態道德教育主要以學校為教育載體,開展教育范圍較小。受眾群體以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居多,社會主要勞動力接受到生態道德教育的機會和途徑較少,但對社會生產群體的生態道德教育有其重要意義。目前中國處于重要的轉型發展階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及促進提升經濟發展效益和質量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題之一,發展觀念急需轉變,而生態道德教育有助于從三個方面促進轉變發展理念。1)在以往的生產活動中,重點關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考慮甚少,生態道德教育有助于促進人類在生產過程中,多加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促進更多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益的新興產業的發展。2)生態道德教育擴大了人類道德范疇,把人對自然的行為列入社會道德范圍,通過社會輿論實現對生產者生產活動的監督。3)生態道德教育有助于人類道德境界的升華,培養生產者環境正義感,減少因為生產導致污染而引起社會成員間的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因此,轉型時期社會生產群體的生態道德教育尤其重要,拓寬受眾群體。不僅僅局限在學校的學生教育成為新時期生態道德教育需要面對的問題之一。
(二)學校教育存在局限性上述提及,學校是目前開展生態道德教育的主要載體,但是在學校開展生態道德教育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現為教育流于形式,深度不足。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對生態道德教育重視不足。與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生態道德教育屬于更深入的思想教育,受教育者需要有更高層次的思想認識,這就要求學校在開展教育過程中,需要建立在以往的傳統思想道德教育上,由淺入深,傳達生態道德精髓,并結合實踐活動,促進受教育者生態道德理念的樹立。但是目前較多學校的教育更多僅僅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沒有對生態道德進行全面和深入的解析。其次,學校生態道德教育資源有限,目前還沒有適用于學校生態道德教育的專門教材,學校相關教材中關于生態道德的內容單薄,未成體系。再次,學校相關實踐活動較少,大部分學生參與過程中更多是尋求活動樂趣。而對于活動的意義知之甚少。
(三)社會推廣教育力度不足生態道德教育以實現生態道德價值觀的內化和生態道德行為的外化為目的,教育對象是全社會公眾。目前生態道德在全社會的推廣教育力度還不足,公眾對生態道德的認知很有限,但公眾在社會生活中,行為涉及面廣、影響大。以公眾消費為例,良好的綠色消費習慣對促進社會經濟轉型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都有重要意義,生態道德有助于促進公眾對綠色消費的理解和行為的養成。目前生態道德在全社會的教育只是在日常環境保護宣傳中略有涉及,還不成規模和體系。因此加強社會推廣教育也是生態道德教育需要重視的問題之一。
三、加強生態道德教育的途徑
針對生態道德教育存在的三個主要問題:受眾群體狹小、學校教育存在局限性及社會推廣力度不足,本文認為應該從下面三條途徑加強生態道德教育。
(一)抓住社會轉型發展機遇,普及生態道德理念
目前中國處于社會發展轉型階段,發展理念和思路都在發生轉變。十七大把“生態文明”寫入,并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把握社會轉型發展機遇.在促進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中普及生態道德理念,重點開拓社會勞動群體成為生態道德教育受眾群體,是加強生態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首先借助社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契機,經濟由粗放、直線型向集約、循環型增長方式轉變中,在整個社會日漸重視生產對自然環境影響的氛圍中及時對生產勞動者宣揚生態道德理念。其次。在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過程中,趁低碳產業、綠色產業等新興產業日漸勃發之勢,在新興行業發展中滲透生態道德教育。
(二)完善學校教育
學校是各種教育的主場地。加強生態道德教育關鍵要完善學校教育,應從以下三方面人手:1)建設生態綠色學校。主要表現為學校硬件設施建設的生態化,營造校園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生態道德教育提供良好氛圍。2)師資力量的組建。生態道德教育首先要從教育者抓起,教育者要從心里認同、接受、吸收、贊揚、推崇生態道德精神,才能在傳播教育過程中,真正做到言傳身教。3)生態道德教育工作的具體落實。包括生態道德教育與現有德育課程相融合,加快生態道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開展生動的生態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生態道德行為的養成。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 社會功能 建議
一、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解
職業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相連的,同時也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的人,都需要具備相應的職業道德。所謂職業道德,就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對于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們來說,就更需要有崇高的、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
何為教師職業道德呢?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勞動中各種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教師職業道德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以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歷史上和現實社會中都曾存在過輕視教師、看不起教師的種種偏見。韓愈是中唐偉大的文學家、哲學家,又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任地方官二十多年,對于地方學校教育大力提倡和支持。公元819年,因諫阻迎佛骨事,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在任內曾捐資創辦鄉學。當時凡經他傳授學業的人,都自稱“韓門弟子”。他的弟子中有個后生叫李蟠,年紀只有十七歲,卻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過。當時社會風氣很不好,一般認為向老師學習是可恥的事情。士大夫階層中如果有人向年紀差不多的人學習,就會受到嘲笑。而李蟠不受當時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的約束,前去拜師學習,并且尊師重道,勤奮治學。韓愈著名的《師說》,就是來贊賞李蟠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的。《師說》中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來激勵學生奮發進取。
教師的勞動是偉大的,卻又是平凡的、寂寞的。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者應當知道教育是無名無利且沒有尊榮而言。”教師勞動飽含著辛苦和操勞:白天上課,晚上備課;關注學生,因材施教;不僅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勞動周期長,見效慢。這就向每一位教師或者即將選擇從事教師職業的人提出了挑戰:如果名利心太重,缺乏奉獻精神,就不適合做教師,因為教師的職業道德相對其他職業道德而言,具有更強的示范性。
二、教師職業道德所具有的社會功能
教師職業道德,依賴于社會物質條件和精神文化條件。同時,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教師職業道德又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意識,反作用于一切社會生活活動。教師道德有何用處?就在于教師職業道德對社會生活的反作用,也就是教師職業道德所具有的社會功能。
(一)教師職業道德對教育過程的調節作用
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關系,也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那么怎樣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關系和各類矛盾呢?教師職業道德成為教育過程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調節機制之一。教師職業道德可以通過調節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行為來實現對教育過程的調節。教師職業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調節形式,鼓勵教師所采取的教育行為有利于教育過程,反對和阻止不利于教育過程的教師教育行為,有助于順利開展教育活動,完成教育任務和實現教育目標。
首先,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關系是教師與教育事業的關系。教師在從事教育事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關系和問題。一般最先考慮到的解決方式是運用國家的法律法規。但是法律作為調節手段畢竟有其自身的局限,因為法律所規定的通常是教育活動中教師行為的最低規范,重點干預那些違反法律規定、損害社會秩序及教育秩序的行為。而職業道德相比法律規范來說,對教師的要求會更高一些。
教師職業道德的高低,對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地位和意義的認識,對教師職業的情感和態度,對教育的成果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教師對于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沒有充分的認識,甚至不熱愛,工作時心猿意馬,總想為自己撈到好處,那他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不可能全心全意地培養和教育學生,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由此可見,教師熱愛教育,獻身教育,是教育過程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
其次,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師生關系是學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學生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非常重要的構成要素。師生關系的好壞,不但影響著教學氣氛和師生情緒,影響著教師工作的熱情和學生的學習態度,影響著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遞,而且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一名教師對學生缺乏熱愛和尊重,對學生進行謾罵、體罰,學生必然對教師產生疏遠、懼怕的心理,使得師生關系日趨惡化,教育就無從談起。因此,師生關系對學校工作的心理背景、教學活動乃至素質教育的開展都有著深刻而全面的影響。
再次,教育過程中的其他關系。比如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很微妙,好的同事關系不僅有助于教學的成功,也有助于學校事業的進步。還有教師與學校領導、所在部門領導、其他部門領導等方面的關系,在處理這些關系時,教師應從大局著眼,放寬氣量,講究分寸。此外,還有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教師要想做好教育工作,就要取得學生家長的緊密配合。教師在和家長溝通時,要注意尊重家長,不能害家長的感情,要客觀全面地介紹學生在校的情況,虛心聽取家長提出的意見。
(二)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生教育作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是學生在校期間最受關注的人物,也是學生爭相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舉手投足,都會對學生的品行道德起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甚至對學生今后的一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寫道:“你們不僅是教課的老師,也是培養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導師和道德教員。”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也曾說過:“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所以,若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可幫助學生分辨善惡與美丑,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引導學生,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尤其是作為高校教師,他們所教授的對象是大學生。而大學生這一群體看問題敏銳,辨別是非能力較強。因此,教師的言談舉止、舉手投足,都會被學生看在眼中記在心里。學生最敬佩博學多才、品德良好、有責任心、具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教師,并希望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迪。無數教育實踐證明,教師道德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教師職業道德的社會生活作用
教師職業道德,不僅對學生、教育過程有著調節作用,同時對社會生活也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教師不僅是學生道德的啟蒙者和設計者,也是全民道德的促進者。
首先,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社會的認識,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理想和“三觀”的形成。而學生又會帶著他們所形成的思想作風、理想境界、道德觀念走向社會的各行各業,對社會道德風尚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其次,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通過社會活動對社會產生影響。教師屬于社會基層中綜合素質較高的一個群體。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同社會各方面展開接觸和協作。因此,他們在做好校內教育工作之外,還會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使社會、家庭和學校對教育的影響趨于一致,為改造教育和社會環境而盡心盡力。
再次,教師通過個人的道德品質去影響自己的家庭、朋友和鄰里。教師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組成部分,也是社會道德在教育領域中的具體表現。教師從教過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質不僅代表著自身的道德水平與特征,同時也體現出整個社會道德的基本水平和精神。因此,一名教師如果在從教過程中熱愛學生,尊重領導,團結同事,那么在家庭生活中必定會尊老愛幼,形成良好的家風,而后這種家風也必然會對親友、鄰里產生良好的影響,那么良好的社會風氣便會油然而生。
三、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幾點建議
第一,提高教師職業道德認識。蘇格拉底曾說過:“美德出于有知,知識是一切德行之母。”每一位教師對于道德都有一定的認知,但隨著政治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有關道德的問題也日益龐雜。教師應不斷加強道德知識的學習,要經常反省自己。正如曾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對職業道德的認識,以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格力量去感化和教育學生,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境界不斷得到提高。
第二,陶冶教師職業道德情感。教師在對職業道德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才會對自身的職業道德價值有正確的認識,進而產生職業道德情感。教師職業道德情感需要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長期磨煉和培養。因此,教師要通過經常、反復的自我反省、自我督促、自我激勵,不斷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明辨是非、善惡、美丑;在社會生活中,要能夠正確處理自我、他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自覺運用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不斷增強道德情感。教師的職業道德情感是一種高級的社會情感。這種情感一旦形成后,又可以反作用于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認識,讓這種職業道德認識更加穩固,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還可以成為教育事業發展的一種推動力。
第三,鍛煉教師職業道德意志。教師道德意志常表現為一種堅持精神,一種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能力,是職業道德信念的體現。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同利益體間的矛盾與沖突日漸增多,越發明顯,教師職業行為因此常常面臨新的挑戰。教師只有在社會教育事業整體利益的背景下去思考,用理智制止錯誤行為的發生,擁有排除來自主客觀方面的各種干擾、障礙的決心和勇氣,才能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鍛煉良好的道德意志。
第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常言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也是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做人的態度,培養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過程。教師如何對待學生,就會對學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教師要真正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良好個性;要結合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發揮,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良好風氣和師生關系。總之,教師要不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用自己良好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和培養學生。
第五,加強對教師的職業理想教育。加里寧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夸美紐斯說:“教師是天底下最崇高最光榮的職業。”可見在人們心中教師具有崇高的地位。教育能夠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能夠促進民族的富強振興。教育事業是偉大的事業。教師只有對未來的職業目標充滿向往和追求,才能產生精神上的力量支撐。教師要樹立把教育工作做成神圣的事業的職業理想,以強化職業責任,嚴守職業紀律,優化職業作風,提高職業技能,在教育事業中貢獻自己的最大力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主知 主情 知情道德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2
一、知情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論來源
知情教育模式是基于西方的正義道德教育模式和關懷道德教育模式。以正義為核心的道德使道德教育走向了認知路徑,以關懷為核心的道德使道德教育走向了情感路徑。兩個不同的流派由于觀點不同,對道德本質和教育模式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1)以正義為核心道德主知派的觀點
科爾伯格是以正義為核心價值的主知派的典型代表,科爾伯格認同蘇格拉底的知識與道德的關系,認為知識就是美德,無知者無德。主知派把道德教育和理智教育等同起來,認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讓兒童對道德問題和道德決策產生積極的思維,通過激發兒童的積極道德思維,使兒童的道德思維達到更高的水平。科爾伯格把道德發展分為三個水平六個階段。科爾伯格認同兒童道德發展在速度上存在差異,有快有慢,但是道德發展就像馬斯洛的需要層次一樣,個體道德發展只能按照道德發展順序從低層次向高層次逐漸提升,無逆轉,不跳躍。每一階段都以前一階段為基礎,同時也為后一階段作準備。每個兒童必定要逐步地經歷各個道德階段。因此,為了激勵學生道德的成長,教育者應促使學生的道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當然,雖然科爾伯格把促進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作為道德教育的目的。但是,他認為道德認知的發展并不是最終的目的,發展道德判斷的最終目的是要改變個體的道德行為。因此,科爾伯格強調在促進道德判斷和推理發展的前提下,促使道德判斷向道德行為發展,達到思維與行動的統一。
(2)以關懷為核心道德主情派的觀點
在 20 世紀七十年代后期,吉利根對以正義為核心的道德主知派提出批評,認為科爾伯格把道德思維的發展作為道德教育重要方面是對的,但僅此一方面還不夠。人類在日常的學習和交往過程中還可能涉及到情感因素和許多心理活動。這些情感因素和心理活動也是道德教育的內容,但是這恰恰主知派忽視的。與主知派偏重認知不同,主情派把情感因素放到了重要地位,創建了關懷倫理。關懷理論企圖從小養成兒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界的情感,成為一個有關懷之心的人。關懷理論不僅重視道德情感,還強調道德實踐。認為只有實踐關懷,才能發展關懷能力。
二、對主知派和主情派的批判,以及知情道德教育模式的構建。
(1)對主知派和主情派的批判
以正義為道德核心的主知派注重理性,強調理大于情,寓情于理。以關懷為道德核心的主情派則特別重視道德情感,把道德情感作為關懷行為的出發點和直接原因。在關懷倫理看來,情感高于理性,理性是為情感服務的,兩者是手段和目的的關系。不管是主情派還是主知派,都是片面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實踐三個方面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構成要素。道德認知包括道德知識和道德判斷兩方面。道德知識是人對社會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規范準則的認知。在獲得道德知識的后,對道德知識進行處理加工,從而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識,這個由習得轉化的內部吸收和矛盾的過程就是道德判斷和評價。道德認知是一個人道德形成的基礎,有了正確的道德認識,才能產生可能正確的道德行為。也就是說,這種道德判斷是基于兒童與社會的積極的能動的相互作用,基于兒童對社會情境中提出的道德問題進行審慎地思考,基于對各種選擇進行比較并根據一個最一般的正義原則做出的。正是由于把道德判斷的能力作為道德成熟的重要評價標準,科爾伯格把促進兒童個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品質的發展作為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
道德判斷能力只是道德品質的一個組成部分,道德品質還包括運用這種判斷能力指導實際行動。所以,除了促進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之外,還要促進兒童把自己的道德判斷見諸于行動。也就是說,根據科爾伯格的觀點,一個道德上受過教育的人至少應該是一個不僅能掌握道德推理和判斷的過程,又能操作這一過程的人,即能夠把已經獲得的道德判斷能力轉化為實際行動的人,或者說在現實世界中實際履行正義原則的人。[1]關懷倫理是在批判主知派重理性、個體性、原則性的基礎上產生的。主情派強調的是情感、關系和情境。關懷德育對于受過道德教育的人應具備什么樣的理想形象這一問題的看法,與關懷倫理學及其教育目的觀有直接關系。關懷德育試圖培養有能力的、關懷他人、懂得愛人,也值得人愛的人的健康成長。即培養具有關懷意識、關懷能力和關懷行為的關懷型人才。與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理論不同的是,關懷理論關注的是道德情感的培養而不是道德認知的發展。在關懷理論家看來,情感高于認知、推理,推動我們前進的力量不是理智,而是情感、是我們對任何人和事所持的感情。認知是為情感服務的,它們是手段與目的的關系。關懷理論認為一個在道德上受過教育的人不僅應該是一個具有關懷情感的人,還應該是一個把關懷的情感轉化為關懷行為的人。基于關懷之上的道德是一個具體的過程而不是抽象的過程,不是坐在屋子里空談理論,而應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在應該得到關懷的人面前對他真情實意的關懷。具體來說,關懷倫理視野下的一個受過道德教育的人,首先是一個自律的道德主體;其次是一個學會負責、有深沉的責任意識,對人類的生存問題能時時給予關懷的人;再者是一個學會關懷自己的人。[2]關懷與正義融合的道德教育正確地處理了關懷與正義的關系,認為沒有關懷的正義會帶來新的不公正,沒有正義的關懷不是真正的關懷,兩者是辨證統一的關系,在任何一個道德事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這種融合的道德教育就應兼顧到兩者,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僅是防止傷害和確保正義,還應通過關懷網絡來增進擴大關懷,以減少冒犯者想傷害他人的可能性。[3]
(2)知情道德教育模式的構建
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實踐,即知、情、行三個方面是有效道德教育三個即對立有統一的統一整體。然而,傳統的道德教育走上了知識灌輸、行為模仿;重理論、輕實踐的不歸路。道德教育培養出來的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人。在科爾伯格看來,一個在道德高尚的人應該是一個能夠作出自主判斷的人。他認為,兒童道德成熟的標志,是他作出道德判斷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則的能力,而不正確行為,人們的任何行動都是受到道德認識支配的。所以道德過程常常從道德認識開始,逐步提高學生識別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以指導他們的道德行為。其次,道德情感,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作出判斷時而引起的內心體驗,也是對客觀事物的愛憎、好惡態度。它是在道德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發展的,對思想品德的形成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當人們對事物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又具有強烈的情感,在兩者產生共鳴時,才會轉化為信念,產生相應的道德行為。在思想品德的形成中,道德情感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量。在德育形成過程中,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激發他們內心的體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豐富、深刻、穩定的道德情感,以推動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再次,道德行為,是指人們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與調節下所表現的行動。道德行為是人的品德的外部表現,因而也是衡量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標志。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停留在口頭上,主要看他的實際行動。道德行為在人們的品德發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履行道德行為中,人們才能深化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和增強道德信念,從而使個體的品德得到發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因而在德育過程中,要重視學生道德行為的培養,使他們成為言行一致、品德高尚的人。[4]
道德的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的互動式、螺旋式發展過程。知是基礎,情是動力,行是關鍵。同樣,道德教育也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過程,只有整合以正義為核心和以關懷為核心的道德教育模式,遵循道德發展的規律,根據道德構成的各個要素來進行道德教育,才能完成有效的道德教育。
參考文獻
[1]戚萬學.沖突與整合[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384-385.
[2]張洪高.關懷學派的道德教育思想[J].外國教育研究,2006,33(3):72-76.
論文摘要:社會道德是一個網絡式、普系化結構,教師道德在這個結構中處于十分重要的特珠地位。這種作用表現在他對社會新一代迸德品質的形成;對社會新型道德關系的形成;對社會道德的進步巨大促進作用中。
教師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道德,在社會道德結構中究竟居于什么地位?是一個即有理論意義,更有實踐意義的課題。本文就此談點淺見。
社會道德結構是一個網絡式結構,是各種道德多樣化的統一。隨著教育的產生而形成的教師道德,在社會道德結構中。歷來處于十分特殊的地位。
人類的社會生活按其基本特征可以劃分為三大基本領域,即家庭生活、職業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除了在一切社會生活領域都適用的一般道德原則和規范以外,在一些領域還需要特殊的道德手段來調節。與此相適應,社會道德可以具體分為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三大部分。
各種道德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因時代而異的。在原始社會,由于沒有階級對立,沒有廣泛的社會分工,道德調解主要局限在氏族內部的公共生活中,因而氏族的社會公德居于主導地位;進人階級社會,道德也分化為階級的道德,所以社會公德的主導地位為統治階級的道德所代替;在社會主義社會雖然從根本上清除了階級對立產生的根源,雖然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具有較高程度的公德性質,但是這些原則的具體化除了表現為場所道德而具有的普遍的適應性之外,它更多的是表現為職業道德所具有的特殊性。據此可以說,職業道德是我國現行道德結構中的骨干部分。
職業道德是在社會分工出現和人們從事不同職業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分工越來越精細,以致形成了現代社會的不下千百種的職業行業。在各種職業行業中形成了錯綜復雜的職業關系。這種職業關系作為人的社會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必然要產生相應的職業道德進行調解。正如恩格斯說過的:“實際上,甚至每一個行業都各有各的道德。”
諸種職業道德在社會道德結構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職業生活實踐告訴人們,人們的職業生活大體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直接同機器、物品、植物和動物打交道。他們對人的關系是通過他們與這些對象(即物的關系)表現出來的;另一種情況則是,人們的職業活動是直接面向著人的。盡管在兩種情況下,道德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毫無疑問,在直接面向著人的職業活動,作為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的道德不能不居于更為重要的地位,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并成為職業活動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還要看到在各種直接同人打交道的職業活動中,如國家管理人員的職業活動,醫務工作者的職業活動、科學工作者的職業活動、藝術工作者及各種服務行業活動所形成的道德在社會道德結構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都值得關注和探究,但是教師道德在社會道律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特殊和重要,更是不容忽視的。道理很明顯,教師的職業活動不是一般地與人打交道,而是培養人、教育人。韓愈指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傳授為人之道,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教書育人,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寫道:“你們不僅是教課的老師,也是培養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導師和道德教員。”事實正是如此,教師的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調節范圍,調節手段,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其他職業道德不可比擬的。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在社會道德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師道德在道德結構中的重要地位,這種特殊性是通過教師道德的作用具體地體現出來的。
首先,教師道德在進行道德教育形成新一代社會主義道德品質中有著重大的作用。我們知道,人們道德品質的形成從根木上說來,它不能靠歷史的道德傳統習俗的感染而成,也不能由社會經濟發展而自發的產生,而是要通過教育從外部撇輸。從縱的角度看,人們在不同的時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也不同,譬如,兒童時期主要接受家庭教育;青少年時期主要接受學校教育;成年時期主要接受社會教育。每個時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主體都是不同的。然而縱觀一個人的一生中的這幾個時期,從生理學和心理學上看,青少年時期正是一個從小學到大學畢業,世界觀和人生觀逐漸趨于成熟時期。因此這段時間里接受系統化,規范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占希臘的著名唯物主義哲學家德漠克利特說的好:“教育改造了人,在改造人的同時,建立(人的第二)本性。轉引自(教師道德》第12頁]。而要對學生實施道德教育,教師必須”言傳”,教導學生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惡的,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如果不指出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正確的;什么是值得贊揚的,什么是羞恥的;·一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他(指教師)就無話可說,無事可做”。(柏拉圖:轉引自(教師道德)第3頁)而要如此,教師首先必須明辨善惡是非,具有正確的道德觀念。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師還必須“身教”,正人先正已。教育者必先修養和鍛煉自己的品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這就要求教師在道德品質方面,能夠成為學生的表率,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模范行動去教育感染學生,真正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我們必須懂得教師的思想、感情、育語、行動,對學生時時,處處起著耳需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據國外調查材料證明,教師的性格特征和學生的性格特征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如:精力旺盛,反應質為0. 46;好交際,反應質為0. 40;團結,反應質為0. 34,固執,反應質為0. 33。這一切都充分證明,教師道德在形成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的優秀道德品質方面有著十分重大的教育職能。
其次,教師道德對社會主義新型社會關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歷史唯物主義告訴人們,任何一種社會關系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宗教等各種關系。社會關系中的諸因素在社會關系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在原始社會,道德關系在氏族內部關系中處于主要地位;進人階級社會則被政治、法律等關系所取代而處于從屬的地位。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建立,道德關系將逐漸加強,最終將上升到主導地位。任何一種道德關系總是一定的社會關系的表現形式。社會主義新型道德關系的建立無疑將對社會主義新型社會主義關系的建立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教師道德在這一點上恰恰表現出它的重要作用。第一,教師道德調節的范圍十分泛,它作用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而。教師道德內容告訴我們,教師道德調節的范圍,除學校內部的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同事,教師與學生集體,教師與學校領導這些關系之外,還包括教師同社會、教師同學生家長等一些關系。因此教師道德不僅對學生道德產生影響,而且還通過學生對家長以及社會的道德風貌產生影響。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教師道德調節的范圍幾乎涉及到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教師道德作用范圍的這種廣泛性必然對社會主義新型社會關系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第二,從縱的角度看,教師道德對社會的影響也是深遠的。教師道德在履行道德教育的職能時他的主要對象是青少年學生。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如果我國各級各類學校里青少年都經過良好的道德教育,都成為道德高尚的有修養的人,那么整個社會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實現就會大有希望,同時也必然為社會主義新型的社會主義關系建立帶來美好的前景。第三,教師道德在改善不良社會風氣中的積極作用,也必然為社會主義新型社會關系的建立創造條件。社會的現實生活告訴我們,生活中什么東西都有,有舊的東西,也有新的東西,有符合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也有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有好的社會風氣。也有不好社會風氣,因此,必須積極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而“幾十萬教師—這是一種推動工作啟發人們思想,同目前群眾中還存在著的偏見作斗爭的機構”(列寧:見(列寧選集)第四卷第368頁)教師道德在履行道德教育的職能中不僅能夠及時糾正不良風氣對學生道德的影響,而且能夠使學生逐步產生出正確辯別,認識和白覺抵制戰勝各種不良影響的道德覺悟。這對社會主義道德的建立,社會主義新型社會關系的建立無疑將是十分有益的。
[關鍵詞]道德 道德教育 人的本質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0)03-0056-03
從人的維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的本質體現,也是道德教育真正體現其價值和意義的關鍵所在。道德教育需要從人的維度出發,在實踐中、生活中回歸其本真。
一、從人的維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本質的要求
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動現象的重要形式之一。道德教育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這是由道德的本質所決定的。
首先,道德產生的前提是人的需要。道德是人們之間利益關系的反映和體現,從其深層本質來看,它是人類需要的產物。“社會進步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原因:生產力的推動、需要和利益的驅動、人的能動性創造活動。”可以說,需要是人類社會發生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它不僅是人的一切行為和活動的原初動力,也是人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源泉。在人的生命發展過程中,人的需要形成了~個從低級到高級的復雜系統,人類在處理這些需要和關系的過程中構成了人的社會。同時,人的需要也構成了社會矛盾。人類在生產和生活的實踐過程中,有為了滿足個體與群體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有協調相互關系、實現社會穩定與和諧、求得共同發展的人類共同需要,還有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個體自我需要。但是資源、技術、時代的局限性客觀上不能完全滿足人類的所有需求。這樣,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時空和資源的有限與人的發展需要的無限形成了不可調和的沖突。而只有調和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才能成為解除人類發展障礙的有效辦法,道德就是應這種需要和矛盾而生,因此,有限的利益與無限的需要之間的矛盾是道德產生的前提。可以說,沒有需要就沒有矛盾和利益沖突,道德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其次,道德產生的根源:人的本質。人在本質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這種本質屬性在實踐活動中展現開來就表現為“能動的自然存在物”、“社會存在物”、“有意識的類存在物”。人首先是一個自然存在物,保持自己的生命力是人的首要歷史活動。生命力的保持和發展形成了人與人之間各自對利益的追求。為了生存,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往成為必要,社會在交往中形成,人的社會性也開始形成。與此同時,利益分配與矛盾也相伴而生。如果這些矛盾沖突過于激烈而毫無調和的余地,人類勢必同歸于盡,所以,規范和約束成為人類繼續生存的必要前提,這個時候道德就出現了。同時,人又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人類具有這種能預見矛盾和處理矛盾的生命意識,這種意識使人具有了超越自然生命的價值生命。這種有價值的生命意識就是人的生命本質的關鍵條件,是人面對生命限制與困境時對自身自然屬性的超越。這種超越使人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實現自我生成和自我實現,不斷地推進著人的價值生命盼提升。
第三,道德的本質:人之為人的存在。人具有能動性,人能動的改造主客觀世界,讓世界為我而存在。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上,這種主觀能動性就體現為制定一定的規范來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矛盾。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德產生于人。同時,道德又給予人以人之為人的確證。“如果一個人真正盡自己所能,努力從事文化建設并在道德實踐中展現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
那么,生命的終結對他來說并不意味著走向虛無,因為他的生命和人格早已與文化生命融合為一,并隨著后者的延續而獲得永恒的意義。”也就是說,人的道德賦予生命以意義,它將人的生命和人格與人類文化融為一體,實現了人性的深度內涵,從而完成了自我實現并超越了個體短暫而“弱小”的生命存在。“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礎則是人類精神的他律”。這種“自律”就是人的本質的確證。所以,道德是人的生命的展現,是人之為人的存在。
二、從人的維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內在要求
道德教育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馬克思指出,“一個種的全面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人的發展的全面性不僅僅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還要包括人的個性和能力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道德教育就是為了生命的教育,它的意義不是在于使人獲得死的知識,懂得教條的規范,而是在生活的感悟與文化的陶冶中,在對社會與人生的不斷反思中獲得人生的全面體驗,進而感悟生活,感觸生命,在陶冶自己的人格和靈魂中達到“全面喚醒”的高度。道德教育在這層意義上講就不再是道德知識的循循善誘,而是在于對自然、社會、人生的體驗與覺悟的指引,在于對人的情感的熏陶、人格的進化,在于將人導入意義的世界。在這樣的境界中,不僅喚醒了人的生命感、價值感、自我感,而且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融為一體。個體超越了他的狹隘性、片面性而達到了人的全面性、豐富性。
道德教育是生命的展開與提升的過程。道德教育就是對生命中善和幸福的追求,這種追求就是生命的展現過程。“作為自覺地能動的社會主體,人在本質上是追求自由和創造的生命存在。”因此,人的生命價值在于人是一種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存在,它牽涉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價值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道德教育就是對生命的追求,就是個體生命在尋求精神家園的過程。在這條追尋生命意義與本質的道路中,個體生命擺脫精神的空虛,擺脫自由的恐懼,不再逃避自由,而是逐步走向自由,創造著“屬人的世界”。這個世界的基本任務不僅僅是認識和改造自然世界,還包括體驗社會的道德、藝術、文化,以及通過人與自然、人與人的交往達到人格的構建。這就是道德教育的價值所在。美國著名道德哲學家弗蘭克納指出:“從道德上講,任何道德原則都要求社會本身尊重個人的自律和自由……道德的產生是有助于個人好的生活,但不是說人是為了體現道德而存在”。這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驗歷程,也是個體生命展開和成長的歷程。
道德教育創造著未來生活的圖景。既然人是道德起點和本體論依據,那么道德教育就應該在引導生命獲得意義的維度去把握。馬克思指出,動物和它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他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人的生命意識使人具有了超越自然生命的價值生命。也就是說,“人總是不滿足于現狀,總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改變現有的生存狀態,作為一種應然性而存在。”對于人的生活而言,
不存在永恒的現實生活(現實生活短瞬即失),只有永恒的可能生活,現實生活只是通向未來生活的一個“驛站”,是未來的一個必要
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因此,道德是對可能生活的一種把握,它反映的不是“實是”,而是“應是”。道德的這一特性也必然規定了道德教育超越性的本質,規定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創造一種可能的生活。這種可能的生活,
反映了人的一種理想,是和睦的生活。因此,超越性的生活不是一種“圣人”的生活,它是現實中“平民”的生活,它首先關注于人的當下生活的需要,用價值理想引導、改造現實的生活,從而導向新的理想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從根本上講是對現實生活適應基礎上的超越。
三、當下道德教育存在的誤區:“人”的缺失
(一)在個人與社會關系中道德教育忽視個人的價值與意義
長期以來,傳統、片面的社會本位主義一直影響著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教育理念,加之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背景下,個人對國家。集體服從的價值導向,道德教育在價值取向上完全忽略了個人的地位,忽視了個人的價值。馬克思指出:“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為一個個體,成為一個現實的、單個的社會存在物。”個人是社會形成、發展的最基本要素,沒有個體的人也就沒有社會的存在。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只重視社會而忽略甚至是否定個人的價值是一種片面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不僅抑制了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更重要的是這種無視人的價值的虛假集體主義會阻礙社會和諧、健康的發展。
(二)在目標上道德教育忽視對人性的培養和關懷
“人”的缺失在道德教育中的主要體現就是漠視人性。“榜樣道德”一直是我們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我國,社會宣揚更多的是一種高標的道德,是一種舍己為人、自我犧牲、高尚的超道德行為。我們不能忽視這種高尚的道德榜樣的表率作用和導向作用,但是,一味提倡犧牲個體自由和個體生命是不是道德教育的最終目標?雖然道德教育以關心和愛護他者(他人、社會)為起點,但是道德教育的終點卻是對“我”的生命本質的確認和培養。因此,受教育者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道德教育的目標,即在道德教育下實現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控制。道德是人的本質展現的一個重要層面,如果在道德教育中忽視人性的關懷和培養,那么這種道德教育就是虛假的道德教育。
(三)在方法上道德教育脫離人的生活而以灌輸為主
在生活實踐和生產實踐中,人創造著人的社會和歷史,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現,只有在生活和生產中才能找到人之為人的確證。道德是人之為人的體現,因此道德教育應該以生活為出發點,同時也應該以生活為歸宿點。長期以來,我國的道德教育一直是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內容上更多的是國家的政治思想的傳遞。雖然道德教育不可避免的要有政治思想的學習和培養,但是政治思想的學習不是道德教育的惟一內容,道德教育還應該包含對個體生活的教育和引導,即道德教育應該是政治性和生活性的統一。在方式上,道德教育以灌輸為主。這種教育方式“以道德的外在約束性代替了道德的價值主體性,以道德的約束和規范性取代了它固有的引導性和創造性特征,以道德是人類對外部世界的一種特殊把握方式的認識,掩蓋了它同時是一種人把握自身、提升自身的特有方式這一內在化特征”。道德教育從關注生活出發不僅是對道德教育的內容的豐富,而且在客觀上避免了單一、線性的灌輸式教育方法,因為生活本來就是實踐的過程,道德教育回歸生活就是在實踐中培養人、教育人,最終實現人的德性的提升。
四、道德教育實現的新途徑
既然道德指向人,道德教育指向人的生命,道德的實踐層面就不能人為地在生命和道德之間制造摩擦。要想實現道德教育的內在和諧,即與生命的和諧,道德教育指向的應是追求生命意義的人。只有在人的維度中,在人的生命視野中,道德教育才能回歸本真。
(一)道德教育要指向人,指向人的生命
首先,要尊重與呵護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為生命服務的,是對生命的一種“特殊關懷”,這就意味著教育和道德教育不能體罰、虐待生命,不能讓生命工具化。如果教育背離了這一基本價值,體罰、虐待生命,就會在折損生命的同時使自己失去合法性,失去生命依據。生命是多層面的,完整的生命應該是身體、心理、精神(道德)為一體,因此,對生命的呵護理所當然地包括對受教育者心理和精神的呵護。其次,要有適當的約束。對生命的尊重與呵護不是對生命的放任,而是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包含著對生命的約束。道德教育對生命的合理約束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道德教育作為一種生命呵護方式直接約束受教育者的行為,第二個層次則是教會受教育者自我約束。前者是道德教育的“禁止”,即通過紀律和制度等方式調控人的行為,避免生命陷入危險。后者則是教會人自我約束,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不當行為對生命的損害。
(二)道德教育要重視個體的價值
道德在本質上是個體的德行,道德教育只有成為個體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須和受教育者的個體經驗相接近,融入個體生命的成長歷程。道德教育在本質上不僅是實踐活動,而且是精神的和心靈世界的活動。道德教育在激發、幫助生命追求意義的過程中必然會在個體心靈深處培育道德的花朵,這正是道德教育的追求。因此,只有觸動心靈,引發生命感動,引領精神成長,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育。缺乏相互尊重、互動對話,單方面板起面孔說教,機械地傳授思想道德知識的做法,不符合道德的本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