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數字教育資源的管理

數字教育資源的管理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08 15:32: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教育資源的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數字教育資源的管理

篇(1)

關鍵詞 數字教育資源 共享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從目前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的現狀以及數字化教育資源處理技術數字化、信息傳輸網絡化、學習資源系列化、處理方式多媒體化、使用過程智能化和資源建設可操作化的特點來看,數字化教育資源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如何實現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高等院校是一個對數字化教育資源需求量非常大的群體,是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的中堅力量,為了推進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對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機制進行探討。

1 概念的界定

目前,對于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概念還沒有一個完全一致的界定。李克東教授認為:“數字化資源是指通過數字化處理,可以在互聯網或電腦上運行的多媒體數據。它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創新的方式來搜尋和處理信息,從而使得數字化學習成為可能。數字化資源包括數字音頻、數字視頻、多媒體軟件、CD(DVD)-ROM、電子郵件、網站、計算機模擬、在線學習管理系統、在線討論、數據庫等等。數字化學習資源是數字化學習的關鍵,它可以通過教師開發、學生創作、網絡下載、市場購買等方式獲取。”數字化教育資源可以看成是教育資源經過數字化處理后,可以在互聯網或電腦上運行的多媒體材料,它與數字化資源一樣存在多種形式。

“機制”一詞起源于機械構造理論,后來用以說明事物各有關部分在一定功能與結構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內在活動方式,以及事物各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因此,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即為校際間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的方式和過程。它包括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的技術與理念、規范與標準、組織結構、激勵機制、知識產權等各個方面。

2 建立共享聯盟,實現資源共享

中華學習網首席執行官黃波在資源建設與共享——國內外經驗與實踐的案例分析中提到:“很多院校都在建自己的資源庫和技術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大多各自為陣,缺乏共享機制,讓各院校盡快的用大家共享的資源,盡快實現全民教育信息化發展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共享的實施離不開一個好的管理團隊,所以我們首先要建立一個組織——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聯盟(digitizati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alliance of universities,DERSAU),借鑒CORE,聯盟中的每個高校都是其成員。本組織為非盈利機構,是區域性大學的聯盟。以促進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

一個組織,想要好的發展,必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聯盟的成員必須嚴格地遵守相關制度,如果在數字化教育資源開發的規劃、組織、體制和資金上都是條條塊塊、各自為陣,很難使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共享持續發展。所以聯盟應該建立相關的部門,對聯盟的各項工作進行管理并承擔相應的責任,例如成立資源部,進行資源的收集與管理;成立網站部,進行聯盟網絡平臺的開發與維護等等。

聯盟的經費可以是政府或學校贊助;申報項目資金;聯盟成員會費;培訓服務及其他收入。聯盟須展示聯盟成員的資源和成果;可以優先、免費使用聯盟的資源,并能得到技術支持;參加項目開發和教學研究;有監督權、選舉權。聯盟成員必須遵守聯盟章程;在使用聯盟推薦的資源時,須遵守知識產權方面的政策法規;按時交納會費。

在DERSAU建立的基礎上,我們從理念共享、技術共享、標準和規范的統一、共贏機制、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激勵機制來討論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機制的若干問題。

2.1 共享相關的理念與技術

在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的過程中,需要統一聯盟中各成員的理念。聯盟管理理念、教育資源數字化理念等等。應該說,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這些理念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仍然存在著不少舊的理念。比如一些成員對于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興趣濃厚,但對于教育資源共建就不那么積極了。但是,沒有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共建,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的資源共享。因此,需要所有的聯盟成員都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投身到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的組織網絡中去。

在共享機制運行的過程中,應該加強理念的共享,不斷更新觀念。當然理念的共享必須有相關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通過一些獎罰策略來推進聯盟成員的理念共享,能在共享的過程中得到碰撞,從而推進聯盟管理、教育資源數字化的不斷創新。

一個理想的資源共享體系應類似當前的Web服務,為用戶提供完全透明的環境。對用戶來說,它把眾多同構、異構的資源整合成了同構的虛擬環境。因此,實現基于網格技術的虛擬資源共享體系,我們應該共享技術。一個完善的資源共享平臺的架構,需要運用的大量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所以技術的共享,對于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的最后實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2 遵循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目前,資源數字化標準包括:資源編碼相關標準(字符編碼標準、靜態圖像資源編碼標準、音頻資源編碼標準、視頻資源編碼標準);資源組織標準(SGM、HTML、XML)、資源描述框架RDF)、資源描述標準(機讀目錄MARC、都柏林核心元數據(DC元數據)。由此延伸出來的標準規范更多。可見,我國數字化信息資源標準、規范混亂、多元,對資源數字化時依據的不同標準導致資源應用方式的五花八門,給學習者帶來了不便,也給資源的管理、整合以及數字化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它制約著信息資源數字化的建設,因此,必須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只有遵照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才能實現資源內容的相互操作和交換,達到共建共享的目的。這也是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和使用的基本保證。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蔣穎、彭緒庶主持的院重大課題(B類)“資源數字化標準問題研究”對資源數字化標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基于我國數字化資源標準混亂、多元的現狀,為了更好地實現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共享,DERSAU應該在聯盟內部使用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2.3 設立共贏的機制與活動

DERSAU對聯盟成員的有效管理和組織,節約了項目開發的時間并且避免了數字化資源的重復開發,達到了資源的優化組合,使數字化教育資源開發的效率和效益都明顯提高。

這是非常好的管理制度,是一種可以達到共贏的共享機制,聯盟成員會有更大的收獲:作為合作伙伴,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參加相關的活動,可以在活動中以各種方式發表自己的意見、建議和評論,這是起碼的利益;聯盟成員可以參加聯盟舉辦的一系列相關活動,可以有與聯盟成員直接交流的機會,可以在聯盟網站上找到聯盟每一個成員的貢獻;能提出和實施一系列與數字化教育資源相關的合作計劃和項目,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聯盟(DERSAU)將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協調作用,它把投資者、項目計劃者等利益相關方聯系到一起。

2.4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是從智力創造性活動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權利。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給知識產權的保護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中,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信息化法律體系相當不完善。由于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數字化信息資源知識產權保護有關的法律和法規的形成和立法過程也應隨之加快,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需要。在資源數字化建設之前,對已有知識產權的信息資源,需要協調各個方面,避免侵害他人的知識產權;另外,教學資源數字化過程中又形成了新的版權,還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為了保護知識產權不受侵犯,僅僅依靠法律和行政手段是不行的,我們還應該加強網站的安全維護并利用先進的技術來改善網站的安全性。目前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技術實施來進行數字化信息資源的知識產權保護:數據加密技術與軟件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認證技術(CA),數字簽名技術,數字水印和數字指紋,移動 Agent技術,訪問控制技術等等。

2.5 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要高效、持續地發展,就必須采取一定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首先要體現公平的原則,要在廣泛征求聯盟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可行而且有效的,并且適合聯盟的機制,該機制的動機,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和長期堅持;同時結合考核制度,它可以激發聯盟成員競爭意識,從而產生勤奮工作的驅動力,充分發揮聯盟成員的潛在能力。最后,機制的制定要體現科學性,即要達到工作細化的目的、聯盟系統必須全面分析收集和激勵的相關信息,全面了解每個成員的需求和工作質量是好還是壞,不斷根據情況的變化,制定了相應的政策。

DERSAU通過建立評估中心,制定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建設的評估指標體系,對各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單位的數字化建設狀況進行評價,然后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來推動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共建與共享。例如以高校參與聯盟活動的資源“共享量”作為主要考核機制(共享量指參與資源共享的受益人數與時間的乘積),并根據評價的結果采取一定的形式(如頒發榮譽證書、給予獎金等獎勵方式)給予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的優秀高校以獎勵,從而刺激其它高校、單位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的積極性。同時,還可采取目標激勵的方式來刺激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建設。有競爭才有活力,有競爭才有發展。激勵機制的建立,使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建設體系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促進了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彭緒庶,蔣穎.資源數字化標準問題研究[M].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3.

篇(2)

關鍵詞: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共建共享;運營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8-0141-03

隨著以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特別是WEB2.0后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趨勢,云計算、移動化、社交化、大數據等技術層出不窮,信息技術正在推動社會的變革和發展,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可以說,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已成為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今年3月,教育部還專門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的建設程度決定教育水平的質量,而教育資源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隨著數字校園的建設和實施推進,教育領域對數字化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然而,從曲靖市目前教育資源共享和使用的情況來看,雖然教育管理部門和部分學校建立了教育資源中心,但由于“教育信息資源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嚴重”[1],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存儲分散和各個系統之間不具備互操作性[2],而且學校通過購買等方式建設的教育資源形同擺設,沒有發揮實際作用,使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存在很多問題。能否實現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有效共享,已成為教育信息化順利進行的重要制約因素[3]。因此,論文主要從曲靖市現行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和存在問題入手,針對曲靖市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的難題,提出整體規劃、分布實施、共建共享的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模式,為教育信息化建設中教育資源共享提供參考。

1 曲靖市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1.1現行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模式

時至今日,曲靖市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和應用還處于發展階段,沒有全面推行,經查閱相關文獻得知我國的信息化教育資源的建設都還處在發展階段,沒有形成統一的教育資源庫建設模式[1]。邊遠地區農村中學連網絡基礎設施都沒有建設,更談不上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了,條件較好的城區和部分地區學校建立了自己的資源庫,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歸納起來,這樣的共享模式是在市、縣、學校等機構組織建立資源庫中心,然后這些組織再把資源配送到需要資源的老師和學生那里,形成單向的共享模式。這種共享模式如圖1所示,以行政區劃為主體,從上到下配送。

曲靖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剛剛起步,許多學校都只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門戶網站建設,初步形成數字化校園雛形,政策扶持力度和制度建設上仍相對落后。據調查,學校一級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基本沒有資金支持,國家對邊遠落后地區教育設施支持都是以實物的形式發放。因此,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的建設只能在條件較好的學校和市、縣教育主管部門進行,從而形成如圖1所示的資源共享模式。大多數學校都是調動本校教師的積極性,把平時積累的優質資源保存起來,交由專職人員管理,統一存儲在學校的服務器上,以便老師和學生共享,這是學校實現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的主要方式。

1.2現行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存在的問題

1.2.1單向垂直的共享模式不能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的一個目的就是發揮資源的時效性,老師學生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需要時能從資源中心獲得。然而,從圖1的共享模式來看,雖然教師和學生可以從本校的資源中心下載一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需求,但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學校采取的是以購買方式或從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那里獲取資源的方式來建立資源庫,往往容易造成共享資源內容和教學內容不一致,共享資源不能為教師靈活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提供幫助。這種共享模式是單一的從上到下的強加式的模式,把資源的使用主體(教師、學生)和資源的提供者(企業、公司、學校)完全隔離開,兩者缺乏溝通和合作,導致資源內容和教學實際脫節。一方面,教師學生確實需要大量資源但找不到適合的,另一方面,市、縣和學校也花費不少資金建設資源庫,但這些資源卻不能滿足老師和學生需求。

如何保證開發的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滿足教學要求的科學性、教育性、時效性和地域性,滿足教師因材施教的個性化需求,緩解新形勢下的供需矛盾,已經成為制約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有效利用的瓶頸。曲靖市當前的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模式顯然沒有解決這一問題。信息環境下教學要發展,教育資源必然走共享之路,這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發展趨勢,必須在這方面加強研究,提高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

1.2.2資源重復建設、浪費嚴重。不論在哪一級,資源的建設都各自為政,上下級之間和橫向之間不互通,學校沒有及時了解其他學校和部門資源庫建設情況,也沒有對本校教師和學生做需求調研,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建立學校的中心資源庫。縣教育管理部門也簡單地按上級要求,不對其他同級教育部門的資源建設情況和所屬學校的資源建設情況以及對資源的需求做調研,按他們的理解實施資源庫建設,不管有用與否。市級教育管理部門更是沒有充分考慮建設資源庫的價值,而是隨波逐流,沒有目的地建立資源庫。這種方式構建的資源庫沒有發揮資源共享的效應。

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沒有整體規劃,沒有對建立資源庫進行可行性分析和經濟價值分析,也沒有指定計劃如何實施,而是在數字化校園的大環境下不得不進行資源庫的建設。采取購買方式建立的資源庫存在如下問題:質量不能得到保證,除非信譽較高和責任心強的公司和企業開發的教育資源;通用性差,各個系統實現技術不同,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兼容性差,沒有統一的使用接口,不同資源庫之間無法互操作,無法形成統一平臺,共享度低,使用不方便[5,6],導致這些資源形成“資源孤島”;重復建設,各部門和學校有可能購買到重復的資源,造成資源浪費;受知識產權保護,購買的資源是有償服務的,商家授權使用的用戶數或使用單位有限制,優質資源不能充分利用,但又要保護開發者的合法權益,兩者是相互關聯和矛盾的[5],如何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成推進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的一個關鍵問題。

1.2.3管理不合理和不科學。這種集中式的管理方式不方便資源使用者的意見及時有效地反饋到開發者那里,對資源做相應修改。此外,當教學大綱或教材發生變化時,資源也應相應的調整,而現行的資源共享模式,使用者和開發者之間是脫節的,也無法解決資源及時更新問題[4]。這種管理缺乏政策引導、激勵、督促和規范,就是單一的從上到下的管理,每個資源庫自成體系,只對上級負責,處于自發和無序的狀態[5],這種管理方式極不科學,不利于資源共享的健康發展。資源建設只有上級指揮下級如何建設而沒有聽取下級的建議,雙方信息不對稱,上級憑自己的突發奇想構建的資源根本對老師和學生不起任何作用。為了有效促進資源共享,必須改變這種格局,教育領域上下級互通信息,互相促進,共同建設資源庫。

1.2.4運行機制不合理。資源共享的實質是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從社會層面上來看是節約社會資源,因此,經濟效益增長是一個出發點。然而,現實往往是資源開發者想通過較少的資源獲取最大利潤,而資源使用者想以最小化的投入得到最大化的資源,這兩者之間也是互相聯系和矛盾的。現行的運行機制只把已有的資源強加給使用者,甚至有些是付費使用,而不管這些資源是否適合他們。當出現上述的矛盾時,要么讓使用者付費,要么不購買,這種運行機制打擊了使用者的積極性,花錢買不了想要的資源,當然沒有人愿意使用共享資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沒有一套有效的機制保證這兩者之間可持續發展。

總之,上述種種問題已嚴重制約曲靖市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進程,與國家的發展思路是不協調的。如何在經濟投入教育領域有限的條件下,利用當前數字校園環境構建行之有效的模式實現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進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 曲靖市數字化基礎教育共享模式

根據曲靖市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師生信息技術能力和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提出曲靖市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要按整體規劃、分布實施、共建共享的模式進行。長期來看,資源建設要具有前瞻性,既考慮各地區、各學校等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同,又要兼顧以統一方式建設的資源庫具有擴展性,所以要從長計議,徹底規劃曲靖市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藍圖。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分布實施,建設過程中用戶也可以是開發者,形成共建共享模式。利用現有數字校園環境和規避前述問題得到構建模式如圖2所示。

圖2中,資源庫的存儲還是原來的市、縣、學校三級模式分布式存儲,現在這三級存儲之間是互聯的,不是以前的從上到下的單向方式。而且這三種級別的資源庫都集中在曲靖市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平臺中索引,所以用戶只需訪問統一地址就實現了全市范圍內的資源共享。這樣不論哪兒的用戶,使用的是同一個平臺,該平臺好像專門為自己服務一樣。

曲靖市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管理平臺屏蔽了系統的差異性,用戶使用的是統一界面,資源的存儲對用戶來說是透明的,用戶不管資源存在哪一級服務器,也不管如何存儲,只關心使用。任何地區的用戶可按相關學科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源,把自己的資源按相關標準形成后上傳到服務器即可。實質上,資源還是按三級模式存儲,但對用戶來說,就好像一個龐大的服務器,而不知它在哪里,除此之外,用戶所有的操作都在該平臺上完成。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也是通過該平臺和資源開發者聯系的,把按用戶意見修改完善的資源進行更新,各級管理人員和學校用戶在統一平臺上操作,所有的操作結果都通過該平臺顯示。

用戶、各級教育管理機構負責人、學校負責人都使用相同平臺進行資源查詢、上傳、更新和下載,系統自動進行資源和其他數據的信息流轉,對所有用戶而言,面對的只是一個應用系統,從應用角度來說,資源共享簡單易用。人人都可使用,人人都可參與,人人都可建設,形成了共建共享模式。

3 結語

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是響應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的號召而勢必建設的項目。科學合理地利用成熟的信息技術和已有數字校園基礎采取正確的策略進行整體規劃、分布實施和共建共享的模式構建的曲靖市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體系滿足本地各方人士的需求。曲靖市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搭建使資源共享應用簡單實現,但如何建設優質資源仍是一個難題。期望通過教育資源共享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使教育資源的建設不斷社會化。實現曲靖市數字化基礎教育資源共享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論文敘述的構建模式和運營機制旨在為曲靖的教育服務,當然,也希望此舉能為其他資源共享提供參考和示范。

參考文獻:

[1]熊才平,朱愛芝,黃萍萍.教育信息資源“區域共建共享”開發應用模式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0,16(2):41-44.

[2]趙厚福,祝智庭,吳永和.數字化學習資源共享的技術標準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0,(6):66-69.

[3]高鐵剛,張佳,馬鑒.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資源共享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6):70-74.

[4]張雪,張立國.信息化教育資源區域共享模式的構建[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1,25(2):113-116.

篇(3)

關鍵詞 互聯網+教育 教育信息化 數字教育資源 均衡發展

信息技術的全面滲透以及在國家所倡導的“互聯網+”社會發展前提之下,“互聯網+教育”必然成為當前社會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主旋律。而且在這種社會背景和教育背景之下,數字資源的廣泛使用和各種學習媒體的大眾化,必將深刻地影響教育的發展,引起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組織形式的改變,甚至不久的將來會在教育界引起一場革命。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非常時期,今后一個時期,特別是“十三五”建設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期,這對我國各級各類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和數字資源的有效利用及快速推進等方面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這也是繼續深化數字教育資源在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的關鍵期。面對農村小規模學校在我國基礎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和發展問題,利用數字教育資源項目的建設來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育質量,解決城鄉數字教育鴻溝,促進義務教育以及農村教育的均衡發展是一個新的突破口閉。因此,繼續深化農村小規模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建設不容懈怠。

一、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字教育資源建設的現狀

自從《關于全面啟動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通知》頒布之后,全國28個項目省份開始響應,各地積極主動、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和數字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首先,開齊了國家規定的課程;其次,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后,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開拓了視野,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安徽和湖北等地探索了同步課堂、傳遞課堂等針對教學點的教學組織模式,中心學校或縣鎮學校教師通過視頻互動方式為教學點學生開設過去無法開設的國家規定課程;貴州印發文件指導全省教學點開展資源應用;海南組織全省教學點應用現場觀摩活動;福建、寧夏等地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向教學點無償發放優質資源;河南建立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支撐平臺”提供適用本地教學需求的配套資源;甘肅、寧夏舉辦了送教下鄉的活動,對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字教育資源的建設和投入使用進行思想指導和技術扶持;四川萬源市在探索實踐中形成了“人停機不停,師生堂堂用”的局面。各地自創模式、普及應用,對促進“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全面實施做出積極努力。

盡管數字教育資源的使用在農村小規模學校初見成效,但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技術領域內作為一項剛起步的新生事物,在建設和發展運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難題,但是要實現數字教育教學在農村小規模學校健康、科學、持續的發展,必須解決好當前數字教育資源在踐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1.教學點數字教育設施配置不理想。經費問題受到限制

首先,各個教學點配置好所需的信息化多媒體設備是進行數字化教育的基礎,其核心問題在于網絡是否暢通無阻,如若不是,則優質教育資源就不可能達到共享的效果。但我們發現這些處于偏遠地區學校的多媒體設備五花八門、來源不齊,而且使用問題也比較大;同時寬帶也沒有完全開通,有些開通了寬帶的地區網速也比較慢,基本無法進行教育教學。還有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區因為開通寬帶需要學校獨自承擔鋪設線路和維護費用,因而也沒有開通,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數字教育資源的建設。其次,在一些學校多媒體設備安裝良好、網絡暢通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充分利用網絡優質教育資源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在使用示范課程時發現,示范課程既無法在線看也無法下載,必須進行注冊,更有甚者都不知如何使用。由此可看出,優質教育新資源并沒有得到合理的應用。最后,就是關于經費的問題。由于各個學校多媒體使用的電費、網費都要學校自己承擔,為此有些學校的信息化教育流于形式,有名無實,這也是一些教學點無法安裝寬帶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數字教育資源的建設。

2.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教師培訓缺乏實際操作方面的內容

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教師的信息化培訓是決定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能否充分有效利用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在進行教師信息化培訓過程中,由于數字教育資源在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中缺乏經驗,沒能把握住教師信息化培訓內容的側重點,進而使得農村教師的信息化培訓流于形式,沒有達到應有的目的。其主要問題在于對教師進行信息化教育教學的培訓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和指導思想方面的培訓,而忽視了實際操作方面的內容,進而使得教師的信息化培訓脫離了實際操作。其結果便是教師在培訓之后并沒有真正學會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反倒感覺使用多媒體進行教育教學難度太大、對教學沒有太大的幫助。由于教師信息化培訓沒有真正落實而流于形式,致使一些本來就不愿意使用多媒體授課的教師嚴重喪失了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熱情,從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數字教育資源的使用頻率,造成了優質教育資源的浪費。

3.教學點教師對使用數字教育資源缺乏興趣。數字教育資源應用能力低

由于地理環境的局限性,偏遠地區教學點條件艱苦,缺乏優秀教師,師資問題比較多:如老齡化問題、興趣問題、低學歷問題、配置不合理問題、信息素養低等問題,這些都嚴重阻礙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有效、合理、充分的利用。首先,教學點師資問題的薄弱性是農村教育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再加之許多客觀原因,山區教學點極其缺乏優秀的年輕教師,主要還是由代課教師、轉正教師以及大專畢業生構成。因此他們與正規的師范類本科畢業生具有本質上的差別,他們缺乏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以及能夠滿足與信息化教學相對應的學科基礎。同時對信息化教學缺乏熱情與興趣,面對新生事物不夠積極、不愿意去學習,在教學方面更加注重講授。其次,教學點教師的數字教育資源應用能力低,這主要是由于其教學點教師配置不合理所引起的網。其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缺乏正規院校畢業的年輕教師,他們的專業知識、信息化教育教學的技能都比較全面,可以給教學點帶來新的理念,促進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的發展;二是教學點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語文和數學教師比較多,而英語、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教師則嚴重缺乏。

4.教學點信息化教學設備缺乏專業維修的技術管理人員和指導人員

從目前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項目的建設來看,其共同的不足之處是每個學校幾乎都沒有專業的多媒體設備維修人員。所以每當教學點遇到多媒體設備的維修問題時,學校便只能上報教育局委派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處理,或者停用。根據案例中農村教學點多媒體的使用情況來看,各教學點的信息化教育設備都缺乏這類人才的引用,不能保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及時、有效、充分地利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

二、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字教育資源建設的改進策略

以目前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建設中所出現的問題為研究對象,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地分析、討論,從而研究出相應的改進策略,是當前深化和持續發展數字教育資源建設項目的必要舉措。面對基礎教育數字教育資源在建設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我們不僅要嚴格按照國家項目的實施要求,同時也不能忽視在利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有效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思想的重要性。有效結合數字教育資源在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的政策依據與理論依據,聯系實際,把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在建設中所出現的問題作為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持續深化數字教育資源項目的建設,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從而研究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1.加強農村各教學點教師使用數字教育資源的思想觀念

加強教師積極使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的思想觀念是數字教育資源充分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對于那些年齡比較大的教師,他們對多媒體教學缺乏興趣,也不主動去嘗試,甚至都不愿意去學習多媒體的使用。還有些教師只在公開課或者評優課的時候才迫不得已去使用,主動性不夠。這一切教師的問題基本都可以歸結為他們對于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思想觀念不夠積極,總覺得利用多媒體進行教育教學耗時耗力,容易讓學生分心。因此,我們必須打破這種落后的思想局面,力促農村教師積極使用數字教育資源。

2.選擇性能良好、操作簡便一致的教育信息化設備

對于數字教育資源的設備問題,建議選擇其工作性能良好、操作比較簡便而且統一的信息化設備。尤其對于農村小規模教學點而言,盡可能配置新的一致的多媒體設備。統一的數字教育資源設備有利于教師之間進行使用經驗的交流,促進教師對教育信息化技g的掌握。操作簡單的設備可以提高教師使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同時操作簡單的設備也有利于信息技術比較薄弱的教師進行教學。尤其是在教師老齡化嚴重的農村學校,教師的信息素養不高,學習新技術的能力相對落后,因此操作簡便的多媒體設備也有利于這些年齡較大的教師學習和使用。

3.進行信息技術扶持,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針對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教師培訓缺乏實質性內容的問題,建議當地教育局加強實踐方面的培訓,只注重理論與指導思想的培訓是明顯不夠的,甚至可以說是膚淺的。數字教育資源建設項目的核心問題就是有效充分地利用比較前沿的信息資源,因此加強教師的信息化技術就明顯重要于其理論的學習。通過理論的學習,在實際的操作中掌握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對于這種操作技術比較強的培訓,應該力促一些專業人員到學校進行現場指導,開展實地操作演練。比如,近些年興起的送教下鄉,在一線教師隊伍中幫助教師進行學習。

4.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使用數字教育資源的積極性

充分調動起教師和學生使用數字教育資源的積極性才能進一步保證數字教育資源建設項目的真正落實,否則光有設備而無人使用,數字教育資源的建設也就流于形式,多媒體設備和優質教育資源也就造成浪費。鼓勵教師使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逐漸讓他們感受到使用數字教育資源所帶來的便捷和高效,從而充分利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大力發展農村小規模學校在“互聯網+”背景之下的教育信息化強度,促進農村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以便在長期的數字資源教育工作中可以與教師相互探討,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教學相長。同時,數字教育資源的大眾化也對于農村學生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變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篇(4)

關鍵詞: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18—0082—04

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和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和關鍵,為全面了解韶關市中小學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現狀,以期找出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思路,推進韶關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使數字化資源更好應用于教學中,2011年3月我們對韶關市中小學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現狀進行了調研。

一、調查問卷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方式,共開展了兩項調查統計工作,一是學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情況調查,二是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情況調查。學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情況調查面向學校行政領導,調查內容包括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資金情況、數字化教育資源來源和擁有情況、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環境情況,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7份。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情況調查面向一線教師, 調查內容包括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需求、獲取數字化教育資源主要途徑和影響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的因素,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93份。為使調查問卷具有代表性,按市區學校、縣城學校、鄉鎮學校2∶3∶5,高中、初中、小學2∶3∶5的比例發放問卷進行調查。為保證調研的質量,我們還對部分學校領導和教師進行了訪談。

二、調查情況分析

1.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資金情況

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資金來源如表1所示。從該表可以看出,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資金來源全部靠學校自籌,本級財政和上級財政投入比例為0。說明國家財政劃撥的經費用于學校正常運作上,在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方面基本上沒有投入。在學校經費日益緊張情況下,投入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是阻礙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的最大問題,這種情況從表2中非常清楚地體現出來,近三年數字化教育資源沒有投入的學校有67所,占調查對象的67%,有投入的學校30所,但其中有23所學校的投入在1萬元以下,這些數據既反映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資金嚴重缺乏的現實,又說明了學校數字化教育資源更新緩慢、內容陳舊的原因。

2.數字化教育資源來源和擁有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擁有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學校有46所,占調查對象的46%,但受建設資金的影響,很多學校只能自力更生去建設自己的數字化教育資源或沒有去建設數字化教育資源,這兩類學校有85所,占調查對象的85%。擁有10~100G及以上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學校有7所,占調查對象的7%,擁有10G以下1G以上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學校有39所,占調查對象的39%,沒有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學校有51所,占調查對象的51%。(見表4)全市中小學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總體來說規模小,部分流于形式,這反映了學校雖然開始主動去建設數字化教育資源,但對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的觀念和認識有待提高,對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和應用對學校發展所起的作用認識不深刻。這從訪談得到證實,部分學校存在升學率至上、急功近利的思想,缺乏對資源共建共享的各種應用、評價和激勵機制,教師缺乏對資源建設和應用的興趣和熱情,存在能避則避的心態。

3.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環境情況

通過“創強”和教育裝備建設工程,推進多媒體教學進入學校班級,全市“班班通”的情況比較理想,“班班通”平均率中學達到了124%,小學達到了38%。(以每三個班配備一間多媒體教室統計。)全市有290多所中心小學及以上學校接入韶關基礎教育專網,建有校園網的學校數量較多,建有完整校園網和簡易校園網的學校有77所,占調查對象的77%,說明教師應用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環境比較完善。(見表5)

4.數字化教育資源需求

如表6所示,教師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需求主要有論文、多媒體素材、優秀課堂實錄、試題、教學課件和案例。教師對各種資源的需求差別不大,但對論文需求排在第一位讓我們有點意外,說明教師對自身發展關注比較多,主要應用在評職稱、上公開課、出試題等方面,即利用數字化教育資源進行輔助工作比較多,真正把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于教學各環節的比較少。

5.獲取數字化教育資源的主要途徑

如表7所示,有62%的教師通過互聯網獲取數字化教育資源,23.3%來自市級資源庫,9%來自自己制作,3.3%來自其它途徑。可見現階段互聯網是教師獲取數字化教育資源的主要途徑,這也和全市中小學數字化教育資源規模小、內容陳舊、分布不均衡、市基礎教育專網建設比較好有很大關系。

6.影響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的因素

表8是影響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的因素,32.3%教師認為因自身技術水平而影響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應用,46%的教師認為因資源庫因素而影響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應用,這兩項數據這占了調查對象的78.3%,這說明我市廣大教師制作課件和應用課件的水平比較低,還需進一步加強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同時全市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分布零亂,規模小,沒有統一管理體系,搜索功能差,查找資源困難,也打擊了教師使用的積極性。訪談中教師反映最多的是訪問資源庫需要賬號和密碼,而不同的資源庫需要不同的賬號和密碼,讓教師不勝其煩。

三、存在的問題

隨著校校通工程、教育創強工作等不斷實施,目前韶關市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應用環境基本滿足教師的使用需要,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和應用也有了一定的基礎,特別是市級資源中心經過幾年建設,已初具規模。但就全市整體情況來看,數字化教育資源在總量、結構、內容、應用上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多方合力,數字化教育資源才能得到可持續健康發展。

篇(5)

一、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理念

中山大學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理念:

1.系統性

網絡教育資源作為中山大學數字化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系統工程。正確處理資源建設與各個學科之間的關系,建立網絡教育資源統一管理門戶系統,真正從系統觀出發,實現統籌協調發展,科學發展,網絡教育資源才能避免重復建設。

2.規范性

由于網絡教育資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造成資源的不易管理和利用。為了更有效地促進各類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促進各類資源之間的數據共享,提高網絡教育資源檢索的效率與準確度,保證資源建設的質量,制訂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是十分必要的。為此,中山大學根據教育部教育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的學習元數據規范(CELTS-3)和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CELTS-41.1),結合中山大學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實際情況,制訂了《中山大學教育資源描述規范與技術要求》、《中山大學網絡課程技術規范要求》、《中山大學網絡課件技術規范》、《基于網上資源利用的教改試驗研究規范要求》和《立體化教材建設規范要求》。

3.開放性

中山大學的教師、學生和校友可以用中山大學的網絡身份證(NetID)登錄中山大學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網站,訪問、點播、下載網絡教學資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山大學網絡教育資源將逐步向社會開放,網絡教育資源公平地開放和共享,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必經之路。

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成果

網絡教育資源的傳輸、儲存、管理和應用,必須依靠網絡教育平臺提供技術支撐。在網絡教育資源統一管理門戶系統的框架內,中山大學引進和開發了五大數字化學習平臺。這五大數字化平臺,構成中山大學數字化教學環境,實現了網絡教育資源的傳輸、儲存、管理,為中山大學的數字化教學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

1.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resource)

中山大學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是一個由學校各學科的教學資源集合而成的公共網絡教學資源管理平臺,其內容廣泛,資源的類型主要包括:媒體素材(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教學課件(網絡版和單機版)、文獻資料(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專著)、教學案例和試卷等。中山大學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的資源由學科老師根據教學所需要進行建設、更新和管理,中山大學網絡與信息技術中心提供硬件和軟件的技術支持。

2.BlackBoard數字化學習平臺()

中山大學于多年前引進了BlackBoard數字化學習平臺,采用負載均衡架構技術,把該平臺分為本科、研究生系統和遠程教育系統,分別用于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校內跨校區的遠程教學和中山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的遠程教育。目前,BlackBoard數字化學習平臺校內本研系統上線網絡課程1347門,中山大學網絡教育學院遠程教育系統上線網絡課程468門。

3.逸仙網絡大講堂()

中山大學名家大師薈萃,他們優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學術造詣熏陶著一代代莘莘學子,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中山大學逸仙網絡大講堂是一個集校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講座的視頻點播、實時直播平臺。目前開設的欄目有:中外優秀文化講座、文理醫拓寬視野名師系列講座、博雅講座、名師名家講壇、醫學名家講座和院系講座等,內容十分豐富。目前,中山大學逸仙網絡大講堂有各類講座1090部,點播超過165000人次。

4.知識社區()

中山大學知識社區旨在為中山大學的師生提供一個個性化的交流和展示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師生可以就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討論,可以將個人的想法、技能、觀點和經驗等通過該平臺進行歸類、管理,建立個性化的個人空間,向人展示,與人分享。

5.移動學習()

2010年8月25日,中山大學正式登錄蘋果iTunesU。中山大學通過iTunesU平臺,為全球學習者提供免費的下載內容,包括教學講義,語言課程,學術講座和演講,校園新聞和學生活動等,用戶可以一次下載iTunesU的音頻和視頻作品,也可以訂閱整個課程,訂閱下載項目可以自動推送更新,從而獲得實時可用資源。

三、問題及對策

1.資源搜索

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在網絡教育平臺上運行的教育資源種類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給資源的搜索帶來一定的困難。雖然每個資源平臺都有自己的資源搜索功能,但對于廣大師生和校友、甚至社會大眾來說,這樣的資源搜索功能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因此,基于中山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五個統一的理念,建立一個網絡教育資源門戶網站,把多個平臺上的教育資源信息集中起來,提供方便快捷的檢索服務,這樣可以解決教師和學生資源搜索難的問題。網絡教育資源門戶網站沒有放置任何教育資源本體,主要是一個教育資源元數據描述的記錄數據庫加一個搜索引擎,把各類教育資源聯系在一起,為教師、學生提供大量的教育資源信息服務。網絡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的建設,可以參考美國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的經驗。

2.教師的積極性

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參與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并不積極,或有參與,但不積極維護和更新資源。教育資源的建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個動態的建設過程。教師的積極性直接影響著網絡教育資源的質量和知識的更新。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師認為從事網絡教學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所付出的精力和時間要比傳統教學多。在國外,也有類似的研究,美國公立與贈地大學史隆全美在線學習委員會(APLU-SloanNationalCommissiononOnlineLearning)2009年的調研報告顯示,64%的教師認為從事網絡教學所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比傳統教學多;涉及網絡教學資源和網絡課程開發時,更有85%的教師認為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為了調動教師參與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積極性,要對癥下藥。對教師從事網絡教學和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額外付出,應該建立穩定的長期有效的補償和激勵機制。另外,要關注教師在從事網絡教學和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時的額外付出消耗在哪里,如何通過技術支持和更加周到的服務盡量減少他們的額外付出。只有通過提供技術支撐、優質的服務,以及長期有效的補償和激勵機制,鼓勵更多的教師積極參與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才能開發出高質量的網絡教育資源。

3.網絡教育資源評價

篇(6)

[關鍵詞]終身教育資源;建設模式;特征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6-0220-01

一、構建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建設模式的意義

1.構建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建設模式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建設模式是指人們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利用的各種終身教育資源的綜合,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為終身學習者提供了學習的方便,使學習不再是一個人的單獨學習,而是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的協作學習的一種資源模式。《國家中長期教育和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在我國基本要形成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必將是未來教育的必然選擇,迫切需要創新教育方法,實行新的教育模式促進人們終身學習。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由于其處理技術的數字化,處理方式的多媒體化,在學習上具有多媒化、即時化、協作化、研究化等優勢,便于傳送和共享,相對于紙質資源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2.構建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建設模式是促進市民更好地投身終身學習的需要。地市一級可以連接基層的市民和農民,建設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和普及終身教育的前提和根本,是為廣大市民和農村突破固有的教育環境、時空限制,提供“時時能學、處處可學、樣樣有學”的學習環境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市民素質的重要平臺。

3.構建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建設模式是服務湘潭“兩型社會”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湘潭市在湖南兩型社會建設的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湘潭依托湘潭電大建立健全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不僅關系到慕名來電大學習的學子,關乎他們的成長,更會直接決定著成年學子對電大的認同度和對自己來電大讀書的滿意度,建設得好,可以推動湘潭教育信息化、管理現代化建設,可以助推湘潭教育強市戰略,更好的為湘潭經濟社會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二、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建設模式的特征

1.數字化。“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設計、開發、存儲與傳播,基于信息化環境傳遞的終身教育資源。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依托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能夠實現多媒體、超文本、友好交互、虛擬仿真、遠程共享等功能特性,能滿足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水平、能力、愛好和時間,自主選擇所需要的知識內容、學習方式的需要。一旦建成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每個學習者就可憑“學習卡”上網查找自己所需的學習內容,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聽到千里之外的名師授課,獲得課程輔導老師的指點、解惑,使終身學習更便捷;以“終身教育網”為平臺可實現對每位學習者終身學習活動情況的網上管理,建立互動交流機制,加強聯系溝通。

2.協作化。電大學生是社會中人,能夠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提高學習效率,協作學習非常重要。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是地方電大學子協作學習的基礎,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中包含有大量的文、圖、聲、像等學習資源,學生和渴望學習的人士可圍繞學習主題,搜集、整理、應用這些資源進行協作學習。建立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更是進行學員之間協作學習的重要前提,建設并完善市州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有助于學員之間的協作學習。利用數字化資源建設模式的協作化特征,將促進學習者之間在沒有學校環境的支持下進行學習上的交流,使學習者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在其他學習者的幫助下得到及時解決。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習者的合作意識,激發學習興趣,而且使終身學習成為有高效率的學習。

3.資源的豐富性。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而終身學習更是持續的、經久的過程,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們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需要不斷地學習,而學習需要大量的學習資源作支持和保障。終身學習者所需要的資源往往具有量大、層次多、深入性的特征,傳統的學習資源模式難以滿足這種要求,而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可以儲存大量的終身教育資源,以多元化、多維度的方式呈現多媒體內容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其除了有文字和圖片的內容呈現形式之外,還有音頻、視頻、動畫等形式的多媒體信息呈現形式,能從視、聽等多方面調動人們的感官接受信息,能充分、準確、有效地呈現信息,具有豐富性的特點,人們利用它學習能夠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并且方便檢索,易于獲取,能很好地適應終身學習者研究性學習的需求。

4.時效性。傳統教育資源更新速度慢,更新周期長,如一本教科書從構思、撰寫、修改定稿到出版再到發行,通常所需要時間要以年計,在知識更新如此迅速的時代,經過如此長的周期奉獻給學習者和讀者的信息,有相當部分已不是什么新的信息了,甚至于部分信息已經過時。而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可以為終身學習者及時提供最新的、權威的學習信息。數字化學習資源借助互聯網的實時性傳輸,可即時地將新的內容上傳至網絡,只要需要,可每時每刻地更新數字信息資源庫,確保展現給人們的學習資源信息不是過時的。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的時效性,將助推終身學習,為終身學習者源源不斷地提供大量的學習內容。市州可以利用建設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源。

5.實用性。終身教育是居民出于興趣和需要自愿參加的非正規學習活動。因此,市州要在建設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上堅持多樣化原則,采用“需求導向型”的模式,即以學習者個體、市州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市州在資源模式建設方面,要貼近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的需求實際,為此,我們應主動加強需求研究,準確把握需求導向,以有助于合理配置終身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社區成員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建立適合市州經濟發展的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同時各市州開展終身教育要突出重點、講求實效。各市州要面向居民提供文化修養、道德法制、職業技能、生活休閑等各類數字教學資源。終身教育資源建設模式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必須突出實用性,實現資源的多樣性和針對性,力戒形式主義的表面應付,要真正使居民愿學愛學,學有所用。

6.藝術性。終身教育是信息化時代國家作出的戰略決策。適合于終身學習的市州網絡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建設要以愉悅學習作為追求,建立藝術性網絡教育資源,盡可能建設能讓學習者沉浸于其中的資源,使學習者能深深陶醉于學習中,從容逡巡于字里行間,不時迸發新的想法。市州在建立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模式時要追求學習資源的藝術化表現,力求使資源賞心悅目,做到言簡意明、重點突出、科學準確、引人入勝、催人奮進、引發思考,可追求故事般的情節、說書人的語言、散文般的優雅、游戲般的趣味,使所建設的資源是較長時間學習也不容易疲憊的綠色資源,最終在市州建設一種能讓學習者樂此不疲地進行學習的學習資源模式。

參考文獻

[1] 李凡等.創建數字化學習資源公建眾享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1).

[2] 陳琳.有效網絡閱讀資源建設研究[J].情報雜志,2011,(1).

[3] 陳琳,王矗等.促進深層學習的網絡學習資源建設研究[J].環境建設與資源開發,2011,(12).

篇(7)

改制后的出版社面對教育信息化和出版數字化的重要歷史時期,規劃戰略發展方向顯得至關重要。

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發展的有利因素

教育信息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實施國家教育信息化工程,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構建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

出版數字化 毋庸置疑,數字出版是現代出版業的發展方向,數字出版的優勢在于方便快捷,既滿足人們對于信息時效性的需求,也滿足不同讀者個性化需求,這是傳統出版物無法實現的。為此,《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

豐厚的積淀 大多數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經過多年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形成了以特高級教師、優秀編輯和教研人員為核心的編輯隊伍,他們清楚學校對教育資源的需求,能順利開展市場調研、選題策劃、編制、審查等工作,積累了一大批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豐富的教育資源開發經驗。

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發展的瓶頸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終端閱讀設備的飛速發展,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大量共建共享資源,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的免費使用,一批實力雄厚的高新技術企業憑借技術優勢搶灘教育數字出版業。數字化出版又存在:缺乏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缺乏成功的贏利模式,版權保護難,終端閱讀器需技術更新,缺乏數字出版所需要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問題,都對轉型期的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構成嚴重威脅。

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的發展思路

(一)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明確出版方向

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應一如既往地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規定》《電子出版物管理規定》《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堅持“立足教育,服務師生,面向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從事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及社會教育等方面的音像、電子和互聯網出版,走“專、精、特”之路,只有“專”,才無可取代,才能“精”“深”,才能出精品,才能創品牌。

(二)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以市場經濟為基礎,改革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

(三)成立中國教育電子音像出版集團

數字出版要求打破行政壁壘,消除計劃模式,讓生產要素在更大的范圍流動起來,讓出版資源在更廣的空間整合起來,讓資金、資源、市場、業務、戰略、文化等多領域、多環節、多層次、多角度的整合。像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等一樣,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也可重組形成中國教育電子音像出版集團,從事教育電子、音像、互聯網出版工作,合力開發滿足各級各類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搭建數字化學習平臺,適應教育信息化需要,促進教育改革和發展。

(四)開展互聯網出版

1. 搭建互聯網出版平臺 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利用共性,合力開發互聯網出版平臺,該平臺具有宣傳出版物、搜索資源、瀏覽下載共享資源、會員制管理精品資源、電子商務發行出版物等功能。用數據庫管理資源,按學段分為幼教、小學、初中、高中、高校;按科目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按用途分為師資培訓、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課外拓展、教學輔導等;按媒體分為文本、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總之,搭建一個有特色資源,穩定、便捷的,用戶體驗好的互聯網教育出版平臺。

2.遴選優質的音像、電子制品,用數據庫管理,登載于互聯網 經過多年積淀,每個出版社都有一批時效性不強的優質教育資源,比如示范課例、安全專題教育、幼兒講故事、幼兒手工等,遴選出來,用數據庫管理,登載于互聯網共享,既可豐富網絡資源,也可避免優質資源的絕版。

3.開發精品教育類數字出版物 資源內容是師生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出版的實質,技術是為內容服務的。為了更好服務教育事業,本著“你無我有,你有我優”的原則,與教育科學研究所、名師名校等合作,開發針對性強、實用性高、技術與內容完美結合的“專、精、特”教育資源,同步登載于互聯網上,采用質優價廉的原則占領市場。

4.以互聯網為平臺,拓展手機、閱讀器、電子書包等發行渠道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電子書包技術的發展,探索通過互聯網將教育資源發送到用戶的手機、平板電腦、手持閱讀器等終端,供瀏覽、閱讀、使用及下載。

(五)探索互聯網營銷模式

根據出版社自身在市場中所處地位,在網頁設計、產品、價格、促銷、渠道、顧客服務等多方面進行探索,形成適合自身、行之有效的互聯網營銷模式。

(六)探索互聯網版權保護

《2011年數字出版產業報告》指出:“現階段,數字出版的版權保護機制(包括技術手段、授權模式和保護體系等)的建立尚不完善。現有法律適用于數字出版明顯滯后,有待進一步修改補充,且版權授權不規范,著作權人的合法權利和出版社的出版權益都難以得到基本保障和有效維護。”毋庸置疑,互聯網信息傳播的免費大餐對于知識的傳遞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我們每個人都曾享受過它的方便,但當這種免費使用達到嚴重侵犯版權所有人利益的時候,會直接打擊創作者的熱情,奪去出版社的生存空間,最終將不利于文化的科學傳播與傳承,所以,應在使用的便利性與版權保護之間尋求平衡點,適當保護出版社賴以生存和立足的“命根子”。

(七)探索電子書包

隨著電子閱讀器、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硬件上滿足不傷視力、堅固耐摔、低能耗、低成本,軟件上滿足“彩色和多媒體播放”“信息瀏覽”“存儲和檢索”“屏幕點擊和書寫”“標注、書簽與筆記”“方便錄入、準確識別復雜的公式”等學習的需要。電子書包強大的優勢,必將顛覆紙質教材,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玩超薄丝袜人妻的经历|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产国产午夜精华|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 日本成a人片在线播放| 欧美 丝袜 自拍 制服 另类|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 亚洲 欧美 激情 小说 另类|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首页 动漫 亚洲 欧美 日韩|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 美女裸体视频永久免费| 绝顶高潮合集videos| 在线a级毛片免费视频| 少妇裸体性生交|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中国丰满少妇人妻xxx性董鑫洁| 国产黄三级高清在线观看播放| 毛很浓密超多黑毛的少妇|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白丝爆浆18禁一区二区三区|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中文幕无线码中文字蜜桃| 大地资源网最新在线播放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妺妺窝人体色www看人体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丰满少妇被猛烈高清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