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5:32: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治理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知識經濟;政府創新;政府治理;經濟法實現機制
時下,政府創新無疑是一個全球性的關涉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的問題,該問題在早發的現代化國家主要是圍繞克服現代政府官僚體制中的現代性問題而展開的,在后發的民族國家(如我國)則主要是圍繞增進政府治理中的現代性因素而提出的。在政府創新過程中,知識經濟極大地改變了現代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并現實地影響到現代社會中政府治理的秩序。中國經濟法作為我國政府治理的有效方式,也必然會對知識經濟影響下我國的政府創新做出回應,進而使政府創新的目標得以實現。在本文中,筆者即擬對知識經濟影響下我國政府創新的經濟法實現機制作一初步探討。
一、知識經濟時代政府創新的緣起
1、知識經濟時代的政府治理問題
自1950年代開始,信息技術革命引起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隨之而來的是知識、科技與經濟一體化的增強。1990年代,世界經濟向著知識經濟轉移,發達國家引領世界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此處所謂的知識經濟,根據世界銀行的介紹,其含義是指“企業、組織、個人及共同體等,為了更多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而更有效地創造、獲取、使用知識(符號化了的和默認的)的經濟。而且,在各種經濟活動上有效地應用技術知識、政策知識及社會知識的經濟”。從這一定義中不難看出,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的價值在于“為了更多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因此,能否支持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并推進人類未盡的現代性事業應當是評判知識價值的重要標準,同時,這也是評判政府能否利用知識真正實現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標準。從這一定義還可看出,在知識化社會中,“技術的人道化”將“把道德問題逐漸引入人類與人化環境之間的,現在還主要是‘工具性的’關系之中”,從而實現人類與人化環境之間的協調。并且,知識還將增進“溫和、柔韌、具有人情味”等知識化社會中的“重要的品質”。“在這種社會中,溫和的人、溫和的企業、溫和的政府、溫和的社會、溫和的經濟政策等,顯得格外重要”。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知識經濟的含義中所反映出的知識價值的內涵和政府角色與職能的定位實際上體現了當下人們對政府治理的現代性問題的反思。這一政府治理的現代性問題,就是在專家系統的管理下,因官僚制政府治理模式的運作而引起的治理問題。具體而言,在現代社會中,為防范陌生人社會的交往風險和確保分工協作中的利益需求,人們必須給予對專家和專業知識的信任,進而獲得專家系統的保護、支持或服務。由此,即突顯了非專業人士對專家體系的依賴性以及專家系統依靠官僚體制來治理社會的現代性制度特征。事實上,由專家所掌控的官僚制政府組織模式所具有的專業化、職業化、等級化、集權化、法制化等特征是與工業化生產相適應的,在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官僚制更是體現效率與進步的標志。然而,也就是這一專家所掌控的官僚制模式的運作引發了政府治理的現代性問題。進言之,隨著社會的變遷,官僚制模式也暴露出如下問題:官僚組織在以工具理性為社會提供服務和進行管制時,使人成為了程式化組織的附屬物,限制了人的人格、情感和心智,最終造成了人的異化;官僚制強調組織效率、強調科層控制和集權化,這就容易犧牲公民對政府工作的參與,并使得正義、自由、平等這樣的價值難以實現;官僚制具有單項式權威的特征,這種權威等級既限制了低層和中層職員的智慧和自我實現的機會,又阻礙了上級及時了解政策的執行情況;在官僚組織中,被賦予特定管理職權的專家品行并非絕對可靠,由此即可能導致權力尋租的問題。綜上可見,政府在壟斷強有力的知識之后,其權力不斷擴張,政府官僚組織已儼然成為一個規訓機構,它以自身所掌握的信息來控制人們的生活。故此,面對官僚制政府壟斷知識、管制社會所造成的現代性問題,民眾要求改革官僚體制的呼聲日益高漲。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官僚制的改革主要是通過政府創新的辦法來實現的。
2、政府創新:求解政府治理問題之道
作為求解政府治理問題的現實路徑,政府創新是指公共權力機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進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創造性改革,這種創造性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公共部門自身的效率和改善公共服務質量、增進公共利益。通過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政府創新,政府的角色與職能可以得到重新塑造,從而使官僚制治理模式的弊端得以克服。換言之,通過政府創新,既能夠使法治政府、服務政府、透明政府、責任政府、專業政府和效能政府等理想的政府治理模式或政府角色得以實現,也能夠使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政府職能得以落實。
在考察政府創新問題時,我們除了可以看到存在著克服官僚制政府治理的問題這一動因之外,還應當看到存在著因應知識經濟發展需要這一重要動因。這即是說,在知識經濟時代,政府創新也是為滿足知識經濟的發展和電子政務的實施而采取的一項政府治理模式改革措施。在實踐中,發達國家一般通過確立新的政府治理理念、采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行為來塑造高效、開放、透明的政府形象,加速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到“服務型政府”的轉變,以適應電子政務建設的需要。
與此同時,知識經濟也為政府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條件。這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著政府權力行使的范圍和方式,促使政府進行角色和職能的創新。在知識化社會中,電視、網絡等信息媒介對國家權力的制約性增強,信息來源多樣化和信息傳遞即時化對政府封鎖信息和暗箱決策構成了沖擊,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增強了公民參與政治活動和就國家行為做出反應的能力,這些因素均促成了政府向透明政府、責任政府和參與式政府等角色轉變。(2)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響著公民權利的行使范圍和方式,這也推動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創新。在知識化時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自由主張及自由發表意見權利”的實現方式,同時增強了公民行使知情權的意識,這些深受數字化影響的公民權的發展促使政府作出角色和職能上的轉變。(3)在網絡經濟時代,政府并不一定比企業、社會中間層組織擁有更多的信息,這就使得政府在行使經濟社會管理職權時需要與其進行協商,而企業和社會中間層組織為維護自身利益、約束政府權力,也有必要與政府合作,共同對經濟社會進行治理。由此,也會促使政府作出角色和職能上的轉變。(4)在當代社會,政府創新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實現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知識經濟正好為這一轉變提供了技術條件。這即是說,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時,信息技術特別是電子政務能幫助民眾了解和選擇服務項目、增強顧客對政府服務的參與性、確保政府提供陽光服務、保證民眾對政府服務質量進行測評,由此,可降低政府與客戶的交易成本、提升政府服務的品質。由是觀之,在當今時代,政府創新應當借助知識經濟的條件來克服政府運作中官僚制模式存在的現代性問題,促進政府效能的提高。就此而言,這一重要的發達國家政府創新的經驗對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政府創新仍然具有積極的啟發意義。
二、轉型期我國政府治理及其經濟法實現機制的現狀
1、轉型期我國的政府治理及其知識化際遇
當代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進入一個新的社會轉型時期。其間,中國的社會結構正在發生著全面的結構性轉換,如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從封閉的單一性社會向開放的多樣性社會轉型,從倫理社會向法理社會轉型等等,本文所探討的政府治理模式的變革無疑也是這一社會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說來,轉型期我國的政府治理模式變革始自1980年代初期,及至今日,我國已多次對政府治理模式進行變革和調整,從而適應了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需要。
在此,若從總體上加以考察,即可看到轉型期我國的政府治理變革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趨勢,這就是政府治理的理念實現了“從重效率到重公平”的變革,政府治理的戰略實現了“從重經濟發展到重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變革,政府治理的結構實現了“從豎直化到扁平化”的變革,政府治理的體制實現了“從單中心到多中心”的變革,政府治理的風格實現了“從行政管制型到公共服務型”的變革,政府治理的人員管理實現了“從傳統人事管理到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政府治理的技術實現了“從人工型到電子型”的變革,等等。然而,從我國現行的政府治理模式來看,其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要求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主要表現為現實中政府的治理理念、治理機構和治理手段的不盡合理,如在治理理念方面,某些地方政府還存在著重經濟發展、輕社會發展的誤區;在治理機構方面,某些地方政府的治理機構仍然臃腫、運轉低效;在治理手段方面。還存在著政府對公共物品的有效供應不足、某些地方政府不必要或者過多干預微觀經濟運行、權力尋租、政務不公開等情況。由此,即造成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包括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滯后,投資盲目擴張、重復建設嚴重、亂占耕地、破壞礦產資源現象屢禁不止,土地征用、房屋拆遷、企業改制、環境污染、安全生產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關鍵詞:大學生;法治理念;教育實效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可以增強大學生學法、守法、用法和護法的自覺性,是減少大學生違法犯罪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05方案”實施以來,大學生依法辦事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然而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事件,如“我的爸爸是李剛”事件和藥家鑫交通肇事殺人滅口案。事件雖逝,肇事者都依法受到了處罰,但留下大學生法治理念教育實效性的問題值得深思。
一、影響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實效性的因素
1.教材設置的缺憾,影響著法治理念教育的內容
當前,大學生的法治理念教育主要通過思政課的課堂教學來實現,其主要載體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和課堂教學。現行教材吸收了教學改革的最新成果,但還存在缺陷。一是法治理念的理論指導地位不夠突出。教材第七章涉及一些法制觀念,但沒有集中闡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僅把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任務來闡釋,對于“三個至上”的理念也沒有提及。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公共、職業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規范,從順序上看置于第七章法治理念內容之先,不能體現法治理念先導性地位。第八章的實體法和程序法制度,缺少與法治理念關聯性的內容。二是對法律制度闡述不夠具體。第八章對法律制度闡述過于抽象,既宏觀又概括,既枯燥又乏味,達不到教學目的。如教材中犯罪構成的內容還不到三百字,沒有深入分析四個方面構成要件在判定犯罪中的作用。許多大學生都不明白貪污、盜竊、交通肇事等常見多發性犯罪的起刑點和法定刑。如果教師不增加授課內容,學生只是知道犯罪是最嚴重的違法行為,但到底嚴重到何種程度才是犯罪還是不清楚,也就不能采取正確方式處理事故。三是對法律制度表述出現知識性錯誤。如第八章將《行政復議法》這一程序法內容歸結為實體法律制度,屬于明顯錯誤。在界定“具體行政行為”時沒有采用“抽象行政行為”定義中的“行政相對人”這一語詞,而是使用了外延較小的“特定個人”。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誤解,即行政主體對特定的法人所作出的處理決定不屬于具體行政行為。類似的漏洞和錯誤較多[1],教材是教育的基本載體,其內容準確與否關系到受教育者對法律的信仰,關系到正確法治理念的樹立。
2.教育的重視程度整體較低,削弱了法治理念教育的力度
一方面,學校對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視不足。長期以來,高校在教學中較多傾注于專業教育,對法治理念教育往往是“嘴上重要,行動次要”。開展的課外活動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群體的穩定和專業、科技方面的內容,所配備的輔導員和班導師專業知識要求高而法律知識貧乏。“05方案”將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合二為一,須要對缺少法律知識背景的教師進行培訓。一些學校不僅思政課教師進修、交流得不到充分保障,而且思政課的課時被隨意壓縮[2]。教師在講完“思想道德修養”內容后,“法治教育”的內容就沒有多少時間了。特別是最后一章中實體法律和程序法律制度,由于授課學時的短促,教師只能講一些皮毛,無法給人以智慧的啟迪。另一方面,學生對法治理念教育重視不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不像專業課那樣更具直接的實用性。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成長的“90后”大學生,功利性強,對一些他們認為無法直接、快速受惠的課程并不歡迎。有些學生,在上思想道德修養課時,經常請假或者曠課,去參加某一學生社團、協會的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等[3]。即使經常聽課的學生,他們也只重視實體法律制度,而對法律思維方式、法治理念興趣不高。
3.教育手段的滯后,挫傷了法治理念受教育者學習的積極性
當前的大學生是伴隨著網絡文化發展和大眾文化成長起來的一代,具有較為獨特的群體特征。他們個性張揚,喜歡自我表現,追求獨立,對外來文化和新生事物更加寬容和接納,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內容也表現得更加排斥。一些思政課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無視上述特征,忽視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發展、自我進步的內在需要。從教學方法上看,有的教師屬于念材料型的,念一些人盡皆知的材料;有的屬于作報告型,居高臨下作一些無多少新意的“報告”;有的屬于滿堂灌型,照本宣科;有的屬于封建社會教訓兒孫型,不以理服人而以勢壓人;有的屬于偷懶省事型,隨意拿來一個過時的或人所共知的音像制品進行“教育”。這樣教學手段不適應90后學生的群體特征,容易挫傷受教育者的學習積極性,導致部分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4.法治建設中的不良現象,制約著法治理念教育的效果
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至23周歲之間,從心理上看,具有向成熟過渡階段矛盾性。他們抽象邏輯思維迅速發展但易帶主觀片面性,自我意識增強但發展還不成熟,情緒波動性較大,獨立性、閉鎖性與依賴感、歸屬感同時存在等,極易受環境的左右而在思想上出現認識偏差。當前社會主義法治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一些不良現象還沒有徹底肅清。腐敗現象、權錢交易、誠信缺失等使學生的思想產生了迷茫。現實生活中,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等現象存在,容易動搖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仰,影響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認同和追求。由于缺少對法律權威的信仰,出現了一些隨意違反道德規范、違反校規校紀的大學生,個別大學生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二、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實效性的途徑
1.強化課程建設,合理配置法治教育內容
課程建設要處理好法律具體制度知識教育(以下簡稱“法律知識”)和法治理念教育的關系。法律知識和法律理念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法治理念的形成以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為必要條件,欠缺起碼的法律知識,法治理念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個法律知識空白的人,無法分清違法和合法的界限,無法辨別違法的程度,也不知道采取合法的補救措施,也就無法形成正確的法治理念。另一方面,法治理念為法律知識運用提供了導向,具有一定法律知識而缺失法治理念的人,可能會漠視和踐踏法律,即使明知有些做法屬于違法犯罪行為,也不會積極去避免、糾正這種行為。因此,思政課課程設置要堅持以法治理念的培養為主線貫穿始終,構建知識和理念教育相輔相成的課程模式。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化在法學領域內的重要成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為了更容易體現法治理念的先導性,其基本內容應前置于緒論的核心價值體系之中。強化法治理念教育,應提高各章節法治理念內容的權重。第七章“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本質”應增加闡述“三個至上”和“服務大局”的法治理念。第八章應增加“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內容,突出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統一,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不能抽象,應當具體化。如刑法部分可以增加多發性犯罪的構成要件,擴充從輕、從重、緩刑、減刑等量刑制度內容,民法部分可以擴充、合同等制度內容,程序法部分可以增加各種糾紛解決機制的價值目標。為了滿足大學生對具體法律知識學習的需求,可以選修課方式在全校開設“法學二類通識課”[2]
2.加大投入,整合教育資源,夯實法治理念教育的物質基礎
持久地抓好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提高教育效果,關鍵在教師。法治理念教育是一項政治性、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教育,教師不僅要深諳學校教育規律和青年學生成長規律,而且要具備比較系統的法學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養。對于缺少法學專業背景的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師和輔導員教師,學校應加大投入,通過進修、培訓等方式提高其法律專業素質,根據教學需要引進法律專業優秀畢業生擔任專職教師。要充分重視和發揮法律專業教師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組織他們運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對西方法律思想進行分析和鑒別,摒棄不符合我國國情的法治理念,防止學生盲目崇拜、片面宣揚西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價值觀念的傾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為有效地將法治理念教育延伸到課外,在學生課外活動的經費預算上,學校應加大經費投入,創造參加各種形式的法治理念社會實踐教育活動條件。在校內要形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經常性的課外教育活動機制。在校外,要與地方團縣委、禁毒辦聯合建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基地,組織學生到基層宣傳法律知識。組織學生到未成年犯管教所開展“一對一幫救活動”,到監獄、法院、派出所等單位開展假期見習,把學到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知識運用到法治實踐教育實踐中,鞏固學習效果。
3.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環節,充分發揮“主陣地”作用
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師進行法治理念教育所采用的教學手段,應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要避免灌輸式、填鴨式,采用啟發式、開放式的互動教學,采取理論精講、學生討論、案例分析、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需要改進教學評價環節,完善考試形式、內容和成績構成。應采用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的考試形式,減少純粹記憶性的內容,注重考核學生運用法治理念評價現實問題的能力,成績構成上要改變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的分數構成狀況,提高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
采取討論式教學法時,教師要把主導性與學生的主動性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參與度,使其從內心上確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取向。采用案例教學法時,要注意同舉例教學區分開來,選用案例應具有典型性、系統性和疑難性,提供各種處理意見、方案,給學生開辟一個廣闊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不斷追問,層層深入,將學生觀點引向正確的法治理念上來。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時,要注意遵循多樣性和相關性原則,選取最適合教學、最具說服力和吸引力的素材,切忌搬家式地堆砌文字,適度插播視頻資料。要注意同傳統教學相結合,適度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以思考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自主地進行法治理念體系的構建。
4.豐富教育載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拓展法治理念教育渠道
豐富多樣的載體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增強劑。提高法治理念教育的實效性,需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載體作用。一般認為,管理載體、文化載體、活動載體和大眾傳播載體是現代教育載體的基本類型[4]。為了增強教育的吸引力,有效內化和強化學生在課堂中所接受到的法治理念,應當充分利用各種大眾傳播工具,規范學校的管理活動,把法治理念教育的信息寓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和校園文化之中。
拓展法治理念教育渠道,首先要創造依法治校的校園環境。制定體現人文精神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校園管理、宿舍管理、獎罰等各種規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規范體系,以教工大會、學生大會、學校信息網絡平臺等多種形式全面推進校務公開制度,創建公平正義的執行環境。其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活動。可以借鑒司法系統“大學習、大討論”模式,開展高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專項活動;可以針對國內外重大和突發法律事件,邀請法學家、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工作者做演講或座談;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法治事件討論或辯論、模擬法庭、有獎問答、知識競賽、征文比賽、課題研究等自主性活動。再次,要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宣傳法治理念。可以通過有線電視、網絡電視組織學生收看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經濟與法”等法制節目;可以通過校報、簡報、黑板報、板報、墻報、電子屏幕、宣傳欄、宣傳條幅、校園廣播等宣傳陣地,廣泛深入地宣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意義、內涵和要求;還可以由專人負責建設法治BBS論壇,占領網絡教育陣地。
參考文獻:
[1]姜志遠,周玉文.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存在的法律問題的探討[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0,(4):9.
[2]王靜.大學生法治理念的培育[J].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09,(2):45,46.
論文摘要:“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學各個環節的個性化特征,但由于各種原因而并未充分彰顯,明確并落實思想性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深化和實效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之“思想性”界定及表現
“思想”一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其含義有所不同。如,哲學論域中的“思想”是指相對于感覺、印象的一種認識成果,屬于理性認識,有時也可指一種理論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學中的“思想”則指的是思想意識,涵蓋了意識中全部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但側重理性形式[1],是指支配人的行為、態度的主觀觀念、主觀意識、主觀精神,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學特點的范疇[2]。“思想性”是指以思想、觀念為涵載,強調思辨而非經驗,價值主導而非價值中立,承載著價值判斷、倫理追求、道德呼吁的特征和屬性。思想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有著充分的表現。
1.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認識水平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目標
在學科特性上,思想政治教育學明顯不同,其目標是直接而明確的培育某種觀念、思想取向,意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人格及行為實踐等方面達到預想結果。而其他學科的取向是知識性或稱做學術性的,不直接涉及與知識相關的觀念和思想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學盡管作為一個學科也有自己的學術性特征,但其最終取向卻不是傳承和增進知識形態的思想政治理論體系,而是培養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觀念水平。
2.思想、觀念性教育主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和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但無一例外都是觀念教育,觀念教育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也決定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要素和結構。思想政治理論課以觀念教育為內容取向,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這當然不等于說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進行觀念上的說教,但卻明確了一點,即要圍繞觀念教育選擇有效的載體和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觀念培育的目標。而知識性的內容則必須突出其思想性,而不作簡單的知識和學術傳承。另外,與課程緊密相關的多種靈活多樣的載體和形式,如社會實踐活動,都是有效的教育形式,但必須注意,這些載體和形式的運用必須以思想觀念的培養為主導,做到為思想教育所用。
3.受教育者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評價標準
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評價標準是思想性的,強調課程對受教育者主觀思想觀念的改進和提升,具體來說就是在促進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以為理論指導和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主導方面所達到的效果。這迥異于常見的學術性標準,后者注重對某學科領域的知識的掌握以及增進和積累。政治學和倫理學傳承和發展政治和倫理道德的知識體系,可能培養出政治學和倫理學學者,卻未必能培養出政治家和道德高尚的人。思想政治理論課從根本上說不是在傳播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培養系統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的學者,而是要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心理素質有所提升。
二、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實現的認識誤區
1.泛政治性使思政課無法觸動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
所謂泛政治性,是指在教學中過度強調課程的政治性,把教學簡化為政治說教的傾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即通常所說的階級性、意識形態性,其含義是說沒有超越階級和非階級的思想體系,其目標是要完成統治階級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3]。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特征,但思想政治教育卻不可以簡單地在本質層面展開,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政治性”的誤讀反倒會制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實現。表現之一是把所有的教學內容都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高度,即通常所說的“上綱上線”,并且為了做到這一點,不惜牽強附會,甚至肆意歪曲。表現之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在教學內容的構建中過度突出政治教育方面的內容,對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內容輕描淡寫。表現之三是在教學手段上進行輿論宣傳和政治說教,以宣傳口號代替理論的邏輯展開,把思想和理論教育演變成政治蠱惑和行動動員。這種“泛政治性”傾向最致命的缺點是沒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思想層面上,無法通過理論的透徹解讀來觸動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使受教育者堅定理論的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相反,過度的政治渲染還會拉大思想和理論與受教育者的距離,阻滯甚至降低受教育者的思想理論水平。
2.學術依附性使思政課囿于知識積累而非思想水平的提升
所謂學術依附性,主要是指弱化思想觀念培育而強化知識性、學術性積累的傾向。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術性還相當孱弱,學術地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但學術性的追求必須是在對本學科的學術特性充分認識和把握的條件下來展開,且不可簡單套用其他學科的學術軌道。有的教師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當做專業課進行教學,認為這樣的教學才有深度和力度,但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果來看,這種所謂學術化風格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上的一個誤區。從理論上說,追求教學的學術性恰好用知識性掩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特有的思想性特征;從實踐上說,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對象大都是非該專業甚至都不是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學生,從課程的數量和學生的學習時間和能力等方面考慮,學生不可能完成對課程知識體系的充分把握和學術積累,遑論基于這一知識性積累而提升思想和觀念水平。
3.重理論環節而輕實踐環節使思想教育與現實脫節而缺乏實效
社會實踐和課堂教學一樣,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論和西方的教育理論都明確了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相對成熟,自我意識強,情緒、情感豐富,并且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樂于獨立思考,具備了一定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通過社會實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時期。由于在社會實踐中接觸到的都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而非書本上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學生們無法通過簡單的背誦、記憶完成任務,必須迫使自己作出認識和思考,這無疑是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的一種再好不過的途徑。但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環節或者被忽視乃至名存實亡,或者雖有嚴格的社會實踐安排但卻缺失思想性的主導,甚至淪為變相的旅游。
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的對策
1.貫徹針對性、形象性、層遞性原則,突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上的思想性
針對性是指課程內容的選擇要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每個人即便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也都會形成對某些問題的觀點和看法,都會有自己的“原初思想”。當然,由于理論素養的缺乏,這種“原初思想”和我們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還有或大或小的差距。從這種差距出發,遴選并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體系,就很容易與學生的思想產生呼應,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形象性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體系不可以太抽象和理論化,而要盡可能地形象生動,有感染力。這不只是要求運用視聽資料,更重要的是應盡可能地從現實生活中尋找、選取那些學生日常經歷的,有深刻寓意的鮮活素材,結合這些素材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想境界。思想教育會因為與現實生活的結合而不再產生距離感,在潤物細無聲中達成目標。層遞性是指在課程內容的構建中遵循思想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使教學內容呈現出不同的層次并在時間上依次遞進,例如要把課程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在內容上作出調整和整合,以符合學生思想發生發展的實際,有利于學生思想上的接受和提升。
2.明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有學術取向
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術支撐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深厚基礎,但必須凸顯自身的特色。首先,“合思想教育性”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學術研究的獨有視角,是學術個性所在,它所展示的是以思想教育為目的的研究而非單純的理論研究。“合思想教育性”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學學術研究的一個基本方向和獨特研究領域,能否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為,關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價值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學術地位。其次,賦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研究以學術地位并加強其學術性研究。長期以來,教學方法的研究不被視為學術研究,在論文的分類上就有學術論文和教學論文之別,后者顯然沒有得到學術承認。這種觀念的形成與各專業學術研究在整個學術領域的強勢地位有關,它所強調的是學術積累而不是思想和觀念的教化。以觀念和思想教化為宗旨的思想政治教育應比任何其他學術領域都更重視教學方法研究,否定方法研究的學術性是十分荒唐的。再次,建立具有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自身特色的,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為核心的學術評價標準。這對于本學科確立獨特的學術領域,凝聚和培育學術人才,提升在整個學術界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3.突出思想性在整個社會實踐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在社會實踐的準備階段,要使選題富有思想意義,與課堂理論教學有銜接,作出詳細、可行的實踐計劃并作必要的技術準備,以保證社會實踐的深度;在行動階段,要進行全時段的導引和監督,保證社會實踐的方向和力度;在最關鍵的總結階段,除了嚴格要求,更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新社會實踐成果的形式,使學生的思想和觀念以最便捷的途徑、最大的容量表現出來,同時還要挖掘學生最深刻的內心感受。總之,思想性主導的社會實踐既要有“量”——使學生廣泛思考,又要有“度”——使學生的思想觀念獲得深度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1-102.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1-0222-02
黨的十報告第六部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就鮮明宣示了,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階段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養一批“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引領國家民族發展的優秀人才”,就必須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發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簡稱“思政課”)在實踐教學進程中取得了一些較好的效果,但在實施方面仍面臨許多窘境,實施環節比較薄弱。為此,面對此現狀,非常有必要探索實踐教學的實施策略,改變目前實踐教學的窘境。
一、 詮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含義及特征
1.“實踐教學”特定內涵是指校外的實踐,即走出校門,在教師指導下,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和要求,有組織地參與“五位一體”的教育活動。而思想政治教育課實踐教學則是一門獨立設置的課程,它實現了思想政治課由課堂到社會、由書本到實際、由理論到實踐的教學過程。從形式上看,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包括課堂實踐、社會實踐、科研實踐三種形式,它能夠把理論與實際、課堂與社會、學習與科研有機的相結合。其中課堂實踐強調了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現實生活過程,科研實踐拓展了教育空間,三者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構成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
2.從課程設置特征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自成課程體系,是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平行存在,超越了具有嚴密知識體系的學科界限,強調以學生的親身體驗、深入社會實際為核心,以主題形式對課程資源整合。
3.從課程本質特征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具有綜合性、實踐性、主體性特征。課程結構由單向性實踐教學、綜合性實踐教學和潛在性實踐教學構成。凸顯出學術性知識與體驗性知識、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課程不僅包括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中的實踐性學習活動,還包括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的廣義的德育活動。
4.從課程形式上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實踐性學習活動與研究性學習并重的課程,是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載體,強調實踐性學習過程中與研究性學習方式結合。課程實施方式上除本身固有的實踐性學習特點外,還具備研究性學習的特點,以科學研究方式獲取綜合運用知識,內化相關政治理論和道德知識。拓寬學生學科知識的視野,這種學習過程是學生獨立完成,教學方式將科學理論內化為主體信念,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課程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立價值。
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基本形式
在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礎上,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實踐教學的基本形式,它包括課堂教學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實踐三種基本形式。
1.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實踐教學,即單項性教學實踐,表現為學科內容獨立操作,把課上實踐與課下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課上實踐主要是以教師專題講授、學生之間辯論、案例教學分析、主客體異位教學的方式;課上實踐教學還體現在案例教學和學生模擬教學之中,教師將社會一些新的熱點、焦點問題作為案例進行課堂理論教學。課下實踐是教師組織學生聽報告、看錄像、影視欣賞等學習方式深化理論課知識的理解,可以激發學生對理論課知識疑惑點的求知欲,同時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延伸,能夠在有效的時空中教與學雙方相互促進,整合了教育資源,對學科理論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2.思想政治理論課科研實踐教學,即理論學習與科研相結合。科研實踐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探求新知、共享成果的一種動態發展過程,在研究過程中,以學生自主活動、自主學習、實踐和探究為主體,學生可通過不同的課題去探索實踐,從選題、調研和評估等環節的實踐過程中親自實踐、操作和體驗。教師針對學生探究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和意外問題進行引導而發揮作用,因勢利導地將學生的研究與學科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并推向深入。在活動時空上,沒有固定的教師和時間,讓學生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進行研究,培養學生獨立探索,主動積極地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3.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即課堂與社會相結合。主要有教學實踐、專業學習、暑期社會實踐、學生社會工作、科技學術活動、軍政訓練、青年志愿者活動和公益活動、勤工儉學、校園文化活動等九大類型。最佳方式是讓部分學生干部進行短期掛職鍛煉、崗位見習以及協助學校有關部門開展系列社會調研工作;還可以依托社會實踐基地,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學生活動空間,讓學生去親自感知和體驗。但要強調的是,服務社會的實踐活動,不可以代替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也不是簡單等同于社會實踐,需要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三、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基本策略
改變模糊認識,提升“實踐教學”課程的認知,不能將社會實踐等同或替代實踐教學,也不能用社會實踐補充單一的理論教學。
1.明確方向“定”原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課程,按照課程體系及教學規律,以學生能力為主線,以主體項目為明線,以知識內容為暗線的實踐教學,不能以實踐活動替代實踐教學。所以,要堅持針對性原則:應用針對性原則進行實踐教學探索,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文化層次和思想意識,選擇適宜的實踐活動;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展開社會調查、觀看影像資料、舉辦讀書活動、開展演講賽、主體辯論等體驗性活動;針對以社會需要為核心,以主題項目為任務的創新性實踐活動。堅持時效性原則: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內化為自身的自覺行為。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建設發展結合起來,在奉獻中體現人生價值。堅持時代性原則:要充分體現我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情況、新要求,反映社會現實的發展和時代特征。堅持計劃性原則:把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計劃和整體工作計劃之中,保證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按照一定的步驟規劃進行。
2.資源整合“定”路徑。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機制。全員育人要以整合專業課教學、學工處、團委及學生社團組織的實踐活動等資源相互配合。構建傳授知識技能教育與人文道德教育并重、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相結合、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互動、理論引導與實踐鍛煉相統一、形成實踐教學合力機制。全程育人方面加強學校特有的人文資源開發和利用、建設大學生校內創業基地、開展專題講座。積極利用學校的文化資源、資源和基地資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開拓路徑,真正達到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教育。在全員育人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要結合本學校的人才培養特色,發揮學生專業技術的特長,組織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強化實踐教學對實現學校人才培養特色化的促進作用。借助本土社會資源開發、利用和整合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中選擇實踐教育內容,積極與地方政府、黨團工婦組織、專項性行業協會、文化衛生教育事業等部門協調溝通,利用本地資源達到全員教育的效果。
3.形式創新“定”路徑。通過課內課外自我實踐教學、校內校外實踐教學、假期實踐教學基地,以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基地、科研講壇、學者論壇、專題演講等教育活動為載體。課內自我實踐教學,以教師組織、學生參與等形式,觀看經典影視,閱讀經典文學,欣賞經典文化展覽,根據學科課程要求確定具體內容。在課外自我實踐教學中,要模擬實踐教學、課外學習活動,關注并重視網絡、電視、廣播等傳播媒介的完善和利用。在研究過程中,讓學生更多地接觸、了解社會現實,增進對社會現實問題的理解和把握,從而增強對社會現實世界的自覺性,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4.搭建平臺“定”保障。要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其首要任務是搭建平臺,創建具有生命力的社會實踐基地,按照國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政策要求,要滿足經費投入和財力保障。科學搭建實踐教學平臺是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基本保障,根據思想政治教學學科綜合性特點,配合理論課教育內容的需要,可逐步建立有道德建設、法制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及和諧社會建設基地;搭建社區建設、新農村建設、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搭建校際、校企、校所等之間的合作關系;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資源,發揮綜合育人的功能,全面有效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立足現實生活世界而又超越現實生活世界的辯證演進中教育人、引導人、提升人、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才能進一步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關注時展特點和黨的戰略部署,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性、全面性和協同性;要把學生作為社會的主體來培養,更加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動力機制建設,為建成小康社會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于秋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互動·探究教學模式”[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4).
[2] 沈麗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性主體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09,(12).
[3] 吳丹.蔣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08.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載體建設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6 ― 0032 ― 02
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對于促進教學深化、鞏固教學效果、推動知行合一具有重要作用,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依托。長期以來,載體建設始終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新時期新形勢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既面臨有利機遇,又面臨嚴峻挑戰,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創新勢在必行。
一、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勢在必行
首先,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是推動大學生把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與社會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的題中之義。毋庸置疑,思想政治理論課在解決大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思想認識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化鞏固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及的認知把握,在推動中國化進學生頭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知行不一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在大學生群體中客觀存在,一些大學生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無法轉化了他們的現實行為,甚至產生其現實行為背離于理論知識的現象,如何推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認知轉化為他們的現實具體行為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實踐證明,開發和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實踐一體化。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成為推動大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核心所在。只有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大學生才能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體驗理論的鮮活生命力和理論魅力,更好地體驗中國化理論在推動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更好地體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
其次,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是端正大學生思想認識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時代需求。大學生人生經歷比較簡單,他們多數時間都在學校里學習生活,社會體驗不足,生活經驗不夠,在一些社會現象的認識上容易產生思想困惑和認識誤區。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端正大學生思想認識、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載體運用對于澄清大學生思想認識,端正他們觀念態度,堅定他們的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具有重要作用。新時期新形勢下,一些大學生對當代中國國情認識不夠,體驗不足,感受不深,對紛繁復雜國際形勢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深,容易存在一些思想困惑,陷入認識誤區。單純理論性的知識學習在回答大學生的思想困惑時顯得略微蒼白乏力,只有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讓大學生投身火熱的社會生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才能真正深化他們的理論認識,堅定他們的個人信念,才能讓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既真心喜歡,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對大學生比較具有吸引力的課程,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論課讓大學生終生受益,成為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幫助的課程。依托于載體建設,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轉化為大學生的個人素質能力,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推動教學目標實現。
二、科學把握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的基本遵循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要堅持靜態性與動態性相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的開發、運用和建設,只有遵循科學的原則,契合內在的規律,才能充分發揮載體的作用。作為載體,一方面必須承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內容和價值旨趣,有助于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標實現;另一方面又要兼具溝通聯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大學生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依托于這一載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得以與大學生展開良好互動并形成和諧向上的師生關系。據此,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要堅持靜態性與動態性相結合。立足靜態視角,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具有承載性,傳導性和關聯性,即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承載著思想政治理論課基本內容和價值目標,傳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大學生的人生導引,同時關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大學生、社會生活,使三者發生交流互動,在三方互動中服務于大學生成長成才及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接班人的需要。立足動態視角,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具有社會性,實踐性和發展性,即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來源于社會現實生活又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能在社會現實生活中被發現、認識和檢驗,能不斷依據經濟社會發展而向前發展。
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要堅持過程性與目標性相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要把過程與目標結合起來,以目標為統率指引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的過程發展,為過程發展指明方向;又充分展現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的過程性,體現載體建設的層次性感和循序漸進的歷程。據此,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既要體現為一種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不斷深化的強化過程,體現為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相長的發展過程;同時又要兼具明確的發展目標,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遠大信念、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國夢為目標歸宿,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和脫離于這上終極目標。
再次,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要堅持手段性與功能性相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既是推動思想政治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有效工具,是一種手段性存在,同時又肩負著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鞏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功能。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建設,就是既要把載體建設作為一種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深化、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互動的手段,同時,又要明晰載體建設承載著思想政治理論課基本價值定位和功能歸宿的責任擔當,明確載體建設所蘊涵的兼具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功能。
三、與時俱進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創新發展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文化載體建設應堅持批判繼承。文化載體歷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載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文化載體建設既要立足中國,回顧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又要放眼世界,縱觀大類世界文明發展的優秀文化資源,堅持批判繼承的原則把繼承傳統與借鑒國外結合起來。一方面對傳統文化不盲目繼承,不搞不加區別的全盤接收,而要批判繼承5000年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今視古,古為今用,把傳統文化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大局中去考量;另一方面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既不全盤否定也不全盤接受西方文化成果,而是要批判借鑒,既充分吸收作為人類文明發展共同成果的西方文化資源,又明辨西方文化中潛藏的政治元素和階級立場,不能在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借鑒中迷失自我,失去了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立場,而是要真正做到洋為中用。
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活動載體建設應堅持有機滲透。活動載體是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把理論回歸現實生活的重要方式。在活動載體建設中,由于灌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原則,然而正是因為這一原則的存在導致廣大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開發和運用活動載體過程中易于形成強烈的政治色彩和鮮明的強制屬性要求。而大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生活經驗不足卻情感豐富、敏感,活動載體中的強烈政治色彩和鮮明強制屬性易于引起大學生的反感,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引起他們對活動載體的排斥和抗拒,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活動載體功能實現。據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活動載體要有機滲透教育目標于活動之中,具有非常顯著的潛藏性,在活動中育人,在過程中育人,發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重點在于解決大學生的“真知”,思想政治理論課活動載體,重點在于解決大學生的“真信”。思想政治理論課活動載體建設,就是要推動大學生實現“真知”到“真信”的轉變,實現由知識向能力的轉變、由理論向實踐的轉變。
這一抽象命題在全球化、市場化和分權化背景下的展開,則是作為國際社會科學前沿話語的治理理論與實踐問題。前沿孕育著未來。本文立足于政治科學知識體系的變革,說明這樣一個觀點:作為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論,她是民主政治的一份科學研究綱領,是現代政治學本來就應該是的樣子。
一
從上述事實性知識或判斷性知識來審理治理理論,這一理論興起的直接原因來自于公共權力結構和政府管理的破碎、僵化并出現危機,反映在治理話語中,則集中體現在三個論點上。其一是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社會,國家已經喪失應有的行為能力,也難于預測自己的行為后果,甚至難于避免產生有害的決策;并受落后的思想束縛,不時頒布不適宜的或無必要的合法性迫使各種群體接受。其二是社會結構急劇變化,地位危機、社會一致性分裂和文化分裂,公眾對公共權力的效能和未來越來越不抱幻想,公眾的心靈世界碎片化,行為邊緣化日趨嚴重。其三是作為社會一致性中樞的公共行政體系能力衰減,并進一步成為公眾的負擔,中央集權、分等論級的控制不再有效;科層系統陷入了的怪圈,公共政策無力承受大量社會需求,無法對太多和太矛盾的公共問題做出裁決,超優政策真正的仲裁者是國際市場。對于這一總體性的危機,治理話語走向了積極的知識重建:在文化上返古希臘之本,在政治上重開自由主義之源,在實踐出路上擇定新制度經濟學,在技術上親和于管理主義,從而推出具有建設意義的政治學理論和分析方法。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治理理論是人類在尋求解決社會一致和有效性問題上做出的一次深刻的認識轉折與制度突破,在一定意義上,包括近代以來在內的一切政治學知識都在這一框架下實現了新的整合,無論是在事實上還是在判斷上,政治學知識體系都在悄悄地脫離統治這一核心而轉向個人對公共事物的關心這一主題,由此導致現代政治類型在三個維度上發生重大轉向:
第一,從高級政治向低級政治變遷。一般而言,高級政治首先是指那些在國際關系中意義重大、影響非凡的決策活動,如討論一國是戰爭還是結盟等等。其次高級政治是指在共同體層次上、有關民族國家問題的重大決定和政策制定,如號召種族或集團一體化,或是與產權制度有關的政治關系的變革,如私人產業國有化,或者對政府的體制和形式進行根本性變革等等。所謂低級政治也是一種政治類型,這類決策不涉及對國家或國際社會中社會、政治和經濟結構的變革,它涉及次要性的決策,如將大型社會系統保持在某種均衡狀態。低級政治通常由官員和管理者們在公共行政領域中實行,一般屬于官僚政治行為,功能是在不干擾社會政治經濟現狀的條件下為貫徹高級政治決策所進行的活動。在國內層次上,低級政治包括通過有關防止環境污染的法規;決定提高最低工資和社會福利標準;對外貿易、旅游和投資往來的促進等等。現在應當已經到了把上述思維方式顛倒過來的時候了。
第二,從暴力政治向規勸政治變遷。戰爭或以戰爭相威脅,革命及各種規模的國內騷亂等等是暴力政治形式。個體或國家之所以發動戰爭或以戰爭相威脅,其目的總是在于改變或控制對手的行為。雖然只要暴力或暴力威脅仍被人們用于實現政治目的,那么人們就不能否認暴力在政治中的地位,但是這種地位應當是有限的。相反,規勸政治應該是公共政治活動中的基本形式。規勸政治一般是指倫理的、道德的、合作的和相互依存的和交易性的政治,比如談判、協商、立法、集體討價還價,經濟、社會、文化和科學合作或激烈的競爭。當然,前提是這種競爭是普遍接受的,并且在預先規定其法則的基礎上進行。
第三,從等級政治向復合政治變遷。等級政治是權力和權能的增殖以金子塔結構為前提的,由等級政治所決定的政治關系表現為下級單位從屬于上級單位,每個等級社會當中的頂峰都是最高權威,但這一權威并不一定總是合法的,權威的下屬是各級權力層次,每一下屬權力層次又控制著更多的下級次層次,這一系統最后通到普通公民,最后為塔基部分決大多數的人民無所抗辯地承認。與之相反,復合政治是指平等或接等的行為者們之間的政治關系,在這種關系當中,社會由信息暢通的、積極的和自治的政治單位組成,這些政治單位對維護自身的獨立和幸福往往采取十分戒備的態度,然而它們也承認相互合作和秩序井然的共存既對自身利益有利,同時也是整個社會的利益所在。復合政治只有在具備充分的商品和服務以滿足其成員需求的社會中才能付諸實踐。進一步推斷,復合政治應有一套自由的和競爭性的教育和信息系統,該系統無需依賴于對大眾傳媒介實行壟斷性控制,而等級政治的目的是通過發動具有強烈傾向性的宣傳運動來造成一種虛假的社會一致感。
政治學知識要具有真理性,她就必須客觀地、全面地、深刻地反映政治生活的本質與規律,但這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因為它需要政治生活的充分的展開,真正成為符合人的本性的而不是同人相異化的日常生活。政治學知識的發展與人類思維的進步是聯系在一起的,只有當人類的思維已經進展到能夠充分把握自身生活的程度時,政治生活的神秘性、彼岸性才會消失。低級政治、規勸政治和復合政治的形成,使得政治學知識發生重大轉變,并為治理型政治學代替統治型政治學提供了基本概念。興起于現實公共政治生活危機中的治理理論,它之所以能引起政治學知識的轉向,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以新的思維回應了當代人類生活的變革。從近代從統治—解放的政治到治理—生活的政治的變遷,體現了公共權力運動發展的內在規律,當公民權利真正成為公共權力唯一合法性源泉時,治理—生活的政治才真正有利于市場秩序,政府制度才會內生于市場秩序。應該說這才是民主政治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換言之,主流民主政治學長期以來都未能到位。所以治理理論更體現了現代政治文明精神。
二
從治理型政治學的應用或其實踐戰略來看,新公共管理的實踐是其必然的邏輯展開,是治理型政治學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形態。如果把治理型政治學看成是一種新的政治科學研究綱領,那么按照拉卡托思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中有關硬核和保護帶的理論,治理和新公共管理之間的關系恰恰體現了科學研究綱領中硬核和保護帶的關系。因此,割裂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不僅容易降低新公共管理的政治學科的性質,減弱治理理論在回應現實問題時的力度,而且也使治理理論在學術論戰中失去有效的保護帶。國外有些學者認為,新公共管理之所以和治理理論有關,是因為“掌舵”是分析公共管理的核心,而“掌舵”是治理的代名詞,簡略分析一下新公共管理的原則框架,將有助于我們認識這一點。
作為新公共管理內容的主體,它有兩個基本學術支持:管理主義和新制度經濟學。管理主義在這里的應用是把私人部門的管理手段引入公共部門,強調直接的職業管理、明確的績效標準和評估標準、根據結果進行管理,以及更晚些時候所提出的接近消費者——公民的觀念。新制度經濟學則是把交易成本分析和激勵結構引入公共服務中,通過新的激勵制度安排削減官僚機構,通過承包和準市場的運作方式實現更有效的競爭以及消費者選擇。而關鍵也最具有質感的口號是用企業家精神的政府來代替受統治結構羈旁的官僚政府,以企業家精神的政府推動服務提供者之間的競爭,其基本的理論框架大致如下:(1)把控制權從官僚手中轉到社群手中授予公民;(2)推崇市場機制而不是官僚機制;(3)驅動政府管理者前進的是自己的目標——部門和角色的使命,而不是文本的規則和規定;(4)公共管理者重新把自己的公眾定義為消費者,并且為它們提供選擇的機會;(5)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而不是簡單地提供事后服務;(6)把精力放在贏利而不是簡單地支付財政撥款上;(7)實行分權制度,主張參與式管理;(8);公民評估自己的者的績效時,關注的不是投入而是結果(9)關注的目標不僅僅是公共服務的提供,還包括激勵所有的部門和公?瘢餼鏊巧縟褐寫嬖詰奈侍獠扇⌒卸O勻唬鹿補芾淼惱廡┕勰詈偷圖墩巍⒐嬡罷渭案春險味脊匭木赫⑹諧⑾顏咭約敖峁膊棵盼普廡魈獾淖渚褪峭牙臚持握蔚摹⒏〉惱硪環矯嬖蚴歉嗟鬧衛懟?/P>
三
在一個全球化和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大變革時代,各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尋找一種更好地適應環境的新的治理形式,以便在經濟的競爭中贏得優勢并讓社會獲得有質量的增長,治理理論正成為回應這一變革的強勢政治理論話語,支持這一話語體系的價值觀和以之相一致的知識文本,修正了主流政治學的統治理論,并在全球范圍引起政治家、學者以及官員、實業家的共識。立于中國公共管理實踐理解治理理論時,我們深感這對重構中國民主政治知識體系,尋求善治的制度平臺和有質量、有效率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擺脫市場化進程中公共管理的低效甚至多方面的失敗,在新的合法性基礎上重建社會信仰,均是十分重要的理論資源。從社會或區域之間競爭的可持續性來看,治理理論資源合法充足的利用,應當是十分重要的社會資本的一種提升途徑。中國正在發展公共管理制度,開始研究公共管理的知識,以便為有效地治理中國提供基礎性條件,這一努力要趨于最后的成功,可能需要在以下三點達成共識:
首先要對政治學的知識類型的實行轉換,尤其在人為秩序與自然秩序、辯證理性與有限理性、意識形態與實證主義方法、形式主義運作和效率至上原則之間作出整合性選擇,從而使得政治科學知識在現代社會中的擔負真正來自于公民社會而不是意識形態。因為治理模式的選擇和善治目標的達成有一定的路徑依賴,而一個社會知識的狀況或稱之為存量結構總是形成發展與變革路徑的根本,知識狀況已成為制度學派分析社會問題時的一個重要變量。而不能掌握社會變革所需要的知識,其結果就會形成社會的創傷。因此當代社會發展的競爭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知識存量的長期性競爭。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 概念厘定 特征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2005年3月、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實踐教學,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了國外實踐教學思想和國內理工科院校尤其是中等技術學校實踐教學理論的影響,學術界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時為突出實踐教學重要性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實踐教學”兩個概念組合成一個新的復合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概念厘定
毋容置疑,厘清這一人工合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涵是有效實施實踐教學的認識前提和理論依據。
從概念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實踐教學”兩個概念合成的,其中,第一個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指的是國家明確規定的高校必須講授的幾門具體的課程,如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顯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或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兩個概念是完全不同。第二個概念實踐教學中實踐是修飾詞,教學是中心詞。認識論認為, 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是以認識為基礎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有目的的活動。“具體到思想政治教育層面來看,實踐則主要應該是指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或生活共同體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活動,特別是倫理、道德和政治方面的行動或活動。”而教學特指在學校教育活動中,以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和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為基礎的一種教師和學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社會實踐活動,且這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實現,是由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和教學環境(含教學場所)等要素整體運行的結果。因此,從概念層面我們可以認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特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的實踐教學,具體說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組織與指導下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的,通過采取各種具體教學及評價方法或方式,激發和引導學生主體實踐,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的的教學實踐活動。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特征
在概念層面厘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厘清其與課堂教學、理論教學、社會實踐三者之間的關系來進一步考察其特征。首先,通常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側重于理論的闡釋與分析,以教師講授居多,主要是幫助學生從理論層面上對基本理論、中國化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觀念、中國近現代社會歷史經驗教訓等的知識性把握。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就是通過學生主動分析和研究社會現實生活,在實踐中深化對所學理論的理解,逐步實現從理論認知到行為乃至能力的轉化,進而“培育學生的德性、提升道德素質,培養良好的政治心理和態度,最終實現對國家政治信念和價值觀普遍性認同的教學方式”。但這兩者并不是簡單的對立關系,在現有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下,在堅持把課堂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主陣地的同時也應大力推進實踐教學,創新更多融入實踐成分的課堂教學模式。
其次,傳統的理論教學較多地注重通過主要以經驗的再現和理論演繹對學生施加系統化知識的灌輸,但實踐教學思想的提出和發展,并不是針對和限制理論教學,更不是要用實踐教學來取論教學,而是實踐教學必須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脫離了相應的理論教學,學生不僅缺乏足夠的課本理論知識,其對社會生活現象進行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邏輯推論與辯證思維等相統一的理性能力也將不足。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更多是把“其作為另一種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
最后,目前,社會實踐活動一般都歸由高校團委、學生處及各系等學生管理部門負責,且一般都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內容沒有直接聯系。學術界不少人認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在目的、功能上都是以學生實踐為主等特征方面具有諸多的共性而應納入。中央5號文件明確要求的是要“把實踐教學與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專業課實習等結合起來”,并沒有把實踐教學等同于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專業課實習等,只是強調實踐教學要與這些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筆者認為社會實踐雖然由團委等學生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和管理,但若是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與且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而設置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將其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范疇。
總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一種既不同于課堂理論教學, 又不同于一般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因此,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克服兩種傾向:一是將實踐教學毫無界限的外化甚至泛化,并不是說所有跟實踐有關系的活動都屬于實踐教學,更不能簡單的認為除理論教學之外的都屬于實踐教學。另一種是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等同于純粹的社會實踐, 隨意割斷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的聯系,模糊了實踐教學的教學本質。
參考文獻
[1] 王素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涵及其實施的基本要求[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