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6:07: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縣域經濟發展類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縣域經濟 產業發展模式 特色產業
縣級行政單位作為基層行政組織,可自主支配的資源要素相對有限,但縣域經濟依然發揮了功不可沒的重要作用。截止到2010年,我國90%的國土由縣級政府管轄,縣域總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還多,但只貢獻了少量的GDP,農民收入不足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發展產業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產業興衰直接決定縣域經濟的強弱。因此,縣級政府要在深入了解本縣實情的基礎上,積極促進產業發展謀求產業發展優勢,這是當前縣級政府發展地方經濟的不二選擇。
一、縣域經濟產業發展模式的重要性
支柱產業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速度和效益。縣域經濟具有規模小、結構相對單一的特點,同省、地一級區域經濟相比,縣城行政區域面積較小,區域內經濟資源不多,政策性資源也比較稀缺,這些都是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也決定了縣域經濟獨特的發展道路。根據經濟發展規律,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充分利用本區域內的資源和生產要素,建立適合本土實情的地方產業結構,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經濟聚集效應。在已發展起來的產業基礎上,橫向拓展相關產業領域,最終打造結構合理、橫、縱向交錯的產業體系,不斷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效益。
縣域經濟受限于區域界線,在資源開發、生產要素供給等方面受到諸多影響因素限制,因此,其發展水平與當地產業結構和成熟度密切相關,地區產業體系的現狀和發展潛力直接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可以說,產業發展水平不僅是當地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志,也是一個縣未來發展方向的主導因素。因此,必須充分重視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式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要努力通過打造科學合理的產業結構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
二、縣域經濟產業發展模式的類型
本文在前面已對縣域經濟產業結構進行了相關介紹,根據縣域經濟特點,可將其產業發展模式分為四種主要類型:即特色農業型、工業主導型、第三產業主導型與混合產業型。
(一)特色農業型
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鏈,不僅要追求糧食產量的高增長、高總量和高效益,而且更加要注重與農產品市場的聯系,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制定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規劃,培育集生產、精細加工和銷售一條龍的特色農業產品體系,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打造本地優勢農業產品品牌,最終實現以農業促進工業發展的目標。
(二)工業主導型
工業化是未來產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較高水平的工業化,能夠創造眾多就業機會,順利吸收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從而加速城市化進程,同時切實提高社會生產效益,最終實現通過發展工業帶動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目標。因此,立足于工業,以發展工業促進縣域經濟總體發展,是大多數縣城的經濟發展戰略。在以工業為主導的區域經濟中,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并且農村地區逐漸開始向工業化過度,鄉鎮企業如雨后春筍涌出,工業產值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三)服務業主導型
一般而言,第三產業具有就業崗位多、涉及面廣以及經營門檻低的特點,能夠為區域帶來量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在現代經濟格局之下,服務業被眾多經濟人士一致認為是最具增長潛力的產業,在許多政府工作報告中,服務業的占比成為衡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通過大力發展服務業來促進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成為地方政府的不二抉擇。以服務也為主導的經濟結構,重點是要發揮服務行業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最終實現縣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四)混合產業型
在混合產業型模式下,縣域經濟的發展受到不止一種的產業促進,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第一產業對經濟發展貢獻不斷下降,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日益提高,此時縣域經濟得到全面的發展,擁有比較合理的產業結構,科技、文化、教育、醫療等社會經濟事業得到均衡提高,二三產業從業人數不斷增長,GDP占比逐漸提高。
三、縣域經濟產業發展的路徑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發力點,因此,采取何種經濟發展模式來不斷增強區域經濟實力,提高區域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結合地方資源稟賦和基礎設施,利用 SWOT方法來分析縣域經濟發展,從而制定精確的產業發展方向,例如發展旅游產業、外來加工、貼牌生產、農產品深加工等;其次,確定實現產業發展目標的具體路徑,扶持現有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或者吸引外資成立新興產業以促進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這條路徑其實就是地方特色資源發展道路。對于縣域經濟而言,特色是最重要的主線,只有特色才能彌補縣域經濟發展遇到的瓶頸和短板, 才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生存發展的機會;可持續發展道路,重視在發展區域經濟過程中,保證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互相促進,保證經濟發展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從內在聯系上看,特色與可持續不是相互沖突而是緊密聯系的。唯有特色才能夠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保證產業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除此之外,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要注重創新的作用,積極打造適合縣域經濟發展要求的投資環境;突出地方特色產業的輻射力;打造地方品牌,提高地方產業品牌效應。
參考文獻
[1] 課題組.縣域產業結構對其經濟增長的影響——以湖南省為例[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59-63.
作者:張辛雨 單位: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要創新精簡思路,國有商業銀行縣域分支機構的“改造”優于“撤并”,把縣域相應的分支機構逐步改造成以經營微小企業、小企業和個體戶業務為主的專業零售支行,或者將所屬縣級支行整體移交給當地農村信用社。此外,央行要充分發揮“窗口指導”作用,引導商業銀行處理好“面向三農”和“商業運作”的關系,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為縣域經濟服務的地方性商業銀行一是結合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農村信用社與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的城市郊區農村信用社,改造成農村股份制或合作制商業銀行。二是進一步強化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大力發展符合“三農”與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中小金融機構。三是積極發展多種類型的新型農村金融組織,適當降低門檻準入條件,通過加強培訓確保各項業務正常開展。四是允許股份制商業銀行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立縣域分支機構,進一步豐富服務縣域經濟的金融機構體系。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主要內容包括:明晰產權關系,完善股權設置,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約的法人治理結構,滿足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強化約束機制,嚴格風險監控考核,建立健全風險校正和市場退出機制;同時增強服務功能,根據不同地區發展不同模式;適當采取國家扶植、地方政府負責制。積極拓展縣域非銀行金融體系隨著縣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縣域經濟對金融服務提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更高要求,因此,要積極拓展縣域非銀行金融體系。一是要開拓農村保險市場,建立健全縣域農業保險體系;二是要拓展縣域資本市場,建立信托、租賃、信用擔保、咨詢等機構,以滿足縣域經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強化政策性金融支農作用近年來,中央加大了對縣域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連續出臺了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定向費用補貼、農村金融業務稅收優惠等一系列具有正向激勵作用的扶持政策,發揮了積極作用。加大縣域金融服務創新力度金融創新是金融活動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只有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不斷創新,金融才能與經濟同發展。隨著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縣域金融也要不斷創新,以增強其服務功能。要主動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變化,切實加大縣域金融開放度,實現金融機構類型多樣化創新服務。
一是大力發展農村信用社建設,農業作為弱質產業,可考慮適當降低稅率扶持。二是發揮貨幣政策的扶持功能,加強支農再貸款的力度;三是發揮農業銀行主力軍作用,支持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個體私營經濟;四是農業發展銀行在大型農產品的流通和加工領域適當發揮其政策性作用。工業主導型縣域經濟的金融支持工業主導型產業模式,即農村工業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工業產值比重較高,工業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隨著產業結構逐步升級,異軍突起的鄉鎮工業已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力量。工業主導縣的金融支持應側重增強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優化縣域金融環境,對中小企業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植政策。例如,縣域金融機構可以結合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適當放寬貸款準入門檻,完善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等。服務業主導型縣域經濟的金融支持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是我國服務業主導縣呈現出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對旅游產業的金融支持應注重對旅游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首先,縣域金融機構應支持旅游產業鏈的發展,綜合考慮旅游產業鏈的資金投向,合理分配貸款資金。其次,縣域金融機構要改進和創新服務方式,滿足旅游者的金融需求。例如,實現各銀行的聯網和拓展針對旅游者的消費信貸。最后,大力扶持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良好的旅游環境。
現代經濟發展呈現出一個越來越鮮明的特征就是經濟金融化,這表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縣域經濟的發展,自然也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縣域金融作為執行和實施貨幣政策的基礎環節,在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中起著杠桿作用。本文從縣域經濟與縣域金融匹配發展視角,探討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金融對策分析。面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縣域金融等突出問題,構建合理的金融組織體系、大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并針對縣域經濟中不同產業模式進行金融支持。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依靠縣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依據本縣域具有的生態環境,自然條件,人工狀況,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情況以及所屬較大經濟區域內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對本縣經濟的戰略目標和戰略布局等做好統籌規劃。縣域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城鄉差距不但加大的情況下,對農業實行工業反哺,帶動農村發展的舉措。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新農村規劃需要有關政府部門依據農村的自然條件(包括氣象條件,地形條件,水文地質,人口資料,歷史改革等),以及社會條件(包括土地利用及分布,村民居住條件)和經濟條件對農村產業特色,人口,發展方向和規模,古建筑保護等進行合理的總體規劃,一般以5~10年為發展規劃期限,若發生重大環境變化或規劃期滿時應該及時調整規劃。縣域經濟發展與新農村規劃兩者相互協調,互為一體。縣域經濟發展能夠為新農村規劃工作提供方向,合理的新農村規劃能夠有效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下文首先闡述了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在此背景下對新農村規劃工作的具體內容作了概括,在此基礎上探析了縣域經濟發展中如何做好新農村規劃工作。
二、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重點發展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優勢經濟和特色經濟。縣域經濟作為一種綜合性經濟的同時又是一種區域經濟,在具備國民經濟一般性特征的同時又兼具區域特色。因此,制定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應該秉承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應該突出特色,重點開發,做大市場,不能也不應該搞全線出擊,面面做大。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與其他地區結構雷同,產業趨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強化自身優勢和特色。縣域經濟發展要以市場為導向,實現本地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的有效結合。縣域資源優勢對于發展地區特色經濟,保持地區經濟優勢具有顯著作用,但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所謂的特色必須與符合市場需求才具有經濟價值。因此,縣域經濟發展須以市場為根本性導向。縣域經濟發展不能目光短淺,考慮經濟發展只從自身資源出發,而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努力參與資源利用競爭,不能局限于區域經濟格局,要對虛擬經濟進行充分利用,這樣才能通過聯合與合作等市場橋梁和紐帶促成經濟的持續深化發展。縣域經濟發展須將縣域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循環中,實行對外開放。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擺脫行政區域局限,實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的經濟循環交流,始終不渝地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任何自給自足,保守的,封閉的潛意識和經濟觀念勢必導致經濟差距擴大,經濟落后。這是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維持縣域經濟持續高效率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開放性,只有以開放觀念作為主導,才能有效地發展外向型,開放型經濟,因地制宜發展多樣化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才能提高縣域經濟開放度。縣域經濟發展須依托城鎮,使縣域經濟發展的經濟效應達到聚集規模。要以發展城鎮為載體實現縣域經濟的工業化,就近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產業聚集。在發展縣域經濟時應該重視小城鎮建設與鄉鎮企業發展的同步性,重視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高度相關性。在此過程中還應該秉承規模經濟原則,生產專業化原則,比較利益原則,才能引領企業集中于具有比較優勢的城鎮,進而大大加快縣域經濟的工業化進程。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實現產業互動,提高產業協調性。產業間的連鎖互動依賴于產業間的關聯度,如果產業間的關聯度過低,將導致產業鏈條伸展困難,嚴重制約欠發達縣城的經濟發展。在引導和規劃縣域經濟發展時應從宏觀的角度注重產業關聯性,清除制約產業互動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障礙;從微觀的角度應該主動適應產業互動,展開產業鏈條,實現產業溝通,尋求并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縣域新農村規劃的具體內容
縣域新農村規劃工作須形成合理村莊規模,對舊村進行改造,合村并點。我國當前大部分縣域農村居住分散,農房占地多,村莊規模小,數量多等狀況尤為突出,如何在這種狀況中配套基礎設施,集約利用土地,改善農村景觀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最大難題。為了集中處理垃圾,污水,方便上下水道,供暖,道路等設施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必須在地域上實現居民點的相對集中。因此,縣域新農村規劃必須按照節約用地,緊湊發展,強村并弱村,大村并小村,合并相鄰村等原則,結合當地實際發展要求,通過實行有關優惠政策,對現有農村居民點的布局結構進行調整,對村內閑置宅基地要進行妥善清理,利用村莊原有用地治理“空心村”,改造舊村,在減少村莊數量的同時擴大村莊規模,撤并人口少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引導農村人口向居住社區集聚,社區的選擇必須秉承有利生產且方便生活的原則,有限考慮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社區。要合理控制中心村的居住人口規模。中心村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兩種類型:一是改造舊農村,對農房進行集中布置,合理配套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二是以富村帶動窮村,以發展快的村莊兼并過于落后的村莊,通過發展快的富村帶動較落后的村莊聚集成中心村。縣域新農村規劃工作必須依托城鎮,以縣城為中心,形成村鎮縣城體系。眾所周知,工業化始于城市化,縣域經濟工業化需要就近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獲取規模經濟,發展城鎮載體。縣域城市化發展通常不能跟上工業化進程,這種現象在經濟欠發達縣域尤為明顯,嚴重制約縣域經濟的深入發展。因此,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應堅持規模經濟,生產專業化,比較利益等原則,合理定位城鎮功能和規劃城鎮布局,完善城鎮管理體制。縣城作為縣域中心,是新農村建設的中流砥柱,對縣域發展起著帶頭作用,可以且應該在縣域經濟發展中起到“龍頭”作用。城鎮作為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結合點,一方面聯系城市,接收城市輻射效應,另一方面聯系廣大農村,能夠指導和協調本區域內各種產業的發展,且能通過輻射帶動周邊鄉村,聚集生產生活資料為農民生活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新農村規劃應重點建設市場發達,經濟繁榮的中心城鎮,再通過其示范作用和輻射力帶動欠發達村莊和城鎮的發展。
四、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新農村規劃工作
縣域新農村規劃要緊密結合自身資源、環境、經濟條件,以縣域經濟發展為核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縣域經濟發展與新農村規劃工作兩者的協調統一。首先,縣域經濟發展為新農村規劃工作提供方向。縣域經濟發展是縣城發展的根本性目標,政府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必須以縣域經濟實際發展特征為出發點,才能制定出科學的經濟發展戰略,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大規模縣域經濟建設。新農村規劃涵蓋了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等方面,必須服務于特定發展目標,是一種詳細的具體規劃。而縣域經濟作為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鄉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結合體,是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環節,對實現農村經濟甚至國家經濟發展目標具有決定意義。因此,新農村規劃必須服從縣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其次,新農村規劃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顯著促進作用。新農村規劃通過采取多項措施,綜合協調建設農村經濟,政治,社會,科技,用地,交通,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實現多種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居住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可以說,縣域經濟發展的落腳點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農村規劃,它能通過結合本地實際,合理布局,統籌兼顧,逐步向農村引入縣域規劃建設項目,以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切實提高農民生產技能,轉變農民生產經營思路,促進農村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高,對縣域經濟發展起著強有力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縣域經濟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3-0150-01
1.縣域經濟概述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范圍的一種中觀性質的區域經濟,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結合部,是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的結合部,是國民經濟管理系統的中間環節。在整個國家行政區劃中,縣域行政區處于國家、省、市、自治區等更高一層的經濟區域中,而下面又有鄉鎮、村社等更小的基層單元,作為一級貼金基層的行政機構,縣級政府起著連接城鄉、承上啟下的溝通各業的重要作用。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各項指標,在一個縣域的范圍內,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反映,我們可以把縣域這一層面的經濟,看作是整個國家的基層經濟。如果把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經濟說成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那么縣域經濟則是國民經濟的基石。
河北省縣域經濟的發展關系到全省綜合經濟實力能否提高,對全省國民經濟發展的整體帶動作用將十分巨大,關系到貧困縣致富奔小康的問題,是關系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大事,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壯大應放在戰略高度來抓。
2.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在全國中等水平徘徊,與縣域經濟強省差距很大
從全國情況看,河北省縣域人口比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90%,縣域經濟總量占全國平均水平的115%,在全國縣域經濟中發展水平位于中等略微偏上水平。雖然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全國部分沿海省、縣域經濟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形式很嚴峻。河北省的縣域GDP及縣域財政收入等都低于其他沿海省份,尤其是縣域平均財政規模只有山東省的二分之一,浙江省四分之一,江蘇省的五分之一。
2.2 城鄉二元結構突出
河北省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之比逐年擴大,.同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一長幅度,農民增收趨緩;另一方面,非農產業就業比重偏低。非農就業結構的變化跟不上非農產業結構的變化,二者呈現不協調狀況。實現工業化的基本標準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分享工業化帶來的成果,而如果存在較大比重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則無論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到何種水平,都不能說工業化取得成功,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和城市轉移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嚴重體制障礙。
2.3 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國際經驗和經濟理論都證明,在工業化進程開始以后,區域差距通常要經歷先低一后高一再低的“倒U型”過程。主要原因是資源由效率低的地方向效率高的地方流動的結果,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的問題,資源得到合理流動應使人均占有量差距得到平抑。河北省的區域差距基本處于差距擴大的階段,且由于區域之間要素流動存在一定障礙,區域不平衡問題在人均占有量方面差距日益突出。
3.促進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
3.1 積極轉變發展思路
有山靠山,有水吃水,有資源開采資源,有傳統特產發展傳統特產,依據這種比較優勢理論。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執行的基本是“憑借優勢,發揮特長,一縣一業”的思路。有是什么發展什么的比較的比較優勢發展思路容易被接受,便于操作和執行,但它可能抹煞經濟發展中的創造力,增加技術創新、產品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惰性;也會使經濟發展停滯在市場學所講的“生產觀念”階段,只關注產出,對市場重視不夠,造成產銷脫節,生產趕不上市場的變化;它還會造成經濟發展因自然條件不同而產生的極度不平衡,而且是落后者有所托詞并甘居人后;另外,比較優勢發展思路是一種傳統的穩步發展策略,在大家都在努力發展的時候,一般不會有出眾的速度和業績,從而也就不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趕超發達地區和發達國家的既定經濟發展目標。指導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路必須以現實為基礎,面向未來,具有前瞻性,在保證繼續發揚現有優勢的同時,更大力度地鼓勵縣域經濟向符合時代需要的市場型和知識型轉化,爭取發展的先機。
3.2 大力發展縣域特色經濟
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不是一個可選可不選的模式,而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由之路。培育和發展縣域特色經濟,首先必須普遍強化縣域特色經濟的意識,才能確立培育和發展縣域特色經濟的思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大致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萌芽階段:它是以農產品的種植為背景的。過渡階段:形成一種或幾種特色產品和服務。高級階段:它以滿足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并且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生產為內容。
縣域經濟的三段式發展過程,其實也就是縣域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某些要素的功能會逐漸弱化,另一些要素的功能將得到強化。必定使一些產品或產業成長壯大而另一些產品或產業萎縮。這就是縣域特色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當前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的題中之義。
3.3 促進資源型縣域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前30強的縣域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靠資源強縣,即資源型縣域經濟。資源型縣域經濟是指在一個縣域內的國民經濟結構中,支柱產業是依靠資源的優勢是靠資源優勢發展起來,在生產總值中(GDP)中,資源的開發及銷售所占比重較大的縣域經濟。邯鄲的武安,唐山的遷安、承德的寬城等資源型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較好,成為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力增長的主動力。必須把促進資源型縣域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走科技興縣之路,促進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綜合競爭力較強的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途徑,并促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縣域經濟強縣的產業結構調整,能夠創造更為寬廣的產業平臺,發揮經濟增長極的擴散效應,帶動周邊縣的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首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要提高全省、特別是縣、鄉、鎮領導干部和企業經營者的“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較為堅實的社會公眾認知基礎。要堅持速度與效益的統一,提高資源利用率,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要在資金配套和稅收減免等方面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促進節能減耗技術和設備的推廣使用,促進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
其次,走節約型道路,積極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資源縣的最大劣勢是容易受到市場需求萎縮的沖擊,多數情況下靠出賣資源型產品獲利,市場不穩定,產品附加值低,深加工不夠,產業循環差,這不僅造成資源的無度開采,也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如張家口的尉縣、興隆的煤炭生產,以煤炭資源為主導產業的縣域經濟,在大多數情況下,多數生產單位都是靠提高煤炭產量和銷售量來獲取利潤,這種粗放的產業,無論在經濟效益上還是在資源供給方面都缺乏后勁和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 薄錫年,河北縣域經濟特色化發展的思考[J],商業時代,2006(13).
[2] 吳建民,丁疆輝,我國縣域經濟類型劃分的研究[J],世界農業,2010(9).
[3] 楊勇,產業集群與縣域工業園區視角下的縣域經濟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28).
關鍵詞 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研究評述;反思
中圖分類號 F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024(2013)02-0154-05
縣域經濟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總體相對較低,但其發展態勢良好,具有后發優勢。近年來,縣域經濟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量,并在承接產業轉移、優化經濟結構、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以及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是縣域地區在不斷推進工業化與現代化進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發展過程和路徑。選擇正確的發展模式,對于形成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速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區的條件各不一樣,因而發展模式的選擇也各不相同。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是根據縣域自身的發展階段、區域環境、資源稟賦、人力資本等條件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來確定的。
根據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情況,可以從不同維度對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模式進行歸納總結。當前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研究主要從主導產業、經濟發展的組織方式、縣域發展的特色內容等維度展開。
一、以主導產業劃分的發展模式
以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為依據,可將縣域經濟劃分為農業主導型、工業主導型和第三產業(服務業)驅動型。
(一)農業主導型的發展模式
農業主導型的縣域經濟,其主要特點在于農業及其延伸產業的發展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農業主導型模式強調農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實施“規模經營、專業經營”的策略,實現農業產業化,發揮農業較強的前向產業關聯效應,以帶動縣域經濟全面發展。
農業產業化是促進農業主導型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路徑。“農業產業化帶動模式”通過發展農業專業化生產,充分發揮農業縣的資源優勢,在農業專業化生產的基礎上,重點建設一批龍頭企業,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系列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建立起充分利用當地農產品資源的平臺,通過農產品加工增值,形成當地的主導產業(牛若峰,2006)。農業產業化生產具備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風險共擔與利益共享、企業化管理和社會化服務的特征。農業驅動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具體表現形式各不一樣,比較典型的有北京郊縣的都市現代農業模式、江蘇的政府引導扶持模式、安徽的發展農民自主經營的模式、山東以龍頭企業帶動的模式、河南優質專用特色農產品的農業發展模式、甘肅支持支柱產業帶動模式等農業發展模式(趙偉,2007)。
由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縣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鎮,因此,農業主導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在我國縣域經濟中的地位應該得到鞏固和加強。同時,應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和農產品附加值,進一步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二)工業主導型的發展模式
工業主導型縣域經濟是指第二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無論是產值還是就業比重都占主導地位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近年來,第二產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從2005年的47%上升到2010年的52%,涌現出了許多工業主導型的縣域經濟。工業主導型縣域經濟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工業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有些縣域的工業產值已經在經濟總產值中占據絕對優勢,形成了工業主導型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趙偉(2007)將工業驅動型縣域經濟分為大城市依托型工業化、內生型工業化和開放型工業化三種類型。其中,大城市依托型工業化的主要特征是發揮距離大城市較近的區位優勢實現工業聚集;內生型工業化以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為代表,其中蘇南模式通過大力發展鄉村集體工業而使縣域經濟全面發展,而溫州模式是自下而上,依靠區域內個體、私營經濟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典型;開放型工業化以珠三角、閩南地區的沿海開放縣為代表,主要特點是依托三資企業發展帶動縣域經濟全面進步。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的后半段,正處于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階段(黃群慧,2012)。但是,我國縣域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還較低,發展的空間很大,未來工業化的趨勢將是向東部沿海區域中的較不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廣大的農村等欠發達地區快速推進。因此,只有大力發展工業,加速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提升縣域經濟整體實力,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縣域經濟的落后地位。當前,許多縣提出“工業立縣”和“工業強縣”等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戰略,強調工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第三產業驅動型的發展模式
第三產業驅動型縣域經濟是指通過服務業的發展帶動縣域經濟三大產業全面進步的模式。第三產業驅動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突出服務產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強調以服務業為先導從而帶動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傳統工業與服務業相互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服務業越來越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有些地方甚至出現經濟奇跡,如專業批發市場型、旅游興縣、商貿強縣、倉儲物流等服務驅動型的模式都被實踐證明為可行的發展道路。批發市場帶動模式是通過發揮自身優勢,在當地形成全省、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批發市場,由批發市場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引領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典型代表有浙江義烏、河北辛集和山東壽光等。對于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的縣域,具有發展旅游業的巨大優勢,可以開發旅游資源模式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針對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的服務業占三大產業結構比重較高的現象,很多專家認為中國的服務業發展過于滯后,第二產業比重過高,應該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金碚(2012)認為,三大產業結構的變化在經濟發展中是循序漸進的。隨著我國工業化的深入發展,支撐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工業技術快速提升,科技成果和制造業的結合將推動產業分工深化,產業鏈的分解和產業間融合將拓寬服務業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立在現代工業基礎上的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將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縣域經濟發展的組織模式
(一)集體經濟主導型
改革開放以來,集體經濟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逐漸降低,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今天,集體經濟在一些地方仍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集體經濟主導型的縣域經濟注重發揮集體經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作用,通過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實現農民共同富裕。
江蘇的華西村、北京的韓村河村等是集體經濟的代表,通過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這一模式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其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更新。許興亞等(2008)認為,河南省的鞏義市竹林鎮、新鄉縣劉莊村和臨潁縣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成功典范。上述地區成功的事實表明,在我國現階段,集體經濟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集體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民營經濟主導型
民營經濟主導型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是民營經濟占重要地位,通過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帶動縣域經濟全面進步的發展模式。民營經濟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助推縣域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緩解城鄉就業壓力、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閻中洋,2004)。
民營經濟主導型的代表有“溫州模式”和“蘇南模式”。“溫州模式”是在推進私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每個企業專注于各自核心能力的培養,大量的企業聚集群加上合理的分工協作,產生了諸多協同優勢,帶動了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溫州模式”的精髓是溫州人在經濟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務實品格、變通能力和企業家精神,其實質是一條通過自發的市場取向改革,改變自身貧窮落后命運,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陸立軍,2004)。“蘇南模式”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導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典范,包括江蘇張家港、常熟、吳江、太倉等。另外,浙江的寧波、義烏等在縣域民營經濟發展中都比較有代表性。
(三)政企合作產業園區帶動型
產業園區是很多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應充分發揮產業園區所在縣域的生產加工能力、產業資源、環境和區位優勢,集聚技術、人才、資金、信息等生產要素,借助中介組織、大學、科研機構等力量,為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政企合作型的發展模式是以政府與企業合作的方式,由企業通過現代公司化運作來進行園區開發和招商引資等工作的發展模式。河北固安工業園區是政企合作型發展模式的典型代表。2002年,為了打破打造高端產業平臺需要的大量資金匱乏的瓶頸,河北省固安縣引入園區投資運營企業華夏幸福基業公司,采用“管委會公司”的政企合作模式運營建設固安工業園區,解決了制約開發區建設發展資金的問題,實現了固安經濟社會和財政收入的快速發展。固安工業區是河北省首個實行“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園區,固安工業區成當地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體制創新激發出加快發展的強大活力。目前固安工業區已經形成了集群化、系統化、專業化的招商體系,以大項目為招商重點,以發展產業集群為目標,以產業龍頭為核心,實施產業鏈招商,以企業集聚推動產業集聚,進而形成配套相對完備的產業園區,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四)產業集群引領模式
產業集群是某一特定產業的中小企業和機構大量聚集于特定區域內而形成的穩定的、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集合體。產業集群形成于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產組織方式,已經從城市經濟引入到縣域經濟中。在縣域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產業集群已經成長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成為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和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有效途徑。
產業集群是介于市場和等級制之間的一種空間經濟組織形式,有利于提高企業之間的學習效用和區域資源利用能力(張輝,2003)。產業集群引領模式有三個主要特點:即單個企業規模較小、企業集群形成規模、集群內有著明確的分工合作。產業集群內的小企業間為了開拓共同市場而建立起來的較穩定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關系,不僅促進了企業間有序的競爭,而且激活了創新的動力,專業化分工也使各企業專精于某項技術,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目前我國比較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有福建晉江鞋業產業集群、浙江玉環水暖閥門產業集群、江蘇揚州半導體照明產業集群、湖南長沙高端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等,浙江省慈溪小家電、義烏小商品、桐鄉毛衫等也是產業集群中較為成功的典范。
三、縣域經濟發展的特色內容
按照縣域經濟發展的特色內容,可以將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分為資源稟賦型、勞務經濟型、外向經濟主導型和承接產業轉移等發展模式。
(一)資源稟賦型發展模式
資源稟賦驅動型模式是指通過開發本地優勢資源帶動縣域經濟全面發展的模式。縣域經濟發展的資源優勢包括生物資源、能源和礦產資源。科學發展縣域經濟要求依托資源優勢集約開發優勢資源,培育出有特色、有優勢的地方工業體系。
典型的資源稟賦驅動型縣域經濟是自然資源導向型縣域,其特點是資源蘊藏量極其豐富,以礦產資源開發為龍頭的晉城模式可謂典型代表,河北的靈壽縣、廣西的南丹縣等也都具有一定代表性(王平等,2006)。山西、內蒙等省區作為我國主要的煤炭能源產地,其多數縣(市)都可歸入資源型縣域發展模式的行列。
(二)勞務經濟型發展模式
勞務經濟驅動型模式是利用人力資源提供勞務服務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模式。我國內地縣域勞動力豐富,人多地少,存在著大量待業人員,積極開展涉外勞務輸出,在增加勞動者收入、加快內地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發展涉外勞務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使涉外勞務人員自身獲得收入,又可使涉外人員增長見識、更新觀念,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對于人力資源充足而經濟欠發達的縣域,做大做強勞務經濟也是發展本地經濟的一種選擇。
重慶市墊江縣是發展勞務經濟的代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墊江縣的勞務外包通過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的企業外包業務,開創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離土不離鄉”的全新勞務經濟發展模式(廖元和,2011)。
勞務經濟的發展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較高,當經濟的發展越來越依靠技術進步時,勞動力因素的作用就越重要。一般來說,當勞動力的素質不斷提高、勞動力的素質結構不斷優化時,產業升級就越容易實現。我國縣域地區大學及以上學歷人口占全國比重偏低,而低學歷人口占全國的偏高。如表所示,2010年,我國鄉村與鎮擁有的大學本科學歷人數合計占全國本科學歷人口的比重僅為22.77%(見上表)。從整體上而言,我國縣域人口素質普遍偏低,不利于發展高層次和高附加值的勞務經濟和實現宏觀產業升級。
(三)外向經濟主導型發展模式
外向帶動模式主要是依托“三資”企業的發展帶動縣域經濟社會全面進步,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貿易與合作,發揮本縣經濟的比較優勢,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外向型的縣域工業經濟較多的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工業產值中外銷產值比重較大,外資依存度和外貿依存度都比較高。這一模式的代表有江蘇的昆山模式、廣東的順德模式和福建的晉江模式。
江蘇昆山的經濟發展屬于外向帶動型模式,注重發揮外資的帶動作用和外貿的溢出效應,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民營趕超和服務業跨越發展戰略,形成了以外促內、以內引外、內外并舉,外資民資融合發展的局面(儲東濤,2010)。呂立才(2010)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廣東利用外資在資本形成、對外貿易、創造就業、增加稅收和技術進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極大地推動了廣東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承接產業轉移的發展模式
當前,國際國內產業分工正經歷深刻調整。隨著我國東部地區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一些產業競爭優勢的逐漸消失。相比之下,廣大中西部的縣域地區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等優勢逐漸凸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西部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過程中,要科學合理規劃產業布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合理選擇主導產業,提高產業對接的整體水平,完善產業服務配套體系,營造良好的產業對接環境。目前,國家已經批準安徽皖江城市帶、廣西桂東、重慶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荊州等地區為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這些地區都是通過承接產業轉移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典范。
四、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反思
我國縣域在選擇經濟發展模式時要考慮宏觀經濟背景、本地區所處的發展階段、自然資源稟賦、區位條件、人力資本等諸多影響因素,這些因素會對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產生影響。我國縣域經濟在改革開放后雖然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但是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縣域經濟在未來發展中,要順應當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后發趕超,而要達到這一目標,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努力。
(一)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中實現產業升級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工業化與城鎮化有了快速的發展,我國整體上進入了工業化中期的后半階段和城鎮化基本實現階段。未來工業化和城鎮化最顯著的空間發展趨勢將是向東部沿海區域中的較不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廣大的農村等縣域經濟腹地快速推進。城鎮化水平相對較低的我國縣域地區必將成為未來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主戰場。從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看,工業化與城鎮化是互為依存、共同促進的,二者之間的協調發展是推動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縣域地區在進一步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要避免走傳統工業化的彎路,順應當前我國工業向綠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務化轉型升級的趨勢(金碚,2012),高起點規劃,走出一條符合我國縣域實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注重比較優勢的發揮與經濟全面均衡發展
我國各縣域經濟的發展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縣域在選擇經濟發展模式時要充分結合本地的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突出優勢資源,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選擇能夠充分發揮本地優勢資源和發展本地優勢產業的經濟發展模式,避免低端重復,形成核心競爭力。依據自身的區位、自然和資源條件,培育和發展縣域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縣域經濟。
縣域在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的同時,也要注重均衡全面發展,形成合理的現代產業結構體系。過度依賴某種資源,可能造成縣域經濟的單一化,進而失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落入比較優勢陷阱,并在區域分工中處于不利的地位,陷入“資源詛咒”,如山西等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水而不如一些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
(三)合理發揮政府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引導作用
政府行為對經濟結構有重要影響,在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市場秩序的規范、產業結構優化、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扶持和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等方面都發揮著主導作用。縣域政府可以依靠自身的優勢,引導經濟發展,整合分散的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但是,當前很多地方政府為了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傾向于用行政力量直接干預甚至參與市場。我國很多縣域地區的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特別依賴各種優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依賴各種大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這就弱化了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導致區域間競爭異化為優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之間的競爭,產生了很多不平衡和不協調的現象。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糾正市場失靈,不缺位、不錯位,同等對待市場經濟各種參與主體,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資源配置機制。
關鍵詞:甘肅;縣域經濟;特征;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7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9)06-0022-05
1背景
“縣域”是以縣為單元的地理空間,而“縣域經濟”則是以縣的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的經濟。目前比較完整且權威的定義是: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
“十六大”報告首次突破性地提出要“壯大縣域經濟”,這是“縣域經濟”概念首次寫進黨的文獻,其后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都提出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內容,這表明“縣域經濟”正式納入國家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整體布局,我國經濟發展開始進入向縣域經濟側重的階段轉換。同時還表明國家的戰略部署已走出“重城輕鄉”的非均衡階段,經濟政策呈現出向縣域側重的明確的方向性變化。
“郡縣治,則天下安”,壯大縣域經濟是富民固本之方,治國安邦之策。縣作為行政建制在我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悠久的歷史,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并正式設立郡縣制以來,縣就構成了我國最基本的行政單元,在我國的經濟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縣域經濟的發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縣域經濟的發展潛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潛力[1]。
2新時期縣域經濟發展的特色與模式
2.1縣域經濟發展的特色總結
綜合目前國內縣域經濟發展,不難發現縣域發展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特色:
一是地域特色明顯。縣域經濟屬于區域經濟范疇,具有一個特定的地理空間,因此,縣域經濟普遍表現出其突出的地域特色,與其所處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特定資源密切相關。如果縣域經濟發展能夠揚長避短,發揮其地域特色,則可探索出一條不同于其他縣域的特色發展路徑。
二是產業特色突出。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是縣域經濟的發展主題和方向。縱觀發展較快的縣域,都依賴于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帶動。
三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縣級政權作為市場調控主體,有完備的縣級財政體系做支撐,是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縣域經濟活動涉及到生產、流通、消費、分配各環節,一、二、三產業各部門,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
四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縣域不同于國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不能“小而全”,要 “宜農則農”、“宜工則工” 、“宜商則商” “宜游則(旅)游”,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點產業,因此,縣域經濟在接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指導的基礎上,還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五是具有開放性。縣域經濟雖然是在縣級行政區劃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縣級行政區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要突破縣級行政區劃的約束,在更大的區域內進行資源配置,獲取競爭優勢。
2.2縣域發展創新模式
總結近年來上升較快的縣域經濟發展特征,按發展路徑選擇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模式。
2.2.1趕超型模式。趕超型模式是依據本縣域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現有條件,對照有關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提出本縣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速度和舉措。該模式立足于“跨越式” 發展思路,另辟蹊徑,樹立“率先發展”的強烈意識,不斷在中國范圍內尋找較強的競爭對手,實現趕超發展的目標。這一模式的特點是富于進取性,但需要充分考慮到縣域自身的特征和定位、不同縣域發展的差異性以及所立足的發展目標和基礎是否切實可行等問題,特別要防止不切實際地盲目攀比和制定好高騖遠的發展目標[3]。
2.2.2主導型模式。主導型模式是以獨特自然資源為導向,進行系列加工開發;或圍繞自身產業,以拳頭產品為龍頭,加以配套發展,形成產業優勢,進而實現經濟全面增長。選擇這一模式的關鍵是正確理解和把握自己的優勢。
2.2.3開放型模式。開放型模式是以區域外的市場為導向,通過經濟要素的內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其最大特點是通過實行對外開放,引進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與勞動力或其他可供開發的富裕要素相結合,促進經濟增長。
2.2.4科技型模式。科技型模式是以推廣、發展、應用新科技為主軸,立足于科學技術這一關鍵要素,增強發展能量,形成經濟發展的持久性動力。在實際中,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與可能,可側重于新科技的應用開發,努力實現高新技術商品化、產業化。
2.2.5城郊型模式。城郊型模式主要適合于城市郊縣(區)及在交通上能與城市便利溝通的縣,分工與協作是其優勢所在。主要發展服務城市的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體系,與城市大中型企業相對接,建立配套性、輔的協作企業或加入企業集團,以及適應與城市發展的第三產業。
上述縣域發展的創新模式,按發展動力源分,也可分歸納為兩大類:一是城市集群帶動模式,二是產業集群帶動模式。
城市集群帶動模式適用于東部發達地區和中部部分大型城市周邊的縣域發展。這些縣域通常位于發達的大中型城市周邊,通過這些大中型城市的集聚效應和縣域的區位優勢發展縣域經濟,具有不可復制的特征。
產業集群帶動模式包括工業產業帶動、資源產業帶動和特色農業產業帶動等類型。這一模式適用范圍較廣,既適用于發達地區的縣域,也適用于欠發達地區縣域的發展,但需要有一定的資源基礎作為發展的支撐。
3.西部、甘肅縣域的發展現狀分析
3.1西部縣域發展現狀分析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西北的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陜西5省(區),西南的四川、云南、廣西、貴州、和重慶6省(區、市)以及共12個省(市、區)。比較中國、西部、西北和甘肅縣域經濟發展的整體情況,總體呈現如下特征:
整體上看,西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嚴重滯后與東、中部地區。研究表明,西部省份縣域經濟整體實力仍然很弱。2005―2009年,西部和內蒙古12個省(市、區)中,只有4個省(區)有縣域進入中國“百強縣”,其中5年都躋身國家“百強縣”的省份只有貴州一家,且進入“百強縣”的數量極少,增長速度緩慢,表1[1],這說明西部省份的縣域發展普遍處于落后狀態。
表12005―2009年進入中國“百強縣”的西部縣域分布情況
省份20052006200720082009
貴州12222
內蒙古11111
四川01111
青海00012
合計24456
數據來源:根據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2005―2009)整理。
但是從個體方面看,西部部分縣域發展勢頭良好,具有可挖掘的發展潛力。研究表明2001―2008年,全國共有76家縣域連續8屆排名提升,其中:東部地區共有29家,占總數的38.16%;中部地區21家,占27.63%;西部23家,占30.26%。其中上升勢頭良好的8個縣中有5個縣位于西部,這說明西部地區一些縣域具有可挖掘的發展潛力。
3.2西北、西南地區縣域發展比較分析
西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落后于西南地區和。圖1是西北、西南和內蒙古歷年入圍西部“百強縣”的比例分布圖。從中可以看到,西南地區各省的縣域經濟發展好于西北地區,在西部百強縣中占有大多數席位。但2003―2006年,由于縣域經濟的迅速崛起,西南地區占西部“百強縣”的比重在快速下降。相比較,9年中西北各省區在西部“百強縣”中所占比例變化不大,說明西北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不僅嚴重滯后與全國整體水平,在西部也處于落后地位。
圖12001―2009年西部“百強縣”所屬區域分布比例圖
比較而言,西南地區各省區之間縣域經濟發展正趨于平衡,而西北地區發展卻越來越不平衡。對比西北和西南地區各省入圍西部“百強縣”的分布情況,圖2和圖3可以看出西北地區縣域的省際之間發展不平衡趨勢正在加大。2009年新疆和陜西分別各占西部“百強縣”12和9個席位,共占西部地區共26個的81%,比
圖22001―2009年西北5省(區)及
入圍西部“百強縣”的省域分布圖
2001年的65%增加了16個百分點,這說明經濟發展較好的縣域正逐步向這兩個省份傾斜。相比之下,西南地區各省之間躋身西部“百強縣”的縣域差距逐步縮小,除四川仍高居榜首外,其余幾個省區躋身百強的縣域個數逐步趨于平衡,這顯示出西南區域各省的縣域經濟發展勢頭不相上下。
圖32001―2009年西南5省(市、區)入圍西部“百強縣”的省域分布圖
3.3甘肅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3.3.1經濟發展滯緩,人口規模大,財政收入偏緊的特征沒有明顯改變。2006―2008年以來,甘肅縣域經濟發展滯緩,人口規模大,財政收入偏緊的特征沒有明顯改變。2008年,甘肅省縣級行政單位(76個縣、市、區,與國家統計局測評口徑一致,下同)人口2 197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83.53%;地區總產值1 721億元[3],比2006年增長37.48%;地區總產值占全省生產總值54.19%,比2006年的55.12%[4]略低,說明盡管縣域經濟在總量上有所發展,但相對于甘肅城市經濟增速并未顯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1億元[3],比2006年的31.37億元增加了62.56%,占全省財政收入的比重39.43%。
3.3.2三次產業結構有所改變,但改變進程有待進一步加快。
2008年甘肅76個縣域三次產業比重為23.5641.7134.74,比2006年的24.9938.9436.07有所優化,喜憂參半。喜的是第二產業比重增加了近3個百分點,而憂的是第三產業發展趨勢降低,比重有所萎縮。整體上看,近2年甘肅省產業結構改變的程度不甚明顯,二、三產業發展無論從總量上還是從比重上,都仍然滯后于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其中工業化水平較低、新型工業發展緩慢仍然是制約甘肅縣域經濟整體發展的主要因素。從產品結構看,大路產品多,上檔次的品牌產品少;初級粗加工產品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品少。從所有制結構看,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偏小,特別是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緩慢。
3.3.3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更加突出。
通過計算2006―2008年甘肅縣域宏觀經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金融資本競爭力、基礎設施競爭力、人力資源競爭力、政府作用競爭力以及綜合競爭力等7方面競爭力排名變動的方差與標準差(表2),對比甘肅省縣域經濟發展競爭力排名次序變化情況可以看出,甘肅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突出。
表22006―2008年甘肅縣域競爭力排名位次變化程度比較表
宏觀經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金融資本競爭力基礎設施競爭力人力資源競爭力政府作用競爭力綜合競爭力
均值-0.03947-0.06579-0.19737-0.105260.236842-0.44737-0.11842
極差R81104767410111967
方差215.7484263.850993.10578189.1468410.865579.326296.13071
標準差δ14.6883816.243499.64913413.7530720.269824.06929.804627
數據來源:根據《甘肅省統計年鑒》(2007,2009),《2007:甘肅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相關數據整理、計算。
(1) 縣域之間政策、人力資源等軟環境發展最不平衡,競爭力變動幅度最大,圖4,圖5。政府作用競爭力中,76個縣域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縣域排名提升55位,降幅最大的縣域排名下降64位,極差高達119,排名變動均值下降0.45位,排名變動10名以上的縣域占76個縣域的67%,變動標準差24,這說明2006―2008年縣域間涉及政府服務的科技、教育以及社會保障投入與支出不平衡,導致縣域間競爭力變動程度加強。
圖42006―2008年政府作用力排名變動趨勢圖
圖52006―2008年人力資源競爭力排名變動趨勢圖
(2)縣域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趨勢相對明顯,競爭力變動幅度比較大,圖6,圖7。產業與宏觀經濟競爭力
排名秩序上升幅度最大縣域增幅分別達到37和48位,降幅最大的縣域產業和宏觀競爭力排名分別下降67和33位,變動幅度極差104和81,排名變動均值分別下降0.07和0.04位,位次變動超過10名以上的縣域分別占總數的29.0%和44.7%,變動標準差分別為16和15,這說明2006―2008年縣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產業總量、結構和效率,經濟總量、均量和增長速度差別比較大。
圖62006―2008年甘肅省縣域產業競爭力排名變動趨勢圖
圖72006―2008年甘肅省宏觀經濟競爭力排名變動趨勢圖
(3)縣域間投資和建設水平對縣域的發展影響相對平衡,圖8,圖9。基礎設施和金融資本競爭力排名持續變動幅度較小,排名升幅最大的增幅均為47位,降
圖82006―2008年甘肅省基礎設施競爭力排名變動趨勢圖
圖92006―2008年甘肅省金融競爭力排名變動趨勢圖
幅最大的分別下降27和29位,極差分別為74和76,排名變動均值分別下降0.1和0.2位,位次變動超過10名以上的縣域分別占總數的28.9%和11.8%,變動標準差分別為14和10,這說明與2006相比,2008年縣域間交通運輸、信息通信、存貸和資產變動等投資和建設影響變動不大,發展相對平衡。
(4)綜合經濟、軟環境和投資等因素,縣域綜合競爭力格局在上、中、下游三個層次間變動趨勢不明顯,位次變動僅在同層次中競爭激烈,圖10。位次變動10位以內的縣域占總數的70%,而位次上升20位的、發展勢頭迅猛的縣域僅秦安和民樂2縣,短時期內甘肅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格局不會發生很大變化。
圖102006―2008年甘肅省綜合競爭力排名變動趨勢圖
4.結語
用科學發展的眼光看待欠發達省區的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立足省情,立足強調“自然、經濟、社會”復雜關系的整體協調,揭示縣域經濟發展的“整體、內生、系統”的本質內涵,遵循“發展、協調、持續”的系統運行規律,是甘肅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
2009年7月,甘肅省政府第28次常務會議原則審議通過了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基本思路,意味著事關全省長遠發展的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獲得了重要的階段性進展。規劃將引導全省遵循不同主體功能區的空間自然屬性,構建省域國土空間開發“三大戰略格局”。
一是構建“一橫一縱六區”城鎮化和工業化戰略格局,以隴海―蘭新線為橫軸,以慶(陽)―平(涼)―天(水)―成(縣)徽(縣)和武都為縱軸,加速推進形成蘭白(蘭州―白銀)、酒嘉(酒泉―嘉峪關)、金武(金昌―武威)、張掖、天成(天水―成縣、徽縣)、平慶(平涼―慶陽)“六大組團式”工業化、城鎮化發展。
二是構建“一帶三區”為主體的農業戰略格局,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特色農業發展,推進沿黃農業產業帶的發展,提升河西、隴東和中部旱作農業區特色農產品生產新優勢,增強供給和保障能力。
三是構建“三屏四區”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以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以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保護區為重點,構建河西內陸河流域生態屏障;以白龍江流域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為重點,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以敦煌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區、石羊河下游生態保護治理區、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流失防治區和肅北北部荒漠化保護區為重點,加大生態保護治理和自然修復[5]。
基于上述主體功能規劃格局,甘肅未來的縣域經濟發展的定位要擯棄以往純粹經濟發展的思路,要強調綠色發展理念,強調“自然、經濟、社會”復雜關系的整體協調,因此,由于甘肅各地經濟地理、自然地理和經濟、政治、歷史、文化和城鎮布局的不同特點,甘肅縣域經濟發展既要體現出中國縣域發展的共性特征,也要體現出自身實際的經濟發展區域特性,遵循可持續發展思路,走經濟、社會、生態的多目標、多元化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 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2001―2009)[EB/OL].省略.
[2] 雙傳學. 從“百強縣”經驗看我國縣域經濟的和諧發展[J]. 經濟縱橫,2006,(12).
[3] 甘肅省統計局. 甘肅統計年鑒(2007, 2009年)[M/CD].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4] 魏勝文等. 2007年甘肅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M].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01).
[5]宋振峰. 優化布局:甘肅主體功能區規劃框架原則通過[EB/OL]. gs.省略/news/2009-07/04/content_16997040.htm.
摘要: 農業是縣域經濟的基礎。河南省作為典型的農業大省,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振興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根本出路。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已形成工業推動型、非公有經濟推動型、產業集聚型、勞動經濟型、農業產業化推動型、開放帶動型等模式。河南省發展縣域經濟的對策是,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程,加快城鎮化建設,積極開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關鍵詞: 縣域經濟;聚類分析;發展模式
河南省縣域經濟單位共有108個,包括20個縣級市和88個縣。全省國土總面積為16.7萬平方公里,縣域面積為15.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90.7%。縣域人口為8122萬,占全省人口總量的85%左右。從gdp來看,全省108個縣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縣域經濟的聚類分析
河南省有108個縣市,通過聚類分析方法將所有縣市進行分類,便于更好的分類指導縣域經濟的發展。將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儲蓄存款余額、人均投資、工業占gdp的比重、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七項指標作為變量進行快速聚類分析。利用歐氏距離公式:euclid=■
k表示每個樣本有k個變量;x■表示第一個樣本在第i個變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個樣本在第i個變量上的取值。
1.結果
第一類:11個縣市。包括義馬市、鞏義市、長葛市、沁陽市、堰師市、新密市、新安縣、新鄭市、榮陽市、林州市。
第二類:27個縣市。包括桐柏縣、獲嘉縣、陜縣、輝縣市、淇縣、孟州市、寶豐縣、西峽縣、舞鋼市、中牟縣、靈寶市、汝州市、臨穎縣、伊川縣、新野縣、許昌縣、禹州市、修武縣、混池縣、新鄉縣、長垣縣、光山縣、永城市等。
第三類:70個縣市。包括沈丘縣、確山縣、清豐縣、寧陵縣、上蔡縣、夏邑縣、浚縣、臺前縣、扶溝縣、淮陽縣、羅山縣、魯山縣、商水縣、拓城縣、范縣、祀縣、唯縣、高縣、泌陽縣、滑具、息縣、民權縣、汝南縣、盧氏縣、原陽縣、固始縣、商城縣、封丘縣、宜陽縣、葉縣、洛寧縣、汝陽縣、虞城縣、平輿縣、正陽縣、淮陽縣、新蔡縣、淮濱縣、太康縣、鄲城縣、開封縣、尉氏縣、通許縣、唐河縣、鹿邑縣、蘭考縣、遂平縣、安陽縣、孟津縣、項城市、西華縣、內黃縣、南樂縣等。
2.聚類結果分析
第一類縣工業強縣,強調工業的核心和主導地位,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各類指標排名比較靠前,這11個縣的綜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這11個縣市的總人口761.55萬,占全省縣域總人口的9.4%,人均gdp為13224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類1.6倍、第三類縣市的3.2倍;人均財政收入378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類縣市的1.8、第三類縣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額6425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資水平3966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產業所占gdp比重分別為7.4%、60%、27.4%。
第二類縣有一定的工業基礎、資源豐富,比如以礦產資源開發為主的工業縣伊川縣、桐柏縣、禹州市、汝州市、靈寶市、永城市、輝縣市、繩池縣等;此外,第二類縣域有一定的區位優勢、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農產品加工有較好基礎的資源型縣和農業大縣,較容易形成產業集聚,農業產業化等。第二類縣縣域總人口1664.19萬人,占河南省省縣域總人口的20.6%。各類經濟指標高于第三類縣市,且高于全省縣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類縣市。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額、人均投資水平是第一類縣市的62%、56%、58%、51%。第二類縣域一、二、三次產業比重為:19.2:54.6:26.2。
第三類縣是集中河南省的邊緣地帶,多數經濟發展落后,工業基礎薄弱,絕大多數貧困縣都集中在這一類。第三類縣市在河南省108個縣市中占得比重比較大,且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在經濟綜合發展水平的測度中處于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陽、南陽、駐馬店;豫北的安陽(除林州)、濮陽;豫東的開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門峽、洛陽等所轄的部分縣市。該類縣總人口占全省縣域的70%,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投資水平、人均儲蓄額低于全省縣域平均水平。該類縣的三次產業比重為33.4:39.2:27.4。
二、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已形成模式
1.工業推動型
堅持“突出特色、強化優勢、膨脹總量、集中布局、產業升級”的發展思路,繼續在全省縣域經濟發展中領跑。義馬、欒川、鞏義、新安等縣(市)的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業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加速實現工業化,從而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經濟實力,如鞏義、新鄭、偃師、新安、伊川、沁陽、永城、禹州、輝縣等,大部
編輯整理本文。
分位于聚類分析的第一層次,基本屬于工業強縣,經濟發展水平均比較高,各類指標排名均比較靠前。特別是地處豫西的新安縣,從農業弱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因為興起一個企業集團,帶動了一個縣的工業崛起,發展成今日的工業強縣。
2.非公有經濟推動型
非公有經濟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充分發揮各縣域的區域優勢,大力發展各色各樣的非公有經濟,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突出縣域特色,以此實現縣域經濟的突破。長葛、鄲城、遂平、澠池等縣域在民營經濟做的相當好,基本上位于聚類分析的第二層次,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區位優勢。例如,長葛在河南縣域經濟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經濟推動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產業,是全國最大的金剛石生產基地、衛生陶瓷生產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農機配件生產加工基地,此外還有黃河旋風、眾品食品、森源電器、奔馬機械等知名品牌。
3.產業集聚型
產業集聚模式特別適合有一定工業基礎的縣域,突出地方經濟特色,集中布局產業,如長垣、偃師、長葛、林州、濮陽、虞城等縣市,根據產業集聚理論,發展各類特色的產業集群。例如,長垣縣在“零資源”上逐步發展,從“點狀經濟”發展到“塊狀經濟”,形成了起重機械等為主產業集群。產業聚集效果非常明顯,現已建成年產26萬臺起重機、165萬臺起重機配件生產能力的特色產業基地,中小噸位起重機占全國市場份額60%以上。偃師市跨產業聚集和工業強縣兩大類型,有力的突出的產業聚集的“塊狀經濟”。
4.勞動經濟型
處在河南省的邊緣地區以及貧困山區的一些縣域,經濟發展比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類分析的第三個層次。三次產業和第一、二兩個層次的縣域相比均比較薄弱,但是這些縣域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比如固始、新縣、柘城、淮陽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屬于經濟發展落后的農業縣。為了改變貧困命運的固始人遠走他鄉,因此成為典型的勞動力輸出大縣,成為河南勞務輸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務工成功人士回鄉投資創業,現在固始的房地產業、服務業、醫療衛生業等均由這部分人支撐。
5.農業產業化推動型
這個模式比較適用于農業大縣,潢川、淇縣、鄢陵、尉氏、湯陰、延津、正陽等縣市,這些縣市基本都位于聚類分析的第三個層次,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等各項指標都落后于一、二兩個層次。這些農業大縣要發展,最終還要靠農業產業化。一方面加強優質糧食基地建設,另一方面改變單一的糧食生產,發展農業規模化和特色農業,走農業產業化強縣的道路。例如,尉氏縣全縣農業產業化組織有74個,資產總值達到18.9億元,帶動26.8萬農戶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此外花卉縣鄢陵縣全縣花卉面積達52.4萬畝,擁有各類花木園林企業612家,花木產業年產值達22億元以上;畜牧業發展迅猛,品種結構優化,逐漸形成規模養殖。
6.開放帶動型
立足本地特色,優化環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開放謀發展,以發展促開放的互動格局。許昌2003-2007年,出口創匯總額達7.1億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遞增,在全省縣市中連年保持領先地位。以瑞貝卡發制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發制品,出口額占全縣出口總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總額達14483萬美元,2007年出口額達16903萬美元。目前許昌縣產品出口市場已拓展到英國、法國、韓國、日本、俄羅斯、歐盟、東盟和非洲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河南省發展縣域經濟的對策
1.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程
非公有制經濟是縣域經濟最具有活力的增長點,是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源,對增加就業和保持社會穩定具有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好的地方,縣域經濟實力就相對來說比較強,比如東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經濟具有產權清晰、主體明確、機制靈活等優勢,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長葛、鄲城、遂平、澠池等縣域在民營經濟做的比較好,但遠遠不夠,河南省要放寬準入政策,要積極引導扶持。落實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類優惠政策,創造公平環境,為民營經濟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加快城鎮化建設
河南省經濟水平比較落后,經濟基礎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鎮化水平比較低。城鎮化就是農村人口向城鎮的集中的轉變過程。農村城鎮化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重點難點都在農村,城鎮化的最好辦法就是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河南省城鎮化建設步伐,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資金上支持。縣域應充分利用財政的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加強縣城對周邊城鄉的輻射帶動作用。部分縣市或城鎮,可結合自身的條件,建立工業園區,引導企業城鎮集中,把產業化和城鎮化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塊狀經濟,努力形成集聚效應。
3.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農業是縣域經濟的基礎。河南省作為典型的農業大省,農業產業化經營
編輯整理本文。
是振興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根本出路。對傳統農業進行升級改造,調整農業結構,拓展農業發展空間。充分發揮各縣域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發展并做大把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規模,例如“中國花木第一縣”鄢陵縣,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產業,促進了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或“多村一品、多鄉一業”的發展格局。此外,還要解決農產品的賣難低效問題,這就要求對農產品從簡單加工到深度加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實現農產品的加工增值。
4.積極開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河南省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有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同時也存在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對河南省經濟發展是一大重要貢獻。針對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情況,積極發展勞務經濟,變人口優勢為經濟優勢,提高務工人員素質,加大對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力度。廣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農民文化、技能等實際情況,開展了服裝、針織等專業培訓,用規模化方式組織農民工輸出,實施勞務輸出產業化經營,這樣為河南經濟總水平提高貢獻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陽各縣市,在河南剩余勞動力轉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縣,全縣36萬人中,農村人口28萬,靠勞務經濟富起來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縣近年來,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新縣勞務輸出就7萬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鄉創業,為新縣的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 考 文 獻]
[1]段麗娜.促進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c].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介翔.河南縣域經濟發展探究[c].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李亞閣.河南省縣域經濟分類和發展戰略研究[c].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劉俊杰.縣域經濟發展與小城鎮建設[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10
楊蔭凱.中國縣域經濟發展論——縣域經濟發展的出路與思路[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