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生返鄉就業的積極意義
時間:2023-10-10 10:46: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返鄉就業的積極意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社會轉型期的就業求穩
當今中國,一方面是高達8%~10%的經濟增長率,形勢看好;另一方面卻是社會轉型帶來的社會焦慮以及社會斷裂帶來的無所適從。我不否認生活中存在著就業者希望工作穩定的社會心理,但究竟該如何看待社會轉型時期就業的“求穩心理”?我們需要冷靜客觀地分析,而不能簡單地貼個“創業欲望弱化”的標簽。直言之,求穩的就業心理是對不確定環境和未來的能動反映。“存在決定意識”,社會心理和集體意識的產生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的。
國情決定就業求穩要求。對一個人口大國來說,就業關系到國計民生,構成社會發展的動力和基礎。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較突出。當前及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一方面,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勞動力格局并沒有改變。今后五年,城鎮勞動力供求缺口每年達1300余萬人,比“十一五”時期的1200萬增加100萬。另一方面,就業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加劇,部分地區企業招工難和部分勞動者就業難的問題同時存在。
經過“十一五”的“洗禮”,“十二五”時期我國進入了“穩健發展”的新時期。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政府提出的“十二五”規劃如何實現中國經濟的“平行式”發展,這包括進一步平衡東西部發展、統籌城鄉發展以及縮小貧富差距、共同發展的問題。穩健發展需要在各個方面減少社會摩擦和沖突,需要“穩健就業”。特別在社會轉型時期,穩健就業可以減少就業風險、加強生活保障。在我看來,“穩健就業”的含義是降低失業風險,縮短平均失業時間,延長平均在業時間,而且就業者的就業心態相對平穩,就業滿意度相對高。“穩”包含著降低風險、代價、成本乃至問題的價值取向,具有積極的含義。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求職競爭激烈殘酷,失業率得不到有效控制,必然影響社會穩定。
就業求穩的合理性與積極意義。就業中的求穩意味著可以減少擇業風險和成本、減少失業帶來的代價以及生計和心理上的問題,實現勞動力人口和就業機會的理性結合,促進人口與經濟核心關系的和諧發展。穩定并不一定是固步自封、僵化死守或者衍生出其它負面的含義,而是可以成為穩扎穩打、徐圖發展的基礎。在一個充滿活力和變數的經濟體制中,“穩定”和“變化”的關系同時擺在政府、家庭和個人的前面,但穩定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比較重視穩定的價值,曾經提出“穩定壓到一切”的主張。經驗表明,“和諧、穩健、發展”是一個人口大國在改革開放中逐步走向復興的中國經驗和中國價值。我們需要肯定和發揚積極的“穩健就業觀”,即在發展中求穩健,在穩健中求發展。古典經濟學有一個經典的經濟人假定和理性預期假設,對人類的行為作出了有說服力的詮釋。在道德進化和人情濃郁的基礎上,人類理性的發展應該看做是市場經濟發展成功的象征,說明人們行事更有計劃、更加務實也更有效率。穩健就業心態的普遍化說明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就業心理日趨成熟和理性,不再莽撞和隨意。打個比方,經過市場經濟二十余年的洗禮,我國勞動力的就業心理已經度過沖動的青春期,進入到成熟的中年期。所以,與其說是要擔憂什么,不如說應該可喜可賀。
就業穩則天下平
針對當下的就業求穩現象,我的基本觀點是:就業穩則天下平,安居才能樂業,穩定才能安心。
第一,就業乃民生之本,穩健就業是幸福生活的根基。失業率、待業率高的國家潛伏著不穩定的因素,失業和待業人口的無所事事和焦灼心理可能導致行為失范,引發各種社會問題。求穩心理的出現在主觀上反映了就業者對社會轉型時期就業和生活風險的自覺規避,客觀上也反映了改革開放的深化所帶來的就業環境的整體改善。觀念和心態是對現實的反映,求穩心態既是勞動力對就業狀態的一種追求,也是對就業環境穩定性的一種肯定。這種心態的普遍出現說明了近年來“就業乃民生之本”在政策層面和環境層面上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和促進,是改革開放成果的一個反映,是就業理性增長、就業人口現代化的折射。
第二,勞動力就業過程中的“求穩”心態是一個雙向負責的態度。既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負責,也是對社會和政府的負責。相反,如果頻繁跳槽,頻繁流動,恰恰是社會不穩定的表征。
求穩是風險最小化的做法,求穩心態可以減少失業和社會摩擦。如針對大學生就業中的求穩現象,有人似乎并不贊賞:很多大學生喜歡穩定、清閑、福利保障好的單位,希望以此就能選定理想的職業,而不愿意選擇有風險、有挑戰性的職業,更不敢去自己創業。我倒以為,年輕人的這種求穩心態不僅是人之常情,而且是理性的做法,是對自己能力的恰當估計。年輕大學生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只要是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以及對社會負責的行為都是值得肯定的。除非有來自父輩強力的支持(如富二代),一般來說,沒有實戰經驗的大學生創業的風險是很大的,開始階段,還是“穩”為上。當然,如果有足夠的勇氣、膽識、條件和機遇,大學生創業也不妨一試。
目前農民工人口的流動和遷移出現了令人矚目的變化,曾有“離土不離鄉”的說法,部分農民能夠“離土不離鄉”,這是一件好事。古人云:鄉土難離。家鄉有老父老母,有愛人孩子,有親戚朋友,有熟悉的一切。所以,隨著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崛起,就業機會也相應增加,來自中西部的農民可以不再背井離鄉,鄉愁與離苦兩忘了。農民工就近就業是穩健就業的一種方式。
不難想象,在中國這么一個重視親情和家庭的國度,只要“家鄉經濟”得以長足發展,“家鄉人口”也會因此放慢流遷的步伐,兩者的結合也將是相得益彰。對家鄉經濟發展而言,得到了家鄉人力資源的支持;對家鄉人口來說,就近就業和照顧家庭一舉兩得。例如,安徽省蕪湖市創業富民、小額貼息貸款以及惠民工程等政策深深吸引了大家,吸引了不少返鄉農民工決定回鄉創業,就近就業。而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中,不再單純追求收入、“求穩”現象尤為明顯。新生代農民工認為:離家近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在這個意義上,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的“離土不離鄉”是因為人口大流動的外部環境還不夠好,那么今天的“離土又離鄉”則是我國中西部經濟和區域經濟得到協調發展的一個證明。
第三,穩健的就業景象才能創造和諧、發展的社會格局。與往年相比,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中西部地區“安營扎寨”,更多的農民工傾向于家門口找活干。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達到2363萬人,居全國第一。2363萬人中有近一半農民工實現了省內就業,達1142萬人,比2009年增加123萬人。在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2011年春節后首場招聘會上,富士康等180多家招工企業打出“提薪牌”,薪酬普遍上調10%至30%,招聘會提供2.5萬個崗位,涵蓋職位從高管到工人。“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民工潮”現象歷經20多年之后,終于有所改變,返鄉創業浪潮涌動,農民工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這是穩健就業的新變化。
河南是我國人口第一大省,長期以來都是人口輸出省。但河南經濟的發展也在日新月異,隨著經濟發展,勞動力人口多帶來的就業壓力劣勢轉而變成了人力資源優勢,特別是經過針對性培訓之后,勞動力就業素質得到很大提升,減少了結構性失業,增強了就業的穩定性。2010年河南省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陽光工程”和“雨露計劃”等培訓項目,努力擴大培訓規模,全年共完成近200萬人的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已認定各類農民工定點培訓機構1400多家,初步建立了農村勞動力培訓網絡。河南還為返鄉農民工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0.6億元,共扶持4.8萬農民工創業。良好的政策環境使河南省農民工就業呈現出可喜變化:一是農民工轉移就業的穩定性逐步增強;二是參加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人數不斷增多,2010年外出務工人員中參加過技能培訓的為835萬人,占總數的35.34%,比2009年提高7.13個百分點。
東部地區招工難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部經濟回升看好,企業用工需求增加,就業機會增多,勞動力人口流向和流量發生轉變;也反映了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步減少,新生代農民工就業預期不斷提高等現象。人口大省和中西部地區家鄉經濟的興起是東部沿海地區近年出現“民工荒”的重要原因,如2010年,安徽全省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達1300萬人,其中在省內就業的農村勞動力近400萬人,比2009年末增加42萬人;截止2011年2月10日,地處川中丘陵地區的遂寧市17.3萬返鄉農民工中,已有16.9萬人實現就地就業。
第四,穩健就業與積極創業并不矛盾。中國提出要打造成一個自主創新的國家,這離不開積極的創業和科技的創新。我們在肯定穩健就業觀的同時,絲毫不否認積極創業的價值和作用。創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也需要經驗、資本和人力等。穩健就業和積極創業這兩種觀念既適用于不同的人群,也詮釋了不同人群的社會分化,例如,一些來到城市打工的農村年輕人,經過幾年的歷練和積累,有了經驗和資本,眼界開闊了,本領增強了,搖身一變從就業者變成了創業者。在回鄉創業的潮流中,有很多這樣的成功者。
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拓寬就業、擇業、創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等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四川某一總人口350萬的中等城市,每年約有1萬名本籍大中專畢業生,但近年卻只有78名畢業生回鄉自主創業。調查者感嘆:不是大學生缺乏創業激情,而是他們受到太多環境的限制。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教授陳放給出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回鄉自主創業仍然困難重重。自主創業畢業生中,46%從事農、牧、水產等產業,36%從事服務業,他們中的70%在畢業兩年內收回成本并略有贏利。初期創業者期望投入少、見效快的創業心態,使他們集中在初期投入額、資金周轉速度等比第二產業更有“優勢”的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高校畢業生創業缺少流動資金、無力擴大資金規模者占79.4%。投資額10萬元以下者占58.9%,投資額10萬~50萬元者占29.4%,投資額50萬~100萬元者占1.2%,投資額100萬以上者占2.4%。僅有20.5%的畢業生在政策咨詢、關系協調等方面得到過當地黨政、群團組織的直接或間接支持,其余畢業生創業則完全靠向親戚、朋友借貸、自己“跑關系”和自我摸索來“起家”和運作。地方有關部門對高校畢業生回鄉創業支持不夠。
就業壓力與產業結構調整
不爭的事實是,大學生就業競爭日趨激烈。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改革高等院校畢業生“統包統配”和“包當干部”的就業制度,實行少數畢業生由國家安排就業,多數畢業生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發展高等教育事業,高校開始大幅度擴大招生規模,以滿足廣大學生求學需要,受到社會歡迎。但由于改革配套措施沒有跟上,為大學生就業埋下了隱憂。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大幅度上升導致就業壓力持續增長。1999年以來,高校擴大招生規模,擴招后畢業生面臨新的就業形勢。根據國家教育部統計,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為115萬,待業人數約為34萬,占總人數的30%。到2005年,待業人數增加到93萬,比2001年增加了近兩倍。2007年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495萬,比2006年的413萬增加了82萬,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有媒體調查報道稱,2007年有六成大學畢業生面臨失業。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559萬人,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630萬人,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660萬人。急劇的社會轉型、激烈的就業競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等因素使得年輕大學生一般不敢輕舉妄動,而是采取求穩為上的謹慎理性的態度。
到底大學生就業難與大學畢業生人口的增加有沒有聯系?互聯網上有一個分析,說得有些道理,作者說:大學生就業難和擴招并沒有必然的關系。大學生就業作為勞動力供給方,不管擴招還是不擴招,供給總量沒有變。大學生多念了幾年書,沒增加也沒有減少勞動力總量。就這一點講,和就業壓力沒有什么直接正相關關系。但是,到底是18歲就業還是22歲就業卻大不相同,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和普通農民工就業難性質不同,個中原因要看勞動力素質的變化。換言之,延遲就業改變的是勞動力的結構,而不是勞動力的數量。如果產業結構升級換代,那么這種變化將有利于高素質勞動力的就業。相反,高層次勞動力人數的增加也會優化勞動力的供給結構,為產業結構的優化提供生生不息的人口動力,以人口素質的不斷提升推動經濟結構的成功轉型。也就是說,人口與經濟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既相互制約,也相互促進,關鍵看制度安排。
大學生就業難是一種結構性問題。上了幾年學,有了一個專業,有了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在就業時就會產生相對明確的就業預期,例如,希望專業對口,收入預期升高,而不僅僅像簡單的體力勞動者那樣只要能掙錢就滿足了。而對于勞動力需求方來說,需要的不是眼高手低,而是腳踏實地。何況有些用工單位需要的是簡單勞動力或者有一定技能的勞動力,而非是有知識卻無專業技能的勞動力。退一步說,即便大學生就業難與大學畢業生增加有關,也不能因此否認高校擴招的重大意義。勞動力人口發展的數量和素質能夠與經濟發展對勞動力數量需求和素質需求相契合,就是完美的人口經濟關系。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協調發展正在不斷轉化人口壓力,同時也期待著可持續的人口動力。人口問題是一個相對于經濟社會發展而變化的問題,當經濟發展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人口,勞動力資源的素質得到提升之后,人口壓力就轉化成了人口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