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貨幣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貨幣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12 09:50: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貨幣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貨幣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篇(1)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不斷深化,經濟政策在整個國民經濟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大家對于我國的經濟政策有了更多的關注。為了保持國民經濟總量的平衡,引導國家的經濟快速、健康的發展,我國也實施了相關經濟政策,主要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國家為了實現一定時期的發展目標而制定的規劃方針策略,也是對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政策。本文主要是通過借鑒相關文獻和資料來具體分析我國經濟政策的含義、特點、重要性、在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的意義及作用等,希望能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關鍵詞:

經濟政策;國民經濟;宏觀調控;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我國的經濟政策,其對于促進我國現代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意義。如今,經濟政策廣泛的應用于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通過對我國經濟政策的不斷研究和探討,對于我國未來的國家建設也至關重要。經濟政策是整個市場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實行準則,在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現階段的經濟政策實施中,其優勢有很多,對于整個國民經濟行政管理的進步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國家開始對經濟政策在實施方面有了更高的重視。

1經濟政策的概述

1.1經濟政策的含義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開始形成了全新的經濟體制,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將市場作為無形的手,放置于主導地位,同時政府也通過一些經濟政策來促進我國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當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需要通過健全的宏觀調控體系,完善的經濟政策等來達到國民經濟總量不斷上升的要求。我國的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能有效幫助國家進行經濟調控、社會資源和收入分配等。

1.2我國經濟政策的種類

經濟政策是國家和政府為了確保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收支平衡的一種措施,其實施需要一定的連續性和彈性。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會常常出現變動,而相應的經濟政策也要做出調整,國家和政府所指定的經濟政策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此,在制定相關的經濟政策時,還需根據社會發展戰略、方針,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等來嚴格規劃產業布局,制定出適合的經濟政策[1]。我國經濟政策的種類有很多,比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財政與信貸綜合平衡政策等。各種不同的經濟政策可以有效控制貨幣的發行、通貨膨脹及防止通貨膨脹的產生。

2經濟政策的重要性及在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的意義

2.1經濟政策的重要性

我國主要是實行計劃與市場兩種調節手段相結合的宏觀經濟調控,國家的經濟計劃要以市場為基礎,確定好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做好宏觀調控目標和國土整治,將重點放在長期的計劃上,將直接調控與間接調控相結合,有利于企業發揮出市場機制,達到自主經營的目的。宏觀調控的主要內容是社會總供給和需求達到平衡,追求微觀經濟目標,還能實現市場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經濟政策是我國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對策之一,為了能實現相應的經濟發展目標,將經濟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實現。當所有商品的價格有了普遍的增加時,這就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也無法了解到金融資產的實際價格,這時候需就要采取經濟政策來抑制通貨膨脹,經濟政策對于社會的供給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2.2經濟政策在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的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對于市場經濟的管理開始轉向了宏觀調控。經濟政策在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是由國家來調控市場,市場來引導企業。通過這種形式的調控與管理能有效保持國民經濟總量的平衡,從而進一步引導國家經濟健康的發展。經濟政策在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它也是整個市場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實行準則,能有效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及矛盾,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才促使整個市場經濟的過程得以正常、穩定的運行,因此,加強對經濟政策是非要有必要且非常重要。在我國現代化社會的經濟建設過程中,提高我國整個市場經濟的前提是了解和懂得經濟政策的重要性,提高我國整個市場經濟也是提升我國國民經濟行政管理全面建設的基礎,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2]。經濟政策在國民經濟中能有效提升整個市場的運行效率,對于整個國民經濟行政管理的進步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經濟政策在我國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3.1財政政策在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我國財政政策的實施已初見成效,有了一定的發展。財政政策是國家為了實現一定時期的發展目標而制定的規劃方針,是經濟政策中較為重要的一大政策。一般來說,財政政策能夠體現出國家的產業政策,是幫助國家進行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財政政策能有效調節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結構、社會資源和收入分配,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總量平衡。我國的財政政策主要分為緊縮性財政政策、膨脹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在不同的經濟條件下,不同的社會需求中,所需采用的財政政策也不一樣。當市場的需求不足時,則需要應用膨脹性財政政策進行調節。膨脹性財政政策可以有效擴大財政支出、擴大社會的總需求,從而滿足社會的需求。尤其是當一個國家生產過剩時,可以通過高赤字等膨脹性財政政策進行調節,從而進一步促進國內的總需求。對于社會的總供給不足時,可以減少財政赤字,增加稅收、提高稅率等途徑來降低社會的總需求。比如,我國在80、90年代時,一度的物價上漲使得我國國內的經濟過熱,于是我國頒布了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對于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時,國家可以通過增加財政補貼、減少國券發行和擴大稅收、提高稅率的方式來抑制社會的總需求和總供給,松緊政策共同結合使用的方式來讓社會供給和社會需求達到均衡的效果,從而促進社會經濟朝向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方向發展。在我國,財政政策能很好的體現出其對于社會資源和收入分配的重要調節作用,通過各個環節的分配后可以有計劃的組織國民收入分配的樞紐,對于社會供給和需求的總量平衡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財政政策確實會對整個國民經濟行政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能有效實現財政政策的目標,政府也需根據社會經濟的運作情況采取適合的財政政策,從而促使社會的總供給和總需求達到平的目的。

3.2貨幣政策在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貨幣政策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國家為實現既定的目標而進行的宏觀經濟一種方式,主要是通過相關渠道來控制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的均衡,可以直接調節社會總需求量。當社會的總需求過大或者過小時,需要國家減少貨幣或者增加貨幣的方式來確保我國經濟的正常運行,可以說,貨幣政策對于國家的總供給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目的是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的均衡增長。如果國家的總需求過高,則可以通過減少貨幣供應量的方式進行調節,反之,則相反。貨幣政策對于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價格的變動可以有效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促進效果總效益的提升。由于價格會隨著產品的供求而出現變動,價格的上升利潤也自然上升,企業可以從銀行確定相應的資金,進而有利于實現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管理的體制下,價格是對商品價值的評價,價格出現變動可以將社會資源更加合理的分配,但是,當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在不斷上漲時,這就說明出現了通貸膨脹,這時候反通貸膨脹就成為了主要政策的與財政政策相同的是,貨幣政策也是為了達到國家的宏觀調控目標,主要作用于貨幣和物價的穩定上。一般情況下,貨幣政策會通過法定存款準備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三種政策工具來實現目標。因此,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對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政策,目前,在我國也已看到了初步的成效。

4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經濟政策在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有著較好的發展,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能有效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在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中,經濟政策展現出了它的優勢和成效,它也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內容。隨著我國現代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對于未來市場經濟的發展上有了更高的重視。我國還需進一步加強對經濟政策的研究和管理,對于出現的任何問題及時解決,未來我國的市場經濟將會有更好的發展。以上就是筆者對經濟政策在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的作用的具體介紹,由于筆者對其研究的不是太全面,所以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也是筆者以后繼續要學習和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曹培英.關于經濟政策在國民經濟行政管理中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2(5)

[2]成曉光.經濟政策對我國經濟行政管理的思考[J].經濟教育學報,2012(5)

篇(2)

前言

自從商品市場在人類社會中誕生以來,就一直伴隨著物價波動的問題,尤其是在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這一問題表現的更為突出。傳統物價理論認為,物價波動可以平衡市場供求關系,可以實現物價穩定,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因此,不但不應對物價波動進行限制,反而應該放開物價,任其隨意波動。其實,物價波動不僅要受到市場供求狀態的限制,而且還要受到市場投資效益的限制。由于企業投資市場的目的是獲得收益,而并非市場供求平衡,因此市場供求狀態服從于市場投資收益,進而形成市場供求狀態限制物價波動幅度、市場投資收益決定物價波動方向的局勢。在現實的市場運行過程中,物價自由波動不但不會促進市場供求平衡,反而會破壞市場供求平衡。在實際的市場經濟管理過程中,不應該通過物價波動來調控市場供求關系,而應該通過對供求本身的調整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即供給不足時擴大生產和減少積累,需求不足時擴大消費和增加積累。

物價波動不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也不是平衡市場商品供求關系的正確有效的方法,而是商品經營者非法投機的必然結果,是投機者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行為的一種具體表現。對此嚴重的犯罪行為,政府不應該通過調整市場供求關系這種和善的經濟手段來進行“調控”,不應該放開物價任其隨意波動,縱容侵害他人財產的犯罪行為,而必須建立穩定物價的嚴格法律,以法律手段對物價波動進行嚴格的限制,進而有效打擊犯罪行為,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F代市場中流通的貨幣基本都是信用貨幣,物價波動將破壞這種由政府進行擔保商業信用,進而損害政府的公眾形象、降低政府的公眾威信、削弱政府的行政能力。另外,印有眾多偉人頭像的貨幣信用的喪失,將意味著這些偉人頭像變成了投機商的犯罪工具,使其成為投機商侵害消費者利益的“合伙人”,嚴重地損害了他們的光輝形象。

一般習慣地認為,在物價上漲的過程中不會出現供給過剩的情況,即通貨膨脹與生產過剩不能同時存在,其實不然。通貨膨脹指物價上漲,不能與其同時存在是物價穩定和物價下跌;生產過剩指供大于求,不能與其同時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價波動與市場供求之間不僅存在單項對應關系,而且還存在著復雜的多重對應關系,同時也存在著多種復雜的市場運行模式。目前現實中的正在運行的市場模式,只是多種模式其中的一種,而且是運行效率最低的一種模式。在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不僅存在通貨膨脹或生產過剩的某種單一危機,而且存在兩者兼有的“雙重危機”。在此狀態下,如果擴大需求,將導致更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果限制需求,必然造成更多的商品積壓。物價波動不僅破壞市場商品供求關系,導致“雙重危機”,而且它還是導致諸多社會弊端的罪魁禍首。它對社會的危害主要表現在:造成大量勞動者失業,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浪費社會財富及自然資源,擴大貧富差別等等。無論這些嚴重后果的任何一種的存在,都將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構成極大的損害。

在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存在著商品供給的“動態平衡”和“靜態平衡”問題,因此,不僅要保證單一的“動態平衡”或單一的“靜態平衡”,而且必須保持“動態供求”和“靜態供求”的雙重平衡,否則將形成市場風險,最終導致市場經濟的全面危機。探討市場平衡辦法:建立商品市場的調控基金,當市場在動態商品供給過剩的情況下,基金購入商品,一方面作為市場的商品儲備,繁榮市場和平衡市場供求關系,另一方面擴大企業商品銷售,增加企業效益;當市場在動態商品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基金銷售商品,一方面保證市場供給,維護貨幣信用,另一方面回收貨幣,維持市場供求的雙重平衡。

在以往的貨幣發行過程中存在著兩個極大的誤區:一是認為擴大貨幣發行就會引起通貨膨脹,二是認為貨幣發行只局限于個人和機構之間往來的小面值現金貨幣。其實,在商品供給不斷增加和對商品價格進行嚴格控制的情況下,擴大貨幣發行不但不會引起通貨膨脹,而且還可以起到大幅度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在貨幣發行過程中,不僅有小面值的通用現金貨幣可以發行,而且還有一個新的貨幣品種——機構之間往來專用的大面值“融資貨幣”可以投放市場。目前政府和企業之所以感到貨幣資金供給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掌握發

行貨幣的主動權,不敢主動發行貨幣;沒有開發出供應機構之間大額經濟未來的專用貨幣,不知道如何去大量發行貨幣。一旦貨幣發行被當作一種主動的市場調控手段來加以利用,那么企業的“商品效益”和“貨幣效益”的實現將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市場經濟將進入一個嶄新高速的發展階段;一旦新的貨幣品種得到開發利用,那么必將引起一場新的金融革命,進而有效地化解目前存在的各種金融風險及政府和企業的債務風險。

企業經營的基本目的是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必須通過“商品效益”和“貨幣效益”兩步來進行實現,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業單純創造了“商品效益”,而不能實現“貨幣效益”,那么其經濟效益將是虛擬的效益;如果金融機構通過貨幣發行創造了“貨幣效益”,而企業不能創造相應的“商品效益”與其配合,那么經濟效益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吧唐沸б妗迸c“市場均衡”之間互為反比關系,商品效益越高,市場供求差額就越大,否則相反。市場供給相對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貨幣效益”與其相應產生,否則不能實現應有的經濟效益,并且會造成商品大量積壓,阻礙企業生存發展。企業在市場中的基本職能是創造商品效益,而金融機構在市場中的基本職能是創造貨幣效益,只要他們能夠實現默契的配合,就能大幅度提高社會的整體經濟效益,就能使市場經濟獲得超常的發展速度。但是,發展生產需要穩定的物價環境,沒有穩定的物價環境,市場供求關系就會遭到破壞,生產發展必然受到阻礙;擴大需求必須首先穩定物價,否則必然導致通貨膨脹,使擴大需求的措施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由此可見,物價穩定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穩定物價是目前宏觀經濟調控的當務之急。

2001年7月4日(星期三)于沈陽

目錄

一、物價波動的諸多弊端……………………………………(1)

(一)導致永久性通貨膨脹………………………………(1)

(二)破壞市場供求平衡………………………………(5)

(三)導致整體經濟萎縮………………………………(8)

(四)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10)

(五)限制科學技術的開發利用………………………(11)

(六)破壞貨幣信用………………………………………(11)

(七)導致企事業單位的債務危機……………………(12)

(八)損害廣大民眾利益………………………………(13)

(九)導致大批勞動者失業……………………………(15)

(十)擴大貧富差別……………………………………(16)

二、物價穩定的主要優勢……………………………………(17)

(一)促進生產發展……………………………………(17)

(二)擴大市場需求……………………………………(18)

三、穩定物價的方法選擇…………………………………(23)

(一)通過調整市場供求關系穩定物價……………(23)

(二)通過行政監管穩定物價………………………(24)

(三)通過法律制約穩定物價………………………(25)

一、物價波動的諸多弊端

物價波動理論認為,物價波動是由市場中的商品供求狀況所決定的,即供給小于需求時物價上漲、供給大于需求時物價下跌、供給等于時物價穩定。同時認為,物價波動可以調整市場中的商品供求關系,即供給小于需求時抬高物價可以促使供求平衡,供給大于需求時降低物價可以促使供求平衡。因此得出結論:在常規市場經濟運行失衡的情況下,放開物價可以平衡市場供求關系、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其實,物價波動是由市場運行效益和市場供求狀況這兩個因素所決定的,而并非單純由市場供求狀況所決定。在對物價波動進行限制的過程中,市場供求狀況所起到是限制物價波動幅度的作用,即供給較大時物價上漲的幅度較小或下跌的幅度較大,需求較大時物價上漲的幅度較大或下跌的幅度較小,而市場運行效益則決定物價的波動方向,即有利可圖時物價進行波動,無利可圖時物價停止波動。企業投資市場的目的是為了盈利,物價上漲可以給它們帶來豐厚的利潤,所以抬高物價是其經營的必然選擇,而降低物價會降低效益或導致嚴重虧損,所以必然被其強烈抵制。因此,在現實的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無論市場供求狀況如何,物價始終保持不斷上漲的波動趨勢。由于市場供求狀況只能限制物價波動幅度,不能改變物價的波動方向,所以市場?┣笞純霾荒芷鸕嬌刂莆錛壅塹淖饔?,五Q鄄ǘ膊荒芷鸕狡膠饈諧┣蠊叵檔淖饔謾2喚鋈绱耍椅錛鄄ǘ菇賈縷淥矯嬤疃啾錐說牟?,秳蛩类删l岬姆⒄構鉤杉蟮奈:Α?/P>

(一)導致永久通貨膨脹

市場的魅力是它可以使投資者獲得盈利,如果投資者不能在市場中獲得盈利,那么投資者必將退出市場。雖然投資者不是在市場中都能夠獲得了盈利,但有很多的投資者可以在市場中獲得盈,就像股票市場可以使投資股票的人們獲得盈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可以在股票市場中獲得盈利,又好比彩票市場可以使投資者獲得暴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可以獲得暴利。盡管市場具有極大的投資風險,但是貨幣持有者們還是踴躍的向各種市場進行投資,不惜承擔巨大的投資風險,由此可見投資人投資商品市場目的的明確性。由于市場投資者們所追求的是市場盈利而并非市場供求平衡,并且抬高商品價格可以給投資以豐厚的利潤回報,因此,無論市場供求狀況如何,通貨膨脹都將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表現。見圖

市場供給與物價波動和通脹盈利之間是成正比的關系,物價上漲,供給增加,通脹盈利增加;市場需求于物價波動和通脹盈利之間是成反比的關系,物價上漲,通脹盈利增加,市場需求減少。雖然通貨膨脹會導致市場需求的下降,企業商品銷售數量的減少,但是,直觀的商品經營效益確顯現上升趨勢。因此,在經營過程中,企業必然選擇抬高物價、減少商品銷售數量、提高商品銷售盈利的經營方式。見表

單位:億元

人們在投資商品市場時,所追求的是商品經營利潤的最大化,而不是商品銷售的輕松狀態。雖然抬高物價會降低商品的銷售難度,但確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經營利潤,因此商品經營者在選擇經營方式時必然選擇抬高物價和主動促進商品銷售的經營方式。根據物價波動理論分析,在市場供求平衡的情況下物價將停止波動,并保持永久性的穩定?!肮┣笃胶狻钡母拍钍鞘裁茨??是指市場中的商品總體上能夠銷售出去,不存在積壓商品。試想,在目前市場中商品大量積壓的情況下物價都始終處于上漲狀態,那么在商品整體暢銷和市場中不存在積壓商品的“合同式”供求模式下物價會體現怎樣的波動趨勢呢?當然答案只有一個:更加嚴重的永久性通貨膨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然它也是檢驗任何一種經濟理論的唯一標準。從實際情況來看,物價的長期波動并沒有使其趨勢逐漸平穩,而是始終保持通貨膨脹的態勢,由此可以證明物價波動理論不符合實際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物價波動不僅受市場供求狀態的限制,而且還要受到市場盈利狀態及其它物價波動條件的限制。企業在商品市場中進行投資的根本目的是獲得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成本之上是商品銷售價格,因此,物價波動必然受到市場盈利狀況的嚴格限制。物價長期的自由波動不但沒有起到平衡市場供求關系的作用,而且物價波動的幅度也沒有趨向于穩定。物價波動的實際趨勢并沒有指向物價穩定,而是指向通貨膨脹,這就充分說明物價的自由波動不會以波動的停止為終點,而是以通貨膨脹為永久的波動狀態。

物價波動理論認為,物價隨市場供求狀況進行波動,就是說市場供求狀況的主動的變化因素,物價是隨之變化的被動因素,同時又說物價波動會促進市場供求平衡,把物價波動當作主動因素,市場供求當作被動因素,這兩種觀念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物價是隨供求關系來進行被動的,那么就沒有必要對物價進行主動的調整;如果通過調整物價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那么就是不相信市場供求關系對物價所進行的自然調整,即否定了傳統的物價被動理論。既然承認物價隨供求關系而波動,并且認為物價的自由波動可以促使市場供求達到平衡,那為什么還要強行調整物價,故意違反自己所承認的物價波動規律?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傳

統理論是自相矛盾的。以穩定物價為追求目標,以縱容物價波動為實現目標的基本方法,這就是該理論的荒謬所在。對物價波動與市場供求狀態之間相互影響的因果關系的認識矛盾:一方面主張通過調整市場供求關系來穩定物價——認為物價波動不是合理的市場行為;另一方面主張通過物價的自由波動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認為物價波動是合理的市場行為。那么到底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物價波動,還是物價波動決定市場供求關系?以誰為主動因素或以誰為被動因素是合理的市場調整方法呢?物價波動理論對此根本無法進行解釋。如果物價的自由波動可以起到平衡市場供求關系的作用,那么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經過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由物價進行調控的市場,應該是一個供求平衡和物價穩定的市場,而不是永久性通貨膨脹的市場。物價波動理論的錯誤有二:一是認為只有市場供求狀況從經濟角度可以對物價波動起到獨立限制作用;二是認為市場供求狀況可以改變物價的波動方向。在為利潤而運行的市場經濟中,無論商品供求狀況如何,物價都將始終保持不斷上漲的波動趨勢。為什么會出現如此情況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價上漲與下跌的幅度差別

在現實的物價可以波動的市場中,即有暢銷漲價的商品存在也有滯銷降價的商品的存在。在其它物價波動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漲價商品的價格上漲幅度不能與降價商品的降價幅度保持一致,那么就會造成供求失衡。假設目前市場中有A、B兩種商品,A商品供給1000元,B商品供給1000元,市場需求2000元,市場供求處于平衡狀態。當A商品漲價50%的時候,A商品的市場供給增加至1500元。這時,B商品必須降價50%,即B商品的市場供求必須減少至500元,才能保證市場供求在物價波動過程中保持平衡狀態。見圖

從該圖中可以看出,雖然商品漲價沒有幅度的限制,但商品降價確要受到幅度的嚴格限制。一旦商品漲價的幅度超過100%,那么商品供求平衡就必然會被打破,物價波動理論將與現實完全脫離。況且任何商品經營者都不會為實現市場平衡而做出大幅度的降價犧牲,即使有此犧牲精神,也不會使市場達到平衡。

實際是物價波動情況必須與坐標中的直線相符合,否則物價波動將導致市場供求失去平

衡,而實際上的物價波動情況是不可能與坐標中的平衡直線相符合的。物價波動理論只是在該坐標直線上適用,而實際的物價波動并不在該直線上,況且該直線并不包括完整的物價波動內容。

因為:商品漲價幅度≠商品降價幅度

又因:物價上漲的限制>物價下跌的限制

所以:實際商品漲價幅度>實際商品降價幅度

在總體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暢銷商品漲價的幅度會高于滯銷商品的漲價幅度,它們兩者的相互關系如“實際波動曲線”所表示的那樣,A商品的上漲幅度增加時,B商品的上漲幅度會相應減少,而不是象“理論波動直線”所表示的必須與A商品上漲幅度相反的同等幅度的下跌。從該坐標中兩波動線的對比可以看出,物價波動理論與實際物價波動情況相差的距離是多么的遙遠。漲價沒有幅度的限制,它有無限的發展空間;降價有嚴格的幅度限制,最多下降100%。因此,物價上漲與下跌不是同等的波動條件,其波動不會趨向于市場供求平衡,而是趨向于通貨膨脹。

2、物價上漲與下跌的時間差異

確定暢銷商品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因此它的價格會很快的上漲;確定滯銷商品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它的價格會滯后下跌(即使它的價格會出現下跌的情況)。暢銷商品的價格很快上漲,滯銷商品的價格沒有及時跟上,這必然要造成整體的通貨膨脹。在暢銷商品價格首先上漲之后,滯銷商品與暢銷商品之間的價格對比發生了變化,這就涉及到一個商品“絕對漲價”與商品“相對降價”的問題。所謂“絕對漲價”,就是某一商品價格的絕對上漲;所謂“相對降價”,就是說雖然某一商品的價格沒有發生變化,但相對漲價商品而言,它的價格對比發生了相對下降的變化。在新的市場供求關系的條件下,原來的暢銷商品和滯銷商品將處與接近的銷售狀態,因此滯銷商品不用通過降價的方法就可以提高銷售速度。不需要從理論上進行深入的分析,只是從表面看,“商品漲價的時間=商品降價的時間”的公式就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由于物價上漲在先,降價在后,而且是否降價不可確定,所以市場總是物價趨勢不顯現平穩,而是顯現通貨膨脹。

3、物價上漲與下跌的利潤差異

任何一個市場的投資者,他參與市場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盈利,否則他將不會進入市場。如果某一種經營行為不能為其帶來效益,那么投資者必將拒絕這種行為。商品漲價的利益得失與商品降價的利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投資者將完全接受商品漲價的要求,拒絕商品降價的要求。由于物價波動直接受到市場利益的嚴格限制,而并非市場供求關系的直接限制,所以物價波動不能發揮平衡市場供求關系的功能。市場競爭也是盈利之爭,而并非平衡之競爭。對于商品漲價來講,它可以為經營者帶來豐厚的利潤,可以使經營者的財富大幅度增值,所以商品漲價非常順利;對于商品降價來講,它將給經營者造成損失,使其財富相對減少,所以商品降價是非常困難的。見圖

對于漲價商品來講,自然收益豐厚,不會拒絕漲價的要求,而對于降價商品來講,必然導致嚴重虧損或減少盈利,企業當然要拒絕大幅度降價的平衡要求。比如一種商品漲價20%,在原來的價格基礎上會增加20%的盈利,而降價20%將在原來的價格基礎上增加20%的虧損,這就是物價漲跌波動的又一個不平等因素。僅從本小標題的本身即可以看出,商品漲價的利益得失與商品降價的利益得失是根本不可能相等的。物價波動的穩定條件是市場對漲價與降價限制的完全平等,由于實際上物價波動存在著很多的不平等條件,所以物價波動的實際趨勢不指向物價穩定,而指向通貨膨脹。根據目前的物價波動理論來判斷:如果市場處于平衡狀,那么物價將停止波動;如果物價波動可以促使市場平衡,那么目前的市場應該是平衡的市場,而不是失衡的市場;如果物價波動可以促進市場平衡,那么限制物價波動的所有因素都應該是平等的,否則物價的波動趨勢將不會指向供求平衡。假設目前的市場處于供求平衡和物價穩定的狀態,那么必然遇到以上3種物價波動不平等因素的影響,進而失去原有的平衡狀態。通貨膨脹可以使企業擴大盈利,但企業每實現10%的利潤,那么市場中就會出現10%的購買力缺口,導致10%的供給過剩。企業利潤的實現是以市場商品供求平衡的破壞為代價的,它們兩者只能選擇其一,不能同時兼得。企業參與市場經營是也盈利為目的,所以他們必然拋棄市場平衡,追求經濟效益,進而導致永久性的通貨膨脹。

(二)破壞市場供求平衡

物價波動理論認為,物價波動可以起到平衡市場供求關系的作用,其實不然。物價波動不但不能平衡市場供求關系,反而會破壞市場供求平衡。由于通貨膨脹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種市場供求狀態,而物價在不斷上漲的過程中,本身即可以“制造”生產過剩,因此,只要有通貨膨脹存在,那么同時必然伴隨生產過剩的存在。見表

單位:億元

一般認為,通貨膨脹與生產過剩不能同時存在,其實不然。通貨膨脹指物價上漲,不能與其同時存在是物價穩定和物價下跌;生產過剩指供大于求,不能與其同時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價波動與市場供求之間不僅存在單項對應關系,而且還存在著復雜的多重對應關系。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物價波動與商品供求之間共存在9種對應關系。但是,在常規的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只有“物價上漲——供大于求”這種組合是最為常見。在這種雙重危機的市場運行模式下,擴大需求將導致通貨膨脹,壓縮需求將導致生產過剩,社會經濟很難獲得較高的發展速度。即使在物價波動模式下社會經濟是不斷發展的,但它所付出的代價是非常沉重的,此模式是一種高消耗低效率的原始市場運行模式。這種雙重危機的組合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于市場經濟的常規運行中,其主要原因就是通貨膨脹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的永久性存在。

物價波動理論認為,在總供給等于總需求(靜態平衡)的情況下,物價將處于穩定狀態,否則物價將發生波動。其實市場中的物價波動是受動態供求狀況影響的,靜態的供求關系不會直接影響。動態供求狀況與靜態的供求狀況之間有著巨大的差別,兩者平衡其一必將失衡其二。那么物價應該按那一種供求狀態來進行波動呢?想必該理論沒有對此進行明確的解釋。因此,可以說物價波動觀點沒有足夠完整的理論依據。

①總供給=總需求.④靜態需求>動態供給.

②動態供給=動態需求.⑤靜態需求>動態需求.

③靜態供給=靜態需求.⑥靜態供給=動態供給.

⑦動態平衡:商品產量/時間=商品銷量/時間(市場無積壓商品)

⑧靜態平衡:總供給=總需求(市場商品總量=社會貨幣總量)

⑨總供給(總的商品供給)=總需求(總的貨幣需求)

動態平衡的概念:等待購買的商品。商品積壓的時間:商品等待購買的時間。在供求平衡的情況下,市場中不存在等待購買的商品,即市場商品存量為“0”。在動態平衡情況下,市場中的商品將以合同的方式進行供給,商品生產之后即可以銷售(這對企業來講是最好的銷售效果),因此,任何商品都沒有市場存放的時間,即商品積壓時間為“0”。但是,這種情況只能在完全合同化生產的模式下才能形成,而市場經濟不是完全的合同經濟,也不可能形成完全的合同經濟。

“①、②、③”為理論要求的供求平衡公式,“④、⑤、⑥”為實際的市場運行狀況。如果“④、⑤、⑥”不能同時保持平衡狀態,那么市場平衡也就不可能不存在。在傳統的市場經濟運行模式下,“④、⑤、⑥”是不可能保持平衡的,因此,物價波動理論所期待的供求平衡(雙重平衡)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市場供求平衡不是單一的平衡(靜態平衡或動態平衡),而是一種雙重的平衡(靜態動態同時的平衡)。物價波動觀點只看到單一的市場平衡,忽略了雙重的市場平衡(或兩種單一平衡的概念混淆不清),因此,這種觀點當然也就經不起市場的實際檢驗了。

物價波動情況下的動態供求和靜態供求之間的相互關系不是單一的,而是多變的,動態的市場供求狀態并不代表靜態的市場供求狀態。物價波動直接受動態供求狀態的影響,而不受靜態供求狀態的影響,但靜態供求狀態對未來的動態供求狀態會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也就會對未來的物價波動會造成影響。物價波動理論認為,目前市場中的商品總量與社會中的貨幣總量相比數量較少,因此,實質性的生產過剩情況并不存在。這種觀點的錯誤所在是把市場中商品供求的“動態平衡”與“靜態平衡”混為一談。所謂“動態平衡”,指市場中的商品產量與商品銷量之間的相對平衡;所謂“靜態平衡”,指社會貨幣總量與市場商品總量之間的相對平衡。它們彼此之間同樣是較為復雜的多重對應關系。見圖

動態供小于求動態供求平衡動態供大于求

靜態供小于求靜態供求平衡靜態供大于求

動態供給:單位時間的商品生產總量靜態供給:某一時間的市場商品庫存總量

動態需求:單位時間的商品銷售總量靜態需求:某一時間的社會貨幣儲備總量

動態供求狀態與靜態供求狀態之間同樣不是單一的三種對應關系,而是多重的九種對應關系,它們與三種不同的物價波動狀態構成更為復雜的市場運行模式。見圖

物價上漲物價穩定物價下跌

靜態供小于求靜態供求平衡靜態供大于求

市場中整體的物價上漲造成動態的生產過剩,對動態的市場破壞造成破壞。企業生產是根據市場中的動態需求來進行的,只有動態需求可以實現企業的商品銷售。靜態需求是一種潛在或未來市場需求,它不能為企業實現動態的商品銷售,因此企業不會根據靜態的不可確定的需求來制定實際的生產計劃,這就必然導致靜態供給的萎縮,進而對市場的靜態平衡造成極大的破壞。由于動態的商品生產面對動態的市場需求,所以存在于靜態之中的通貨膨脹風險總是被動態的生產過?,F象所掩蓋。由于經濟學家要控制靜態的通貨膨脹風險,所以他們制定的經濟策略必然加重動態的生產過剩。另外,市場供求平衡公式還可進行細分:

企業在物價波動的市場環境下,由于商品大量積壓,因此導致生產資金周轉的困難。為解決生產資金不足的問題,企業從銀行大量貸款。企業貸款主要用于商品生產,因此造成市場動態生產資料需求的增加及價格的上漲、靜態生產資料需求的下降及潛在的生產資料供給過剩的風險,造成動態生活資料需求的下降及生活資料供給過剩、靜態生活資料供給的減少及靜態生活資料的通貨膨脹風險。探討商品市場的供求平衡問題,不能只從單一的動態平衡或靜態的角度去進行思考,也不能從單一的生活資料或生產資料的角度去進行思考,而要從全面的角度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才能找到正確的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在現實的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由于物價的波動方向取決于市場的盈利狀況,所以資本家追求利潤并得到了豐厚的利潤回報,而物價波動理論追求市場平衡,但始終沒能實現市場平衡。

(三)導致整體經濟萎縮

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是單一生產的發展,而是生產和需求的共同發展。由于物價波動將導致需求下降,因此必然導致社會整體經濟的萎縮。見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物價上漲幅度的不斷增加,市場商品的銷售量在不斷減少,因此市場經濟的運行狀況也就隨之不斷萎縮。一般認為,通貨膨脹有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其實是市場需求在促進經濟增長,而不是通貨膨脹在促進經濟增長。由于在物價自由波動情況下擴大市場需求會引起通貨膨脹,所以被誤認為是通貨膨脹在促進經濟增長。

在物價波動情況下,商品供給與商品需求之間互為反比關系:當物價上漲時,市場中的商品供給總量相對增加,商品需求總量相的對下降;當物價下跌時,市場中的商品供給總量相對減少,商品需求總量相對增加。見圖

通過該公式可以計算出,在供求失去平衡的情況下,怎樣進行調整才能達到市場供求關系的相對平衡。在物價波動情況下,商品供給與商品需求之間互為反比關系:當物價上漲時,市場中的商品供給總量相對增加,商品需求總量相的對下降;當物價下跌時,市場中的商品供給總量相對減少,商品需求總量相對增加。馬克思說:“需求按照和價格相反的方向變動,如果價格跌落,需求就要增加;相反,價格提高,需求就要減少”。商品供給與商品需求之間的量比公式如下:

當該系數為“1”時,市場處于平衡狀態,否則處于失衡狀態。

此關系成立的基本條件是:在供小于求情況下,提高物價或降低需求可使商品供求達到相對平衡,當供大于求時,降低物價或擴大需求可使商品供求達到相對平衡。在物價靜止情況下,商品供給與商品需求之間互為正比關系:在供小于求情況下,擴大供給可使商品供求達到相對平衡,當供大于求時,擴大需求或壓縮供給可使商品供求達到相對平衡。雖然說“雙重危機”是阻礙經濟發展的運行模式,但“物價穩定——供求平衡”也不是最好的經濟運行模式,最好的經濟運行模式是“物價穩定——供小于求”,因為只有此種模式與人類社會的真實供求狀況完全相符。只有此種模式,才能為市場經濟提供一個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才能使社會中的潛在生產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才能大幅度提高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因此說穩定物價是發展市場經濟的關鍵環節。在整體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市場供給也會隨之相應增加,同時,企業通過商品價格的上漲,其盈利幅度也會隨之增加。通貨膨脹是幅度越大,市場供給越高,企業的盈利幅度以就越高,同時市場需求相對減少。見圖

從該圖中可以看出,在供給大于需求的區域(供大區),可以通過降低物價,或擴大需求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在需求大于供給的區域(求大區),可以通過抬高物價或壓縮需求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由此可見,通貨膨脹有降低市場需求的作用。因此,在企業盈利幅度增加的同時,由于商品銷售量的減少,其實際的盈利數額在計算數字上并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實質上的盈利水平是顯下降趨勢的。見表

單位:億元

在市場整體通貨膨脹的過程中,一些物價上漲幅度超過平均通貨膨脹幅度的企業增加效益,其資本可以得到不斷的擴張,而一些物價上漲幅度低于市場平均通貨膨脹幅度的企業將造成虧損,導致資本的不斷萎縮。為了在市場中獲得盈利,企業必須大幅度抬高物價,否則將被通貨膨脹所消滅,因此市場競爭自然地變成了抬高物價的競爭。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需求不斷下降,市場中的商品銷售數量及整體盈利水平不斷下降,整體市場經濟處于不斷萎縮的運行趨勢。

(四)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物價波動理論認為,物價波動可以合理配置資源,使資源得到合理的應用,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其實并非如此。實際情況是,通過物價波動把資源非法地配置給肆意抬高物價的投機商們,而廣大勞動者確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資源配置表面上是如何利益資源的問題,而實質上它是爭奪自然財富及社會財富及損害廣大民眾利益的問題。自然資源及社會資源都是全體民眾的共同財富,不能當成投機商的獵物任其隨意侵占。如果所謂的優化資源配置就是把資源配置給投機商,并任其隨意侵犯廣大民眾的利益,那么這種資源配置將無任何合理性可談。

以人類目前生活的地球來看,其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效地利用和保護資源是目前經濟理論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目前世界上的各個國家也都非常重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的問題。那么物價波動對資源的浪費又是如何體現的呢?前面已經探討過物價波動導致雙重市場危機的問題。在生產過剩狀態下,由于大量的商品積壓,使其商品不能及時投入消費。由于其中有很多商品是具有一定保持期限的,如果不能及時投入使用,必然造成巨大的物質浪費。市場中的任何商品的生產,都要消耗掉大量的資源。商品的大量損失同時也是資源的巨大浪費,這對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是極其有害的。另外,生產過剩將導致勞動力的過剩,企業生產能力的過剩,這就必然造成人才資源、勞動力資源和企業生產力資源的極大浪費,給人類社會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失。

物價波動造成趨勢性的通貨膨脹,導致對市場需求的激烈競爭。在一定市場物價水平的情況下,競爭實際上是企業經營成本的競爭。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從這一角度講,掠奪自然資源是最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因此,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自然資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目前的企業為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都是從低成本的角度去開發資源的,他們根本不考慮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問題,結果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尤其是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將給人類未來的生存造成巨大傷害。比如對森林的開發利用,雖然森林開發與植樹造林相結合有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但這必然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不利于市場競爭,因此企業只是破壞性地開發森林,而不是在開發森林資源的同時有效地保護森林,這必然最終導致森林的徹底毀滅,事實上森林的大面積縮小充分說明資源破壞程度是何等的嚴重。

(五)限制科學技術的開發利用

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作用,它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生產能力,沒有科學技術也就沒有今天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為什么說物價波動會限制科學技術的開放利用呢?因為市場在動態的生產過剩狀態下科學技術的利用空間將被大幅度壓縮。科學技術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新產品開發,它將增加市場中的商品品種,同時也增加市場中的商品數量;二是提高現有商品的生產效率,它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也增加市場中的商品供給數量。在生產過剩狀態下,提高生產能力只會造成更多的積壓,導致企業更嚴重的虧損,因此科學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必然受到極大的限制。

在生產過剩狀態下,由于企業對市場需求的激烈競爭,所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一種競爭的基本手段。一旦某種技術開發出來,它必然成為開發者的所有財產,不會在社會中普遍推廣使用,這就限制了科學技術的全面推廣。另外,物價波動將導致失業率上升,這就必然增加小規模商品生產企業的數量。企業生產規模與科學技術的應用規模及企業生產效率是成正比的關系,小規模生產的生產效率低于大規模生產的生產效率,這是已經被無數加以證明的無可爭辯的事實。人類社會的單位生產規模,從個人、家庭的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小規模生產,發展為企業、公司、集團的幾十人、幾千人或幾萬人的大規模生產。在這不斷擴大的生產規模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高。隨著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其生產規模總體上還是顯現不斷擴大的發展趨勢,而小規模企業增加的趨勢則對科學技術的開發利用形成極大的阻礙作用。

(六)破壞貨幣信用

貨幣是領取商品的流通式信用憑證,也可以說它是領取商品的流通式專用“合同”或重復使用的庫存商品“提貨單”。它是積累商品的證明。目前社會中存在著重多的財產所有者,每個所有者都擁有一定數量的財富,這些財富分別以消費品和商品的形式存在于社會和市場之中。貨幣的作用是證明其所有者擁有市場中一定數量的商品,它是商品的儲備憑據或商品存儲合同。當貨幣所有者需要消費商品時,他就到市場去領取商品,并把貨幣的所有權轉讓給商品生產者或商品經銷者。其實商品的所有權不是商品所有者而是貨幣所有者,在頻繁的市場交易過程中貨幣所有者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市場中商品的所有權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這一角度講,貨幣可以起到積累商品和轉移商品所有權的作用。在這種不斷的財產轉移過程中,如果物價發生上漲的變化,那么原來貨幣所代表的財富的數量必然會隨之發生變化,貨幣所有者的財富就會受到損失,貨幣信用就會遭到破壞。

貨幣主要分為兩個不同的種類:一是實物貨幣,它的流通價值是由它自身的消費價值來進行決定的,它基本上不存在信用損失的問題;二是信用貨幣,它的流通價值是由發行者來進行擔保的,一旦物價發生波動,貨幣信用將遭到敗壞。目前在市場中進行流通的基本上都是信用貨幣。信用貨幣的基本用途就是以其最簡便的保存方式來儲備品種繁多的和不易保存的商品。信用貨幣的價值不是來源于憑證本身,而是完全來源于它的市場信用,信用一旦喪失,貨幣也將隨之銷售消失。信用貨幣是由政府委托發行的,這種貨幣的信用完全是由政府來進行擔保,貨幣信用實質上就是政府的信用。政府財產占社會財產總量的比例越高,貨幣信用就越是可靠,因為貨幣是由政府發行的,是政府的商品債務。如果政府沒有足夠的商品與其相應存在,那么一旦其它非政府控制的商品所有者拒絕與政府發行的貨幣進行兌換,那么市場供求關系必然遭到嚴重的破壞。貨幣信用指貨幣領取商品的信用,一定數量的貨幣可以在任何時候兌換相同數量的商品,從這一角度講,貨幣信用完全是一種商業信用。貨幣信用是由政府控制的市場中的商品供給作為基本保障的。如果一定數量的貨幣在不同的時間里不能從市場中兌換同等數量的商品,那么就說明貨幣信用遭到了破壞,同時也損害了政府的信譽,導致民眾對政府的不滿。在市場經濟中,任何交易都是債權、債務轉的換過程,商品與貨幣之間的交易也不例外。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政府首先以貨幣支付工資,形成商品債務,之后再用它投放市場的商品贖回貨幣,償還商品債務。如果政府不能以商品償還貨幣債務,那么也就說明它破壞了貨幣信用,違反了市場公平交易的規則。從實際物價整體上漲的情況來看,貨幣信用顯示不斷下降的發展趨勢,這充分證明市場侵略行為的長期存在。實際上,貨幣發行人或商品經營者也決不會在市場交易中多付給貨幣持有者超出貨幣信用的商品,他們最多是執行原來的商品支付協議,即維護原來的貨幣信用。貨幣發行人和貨幣信用擔保人必須保證貨幣領取商品的信用,如果不能保證,貨幣將難以在市場中長期順利地進行流通。

貨幣信用也有“動態信用”與“靜態信用”之分。所謂“動態信用”,就是市場具體交易過程中所形成的貨幣信用;所謂“靜態信用”,就是社會中的貨幣總量相對市場商品總量的交易信用。在靜態市場供求平衡的情況下,社會中的每一元貨幣,都有等量的商品與其對應存在,無論這些貨幣分批購買商品還是同時購買商品,市場都能夠全部滿足,因此不存在靜態貨幣信用的丟失問題。但是,在靜態商品供給小于靜態貨幣供給的情況下,一旦大量的貨幣需要兌換商品,那么必然導致動態的通貨膨脹危機,導致嚴重的動態貨幣信用的丟失。貨幣信用最終是由市場中的商品來進行維護的,市場中的商品存儲豐富,貨幣信用就會受到很好的維護,否則相反。靜態貨幣信用是動態貨幣信用的根本保證,沒有動態貨幣信用的存在,動態貨幣信用也將很難維持長久。

(七)導致企事業單位的債務危機

物價波動理論認為,負債經營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其實不然。對于債權人來講,如果負債人不能按期歸還借款本金和利息,那么將對債權人造成嚴重損失。對于負債人來講,如果他所投資的項目不能獲得足夠的收益,那么他將無力歸還借款本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負債經營一旦出現虧損,它不但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而且還將給債權人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它對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雙重的破獲作用。另外,負債經營的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力較差,這些不利因素都將對經營者造成不利影響。由于債務危機中有大量的債務糾紛案件發生,這就增加了社會司法部門的工作量,造成司法部門人力和物力的嚴重損失。在債務糾紛過程中,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來處理糾紛,這必將造成更大范圍的經濟損失,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更加嚴重的破壞作用。

1、導致企業債務危機

動態的生產過剩是物價自由波動的必然反映,在此狀態下,市場購買力極度短缺,因此大量企業都不得不采取賒銷商品的方式來進行經營,這就在市場中形成了巨大的商品債務。另外,企業由于資金短缺,相互之間大量借款,或向銀行大量貸款,這就形成了巨大的貨幣債務。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債務給企業經營所造成的壓力是非常嚴重的,大部分國有企業就是因此而走向破產的。另外,企業之間相互拖欠債務(三角債)不僅給一些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將導致嚴重的債務糾紛,給執法機構造成極大的工作壓力。在危機狀態下,企業之間的信任程度大幅降低,欺騙手段日新月異,欺騙圈套防不勝防,進而給企業經營造成極大的困難。政府在清理“三角債”方面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但由于生產過剩這一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目前“三角債”仍是困擾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

2、導致金融危機

所謂金融危機,就是金融機構的債務危機,它是債務危機的又一種存在形式。金融危機是由于金融風險的存在而產生的,它是由銀行的存、貸款比例來進行衡量的,“存貸比”越高,金融風險越大,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也就大。在企業經營資金嚴重短缺的情況下,銀行貸款將隨之大幅度增加,否則企業經營將難于維持,這就形成高比例的金融風險。在生產過剩狀態下,市場中的商品大量積壓,企業實現利潤的機會逐漸減少,虧損面逐漸擴大,因此,企業償還銀行貸款的能力也隨之逐漸下降,金融風險逐漸增大。其實,金融機構的經營是非常被動的,它一方面必須保證對存款客戶本息的按期支付,另一方面確不能保證貸款客戶本息的按期償還,一旦存款客戶大量提取存款,那么將造成銀行支付存款的嚴重困難。銀行是依靠客戶存款利息和企業貸款利息之間的差額來獲得盈利的,一旦企業不能償還銀行貸款的本金和利息,那么銀行將因無條件地支付存款客戶的利息而造成虧損。如果這種情況發展到銀行不能支付存款客戶本金的程度,那么銀行也就無法進行正常的營業了。一旦銀行停止營業或倒閉,那么由此而產生的嚴重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從目前的貸款情況來看,企業貸款中的較大一部分都是從短期貸款變成中期,最終變成長期貸款和呆滯貸款。銀行貸款的短期償還要求和企業借款的長期占用要求形成不可調解的矛盾,這種矛盾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銀行貸款從局部方面來看是一種可以按期償還的借貸行為,但從整體方面來看它是一種永遠不能還清的債務,一旦要求從整體方面歸還貸款,要求貸款從整體上運行下降趨勢,那么銀行將沒有能力繼續維持經營,因此必然導致嚴重金融危機的爆發。

3、導致政府的財政危機

政府在財政方面的巨額赤字是造成其財政危機的根本原因。在商品經營企業的銷售及盈利狀況不佳的情況下,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將出現困難。政府財政收入不足和財政支出的不斷擴大,迫使政府大量地發行國債,這就造成政府巨大的債務負擔。國債需要按期償還本金和利息,如果政府不能按期償還巨額的國債,那么將導致嚴重的債務危機。目前解決償還國債的辦法是發行新國債,將發行的一部分用于償還舊的國債,另一部分用于彌補財政的資金缺口。這樣做的后果是國債和利息的逐年增加,進而造成財政更大的資金缺口。國債的資金來源是企業和個人,國債不斷大量的發行必然造成該項資金來源的枯竭。一旦這有限的資金來源不能負擔政府大量的國債發行,而舊的國債又必須進行及時償還,那么就會導致更加嚴重的財政危機。

(八)損害廣大民眾利益

人民利益是國家的基本利益,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行為及理論都是正確的,都是人民所擁護的,反之,一切侵害人民利益的行為都是錯誤的,為這些錯誤行為進行辯護的理論同樣是錯誤的,而且錯誤的程度更為嚴重,必定最終被人民所拋棄。衡量一種行為或一種理論正確與否,不是看它是出自什么水平的理論家之手,而要看它是否符合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

1、勞動者是物價波動是主要受害者

在目前的社會中存在著眾多的財產所有者,各個財產所有者之間都是通過市場交易相互進行往來的,而物價波動則導致這種看似公平的市場交易以及不公平的方式在進行著。對于商品供給者來講,降低商品供給可以抬高物價,可以侵占貨幣持有者的財產;對于貨幣需求者來講,降低需求可以壓低物價,侵占商品所有者的財產。那么在此財產相互侵害的過程中,為什么總體上是貨幣所有者的財產受到侵害,而不是同等水平的侵害呢?因為無論怎樣的物價水平,貨幣所有者都不能停止消費,否則他們將無法生存。商品可以消費,可以不去銷售;貨幣不能消費,不能不去購買。在長期的通貨膨脹過程中,商品經營者之間在進行著相互的財產侵犯,他們的傷害不是單一的,是相互之間的,而他們對廣大勞動者的財產侵犯確是單方面的。市場財產侵犯的主動權掌握在商品經營者一方,勞動者是物價波動的主要受害者。

有觀點認為,物價波動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傷害,因為在物價波動的同時,勞動者的工資收入也在不斷增加。其實,物價波動對勞動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是指它對現實工資收入和過去工資節余的合計損失,并非現實工資收入的單方面損失。雖然在物價上漲的同時,個人的工資收入也會隨之增加,不會對個人的財產造成動態損害,但是,它對個人的靜態貨幣資產將造成嚴重損害。因此,個人工資的增加并不能證明物價上漲對個人財產不會造成損害。單從商品經營者的利益出發去研究經濟問題是錯誤的,應該從全部財產所有者的利益出發來研究經濟問題,這樣的研究成果才是完善、合理的和可行的。物價波動理論偏向于通貨膨脹,偏向于商品經營者,損害廣大商品消費者的利益,尤其是廣大勞動人民這種單一的商品消費者所受到的傷害最為嚴重。物價是由商品經營者制定的,由于勞動者不能取消自己的消費需求,所以只有任憑商品經營者的宰割。物價波動的主動權在商品經營者一方,勞動者始終都是被動受害的一方。長期的物價波動給勞動者造成的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如果計算起來恐怕任何商品經營者都無法對其進行全部的補償,但勞動者的財產損失應該得到全部補償,即使是物價波動贊成者的財產損失也同樣應該得到全部的補償。人類社會應該是一個以強扶弱的文明社會,而不應該是一個弱肉強食的野獸社會。

其實,通貨膨脹對大部分商品經營者的利益都是具有極大傷害作用的。試想,通貨膨脹將必然需求下降,一旦需求下降,那么市場中商品經營者的盈利機會就必然相應下降,企業經營就會遇到困難。市場被破壞了,市場需求的壓縮將給商品經營者以毀滅性的打擊,最終造成商品經營者和商品消費者兩敗俱傷的嚴重后果。商品經營者們沒有認識到,他們的盈利要靠廣大勞動者的消費來進行實現的,傷害廣大勞動者的利益也就等于是傷害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商品經營者們以為,勞動者創造出商品的產值之后就可以把他們一腳踢開,他們不清楚商品經營者利潤的實現也不能離開勞動者為他們提供的市場需求,因此,在他們傷害廣大勞動者的同時,也就不知不覺地傷害了自己。

2、物價波動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經濟犯罪行為

物價波動的結果不僅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更主要的是所有者之間的產權變化,它涉及到所有者財產得失的問題。在市場經濟中,法律主要是為保護各個所有者的財產權益而建立的,任何一個所有者都不能隨意侵占另外一個所有者的私有財產。如果侵犯他人財產的行為一旦發生,那么將被視為經濟或刑事犯罪,就會通過法律對其進行嚴厲的制裁。目前存在的經濟犯罪現象主要有偷、騙、搶、貪等等,這些犯罪行為都是法律制裁的基本對象。但是,有一種侵犯他人財產的經濟犯罪行為不在法律的限制之內,它就是長期存在于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危害極大的肆意抬高物價的犯罪行為。物價波動給民眾造成的財產損失是任何一種經濟犯罪行為都不能與之相比的。見表

設:每年通貨膨脹率2%,個人貨幣資產60000億單位:億元

從表中可以看出,五年內民眾的財產損失共計5764億元。試想,怎樣的經濟犯罪或刑事犯罪能夠給民眾造成如此普遍和嚴重的財產損失呢?

物價波動理論是提倡物價波動的,它表面促進市場供求平衡,實質縱容經濟犯罪,但它并沒有意識到是在縱容經濟犯罪。物價波動理論是維護犯罪行為的經濟理論,它為犯罪人侵害被害人提供了一種即隱蔽又殘忍的犯罪手段。物價波動的市場體制是靠欺騙和侵害廣大勞動者利益來進行維持的。物價波動理論給物價波動以“調節市場供求關系”的美稱,打著發展市場經濟的幌子,其實質是對廣大勞動者財富的貪婪侵占,對廣大勞動者的任意欺騙,對廣大勞動者辛辛苦苦得來勞動果實的殘酷剝削,并造成廣大勞動者本來就不富裕的生活變的更加艱難。面對這一血淋淋的犯罪事實,物價波動理論的倡導者們確熟視無睹,似乎理論的發明者和倡導者本身不在市場經濟中生活,不會受到物價波動的傷害,其實他們也是物價波動的受害者,只是為了發展市場經濟,他們愿意犧牲個人利益而已,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還是非常值得贊揚的。

(九)導致大批勞動者失業

目前社會中存在的失業問題,一直是政府和理論界所關心和急待解決的疑難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那么就必須首先了解它產生的根本原因。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物價波動導致需求下降,因此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自然就會大幅度減少,勞動者失業的數量自然也就大幅度增加了。在動態生產過剩的情況下,市場競爭異常就激烈,為占領市場,企業必然會采取各種強力手段降低經營成本,而降低勞動者工資本身即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從降低成本的角度講,市場競爭也是壓縮勞動者工資收入的競爭,當然也是擴大社會失業隊伍的競爭。另外,企業在競爭中的失敗,也將導致大量的勞動者失業。這充分說明物價波動是導致勞動者大批失業的主要原因。在激烈的壓縮勞動者工資收入的競爭中,勞動者的工資收入逐漸減少,勞動強度逐漸增加,生存難度逐漸增大。在此激烈的勞動崗位競爭的情況下,有職業的勞動者都很難生活,失業者的生活就更加難以維持。由于大批勞動者生活在貧困之中,他們必然要以任何可能的手段來求生存,這必然導致社會中犯罪現象的增加,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進而導致政治危機和引起嚴重內亂事件的爆發。

有觀點認為,勞動者失業之后可以到“第三產業”去“再就業”。其實,在整個市場勞動力過剩的情況下,“第三產業”并非“世外桃源”,它的勞動崗位同樣異常緊張,因此,它同樣不能滿足社會中大量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要求。勞動力過剩是一種整體普遍現象,而并非個別局部現象,決不能從局部的角度去解釋整體方面所存在的勞動力過剩問題。在勞動力嚴重過剩的市場中尋找就業機會是非常困難的,試想,以政府、企業那樣的能力都不能解決勞動者的就業問題,那么以勞動者自身的微薄之力又怎么能夠解決其高難度的就業問題呢?由此可見,讓勞動者失業之后自己去尋找新的職業是一種即不現實又不負責的做法。另外,該理論還認為,失業者的生活可以靠社會福利來進行解決,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奶频?。試想,假如社會福利能夠無償地為失業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那為什么不能給他們“無償”地提供一些勞動的機會呢?難道我們的社會已經發展到極其完美的地步,不再需要勞動者去進行建設了?另外,如果社會福利暫時沒有能力滿足失業者基本消費需求,那么失業者又靠什么來維持日常生活呢?讓失業者依靠社會福利去進行生活,等于是給失業者開了一張生活上的“遠期支票”。此“支票”何時能夠兌現?無人曉得。在“支票”兌現之前失業者將如何生活?當然還是自謀職業。

“古典”學派認為,如果存在失業,則通過勞工之間的自由競爭,貨幣工資必然下降,直到實現充分就業為止;物價的自由升降可調節商品的供給與需求,故總供給衡等于總需求,普遍的生產過剩不可能出現,充分就業也能持久保持。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我們知道,人類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是無限的,問題不在于需要多少勞動力,而在于它是否能夠為這些勞

動力的付出者提供足夠的工資回報,使其能夠維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勞動者不僅需要吃飽穿暖,而且還要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撫養老人。因此,低微的工資收入遠遠不能滿足一般勞動者的日常消費需求。況且,勞動力本身是具有一定價值的,如果市場上的勞動力價格遠遠低其價值,那么就會出現勞動者不愿從事廉價勞動的現象。經濟犯罪是一種高風險高收入“職業”,這正適合一些不愿意廉價出售勞動力的勞動者。在社會不能為勞動者提供具有較高回報的勞動崗位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生活,他們必然通過任何可能的行為,比如盜竊、詐騙、搶劫等犯罪行為來“創造”財富,這就必然導致大量犯罪現象的不斷發生。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個人的工資收入也應隨之不斷提高,否則社會的經濟發展就失去了意義。同時,每個勞動者都應該有穩定的生活來源,使其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否則一些人的生活將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改善社會成員的生活條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目的。如果社會經濟發展沒有使社會成員生活條件得到改善,那么這種發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既然社會中的物質財富都是由勞動者創造的,那么他們同樣有能力為自己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問題是社會能否為他們提供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關于勞動者的失業問題,可以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進行思考: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又有很多的閑置勞動力沒有用武之地,如果把閑置的勞動力調動起來去做那些急需完成的工作,那么一定會取得意外的巨大收獲。

(十)擴大貧富差別

物價波動使一部分商品經營者不斷擴大收益,其財富不斷擴大,于是商品經營者變得更加富有,而廣大勞動者的財產則不斷受到損失,財產逐漸萎縮,于是他們變得更加貧窮。久而久之,也就在商品經營者和廣大勞動者之間逐漸形成了巨大的貧富差別。貧富差別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擴大等量勞動的價值差別

由于商品經營者占有巨大的財富,他們可以通過很少的勞動付出,獲得極大的財富收入。同樣的勞動付出,但所得到的勞動回報確有著天壤之別,這怎么能使收入低微的勞動者安心于自己現有的勞動崗位呢?同時,這種巨大的收入差別還會導致大量的勞動者對社會就及政府產生極大的不滿情緒,進而引起動亂事件的發生。雖然政府都制定了按勞分配的原則,但在現實分配過程中,這一原則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在市場經濟中,實際執行的是按不同的地區環境、不同的企業條件、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財產數量等等非平等因素所制定的非平等分配制度。

2,導致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

在現實的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成功的商品經營者的財富在大幅度增加,他們可以過高檔次的消費生活,而失敗的商品經營者和廣大勞動者的財富確在逐漸減少,他們只能過低檔次的消費生活,甚至有很多人的消費條件根本不能滿足其最低水平消費的需求。在貧富差別巨大的社會中,一方面富人擁有大量的閑置財富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另一方面窮人的生活極度艱苦,甚至最基本消費需求也不能得到滿足。富人在社會中抵御生存風險的能力遠遠強于窮人。在危機到來在之時,首先面臨生存威脅的是數量較多窮人,對于他們來講,最直接的求生途徑就是侵占富人的財產。富人與窮人在日常消費水平方面的差距極其巨大,富人的消費水平使窮人百般羨慕、百般嫉妒、以至百般仇恨。窮人們大多夢想自己能夠過富人那樣的富裕生活,但是,他們大多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對于窮人來講,最直接的,容易實現的獲得財富的途徑,就是侵占富人的財產,因為只有富人才擁有可供他人侵占的大量的私有財產。窮人“侵犯”富人的財產,要拿回由自己所創造的那部分財富,富人當然不會把財產輕易讓

給窮人,于是雙方發生所謂發生階級斗爭。階級斗爭在人類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次的大規模

的發生,它的慘烈和在斗爭過程中給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都是有目共睹的,它的每一次爆發都將給人類以毀滅性的打擊。

3、導致廣大勞動者日常生活的貧困

有觀點認為,目前人類社會的整體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所以每個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其實并非如此。在貧富差別逐漸擴大的社會中,雖然社會成員的平均收入在逐漸增加,但并非每個人的收入都在增加,有些人的收入甚至顯下降趨勢。貧富差別和底層勞動者的生活水平和社會中的貧富差別是成反比的關系,即社會中的貧富差別越大,底層勞動者的生活水平就越低。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社會中的貧富差別也在逐漸擴大,如果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低于社會貧富差別擴大的速度,那么底層勞動者的生活水平就會顯下降趨勢。在具有貧富差別的社會中,它的大多數財產被少數人占有,而廣大民眾只占有較少數量的財產。見圖

從該圖中可以看出,越是處于底層的勞動者人數就越多,但他們所擁有的財富數量確越少,因此其生活也就越為貧困。物價波動理論必須解決這樣一些問題:是擴大貧富差別還是縮小貧富差別?是以少數人的利益為社會發展的基本利益還是以全體民眾的利益基本利益?是以少數人的奢侈生活為社會發展的基本標志還是以全體民眾共同富裕的生活為社會發展的基本標志?如果擴大貧富差別,那么怎樣才能給廣大勞動者一個足夠的生存空間?

4、壓縮市場需求

貧富差別越大,貨幣積累率越高,動態購買力越小,因此越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點可以通過現實情況來進行證明,也可以通過“恩格爾定律”來進行證明。

根據此定律可推導出:貧困地區消費率較高,市場購買力利用充分,商品普遍暢銷,經濟發展效率較高;富裕地區消費率較低,市場購買力利用不足,商品普遍滯銷,經濟發展效率較低。由此可進一步推導出:貧富差別率越高,“系數”越低,商品消費率越低,市場需求越少,商品積壓越多,其經濟發展的速度也就越為緩慢。

二、物價穩定的主要優勢

物價波動具有多少、多大的弊端,那么物價穩定自然也就具備多少、多大優勢。從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講,物價穩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優勢:

(一)促進生產發展

商品生產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環節,脫離商品生產,市場經濟也就無從談起了。企業商品產量是由市場需求量來決定的,市場需求量大,企業生產發展的空間就大,否則相反。在物價波動情況下,由于市場需求受到壓縮,所以企業生產發展空間非常狹窄,甚至原來的市場也遭到破壞。在此情況下,企業現有規模的生產都難以維持,發展生產更是舉步維艱。

反之,物價穩定則對企業生產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物價穩定條件下,市場具有穩定的需求,在這穩定需求的作用下,企業商品生產的速度將大幅度提高。在不考慮增加新需求的情況下,物價穩定和物價波動條件下的生產速度有著極大的差別。見表

設:物價波動幅度挖10%單位:億元

從表中可以看出,在物價穩定條件下,四個生產周期的商品產值合計為:400000億元,而在物價波動條件下,四個生產周期的商品產值合計為:343900億元,比物價穩定條件下的商品產值少56100億元。如果考慮增加市場需求的因素,那么這一差距還會進一步擴大。商品的生產目的是為了使用,如果不能及時得到使用,那么一方面會造成企業的商品積壓,阻礙企業生產運行,另一方面民眾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限制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價穩定條件下,市場需求得到很好的保護,市場中的商品銷售較為暢通,因此企業的生產能力也將隨之不斷擴大。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效益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抬高物價,二是降低成本。但是,無論那一種盈利方式,它都將導致市場需求相對或絕對的下降。如果物價能夠保持穩定,那么就可以通過擴大市場需求的方法來彌補由于商品產值和成本之間的差價所造成的巨大需求缺口,就可以實現商品全部快速的市場銷售,并獲得商品全部銷售的完整效益。

目前企業分為兩種不同類型:一是生產企業,二是服務企業。生產類企業在消費過程中有商品產出,而服務類企業在消費過程中沒有商品產出,它只為生產類企業提供服務。在同等生產效率的情況下,生產企業所占的比重越大,社會的生產能力就越強,否則相反。在供求平衡的市場中,商業基本上沒有推銷的任務,因此它的規模也將大大縮小。但是,在供給過剩的市場中就需要商業來發揮其強大的商品促銷作用,否則企業生產的商品將很難銷售出去。物價波動的市場需要龐大的商業進行配合,因此它的很多企業都服務于商品銷售,而不能從事商品生產。在物價穩定的情況下,市場中的商品銷售壓力減輕,不需要很多的企業服務于商品銷售,因此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投資在商品生產方面的作用,進而使社會的整體生產能力大幅增強。

(二)擴大市場需求

目前人類的需求具有兩種不同的概念:一是指人們生活的消費需求,它是一種無限的需求,永遠都不能得到滿足,一旦滿足,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就走到了盡頭;二是指市場的消費需求,它是一種有限的消費需求,是由貨幣流通而產生的,是社會經濟運行總的成本支出。市場經濟的發展是通過市場中的商品供求和商品需求來進行實現的,單純的商品供給或商品供求都不能代表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在市場經濟中,一切企業的經濟效益都是通過供給和需求來進行實現的,供給和需求對于市場經濟的發展來講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需求也應該不斷擴大,否則將會限制生產的發展。沒有需求也就沒有生產,有多大的市場需求也就有多大的生產發展空間,從這一角度講,需求是生產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需求的直接方法就是增加貨幣投放。在物價波動情況下,增加貨幣投放會導致更為嚴重的通貨膨脹,雖然貨幣投放可以起到擴大市場需求的效果,但由于通貨膨脹的因素,其效果將被大幅削弱。見表

單位:億元

從具體的計算數字來看,貨幣投放不會起到擴大市場需求的作用,但實際上,由于貨幣投放是在原來的物價水平上進行的,所以對當時是市場需求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就是物價波動情況下市場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夠在目前的商品市場中創造一個穩定的物價環境,那么市場需求就會隨著企業生產的不斷擴而大幅增加,最終從整體上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市場交易的實質就是勞動力與勞動產品之間的交易,交易平衡,企業則沒有商品剩余,企業獲得剩余商品,交易就會失去平衡。在勞動力和勞動產品之間的交換過程中,不斷的有勞動產品的結余,這樣才能使企業經營獲得利潤。但是,企業盈利是在商品銷售之后,而并非以積壓商品體現盈利,這就形成勞動力與勞動產品交換的巨大差額。由于企業的商品不能完全進行銷售,所以造成“盈利”商品的全部積壓。見圖

交易障礙

勞動力和勞動產品都需要與貨幣進行交換,它們之間不能進行交換,因此在它們中間存在著極大的“交易障礙”。由于這種阻礙的存在,造成:一方面儲蓄增加,另一方面商品積壓;一方面勞動者失業,生活艱難,另一方面勞動產品積壓、損失、浪費,生產發展受到極大的阻礙。解決的辦法是:投入新的貨幣資金,將勞動力和勞動產品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勞動者和企業資本的作用,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另外,擴大市場需求還將涉及到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擴大需求的數量限制

隨著市場商品供給數量的增加,市場需求也應該得到同步的增加,否則將會限制企業的生產發展。如果市場需求過大、供給不足,那么就會形成對市場中商品的搶購現象,并造成社會整體方面的消費困難。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即要不斷地將自己生產的商品投放市場,同時也要從市場中不斷地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企業即是市場商品的供給者,也是市場商品的需求者。見圖

從一個完整的商品生產或經營的過程來進行分析:企業供給市場的商品總值就是它的生產總值,企業從市場中所購買的商品總值就是它的成本總支出,兩者之間的差額就是企業的經營效益。用公式表示為:

商品供給-商品需求=商品效益(計劃效益)①

產值-成本=計劃利潤(計劃效益)②

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利潤(實現效益)③

貨幣收入-貨幣支出=貨幣效益(實現效益)④

企業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其產值構成市場商品供給總值,其成本構成市場需求總值,兩者的差額構成商品生產利潤。當產值(商品供給)大于成本(商品需求)時企業獲得利潤,但是會造成部分商品的積壓,導致生產過?,F象發生。任何一個盈利企業都不能用自己的生產成本完全回購自己所創造的產值,對于一個盈利的市場來講也是如此。那么盈利的企業或盈利的市場所制造的需求不足缺口由誰來進行彌補呢?當然是盈利企業的需求缺口由虧損企業進行彌補,盈利市場的需求缺口由虧損的市場來進行彌補。其實,在不擴大市場整體需求的情況下,企業是不會獲得整體效益的。只有擴大市場的整體需求,才能使企業有一個整體盈利的機會,才能使大部分企業都能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

任何一個完整經營過程的結束都將體現為貨幣與商品的交換,其它形式的交換都包括在商品與貨幣的交換之中。比如貨幣在支付個人工資的時候沒有發生商品與貨幣的交換的情況,因此它沒有完成全部的商品經營過程,只有個人用自己的工資到市場中購買商品之后這一商品經營過程才告結束,對于服務行業來講也是如此。對于一個完整的商品經濟過程而言,貨幣重新回到企業之后這一過程才告結束。為什么說一個完整的商品經營過程要在商品與貨幣的交換中結束呢?因為個人或服務企業的收入來源于商品生產企業,包括于商品生產企業的成本支出,包括于商品生產企業的市場商品總供給。見圖

個人效益=個人工資收入-個人生活支出.

企業效益=企業經營收入-企業經營支出.

銀行效益=銀行經營收入-銀行經營支出.

服務效益=服務行業收入-服務行業支出.

政府效益=政府財政收入-政府財政支出.

效益總和=企業效益+個人效益+銀行效益+服務效益+政府效益

政府、銀行、企業、個人等都存在一個貨幣收、支的平衡問題,但在貨幣收、支平衡的情況下市場不存在整體貨幣效益。參與交易的某一方面貨幣收入的增加,必然導致另一方面貨幣收入的減少。在一個完整的經營過程中,貨幣收入大于貨幣支出的一方可以實現預計的貨幣效益,從而可以進一步擴大資本經營的規模,而貨幣收入小于貨幣支出的一方將形成虧損,其資本經營規模也將隨之萎縮。凡是參與市場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在市場中取得貨幣效益,而貨幣在不增加發行的情況下是一個固定的數量,因此從整體角度講,不增加貨幣投放就不能從整體上實現貨幣效益。凡是參與市場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貨幣效益,即實現全品種的商品節余,而并非實現商品效益這種單一品種的商品節余。全品種的商品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全面消費需求,單一品種的商品不能滿足消費者全面消費的需求。比如:勞動者不能只用某一種商品來進行生活,企業不能只用某一種商品來進行生產。市場經濟的生產,對于某一企業來講是單一品種的商品生產,因此,它在生產過程中不但要創造商品效益這種單一品種的商品節余,而且必須將其轉變為貨幣效益這種全品種的商品節余,否則企業經營就會出現困難,嚴重者將導致企業破產。

企業盈利的兩個步驟分別是:1、創造商品效益;2、實現貨幣效益。創造商品效益是企業在生產經濟中的基本職能,而實現貨幣效益確是市場的基本職能,這是一個基本分工的問題,決不能混為一談。在目前的經濟運行過程中,企業不但要創造商品效益,而且還要大搞商品促銷活動,負責創造貨幣效益。其實,從整體角度來講,企業的這種努力完全是徒勞的,因為創造貨幣效益不是企業的基本職能,企業即不能發行貨幣,也不能發放貸款,更不能發行國債。企業是商品效益的創造者,不是貨幣效益的創造者,貨幣效益要通過銀行的貨幣發行來進行創造。那么銀行發行多少貨幣可以滿足企業實現商品效益的需要呢?首次擴大投放的數量應該與企業整體的商品效益相等,之后投放商品效益增長的部分。見表

單位:億元

①本期貨幣投放=本期商品效益.

②本期貨幣回籠=上期貨幣投放.

③貨幣投放凈值=本期貨幣投放–本期貨幣回籠.

=上期市場需求×利潤率–本期貨幣回籠.

④本期商品效益=本期市場需求×本期利潤率.

表中的市場運行模式是動態與靜態雙重平衡的運行模式:在動態供給過剩的情況下,政府擴大貨幣投放,并由市場調控部門購買過剩商品作為市場中的商品儲備,以滿足被擴大的動態和靜態的商品需求。在企業進行下一階段生產,并從市場中大量購買商品的時候,市場調控部門銷售商品、回收貨幣,形成新的購買力儲備,以準備為企業實現新的貨幣效益。如果政府的貨幣投放不是用于市場商品儲備,而是直接用于商品消費,那么在企業為進行下一周期生產而從市場中大量回購商品的時候,就會出現商品供給不足的缺口,最終妨礙企業下一周期的商品生產。貨幣投放數量的多少取決于企業整體商品效益的多少,整體效益越高,貨幣投放量也就越多,否則相反。企業整體商品效益的多少取決于它們投入經營的商品總成本(市場需求)及計劃利潤率的多少,成本及計劃利潤率越高,商品效益也就越高,否則相反。社會資本總值的增長速度取決于社會整體盈利水平,取決于商品效益和貨幣效益的雙向增長。如果把貨幣投放作為一種主動的經濟調整手段,而不是被動地投放貨幣,并有效地為實現商品效益而服務,那么社會的資本總值就會大幅度得以提高,其綜合國力也將隨之增強,國家在世界上所處的地位也將隨之大幅度提高。

2、擴大需求的方法選擇

目前用于擴大市場需求的方法是五花八門的,但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種類:一是真實的擴大需求,即貨幣發行,它可以起到增加貨幣供給總量的作用;二是虛假的擴大需求,即擴大貨幣債務(比如國債及企債發行和銀行貸款等),它可以起到提高貨幣流通速度的作用。貨幣是發行者的商品負債,貨幣發行是商品負債的發行,商品負債必須用商品來進行償還,貨幣發行之后將永久地流通于市場,只要市場中有商品存在,其商品負債就可以不斷地得到償還,貨幣信用就會得到保護。貨幣債務是負債人向債權人的貨幣借款,它需要負債人用貨幣來進行償還,而不是用商品來進行償還,否則將違反原來簽署的貨幣借貸合同。這就是貨幣與貨幣債務之間的本質區別。比如銀行貸款是一種貨幣負債,償還銀行貸款必須用貨幣來進行償還,負責將違反原來簽署的貸款合同,給銀行的貨幣流通造成阻礙,一旦存款客戶提取存款,銀行只能以貸款企業的商品來進行償還,當然存款客戶是絕對不會同意這種支付方式的。不僅銀行貸款要求也貨幣進行償還,其他形式的貨幣負債也具有同樣要求。目前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債務也是貨幣,這種理解是完全錯誤的。由于對貨幣概念的錯誤理解,因此也就無法確定貨幣的準確定義。雖然通過貨幣負債可以提高現有貨幣的流通速度,進而擴大動態的市場需求,但是,貨幣負債需要償還,一旦償還,由它所創造的市場需求也就會隨之消失,市場需求將出現更大的缺口。另外,貨幣債務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減少利潤,造成企業經營上的巨大負擔,阻礙企業生產發展。因此,擴大需求應該采用擴大貨幣發行這種真實的需求擴大方式,而不易于采用擴大貨幣債務這種虛假的需求擴大方式。

目前的貨幣發行只局限于小面值現金貨幣,由于它的面值較小,不適用于企事業單位之間的大額經濟往來,比如商品批發、設備購銷等等,所以它在的主要用途是滿足企事業單位與個人或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小額經濟往來,比如工資發放、商品零售等等。由于在企事業單位之間的大額經濟往來方面沒有專用的貨幣充當媒介,所以它們之間只能依靠貨幣債務進行往來。貨幣債務與貨幣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區別不同,貨幣債務在使用上有額度、期限和利息的限制,而貨幣在使用上則不存在這些限制。擴大貨幣債務一方面不能滿企事業單位巨大的和永久性的貨幣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它們的經濟負擔,導致其運營效益的大幅度下降。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發行一種大面值的企事業單位專用貨幣,一方面保證企事業單位在彼此之間大額經濟往來方面的資金供給,另一方面化解企事業單位巨大的債務危機。企事業單位專用貨幣是一種大面值的憑證貨幣,除面值和流通范圍之外,其它方面與目前市場中流通的小面值現金貨幣完全相同。見票樣

貨幣發行不能只局限于單一品種的小面值現金貨幣(生活資料交易貨幣)的發行,它必須兼顧大面值企事業單位專用貨幣(生產資料交易貨幣)的發行,否則將造成貨幣發行的品種缺欠,導致企事業單位在大額經濟往來方面的巨大資金缺口,進而嚴重阻礙企業的生產發展。金融創新不僅是創造新品種的貨幣負債務,更重要的是創造新品種的貨幣資產,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事業單位的資金短缺問題。

三、穩定物價的方法選擇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清通貨膨脹全面阻礙社會發展的真實面目,既然通貨膨脹社會發展有極大的阻礙和破壞作用,那么就應該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對其進行嚴格控制。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對通貨膨脹起到決定性的控制作用呢?下面提供三種方法以共選擇:

(一)通過調整市場供求關系穩定物價

在物價始終顯上漲趨勢的市場經濟中,穩定物價其實就是限制通貨膨脹。物價波動理論的最終目的還是穩定物價,只是用來穩定物價的方法不當而已。前面已經對物價的波動情況進行了具體分析,證明物價波動不能平衡市場供求關系,因此,物價波動的結果是通貨膨脹,而不是物價穩定。物價波動理論主張通過壓縮市場需求或擴大商品來治理通貨膨脹,這是一種最不明智的選擇。雖然通過壓縮市場需求或擴大商品生產可以限制通貨膨脹,但它只能減輕通貨膨脹,不能制止通貨膨脹,而且壓縮市場需求和擴大商品生產都會加重生產過剩危機,阻礙社會生產發展。物價與需求之間互為反比關系,但不是相等數量反的比關系,而是具有一定差額的反比關系。見圖

1、“平衡線”計算公式:X=Y

2、“盈利線”計算公式:X=Y+100

在不考慮需求變化對供給影響的情況下,物價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平衡直線”和“盈利直線”來進行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X”與“Y”在盈利直線上不是相等關系,而是“X=Y+100”的。需求下降只能降低通貨膨脹的幅度,而不能制止通貨膨脹。比如,在需求下降50%情況下,原來的通貨膨脹就會被壓縮50%,但原來的物價水平絕不會也隨之降低50%。市場需求降低50%的事情經常出現,而整體物價水平降低50%確是一件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在需求被壓縮50%的情況下,市場商品的銷售數量也會被壓縮50%,市場的整體盈利水平也將隨之下降50%,而通貨膨脹在市場需求嚴重損失的情況下,只是在幅度上有所控制,而沒有完全制止,更沒有出現物價整體同比下降的情況。通過分析可知,采用限制需求的方法穩定物價不但會導致市場需求的大幅度下降,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不能取得限制通貨膨脹的良好效果。因此,限制通貨膨脹應該避免采用壓縮市場需求這種低效率、高付出的傳統方法。

(二)通過行政監管穩定物價

以往的市場經濟很沒有發現可以通過調整市場供求關系能夠穩定物價的,最終都要依靠政府的行政監管來對物價進行控制,社會主義國家如此,資本主義國家同樣如此。對于社會主義國家來講,由于大部分資本集中在政府手里,市場中的大部分商品是由國有企業所提供,所以政府很容易通過行政手段對物價實施監管,而且監管的效果也非常好;對于資本主義國家來講,大部分資本集中在私有者手中,市場中的大部分商品由私有者提供,所以政府很難通過行政手段對物價實施監管,更談不上取得良好的監管效果。商品可以承認貨幣信用,也可以不承認貨幣信用;貨幣可以承認商品的交易價值,也可以不承認商品的交易價值。一旦政府以外的其它資本所有者拒絕用自己生產的產品兌換政府發行的貨幣,那么就會造成政府的貨幣信用極大損失,政府將難以控制由此而產生的極大的物價波動。從我國建國早期通過行政方式限制物價波動的例子來看,雖然當時的市場中的商品供給嚴重不足,但其物價并沒有發生劇烈的波動,可見此方法的效果非常明顯。如果在當時放開物價,那么通貨膨脹必將發展到異常嚴重的程度,它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必然也是極其嚴重的。

目前各個國家在通過調整市場供求狀態穩定物價的同時,普遍采用行政方式穩定物價。通過行政手段穩定物價的效果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1、國家財產所占社會總財產的比例,比例越大,政府行政命令的執行就越順利,穩定物價的效果就越好,否則相反;2、行政干涉市場商品定價的范圍,范圍越大,物價波動的機會就越小,穩定物價的效果就越好,否則相反;3、行政處罰的力度,力度越強,商品經營者違規的可能性就越小,穩定物價的效果就越好,否則相反。有些政府在采取行政方式穩定物價的同時,有意對一些商品采取放開價格的政策,認為這樣可以“搞活”市場,其實這是一種自相茅盾的經濟政策。本來通過行政方式限制物價已經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旦對某些商品的價格采取放開政策,那么不僅放開價格的那些商品的價格會很快上漲,而且被限制價格的那些商品也會隨著市場物價水平的整體上漲而上漲,最終導致市場中所有商品的全面通貨膨脹。

通過行政方式法穩定物價的優點是,它能夠對物價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不會造成廣大民眾及遵守規定企業的財產損失,不會對市場經濟的運行造成任何負面影響。不足之處是,它主要適合資本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適合資本高度分散的資本主義國家。企業資本分散將意味著政府資本所占比重的不足,由于政府只有權利給自己的商品定價,沒有權利給他人生產的商品定價,所以它不可能有效地通過行政手段對整個市場的物價進行控制。社會主義國家過去曾經有過很多通過行政手段控制物價波動的具體實例,可以充分證明其效果的可靠性,這就是社會主義國家企業資本高度集中于政府之手的原因。任何政府都沒有完全放棄對物價的行政管理,即使在一個物價波動非常自由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如此。這就充分說明,放開物價不能制止通貨膨脹,更不能實現物價穩定,只有限制物價,才能有效地制止通貨膨脹,才能最終實現物價穩定。

(三)通過法律制約穩定物價

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法律,都是由政府為了維護兩個方面的利益而制定的,一是維護國家成員的人身利益,即政治利益;二是維護國家成員的財產利益,即經濟利益。如果法律能夠有效地維護國家成員的政治利益或經濟利益,那么這種法律就是一種完善的法律,否則應該進行修改或補充。在物價波動情況下,廣大民眾的經濟利益受到嚴重損害,而這種損害是不受任何法律保護的,這就充分說明法律在保護廣大民眾經濟利益這方面存在著極大的缺陷。此缺陷應該通過建立“物價法”的方式來進行彌補,否則不能使其法律得到完善。既然物價波動是一種經濟犯罪行為,那么就應該以法律手段進行限制,如果通過經濟手段來進行限制,那么就會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在依法穩定物價的市場中,某一種商品的價格一旦確定,將通過法律對其進行嚴格,使其價格永久保持商品上市時的原始水平。某一種商品的價格一旦確定,就成為該種商品的“法定價格”。如果這種“法定價格”被不法的商品經營者進行破壞,發生價格變化,那么國家法律部門將對違法的商品經營者進行嚴厲制裁,并令其商品價格回歸到原來的水平。這樣,物價波動就會得到最有效的控制,整體物價水平就會永久地保持在一個基本穩定的狀態。

篇(3)

宏觀調控亦稱國家(政府)干預,是指國家(政府)從經濟運行的全局出發,按預定目標通過各種宏觀經濟政策、經濟法規等對市場經濟的運行從總量上和結構上進行調節、控制的活動,是政府對國民經濟的總體管理。

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1.經濟周期與宏觀調控

經濟危機涉及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表現也多種多樣,但其實質是無效供給過多、有效需求不足。凱恩斯認為,要克服經濟危機就應當由國家來進行宏觀調控。他說:“最聰明的辦法還是雙管齊下。一方面設法由社會來統制投資量……同時用各種政策來增加消費傾向?!碑斀洕l生衰退時政府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抑制經濟衰退;而當經濟膨脹時則采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來擠壓泡沫;即“逆風向而行事”。這樣,國家通過實施有效的宏觀調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周期性波動的幅度,以延長經濟景氣階段及縮短衰退的時間,實現“調控周期的收益”,使得經濟更趨于平穩,就業更為充分,國際收支更趨于平衡。

2.市場失靈與宏觀調控

市場失靈是指市場機制不能按人們的意愿而有效地配置資源,主要表現為:市場競爭失敗、市場功能有缺陷(外部效應)、信息不充分、市場不能完全實現公正的收入分配。另外,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波動是市場經濟的固有弊端。只有實施宏觀調控才能保證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和宏觀經濟總量平衡,更好地解決社會公平問題。

三、有效實施宏觀調控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發展

1.我國經濟的現狀及實施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有了初步發展,市場體系還很不完善,市場機制難以真實反映社會成本和利益,難以成為評估和選擇投資項目的依據,與市場經濟配套的有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人均收入水平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水平低,國際競爭力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但是物價持續上漲,出現了結構性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強勁,但產能過剩的矛盾尖銳。因此,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實施宏觀調控十分必要。

2.當前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具體措施

(1)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適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宏觀調控的關鍵在于實施適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針對目前我國經濟出現的通貨上漲、投資過熱、結構不合理等現象,政府應當采取適當緊縮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例如:通過采取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息率和準備金率、適度減少財政赤字、適當減少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提高住房貸款利率等措施,抑制投資過熱及某些行業的不合理重復投資,進而優化經濟結構,確保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同時,注意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強化貨幣政策對刺激總需求和調整總供給的作用。例如在發行國債的過程中,就要通過恰當的貨幣政策操作保持相應的貨幣供給量和貨幣流動性,防止“擠出效應”。要發揮貨幣政策在促進體制變革和供給結構調整中的刺激作用,應優化信貸結構,對積極轉換機制、效益好的企業優先支持,創造迫使企業市場化變革的環境,利用政策性貸款加大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偟膩碚f,可以在貨幣政策中通過利率的市場化和差別化加強政策作用。

(2)改革稅收制度,促進社會公平。我國的稅收現在仍停留在生產、經營環節,稅收制度還很不完善,稅收在促進社會公平方面發揮的作用還十分有限。政府應當改革稅收制度,完善稅收體系,合理地進行收入再分配,縮小貧富差距,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實現社會穩定。

(3)調整財政政策,改善就業狀況。針對我國嚴峻的就業問題,我們應當適時調整財政政策,逐步改善就業現狀。一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專項基金,對一些下崗職工由政府出資進行技能和創業培訓;二是建議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一些發展前景好的行業和企業信貸款支持,使企業發展壯大,進而不斷增加就業人數;三是從戰略上講,以促進就業為主,失業保障為輔。

(4)改革金融體制,完善金融體系。深化財政、金融等體制的改革,從而促進市場體制的建立和二元結構的調整,為宏觀經濟調控構筑穩定的框架,營造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良好基礎。宏觀經濟政策需要通過政策傳導機制有效地作用于微觀主體上,才能達到預期的成效。

(5)制定產業政策來引導產業正確發展,減少其盲目性。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規劃等。當產業發展存在發展過快的盲目性時,運用金融政策控制其信貸規模,在其發展存在過熱時,使其降溫。通過產業政策為導向,引導和調控產業發展方向,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

(6)積極引導,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全球化和市場化必然使區域內及區域間的差距擴大,中西部地區在強化“發展是第一要務”理念基礎上,全面實施追趕戰略,這種發展熱情和現行地方財政體制相結合,使得地區之間的經濟競爭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既要適當控制各地的盲目沖動和過度投資行為,又要努力保護地方發展的積極性,為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提供優惠的政策措施,積極引導東部和中西部地區加強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篇(4)

[關鍵詞]MFP,匯率錯位,貨幣錯配,害怕浮動,原罪論

自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各國表面上獲得匯率制度選擇的自由;然而,對于新興市場經濟體而言,反而對匯率制度選擇變得更加無所適從。因為就解決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的問題來看,無論浮動匯率制度還是固定匯率制度都不是最優選擇。因為,所有的經濟都會或多或少面臨各種各樣的沖擊,例如貨幣沖擊、實際沖擊以及國外利率的沖擊。而承諾會帶來最大程度的內在穩定器作用的匯率制度,既不可能是一個純粹的固定匯率制,也不可能是一個純粹的浮動匯率制,而是在這兩者之間的某種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于是,對新興市場經濟體而言,中間匯率制度更為可取。然而這也并不是說所有的中間匯率制度都同樣可取,相對于其他中間匯率制度,MFP對于新興市場經濟體具有獨到優勢。因為它既吸收了靈活匯率機制的優點(例如,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減緩沖擊的特點),又包含了固定匯率機制的長處,可以有效地解決在新興市場中可能出現的重要問題(例如,缺少名義錨和突然的匯率運動的脆弱性),

一、新興市場經濟體匯率制度的“選擇困境”

隨著通信和信息技術的進步,資本的流動性越來越高。在資本自由流動的情況下,采用固定匯率制,意味著放棄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為了維持本幣與盯住貨幣之間的官價,一國政府就必須保持國內利率與盯住國利率的一致,而在經濟面臨沖擊時,政府往往就會因此失去運用貨幣政策穩定經濟的空間。對采用盯住匯率制的國家來說,當盯住匯率被認為無法反映本國的經濟基本面時,即匯率錯位,資本流動的逆轉通常會表現為對外匯市場的投機性沖擊。同時,采用盯住匯率制的國家還易于受到鄰國投機行為傳染效應的影響。這對于同鄰國在貿易和投資方面有著密切經濟聯系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來說尤為突出。并且,維持盯住匯率制度往往需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因為它要求中央銀行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以預防危機的出現,而在受到投機沖擊時更要將利率維持在高水平上。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由于缺乏一個發展成熟的債券市場,企業融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銀行借款,高水平的貸款利率會導致壞賬增加,從而大提高銀行業發生危機的可能性。

而浮動匯率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操縱處外匯市場的是羊群行為,而不是理性預期。在后布雷頓森林時期,一些允許浮動的主要貨幣匯率都經歷了高的波動性和錯位。匯率錯位在宏觀經濟層面上可能會加劇經濟周期的波動,在微觀經濟層面上導致社會資源(尤其是貿易部門和非貿易部門之間)的配置不當。

對那些金融和外匯市場不發達、經濟高度開放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來說,匯率波動尤為不利。與工業化國家相比,它們的匯率更易于波動,能夠防范外匯風險的套期金融工具也十分有限。雖然浮動匯率制可以緩和實際沖擊對經濟的影響,但它實際上還可能會加劇貨幣沖擊給國內產出帶來的不穩定效應。

就實際情況而言,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利率往往偏高,波動性也大;所以他們一般不愿意選擇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再者說來,他們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較難獲得國際信貸;政府和企業的對外債務多以美元計值,中央銀行難以有效地履行最后貸款人的職責——導致這些國家的政策可信度較低。所以,他們既害怕貶值的緊縮效應,也害怕升值可能對其國際競爭力及出口努力造成損害(見GuillermoA.Calvo,1999;CarmenM.Reinhart,2000)。況且,這些國家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金融市場發展不健全,政策調節效率差,也不具備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條件。強行將匯率決定機制市場化,只會加劇經濟發展中的潛在風險。

新興市場經濟體匯率制度選擇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建立在一國或幾國“國內貨幣國際化”基礎上的國際貨幣本位制度,內在地規定了國際匯率制度的不平等性。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建立在國際管理紙幣本位基礎上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多元化國際儲備和浮動匯率體系。這樣的制度安排,符合發達國家發展本國經濟,占領世界市場的需要,但對于新興市場經濟體來說,這是一個不平等的貨幣體系,其終極表現便是國際貨幣本位不平等。問題的實質在于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平等性。從新興市場經濟體自身角度來看,由于“雙重”和“共同”問題的存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不能有效地安排其國外借款,從而不能自由地選擇匯率制度。

二、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的新發展

一系列的金融危機,引發了經濟學家和政府決策者們對匯率制度選擇困境的原因探析,其中較為突出的是“原罪論”、“害怕浮動論”和“兩極論”,它們從新的角度詮釋了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匯率制度選擇困境。

1、原罪論

何為“原罪”(originalsin):根據hausmann、panizza、stein(2000)以及eichengreen、hausmann(1999)的定義,是指一國的貨幣不能用于國際借貸(外國銀行或其它機構不能用該貨幣提供貸款,甚至在本國市場上也不能用本幣進行長期借貸)。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進行國內投資時,便面臨一種所謂的“二難選擇”:即要么出現貨幣錯配(借入美元貸出本幣造成),要么出現期限錯配(短期貸款作長期使用引起)。

由于原罪的存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金融變得十分脆弱。假如匯率或利率一有波動,便會有大批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甚至達到破產地步。由于現代企業高負債經營的性質,從而銀行也被拖入,整個金融體系變得十分脆弱。另一方面,國際貸款人感到形勢不妙,很可能提前逼債或抽逃資金,從而觸發金融危機。由于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在國際市場上借取本國貨幣貸款,發展中國家較發達國家更易發生金融危機。

鑒于新興市場經濟體“原罪”的存在,匯率政策方面第一個直接后果是無論企業或政府都不愿匯率變動,久而久之匯率便會變得浮動不起來。其次政府的匯率政策會陷入兩難:遇到投機攻擊之時,一方面政府無法用貨幣貶值來緩解壓力,另一方面也不能提高利率來保衛本國貨幣,最后只得聽任金融崩潰。

2、害怕浮動論

calvo和reinhart(2000)提出了“害怕浮動論”(thefearoffloatinghypothesis)。所謂“害怕浮動”是指這樣一種現象,即一些歸類為實行彈性匯率制的國家卻將其匯率維持在對某一貨幣的一個狹小幅度內,這反映了這些國家對大規模的匯率波動存在一種長期的害怕。

新興市場經濟體害怕貨幣升值的原因是,資本流入或貿易條件改善時,新興市場經濟體不愿讓其貨幣升值,擔心一旦升值,將會損害其國際競爭力和破壞出口多樣化的努力。新市場國家害怕貨幣貶值的原因則較為復雜,總的來說因為貶值有緊縮效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政策長期缺少公信力,這些國家如遇貶值便會出現下述情況:①如果匯率、利率兩者都波動,政府往往傾向于讓匯率穩定,讓匯率起名義錨的作用,加強政府的公信力。②如果貶值,這些國家不但將更難進入國際金融市場,而且國際資本流入可能急停(suddenstop),影響其經濟增長。③在債務美元化的情況下,貶值會通過資產平衡表效應使許多企業陷入困境,甚至可能拖垮整個國內銀行體系。④由于其中央銀行不能有效地執行最后貸款人的功能,為防止銀行擠兌風潮,政府須竭力把國內存款保留在本國金融體系內,在存款和外匯之間實行指數化,即把本幣存款和外匯價格掛鉤,而貶值會對此造成沖擊。

3、兩極論

目前關于匯率制度的新理論中,“兩極論”(bipolorviews)可能是最富有爭議性的理論。它離開了浮動和固定之爭,將視線投向了兩極匯率制度和中間匯率制度的比較和選擇上來。

該理論的首倡者是Eichengreen(1994、1998)。該理論的要點是,由于資本流動和民主化破壞了當局采用隨機的措施達到某個明確的匯率目標,那么惟一可持久的匯率制度是自由浮動制或是具有非常強硬承諾機制的固定匯率制(如貨幣聯盟和貨幣局制度),介于兩者之間的中間性匯率制度(intermediateregimes),包括軟釘住匯率制(如可調節的釘住、爬行釘住、幅度(目標)匯率制以及管理浮動制)則正在消失或應當消失。因為無論是自由浮動制還是硬固定匯率制,它們有著共同的基礎,即對貨幣難題尋求“市場解決方案”。因此,未來我們將會看到,各國不是選擇完全自由的浮動匯率制就是選擇硬固定匯率制。

三、MFP由來及其內涵綜述

針對新興市場經濟體出現的匯率制度“選擇困境”,莫里斯.戈爾茨坦(Goldstein)提出了一種新的匯率機制,稱為“管理浮動加”或MFP,可以有效地擺脫匯率制度的“選擇困境”。從MFP字面意義來看,它有三個組成部分,即:M(管理)、F(浮動)、P(加),它們都有相應的涵義。

首先,“M”意味著:同完全自由浮動相比,當局能夠使用各種政策來應對匯率的短期運動;例如,他們可以不時地干預外匯市場,以平抑他們認為的匯率短期的過度波動和保持市場的流動性。當然,在該制度下,匯率主要還是由市場的力量來決定,所以當局并不試圖使用大規模的、絕育式(sterilized)的外匯市場干預方式以改變匯率的走勢;同時,當局也不想平抑所有的短期外匯市場波動,因為這種波動有助于提高市場參與者的市場風險意識。

其次,我們稱這種機制為“F”意味著:當局沒有公開宣布的匯率目標,且匯率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市場的力量。

第三,就“P”的方面而言,它有兩個要素:一個是貨幣政策的通脹目標機制;另一個是采取一系列積極的措施來減少貨幣錯配。

綜上所述,同Willamson倡導的BBC(band、basket、crawl)機制相比,它們處理問題的角度稍稍不同;但MFP卻獲得了許多BBC機制的目標。事實上,MFP機制同BBC機制有許多相同的地方。類似于BBC匯率機制,MFP也試圖確定一個可行的中間帶(band),從而給貨幣當局一些政策獨立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至少是修正)外匯市場的波動性,而這種波動性是同完全自由浮動機制相聯系的。

然而,BBC把匯率置于突出的地位,而MFP主要針對貨幣政策,它把國內通脹作為名義錨。與固定匯率相比,MFP更加重視國內經濟的穩定。按照Goldstein的建議,在MFP中,當局仍然可以干預外匯市場和管理本幣的外部價值,但其程度以成功控制了國內通脹為限。而且無論這兩個目標何時沖突,國內價格穩定優先于匯率因素。

為了減少資產價格過度波動和金融危機脆弱性的問題,新興市場經濟體應該建立廣泛的報告制度,這些制度目的在于監管突出的公共債務和私人債務以及外幣的敞口程度。另外,在MFP機制中,為了促進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以及減少國內經濟對外資的依賴,新興市場經濟體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措施。

此外,為了積極穩妥地解決資本市場自由化問題,新興市場經濟體應該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辦法。而在完備的監管體系被建立以前,一些相應的資本控制措施必須保留。

除了認同資本控制作為一種必要的、短期的權宜之計外,MFP同當前許多工業化國家中實施的浮動匯率制非常相似。而純粹的完全自由浮動,只有理論上的應用價值,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事實上,許多實行浮動制國家也經常干預外匯市場,所以,浮動制同管理浮動之間唯一的區別是,后者在干預的頻率和范圍上更高更廣。

當然從極端的角度來看,除了在匯率權重差別外,MFP和BBC基本上沒有區別,因為這兩種機制都起源于匯率機制頻譜的對立端,他們本質上是通過互相交叉的方式上被定義。

四、MFP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意義

1、MFP有助于穩定國內外預期

MFP把通脹目標納入貨幣政策框架,至少在以下四個方面是令人滿意的:首先,有一個把通脹目標作為貨幣政策的制度承諾。其次,為了達到自身目標,MFP對于通脹目標有一個公開宣布的特定期限。第三,中央銀行在較大程度上擺脫了政治壓力或政府指令,從而獲得了足夠的獨立性。最后,貨幣政策的操作取決于透明度和可靠的指標。(見Bernankeetal(1999)、Mishkin(2000)和Truman(2001))。

這樣公眾既能知道貨幣政策的原因,又能了解貨幣政策目標所達到的程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國內經濟主體的投資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國外直接投資的流入;從而進一步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2、MFP有助于避免(至少是減少)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貨幣錯配

貨幣錯配,即一個國家或部門的資產計價貨幣不同于他們負債的計價貨幣,所以它的凈值對匯率變動非常敏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中介(特別是銀行)的貨幣錯配,有必要考慮兩類錯配:直接貨幣錯配和間接貨幣錯配,且這兩類貨幣錯配都暴露于匯率運動。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即使銀行貨款的計價貨幣匹配了銀行的存款的計價貨幣,即銀行不存在直接貨幣錯配;但當他們的客戶(非金融公司和其它)有大量的貨幣錯幣時,那么本幣的貶值將會使許多借款客戶破產,從而給銀行帶來極大的損失;所以對這類銀行間接貨幣錯配要特別注意。

在MFP匯率機制中,消除或限制貨幣錯配的方法很多,例如:允許匯率運動到足夠持續提醒市場參與者的貨幣風險;公布貨幣錯配的數據指標(例如,短期外債對外匯儲備的比率;或者銀行間貨款的貨幣構成);限制銀行外幣的凈敞口頭寸的規制條款;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發展更好的保值工具(規避機制)和更深的金融市場;建議更嚴厲的方法(例如,禁止政府借外債,或者使由國內居民的外債契約在國內法庭不具有強制力)。

3、MFP有助于加深新興市場經濟體金融市場深度

低通脹率也將有助于加深新興市場經濟體金融市場深度,于是,也會增加當地貨幣計價的國內貨款的供給。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新興市場經濟體受困于長期金融市場的短缺;這種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高通脹問題和不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所以,新興市場經濟體如果不重視通脹問題,那么其增加長期信貸供給的努力很可能是不可持續的或者代價高昂的(見Caprio和Demirguc-Kunt(1997))。

無獨有偶,Khan、Senhadji和Smith也認為,高通脹加劇了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和監管問題的嚴重性,減少了銀行的借貸和惡化了其信譽等級,從而阻礙了本國金融的發展。

最后一點是,對新興市場經濟體而言,由于其私人資本市場程度開放程度較高,所以管理浮動制是一種長期貨幣機制。盡管在危機期間,資本控制可能產生一些回旋余地,從而調整其政策措施。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本控制所產生的效果會逐漸減少,且與其實施相聯系的成本會逐漸增加,所以,資本控制并不作為“P”的一部分。

五、結語

在當前金融全球化形勢下,MFP為新興市場經濟體匯率制度選擇提供了新的視角,其優越的特點,符合了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我們必須強調,“沒有任何一種匯率機制在任何時間適合任何國家”,也沒有任何匯率機制能夠替代良好政策和強有力的制度。事實上,匯率機制應被視為整個貨幣規制的一個部分,而整個貨幣規制本身又是作為完整宏觀經濟框架的一個部分。

【參考文獻】

1.米什金,貨幣金融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四版),1998

2.Goldstein,M.2002."ManagedFloatingPlus."PolicyAnalysesinInternationalEconomics.Washington,D.C.: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

3.讓.梯若爾,金融危機,流動性與國際貨幣體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關世雄,亞洲貨幣一體化研究(日元區發展趨勢)[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5.許崇正,論我國匯率制度的選擇——兼論人民幣走向浮動并實行自由兌換的最佳時機[J],《財經問題研究》,2004,(1)

6.仇海華,論發展中國家匯率制度選擇困境[J],《國際金融研究》,1999,(6)

篇(5)

從論的觀點來認知會計學,存在“對象——手段——結果”三個方面。計算機的使用帶來了認知“手段”變化,先進的“手段”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對象并將經濟活動復雜多樣的發展過程給以充分反映。而衍生金融工具等的發展使得“對象”發生變化,從以產品為中心向金融資產與非金融資產并重的過程轉化。最終使得會計信息評價體系發生變化,為使報表使用者能夠正確理解會計信息、正確評價價值,會計學的會計計量、信息披露等制度規范體系應適應經濟環境變化,構建會計理論發展的新模式。

一、市場特征與會計理論

20世紀企業財務會計理論,其基本特征表現為以“產品型市場經濟”為前提。加速資金周轉、提高生產效率,并將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在發生時的會計期間確認,同時,將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相關費用按照配比原則進行計量,正確計算會計期間所實現的收益成為企業財務會計的重要課題。

企業會計以期間損益計算為基礎。損益不是“時點概念”而是“時期概念”。由于損益計算體系以反映經營期間企業從事產品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取的收益為基本認識前提,所以,損益的確認不是以企業價值為原則,而是以成本原則為基礎。

企業活動僅限于國內,從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必要的資金也是從國內市場籌集。但經濟全球化,使得企業經營活動在兩個方面發生了明顯變化:一是企業經營活動范圍超越國境走向世界;二是企業經營所需資金的籌集也擴展到全球范圍。21世紀更推進了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隨著企業經濟活動向世界經濟市場擴展,風險必然加大,這對企業經營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市場變化導致企業評價尺度的改變,對應著時時刻刻變化著的市場價格,必須進行風險管理。而采用適當的價值評價尺度,全面評價企業價值就顯得尤為重要。從而孕育了現值會計的產生。

現值計量是以市場為基礎計量貨幣時間價值的方法。用現值進行評價,評價結果所產生的評價差額使得損益的計算結果也表現為變動性,并作為風險信息進行披露。這些完備的信息披露系統更便于投資者、債權人進行決策。企業是承擔社會風險的基本單位,這也是以“金融資產型市場經濟”為前提的會計理論,必須采用現值會計的基本原因。

二、現值會計的主要計量手段——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反映的是現值,以市場為基礎的基本假設來反映資產的經濟差異,是一種基于市場信息的現值評價。

20世紀的企業,以機械設備等主要生產手段為中心創造價值。而21世紀,在信息技術(IT)發展的同時,衍生金融工具等金融商品以及技術、專利、特許權等無形資產已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資源,構成企業價值評價的主要部分。有形資產、無形資產、金融資產三者之間相輔相成共同組成的企業實體,可選擇的共同計量模型,被認為是公允價值。公允價值的本質是一種基于市場信息的評價,是市場而不是其它主體對資產或負債價值的認定。在現實價值的計算體系中,被認為是最適用的。

三、伴隨著產業構造變化的資產構成變化

正如已經指出的那樣,伴隨著產業構造從產品型市場經濟向金融資產型市場經濟為重點的轉化,會計學上對資產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以產品型市場經濟為前提的會計理論,為維持投入貨幣資本的價值(取得原價),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耗費以及銷售實現時所實現的收入進行研究。為此所形成的會計框架是“原價·實現的途徑”。損益的計算是根據原價實現渠道在期間內確認,而不是根據經濟活動(存量資產的價值變動)所產生的收益來確認利益的實現。

產品型市場經濟資產的主要構成變現為:(1)擁有為從事企業經營活動的“生產手段”——固定資產;(2)從事生產、銷售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流動物資”——存貨;(3)一些必要的為使作為生產準備手段以及作為流動物資存貨的正常運營過程中所需要的油——金融資產(企業之間的信用)。

這些相關資源所形成的資產構成,(1)和(2)通過銷售費用化來使其含有的收益得以實現,所以,也叫做費用性資產,并處于主軸的位置。(3)屬于金融資產,對費用性資產起輔助作用,處于補充地位。金融資產在損益計算體系中始終以協助作用而存在。

最近,金融經濟所占比例由原來的20%增大到50%。這就意味著現實的經濟是“金融性市場經濟”。以金融性市場經濟為前提的會計理論中,金融資產與非金融資產(存貨、固定資產)一樣并列并享有重要的地位。資產的分類,由于金融資產與非金融資產的支配原理不同,促使其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獨立范疇并分屬于兩個不同的空間。

如前所述,金融資產的市場特征使得在進行企業價值評價時,有必要采用現值計量。進行現值評價后所產生的評價差額,按傳統“收益實現”原則的制度規定不能確認為收益,但由于金融市場的特殊性,金融資產的評價差額可以被認為與實現的收益有“等價的質”而被確認為收益。

四、現值會計與物價變動會計

用時價進行評價時,根據與產業構造的關聯性可以將其區分為兩大類型。一個是以產品形市場經濟為背景的“物價變動會計”,另一個是以金融資產為背景的“現值會計”。

在產品型市場經濟條件下所進行的“物價變動會計”,主要是由于物價變動(特別是通貨膨脹)等因素而產生的。由于產業構造的本質是產品型經濟,物價變動會計是為了維持產品生產的持續性,帶有很強的物資資產特點。

在物價變動情況下,要維持資本額,必須進行實物的再生產。為維持通過費用化所消耗的實物資產所必要的資本額,只有通過取得收益來實現。所以費用化的計算以時價為基準,以達到維護企業的營業能力,維護股東產權資本的營利能力。根據財務資本保持觀念,歷史成本、重置成本是可選擇的計量屬性,無論是名譽貨幣還是不變幣值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將物價變動影響的一部分或全部處理為利得或損失的做法,所保持的資本還是業主原來投入的貨幣額,最多是其所形成的購買力。收益應是當期實體資本的增量。所以,對于物價變動的影響,只能處理為企業實物生產能力或經營能力或取得這些能力所需的資源或資金在計量上的變動,因而不能計入收益表,只能作為單獨項目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股東權益部分。

近期所關注的“現值會計”完全由于金融資產所產生時價評價問題所造成的。必須注意這與上述所說的資本維持概念不同。其理由是現實的企業實體維持不是僅需要保證物資財產的持續更新維持,還意味著要考慮其資本維持正常計算以外的因素。

在金融性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是投入貨幣資本回收余額的計算,從收回的貨幣額中減去投入的貨幣額為所確認的收益。因此,它與企業所獲取的收益是通過在收入總額中對其實物資產利用所轉化為費用部分的扣除,這種根據物質資產來表示企業獲利能力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由此可見,在實物條件下“物價變動”以維持實物資本為基礎,保證再生產的持續進行而對應的時價會計。對于存貨、固定資產等非資產通過維持其實物資產生產能力,達到維持國民經濟持續。它與金融資產經濟條件下的“現值會計”以企業持續經營為前提,考慮投入貨幣資本的時點和即時結算時點所產生的“清算資本維持”的“時價會計”不同。金融資產型市場經濟所產生的時價會計,不僅要維持企業全體物質資產以保證生產力發展以外,還包括對企業金融資產以投入貨幣資本各個項目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維持個別貨幣資本為基本前提的經營方式。

從維持資本的關聯性來考慮,物價變動會計是“全體的物的維持”為特征的會計?,F值會計是“個別的貨幣資本維持”為特征的會計。前者作為生產企業前提條件的物資資產的維持成為企業繼續再生產維持及發展的主題。后者,在維持企業整體方面稍顯薄弱,只是針對如衍生金融工具等資產為重點以及針對金融商品自身進行計價所應考慮的風險管理作為課題。因此,對同一種類的金融資產為維持其持續性可采用不同的經營方式,何時將所進行的金融資產投資變現,或以收益最大化為目的將其轉向對其他金融資產的投資。在此情況下,“清算——獲取最大利潤”的公式成為支配金融資產的原則。完全不考慮企業持續經營所涉及到的“企業性”,只以金融資產在承擔的風險之后所能獲取得最大利潤為目標,是金融資產交易的本質所在。所以,從個別貨幣資本實現最大化,以維持貨幣資本方面來看,兩者存在著基本差異。

五、投資者的目的與信息披露

產品型市場經濟的投資者,在進行制造業企業投資時,以持續經營企業的長期投資回報能力為前提。由于長期性,在持續期間收益要進行適當的分配,企業通過保持與股份相關的資本收益率,實現投資者的投資目的。

與此相對應,金融資產型市場經濟的投資者的投資目的,是以即時決算性的短期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關注“對投資對象未來現金流量風險所進行的價值修正”。也就是說,“企業的市場風險決定價值”是短期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所采用的評價投資對象“投資價值”的首要。

因為市場經濟的多樣性,對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就不同。對于產品型市場經濟的企業來說,需要對企業履行受托責任的經營以及履約責任情況進行披露說明。所以,其基本點是建立在“適時地表示其長期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與此相對應,金融資產型市場經濟的投資者,是將投資企業是否能獲得最大收益作為其判斷標準,在披露可能取得的利潤時,以市場風險為前提。這種情況下,受托責任(在安定環境并運用投資相對應的履約責任)中所意味著的責任已經消失,只是強調對風險情況下獲取利潤狀況的說明責任。這樣對于風險狀況披露的說明也就成為信息披露的主體。信息提供的意義,并不是針對誰承擔何種責任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說明。而是根據市場變動狀況,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進行現值評價,并對由于市場變動所產生的“變動損益”進行披露。在此信息提供的情況下,作為風險提示,提供企業在市場中的變動情況及其結果,是“即時決算狀況的展示”。

六、結論

如上所述,基于對市場經濟與會計的可以得出:作為20世紀企業產品型市場經濟與現在已在進行并在21世紀將得到進一步發展的金融資產型市場經濟,在認知理論上,按其基本特征的不同點有如下結論:

從“收益概念”觀點來看,產品型市場經濟中所指的收益概念是“配比規定性收益”概念。金融市場性經濟中的收益概念是指無論任何目的所持有的金融資產,均受經營者意愿所左右的“意思規定性收益”。不同觀點,不僅使得對利潤的描述有可能從重視“長期收益”向重視“短期收益”轉化,并且從“客觀主義”向“主觀主義”發展。

收入概念的背后所存在的“評價基準”來看,產品型市場經濟是按“取得時的原價”計量,而金融性市場經濟是以“現值評價”為基準。

從收益的“報告方式”來看,對于產品型市場經濟,通過產品生產的持續進行,反映“收益實現過程”的收入、費用來體現利潤總額。而金融性市場經濟,“假定進行清算”并注重所產生的現金流量,采用現金流入與流出相抵后的凈值來體現收益。

從“時間面”來看,產品型市場經濟是以持續經營為前提的“期間計算”,并以總括損益計算為軸心。而金融性市場經濟對于每項投資以瞬間取得最大收益為目標,重視“時點計算”,并且以“個別計算”為基準。

篇(6)

關鍵詞:我國房地產周期;宏觀經濟;互動關系;國民經濟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房地產業在市場經濟中占有重要作用。研究房地產周期與宏觀經濟間互動關系具有重要意義,關系著市場經濟更好的發展,也關系著房地產產業的發展。本文將影響房地產周期的國民經濟因素分為房地產利率、國民經濟生產總值、貨物通貨膨脹及貨幣需求供應量等因素,分析房地產景氣指數與利率的相互關系。

一、影響我國房地產周期的宏觀經濟因素

在宏觀經濟上或者微觀經濟上,影響房地產周期的因素涉及廣泛,并且各個因素之間存在相互的聯系。房地產周期的微觀因素包括生產者與消費者心理因素或者經濟停滯不前等因素。從微觀角度分析,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是通過市場上用戶的需求與供給而確立的價格。房地產周期的宏觀因素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因素、相關部門頒布的法律法規制度措施因素、社會風氣及地域文化等因素。

(一)房地產利率

通常情況下,房地產利率的變動與房地產周期的波動呈現相反關系。如果房地產利率上升,房地產市場經濟將處于衰落的趨勢;如果房地產利率下降,則房地產的周期波動范圍變大,市場景氣也就上升。房地產利率對房地產開發投資商投資規模有一定的影響,及對房地產用戶信用儲蓄及消費貸款有一定的影響。若房地產其它影響因素不變,房地產利率下降,則開發投資商比較容易擴大規模建設,其投資經濟成本也就較低,而對于房地產存款利率的下降,則可以帶動消費者的消費傾向,減少儲蓄的存儲,從而增加房地產市場景氣。降低貸款利率,也可以使用戶少支付貸款利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消費者購房的消費貸款,也擴大了房地產市場的消費分期付款信貸規模。存款利率的下降、貸款利率下降是影響用戶購房的重要因素。

(二)房地產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指在固定的時期內,一個區域經濟中的全部貨物和勞動力的生產總值。其不僅可以反映一個區域的生產經濟,也可以反映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態。國內生產總值GDP主要受消費需求C、投資商投資規模I、政府補貼支出G及凈出口額X的影響,其公式如下:

GDP=C+I+G+X

國內生產總值GDP主要是體現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處于何種狀態,若GDP的增長數字大于0時,則國內生產經濟處于上升階段;相反,若GDP增長數字小于0,則處于下降階段,市場景氣處于衰退時期。要使國內生產總值體現一種真實的市場經濟現象,運用CPI指數,調整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動,從而精確顯示市場經濟我國內生產總值的實際變動。一個區域GDP的大幅度增長,體現了該區域的經濟正在蓬勃發展,國民經濟收入的增加,隨之帶動了消費者消費的增加,同時也帶動了房地產消費水平的提高。相反,一個區域的GDP處于負增長狀態,則該區域房地產市場經濟處于衰退時期,同時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就降低,也減弱了房地產的消費供給,房地產市場經濟也停滯不前。

(三)貨物通貨膨脹

貨物通貨膨脹,將導致房地產市場價格與真實貨物價值的變動,從而影響房地產市場經濟的變化。房地產價格是體現總物價水平的關鍵因素,所以通貨膨脹影響著房地產價格的變化,其呈現正相關關系。若物價總體水平呈現上升趨勢,則房地產市場價格也呈上升趨勢,減掉通貨膨脹率,其房地產的真實價格也呈上升階段;相反,房地產市場價格及真實價值呈下降階段。

通貨膨脹因素,也影響房地產產品的保值功能與升值功能的變動,從而影響房地產市場經濟的波動。市場上物價上漲,導致引發通貨膨脹后,進而導致貨幣貶值,同時也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雖然通貨膨脹會影響房地產供給的需求,但房地產保值和升值功能與通貨膨脹呈正相關的關系,因此,通過為消費者抵御物價上漲所帶來的通貨膨脹,進而推動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另外,市場經濟中通貨膨脹現象與通貨緊縮現象的交替變化,將會周期性的影響房地產投資商投資的預期回報率,進而影響房地產市場經濟周期性的波動。

(四)市場經濟中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是指市場經濟中某一時期貨幣通過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的貨幣總額,其主要包括用戶存儲、企業單位及財政金融機構的存儲等不同的金融資產。根據我國人民銀行劃分的貨幣供應量有M0、M1、M2三個不同的層次。通常情況下,選擇M2作為貨幣供應量,其不僅體現房地產的購買力,也可以體現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

二、房地產周期與宏觀經濟間互動關系分析

運用VAR模型,實現房地產周期與宏觀經濟間互動關系。VAR模型又稱為向量自動化模型,也稱為分機構化多方程模型。VAR模型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如模型中的脈沖響應函數可以用來顯示任何一個變量的變動如何運用模型來帶動其他變量的變化。因此,VAR模型可以作為分析市場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對市場經濟的影響。處理VAR模型中所選的變量,需要確定所選變量是差分平穩還是趨勢平穩;若每個變量都不是平穩的,但是變量的線性組合是平穩的,這種現象就稱所選變量是協整的,特別注意的是協整不適合采用變量的一階差分進行房地產周期評估。

結束語

本文主要分析宏觀經濟中房地產利率、國民經濟生產總值、貨物通貨膨脹及貨幣需求供應量等因素對房地產生產周期的影響,研究房地產周期與宏觀經濟間的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1]尹惠媛.房地產周期與宏觀經濟間互動關系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7.

[2]楊麗娟.房地產波動與宏觀經濟相互關系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8.

篇(7)

關鍵詞宏觀調控政府安排制度基礎政策效應政策邊界

與20年來的市場化改革進程相伴隨,中國的宏觀調控也先后經歷了總需求大于總供給背景下的抑制需求型和總需求小于總供給背景下的擴大需求型兩個階段。如果說1997年以前,面對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的情形還能通過強制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壓制總需求來實現宏觀經濟總量均衡的話,那么,1997年以后,面對在市場機制作用不斷擴大基礎上形成的總需求小于總供給的宏觀總量非均衡情形,盡管政府實施了更為市場經濟意義上的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但三年來的宏觀調控政策效應與預期結果仍相距甚遠。對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實證分析和政策的規范研究業已引發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學術界大多數關于宏觀調控的研究往往因暗含宏觀調控政策能完全解決經濟衰退的假定前提以及由此演繹的邏輯推論而陷入了宏觀調控認識的誤區。本文基于宏觀調控政策也是一種制度安排的觀點,依據現代宏觀經濟學理論,在對市場經濟宏觀調控政策有效性的制度基礎與邊界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試圖構建一個解釋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理論框架。

一、作為一種制度安排的宏觀調控政策:內生與外生的績效

當新制度經濟學家們摒棄制度是外生或中性的新古典假設從而將經濟運行分析由“無摩擦”的新古典框架轉向“新制度”的框架下進行時,市場被描繪成一種為降低交易成本而選擇的制度安排(Coase,1937,1960;North,1981,1990)。在將制度分析引入新古典的生產和交換理論并更深入地分析現實世界的制度問題中,新制度經濟學家同樣給出了各種非市場形式的制度安排理由,這就是,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的客觀存在使對市場的使用存在成本,因而,為把有限理性的約束作用降到最小,同時保護交易免于機會主義風險的影響,經濟主體必然會尋求諸如政府安排的制度(Williamson,1975)。任何特定制度的安排與創新無非是特定條件下人們選擇的結果,而有效的制度安排無疑是經濟增長(績效)的必要條件。正是通過對產權、交易成本、路徑依賴等問題的強調,使新制度經濟學得以將經濟增長問題納入制度變遷的框架中作出深刻的解釋。由于制度安排的范圍相當寬泛,這里,筆者并不打算涉及所有正規和非正規的制度問題,而只是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和某些術語(這些術語可能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內涵),在闡述宏觀調控政策也是一種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基礎上,就它相對市場基礎而言是內生還是外生的角度來解釋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性問題。

市場經濟中,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是市場機制,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理論已由標準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給定。盡管市場實現帕累托效率的前提條件過于苛刻而被認為在現實市場中不可能具備,但市場經濟的發展史表明,對市場制度作用的認識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出于完善市場配置功能的需要,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在市場基礎上日益衍生出了其他一些非市場形式的政府制度安排。其中最主要的有:(1)針對市場失靈而由政府進行的微觀規制(管制);(2)針對市場經濟總量非均衡而由政府運用一定的宏觀經濟政策進行的宏觀調控。作為典型的政府安排,宏觀調控是政府在宏觀經濟領域的經濟職能,是現代市場經濟中國家干預經濟的特定方式,它的內在必然性實際上可由市場經濟運行的本質是均衡約束下的非均衡過程推論出來(吳超林,2001);而它的作用機理已在標準的凱恩斯主義模型中得到了經典的揭示,并被戰后西方國家長期的實踐所驗證。

眾所周知,宏觀總量是由微觀個量組成,宏觀經濟不可能離開微觀基礎而存在,宏觀調控也必然要依賴于現實的微觀基礎和制度條件。我們可以簡單地從宏觀調控是否具有堅實的微觀基礎和制度條件出發,將宏觀調控區分為內生的制度安排和外生的制度安排兩類。市場經濟內生安排的宏觀調控意指宏觀經濟政策具有與市場制度邏輯一致的傳導條件和能對政策信號作出理性反應的市場化主體。相對而言,如果市場經濟意義上的宏觀經濟政策是在沒有或不完善的市場基礎和傳導條件下進行的,那么宏觀調控顯然就是一種外生于市場制度的安排。一般地,在有效的邊界范圍內生安排的效應顯著,而外生安排的效應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有基于此,我們可以給出一個分析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為何不理想的理論框架。

中國1993—1996年的主導政策被普遍認為是經濟轉型時期的一次比較接近市場經濟意義上的宏觀調控,并成功地使1992年以來總需求嚴重大于總供給的宏觀非均衡經濟實現了“軟著陸”。但宏觀經濟只經歷了短暫的均衡之后,旋又在外部沖擊和內部制約的條件下,陷入了持續至今且嚴峻的另一種類型的宏觀總量非均衡即總需求小于總供給的狀態。面對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出于“速度經濟”的要求及基于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常識,中國首先選擇的是以貨幣政策為主的宏觀調控政策安排,目的在于阻止經濟增長率持續下降的勢頭。然而,到1998年7月為止,盡管包括下調利率、取消貸款限額、調整法定準備金率、恢復中央銀行債券回購業務等市場經濟通用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幾乎悉數釋出,經濟減速和物價下跌的勢頭卻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鑒于直觀的宏觀經濟現實,當時人們普遍的共識是貨幣政策失效。關于失效的原因,大多數的分析是借助IS-LM模型進行的,其中主要的觀點是“投資陷阱”論、“流動性陷阱”論、“消費陷阱”論等。應該說,這些觀點基本上是在給定貨幣政策的制度基礎和傳導條件的前提下,主要從貨幣政策本身的作用機理方面實證分析了制約貨幣政策效應發揮的各種因素,這些政策層面的分析無疑是必要而且也是有針對性的??墒牵绻o定的前提在現實中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具備,那么,這種僅在政策層面的分析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提出有效的對策。

事實上,中國仍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中,市場制度基礎的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還不完善。中國以增量促存量的漸進式改革方式形成了微觀基礎的二元格局:一方面,改革后形成的增量部分——非國有企業——基本上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來的,它們具有產權明晰的特征,能對市場價格信號作出靈敏的反應,其行為由市場機制調節,是市場經濟意義上的微觀主體;另一方面,改革后仍然保存的存量部分——國有企業——雖然歷經不斷深入的改革也日益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但其積重已久的深層問題并非短期內能得到徹底解決,無論在產權結構還是在治理結構中,國有企業都存在著明顯的政企難分的特征,因而其行為具有對市場與政府的雙重依賴性,是不完全市場經濟意義上的微觀主體。目前國內經濟學界對這種二元格局的另一種流行劃分法是所謂的體制內的國有企業與體制外的非國有企業。其實,這是相對計劃經濟體制而言的,如果相對市場經濟體制而言,則體制內的就應該主要是非國有企業,而體制外的是傳統的國有企業。

有效的貨幣政策除了要有能對政策信號作出理性反應的微觀基礎外,還必須有政策賴于傳導的條件。在市場經濟中,利率是解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最重要變量,它通過多種途徑傳導并影響到實體經濟。Munddl(1968)與Fleming(1962)分析了開放經濟條件下利率變化經由總需求和匯率波動效應傳導的過程;robin(1969)通過對q值(資本資產的市值對重置成本的比值)的定義并將它作為把中央銀行與金融市場連接到實體經濟的重要因素,分析了資產結構調整效應的傳導過程;Modidjani(1977)從居民消費需求角度分析了財富變動效應的傳導過程。所有這些傳導過程都是以利率市場化為前提、并以相對完善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為基礎的。嚴格地說,中國的利率基本上是由政府確定。利率機制傳導的市場化前提不存在,所謂的“流動性陷阱”、“投資陷阱”、“消費陷阱”失去了分析的前提。假定政府確定的利率反映了市場供求,被認為是一種準市場化的利率,那么,在資本市場受到嚴格的管制以及金融市場被制度的性質強制分割的情況下,金融市場制度基礎的局限也極大地制約著利率機制的有效傳導。謝平和廖強(2000)明確地指出了利率傳導機制的資產結構調整效應與財富變動效應之所以不佳,原因正在于中國的非貨幣金融資產與貨幣金融資產、金融資產與實際資產之間的聯系不緊密、反饋不靈敏,金融體系與實際經濟體系各行為主體和運行環節之間遠未銜接成一個聯動體。張曉晶(2000)則在MundellV-Fleming模型結論的基礎上論證了開放條件下由固定匯率和資本有限流動引致的套利行為以及外匯占款必然制約中國試圖通過降息刺激經濟政策效果。結合對微觀基礎的更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兩點結論:第一:非市場化的利率使中國的貨幣政策在總體上成為一種外生于市場經濟的政府安排,實體經濟難以對其作出靈敏反應;第二,假定這種利率等同于市場化利率,那么,貨幣政策雖然相對于市場經濟體制內的微觀基礎是一種內生安排,但金融市場的制度分割與局限使體制內的主體無法對利率作出反應,而體制外的主體使貨幣政策相應地又變為外生安排,加上體制外的改革滯后于金融制度本身的改革,金,融微觀主體基于金融風險的考慮必然又會限制體制外主體的反應(這就是所謂的“惜貸”)。

金融市場制度的局限使得中國貨幣政策的傳導實際上更主要是通過信用機制來進行的。理論上,貨幣政策的信用傳導機制主要有銀行借貸和資產負債表兩種典型的渠道。Bernankehe和Blinder(1988)的CC-LM模型從銀行貸款供給方面揭示了前一種渠道的作用機理,Bernankehe和Gerfier(1995)從貨幣政策態勢對特定借款人資產負債狀況的影響方面闡明了后一種渠道的作用機理。信用機制能否有效地發揮傳導作用,其關鍵的問題是如何降低在信息不對稱環境下存在于借貸行為過程中的逆向選擇或道德風險等問題,從而使信用具有可獲得性。就中國的現實而言,體制內外不同的微觀主體的信用可獲得性是完全不同的。市場體制內的微觀主體(非國有企業)因金融市場的制度歧視被隔絕在以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之外,貨幣政策相對于它們是一種外生的安排,效應當然無從談起。市場體制外的微觀主體(國有企業)的反應則可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對于那些效益和資信狀況均良好的主體,它們并非惟一地依賴銀行借貸渠道融資,這就意味著信用傳導機制所必需的銀行貸款與債券不可完全替代的前提難以成立,即使這類主體不受市場的制度歧視,而且金融機構也愿意與它們發生借貸行為,但貨幣政策對它們的效力相當微弱;另一方面,對于那些效益和資信狀況均不良的主體,由于它們存在嚴重的道德風險和過大的監督成本,金融機構出于自身穩健經營的要求,又往往不愿與其發生借貸行為,所以形成銀行普遍的“惜貸”或“慎貸”現象,貨幣政策對這類主體的投資引誘也不明顯(只是較大地減輕了它們的利息負擔)。由此可見,中國貨幣政策效果不顯著并不是(或主要不是)貨幣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微觀基礎和制度條件問題。

中國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果同樣可以在制度內生與外生安排的框架下得到說明。1998年中期,當日益嚴峻的“通貨緊縮”和“有效需求不足”問題使得貨幣政策一籌莫展,以及東南亞金融危機致使通過出口擴大外需受阻的情況下,為了解決總體物價水平持續下跌、經濟增長率遞減、失業(下崗)面不斷擴大等宏觀經濟問題,政府秉持通過宏觀調控擴大內需以啟動經濟的思路,確立了以財政政策為主并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的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針對有效需求不足,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移動IS曲線的方式實現擴大總需求的目的,實際上是凱恩斯主義政策主張在中國的一種實踐。對積極財政政策選擇實施的時機和它的重要意義(穩定人們的預期)幾乎沒有人表示懷疑。盡管以增發國債為主要內容的積極財政政策被認為在擴大基礎設施投資進而拉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權威部門統計測算的結果是增發國債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1998年和1999年分別達1.5%和2.1%),但作為市場經濟意義上的一種宏觀調控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功能并不僅僅體現在擴大支出的直接效應方面,而是在于通過政府支出的擴大去拉動民間投資的間接效應方面,否則,財政政策就與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政府投資沒有兩樣。就后一方面而言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不少人擔心積極財政政策長期繼續下去有可能導致計劃體制復歸和債務危機。

關于積極財政政策為何難以有效地拉動民間投資需求增長的原因,學術界已展開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了多種解釋。其中大多數的分析都將問題的癥結歸咎于基礎設施的產業鏈太短以及整個產業結構不合理方面,強調正是基礎設施的產業關聯性差,當把財政資金集中投向本來就已存在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的基礎原材料部門,并且主要又是以政府大包大攬而不是貼息、參股和項目融資等方式投入的情況下,民間投資自然不可能參與進來,最終的結果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不大,經濟啟而不動。無疑,中國積極財政政策效應在現象層面表現出來的因果關系確實如此。但根本的原因卻正如光教授(1999)所指出的,是政策擴張與體制收縮的矛盾。如果從財政政策是一種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觀點出發。我們可以就它與微觀基礎的關系對政策效應作出進一步的解釋。這就是,由于財政政策與政府關系緊密的行為主體(特別是國有主體部門)具有較強的內在一致邏輯(這種較強的內在一致邏輯恰恰又是人們所擔心的計劃體制復歸的重要表現),積極的財政政策對這類主體的投資引誘效果相對明顯;由于財政政策相對市場體制內的微觀主體是一種典型的外生制度安排,積極財政政策的各種乘數效應受到體制的摩擦,因而對民間投資和居民消費需求的拉動效應不明顯,亦即IS曲線移而不動。

上述給出的僅僅是制度基礎的分析框架,它并不是宏觀調控分析的全部內容。如果到此為止,則很容易使人誤解為:只要宏觀調控政策是內生的制度安排,就可以實現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其實,即使是內生安排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并不必然意味著它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凱恩斯主義政策70年代在“滯脹”面前的失靈就是明證)。因為,如果宏觀調控作用的僅僅是宏觀經濟總量,就不能要求它去解決結構問題;如果宏觀調控政策的本義只是一項短期的穩定政策,又豈能冀望它來實現長期的經濟增長?這實際上也就涉及宏觀調控政策是否存在一個有效的邊界問題,內生安排的宏觀調控政策效應也只有在有效的邊界范圍內才能得以釋放出來。

二、宏觀調控政策的期限邊界:短期還是長期?

關于宏觀調控政策的長期與短期之爭,實質上也就是關于政府經濟職能邊界的理念之爭。在西方,現代宏觀經濟學各流派之間對此也展開過激烈的論爭,從凱恩斯主義到貨幣主義再到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和新凱恩斯主義,其政策理論的核心實際上也可歸結為宏觀調控政策的期限邊界問題。比較分析各流派不同的政策理論主張,應該會有助于我們對這一問題的理解。

(一)短期邊界論: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及新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主張

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背景下,凱恩斯從不變的價格水平可以存在不同的總產出水平及相應的就業水平的現實出發,以現實存在的貨幣工資剛性、價格剛性、流動性陷阱和利率在長期缺乏彈性等作為分析前提,把經濟分析的重點放在宏觀總體的真實變量上,指出宏觀經濟總量的非均衡主要是總需求波動(有效需求不足)的結果,市場力量并不能迅速有效地恢復充分就業均衡。根據總需求決定原理,凱恩斯進一步推論出,只有通過政府制定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引導消費傾向和統攬投資引誘,并使兩者互相配合適應,才能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從而使經濟在充分就業的水平上保持穩定。

在凱恩斯看來,針對有效需求不足的總需求管理政策是相機抉擇的短期政策,因為“在長期我們都死了”。關于宏觀調控政策的短期邊界論,我們可用標準凱恩斯主義的AS一AD模型加以說明。在圖1中,假設總需求曲線AD0與總供給曲線AS相交的A點表示經濟最初處于的充分就業均衡水平(Yn),當經濟受到現實總需求的沖擊,即AD0左移至AD1之后,由于現實中存在著貨幣工資剛性和價格剛性,必然導致廠商削減產量和就業量(從Yn減到Y1),這時,經濟將在小于充分就業水平的B點實現均衡,而不可能任由價格的自由下降調整到C點的充分就業均衡水平。正是投資者不確定預期及由此形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得AS在A點以下演變為一條具有正斜率的總供給曲線,它意味著完全依靠市場力量很難迅速有效地將Y1恢復到Yn。因此,要使經濟在較短的時間內從B點回復到A點,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政府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使AD1,移動到AD0。在有效需求不足問題解決后,AS曲線恢復到古典的垂直狀態,市場價格機制繼續發揮作用,此時如果繼續實施積極的政策會加劇價格水平的上漲(通貨膨脹)。從凱恩斯主義的AS一AD模型中不難看出,總需求管理政策的邊界只限于AS曲線具有正斜率的部分,亦即存在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態。

在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正當凱恩斯主義需求管理政策在“滯脹”面前日益失靈的情況下,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學派提出持久收入假說和自然率假說來解釋“滯脹”現象,并對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政策發難。貨幣主義者認為,長期菲力普斯曲線是一條起自自然失業率的垂直線,不存在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系。雖然短期內通過政府積極的財政政策可以影響產量和就業量,但就長期而言,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使得財政擴張的量不過是對私人部門支出的量的替代,稅收的變化也因不能影響持久收入而僅有非常微弱的乘數效應。貨幣政策也同樣只會在短期內當人們按錯誤的價格預期決策時對產量和就業量產生影響,而在長期一旦錯誤的價格預期得到糾正,即“貨幣幻覺”消失之后,實際工資、產量和就業量都將復歸到各自的自然率水平。因而任何通過政府相機抉擇的需求管理政策試圖保持較高的和穩定的產量和就業量水平的努力,最終只會導致通貨膨脹的加速上升和經濟的更不穩定。與重視財政政策作用的凱恩斯主義者不同,貨幣主義者從穩定的貨幣需求函數出發,堅持經濟在遭遇需求沖擊后仍會相當迅速地恢復到自然率的產量和就業水平附近,強調即使是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也不會使事情變得更好,因為政策制定者為了某種政治利益而操縱經濟導致的政府失靈可能比市場失靈更糟。因此,為了穩定經濟,應該用旨在穩定價格預期的貨幣規則取代相機抉擇的需求管理政策。

新凱恩斯主義從最大化行為和理性預期的基礎上去探尋關于工資和價格粘性的原因,進而建立了包含確定價格和接受需求的廠商、新古典生產函數、市場不完全性、信息不對稱等方面具有堅實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模型(Mankiw&Romer,1991)。由此導出的政策含義強調,由于經濟自動均衡將以長期的蕭條為代價,因此,通過政府的總需求管理政策可以使經濟在短期內穩定在產量和就業的自然率水平附近。新凱恩斯主義關于短期政策的觀點分別以工資粘性模型(圖2)和價格粘性模型(圖3)來說明。在圖2中,LAS是一條與古典一致的垂直總供給曲線,SAS則是由一定的預期價格水平(pe=p0=W0或pe=p1=W1)給出的短期總供給曲線。假定經濟初始在產量和就業自然率水平(Yn)的A點上運行,當發生意外的總需求沖擊后(總需求曲線從AD0移到AD1),即使價格可自由伸縮,但由于工資已由談判合同固定,經濟必然從A點移動向小于充分就業均衡(Y1)的B點。正是因為工資合同需要交錯調整不可能使勞動市場在C點出清,新凱恩斯主義者強調政府對意外沖擊的反應遠比私人部門協商調整工資迅速。因此,在短期內,通過政府的總需求管理政策能夠將經濟穩定在自然率水平附近。圖3表明的是,總需求的沖擊之所以使經濟從A點移向B點,主要是因為存在價格粘性(比如菜單成本)。如果商品市場不可能在C點迅速出清,那么總需求管理政策在短期就應該有所作為。

(二)零邊界論: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政策主張

建立在理性預期、自然率假設和市場連續出清基礎上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包括以盧卡斯為代表的貨幣經濟周期學派和以巴羅、基德蘭德、普雷斯科特等為代表的實際經濟周期學派。前者從需求沖擊、信息不完全及閑暇(勞動)的跨期替代效應方面建立起解釋經濟周期波動的原因和傳導機制的貨幣經濟周期模型,認為在短期內,雖然不完全信息下發生的意料之外的貨幣沖擊會導致經濟總量的波動,但在長期中,由于人們能夠根據不斷獲得的信息去修復錯誤的預期,經濟將自行恢復到自然率的增長路徑。基于預期到的貨幣沖擊對經濟沒有實際的影響,因而旨在穩定經濟的貨幣政策在任何時候都無效。

這種貨幣政策零邊界的推論可由圖4說明。

在圖4中,垂直的LAS曲線表明具有理性預期的經濟主體行為完全由市場價格機制調節,每一條傾斜的SAS曲線則由相應的預期價格水平給出。假設現期發生了出乎意料的總需求增加(貨幣沖擊使AD0移到AD1),則貨幣工資和價格水平必然會因商品和勞動市場存在超額需求而上升。此時,如果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廠商(工人)誤將一般物價水平(貨幣工資)的上升當做相對價格(實際工資)的上升并相應地增加產品(勞動)供給,那么經濟將暫時“意外”地沿SAS0曲線從A點移動至B點。然而,一旦經濟主體理性地認識到實際工資和相對價格并未發生變化并完全調整預期,則SAS0會迅速移到SAS1,產量和就業復歸到自然率水平(C點)。因此,除非貨幣政策不被意料到,否則,無論長期還是短期的貨幣政策都歸無效,而意料之外(欺騙公眾)的貨幣政策本身只能進一步加劇經濟波動。如果用“適應性預期”替代“理性預期”概念,則圖4也是一個貨幣主義的AS—AD模型。

實際經濟周期學派堅持貨幣中性論,認為貨幣對實際經濟變量沒有影響,因為是產出水平決定貨幣變化而不是相反,所以貨幣政策的作用為零。他們主要從生產函數與總供給的關系方面建立起分析模型,強調實際因素(尤其是技術)沖擊是經濟周期波動的根源。在他們看來,當一個部門出現技術進步后,它必然會通過部門性的波動源傳導到經濟的其他部門,技術沖擊的隨機性使產出的長期增長路徑出現隨機性的跳躍,產量和就業的波動實際上并不是對自然率水平的偏離,而是對生產可能性變化的最優反應,因此,任何反周期的政策都是反生產的沒有意義的。關于實際經濟周期模型的政策含義,巴羅通過復活李嘉圖等價命題,認為公債是中性的,經濟主體的預期理性會抵消政府無論是以公債還是稅收等方式籌資的效應,因而試圖刺激經濟擴張的積極財政政策無效。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則通過比較有無約定條件下的均衡解,從政策的時間不一致性和政府信譽方面論證了凱恩斯主義的相機抉擇政策是無效的。

由上可見,凱恩斯主義為政府提供了市場經濟中反蕭條的最初的政策理論,并將其邊界嚴格地界定在短期,它的效應也被戰后西方國家20多年的實踐所證實。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將宏觀經濟政策的期限邊界定格為零,雖然這種政策主張遠離現實,但作為政策理論卻為反思傳統的宏觀調控政策效應提供了一種路徑?,F代宏觀經濟學中,幾乎沒有任何一派是把宏觀調控政策當做長期的政策。

三、宏觀調控政策的對象與目標邊界:總量穩定還是結構增長?

作為一種制度安排,宏觀調控政策必然會存在一定的作用對象與目標。關于宏觀調控政策作用的對象究竟是總量還是包括結構?它的目標究竟是穩定還是增長?對此的不同認識顯然直接影響到對宏觀調控政策有效性的評價,而在更寬泛的意義上則影響到能否正確地認識市場經濟中市場與政府的作用。

(一)宏觀調控政策的對象是宏觀經濟總量

現代市場經濟中的政府制度安排或經濟職能從總體的內容層次上可以區分為一般的市場條件的創立與維護、微觀經濟規制、宏觀經濟調控三大類。與基于市場失靈外在地要求政府干預經濟的微觀規制安排不同,宏觀調控是市場經濟內在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并導致經濟總量嚴重非均衡基礎上形成的政府安排。由于動態經濟中經濟出現周期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雖然市場機制如果假以時日能夠自動調節經濟至自然率的均衡水平,但在經濟達到均衡之前可能需要經歷一個較長時期的蕭條意味著必須付出總體社會福利損失的嚴重代價,因此,現代市場經濟一般內在地要求通過政府運用一定的宏觀經濟政策(主要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去調控經濟總量,以減少市場機制調節時滯產生的高昂成本。從宏觀調控的內涵來看,它作用的對象顯然是總量方面,但其作用的結果又必然會間接地影響到具體微觀主體的行為。而正是這種直接對象與間接結果的傳導表明了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性,這也是為什么說有效的宏觀調控必須有堅實微觀基礎和傳導條件的原因。有必要說明的是,如果依據作用結果來界定政策邊界,那么也許可以把結構列為宏觀調控的對象。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可能就會陷入體制認知的誤區(這點將在后面說明)。將宏觀調控政策的對象邊界嚴格界定為總量的觀點也明確地反映在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分析框架中。

(二)產業結構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

前已述及,宏觀調控政策作用的結果不僅會而且應該影響到微觀主體的行為決策和產業結構的相應調整。但宏觀調控政策的對象卻并不針對具體的行業和部門,否則宏觀調控就等同于微觀規制。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表明,對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普遍認同,推動了市場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發展。在市場經濟中,通過市場競爭和價格機制對供求關系進行調節,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使資源在各產業和部門間得到有效配置,產業結構的形成和優化正是市場在產業間配置資源的必然結果。歷史地看,產業結構的形成和調整也曾在不同的體制下完全或主要由政府來安排(通過產業政策),由此形成了典型的計劃經濟體制及所謂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如日本和韓國等)。不過由政府取代市場、通過產業政策干預市場機制在產業間的資源配置而形成的產業結構從長期看是非常脆弱的,日本和韓國經濟(金融)危機不斷,中國重復建設問題嚴重,政府安排的產業政策不能不說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產業政策在實質上是政府依據自己確定的經濟變化趨勢和目標設想來干預資源在產業間的配置,產業政策在資源配置的方式上與計劃經濟是相同的,計劃經濟所固有的缺陷必然會重現于產業政策的制定上(湯在新、吳超林,2001)。政府對具體產業的干預應以市場失靈為依據確定。如果將產業政策當做一種宏觀調控政策,顯然它相對市場基礎是一種外生的安排,其績效將存在體制的制約。不僅如此,如果將產業結構作為宏觀調控的對象,也與產業結構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存在邏輯上的矛盾。應該承認,中國當前的經濟問題主要是結構問題,但結構問題不是宏觀調控直接的對象,結構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市場基礎的發展和完善,這也是理解為什么要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關鍵之所在。

(三)宏觀調控政策的目標是為市場對資源的基礎性配置創設穩定的外部條件

對于通過宏觀經濟政策減少經濟周期波動、促進經濟總量均衡從而為市場機制有效進行資源配置創設穩定的外部條件的目標業已獲得廣泛的認同,并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所采納(除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反對外),不過,關于經濟增長是否應該作為宏觀調控政策的目標則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存在重大的分歧。嚴格地說,經濟增長屬于總供給的范疇,它取決于生產要素的投入與組合,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一般堅信構成總量內容的總供給方面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即使出現總供給沖擊的經濟周期波動,認為也應該由市場機制來調節。在現代西方宏觀經濟理論中,宏觀調控政策歸屬于總需求的范疇,政策的目標被界定在因總需求沖擊引起經濟周期波動后的穩定方面,而且強調的是短期。如果說凱恩斯主義所強調的積極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中包含了一定的經濟增長目標,那么這種增長主要也是隨積極財政政策穩定投資者預期而來的私人部門的增長,公共財政支出的增長本身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仍然屬于穩定的手段,目標是為民間投資的啟動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在主要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實踐中,貨幣政策事實上也一直是以穩定通貨而不是經濟增長為目標。

最近10年來,隨著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發展,特別是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對政府安排的宏觀調控政策能夠產生合意的長期經濟增長表示懷疑,認為過分關注短期穩定的需求管理政策忽視了長期經濟增長的問題。他們指出短期的產量波動雖然具有重要的福利后果,但長期經濟增長的福利含義遠遠超出任何短期波動的影響(Romer,1996),強調現代經濟分析的重點應該從總需求轉向總供給方面(因為總量非均衡都是微觀扭曲的結果)。這種從對短期穩定的關注轉向長期經濟增長路徑探討的理論發展方向所給出的政策含義是,政府既能夠積極地也能夠消極地影響長期經濟增長,而積極政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經濟的最優增長路徑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像中國這樣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國家,由于市場基礎不完善,政府安排的宏觀調控政策一直附存著經濟增長的目標。在中國擴大內需的宏觀調控實踐中,先是1998年上半年明確地將貨幣政策作為保證8%的經濟增長率目標的手段,當認識到依靠貨幣政策難以實現預期目標的情況下,又進一步明確提出啟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來保證經濟增長。應該承認,一系列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對于阻止經濟增長率的嚴重下滑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現實結果與預期目標的巨大差距表明,將宏觀調控政策目標嚴格界定為短期穩定更為確切。實際上,多重目標之間的相互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釋放,積極財政政策的短期經濟增長目標在中國經濟的存量部分還一定程度上存在,但在經濟的增量部分則明顯難容。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學者開始在關注短期穩定的基礎上探討中國長期經濟增長的路徑問題,如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組(1999)就曾明確提出:“宏觀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要始終堅持以市場化為取向,通過制度創新、加快結構調整來求得長遠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擴大內需如果不是作為一項短期政策而是作為一項基本政策,一定要和供給管理的政策結合起來”。特別是從2000年5月中國經濟出現重大轉機后,關于長期經濟增長要依賴市場基礎和制度條件的完善已逐步成為共識。

四、簡短的結語

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中,我們一向重視政府制度安排的作用,這無疑是中國客觀現實的要求。與此同時,我們又必須對政府制度安排在經濟的不同領域和層次內容上的差異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事實上,就宏觀調控政策作為一種政府制度安排而言,它在西方國家的理論和實踐中具有比較清楚的界定,而國內對其內涵和目標等問題上的認識則是相當含混或者說是相互矛盾的?;谝陨系姆治?,我們對宏觀調控問題的基本認識是:

——市場經濟有效配置資源是以產權明晰的市場主體行為和形成理性預期從而能對市場價格信號作出靈敏反應為基礎的。針對經濟總量非均衡的宏觀調控如果沒有堅實的微觀基礎,那么,作為一種外生的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應釋放必然受到極大的制約。宏觀調控政策的傳導還需要相應有效的市場傳導條件或機制。在中國,由于市場結構并不完全,特別是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仍屬管制市場,缺乏有效的市場傳導機制使宏觀調控成為一種外生于市場條件的政府安排。因此,宏觀調控政策能否發揮作用已不僅僅是政策本身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欧美大屁股xxxx高潮喷水| 成全免费高清动漫电影| 无遮挡午夜男女xx00动态| 都市激情校园春色|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动态图男男 | 欧美大屁股xxxx高潮喷水|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 无遮挡午夜男女xx00动态| 国产又猛又黄又爽|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水果派解说|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综合网| 欧洲lv尺码大精品久久久|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老牲|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男人天堂网2017|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96影院| 香蕉午夜福利院|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中文字幕乱码熟妇五十中出|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桃花影院理论片在线| 被男人吃奶添下面好舒服 |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喷潮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在线观看美女网站大全免费| 国产乱人伦中文无无码视频试看|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 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的av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