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會計實務原理

會計實務原理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15 10:14: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實務原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會計實務原理

篇(1)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實物展示法

即借助憑證如發貨票(或掛圖)等實物形態的展示,向學生講授教學內容,以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講析“原始憑證的基本要素”時,老師可在課堂上利用掛圖或投影儀,向學生展示一張某單位開具的銷售發票,然后根據其上、下、左、右結構和欄目的內容,逐項推得原始憑證的基本要素。這種教學方法,與籠統地表述其基本要素的方法相比,既可強化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原始憑證的感性認識,又可在課堂上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范操作法

即通過教學人員或學生對某一會計核算方法或方式的示范操作,向學生講授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如在介紹“銀行匯票結算業務辦理”這一內容時,可以運用模擬銀行的形式進行示范操作教學:將一部分學生分為“匯款人”、“簽發行”、“兌付行”三組,其余學生旁聽,由教師指導各小組學生辦理“匯款人”、“簽發行”、“兌付行”各自應辦理的手續,最后由教師對整個核算手續進行系統的講述。采用這種方法,既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又可溝通師生感情,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對所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相關對比法

即對相關教學內容,采取對比或對照的形式進行講授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中,針對教材的內容及企業核算特點可采用以下兩種對比方式:

1購進、銷售對比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在商品流轉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購買行為和銷售行為,購方和供方各自按照國家統一制定的會計制度,各自進行著商品購進或商品銷售的核算。如果是作為供貨方,則按銷售方法進行核算;如果是購進方,則按購進方法進行核算。為了讓學生掌握購銷兩個方面的核算方法,可根據這一相關內容,在講授時,把這兩方面的核算方法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對比的動態分析中,系統地掌握購進、銷售核算方法。

2批發、零售對比

商業企業的商品流轉分為批發商品流轉和零售商品流轉兩個基本環節。由于這兩個環節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特點是不同的,因而對商品管理的要求也就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對庫存商品分別使用不同的核算法,即前者采取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后者采取售價金額核算法。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可用相關對比法,在對比教學中使學生掌握這兩種核算的前提條件、方法,賬務處理的區別及要求。采取相關對比法,既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又可強化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比喻、舉例法

即通過比喻、列舉實例,來達到教學目的或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列舉經濟業務實例,來講授會計賬務處理是會計實務教學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比喻,是用某些相似的、人們熟知的事物來比擬想要闡釋的另一事物,使學生實現認知上的轉移。如在講授“資金占用和資金來源的關系”時,在進行基本原理講述的基礎上,可用“一只手的手心與手背的關系”來比喻,并借助手勢、語言的表達,來形象、生動地說明“資金占用和資金來源是企業同一資金的兩個側面,二者的數額相等”的原理,以此來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繪制圖表法

即利用繪制的圖表或直接在課堂板書的圖表,來講授教學內容,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直觀性強,比文字表達更為清晰。如在講授“會計核算形式”時,可通過繪制會計核算程序圖表,來講解各種會計核算形式的記賬程序,并把各種會計核算的記賬程序圖加以比較,可知道它們各自的特點即登記總賬的依據。這樣,既可使學生從清晰的圖表中掌握各種會計核算形式的記賬程序,同時又可使學生在圖表的比較中掌握各種記賬程序的特點。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丁字賬戶法

即以“丁”字形結構,來代替賬戶結構講授教學內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講授賬務處理時,采用這種方法既利于學生掌握會計分錄所列對應賬戶的結構和賬戶對應關系,又利于教師對具體賬戶結構的板書。如講授“材料發出的總分類核算“時,在作出相應的會計分錄以外,還可以用丁字形賬戶圖示(核算程序圖)來強化學生對所述賬務處理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作業講評法

即在課堂上,針對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的一種教學方法。《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這門課程技術性、操作性強,作業練習量較大,而中專班學生入校前是初中畢業生,文化基礎較差,對會計業務的感性認識膚淺,這樣在作業中就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或問題。教師一要篩選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利用電教手段在班級進行展示,組織全體學生分析錯誤類型、原因及糾錯方法;其次,可以把財務管理中和會計實務中的一些具體案例滲透到教學中,師生一道進行剖析、講評,加深學生對其錯誤原因的認識,以達到使學生正確理解原理,掌握核算及賬務處理方法的目的。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法相關文章:

1.財務管理和會計的區別 財務管理就業前景

2.財務管理和會計的具體區別

3.大學院校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4.財務會計實務學習心得總結

篇(2)

對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界定,主要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通過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按照一定的教學計劃,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整合,使學生整體得到進步,能夠更好的掌握和應用會計知識,在實務操作方面達到一定的要求和標準。驗證教學是否有效,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學生是否達到預期的標準和進步程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從提高教師的整體能力入手,也行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教育,使學生正確的面對會計實務課程,主動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的技能。高職院校在對會計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同時,應適應整體的教學體制,加強對會計實務教學的重視程度,挖掘學生的潛力,通過對會計知識進行更新,來保證學生所掌握的技能與社會發展相協調,提高會計實務教學的有效性。

2.高職會計實務課堂教學現狀

2.1教學內容缺乏創新。在進行會計實務教學時,教師習慣于傳統的講授模式,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偏向于理論知識,在實踐方面缺乏重視。會計選擇及相關規定不斷變化,教師應對教材和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改編,做到與時俱進,保證學生所得到的知識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課堂教學中,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學習上缺乏自主性,在教學效果上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對于會計實務的教學,除了培養學生的專業之外,還應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提高,高校中普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缺乏實際應用能力,對于知識并不能進行靈活的應用,無法掌握會計工作的具體流程。2.2缺少會計電算化實訓。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推動,在會計行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會計記賬工作由傳統的人工處理轉為計算機,因此,會計人員必須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相關功能,明確會計軟件的相關使用原則。雖然部分高校采用實踐教學方式,但在財務軟件方面較為落后,不能與企業進行接軌,與企業的實際應用軟件存在差別。同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本身課時有限,教師更為注重理論的講解,使學生實際操作的時間較為短暫,無法達到訓練的目的。由于實訓方面的缺陷,使學生在會計實務的操作實踐方面存在欠缺,不能熟練的應用財務軟件,在專業技能方面無法達到企業的要求。2.3會計教學體系可行性較差。高職學生的培養主要注重職業技術和能力,對于會計行業,尤其需要從業者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計算機軟件熟練的進行記賬審核等基礎性工作,將企業的財務理清,并通過財務報告將其顯示給相應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并不能接觸到實際工作涉及到的流程,只是在對賬務處理進行書面上的學習,對于不同的事件,如企業的銷貨收入、應付職工薪酬、貨幣資金等,學生只是掌握基本的記賬原理,明確借貸雙方所記錄的事項。在進行學習時,更多的是想我賬務處理原則和要求,而對于企業日常發生的實際情況,并不具有明確的會計概念。因此,學生在就業時,專業技能方面缺少一定的鍛煉,不能立刻進行會計工作,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培訓工作,在工作的選擇上不具有優勢。

3.會計實務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3.1會計實務是對會計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延伸。會計理論教學是給學生進行一定的知識梳理和知識體系的構建,側重于對概念性知識進行介紹,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一步步分析,但并不清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會計是一種具有實踐性的學科,理論的學習是為了實際操作打基礎,通過會計實務的學習,可以更好的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通過對會計實務的學習,可以進一步深化會計基礎知識,明確會計理論的形成,更好的掌握相應的結構框架,對會計理論中無法講解的知識進行補充和完善,保證會計信息的全面性,優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通過實踐對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自己欠缺的知識進行完善。3.2糾正和規范學生的會計工作行為。在進行會計實務教學時,既涵蓋了會計職業道德實務,也涵蓋了會計相關法律法規實務,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意識,避免在工作中出現問題。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糾正,避免學生養成習慣,違背職業道德即相關法規。通過會計實務的教學,是對實際工作情況的模擬,按照一定的從業標準要求學生進行實踐,可以對學生的相關會計行為進行約束,教師做好一定的指導工作,對學生操作中存在的違規現象進行提醒和糾正,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會計本身涉及企業的財務,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因此,對于從業人員的道德要求就更加值得重視,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涉及到法律的制裁。3.3有助于學生提前掌握工作要求。會計實務的教學,是通過一定的計算機軟件和相關技術,模擬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相關的財務工作,使學生提前接觸企業的會計工作,更好的明確相應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快速的掌握相關技能,從學習中挖掘工作重點,對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方向進行分析,補充和提高自己的相關能力,使自己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適應企業的發展,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效益。會計實務教學是對會計理論學習與企業會計工作進行連接,有效的使二者之間的距離縮短,提高學生對工作的適應能力,保證學生的相關實踐技能,縮短學生上崗后的培訓時間,減少企業的培訓工作。

4.提高高職行業會計實務課堂教學有效性建議

4.1采用反復會計實務實訓教學模式。會計實務內容復雜,對不同的經濟業務的處理選擇不同,由于會計準則、會計法規等行業相關政策不斷發生變化,在進行教學時,應逐漸滲透和修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本身存在一定的遺忘的可能,因此,應進行反復的訓練,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會計實務實訓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隨學隨練的方式,進行系統的講解之后,讓學生進行自主性訓練,提高對業務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期中或者期末時,可以進行一次綜合性的實訓,將知識串連在一起,對前段時間的知識進行梳理和回顧,加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4.2拓寬會計實務知識的涵蓋范圍。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關聯性,知識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在進行會計實務教學時,可以在內容中結合稅務、事務所、財務、工商等政府行政部門及監督部門的相關實務工作,對會計工作中涉及的各個行業的工作內容進行分析,更好的配合各部門的工作。隨著教學體制的改革,教學內容應進行一定的擴充,避免局限于書本,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靈活作用能力,將課外與課內知識串在一起,有助于學生對整個知識框架的理解。同時,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辦公能力以及職場能力也行進行一定的訓練,工作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綜合能力,因此,在進行會計實務教學中應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進行挖掘和訓練。4.3提高會計教師對于的整體素質。對教師應進行適當的培訓,鼓勵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呼吁教師進行進修或者脫產學習,對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實時更新,同時積累一定的行業經驗,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通過創新性思維進行教學模式的更新。另外,高職院校可以聘請企業資深的會計人才到校園進行指導,定期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完善教師的實務操作經驗,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保證教師之間的知識體系趨近相同,聘請會計師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或者報告會,對企業在會計實務工作中的信息進行分享,提高教師的職業能力,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培訓。

綜上所述,會計實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身取決于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在完善教師隊伍的同時,對學生也行進行一定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會計實務的認識,正確的對待會計實務課堂教學,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互動,按照教師的思路和計劃進行學習。同時,對自己欠缺的地方及時進行改善,提高自己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并進行一定的運用。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來完成整個會計實務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要。

作者:湯嬋娟 單位: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獨立學院 應用型人才 會計理論 教學模式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理念的不斷探索與改革,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應運而生的創新高校辦學模式,歷經十年的發展,已逐步成為高等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獨立學院依托公辦普通高等學校的硬件及軟件資源優勢,基于市場機制運作,是市場經濟時代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重要紐帶和載體,其對于解決教育資費短缺與人民大眾受高等教育需求增長的矛盾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據教育部官方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4月30日我國具備2011年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獨立學院已達311所。在初具規模、較上層次的獨立學院當中,半數以上的獨立學院開設了會計學專業。但是,由于獨立學院的辦學歷史相對較短,辦學經驗不夠充足而且沒有成熟的辦學模式可供借鑒,加上獨立學院的學生群體與公立院校的一本、二本學生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和特殊性,因此獨立學院的會計教學在培養目標、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都亟待改進。本文以筆者所講授的《會計理論專題》課程為例,探討在獨立學院開設會計理論專題課程的意義,并嘗試思考和創新獨立學院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思路和模式。

二、會計理論課程的基本問題界定

(一)會計理論的內涵

在所有的學科中,理論和概念都是在歷史的持續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會計理論亦不例外。會計自其誕生之日起,就處于不斷的變革當中,其中不乏革命性的變化,這都離不開理論的支持。具備一套邏輯一貫的規范的理論體系,也是會計學科走向成熟的最重要標志之一。美國會計學會(AAA,1966)將會計理論定義為:一套緊密相連的假定性、概念性和實用性的原理的整體,構成了對所要探索領域的可供參考的一般框架,其強調了會計理論的構成內容及其體系。美國著名會計學家Eldon S. Hendriksen(1980)認為,會計理論可以解釋為一套以原則為形式的邏輯推理,這些原則用來提供①評價會計實務所依據的通用觀點,②指導新程序的開拓,其強調了會計理論的功能。美國會計學家William R. Scott(1997)指出,會計理論應該從兩方面來定義,其一是對會計實務有解釋作用,其二是能改進人們對會計環境的理解。我國會計學家閻達五教授將會計理論定義為:會計理論是人類積累起來的關于會計實踐的知識體系。葛家澍教授認為,會計理論是來自于會計實務,高于會計實務,反過來又可指導會計實務的規范性的概念框架。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本文認為,會計理論是由會計的特定概念和方法程序所構成的邏輯體系,其不僅反映會計實務的本質和特征,而且揭示了會計信息系統運行的發展規律。

(二)學習會計理論的意義

西方會計學者較普遍地認為,會計理論的作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會計理論包含關于現實存在會計實務的信息知識和對該項實務活動的描述,發揮信息搜集傳播和經驗歸納總結的效用;其二,解釋和評價現存的會計實務,以說明對某項交易之所以采用這種方法和程序,而不采用其他方法和程序的理由,從而加深會計工作者對于會計處理的理解和把握;其三,預測或指導未來的會計實務,由于會計準則的制定一般具有滯后性,在眾多尚未制定出會計規范的領域中,利用會計理論指導制定包括會計準則和制度在內的各種規范,可以幫助會計工作者解決會計實務所遇到的具體問題。因此,學習會計理論應當作為會計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實務性較強的學科,在會計課程體系當中,絕大部分的課程,如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等,都是偏重于實務性的課程,它們闡述的是會計處理的具體方法和程序。而會計理論則是側重于對現存會計實務處理的解釋,同時還對未來的會計實務提供指導,其回答的是“應當是什么”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通過對會計理論的學習,可以加深會計工作者對會計具體課程的融會和貫通,幫助會計工作者搭建自己的會計知識框架,從更高的層面去理解、總結和掌握會計處理方法,提升自身的會計專業能力。

三、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首先應該體現其辦學定位。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獨立學院是專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其帶有公辦民助的性質,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辦機制、模式建立的二級學院、分校或其他類似的二級辦學機構。

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可以歸結為兩大類,一是研究客觀規律的理論研究型人才,二是在實踐中應用客觀規律原理的應用型人才。獨立學院應以現代大學人才培養理念為基本指導思想,結合獨立學院的生源特征,確立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根據目前全國各省市的情況,獨立學院學生基本都在本科第三批次錄取。以中山大學南方學院2010年高考最低控制線來看,文科投檔線與廣東省本科第一批錄取分數差距為68分,理科為87分;與廣東省本科第二批A類錄取分數差距,文科為27分,理科為33分。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依托的母體學校為211重點高校中山大學,因此其近年錄取分數在廣東省獨立學院當中屬于中上。可以說,從學習基礎和文化成績的角度來看,獨立學院的生源質量是顯著區別于一本、二本學生的,因此其辦學理念、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應有別于一本、二本院校。基于此,獨立學院應定位于教學型大學,其培養目標應與自身辦學定位相符合,而不是致力于培養“高、尖、精”的理論研究型人才。2007年在成都舉辦的獨立學院峰會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院長馬爭同志發言明確指出:“獨立學院要確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應用型人才明顯區別于學術研究型人才,學術研究型人才致力于發現、研究自然及社會科學領域的客觀規律,探究事物、現象的本質并將其上升至科學原理層面。此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獨立學院培養的應用型人才,不能簡單地與培養動手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等價看待。高等職業教育、高等專科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養立足于成熟的技術和嚴格的技術規范,以實務操作性為目的,重點培養學生勝任職業崗位的必要技能,要求學生掌握知識以夠用為限,對創新能力要求較低。

綜上所述,與學術型教育、高職高專教育不同,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應突出素質教育,以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于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較強的職業適應性、在技能上不僅限于操作層面、可塑性高、具有創新潛力、適應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本科人才。

四、構建獨立學院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模式

上文已經明確厘定了獨立學院的辦學定位以及人才培養目標,高等教育的對象是學生,獨立學院特有的生源特征決定了其人才培養模式不能等同于原有的普通本科院校,也不能將其視為高職高專教育的升級版本。當前會計理論的教學對象層次,包括本科學生和研究生,這說明了在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當中,不僅要與研究生層次教育相區別,還要體現出與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層次的差異。

會計理論的內容體系龐大、復雜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立足于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定位,本文認為,構建獨立學院的會計理論課程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在課程性質上,應將會計理論界定為獨立學院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課程,在學生系統地學習了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課程之后開設會計理論,在教學方案上著重于讓學生領會會計理論對會計核算的解釋作用,讓學生不僅僅局限于知道如何做,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幫助學生站在稍高的層面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會計核算。以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為例,會計理論課程放在大三下學期、學生實習歸校之后開設,從筆者的授課經歷來看,學生們普遍反映通過會計理論課程的學習,可以指導自己對具體的會計處理進行歸納和總結,使自己對于之前學習的很多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有了重新的認識,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學生單純依靠背誦記憶會計分錄來學習會計處理的現象。

其次,在教學內容安排方面,也要注意突出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具體而言,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應該著重強調會計理論的評價尤其是解釋功能,建議以專題授課的方式,側重于財務會計概念框架(CF)、資產計價、收益確認與計量、財務報告、會計準則及其制定方法等內容的講授,而相對忽略會計理論研究方法、實證會計理論、契約關系與管理層會計行為、國際會計協調化等前沿性會計研究內容以及對會計未知領域的探索課題,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獨立學院會計理論教學與學術研究型人才的會計理論教學的差異性。

再者,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適當采用建構主義的部分思想。教學不能簡單強硬的從外部對學生實施知識的“填灌”,而是應當把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新的知識經驗。換言之,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還包括知識的處理和轉換。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強調教育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性的發揮,因此在會計理論的教學過程中,應恪守“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嘗試改革單一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引入以發現和解決問題為目的的案例教學。筆者在《會計理論專題》的授課過程中,嘗試通過學習小組來組織案例實施,要求學生就相關案例以Presentation形式在講臺展示,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每次案例分析安排兩個小組完成。從實施效果來看,案例教學確實可以較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討論熱情,還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需要說明的是,用于教學的案例務必緊扣授課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以加深學生對會計理論的理解。此外,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是案例討論的主角,教師應定位好自身的角色,注意恰當、適時地予以指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并引導學生把握案例討論方向;同時,教師還要做好總結工作,對學生的研討表現作出合適的評價,并針對學生在案例分析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案例中的關鍵點,結合會計處理問題教給學生解決辦法,最好能夠基于案例提出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和思維,幫助學生實現從專業理論到專業能力的轉化,從而更好地塑造獨立學院學生“橫向可以轉移,縱向可以提升”的專業素質優勢。

參考文獻:

[1]陳玉榮. 應用型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研究. 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6

[2]荊光輝,張潤澤,安云初,歐陽斐.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思辨與定位. 中國高教研究,2006,4

[3]賈小能. 獨立學院會計教學改革研究[J]. 經濟師,2010,3

[4]盧霞. 會計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探討. 商場現代化,2010,1

[5]陶燕. 論建構主義理論對會計教學的啟示. 現代商貿工業,2011,1

篇(4)

[關鍵詞]:會計特色 會計理論研究 宏觀會計監管 會計實務處理

會計作為管理的一部分,作為一門,它必然受到國家的、經濟、、、文化等諸多社會環境的,從而使各國會計產生一定的差異。當一個國家的會計與其他國家相比表現出較大差異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時,就是會計特色。我國的會計在其發展變革中已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這是毋容置疑的。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們更多的是關注微觀會計實務處理層面的會計特色,即所謂會計的國家化。事實上,我國會計的特色不但表現在微觀實務會計處理上,更表現在宏觀會計監管上;不但在會計實踐上,而且在會計理論研究上也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因此,研究中國會計特色應該從整體上把握。本文試圖從會計理論研究、宏觀會計監管、會計實務處理三個層面探討我國會計的基本特色。

一、會計理論研究的中國特色

會計理論是人們在長期的會計實踐中產生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經過辯證思維活動而形成的關于會計的理性認識。任何國家的會計現狀,都是發展變革的結果,而任何國家的會計變革總是要先進行理論上的研究,輿論上的準備。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過程之中,會計環境很不穩定,會計的變革是必需和必然的。如果沒有理論的充分準備,沒有輿論的強烈導向,會計改革的阻力可想而知。此外,會計理論對于宏觀會計監管和微觀會計實務處理都產生著重大影響,因為宏觀會計監管政策的制定實際上就是政府對各種會計理論的取舍過程,而國家會計政策又基本上決定了(在我國應該不止是制約)的會計實務處理,加上會計理論在輿論上對企業會計實務處理的直接導向影響,使我國的會計理論研究發揮著較其他國家更為重要的作用。幾年來,我國會計理論研究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會計理論研究工作者辛勤耕耘,取得了豐碩成果,而且在研究和研究結果上都頗具中國特色。

1、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特色

會計理論研究方法是促進會計理論研究發展的重要工具,其本身也是會計理論研究的之一。我國的會計理論研究工作者一般受過較系統的基本理論教育,掌握、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因此在會計理論研究中能站在較高的高度上把握,一般認為應將會計理論研究方法分為方法論和具體研究方法兩個層次。

在會計研究的方法論層次上,我國會計理論研究工作者一般以哲學的認識論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進行研究。而哲學是關于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的科學,它主張用聯系、發展和對立統一的觀點去觀察和認識世界,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和原則,對所有學科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自覺運用哲學的認識論,使我國的會計理論研究少走了不少彎路。

在會計理論的具體研究方法層次上,我國長期以來一直采用規范研究方法,即以規范化作為其研究的邏輯起點,旨在通過一系列會計原則的要求從邏輯上高度概括或指明最優化會計方法,進而指導會計實務,實現會計實務規范化。規范化研究方法以規范化概念為前提和基礎來形成自己的觀點,因此只有具有相同價值基礎的人才會認同其觀點,理解其過程。我國是一個經過長期封建統治和高度集權政治的國家,人們的思想觀念表現得較為正統、穩定,而在將"教條"化的,人們的思想得到了"高度的統一",即使在改革、開放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的思維觀念仍深受影響,對價值評判標準也有很強的趨同性,使規范會計研究方法有了肥沃的土壤,成為會計研究方法的主流。直至九十年代以后,才陸續有人采用實證會計研究方法,近幾年,實證研究方法開始受到較多關注,形成了以規范研究方法為主,以實證研究方法為補充的格局。

2、會計理論構架特色

世界上會計理論構架主要可分為兩大類模式,一是西方模式,由會計假設(或目標)、會計原則、會計要素等組成;二是前蘇聯模式,由會計的對象、職能、作用等組成。我國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全盤引進了前蘇聯模式,直至一九九二年止,其間雖然也在會計理論研究上有所創見,如提出會計管理觀點,會計決策職能等,但會計理論的構架從未有過突破。直至一九九三年,我國對會計進行了歷史性的變革,以使會計實務接近或符合國際會計慣例,才相應地也引進了西方會計理論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會計假設和會計原則等。而原有的會計理論又未舍棄,形成了融計劃經濟模式下的會計理論與市場經濟下的會計理論為一體的會計理論構架。現在將會計理論表述為由會計假設、目標、原則、要素、職能、作用等組成的概念框架,幾乎是會計界的共識,這種會計理論構架反映了轉軌中的我國經濟環境下會計理論的現狀,也是我國會計理論的一大特色。

二、宏觀會計監管的中國特色

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使我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宏觀會計監管體系和方法,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在由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經濟的今天,這些宏觀會計監管的方法基本上沒有被揚棄,而是繼續被成功他沿用并有所創新與發展,正是由于從宏觀上有效地進行了會計監管,才保證了我國經濟轉軌過程中會計工作得以穩定和健康發展,也使我國在宏觀會計監管上體現出鮮明的特色,這就是用計劃經濟的強力手段為主輔之以職業界的自律來從宏觀上監管市場經濟中的會計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會計工作管理體制是劃分管理會計工作職責權限關系的制度,包括會計工作管理的組織形式、管理權限的劃分、管理機構設置等。我國在《會計法》中以法律形式規定了會計工作由各級財政部門主管,在管理體制上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除了政府部門外,會計學術界、職業界和其他會計組織均無管理會計工作的行政職能。

2、會計核算規范制定權限

會計核算規范是企業單位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所必須遵循的法律、法規、準則、條例、辦法和制度等規范性文件。我國現行的會計核算規范主要由企業基本會計準則、具體會計準則和行業會計制度組成,其制定權和解釋權均屬于國務院財政部門,這與西方國家由職業界制定會計準則,由企業自行根據準則確定會計核算方法的模式不同,也與只制定統一會計核算制度的前蘇聯模式不同。

3、會計人員管理

我國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任職資格、繼續教育等也是由政府部門統一管理的。根據規定,所有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今年7月起實施的《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對會計從業資格的條件、科目,從業的注冊和登記、檢查與管理等有關內容作出了全面規定。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資格也由以前的評審改為由各級財政部門與人事部門共同組織和管理,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對會計機構負責人、大中型國有企業和國家控股企業的總會計師,則作出了嚴格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要求。財政部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對不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時間、方式、考核、管理等均作了明確規定。而在西方,這一切幾乎都是由職業界自律管理的。

4、監督

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實行會計監督,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保證會計行為的合理合規。我國的會計監督是由國家監督、監督和內部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其家監督由財政、稅務、銀行、證券監管等部門根據有關法規對所有單位或特定單位實施監督;社會監督則以會計中介機構為主體,由其接受他人的委托,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格進行審計、驗資等工作;內部會計監督則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部分,對于國有大中型企業,國家統一要求必須建立內控制度。與西方國家主要依靠職業界根據會計信息使用者要求進行事后審計相比,顯得更為完善。

三、會計實務處理的中國特色

會計實務處理是會計的根本,會計和宏觀會計監管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會計實務處理的規范與完善,一個國家的會計特色最終都會體現在會計實務處理層面上。這也許就是狹義的會計特色只包含會計實務處理層面的特色、以及會計實務處理特色最先最多在國際比較會計領域被重視和研究的原因之一。企業會計實務處理是會計人員按照會計實務處理規范要求根據有關情況對業務進行具體的會計處理的過程,也就是會計實務處理的選擇過程。所以企業會計實務處理的結果由會計實務處理規范和會計人員的選擇兩方面決定。

1、會計實務處理規范的特色

我國會計實務處理規范主要在基本會計準則、具體會計準則和行業會計制度中規定。由于我國會計準則的起步較晚,是迫于經濟的壓力而不得不加快步伐擬就,它不是瓜熟蒂落的結果,而是國家為了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而由財政部制定、并由國家強力保證實施的;同時考慮到我國會計人員總體素質較低,為避免會計處理的混亂,又保留了企業會計制度的形式。這種"準則+制度"的實務處理規范框架是其他國家所不曾有過的。加上轉軌過程中的經濟業務本身的復雜性,使我國會計實務處理規范也顯得與眾不同。

喬伊·巴維希在研究世界各國的會計差異時,選擇了32個不同的會計慣例進行比較,這32個會計慣例較全面地反映了各國會計差異情況。在此我們將其他國家處理基本一致而我國例外的幾個方面列示如下:

⑴有價證券的計價不允許采用成本市價孰低法;

⑵存貨的計價不允許采用成本市價孰低法;

⑶長期股票投資的核算方法按實際控股權來確定是否采用權益法,控股比例先是25%,后改為20%;

⑷商譽攤銷沒有具體規定,但商譽屬于無形資產,而對無形資產的攤銷有原則上的規定,依此推斷,商譽需要攤銷;

⑸融資租賃資本化;

⑹不允許一般目的(完全是隨意處理的)的準備;

⑺少數股權不包括在合并業主權益內;

⑻基本財務報表只反映成本計價,不進行物價水平調整;

⑼不提供通貨膨脹的補充報表;

⑽折舊原則上不允許超過原值,但由于允許部分企業采用分類折舊率計提折舊,從而造成超齡使用的固定資產,實際上可能超提折舊。

⑾外幣折算損益反映在當期收益內。

2、會計實務處理方法選擇的特色

在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選擇某種具體的會計實務處理方法,似乎是會計人員個人的偶然因素決定的,會計人員的偏好不同,選擇的具體方法也不同。所以,以全國之大,只要是允許的方法,幾乎都有被選擇的機會。但是,會計人員也是社會人,是社會的一分子,其所作出的會計選擇不完全是個人偏好的結果,而是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根據調查,我國會計人員在會計處理具體方法的選擇上呈現出特殊的分布。

(1)允許在多種方法中選擇的幾個主要項目的首選方法為:

發出存貨計價:加權平均法

折舊:直線法

長期債券溢(折)價攤銷:直線法

壞帳準備提取:應收帳款余額比例法

所得稅核算:應付稅款法

篇(5)

關鍵詞:會計;紅字記賬

一、會計實務中存在的一類典型問題

在會計實務中,會計人員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某些經濟業務的帳務處理好象應該用紅字沖銷,但是把借貸雙方互換用藍字記帳好象也可以,到底應該用哪種方法進行帳務處理才是正確的,他們往往沒有辦法來判斷。例如,有一財會人員在網上提出了這樣一個令她困惑的問題:銷售商品因質量原因退回,企業向客戶開紅字發票,帳務處理用紅字沖銷。

借:應收帳款(紅字)

貸:主營業務收入(紅字)

貸: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紅字)

但她發現有的教材上對這種業務的處理是:

借:主營業務收入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貸:應收帳款

類似的困惑在企業財會人員進行實際帳務處理時也常常會碰到,因此,他們希望能夠在理論上對紅字記帳在會計核算中如何運用作出系統的解釋,以便指導他們的實際工作。

二、紅字記帳的理論闡述

(一)紅字記帳的基本概念

在會計學教程中,與“紅字記賬”相近的提法主要有“紅字更正法”,“紅字沖銷”。“紅字更正法”是會計核算更正錯賬的一種方法,在會計學教材里都有詳細論述。它是運用紅字在會計核算中為負數的原理,對錯賬進行沖銷,調整為正確記賬的一種科學方法。至于“紅字沖銷”的概念在會計學教材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我們不妨將“紅字沖銷”理解為:根據經濟業務進行了相應的帳務處理,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該經濟業務相反的情況發生時,就需要針對原帳務處理作科目相同、借貸方向相同的紅字帳務處理。如采購中的采購退回、銷售中的銷售退回等無論是“紅字更正法”的概念,還是“紅字沖銷”的概念,都是針對會計核算中的某些特殊情況而言的,都不能全面反映在會計核算中用紅字進行帳務處理這一現象。因此,作者在這里用“紅字記帳”這一概念概指所有用紅字進行帳務處理的現象,它包括了“紅字更正法”,“紅字沖銷”這兩個概念所反映的內容。

(二)紅字記帳的本質內涵

1 紅字記帳是對經濟業務反方向運動的反映會計核算的目的是為了反映企業的資金運動過程,它如實記錄企業各種經濟業務的發生情況,按采購、生產、銷售、利潤計算、利潤分配等環節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會計實務中,我們基本上還是能正確判斷何種情況下用藍字記帳,何種情況下用紅字記帳。藍字記帳主要反映資金的正常運行狀況和方向,如采購材料,支付貨款這樣的經濟業務,可以看成是資金的正常運行狀況和方向,因此,應該用籃字記帳。但是如果采購的材料因質量等原因而退回,那么這樣的經濟業務就不能看作資金的正常運行狀況和方向,而應看成是資金運行的反方向,因此,用紅字記帳來反映該經濟業務比較恰當。資金的運行方向是正方向還是反方向要注意區分,不要把兩者混淆起來了。

2 紅字記帳是會計核算信息系統的必然要求從理論上說,紅字記帳與借貸雙方互換用藍宇記帳沒有區別,涉及的帳戶是相同的,期末余額也相等,那么為什么應該用紅字記帳,而不是借貸雙方互換用藍字記帳呢?除了前面所講述的對資金運動的反方向的反映外,還必須從會計核算的目的是建立一個高質量信息系統的角度來考慮,會計帳戶的借方、貸方應該反映什么樣的信息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能混淆起來,更不能把借方、貸方隨便互換,任意變動,否則,這樣建立起來的會計核算系統達不到能獲取有效的、高質量信息的目的。以“主營業務收入”帳戶為例來說明,該帳戶的貸方發生額是反映當期的銷售收入,借方發生額是結轉銷售收入,對于銷售退回,我們要求用紅字沖減銷售收入。如果沖減銷售收入用藍字記帳,那么該帳戶的本期貸方發生額就不能看成是本期的銷售收入,它還應該將借方發生額中有關銷售退回部分扣除才是本期的銷售收入。因此從會計信息系統的角度來看,用藍字記帳就不能迅速準確得出我們所需要的信息,還需要進行比較繁瑣的加工處理,這樣通過會計核算建立高效信息系統,獲取有效財務信息的目的就達不到。高度重視紅字記帳在會計核算信息系統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們在會計理論研究和教學中,不要忽視對紅字記帳的運用,更不能隨便以藍字記帳來代替。

三、紅字記帳的應用范圍

(一)錯帳更正

在錯帳更正中,“紅字記帳”使用得比較普遍。其原理可以這樣理解:當帳務處理出現錯誤時,用紅字作相同的帳務處理,相當于發生了金額相等方向相反的業務,兩者互相抵消,這兩筆帳務處理對財務的影響為零,然后再把正確的帳務登記好。這樣處理,既達到了更正錯帳的目的,又不至于使財務核算系統的信息產生混亂。

(二)反方向運動的實質業務

如前所述,在會計核算中,實際上假設資金的運動是有方向的,對與資金運動方向相同的經濟業務,用藍字記帳,而與資金運動方向相反的經濟業務就用紅字記帳。如銷貨退回、領用的材料退庫、采購材料退回供應商、企業活期存款利息的入帳等等經濟業務,都可以看成是與資金運動方向相反的業務,應該用紅字記帳。

(三)臨時帳務的調整

在會計實務中,往往碰到期末結帳時,需要對某些經濟業務進行臨時帳務處理,才能反映企業財務的實際狀況,但是這樣的臨時帳務處理可能又不符合財經制度、法律法規的要求。解決好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在期末對這樣的經濟業務作臨時帳務處理,編制出反映企業實際財務狀況的財務報表,到了下一期期初,再將臨時帳務處理業務,用紅字記帳將其沖回原來的狀態。例如,企業材料倉庫中在年末還有金額很大的采購材料雖已入庫,但供應商的增值稅發票卻沒有到齊,那么根據財務制度,會計核算中就暫時不能確認相應的資產、負債。但是編制年度財務報表時,要準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就必須把這部分的資產、負債反映出來,因此,在結帳前,對這部分資產、負債作臨時帳務處理:

借:原材料

篇(6)

一、引言

實證研究方法在經濟學研究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其被進入到了會計學的研究,從而會計學的研究也被切割為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兩者對于會計理論和實務研究的性質不同,其根本區別是:前者產生時間早于后者,加入了價值的判斷,研究的是“應該怎樣”的問題,對會計研究有自己的主觀觀點,并描述會計研究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后者研究的是“是什么”,是對會計事實的客觀反映,不對其的價值判斷。受經濟學廣泛采用實證分析方法的影響,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國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研究開始應用實證研究方法,通過對實證研究方法的模仿和吸收,目前我國學者大量采用此方法進行會計研究。但對于會計研究應該采用哪種方法的爭論愈演愈烈,學者和理論界對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研究應采用的研究方法出現了以下兩種觀點:一種是過分重視規范會計理論的作用,一些學者認為會計學科屬于社會科學,市場經濟是一系列復雜經濟現象的系統,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對會計理論和實務進行定量分析是不可能和不科學的;另一種則是片面強調實證會計理論的作用,認為會計科學雖屬于社會科學,但它是發展十分成熟的理論體系,尤其是會計實務必須進行量化才能客觀反映客觀情況,必須采用實證分析方法以體現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這種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研究應該采用哪種方法的討論和爭議,對我國的會計理論的進一步研究和發展是十分不利。因此,對當前我國會計研究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嚴重失衡必須引起重視,如何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亟需為其提供理論和政策指導。基于此,本文通過對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的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以期為會計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會計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文獻述評

( 一 )會計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相關文獻述評 對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的相關問題,國內外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與領域對其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和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觀點和見解。就目前的國內文獻的研究看,對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實證會計學派的產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實證會計與規范會計兩者之間存在辯證關系,齊獻忠(2001)分析認為實證會計理論不能代替和否定規范會計理論,實證會計研究服務于規范會計研究,規范會計研究的科學建立也要充分運用實證會計的研究成果。我國實證會計研究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會計理論研究注重規范而忽略實證。杜興強(2000)通過對規范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比較分析后認為:第一,會計理論研究之中,“是”與“應該是”,或“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往往交織在一起,并無明確界限可以判斷或者有意識地去遵循。第二,實證會計研究和規范會計研究之間并無人為的界限,作為實證會計研究精神的對事實解釋和預測應以規范會計研究的目的為歸宿。第三,在會計理論研究之中,由于兩者的互補性,將實證會計研究和規范會計研究對立起來的態度固然不可取,但是絕對否認實證會計研究和規范會計研究的做法也同樣不可取。第四,規范會計理論研究由于是從邏輯高度來把握整個會計理論研究過程,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和會計實務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實證會計理論研究則立足于會計實務,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與會計實務中的結果比較吻合或基本接近,但是這并不能夠說明實證會計研究和規范會計研究孰優孰劣——“存在的未必合理”。 蓋地、呂志明(2007)分析研究認為,傳統會計研究(規范性研究)始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到20世紀六十年代達到黃金時期;實證會計研究產生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并在八十年代成為主流。規范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的產生都有其必然性,都適應了其當時的客觀環境,從方法論角度而言,各有其優缺點。無論規范會計研究還是實證會計研究都不可能一統天下,二者應該和諧共處。從哲學的角度,張自巧(2009)對實證會計研究方法進行了客觀評價,剖析了實證會計研究方法與規范會計研究方法的辨證統一關系,闡述了實證會計研究與規范會計研究相結合的理論基礎,探索了實證會計研究與規范會計研究有機結合具體途徑,認為在構建會計理論的過程中,只有在辯證唯物主義的指導下,將兩種研究方法進行有機地結合,才能促進會計理論研究的健康發展。實證研究方法和規范研究方法是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一對范疇,在研究方法上二者各有側重,各有所長,曲京山、喬俊興(2010)對會計理論研究的研究和實踐證明,盡管兩種會計研究方法存在著諸多不同,但兩種會計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互補和聯系性,只有正確地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在研究中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兩種研究方法的優勢互補,才能提高理論的研究效率,最終促進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全面發展。縱觀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就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的的相關問題,大多數學者解釋角度的不同導致結論不盡相同。國外對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的研究理論和具體實踐起步較早且趨于成熟,而國內的起步相對較晚。因此,必須對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以期為改善會計理論的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 二 )會計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發展歷史軌跡 實證會計研究與規范會計研究的發展、創新和演化是伴隨著對會計理論的不斷創新而發展的。規范會計研究的研究方法大致分為演繹法和歸納法,由此分別形成了指導性和描述性理論。從會計理論演化的歷程來看,對其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但在當時并未形成嚴格意義的會計理論,僅屬于描述性的。描述性理論成熟的標志是復式簿記理論的提出,它是由1494年帕喬利提出的。基于演繹法的指導性理論歷程產生于上世紀的經濟大蕭條時期。1929年,美國的整個股票市場出現了嚴重問題,出現了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造假、會計信息披露失真、 操縱利潤等嚴重問題,嚴重損害了相關投資者的利益。為使投資者的利益免受其害,美國成立了sec(證券交易委員會),它要求必須統一會計準則,從而促進了會計理論的研究。w·a·paton、j·b·canning、h·w·sweeney、k·macneal等人吸收和借鑒了新古典經濟理論,并對會計實務進行深入了調查,發表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和著作,提出應按照反映使用者決策所需的現行成本或價值信息為目標重構會計學。他們提出了收益決定模型,認為利潤表應當代替資產負債表,該模型體現了會計所有權導向,會計理論和實務的多項原則在此時得到確立,如權責發生制原則、持續經營原則等。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對規范會計研究的研究達到了全盛時期。這個時期主張受托責任觀,并提出了阿羅可能性定理,在此定理影響下產生了決策有用觀,并促進了會計實證研究的產生。最早對實證會計理論進行研究的是鮑爾和布朗,他們在1968年發表了《會計數據的實證評估》一文,拉開了實證會計理論研究的序幕。70年代,羅切斯特學派等會計學者進一步對實證會計理論進行拓展和完善。80年代,實證會計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系統化。1986年,實證會計研究創立者中的兩位美國著名學者瓦茨(watts)和齊默爾曼(zimmerman)發表了他們的代表作《實證會計理論》一書,比較完整的介紹了實證會計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把實證會計研究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成為當前西方財務會計理論中一個引人矚目的新分支,為后續會計理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在書中確立了實證會計理論的著名的三大假設:債務契約假設、管理者薪酬假設和政治成本假設。90年代,實證會計理論的研究者繼續圍繞三大假設展開,研究發現支持這三大動機和最終會計選擇之間的關系。從實證會計理論的發展時間順序來看,實證會計研究從“不成熟”的研究演化為“較成熟”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存在著方法論上的弊病,這些弊病被后續的研究所糾正,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獲得了新的研究思路,并由此產生了更豐富的理論。

轉貼于

三、會計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辯證關系分析

( 一 )會計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對比分析 (1)規范會計研究。上世紀初葉,很多企業的會計實務工作比較繁瑣蕪雜,面對這些會計工作時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較混亂,缺乏基本的規范,亟需進行規范,會計規范研究在此情形下產生。會計規范研究研究的是“應該是什么”,即從邏輯的高度概括或指明會計實務和會計原則應該是什么,強調其規范性的要求,從而促進會計實務的規范性。規范會計研究使用“前提—推論”的研究路徑,借助邏輯抽象推理進行會計研究,其對會計研究的主要方法既又歸納法,也又演繹法。歸納法就是通過對大量的會計現象和實務進行分類研究,概括出其內在聯系,體現了從一般到具體、從具體到抽象的邏輯方法,從而歸納概括出會計理論。歸納法的優點在于不受預定的模式限制。演繹法是從一般性原理如會計目標、假設到個別事實如會計實務的準則和方法的邏輯方法。演繹法的推導過程是前提命題到結論在進行驗證,最后指導具體會計問題。其優點在于使各項會計理論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導出的結論邏輯比較嚴密。但是,規范會計研究也存在一些系統性弊端:第一,會計理論的研究需要對演繹法的假設進行檢驗和判斷,而規范會計研究往往忽視了這一點;第二,會計規范研究導致對會計主體的行為因素不重視;第三,由于缺乏大量會計經驗的支撐,往往導致規范會計研究的會計研究出現“閉門造車”式的論斷。(2)實證會計研究。實證會計研究的是會計學“是什么”的知識體系,是對會計事實的客觀反映,不加入對其的價值判斷,目的是揭示會計的內在規律,從而更好地解釋和預測會計實務與理論。具體來說,會計研究中應用實證分析,主要是通過“成本一利益”的分析,對管理當局和會計準則進行闡釋和預測,并對其進行有意識地選擇。對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進行實證分析的大致思路是:首先,依據現實情況和基本原理、理論等,對此研究進行假設;其次,根據上面的假設,采用科學方法對相關資料進行盡可能地收集;最后,對收集到的數據和資料進行分類、計算、處理,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從對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進行實證分析的過程來看,實證會計研究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定量方法被廣泛運用、偏重實務性等特征,其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時運用統計學方法和概率論基本理論,通過對會計實務進行預測和闡釋,有很強的實踐指導作用。實證會計研究在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也同樣存在一些局限。如其對政治成本、厭惡風險程度等無法明確定義和量化,各項變量之間是否是線性關系無法明確,而建立的模型大多數是線性模型。

( 二 )會計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的辯證統一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會計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在對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進行研究時對兩方法應該相互依賴、互相滲透;單純依靠某個方法進行研究都不能完全避免和克服的各自的系統缺陷;兩者都忽視了對會計研究應該是從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應做到邏輯主義和非邏輯主義的統一;實證會計研究對某個具體會計問題進行證實或證偽有效,但對會計理論框架卻無能為力,必須應用規范會計研究。所以,片面強調某一方法是不對的,在對會計研究時應做到把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有機的結合起來,而不能偏頗。(1)會計研究應是一般到具體到一般的過程。規范會計研究是從會計假設或目標出發演繹出一系列的基本原則以指導會計工作;實證會計研究則是根據搜集的數據和資料進行檢驗,進而對研究結果證實或證偽。也就是說,實證會計研究和規范會計研究的邏輯是不相同的,前者是由一般到具體,后者是由具體到一般。由此而言,對會計理論的研究應該是一般到具體到一般的有機結合,努力實現兩者優勢互補。(2)因兩者會計研究的層面和視角不同,更不能將兩者割裂。為了挖掘會計理論框架的內在邏輯,規范會計研究在較高的理論層面進行研究,如研究財務會計的框架;而實證會計研究則對十分具體的會計理論和現象進行研究,如存貨發出的計價問題,應采取先進先出法或者后進先出法等。實證會計研究的會計問題愈來愈細微,規范會計研究者借此批評其對會計理論的貢獻甚微,會計研究的目標層次愈低,就更多的要求進行實證分析,反之,更要求進行規范分析。因此,規范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的層面和視角不同,就必然要求組成一個整體,而不能將兩者割裂。(3)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的密切關聯性。規范會計研究的會計目標屬于較高層面,需要對其進行價值判斷,實證會計研究的會計目標屬于較低層面,則需要對其進行事實判斷。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之間存在密切關聯性,所以,規范會計研究不可能摒棄事實判斷,實證會計研究也不可能排除價值判斷。在研究會計目標時,應實現兩者的和諧共處,不能厚此薄彼。事實上,兩者之間并沒有人為設置的鴻溝,規范會計研究是實證會計研究的目的和歸宿,兩者對于不同層面的研究,互相結合、互相補充,可以對會計目標進行更深入的解釋。規范會計研究從邏輯高度的會計研究,必然會與實際實務存在誤差,而實證會計研究則可以補充和修正,在會計研究中必須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

四、會計研究啟示及我國會計研究范式的選擇

( 一 )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著名物理學家波爾說過,站在一條深刻真理對面的往往是另外一條深刻的真理。鑒于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兩者各具優勢和弊端,偏廢任何一方都是錯誤的,應避免兩者的對立,承認雙方的價值,積極促進其有機結合。經濟活動的特殊性決定了對會計目標的研究既要做到規范分析,又要實證分析,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實證會計研究屬于定量分析,規范會計研究屬于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和前導,對進一步的研究起著預見和指導作用,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進一步研究的深化,對其進行糾正和檢驗。在研究中做到兩者統一,既保障了會計理論的縝密性,又不失精確性。

( 二 )區分側重,適度應用 目前我國對會計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規范研究方法,實證研究方法僅是為研究的需要服務,處于從屬地位。原因在于:我國目前沒有完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體系,實證會計研究應建立在相對成熟的會計理論之上,否則對其研究也會成為無本之木。我國很多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還很不完善,熟練的職業經理人還很缺乏,股權交易市場欠發達等問題。企業經濟數據的質量和準確性不高,存在數據的統計口徑、數據的連續性和可比性、會計數據造假、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實證研究型的會計人才嚴重匱乏,要求具備扎實的財會、經濟、數學和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對會計目標實證分析的預測效果不盡人意。鑒于此,對會計理論的研究應該做到以規范研究為主,加大實證研究力度。

篇(7)

關鍵詞:會計;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

一、會計研究方法與會計理論研究的關系

(一)區別

1、質的規定性方面。會計理論是對會計目標、會計假設、會計概念、會計原則,以及它們對會計實務的指導關系所作的系統說明。會計研究方法則是在會計理論體系之外,以會計理論研究為對象的,或者說以會計理論研究為任務的研究模式和規律的手段,也是會計學者對會計理論研究過程中在收集資料、分析論證、做出結論,以及對結論的檢查等總體活動中所運用的方法的總稱。

2、在研究解決問題的核心方面。會計理論則是從不同的方面,解決會計學中的“是什么”、“為什么”、“應該是什么”等問題,從而科學地說明、解釋和規范會計實務,使會計實務提供的會計信息能滿足不同使用者管理與決策的需要。會計研究方法主要解決“怎樣才能正確認識會計”的問題,可以概括抽象為系統、科學的理念。

3、研究成果的作用期限不同。會計理論的研究成果雖然可以提供具體科學知識和思想,但其研究成果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可能在短時期內被新的會計科學知識和思想所替代,具有局限性。會計研究方法可以在很長的時期內,協助會計學者在研究會計理論中產生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其協助作用是巨大的。

(二)聯系

1、會計研究方法是進行會計理論研究的前提。研究方法是“駛達真理彼岸的航船,是打開科學寶庫的鑰匙”。科學是隨著研究法所獲得的成就而前進的,研究方法每前進一步,科學就更提高一步,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也更深刻。因此,無論研究什么,研究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會計科學的研究同樣需要運用適當的會計研究方法,從一定程度上講,會計研究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事情在于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說,要想進行會計研究,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會計研究方法,這是進行會計理論研究必要的前提條件。

2、會計研究方法是會計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我國著名會計學家吳水澎教授認為,“會計和其他學科一樣,不僅是知識和學說(表現為會計理論體系)的總和,而且還包括認識過程的研究方法。這不只是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豐富和發展我國會計理論內容;同時,它還有助于人們從方法論的高度,統一研究者對一些重要理論問題的認識,有助于多出成果和快出成果。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會計研究方法是一種更為本質意義上的理論,并把它作為會計基本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列為會計理論體系中的最高層次。”正確運用會計研究方法是提高會計理論研究水平的保證。會計研究方法可以視為會計理論研究中的重要手段,會計研究方法的多樣性為會計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廣泛的選擇性,會計研究方法運用恰當,不僅可以圓滿地實現會計研究目標,而且可以提高會計理論研究水平,直接豐富和發展會計理論體系。

人們進行理論研究的思維方法得當,就能較快地發現事物的本質及客觀規律,繼而形成新的理論;而思維方法不得當,就不容易使人們透過表面現象去觸及被研究對象的本質,有可能一事無成。會計研究方法與會計理論之間的關系也是這樣。會計研究方法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外延,不僅包括多種具體的研究方法,而且包括研究方法的方法,它們共同構成完成會計研究任務的手段――會計理論研究的方法體系。

二、會計研究方法

會計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規范研究方法和實證研究方法。規范與實證會計在理論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和具體方法上存在著很大區別。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這兩者研究方法的關系,對于促進我國會計學術研究,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研究方法體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概念介紹

1、規范研究方法。規范會計是關于會計“應該是什么”的系統知識體系,旨在通過一系列基本會計原則、會計準則的規范要求,從邏輯高度概括或說明最優化的會計實務是什么,進而指導會計實務,實現會計實務的規范化。會計規范研究方法是指通過確立課題(提出問題),然后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進行邏輯分析得出的由文字描述的會計研究成果的方法體系。

2、實證研究方法。實證會計是關于會計“是什么”的系統知識體系,旨在揭示會計現象層面的規律,從而為解釋現行會計實務和預測未來實務提供理論依據。實證研究方法是指通過確認假設,以事實、實際的情況,由觀察數據產生的相互關系等為對象,經過實驗而求得近似的正確性的一種方法。

(二)二者的關系分析

1、區別

(1)研究的基礎不同。規范會計研究是把一定的評價標準作為研究的對象或討論的基礎,再根據這種標準來分析現象。比如,利特爾頓終身堅持歷史成本原則,斯特林則對歷史成本深惡痛絕。實證研究方法的出發點是指以事實結果為標準,驗證與衡量理論或觀點、假說的正確性。實證會計研究認為,在會計研究過程中,事實與價值、手段與目的是分離的,它要求將研究者個人的價值判斷排除在研究過程之外,主張以仔細客觀地觀察一個實驗或一定期間所發生的事實而獲取的感性經驗為依據,構建具備真正科學性的會計理論。

(2)側重點不同。規范法側重于定性分析,一般是用言語說服方式。實證法側重于定量分析,一般用數字說服方式。

(3)研究使用方法不同。規范會計的研究方法不很統一,既可用演繹法,也可用歸納法,但以演繹法為主。它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推理,即從已有的科學結論、原理和定律出發,推知另一個新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的演繹方法,其推導程序為:前提命題推導結論驗證具體問題。實證會計理論以經驗與實證法為基礎,以數學模型為工具所形成的新理論。實證會計研究方法較為固定,其具體程序為:確立研究課題尋找有關理論提出假設假設的可操作性設計研究方案分析數據測試假設結果分析。

(4)發揮的作用不同。規范會計理論不僅能從抽象分析的角度出發解釋和預測會計實務,而且能夠用來指導現行會計實務的優化和未來會計實務的發展。但是,其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帶有主觀性,無法通過客觀事實來檢驗。實證會計理論往往只揭示會計現象及其外部聯系,它能從現實的角度來解釋和預測會計實務,但不具備對實務的規范指導作用。實證會計研究的命題要求現實世界有相應的經驗現象與之對應,從而最終可證偽該命題。

2、聯系。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補充的。不論是規范法還是實證法,作為構建會計理論的方法,它們的目標是一致的。規范研究的結論需要實證研究加以驗證,實證研究需要規范研究的結論作為基礎和前提。規范會計研究代表了會計人員對會計現象的本質特征由一般到具體的認識,而實證會計研究則代表了會計人員對會計現象的本質特征由具體到一般的認識。根據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我們對會計現象的認識是由一般到具體和由具體到一般的有機結合。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與會計目標系統的層次相關。會計問題目標的層次越低,該問題與會計實務的具體方面的聯系越密切,其研究就越具有實證性。反之,會計問題目標的層次性越高,越需要圍繞該問題進行相關的評價,其研究必然越具有規范性。規范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是對會計目標不同層次上的兩種研究方法,角度不一,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研究方法體系。因此,在選擇構建會計理論的方法時,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即為了增進會計理論研究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要根據會計理論研究對象的具體特點來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只重視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是有失偏頗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夜夜春高潮爽a∨片|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裸身美女无遮挡永久免费视频|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六十路高龄老熟女m|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在阳台上玩弄人妻的乳球| 啪啪啪免费视频| 噜噜噜噜私人影院|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蜜臀av片| 亚洲av无码日韩精品影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毛卡片|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精品导航| 中国丰满少妇人妻xxx性董鑫洁|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免费a级作爱片免费观看美国| 野花社区视频www官网|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国产一二三四区中| 又大又黄又粗高潮免费| 中国老太婆grdnnytube|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电影69|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多p混交群体交乱的安全保障|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