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校園文化的建設設計

校園文化的建設設計精品(七篇)

時間:2023-11-15 10:12: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校園文化的建設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校園文化的建設設計

篇(1)

關鍵詞:高校校園;校園文化;存在問題

Abstract: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ampus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not only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n service, and to a great extent, also affect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and sense of value.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the campu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advanced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ampus landscap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campus public environment.

Key words: Camp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mpus culture;Existing problems

考入的各個高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而高校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場所,因此高校校園空間環境的建設設計的完善及質量更是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校園的公共空間建設不但有美化環境的功能,而且影響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好的環境能促進他們的成長成才。作為一種獨特類型的景觀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設計,一般可以大致分為自然景觀與校園文化空間環境。自然景觀是通常意義上的自然景觀,如景觀、水體、植物等;文化景觀也被稱為文化景觀,是人們在日常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觀基于融合的文化特征和構成的景觀。而校園文化空間環境的概念理解的是:使用當地設計、充分利用校園的人文景觀方法,創建一個特定的文化內涵, 能夠歷史傳承校園公共空間環境。

一、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的重要性

首先, 大學校園文化是指大學發展歷史積淀中可以從校園公共空間環境景觀規劃中有所體現。在西方文化史上的“文化”是指與外部自然環境的變換,使其滿足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在1871年,泰勒他發表了“原始文化”,點出“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習慣的信托。每個校園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獨特的文化積淀和歷史回憶。換句話說,許多大學校園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出校園文化的核心精神。因此,在大學校園公共空間環境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保護并同時體現出歷史、文化、并反映在校園公共空間環境中。使公共空間環境可以起到一個延續的作用,并傳達出學校公共空間環境景觀的歷史意義。例如保留原來的標準象征性建筑、自然景觀、公共設施、雕塑等,確保設計風格的整體性和統一性,這樣使得公共空間環境有著悠久歷史而且充滿活力的一個整體。校園文化在校園公共空間景觀環境主要體現在構成了校園的各種元素本身,通過特殊的符號語言和形態特征,傳達出獨特的人文關懷。而大學顯示的獨特的文化內涵,可以從各個大學校園獨有的校園公共空間景觀中感到大學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所謂的校園文化是整個大學教育活動的,通過對文化內涵的理解,校園文化可以理解為:其中,物質文化是基礎,是學校之形;制度文化是保證,是學校之規;精神文化是核心,是學校之魂。包括使這些特定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在校園物質實體。校園文化體現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一所大學的觀念取向上決定了大學的建設思路和發展方向,制度是觀念的物化表現;物質文化是大學的環境與設施,包括空間結構、建筑風格、自然環境等等。物質文化是價值與審美載體,是一所大學形象最明顯的表達。校園行為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動態性能,它存在于校園的環境之中,影響著校園內的生活節奏。行為具有多樣性,與校園空間環境是和諧,互相支持,它們構成了現有的空間環境的全部意義。校園文化是大學精神的內涵,是結合大學校園公共空間景觀環境設計的一個最密切的方式。

其次“以人為本”的環境建設。校園公共景觀設計是為教師和學生的用戶和服務。以基本的教學建筑為主,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照明等功能的完美系統。同時“以人為本”的重點是合理化、生態化的環境建設,為與人際交往提供良好的研究環境與教育環境。只有滿足了環境要求,才能建立和諧的校園。堅持持續發展,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生態和諧校園。校園景觀設計應在創新的理念為指導,注重實用功能,注重細節,旨在反映大學文化特色和景觀特色的歷史內涵。此外,大學校園的整體設計應該能夠反映我國的內在精神,注重實用性,注重生態價值。校園景觀建設形式應該多樣化,應該是根據該校發揮自身優勢的特色,打造一個強大的功能和獨特的文化認同大學校園。

與此同時,也應該學習和借鑒國外校園景觀設計好的設計方案,在國外高校有很多的文化墻。目前國內也有一些大學也有文化墻。它們多以宣傳校園文化, 展示學生風采等,提倡綠色環保等等為主題。這不僅已成為在校園中一種獨特的文化景觀,而且提高了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校園, 學生們在體驗景觀的同時成為校園景觀的實行者。

二、校園景觀規劃存在的問題

第一:很多高校缺乏公共空間環境的校園。現在,進入大學,大部分都是一個或幾個廣場,中間或附近有些審美感一般的雕塑。多數都是沿著中心花壇單一乏味的虛線對稱。在一些校園里,除了構建復雜無味的教學設施外,其公共空間環境建設就顯得重要不足和缺乏,甚至有些學校沒有真正進行大學校園環境規劃設計。

第二:校園公共空間環境不適合校園生活。例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校園建筑入口、校園道路交叉口,經常有面板和廣告牌,主要是業務廣告和宣傳,其實起不到對教育學生作用,目前,廣告已經成為所有校園環境很難治愈“皮膚癬”。

結語

良好的校園文化不僅是學校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滲透在校園環境的每個角落。校園文化氛圍通過校園景觀傳達給學生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其在汲取科學知識的同時,逐步了解學校的優良傳統,尊重歷史,感受深刻的文化底蘊,傳承良好的學風,將校園文化與校園景觀設計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大學校園的精神和物質功能,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創造良好的校園景觀環境。

參考文獻:

[1]劉濱誼 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1999

篇(2)

一、語文教學與校園文化的關系

校園文化是語文教學的因素,是語文教學的橫向拓展。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校師生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識技能等。

語文教學是校園文化的基礎因素,語文教學的多元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之間是一種互相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們不難想象,沒有了校園文化的良好氛圍和有效輔助,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將會是極其困難的;同樣,失去了語文教學的有利保證和積極引導,校園文化的發展將舉步維艱。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看出,校園文化在外部作用于語文教學,對語文教學任務的順利、有效完成起著極其重要的輔助作用,是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外部手段;語文教學則在校園文化內部起著無法替代的主導作用,它始終滲透在校園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著校園文化和諧健康發展。

二、運用語文教學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一)提升校園文化環境質量

自古以來,我國就十分重視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孔子曾提出“性相近,習相遠”。為了給孟子找一個良好學習環境孟母曾三次搬家。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我們的校園建設有了顯著的改觀,一批批寬敞明亮的教室、現代化的建設設施等,都出現在我們的校園之中。在充分肯定這種進步的同時,我們也要深刻地認識到,校園的硬件設施得到了更新和發展,但校園人文情懷等文化環境建設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語文這一門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學科,在點化整個校園的人文氣息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可以通過語文教學推動校園的文化建設;讓學生參加校風、校訓、校徽的編寫和設計;為學校的道路和教學樓起一個有意義的名字;按照班級順序,每一個班級負責一期學校櫥窗的展覽等等。筆者所在的學校,在全縣有著較好的聲譽。雖然學校坐落在山區,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很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結合語文教學,開展了一個“給我們的校園風景起名字”的語文實踐活動,從而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

(二)強化校園文化活動內容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們的創造潛能得到了開發,學會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在整個活動中,能夠為學生提供各式各樣的實踐和表現自我的機會。教師在自己充分閱讀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年齡、接受能力等特點,分層次向他們推薦優秀圖書。學校舉辦詩文朗誦比賽、古代成語故事表演、讀后感優秀作文評選、閱讀明星評選、圖書排行榜等一系列的活動。例如:針對教師展開“四個一”活動,即教師每學期至少精讀一本理論專著;精讀一本有利于提高自己教學理論和教學水平的書籍;精讀一種教育教學雜志;每個月寫篇讀書筆記或讀后感。針對學生開展的“我為圖書館做貢獻”的活動,要求每一個學生向圖書館捐贈一本圖書,要著重說明自己為什么捐贈這本圖書的理由,把自己的書跟別人分享,享受助人為樂以及與人同樂的快樂;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喜歡閱讀、親近閱讀,享受閱讀。

(三)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形式

聽話和說話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我校語文教研組統一布置安排了各年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每天語文課的開始階段安排三分鐘的演講活動。針對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情況,演講活動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先從簡單的開始,以后逐步深入,如先從“自我介紹”或“名言名句介紹”開始,然后是主題演講或古詩詞鑒賞等;先有稿演講,再脫稿演講,即興發言等。這些訓練借助語文教育的具體方式,豐富了校園文化活動形式,也增添了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這使我們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可以采用有組織的全校集體活動的形式,也可以在語文教育和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進行。

篇(3)

空間規劃是校園環境規劃中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可根據情感功能或者各個建筑物的人文功能劃分校園環境“。人文”中“,人”主要是指教師與學生“,文”則是指文明與文化。空間布局規劃的目的在于營造溫暖祥和的校園環境與促進師生溝通交流的文化氛圍。大學校園空間環境不僅包括辦公樓房、學生宿舍、教學建筑、體育場,而且包括校外活動空間。校園空間規劃主要是指校園建筑風格、內部分區形式與周圍景觀間的協調關系,是整體的校園機構框架。然而隨著近代校園的基本特征逐漸發生改變,要求在空間布局與規劃理念方面隨之做出變化,具體體現為現代互動式區域組合開始取代傳統的校園功能分區。例如,武大的古老建筑整體按照對稱形式布局設計,而校園整體規劃模式又與周圍環境和諧融合,正與其教學精神相互協調、相輔相成。校外的交往空間是指教室外的空間中師生休閑娛樂、生活學習的平臺,主要結合風雨操場、休息座椅以及遮陰廊架等景區各要素塑造校園文化景觀。

2校園文化景觀設計規劃

2.1校園文化景觀內容。

校園文化是集學校精神、地方精神與民族精神于一身的綜合體現,文化景觀可以通過直觀視覺要素體現。例如,文化鋪地、文化墻與雕塑等符號,此類文化設計應注意滿足時代、公眾與社會要求,而且必須是地方的、本土的與民族的。校園的文化景觀是學校標志的組成部分與重要內容,是體現一個學校品格、精神與文化理念的有形實體,具有一定教育功能,主要包括景觀設施、公共藝術與建筑物。例如,北大的紀念講堂,在展現北大文脈的同時,對廣大師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激勵、約束與導向功能。因此,校園景觀設計過程總,需合理運用學校豐富的歷史元素與精神文化,在尊重地域特色與歷史文脈的同時,通過保護歷史古跡,建設設施小品與景觀雕塑等一系列措施,利用多樣化的植物景觀,塑造具有文化精神與人文氛圍的校園環境。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學校精神與文化內涵;另一方面讓游覽學校的人感受到學校的教學氛圍與歷史積累,有利于學校名譽與教學質量的提升。

2.2具體的文化景觀設計。

2.2.1校園建筑。

建筑物是由多種因素組合而成的一種復雜的綜合體,應該具有技術品質與美學品質。學校建筑主要通過布局形態與外形特征傳達美學特征與情感特征。例如,教學樓或者圖書館等建筑一般建在醒目位置,富有意義且高大的造型讓人由衷生出崇敬感,加上本身存在的學術氛圍,促使人們于無形中感受到濃厚的學術力量,激發學生投身于學習狀態。近年來,由于受到西方思潮影響,我國各大校園的建筑風格出現巨大變化,開始注重功用與簡約,最大程度的把自然條件引入建筑。如,加大改造建筑內部的玻璃窗,便于光線透入。

2.2.2公共藝術。

許多校園中都存在公共藝術。例如,公共設施、雕塑、校園涂鴉、POP藝術等。西方國家通常邀請知名度高的藝術家創作校園公共藝術。例如,部分紐約公立大學強調關于公共藝術的教育經費須切實運用到學校軟件與硬件的藝術教育中,這種公共藝術可有效增添學校藝術氛圍。雕塑是校園中具象的表現形式,是藝術與文化的主要載體。校園雕塑在設計時應引導或者反映學校文化,并且凝聚周圍環境文化,所以創作者必須深刻理解學校特色文化與現代教育發展形勢,將此類抽象文化逐漸轉化為具象要素。例如,清華大學“水木清華”的池邊佇立著朱自清的雕像,讓人不禁聯想到他的著名作品《荷塘月色》。

2.2.3公共設施。

學校的公共設施主要為師生休閑、休憩或者相關活動設置,是體現校園環境的主要元素之一。公共設施的范圍較為廣泛,包括思想交流、休息設施與情緒放松等方面的設計,包括固定式與可動式的座椅、健身設施、游戲設施等。景觀設施設計建造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人的需求,選擇適當造型、材質、色彩、尺度與比例,表現出現代設計的獨特品位,保證使用可靠安全,易于維護,促進師生之間溝通交流與一系列的休閑活動。

2.2.4軟環境。

軟環境主要是指容易被人們感知也易于忽略的景觀空間,加強景觀空間中的細部設計,能夠調動學生的空間感受,有利于學生對周圍環境多樣體認、直接體察與深入體悟。微空間的景觀設計中,可采用空間滲透與視覺透視等構圖與空間處理方法產生幻覺與錯覺,達到擴大周圍環境空間感的目的。巧妙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提供的便利條件,鏡面、光電、迷彩、水、舞等元素創造豐富的景觀空間。例如,上海一所視覺園采用珊瑚綠墻與高大水杉構筑一條狹窄視覺通道,然后將一面鏡墻設置于通道終點,使人們產生錯覺感、縱深感與幻覺感。

3結束語

篇(4)

關鍵詞: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以“專才教育”為主,忽視“通才教育”,學生只重視學習專業知識,忽視其它方面知識的學習,這就形成了學生知識結構的不合理。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學生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產生強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面對新世紀的人才競爭,高職院校要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就必須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人文素質是綜合素質的一部分,人文素質的提高,可以使大學生克服由于文理分科造成的人的培養上的畸形和片面性,使大學生具有專業素養以外的人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和修養。

一、人文素質的內涵和外延

人文素質是指“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個人的內在的品質,表現為一個人的人格、品質和修養。”人文素質是跨學科的復合性概念,是在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人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和自身的成果積淀而成。人文素質表現為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的精神態度,倡舉高品位價值境界和深層次品行底蘊的人格修養,善于慎對自我、尊重他人、關愛社會、呵護環境的心理品質,是人在自身社會經歷中的人文體驗和在文化交流中的人文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內心的認定、取值、拓升而形成的,是由環境的熏陶和教育的養成塑造出來的。人文素質的外延拓展表現為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集體、人與社會的關系。人文素質包含了哲學、文學、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人類學、社會性、心理學、美學、教育學、管理學、環境學等學科關于人的問題的研究視域,凝練了這些學科的精神品格。在人與自身的關系上,突出地顯示講理想、講進取、講守節、講自律的精神境界和價值取向;在人與他人的關系上,突出地顯示講誠信、講為善、講包容、講互助的精神境界和價值取向;在人與集體的關系上,突出地顯示講大局、講奉獻、講合作、講和諧的精神境界和價值取向;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突出地顯示講規范、講秩序、講公平、講安定的精神境界和價值取向。

二、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的現狀表現為以下幾方面:一是人文知識缺乏,文化素養較差。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數來自于普通高中,他們在中學時學習一般,文化底子薄弱,思想上學習被動、不思進取,精神上消極壓抑、情感失落。二是“機器人”現象的存在。由于受到實用主義的思想影響,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在創辦之處,就忽視人文素質的教育,許多學生只重視在特定職業中的實用理論、實用知識和實用技能教育,不重視人文知識學習,其結果成為技術純良的“機器人”。三是人格殘缺。高職院校一部分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格問題,具體表現為:心理素質差,通常表現為意志薄弱,情緒波動,言行偏激,缺乏對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極易出現高度的亢奮、激動和熱情,或是極端的發泄、消沉和絕望,不能保持冷靜、穩定,缺乏心理的自我疏導和調適能力;缺乏應有的人格修養,表現為一些大學生缺乏起碼的人際交往禮節,不遵守公共場所的基本禮儀規范,語言粗魯,舉止庸俗,打扮低級,隨地吐痰,酗酒,打架等。四是缺乏創新精神。美國人的創新意識較強,這與美國的“通才教育”有一定的關系,而我國的許多職業技術院校企圖通過專業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創新型人才,其實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專業教育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創新思維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相結合的產物。人文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提升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的途徑

人文素質教育,就是通過知識學習、環境影響以及實踐體驗等途徑,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內化和發展,逐步形成一種穩定的內在品質和價值取向,最終使大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養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多維知識視野,將人類文化精髓內化為自身的人格、氣質和修養。

1.重視人文學科建設

當前,一些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依然停留在比較低的層面: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停留在知識層面上,只在進行概念性的介紹,或簡單的說教;一些高校強制性的人文教育考試模式依然殘留應試教育的陰影,學生依然像對付其它的文科考試一樣,用“背”的方法來應對人文教育考試;一些高校盲目追求人文學科在總學科中的比例,形式主義比較嚴重。筆者認為高職院校人文素質課程體系應該由以下四類構成:一是文史哲類,如:中國傳統文化、大學語文、中外文學史、科技發展史、中西方哲學簡介等。二是美育與藝術修養類,如美學基礎、藝術欣賞、繪畫藝術等。三是社交與倫理類,如社交禮儀、道德與倫理等。四是實踐應用類,如大學生心理健康等。要想使人文教育落到實處,內化為學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須進一步改革和更新人文素質教育方法和教育思維,全面深化教學改革:在學分制的選課機制的壓力下,促使教師從根本上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提高自身的素質;鼓勵教師探索新的、有利于啟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從體制上強化學生的讀書、實踐、實驗設計等自主學習環節;鼓勵教師采用各種有利于檢驗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創新能力的考試考核方法。

2.在專業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專業課教師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不僅把道德觀念、倫理價值、科學精神帶進課堂,還要在教學的方法上融進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質;不僅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播,還要引導學生探索專業知識的方法,對于學科的背景資料、學科的前沿發展、學科創始人及重要代表人物生平事跡、學科的應用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等介紹給學生,這些內容可以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僅關注學科本身的發展,也使他們關注學科領域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等人文世界的問題;不僅教給學生問題的答案“是什么”,也應該教給學生包括人的價值取向的答案“應當是什么”。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是人文素質教育的先導,努力把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結合起來,逐步建立起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在新的視野下更好地理解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3.提高校園文化品位

在大學校園里,校園的文化品位使人心靈的感受勝過感官的感覺,它是一種精神的感受,它能激發奮發向上、開拓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力量。校園的文化建設包括校魂、校訓、辦學理念、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校園文化氛圍、學風、教風、校風等,是學校的精神底蘊。學校各種建筑的內涵、造型、風格、色調和品位,也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校園內營造良好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潛在的校園文化,包括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行政人員與教師的關系、行政人員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后勤人員與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等,構造融洽的氛圍、良好的關系可以使學生從中受益。建設校園文化,也要強調完善的校規校制,它既能規范人的行為,也能發展人的個性,是建設和諧校園的保障。文明高雅的校園文化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道德品位。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參與、營造、維護、和體現,它是幾代甚至是幾十代人努力的結果。

4.開展豐富的業余文化活動

充分利用學生的業余時間,組織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學術和文化活動,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學校為學生建設設備齊全、功能多樣的活動場地,如電影院、電視廳、舞廳、臺球廳等,學生在業余時間可以舉辦學術沙龍、健美訓練、舞會、卡拉OK、體育比賽等;積極籌辦學生社團,如文學社團、美術社團、音樂社團、藝術社團、科技創新社團、英語沙龍等;舉辦多形式的學術講座,聘請我院老師或社會名人給學生講座,講座的內容可以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從天文到地理、從人文到專業等,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視野;聯合社會文藝社團或其他院校的文藝社團,開展形式多樣,格調高雅,內容豐富的文藝活動;在一些全國性的重要紀念活動期間,學校或者各系組織一些活動,如“學習雷峰月活動”、“植樹活動”、“紀念五四青年節”、“香港周”、“臺灣周”等;舉辦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將所學的知識內化為做人的基本態度和基本品質,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得到精神的熏陶,人格的升華。

5.圖書館要為人文素質教育提供資源保障

圖書館是高等院校教學、科研的重要支柱,對于那些勤奮好學、熱愛真理的人們來說,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精神的家園,創造的源泉。一個好的圖書館就是一所大學,從某種意義上講實不為過。科學技術發展的綜合化趨勢,實現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要求圖書館必須盡量做到門類齊全,特別注意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資料的收集。有條件的圖書館還可以開辟專門的人文素質教育閱覽室,豐富的閱讀資料,良好的閱讀環境,是人文素質教育最有效的場所。沒有圖書館為人文素質教育提供有力的文化資源保障,人文素質教育將流于形式。

作者單位: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文海,石亞軍.面向21世紀的高等文科教育[J].教學與研究 ,1995,3:31-36.

篇(5)

教學管理制度是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制度的反映和組成部分。根據國家頒布的教育法規,上級頒發的規定、決定、條例、指示等制訂的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也是通過規章制度進行的常規管理,是維持政黨的教學秩序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學校制訂的教學管理制度雖然在一定的目的下具有穩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高校教學管理制度中有些規章制度經過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已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因而必須加以修改、補充和完善。

變教學計劃為培養計劃。

教學計劃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和培養目標制定的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教學計劃歷來都是學校培養人才、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但缺乏完整的素質教育內容。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現實要求,因而要變教學計劃為培養計劃。根據我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應用型人才規格的定位,我們構建了加強基礎、注重實踐、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使知識、能力、素質融為一體的培養計劃。在培養計劃中,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課外教育培養活動整體優化,統籌安排。例如,在對學生的綜合教育培養中,既包括第一課堂,又包括第二課堂,并且第二課堂中“社會調查”的內容還規定了一定的學分;在校四年,有兩次社會調查要求。通過社會實踐,使學生了解了社會,培養了愛心;克服了過去突出第一課堂,忽視第二課堂的弊端。通過產學研結合、必修與選修結合、共性發展與個性發展結合、教學管理實行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實施培養計劃,將素質教育的思想貫穿于教學工作的始終,使學生全面協調發展。

2、改革學籍管理制度。

根據新一輪的人才培養計劃,補充和修訂了以可操作、靈活的學籍管理制度。如對優秀學生可申請免修某門課程,或免聽某門課程。從而根據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的特長。如我校讓曾經獲得過“北京地區非物理專業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的學生,申請到重點大學聽課,同時使其可錫聽學校的課程,但前提是必須保證完成作業,保證參加一些課程的實踐教學活動。此類學生還可爭取獲得校內獎學金。另外,對優秀的留級生可申請免重修某門課程;對構成學籍處理的學生可跟班試讀(既重修留級課程又修讀原班新課程);放寬學生的試讀次數,由原來的一次試讀改為兩次;學籍處理改變一年處理一次的做法,實行兩年一處理。以便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權和改正機會。

3、改革考試制度。

考試作為檢查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歷來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但在教學管理中發現,學生考試不及格課程的補考存在較多弊端,與正常考試相比,缺乏有效的監控,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公正、公平,不能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要求。為了向學分制過渡,在“教改試點班”的試點和已實行的學年學分制的基礎上,我校從99級開始全部取消補考,建立重修制度。在考試內容上,更加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考試的成績記載上,從素質教育出發,適當取消百分制避免生硬的分數框框;在課程考試成績中,提高平時成績的所占比例。并試行教考分離的考試制度改革,成立院考試中心,對基礎課的考試,從命題到閱卷,全面監控考試的質量,把好“出口”關。同時,鼓勵教師進行考試方法的改革,可采取撰寫論文、寫調查報告、課題的文獻綜述、產品設計等方法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計算機基礎課程增加上機測試;實驗教學內容開設設計型和綜合型實驗;實驗教學的考核重在基本操作的測試等。總之,從多方面加強學生的素質培養,改革現行的管理模式。

4、因材施教和創新能力培養。

篇(6)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我能夠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領導,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的教育教學工作,認真按時參加政治學習,認真學習努力提高思想覺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認真完成學校分配的各項工作任務。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出滿勤。

二、潛心教研是我永恒的追求。教學中我本著認真、踏實、刻苦鉆研、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并上好每一節課,發揮老教師的作用,積極指導年輕教師成長,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大膽實踐,不斷進取,又一次參與了課題研究《小學美術教學中自然媒材開發和利用的研究》,前兩個課題都曾獲得全區一等獎。在全校我是唯一一個部門主任擔任周三綜合活動實踐課教學任務的,木工就是我的第二職業,我刻苦求學,給老木工打下手,學習木工技巧,還利用休息時間尋找創作材料,看到哪里修剪樹木,帶上工具就去了,為了給木工坊積攢創作材料,拉回來的木頭都有好幾車了,在我的帶領下,木工坊的孩子們不斷創作出新的作品,得到了學校及參觀的老師、領導、家長的一致好評,也為今后木工技藝的傳承打下了基礎。

三、以身作則、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我既是一名教師,又是一名黨員、一名中層干部,擔任總務主任工作以來,我時時注重言行舉止,以身作則,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學校采購管理工作中,嚴把質量價格關,各項工程的招標采購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接受監督。施工中嚴格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先后利用假期及節假日時間完成了本部科技樓電路改造,教學樓、科技樓、藝術樓屋面防水維修及兩校區衛生間隔斷改造。極大改善了學生活動場所、用電安全隱患,使學校整體形象提升。按照學校建設領導小組指導意見,組織實施湖畔分校薄弱項目改造、綜合樓建設相關事項。為建設綜合樓,做好前期相關手續,拆除了看臺、足球場。完成了薄弱項目改造的設計預算招標。做好平時各項維修維護工作。自2018年2月25日以來,累計維修記錄為50多頁,共計750多項。及時帶領總務人員完成上報單位能源消耗報表、學校用水計劃,完成全區教育裝備測算統計工作。完成學校辦學條件統計報表并上報。完成冬季學校火災防控排查、整改工作。及時做好學校固定資產報廢、下賬工作。完成了學校出租房門頭、本部教學樓柱面、墻磚維修及桌椅凳的維修。組織人員檢修了所有照明設施、供暖設施設備,保證冬季正常供暖。做好了年度水系維護工作,完成公共區域玻璃幕墻的清洗工作。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先后組織施工單位增添了樓道文化建設宣傳展板,學校門廳的文化布置、南門精神堡壘制作,樓梯墻面人物宣傳展板,完成了西吉縣李張村扶貧土豆的分銷工作。做好一年級9個班,二年級4個班教室桌椅、儲物柜的采購配發。完成了五六年級辦公室的調配、辦公桌、柜的制作安裝工作及學校多功能室會議室的裝修,會議桌的采購工作。做好兩校區衛生間改造施工、驗收定案結算工作。協助鄧建華副校長做好湖畔綜合樓建設開工前期手續、招標控制價、樓體建設設計招投標工作,監理的招標,直至開工完成至正負零的建設工作。完成了本部科技樓、藝術樓主暖管的更換維修,教學樓樓道窗戶安裝、全校窗戶的加固。按照計劃完成了湖畔分校廣場道路,暖管外網、室內暖管及暖氣片的全部更換,部分區域的電路改造項目的招標、施工、審計結算的全過程。完成了200米跑道和運動場的預算、招標工作,做好湖畔分校體育館木地板維修、消防水管鋪設預算、招開標工作。

四.重視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加強安全意識,對各個教學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安全衛生工作以預防為主、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從嚴管理。加強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制定切實可行的《公共區域基礎設施的安全管理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排查,監督物業每周要對分管的區域作認真檢查,作好記錄,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告,并及時整改。 做好活動外派學生的接送租車、疾病的防控、學生飲水安全工作。監督物業加強門衛管理工作。外來人員來校要登記,做好夜間的安全巡查工作,做好學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五. 加強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進一步完善購物、保管、使用等資產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職責明確,完善購物申請、進出庫手續。繼續按慣例對各班級、各部門、各專用教室公物實行登記承包管理,兌現損壞賠償制度。組織資產管理人員做好固定資產的核實報廢手續。期末做好各室固定資產的檢查核實,杜絕因管理不到位造成資產流失現象。

六、不足與問題。

篇(7)

一、全面學習與把握學科建設“四要素”,以質量求生存

任何事情要辦好,都有它的規律,有它的基本要素。筆者以為,從創建第一個專業起,就應站在學科發展制高點來把握學科方向、學術梯隊、基地平臺、項目成果四要素。筆者所在院校從1987年開設第一個專業——“工業設計”起,看準了它是“一種創造”,要狠抓創新意識教育,不斷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高度,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實干精神,這關系到學科與專業的生存和發展。

面對市場對人才培養的挑戰,高校設計人才培養的質量應突出表現為人才特質上的“三重”和“三性”,即“重素質、重能力、重實踐”和“適應性、可塑性、創造性”。設計藝術院校需要著重培養出一大批“創新意識強、適應能力強、實干精神強”的“三強”人才,以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這是設計藝術教育的趨勢。具體而言,教學應該根據社會對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在主干專業教學內容設置、實驗條件建設、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充分考慮設計行業所需的素質教育,使培養的學生有振興各設計專業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設計藝術學院的發展加強與行業的共建合作、產學研結合,強化實踐教學,堅持把解決行業發展中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輸送行業所需要的高級設計專門人才放在辦學的首要位置。

“三強”型人才把創新意識強擺在首位。在競爭中,特別是面對創意產業的迅猛發展,創新意識與原創意識更具優勢,充滿藝術與個性氣息的產品必將成為消費新追求。具有感性形象創造性的設計師和善于推理與分析進行技術結構創新的設計師,都是所需要的。設計教育努力培養具有兩種綜合素質的人才,這需要以搭建扎實的知識結構交叉平臺為基礎,奠定學生將來進行“越界”設計、“越界”溝通的能力。只有具備學科交叉的知識結構和善于“越界”設計的能力,才是成為合格設計人才的基礎。

“三強”型人才把適應性擺在關鍵的基礎位置,這與設計工作本身的性質緊密相關,設計工作具有靈活、協調和市場的偶然性,設計開發過程就是一個了解市場——調整適應市場——改進適應市場的過程。此過程可以借用設計原理中的“適應性系統”概念,設計藝術適應性系統是處于內在因素與外在環境之間的交界面處、具有一定目標與功能的系統。這個適應性系統需要從內外環境、因素兩個方面去考察,系統的復雜行為主要是其所處外部環境的復雜性表現,同時也受內在因素少量限定性質的制約。它的理論根據是人為創造的第二自然與第一自然協調形成天人合一的系統,這個系統針對環境規定具體的目的或意圖,具有適應環境的根本特征。適應性系統的行為具有復雜多變性,但這種復雜多變的行為主要是其所處外在環境復雜性的反映。它運用規范性、限定性的描述方法,即:從目的、手段適應環境的角度去討論“應當是何種方式”的問題。產品的內部因素、外部因素及目標也是適應性系統的三大組成要素。該系統的目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它對內外環境之間的關系——特定方式的理解程度。因此,設計專業學生必須從入學就逐步建立“適應性系統”意識,無論是適應社會的強化協作意識,還是具體的設計開發和改良工作的開展本身,都要重視“適應力”。

現代社會真正需要的設計藝術人才是能吃苦、肯實干的人,設計工作與市場緊密相連,從市場調研開始就有大量繁重且要求細致嚴格的工作要做,而且在專業和社交技能上對設計人員提出了很實際的要求:現代社會需要的是能與他人合作、能不斷地發現市場中的空缺點并根據市場需求靈活地運用設計程序與方法;利用理性的設計思維分析和引導產品設計、熟練運用現代表現技能進行產品設計的設計人才,這些能力也都建立在實干精神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為企業認可。

二、“三強”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措施

為了多培養出“三強”人才,設計藝術教育和管理可采用以下措施。

1.以學術梯隊建設為關鍵,造就人才培養的高質量教師隊伍

堅持“人才強校”的原則,設立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專項,運行“高層次拔尖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中青年學術骨干培養工程”“中青年教師博士化工程”,支持杰出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通過與國際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每年派出教學科研人員出國留學、學術訪問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外國專家、學者短期來校訪問、講學及合作研究,發起和主辦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推動師資培養國際化。實現教師隊伍“四個轉變”,即以科研項目和教學為紐帶的松散組合轉變為以學術帶頭人為核心并具有內生凝聚力的科研和教學團隊為主體;以本科學歷為主體轉變為以博士學歷為主體;以中老年教師為主體轉變為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偏單一血緣教師為主體轉變為血緣結構合理的教師為主體。梯隊的建設要做到:一方面,授課老師要有全面的知識結構、先進的教學程序和方法、實踐的經驗及能力,并能明晰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設計的殿堂;另一方面,教師要懂得因材施教,克服傳統中國教育的學生被動學習模式,激發學生智慧、創造能力,挖掘潛力,運用科學的方法活躍教學思想,啟發學生專業學習的熱情,釋放教與學的創造性能量。

2.以條件建設為基礎,實施人才培養的高起點教學質量工程

例如,武漢理工大學加大本科教學條件建設力度,在預算編制上“重點向教學傾斜”,2004至2006年用于教學4項經費總計達1.7億元,2006年4項經費占學費的比例達到31.31%,校園基本建設累計投資達到24億元以上。網絡學堂、網絡教學平臺為重點的數字化校園等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與此同時,學校制定了一系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強化工程實踐能力訓練等教學質量標準和規范教學環節、規范教學管理的文件和規章制度,實施高起點的教學質量工程,使良好的教學條件充分發揮應有的效益,推行教學名師制度,啟動多級本科品牌專業建設,加強教學研究與改革,實施多級精品課程建設工程,支持精品教材建設。因此,筆者所在院校設計藝術學科的平臺建設有了明顯進展,擁有該學科本、碩、博和博士后層次,工業設計、動畫等專業成為國家特色專業,“設計概論”等課程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3.建設新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創新

首先是按社會的需求安排教學內容和培養著重點,建設新的課程體系。以學科建設為核心,構建人才培養的高水平學科專業體系,通過制訂發展規劃、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召開“兩代會”,確立學科建設在學校辦學中的核心地位。優化學科結構與專業布局,整體推動學科、專業建設,著力構建人才培養的高水平學科專業體系。

其次是培養模式創新,積極探索教改試點班,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強調因材施教、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建立了“2+2”“3+1”等多種培養模式;同時營造創新氛圍,積極引導教師參與教育創新,開展教學研究,積極引導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在全國各類設計大賽中居先進水平,并率先在全國設立500萬元的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基金,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積極共建合作,建立校外“三強”人才培養運行模式

在設計藝術教學中,實踐是產品設計的最好教學方法,設計藝術教學應以實踐環節教學來帶動理論教學,只有實踐才能帶動創新,走學院與企業相結合的教學路線,可以較好地解決設計脫離實際的問題。設計院校應開拓社會辦學資源,優化“三強”人才培育環境,重視搭建科研合作、教學交流、學生互換的國際合作人才培養平臺,引進國外優質資源開展國際合作教育。堅持科研促進教學的原則,廣泛開展科技合作,利用教學與科研的有機融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2006年筆者所在院校的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數中,科研課題或來源于生產實際的課題占畢業設計(論文)選題總數的90%以上。科研時間增強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團隊意識,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色影网| 日本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免| 熟女少妇内射日韩亚洲|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丰满麻豆vⅰde0sex|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含羞草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丰满的少妇愉情hd高清果冻传媒 | 亚洲天堂2017无码| 欧美草b内射在线aaaaaa| 台湾佬中文娱乐22vvvv| 日本少妇寂寞少妇aaa|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韩国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正在播放老肥熟妇露脸|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少妇人妻系列1~100|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熟女熟妇伦av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免费导航| 欧美高清熟妇啪啪内射不卡自拍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成人国产欧美大片一区| 国内午夜国产精品小视频|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欧美精品一产区二产区|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