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綠色農業發展前景

綠色農業發展前景精品(七篇)

時間:2023-11-29 17:25: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綠色農業發展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綠色農業發展前景

篇(1)

關鍵詞: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發展優勢;技術推廣

1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含義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是指為消費者生產更綠色健康的農產品,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的更科學的種植技術。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基本要求在于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備比傳統農業更高的生產效率,同時不會對農業環境造成破壞,能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必須將健康環保的生產觀念貫穿始終,謹慎施用肥料和農藥,以滿足消費者對綠色農作物的基本需求。

2發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必要性

首先,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與傳統的農業種植技術相比,對農業環境更友好。通過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可以有效規避濫用農藥、化肥的問題,減少對農業環境的污染;其次,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可以更好地幫助農戶提升經濟收入。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更健康的綠色農業產品市場前景廣闊,價格比普通農作物要高,能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再次,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有利于農業品牌的建設。綠色農業提供的產品更安全、健康,產品質量更高,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肯定,有利于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形成品牌效應;最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對于農業資源的利用率更高。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可以在當前農業技術水平范圍內最大程度利用已有的農業資源,減少了農業資源的浪費。

3我國發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

我國有著廣袤的領土,資源豐富,環境多樣,農作物種類繁多。同時,我國又具有漫長的農耕文明和充沛的人力資源。因此,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有著肥沃的土壤,具備很多獨有的優勢。要想更好地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就必須對我國發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推進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的進行。

3.1我國領土面積廣闊,擁有豐厚的農業資源

我國國土面積排名全球前三,緯度跨度很大,擁有豐厚的農業資源。我國不僅具備廣袤的耕地面積,林業資源、草地資源、漁業資源也非常豐富,擁有大面積的天然草場和林地,擁有大面積的領海[1]。豐厚的農業資源可以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提供更好的基礎條件,能更好地促進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

3.2我國擁有多樣的農業資源

我國國土貫穿南北,各個地區的環境條件都存在差異,南北之間氣候差異更是懸殊,這孕育了我國種類多樣的農業資源。多樣化的農業資源可以更好地滿足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要求,在各個地區都可以找到具備地方特色的綠色農業發展模式,保障我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快速發展。

3.3我國擁有充沛的人力資源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數量世界第一,同時又具有漫長的農耕歷史。因此,我國農業人口占比較大,大都具備一定的農業經驗和農業技術,人力成本較低,能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提供充沛的人力資源。這種優勢已經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在新的時代將以更好的方式參與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中來,實現農業經濟的進一步增長。

3.4我國國情和政策

一方面,我國非常重視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在各個地區建立了大量綠色農業實驗點,也在不斷加大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研究的投入,正在努力建設一個完整的綠色農業產業體系。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工業化發展和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局限,農業環境污染問題頻發,農業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因此我國對于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重視,為綠色農業的發展在基礎建設和政策上都有一定的傾斜,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提供了很多便利。

4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建議

我國的農業經濟在經過一段時期的高速發展后,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但是和世界上一些農業大國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農業的發展模式由以追求產量為重心轉移到以追求質量為重心是農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作為一種更健康環保的種植技術,能在保證作物產量的同時,促進農作物品質的提升,對保證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

4.1加強宣傳力度

一方面,要讓消費者充分了解綠色農業,知曉綠色農業產品和一般農業產品相比獨有的優勢,引導消費者更多地選擇綠色農業產品,進一步拉動市場需求,建立完善的綠色農業產品銷售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在農戶中普及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讓農戶意識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好處。可以通過定期培訓、派遣專業人員的方式,讓農戶迅速掌握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同時,也可以通過印發小冊子、建立試驗田的方式讓農戶切實看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經濟效益,加快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

4.2提供政策支持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和傳統的農業技術完全不同,不僅地方政府在推廣和普及中需要大量的投入,農戶在實踐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時也需要付出更多成本。這就導致了地方政府在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中容易遇到重重困難,農戶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也不太熱衷。因此,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完善相關政策,既要減輕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為地方政府帶來的財政壓力,也要為農戶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提供政策支持,可以有效為綠色農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為我國農業經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4.3參考國外成功經驗

在很多世界農業大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果,相關農業技術水平也更為先進。而我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起步較晚,雖然發展速度很快,進行了建立綠色品牌、綠色無公害基地認證、“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等等嘗試[2],但比起一些世界農業大國,取得的成果仍然略顯不足。我國在推廣綠色農業技術時,可以參考國外成功的經驗,結合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落地于各個地區的具體情況,建立起真正適用于我國農業發展的綠色農業產業體系。

4.4加大研究投入

農業技術水平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水平決定著綠色農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前景。因此,提高我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水平對我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首先,要加大相關研究機構的資金投入,推進新的更高效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研究進度,讓先相關研究機構能更快地拿出研究成果;其次,可以通過建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實踐基地的方式,讓相關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快速得到應用,讓農戶看到新技術的優勢,有利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最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需要人才支撐,可以出臺相關政策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培養專業性人才。

4.5建立更完善的監管體系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勢必會讓我國的農業發展模式發生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風險、暴露一些問題。建立一個更完善的監管體系,不僅能保障綠色農業產品的質量,也能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規避風險。一方面,建立更完善的監管體系需要更嚴格的質檢,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同時維護綠色農業發展模式廣闊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也要增強市場監管力度,防止一些普通農產品甚至劣質農產品打著綠色農產品的旗號以次充好,在消費者心里建立對綠色農產品的信心。只有建立一個更完善的監管體系,才能保證綠色農業健康穩定發展。

篇(2)

關鍵詞:休閑農業;生態農業;科學農業;傳統農業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6-0032-2

1 休閑農業的特點

當前,我國許多地方農業發展的現狀為:人均耕地資源短缺、農業生產功能單一、農產品商品價值低廉、農民增收比較困難等。而休閑農業是農業生產、人文景觀、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融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新模式。和常規農業相比,休閑農業具備以下主要特點:

1.1 生態效益明顯

休閑農業區的綠色植被覆蓋率遠遠大于常規農業區,具有山水相依、氣候宜人、瓜果飄香、田園風光秀麗的特點。其自然資源整體協調,生態結構比較合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所以休閑農業能改善農業區的生態環境,使生物多樣性能充分發揮。

發展休閑農業,是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或自然農業的轉變和跨越。傳統農業過度依賴農藥、化肥的現象非常明顯。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短期效益,造成化學投入品的過量使用,使生產出來的農產品成為“無安全保障”的食品。而休閑農業的生產則按照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或綠色農業的要求,限量甚至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而采用有機肥料、生物防冶手段進行生產和管理,所生產的產品為安全、營養和保健食品。

1.2 多功能性、高效性

休閑農業能解決農業生產(或產品)功能單一、產業鏈短、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發展休閑農業,可以使農業生產不僅能解決吃飯問題,還能發揮保護生態、提供旅游觀光和各種現代服務等功能。

休閑農業能夠把分散農戶和分散土地進行整合、集中并加以合理配置,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的農業經濟。所以休閑農業也是一種集約化、規模化、高效化的農業經濟。

1.3 市場導向性強

與常規農業相比,休閑農業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與城市人群的需求有更加緊密的聯系。休閑農業與城市需求之間有著更為明顯的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休閑農業的市場導向性是比較突出的,其產品的商品轉化率比較高,而常規農業的生產往往具有盲目性和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復建設。

1.4 明顯的地域性

不同地域的自然、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發展條件的差異造就了休閑農業具有很鮮明的地域色彩。首先是自然氣候差異所形成的作物和生態差異。如南方有四季常春、花團錦簇,北方有棉田麥浪,林海雪原;東部有荷塘水鄉、稻田河網,西部有草原戈壁、羊肥馬壯。其次是農耕文化、民俗風情的差異。如西部有草原牧歌,東部有漁舟唱晚;北方有二人傳,南方有秧歌。

1.5 明顯的休閑性

休閑是人類永遠的需要。隨著市場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人類處在嘈雜、擁擠、污染和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工作緊張、身心疲憊,需要休息和調整。而休閑農業所提供的新鮮的空氣、淳樸的民風、優美的自然環境、傳統的農耕文化,恰好能滿足人們向往農村、回歸自然的這一需求,能使消費者的快樂、愜意以及休身養性的追求得以實現。

2 開發休閑農業的優勢

與常規農業相比較,開發休閑農業對發展農村經濟具有明顯的優勢:

2.1 休閑農業的綜合效益明顯

休閑農業在生產糧食和其它農產品的同時,還發揮著防止洪澇災害、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的作用。還具有處理廢棄物、凈化空氣,為人類提供綠色自然景觀,以及發揚傳統民俗、農耕文化的功能。休閑農業既體現農業的生產功能,也突出農業的生態和生活功能,是集生產、生態和生活于一體的復合產業。

發展休閑農業能更好的發揮農業在塑造良好鄉村風貌、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潛在作用。休閑農業不僅能解決就業,還能通過對農業資源的旅游開發,為消費者提供觀賞、品嘗、購買、娛樂、療養及度假等服務,從而獲得比傳統農業高得多的經濟回報,是傳統農業向服務業的轉型和過渡。

和傳統農業相比,休閑農業不僅能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還能把農業的生態效益、民俗文化、地域風情等資源轉化成經濟收入。發展休閑農業能加快傳統農業改造升級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使農村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進步的重要舉措。

2.2 發展休閑農業,是縮小城鄉差距、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的有效手段

休閑農業為城鄉經濟社會的交流架設了平臺,拉近了農民與市民的距離,有利于城鄉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休閑農業能將農業發展、旅游開發、生態保護及農村規劃設計結合起來,能為農民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廣大農民朋友通過給城市游客提供服務,其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經營理念會逐步受到城市先進文化和市民現代意識的影響和熏陶。農民兄弟的思想覺悟、綜合素質能逐步得到提高。城市居民在體驗休閑農業、回歸自然的同時,也帶來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促進了城市資源向農村的轉移,充實了農村發展的基礎。

總之,休閑農業是以不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永續利用的農業,是既能滿足當前需求又能創造人類長遠生存條件的科學農業。實踐證明,休閑農業不論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都遠遠超過常規農業,其經濟效益高于常規農業許多倍,其社會、生態效益則無可估量。所以,休閑農業是一種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生命力,代表了農業發展的前進方向。

3 發展休閑農業應該做好的工作

3.1 做好規劃、統籌開發

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規劃。基本做到起點要高、內容豐富、特色突出。必須做到特色鮮明、功能到位,要將農業產業規劃和旅游規劃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當地田園美景、自然生態、民俗風情和農耕文化等多種資源。要充分表現農村生活風貌和豐富的鄉土文化,盡可能深入挖掘特色風土人情,多推出城市游客參與性強的農事體驗活動項目。要始終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把生產、科研,生態和市場需求相融合,把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最終實現城鄉統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2 特色突出,主題鮮明

特色是休閑農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休閑農業的魅力所在。要認真摸清可開發的優勢資源狀況和周邊地區休閑農業項目的特點,用差異化的農業生產和農村文化資源來營造自己的特色。要對其地域性、季節性、景觀性、文化性和傳統性等特色加以科學的利用。休閑農業項目的主題選擇一般要考慮以下特點:

3.2.1 要新鮮 要用清新的空氣、美麗的田園風光,使游客悠閑放松,滿足其回歸自然,陶冶情操的追求。

3.2.2 要奇特 要充分展示現代農業的最新成果。奇花異草、優良品種、珍稀動植物和高技術手段,能滿足游客獵奇、探密及求知的心態。

篇(3)

關鍵詞:綠色農業;意義;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9-0008-1

1 綠色農業的內涵

“綠色農業”是在我國經過多年發展綠色食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綠色農業”這一概念是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首次提出的,2003年10月召開了聯合國“亞太地區綠色食品與有機農業市場通道建設國際研討會”,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提出了開展“綠色農業”理論研究及“綠色農業”運動,建立適合亞太地區發展現狀的“綠色農業體系”,建立區域性組織,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以更好地推動亞太地區的農業發展的倡議。這一倡議得到與會各國代表和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的贊同。這是中國綠色食品協會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出“綠色農業”的概念。

綠色農業是根據我國國力、農業生產狀況、發展前景和世界各國農業發展情況等綜合因素提出來的,是在總結我國傳統農業、現代農業以及各國農業的成功經驗和弊端的基礎上,以保護和建設農業生產地的優良生態環境為基礎,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工業裝備和管理理念,生產出安全、優質產品,保障人體健康,同時,兼顧穩產、高產,改善農業整體生態環境,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的新型農業生產模式。

2 發展綠色農業的積極意義

2.1 發展“綠色農業”能有效促進“農業安全”

農業安全包括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三項主要內容。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既包括數量上的滿足又包括質量上的保證。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個農業大國,必須立足國內,實現食物基本自給。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我國不能大量進口糧食。并且,由于大國效應,我國進口多的產品,世界價格必然大漲,僅僅是這一因素就足以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我國必須要加強糧食和其他食品的供給,在數量上一定要滿足我國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需求。綠色農業作為一種符合農業發展方向的新型生產模式,它具有生產力高的特點,我國雖然是資源大國,但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我們應該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途徑來增加農產品的生產,這也就是綠色農業的基本理念。為了實現人體健康的目標,在質量上要嚴把關。生態安全就是要實現生態平衡,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而犧牲了生態環境,徹底消滅農業的“生態赤字”。“綠色農業”就是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前提下,使糧食和食品生產的全過程實現零公害、零污染、零廢棄物,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形成農業經濟的良性循環。

2.2 發展“綠色農業”可以提高國際競爭力

我國已經進入WTO,在WTO框架下的農產品貿易,各種綠色壁壘花樣百出,因此,綠色農業的提出是我們進行國際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徑,只有建立與國際質量標準接軌的綠色農產品質量管理體系才是我們的出路,與此同時,要大量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綠色農業的成功經驗,這樣我國農業才能在國際農業舞臺展現光彩。近幾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工作,確保上市農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標準,大大增強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2.3 發展“綠色農業”有利于農民增收

為了促進農民增收,就要發展農村經濟,發展現代農業,而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是以綠色農業為前提,不能是用資源與環境換取的“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就是要通過延長農業的產業鏈,不僅僅是生產初級產品,而是要通過附加值增加產值,即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化經營,在此過程中可以增加效益,同時能夠吸納農業勞動力,增加農民非農收入。發展綠色農業為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化經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興辦綠色農業加工企業、建設綠色農業生產基地、建立綠色農業物流體系等可以大幅度提高農產品深加工的附加值和農產品商品轉化率,從而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4 發展“綠色農業”有利于新農村建設

“綠色農業”主要突出“綠色”,即“綠色”生產模式和“綠色”的消費觀念,用現念引導農民,用現代文明影響農民,培育了農民的公共道德意識、人際關系意識、公共衛生意識、公共生活意識,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提高了勞動力素質和民主意識,建立和完善了民主決策群眾監督的機制;培養了知識型農民、技能型農民、管理型農民。這些也就是新農村建設的目的之一,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而是希望整個農村的全方位提升,因此,人員素質的提高就尤為重要。

3 如何發展綠色農業

3.1 提高人們意識

通過各種宣傳辦法,大力提高人們發展綠色農業的意識,創造一個“綠色”社會環境。在我國,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還不夠,其中不乏一些領導者、管理者、生產者和消費者,甚者一些技術人員。因此,我們不能一味的進行物質生產,而更應該提倡精神文明,提高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

3.2 抓好全程質量控制和科學生產

綠色農業必須抓好全程質量控制工作,主要有:產地的環境條件,包括加工產地的環境;產品,初級產品和最終的加工產品;整個生產過程;生產投入品、產品包裝、運輸和銷售的監控;生產過程中的和終端的副產品、廢棄物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的再利用。

3.3 組建農村科技服務站網

篇(4)

[關鍵詞]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建議

隨著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呼蘭區立足做大做強城郊型農業,積極發展以要素投入集約化、資源配置市場化、生產手段科技化、產業經營一體化為主要特征的現代農業,注重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一、呼蘭區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呼蘭是哈爾濱市農村比重較大的區,轄3鄉10鎮4個街道辦事處168個行政村,其中農業人口46.2萬,有耕地213.7萬畝、水域37萬畝、草原21.3萬畝、林地42萬畝。2009年,全區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 6 778元。目前,呼蘭區農業的種植結構逐步優化,特色產業初具規模,龍頭企業迅速壯大。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業的科技含量明顯提高,農村體制機制實現了突破創新。

(一)農業種植結構逐步優化,特色產業初具規模,龍頭企業迅速壯大

呼蘭區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種植結構。通過政策牽動、項目拉動、科技推動,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產業,全區所有糧田已通過無公害產地認證,以培育寒地現代農業為目標,發展優質糧100萬畝,其中綠色玉米原料基地50萬畝,優質水稻24萬畝。特色種植面積增加2萬畝。

呼蘭區發展高效特色產業,全區蔬菜、苗木花卉、“兩瓜”等特色作物達34.5萬畝。建成雙井鎮護路村休閑農業項目,松花江森林公園、呼蘭河口濕地、腰堡生態漁港、團山風景區等大型農業旅游項目進入招商階段,發展小型農家樂項目70處,旅游農業開發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綠色食品產業從零起步加速發展,綠標認證達245個。50萬畝綠色玉米原料基地建設通過國家驗收。

目前,呼蘭區積極實施龍頭牽動戰略,全區發展農副產品加工規模企業58家,逐步形成了奶牛、肉雞、苗木花卉等較大的龍型經濟框架,農副產品加工轉化率突破達到51%,產業化涉及農戶達9.5萬戶,占全區總農戶的90%。

(二)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業科技含量明顯提高,體制機制實現突破創新

呼蘭區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新上農村公路390.8公里,自來水工程25處,沼氣池514個。改造農村泥草房21萬平方米,建設綜合活動室9個,休閑廣場11個,圖書室13個。落實9處太陽能路燈應用試點。90%以上的行政村達到村容整潔的目標,沿路村屯實現凈化、綠化、美化。

去年,各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示范基地和專家大院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200多項(套),實驗水稻無土栽培育秧技術4 000畝,被譽為水稻生產的一次革命。小機構的農業科技創新同樣異彩紛呈。農民自主組建的雙井農業實用技術研究所,通過外聘大院大所的專家開展農業技術創新,內聯區內農民專業合作社轉化科研成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農業創新產業化。其中寒地吊蔓香瓜技術屬國內首創,目前正在進行推廣,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呼蘭區推行集體經濟“三資”委托制,農村財務政務管理進一步規范。組建了農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搭建了“三農”發展新平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25個,已成為呼蘭農業的一大特色。以此為牽動,全年共流轉土地33.4萬畝,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由于農民分工分業不斷細化,傳統意義上的農民日漸減少,農業發展呈現出向現代農業跨越邁進的新特點。

二、呼蘭區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呼蘭區在改善農業條件,提高農業的產業層次上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用現代農業的要求來衡量,還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農業基礎設施落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仍然不強。農業的結構不盡合理。農業的集約化、標準化程度不高。龍頭企業偏少,融資渠道狹窄。農村勞動力素質不高。農業的科技推廣體系不健全。

三、對加快呼蘭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議

發展現代農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呼蘭區的農業經濟目前仍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起步階段,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經過長期而艱苦的努力。目前呼蘭區發展現代農業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努力實現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圍繞改變呼蘭區“靠天吃飯”的農業現狀,把改善農業基礎條件作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措施,抓住國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增加各種專項補貼的有利時機,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項目資金的聚集效應,為現代農業發展集中突破提供物質保證,形成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提升農業科學化程度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農業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把現代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當前,呼蘭區應以發展“高產、高效、優質、安全”農業為目標,加快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提高農業的產出率。把加快設施農業、節水農業、生態農業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主要內容,采取項目支撐、典型帶動、院地合作、承包經營等有效方式,引入先進的投資和經營管理機制,結合農村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苗木花卉、蔬菜、畜牧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為農民講授科技知識,傳遞農業信息,促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著眼于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指導農民按照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強化農業的商標意識,對于頗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如呼蘭大蔥、呼蘭韭菜等,要壯大規模,進一步提高知名度,擴大市場占有率。通過發展拳頭產業和拳頭產品,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三)加快新型農民培訓,提升農業組織化程度

篇(5)

1.1綠色食品的問題

現代社會經濟主導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但是在發展綠色食品過程中,沒有一定的保護措施,生產出來的綠色食品沒有一定的安全和質量上的保證,在生產綠色食品管理中缺乏一定的監管力度,嚴重影響了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雖然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能夠促進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但是在現代的社會中,由于對市場體系不夠完善,在我國的許多企業中,都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識,企業在綠色食品產業中濫用綠色食品的標志,假冒綠色食品,不僅對人們的身體有著一定的影響,而且還不利于本企業經濟的發展,還對農村生態環境有著一定的影響,阻礙了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由于現代社會經濟主導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中,綠色食品數量較少、產業結構的不合理、規模比較小、產品較為單一,沒有辦法滿足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需求。

1.2生產綠色食品成本過高

在現代的經濟社會中,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但是在發展綠色食品產業過程中,由于綠色食品的生產成本過高,嚴重阻礙了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要想生產綠色食品,就必須要有過硬的生產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綠色食品不使用農業化肥,對土壤、氣溫等各種要求比較嚴格。綠色食品的包裝,必須要進行單獨包裝,還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雖然發展了綠色食品產業,但是還要申報綠色食品產品的標志,在申報過程中,需要花費過多的費用,就會造成了發展綠色食品過程中成本過高的問題。

2綠色食品產業促進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基礎,要想有效促進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

2.1促進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綠色食品產業就是在無污染的區域內,利用一定的自然資源,生產出無污染的安全綠色食品。在綠色食品生產的過程中,對農村生態環境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如今社會發展中,綠色食品產業是一種有著非常大發展前景的新型產業。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夠滿足現當代消費者的需求,而且還符合農業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國的農業發展,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是趨勢。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還能由傳統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通過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能夠有效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還能推動農業結構的調整,最終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優化,所以,在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生產出來的綠色食品肯定是安全無公害的,能夠符合消費者的需要。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技術。在生產綠色食品過程中,由于對生產技術有著一定的要求,必須充分利用現代的先進技術,對生態環境和安全進行嚴格的控制,促進了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才能促進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2.2加強綠色食品監管力度

在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過程中,要通過一定的手段來加強綠色食品監管力度,促進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綠色食品能夠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且還能通過綠色食品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在生產綠色食品過程中,對全過程進行全程監控,能夠使得綠色食品的質量達到標準。只有綠色食品質量達到了一定的標準,才能促進綠色食品產業,進而推動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2.3加強政府的調控

在發展綠色食品產業過程中,為了能夠促進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政府必須要加大力度進行宏觀調控。生產綠色食品過程中,要保護生態環境,能夠有效維護生態平衡的發展。政府要建立環境保護機構,通過一定手段來加強環保管理,能夠把環保責任制與經濟相結合,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加大環保投資力度,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建立綠色基地,能夠保證綠色食品產業良好地發展。還要加強環保意識,政府通過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環保意識,引導消費者改變消費觀念,促進綠色食品消費。在進行宣傳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宣傳綠色食品的優點,還要對生態環境保護進行一定的宣傳,這樣不僅能保障消費者的身心健康,還能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2.4提高市場營銷力度

在現代社會中,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需要越來越高,大多數的綠色食品只能通過普通渠道進入市場。需要拓寬市場,建立專業化的綠色食品市場,能夠有效保證綠色食品流動的現代化建設,進而提高綠色食品的流通率,保障綠色食品的安全、質量等,同時還要杜絕假冒偽劣的綠色食品進入市場。通過開展電子商務,構建綠色食品網絡營銷平臺,能夠極大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進而能夠促進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3結語

篇(6)

中圖分類號: G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建設農業生態園的必要性

1.1 建設農業生態園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需要

隨著農業的發展和農村改革的深入,建設以科技為支撐的現代農業已成為“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主題,也是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建設此生態園可加快青海循化花卉、瓜果蔬菜、林果業、中藏藥材生產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花卉、瓜果蔬菜生產是高投入、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其栽培和繁育技術水平高。花卉、瓜果蔬菜產品是高新技術的物化,其本身具有承載與促進科技進步的作用;而林果業、中藏藥材生產是樹立循化地方特色的品牌,通過利用現代生態農業的高新技術,如種苗的繁育、科技產業孵化、精品生產等項目的實施,提高高效生態農業科技的進步,推動循化林果業、中藏藥材業的健康發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生態養殖結合生態鏈、食物鏈形成產業鏈,強調整體發展的協調、高效益以及能源的可循環利用。加快花卉、瓜果蔬菜栽培、林果業及中藏藥材業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是提高花卉、瓜果蔬菜栽培、林果業及中藏藥材業技術水平獲取高效益的關鍵。

1.2建設該生態園是豐富循化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

建設該農業生態園,將會為循化人民提供勞動康體、休閑娛樂的場所,同時為市場提供大量的優質花卉、瓜果蔬菜產品、中藏藥材資源、牛羊雞鴨等禽畜,對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原無公害農產品消費需求,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1.3建設該生態園是優化調整該區農業結構的需要

在種植業中,花卉、瓜果蔬菜及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藏藥材是經濟效益很高的高效產業,也是現代高效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瓜果蔬菜業、林果業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新興產業,中藏藥材種植業又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種寶貴資源,牛羊雞鴨等禽畜又是青藏高原另一種特色養殖,高原無公害農產品市場消費潛力很大,前景廣闊。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依據人多地少的國情,對農業產業結構實施前瞻性戰略調整,大力發展現代化產業,是加快農業增長方式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提高農業整體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又有各具特色的農業生態區,集約化規模發展無污染農產品具有資源環境條件優勢。因此,該生態園的建設,是對當地農產品生產的資源環境優勢有機結合,對促進項目區結構優化,加快特色農業產業優質高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將發揮重要的示范與帶動作用。

1.4該農業生態園建設是發揮區域優勢,培育無公害農產品優勢特色產業的需要

循化位于我國西北地區,生態園區屬半干旱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溫差大,且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同時該區域緊鄰循化縣城,城市化水平高,經濟較發達,花卉、瓜果蔬菜、中藏藥材、牛羊雞鴨等禽畜無公害農產品等的消費需求潛力大,尤其是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中藏藥材國內國外發展前景廣,發展此特色農產品產業具有優越的資源環境條件與市場優勢。因此,建設該農業生態園,發揮當地農業區域優勢,促進花卉、瓜果蔬菜、中藏藥材產業優質高效發展,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和農業經濟增長點的需要。

1.5建設該生態園是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進程的需要

在我國農業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與發展,實現了農產品供需平衡,又面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農民增收致富和國際農產品市場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下,用現代物質與技術裝備農業,進一步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集約化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促進農業生產方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提高資源利用率和農業科技含量,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徑。特別是在社會經濟條件好的地區,率先建設集約化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實行產銷一體化經營,對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進程更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 規劃性質本生態園既為產業規劃,以生態經濟學原理,將具有不同生物學特征的花卉、瓜果蔬菜、林果樹及中藏藥材等品種結合起來,搭配生態養殖,采用立體經營的模式,提高土地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為來本地區旅游的游客提供生態游覽和郊野觀光等活動,吸引游客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以達到保護生態環境、陶冶游客情操、發展當地經濟為目的的一種特殊的旅游活動。

三、 規劃目標

歷史上的青海循化及生態園周邊地區,曾是土地平衍、清流縱橫、山林環繞,是得天獨厚的好地方,現在的循化主要以經營農業、畜牧業及園林業為主,將循化農業生態觀光園規劃設計為具有前瞻性、可持續性、可操作性的特色鮮明的農業生態觀光園。不僅可以促進循化縣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縣域經濟的發展。同時,為了適應生態旅游市場的發展,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為游人提供一處環境優雅、遠離喧嘩的田園度假勝地。

四、市場定位

通過規劃及實施,使生態園成為集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生態農業示范、生態產品生產、生態房產開發于一體,具有高水平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園區。本園將推出四大生態產品:

4.1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包括生態觀光(生態景觀觀光、生態農業觀光、生態技術觀光);休閑度假(營造生態旅館,配套生態保健、生態療養等設施);生態餐飲(全部提供綠色食品,瓜果可以自己采摘);科普教育(生態知識、生物科學、自然保護、花卉文化等);娛樂逗趣(動物馴化逗趣)。

4.2生態農業示范和產業化:通過運用生態系統、持續經營、物質循化、食物鏈、立體種養等理論和技術,形成各種優化的生態農業模式,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和技術指導,在此基礎上,申辦國家和地方的科研和成果推廣項目,組織農民進行規模化生產,并進行收購、深加工和銷售,提高附加值。

4.3生態產品生產:包括園林苗木花卉、瓜果蔬菜、特色禽畜和中藏藥材等綠色產品的生產。生態產品生產主要分兩類一類是結合生態農業示范,形成本園的拳頭產品;另一類是結合旅游和生態餐飲,形成本園的特色。

青海循化縣田園風光已成為旅游業的一大熱點。興建此生態園將成為青海循化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的示范樣板。提高了當地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用本園特有的田園風光特色來吸引游客,將其建設成一個高水平、高效益的旅游為主業的園區,促進了青海旅游市場的快速開發。

參考文獻:

[1]朱禎.走向21世紀的植物分子生物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21

[2]姚時章.城市綠化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OO0

篇(7)

1.1休閑農業的發展歷程

在經歷萌芽起步、初步發展、較快發展和規范提高4個階段的同時,休閑農業在發展、經營主體、空間布局、經營規模、休閑功能5個方面正在發生著重大轉變。一是在發展上,從農民自發發展,向各級政府規劃引導轉變;二是從休閑功能上看,從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摘農家果的單純方式,向回歸自然、認識農業、怡情生活等方向轉變;三是從空間布局上看,從最初的景區周邊和個別城邊郊區,向更多的適宜發展區域轉變;四是從經營規模上看,由零星分散狀態,向園區和集群發展轉變;五是從經營主體上看,從以農戶經營為主,向農民合作組織經營、社會資本共同投資經營發展轉變。

1.2休閑農業是適應時展的產物

休閑農業是適應國內外農業發展趨勢的新產物,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發展形態和新興農業產業,休閑農業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新農村建設為主要目標,融合生產、生活和生態,把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緊密連結為一體。作為一種農業經營方式,休閑農業匯集生產經營、農村文化及農村、農民生活習俗等,經過科學規劃、開發,提供休閑觀光、度假體驗、娛樂健身、教育培訓、推廣示范等多種服務,集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服務業為一體,橫跨一、二、三產業。

1.3休閑農業使人類更加親近自然

休閑農業以田園風光、農村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為主題,結合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休閑農業利用田園風光、農村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科技示范園區等,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現代農業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現狀,把高效農業和現代農業特征相結合,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親近自然、回歸自然、陶冶情趣、休閑娛樂的機會。

1.4休閑農業的經營模式

隨著科技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農事活動與旅游相結合的農業發展形式。為想了解農業、熟悉農村,傾心于回歸自然和原生態,渴望在節假日到郊外觀光、旅游、度假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和服務。休閑農業以農業為基礎,利用農業、農村資源,融合農業科學技術和現代農業設施,讓顧客從事農耕、收獲、采摘、垂釣、飼養等活動,享受回歸自然的樂趣。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傳統休閑農業、都市型休閑農業、科技型休閑農業、奇異型休閑農業等多種休閑農業經營模式隨之產生。

2發展休閑農業的作用

2007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農業不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功能。建設現代農業,必須注重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休閑農業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一種方式,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休閑農業對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優化調整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助推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擴大內需以及統籌城鄉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極大地促進了我國“三農”建設和城鄉建設的步伐。

2.1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休閑農業的興起和發展,推動了郊區農業向都市農業方向轉型,發展休閑農業,可以打造出一批園林生態型、垂釣休閑型、農村風景旅游型、歷史人文景觀型、特色餐飲休閑型、科技園區型休閑旅游農業產業,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在發展休閑農業的進程中,帶動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以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為重點的科技服務體系,進而促進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和新品種推廣,提高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2.2優化調整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

休閑農業能吸引大批不同投資模式的投資者,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化。除了有企業家直接投資的模式外,還有村(鄉)鎮集體或農民廣泛參與和城市職工下鄉興辦的方式。從經營主體上看,從以農戶經營為主,向農民合作組織經營、社會企業家共同投資經營發展。近年來,一些上規模、上檔次的休閑農業園區,都是一些企業家投資興建的,他們將把城市的資本、技術、管理和發展理念帶入農業、農村,大大提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水平。

2.3致富農民的朝陽產業

休閑農業源于農業,建在農村,惠及農民,融通城鄉,服務社會,發展休閑農業是一舉多得、利國利民的事業。休閑農業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據研究測算,休閑農業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就能帶動5個農村人口就業,一個年接待10萬人次的休閑農莊,可實現營業收入1000萬元,直接和間接安置300名農民就業,可帶動1000戶農民家庭增收。休閑農業的產業拉動比例為1∶4,促進了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手工藝品生產、旅游用品和紀念品開發以及商貿、運輸等產業的發展。

2.4可利用整合資源并擴大內需和統籌城鄉發展

休閑農業能對土地、生態、勞力、資金等要素進行有效整合,做到生產與生態和諧、人與環境和諧、資源的長效和循環利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它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向農村、親近自然、體味田園之樂的機會,使城市居民加深了對農業、農村、農民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城市的生活方式、服務意識、文化觀念和市場信息源源不斷向農村滲透,進一步推動了城鄉的相互交融和城鄉一體化進程。顧客以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先進理念、進步的生活方式,影響當地農民,使農民的思想觀念得到更新,縮小了學習和接受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距離,既豐富了農民的物質生活,也豐富了農民的精神生活,促進了一代新型農民健康成長。

2.5促進村容村貌改觀和新農村建設

休閑農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村級經濟的發展,增強了村級組織的經濟實力,使之有財力投入到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中去,實施“三改”(改廁、改圈、改垃圾堆放)、“三通”(通路、通水、通電訊)、“三化”(綠化、美化、生態化)工程,改變了農村“臟、亂、差”,將原先的“窮山惡水”變成現在的“山清水秀”,優美的環境又吸引更多顧客,推動了休閑農業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實現了良性循環。

3發展休閑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有“植物王國”之稱的云南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豐富多樣的物產資源,是25個少數民族聚集之地,屬農業欠發達省區,但近年由于旅游業或特色農業飛速發展,帶動休閑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當前,休閑農業的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3.1缺乏統一規劃

由于投資者對休閑農業認識不到位,缺乏周密的市場論證和發展規劃,造成投資決策的隨意性和開發的盲目性,除了有特殊風景或人文風貌的,休閑農業開發模式基本相同。園區大多缺乏整體規劃,規模比較小,整體建設水平比較低,布局不夠合理,設施配套不齊,服務功能缺乏創新,主要是以觀光型、娛樂型、度假型3種為主,知識型、購物型、療養型很少。休閑農業設施簡陋、內容單調,只是釣魚、住宿、打牌、卡拉OK、體育運動項目等,呈現出低、小、散的特點,沒有樹立自己的品牌、特色,缺少名氣,生態、文化內涵也不高,消費范圍多數是本省居民,缺乏吸引力、知名度、影響力。

3.2缺乏管理人才

休閑農業經營管理不夠規范,機制不健全,經營者和管理者缺乏必要的培訓,全憑經驗和主觀思維判斷進行項目的建設和經營管理,組織能力及管理技能跟不上市場發展需求。園區內部的導引、休息、安全、衛生、消防、娛樂、餐飲等服務設施的開發與管理簡陋、不完善,專業化水平低,管理粗放、渙散,服務水平較低,缺少開發、經營、管理和公關的專業人才。

3.3缺乏科技含量

大多數休閑農業在經營活動中科技含量不高,僅限于傳統低層次經營層面上,農業資源要素配置單一,農業資源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糧、菜、花、果成熟期也過于集中,品種少、品質差,吸引力、影響力不大,顧客停留時間短,消費少,經營效益低下,創新和持續發展難以做到。

4休閑農業的發展前景及對策

4.1發展前景

“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已成為發展休閑農業的新要求。圍繞發展規劃、標準化管理、信息平臺、教育培訓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大力加強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引導和鼓勵行業協會和社會力量參與服務體系建設,這為休閑農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旅游業的飛速發展和國家對農業發展的重視,為休閑農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充分挖掘休閑農業的巨大潛力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休閑需求,將為休閑農業帶來無限的發展前景。

4.1.1各級黨委政府越來越重視休閑農業的發展

不少地方黨委政府不僅把發展休閑農業作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而且把它作為為城鄉居民創造文明健康的休閑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當成一項公共性、公益性的事業,出臺政策,加大扶持,引導其快速發展。

4.1.2國家大規模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休閑農業發展創造了條件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財政加大資金投入,主要用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的道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特別是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正在發生根本改變,為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4.1.3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從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來看,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居民的需求結構開始轉變。我國人均GDP的不斷上升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將帶動消費結構發生轉變,休閑消費無疑會成為其中的一大亮點,市場潛力巨大,這給休閑農業的發展帶來機遇。

4.1.4休假增多為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目前,我國除帶薪休假外,工薪階層每年享有的法定假日有100多天,這為城鄉居民增加休閑消費創造了重要條件。因此,要以科技為先導、產業作支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因地制宜地發展休閑農業,以此來適應人們日益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和休閑度假需求。

4.2發展對策

4.2.1提高認識,政府引導,政策扶持休閑農業是傳統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順應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新趨勢、新需求在功能上延伸的發展趨勢。發展休閑農業,要認清休閑農業是市場規律發展的必然,認識到休閑農業的重要意義,并以長遠的眼光看到發展休閑農業所能帶來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應。發展休閑農業在豐富城鄉居民休閑、游憩生活的同時,將潛在的農業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是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使農業向綠色、生態、多元化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傳播農業科技知識、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提高農業社會效益的重要措施,它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地方政府尤其是區(縣)鄉(鎮)兩級政府應該把發展休閑農業作為改善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變農村面貌的大事來抓,統籌規劃指導,充分發揮旅游、農業、土地、文化、交通等各部門的作用,分工負責,協調管理,并給以政策及資金扶持,為本地農業旅游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满少妇呻吟高潮经历|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av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三级高清在线观看播放|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色|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偷偷要偷偷鲁影院| 国产成人av|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乱码午夜-极国产极内射| 亚洲av一二三四区四色婷婷 |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免费大黄网站| 少妇人妻系列1~100| 福利100合集 在线播放| a人片在线观看苍苍影院|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狠狠色色综合网站|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国产高清-国产av|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毛片毛片大全aaaa| 野花社区在线视频最新|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国产一二三四区中|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丰满大爆乳波霸奶水多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欧洲lv尺码大精品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