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非遺傳承人的責任與使命
時間:2024-01-02 10:35: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非遺傳承人的責任與使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類;高職教育;創新;改革;研究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述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民間性、民族性、傳承性、地域性等特點,已有不少項目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1]。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的整理,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永久性的傳承下去,需要獲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并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藝術類院校針對本地非遺特意組織了挖掘、創新、傳承等活動。將優秀的民俗文化發揚下去,能夠促進國家的向前發展,將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來繼續流傳,其價值難以預估。
二、非遺傳承與創新中藝術類高職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質相互契合
藝術類高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讓他們更好的就業,成就自己的輝煌人生。學校除了培養學生就業能力以外,還要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社會責任感,指引他們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況下,藝術類高職院校會利用自身優勢,強調文化差異以及地域特色,組織個性化的實踐活動,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與地域特質相互契合,因此,不斷穿插在藝術類高職教育教學體系中、團體活動中,就能被學生接受,使其成為實力最強的傳承者。學生們了解了非遺文化,找到了與自己專業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可以進一步的促進非遺傳承與創新。
(二)融合先天教學條件
以前,藝術類高職教育中的課程設計偏專業化,新課程背景下,第二課堂、選修課程的開設,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疾煺n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發揚,這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最好途徑之一[2]。與專業課程、必修課程相比較,非遺傳承與創新中,應該針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補充,評價的方式進行轉變,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要比一味灌輸的效果好得多。學生們掌握了非遺技藝,通過實踐活動收集非遺素材,在不斷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審美水平,擁有藝術氣質,確保今后的發展更加順利。啟發了學生的自學意識,用非遺文化促進了教學效果的優化,專業教師不妨利用自身優勢,給予學生創作靈感,同時安排好教學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在文化繼承中求得發展,在努力創新中走向成功。
(三)獲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遺傳承屬于一種特殊的藝術表達形式,而非遺文化則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流傳下來的稱為藝術技能的東西。保護區域性非遺,地方政府必須發揮重要作用。藝術類高職院校推廣非遺文化的過程中,可以加入工藝類非遺的教學內容,或者說,建立專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體系,確立創新的目標,促進學生廣泛就業。風土人情類的非遺文化,還能帶動地區經濟的平穩增長,地方政府足夠重視它,并且起到關鍵性作用,那么,藝術類高職教育中非遺傳承與創新就會變得更加簡單,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繼而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計劃。
三、非遺傳承與創新中藝術類高職教育改革的建議
(一)充分發揮創新作用
藝術類高職教育階段,是傳播文化、傳授技能的關鍵時期,教師們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學術造詣,在實踐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滿足他們更多的學習需求,從而開拓創新空間,體現創新教育的存在價值。
(二)培養大批人物主體
高職學生就是非遺文化絕佳的傳承主體。這是因為,高職學生思想非常活潑,基本都是擁有創新意識的杰出青少年,他們對傳統文化、民間藝術、手工工藝有很濃郁的學習興趣,所以,只要教師提供機會,學生就敢自主創新[3]。另外,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都接受過好的專業化教育,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他們本身具備較強的領悟能力,會持續引導他們創新,并且收到意外驚喜。教師可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場所,讓學生參與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不受利益約束,他們能將全部精力都投放在非遺文化的保護中。傾向于區域性非遺文化的交流學習,促進了非遺文化研究工作的有序推進,在深入中,學生發揮創新作用,主動承擔歷史使命,在不久的將來,藝術類高職教育一定可以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2-0201-01
興化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文薈萃,文化積淀深厚,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關于開展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與保護的有關精神,全面開展“非遺”普查工作,共發掘1000多個“非遺”保護項目,其中有94項列入我市“非遺”保護名錄,有22項列入泰州市“非遺”保護名錄,有8項列入江蘇省“非遺”保護名錄,有2項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2009年我市在修繕一新的省級文保單位成家大司馬府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為“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筆者經過調查,有些“非遺”項目能否有效的傳承下去仍然存在不容樂觀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些“非遺”項目無市場環境,難以生存,更談不上有誰來傳承了,這是“非遺”項目保護一個突出的問題。一些傳統的生活生產用品,有的早就退了歷史的舞臺,有的即將退出歷史的舞臺。比如過去人們下雨天常用的蓑衣和釘鞋,幾十年前還能到處可見,但隨著新的防雨用品的問世和流行,這些物品就被時代淘汰了,其編織技藝和制作技藝也就越來越被人們遺忘了,目前這兩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雖然還在,但已經沒有傳承下去的可能了。還有彈棉花、興化鑼鼓書等,目前還有一些市場,也將面臨繼續生存下去可能的,所以傳承很難。
2、有些“非遺”項目技術難度大,經濟效益不高,沒有人愿意來傳承。過去,能夠掌握一定的“非遺”項目技藝的人,如果社會上又比較需要的,就能過上比一般的勞動者稍好一點的日子。但由于時代的變遷,有些“非遺”項目已經今非夕比。比如興化的徐氏提線木偶,當時,每到一地都是場場暴滿,社會和經濟效益十分明顯,在蘇北地區都影響頗大?,F在傳承人已有八十多歲高年且中風臥床,而制作技藝和表演技藝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想傳承幾乎不可能了。還有興化的錫器制作工藝,是泰州市“非遺”項目,雖說我市有錫匠會,人數眾多,每年都有聚會活動,但大都是老人,具有代表性的傳承人陳連富算是最年輕的,四十多歲,年富力強,也是技藝最好的,但至今也沒有一個徒弟跟他,他曾無不擔心地說,我可能是興化最后一個錫匠了。
3、有些“非遺”項目被挖掘出來了,但傳承人只是一個招牌,早已不從事這個行業。比如興化“藥膳八珍糕”是傳統技藝類的“非遺”項目,是清代末年在興化研制成功的特色地方食品,曾經銷售到海內外,尤其在江蘇、浙江、河南、江西、湖南、四川和港、澳、臺等倍受歡迎,過去在興化食品小吃中很在名氣,但傳承人早不從事這個行業,談不上傳承和發揚光大了。
4、有些“非遺”項目已經失傳,所謂傳人只是其后人,并沒有真正傳承下來。比如興化“通草剪貼中國畫”是興化籍畫家魏鄭卿創立的一新畫種,在當時很有影響,其作品流傳于海內外??上亨嵡湎壬?966年就去世,現在的傳承人是其后人,遠達不到其水平,更談不上傳承下去了。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要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弘揚、傳承下去,還有大量的后續工作要做,不僅僅停留在名錄上,需要全社會多方面給予扶持,筆者認為當前主要要著手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對已設立的“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要設立資格審核制,確保傳承人真正具有代表性和傳承性。要加強對傳承人的教育和引導,努力提高傳承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加快完善非遺保護體系,讓非遺保護有堅強政策保障,政府要盡快設立“非遺”傳承人補貼制度和傳承獎勵制度。通過建立傳承經費保障機制,加強對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鼓勵傳承項目的保護和發展,是“非遺”的“活態保護”的有效辦法。還要對生活困難的沒有保障的傳承人建立生活保障制度,比如為他們辦理養老、醫療等保險,為“非遺”傳承人提供社會保障,增強非遺傳承人的積極性,這樣“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才有可能。
3、黨委、政府要加大對非遺傳承人的培養力度,加強對“非遺”傳承人的培養,對一些依靠口頭和行為傳承的民間文學、傳統技藝等瀕臨失傳的項目要重點加強保護,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傳承人的培養工作。
4、建立民間非遺保護協會、組建民間非遺表演劇團等方式,形成保護、傳承非遺的合力,積極探索“非遺”項目保護和發展文化產業相結合的新路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非遺”項目傳承下去,真正做到后繼有人,發揚光大。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力資本投資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08-0000-01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世代相傳的文化瑰寶,更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源泉,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關注非遺保護工作中的人力資本投資并充分利用,必將極大促進“文化強國”的實現。
一、非遺的概念及其保護的意義
“非遺”是相對于有形的物質文化而言的,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主要包括: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傳統體育和游藝及廟會等六大類;綜合性強、種類繁多、個性復雜。
“非遺”保護的意義。首先,非遺在民眾生活中以活態的、現實的、不斷運動的方式體現、發揚和傳承,非遺的保護,可豐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文化生活、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其次,文化是其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力的體現,非遺保護,是多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識的喚醒和強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源泉。再次,非遺保護也是對國家民族獨立的維護。國家民族在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獨特民族精神和民族傳統,是區別本民族與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是民族和國家重要的文化積淀和精神遺產,體現著國家和民族深沉的凝聚力。
二、對人力資本投資概念的理解
人力資本投資,可以從多角度加以理解。首先,從投資形式看,包括教育投資、培訓投資、勞動力流動投資、衛生保健投資、“干中學”投資等幾種方式;其次,從投資主體看,包括國家和政府的投資、企業和各類單位組織的投資、家庭和勞動者自身的投資;再次,從投資收益看,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具有比物質資本投資更高的收益率,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表現為勞動者自身的教育水平、思想素質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全面發展,人的生活質量、社會經濟地位的提高、社會物質財富增加、推動科技創新、提高國家綜合實力、推進社會精神文明進步等等??傊?,凡是能有利于增加人的資源而影響未來收入的各種活動,有利于提高人力資本利用率的各種費用和行為都屬于人力資本投資的范疇。
三、加大非遺保護工作的人力資本投資力度,推進非遺傳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非物質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先民的勞動智慧和中華民族漫長歷史進程,但由于科技進步、觀念改變、自然村落消失等種種原因,其消亡速度驚人。我國現實的非遺保護工作與實際的需要還有很大差距,亟須從以下方面加大非遺保護工作的人力資本投資力度:
(一)加大正規教育方面政府人力資本投資,增強全民對非遺保護的教育認知,培養高質量的勞動力資源。
首先,組織相關專家編寫教材,逐步將承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民間故事等藝術形式更多的以動畫片、漫畫、白話文、文言文等一系列形式列入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教學內容,使孩童從小就能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加深對祖國人文歷史、氣候地形變遷、自然科學等的認知,使人類的精神財富得意保存、延續、發展,同時豐富強化受教育者的高尚情趣和良好性格,發展智力和能力,激發熱愛歷史文化、建設國家的壯志豪情。
其次,在高校的逐步建立健全非遺保護工作的專業性學術梯隊,培養高質量的非遺保護的勞動力資源。非遺保護是長期而復雜的工作,非遺涉及學科廣泛,對人才的專業知識和素質要求較高,在資料整合和理論研究方面需要科研工作的長期積累和沉淀,培養結構合理的專業性非遺研究人員梯隊,除了要有經驗豐富專家的介入和幫助,還要注重后繼人才的培養和提高,從經濟角度看,即為提高非遺保護的人力資本存量。
(二)加大在職人員專門培訓的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完善人力資本培訓激勵機制。
非遺保護的國家和地區的各級相關組織和單位,在“以人為本”的培訓理念下,要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工作人員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非遺保護的特點和需求,匯集并有效分析培訓所需信息,從而確定培訓目標、計劃、類型,選派優秀教師,并在培訓過程中及時收集對培訓的意見,采納合理化建議,以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同時,完善人力資本培訓激勵機制。一方面將培訓作為考核內容的一部分,在職稱、崗位、薪酬等方面把是否經過培訓以及培訓結果作為重要的參考條件,以期增加工作人員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增強培訓效果;另一方面將培訓本身作為一種激勵手段,讓工作人員認識到,組織愿意為工作成績好、發展潛力大的人提供培訓機會,讓工作人員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通過有組織、分步驟地培訓,使之對非遺保護的愿景和目標有切實感受,有強烈的使命感、認同感、責任感,感受非遺保護的成就。
(三)加大對代表性非遺項目和具體藝人的人力資本投資,使技藝能夠傳承。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和具體藝人的人力資本投入,建立非遺保護專項基金,專款專用。民間藝人承載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精髓,大多數是在“干中學”中投資了大量是時間、精力、勞動,甚至金錢,才成長起來的不可多得的非遺專業人才,保護好民間藝人才是保護非遺的根脈。在人才優先、以人為本、尊重人才、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理念,引導民間藝人走進高校傳教、收徒傳授,在各方面提供必要支持,使蘊藏的人力資本發揮出價值,使技藝能夠傳承。
參考文獻:
[1]韓樹杰.以人力資本投資推動發展方式轉變[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技藝 人文危機 教育
中圖分類號:J5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009-03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際工作中,由于搶救性為主導保護原則的影響,對非遺的技藝形態以及傳承狀況關注較多,而對技藝的人文因素關注相對較少。但是,這并不影響人文成為傳統技藝的重要文化構成,它是非遺的文化精神;是非遺“活”的價值;是傳統藝人倫理道德的光輝;是非遺文化性的彰顯。所以,從文化的精神價值角度而言,對傳統技藝中的人文因素應該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對當下存續的人文危機,應該深入地思考與研究。
一、傳統技藝的人文危機
(一)傳統技藝的“人文”形態
關于“人文”,我們首先就會想到“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核心主題是人的潛能與創造力。但人文主義其概念的歸屬是一種思潮,或者說是對人的存在的關注,屬于一種世界觀,主張一切以人為本,反對絕對的“神權”,提倡人性的可貴和重要性。它的意義與“人文”非常的相近,但“人文”的范疇卻更加的廣泛,《辭?!分惺沁@樣解釋“人文”的:
① 舊指詩書禮樂等?!兑?賁》:“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② 指人事。《后漢書?公孫瓚傳論》:“舍諸天運,征乎人文”。人文,是人類社會中的諸多文化現象的總稱,和自然物質世界相對,其中就包含了人文主義的范疇,而“詩書禮樂”恰恰是人文的一種表現形式,都是人類社會所獨有的,人類所獨家掌握的。人文的范疇大體包括了法律、教育、道德、倫理、哲學、美學等一切人類的文化現象,無論從人類社會的現實狀況,還是從定義范疇的邏輯角度而言,包含了人類所掌握的各種技藝為載體的人文形態,那么具體來說傳統技藝的人文形態是什么呢?
遼寧撫順鋦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振海,經常提到他的“八字箴言”――“縫補生命,修復藝術”,以及“三句規則”――“接活兒如同父母到,做活兒如撫養嬰兒,出活如同兒女行”,這是“醫、美、孝、愛、誠”的大愛;“同仁堂”藥店的對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百年傳承的“訓條”保證了產品品質百年不衰;“江南藥王”胡慶余堂,始終堅持“戒欺”和“真不二價”,為古往今來的消費者提供信譽上的原則保障;臺灣響仁和鼓傳承人王錫坤,堅持精益求精,細心打磨木質鼓身,即便是鼓皮遮蓋之處也絕不怠慢;故宮博物院鐘表修復技藝傳承人王津師傅,幾十年如一日面對無限重復的文物修復工作,克服內在焦慮;臺灣優人神鼓的阿丹師傅,堅持帶領隊員每天靜坐三個小時,禪藝雙修。
以上所提到的遠遠不能涵蓋傳統技藝的人文因素,諸如做工原則,經營信條,傳承規則,職業道德,心理狀態,文化特質,倫理規范,等等。人文的延續,是非遺技藝的重要文化構成,這是傳統技藝的精神所在,是現代社會提倡的“匠人”精神最為質樸而現實的形態,滲透著工匠的智慧,穩定的職業心理,高尚的人格修養,執拗的性格,規范的道德倫理,等等,正因為有它們的存在,非遺傳統技藝才會有文化的“味道”,文化的規格,文化的尊嚴。
(二)傳統技藝人文危機的表現形態
傳統技藝的人文危機具有多樣性,主要表現為:文化的無知,缺乏繼承者,無視藝人的社會地位與尊嚴,倫理道德的沒落。
1.文化的無知
文化的無知主要表現為兩種,一種是傳承人對自身技藝的文化內里、精神意志領會有限,將注意力更多地關注到純技藝層面,可以說“學手藝賺錢”或是類似的功利性心理普遍存在。一種則是消費大眾對技藝的無知,這主要源于一方面是大眾對傳統技藝產品的消費較少,另一方面快餐化的使用功能至上的消費心理的影響,使大眾對傳統技藝的產品和相關文化關注較少。
2.缺乏繼承者
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必須依賴物質形態的承載,核心是人對于技藝的掌握,幾乎所有的傳統技藝都面臨著后繼乏人的現實,有的無人求學,有的后繼之人難擔大任,有的傳承者健康堪憂無法傳藝,有的則是人已去藝已絕,還有的技藝是獨門絕學其他人幾乎無法掌握。不管哪種情況,如果技藝不能得到有效的傳承,那么背后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就難以發揚光大。
3.無視藝人的社會地位與尊嚴
由于傳統技藝在大眾消費中的比重減少,使大眾對傳統技藝的生活依賴降低,從而導致對傳統技藝消費心理的弱化和轉移,進而對藝人的關注減少,藝人在社會生活中被邊緣化。在以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為評判成功標準的當下,部分手藝人的經濟基礎貧弱,生存狀況拮據,更加劇了手藝人社會地位堪憂的現狀,這種危機其內里依然反映出社會對傳統技藝及其背后的文化現象和文化形態的忽視。
電影《剃頭匠》中就真實反映了現實傳統剃頭匠人的狀況,其中老剃頭匠到新城區老主顧兒子家里,就遭到了其兒媳的嫌棄。電影《百鳥朝鳳》中的吹打藝人在婚禮上受到雇主的輕視,雖工錢不少但輕視藝人的技藝、職業操守和人格尊嚴。山西已故世界級剪紙大師庫淑蘭,一生貧困,貧病交加,這和她色彩繽紛、充滿樂觀、洋溢童趣的剪紙作品形成了反差,也與眾多文化組織授予她的種種世界級最高榮譽不相符。
4.倫理道德的沒落
倫理道德的沒落主要表現為:(1)對于手藝傳承規矩的打破;(2)經濟利益與自身技藝堅守的矛盾;(3)傳統師徒關系的瓦解;(4)自身道德修養的缺失。
首先,傳統技藝的師承形態有多種,比如: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內外皆傳,等等。但總結起來基本就是技藝傳承的性別區分和是否血緣關系之間的傳承,現如今年輕一代觀念轉變,對傳統技藝的關注日減。無論哪種傳承形態都面臨少有人問津的窘境,這種代際關系的傳承對其文化的延續非常脆弱,很多技藝的傳承者大多面臨“人死藝絕”的境地。所以,目前傳承的緊迫與責任要遠大于傳承的對象選擇,很多傳承者就必須打破舊有的傳承規矩,然而對于堅守歷代師承規矩的傳統藝人來說,打破祖訓是對家族和祖師的背叛,他們需要承受內心巨大的譴責。
其次,在以經濟發展為先導的社會環境下,部分技藝由于是傳統古法或手工制作而具有耗時長、產量低、價格高的特點,而在市場競爭中缺乏優勢,所換取經濟價值有限,一些技藝承載者會尋求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改變原有的技藝,使得其原有技藝形態和內在精神被改變,降低了手藝的品質,破壞了文化的原真性。但面對現實生活需求,藝人的生活處境也不能被忽視,兩者之間產生了強烈的矛盾。
再次,傳統師徒之間所堅守的至高道德準則忠、孝、禮、義,在當下受到沖擊,以往“師徒如父子”的人文倫理越來越淡化,甚至在道德上出現了諸多問題,比如某位食品制作技藝的傳承人,身體重病之時,曾經的徒弟少有人前去探望,煢煢孑立,更妄談床前盡孝;某位傳統修造技藝的傳承人,在他的弟子中出現“欺師滅祖”的現象,技藝出于師門而否定師門和師徒關系,用學來的技術胡作非為,甚至還有的學藝者對師父進行誹謗和欺詐,可以說這種師徒關系的道德內里與情感內里已土崩瓦解。按照傳統,舊時的藝人在選擇技藝繼任者的時候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來對其弟子進行文化修養、道德品行上的考量,以確保技藝傳承無恙。而在當下,面對技藝的衰微和大多數藝人的年事已高,他們內心也希望盡快將技術傳承下去,但學藝者這種在人性和道德上的不確定性,也會增加技藝本身存續的不安全因素。
最后,有相當一部分的傳承人,雖然技藝精湛,身擔真傳,然而其自身對于這門技藝的人文內涵理解有限,喪失對技藝的傳承和呈現過程中的道德堅守與倫理把持,意志模糊、隨波逐流,缺乏傳統藝人的樸實精神特質,利用自己的技藝進行虛假夸大宣傳、謀取暴利。
二、人文危機的應對
傳統技藝人文危機的形態具有復雜性,其表現也存在于各個文化層面和社會意識層面,從傳承人的思想意識上來說應當樹立“堅守”的理念。堅守什么?堅守歷代傳承的技藝文化、技藝精神、技藝傳統、技藝的倫理道德、技藝的規矩;從現實的技術層面來說,筆者認為還是要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來應對危機,這就必須運用最強有力的傳播方式――教育,以教育為媒介和手段,具有穩定性、規模性、持久性,對文化受眾具有強制性作用。
(一)堅守
解決危機的根本還是在于技藝的自強,技藝自身相對穩定且完整的文化形態的存續,成為一切突破和創新的前提,因為只有存在,才可能被認識,才可能提出相應的方法。而此時堅持技藝的原真性形態和自我內部一切文化形態尤其是規矩的堅守,成為文化上、技術上、意識上的必然要求。而這些堅守,又構成了有別于現代技術的突出的文化精神樣式。
堅守,是藝人執拗的人文性格,是技藝自身的內壯之舉,這種堅守擺脫了世俗潮流的影響,克服了自身的內在焦慮和惰性心理,出離了只為利益和金錢“做活兒”的事業追求,使得藝人散發著樸實堅韌的人格魅力。鋦瓷技藝傳承人王振海常說“藝人要守住藝的傳承,守住藝的本真,守住人的德行”。那么如何堅守?根源還是在藝人的意識中。
首先,藝人應當具有“安貧樂道”的人生觀。這里不是指必須貧困才能從藝,而是指要以安貧樂道的精神來對待自己的手藝,出離物欲的束縛,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其次,藝人要明了當下自身在文化上的重要意義和地位,進入到現實文化存續的角色中來,清楚自己是傳統文化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增強對自身技的文化認同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尤其是被認定為傳承人的,更要意識到自身在文化傳承上的歷史重要性。
(二)充分發揮教育的傳播作用
這里所指的教育分為兩種,一是以法律規定的義務教育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從政府層面而言,發揮教育的作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實施保護的業務指南》和我國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中都有相關的要求和說明,要求教育部門要將優秀的文化遺產編入教材,加入學校的課程中。比如,2011年11月,香港慧因中學,就在正規的學校課程中開設了“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課程”,涉及八個訓練范圍,18個學科,課程周期為三年,由老師們自編教案、教材。通過三年的熏習,使學生對非遺項目及其相關的文化有了了解,這就已經達到了文化傳播的基礎性目的,完成了認知階段的任務。這種教育形式,可能在能否激發學生學習傳統非遺文化的興趣方面還有待商榷,但對于普及傳統技藝和培養樹立民族文化責任感十分有利。
二是以傳授技藝為主的教育方式,包括了文化普及型和專業技藝傳承型,前者比如“非遺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活動,以培養大眾傳統文化接受與傳統文化氛圍為主;后者主要指藝人的“收徒”傳藝行為,這是培養技藝傳承者的教育,也是核心形態的教育,更是最難把握的一個環節。傳承人在選擇繼任者的時候,除了在技藝上的考量以外,還應該盡可能地對學藝者進行傳統文化素養、道德人品上的考量,并在傳藝的過程中既要傳藝,也要將本門手藝的規矩、禮法、道德、倫理、文化、歷史等一并嚴格灌輸,務必形成穩定可靠的文化技藝心理。尤其是在倫理道德上,既關乎傳統技藝自身文化形態的原真性傳承,又涉及技藝傳播過程中所影響的大眾文化認同。進一步講就是文化安全問題。文化安全問題最需要道德和倫理的保駕護航。至少要傳承者學會遵從“祖訓”,學藝、學做人。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人文層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經濟的發展會越來越多地顯露出問題,而堅守傳統和發展現代特色的傳承教育是解決傳統技藝人文性危機問題的關鍵。堅守,提供的是技藝自身內壯的道路,教育是文化向外部環境輻射傳播的渠道,為內在“堅守”注入強大的現實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修訂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苑利,顧軍.非物質文化遺產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縮印本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343.
關鍵詞:國學;傳統文化;傳承;大學語文
一、國學與國學熱
“國學”,是中國五千年來各個民族共同積累的優秀中國文化的“學術”。在電視選秀火爆的時候,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讀《論語》、錢文忠講《三字經》等等研究、推介傳統文化的學者也以“超級學者”般的形象風行開來。與此同時,大學開辦國學院、國學講座,漢服熱、成人禮在學生群體中興起,CEO老總的國學培訓班廣為開講,就連小學生也開始再讀《三字經》、《百家姓》,這些都旨在向人們展示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哲學、科技等學識,推廣中國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知識,培養人們對國學的關注度,傳播中國優秀的社會價值觀等等。在當前,“國學熱”已經蔚為風尚。
二、大學語文教學與國學
眾所周知,傳承文化是學校教育的共同目標和任務,大學當然也不例外。而大學語文相對于其他各門學科,它在傳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最為突出也最為重要,它所傳播、傳授的文化具有極大的豐富性和廣泛性。那么,在當前的這樣一種“國學熱”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如更好地進行大學語文教學呢?這就要求我們回答好以下幾個問題:
1.為什么傳承?當代大學生,進入大學后都強調專業課學習,而忽視像大學語文這類人文性學科,他們學習的實用目的非常明確,學生個人在學習取向上功利色彩過于濃厚,忽視對自身思想文化修養和道德素質的培養。同時,面臨著社會生存壓力的日漸增大,學生們更關心的是抓緊時間去考五花八門的外語、計算機等技能證書,以求在未來的職業競爭中為自己增添砝碼,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使得他們鮮有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個人的道德文化修養。加之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文化對他們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些都使得不少大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真正精神內涵的了解和把握甚少。可以說,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雜含了中西方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其中以實用為目的的商業氣息,使得其缺乏深層次文化內涵。因此,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而在這一點上,大學語文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責任。讓大學生在大學語文的學習中,認識和把握隱于其背后的深層意識,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實質,從而對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有個更深入的了解,進而強化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深化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與體現現代精神的道德觀念相融合,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主流。但是,在市場經濟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下,目前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忽視社會公德和社會道德失范的現象。如果不能正確看待和及時處理這些問題,必然會對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最終形成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作為當代大學生,在接受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必須重新審視傳統文化道德教育的優勢作用,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發揚光大。這是傳承中華文明的迫切要求,也是當今大學生社會道德發展的需要。
2.傳承什么?當然,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所說的大學語文的“文化傳承”,并不是一味地承認傳統文化中都是好的東西,我們要原封不動地把它繼承下來。五千年泱泱大國孕育出的傳統文化,維系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是國家統一、人民團結的精神紐帶。但如同每一種民族文化都有它的兩重性一樣,中國文化同樣是精華與糟粕并存。正因為如此,它對于現代社會的作用和價值是雙重的。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我們要采取冷靜的分析態度,對傳統文化進行仔細、審慎地區分,不能用感情代替理性,以個人偏好代替客觀標準。符合時展要求,適合時展需要的傳統文化,我們便應當繼承,而對于那些傳統文化中糟粕的、落后的、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部分,慣常的做法是避而不談、違莫如深。其實,躲是躲不開的,還不如正視它、走近它、反觀它,反倒可使之作為反面教材,有催人警省,策人深思之效。我們可以“以史為鑒”,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制約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梢哉f,文化傳承和文化變遷是同時的、甚至是統一的過程。因此,文化傳承不是要用傳統文化來保留、繼續規范現在這個社會,而是把它作為鏡子對我們自己進行反觀,然后推動社會前進,推動新的文化傳統的產生。我們認為,大學語文的這種文化傳承觀,應當清醒地建立在我們的思想中,對傳統文化的這種理解,必須在大學語文的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得到明確和貫徹。
3.如何傳承?也許有人會問,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如此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否會改變大學語文的課程性質?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所說的傳承傳統文化,并非一味地給學生灌輸各類文化知識,而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將其傳達給學生。在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多地從文化視角來分析、講授文選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大學語文課產生一種全新的認識,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不再是一般理解的乏味的高四語文。大學語文所面對的是已有一定的語言文學功底的大學生,對他們的教授可以不再囿于字詞句的解釋和篇章結構的分析,不再拘泥于作家作品、思想內容、寫作特點相承不變的“三段論”教學法,而應該使大學語文成為培養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種子的基地。從文化視角看大學語文教學,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門課程、而是一種文化景觀,亦即課程文選所包含中國人的文化心態,歷史文化積淀等等。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鑄造大學生的靈魂,這些教育不但將使學生受益終生,而且將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帶來新的契機。當然,大學語文中字詞句教學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提倡文化視角教學,不僅未削弱它的力度,反而更有助于學生從理念層次上認識和把握。不僅使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更深入,而且達到了大學語文課程的更深層目標——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任務。因此,可以說強調大學語文課的文化功能不僅未排斥其應用功能,反而涵蓋和推進了其應用功能,因為大學語文的內容恰恰是傳統文化的承載體。
當然,僅僅從文化視角來分析文選內容、讓學生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使大學語文的學習主體——學生能從思想上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以下兩點:
首先,喚醒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培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了解。大學語文中選用的經典著作凝聚了古代圣賢的處世智慧和對人生的諸多思考,是當代大學生課堂上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孔孟之道,教誨我們作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應該怎么樣去認識和維護基本的倫理道德,雖然其中的一些約束和規則已經和現代社會有所背離,但是道德始終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只有人人都能遵守道德規范的底線,社會才能和諧穩定的進步發展;老莊思想,則充滿著樸素的辯證色彩和睿智的治國方略,閃爍著燦爛的智慧和以民為本的意識,為我們展示了一種順勢而為的心態;經典作品里蘊含的古人們對善惡、忠奸、虛實、愛憎的認識和表達,這些都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給我們帶來的啟迪也同樣不容忽視。通過文化視角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可以培養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幫助當代大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叭瞬荒芡尽笔俏覀兂B牭降囊痪湓?,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就是我們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本”。其次,提高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包,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厚重絢爛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不足以與之媲美。但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維護和重視卻是遠遠不夠的,即使在受教育群體中,也不難發現傳統意識淡薄的現象。蘇格蘭人在節日里會穿上格子短裙吹起風笛,日本人會穿起和服,韓國人有韓服,但是中國作為這樣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卻似乎少了些什么;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物欲洪流沖擊下,越來越多的西方節日卻開始走進了中國人的生活,圣誕節、情人節過得有聲有色,可傳統的節日卻在逐漸地失去往日的熱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追求也變得豐富,開始學會欣賞音樂會,看歌劇,但傳統的戲曲卻寡人問津,這種種現象,怎不叫人不安和心痛?因此,強化大學生的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也是培養愛國情操的一個重要部分。愛國的思想和行為早就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容之一。從“天下為公”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再到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精辟總結,這些都表達了中華兒女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的豪情壯志。不僅對過去,而且對現在以至將來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也正是我們大學生所要繼承和發揚的愛國主義主旋律。
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認的唯一長期延續而沒有中斷過的文化,它歷經磨難,歷久彌堅,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當代大學生要有這樣的自信。一個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應該以時代的視角思考和對待傳統文化,樹立一種傳統文化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基礎的正確觀點。同時,還要樹立一種革新傳統文化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使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為推動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動力。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國家民族興旺發達,為世界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黃鶴.中國傳統文化釋要[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3.
中國儒學的核心觀念是提倡“仁”與“和”。其中“仁”是人際關系的價值核心,“和”是社會與政治的價值核心。儒學經典之一的《尚書》就倡導“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其涵義是民眾應明白事理,各國應和諧相處,達到天下太平?!昂椭C”觀念是中國文化寶庫傳承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另一部儒學經典著作《禮記》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非常明確地以“講信修睦”作為最高行為準則?!昂推?、和睦、和諧”三者相輔相成,需要守信,需要責任,需要寬容。這些價值和哲學理念始終植根于中國文化的深處,造就了中華民族精神,鍛鑄中國人的品格。
這種“和合”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中源遠流長。我國思想家運用和合概念,從總體上理解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及其相互關系除強調團結、協作的意思外更有向心、凝聚的含義,特指事物與其所處的環境和相聯系的總體結構實現融合統一,這就是中華和合文化所體現的中國特色的整體系統思想。下面就孔子學術思想與和諧社會建設中要調節的四重關系,略作闡述。
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把人對自然的態度與行為提高到道德修養的高度來認識。環境、人口、資源是關系到當代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世界性、時代性難題。目前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呈現出日益惡化的趨勢。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種滅絕、大氣污染、全球變暖和臭氧層損耗已經使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此外,人口膨脹、能源枯竭、自然資源緊缺也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
中華和合文化中所蘊含的“天人和諧”保護自然的思想,諸如,“天人合一”“物我相親”等觀念,給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源遠流長,底蘊豐厚的理論基礎和價值標準。如《孟子·梁惠王上》說“數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木材不可勝用也”?!皵殿埂笔羌毭艿木W子,“以時”即按適當的時間。周、秦的國家法律都有定期封山,禁止伐木等保護自然的法律條文。中國思想史上也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內容,如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劉禹錫的“天人交相勝”以及王廷相的“人定勝天”等。也是追求和尊重人與自然生態,提倡人對自然的索取程度應建立在保持自然生態系統循環自如的基礎上。
其實,和合文化主張的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與現在提倡的生態意識、環境意識、資源意識、人口控制意識實質上都是道德問題。
人與社會的關系
在人與社會的關系方面。中華和合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注重對社會的研究,闡發人的社會價值,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在傳統和合文化中就貫穿著儒家的民本主義的社會政治觀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觀。如“以天下為己任”、“公而忘私”、謀求國富民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遠大抱負;有“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道德意識和生生不息的進取精神。人類所創造的文化,集聚并積淀為“社會遺傳密碼”又塑造著人類。和合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存和復制著中華民族的民族風貌,作為一種社會潛在意識,它通過民族情感、意志、風俗習慣、道德風尚、審美情趣,折射出民族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和心態結構。它成了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的風風雨雨,而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挺立于世的精神支撐,也是今天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精神財富。
人際關系
和合文化強調通過調整人際關系以解決矛盾沖突。其基本原則就是“推己及人”,理解人、尊重人。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等等。如果人人都能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而不是只想到自己,那么人們之間就會加深理解,互利互讓,和睦相處。如在處理內外遠近的民族關系上,儒家主張慎用武力,重視教化撫綏??鬃釉弧斑h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美國學者費正清在其所著《美國與中國》一書中引用林毓生的話說“儒學把人們內省精神和道德修養作為治理社會和研究學問的根本”是很有見地的。(費正清“美國與中國》第57頁,商務印書館1971年版)
人與自身(內在精神世界)的關系
和合文化非常重視道德修養,其道德修養論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強調道德實踐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養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從孔子開始就非常重視道德實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鬃影崖男羞@些道德看得比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儒家特別強調為政者在道德實踐中的帶頭作用。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提出正人先要正己?!捌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作為領導者,帶頭履行道德義務,在今天尤為重要。
二是強調道德的自律性。因為道德是一種自律的義務,道德修養就是要發揮行為者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首要的一條就是“誠”?!洞髮W》提出了“誠意”。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熬褪钦f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要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其次,就是提倡恕道,將人比己,寬厚待人,主動向好人學習。孔子提出“見賢思齊焉,見不善而內自省也”。
【關鍵詞】修德 修身 師愛 師德建設
【中圖分類號】 G417 【文獻標識碼】
教師的品德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師德修養”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北京師大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檀傳寶教授指出“師德建設乃是最有效地改進學校德育乃至于全部教育的捷徑!”。孔子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傳道之先,德育之首,育人之重,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也就開始了師德修養的歷練。
一、為師修其德。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么教師就要鍛造自身高尚的靈魂。
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有人說,人的美不在于外貌與服飾而在于心靈,只有上善若水,才可大愛無疆,只有師德高尚,才能愛崗敬業,才能具有事業心、責任感、使命感,才能視家長為親人,對學生如子女,才能把滿腔的熱情以致生命奉獻給所衷愛的教育事業。
我們有些人時而抱怨教師的清苦,抱怨教師的勞累,也抱怨過人世間的凄冷,甚之盲目地羨慕富豪權貴、王公樂土,與方青老師相比,是多么渺小、狹隘。我又想到了教育家斯霞、李鎮西,他們孜孜以求成就了一番事業,使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戰線上同樣可有作為,那是一種任何金錢都買不來的成就感,那是一種棄燕雀之小志,慕鴻浩而高翔的大志向。只有苦過之后,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甘甜,那才是生活的真諦。教師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精神的化身,它孕育著真,引導著善,創造著美,奉獻著愛!以德立身、以身立教。默默無聞的奉獻,甘為人梯,春蠶到死絲方盡,留予彩緞在人間。
二、為師修其身。身教勝于言教,教師是學生的楷模。
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睂W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只有學而不厭,才能做到誨人不倦。要崇尚科學精神,嚴謹篤學,潛心鉆研,做熱愛學習、善于學習、終身學習的楷模。要如饑似渴地學習新知識、新科學、新技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本領。要積極投身教學改革,運用最先進的方法、最現代的理念,把最寶貴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關愛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如今的學生學習條件好了,都有了良好的學習機會。然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開展,學生的“兩級分化”越來越明顯,也就造成了他們心理的某些障礙,特別是其中的后進生,存在著較嚴重的消極心理,此時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如不及時有效地進行引導,關愛他們,尊重他們,勢必影響他們今后的學業乃至一生。
然而今天 ,我們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常常在無形之中挫傷了學生幼小的心靈。在師德學習的過程中,從《師德啟思錄》影片中看到這樣一個情節:某老師得知一名學生數學成績考了43分,非常生氣,于是課堂上宣讀成績時,三次重復了該生的成績:“某某同學,43分……”這位學生自尊心受到了嚴重傷害,當場大聲指責老師,而后便“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頭也不回地沖出了教室……看到這里,作為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感到一陣愧疚,故事折射出的不正是一種有違師德的表現嗎?這位學生的行為超乎尋常,更讓老師難以想象,對于老師,也許這種重復讀那不及格成績是提醒,也許是對學生成績的重視,是對學生的愛,然而對于這位學生來講,這種提醒變成了一種嘲諷,這樣,無形之中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師生之間“冷凍”起來,何談信任,何談自信,又何談進步呢?很多時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示范著學生,所以我們要記住,自己哪怕是一個微小的舉動或表情都是對一代人的召喚。
三、為師傾其愛。愛是一種興奮劑,愛是一種催化劑,愛是一種萬能良藥。
當好一名教師,首先要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知識當作人生的最大樂趣。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