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要意義
時間:2024-01-05 15:03: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要意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工作目標。
切實做好大春病蟲害防控工作,嚴密監測,發現疫情及時處理,防止因稻飛虱、稻瘟病、水稻螟蟲、紋枯病等病蟲害發生、漫延而造成糧食減產,確保我鄉糧食生產安全。
二、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要把此項工作提高到疫情危害糧食安全的政治高度,真正認識到大春病蟲害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成立由鄉長為組長,分管副鄉長為副組長的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鄉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
三、實施聯系村責任制。
實行聯系村組長包聯系組,聯系村人員包村,技術人員包防治的“三包”工作制(鄉大春病蟲害普查及防控人員名單見附件3)。由各聯系村組長帶頭,督促工作人員到崗到位情況及后勤保障。包村工作人員負責包村、包組、包戶、包田塊、包普查、包監測、包防控,確保普查防控不漏田塊。技術人員負責培訓防控知識,指導落實防控措施,監測防控效果,資料收集及數據匯總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做好監測預報。合理設置大春病蟲監測點,在全鄉12個農村行政村設置12個監測點,安排專人落實,規范開展水稻重大病蟲害系統監測和大田普查,及時上報病蟲調查情況,以便準確預報,緊急情況警報。各村社應及時按預報指導農戶進行防治。
(二)加強宣傳培訓。將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納入水稻高產創建、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陽光工程等項目培訓的重要內容,利用會議、趕場天等時機,采取張貼標語,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大春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同時加強培訓和技術指導,讓廣大群眾對大春病理常識有更深的認知,加強田間指導,提高防治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切實做到早發現、早治理。
(三)抓好技術示范展示。在水稻高產創建示范區,建立水稻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以點帶面推動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做好水稻重大病蟲危害損失監測和防治效益評估,展示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效果。
(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大力扶持水稻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組織的發展,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專業化防治領域,鼓勵農藥生產經營企業、農業生產服務組織、農技人員、農戶等創辦專業化防治組織,鼓勵專業化防治組織開展跨區作業服務,連鎖經營和應用綠色防控技術。
五、防控技術措施
(一)水稻
稻飛虱:重點防治白背飛虱,在百叢蟲量1000頭以上,雜交稻穗期防治指標可放寬到百叢蟲量1500頭以上,于低齡若蟲高峰期對莖基部粗水噴霧施藥防治?!爸蜗x防病”,有效切斷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傳播途徑。可選擇使用噻嗪酮、吡蚜酮、吡蟲啉、異丙威等農藥品種進行防治,避免使用低含量復配劑。利用稻田稻鴨共育,對水稻抽穗前的稻飛虱、螟蟲等蟲害以及草害有較好的控制效果。
稻縱卷葉螟:重點做好水稻中后期稻縱卷葉螟主害代的防治,防治指標為百叢50個束尖。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齡幼蟲高峰期優先選用bt.、乙基多殺菌素等生物農藥防治,或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等高效藥劑進行防治。
螟蟲:水稻分蘗期防枯心,破口抽穗期防白穗。堅持按防治指標開展化學防治,二化螟分蘗期枯鞘株率達到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每畝卵塊數達到50塊的稻田,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藥防治。一代,掌握在產卵高峰后,抓住枯鞘期施藥。二代,在螟卵孵化高峰期內,重點挑治抽穗不到80%的稻田。防治螟蟲可選用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氯蟲.噻蟲嗪、殺蟲單•bt等藥劑。
稻瘟?。涸诟愫闷贩N合理布局及稻草處理的基礎上,嚴格把好“三關”,即藥劑浸種和帶藥移栽關、葉瘟挑治關和穗頸瘟預防關。苗葉瘟要大力推廣帶藥移栽技術,開展葉瘟挑治,抓住發病初期;穗頸瘟要抓住破口初期施藥;常發區、重發區、感病品種種植區要在齊穗期施第二次藥。藥劑以選用三環唑、咪鮮胺、氟環唑、氯啶菌酯等高含量單劑為宜。
紋枯?。褐攸c在水稻分蘗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耕漚稻田時打撈浪渣,加強肥水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分蘗末期曬田,當田間病叢率達到20%~30%時藥劑防治。可選用井岡霉素、紋曲寧、愛苗、拿敵穩等農藥品種進行防治。施藥的重點部位是:水稻中、下部。
稻曲?。罕苊膺^量和遲施氮肥,提高水稻抗病性。重點在水稻孕穗末期開展預防,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前7-10天施藥,如遇適宜發病天氣,7天后需要第2次施藥??蛇x用紋曲寧,或愛苗、拿敵穩、好力克等高效對路藥劑,在有效預防稻曲病的同時可兼治紋枯病。
(二)玉米
玉米螟:在越冬代成蟲羽化初期使用性誘劑誘殺,羽化高峰期開燈誘殺。一、二代玉米螟產卵高峰期為投放赤眼蜂傳毒的最佳時間。在玉米螟卵孵化率達到30%時噴灑bt制劑。心葉末期撒施bt或毒死蜱或辛硫磷顆粒劑等點心,也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康寬)或氯蟲.噻蟲嗪(福戈)噴霧。
玉米紋枯病:合理密植和施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土壤潮濕的地塊,應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初期,人工剝除植株下部的有病葉鞘。藥劑防治適期為發病初期,受害葉鞘位較低(不超過第八葉鞘位)時進行??蛇x用井崗霉素或紋枯凈防治。注意防治前應先剝除植株下部的病葉和病葉鞘。
玉米大、小斑病:選用抗病品種。玉米收獲后及時將病株殘體翻入土壤,用秸桿漚肥時要經過高溫發酵腐熟后再用,未經處理的秸桿要用泥封起來。適時早播,重病區實行秋翻和輪作,提倡玉米與矮稈作物,如花生、豆類間作。增施基肥,適時分批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增強田間通透度,降低發病程度或推遲發生期。在心葉至抽絲期的發病初期,可葉面噴施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等藥劑防治。
六、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各村要高度重視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要成立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普查和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村主任為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各村要將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落實到每個組及農戶,杜絕出現控防工作死角,確保防控措施的全面落實。
(二)切實增加投入,提供物質保障。大春病蟲害防控經費由鄉財政給予補貼。主要用于普查監測、緊急隔離、公共場所的無害化處理和防控經費等。建立大春病蟲害應急防治物質儲備制度,確保疫情防控的緊急調用。
(三)充實人員,技術指導到位。在對大春病蟲害進行普查和防控期間,鄉農村經濟技術服務中心落實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各村也相應落實專人負責。鄉農村經濟技術服務中心人員主要負責對病蟲害的田間系統調查、預測預報、制定普查和防控方案等工作。各村負責本村范圍內的普查、監測、信息報送等工作。
一、重要意義
我縣當前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防災減災等工作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縣氣象災害防御的基礎比較薄弱、農村防災減災組織體系不夠健全,氣象災害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此,各地和各有關部門務必針對氣候變化的新趨勢、新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切實加強氣象為農服務工作。
二、全面推進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
各地和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實施意見》的要求,以減輕農村氣象災害損失,提高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能力為目標,爭取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
(一)加強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加快現代農業氣象觀測系統建設,整合氣象、水利等部門資源,優化布局,加密站點,統籌推進重要流域、氣象災害易發地區等農村重點部位的氣象災害監測站網建設。要因地制宜開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的監測分析,開展農業氣象災害預報和農用天氣預報,進一步提高監測預報的準確性、災害預警的時效性和風險評估的針對性。
(二)加強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組織建設。各鄉鎮政府,各開發區(新區)、管委會要有一名分管農業的領導分管氣象工作,在機關干部中指定專人擔任氣象協理員,負責本地氣象信息員的管理和有關指導、協調、督辦工作。每個行政村設立一名氣象信息員,按照公益性和自愿性相結合的原則,以村干部或農業技術人員為主體,挑選具有一定文化素質、責任心強、熟悉本地農業生產、樂意為農民服務的人員擔任氣象信息員,并通過適當的途徑解決氣象信息員的通信費??h氣象、農業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對農村氣象信息員進行災害預警、災情收集、信息傳遞、防災減災、農業實用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努力把農村氣象信息員培養成農業氣象知識的宣傳員、農業氣象信息的傳播員、農業氣象災情的情報員和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員。
(三)加強農村氣象災害應急處置措施建設。各鄉鎮政府,各開發區(新區)、管委會要做好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完成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加強農村氣象災害普查,加快推進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優化各氣象災種的應對措施和處置程序。積極開展氣象災害預案演練,尤其要加強氣象災害易發、多發地區和農村人口密集區的預案演練,提高農村群眾自救互救能力及各單位協同作戰水平。
(四)加強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機制建設。要建立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和氣象風險災害評估制度,把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氣候可行性論證納入城鄉規劃和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管理,尤其是重點加強對農村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遷建選址、農民建房等氣象災害風險評估,避開氣象災害風險區和隱患點,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要積極開展鄉鎮、村(社區)和重點單位的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工作。
(五)加強農村防御雷電災害能力建設。按照防雷規范標準,科學設計、安裝防雷裝置,推進農村學校等公共設施、企業以及成片農民新村的防雷設施建設,并逐步納入當地政府建設項目的審批管理。氣象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組織編制農村住宅防雷裝置設計安裝指導圖集,引導農民按防雷規范標準建房。各地要加強農村防雷減災科普與宣傳,建設至少一個農村防雷科普示范點,提高農民防御雷擊災害的能力。
三、全面推進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
要以基本公共氣象服務城鄉均等化為目標,以推進城郊生態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重點,爭取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結構科學、布局合理、功能先進的氣象為農服務體系。
(一)開展保障糧食安全的氣象服務。縣氣象部門要開展針對水稻、油菜等作物關鍵生育期、農事季節的農用天氣預報服務;縣農業部門要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建立重大氣象災害影響會商分析聯席會議制度,指導農業生產采取抗災避災措施,保障全縣糧食生產安全和穩定。
(二)建設農業氣象服務示范基地。按照共建、共享方式,結合高產創建,城郊生態型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區建設,建立集農業氣象觀測、農業氣象服務示范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氣象示范基地。完善氣象為農服務“聯系卡”制度,開展為示范性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的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氣象服務。
(三)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在農村的傳播。建成以氣象服務系統為依托的縣級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平臺,完善鄉鎮、村以及氣象災害敏感行業(單位)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機制,建立村村有電子顯示屏、氣象預警大喇叭的氣象信息接收平臺。使氣象信息進村入戶,為農民防御氣象災害和安排生產、生活提供服務。深入開展各類氣象科普教育、氣象信息應用培訓等活動,增強農民的氣象信息運用能力。
(四)加強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深入挖掘農業氣候資源生產潛力,科學規劃農業生產布局,為合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提供決策支撐。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環境建設,認真組織開展氣候資源普查評估和精細化農業氣候資源區劃,結合農業區域開發、商品糧基地建設、良種引進等開展氣候可行性論證、動態預警服務。積極組織空中云水資源開發利用,落實人工增雨作業經費、裝備和隊伍等,開展針對農業抗旱、水庫蓄水、緩解高溫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業。
四、切實加強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領導
(一)政府主導,落實責任??h政府將進一步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確保氣象為農服務工作規范、有序推進。氣象部門要圍繞規劃編制、設施建設、信息服務、業務開發等,做好組織實施和具體指導,發改、國土資源、水務、農業、林業等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共同支持和參與氣象為農服務工作。
基金項目: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2011ZX08002-005)
作者簡介:李瑤(1987-),女,碩士,研究方向:植物遺傳及生物技術。E-mail:
* 通訊作者:李興鋒(1976-),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小麥遺傳育種及基因組學。E-mail:
摘要:對山東省近年育成的16個小麥品種(系)在不同供磷水平下的苗期性狀特點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低磷條件下,小麥品種泰農18、濟麥21和品系山農711、山農4079四個材料在生物量、吸磷量等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低磷高效;品系山農737、山農224兩個材料在高磷條件下各方面指標表現突出,高磷高效。
關鍵詞:小麥;品種(系);水培;磷吸收;山東
中圖分類號:S512.101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12-0044-04
磷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參與生物體內絕大多數的化合物合成和代謝活動。雖然土壤中的全磷含量較高,但多以無機難溶態或有機態的形式存在,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較低。世界可耕地面積的4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磷問題,我國農業生產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1]。因此,施用磷肥是農業生產中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磷礦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我國富磷礦僅能維持我國使用10~15年[2],磷礦資源的短缺限制了磷肥的擴大生產[3]。而且當前我國磷肥利用效率較低,當季利用率一般只有10%~15%,大部分被土壤固定而難以被農作物吸收利用[4]。由于耕地長期施用磷肥,土壤已經積累成一個巨大的潛在磷庫。因此,充分挖掘植物本身磷高效利用的生物學潛力,提高農作物對土壤磷的吸收利用效率,培育磷高效利用的作物新品種,對于減少肥料投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障糧食生產安全以及保護生態和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8]。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培育磷高效利用的小麥品種同樣是一條十分經濟有效和生態安全的途徑[9]。研究表明不同小麥品種吸收利用磷素的效率存在著顯著差異,因此研究不同小麥品種(系)對低磷脅迫的響應,進而篩選耐低磷種質,對于提高小麥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進而提高中低產田的小麥產量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選取山東省近年來選育的部分小麥品種(系),對其苗期在低磷脅迫下的反應及其性狀特點進行研究和鑒定,評價這些材料的耐低磷特性,以期為小麥磷高效育種提供新的種質材料。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試材包括普通小麥品種濟麥20(JM20)、濟麥21(JM21)、濟麥22 (JM22)、山農22(SN22)、山農23(SN23)、泰農18(TN18)、泰農19(TN19)、汶農17(WN17)、煙農999(YN999)、煙農0428(YN0428)、紫麥1號(ZM1),以及本課題組新選育品系山農126(SN126)、山農224(SN224)、山農4079(SN4079)、山農711(SN711)、山農737(SN737),對照品種為小偃54(XY54)和小偃81(XY81),以上材料均由本實驗室保存。
1.2方法
1.2.1營養液培育選取大小一致的小麥種子,經H2O2表面消毒30 min后轉移到濕潤的濾紙上,至種子露白后播于紗網上,光照時間14 h/d。待幼苗長至1葉1心時,用蒸餾水洗凈后去胚乳移入pH值為5.8的營養液中,在光照時間14h/d、光強2 000 μE/(m2·s)的人工氣候室中培育,每隔3~5 d 換1次營養液,共培養30 d。
設置2個磷濃度處理:P10(10μmol/L,低磷)、P50(50μmol/L,正常供磷)。每個處理養苗4株。
1.2.2測定方法與指標計算 ①生物量測定:小麥植株地上部、根部收取后,105℃條件下殺青,65℃烘至恒重并稱取干重。②全磷測定:植株樣品采用H2SO4-H2O2方法消煮,鉬銻抗比色法測定。③小麥根系特征:部分材料用萬深LA-S全能型植物圖像分析儀系統測定其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根半徑等。④指標計算方法:相對生物量=低磷處理下的生物量/正常供磷處理下的生物量。
1.2.3數據處理用Microsoft Excel 2010進行數據處理,用DPS 7.05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所有結果均用LSD法檢驗0.05水平上的差異顯著性。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供磷水平下小麥品種(系)的生物量與根冠比
表1所示為不同品種(系)地上部干重與地下部干重的差異。可以看出,在P10水平下,所有材料的根干重中,濟麥21、山農737與山農4079的根干重較大,山農22、山農224的根干重較小。對供試材料地上部干重進行比較,其中濟麥21和山農126的較大,干重分別為0.096、0.097 g,與其余大多材料相比差異顯著;山農224、山農22的地上部干重小,值為0.045、0.046 g,對低磷脅迫敏感。山農126和山農4079的相對根干重較高,相對值為1.250、1.125;山農224和汶農17的較低,相對值為0.588、0.552,表現為低磷敏感。對所有材料的相對地上部干重進行比較,山農126、煙農0428的相對值較高,分別為1.169、1.045;山農22、山農737、泰農18的相對值較低,分別為0.517、0.573、0.577。
如表2所示,P10水平下,山農126和山農22的根冠比較小,山農4079和泰農19的根冠比較大。煙農0428在P10與P50水平下的相對根冠比有明顯增加,但其相對生物量并不大;泰農18與山農4079兩個材料的相對根冠比值較小,分別為0.95、1.00。
2.2根系性狀特點
最長根長的結果如表3所示,P10與P50水平下山農737的都最長,分別為37.83 cm和48.10cm,與其它多數材料相比差異顯著;P10水平下,山農22的最長根長最短。但在相對最長根長的比較中發現,山農126和泰農18的相對值最大,分別為0.931、0.916,汶農17和紫麥1號的相對值較小。
利用根系掃描儀分析了供試材料在不同磷水平下的根系總長度、表面積、體積的相對值,結果列于表3、表4。P10水平下,濟麥21、山農737、山農224、山農711在總根長、表面積和體積3個性狀方面都表現較好,山農4079、山農23的絕對值與其它材料相比較低。從P10與P50水平下的相對值可以看出,山農224、泰農18總根長、表面積、體積的相對值都較高,其中泰農18的根系并不大,但其相對量比值較大,表現為對低磷不敏感;山農224雖然總根長在所有材料中并不突出,但其總根長、表面積與體積在低磷(P10)與正常供磷(P50)水平下的相對值表現為較大。
2.3不同小麥品種(系)的磷吸收量
在一定生長期內,植株磷的累積量可以反映植株對磷的吸收能力。如表5所示,在低磷條件下所有供試材料中,SN711和SN4079的全株磷吸收量最大,分別為1.238 mg/株和1.112 mg/株,前者與其它材料相比,差異顯著;SN22最低,SN23 次低。在正常供磷條件下,YN0428的全株磷吸收量最高為2.096 mg/株,SN126位次,為1.958 mg/株,除YN999、SN126、 JM21外前者與其它材料相比差異顯著;TN18的吸收量最低,SN23次低。
3討論與結論
通過比較小麥在低磷與正常供磷條件下的相對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不同品種在低磷脅迫下的耐受程度[5,6]。本研究結果表明,在低磷條件下,所有材料的根干重中,濟麥21、山農737與山農4079的根干重較大;地上部干重濟麥21和山農126的較大;山農126和山農4079的相對根干重較高;相對地上部干重,山農126、煙農0428較高;泰農18與山農4079兩個材料的相對根冠比值較小。
根系方面,低磷條件下,濟麥21、山農737、山農224、山農711在總根長、表面積和體積3個性狀方面都表現較好。從P10與P50水平下的相對值可以看出,山農224、泰農18總根長、表面積、體積的相對值都較高,其中泰農18的根系并不大,但其相對量比值較大,表現為對低磷不敏感;山農224雖然總根長在所有材料中并不突出,但其總根長、表面積與體積在低磷(P10)與正常供磷(P50)水平下的相對值表現為較大。
在全株磷吸收量方面,品系山農711和山農4079兩個材料在低磷條件下的全株磷吸收量最大,應屬低磷高效型。高磷條件下,山農737的吸磷量最大,且在生物量方面也表現較好,可能屬于高磷高效基因型。
綜合分析,供試材料中,品種泰農18、濟麥21,品系山農4079、山農711四個材料在低磷條件下各方面表現較突出,屬于低磷高效基因型;品系山農737、山農224兩個材料在高磷條件下,各方面表現較突出,可能屬于高磷高效基因型。
苗期是鑒定不同基因型小麥材料耐低磷性的重要時期[7,8],但最終衡量一個材料對低磷脅迫的耐性高低,需要在大田低磷和對照條件下對其產量性狀進行考察和比較[9,10]。因此,上述試驗結果仍需進一步通過大田試驗來驗證。
參考文獻:
[1]劉建中,李振聲,李繼云. 利用植物自身潛力提高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J]. 生態農業研究,1994,2(1):16-23.
[2]柳正. 我國磷礦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及發展戰略[J].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2006,1:21-23.
[3]沈善敏. 論我國磷肥生產與應用對策(一)[J]. 土壤通報,1985,3:97-103.
[4]張福鎖,王激清,張衛峰,等. 中國主要糧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現狀與提高途徑[J]. 土壤學報,2008,45(5):915-923.
[5]郭玉春,林文雄,石秋梅,等. 水稻苗期磷高效基因型篩選研究[J]. 應用生態學報,2002,13(12):1587-1591.
[6]孔忠新,楊麗麗,張政值,等. 小麥耐低磷基因型的篩選[J]. 麥類作物學報,2010,30(4):591-595.
[7]孫海國,張福鎖,楊軍芳. 不同供磷水平小麥苗期根系特征與其相對產量的關系[J]. 華北農學報,2001,16(3):98-104.
[8]劉國棟,李繼云,李振聲. 低磷脅迫下小麥根系反應的基因型差異[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1996,3:2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