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精品(七篇)

時間:2024-02-08 15:46: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

篇(1)

一、采用多樣手段抓好概念教學

水的三態變化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熔化:冰雪消融;凝固:水變冰;汽化:蒸發(曬衣服)、沸騰(燒開水);液化:水開后,壺嘴有“白氣”,自來水管和水缸出汗,霧和露的形成,冬天窗戶上的水汽;升華:冰直接變成蒸汽;凝華:冬天室內窗戶的冰花,霜和雪的形成.學生們對這些現象司空見慣,不用刻意的觀察,就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學生的這些經驗基本上還是淺層次的、雜亂無章的.在教學中要采用多樣手段,引導學生用規范、科學的語言把所獲得的認識上升為科學概念并表達出來.

學習水的三態變化前,應該先引導學生就物體的三態進行深入的了解.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小游戲的設置,讓學生就液態、氣態和固態的物質,特別是水在自然界的各種形態進行舉例,并對舉例子數最多的小組進行獎勵等.

單純的物態變化概念的講解會過于枯燥且讓學生難以掌握其知識.可用一些小實驗來展現物態變化的過程.如把課前準備的冰放在燒杯中,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可觀察到固態冰逐漸變成液態水,由此引入熔化的概念;上課前可抹一些水在黑板上,過一段時間后,液態水變成了水蒸氣看不見了,由此引入汽化的概念.

另外,多媒體的圖片、視頻直觀展示也是讓學生理解三態變化概念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如放映霧凇、冰花的美麗畫面;播放黃河冰凌解凍的視頻等.

總而言之,學生學習時,除了要看課本中的概念外還要對生活中所見的物體進行歸納和區分,把握液態、固態、氣態三態的不同特點以及對應的三態變化,從而真正掌握、理解六個物態變化概念.

二、引導自主探究加深知識理解

水的三態包括了水、冰、水蒸氣.這三種形態的水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但對水如何汽化成水蒸氣,水蒸氣如何液化成水很多學生卻不甚了解.教師在教學水的汽化和液化這一模塊上,可以采用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補充總結的教學模式.

液態水汽化成水蒸氣主要有水的沸騰和蒸發兩種方式.在水的蒸發中,不同條件下水蒸發的快慢不同.要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可在教學中適當的設置物理實驗,使學生參與到物理知識的發現和探究中來.如讓學生通過實驗對比常溫下和加熱下的水哪個蒸發比較快;對比表面積大的和表面積相對小的等量的水哪個蒸發快;對比水面有氣流和無氣流的水哪個蒸發得比較快.這幾個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的實驗操作較簡單,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究很快就可以得出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溫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氣流動速度都有關系,且液體表面積越大、溫度越高、液面上方空氣流動速度越大,液體蒸發越快.然后讓學生運用通過自主探究得出的結論討論濕衣服怎樣曬干得快?剛洗過的頭發怎樣才能干得快?把物理教學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真正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學習水蒸氣變為水的液化過程時,可讓學生分別對著溫度較高的手掌心和溫度相對低的課桌面哈氣.從掌心上基本沒有水出現和桌面上明顯出現水的現象,學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水蒸氣必須遇到溫度比它低的物體才能液化成液態水.

設置這種類型的實驗不需要過多的課堂時間,同時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自主的實驗探究得出物理規律,見效快、易理解、印象深.

課堂上,教師應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對自我的發現進行闡述,對他人所闡述的發現進行提問等.教師應對學生的發現進行肯定或者是完善,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讓其感受到物理知識的普遍性和可用性,激發其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三、借助物理實驗加深知識理解

物理實驗特別是學生實驗,是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探究和驗證物理規律、加深對知識理解的重要教學手段.在學生實驗過程中要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引導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和觀察實驗現象、詳細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等.當學生在實驗中出現一些問題后,教師要巧妙地引導學生認真討論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使學生逐步養成嚴謹求是的科學態度.

探究水的沸騰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燒開水)出發,引導學生對燒水過程中,水的溫度怎么變化;聲音怎么變化;水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怎么變化等提出猜想.然后學生分組針對猜想設計實驗方案,讓各組派代表講解他們設計的方案,使同學們的不同想法能在全體學生面前表達出來.在進行實驗時按照上述的猜想認真觀察和記錄,實驗結束后,指導學生繪制溫度-時間圖像.通過上述探究學生可自主得出水的沸騰的條件和特點.

在探究冰的熔化時,引導學生把冰砸成小塊裝入試管內倒入約5毫升的水并把溫度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將試管掛在支架上.當冰開始熔化成水時整個熔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保持在0 ℃不變,待全部冰熔化完后水的溫度才由0 ℃迅速上升并一直達到室溫.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可得出冰熔化過程的特點是:冰開始熔化時的溫度是0 ℃;冰在熔化過程中,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冰全部熔化為水后,繼續吸熱,溫度升高.然后根據冰熔化過程的探究結果,通過逆向思維,可以推斷晶體凝固的特點,實現知識的遷移.

探究性學生實驗可以在教學課堂中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究來積極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較為深刻,因此以這種方式建構的知識不易退化.

篇(2)

曾沛鑫老師是一位初中物理新老師,從華南師范大學物理系畢業公開招聘到廣州市第一一五中學工作剛滿二年,選擇一位新老師讀解他的課堂教學藝術,是因為教學藝術本來就存在于每一個老師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學藝術并不是教學經驗的使然,而是人們心靈相通本性的使然。曾老師年輕氣盛、心智水平高、物理知識好、思想活躍、與人交談反應敏捷、善于聆聽對方語義及時作出反應回答、很容易在課堂上與學生產生心靈的互動、心靈的共鳴,產生良好的課堂教學藝術效果。本文透過曾老師的一節物理課,讀解其課堂教學藝術上的師生心靈互動表現。

讀解曾老師的課堂教學藝術,是以徐炳欽創作的《禪的學說》的禪學理論關于教學藝術論的理論為基礎。其學術原理如下:

禪學理論應用于教育上,把教師與學生間知識的傳遞建立在意識場的物質基礎上,可以建立起教育藝術的理論。

根據禪學理論的知識,人體含有意識荷,意識荷能隨人的意識活動進行場性分布,意識信息能以意識荷為介質進行心與心的信息傳遞,這就是教育藝術的物質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藝術性地建立師生之間的同性同息的意識空間,產生知識信息傳遞的心意共鳴,進行有效的知識傳遞,這就是課堂教育藝術的構建。

教育藝術論:教育藝術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在發出語音信息的同時,以意相隨,同步發出心意信息,這是老師在課堂空間中組建意識場,學生聽課領會老師的語音信息的同時,心意中同步形知識信息的意識空間場,老師與學生的意識場同步疊加,則發生課堂上同性同信的心意共鳴,老師與學生形成富有情感的聲情并茂的課堂教學,教育藝術是老師與學生以知識為紐帶的心靈的互動,教育藝術的開展要求教師具有把握和應用課堂藝術的能力。

在聽課前,我對初三物理課本的作者思想、初中物理知識特點、課本語言表達方式、圖文含義、初中物理教學大綱等進行參禪感悟:發現初中物理教學需與初中物理知識與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相適應。

對初中物理知識的感悟 :物理課程分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大學物理,其相應的物理老師也分初中物理老師、高中物理老師、大學物理老師, 不同的物理老師如何看待初中的物理知識:初中物理老師會感覺到物理知識點多而分散,難以建立起物理現象的空間思維,物理概念、物理定義、物理公式等理解與應用都讓初中物理教學變得困難;高中物理老師會覺得初中物理知識只是物理學的入門知識基礎,只是各種物理知識體系中的淺表層的粗略學習,數學應用能力很低;大學物理老師則會認為初中物理知識就象是成年人看兒童圖畫書,只是非常簡單的物理入門知識。透過從不同物理老師的視角,可以看出物理知識的生成與學習特點:物理現象的理解(初中物理)——物理現象的規律性知識——物理知識數學公式表達與應用(高中物理)——物理知識的高等數理化應用(大學物理)。初中物理是對日常物理現象的基礎學習,初中物理教學就必須體現其初中物理知識特點:注重物理現象的理解。初中物理老師在物理教學中很容易忽略了這一點:把高中物理知識的文字理解與數學能力提前下放到初中物理知識課堂講解上。

對初中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感悟:初中二級年開始學習物理,初中物理要求學生通過各種自然物理現象、物質屬性總結出來物理知識,并能應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物理問題。學生對物理現象的理解是初中物理學習的基礎,這種理解是在學生大腦中建立起物理現象意識空間的過程,老師的物課堂上應幫助學生建立起物理現象的意識影象,幫助學生理解各種物理現象。

基于上述的兩點認識,我就確定了我聽課的分析方向:物理現象、物質屬性理解——熟記物理知識——應用物理知識解題,并注重課堂上的師生心意信息的互動,課堂教育藝術的效果。

曾沛鑫老師上的這節物理課是:密度知識鞏固習題課。

密度知識的相關物理現象、物質屬性的理解:質量的概念、體積的概念、固液氣的物態知識,水、冰、鐵、水銀、銅等各種物質的密度屬性的理解。

密度的知識:物質的一種物理特征,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ρ=m/v。

應用密度知識解決物理物問題:應用密度分辨物質、應用密度公式解題等。

曾佩鑫教師這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理解——熟記——應用”這一物理知學學習過程:

1、課前物理科代表領讀物理筆記,熟記物理知識,上課后老師再讓學生齊讀本章學過的知識筆記,熟記物事知識。

點評:注重熟記訓練。

2、上課開始,以提問方式復習鞏固物態知識:固態、液態、氣態的特點與異同點。再給學生10秒鐘時間復習筆記,熟記物態知識,然后合上課本,進行物態知識小測。

點評:小測前強化熟記訓練。

3、結合學案開始密度知識的鞏固復習訓練課

(1)老師簡述密度定義后提問復習密度的含義:鐵的密度:7.9Х103kg/m3的物理含義。

點評:老師簡述密度定義時,沒有突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征: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不同。結合鐵的密度:7.9Х103kg/m3講解密度知識則很好,復習了密度定義概念的表達方法及其含義。

(2)提問導入固態、液態、氣態的密度大小比較:發現水銀的密度比很多固態物質的密度大,是一種特例。

點評:應結合課本的密度表,復習固態、液態、氣態的密度大小比較。

4、密度公式ρ=m/v的鞏固應用復習

(1)提問:把一塊磚頭劈成兩半,密度有沒有變化?

課堂講評:應用公式演繹:ρ=m1/2÷v1/2=m/v,結果沒變化。

點評:應同時結合密度是物質一種征性:同一物質密度相同,鞏固物性知識。

(2)提問:把一杯水變成冰,密度變大還是變小?

課堂講評:冰箱實驗結果,冰的體積變大,ρ=m(不變)÷v(變大)=結果變小。

點評:應同時結合課本的密度表,比較水、冰、海水三者的密度。

5、密度的課堂訓練:共5小題。

(1)給20 秒鐘時間讓學生做1-2題,提問答題、解題,老師結合學生思路課堂講評。

(2)給3分鐘時間讓學生做3-5題,提問答題、解題,老師結合學生思路課堂講評。

點評:課堂上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完成練習,讓學生充分了思考解題,老師的課堂講評抓住學生的題解思想要點,進行以知識為紐帶的思想互動,體現課堂教學藝術效果。

6、布置作業。

透過曾老師整節課的過程表現,可以總結曾老師的課堂教學藝術特點:

1、曾老師是重點大學物理系畢業生,物理基礎知識好,思想反應快,說話交流善于聆聽對方語義并及時應對回答,屬智慧型、知識型老師。

2、曾老師的這些特點反映到課堂教學上,就能體現出很好的課堂教學藝術效果:老師講課語音發出的同時 同步發出心意信息,并關注學生的思想反應,在聆聽到學生理解反應時,再作進一步的課堂知識傳遞,這就是課堂教學藝術,師生心意信息的互通互動,實現知識的有效傳遞。

3、曾老師熟悉全班的每一位學生,并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上的提問能對每一位學生適當的提示,激發其思想意識信息,這有效地提高了在課堂的心意互動方面效果。

4、課堂上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完成練習,讓學生充分了思考解題,老師的課堂講評抓住學生的題解思想要點,進行以知識為紐帶的思想互動,體現課堂教學藝術效果。

5、物理教學體現“物理現象的理解——熟記物理知識——應用物理知識”這一物理學習過程。

為曾老師提出需要改進的一點意見是:結合課本內容,強化物理現象、物質屬性、物理原理理解教學,體現“物理現象的理解——熟記物理知識”這一初色,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同一課題,如果讓一位高中物理老師上課,則會以高中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知識切入點:則會單刀進入密度公式ρ=m/v,講明ρ、m、v的物理單位,則進行習題訓練,這樣的教法,對于初中學生,在物理知識的理解上就會產生困難,以至學生產生學習困難。

初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的困難所在是要把物理現象轉化為學生大腦中的物理知識意識空間,自然界的所有物理現象都是物理學習的內容,物理概念、物質屬性、物理規律等,都需要相應物理現象思想意識空間的建立與形成,初中物理課本有非常多的插書、形象、直觀、容易幫助學生形成物理現象的意識空間,初中物理教學應善用課本插圖及論述,形象直觀地學習物理知識。

曾老師的課堂教學并沒有因為老師的物理水平高而選用物理定義文字講解或物理公式導入等高端的物理課堂講解方法,曾老師的課堂教學方法能緊扣學生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師生以物理知識為紐帶的思想互動,這就是課堂教學藝術。

在此為曾老師提幾點建議:

1、注要初中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的知識生成特點,強化物現象、物理概念、物質屬性、物理規律的基礎知識訓練,首先讓學生學會理解,再行熟記,最后才是應用能力的訓練。不要把初中生當作高中生或大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傳授。

2、不要因為日后教學經驗的豐富,對中考考題的研究而演變成考題主導型的課堂教學,在物理課堂上滿口腔是考題、滿堂課是知識點的重要,這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退化,物理課需以物理知識為紐帶的師生心靈互動。

篇(3)

1提高學習動機的意義分析

研究顯示,學習動機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驅動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具有極大的作用,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具有以下作用:

1.1促發作用

學習動機對于促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物理知識具有極大的促發作用,例如當學生對于物理教材中某一知識點、物理現象、或是實驗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時,就會促發學生主動地去了解和學習這一知識點,運用原有認知經驗去分析物理現象,自己嘗試著探究,引起學生的學習行為.

例如,《大氣壓強》這節內容的教學,演示覆杯實驗,這個實驗學生自己課后也可以完成,所以當教師演示物理實驗,學生通過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當然也有同學會存有疑問,這進一步觸發了學生自己課后嘗試的欲望,課后自己嘗試覆杯實驗,實現對現象、規律的再思考.

1.2定向作用

學習動機可以為學生的初中物理學習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使得學生在學習動機的驅使下去完成一定的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點.

例如,學生學習“液體內部壓強”這一知識點,那么學生可能會產生疑問,液體內部壓強是怎么產生的?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生活中有哪些應用?這些疑問恰是驅動學生主動地查找資料,尋求問題的答案,深化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

1.3保持作用

不少學生尤其是初二的學生會感覺物理難學,概念學習枯燥,導致其物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物理往往開始好奇,接著就半途而廢不能持之以恒.那些學習動機高的學生往往能在一個較長的時間里一直保持著一種認真、刻苦的精神面貌;而那些學習動機水平較低的學生往往對物理課程沒有興趣,即使突然因為新奇的物理實驗,對物理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也往往因為其他原因不能持之以恒,因此學習動機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具有很好的保持作用,可以不斷地保持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

1.4調節的作用

學習動機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定向學習的目標,而且還可以不斷在這一過程中去調節學生的具體的每一個步驟和小的目標,不斷地去調節學生在進行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堅持下去,直到完成具體的學習目標.

2創設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

2.1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情境

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如果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出現偏差,他們會不愿意積極學習物理知識.教師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學習物理知識的意義,就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理解到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學好物理知識才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

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物態變化》時,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吃冰棒時剛撕開冰棒紙,冰棒有時會出現冒煙的現象;冰棒靜置一段時間后四周會出現細小的水滴,待到靜置得更久,小水滴逐漸變大,當冰棒水滴在地上后,過一會就會干掉消失.通過以上的物理現象,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物體在怎樣的外界因素下,它們會改變自己的物態,如果我們要物體保持特別的物態,可以從哪些外部條件著手控制?當學生發現自己學習的物理知識能改變實際的生活時,他們會有濃厚的探索物理知識的興趣.

2.2結合物理的實驗現象創設情境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物理時,一味地對學生說物理概念和定律,學生也不一定能明白這些概念的意義是什么.教師可以給學生觀察物理現象,讓學生了解到物理現象的規律,當學生發現物理現象能有規律的變化時,他們會愿意自發地學習物理知識.比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透鏡及應用》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地觀察透鏡的變化.學生如果能透徹地掌握透鏡的變化就能理解到凸透鏡變化的規律為:

表1

物距(u)像距(v)正倒大小虛實應用特點

u>2ff

U=2fV=2f倒立等大實像測焦距大小分界點

f

幻燈機―

U=f不成像―――平行光源

測焦距實虛分界點

Uu

與物同側正立放大虛像放大鏡虛像在物體同

側,物像同側,

虛像在物體之后

2.3結合學生的團體合作創設情境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長、不同的潛力,學生在一起學習,教師如果能夠讓學生在進入情境時互相提示、互相取長補短,情境創設的效果也能因此而事倍功半.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時,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用團隊的方法一起進入情境.

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浮力的應用》時,教師可以將數個學生組成學習小組,給每個學習小組100克薄鐵皮、一盆水、一枚一元的硬幣.如果直接將一元硬幣投入水中,硬幣會沉下去,教師要讓學生合理改變薄鐵皮的結構,讓薄鐵皮承載起一元硬幣,讓硬幣能浮在水面上.學生共同學習時,要克服薄鐵皮可能會進水的問題、薄鐵皮的結構不足以承載硬幣的問題、薄鐵皮能承載多少硬幣的問題.通過共同合作,學生們提出種種承載硬幣的方案,一起動手、一起改進,通過這種進入情境的方法,學生會非常愿意積極地探索物理知識.

3提升學生學習動機水平應關注的幾個方面

3.1讓學生關注物理現象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時,無論是用講故事的方法也好、讓學生觀看多媒體也好、用實驗的方法也好,教師需要用種種方法讓學生觀察物理的現象和物理的變化.如果學生不能細心觀察物理現象,他們就不能了解這節課到底需要了解哪些知識,不會明白自己學習的范圍.

3.2讓學生關注物理變化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后,如果學生僅僅只了解現在眼前發生的物理現象,學生依然不能從物理現象中提煉到物理知識.因此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后,就要鼓勵他們自己去動手嘗試、動手探索,學生如果能夠了解到外部條件的變化能使物理現象產生變化,他們就能提出猜想,嘗試理解這些物理現象背后的本質.

3.3讓學生總結物理現象

學生在學習物理時,要真正的掌握物理知識,就需要把感性的認知轉化為理性的認知.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時,要引導學生總結自己觀察到的物理現象,讓他們把具體的知識經過提煉,重新通過抽象的方式理解.

篇(4)

關鍵詞:物理 自編 題目

物理教學離不開習題訓練,習題訓練的質效高低,常決定于習題的質量,對學生是否有針對性,并不取決于習題的量。為了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訓練學生的題目最好是老師親自編寫。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老師不原意編寫題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自編的題目缺乏質量,因為很多老師并不知道組成一個題目的基本要素。那么,初中物理題目的常見要素是什么呢?

一、構成物理題目的基本要素

一般來說,無論物理題目怎么變化,但構成題目的基本要素是固定的,它主要由基本知識與技能、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以及題景組成。比如有這樣的一道題目:火箭發射天宮一號時,高溫火焰向下噴射到發射臺的地面,很多物體遇到這樣的高溫將會怎樣?為了保護發射臺底,就建了一個大水池,這是利用水的什么特點來吸收熱量的?火箭發射時,我們會看到龐大的白色氣團,它是怎樣形成的?這個題目中的火箭發射是題景,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物態變化,考查的能力是概念再現與識別,火箭與天宮一號是讓學生感到祖國科技的發達,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所謂新穎的題目,主要是組成題目的幾個要素遍的獨特新穎,甚至是前所未有。一般說來,知識點受新課程標準或大綱的限制,創新的空間有限。那么,題目的創新主要從題景、考查方法或情感點上入手。

二、編寫新穎題目的方法

1.從學習過程、方法入手。當前,新課程提倡多種學習方式,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社會調查、實驗探究、合作學習等等,已經走進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這為我們老師編寫新穎題目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從學習方法入手,再尋找適合的知識點和相應的題景,即可創作出新的物理題目。比如,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方式,是實踐性課題,一般要經過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處理數據、得到結論,甚至還有評價結論的環境。比較容易想到的思路就是針對這些環節進行編題,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及科學素養。再確定好考查的關鍵過程方法要點后,就要圍繞這個要點,摘取相應的知識點和設計合適的題景。在選取知識點時,要考慮取電學的實驗,力學的實驗還是熱學的實驗?哪種實驗能更好的將過程方法融合?所取的知識點要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能太難,否則會使多數學生失分,違背了編寫題目的初衷。設計的情景,要考慮初中學生認知上的特點,盡量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思考的興趣。例如,自行車是我們一種常用的代步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構和使用來看,它要用到許多自然科學的知識,請你舉三個與物理有關的知識或原理。再如:樓道里,夜間只是偶爾有人經過,電燈總是亮著會浪費電能。科研人員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開關”天黑時自動閉合;天亮時自動斷開。利用聲敏材料制成“聲控開關”,當有人走動發出聲音時,自動閉合;無人走動時,自動斷開。若將這兩個開關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樓道燈變得“智能化”,這種“智能”電路是怎樣的電路?

初中物理的很多實驗是由老師選好器材給學生做的,雖然教材在初三階段提出了讓學生自主選器材的要求,但大多數教師嫌麻煩,并沒用很好的落實,很少有學生受到選器材的訓練。考慮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老師在編寫題目的時候,很編寫一些“器材選擇”性的題目,具體的方法是:給過量的實驗器材,讓學生選擇實驗器材來設計實驗。這樣的題目適合于學生比較熟悉的實驗,最好是在“老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比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實驗室提供了如圖所示的一些實驗器材供選擇,完成該實驗的主要器材是哪些?為了研究平面鏡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還要選擇實驗器材是什么等。

2.從題景變化上入手。題目的情景千差萬別,來源也十分廣泛,新理論,新技術,熱點新聞,時事政治,都可以作為題景。當你看電視、聽新聞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某些物理知識,是否可以將它們融合起來。比如,我國又進行珠峰科學考察了,要為珠峰重新測量高度,這里就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識――大氣壓與沸點、激光測距、紫外線的防護;又如,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救援中,為了便于挖掘機疏浚河道,從上海緊急調運了400塊路基箱,路基箱外觀上是一個個表面刻有花紋的大型鋼板組成的箱體,它們被鐵鏈拴在一起鋪在松軟的淤泥上,這樣大型挖掘機就可以沿著路基箱順利地開到指定地點上而不至于被陷在淤泥里。請用物理語言說明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稍加改動就可以編寫出新穎的題目;當你遇到一個新的器具時,可以看看它的說明書,了解一下工作原理、使用注意點,說不定據此能編出一道新的物理題目來。在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身邊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新題景,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做個有心人。

三、自編題目的意義

自編題目的重要意義在于教學的針對性,避免盲目的到資料上“抓題”。如果在物理教學中,老師盲目的到資料上抓題,就可能走上應試教學的老路――題海戰術。針對學生自編習題可以使教學更加有的放矢,學生和教師都很輕松,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的質效。

總之,新課改以來,初中物理試題的題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很多賦予時代感的題目,但命題的總趨向是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驗能力的考察,注重學習過程與方法,因為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靈魂,而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掌握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舉措。因此,在自編物理新題目的時候,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多編寫一些注重實驗、注重物理知識獲取過程與方法的習題,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加積極的自主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方彩紅. 淺談新課標下物理教學模式的創新[J]. 物理研究(教學研究版), 2009,(01)

[2] 吳麗莎. 新課標下的物理課堂[J]. 新課程(教師版), 2008,(12)

[3] 顧道勇. 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教師[J]. 數理化學習, 2009,(02)

[4] 鄒紅梅. 初中物理新課改后的幾點教學思考[J]. 實驗教學與儀器, 2010,(02)

出生年月:1978年5月30

籍貫:江蘇,徐州

性別:男

職稱:一級教師

篇(5)

初中物理課程作為基礎教育學科,要以實現學生終身發展、終身學習為宗旨,初中物理教師不能只滿足于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知識,而要激發學生內在需要,提高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來達到求異思維,逐步轉變為“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為目標,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1.激發學生探究的樂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遇到自己感興趣的物理規律、物理原理、物理現象時,都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去思考、去認識、去創新、去探究,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創新性、自覺性和積極性的催化劑。物理世界是一個讓人著迷、充滿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實驗與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為了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該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激發起學生內心的求知欲。“燒不斷的棉線”、“瓶吞蛋”、人造“雪景”、會“浮”的鐵球、聽從“指揮”的雞毛等物理現象無不讓學生欣喜若狂、興趣盎然。如在教學“串聯電路”知識點時,可以要求學生用導線、電池等材料為自己家里制作一個音樂門鈴;在教學“凸透鏡成像”知識點時,可以要求學生找出成像規律來自制望遠鏡;在教學“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樂器的發聲情況,讓他們能夠深刻體驗發聲的神奇變化,通過種種措施能夠讓從物理走向生活,讓生活走向物理,激發學生探究的樂趣。

2.理論聯系實際

物理知識如果不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那么這些知識永遠都只能是死知識,很難讓學生通過靈活運用知識來升華自己的能力。隨著學生所掌握的物理技能和物理知識日益增多,教師就應該有意識地指導他們多去對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行仔細地觀察,對生活實際問題用物理技能和物理知識來分析解決,讓他們能夠真真切切地覺得“物理是很有用的。”例如,學生在學過“焦耳定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避免出現電熱淋浴箱插頭被燒焦的問題;學生在學過“摩擦起電”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疑:油罐車為何都要拖一條鐵鏈作為尾巴?學生在學過“密度的應用”后,教師可以給他們分析如何對戒指的真偽進行鑒別;學生在學過“慣性”后,教師應該給他們分析為何不能在車子未停穩前從車上跳下。通過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基于物理的角度來對生活現象進行分析闡述,同時,還可以通過開展動手制作小教具、科學小論文、豐富的課外活動等方式來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好奇心和新鮮感,提高學生的求知興趣,讓物理學習變得有趣、生動,也能夠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讓學生形象、直觀地認識到物理現象。例如,在講授“物態變化”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冬天樹枝上的冰凌、房屋上的白霜、原野里的大霧、西藏的雪山;在展示冬去春來時冰雪融化成水等一系列情景,能夠引學生入勝、緊扣學生心弦。又如,在給學生講授“光的直線傳播”時,在導入課時可以給學生播放21世紀地球第一次日全食的情景,學生通常會被日全食奇妙、壯觀、美麗的情景所吸引,教師可以順勢提出一些問題:日全食現象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為什么會出現日全食現象?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4.注重知識的運用

第一,要將最優化與多樣化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最優化與多樣化是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我們應該要多引導學生用最優化的方式來解決初中物理問題,而不僅僅只采用多樣化的方式。

第二,要將開放性與封閉性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要通過一系列的物理習題練習來培養學生學會分析、比較、甄別、篩選等方面的能力,以便進一步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確立學生主體,優化學習方式。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為他們創造更多自得、自動、自學的機會,來讓學生成為時間的主人和學習的主人。凡是可以不講的內容,教師盡量不講,讓學生自學;凡是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的問題,教師就應該盡量放手讓學生來獨立探究。如果非要教師來講解的地方,教師應該要用最精要的語言、最少的時間來完成,最終達到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5.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管理

教師應該選出具備管理素質、物理成績優異、與其他同學關系良好、有較強溝通交流能力的同學來擔任物理科代表,讓物理科代表來幫助教師大力開展學生自主管理工作,教師要學會放權給物理科代表,由物理科代表來組織管理班級的物理課程學習,同時,物理科代表也可以適當給各小組長下放權力,進而形成以小組合作為基礎的相互管理。

篇(6)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課堂組織 探究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2-0166-01

以學生為主體,就要從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興趣和科學探索精神,就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教學中注重科學探究實驗,是實現學習方式多樣的重要手段之一。

1 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注重科學探究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和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這就要求過去以書本為主、以實驗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真正轉化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比如《物態變化》一節中。傳統的教學是以學科的知識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過教師做演示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再講解晶體熔化和凝固的條件以及過程特征。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們應該以熔化和凝固知識的內容為載體,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因此不能只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熔化和凝固概念的規律本身上,更應該注重學生對凝固和熔化過程的經歷和體驗上。首先應該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出發,如“水結成冰、冰熔化成水”這樣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這種現象;然后結合事例引導學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條件,讓學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條件。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猜想做出記錄,以便在驗證之后和開始時猜想情況進行對比,這也是一種學習。有了猜想之后就要進行驗證,看猜想是否正確。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實驗方案,用什么方案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并組織學生對設計方案進行交流。由于學生剛剛開始學物理,教師應根據探究的方案進行較多的指導,在學生交流方案的基礎之上教師要進行適當的評價、歸納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實驗裝置,提出如下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

1.在做海波熔化的實驗時為什么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而要把試管放在水中,通過燒杯對水進行加熱?

2.燒杯中要放多少水才合適呢?

3.溫度計的測溫泡放在什么位置才比較合適?

4.怎樣才能把溫度計的測溫泡放在合適的位置?

5.實驗當中需要記錄哪些數據,怎樣記錄?

6.實驗操作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7.怎樣才能保證實驗的過程安全操作?

學生清楚這些問題以后實驗方案也就已經確定了。方案確定后放手讓學生進行操作并收集證據。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搜集學生操作過程當中的所有問題,包括學生操作是否規范、學生的參與程度是否積極主動、學生的操作是否有安全隱感等等。在學生完成實驗探究以后,學生通過實驗所得出的結果可能并不十分理想,如熔化的溫度偏差較大,所畫的圖像并不能明顯地看出來熔化過程等一些問題。我們不能只關注學生實驗的結果是否理想,更要關注學生對探究過程的參與程度。

2 教學過程的設計應突出“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

教材注重到了在每章、每節的開始盡量以學生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事物或現象引入,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興趣,逐步引導學生探究事物或現象背后隱藏的本質規律。因此我們的教學設計也應力爭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出發,這樣既拉近了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心社會的科學情感。比如在《汽化和液化》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剛剛開始接觸物理,因此在這一節的教學之初,我們就應該避開那些比較抽象的、一般化的物態變化和那些非常嚴密的物理概念,而應該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日常生活當中的實例(比如曬衣服的問題)出發,認識到一種具體物質――水的物態變化過程。“水從衣服上跑掉了!”從這樣一個學生很熟悉的生活現象中來認識汽化現象。 再比如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的教學,這個知識點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也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的一個分化點。但是在現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形式應該進行改革。盡管在探究活動之后需要一些定量的計算,但是應該盡量避開那些意義并不很大的一些模型化的繁雜的計算,應該像教材當中的例題和作業那樣設計一些有實際背景、有實際意義的習題。再比如《光的反射》的教學,我們不能僅僅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知識的落實上,只關注如何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如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而應該從實際的問題出發,使學生感到物理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物理知識在實際當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們可以從一些具體的實例出發來引入所要研究的內容并通過對物理知識的學習來解決這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 針對具體情況,開展多種方式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物理教學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識內容本身,而應結合學校的物質條件和學生的興趣、能力水平,開發多種多樣的探究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實踐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實驗當中,學生從他的實驗結果或者從熔化圖像上很難看出比較明顯的熔化過程,或者可能會發現海波由于過熱而不凝固這樣的問題。對于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一方面應注意保護學生的這種問題意識,同時我們還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能力水平積極地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一些專題研究。在進行專題研究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自始至終積極參與到學生之中。在研究方案的確定、如何查找資料、安全操作措施的防范等等方面給學生具體的指導和幫助。比如在學習了光的折射現象之后,學生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1.對于不同的介質對光的折射是否相同呢?

2.清晨看到日出的時候太陽是在地平線以上還是在地平線以下呢?

篇(7)

關鍵詞:物理教學;德育滲透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針對教育問題毫不含糊地指出:“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且產生熱烈的感情,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鮮明的辨別力。”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德育教育在教書育人中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教師,課堂教學,是進行德育滲透的主要渠道。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物理課程標準所明確要求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始終思考著物理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并進行了認真的實踐,積累了一些的經驗。現提出幾點粗淺的認識,供大家參考:

一、利用物理學家的事跡、高貴品質,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物理學中許許多多的物理學家的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能起到極好的效果。如,我在講授牛頓第一定律時,我將牛頓的一段名言讀給學生:“我就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偶爾拾到一顆美麗的貝殼,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遠一些,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通過這段名言,教育學生在學習上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同時也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我在講核能這一節時,介紹原子彈和氫彈時,我把我國兩彈專家鄧稼先、錢學森沖破重重阻力,毅然放棄國外的優越生活和豐富條件,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報國志向回國講給學生。通過這件實例,不但讓學生體會了物理學家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只講奉獻不圖索取的崇高美德,而且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講解歐姆定律時,我首先向學生介紹德國的物理學家歐姆,以及為得到這個結論歐姆付出10多年的辛勤勞動,做了大量實驗。同時,讓學生課后閱讀“歐姆堅持不懈的精神”的文章,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激勵。

二、介紹我國物理領域的科技成果,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中心內容,因此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長期堅持。我國古今有關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物理教材中有較多地方提到,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比如,我在講磁場時,講到磁偏角時,我說,關于地磁場的磁偏角的論述早在宋代沈括已提到,比西方早400多年;講到慣性時,我說慣性現象的描述早在公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期的《考工記》已有記載。通過這些成就的介紹,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他們的愛國熱情。

三、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意志品質

(1)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科學的基礎學科。可通過大量演示實驗教育學生,研究物理學的過程一點也離不開實踐。使學生在用實踐研究物理問題的過程中,養成尊重事實、誠實的品德。

(2)運用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意志品質。在探究性實驗的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不拘泥于教材,大膽設想,積極思考,不怕困難和挫折,認真實驗,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有所發現,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探索、研究,但是要培養學生的求實、求新,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要求學生不僅能夠做出應該的實驗現象、驗證物理規律,還要求學生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正確對待,這樣學生不僅看到一個實驗現象、驗證了一個物理規律,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形成科學嚴謹的態度和思維品質,在協作中養成互相尊重、團結協作的習慣。

四、在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途徑

我在物理教學中,采用了兩種德育滲透途徑:

1. 結合物理學科教學內容進行隱性的有機滲透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大部分章節內容的德育因素并不突出,而是融匯在對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對于這些內容,應將德育內容滲透于知識講解過程中,并不一定非要將德育內容提到課堂教學的高度。因此,“德育教育”的重點在于滲透,即如何在不影響物理學科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將德育內容隱性地穿插于課堂教學內容與過程中,使學生在學到物理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例如,我在講解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時,我告訴學生最大靜摩擦力就是靜摩擦力轉變為滑動摩擦力的臨界點,這實際上就滲透了量變到質變的觀點。而不是將量變到質變的觀點從哲學角度進行詳細地講,而是通過對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的相互轉換的介紹,引發學生的類比思想,使他們自覺地將兩者聯系起來,從而達到德育的目的。再如,物體溫度的變化會引起物態的改變,而物態的改變又會導致體積、密度等量的變化,讓學生進行比較,自然地滲透量變、質變規律的教育。

2. 重視初中物理教學的德育滲透教學成果評價

(1)初中物理學科考試的出題是由教研組統一出題,出題組可要求各個教師提供能夠隱性地反映德育成果的新穎試題,這些試題要能夠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與社會發展相呼應,從而既檢驗了德育滲透效果,同時又鞏固了德育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夜爽爽爽爽爽爽| 成码无人av片在线电影网站| 国产边摸边吃奶叫床视频| 午夜伦情电午夜伦情电影| 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内射大片99|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女婷五月99播放| 大陆国语对白国产av片| 日韩av无码成人无码免费|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一边呻吟一边说使劲|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 边做饭边被躁bd苍井空图片| 欧类av怡春院| 婷婷无套内射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777777|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欧美|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99riav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三人弄娇妻高潮|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日本高清视频wwww色| 亚洲av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丫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欧美尺寸又黑又粗又长|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理论剧情大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