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幸福心理學結課論文

幸福心理學結課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3-30 10:56: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幸福心理學結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幸福心理學結課論文

篇(1)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就業指導課程;大學生;探索

隨著高等教育日益大眾化,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多,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普遍面臨就業難的問題。近年來,因就業問題引起的大學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較常見,甚至發生自殺悲劇。2007年《大學生就業指導》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修課程之一。課程旨在指導學生尋求職業發展,培養潛力和創造力,以適應社會需要。積極心理學在國內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個體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尋找個體潛能。這與就業指導課程的目的一致。此文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視角探析如何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育。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現狀

我國高等學校就業指導課起步較晚,與國外的就業教育差別很大。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內容單一,學生就業心理模塊知識陳舊

我國目前高等教育中就業指導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就業背景、就業技巧、就業政策和就業所需表格填寫訓練等。各個高校課程內容基本一致。武沁宇等研究認為目前高校就業指導缺乏與學生專業課程銜接,難于提高大學生實際就業能力[1]。較少高校有專業心理老師講授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心理調適等。與心理有關的內容知識基本無更新。

(二)課程傾向于職業技能培訓,忽視就業心理、職業道德等引導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多傾向于傳授求職技巧,如介紹信、推薦信和簡歷制作,面試技巧等。而較少涉及學生的價值觀導向、就業心理調適和積極的就業觀引導。大學生在就業之前,首先會在心理上有一些變化。受傳統“學而優則仕”思想等影響,加上就業競爭激烈,多數個體易表現出焦慮、失落等心理表現。張弛等調查522名大學生,76%認為“最讓自己感到緊張和憂慮的事情”是就業問題[2]。由于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第二個“心理斷乳期”。情緒容易波動,耐挫力弱。在面對就業壓力或受挫之后,找不到合理方式應對,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甚至自殺等危機事件。

(三)課程實施形式單調,缺乏創新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定位是一門指導性強的應用型學科,需要學生實踐和實際操作,且需要根據大學生每個階段不同特點進行指導。較多學校就業指導課成為理論課的講授,學生配合度不高,沒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大一到大四所講內容沒有變化。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以一名老師面對幾百人甚至上千人上大課的模式為主。

二、積極心理學的內涵

近年,積極心理學在世界范圍內興起。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是對創傷、缺陷和疾病等進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幫助人類去發掘潛能和力量,使人們更幸福、快樂,并得到發展。我國傳統文化中也不缺積極心理學的思想。如仲尼、左丘、韓非子等都是在逆境終成事業。其積極的思想都可以為大學生學習和內化。

積極心理學的課程宗旨主要是發掘學生潛能,增強積極的人格力量,顯示了一種積極的教育理念。賽里格曼教授以“每天記錄三件好事”、新的署名力量、感恩拜訪和大笑練習為內容,發現這些練習能最大程度激發其學習興趣和生活態度,甚至影響到人生態度和工作信心。有研究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到抑郁癥治療、醫學教育和企業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探析

(一)嵌入積極的教育理念

《大學》中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重要是培養大學生積極、健康的人格素養。當前“就業難”問題除了就業人口基數大和專業限制外,與大學生自身依賴性強、逃避進入社會、耐挫力差、自卑心理等有較大關系。英國哲學家拉金斯提到“年輕時代是培養、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時光”。培養大學生積極的心態需要從入學開始,貫徹整個大學生活。在教育過程中將責任意識和感恩結合起來,教會大學生勇于面對生活中各種挫折。

(二)構建“積極導向”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

隨著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嚴峻就業形勢使大學生從入學開始承受不同的就業心理壓力。積極導向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不僅要吸取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還要考慮不同階段特點和實踐性的特點,每個學段有其特定的教育內容和任務。大一大二階段應該以“擇業指導”為主,主要包括認識自我、優勢定位和職業生涯規劃。由于大學新生處于適應期,心理波動比較明顯,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此階段重點在于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生活,解決現實困惑,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和應對,引導進行職業生涯探索,掌握職業要求和社會需求,挖掘學生自我成長的潛力。第二階段應該以就業指導為主。學生掌握就業指導知識外,鼓勵學生實踐,通過調查走訪、案例討論、團隊合作等方式增加學生對就業的積極心理體驗,鼓勵學生創新自己的求職技巧和方法。強化互動,學生參與教學,如運用霍蘭德職業能力測驗(MBTI)認識自己的興趣和性格特點。

(三)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大學生就業團體輔導實踐

積極心理學認為在教育中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重視學生自我成長的經驗。體驗和參與式學習是完成這一體驗的重要途徑。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等提出了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群體參與的團體積極心理輔導新模式[3]。設計活動依據“幸福”三因素理論,包括積極的情感、積極的參與性和追求有意義的生活三部分。團體輔導的內容包括培養積極情緒、積極的應對和認知方式、積極的人格品質。按照這三個內容進行具體的活動形式。如“尋找自身優勢”、“三件好事”、“感恩探訪”等。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著重要意義。課程尚處于開發和探索階段,對于授課老師也需要擴寬思路,在現有體系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方法探索新的形式,提升教學效果,最終服務到大學生群體。(作者單位:東莞理工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參考文獻:

[1] 武沁宇.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教育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2014.

篇(2)

青春的激情讓我走上教育崗位,求索中的甘辛使我的心靈與意志更加成熟。我始終默默地學習著,悄悄地提升著,幸福地譜寫著對心理教育事業愛的贊歌。

一、學習著

“德高為師,學高為范”。自從學校安排我來到心理輔導崗位,我時刻提醒自己,時代在變,崗位在變,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就應隨之改變,這種改變的前提是必須努力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在實踐中,尤其是對心理學的理論及心理輔導技能的學習,我格外用心,每當看到相關文章,我就摘錄下來,并隨時書寫讀書心得。

北京市德育研究所楊忠健教授說過:心理教師有三個境界,第一是“了”境界,我的理解是了解自己,了解學生,了解他人,了解學校,了解社會以及更多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

加入心理工作室半個學期,在我校劉老師的有效組織和管理下,在其樂融融的學校大家庭里,我收獲著知識,感受著真誠、互助及成長的那份美好和欣慰。同時我也感覺到,必須把自己已學過的知識轉化為智慧,才能顯示出它的價值;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導下,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心智活動,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2008年3月,在華信科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我修完“沙盤治療技術培訓”所有課程,并通過實踐,準予結業。

2008年4月,我們一行9人,參加了由北師大鄭日昌教授和臺灣專家吳武典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在這次培訓上,我們懂得了什么是“同理心”。

2008年12月28日,我參加了順義區考研中心心理學科培訓《積極心理學的應用》。

……

除了培訓,我還先后閱讀了《身邊的心理學》《習慣的力量》《家庭心理學》《愛別人就是愛自己》等多種書籍,懂得了什么是“暗示”,什么是“同理”,什么是“傾聽”……

培訓班的學習,讓我如沐春風;書籍的品讀,更讓我如遇甘霖,如魚得水!

這份工作是寂寞的,但,這份工作又是愉悅身心的。

二、成長著

2007年9月,我來到新的工作崗位,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沖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我很快調整了心態和思維模式,開始我校“知心小屋”的籌備工作。

一切都要從頭來,領導對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我在這個崗位上能為我校開辟一個新的春天!

如何在新的崗位上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幸福?我吃飯時想,走路時想,睡覺前依舊在想。

我終于有了新的發現:在理論的指導下,我先后整理出《“知心小屋”的工作原則》《“知心小屋”的工作制度》和《“知心小屋”的來客須知》。在此基礎上,我設計出了“知心小屋”建設初級樣板:“知心小屋寄語”、“知心小屋”室內裝潢、“知心小屋” 信箱、“知心小屋”預約表和“知心小屋”的工作計劃等,并謹慎地通過校報、廣播、板報、活動課做著宣傳,很快打開了局面。

心理輔導工作,在很多人看來沒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聊聊嗎?可事實遠遠不那么簡單。我們都明白,誰都能說一說,誰都能一聊聊,但是說得好、聊得好還真是一個技巧活。

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怎么樣才能開個好頭呢?我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甚至自費參加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主動向專家請教,用心揣摩專家的話,最后產生了“知心小屋”的工作理念――“無論環境怎樣變化,依然能夠從容地學習和生活”;確立了“知心小屋”的“三改”宗旨――“改變認識、改變目標、改變行為”。還擬訂了心理咨詢的終極目標――讓學生們學習和生活得更輕松!確立了自己的工作方向――為學生、老師和學校管理服務。擬訂了自己初期工作的輔導模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對心理輔導和咨詢做了如下闡述:

心理咨詢是一個在痛苦中獲得成長的過程。心理咨詢的過程猶如“臥床―輪椅―雙拐―單拐―拐棍―獨立行走”,用術語表述為“不正常的自己―改變目標―改變行為―獲得新認知―改變自己”。并初步總結出了心理輔導五步法:突破階段―輔導階段―改變階段―鞏固階段―結束階段。

邊學習,邊思考,邊傳播,我先后給全區心理健康教師做過4次講座,與同行認真交流,共同進步,使自己的心理輔導水平有了顯著提高。2006年7月,由我執筆,完成申報區級課題《農村中學“問題學生”干預與轉化的策略研究》的工作;2007年11月,完成了課題開題報告的撰寫,2008年5 月,完成了課題成果文獻綜述部分的論述工作。在研究期間,我既是參與者,又是研究者,更是享受者。

三、幸福著

記得有一首歌中有這么兩句:“快樂著你的快樂,幸福著你的幸福。”而我“快樂著學生的快樂,幸福著學生的幸福”。

由于工作開展順利,學生們慢慢地走進了“知心小屋”, 我先后接待了36名學生,當看到他們焦慮不安地走進來,愉悅輕松地走出去的時候,我無限幸福;當他們因懷疑自己而走進“知心小屋”,卻滿懷斗志地走出去的時候,我無限幸福。能夠享受感動的人是幸福的,能夠感動他人的人也是幸福的,所以我幸福著!

在慢慢打開幸福的時刻,我依舊沒有忘記學習和提升自己。在接待每個學生和教師后,我會及時把談話記錄下來,并用心整理成文稿,有的是論文,有的是案例分析,有的是教育隨想,有的是教育敘事,均收錄在自己書寫的《芳草心錄》中。

為了加大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我在每屆高一新生中選擇2名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員,由他們負責把我搜集的資料轉交給學校廣播員和部分班級宣傳委員,并督促各班承辦班級心理小報。

篇(3)

我是一名普通、平凡而又充滿著極大工作熱情的青年教師,在小學這塊育人的熱土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極度的熱愛和努力向上的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學生是我工作的原動力,而“愛”就是我愿意和能夠付出的全部。

一、優化班級管理,提高學生素質。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以來,我曾先后擔任過班主任工作、學校管理工作。在班級管理中,我從自身做起,加強心理學和管理學的學習,盡量對孩子多一些信任、多一份尊重,努力創設民主化的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近年來我在班中實施了班干部競選制,采用先民主后集中的方式。通過活動一方面使班干部樹立了為同學服務的思想,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決策能力,同時也加強了集體的凝聚力。于是一種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良好班風形成了,受到了家長和同事的好評。近幾年的學校團體比賽中,捷報頻傳。

二、為人師表,樂于奉獻。

我熱愛本職工作,平時按照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嚴守師德,身正為范,用真善美去啟迪一顆顆心靈,用滿腔熱情點燃學生胸中的“理想之火”,用知識的鑰匙幫助學生打開神秘的大門。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重身教、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教育學生,激勵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和道德素質的提高。為了孩子們,為了心愛的教育事業,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放棄了許多休息時間,常常是早出晚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自我要求使我形成了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

三、尊重學生,以愛育人。

對于教育來說,師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愛是成功的原動力。我熱愛教育、摯愛學生。愛,滋潤了孩子,成就了事業,也升華了我自己。正是這份摯愛,促使我深入地了解孩子、公正地對待孩子,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并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和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創造欲,努力為孩子的成長、發展創設最好的教育氛圍。老師的一個贊賞、一個關注的目光,一個信任的點頭,在他們眼里都是一種“愛”。對每一個孩子都一視同仁,不歧視差生,而是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課堂上發言優先照顧,作業優先批改,適當降低要求,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樹立自信心。事實證明:孩子在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后,常常會在學習中產生更大的動力,在行為上出現明顯的趨善性。當學生有痛苦和不幸時,老師的同情和開導使他們得到慰籍,當孩子有缺點時老師的熱情鼓勵和幫助,會使他們從中獲得信心。

四、學無止境,致力科研。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在工資比較低,個人購書還不盛行的情況下,我毫不猶豫的訂閱了與教育教學有關的書籍,彌補自己的不足。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確如此,由于讀書,我了解到了課堂教學最前沿的東西,并把它們實踐于課堂。在我的執著努力下,我們終于看到了豐碩的果實:

XX年在山東省舉行的健康教育優質課評選中獲一等獎;

XX年評為區課改先進工作者、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區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能手;同年出示市級觀摩課;

XX年在淄博市小學語文優質課評選中獲一等獎;同年被評為高新區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區優秀教師、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XX年被評為淄博市優秀女教職工;同年撰寫的教學隨筆《那只可愛的小黃狗》獲省級二等獎;教學論文《低年級口語交際的實踐與探索》獲國家級二等獎;教學隨筆《一段意想不到的小插曲》獲市級二等獎;

篇(4)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0-0083-02

近幾年,職業學校教師中存在“兩多”現象:一是年輕教師多,二是非師范類院校畢業生多。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批年輕教師走上班主任工作崗位。他們在承擔較繁重的課務的同時,還要面對班級管理的壓力。由于缺乏經驗,不少年輕班主任疲于應付。筆者針對揚州市職業學校班主任做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34%的班主任提出或想提出不當班主任,73%的班主任感覺到沒有成就感,56%的班主任工作時有一種精力枯竭感。為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班主任隊伍,引導班主任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壓力,以積極的心態教育和引導學生,體會作為班主任的幸福感,我們提出了“積極心理學視閾下班主任專業化建設”這一命題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研究。

職業學校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在學校實施教書育人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專業化便是教師專業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一、研究意義

1.提高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而復雜的,這就要求職業學校班主任要努力成為掌握并能靈活運用積極心理學原理的靈魂工程師。作為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崗位,職業學校班主任必須強化學習,始終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善于激發自身的潛力,不斷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具備專業理念和道德、專業知識、專業技能。

2.提高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和班集體建設的水平。實踐證明,班主任的專業化程度與德育工作現狀成正比,與班集體建設水平成正比。班集體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單位和重要場所,優秀的班集體會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是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途徑和搖籃。

3.促進職業學校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職業學校學生中的大多數人是中考獨木橋上的失意者,家長的埋怨、社會的偏見、教師的冷落,使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心理和行為上出現了一些偏差。從整體來看,學生的綜合素質、行為習慣、個性心理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形象思維活躍,抽象思維不足;自理能力不強,自我要求不高;興趣愛好廣泛,個性特征明顯。這樣的個性特點,使得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面臨較大的挑戰。以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為抓手,全面地、深入細致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和行為引領,對職業學校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和健全人格的培養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理論基礎與實踐依據

1.理論基礎。首先,就積極心理學理論而言,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是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積極心理學研究重點是如何調動人自身的積極因素。積極心理學倡導用積極心態對人的心理作積極的解讀,倡導用積極的品質尋求良好的生活和獲得幸福,倡導用積極的心態和科學的方法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學會感知幸福。其次,教師專業化發展理論。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教師通過學習實踐,不斷更新和豐富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上升的過程。作為教師專業化的深化和發展,班主任專業化就是班主任通過學習、實踐、培訓和自我學習實踐達到班主任專業水平的過程。

2.實踐依據。加強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的實踐研究,對于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整體水平,促進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推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學生管理而言,專業化的班主任隊伍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知道他們的所樂所好,在幫助解決學生各種問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素質提升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對于班主任而言,強化班主任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實踐研究,將進一步幫助我們明晰班主任專業素養的基本要素,明確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的路徑、保障機制、評價機制,并為班主任建設提供可借鑒的案例,從而進一步促進班主任的專業化成長。

三、研究目標與內容

1.研究目標。職業學校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使得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工作較之于普通中小學難度更大。因此,對職業學校班主任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課題的目標有兩方面:(1)充分發揮積極心理學原理在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建設中的作用;(2)積極探索適合職業學校特點的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的路徑與方法。

2.研究內容。第一,積極心理學內涵與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成長影響研究。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了解班主任隊伍現狀,分析班主任專業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重點研究積極心理學內涵與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成長影響。

第二,積極心理學視閾下職業學校班主任的基本專業素養的研究。職業學校班主任的基本專業素養是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它有與其他教育階段班主任專業素質相區別的特質要求,這是由職業學校學生特點決定的。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職業學校班主任的基本專業素養有新的內涵。結合《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課題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方面對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素養進行探索,形成基于且有一定推廣價值的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素養基本指標。

第三,積極心理學視閾下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的管理策略研究。在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本課題從以下方面探索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的管理策略:建立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成長檔案;修訂班主任工作細則、班級導師工作細則;制定優秀班主任評定辦法、優秀班主任標準;修訂班主任工作手冊、學生成長手冊、學生實習手冊;建立德育工作站運行機制;探索班級育人工作模式;開展專家講座、心理健康培訓、班主任沙龍、班主任才藝大賽等。

第四,積極心理學視閾下優秀班集體建設的研究。積極心理學有三大基石:(1)積極的情緒體驗;(2)積極的人格特質;(3)積極的組織系統。積極心理學通過:快樂、參與和意義三個途徑來幫助人們通往幸福和快樂。

第五,積極心理學視閾下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的典型案例研究。對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建設中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典型事跡、典型活動)進行分析研究,建設班主任專業化成長專題網站。注重研究優秀班主任成長的典型案例。對優秀班主任的專業成長案例進行整理匯總,注重研究關于班主任工作中運用積極心理學處理關鍵事件的成功案例。對關鍵事件重點工作的恰當處理是職業學校班主任的基本專業素養之一,這是優秀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里程碑。

四、實施路徑

1.讀書學習。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若不讀書,若沒有在書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意義了。”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應該不斷以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班主任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擁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班主任作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應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職業學校要鼓勵班主任多讀書,讀好書,加強對班主任讀書過程的指導,積極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2.專業培訓。專業培訓是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通過培訓,能更新班主任的教育觀念,提高管理思想、德育素養,熟練掌握職業學校班級管理能力和工作技巧,促進班主任的專業成長。從舉辦主體來看,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培訓分為兩類:一是由教育主管部門或職業教育學會組織的班主任培訓,二是由職業學校自己組織的校本培訓。不論哪種類型的專業培訓,其形式多為專家講座、同行交流、合作研究、專題研討、實踐訓練等。職業學校還要把班主任到企業實踐或考察納入班主任培訓計劃。通過全方位的培訓,全面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3.自我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是“經驗+反思=成長”,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公式。自我反思是提高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促使專業成長的重要方法。職業學校要重視班主任的反思訓練,讓班主任掌握自我反思的方法,形成反思的習慣。班主任進行自我反思的方法有很多,如寫反思日記、現場觀摩、撰寫教育案例、討論交流和開展行動研究等。

4.科研引領。提到科研,不少職業學校班主任認為既要管班級,又要搞科研,豈不加重了自己的工作負擔。其實不然,科研是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對于班主任而言,開展班主任工作理論研究有助于改善班級管理水平,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有效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職業學校要建立以科研引領德育的工作機制,注重調動班主任開展科研工作的積極性,鼓勵班主任把班級建設作為載體,將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作為課題去研究,積極探索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規律,不斷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

5.教育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方法。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不僅要在學習、培訓、交流、反思中提升,更要在工作實踐中加以錘煉。不少年輕教師在擔任班主任工作之前都有很多顧慮,但一旦做了班主任之后,又會發現班主任工作經歷對自己的專業化成長有很大幫助。優秀班主任不一定是理論家,但一定是實干家。班級建設與日常管理是職業學校班主任最基本的實踐活動。通過教育實踐,年輕班主任得以快速成長。

篇(5)

關鍵詞:中學生;體育鍛煉;心理健康

1.引言

激烈的社會競爭不但影響著社會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對在校園中學習的中學生帶來諸多影響。學業壓力的增大使得學校、家長、學生對體育課這類非升學科目非常忽視,使得我國中學體育課程的質量長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時,學生課外時間被諸多補習培訓占用,無法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導致當今的中學生長期運動量不足。

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人們逐漸意識到體育鍛煉有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響似乎僅存于學術界,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并沒有顯著影響。2005年較1995年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顯示,我國學生雖在形態發育方面有所提高,營養狀況方面顯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發力、耐力素質等方面均明顯下降,肥胖和視力不良檢出率明顯升高。辛自強研究發現,我國中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長時間以來持續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緩慢下降[1]。

本文通過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進行分析,在介紹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探討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并提出建議。

2.概念界定與理論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狀態,包括積極的情緒情感和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2]。如性格、心理動力系統、認知風格、自我、應對方式以及人際素質和適應狀況等[3]。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機制有以下幾種理論模式:

2.1 轉移注意力假說

一般認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特別是情緒方面存在抑郁、焦慮等問題的人,注意力往往專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體育鍛煉對生理資源的占用能使個體將生活中的不良情緒暫時忘卻,或積極宣泄,體驗鍛煉的快樂感。Bahrbe等認為,體育鍛煉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機制之一是為參與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徑,避免深陷困擾[4]。

2.2 興奮與抑制平衡理論

體育活動中,由于各種感覺信號輸入機體引起喚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奮。馬爾蒂森認為運動具有抗輕、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會交往假說

社會適應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體育鍛煉通常涉及與他人共同參與,促進人際交往的發展。任若鵬認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常有自閉傾向,引導和鼓勵參加體育活動能增加其交往的機會,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5]。

2.4 內啡肽假說

這種假說認為,身體鍛煉能促進內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抑制低落情緒,減少痛苦感,使人在運動之后精神狀態良好,精力充沛。

2.5 認知行為假說

自我效能是指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種任務并達到預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種信念。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在完成鍛煉的過程中能體驗到運動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對抵制不良情緒的影響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中,以中學生為被試的研究較少。在整理分析相關文獻后可以發現,由于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課程任務的特殊性,相關研究更多的考慮了學業方面的因素。具體研究方面如下:

3.1 與抑郁、焦慮相關的研究

錢青文發現初中生較少進行有氧運動,學習和娛樂導致的久坐行為卻不斷增加,與抑郁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相關密切[7]。邱遠在對中學生抑郁、焦慮與體育鍛煉的關系考察中發現,體育鍛煉的喜愛程度、周煉次數、次煉時間、運動強度和堅持程度對改善男生的抑郁有顯著積極影響,喜愛程度和次煉時間對女生有顯著作用;在焦慮方面,周煉次數的積極效果最明顯[8]。

3.2 與主觀幸福感相關的研究

孫利紅發現,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與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相關最強[9]。袁貴勇的研究發現,體育鍛煉與生活滿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關,運動時間與運動頻次對生活滿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預測作用。經常參與體育鍛煉能顯著提高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促進身心健康。宋鋒在調查中發現,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較高;在家庭形式的體育鍛煉上主觀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與同伴一起、學校組織、單獨一人;印證了中等運動量的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較高的結果[10]。

3.3 與心理韌性相關的研究

戴麗玲的研究顯示,不同鍛煉次數的中學生在心理韌性的情緒控制和積極認知維度存在顯著差異;不同鍛煉時間的中學生在心理韌性的目標專注和情緒控制維度存在顯著差異[11]。歐陽翠云發現,參與體育鍛煉的中學生有更高的心理韌性,表現在人際交往、問題解決、積極認知、自我悅納、情緒的穩定與控制上;體育鍛煉可通過自我效能、應對方式等中介變量對中學生心理韌性產生影響[12]。

3.4 與整體心理健康相關的研究

蔣碧艷調查發現,體育鍛煉能有效降低負面情緒,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較大的運動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應[13]。蔡賡發現,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后疲勞程度和參與體育活動的外部動機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內部動機是導致心理健康產生變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過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徑是強化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機[14]。盧宏偉發現,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較高,尤其在抑郁、焦慮、偏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敏感性、強迫癥等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上有明顯差異[6]。

4.存在的不足及對未來的展望

對相關文獻整理后發現,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作用在中學生中效果顯著,體育鍛煉水平高的學生更少出現抑郁和焦慮癥狀,有更多主觀幸福感和更強心理韌性,總體上顯現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但同時也發現,大多數學者采用相關研究方式,少有干預方法的研究。因此,國內鮮有能成功運用到現實教學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者應在考察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基礎上,加強干預模式的研究,解決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

參考文獻:

[1] 辛自強,張梅.1992年以來中學生心理健康的變遷:一項橫斷歷史研究.心理學報.2009, 41(11):69 -78

[2] 王永麗,俞國良,林崇德.學習不良兒童心理健康的特點研究.心理科學,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馬惠霞,白學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的編制.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鵬.探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淺談青少年心理健康與體育運動.四川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7,17(5):61-62

[6] 盧宏偉.中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學高中生為例.碩士學位論文.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5-7

[7] 錢文青,孫瑩,王彩紅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運動及久坐行為對心理認知的影響.中國學校衛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遠.中學生抑郁、焦慮、人際敏感與體育鍛煉關系的調查研究.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04,18(4):1-4

[9] 孫利紅.高中生主觀幸福感與體育鍛煉的關系研究.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5,21(2):36-39

[10] 宋鋒.青少年體育鍛煉中主觀幸福感與運動習慣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37-39

[11] 戴麗玲.身體鍛煉對中學生心理韌性的影響.內江科技,2010,6:164-165

[12] 歐陽翠云.體育鍛煉與中學生心理彈性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福州:福建師范大學, 2010:43-44

篇(6)

關鍵詞:“溪流”

 

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之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一個學生就是一股溪流,激流碰撞必然產生美麗的浪花。課堂的中心目標是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真正成為學生發展的天地。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先決條件應該是讓學生像溪流一樣 “活”起來。

“活”起來,即不呆板,不被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那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呢?

一、巧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案例:一節關于“保護文物”的口語交際課,上課伊始,我讓學生充分交流學完《長城》一文后的感受,隨后我這樣總結道“長城這一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從剛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充滿了自豪與激動,但是近幾年,長城的現狀令人擔憂(出示長城受破壞的資料請學生閱讀)”。隨后我提出“假如你在場,你是什么感受?你會怎么做?”學生自發的交流起來:有一個男生站起來說‘看到游客隨手扔垃圾,我很氣憤,真想去批評這位游客’。這時一個女同學站起來說‘他氣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不同意他的做法,雖然這位游客做的不對,但我們卻要講文明,我們可以耐心的給他講解這種不良的影響。’”精彩的交流讓學生茅塞頓開,在后面的交流中,他們注意到自身語言,明白了重點是讓游客及當地村民從思想上正確認識,受到教育。

首先,這種情景教學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挖掘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其次,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還要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或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當學生出錯時,老師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應給予及時地肯定,并鼓勵他們。如:我班學習很不好的一名學生在交流時說到“看到游客在長城上亂涂亂畫,我很傷心,他們是在破壞文物。”我很驚喜,立即鼓勵她“你能用心感悟,針對一種現象說出自己的感受,你的進步真不小。”從她高興的神情,我感到了幸福,一朵嬌嫩的小花正在無聲的綻開。畢業論文,“溪流”。畢業論文,“溪流”。

二、激發興趣,增強學習動力。畢業論文,“溪流”。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畢業論文,“溪流”。學生只要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 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實驗表明: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關于知識保持即記憶持久的研究表明,人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交流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如我在教學生朗讀《頤和園》課文時,讓學生先看看課文,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起來了,朗讀之后,教師根據學生朗讀的情況,或表揚、或指導、或聽范讀后再讀,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向前邁進了一步。

三、創造機遇,提高參與意識。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獨立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現自我。畢業論文,“溪流”。我在教學《烏塔》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

摘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機遇,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課堂成為學生表現的舞臺,讓每一個人成為一股溪流,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課堂也一改沉悶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畢業論文,“溪流”。

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自由愉悅的學習心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篇(7)

關鍵詞:心理學;營養學;健康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今天的我們不再需要擔心溫飽問題,而健康成了大家新的關注點。不僅如此,人們在關注生理健康的同時更加的關心起了心理健康。怎么吃更營養,吃什么能促進我們的心理健康,其實心理學和營養學這兩門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營養跟心理的相互作用能夠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在現代的醫學、心理學和營養學等很多相關領域里面,研究者們已經發現了一些證據來證明個體的飲食習慣和性格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通俗的講就是,人們偏好吃什么就很有可能養成什么樣的性格成為什么樣的人。美國心理學家通過一系列事實進一步分析了具體的關系,比如他們發現,喜歡吃面食的人言語表達能力會更好一些,更善于講話,但是他們的意志力不夠堅定。

營養學是研究營養規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學。而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又是一門應用學科。但是這兩門學科之間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人的飲食習慣會影響人的性格,而人的心理因素反過來又會作用于個體的飲食習慣。同樣的事物比如說榴蓮、臭豆腐等,同樣的事物同樣的味道沒有的人會覺得他們非常好吃,而有的人會覺得令人作嘔,事物的味道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人卻做出了不同的反應,這里除了事物本身的味道外,人的心理因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讓個體做出了最終的判斷。由此看見,營養學和心理學之間存在著一個相互作用的關系,兩者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一個關系。除此之外,心理學和營養學之間還有著其他非常密切的聯系。

例如人的趨甜習慣,人類喜歡吃甜的東西是因為甜食能夠促使體內多巴胺的產生從而讓人感到快樂。多巴胺的分泌不足會影響人的心境,人們會變得情緒低落感到生活沒有意思。其實,多巴胺的產生不僅僅可以通過食物,也可以從心理角度來調節多巴胺分泌。多巴胺是“享樂主義”的大腦物質,通過改變自己的目標設定也可以讓我們的大腦分泌多巴胺。比如說一開始我的目標是要考第一名,那么這個艱難的任務可能會讓我苦惱,而如果我給自己的目標設定是認真完成今天的作業,那么只要完成作業我就會感到很開心,體內的多巴胺分泌就會增加。另一個方面來說,多巴胺的異常也是一些心理疾病的產生原因,多巴胺分泌過少可能會引起抑郁癥發作,而精神分裂癥常常和多巴胺分泌過多有關。由此可見,心理原因可以與食物等其他因素一起影響個體健康,而營養學上的飲食、內分泌等因素也會引起人們心理的變化。另外,愛吃甜食的人性格往往樂觀外向,這也正是營養學能夠影響人的性格人的心理的重要表現。

還有主要的供能物質葡萄糖,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質,它在氧化反應的過程中所釋放出淼娜攘課我們的生命活動提供了重要的能量。葡萄糖不僅僅對我們的生理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它也影響著我們的心理供能。食物進入人體后形成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上升的速率和程度就是我們所說的血糖指數。Gailliot 等人(2007)發現,我們人體內的血糖水平影響著一系列關于自我調控行為的表現。例如在實驗中,對情緒的調節,克制優勢反應以及本能反應能力的抑制控制能力,還有注意控制等相關的自我調控任務引起了被試自我損耗的發生,同時他的血糖水平也降低。隨后的實驗中給被試補充葡萄糖讓其血糖水平恢復到正常狀態,這個時候他的自我損耗也消失。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了營養學與心理學之間的密切聯系,我們在考察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所能提供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該關注它對于我們心理健康的影響,而且心理因素作為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也會影響我們的生理健康。例如很多心因性的疾病,患者在醫院檢查不出任何的器質性病變,但是就是會感到身體某個地方不舒服,這就是其心理因素影響到了生理健康。而一些與飲食習慣有關的,因為不良飲食習慣而導致的身心并發疾病不僅僅需要營養學上的治療,在調整飲食習慣的同時心理干預有時可以幫助個體在治療過程中事半功倍。利用心理學方法也可以幫助病人更好的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病人有時候知道自己的飲食習慣是有問題的,知道這么做有損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由于長期形成的習慣或對于某種事物的偏愛導致病人無法控制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此時,心理干預可以幫助病人擺脫不良習慣,例如行為療法中的一些厭惡療法等,讓病人將成癮物質與不好的刺激相聯系以修正不當的飲食習慣。

心理學的干預可以對飲食習慣的調整起到重要作用,同時,營養學的一些方法也能夠對心理疾病起到積極作用。比如抑郁癥和營養學上的一些聯系。抑郁癥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對其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些輔助療法的應用也在不斷的探索中,而營養學的一些方法對于抑郁癥的治療也有促進作用。有證據表明,飲食營養對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營養學與心理學除了相互作用的關系外它們還有一個重要共同點就是運動鍛煉。運動鍛煉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健美操等涉及到跳躍的運動影響人體的骨密度,讓人體不容易骨質疏松。而某些家族性的非遺傳疾病的唯一改善途徑就是有氧運動,而藥物調節會引起其他副作用的產生。當然,過度的運動鍛煉同樣不利于人體健康,馬拉松等耐力訓練項目會損害運動員的健康。

在心理學中運動鍛煉同樣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運動對于抑郁癥的治療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長期堅持鍛煉的人能夠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且氣質類型作為一個相對穩定的主要由遺傳決定的心理特質,因材施教的長期運動鍛煉卻能夠對其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與營養學上一樣,運動并不是越多越好。目前,運動成癮也開始慢慢受到人們的關注,它和網絡成癮一樣也是一種成癮行為,是一種有損身體健康的行為。

所以,適度的運動鍛煉不僅有益于我們的生理健康,同時對我們的心理健康也有積極意義。并且,心理因素也能夠幫助我們養成和維持鍛煉的習慣,如果我們總是將每天的運動鍛煉固定在一個時間點,那么久而久之會習慣在那個時間去運動,每天到了運動的時間點心理因素也能夠激勵自己去運動。另外運動伙伴也能夠促進個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有同伴共同運動更容易讓自己堅持鍛煉。

現代社會,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康的定義也不再局限于身體健康沒有生理疾病,心理健康成為影響個人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認為營養學與心理學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的,我們在探討飲食等生活方式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的同時也可以將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作為一個關注點。例如上文所提到的主要功能物質葡萄糖,它就不僅僅是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質,也是心理功能的重要能源產物。葡萄糖對于我們的自我損耗、記憶等有重要影響。心理健康不僅僅可以作為健康的結果,并且也可以將心理因素作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心理狀態本身也有助于我們抵抗疾病的侵襲。在考慮心理與營養健康的相互關系的同時也應該將運動鍛煉作為一個重要方面進行考慮,適量的體育運動能夠影響我們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因素也能夠促進我們的鍛煉行為。綜上所述,營養學和心理學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健康不能夠忽略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并且兩者的相互作用能夠更有效的維持個體的健康。

參考文獻

[1]鄭智生.(2015)葡萄糖影響自我損耗的作用機制[D].碩士學位論文. 武漢體育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 国内少妇毛片视频|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欧美性猛交内射兽交老熟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xx性欧美肥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天堂资源|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人妻洗澡被强公日日澡|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 极品美女扒开粉嫩小泬图片|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视频2021|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三个老头同嫖一个老妇|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香港日本三级亚洲三级|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漏水 |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videosex性欧美|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