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地理學教育論文

地理學教育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3-22 22:47: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學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地理學教育論文

篇(1)

論文關鍵詞:培養,求異,激發,創新

 

一位教授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學生進校門時是各種各樣的形狀,有三角形的、菱形的、正方形的、不規則形的,而走出校門時,全變成了圓形的,棱角被抹平了。教育的最高準則是個性的解放,而現實中的這種教育不僅成了學生的負擔,而且造成了人的畸形發展,甚至束縛和扭曲了人的個性,這難道不是我們教育的悲哀?

地理學是一門趣味性、科學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學生學習地理的過程不應是被動地吸取知識、反復練習、機械記憶、強化貯存的過程,而應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小學教育論文,調動原有知識、經驗貯備,解決新問題,主動同化新知識、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的過程,簡單地說,是學生通過積極地思維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生的思維教師是無法代替的,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是老師的主導作用所能代替的。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體現在如何幫助、促進學生開展思維活動方面。因此,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不惟書、不惟師,努力培養發展學生求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求異思維的培養

要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必須實行開放式教學,給學生創造一個高度自由的思維時間和空間。不但允許學生對教師、對書提出質疑,而且要允許學生突發奇想、“節外生枝”,打破教師原先的教學設計,突破原有的教學目標,教師要虛心擔當“聽眾”,多發現學生求異思維中的合理因素或閃光點,并及時予以鼓勵、表揚,以激發學生內在的創新心理,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講到如何去欣賞旅游景觀時,有的學生從角度去欣賞,有的從時機把握方面去考慮小學教育論文,有的從情感方面去欣賞,有的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欣賞……站。我在點評小結時,首先請各位學生具體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后告訴學生這些觀點都是合理的,只是缺少一點系統性,并適時予以鼓勵表揚。這樣既能使學生開動了腦筋,活化了思維,又調動了其他同學的積極性,喚起了學生創新的意識。

二、培養求異思維的方法

1、側向思維的培養。要提高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善于從多側面、多渠道搜集解決問題的信息,拓展解決問題的思路,善于利用身邊事物或信息進行聯想、類比;善于引導學生從知識的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兩個角度來尋找思維的切入點。

如:高中地理“傳統工業”一節授完后,我展示了一幅我們當地的“工業分布圖”,要求學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當地有哪些主要的傳統工業?分別分布在哪里?這些地方發展傳統工業的區位優勢是什么?有什么不利方面?怎么樣去解決?……這一連串的問題前四問相互聯系,層層推進,最后一問打破常規,要回答這一問題必須聯系前一問,還必須聯系政治、歷史、經濟等方面的知識,才能解決。

2、逆向思維的培養

逆向思維是創新常用的思維方式,有些難點問題,從正面往往很難突破,而“反過來想一想”,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行教材的設計和練習的設計小學教育論文,大多是先結論后分析,我在上課時一般都是先分析后結論,著重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這樣不僅使學生知道“所以然”,而且讓學生理解了“之所以然”,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逆向思維在求異思維中的作用,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開辟了一條新思路。

如在講完高中地理“氣候的形成和變化”后,我有意識地提出如下問題:假設地球自轉與現實相反,我國氣候會有什么變化?會出現什么地理現象?目前,回歸線附邊大陸西岸的氣候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干燥少雨是西亞氣候的一般特征,西亞是否存在相對濕潤地區?這些地方分布在哪里?相對濕潤的原因是什么等,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氣候形成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和創新能力。

3、發散性思維的培養。許多創新正是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對問題重新審視,提出多種可能的情形和解決方案,最后獲得成功。教師要善于改變學習材料的呈現形式,創設一定的疑惑情境,引導學生破除常規,對問題進行富有創新的思考,發散學生的思維。比如,概念與舉例,局部與整體關系,靜態與動態變化小學教育論文,個性與共性比較,特殊與一般,現象與本質,一題多解等都是發散性思維訓練的常用方法。在發散思維的訓練中,要求學生抓住問題的實質,舉一反三。高中地理教材和現實的生產、生活實際聯系十分緊密,有許多內容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聯系身邊、地實際,進行創造性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例如我在講授“城市地圖結構”這節內容后,我安排了一個“暢整2030年”的活動。

暢想2030年

請閉上你的雙眼,用一種舒服的姿勢做好,可以聽一聽窗外的聲音,也可以聽一段舒緩的音樂,讓你的思緒沿著時間隧道,進入2030年。想一想-------

那時,你的年齡多大?

你可能從事什么職業?

你會居住在哪座城市?

那座城市的地域結構將會是怎樣的?

你居住在一所什么樣的房子里?

你房間外的環境如何?

在你的工作、生活環境中,最令你擔憂的事情可能是什么?

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又起到了對已學知識進行了聯想、鞏固目的。

三、培養求異思維的途徑

1、主陣地主渠道是課堂站。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人才觀,在課堂教學中要能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新因素,營造創新的氛圍。在課堂上除了讓學生知道“是什么”之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還有什么”小學教育論文,不能把學生地思維限制在“一”上,而應努力促使學生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探索“多”,為學生創新提供自由、開放的空間。

2、拓展和發展地理學科活動。如開展“辯論會”,讓學生在唇槍舌戰中推陳出新;在教室的“地理園地”中開辟“教你思考”“趣題征解”“請你攻擂”等欄目,讓學生品嘗成功的樂趣,激發其繼續求異創新的動力。

3、組織開展激活求異思維的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是展現創新人才的大舞臺。社會實踐中信息的多樣性、復雜性為激活求異思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高中地理選修教材每一節后面都有許多活動題,其中相當一部分活動題是社會實踐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學生走進社會,走進自然,讓學生親自去實踐,去探索。這既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選擇信息、靈活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展示了學生的創新才能。

求異思維人人都有,關鍵是教師要發現、保護、激勵、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打下基礎。

篇(2)

論文關鍵詞:把好教材關,打造高效的地理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減負增效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有效、有用、有趣”的地理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學生輕松快樂的學習,從容的應對考試,是現在高中地理教學追求的基本目標之一。為此,筆者在積極響應打造高效課堂的實踐活動中,認識到正確把握地理教材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

一、研讀新課標及教學大綱,全面吃透教材

江蘇省從2005年進入新課程改革并開始使用新課程標準教材。新教材的內容、形式和以往舊教材比較都有很大變化,為了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考慮地區差異和學生特點,以新課程標準為核心,教材版本呈現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人教版、湘教版、中圖社和魯教版四種教材。面對紛繁復雜的多種教材,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這就是說我們要利用教材去服務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使教科書成為教師創造性教學和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資源,所以正確認識教材的前提是應該解讀新課標,理解教學大綱。

教師在課前反復研讀新課程標準,認真揣摩教材編者的真正意圖,這樣不至于拿到教材就陷入到對知識點的片面理解中去,在課堂教學中擁有全局觀念。面對各種版本的教材,選取富有代表性的素材,優化、活化教材。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依據課程標準,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開展教學活動,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教師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學中教師要更多地分析地區特點,學生特點,靈活地處理教材,使學科知識結構和學生心理邏輯結構更好地耦合,重新建構新的學科結構,幫助學生在結構中把握基礎知識和能力培養。

二、正確把握教學重難點,做到深入淺出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獲得知識有兩個來源:一是教材,二是教師。教材上的學科知識是以一次性、平面化的形式呈現的,他不是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解釋的,也不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境的變化進行演繹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地理現象、地理過程、地理原理以及地理規律是比較抽象的,看不見也摸不著。這就需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材提供的學科知識進行多重解釋小論文。

評價一節課的好壞,其中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對重難點的把握和處理,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重難點內容要有比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利用一切技術手段和創設一系列教學情境來突破。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教育論文,化靜態為動態。如在講“全球氣候變化”一節中講到目前全球氣候變暖時,可以舉例說明,如南極企鵝數量的減少,讓大家思考企鵝數量減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太平洋島國圖瓦盧面臨滅頂之災,舉國搬遷,是什么原因等。通過舉例,使學生熱情高漲,討論熱烈,變枯燥的理論知識為鮮活的現實問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認為,教師在工作之后,應該繼續學習地理學科知識、了解地理學科的前沿動態,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教師在學科知識上固然要有深度,這并不是要求教師在學科知識的內容上要精深,而是要求教師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要深刻。我們對教材理解的越深刻,就越是刻意幫助學生學習,越能讓學生學的有趣,越能讓他們掌握地理知識。

三、重視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特別是近年來高考試題開始出現探究型試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絕不能滿足于把知識點內容講明白,而是要重視過程和方法,正確理解教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的發揮是通過學生參與的主體活動來實現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全心投入,并體會探究的幸福和樂趣。為此,地理課堂教學要重視過程和方法,讓每個環節成為學生圍繞目標積極探索、思考的自主探究活動,教師應盡量多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做到“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教師不揭示;學生能獨立操作的,教師不替代;學生能獨立解決的,教師不示范。”真正讓學生樂于主動學習,善于探究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總之,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思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對教材進行充分挖掘,真正做到客觀地認知教材,科學地運用教材,藝術地處理教材,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地理課堂品質。

篇(3)

關鍵詞:體驗;學習;地理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0-0056-01

傳統的地理學習目標重知識和能力,而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理念強調“三維目標”和個性發展,要求體現自主性、生成性、獨特性,體現師生互動對話關系,體現地理課程的學科特點,如何在地理課上落實這些理念?可以從“體驗性學習”那里獲得思想的源泉。

一 、建構體驗性氛圍――前提

建構體驗性地理課堂,就是建構“為了體驗”而學習的課堂氛圍。新課程條件下學生的學習,既不再是“應試”狀態下的被動性學習,也不再是只求知識本身的結論性學習,而是為了獲得主體的自身體驗,以及在體驗中自我發展的意義性學習。

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從純粹的“科學世界”重新回到學生的“生活世界”。充分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的教育理念。

(一)營造情境,建構體驗氛圍。營造和諧的地理課堂環境,讓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是搭建體驗性課堂的橋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是使學生融入課堂的重要手段。當教師提出的問題使學生有親身體會、有話想說時,他們就會有“如哽在喉,不吐不快”之感。因此必須創設一個寬松的氛圍,使學生無所顧忌,大膽參與。

(二)貼近生活,構建體驗氛圍。在教學實踐中,把教學內容結合實際,從學生身邊的地理知識入手,認識和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例如:“太陽高度角”與熱水器的安裝有什么關系?“地轉偏向力”與水池放水時的旋轉方向有什么關系?我國房屋大多坐北朝南;炎熱干旱的阿拉伯地區,房子都是墻體很厚、窗戶很小等等。在教學中,借助與地理關系密切的生活經驗,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感覺“生活中處處

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激發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建構體驗性學習過程――關鍵

建構以體驗為過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建構“在體驗中”進行學習的課堂模式。一定的體驗過程總是依賴于一定的體驗方式,因而學生的體驗性學習就必然會在學生的體驗方式中推展。在這種情形下,學生的經歷成了學習的起點,學生的經驗成了學習的背景,整個教學程序的安排和組織也都是圍繞著學生的主動體驗而進行的。例如通過“創設情境―自主體驗―合作交流―產生矛盾―反思提高―主動應用”的學習系統逐漸推展體驗性學習的過程,可以確立學生在體驗過程中的主體性,使學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動自由,并擁有更多發展和選擇的機會,從而使體驗學習程序化、科學化。

三、建構體驗性評價機制――手段

(一)建立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合理的課堂評價方式是實現體驗性學習的重要手段,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動力保證。重視和采用開放式的評價方法,關注學生地理學習、探究、進步、發展的過程。選擇多元的評價方法,如地理辯論、答辯、圖表制作、模型制作、讀圖分析等靈活多樣、開放式的測評方式。從學生參與課堂的態度和質量,分組活動的態度和質量,提出和解答問題的質量,小制作、小論文情況,交流與合作程度,課外活動等各項課目綜合地評價每個學生,避免一卷定終身的偏激方式。

(二)鼓勵開放性、可爭議的見解。當今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允許學生不按課本和教師的講解去建構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由于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富有探索性和開放性,所以學生在圍繞情境性問題所展開的合作互動學習中勢必會產生一些“超常規的”、甚至是出乎教師意外的看法或結論。對此,教師應以足夠的寬容心態給予科學的評價,以保護學生的心理資源,培養其創新意識。

四、享受體驗性學習目標――結果

體驗性學習活動的最終結果就是要實現體驗。“實現體驗”這是學生基于體驗學習的終極追求和必然結果。根據體驗學習理論,學習過程從具體體驗起步,經反思觀察、抽象概括與主動運用,再到更高層次的具體體驗,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具體體驗是核心,學生在行為體驗基礎上所發生的內化、升華的心理過程則是體驗學習的最高境界。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的知識是教學的最高技巧所在。”中學地理教材圖文并茂,內容豐富,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通過挖掘教材,多角度、多層次引導學生思考,可以激發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達到靈活運用,推陳出新的效果,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地理素養。魏格納在地圖上得到啟示,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牛頓由蘋果落地而創立“萬有引力”定律;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而興建了窯洞等等……,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做大自然的有心人,通過對知識、能力的體驗整合,達到想象能力和創造力的高度發展。

總之,構建“體驗性學習”的地理課堂,不只能讓學習者獲得各種知識的滋養,而且能豐富學生對世界的感受和體驗,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學生能夠成為自我生命的體驗者和創造者。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創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417

文獻標志碼:A

章編號:1002-0845(2007)02-0019-02

環境教育的立足點在于協調人與環境的關系,強調受教育者綜合環境素質的培養。環境教育的焦點已從“人與環境”轉向“環境與發展”,具有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新特性。

高師環境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師范生形成綜合環境素質,包括環境意識、環境知識與技能、環境價值觀與態度,最終形成有益于環境的行為模式,并積極投入到實施基礎環境教育的行動中。環境教育的目的最終落實在學生的行為模式上,即在一定的認知基礎上,受價值觀和態度的支配,運用所掌握的技能作出有責任的、有利于環境的行為。

(一)探索創新的高師環境教育教學內容

環境科學與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緊密聯系,且文理交叉,涉及眾多學科,不同學科應有所側重。但是,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概念應當成為教學內容的主線。

1.環境教育要以可持續發展為準繩。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導下,教育應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尊重多樣性和差異性,也就是形成一種個性化的教育觀。環境教育的創新觀點,就是從單純的針對環境問題的教育,轉變為環境、社會、經濟的協調關系的教育,把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環境教育的準繩。

2.環境教育要及時反映學科前沿發展狀況。

當前,學生對層出不窮新的環境問題和人類應對環境問題的措施的關注程度與日俱增,教師要通過自己搜集資料、博覽群書、學術交流和課題研究,將學科進展、發展方向和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新方法融入課堂,及時充實與更新教學內容。以區域環境分析為突破點,幫助學生了解當今環境的熱門話題和發生在身邊的環境事件,掌握環境研究的方法與評價能力。

3.環境教育要將科學精神、思想方法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人類認識環境與發展問題是一個持續的、不斷深入的過程,教學要非常注意對那些雖已成為歷史,但至今哪怕是當時曾造成影響的環境理論、環境事件和研究方法進行深入剖析,尤其是對那些當今被認為是錯誤的,但曾經推動歷史進程的環境理論、環境事件及研究方法進行認真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4.環境倫理是環境教育的終極。

據調查資料顯示,環境教育的效果不僅僅取決于教師對環境科學知識掌握多少,更重要的是源于教師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和環境倫理道德水平。環境倫理道德觀應是環境意識的核心內容,獲得環境科學知識易,樹立環境道德觀難。目前已有的環境教育教材,涉及自然科學知識較多,而環境道德觀、環境倫理學的內容明顯不夠,環境科學同樣涉及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如哲學、倫理學、文學、史學、社會學等,這些學科往往更重視倫理道德因素。此外,從人文學科的角度探討環境問題,更能看到其本質原因,對確立環境倫理道德觀是非常有益的。只有樹立牢固的環境倫理思想,才能使師范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自覺持續地履行保護環境的責任和義務。

5.教學理論創新是持續開展環境教育的基礎。

環境教育教學理論應主動適應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為師范生未來從事基礎環境教育奠定基礎。目前,基礎教育中的環境教育主要采取滲透教育的方式。對不同的學科和同一學科的不同教學單元和內容,滲透教育應有不同的特點,美國威斯康星州公共教育部于1985年頒布的《環境教育課程指南》中,建議以下列八個步驟來進行中小學環境教育課程滲透:①選擇適當的環境主題。②選定教學科目及單元。③發展環境教學目標。④編制環境教育的教學內容。⑤發展新的教學過程。⑥增加新的過程技術。⑦增加新的教學資源,以進行新的教學活動。⑧收集有關活動素材及建議新的教學活動主題。

(二)探索創新的高師環境教育策略

學校環境教育的教學方法應有別于一般的學科教育,更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原則。應將環境教育看成是師生共同探討和研究,并且以學生為主體的一門課程。基于上述原則和設想,在實際教學中要努力探索創新的教育策略。

1.加強國際盧卡斯環境教育模式的應用。

環境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環境科學充滿了新鮮、富有活力、先進的科學內容,教學過程也應活潑、生動、形式多樣。在課堂教學中,除了采用傳統教學中的講授外,多應用師生課內外互動、演講―討論式、引導―發現式、指導―自學式和暗示領悟式教學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大力推廣實地考察、實驗模擬和程序教學法,建立環境教育的教學、研究基地,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園地,實施在環境中、關于環境、為了環境的國際盧卡斯“三元一體化”環境教育教學模式。

2.精心設計情景,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

通過使學生面對真實的或模擬的與環境理論和實踐課程內容有關的問題情景,誘導學生即席思考并用理論創造性解說,以鍛煉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迅速反應能力及創新精神。

3.創設兩難問題,鼓勵學生思考。

在環境教育中,存在不少環境兩難問題,此類問題均沒有絕對的統一答案,這種問題的提出,主要是引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面深入思考,提倡解決問題途徑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4.與潛在課程相結合,發揮學生創意。

學習的主體逐漸由學生取代,創建學生環保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如舉行環境專題辯論賽、環境知識搶答賽、舉辦環境宣傳主題班會、展覽環境宣傳手抄報、編撰環境專輯、輔導環境小論文、舉行環境問題漫畫賽和攝影賽等,還可以出版環境宣傳刊物和舉辦環保文藝晚會,讓具有不同才能的學生各顯身手,充分發揮各自的創造性來學習環境知識、宣傳環境保護。

5.開展研究性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任何一本教科書都存在失之偏頗的地方,因此要千方百計地彌補教材的不足。一方面可以作業的形式安排學生自己搜集資料,開展研究性學習;另一方面則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信息量大的特點,在課堂中以多種媒體形式輔助教學;另外,在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過程中指導師范生開展基礎環境教育研究,使學生持續提高環境教育教學素質和能力。

6.完善環境教育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環境教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是要學生知道學什么,學會怎樣去做,并能付諸環保行動。即環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喚起受教育者對環境問題的意識和理解力。所以課程中實踐部分的成績允許學生為了求得高分而重做,且不限次數。考試可嘗試開卷形式,允許學生帶自認為最重要的材料。

(三)探索創新的高師環境教育途徑

1.全方位滲透,多學科開展。

環境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科學,環境教育涉及的學科很多,除了作為地球環境教育主渠道的地理學科之外,還有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中所涉及的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原理、環境污染機制和環保技術等;政治、語文、歷史、音樂、美術等學科中所涉及的環境法律法規、環境倫理道德、環境質量的歷史變遷以及環境審美教育等。因此,建議相應的專業也都能開出具有本專業特點的環境選修課,或確立在本專業教學中如何滲透環境教育的方案,使各專業人才都能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體作用。

2.環境教育應在人的一生中持續進行。

環境教育不是一門單獨的學科,它需要人們綜合運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知識技能認識環境。環境教育必須持續地貫穿于人的一生。作為高等師范院校,肩負著既對未來教師進行環境教育,還要加強教師的在職培訓。

3.加強環境教育網絡建設。

網絡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師、學生、社會各界人士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時間等,通過網絡攫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師范院校校園網上也應有環境教育的一席之地,以更好地起到學習與交流環境教育教學經驗的作用。

4.創建“綠色大學”。

所謂“綠色大學”建設,就是圍繞教育這一核心,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思想落實到大學的各項活動中,融入到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核心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綠色教育、綠色科技、綠色校園。大學綠色教育包括對學生環境知識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環境倫理道德,并通過他們影響和提高整個社會的環境意識。加強綠色教育不僅應該在教學內容、課程設置中得到體現,還應該把綠色理念貫徹到整個教學工作中去,更應該創建可持續發展的校園文化,營造綠色教育氛圍。創建綠色大學能夠使師范院校在持續提升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過程中,培養支持基礎教育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師范生。

參考文獻:

[1]盛連喜.楊淑華.高師院校非環境專業學生環境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環境教育,2004(7):12~14.

[2]陳濤.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大學教育探討[J].環境教育,2004(11):12~13.

[3]姜乃力.高等師范院校環境教育的目標及實現途徑[J].遼寧教育研究,2004(9):58~60.

篇(5)

關鍵詞:國際化大都市;基礎教育;國際化;支持系統

一、國際化大都市的概念及內涵

國際化大都市作為一個概念,其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1915年,英格蘭城市和區域規劃先驅格迪斯先生提出了“世界城市”的理論構想。隨后,英國地理學家、規劃師彼得·霍爾于1966年對這一概念作了經典性解釋,他認為國際化大都市就是對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全球性經濟、政治、文化影響的國際第一流大都市。這種城市應具備以下特征: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權力中心;國家的貿易中心;主要銀行的所在地和國家金融中心;各類人才聚集的中心;信息匯集和傳播的地方;不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當比例的富裕階層人口;隨著制造業貿易向更廣闊的市場擴展,娛樂業成為世界城市的另一種主要產業部門。

美國學者米爾頓·弗里德曼提出了衡量國際化大都市的七項標準: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地;第三產業的高度增長;主要制造業中心(具有國際意義的加工工業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尤指港口與國際航空港);城市人口達到一定標準。[1]

結合國內代表性的觀點,一般來講,我們認為應該這樣理解國際化大都市的內涵[2]:人口眾多,土地規模廣泛,擁有一定的經濟腹地;經濟實力雄厚,是經濟、政治、文化、金融、貿易等中心之一;以高端服務業、金融業等新興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擁有大量的跨國公司和國際機構組織,是國際資本的集散中心;開放度很高,通行國際慣例和法規;國際交通、信息通達,公用設施完善;具有較高的文化勢能,有相當的教育科研水平;生態環境優良。

二、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與基礎教育國際化

(一)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要求基礎教育做出相應的變革

根據國際大都市發展的特征,大都市基礎教育應該做出相應的變革。我們認為這種變革至少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要以國際大都市基礎教育為基準開展人才的早期培養。國際大都市基礎教育體系中的學校基準應顯著高于一般城市。在建設這些高質量、高層次學校的過程中,要以世界一流的名校作為參照系,建成一批國際水平的基礎教育名校。二是要提高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大都市的國際化需要多文化背景的人才,但是也絕不能忽視諸如儒家文化等國粹。因此,在推進基礎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中,既要通過與國際主流教育的比較與交流,找到教育改革的切入點,形成與世界教育相銜接的諸多接口,也要融入自身的優勢與長處,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在國際化與本土化融合中提升核心競爭力。三是要成為全國乃至更大范圍內的教育高地與教育中心。國際大都市的基礎教育既要為本地區的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也要為非本地區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此為斂聚人才所使然,是推進城市國際化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國際大都市應擁有巨大的優質教育資源,為各類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成為全國乃至更大范圍內的教育高地與教育中心,對國家乃至世界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四是要讓高選擇性與現代化成為學校課程的特征。高選擇性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國際大都市人口的多樣化使教育的對象將不局限于某一地區與某一國家的受教育者群體。多樣化的受教育群體的教育需求也不一樣,加大內容的選擇性才能滿足多樣化的教育要求。另一方面,發展的差異性決定了每一個受教育者都有自身的優勢潛能領域。提高課程的選擇性是開發學生的優勢潛能、滿足個體差異性需求的有效途徑。學校課程的現代化則要以發展學生的現代素養為導向。學生現代素養的發展不應以學生現代知識的占有率為判斷標準,應以正確地分析現實問題與迎接各類挑戰來評判。五是要構建數字教育。數字教育的構建,要求變革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與教育模式,實現觀念創新;要求采用新的技術手段,實現技術創新;要求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新審視,實現課程創新;要求大力推進對教師的培訓,實現師資創新;要求建設數字化環境下的教育行政體系,建立能在數字化環境下高效運作的現代學校制度,實現制度創新。[3]

(二)基礎教育國際化是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大力實施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是當今世界教育舞臺的一個亮點,是各個國家開展教育交流的平臺與聚焦點。居住在同一個地球村,世界公民應該也必然共同關注、共同參與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對于國際化大都市來說,更是如此,教育的國際化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基本認知。如上海市在《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教育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上海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必然選擇。要進一步擴大教育開放,加強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培養國際化人才,提升上海教育國際化水平,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城市。”

教育的國際化不僅僅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基礎教育同樣需要國際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教育國際化包括國際間的人員交流、財力支援、信息交換、教育機構的國際合作以及跨國的教育活動等。它不單純是人員或資金一個輸入或輸出的過程,而是要將跨文化、跨國界的理念與個體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這些教育活動不僅在政府間開展,也在民間大量開展;不僅在高等教育領域開展,也應在基礎教育領域開展。[4]

由此,我們認為,基礎教育國際化是教育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當前,從全球范圍來看,教育服務的全球化貿易和教育資源的全球化爭奪,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人才的競爭已由高等教育下移到基礎教育,圍繞開展基礎教育的資源、人才、資本的國際流動日益凸顯,進一步推動了基礎教育的國際化。 “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基礎教育國際化逐漸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基礎教育國際化也在快速推進”[5]。隨著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基礎教育必更加開放地面向世界,更加主動地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競爭。[6]

民進上海市委在一份基礎教育的國際化調研報告里指出:“事實上,教育不僅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全新需求,更應有遠見卓識,提前規劃,引領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提升上海城市的國際化水平,就必須加速培養未來公民——現在的中小學生的國際交流、理解、合作和競爭能力,從而真正實現上海建設國際大都市持續發展的人才保證。”[7]

可以相信,隨著新世紀以來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國際化趨勢日益顯著,包括基礎教育在內的教育國際化將逐漸形成一種不可逆轉的發展潮流,基礎教育國際化將逐漸成為新世紀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項重點,基礎教育國際化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組成部分漸成潮流。[8]

三、大都市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現狀與困境

目前,我國國際化大都市建設還處于發展期,面臨著現代化與國際化的雙重建設任務,這對在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中處于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戰略地位的基礎教育發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礎教育發展水平距離實現教育現代化,滿足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以上海為例,上海基礎教育的國際影響力與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定位是不相適應的。[9]

第一,本土學校國際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對外籍學生的吸引力。盡管上海有 50 余所本土學校可以為外籍人士子女單獨編班,且所有本土學校都向外籍人士子女敞開了大門,但是選擇本土學校的外籍學生十分有限。國際學校、國際部或國際班,是城市國際化初期的產物,也是一個城市教育開放程度不高的典型特征。上海教育國際化程度較高的時候,其具上海特色的國際課程也被世界所認同,絕大部分外國學生在當地學校里混班就讀。

第二,國際性教育組織或其分支機構鮮有落戶上海。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地區性教育國際組織(APQN)的秘書處落戶上海,這意味著上海在國際組織的規則、標準、政策制定過程中缺失話語權。而缺乏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教育論壇品牌和缺乏能夠代表上海基礎教育國際化水平的專業人士,使我們很少有主動與世界溝通的機會; 缺乏對外教育輸出的戰略規劃和標準,更限制著上海基礎教育走向世界的步伐。

第三,對基礎教育國際化的中觀研究的匱乏,直接造成了學校在實踐過程可借鑒的專業資料十分有限。例如國際課程設置的研究、國際化教師與管理人員的專業資質研究、引進國際課程或國際合作項目的風險預測與防范研究、國際化學校管理制度的研究等,這些問題往往是學校探索國際化進程中面臨的最直接、最需要研究的問題。

第四,能勝任雙語教學的教師,具備國際化團隊管理能力的學校領導性人才稀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教學和評價機制與國際主流形態之間的差距帶來的對話和融合過程中的重重困難,承辦合作項目或開設國際部的學校在軟、硬件配套方面還需跟進。在教育國際化浪潮面前,從官方到學校,乃至到家長、學生,更多的還是被動順從。各級政府,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對教育國際化缺少宏觀層面的調控,缺少對具體承辦學校在技術層面的幫助,放棄對各種中外合作項目的監管,由各學校直接與合作方簽約,且獨立于當地招生體系之外。[10]

四、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支持系統建設

基于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需要和基礎教育國際化的現實,我們認為,要積極通過支持系統建設,來促進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

一是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制度與機制支持系統。這一部分主要包括注重長效機制建設,完善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制度與規則體系,如“海外游學規則”“外籍教師準入與登記規則”等,形成跨處室、跨部門共同支持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的研究機制和聯動機制。

二是基礎教育國際化課程建設支持系統。這一部分主要包括多渠道開發本土學校的國際化課程資源,重視語言課程教學,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試點實施國際理解教育課程,注重本土學生的國際視野、國際胸懷和國際交往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國際課程的引進、合作與開發,注重規范和管理。

三是基礎教育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支持系統。這一部分主要包括開展校長、教師境外研修基地考察及建設,外事干部培訓、雙語教師與高端英語教師培訓、華文教育(對外漢語)基地建設、外籍教師隊伍建設,為基礎教育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支持,開闊校長和教師的眼界,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適應教育國際化需要的校長和教師。

四是基礎教育國際化交流與合作機制建設支持系統。這一部分主要包括以學生海外游學、友好學校建設、中外合作辦學等形式,增加和擴大基礎教育國際交流的頻次和范圍,多渠道開發和深化基礎教育國際合作,建立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雙向平等互動機制,為基礎教育的國際教育合作提供支持。

五是涉外教育的能力建設支持系統。這一部分主要包括通過創設優厚的有利條件,吸引更多國際學校或其教學點入駐;提升大都市基礎教育的國際服務能力,增強學校的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外籍學生就讀,并穩定外籍學生就讀本土學校的數量。

六是基礎教育國際化資源建設支持系統。這一部分主要包括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多元化的語言交際環境,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為師生分享國際間教育教學與學習成果。

總之,基礎教育國際化對于眾多本土學校而言,是個風險與機遇并存的領域。建立與國際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支持系統是促進基礎教育適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應然之意,但需要注意的是,從長遠來看,人類教育的目標與價值可能是多元的,如何實現本土教育與國際教育的平等對話和溝通交流,如何應對基礎教育國際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也是我們不可規避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陳文暉,司升陽.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論[J].學術論壇,2003(6)

[2]劉曉蓉. 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研究[D].西北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1.

[3]唐盛昌. 國際大都市的基礎教育改革[J].上海教育, 2005(2)

[4]周滿生. 基礎教育國際化的探索與困惑——對成都武侯區開展基礎教育國際化的調查報告[N].人民政協報,2011(6).

[5]陳如平,蘇紅. 論我國基礎教育的國際化[J].當代教育科學,2010(14).

[6]張軍鳳,王銀飛. 關于基礎教育國際化的幾個問題[J].上海教育科研2011(1).

[7]中國民主促進會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基礎教育國際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報告[R].2011.

[8]趙萱,張佩萍. 基礎教育國際化:合理性探尋與研究述評[J].教學與管理2011 年(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色哟哟最新在线观看入口|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被夫の上司に犯中文字幕 |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果冻传媒剧国产剧在线看|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合集| 中国浓毛少妇毛茸茸|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曰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野花韩国视频免费观看神马|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99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东京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欧美黑人xxxx高潮猛交|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观看| 妺妺窝人体色www看美女|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性色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а天堂中文地址在线| 特大黑人娇小亚洲女|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